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生活与科技》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新教材】

合集下载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盐城市解放路实验学校2018/2019第一学期集体备课教案。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工程师是什么?)二、研究新课1.了解工程师的工作师:工程师是指从事工程设计、施工、管理等工作的专业人员,他们的工作与科学家的工作有所不同。

(课件展示工程师的工作内容)2.活动中产生产品设计的朦胧思想师:现在我们开始设计一个铅笔加长器,你们可以先想一想,这个加长器应该长什么样子,有什么功能。

(学生自由发挥,画出设计图)3.制作铅笔加长器师:现在我们开始制作铅笔加长器,需要用到剪刀、双面胶等工具,大家跟着我一步一步来。

(师生一起制作铅笔加长器)三、总结本课师:今天我们了解了工程师的工作,也尝试设计并制作了一个铅笔加长器,你们觉得这个过程中最难的是什么?(学生回答并交流)思考交流并记录在活动手册中。

板书设计:工程师是什么?媒体呈现方案:课件展示工程师的工作内容教学反思:可以增加一些与环境保护相关的设计要求,让学生更加关注环保与科技的结合。

同时,在制作过程中可以加强安全教育,确保学生的安全。

教学重点1.认识感觉器官。

2.了解动物的感官。

3.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学难点如何描述物体的特点。

教学资源图片资料、实物教学内容学生活动集体备课后的调整一、导入新课师:请大家闭上眼睛,感受一下自己的身体,哪些地方感觉最明显?生:眼睛、耳朵、鼻子、舌头、皮肤。

二、研究新课1.活动:同伴互相指认眼、耳、鼻、舌、皮肤。

说出它们都是感觉器官。

2.观赏图片资料。

了解动物也有眼、耳、鼻等感觉器官。

并且有些动物的感觉器官很灵敏。

3.活动:用感官观察物体,描述它在颜色、形状、声音、气味、味道、粗糙光滑、冷热等方面的特点,并交流。

三、总结本课师:今天我们研究了什么?生:认识感觉器官。

了解动物的感觉器官,描述物体的特点。

师:那么,我们为什么要研究感官呢?生:因为感官是我们认识世界的重要途径。

板书设计认识感官感觉器官、动物的感觉器官、描述物体的特点媒体呈现方案电脑出示课件、图片资料教学反思在活动中,学生们积极参与,互相交流,感受到了感官的重要性。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

一年级科学全册教案第一章:认识科学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

2. 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教学内容:1. 科学的定义:科学是对自然界和生活中现象的研究。

2. 科学的作用:科学可以解释现象,解决问题,推动社会发展。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通过讲解科学的定义和作用,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生活中常见的科学现象,并分享给大家。

3. 实验演示: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学的魅力。

第二章:观察和实验教学目标:1. 学会观察和描述现象。

2. 掌握实验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观察:用肉眼和工具进行观察,记录现象。

2. 实验: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得出结论。

教学活动:1. 观察练习:让学生观察周围环境,记录观察到的现象。

2. 实验设计:让学生分组设计实验,验证假设,并进行实验。

3. 分享成果:让学生分享实验结果,讨论实验过程中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第三章:探究科学问题教学目标:1. 学会提出科学问题。

2. 掌握探究问题的方法和技巧。

教学内容:1. 提出问题:从观察和实验中提出科学问题。

2. 探究问题:通过实验、调查、研究等方式,解决问题。

教学活动:1. 问题提出:让学生从观察和实验中提出科学问题。

2. 问题探究:让学生分组进行问题探究,设计实验或调查。

3. 成果展示:让学生分享探究结果,讨论问题解决的过程和方法。

第四章:科学思维和科学方法教学目标:1. 学会科学思维。

2. 掌握科学方法。

教学内容:1. 科学思维:逻辑思维、批判性思维、创造性思维。

2. 科学方法:实验方法、观察方法、调查方法等。

教学活动:1. 思维训练:通过讲解和练习,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能力。

2. 方法学习: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各种科学方法。

3. 案例分析:分析科学探究案例,让学生理解科学思维和方法的应用。

第五章:科学素养和科学态度教学目标:1. 培养科学素养。

2. 培养科学态度。

教学内容:1. 科学素养:科学知识、科学方法、科学态度。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部编人教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第一单元走进科学第1课让我们从观察开始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了解各个感官的作用,认识西瓜的特征。

2.科学探究初步运用多种感官,对西瓜进行多角度的观察,能依据观察目的,选择合适的感官观察,并能描述观察过程和观察结果。

3.科学态度、STSE意识到观察在科学探究中的重大意义,学习科学家坚持不懈的研究精神。

初步树立保护自己和他人感官的意识。

二、教学准备分组材料:西瓜(完整的和纵切一半的),湿纸巾,塑料小叉子或牙签,小餐碟。

教师准备:水果刀,砧板。

三、教学时间1课时四、教学过程(一)教学导入教师出示西瓜,提出学习任务:学习科学,让我们从观察开始。

首先,我们以西瓜为例学习怎样观察。

(二)新课学习1.整体观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1份完整的西瓜(2)以小组为单位,引导学生用眼看、鼻闻、手摸、手拍并且耳听等方法观察。

(3)交流观察后的发现。

例如西瓜的形状、颜色、花纹,拍打时的声响等。

2.由外到内继续观察西瓜(1)分发材料:各组1份事先切开一半的西瓜(2)各组由外到内继续观察教师巡视、指导,引导学生将感官、功能和可发现的西瓜的特征结合起来(如:眼——视觉——形状、大小、颜色、花纹;手——触觉——光滑程度、硬度;耳——听觉——声音;鼻——嗅觉——气味;舌——味觉——味道)等。

3.品尝西瓜,描述味道(舌——味觉——味道)4.小结说一说:西瓜是什么样的?我们是怎样知道的?用各种感官对西瓜的不同方面都进行了观察,才能对西瓜有比较完整的认识。

5.讨论延伸上述感官除了帮助我们观察西瓜的方方面面之外,在日常生活中,感官还帮助我们发现了什么?6.保护感官(1)辨识哪些行为有损感官健康。

(2)总结正确保护感官的方法。

(三)讲述法布尔的观察故事。

整理材料、下课第2课找物体的相同和不同一、教学目标1.科学知识认识物体和人的外部特征。

2.科学探究经历多个观察、比较、描述的活动过程,尝试用多种观察方法观察物体,从不同的角度对物体进行比较。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1册第三章第2节《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1册第三章第2节《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1册第三章第2节《今天天气怎么样》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人教版生活与科技第1册第三章第2节今天天气怎么样》这一节内容主要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天气的基本概念和天气现象,学会观察天气变化,并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获取天气信息。

教材通过生动的图片和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和环保意识。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一节内容之前,已经掌握了生活中的一些基本天气知识,如晴天、雨天等。

但他们对天气现象的本质和成因可能还不够了解,需要通过课堂学习进一步深化认识。

此外,学生对科技手段获取天气信息的运用可能存在差异,需要在教学中关注每个学生的学习需求。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天气的基本概念,认识常见的天气现象,学会观察天气变化,能够运用科技手段获取天气信息。

2.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实践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关注天气变化,养成良好的环保意识,提高生活质量。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天气的基本概念,常见的天气现象,观察天气变化的方法。

2.难点:科技手段获取天气信息的方法,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五. 教学方法1.情境教学法:通过生活实例,引导学生认识天气现象,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

2.探究式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天气奥秘。

3.实践教学法:引导学生运用科技手段获取天气信息,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学素材:天气预报视频、图片、天气现象卡片等。

2.教学设备:投影仪、电脑、天气预报软件、黑板等。

3.学习任务单:用于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和记录学习成果。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幅天气预报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天气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提问:“你们知道今天天气怎么样吗?”让学生自由发言,简要介绍自己对天气的认识。

2.呈现(10分钟)教师利用投影仪展示教材中的天气预报视频,让学生直观地了解天气现象。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

最新人教版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第一课走进科学课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

教学重点: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教学难点: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的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教学准备:展台、相关图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

引领学生阅读第一单元卷首语:眨眼睛,气球飘,我有很多“小问号”。

多动手,勤动脑,科学课上探奥妙。

二、初步认识“科学”。

1、今天学习什么课?(指定学生回答:科学课)2、什么是科学?(1)出示图片:(彩虹、火山蘑菇岩、猪笼草、恐龙)提问:你认识这些自然事物吗?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你还想知道哪些自然秘密?(2)出示图片:(家居设备组合)提问:你认识哪些电器?它们都有什么用?你知道关于它们的秘密吗?(引导回答问题,引发学生对科学一词的关注,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究的兴趣)小结:生活中处处有科学。

三、通过做观察实验,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1、科学课上做什么?引领学生观察图片,深入理解科学课上需要完成的事情。

2、我们一起做一做。

(1)教师引领学生观察绿萝的叶子。

让学生观察,说一说是什么形状的?你还知道哪些形状的叶子?(2)教师做“小鱼有什么变化”的实验。

进一步培养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

(3)教师做第4页中的水溶实验。

建议学生回家尝试一下,并做好观察。

教师搜集几个科学家的故事,为学生简单讲解,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三、拓展活动1、给学生讲一个科学家的故事;2、学生回家让父母讲一讲科学家的故事。

板书设计:《走进科学课》生活中处处有科学教学反思:第二课我的“小问号”备课时间上课时间教学目标:1、鼓励儿童提出问题,探究问题,知道科学探究的简单方法。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教学设计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教学设计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生活与科技》这一单元主要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科技意识。

内容主要包括:了解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认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产品;学习简单科学原理,探索科技产品的制作过程。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对科技产品有浓厚的兴趣,通过观察和操作,能初步了解一些科技产品的功能。

但学生的科技知识有限,需要通过具体的事物和实例,让学生感受科技的魅力,激发学生学习科技的兴趣。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让学生认识一些与生活密切相关的科技产品,学会简单的操作方法。

3.让学生学习简单科学原理,探索科技产品的制作过程。

4.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

四. 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感受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2.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习简单科学原理,探索科技产品的制作过程。

五. 教学方法采用情境教学法、观察教学法、实践教学法和小组合作学习法,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合作探索。

六. 教学准备1.教具准备:科技产品实物或图片,科学原理演示道具。

2.教学环境:宽敞明亮,便于学生观察和操作。

3.教学材料:学生手册,作业本。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图片或实物,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科技产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如:展示手机、电脑、电视等科技产品,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功能和作用。

2.呈现(10分钟)介绍科技的发展,让学生了解科技给生活带来的变化。

如:从古代的四大发明到现代的互联网、等,让学生感受科技的进步。

3.操练(10分钟)让学生动手操作科技产品,了解其功能和用法。

如:让学生亲自操作手机、电脑等,体验科技带来的便利。

4.巩固(5分钟)通过问答或小组讨论,巩固所学知识。

如:提问学生:“你们还知道哪些科技产品?它们有什么特点?”5.拓展(5分钟)引导学生学习简单科学原理,探索科技产品的制作过程。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说课稿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是人教版科学一年级上册的一篇课文,主要向学生介绍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

通过学习本节课,学生可以了解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正处于好奇心强烈的阶段,对身边的事物充满好奇。

他们日常生活中已经接触到了一些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视等,但对于科技的本质和原理还不够了解。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从生活实例中发现科技的存在,并激发他们对科学的探究欲望。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了解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知道科技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

2.过程与方法:学生通过观察、思考、讨论等方法,培养科学探究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生激发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树立科技改变生活的观念。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作用。

2.难点:科技的发展过程和对生活的影响。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讨论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实物展示、图片等,生动形象地展示科技产品和现象。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视等,引导学生发现科技的存在,激发学生的兴趣。

2.探究与展示:学生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科技产品,分析其在工作原理和生活中的应用,并展示给其他同学。

3.分析与讲解:教师引导学生思考科技的发展对生活的影响,讲解科技的发展过程和相关知识。

4.实践与操作:学生动手操作一些简单的科技产品,如遥控器、机器人等,体验科技的魅力。

5.总结与反思: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反思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提出问题和建议。

七. 说板书设计板书设计要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和内容。

可以采用思维导图的形式,将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和发展过程展现出来。

八. 说教学评价教学评价可以从学生的参与度、理解程度、操作能力等方面进行。

部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

部编教科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新教材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身体部位了解身体的基本功能2. 奇妙的自然界认识常见的动植物了解自然界中的规律学习生活中的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认识自己的身体结构,了解身体的基本功能。

2.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注自然界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和协调作用自然界中动植物的生存智慧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思考、实践的能力培养学生爱护身体、保护自然的意识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人体模型动植物标本生活用品模型2. 学具:彩笔、画纸观察记录表常见生活用品五、教学过程1. 导入:实践情景引入:观察周围的同学,了解大家的长相和特点。

提问:你们知道我们的身体有哪些部位吗?这些部位有什么作用呢?2. 新课内容:(1)我和我的身体讲解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学生互相观察,指出彼此的身体部位例题讲解:如何保护我们的眼睛?随堂练习:画一画自己的身体部位(2)奇妙的自然界展示动植物标本,引导学生认识常见的动植物讲解动植物的生存智慧例题讲解:为什么鸟儿会飞?随堂练习:观察校园里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介绍生活中的科学知识讲解良好生活习惯的重要性例题讲解:如何保持个人卫生?随堂练习:设计一份生活习惯调查表,调查家人的生活习惯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重点和难点鼓励学生将所学知识运用到生活中六、板书设计1. 我和我的身体:身体部位:头、颈、躯干、四肢功能:视觉、听觉、嗅觉、味觉、触觉2. 奇妙的自然界:动植物:蝴蝶、蚂蚁、兔子、大树生存智慧:适应环境、互相合作科学知识:影子、静电、浮力生活习惯:个人卫生、健康饮食、规律作息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画一幅自己的身体部位图,并标注每个部位的作用。

观察家附近的动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存智慧。

设计一份生活习惯调查表,调查家人的生活习惯,并提出改进建议。

2. 答案:身体部位图:见附件观察记录表:见附件生活习惯调查表:见附件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学生参与度较高,对教学内容表现出浓厚兴趣。

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对科学技术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培养学生科学探索的能力。

3. 培养学生观察、实验、总结和归纳的能力。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能力。

教学内容第一课:认识科学技术-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周围的科学技术产品和现象,研究科学技术的定义和分类。

-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讲解和讨论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1课时。

第二课: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科学技术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电灯、电话等。

-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2课时。

第三课:科学实验与观察-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和观察的能力。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和观察,如测量物体重量、颜色等。

- 教学方法:通过演示和实践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2课时。

第四课: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

- 教学内容:引导学生观察并讨论科学技术的改进和创新,如手机的发展等。

- 教学方法:通过图片展示、讨论和小组活动的方式进行教学。

- 教学时长:2课时。

教学计划教学评价-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观察、实验和讨论的结果进行评价。

- 评价内容包括学生对科学技术的理解、掌握的基本能力以及团队合作和交流的表现。

以上是一年级上册《科学技术》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的简要内容。

教师可以根据具体情况进行适当调整和补充,以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部编版】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部编版】

备课本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生活与科技全册教案班级______教师______日期______教学进度表人教版《生活与科技》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我们爱科学单元目标: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第二单元学科学的好帮手单元目标:1.使学生对利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在活动中能比较认真地用各感官感受。

2.初步培养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技能;学习对观察到的物体性质进行描述方法,并做到能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

3.认识五种感觉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觉器官的方法。

活动内容:1.我的五个好帮手做一做盒子里面有什么用眼睛看用耳朵听2. 观察物体用手摸闻和尝保护五个好帮手综合运用感官3.比一比辨认液体教学时间:八课时学生分析: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会的东西也很多,他们应该都知道眼、耳、鼻、舌、手的作用,但怎样利用这些器官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活动还要进一步学习。

第三单元天气与生活单元目标:1.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探究活动;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做到实事求是、分工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学会观测气温和风的大小,及用图画或数字做记录,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通过模仿制作和设计小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天气现象及其对人生活的影响,知道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简易测风仪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析:6、7岁的学生都见过了很多种天气,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的天气等。

没有学生仔细观察过各种的天气,他们还不会使用温度计,不会正确的读出温度计读数,不会观测风力,不会辨认风向,有可能很多学生没有方向感。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

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教案人教版小学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一、引言1.1 科学与生活的紧密联系1.1.1 生活中无处不在的科学现象,如水的三态变化、植物的生长等。

1.1.2 通过科学教育,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1.1.3 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热情,培养科学素养。

1.2 科学教育的重要性1.2.1 科学教育有助于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思考能力和创新能力。

1.2.2 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形成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

1.2.3 科学教育有助于学生更好地适应社会的发展。

二、知识点讲解2.1 力与运动2.1.1 力的概念: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

2.1.2 力的作用效果:力可以改变物体的形状,也可以改变物体的运动状态。

2.1.3 力的测量:使用弹簧测力计测量力的大小。

2.1.4 力的相互性:物体间力的作用是相互的。

2.2 植物与动物2.2.1 植物的主要特征:植物一般不能自由运动,能进行光合作用。

2.2.2 动物的主要特征:动物能自由运动,不能进行光合作用。

2.2.3 植物与动物的相互关系:植物为动物提供食物和氧气,动物为植物提供二氧化碳和帮助传粉。

2.3 声音与光2.3.1 声音的产生:声音是由物体的振动产生的。

2.3.2 声音的传播:声音需要介质来传播,如空气、水等。

2.3.3 光的传播:光在同种均匀介质中沿直线传播。

2.3.4 光的反射:光在传播过程中遇到障碍物会被反射。

三、教学内容3.1 力与运动的教学内容3.1.1 力的概念、作用效果和测量方法。

3.1.2 力的相互性。

3.1.3 重力、摩擦力等常见力的认识。

3.1.4 力与运动的关系。

3.2 植物与动物的教学内容3.2.1 植物与动物的主要特征。

3.2.2 植物与动物的分类。

3.2.3 植物与动物的相互关系。

3.2.4 植物与动物的适应性。

3.3 声音与光的教学内容3.3.1 声音的产生、传播和特性。

3.3.2 声音的应用,如电话、广播等。

3.3.3 光的传播、反射和折射。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教案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教案

人教版科学一上《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教案一. 教材分析《我们的生活与科技》是人教版科学一上的课题,主要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将能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科技知识,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科技现象。

二. 学情分析一年级的学生生活经验相对有限,但对于生活中的科技产品已经有了一定的认知。

学生对于新鲜事物充满好奇,喜欢动手操作,因此,通过观察、实验、讨论等方式,能够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密切关系。

2.培养学生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探索科技的欲望。

3.培养学生观察、思考、讨论和动手操作的能力。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科技与生活的密切关系,了解一些简单的科技知识。

2.难点:培养学生观察和思考生活中的科技现象,并能够运用科学的方法进行探究。

五. 教学方法1.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2.实验法:通过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产品的原理和功能。

3.讨论法:引导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对科技产品的认识和体验。

4.启发式教学:教师提问,引导学生思考和探究生活中的科技现象。

六. 教学准备1.科技产品实物或图片:如手机、电脑、电视等。

2.实验器材:如显微镜、放大镜等。

3.分组讨论的教室环境。

七. 教学过程1. 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展示一些科技产品的实物或图片,如手机、电脑、电视等,引导学生观察并思考:你们在生活中见过这些产品吗?它们是什么用途的?让学生初步了解科技产品在生活中的作用。

2. 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讲解或播放视频,介绍一些简单的科技知识,如手机的工作原理、电脑的组成等。

同时,教师可以结合实验,如用显微镜观察电脑屏幕的像素点,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产品的原理和功能。

3. 操练(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进行分组讨论,每组选择一个科技产品,如手机、电脑等,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讨论:a.这个科技产品是什么?有什么特点?b.你觉得这个科技产品对生活有什么影响?c.你觉得这个科技产品还可以如何改进?学生通过讨论,分享对科技产品的认识和体验。

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追求真理的价值观,增强学生的科技意识。

二、教学内容1. 科技的基本概念2. 观察和探究3. 科学实验4. 科技产品的应用5. 科技与生活的关系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2. 教学难点:科技产品的应用和科技与生活的关系。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

2. 演示法:通过实物演示,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科技产品。

3. 实践法: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五、教学准备1. 教材: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

2. 教具:科技产品实物、实验器材等。

3. 课件:相关科技图片、视频等。

【教学环节】1. 导入:通过一个科技产品的实物展示,引发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导入新课。

2. 教学内容讲解:讲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和应用。

3. 观察和探究:让学生观察科技产品,提出问题,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进行探究。

4. 科学实验:组织学生进行简单的科技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原理。

六、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了解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2. 实践操作评价:评价学生在实践操作中的技能掌握程度,如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问题解决能力等。

3. 作业评价:通过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了解学生对课堂所学知识的掌握程度。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相关企业,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2. 开展科技小制作、小发明活动,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3. 邀请科技专家进行讲座,拓宽学生的科技视野。

八、教学计划1. 第1-2周:科技的基本概念2. 第3-4周:观察和探究3. 第5-6周:科学实验4. 第7-8周:科技产品的应用5. 第9-10周:科技与生活的关系九、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不断反思自己的教学方法、教学内容是否适合学生,及时调整教学策略,提高教学效果。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科技的基本概念:科技是什么,科技的发展历程。

2. 观察与探究:观察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3. 简单的科学实验:学习使用简单的科学实验仪器,进行科学实验。

4. 科学小故事:讲述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5. 科技活动:参观科技馆或科技展览,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引导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

2. 观察法:让学生观察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3. 实验法:指导学生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故事法:讲述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5. 参观法:组织学生参观科技馆或科技展览,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的魅力。

五、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技的基本概念的理解程度。

2. 学生在观察、实践和探究过程中表现出的兴趣和积极性。

3. 学生参与科技活动的积极性和创新意识。

4. 学生对科学家故事的了解和感悟。

5. 学生对科技对生活的影响的认识和体会。

六、教学资源1. 科技知识讲解PPT2. 科技产品实物或图片3. 科学实验仪器和材料4. 科学家故事书籍或视频资料5. 科技馆或科技展览门票七、教学进度安排1. 第一周:讲解科技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发展历程。

2. 第二周:观察生活中的科技产品,了解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3. 第三周:学习使用简单的科学实验仪器,进行科学实验。

4. 第四周:讲述科学家的小故事,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爱。

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期科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验、探究等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科技的认识教学重点: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第二课时:简单的实验教学重点:学习简单的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实验现象,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3. 第三课时:科技改变生活教学重点:了解科技对生活的改变,培养学生热爱科学的情感。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思考科技对生活的影响,培养学生的思考能力。

4. 第四课时:探索身边的现象教学重点:通过观察身边的现象,培养学生的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运用科学方法解决问题,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5. 第五课时:小小的发明家教学重点:鼓励学生发挥想象,进行简单的发明创造。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勇于创新的精神,提高学生的科技素养。

三、教学方法1. 采用问题驱动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引导学生主动探究。

2. 运用实验、观察、讨论等教学方法,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实践中感受科技的魅力,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4. 采用分组合作、小组讨论等形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四、教学评价1. 学生对科技的认识和理解程度。

2. 学生在实验、观察、讨论等环节的表现。

3. 学生对科技改变生活的认识和感受。

4. 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发明创造能力。

五、教学资源1. 科技图片、视频等教学素材。

2. 实验器材、工具等。

3. 科技相关的阅读材料。

4. 网络资源,如科技新闻、科技资讯等。

教学计划安排:第一周:科技的认识第二周:简单的实验第三周:科技改变生活第四周:探索身边的现象第五周:小小的发明家六、第六课时:了解科学家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了解几位著名的科学家及其主要贡献,培养学生尊重大科学家和科学探索的精神。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

一年级上册科技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科技的基本概念,培养学生对科技的兴趣和好奇心。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实践和探究,培养学生运用科技解决问题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科学、勇于探索的精神,增强民族自豪感。

二、教学内容1. 第一课时:科技的基本概念教学重点:了解科技的概念,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影响。

2. 第二课时:观察身边的科技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身边科技产品的能力,了解科技产品的用途。

3. 第三课时:简单的科学实验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进行科学实验的兴趣,学会简单的实验操作方法。

4. 第四课时:科技改变生活教学重点:让学生认识到科技对生活的改变,体会科技带来的便利。

5. 第五课时:我国科技发展概况教学重点:了解我国科技发展的历程和取得的成就,培养民族自豪感。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讨论法、实验法等多种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积极思考。

四、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什么是科技,科技对我们的生活有哪些影响。

2. 讲授新课:介绍科技的基本概念,举例说明科技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

3. 课堂实践:分组进行实验,让学生亲身体验科技产品的功能。

4.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科技产品的认识,以及科技对生活的改变。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观察身边的科技产品,了解其原理和作用。

五、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表现、实验操作、课后作业等多种方式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知识掌握和能力培养。

六、第六课时:探索科技的发展规律教学重点:让学生了解科技发展的规律,认识到科技是不断进步的。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问题引导,让学生思考科技是如何发展起来的。

2. 讲授新课:介绍科技发展的规律,举例说明科技是如何一步步改变我们的生活的。

3. 课堂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总结科技发展的规律。

4. 总结反思:让学生谈谈对本节课科技发展规律的认识。

5.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查找有关科技发展规律的资料,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备课本
人教版一年级上册生活与科技
全册教案
班级______
教师______
日期______
教学进度表
人教版《生活与科技》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第一单元我们爱科学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科学课的兴趣,使绝大多数学生从第一节课就爱上科学课,为以后的科学课打好兴趣的基础。

2.使学生体会到人的周围处处有科学,科学与人有密切关系,少年儿童要从小爱科学、学科学、用科学。

3.使学生初步了解怎样学科学----通过观察、实验、搜集资料、实际操作、思考、参观、应用科学解决各种实际问题的实践中学科学。

第二单元学科学的好帮手
单元目标:
1.使学生对利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活动感兴趣,能积极主动参与这些活动,在活
动中能比较认真地用各感官感受。

2.初步培养用感官观察物体的技能;学习对观察到的物体性质进行描述方法,并做到能认真听取同学的发言。

3.认识五种感觉器官,了解它们的作用,了解保护和正确使用感觉器官的方法。

活动内容:
1.我的五个好帮手做一做
盒子里面有什么
用眼睛看
用耳朵听
2. 观察物体用手摸
闻和尝
保护五个好帮手
综合运用感官
3.比一比
辨认液体
教学时间:八课时
学生分析:
现在的孩子们都很聪明,会的东西也很多,他们应该都知道眼、耳、鼻、舌、手的作用,但怎样利用这些器官进行科学的观察、研究活动还要进一步学习。

第三单元天气与生活
单元目标:
1.使学生体会和感受到研究天气现象的乐趣,能积极主动参与各项探究活动;
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做到实事求是、分工合作;培养创新意识。

2.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天气现象的能力,并做到认真听取别人的描述;学会观测气温和风的大小,及用图画或数字做记录,知道获得天气预报信息的方法;
通过模仿制作和设计小作品,培养动手能力和创造能力。

3.初步认识几种常见天气现象及其对人生活的影响,知道气温计的使用方法和简易测风仪的使用方法。

学生分析:
6、7岁的学生都见过了很多种天气,如:晴天、阴天、雨天、雪天、刮风的天气等。

没有学生仔细观察过各种的天气,他们还不会使用温度计,不会正确的读出温度计读数,不会观测风力,不会辨认风向,有可能很多学生没有方向感。

但学生可能可以说出一些天气与人的生活之间的关系。

第四单元文具的科学
单元目标:
1、指导学生认识图形尺及图形尺中的各种图形,能用图形尺拼图;通过这项活
动,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美感。

2、探究笔的奥秘,培养学生探究的兴趣。

3、培养学生的分类能力,认识常用的文具——知道它们的名字和用途,了解文
具的多样性。

4、初步培养学生自主探究问题的能力——能自己发现,确定一个探究的问题,
自己想办法研究,并能与同学交流探究的结果。

学生分析:
一年级学生有很多学具都是初次接触,他们对于有些文具的使用还很陌生如:钢笔、圆珠笔、毛笔等,更不了解许多铅笔的不同,这些都需要课上的探究活动。

在探究活动中要引导学生对初步的分类知识进行了解,并运用这些分类知识对笔进行分类,对自己的文具进行分类。

第五单元:衣服的科学
单元目标:
1.激发学生对探究身边用品的科学道理感兴趣,并能积极、认真、团结合作地参与服装或布的研究;通过简单的想象、设计,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使学生体会科学能使生活更美好;学习正确选择、使用和整理生活用品,培养良好的生活习惯。

2.培养直接运用感官及借助仪器进行观察的能力,初步培养学生收集图片等资料的能力;初步学习比较、分类的方法;培养描述和解释观察、比较和分类结果的能力,并认真听取别人的发言;通过动手织布、洗衣服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

3、了解衣服的种类是丰富多样的;了解天气对穿衣的影响;知道布的原料来源和布的简单织法;通过了解衣服从材料到外形的简单发展历史,初步了解科学技术对人类生活的影响。

学生分析:
学生对这部分内容很陌生,通过课前的调查,有很多学生分不清布料的种类,更不知道布料的名称和作用。

对于搜集资料有些学生已有了一定的能力,很多学生已由开始的不知道怎样把有用的资料挑出来到现在能自觉的把要用的资料带来,还有的孩子在带来的资料书里把需要的部分插上书签做记号,但这些活动也仅限于个别孩子,很多孩子还是没有多余时间完成一些课余活动,在这个单元教师要尽可能在课上完成制作活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