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文本解读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
【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语文《13 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教学说课稿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新部编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课是一篇演讲稿,作者是著名的战士闻一多。
文章记叙了闻一多在抗日战争时期,面对国家的危难和民族的命运,勇敢地站在讲台上,用他的智慧和激情唤起民众觉醒,为事业奋斗到底的精神风貌。
本课的教学,旨在让学生感受闻一多坚定的爱国情怀和英勇的精神,体会演讲稿的语言魅力,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和理解文章的能力,对演讲稿这一文体也有了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在朗读和表达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需要在教学过程中加以指导和训练。
同时,学生对于抗日战争时期的历史背景和运动的知识了解不多,需要在教学前进行必要的补充。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了解闻一多和本文的背景,理解课文内容,掌握演讲稿的特点。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表演等形式,提高学生的朗读和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合作和创新精神。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闻一多的爱国情怀和精神,树立正确的价值观,增强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重点:闻一多和本文的背景知识,课文内容的理解,演讲稿的特点。
2.难点:对闻一多爱国情怀和精神的深入理解,朗读和表达能力的提高。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表演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合作学习。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历史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简要介绍闻一多的背景知识,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思考问题。
3.合作学习: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学习心得,共同解决问题。
4.表演展示:选取学生代表进行课文朗读和演讲,展示学习成果。
5.课堂讲解:针对学生的疑问和难点,进行讲解和分析,引导学生深入理解课文。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 《最后一次讲演》知识总结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知识总结知识点一、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湖北浠水人。
著名诗人、学者、民主战士。
代表诗集有《红烛》《死水》。
1946年7月15日被杀害。
二、故事背景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国民党当局为篡夺革命胜利果实,阴谋发动内战。
中国人民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坚持民主和平,反动独裁和内战,开展了蓬勃的爱国民主运动。
国民党当局为了镇压这一运动,制造白色恐怖,屠杀爱国民主人士。
1946年7月11日,爱国民主人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被特务暗杀。
特务们要暗杀的第二个对象就是闻一多,友人劝他躲一躲,但他毅然出席了15日举行的李公朴先生追悼大会,他事先没准备发言,但面对会场上特务们的无理取闹和嚣张气焰他忍无可忍,拍案而起,走上讲台,发表了这篇义正词严的讲演。
当天下午,他就被暗杀。
课文是这次讲演的记录整理稿,所以称为“最后一次讲演”。
三、理解词义1.诬蔑: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2.赋予:给与。
3.发扬:发展和提倡(优良作风、传统等)。
4.代价:①获得某种东西所付出的钱。
②泛指为达到某种目的所耗费的物质或精力。
5.卑鄙无耻:品行低下,不知廉耻。
6.挑拨离间:搬弄是非,破坏团结。
四、问题归纳1.“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本题运用品析词语表达效果法。
“写写”“说说”和“打”“杀”分别用来描写李先生和反动派,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2.连用三个“无耻”有什么表达效果?连用三个“无耻”,一个比一个语气重,从斥责到控诉,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表达对敌人的蔑视和仇恨。
同时用“无耻”反衬后句的“光荣”,爱憎分明,很有鼓动性。
3.第五段第一句话有什么含义?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情感?本题运用理解句子含义法。
杀害李公朴吓不倒人民,会有更多的人不畏牺牲,起来战斗。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
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共3篇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1部编新人教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精品教案及反思引言《最后一次讲演》是一篇色彩鲜明的优秀散文,是散文中的佳品。
它通过对最后一次讲演的记叙,表达了奇伦皮特高中毕业生对世界的热爱、对自由的追求,以及对生命最后的确定性的深刻感受。
教学这篇文章,可以拓展学生的阅读视野,提高学生的理解能力,同时也能够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
本文旨在探究如何教学本篇文章以及教学中的反思。
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掌握理解散文的方法。
(2)理解散文的主旨,掌握文章的基本内容。
(3)熟悉文章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
(4)培养学生用文化眼光理解文章,认识世界上的不同文化。
2.能力目标:(1)提高学生对文本的分析与理解能力。
(2)能够以正确的方式表达对文章的理解。
(3)能够理解人类对自由的追求。
3.情感目标:(1)培养学生热爱自由、寻求和平和幸福的情感。
(2)鼓励学生积极向上,勇于追求自己的人生价值。
二、教学重点和难点1.教学重点(1)理解散文的方法,掌握散文的特点和结构。
(2)理解文章的主旨和基本内容。
2.教学难点(1)理解文章中的某些语言表达和文化信息。
(2)运用关键词回答问题。
三、教学方法1.讲授(1)利用PPT进行教学,对散文的特点、结构和主要内容进行详细的解说。
(2)引导学生思考,在理解文章的基础上,探讨文章中的重点内容,如“自由”这个核心词汇。
2.互动式教学(1)让学生在小组中讨论一个问题,并在班级中分享和交流。
(2)让学生读散文,并分析文章中的词汇,难点和复杂的句式。
(3)数学家板书,出示文本。
逐步指导学生回答自己的问题。
四、教学过程1.导入关闭手机、电子产品,让学生走出教室。
在走廊上粘贴一些与自由有关的海报,如“自由平等”像南非,美国各州七头蛇标志,亚利桑那州孤儿院场景的美国电影《阿甘正传》等。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
13《最后一次演讲》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演讲》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的一篇课文。
课文内容主要是作者在最后一次演讲中,向听众传达他的思想和观点。
通过这篇课文,学生可以了解到演讲的基本结构和技巧,以及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篇课文之前,已经掌握了基本的阅读和写作技巧,对演讲也有一定的了解。
但学生对演讲的深入理解和实践操作还不够熟练,需要通过这篇课文的学习来进一步提高。
三. 教学目标1.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让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3.让学生能够运用课文中的表达方式,撰写自己的演讲稿。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让学生能够理解课文内容,把握作者的观点和情感。
2.难点:让学生能够分析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和学生展示法进行教学。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学生的展示和练习,提高学生的演讲能力和表达能力。
六. 教学准备1.教师准备课文讲解和问题引导的相关材料。
2.学生准备课文阅读和相关练习的材料。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教师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例如:“你们认为什么是一次成功的演讲?一次成功的演讲需要具备哪些要素?”2.呈现(10分钟)教师通过阅读课文,向学生呈现课文内容。
在呈现过程中,教师引导学生关注课文的演讲结构和技巧,例如作者如何运用语言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操练(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操练,每组选定一篇课文进行模拟演讲。
学生通过模拟演讲,提高自己的演讲能力。
教师在旁边进行指导和评价,给予学生反馈。
4.巩固(10分钟)学生根据自己的演讲经历,撰写一篇自己的演讲稿。
学生通过撰写演讲稿,巩固课文中所学的内容。
5.拓展(10分钟)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享自己的演讲经验和心得。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象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2020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二、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学者。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卑劣liè:卑鄙恶劣。
无耻:不知耻辱;没有羞耻之心。
诬蔑miè: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卑鄙bǐ:(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挑拨离间jiàn: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
蛮mán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fù予:交给重任,使命等。
二、主题概述这篇演讲稿,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表现了演讲者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的罪恶行径,热情赞颂李公朴先生及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和事迹。
第二部分(第4、5段):剖析了国民党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指出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揭示了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坚信人民一定胜利。
第三部分(第6—11段):追述争取民主的光荣历史,坚信正义不灭、真理永存,号召进步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努力奋斗。
第四部分(第12段):表明自己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牺牲的决心。
四、思考探究1.第1段中“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李公朴先生“写写”“说说”,反动派就对他要“打”要“杀”,说明李先生无罪却惨遭毒手,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精编】
【新部编版】八年级下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优质课说课稿【精编】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新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著名文学家、思想家、家鲁迅先生在1930年的一次演讲,也是他最后一次公开演讲。
课文内容主要围绕着当时的社会现状,批判了封建主义、官僚主义和资本主义三种势力,并呼吁人们起来改革,实现国家的繁荣富强。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批判性思维能力,但对于鲁迅先生的作品,可能还存在着一定的距离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思想,从而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同时,课文中的一些历史背景和词语,可能对学生来说较为陌生,需要在教学过程中进行适当的解释和引导。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阅读和分析课文,使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思想和文学成就,理解课文内容,掌握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
2.过程与方法:通过小组合作、讨论和写作等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和文学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认识到鲁迅先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激发学生对文学和历史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和使命感。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鲁迅先生的思想观点。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和语言特色,理解鲁迅先生的批判精神和爱国情怀。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案例分析法、小组合作法等,引导学生主动探究、讨论和思考。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图片、文献资料等,为学生提供丰富的学习资源,增强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和生动性。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通过展示鲁迅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鲁迅先生的生平和对我国文学的贡献。
2.阅读理解: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并提出问题,引导学生关注课文中的关键词语和句子,理解课文内容。
3.内容分析:学生进行小组合作,讨论课文中的观点和思想,引导学生分析和评价鲁迅先生的观点。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
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知识点及教案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课文原文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大家都有一枝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今天,这里有没有特务?你站出来!是好汉的站出来!你出来讲!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厉声,热烈的鼓掌)杀死了人,又不敢承认,还要诬蔑人,说什么“桃色事件”,说什么共产党杀共产党,无耻啊!无耻啊!(热烈的鼓掌)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李先生在昆明被暗杀,是李先生留给昆明的光荣!也是昆明人的光荣!(鼓掌)去年“一二·一”昆明青年学生为了反对内战,遭受屠杀,那算是青年的一代献出了他们最宝贵的生命!现在李先生为了争取民主和平而遭受了*的暗杀,我们骄傲一点说,这算是象我这样大年纪的一代,我们的老战友,献出了最宝贵的生命!这两桩事发生在昆明,这算是昆明无限的光荣!(热烈的鼓掌)*暗杀李先生的消息传出以后,大家听了都悲愤痛恨。
我心里想,这些无耻的东西,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是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怎样长的!(捶击桌子)其实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啊!特务们,你们想想,你们还有几天?你们完了,快完了!你们以为打伤几个,杀死几个就可以了事,就可以把人民吓倒了吗?其实广大的人民是打不尽的,杀不完的!要是这样可以的话,世界上早没有人了。
你们杀死一个李公朴,会有千百万个李公朴站起来!你们将失去千百万的人民!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我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看今天来的这些人都是我们的人,都是我们的力量!此外还有广大的市民!我们有这个信心:人民的力量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是要胜利的,真理是永远存在的。
PPT《最后一次讲演》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品味语句
这篇演讲运用了很多褒贬分明的词语、短促有力的句式和 多种修辞手法来表达强烈的爱憎感情。请同学们仔细品味。
1).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地来打来杀,而偷偷 摸摸地来暗杀!
“光明正大”与“偷偷摸摸”, 一褒一贬,形成鲜明的对照,揭露 反动派是地地道道的虚伪动物, 表 达了对反动派的憎恨之情。
8.闻一多先生为什么在讲演中不断变换人称?
在讲演中使用的人称不断变换,对表达讲演者的思想感情起到了有 力的配合作用。
对敌人正面指斥、揭露,用“你”“你们”,显示出讲演者的毫无 畏惧;向听众揭露敌人的罪行或揭穿他们的用心时,用“他们”,流露 出讲演者极端的愤怒感情和轻蔑情绪。
鼓舞人们团结斗争时用“我们”,表现出讲演者与群众亲密战斗的 感情。
部编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课文详解
《最后一次讲演》
闻一多
闻一多(1899—1946),诗人、学者、爱国 民主战士。本名家骅,湖北浠水人。1946年7月 15日在云南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他致力于研 究新诗格律化的理论,倡导新诗具有“音乐的美 (音节),绘画的美(辞藻),并且还有建筑的 美(节的匀称和句的均齐)”。
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的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 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2.大量运用设问句、反问句和感叹句。 设问句主要用来使听众产生感情上的共鸣,如“李先生究
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反问句主要用来揭露敌人无耻卑 劣的行径,如“这成什么话”“凭什么要杀死李先生”。
写作特色
1.巧用对比手法。
作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 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如在第2段中 “这是某集团的无耻,恰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 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 “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相作用。
【语文】部编人教版初中八年级下册:13最后一次讲演-文本解读梳理思路课件优质课件
•新兵营在城市的郊区。几乎每一个夜深人静的晚上,罗布都能隐隐地听到军舰的汽笛声,浑厚悠远。每一个梦里,军舰都能在罗布的眼前出现。可是,每次醒来,只能听到战友们轻轻的鼾声。
•罗布最愿意训练的课目是队列训练。其他的课目都是迷彩服,队列训练的时候,新兵要穿上水兵服。风一吹来,罗布能够看到飘带在班长脑后飞舞,那个时候,他总会走神,一直在想飘带在脑后轻盈舞动时自己帅气的样子。
历史证明(希特勒、墨索里尼)
脉络梳理 第三部分(第6-12段)发出号召,表明决心
发
出 号 召
第一、要发扬云南的光荣历史; 第二、我们昆明的青年,决不让
继承传统、 争取胜利
特务们这样横蛮下去;
第三、要争取民主和平的胜利。
脉络梳理 第三部分(第6-12段)发出号召,表明决心
表 明 决 心
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
•罗布想要走出高原,他想拥有一片真正的大海。自从有了这个梦想之后,他几乎天天都在做着关于大海的梦。罗布想象不出大海的样子,哪怕是海在翻卷着浪花,拍打着海岸,但那只是电视里的画面,根本闻不到海的味道。
•罗布想要去看大海。但这只是梦想,他的祖祖辈辈都在高原上,没有一个人去过海边。尤其是当爷爷听说罗布想看大海时,爷爷笑了,说咱们高原上处处都有海子。
•又一年征兵开始了,让罗布惊喜的是要从家乡征一批海军。当得知这个消息时,罗布像是疯了一样,他央求阿爸一定允许他报名参军。
•阿爸没有阻拦他,只是问:“难道不是海军你就不想去了么?”
•罗布说:“不论是什么我都会好好干,可是我最喜欢的还是海军。”
•罗布如愿以偿了。当他领到水兵服的时候,他觉得梦想成真了。那天,他在草原上飞快地狂奔,雪山在飞舞,草地在旋转。“我听到了大海的呼唤。”罗布的喊声,一直飞向湛蓝的天空。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演讲稿的撰写技巧:通过分析课文,让学生掌握演讲稿的结构、语言特点和撰写方法。
举例:如课文中“我们要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一句,通过设问和排比的修辞手法,强烈地表达了作者的爱国情感和坚定信念。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模拟演讲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演讲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发现学生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对演讲在现代社会中的应用有着各自独到的见解。但在分享成果时,部分学生表达不够清晰,逻辑性不强。为了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和表达能力,我计划在下一节课中进行一次关于如何清晰表达自己观点的培训。
最后,今天的课程让我意识到,要让学生真正掌握演讲技巧,不仅需要在课堂上进行理论教学,还要关注学生的实践运用。在今后的教学中,我会更加注重将理论联系实际,让学生们在日常生活中学会用演讲这种方式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情感。
3.培养学生的文化传承与理解,深入了解闻一多先生的民主思想和爱国精神,领会民族精神的时代价值,增强民族文化自信。
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品味课文中的精彩语句,感悟作者的情感表达,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课文中闻一多先生的语言艺术:重点分析课文中闻一多先生演讲的措辞、句式、修辞手法等,如排比、设问、对比等,理解其表达效果。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1
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说课稿1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的第13课,本节课的主要内容是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昆明,面对国民反动派的暴行,毅然发表的演讲。
这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激情、富有感染力的演讲稿,通过分析课文,我们可以了解到闻一多先生的爱国情怀、英勇无畏的精神以及他对的追求。
课文语言优美,富有诗意,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同时也是一部生动的的历史教材。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独立阅读能力,对课文内容能够进行初步的理解和分析。
但学生在理解课文深层含义方面可能存在一定的困难,因此需要教师在教学中进行引导。
此外,学生对于历史背景和人物事迹可能了解不多,因此需要在教学过程中穿插相关的历史知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
三. 说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学生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对的追求和爱国情怀。
2.过程与方法: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学习闻一多先生的英勇无畏、追求的精神,培养学生的爱国情怀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四. 说教学重难点1.教学重点:理解课文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理解他对的追求和爱国情怀。
2.教学难点:分析课文中的修辞手法,理解课文深层含义,以及将课文内容与现实生活相结合,培养学生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五. 说教学方法与手段1.教学方法:采用自主学习、合作探讨、教师引导等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分析问题的能力。
2.教学手段:利用多媒体课件、历史资料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和历史背景。
六. 说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闻一多先生的照片和简介,引导学生了解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自主学习:让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和事迹。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情感体验与表达:学生对讲演中所蕴含的情感可能难以深入体会,教师需设计相关活动,如角色扮演、讨论等,引导学生体验并表达情感。
-创作与实践:学生在创作自己的讲演稿时可能会遇到无从下笔的难题,教师应提供指导,如选题、构思、表达等,帮助学生克服创作难点。
(三)实践活动(用时10分钟)
1.分组讨论:学生们将分成若干小组,每组讨论一个与讲演相关的实际问题,如如何通过讲演激发听众的情感。
2.实验操作:为了加深理解,我们将进行一个简单的讲演练习。这个练习将演示如何运用语音、语调等表达情感。
3.成果展示:每个小组将向全班展示他们的讨论成果和讲演练习的结果。
(四)学生小组讨论(用时10分钟)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意到理论介绍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方式很受学生欢迎。他们通过具体的例句和分析,更好地理解了对比、排比等修辞手法的作用。然而,我也意识到在难点解析部分,部分学生对如何将这些修辞手法运用到自己的写作和口语表达中仍存在困惑。在今后的教学中,我需要更多地进行实际操作和练习,以帮助学生克服这一难点。
-分析课文结构:指导学生分析课文的篇章结构,如开头、发展、高潮、结尾,以及各部分之间的逻辑关系,帮助学生把握讲演的整体框架。
-掌握词汇与短语:强调课文中的重点词汇和短语,如“慷慨激昂”、“视死如归”等,并指导学生如何在口语和写作中恰当运用。
-口语表达技巧:培养学生通过语音、语调、节奏和表情来传达情感的能力,使学生能够模仿并创作出自己的讲演。
举例:
-在讲解修辞手法时,通过对比“我们爱我们的民族,这是我们自信心的源泉。”和“我们必须爱我们的民族,因为这是我们的自信心的源泉!”两句,让学生感受设问和强调在表达上的差别。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课文详解
部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最后一次讲演》课文详解预习须知一、写作背景抗日战争结束以后,国民党反动派不顾全国人民对和平民主的迫切要求,继续发动内战,并对爱国民主运动进行镇压。
1946年7月11日,李公朴因参加爱国民主运动,在昆明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7月15日,闻一多在李公朴的追悼会上发表了这一演讲,当天下午被国民党特务暗杀。
二、作者简介闻一多(1899—1946),本名闻家骅,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民主战士,中国民主同盟早期领导人,新月派代表诗人、学者。
1925年3月在美国留学期间创作《七子之歌》。
其代表作有《红烛》《死水》等。
知识重点一、字音词义卑劣liè:卑鄙恶劣。
无耻:不知耻辱;没有羞耻之心。
诬蔑miè:捏造事实败坏别人的名誉。
捶击:用重物猛力敲打。
毁灭:彻底破坏,消灭。
卑鄙bǐ:(语言、行为)恶劣;不道德。
光明正大:形容襟怀坦白,行为正派。
挑拨离间jiàn:搬弄是非,引起纠纷、事端,使别人不和。
蛮mán横:强横而不讲道理。
赋fù予:交给重任,使命等。
二、主题概述这篇演讲稿,揭露并痛斥了国民党反动派制造白色恐怖、无耻暗杀进步人士的法西斯罪行,揭示了反动派必然灭亡、人民必定胜利的真理,表现了演讲者不畏强暴、坚持正义的斗争精神以及对前途充满信心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
三、文章结构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卑劣无耻的罪恶行径,热情赞颂李公朴先生及昆明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和事迹。
第二部分(第4、5段):剖析了国民党反动派色厉内荏的虚弱本质,指出敌人的末日即将来临,揭示了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坚信人民一定胜利。
第三部分(第6—11段):追述争取民主的光荣历史,坚信正义不灭、真理永存,号召进步青年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努力奋斗。
第四部分(第12段):表明自己义无反顾,随时准备牺牲的决心。
四、思考探究1.第1段中“写写”“说说”“打”“杀”与“偷偷摸摸”这几个词有何表达效果?李公朴先生“写写”“说说”,反动派就对他要“打”要“杀”,说明李先生无罪却惨遭毒手,这些词揭露了国民党反动派的卑劣无耻,“偷偷摸摸”是个贬义词,更表达了作者强烈的愤怒和憎恶之情。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一. 教材分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部编版八年级下册语文教材中的一篇课文。
本文是闻一多先生在抗日战争胜利后的一个学术会议上发表的演讲,他针对当时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政策,以及学术界的一些不良现象,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和批判。
这篇课文内容丰富,思想深刻,语言优美,既有学术性,又有政论性,是初中学生学习语文、了解历史、认识社会的有益读物。
二. 学情分析八年级的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他们对于历史和社会问题有自己的认知和看法。
但同时,他们对于一些专业的学术术语和深层次的社会问题可能还理解不够。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需要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内容,深入思考,提升他们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理解课文的基本内容,掌握一些重点词汇和句式;能够理解闻一多先生的观点和立场,了解当时的历史背景。
2.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和讨论,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思考能力;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问题,培养批判性思维。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关心社会,追求真理的价值观;激发学生对社会问题的关注和思考。
四. 教学重难点1.重难点词汇和句式的理解。
2.闻一多先生观点的理解和分析。
3.对当时历史背景的了解。
五. 教学方法采用问题驱动法、讨论法和情境教学法。
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深入思考;通过小组讨论,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通过情境教学,让学生更好地理解课文内容。
六. 教学准备1.课文朗读录音。
2.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
3.教学PPT。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播放课文朗读录音,让学生初步感受闻一多先生的演讲风格。
2.呈现(10分钟)展示与课文内容相关的图片或视频资料,让学生对当时的历史背景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3.操练(15分钟)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模仿闻一多先生的语气和表情。
4.巩固(20分钟)学生结合课文内容,讨论以下问题:a.闻一多先生为什么说这是他最后一次讲演?b.闻一多先生对国民党政府的内战政策有何批评?c.闻一多先生对学术界的一些现象有何看法?5.拓展(15分钟)学生查找与闻一多先生相关的资料,了解他的生平和事迹,进一步认识他在中国历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人教版语文八年级下册(2017部编版)第13课《最后一次讲演》教案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演讲的基本概念。演讲是一种公开场合的口语表达形式,它是传递观点、感染听众的重要手段。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来看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这个案例展示了演讲在实际中的应用,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解决问题。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演讲的结构和语言表达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如修辞手法的运用,我会通过举例和比较来帮助大家理解。
2.增强学生的思维品质,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创造性思维,通过对闻一多先生演讲内容的思考,形成自己的见解和认识。
3.培养学生的文化意识,了解闻一多先生的生平事迹,传承优秀传统文化,激发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4.提高学生的审美鉴赏能力,感悟文本中的美,学会从文学作品中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
5.增进学生的合作交流意识,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活动,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人际沟通能力。
最后,总结回顾环节,我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进行了梳理,希望学生能够掌握演讲的相关知识点。但在回顾过程中,我发现部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学生对课程内容的掌握程度并不理想,这提示我在今后的教学中,需要加强对学生学习情况的关注,及时发现问题并给予针对性的指导。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
1.教学重点
(1)理解课文内容,把握闻一多先生最后一次讲演的主旨和意义。
(2)学习并掌握课文中出现的重点词汇、成语、短语,如“剖白”、“担当”等。
(3)分析闻一多先生演讲的语言特点,如对比、排比、设问等修辞手法。
(4)培养学生的家国情怀和社会责任感。
举例解释:
-通过阅读课文,让学生了解闻一多先生在讲演中表达的对国家、民族命运的关切,强调爱国主义精神。
-课堂上对重点词汇进行讲解,结合上下文帮助学生理解词义,并学会在实际语境中运用。
人教部编版语文八年级下册13《最后一次讲演》备课素材
《最后一次讲演》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的发表了这一篇演讲。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2.文题诠释《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3.主旨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其无论是在演讲的思想内容还是在演讲的语言技巧上,都可以说是一次杰出的演讲,是值得探讨的。
4.内容解读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先生是追悼大会上,当李公朴夫人致辞时混入场内的特务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
闻一多先生怒不可遏。
尽管在来会场之前已经有朋友告诉闻先生,有特务准备杀他,但闻先生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即席讲演。
闻先生在讲演中大义凛然地宣布: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丧心病狂的国民党特务,在闻先生返回的途中暗杀了这位大无畏的民主战士。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最后一次讲演
部编人教版八年级语文下册说课稿:最后一次讲演一说教材《最后一次讲演》是人教版初中语文八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一篇课文,是一篇充满激情的演讲稿。
由于其是第四单元的第一篇文章,因此对本单元演讲稿的学习有引领作用,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本单元训练的重点是讲演和辩论,从说话的态度到注意语言美,对学生进行系统的培养,培养学生的讲演,论辩能力对于学生将来走向社会,增强听说读写的能力,都将产生重要影响。
《最后一次讲演》演讲思路非常清晰,这是演讲稿非常重要的一方面,这篇演说先是痛斥国民党特务暗杀李公朴先生的罪恶行径,颂扬李公仆给昆明人民为民主和平而斗争的精神;然后剖析国民党反动派疯狂制造白色恐怖的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真理永存的道理,阐述中心论点,最后号召人民起来战斗,表达为正义而献身的决心。
整体文章结构完整,一气呵成,极具号召力和感染力,体现了演说词的基本特点,对学生具极大的教育作用。
讲解词又叫演说词、讲话稿,是一种供口头向群众宣传的带有鼓动性的文章,它常在各种大型的群众集会和较为隆重的场合使用,而且讲话人所讲的都是较为重大的问题,或就某个专门问题进行论述,讲演词句宣传鼓动和教育作用,它可以把讲演者的观点,主张与思想情感传达给听众及读者,使他们信服并在思想感情上产生共鸣,讲演词有以下特点:第一,有的放矢考虑听众对象。
第二,观点集中,鲜明。
第三,理论联系实际。
第四,语言通俗生动,感情深厚充沛。
讲演词的结构灵活多样,不管采用什么形式,但大体都有三部分内容,开头提出问题或亮出讲话要点,引起听众的兴趣和关注,中间部分是重点,对演讲主旨进行阐述,结尾回应开头总束全文,或提出希望和祝愿,使听众受到激励和鼓舞。
二、说学情八年级的学生已经拥有了较高的阅读能力,具备查阅课外资料并能借助材料来理解文章的能力,他们可以通过阅读文章去把握文章的大概信息。
但是由于文章内容据学生年代久远难以引起学生思想上的共鸣。
学生对文章的理解经常浮于表面品读雨也较为粗糙,在品味语言和文学鉴赏方面水平有待提高,表达能力欠缺,学习也演讲稿有一定的难度。
统编版八年级语文下册13《最后一次讲演》教案与反思
13 最后一次讲演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灵师不挂怀,冒涉道转延。
——韩愈《送灵师》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
出自龚自珍的《己亥杂诗·其五》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古之学者必严其师,师严然后道尊。
欧阳修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东宫白庶子,南寺远禅师。
——白居易《远师》原创不容易,为有更多动力,请【关注、关注、关注】,谢谢!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
出自杜甫的《春夜喜雨》1.了解“最后一次讲演”的内容,把握演讲者的观点。
2.注意演讲者的语气语调,感受演讲者强烈的爱憎情感。
3.揣摩演讲者的语言,理解即兴讲演的特点。
第1课时一、导入新课“你可知‘Macau’不是我真姓?我离开你太久了,母亲……”相信许多同学都听过这首感人泪下的《七子之歌》吧?这是著名爱国学者闻一多先生为我们当时受尽苦难的祖国所作的悲愤之声。
面对列强,他高声疾呼,只为唤醒国人。
而面对反动派,他也同样无所畏惧、大义凛然,用满腔热忱、用鲜血和生命继续谱写着自己的爱国战歌。
今天,就让我们一起走进闻一多先生的《最后一次讲演》,共同学习他铮铮不屈的爱国精神吧。
二、教学新课目标导学一:合作探究,分层理解内容1.闻一多先生演讲的主要内容是什么?明确:闻一多先生在李公朴先生的追悼会上,义正词严地当众揭露、痛斥反动派的罪恶和卑劣,表达了对民主和平的坚定信心。
2.整篇讲演可分几个部分?每个部分的内容请用一两句话加以概括。
明确:全文可分为三个部分。
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不仅暗杀,而且诬陷李公朴先生的卑劣行径,歌颂李先生为争取民主而献身的无上光荣。
第二部分(第4—5段):揭露国民党反动派的虚弱本质,指明反人民的势力必然灭亡,人民的力量必然胜利的历史规律,鼓舞群众的斗志。
第三部分(第6—12段):鼓舞群众发扬光荣传统,为争取民主和平而斗争,表达自己勇往直前、不怕牺牲的坚强意志和决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最后一次讲演》文本解读1.时代背景抗日战争胜利后美帝国主义和蒋介石反动政府内外勾结,疯狂策划反共反人民的内战,妄图使中国永远沦为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地位。
这种倒行逆施,自然遭到全国人民的反对,“反内战、反独裁”的爱国主义运动在全国范围内蓬勃兴起,国民党反动派冒天下之大不韪,一方面撕毁政协会议,派兵向解放区大举进攻;另一方面,在他们暂时统治的区域制造白色恐怖,甚至采取暗杀手段疯狂镇压人民。
1946年7月11日,著名的爱国民主战士李公朴先生在昆明遇害。
7月15日,云南大学召开追悼李公朴先生的大会,闻一多先生主持了这次大会,会上由于混入了国民党分子,在李公朴夫人血泪控诉的过程中,他们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使人们忍无可忍,李夫人刚刚离开讲台,闻一多先生就拍案而起,满腔悲愤的发表了这一篇演讲。
会后闻一多先生又参加了记者招待会,在他离社返家途中,被特务分子暗杀了。
这篇演讲就成了他的“最后一次演讲。
”2.文题诠释《最后一次演讲》是闻一多在1946年7月的李公朴追悼会上所做的讲演,在讲演中闻一多对以蒋介石为首的国民党反动派的倒行逆施做出了深刻的揭露和批判。
当天下午闻一多就遭到了国民党特务人员的暗杀。
3.主旨演讲中,闻一多先生在严厉声讨反动派的无耻罪行和卑劣行径的同时,也高度颂扬了李先生为民主与和平而献身的爱国主义精神,而且还号召广大人民群众站起来,一起与反动派作坚决的斗争。
其无论是在演讲的思想内容还是在演讲的语言技巧上,都可以说是一次杰出的演讲,是值得探讨的。
4.内容解读1946年7月15日在李公朴先生是追悼大会上,当李公朴夫人致辞时混入场内的特务毫无顾忌,说笑取闹,扰乱会场。
闻一多先生怒不可遏。
尽管在来会场之前已经有朋友告诉闻先生,有特务准备杀他,但闻先生拍案而起,满腔悲愤地发表了即席讲演。
闻先生在讲演中大义凛然地宣布:我们不怕死!我们随时准备像李先生一样。
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丧心病狂的国民党特务,在闻先生返回的途中暗杀了这位大无畏的民主战士。
闻先生视死如归,以他的生命和热血实现了自己的誓言。
《最后一次讲演》是用闻一多先生用心谱写而成的,字字句句,都出自他的内心最深处。
这是一篇即兴讲演,所用语言口语化,通俗易懂,简洁明了。
文章一开头就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造谣的无耻行径,赞颂李公仆和昆明人为争取民主和平而献身的崇高精神;接着又揭露反动派疯狂制造恐怖的虚弱本质,揭示人民必胜的历史规律;最后号召进步青年继承先烈遗志,为完成历史赋予的重任而团结奋斗。
全篇感情强烈,语言犀利,做到了“冷俊与激情用存,爱与恨用在”,具有极大的鼓动性和战斗性。
5.结构分析全文可分三个部分:第一部分(第1~3段)痛斥国民党反动派暗杀李公朴先生是“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罪恶行径,严责敌人造谣诬蔑的无耻伎俩和险恶用心,赞扬李公朴先生和昆明人民为争取民主和平而勇敢斗争的伟大精神。
第二部分(4.5段)剖析反动派的虚弱本质,阐述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真理永存的历史规律,鼓舞人民的斗志。
第三部分(6~12段)号召昆明青年、昆明人民发扬云南的光荣爱国传统,坚持正义,维护真理,完成争取民主和平的历史任务,表明自己要像李公朴先生一样为了正义、真理虽殒身不恤的坚贞意志。
6.写作特色开篇,开门见山,别致新奇。
既然是悼词,一般来说,开始是致哀或者述亡者的生平。
但闻先生却别出心裁,一反常规,采取“开门见山”的手法,先声夺人,直趋主题。
“这几天,大家都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演讲者一开始便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的无耻罪行。
“最卑劣最无耻”、“失掉良心的中国人”、“偷偷摸摸地来暗杀”更是表现演讲者当时义愤填膺的愤怒,表明了立场和所持的态度,是支持革命的。
内容表达形式多变,各个小节都以其各自的形式为主题服务,思路清晰,脉络分明。
采用不同的表达方式,避免了繁杂拖沓之感,而且另有新意。
一、对比手法的应用:演讲者把不同的人物置于明暗对比鲜明的角度,故意拉大两者距离,并赋予不同的情感色彩,从而达到更佳的表达效果。
如在第二节中,“这是某集团的无耻,却是李先生的光荣!”把反动派与李公朴置于对比的立场,以反动派的“耻”衬托李先生的“荣”,又以李先生的“荣”反衬反动派的“耻”,两者互为作用。
在强烈的对比中,表现对反动派愤怒与蔑视,和对李先生的赞扬,充分表达出闻一多先生大义凛然,爱憎分明的爱国主义感情。
二、心理的描述:通过心理的剖析,往往可以知道某些行为举止的真实意图。
心理战术的抨击,往往也是最直接、最有杀伤力、最易致敌人于万劫不复的战术。
演讲者巧妙地运用了这一点。
如在第四节中:“不知他们是怎么想法,他们的心理的什么状态,他们的心是怎样长的!其实很简单,他们这样疯狂的来制造恐怖,正是他们自己在慌啊!在害怕啊!所以他们在制造恐怖,其实是他们自己有恐怖啊!”他们“制造恐怖”,根本原因是“他们自己在恐怖”,心理的剖析,一针见血地戳穿敌人的虚弱本质,向时代证明敌人不过是只“纸老虎”,给敌人予压力,给人民予动力。
三、举例引证:俗话说,事实胜于雄辩。
用事实说理,可以让反动派的把戏不攻自破,加强说服力。
文本第三段中列举了“一二一”事件和李公朴被害惨案,赞扬李先生和昆明青年的伟大献身精神的同时,揭露反动派反革命、反人民、搞谋杀的险恶企图。
第五段中,列举希特勒、墨索里尼的例子,证明反动派必败、人民必胜的真理。
除此之外,这篇演讲还运用了丰富的语言的表现手法。
例如:一、感叹句的运用。
闻一多先生的这次讲演最大的一个特色是多用感叹句。
用感叹句表达强烈地感情,是对反动派的无耻和卑劣行径的怒不可遏的血泪控诉,是对李先生殉难的悲痛和对李先生爱国主义精神的高度的赞扬,是情感的喷发,是心灵的怒吼。
感叹语句,短促而有力,表达效果强烈。
二、反诘句的运用。
例如:“你们看着我们人少,没有力量?告诉你们,我们的力量大得很,强得很!”“希特勒、墨索里尼,不都在人民之前倒下去了吗?”运用反诘句,加强了肯定的语气,使感情表达更强烈、更震撼人心。
文本的结语写得铿锵有力。
古人写文章都讲究“凤头,猪肚,豹尾”,所以,一般说来,好的文章必然会有好的开始和好的结局。
闻一多先生在结束语中,把主题升华到另一个高度,“我们不怕死,我们有牺牲的精神,我们随时像李先生一样,前脚跨出大门,后脚就不准备再跨进大门!”以发出号令的形式向敌人发出一战到底的挑战,也在向世人宣告,不仅他闻一多,还有千千万万的中国人将会站立起来,与反动派决一雌雄,同时表达了广大人民抗战到底的决心和信心。
纵观全场演讲,可谓感情强烈,到了激昂之处,其感情以肢体语言进行表达和发泄——捶击桌子(这是无声语言表达的一种方式,这是一种情感愤怒到极点的声音),可以说,闻一多先生说的每一个字、每一句话都在表达一种感情,一种思想。
而且语言简洁明了,通俗易懂,多用口语,但又没有使演讲流于空乏、累赘。
这是一次非常成功的演讲!是一篇激厉的战斗檄文!是一个换起人民觉醒的施号令,同时也是爱国民主人士的战斗宣言!演讲稿的一开头,闻一多先生便直截了当地连连发问:李先生遭此毒手究竟犯了什么罪,那些刽子手为什么不敢光明正大而只敢偷偷摸摸地搞暗杀。
其中接连的发问,问句中又夹带着感叹句,如山崩水泻,势不可挡,一开始就把演讲推向了高潮。
又如:诸位要请我辩论一下,人类已获得自由了吗?要辩论人走他自身的合法所有者吗?你们已经宣告了这一点。
我还要为奴隶制是不正当的进行辩论吗?对于共和党人这难道还是问题吗?难道送个问题还要作为极难解决的问题,而不得不运用令人怀疑且艰涩难懂的正义原则来解决吗?今天在众多的美国人面前,把演讲划成A.B.C.D,再分成1.2.3.4,从相对、绝对、否定、肯定各个方面来证明人人都享受自由的天赋权利。
那在人们眼里我将成为什么样子呢?这样做将使我显得十分滑稽,并将使你们的悟力蒙受奇耻大辱。
7.精彩语段第一段的中心是什么?这段包含几层意思?本篇的这个开头与平常一般的悼词有何不同?【分析】第一段的中心是第一句话:“这几天,大家晓得,在昆明出现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闻先生讲演一开始就义正辞严地痛斥国民党反动派近日造下了滔天罪恶。
这段包含三层意思:①揭举本段中心,痛斥国民党反动派倒行逆施,近日干出了“历史上最卑劣最无耻的事情。
”②提示反动派造下的这次罪恶。
“李先生究竟犯了什么罪,竟遭此毒手?他只不过用笔写写文章,用嘴说说话,而他所写的,所说的,都无非是一个没有失掉良心的中国人的话”,他的所作所为,正大光明,是爱国的,正义的,而“竟遭此毒手”,这就说明只有那些“失掉良心的中国人”,“最卑劣最无耻”的人,才会对李先生下此毒手,可见这帮人是何等的下劣凶残,何等的丧心病狂。
这里,闻先生义愤填膺、怒不可遏地揭露,谴责了国民党反动派。
③从反动派的所做所为,进一步揭露、斥责反动派之卑劣无耻。
“大家都有一支笔,有一张嘴,有什么理由拿出来讲啊!有事实拿出来说啊!(闻先生声音激动了)为什么要打要杀,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而偷偷摸摸的来暗杀!(鼓掌)这成什么话?(鼓掌)”拿不出理由来讲,拿不出事实来说,只会“打”,“杀”,足见这帮人的野蛮凶残;“而且又不敢光明正大的来打来杀”,却“偷偷摸摸的来暗杀”,其手段,其勾当,更加证明其“卑劣”“无耻”之极。
闻先生讲演一开始就痛斥反动派,这是因为当时闻先生见到在追悼大会进行中特务无理取闹,搅扰会场,他忍无可忍,虽然事前从安全考虑没有安排闻先生讲话,他当即拍案而起,挺身走上讲台,喷发出胸中的怒火,倾吐出心中的激情。
这个开头不同于平常一般悼词开头之致哀或述亡者生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