羊以猝狙症状为主的疫病
羊猝狙和羊快疫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
羊猝狙和羊快疫的流行病学研究及防治作者:刘明明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羊猝狙和羊快疫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两种不同的病原菌引起的最急性传染病,通常呈混合感染,其特征是发病突然,病程极短,几乎看不到症状即死亡。
第四胃和肠道呈出血性炎症变化,内容物混有气泡,肝肿大,质地变脆,色多变淡,常伴有腹膜炎。
该病对羊的养殖业危害很大,做好预防非常重要。
关键词:羊猝狙;羊快疫;病理变化;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1-0110-011流行病学羊猝狙和羊快疫除侵害绵羊外,也侵害山羊。
根据病原菌分布广泛、疫病发生集中、转移牧场又不能迅速停止发生等事实,说明该病经口感染的可能性最大。
同时根据很多病例的检查发现,肠内容物中都会有多量的细菌产生的泡沫,都含有毒力很强的细菌毒素,并都能从肠内容物中分离出C形产气荚膜梭菌。
而将猝狙菌液装入胶囊内,给绵羊吞服,又可发生典型的疾病,从第四胃及小肠壁病变处,可分离出腐败梭菌等事实,都可作为消化道感染的证据。
但由于伤口感染的恶性水肿,则不属于该病叙述的范围。
发病羊的营养状况一般都在中等以上,发病羊多是1.5岁的幼年羊,羔羊和壮年羊患病的比例很小,大概在0.8%~1.3%之间。
羊猝狙和羊快疫的病原菌广泛分布于低洼的操场、熟耕地以及沼泽内。
疾病发生的时间因地区不同而略有差别,通常发生在气温变化很大,对羊机体产生不良影响时,易引起该病的发生。
在早春季节的早晨,放牧也是容易引起疾病的原因之一。
此时家畜吃入的是带冰的草,致使肠胃黏膜遭受过冷的刺激,因而容易引起疾病。
内寄生虫可能是诱发该病的原因之一,如某地流行该病是由于发病羊有不同程度的寄生虫病,因此可以看出,内寄生虫病对肠黏膜的创伤作用,对该病的发生也有一定的关系。
2症状羊猝狙和羊快疫是由消化道感染而引起的疾病,当C型产气荚膜梭菌进入消化道获得适当的繁殖条件以后便大量增殖,产生大量毒素,这种毒素通过胃肠黏膜而进入血流,立即引起毒血症的症状,只有少数病例在临死前细菌才侵入血流,腐败梭菌由消化道侵入组织的机制还不十分清楚,但许多研究者相信细菌在第四胃和十二指肠的黏膜上繁殖以后,迅速传入胃肠壁,然后通过肠壁进入腹腔大量繁殖,并侵害全身。
羊猝狙病的诊断与防控
2020年第6期(总第373期)畜禽业疫病防治羊猝狙病的诊断与防控何洪焕(岑溪市归义镇水产畜牧兽医站,广西岑溪543207)摘 要:羊猝狙病与羊快疫、羊黑疫、羊肠毒血症是肉羊养殖常见的传染病,具有强免疫抑制性,是导致羊只猝死和批量病死的高危害性病种之一。
近代国内已研发羊三联四防疫苗对上述4种传染病进行对症控制,取得较好效果。
对羊猝狙病特点进行阐述,以指导广大养殖户和兽医加深对该病的认识。
关键词:病原学;诊断;治疗;预防控制DOI:10.19567/j.cnki.1008-0414.2020.06.099 病原学近代兽医学认为羊猝狙病是由C型魏氏梭菌引起的一种羊的强免疫抑制性疾病,C型魏氏梭菌又称产气荚膜杆菌,很大程度上属于“条件性致病”,其在自然界分布极为广泛。
该病原菌经革兰染色呈阳性,属厌氧型微小杆菌,能形成芽孢,呈梭状,无鞭毛,不能运动,在动物体内及含血清的培养基中能形成荚膜,这是该病原菌的重要特点。
症状及诊断2.1 临床症状本病多呈急性发病,发病羊可能在放牧或归牧过程中突发性死亡,也可能当晚不见症状而次日清晨发现死于圈舍内。
急性猝死病例濒死前常伴严重的神经症状(癫痫/角弓反张/共济失调)及呼吸衰竭症状。
病程较长的症见发病羊明显腹胀腹痛、卧立不安,常离群独处,尖叫,以后蹄踢腹等,有时可见异食癖;病畜病初体温基本正常或略升高,排稀薄、不成型且带腥臭味的粪便,濒死期发生肠鸣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粪便,有时混有血丝或肠伪膜;多数病羊病程中后期逐渐出现明显神经症状,常见四肢泳状划动、肢体颤抖、磨牙、痉挛、癫痫、角弓反张、过度惊厥等。
一旦出现严重神经症状则多为预后不良,病羊一般在数小时内出现多器官功能衰竭而致死。
剖解变化:靶心病灶主见于胃、肠道,病程较短者胃内病变或不明显,以十二指肠和空肠受损较为严重,病程较长者则胃、肠内壁黏膜不同程度水肿、充血、出血及溃疡性坏死等。
2.2 诊断本病以绵羊品种显症最为明显,若绵羊群内出现急性猝死,结合剖解变化见显著的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溃疡性糜烂、广泛性出血等,即可初步判定为本病。
羊猝狙的诊断与防治技术
羊猝狙的诊断与防治技术2022年12月5日晨,肥西县山南镇金牛社区王某家饲养的71只羊,突然有3只死于羊圈内,有5只呈现腹痛、腹胀症状,离群呆立,精神萎顿,不吃草,但体温正常。
剖检病死羊,可见十二指肠和空肠黏膜严重充血糜烂,个别区段可见大小不等的溃疡灶;肾脏柔软如泥,体腔积液,暴露于空气后形成纤维素絮状;浆膜上可见有小出血点。
死后8小时,骨骼肌肌间积聚有血样液体,肌肉出血。
根据发病特点、症状识别及剖检变化,诊断为羊猝狙。
羊猝狙是由C 型魏氏梭菌引起的毒血症,故又称C 型肠毒血症。
该病以绵羊急性死亡、腹膜炎和溃疡性肠炎为特征,是严重危害养羊业的传染病。
引起羊猝疽的C 型魏氏梭菌是条件性病原微生物,在自然界分布广泛。
细菌随污染的饲料或饮水进入羊消化道,在小肠特别是十二指肠和空肠内繁殖,主要产生β毒素,引起羊只发病。
为此,笔者将羊快疫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剖检变化、类症鉴别、实验室诊断方法及防控措施进行了总结。
一、流行病学C 型魏氏梭菌是一种条件性致病菌,为梭状芽胞杆菌属,在自然界中广泛分布,如土壤、饲料、污水、粪便、食物以及人畜肠道等中都存在该菌。
该菌在气候多变、潮湿等条件 下,由于羊抵抗力减弱,容易引起发病。
该病主要是绵羊容易感染,山羊也能够感染。
任何品种、年龄和性别的羊都均可感染,其中6~24月龄的发病率相对较高。
对于成年羊来 说,通常是1~2岁比较容易出现发病。
该病主要发生在冬春季节,一般在沼泽、地区低洼发生,往往呈地方性流行。
二、临床症状病羊一般当晚无任何症状,第二天清晨突然发现在圈舍内死亡。
病程持续稍长的病羊,主要表现出离群独自呆立,腹胀、腹痛,舔食泥土或其他异物。
病羊体温通常不升高,发病初期排出干、小的粪球,临死前呈现肠鸣腹泻,排出水样粪便,呈黄褐色,有时混杂肠伪膜或血丝;部分病羊卧地不起或独自奔跑,且伴有神经症状,如头颈向后弯曲、磨牙、眼球转动、全身颤抖、四肢划动等;最终有泡沫从口、鼻流出,往往在昏迷中死亡。
牛、羊常见疫病的鉴别检疫要点
2 . 牛 气 肿 痘 臀 、
发门 生或 气创 性伤 水周 肿围 。的
部 位
1 . 牛 恶 性 水 肿 阴
三、牛以高热、贫血、黄疸为主 的疫病
高热、贫血、黄疸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牛钩 端螺旋体病、牛泰勒虫病。
(一)外观鉴别要点 (1)皮肤有坏
死…………………………………………··…… …·牛钩端螺旋体病 (2)皮肤无坏死,体表淋巴结肿 大……………………………………牛泰勒虫病
3.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结核菌素变态 反应阴性。肺组织呈现色彩不同的各期肝变和 较鲜艳的大理石样变,间质呈现显著的淋巴管 舒张并含多量淋巴液。涂片镜检可见革兰氏阴 性微小多形的支原体。
4.羊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型) 咳嗽, 可出现颌下、颈、胸部皮下水肿。
5.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肺疫) 咳 嗽,呼吸困难,肺有肝变。
羊…………………………………………………………蓝舌病
(二)临诊鉴别要点
1.口蹄疫病初体温升高,水 疱破溃后降至常温,口黏膜 和蹄部、乳房皮肤上的水疱 发展成边缘整齐的烂斑。
2.黏膜病发热,口、鼻黏 膜的糜烂和烂斑散在,不规 则,小而浅。急性者有持续 性或间歇性腹泻。慢性者球 节皮肤发炎。
3.牛瘟发热症状明显,口 黏膜无水疱但有结节和溃疡, 发展成边缘不整齐的烂斑, 乳房及蹄部无病变。
4.恶性卡他热高热稽留,角 膜混浊,口、鼻黏膜有糜烂 或溃疡,但口腔、蹄部无水 疱。 ‘
5.蓝舌病高热稽留,口腔 连同唇、颊、舌黏膜上皮溃 疡、坏死,但无水疱,且双 唇水肿明显,有时蹄部发炎。
二、牛伴有水肿的急性疫病
伴有水肿的急性疫病主要有牛恶性水肿、 牛气肿疽、牛炭疽、牛巴氏杆菌病(浮肿 型)。
【二)临诊鉴别要点
羊猝狙与羊快疫的诊断与免疫
羊猝狙与羊快疫的诊断与免疫作者:田仕坤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5年第12期田仕坤(黑龙江省宝清县八五二农场畜牧科 155620)羊猝狙与羊快疫都是很急性的疾病,生前诊断很困难,如果羊在健康状态下突然发生急性死亡,且在死后检查又发现第四胃及十二指肠等处有急性炎症,肠内容物中有许多小气泡,肝肿胀而色淡,以及胸腔、腹腔和心包内有积水等病变时,可怀疑是这一类疾病。
特别在过去曾发生过本病的地方,更应该怀疑。
当然,单凭发病情况和剖检观察还是不够的,因为在常见的羊病中,除各种类型的类似快疫病以外,还有炭疽、巴氏杆菌病,往往容易混淆。
结论性的诊断仍需要依靠下述细菌学的检验。
1 产气荚膜梭菌毒素检查动物肠内容物中经常出现可引起人类气性坏疽的A型产气荚膜梭菌。
与动物疾病有关的产气荚膜梭菌有B型(主要为羔羊痢疾病原),C型(主要为羊、犊牛猝狙和仔猪红痢),D型(绵羊肠毒血症病原)及E型(犊牛肠毒血症病原)。
由产气荚膜梭菌引起发病的各种动物,其肠内容物含有致死毒素。
细菌纯培养液中也有这些毒素。
所以在诊断疾病或作菌型鉴定时,采用这些材料都是可以的。
通常诊断的步骤是,先检查肠内容物是否含有致死动物的毒素,方法是取回肠内容物1份,加生理盐水1~4份,充分混合后离心沉淀,取上清液给家兔或小鼠静脉注射,家兔1~2 mL,小鼠0. 2~0.3 mL,如引起急速死亡,证明肠内容物含有毒素,即可进一步以肠内容物或细菌培养物的滤过液加产气荚膜梭菌定型血清作中和试验。
方法:取受检液0.7 mL(毒力事先稀释至7~50个小鼠最小致死量的范围),加生理盐水0.3 mL,再以生理盐水补足至1 mL,混合液在室温放置半个小时后,注射。
小鼠:取每管混合液静脉注射2只小鼠,每只用0. 3mL,观察24h,记录其生存和死亡情况。
豚鼠:脱去白色豚鼠腹侧的被毛,每管中采取混合液0.2 mL,按管号顺序皮内注射于豚鼠的两侧腹壁,于24h、48h记录其出现坏死与否。
羊猝狙的诊断与防控
1 流行特点 C 型产气魏氏梭菌是导致羊只出现羊猝狙的主要致病
菌,该病无明显的季节性,一年四季均可发生,但在春与夏、 秋与冬换季之时发病频率较高。羊猝狙对绵羊和山羊均可造 成感染与危害,以绵羊居多。无论性别品种、年龄,均有可能 会感染,以 6~24 月龄的羊最易感染。羊猝狙的主要传染源 是带菌羊、患病羊,感染途径通常是消化道,若羊食用了已被 污染的垫料、饲料后也易感染羊猝狙。该病大多感染成年绵
取炎症明显的小肠内容物,加入适量的生理盐水稀释, 离心取上清液,过滤后将其接种于 3 只小白鼠,再取 3 只小 白鼠作为对照组,分别在其腹腔内接种 0.1mL 的生理盐水, 实验结果表明:试验组的 3 只小白鼠在 10~60 min 内全部 死亡,而对照组的 3 只小白鼠在 7d 后仍然健康存活,可见, 接种于小白鼠的病料中含有致病毒素。
结合临床症状、剖检变化、实验室检验等结果,可确诊为 羊猝狙。 5 羊猝狙的防控措施
在日常饲养管理中要注意观察羊群的状态,一旦发现羊 只有异常变化,应第一时间将病羊进行隔离,若羊只因羊猝 狙而死亡,务必要及时对其予以无害化处理,并对圈舍内的 粪便进行彻底清理,用 0.1%百毒杀溶液来对羊舍内外进行 全面消毒。每日都需要定期检查圈舍饮水器的水质与出水 量,若不符合要求,要及时查找原因,并加以解决。
对该病诊断根据牲畜的症状进行推断,比如幼畜和成畜 都会受到曲子宫绦虫的感染,犊牛和羔羊会受到莫尼茨绦虫 感染。在诊断方法上可以通过节片检查,主要是对牛羊每天 清晨排出新鲜粪便做检验,如果发现粪便内存在黄白色、圆 柱状的虫卵(长度 10mm、厚度 2~3mm),就可以判定患有牛 羊绦虫病,也可以利用饱和盐水进行检查,出现微小漂浮物 即为虫卵。如果绦虫未成熟发育难以在粪便中发现虫卵,此 时利用驱虫药,在服用后通过观察即可对疫病判断。 3 防治方法
羊猝狙-羊快疫混合感染的症状与防治措施
羊猝狙-羊快疫混合感染的症状与防治措施作者:杨曌斌来源:《现代畜牧科技》 2016年第3期杨曌斌(黑龙江省牡丹江市动物卫生监督所,黑龙江牡丹江157009)摘要:羊梭菌性疾病是由梭状芽孢杆菌属中的微生物所致的一类疾病,包括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黑疫、羔羊痢疾等病。
这一类疾病在临诊上有不少相似之处,容易混淆。
这些疾病都能造成急性死亡,对养羊业危害很大。
关键词:羊猝狙;羊快疫;症状;疫苗中图分类号:S858. 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6)03-0064-01收稿日期:2015 -11-061 症状最急型:一般发生于疫病流行的前期,病畜突然停止采食,精神不振,四肢分开,弓腰,向上仰头,行走时后躯摇摆,喜伏卧,头颈向后弯曲,磨牙,不安,有腹痛表现。
眼羞明流泪,结膜潮红,呼吸促迫。
从口鼻流出泡沫,有时带有血色。
随后呼吸愈加困难,痉挛倒地,四肢做游泳动作,迅速死亡。
从出现症状到死亡通常为2~6h。
急性型:多出现于疫病流行的后期。
病羊食欲减退,行走不稳,排粪困难,有里急后重的表现。
喜卧地,牙关紧闭,易惊厥。
粪团变大,色黑而柔软,其中夹杂有黏稠的炎症产物或脱落的黏膜,或排油黑色或深绿色的稀粪,有时带有血丝。
有的排蛋清样稀粪,带有难闻的臭味。
心跳加快,一般体温不升高,但临死前呼吸极度困难,体温可上升到40℃以上,维持时间不久即死亡。
从出现症状到死亡通常为1d左右,但也有少数病例延长到数天的。
该病发病率因流行情况而表现不一。
有的羊群达6%,有的达25%,个别羊群可高达97%,山羊发病率一般比绵羊低。
猝狙症状:病程一般为3—6h,病羊突然无神,剧烈痉挛,侧身倒地,咬牙,眼球突出,迅即死亡,也有出现不安症状之后再转为昏迷而死亡的。
羊快疫症状:病羊患病初期精神沉郁,行走摇摆不稳,离群喜卧,食欲废绝。
以后卧地不起,腹部臌胀,呼吸迫促,眼结膜充血,口唇变凉,呻吟流涎。
病羊临死前呼吸极度困难,牙关紧闭,且有痉挛现象。
秋季山羊常见疾病有哪些,需采取哪些防治措施
秋季山羊常见疾病有哪些,需采取哪些防治措施秋季是疾病的多发季节,此时山羊常见的疾病主要有:快疫类疾病(羊快疫、羊猝狙、羊黑疫、羊肠毒血症)、传染性胸膜肺炎、乳房炎、寄生虫病等。
下面我们介绍一下秋季山羊常见疾病有哪些,需采取哪些防治措施,供养羊的朋友们参考。
一、羊快疫本病发病突然,几乎没有治疗时间,以免疫预防为主,常用疫苗是"羊快疫一羊猝狙一羊肠毒血症"三联苗或"羊快疫一羊猝狙一羊肠毒血症一羔羊痢疾一羊黑疫"五联苗。
本品皮下注射5ml,注射2周后产生免疫力,保护期半年以上。
二、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因为发病迅速,往往来不及治疗即死亡。
对少数经过缓慢的病羊,及早使用抗生素、磺胺类药物和肠道消毒剂,并给予强心、输液、解毒等疗法,有治愈的希望。
预防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黑疫,最好的办法是提前使用三联苗或五联苗接种预防。
三、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本病可通过接种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预防,6个月以下的山羊3ml,6个月以上的山羊5ml,注射后14天可产生可靠免疫力,免疫保护期为1年。
对病羊可使用土霉素、四环素、卡那霉素、链霉素等进行治疗,连用5-7天,可取得一定疗效。
四、母羊乳房炎母羊得了乳房炎,应清洗乳房、处理乳房外伤,对发热的乳房冷敷,及时挤出乳房中变质的乳汁。
药物治疗可用糖盐水、四环素静脉注射,注意补充碳酸氢钠以解除酸中毒症状。
如果判断不出是哪种细菌感染,可以使用中药疗法:⑴新鲜蒲公英100克,通草6克,捣碎,开水冲调,候温一次灌服。
⑵白芷15克,土贝母15克,瓜蒌根10克,研末,开水冲调,一次灌服。
⑶马齿苋70克,赤小豆60克,冬瓜皮50克,煎汁一次灌服,同时另用马齿苋、红小豆适量捣烂敷患部。
⑷丝瓜络50克,野菊花30克,大蓟25克,煎汁一次灌服。
五、绦虫病本病是秋冬季最常见的山羊寄生虫病。
预防绦虫病,使用20%的生石灰水或5%的克辽林溶液喷酒、洗刷羊舍、饲具。
羊猝疽的防治
羊"疽的防治李给平(甘肃省天水市甘谷县畜牧兽医事务服务中心,741200)中图分类号:S858.26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1003-8655(2019)09-0063-01羊猝疽是由C型产气荚膜梭菌毒素引起的一种急性传染病,以溃疡性肠炎和腹膜炎为特征。
羊猝疽和羊快疫可混合感染,可见肝脏肿大质脆且色多变浅,常伴有腹膜炎。
本病能造成急性死亡,对羊养殖业危害很大。
1流行病学羊猝疽主要发生于成年的山羊,就临床上而言,以1〜2岁羊只发病最为常见。
病羊和带菌羊是该病的主要传染源,主要是食入被该菌污染的饲草、饲料及饮水等,经消化道感染。
常呈地方流行性,多见于放养羊群,该病有一定的季节性,多发于冬、春季节。
2临床症状该病病程较短,一般病症未明显表现即患病羊只发生死亡,如晚间归圈时正常,次日早上发现死于圈内。
白天放牧时,有时发现病羊掉队或卧地不起,表现不安、衰弱、痉挛,眼球较为突岀等症状后在数小时内便会死亡。
临床上该病有最急性和急性2种,因种类不同,临床症状也各异。
2.1最急性型该型主要在发病初期,病羊食欲废绝,精神不振,四肢分开,弓腰,头向上,行走时后躯摇摆,有腹痛表现。
眼羞明,呼吸促迫。
时不时鼻孔流岀泡沫,严重者带有血色,最后呼吸急剧困难,患此型的羊只一般从发病到死亡仅仅几分钟至几小时。
2.2急性型此型一般见于发病后期,病羊食欲废绝,步态不稳,排便困难,常卧不起,粪便混有炎症产物或脱落粘膜,体温较发病前无明显变化,病程一般在24小时之内,偶有个例延长到数天,发病率在30%左右,死亡率极高。
3病理剖检病变主要在循环系统和消化道,刚死忘时骨骼肌正常,但在8小时内,骨骼肌病变,与黑腿病极为相似,主要是因为细菌的入侵繁殖。
此外,病死羊只胸腔、腹腔内现大量积液,浆膜上散布大量岀血点。
因病程急促,肾脏病变不明显,但死后静置较长时间后,可见有软化现象。
胃粘膜现水肿,黏膜上有紫红班,三胃粘膜有自溶脱落现象,个别严重的形成溃疡。
羊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
羊梭菌病的诊断与防治作者:陈世军来源:《兽医导刊》 2014年第11期陈世军/ 新疆畜牧科学院兽医研究所一、羊梭菌病的概念羊梭菌性疾病(Clostridiosis of sheep)是由梭菌属(Clostridium)中的病原菌引起的羊传染病的总称,包括羔羊痢疾、羊猝狙、羊肠毒血症、羊快疫、羊黑疫等。
这类疾病的共同临床特点是急性死亡(指无明显临床症状,突然死亡,或指发病症状出现到死亡不超过1 d 时间)、病死率高。
这些传染病在病原学、流行病学、临诊表现等方面颇易混淆。
梭菌是一类革兰氏阳性粗大杆菌,大小(0.6 ~ 2.5)×(4 ~ 20)μm,为厌氧菌。
二、流行病学羊快疫:绵羊最敏感,山羊和鹿也可感染发病。
6 ~ 18 月龄羊发病。
多发于秋、冬、早春气候剧变时。
羊肠毒血症:散发,以2 ~ 12月龄绵羊羔羊最易感,山羊较少发病。
多发于春夏或秋冬换季。
羊猝狙:散发或地方性流行,6~ 24 月龄绵羊易感,山羊亦感染。
多见于早春和秋冬的低洼、沼泽牧场。
羊黑疫:绵、山羊均发病,以2 ~ 4 岁绵羊最易感。
主要发生于春夏季节肝片吸虫流行的低洼牧场。
羔羊痢疾:1 周龄内的绵羊羔发病。
母羊营养不良、产羔季节严寒或气候炎热时多发。
三、主要临床症状羊快疫:常见病羊放牧时死在牧场上或清晨发现死于圈内;有的病羊死前发生疝痛、臌气、眼结膜发红、磨牙呻吟、痉挛;口内流出带血泡沫;排便困难,粪便中混有黏液、脱落的黏膜,有时排黑色稀粪,间带血液。
发病羊往往是营养状况较好的。
羊肠毒血症:突然死亡,或发现症状后在2 ~ 4 h 内死亡;病羊死前步态不稳,呼吸急促,心跳加快,全身肌肉震颤,倒地抽搐,角弓反张,鼻流白沫,眼结膜和口黏膜苍白,四肢和耳尖发冷,发出哀鸣;体温一般不高,病死率很高。
羊猝狙:突然发病,常在3 ~6 h 内死亡;早期症状不明显;有时可见突然沉郁,剧烈痉挛,倒地咬牙,眼球突出,惊厥死亡。
羊黑疫:病程极短,多数未见症状突然死亡,少数可延长1 ~ 2 d。
羊以猝狙症状为主的疫病
羊以猝狙症状为主的疫病猝狙症状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羊炭疽、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链球菌病、黑疫。
,1)外观鉴别要点(1)天然孔流出血丝泡沫①体温升高——羊炭疽。
②体温正常——羊快疫。
(2)天然孔不流血丝泡沫①体温多正常:发生于1岁以内的羊——羊肠毒血症。
发生于1岁以上的羊——羊猝狙。
②体温多升高:皮肤不黑,咽喉肿大——羊链球菌病。
,皮肤灰黑,咽喉不肿——羊黑疫。
2)临诊鉴别要点①羊炭疽。
血凝不良,脾肿大。
②羊快疫。
真胃显著的弥漫性或斑块状出血,前胃黏膜自溶脱落。
③羊肠毒血症。
肾软化如泥,小肠出血严重。
④羊猝狙。
小肠溃疡,有腹膜炎,死后8 h骨骼肌出血,气肿。
⑤羊链球菌病。
各脏器普遍出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胆囊胂大。
⑥黑疫。
肝有明显的凝固性坏死灶,皮肤灰黑色牛、羊以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牛检疫中,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牛结核病、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羊检疫中,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羊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肺疫)、羊网尾线虫病(羊肺丝虫病)、羊原圆线虫病(羊小型肺虫病)。
1)外观鉴别要点①体表淋巴结丘状隆起样增大——牛结核病。
②体表淋巴结无显著变化。
多急性经过——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
多慢性经过——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③高热,有明显的肺炎胸膜炎。
多发于羊羔、幼龄羊——羊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型)。
多发生于中成年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肺疫)。
④无热,呈慢性支气管肺炎。
粪中有大于0.5 mm的幼虫——羊网尾线虫病(羊肺丝虫病)。
粪中有小于0.5 mm的幼虫——羊原圆线虫病(羊小型肺虫病)。
2)临诊鉴别要点①午结核病。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
牛结核病的病程较牛肺疫、牛巴氏杆菌病的病程都长,咳嗽时常有气管分泌物咳出,呈弛张热或体温正常。
抗酸性染色镜检,可见结核分支杆菌。
肺、淋巴结、浆膜以及有时于乳房或其他组织器官有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灶:肺缺乏大理石样变。
羊猝狙的诊断与防治方法
5 预 防 和治疗
5 . 1 疫 区每 年定 期 注射 三 联 苗 ( 羊 快疫 、 羊猝狙 、
羊 肠 毒血 症 ) , 或五 联 苗 ( 适用 于 上 3种 病 加 上羊 黑疫、 羔羊 痢疾 ) 。 5 . 2 加强饲养管理 , 防止 受 寒 . 避 免 羊 只采 食 冰 冻 饲料 。圈舍应 建 于干燥 处 5 . 3 青霉 素 , 肌 肉 注射 , 每次 8 0 — 1 6 0万 单 位 . 一 天 2次 。 连 用 3 — 4次
坏死 区 , 黏膜 下发生 水肿 。肠道 内充 满气体 , 常有 充血 、 出血 、 坏 死 或溃 疡 。心 内 、 外 膜 可见 点 状 出 血 。胆囊 多肿 胀
种
羊 黑 疫 又称 “ 传 染 性坏 死 性肝 炎 ” . 是 由 B型 诺 维 氏梭 菌引 起 的绵 羊 、 山羊 的一 种 急性 高 度致 死 性毒 血症 。该病 以肝 实 质发生 坏死 性病灶 为特
咖l O ml 加于 5 0 0 一 l O 0 0 m l 的5 %葡萄 糖 中 .静 脉 注 射
离群呆立 , 表现为精神萎顿 、 不吃草 、 体温正常 ,
3 病例 2 0 1 6 年 1 2月 1 2日早晨 . 古 浪 县 暖 泉 村 三 组王 发 有家 饲 养 的 2 7 1只羊 . 突然 由 5只羊 发 现死 于 羊 圈 内 , 有 4只病 羊 常 呈现 腹 痛 、 腹胀、
5 . 4 复方 磺 胺 பைடு நூலகம் 啶钠 注 射 液 , 肌 肉 注射 , 按 每 次 每公 斤体重 0 . 0 1 5 一 o . o 2 4 1  ̄ : 磺 胺嘧啶 。 每天 2 次。 5 . 5 维 生 素 Cl O ml 、 5 m g地 塞 米 松 4 m l 、 1 0 %安 钠
羊猝狙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验和防控措施
羊猝狙的临床特征、实验室检验和防控措施作者:张晶来源:《现代畜牧科技》2017年第01期摘要:羊猝狙病主要是对羊造成侵害,且任何品种、性别的羊都能够感染,其中以6~24月龄的发病率为最高。
病羊往往没有表现出任何症状就突然发生死亡,有时病羊还会独自离群,体质衰弱,眼球突出,持续性痉挛,经过数小时就会发生死亡,严重危害养羊业的发展,现概述羊猝狙的防控措施。
关键词:羊;猝狙;流行病学;临床症状;病理变化;药物治疗中图分类号:S858.26 文献标识码:B文章编号:2095-9737(2017)01-0137-011流行病学病原。
魏氏梭菌也叫做产气荚膜梭菌,是梭菌属。
根据毒素中和试验一般将其分成五种类型,即A、B、C、D、E型,其中C型的产气荚膜梭菌就是引起羊猝狙的病原。
该菌为革兰染色阳性菌,菌体呈长的大杆菌,是一种厌氧菌。
该菌能够形成芽孢,主要是位于菌体中央,且其宽度要比菌体大,呈椭圆形,类似梭状,因此叫做梭菌,没有鞭毛,无法自行运动,接种在含血清的培养基中以及动物体内能够形成荚膜,这也是该菌固有的特点之一。
流行特点。
通常是1~2岁的羊比较容易出现发病,尤其是具有丰富饲料时更容易感染,往往在冬季发病,且呈地方性流行,在沼泽和低洼等地区比较常见。
该病往往通过消化道感染,主要是绵羊容易感染,另外山羊也能够感染。
2临床症状病羊病程长短不一。
多数病程短促,突然死亡,如晚间归圈时正常,次日早上发现死于圈内;白天在放牧过程中,发现绵羊掉群、卧地、抽搐、乱叫等症状后数小时即死。
少数病程稍长1~3天,具体表现为病初精神沉郁,食欲减退或废绝,嚼食泥土或其他异物,腹痛、腹胀、离群呆立,粪球干小;继则步履蹒跚,站立不稳,呼吸困难,心律不齐,心跳加快,体温多数正常,极个别微热,有的口流清涎。
濒死期肠鸣腹泻,排出黄褐色水样粪便,有时混有血丝或肠伪膜。
最后有的卧地昏迷静静死亡;有的盲目奔跑,突然倒地,四肢滑动,全身颤抖,眼球转动,磨牙、头颈向后弯曲,于昏迷中呈角弓反张状态而死。
梭菌病羊的预防和治疗
羊梭菌病的预防和治疗张成(邹平县长山镇畜牧兽医站山东滨州256200)摘要:羊梭菌病不仅仅属于单一的传染性疾病,其中还包含了许多梭菌所引发的其它疫病,就此疫病来分析,大多数情况下都以发病急、高死亡率以及病程短的特点呈现出来,如若出现而不给予及时的治疗,则会为养殖户带来极大的损失。
本文主要对羊养殖过程中梭菌病的病发特点、预防以及治疗措施展开分析。
关键词:梭菌病;羊养殖;预防;治疗doi:10.3969/j.issn.1008-4754.2017.06.034本文通过分析羊梭菌病的发病因素及特点,阐述了该疾病的预防及治疗方法,目的在于有效的控制该疾病的发生、发展,减少羊梭菌病对羊群的危害,提高畜牧业养殖的经济效益。
1羊梭菌病的病发特点据调查研究显示,梭菌病主要以羊黑疫、羊快疫、羔羊痢疾、羊肠毒血症以及羊猝狙为主,而羔羊痢疾与羊肠毒血症最为常见。
对患有梭菌病的羊只加以观察发现,病发率与病死率较高的以纯种细毛羊为多,山羊病发率最少,而杂交羊居中。
病发率的高低均与养殖地区的气候以及养殖管理水平有着不可分割的联系,不适宜的饲养管理以及气候骤变是造成梭菌病多发的基本原因之一。
此病的多发季节主要为春季与秋季(气候突变之际)。
养殖地区不同病发的高峰期也有所不同,基本集中在4~6月以及9~10月间。
2羊梭菌病的预防措施2.1强化饲养管理,增强羊只抗病能力随着羊只规模与数量的持续扩大,在对羊只进行养殖的过程中必须强化饲养管理方法。
首先,向养殖农户推广标准化的养殖技术,从而提升羊群的抗病能力,并且降低疫病的产生。
在养殖的过程中要时刻注意羊只的体温变化情况,以防感冒受寒,不可对其喂食大量蛋白质以及青贮饲料。
不可给予熟耕地、沼泽地以及低洼草地等极易被毒素与梭菌污染的饮水与饲草。
在初夏易病发时期,尽量少让羊只抢青,如果需要放牧,可选择那些青草萌发相对较晚的地方,在晚秋时节则选择草黄较晚的地方进行放牧[1]。
2.2加强消毒管理,斩断传播途径防止梭菌病的首要工作则是消毒管理工作,其中包含饲养器具、人员、设备以及运输车辆等。
绵羊猝击病原症状及其防治
01
注意观察病情变化,如症状未缓 解或加重,应及时就医。
02
避免长期使用同一种药物,以免 产生耐药性。
药物防治注意事项和禁忌事项说明
01
禁忌事项
02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03
04
对药物过敏者禁用。
孕妇、哺乳期妇女、儿童等特 殊人群需在医生指导下用药。
避免与其它药物同时使用,以 免产生药物相互作用。
06
总结与展望:未来研究方向和 挑战
体检
对病羊进行体检,检查体温、呼吸 、心率等生命体征,以及观察是否 有其他异常症状。
实验室诊断方法
病原学检查
通过采集病羊的血液、脑脊液等样本,进行病原学检查,以确定 病原体的种类。
血清学检测
通过检测病羊血清中的抗体水平,以确定是否感染某种疾病。
分子生物学检测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如PCR等,对病原体进行快速、准确的检测 。
腹泻
部分羊只出现腹泻症状,排出稀便。
发病后期症状
消瘦
由于食欲减退和腹泻,羊只逐渐消瘦 。
死亡
并发症
有时会伴有其他并发症,如肺炎、肠 炎等。
病情严重时,羊只可能会出现死亡。
03
诊断方法与技巧
临床诊断方法
观察症状
观察绵羊是否出现猝击症状,如 突然倒地、四肢抽搐、口吐白沫
等。
询问病史
询问养殖户绵羊的饲养情况、疫苗 接种情况等,以了解可能的病因。
流行病学特点
01
02
03
传播途径
绵羊猝击主要通过消化道 传播,病羊和带菌羊是主 要传染源。
易感动物
绵羊、山羊等反刍动物易 感,其中绵羊最易感。
流行季节
绵羊猝击病原症状及其防治
VS
不足
然而,对于该病的防治措施以及发病机制 等方面仍存在不足之处,需要进一步深入 研究。
研究方向及前景
研究方向:未来对于 绵羊猝击病的研究应 着重于以下几个方面
1. 病原基因组学研究 :深入探究病原菌的 基因组结构和功能, 为开发新型防治手段 提供理论基础。
2. 免疫学研究:研究 宿主免疫应答机制, 发掘关键免疫分子和 细胞,为免疫防治提 供新思路。
与其他疾病进行对比研究,可以更深入地了 解绵羊猝击病的发病特点和规律,为防治工 作提供参考。
与其他类似疾病相比,绵羊猝击病在临床症 状、病理变化等方面具有一定的独特性,需
要针对其特点制定相应的防治方案。
THANKS
感谢观看
心、肾、脾等器官也有不同程度的病变, 如心肌变性、肾小管变性等。
诊断方法
临床诊断
根据病羊的猝死情况、病 理变化和流行病学特点, 可以对本病进行初步诊断 。
实验室诊断
通过细菌培养、病毒分离 等实验室方法,可以进一 步确定病原体的种类。
鉴别诊断
需要与其他的羊传染病如 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等进 行鉴别诊断,以避免误诊 。
一旦发现病羊,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疾病 扩散。
强化护理
对病羊进行精心护理,如提供清洁的饮水和 饲料,保持环境安静等。
制定治疗方案
根据病情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使用抗 菌药、退烧、补液等措施。
监测病情
密切观察病羊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治疗方 案。
注意事项
避免接触病羊
在饲养过程中,避免与有病的羊接触,以预防 疾病的发生。
治疗措施
对于急性型病例,应立即采取治疗措施,包括使用抗生素、 退烧药物等。同时,需要隔离病羊,以防止疾病传播。
羊猝疽病因、诊断及综合预防
Etiological Analysis,Diagnosis and Comprehensive Prevention of Sheep Gangrene
MA Haimei (Zuogaimanma Town Animal Husbandry and Veterinary Station,Hezuo City,Hezuo Gansu 747000,China)
作者简介:马海梅(1991-),女,回族,甘肃合作人,本科,助理畜牧师,主要从事动物疫病防控工作。
2022.10·
85
Copyright©博看网. All Rights Reserved.
Veterinary clinical science | 兽医临床科学
体温升高、离群等现象。严重的病羊还会出现剧烈的腹 泻、呕吐现象。患病中、后期病羊表现为快速起卧、腹 部剧烈疼痛、呻吟、磨牙、口吐白沫、全身震颤,有的 病羊还会出现疯狂奔跑、四肢颤抖、甚至昏迷死亡。
Abstract:Sheep gangrene is an infectious disease caused by C.wilsonii infection.The disease is also known as type C enterotoxemia.Sheep suffering from the disease mainly manifested as peritonitis and ulcerative enteritis.The disease has a rapid onset and high mortality rate.It is a severely infectious disease that can cause great harm to the sheep breeding industry in my country.This article combines the incidence of the disease,clinical symptoms,diagnosis and treatment,and preventive measures to reduce the incidence of gangrene in sheep and reduce the economic loss of the breeding industry. Keywords:sheep gangrene,clinical symptoms,diagnosis,preventive measures
羊主要疫病的免疫以及驱虫方法.doc
羊主要疫病的免疫以及驱虫方法概述:、每年必须免疫的疫病 1.羊快疫猝狙羔羊痢疾肠毒血症:此病为梭菌性疫病,较为常见。
应在每年的春季(2~3月份)和秋季(9~10月份),用“三联四防”或“五联”、“六联”干粉苗(五联、六联苗为加有肉毒中毒或大肠杆菌、破伤风的冻干粉苗)各免疫一次。
三联四防苗由内蒙古生物制品厂、青海省生物制品厂生产,各县市畜牧兽医站均有供应。
免疫时,不论羊个体大小一律肌注或皮下注射1mL,注射后14天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2.传染性胸膜肺炎:每年用山羊传染性胸膜肺炎氢氧化铝菌苗(兰州兽医生物药品厂生产)预防一次。
对6月龄以上羊用5mL,6月龄以下羔羊用3mL,皮下或肌肉注射,免疫后14~21d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1年。
对身体瘦弱和有慢性疾病的羊,若体温升高(晨温超过405℃)的羊不宜注射。
注射部位为颈部两侧远离肩胛骨处,不要注射臀部,以免发生跛行。
3.羊5号病:每年用5号病疫苗(兰州兽医研究所生产)在春季(约为3月上旬,母羊产后1个月、羔羊生后1个月)和秋季(约为8月,母羊配种前)对羊只各免疫一次,按说明或皮下注射1mL,15d后产生免疫力,免疫期为半年。
二、根据疫情选择免疫的疫病1.羊炭疽:周围地区是炭疽疫区,受威胁时,每年用第Ⅱ号炭疽芽孢苗在春季免疫一次。
切记,山羊不能用一般的无毒炭疽芽孢苗,使用第Ⅱ号炭疽芽孢苗时,在大、小羊股内侧或尾部皮内注射02mL,免疫期1年,无不良反应。
2.羊链球菌病:对怀疑有此病的羊,可在每年春季或秋季,用羊链球菌弱毒苗(青海省兽医生物制品厂生产)免疫。
6个月至2岁的羊尾部皮下注射05mL,2岁以上大羊注射1mL,免疫期为1年。
3.羊大肠杆菌病:用羊大肠杆菌病灭活苗(新疆生物药品厂生产),3个月至1周岁的羊皮下注射2mL,3个月以下羔羊注射05~10mL,免疫期为5个月,每年春秋两季对适龄羊进行免疫,1岁以上的羊不需注射。
4.羊伪狂犬病:如周边农村猪有伪狂犬病发生,可用牛、羊伪狂犬病灭活苗免疫,无疫情的场切忌使用伪狂犬弱毒苗。
绵羊猝击病原症状及其防治
绵羊猝击病原症状及其防治汇报人:日期:CATALOGUE目录•绵羊猝击概述•绵羊猝击的症状•绵羊猝击的防治•绵羊猝击的案例分析•绵羊猝击对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相关文献回顾与展望绵羊猝击概述定义特点定义及特点流行病学01020304易感动物传染源传播途径流行季节病原症状病理变化030201病原学绵羊猝击的症状突然死亡呼吸困难肌肉无力食欲减退病羊可能会出现持续性的咳嗽,且咳嗽时可能会伴有黏液或血液。
咳嗽精神沉郁通过采集病羊的血液、组织样本进行实验室检测,可以确诊绵羊猝击。
诊断标准实验室诊断临床诊断绵羊猝击的防治保持环境卫生实施严格的检疫制度科学饲养管理疫苗接种加强护理监测病情绵羊猝击的案例分析症状描述发病羊只表现出呼吸困难,心跳加速,肌肉痉挛,最后突然倒地,心跳停止。
发病背景某山区农村的羊群在春夏之交出现异常死亡,死亡的羊只表现出突然倒地,心跳骤停的症状。
原因分析经过流行病学调查和病理解剖,确定该羊群是因为感染了山羊痘病毒而导致的猝死。
案例一:猝死之谜案例二:药物治疗的奇迹发病背景治疗经过效果评估防疫策略效果评估发病背景案例三:成功的防疫策略绵羊猝击对生产的影响及应对策略生长迟缓饲料转化率下降繁殖性能下降对生产性能的影响03降低羊毛和羊肉品质01治疗成本增加02饲料成本增加对经济效益的影响疫苗接种接种绵羊猝击病疫苗是预防该病的最有效方法,根据当地流行病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卫生、定期消毒、保证饲料和饮水充足,提高羊只免疫力。
及时诊断和治疗一旦发现有感染绵羊猝击病的羊只,应立即隔离治疗,防止疾病在羊群中传播。
应对策略建议相关文献回顾与展望防治方法预防绵羊猝击的关键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羊舍清洁卫生,定期进行疫苗接种。
治疗方法包括使用抗菌药物和补充电解质等。
病原学研究绵羊猝击的病原为梭菌,属于革兰氏阳性菌,具有多种毒素和酶类,如α毒素、β毒素等,可引起羊肠毒血症、出血性休克等多种疾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羊以猝狙症状为主的疫病猝狙症状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羊炭疽、羊快疫、羊肠毒血症、羊猝狙、羊链球菌病、黑疫。
,1)外观鉴别要点(1)天然孔流出血丝泡沫①体温升高——羊炭疽。
②体温正常——羊快疫。
(2)天然孔不流血丝泡沫①体温多正常:发生于1岁以内的羊——羊肠毒血症。
发生于1岁以上的羊——羊猝狙。
②体温多升高:皮肤不黑,咽喉肿大——羊链球菌病。
,皮肤灰黑,咽喉不肿——羊黑疫。
2)临诊鉴别要点①羊炭疽。
血凝不良,脾肿大。
②羊快疫。
真胃显著的弥漫性或斑块状出血,前胃黏膜自溶脱落。
③羊肠毒血症。
肾软化如泥,小肠出血严重。
④羊猝狙。
小肠溃疡,有腹膜炎,死后8 h骨骼肌出血,气肿。
⑤羊链球菌病。
各脏器普遍出血,颌下淋巴结肿大,出血,胆囊胂大。
⑥黑疫。
肝有明显的凝固性坏死灶,皮肤灰黑色牛、羊以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牛检疫中,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牛结核病、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羊检疫中,肺部症状为主的疫病主要有羊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型)、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肺疫)、羊网尾线虫病(羊肺丝虫病)、羊原圆线虫病(羊小型肺虫病)。
1)外观鉴别要点①体表淋巴结丘状隆起样增大——牛结核病。
②体表淋巴结无显著变化。
多急性经过——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
多慢性经过——牛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③高热,有明显的肺炎胸膜炎。
多发于羊羔、幼龄羊——羊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型)。
多发生于中成年羊——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肺疫)。
④无热,呈慢性支气管肺炎。
粪中有大于0.5 mm的幼虫——羊网尾线虫病(羊肺丝虫病)。
粪中有小于0.5 mm的幼虫——羊原圆线虫病(羊小型肺虫病)。
2)临诊鉴别要点①午结核病。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阳性。
牛结核病的病程较牛肺疫、牛巴氏杆菌病的病程都长,咳嗽时常有气管分泌物咳出,呈弛张热或体温正常。
抗酸性染色镜检,可见结核分支杆菌。
肺、淋巴结、浆膜以及有时于乳房或其他组织器官有结核结节、干酪样坏死灶:肺缺乏大理石样变。
②牛巴氏杆菌病(肺炎型)。
牛巴氏杆菌病较牛肺疫、牛结核病的病程都短且发展快,体温高。
喉头及颈部炎性水肿,肺组织的肝变色彩比较一致,且有不洁感,肺间质变轻,但全身出血性败血症变化明显。
涂片镜检,可见两极染色的巴氏杆菌。
延垆传染性胸膜肺炎(牛肺疫)。
结核菌素变态反应阴性。
肺组织呈现色彩不同的各期肝变和较鲜艳的大理石样变,间质呈现显著的淋巴管舒张并含多量淋巴液。
涂片镜筐,可见革兰氏阴性微小多形的支原体。
④羊巴氏杆菌病(亚急性型)。
咳嗽,可出现颌下、颈、胸部皮下水肿:⑤羊传染性胸膜肺炎(羊肺疫)。
咳嗽,呼吸困难,肺有肝变。
⑥羊网尾线虫病(羊肺丝虫病)。
卡他性支气管炎。
粪便中的幼虫含颗粒体。
在支气管有线样寄生虫。
⑦羊原圆线虫病(羊小型肺虫病)。
卡他性支气管炎或胸膜炎:粪便中的似玻璃样样透明。
肺中有很细的毛茸样线虫。
⑧牛运输热本病在高温饲养和运输后,仅有肺部症状与病变。
鸡以败血症状为主的疫病有哪些?以败血症为主的鸡急性疫病有禽流感、鸡新城疫、禽霍乱、鸡沙门氏菌病,大杆菌菌病。
一1)初步鉴别(1)头部、冠、髯肿胀①脚鳞出血——禽流感。
②脚鳞不出血——鸡霍乱。
(2)头部、冠、髯不肿①有神经症状——鸡新城疫。
②无神经症状:排白色糊状粪便——沙门氏菌病。
排黄色或水样粪便——大肠杆菌病。
2)临诊鉴别要点①禽流感。
多种家禽、野禽和水鸟均可惑染,发病率和死亡率均高。
季节。
陛明显旦发生往往形成地方性流行或大流行。
潜伏期与病程均比新城疫短。
冠髯发紫,头面肿,脚鳞出血。
产蛋量下降程度比新城疫大,但神经症状不如新城疫显著。
全身黏膜膜出血、皮下水肿胶样浸润较新城疫明显,但肠黏膜没有溃疡。
②鸡新城疫。
主要侵害鸡,水禽不发病:高度接触性传染病,发病率和病死率者高。
嗉囊积液、呼吸困难、咳嗽、怪叫、排黄绿色稀粪,有神经症状,翅膀麻痹。
全身浆黏膜充血、出血,腺胃乳头出血,肠黏膜有纤维素性坏死和溃疡,盲肠扁桃体肿大、出坏死。
③鸡霍乱。
鸡和鸭均可感染发病,成年体肥家禽最易感,传播速度较新城疫缓慢病程短促,死亡急,致死率高。
冠髯发绀、肿胀、腹泻,而无神经症状。
心冠脂肪、腹p肪点状出血.旰驻肿大有灰白色坏死点,卵泡充血、出血,十二指肠出血性炎症。
涂J检,可见两极浓染的巴氏杆菌。
加入wto时对我国检疫检验有何影响?答:针对我国畜禽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及层出不穷的国外技术壁垒,我们必须结合目前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质量问题的管理现状,根据wto框架sps 协议的要求,加强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及各种危害因素评估,鉴定,制定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风险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动物其他产品的出口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从根本上扭转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出口受阻的被动局面。
.(1)炭疽的确诊检验是什么?答:1.各种家禽和野生动物均可感染,其中草食中牛,羊,马最易感染,常呈地方性流行2.潜伏期1~5天,最长14天,最急性型多数几分钟到数小时死亡,急性病例发病突然,高热,初便秘,后腹泻带血,腹痛,尿暗红.天然孔出血。
3.尸体迅速腐败,尸僵不全,肛门突出,血液呈煤焦油状,全身出血,脾软化如泥,十二指肠和空肠有炭疽痈(2)布鲁氏菌病例实验室检疫的检疫方法有哪些?答答:1.细菌学检查,以镜检方法为主。
2.血清学检查,以凝集反应最为广泛。
3.变态效应,用于猪,羊布氏杆菌病(3)以流产为主的常患病有哪些?临诊如何鉴别?答:有布氏杆菌病.乌三门氏菌病。
猪流行性乙型脑类以流产为主,其他症状不明显的共患病。
1.布氏杆针菌病。
流产多发生于第一次妊娠母畜怀孕后期。
2.乌三门氏菌病,流产集中发生于产驹季节,均为死胎。
3.猪流行性乙型脑炎,流产多发于蚊虫滋生的夏秋季节。
流产伴有其他突出病症的易患病1.钩端螺旋体病,流产伴发高热,贫血,炭疽。
血红蛋白少等.2.附红细胞体病,流产同时伴发高热,厌食。
贫血,炭疽等。
3.猪体狂犬病。
母猪流产。
死产。
木乃伊胎;仔猪有明显的脑脊髓症状。
4.锥虫病。
流产伴有间隙热,可视粘膜贫血,黄染,胸腹下浮肿。
5.弓形虫病。
流产伴有发热,呼吸困难,淋巴结肿大和体表紫红斑。
6.野兔热:流产伴有高热,衰弱,麻痹和体表淋巴结肿大。
7.日本血吸虫病,流产伴有腹泻,血便,贫血液废,衰弱。
(4)肺部症状明显的易患病的鉴别检疫要点是什么?主要有巴氏杆菌病,结核病,弓形虫病1.巴氏杆菌病。
呈急性经过,具有肺部症状以外,呈现高热,颈下咽喉肿胀和粘膜发干。
2.结核病,慢性经过,具有肺部症状的同时,呈渐进性消瘦和体表淋巴结的肿胀。
3.弓形虫病。
急性经过,具有肺部症状的同时,呈现体表淋巴结,尤其胸腹沟淋巴结的明显肿胀和耳部,身体下部大面积紫斑。
(5)如何区别猪口蹄疫水疱性的疫病。
外观鉴别要点1.各种家畜均感染——猪水疱性口炎2.偶蹄家畜—和人都感染,病情重——猪口蹄疫3.猪感染,人也可感染,病情轻——猪水疱病4.仅猪感染——猪水疱性疹临诊鉴别要点1.猪水疱性口炎,口腔水疱多,蹄部水疱很少或没有2.猪口蹄疫。
猪易感人也可感染口腔水疱多蹄部多,严重3.猪水疱病。
口腔水疱少而轻,蹄部水疱多而轻4.猪水疱性疹,仅猪感染,口腔和蹄部水疱都多(6)猪繁殖与呼吸综合临诊检疫要点是什么?1.仅发生于猪,无明显季节性,仔猪最易感染。
2.流行过程慢,一般为3~4周,长的可达6~12周3.潜伏期一般为14天,种母猪表现为呼吸困难,发情期延长或不孕怀孕母猪发生早产,流产,死胎等。
4.仔猪以2~28日龄感染后症状明显5.公猪精液质量下降,数量减少,活动低。
5.育成猪双眼肿胀结膜干和腹泻。
1.现代生物技术包括哪些内容?现代生物技术涉及的内容非常广泛,如对目的基因进行操作的基因克隆技术;对生物的遗传基因进行改造或组后产生人类所需新物质的转基因技术;利用生物反应器大量加工,制造生物活性产品的生物发酵技术;将生物分子与电学,光学或机械系统连接起来。
并把生物分子捕获的信息经放大,传递,轻换后成为易于检测的光,电或机械生物合技术等。
2.国内发生动物疫病时,应如何处理?1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方法经检疫确定为无检疫对象的动物,动物产品属于合格动物,动物产品,由动物防疫监督机构出具检疫证明,动物产品同时加盖验标志。
2不合格的动物,动物产品的处理方法(1)补注。
对未按规定预防接种或已接种但超过免役有效期的动物进行预防接种(2)重检。
动物及其产品的检疫证明过期或在有效期内有异常情况出现十,可重新检疫。
3各类动物疫病的检疫处理(1)一类疫病处理;划定疫点,疫区,爱威胁区,采集病料等补疫措施(2)二类动物疫病的处理(3)三类疫病处理(4)二类疫病呈暴发流行时的处理,按一类疫病处理(5)人高共患疫病处理。
农牧与卫生部门有关单位相互通报疫情,及时采取补灾措施。
3.出境检疫包括哪些内容及怎样实施检疫?出境检疫是指动物、动物产品和其他检疫物输出国外前进行的检疫。
出境检疫的程序①.报检②.产地检疫③.出境前口岸检疫④.出证4.加入WTO对我国检疫检验有何影响?针对我国目前畜禽产品存在的质量安全问题以及层出不穷的国外技术壁垒,我们必须集合目前我国动物产品的安全质量的管理现状,根据WTO框架下SPS协议的要求,加强对动物及动物产品的安全卫生及各种危害因素的评估,鉴定,制定出口动物及其产品的风险管理措施,进一步强化动物及其产品的检验检疫,以扩大我国动物及其产品的出口和打破国外技术壁垒,从根本上转我国动物及动物产品的被动局面。
5.口蹄疫的临诊检疫要点是什么?①.传染性强,传播迅速常引起大规模流行。
②.最短潜伏期1-2天,最长6-7天,体温40-41℃,口腔、蹄部有水泡,猪以蹄部水泡为主,严重时蹄壳脱落,跛行。
③.咽喉、气管、支气管和前胃黏膜有时发生烂斑和溃肠。
幼畜心肌炎,“虎斑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