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植物的观察动物的观察天气的观察2. 探索物质认识水认识空气认识土壤3. 动手实践植物的生长动物的运动玩转天气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现象,培养他们的观察力和思考能力。
2. 让学生初步了解水、空气和土壤等物质的基本特性,培养他们的科学探究能力。
3. 培养学生动手实践的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对物质特性的理解,如水、空气、土壤的特性。
2. 教学重点:观察和认识自然界中的植物、动物和天气现象。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图片、模型、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手工材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讲述自然故事、展示实物或图片,引出本节课的主题。
2. 新课内容:讲解教材中的知识点,结合实践情景,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3. 例题讲解:针对难点和重点,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掌握关键知识。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本节课的主题。
2. 内容:列出教学重点、难点,结合图表、关键词进行展示。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征。
(2)了解动物的运动方式,画出来并简单描述。
(3)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天气对生活的影响。
2. 答案:(1)植物的特征:叶子、花朵、果实等。
(2)动物的运动方式:爬行、行走、跳跃等。
(3)天气对生活的影响:如雨天需带伞、晴天可外出游玩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布置拓展性作业,如开展科学小实验、观察身边的科学现象等,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欲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的选择与安排;2. 教学目标的具体制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的详细设计;6. 板书设计的结构布局;7. 作业设计的深度和广度;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的实际操作。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和大地第2课:水和空气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现象,培养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使学生掌握基本的植物知识和科学观察方法,培养观察能力和思考能力。
3. 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懂得珍惜和保护自然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植物的生长过程和观察方法。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基本现象,培养科学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放大镜、地球仪、图片等。
2. 学具:笔记本、铅笔、彩色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标本等展示自然界的美丽景象,引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以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为例,讲解植物分类和特点。
3. 随堂练习让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进行分类和描述。
4. 详细教学过程(1)第1课:天空和大地引导学生观察天空和大地,了解天气、季节变化等自然现象。
举例讲解地球的自转和公转,使学生了解昼夜更替和四季变化。
(2)第2课:水和空气介绍水和空气对生物的重要性,让学生了解保护水资源和空气质量的意义。
进行简单的实验,让学生观察水的三态变化和空气的存在。
(3)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讲解植物的基本结构,引导学生观察植物的特点。
通过实物展示,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学会分类。
(4)第4课:植物的生长介绍植物的生长过程,讲解种子、发芽、生长等环节。
带领学生进行种植实验,观察植物的生长变化。
六、板书设计1. 天空和大地昼夜更替、四季变化2. 水和空气水的三态、空气的重要性3. 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分类、特点4. 植物的生长种子、发芽、生长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绘制植物画并描述其特点。
2. 答案示例:植物名称:小草描述:小草是一种绿色植物,有细细的茎和叶子,生长在土地上。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1.我们知道的植物【教材简析】本课是一年级上册《植物》单元的第1课,也是科学研究的起始课,让学生领略科学的魅力,产生研究兴趣,从而引发对植物、对大自然的喜爱之情。
本课的研究立足于学生对植物的原有认识,研究活动主要包括四个:1.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2.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3.讨论塑料花是不是植物;4.种一棵植物。
通过这四个活动,一方面使学生感受植物的多样性,另一方面帮助学生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
种植一棵植物既激发学生观察植物的兴趣,让学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中,又为后续的讨论积累实证。
【学情分析】一年级学生刚刚接触科学课,对植物的认识主要来自于图书、家庭、幼儿园或对周围环境的下意识观察。
在幼儿园里接触和认识植物的时候,也会接触到植物根、茎、叶这些词汇。
所以,他们对植物的认识已经很丰富,只是比较粗浅和零碎,他们很可能不能准确地认识植物是有生命的、植物是生长变化的等本质特征。
从能力上看,一年级学生不能够完成系统的科学观察;动手操作能力不强,在种植活动中可能需要教师更多关注;识字量不足,在记录时更适合用画图的形式;团队合作意识较弱,自我控制力不强,研究惯、表达能力、倾听惯等都需要培养。
他们首次尝试长期科学观察,持久地投身于观察、研究植物的活动,需要教师的关注与重视。
【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将植物和塑料花进行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能尝试种植一棵动物,观察、记实动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意识到动物具有生命体的特性,产生认识动物的浓厚兴趣。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难点】重点:能辨认动物,并能说出一些常见动物的称号及简单描述其特性。
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研究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种植一棵植物并持续观察记录。
【教学准备】教师:班级记实表、塑料花每组一盆、大蒜、绿萝枝条、绿豆、向日葵籽等。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学设计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1章《我们身边的科学》:认识科学,了解科学在我们身边的应用。
1.1《科学是什么》:介绍科学的概念和特点。
1.2《我们身边的科学》: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第2章《认识自己的身体》:了解人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
2.1《我们的身体》:介绍身体的基本组成部分。
2.2《身体的奥秘》:探索身体各部位的功能。
3. 第3章《植物的秘密》:认识植物的形态、结构和生长。
3.1《各种各样的植物》:了解不同类型的植物。
3.2《植物的生长》:学习植物的生长过程。
4. 第4章《动物的世界》:了解动物的分类和特点。
4.1《形形色色的动物》:介绍不同种类的动物。
4.2《动物的生活》:了解动物的生活习性和适应环境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掌握教材中的基本科学知识,培养对科学的兴趣。
2. 能力目标:提高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操作的能力,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科学的热情,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让学生理解科学的本质,培养科学思维。
2. 教学重点:引导学生观察、思考和动手实践,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笔记本、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教学内容相关的实物或图片,引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关键知识点,解答学生的疑问。
3. 随堂练习:设计针对性强、难度适中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板书设计1. 简洁明了,突出教学主题。
2. 内容:条理清晰,重点突出,结合图表、图片等元素,增强视觉效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简述人体的基本组成部分及功能。
(3)介绍一种你喜欢的植物,并描述其生长过程。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第一章:我们身边的科学1.1 感知科学1.2 观察与发现2. 第二章:植物的世界2.1 认识植物2.2 植物的生长与变化3. 第三章:动物的世界3.1 认识动物3.2 动物的特征与生活4. 第四章:生活中的科学4.1 水的奥秘4.2 空气与呼吸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感知科学的奥秘,培养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提问的能力,学会用科学的方法探索问题。
3. 使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基本特征和生活习性。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植物和动物的特征、生长变化的理解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发现、提问能力认识常见的植物、动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植物标本、动物标本、显微镜、放大镜、实验器材等2. 学具:彩笔、画纸、剪刀、胶水、观察记录表等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引发学生对科学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具体实例,讲解科学探究方法,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提问。
3. 随堂练习:让学生分组进行观察、实验,亲身体验科学探究的过程。
六、板书设计1. 板书2024年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2. 板书内容:章节、重点知识点、关键词汇、思维导图等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动物,记录它们的特征和生活习性。
探究水的奥秘,了解水在日常生活中的作用。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和实验结果,完成作业,教师进行批改和指导。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学生反思学习过程中的收获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加科学实践活动,提高实践操作能力。
推荐相关的科普读物,拓展学生的科学知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2. 教学重点:观察、发现、提问能力的培养3. 实践情景引入:情景设计要贴近学生生活,引发兴趣4. 作业设计:作业题目需具有实践性和探究性,答案要具有指导意义一、科学探究方法的运用1. 以具体的实例引导学生,让学生在观察、实验过程中学会探究。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2. 周围的物体观察和描述周围的物体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和分类3. 天气与季节认识天气变化和四季特点学会适应不同的天气和季节4. 植物和动物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学习植物和动物的生存环境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构造和功能,培养保护身体的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物体的能力,了解物体的基本性质和分类。
3. 使学生认识天气变化和四季特点,学会适应不同的天气和季节。
4. 让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培养关爱自然环境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和分类的能力;使学生了解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 教学重点:身体构造和功能、物体性质和分类、天气与季节变化、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挂图、多媒体设备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1)通过展示图片、实物和多媒体课件,引导学生关注自己和周围环境。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发现和感受。
2. 例题讲解(1)结合教材内容,讲解身体构造和功能、物体性质和分类、天气与季节变化、植物和动物的特点。
(2)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理解和掌握相关知识。
3. 随堂练习(1)让学生完成观察记录表,巩固观察和描述物体、天气和植物动物特点的能力。
(2)组织学生进行小组合作,完成相关的实践活动。
(1)教师对学生进行评价,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2)组织学生进行自评和互评,培养自我反思和团队协作能力。
六、板书设计1. 根据教学内容,设计简洁明了的板书,突出重点和难点。
2. 板书采用图表、图片、文字等形式,便于学生理解和记忆。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物体,描述它们的特点和分类。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季节对天气的影响。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的身体认识自己的身体身体的变化2. 奇妙的动物世界多样的动物动物的特征3. 植物是我们的朋友认识植物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到身体的变化。
2. 使学生认识并了解不同种类的动物及其特征。
3. 培养学生对植物的认知,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1. 认识身体结构与功能的关系。
2. 理解不同动物的特征及分类。
3. 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
教学重点:1. 身体的结构与功能。
2. 动物的特征及分类。
3. 植物的生长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实物模型、图片、视频等。
2. 学具:画纸、彩笔、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你了解自己的身体吗?身体有哪些变化?生活中有哪些动物和植物?2. 例题讲解身体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特征及分类植物的生长过程3. 随堂练习画一画自己的身体结构。
列举生活中见过的动物及其特征。
观察植物的生长过程。
身体的结构与功能是如何相互配合的?动物的分类方法有哪些?植物的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因素会影响其生长?六、板书设计1. 身体的结构与功能2. 动物的特征及分类3. 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画一幅自己的身体结构图,标明各部位名称。
2. 列举5种动物,分别描述它们的特征。
3. 观察家中的植物,记录其生长过程。
作业答案:1. 身体结构图(略)2. 示例:猫:四肢短,奔跑速度快;狗:忠诚,嗅觉灵敏。
3. 示例:绿萝,生长过程中需要光照、水分等。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以及对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环节的反馈。
2. 教师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教学调整,提高教学效果。
3.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深入了解身体的结构与功能、动物的分类、植物的生长过程等,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2. 教学目标的明确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区分4.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5. 板书设计的合理布局6. 作业设计的针对性与答案的准确性7. 课后反思与拓展延伸的有效性一、教学内容的精准把握在教学内容的选择上,需紧扣教材章节,确保教学内容的系统性和连贯性。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含教学计划)
新【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册教学设计)特别说明:本教案为最新人教版教材(新版)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植物1.我们知道的植物2.观察一颗植物3.观察叶4.这是谁的叶5.植物是“活”的吗6.校园里的植物本单元综合与测试比较与测量1.在观察中比较2.起点和终点3.用手来测量4.用不同的物体来测量5.用相同的物体来测量6.做一个测量纸带7.比较测量纸带和尺子(201X---201X学年第一学期)第1课我们知道的植物教学设计思考:植物有哪些特点?它是由哪几部分构成的呢?植物的特点:生长在一定的环境里,都需要水分、阳光、空气和营养,都会生长发育,都会繁殖后代,都有从生到死的生命过程……2.我是一个小画家拿出你的画笔,画一棵美丽的植物吧!三、塑料花是植物?1.出示蝴蝶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它是植物吗?它和植物有什么差别?2.出示塑料花的图片,请同学们思考它是植物吗?它和植物有什么差别?3.活动:探讨我们知道的植物(1)填写班级记录表(2)通过对植物的分析总结植物的特点学生观察图片并回答观察一棵完整的植物图片,分析植物的构造画一棵植物观察蝴蝶并思考学生讨论记录通过观察,找出植物,能够让学生在学习的观察有目的地进行,并能让学生初步感受到植物的特点。
通过对一棵植物的观察了解植物的构造,更加形象具体通过动笔画一棵植物,加深对植物构造的理解通过对比,帮助学生掌握植物的概念通过记录的分析抓住植物的特点四、种一棵植物种植一棵植物,并观察它的生长变化1.观看大蒜的生长顺序图2.请同学选择一种植物,种植并观察植物在生长过程中有哪些变化。
观察大蒜生长顺序图在给出的选项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己选择一种种植,观察并填写活动手册通过图片帮助学生抓住植物特点,利于学生在自己种植时抓住植物变化的特点。
通过实践,加深对植物的了解,培养对植物的热爱之情一、判断题1.喇叭花是植物。
()2.剪纸的玫瑰花是植物。
()3.梅花鹿是植物。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全文可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精品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1. 我和我身体解自己身体结构和功能学会保护自己身体2. 我和动物朋友认识常见动物及其特点学习与动物相处方法3. 我和植物邻居认识常见植物及其生长过程学会关爱植物,保护环境4. 我和天气解常见天气现象学习预防天气灾害方法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解自己身体结构,学会保护自己。
2. 使学生认识常见动植物,学会与它们和谐相处。
3. 让学生解天气现象,增强安全意识。
4. 培养学生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创新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结构与功能关系动植物特点及分类天气现象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2. 教学重点:学会保护自己身体培养关爱动植物观念增强安全意识,预防天气灾害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体结构模型动植物标本或图片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2. 学具:绘画材料观察记录表安全教育手册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实践活动或故事引入,激发学生兴趣。
提问检查学生对上节课内容掌握情况。
2. 新课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详细讲解每个章节知识点。
通过实物、图片、视频等形式,让学生直观感受。
3. 例题讲解:精选典型例题,讲解解题思路和方法。
引导学生参与讨论,培养学生思考能力。
4.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实践性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及时给予学生反馈,纠正错误。
5. 课堂小结:激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后实践活动。
六、板书设计1. 一年级《科学》上册精品教案2. 内容:按章节顺序,列出每个章节关键知识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我和我身体:画出自己身体结构,并标注每个部位功能。
我和动物朋友:观察身边动物,描述它们特点,学会与它们相处。
我和植物邻居:记录植物生长过程,解它们生长需求。
我和天气:收集天气现象图片或视频,分析其形成原因及预防措施。
2. 答案:依据教材内容,为学生提供准确、简洁答案。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关注学生学习情况,提高教学效果。
2. 拓展延伸:鼓励学生参与实践活动,提高动手能力。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
2024年新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教案全册一、教学目标1.让学生了解自然界的多样性和趣味性,培养学生的观察、思考和动手能力。
2.培养学生合作、分享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3.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科学,激发学生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内容1.第一单元:认识自然第一节:认识植物第二节:认识动物第三节:天气与季节2.第二单元:探索科学第一节:观察与实验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第三节:科学小实验3.第三单元:关爱环境第一节:保护植物第二节:保护动物第三节:节约用水用电三、教学过程(一)第一单元:认识自然1.第一节:认识植物(1)导入教师带领学生观察教室内的植物,引导学生说出植物的特征。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植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植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植物的特点。
2.第二节:认识动物(1)导入教师播放动物声音,让学生猜测是哪种动物。
(2)教师展示不同种类的动物图片,让学生认识各种动物。
学生分组讨论,说出每种动物的特点。
3.第三节:天气与季节(1)导入教师询问学生今天的天气,引导学生关注天气变化。
(2)教师讲解天气与季节的关系,展示四季变化的图片。
学生观察图片,说出四季的特点。
(二)第二单元:探索科学1.第一节:观察与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观察与实验。
(2)教师展示观察与实验的实例,让学生了解实验的方法。
学生分组进行观察与实验,记录实验结果。
2.第二节:生活中的科学(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教师讲解生活中的科学原理,如摩擦力、惯性等。
学生举例说明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3.第三节:科学小实验(1)导入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科学小实验。
(2)教师展示科学小实验,如水的张力、气球爆炸等。
学生分组进行科学小实验,观察实验现象。
(三)第三单元:关爱环境1.第一节:保护植物(1)导入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身边的植物。
(2)教师讲解保护植物的方法,如浇水、施肥等。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动植物详细内容:动植物的外形特征、生活习性等。
2. 玩转天气详细内容:天气变化、四季特点、气象现象等。
3. 水的奥秘详细内容:水的性质、用途、节约用水等。
4. 常见物品的特性详细内容:物品的颜色、形状、质地、用途等。
二、教学目标1. 培养学生观察、发现、思考问题的能力。
2. 培养学生爱护动植物、保护环境的意识。
3. 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引导学生观察、发现生活中的科学现象。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运用科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视频、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观察、体验,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例题讲解:结合教材内容,讲解科学知识。
3.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运用能力。
4. 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六、板书设计1. 板书内容:以图文结合的形式,展示教材核心内容。
2. 板书布局:左侧展示图片,右侧展示文字。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外形特征和生活习性。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分析四季的特点。
(3)调查生活中的节约用水措施,谈谈自己的看法。
2. 答案:(1)略。
(2)略。
(3)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结合生活实际,引导学生深入探索科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章节和详细内容;2. 教学目标的设定;3. 教学难点与重点的识别;4. 教具与学具的准备;5. 教学过程中的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6. 板书设计;7. 作业设计;8. 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
一、教学内容重点关注教材的章节和详细内容。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全册教案应确保涵盖自然界的动植物、天气、水的奥秘、常见物品的特性等主题。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文可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点自我介绍:我是谁?2. 观察与描述用感官观察描述事物的特征3. 空气与水空气在我们的生活中水的奥秘4. 天气与季节四季的变化天气的多样性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2. 培养学生观察和描述事物的能力,提高学生的表达能力。
3. 让学生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培养学生节约资源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用感官观察事物,并进行准确描述;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生物的特点;观察与描述事物的能力;了解空气与水的作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模型、图片、实验器材等。
2. 学具:画笔、彩纸、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以故事、游戏、观察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典型例题,使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富有启发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分组讨论问题,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
六、板书设计1. 醒目、简洁,体现教学内容。
2. 内容:条理清晰,突出重点、难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描述其特征。
收集天气信息,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2. 答案:动物或植物特征的描述:准确、生动。
天气记录:详细、清晰。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拓展延伸:带领学生进行实地观察,深入了解自然界生物。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邀请家长参与,共同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难点:用感官观察事物,并进行准确描述;理解空气与水的重要性。
2. 实践情景引入:以故事、游戏、观察等形式引入课题,激发学生的兴趣。
3. 作业设计:观察身边的动物或植物,描述其特征;收集天气信息,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
一、教学难点解析1. 用感官观察事物,并进行准确描述教学过程中,教师应引导学生运用视觉、听觉、触觉等多种感官观察事物,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物体2. 观察植物3. 动物的特征4. 空气与水5. 回声与声音6. 影子与光7. 认识太阳和月亮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基本的自然科学知识,培养他们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欲望。
2. 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提高科学素养。
3. 培养学生保护环境、关爱动植物的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学生对抽象概念的理解,如空气、声音、光等。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析自然现象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展示、模型、挂图、实验器材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泥、剪刀、胶水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与课程相关的事物或现象,激发学生的兴趣。
2. 例题讲解:详细讲解课程内容,引导学生掌握知识点。
3. 随堂练习:设计有针对性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1)观察植物:让学生观察校园内的植物,描述其特征。
2)认识空气:通过实验,让学生感受空气的存在,了解空气的性质。
3)回声实验:让学生在教室内体验回声现象,学习声音的传播。
4)光的传播:让学生观察影子的形成,了解光的传播原理。
六、板书设计1. 知识点清晰地标出课程,便于学生识记。
2. 核心概念:用不同颜色的粉笔标出,突出重点。
3. 图文并茂:使用简笔画、符号等,生动形象地展示教学内容。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植物,描述其特征,并画出它的形态。
2)举例说明空气在我们生活中的作用。
3)解释影子的形成原理。
2. 答案:1)植物的特征:叶绿、茎直、根须等。
2)空气的作用:呼吸、燃烧、降温等。
3)影子形成原理:光的直线传播,被物体遮挡后形成暗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2. 学生拓展延伸:鼓励学生课后继续观察自然现象,提高他们的探究能力。
1)观察不同季节的植物变化,了解植物的生长周期。
2)收集关于空气和水的资料,制作手抄报,与同学分享。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第一单元:自然界的奥秘第1课: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第2课: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第二单元:植物的世界第3课:各种各样的植物第4课:植物的生长2. 人与自然第三单元:我们生活的环境第5课:我们的家园第6课:生活中的科学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认识自然界的奥秘,培养对自然的热爱和好奇心。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提高他们对植物、环境等方面的认识。
3.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提高他们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能力。
培养学生关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2. 教学重点:认识自然界的奥秘,了解植物的生长。
了解我们生活的环境,学会在生活中发现科学。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的物品。
植物样本、种植工具等展示植物生长的物品。
2. 学具:彩色笔、画纸等绘画工具。
记录本、照相机等记录工具。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利用图片、实物、模型等展示自然界奥秘,引导学生观察、思考。
2. 例题讲解:通过讲解植物的生长过程,让学生了解植物的各个部分及其功能。
3. 随堂练习:学生分组进行观察、描述,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5. 互动环节:学生展示自己的观察、记录成果,相互交流、学习。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主题:自然界奥秘与植物生长2. 内容:天空、大地和水的秘密大自然的颜色和形状各种各样的植物植物的生长过程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观察身边的植物,记录它们的特点和生长过程。
了解我们的家园,发现生活中的科学。
2. 答案:学生根据观察、记录完成作业,教师进行评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教师反思课堂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反馈进行改进。
2. 拓展延伸:组织学生进行户外实践活动,深入了解自然界。
开展环保主题活动,培养学生保护环境的意识。
重点和难点解析1. 教学内容的选取与组织。
2. 教学目标的具体化。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文可读
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全文可读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动物和植物的特点生物的分类2. 观察与描述用感官观察描述事物的特征3. 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认识四季的特点4. 玩具与游戏玩具的原理有趣的游戏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自然界生物的基本特点,学会对生物进行分类。
2. 培养学生的观察和描述能力,能用感官观察事物,并能准确描述事物的特征。
3. 让学生了解天气和季节的变化,关注生活中的自然现象。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观察与描述、天气与季节的变化。
2.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观察、描述、分类的能力,以及对自然现象的关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实物、图片、模型、多媒体课件等。
2. 学具:观察记录表、画笔、彩纸、剪刀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实践情景引入,激发学生的兴趣。
例如:展示各种动植物实物或图片,让学生说说它们的特点。
2. 新课内容:(1)认识自然界的生物通过观察、讨论,让学生了解动植物的特点。
学习生物分类,让学生学会对生物进行归类。
(2)观察与描述引导学生用感官观察事物,如摸、看、闻等。
学生尝试用语言描述事物的特征。
(3)天气与季节认识天气现象,如晴天、阴天、雨天等。
了解四季的特点,通过观察、体验感受季节的变化。
(4)玩具与游戏探讨玩具的原理,如杠杆、齿轮等。
学生参与有趣的游戏,培养动手动脑能力。
3. 例题讲解:结合新课内容,设计典型例题,进行讲解。
例如:观察一种植物,描述它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4. 随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
例如:观察周围的同学,描述他们的外貌特征。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点与分类2. 观察与描述方法3. 天气与季节变化4. 玩具与游戏原理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观察身边的动植物,描述它们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记录一周的天气变化,谈谈自己的感受。
2. 答案:(1)动植物特征描述及分类答案。
教科版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全册教案【全套】
______学年度上学期一年级科学教学进度表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1.《我们知道的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科学探究目标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尝试种植一棵植物,观察、记录植物的生长过程。
科学态度目标1.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2.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知道植物可以美化环境,能给我们带来美的感受。
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 塑料花、植物、种子、花盆、泥土、小铲子、小葱、大蒜、胡萝卜、学生活动手册等。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
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绿色、有叶子、能生长、开会、结果有生命、需要水、阳光……水培土培2.《观察一棵植物》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科学探究目标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2.在教师引导下,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科学态度目标1.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表现出探究兴趣;2.能认真观察、认真记录。
科学、技术、社会与环境目标1.体会植物是有生命的,要爱护植物。
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为学生准备:植物、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植物、课件。
学生表达、思考、质疑、梳理。
四、小结教师提问:今天你都有什么收获呢?预设生1:我知道了植物都是有生命的;预设生2:动物虽然有生命,但是它不是植物;预设生3:塑料花不是植物……备注:板书设计:2.观察一棵植物根、茎、叶3.《观察叶》第一课时教学目标:科学概念目标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2024年教科版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认识自然界的生物生物的特征与分类植物与动物的区别2. 探索天气与季节天气的观察与描述四季的特点与变化3. 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家庭与学校环境社区与环境设施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和掌握生物的基本特征和分类方法,培养对生物的兴趣和爱好。
2. 培养学生观察天气、描述季节变化的能力,提高对自然现象的关注度。
3. 培养学生关注生活环境,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生物的分类、天气与季节的描述。
2. 教学重点:生物特征的理解、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生活环境的认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生物图片、天气图表、季节变化图片、生活环境图片等。
2. 学具:学生用书、观察记录表、彩色笔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物图片,引导学生关注生物的特点,激发学习兴趣。
2. 新课导入:(1)认识生物的特征与分类。
a. 讲解生物的特征。
b. 展示生物分类图,引导学生学会分类。
(2)探索天气与季节。
a. 讲解天气的观察方法。
b. 分析四季的特点与变化。
(3)熟悉我们的生活环境。
a. 讲解家庭、学校与社区环境。
b. 分析环境设施的作用,引导学生学会珍惜资源、保护环境。
3. 实践情景引入:(1)组织学生观察校园内的生物,进行分类和记录。
(2)分组讨论,分享观察天气和季节变化的心得。
(3)开展环保主题活动,让学生了解生活环境的重要性。
4. 例题讲解:(1)生物分类题目讲解。
(2)天气与季节描述题目讲解。
(3)生活环境题目讲解。
5. 随堂练习:(1)完成生物分类练习。
(2)描述身边的天气和季节变化。
(3)分析生活环境中的资源利用和环境保护问题。
六、板书设计1. 生物的特征与分类2. 天气与季节3. 生活环境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1)列举三种生物的特征,并进行分类。
(2)描述今天遇到的天气现象,并说明四季变化的特点。
(3)分析自己家庭、学校或社区的环保措施,并提出改进建议。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
教科版小学一年级科学上册全册教案一、教学内容1. 主题一:我们的身体第1课:认识自己的身体第2课:身体的信号第3课:保护身体2. 主题二:身边的物体第4课:认识物体第5课:物体的分类第6课:物体的变化3. 主题三:植物的世界第7课:认识植物第8课:植物的叶子第9课:植物的生长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结构,认识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学会保护自己的身体。
2. 培养学生对物体的观察、分类和描述能力,了解物体的一些基本性质。
3. 让学生认识常见的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过程,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操作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身体各部位的功能及保护方法物体的分类和性质植物的生长过程2. 教学重点:认识身体各部位,学会保护身体学会观察、分类和描述物体认识常见植物,了解植物的生长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身体部位挂图物体模型或实物植物标本或实物2. 学具:身体部位贴纸物体分类卡片植物观察记录表五、教学过程1. 主题一:我们的身体(1)第1课:认识自己的身体a.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进行“找朋友”游戏,通过游戏让学生了解自己的身体部位。
b. 例题讲解:展示身体部位挂图,引导学生认识身体各部位。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在纸上画出自己的身体,并标出各部位名称。
(2)第2课:身体的信号a. 实践情景引入:邀请学生分享自己身体不适的经历,引出身体信号的概念。
b. 例题讲解:讲解身体各部位发出的信号,如头痛、肚子痛等。
c. 随堂练习:让学生列举身体各部位的信号,并学会判断是否需要寻求帮助。
(3)第3课:保护身体a. 实践情景引入:讲述一个小朋友因不注意身体保护而受伤的故事,引出保护身体的重要性。
b.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保护身体,如注意卫生、避免受伤等。
c. 随堂练习:让学生讨论并分享自己在生活中如何保护身体。
2. 主题二:身边的物体(1)第4课:认识物体a. 实践情景引入:展示各种物体,让学生观察并描述它们的特点。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1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
小学科学全册教案(共14课)(教案)教科版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名称:小学科学一年级上册教案(共14课)【教案】第一课:“科学和科学实验”引言:科学是一门探索自然现象和规律的学科,通过科学方法与科学实验,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世界。
本课将介绍科学的基本概念和科学实验的重要性。
教学目标:1. 了解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知道科学实验对于认识世界的作用;3. 能够描述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重点:1. 科学的定义和重要性;2. 科学实验的意义和基本步骤。
教学难点: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与学生互动交流,触发学生对科学的思考,如“你们知道什么是科学吗?”、“你们想知道科学可以做什么吗?”2. 引导学生思考,为什么科学实验是很重要的?二、讲解(10分钟)1. 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展示科学家进行实验的场景,引导学生理解科学实验的概念。
2. 解释科学的定义,即通过观察、实验和推理来解释自然现象和规律的一门学科。
3. 说明科学实验对于认识世界的重要性,例如通过实验可以验证理论、发现新的规律等。
三、案例分析(10分钟)1. 以课本中的实验案例为例,带领学生分析实验的步骤和原理。
2. 解释科学实验的基本步骤:提出问题、设计实验、收集数据、分析数据、得出结论。
3. 引导学生思考,如果其中一个步骤出错,会对实验结果有什么影响?四、实践探究(15分钟)1. 分组进行小型科学实验,例如利用酵母发酵的实验。
2. 学生自行设计实验步骤,并进行实验操作。
3. 引导学生观察、记录和分析实验结果,得出结论。
五、总结归纳(10分钟)1. 回顾本节课的重点内容,简述科学的定义和科学实验的步骤。
2. 邀请学生分享他们在实验过程中的发现和困惑。
3. 强调科学实验的重要性,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多进行观察和实验。
六、拓展延伸(5分钟)1. 带领学生思考,除了在学校实验室中,还有哪些场景可以进行科学实验?2. 鼓励学生在家里或周边环境中进行简单的科学实验,并记录自己的观察和实验数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教科版一年级上册科学教案第一单元教学计划1.1我们知道的植物主备人:组长签字: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通过植物和塑料花的对比观察,学习用证据支持自己的看法。
2、观察记录一种植物的生长过程。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意识到植物具有生命体的特征,产生认识植物的浓厚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识别植物,能简单描述植物的特征。
教学难点:种植一棵植物,观察并记录。
教学准备:塑料花,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植物、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说说我们知道的植物。
1、仔细观察出示的图片,说说你发现了哪些植物?(草、树、花)2、谁来说说你还知道哪些植物?(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1、出示教科书第2页的图片,让学生找找大图中哪些是植物,并数一数一共有多少种植物?2、合作探究:这些植物有什么共同点?教师进行记录:都有叶子,都是绿的,有些会开花,会长大……记录在班级记录表中。
3、图中的蝴蝶是植物吗?说说你的理由。
三、塑料花是植物吗?1、你觉得塑料花是植物吗?2、全班交流塑料花不是植物的理由3、拿出塑料花和真花的实物,请大家对比一下他们的区别?4、植物是有生命的,有根茎叶,会生长,会死亡。
四、种一棵植物1、说说植物的生长需要些什么?如果让你来种一种植物你觉得需要做哪些准备?2、出示一些常见的植物,介绍种植的简单方法。
3、请大家打开“学生活动手册”第一课。
4、介绍活动手册的填写方法。
5、出示图片介绍填写中需要注意的内容。
五、小结作业布置:请在家长的配合下种一种植物,完成《学生活动手册》第一周的填写。
板书设计:1、我们知道的植物草植物树根茎叶果实……花课后反思:1.2 我们知道的植物主备人:组长签字: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了解植物的基本结构。
过程与方法:1、利用多种感官观察一棵植物的外部形态特征。
2、尝试用科学词汇描述观察到的信息3、自己动手画一棵植物。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常见植物的外在特征研究兴趣,培养学生认真观察,认真记录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具有根、茎、叶等结构。
教学难点:能画一棵植物的简图。
教学准备:记录单,学生活动手册教师准备:一株植物、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
1、星期六,喜羊羊到一片树林里游玩。
这里的植物真多呀!(板书:植物)同学们,我们跟喜羊羊一起去看看吧!他看到了哪些植物你认识吗?2、这是一株什么植物呢?喜羊羊不认识,他可真着急呀!你们能帮帮他吗?(1)它会不会开花?(2)叶子什么样子的?(3)生长在哪里?二、观察一株植物1、选定一株绿萝,请大家仔细观察并说说看到的情况。
了解这株植物的结构:根、茎、叶2、观察植物的茎和叶。
(1)为了观察的更仔细,喜羊羊决定走近这株植物,仔细看看它的茎和叶。
走近了植物我们除了可以用眼睛观察,还可以用什么来观察?(在交流中板书:鼻子、手、同时强调要轻轻触摸)(2)请大家仔细观察茎和叶。
(3)交流观察到的信息。
全班交流并强调说的习惯和听的习惯三、画一株植物喜羊羊听了大家的观察交流。
觉得我们班的小朋友很厉害,他想:如果把这株植物画下来,再去问村长,村长肯定能认出这是什么植物。
怎么画呢?我们小赖看看科学记录单吧!1、教师示范科学记录单的使用。
(1)请大家拿出科学记录单,教师在展台显示科学记录单。
(2)老师知道学生填写姓名、日期。
2、指导画一株植物(1)教师示范画植物的顺序、方法。
边观察边画,按茎------叶-------根的顺序。
3、交流评价画的植物。
评一评,说一说哪位同学画的最好。
并请被选中的同学谈谈画时的体会。
四、小结村长听了大家的介绍,看了你们画的画,认出了这株植物。
原来它是绿萝(PPT出示)村长发现大家这么厉害,让老师带来了一副被弄乱的画,需要你们的帮忙才能复原,你们愿意接受挑战吗?(出示幻灯片)1、请两位同学分别来拼两种植物的拼图,并找出根茎叶。
2、这是两棵大树,如果我们要去观察拼图中这样的大树,我们可以怎样取观察呢?(幻灯片播放其中一棵大树的恶远景、近景、茎叶的特写。
)3、结束:今天同学们在课堂上表现很棒,我们一起认识了植物上有根、茎、叶。
我们还学习了科学的观察。
课后大家去校园里找找植物,用今天的方法去观察它。
作业布置:画一株植物,需要有根茎叶结构。
板书设计:1、2 观察一棵植物结构:根茎叶观察方法:眼睛看、鼻子闻、手触摸远近整体局部课后反思:1.3观察叶主备人:组长签字: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每一种叶在形状、大小、颜色等方面都具有自己的特征。
2知道植物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2、通过观察、比较各种各样的叶,认识到植物的叶具有相同和不同之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能在好奇心驱使下,对植物的叶表现出探究兴趣。
2、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的叶是多种多样的,叶是有生命的,会长大、会变化也会死亡。
教学难点:利用感官观察叶的外部形态特征,并用简单的语言进行描述。
教学准备:校园中各种形状的叶,一根长有叶芽、嫩叶、老叶的植物枝条,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聚焦1.出示几片叶柄、叶片、叶脉都比较清晰完整的叶的图片, 让学生说说图上是什么叶,学生能说出最好,说不出时可直接告诉学生。
2.提问“这些叶是什么样的?都有什么特点?有没有相同的地方?”学生会发现叶都有叶片、叶脉和叶柄。
(具体名称不作要求)3.提问:“是不是只是一片叶是这样的呢?你们有没有在其他叶上见过这些部分?”进一步引导学生认识到叶具有相同的结构,为后面的“画一片叶”打基础。
二、观察各种各样的叶1.出示需要观察的各种叶的图片,让学生通过图片认识这些叶,知道它们的名称。
2.接着出示各种叶,让学生说说它们的名字,和图片做比较,判断这些是什么叶。
3.知道了叶的名称后,让学生观察、比较各类叶的不同之处。
在观察之前, 教师应进行观察方法的指导,使学生通过看、摸、闻等方法比较叶在颜色、大小、硬度、形状、厚度、气味等方面的不同之处。
4.观察之后,全班交流,对观察结果进行总结和整理。
交流过程可以围绕“叶是什么颜色的?”“叶的大小如何?”“叶的形状是什么样的?”等问题进行。
5.还可以让学生通过按从大到小的顺序给叶排序来认识叶的大小。
通过比较、描述,学生发现叶的颜色大多数是绿色的,但也有其他颜色。
学生通过发现叶的大小不同,形状多种多样,从而感受到叶的多样性。
叶的形状只要求学生能用“像什么”来表述即可。
6.教师组织“猜叶子”的游戏。
教师或者学生描述叶的特点,让其他同学猜一猜这是什么叶。
比如描述“这个叶的形状是椭圆形的,轮廓像锯一样,这是什么叶呢?”游戏后,教师可以进行总结,“我们能猜对叶子,是因为不同的叶的形状和其他许多方面是不同的”,帮助学生更充分地认识叶。
三、观察同一棵植物的叶1.先出示采自同一根植物枝条上的嫩叶和老叶,让学生比一比, 判断它们是不是同一种树叶。
2.提出观察任务“它们有哪些不同?”给每个小组提供一根枝条,让学生对这根枝条上不同生长阶段的叶进行比较。
(学生自然而然就会关注到颜色浅、比较小的是“小时候”的叶,颜色深且比较大的是“长大后”的叶,教师可以顺势告诉学生,“我们通常把这样的叶分别称为嫩叶和老叶”。
叶是有生命的,从叶芽开始,会长大、会死亡。
)四、画一片叶(活动手册)1.先让学生说说需要画出叶的哪些部分。
2.画法需要教师指导,先画叶片、再画叶柄,最后画叶片上的叶脉。
教师在示范时, 可以手持一片叶,边观察边画,学生跟随模仿。
学生画完后,教师可以组织学生交流, 让其他同学来猜猜画的是哪一片叶。
五、拓展做叶画。
在课堂上展示几幅叶画图片, 最好是实物作品。
让学生在课后进行。
作品可做展示。
作业布置:做叶画板书设计:1、3 观察叶结构:叶柄、叶片、叶脉叶是有生命的课后反思:1.4这是谁的叶主备人:组长签字: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2、能说出周围常见植物的名称及其叶具有的特征。
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的指导下,能观察和描述一片叶的特征。
2能用简单的图画描述叶的外部特征。
3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对常见植物的特征表现出探究的兴趣。
2产生到植物生长的环境中观察植物的兴趣。
3提高到室外开展活动的能力,并养成良好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叶是多种多样的,同一种植物的叶具有共同的特征。
教学难点:根据叶的特征到校园中寻找它们是哪一种植物的叶。
教学准备:冬青叶、牵牛叶、法国梧桐(悬铃木)叶、松树叶、月季叶等,或者校园中其他具有明显特征的植物的叶,学生活动手册。
教师准备:课件教法学法:观察法课型课时:新授课 1课时教学过程:一、它们是哪些植物的叶“猜叶”的游戏。
教师把课前收集的叶分类,选出有特点的展示在实物投影仪下,请同学们猜。
还可以由学生出题,说出某一片叶的特征,邀请其他同学来猜。
二、到校园里去找一找1.在寻找前,组织学生适当交流并引导全班达成共识。
即要到哪里去找?怎样才算是找到了?活动时要注意什么问题?2.到教室附近的树木旁寻找, 只有手中的叶和教科书上的叶颜色、形状、边缘等特征匹配的时候才算是找到了。
“寻找是哪种植物的叶”是本节课的主要探究活动,建议用15分钟及以上的时间。
在活动的过程中教师要不断地提醒学生,“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引导学生对手中的叶反复观察、比对。
同一片叶,往往能够找到不止一棵或者一处的树木。
这边找到了,可以追问其他地方还有吗?给学生在后面的交流环节提供更丰富的信息。
三、研讨围绕:“我们是根据叶的什么特征找到植物的?”“在哪里找到的?”两个问题进行,教师还可以补充“除了这个地方,找的过程中还在哪里也发现了这种植物?”请学生面向全体同学说,其他学生补充。
作业布置:和爸爸妈妈做“猜叶子”的游戏板书设计:1、4 这是谁的叶根据:叶柄、叶片、叶脉颜色形状课后反思:1.5植物是“活”的吗主备人:组长签字:时间: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1能说出植物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
2知道植物是有生命的,具有区别于非生物的特征过程与方法:1在教师指导下,能利用多种感官观察、比较植物的特征及其变化。
2通过搜集证据证明植物是“活”的。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愿意倾听、分享他人有关植物的信息,乐于表达、讲述自己的观点。
2培养学生认识和研究植物的兴趣。
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植物是有生命的,需要水分、阳光以维持生存和生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