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材料ppt课件

合集下载

《生物质材料简介》课件

《生物质材料简介》课件
生物质材料广泛应用于建筑、包装、能源等领域 生物质材料具有可再生、环保、可降解等优点 生物质材料的研究和应用已成为全球关注的热点
生物质材料的生产技术和应用水平不断提高,但仍存在成本高、性能不稳定等问题
生物质材料的研究进展
生物质材料的研 究始于20世纪70 年代
生物质材料主要 包括纤维素、木 质素、半纤维素 等
生物质材料的生产技术将不断改进, 提高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添加标题
生物质材料的性能将不断提高,如 强度、耐久性、可降解性等
生物质材料的环保性能将得到进一 步重视,如减少碳排放、减少环境 污染等
生物质材料面临的挑战
成本问题:生 物质材料的生 产成本相对较 高,需要降低 成本以提高竞
生物质材料的分类
木质材料:如木材、竹材等 草本材料:如稻草、麦秆等 纤维素材料:如棉、麻等
淀粉材料:如玉米、土豆等 油脂材料:如大豆、油菜等 蛋白质材料:如大豆、花生等
生物质材料的来源
植物来源:如木材、秸秆、草本植物等 动物来源:如动物粪便、羽毛、皮屑等 微生物来源:如微生物发酵产生的生物质 废弃物来源:如生活垃圾、工业废料等
生物质材料的发展历程
19世纪初:生物质材料开 始被用于建筑和家具制造
20世纪初:生物质材料开 始被用于包装和食品包装
20世纪中叶:生物质材料 开始被用于生物医学领域
21世纪初:生物质材料开 始被用于环保和可再生能 源领域
当前:生物质材料已成为 全球关注的热点,广泛应 用于各个领域
生物质材料的现状
生物质材料的应用领域
建筑材料:生物质材料可作为建筑 材料,如木材、稻草等
生物能源:生物质材料可作为生物 能源,如生物柴油、生物乙醇等

最新《生物材料课件》PPT课件

最新《生物材料课件》PPT课件
• 含量过高,人体不能接受
不锈钢
• 耐空气、蒸汽、水等弱腐蚀介质 • 20世纪初期,英国 • 按成分可分为:
Cr系(400系列) Cr-Ni系(300系列) Cr-Mn-Ni(200系列) 析出硬化系(600系列)
• Cr
影响奥氏体相的稳定性 抗蚀性能的主要因素 含量必须超过11%(质量分数),腐蚀性能大幅度提高 自然环境中是活性元素
①铬使铁基固溶体的电极电位提高
②铬吸收铁的电子使铁钝化
原因是用铬对钢进行合金化处理时,把表面氧化物的类 型改变成了类似于纯铬金属上形成的表面氧化物。这种 紧密粘附的富铬氧化物保护表面,防止进一步的氧化。 而且,如果损坏了表层,所暴露出的钢表面会和大气反 应进行自我修理,重新形成这种"钝化膜",继续起保护 作用。
• 制造方式采用机械加工,一般不采用焊接
焊缝处易产生腐蚀 高温使晶界或焊缝处CCr4析出,点腐蚀
材料制备完成后 去除氧化层
清洗表面,去除油污 在硝酸中形成表面钝化层 在包装和杀菌前再清洗一次
直径2~3mm,长度2~10cm 网孔尺寸:1~2×1.5~2.5mm 良好的可塑性、几何稳定性、理化稳定性 血管开通性高、生物相容性好、成本低
医用球囊扩张不锈钢血管内支架
1-不锈钢丝 2-圆筒形支架网孔
圆周错位 紧缩方式
可调式不锈钢骨科外固定器
1-连杆; 2-万向固定器; 3-骨针(防滑螺纹)
钴基合金
• 临床用作关节:大承载力,特别是膝关节 • 国际20世纪60年代临床应用 • 耐磨损,抗腐蚀力较强,目前金属医用材
料中最优良的一种
Co-Cr合金相图
两种基本元素形 成的固溶体
钴含量达到65% (质量分数) 其余主要是铬

第八章-生物医用材料PPT

第八章-生物医用材料PPT
(3) 医用生物陶瓷。有惰性生物陶瓷和活性生物陶瓷(羟基磷灰石陶瓷、 可吸收磷酸三钙陶瓷等)
(4) 医用生物复合材料。如羟基磷灰石涂复钛合金,炭纤维或生物活性玻 璃纤维增强聚乳酸等高分子材料。
(5) 生物衍生材料。这类材料是将活性的生物体组织,包括自体和异体组 织,经处理改性而获得的无活性的生物材料。
缺点:在接枝反应过程中,已接枝到材料表面的聚合物链会 对表面活性点产生屏蔽和立体位阻作用,阻碍体系中的聚合 物向膜表面扩散,妨碍端基活性基团聚合物对表面的密集覆 盖,接枝率一般不高。
“由表面接枝”法:
定义:先在材料表面形成活性接枝点,再引发单体接枝聚合, 从材料表面长出接枝聚合物链。这种方法有效地克服了“接 枝到”法中聚合物链靠近膜表面时的立体障碍,可以形成共 价键合、高接枝密度的聚合物刷。
主要介绍材料表面接枝聚合物刷改性、等离子 体技术、离子束技术的表面改性、电化学沉积 技术、材料表面肝素化、微相分离结构的形成、 材料表面生物化、材料表面化学活性基团或活 性物质的结合、表面修饰等。
1 5
1 材料表面接枝聚合物刷改性
材料表面接枝:聚合物链的一端以 共价键形式连接在材料表面上,另 一端背向沿着垂直于材料表面的方 向伸展而形成的排列紧密有序、类 似于刷子状的聚合物链集合。
3
生物医用材料发展简史
生物医用材料的应用已经有很长的历史了。早在公 元前5000年,人类祖先就用了黄金来修补牙齿。公元前 3500年,古埃及人用棉花纤维、马鬃缝合伤口。公元前 2500年的中国和埃及的墓葬里被挖掘出假牙、假鼻和假 耳朵。我国的隋唐时期采用了银、锡、汞合金来填补牙 齿。1851年。当天然橡胶硫化法发明以后,人们用硬橡 胶制作了人工牙托和鄂骨。
9
人工心脏瓣膜

生物材料课件---10纳米生物材料

生物材料课件---10纳米生物材料

材料科学领域
10纳米生物材料的研究将促 进材料科学的创新和应用, 驱动新型材料的发展。
环境污染治理
10纳米生物材料在环境污染 治理方面的应用前景广阔, 有望改善环境质量和可持续 发展。
五、总结
- 本课件主要介绍了10纳米生物材料的定义、制备方法、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 随着新型材料技术的不断发展和应用,10纳米生物材料必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二、10纳米生物材料的制备方法
化学法
通过化学合成方法制备10纳米生物材料,可以 实现精确的尺寸和结构控制。
物理法
利用物理性质的调控方法制备10纳米生物材料, 如纳米颗粒聚集、纳米印刷等。
三、10纳米生物材料的应用
生物医学领域
10纳米生物材料可用于药物 传递、组织修复、生物成像 等,推动医学诊疗技术的发 展。
材料科学领域
10纳米生物材料可应用于纳 米传感器、光电器件、柔性 电子等领域,拓展材料科学 的应用范围。
环境污染治理
10纳米生物材料可用于水净 化、空气过滤、污染物检测 等,提升环境保护技术的效 能。
四、10纳米生物材料的发展前景
生物医学领域
10纳米生物材料在生物医学 领域具有巨大潜力,可推动 个性化医疗和疾病治疗的发 展。
生物材料课件---10纳米生 物材料
本课件将介绍10纳米生物材料的定义、制备方法、应用和发展前景等内容。 随着新型材料技术的发展,10纳米生物材料将在各个领域发挥重要作用。
一、什么是1பைடு நூலகம்纳米生物材料
定义
10纳米生物材料是指在尺寸尺度为10纳米的 范围内制备出的具有生物学特征和功能的材 料。
特征
10纳米生物材料具有高度可控性、生物相容 性和特定生物学功能等特征,可应用于多个 领域。

生物活性材料PPT课件

生物活性材料PPT课件
在生物活性材料迅猛发展的同时,生物惰性材料也得到 了广泛的应用。生物惰性材料主要是指能在生物体内长期 稳定存在,且不与生物组织发生物化反应的一类材料,如 医用金属、烧结氧化铝、氧化锆等生物材料被埋入骨缺损 部位后,就被纤维性膜所包围,而与周围的骨组织隔离。
缺点
在于惰性材料仅仅是以机械锁合的方式进行骨 的替换与修复,而不能与活体组织有效键合。
Ancleregg 等 对15 例中度或重度牙周炎患者的30 处下磨牙根分 叉病变进行治疗, 随机分为实验组、对照组。实验组行根向复位瓣术加 生物玻璃(45S5 倍骼生)植入, 对照组仅用根向复位瓣术, 并以探诊出血 情况及探诊牙周袋深度作为评价标准。结果显示实验组效果明显优于 对照组。故认为生物玻璃是治疗I I 型根分叉病变的有效材料。
熔融法 制备钙磷微晶玻璃的试验方法
溶胶-凝胶法
11
多孔微晶玻璃的制备方法
一是利用玻璃分相原理,经热处理在玻璃中获得可溶晶相, 再用酸侵蚀掉可溶相,形成多孔材料。 二是先合成玻璃粉末然后加入诸如CaCO3 、PMMA、淀粉 等作发泡剂,烧结发泡成为多孔材料。
(2)钙磷微晶玻璃的组成 目前生物玻璃主要被用作骨的替代材料,根据天然骨的成分
19
D. Arcos, R. P.del Real, M. Vallet-Reg ì. A novel bioactive and magnetic biphasic material[J]. Biomaterials, 2002(23): 21512158.
20
3
生物活性陶瓷
生物活性陶瓷包括表面生物活性陶瓷和生物降解陶瓷。这 类材料的组成中含有能够通过人体正常的新陈代谢进行转换 的钙(Ca)、磷(P)等元素,或含有能与人体组织发生键 合的羟基(-OH)等基团。

生物材料课件---10纳米生物材料-PPT课件

生物材料课件---10纳米生物材料-PPT课件
靶向给药系统(Targeting Drug Delivery System,TDDS) 或称靶向制剂,诞生于20世纪70年代,是指。这种制剂能将 药品运送到靶器药物通过局部或全身血液循环而浓集定位于 靶组织、靶器官、靶细胞的给药系统官或靶细胞,而正常部 位几乎不受药物的影响。
液相法主要包括沉淀法,水解法,喷雾法,乳液法,溶胶-凝胶法等, 其中应用最广的是溶胶-凝胶法和沉淀法。
沉淀法
沉淀法是指包括一种或多种离子的可溶性盐溶液,当加入沉 淀剂 ( 如 OH-,C2O42- 等 ) 于一定温度下使溶液发生水解 , 形成 不溶性的氢氧化物、水合氧化物或盐类从溶液中析出,将溶剂 和溶液中原有的阳离子洗去,经热解或热脱即得到所需的氧化 物粉料。沉淀法包括共沉淀法、 直接沉淀法、均相沉淀法等。
为固相法、液相法和气相法。
固相法
固相法主要包括物理粉碎法、固相物质热分解法、旋转涂
层法和机械合金法等。固相反应不使用溶剂 ,具有高选择性、
高产率、低能耗、工艺过程简单等特点。
液相法
液相法是目前实验室和工业上最为广泛采用的合成纳米材 料的方法,与固相法相比,液相法的特点主要表现在:可控 制化学组成;颗粒的表面活性好、易控制颗粒形状和粒径; 工业化成本较低。
§10.2 高分子纳米生物材料
高分子纳米生物材料也称为高分子纳米微粒或者高分子超微
粒,主要通过微乳液聚合的方法得到。由于高分子纳米生物材 料具有良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生物可降解性,已经成为非常重要 的纳米生物医学材料,在靶向药物、控释剂以及疑难病的介入 诊断方面有着广阔的应用前景。
10.2.1 靶向药物载体中使用的高分子纳米生物 材料
图7-1 粒子粒径与表面原子占总原子数比例的关系
量子尺寸效应

生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材料表界面ppt课件

生物材料的表面与界面材料表界面ppt课件

3.3 生物相容性的研究意义
生物相容性是生物材料极其重要的性能,是区 别于其他材料的标志,是生物医用材料能否安 全使用的关键性能。
控制和改善生物材料的表面性质,是促进材料 表面与生物体间的有利相互作用、抑制不利相 互作用的关键途径。
如何提高材料的生物相容性

生物材料的表面工程是一种非常重要的方法!
国内从事生物材料表界面研究的课题组
生物材料的表面改性与功能化;
蛋白质、细胞与材料表面的相互作用;
苏州大学陈红教授课题组
➢Combining surface topography wi生 polymer chemistry: exploring new interfacial biological phenomena. Polym. Chem., 2013, DOI: 10.1039/C3PY00739A ➢Aptamer-Modified Micro/Nanostructured Surfaces: Efficient Capture of Ramos Cells in Serum Environment. ACS Appl. Mater. Interfaces, 2013, 5, 3816.
第一部分:生物材料表界面学科的诞生
1. 生物材料的概念(Biomaterials):
与生物体相接触的、或移入生物体内起某种取代、 修复活组织,增进或恢复其功能的特殊材料。
2. 生物材料的发展阶段
➢最初:一些临床应用的生物材料并不专门针对医用设计 (实现基本临床功能,也带来了不良的生物反应)
➢20世纪60-70年代:第一代生物材料(惰性生物材料) (物理性能适宜、对宿主反应较小;寿命延长5-25年)
其他领域的表面工 程技术和材料引入 生物材料领域或基 于体内物质的初步 模仿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ppt课件

生物材料与组织工程ppt课件

由于裂纹扩展导致力学性能失稳(断裂) 几种断裂类型
延性断裂:有明显塑性变形,永久变形 脆性断裂:无或少量永久变形 疲劳断裂:交变载荷,低应力脆性断裂 蠕变断裂:恒应力下,变形不断发展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弹性变形、塑性变形及蠕变、强度和断裂、硬度
惰性生物陶瓷和生物活性陶瓷
包括羟基磷灰石、生物活性玻璃和生物活性玻璃 陶瓷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陶瓷材料的结构
多晶结构:由晶体相、玻璃相和气相组成
陶瓷材料的硬度
陶瓷材料的硬度一般很高,耐磨性远高于金属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第5章 医用高分子材料
高分子材料的基本概念
单体、链节、聚合度、均聚物、共聚物
高聚物的分类 聚合反应的分类 高聚物的结构特点
面缺陷
二维尺度很大而第三维尺度很小的缺陷 主要出现在晶界和亚晶界处 面缺陷能提高金属的强度和塑性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第4章 医用陶瓷材料
陶瓷材料的结构
晶相、玻璃相、气相
陶瓷材料的机械性能
没有明确的价值取向和人生目标,实 现自我 人生价 值就无 从谈起 。人生 价值就 是人生 目标, 就是人 生责任 。每承 担一次 责任
第1章 绪论

生物医用材料PPT演示课件

生物医用材料PPT演示课件
生物医用材料需要经过 严格的临床试验和安全 评估,确保其安全性和 有效性。
个性化与定制化
随着医疗技术的发展, 临床对个性化、定制化 的生物医用材料需求越 来越高。
未来发展方向与展望
01
创新性研究
加强新材料、新技术和新工艺的研究,推动生物医用材料的创新发展。
02
交叉学科合作
加强生物医学工程、化学、物理学等多个学科的交叉合作,共同推动生
分类
根据用途可分为药物载体、医疗 器械、组织工程和再生医学材料 等。
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
生物相容性
功能性
稳定性
可加工性
材料与人体组织、血液 等相互作用时不产生有
害反应。
具备所需要的功能,如 传导热量、机械支撑等。
在体内保持稳定,不发 生降解、变质或毒性反
应。
易于加工成所需形状和 大小,以满足医疗需求。
常见的金属生物医用材料
不锈钢、钛和钛合金、钴铬合金等。
金属生物医用材料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缺点包括可能引发过敏反应 和金属腐蚀。
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
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
01
具有良好的化学稳定性、生物相容性和加工性能,广泛用于制
造医疗用品、人工器官和药物载体等。
常见的高分子生物医用材料
氧化铝、氧化锆、生物活性玻璃和玻璃陶瓷等。
陶瓷生物医用材料的优缺点
优点包括良好的化学稳定性和生物相容性,缺点包括脆性大、加工 困难。
复合生物医用材料
复合生物医用材料的特性
通过将两种或多种材料组合在一起,发挥各自的优势,弥补单一材 料的不足,具有良好的综合性能。
常见的复合生物医用材料
聚合物/陶瓷复合材料、聚合物/高分子复合材料、金属/陶瓷复合 材料等。

生物医学材料 ppt课件

生物医学材料 ppt课件

用电弧等离子体溅射或电子束加热碳源而制取的 各向同性的碳薄膜,其膜厚度一般在1μm左右
应用
碳素材料是用于心血管系统修复的理想材料, 至今世界上已有近百万患者植入了LTI碳材的人 工心脏瓣膜。 碳纤维与聚合物相复合的材料可用于制作人工 肌键、人工韧带、人工食道等; 玻璃碳、热解碳可用于制作人工牙根和人工骨 等。
➢主要应用为脸部和额部的骨缺损、填补牙周 的空洞,还可作为药物的载体;
➢最早应用的生物降解材料是石膏,石膏的相 容性虽好,但吸收速度太快,通常在新骨未 长成就消耗殆尽而造成塌陷。
第三节 陶瓷生物医学材料
生物活性陶瓷
钛基合金
✓Ti密度小,比强度(强度/密度之比)高, 是不锈钢的3.5倍; ✓Ti与氧反应形成的氧化膜致密稳定,有很好的 钝化作用,因此, Ti合金具有很强的耐蚀性; ✓对人体毒性小,密度小,弹性模量接近于天然 骨,纯钛与钛合金植入物很少与周围组织反应, 采用钛基合金则有利于进一步提高植入金属材料 的性能。
※ 提高含碳量,形成马氏体组 织,有利于提高硬度;
※ 目前主要用于医疗器械。
第二节 金属生物医学材料
奥氏体不锈钢
性能
➢较好的耐蚀性; ➢具有高的塑性,易于加工变形制成各种形 状,无磁性,韧性好; ➢较好的生物相容性和综合力学性能,得到 广泛应用。
➢ 骨科:各种人工关节和骨折内固定器; ➢ 口腔科:镶牙、矫正和牙根种植等各种器件; ➢ 心血管科:传感器的外壳与导线、介入性治疗导丝
生物医学材料的定义 用于与生命系统接触和发生相互作用 的,并能对其细胞、组织和器官进行诊 断治疗、替换修复或诱导再生的一类天 然或人工合成的特殊功能材料,亦称生 物材料。
第一节 生物医学材料的用途、基 本特性及分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 控释载药纳米微粒
❖ 纳米控释系统包括纳米粒子和纳米胶囊,它们是粒 子在10一500nm间的固体胶态粒子。它与以往的控 释制剂不同,载药纳米微粒的控释过程具有其特定 的规定,囊壁溶解和微生物的作用,均可使囊心物 质向外扩散。将药物制成纳米制剂后,不但达到缓 控释效果,而且改变其药物动力学的特性,使一些 免疫系统的慢性病能得到更好的治疗。
2.1 国外纳米技术进展
❖ 朗讯公司和牛津大学: 纳米镊子 ❖ 碳纳米管“秤”,称量一个病毒的重量 ❖ 称量单个原子重量的“纳米秤”
2.1 国外纳米技术进展
❖ 1990年,IBM公司用原子排出“IBM”镍基底上用35个氙原子排 列成英文[IBM]
❖ 纳米存贮器及DNA开关
纳米技术在当代中国的发展
4 载药磁性纳米微粒(物理靶向)
❖ 载药磁性微粒是在微囊基础上发展起来的新型 药物运载系统。这种载有高分子和蛋白的磁性纳米 粒子作为药物载体静脉注射到动物体(小鼠、白兔) 内后,在外加磁场下,通过纳米微粒的磁性导航, 使药物移向病变部位,达到定向治疗的目的。国内 有实验研究出阿霉素免疫磁性造微粒,在进行了免 疫活性检测和体外抑瘤实验后证实其具有抗体导向 功能,并具有较高的磁响应性,具有较强的靶向定 位功能,为靶向治疗肿瘤奠定了结实的基础。
❖ 以氧化锡为基体材料,并掺入适当的催化剂或填加剂,可制得对酒精、 氢气、硫化氢、一氧化碳和甲烷等气体具有选择性敏感性能的气敏元件。 氧化锡对气体灵敏度高低与材料的比表面积有关,通常比表面积越大, 气体灵敏度越高。纳米氧化锡颗粒具有明显优越性能,具有更高的气体 灵敏度。目前用纳米SnO2颗粒膜制成的传感器已经实用化,可用作气体 泄漏报警器和湿度传感器,并且可以随着温度的变化有选择地检测多种 气体。
1. 表面效应 是指微粉的粒径越小,其总表面积 越大;表面原子数与总原子数之比随粒径变小而 急剧增大。如当粒径为10 nm(总原子数为 3×104)时,表面原子数/总原子数=0.20;而 当粒度减小到l nm(总原子数为30)时,这一比值 急剧上升到0.991表面原子的晶场环境和结合能 与内部原子不同,具有很大的活性;晶粒的微粒 化随着这种活性的表面原子增多,使其表面能也 大大增加。
❖ 可以分为特殊的光学性质,热学性质,磁学 性质,力学性质,电学性质。
1.3 特点及应用
四大特点: 尺寸小、比表面积大、表面能高、表面原 子比例大。
四个方面应用: (1). 纳米电子学: 拥有崭新功能的电子仪器,有高
速度及低能量消耗的优点; (2). 纳米材料科学 (3). 纳米生物学: 包括去氧核糖核酸(DNA)和核糖 核酸(RNA)的基因图谱 (4). 纳米医学: 发明、设计及生产纳米级的新药物。
❖ (4)溶胶凝胶法 金属化合物经溶液、溶胶、凝胶而固化, 再经低温热处理而生成纳米粒子。
❖ (5)微乳液法 两种互不相溶的溶剂在表面活性剂的
作用下形成乳液,在微泡中经成核、聚结、团聚、热处 理后得纳米粒子。
2 纳米材料在生物医学上的应用
1. 纳米载体 2. 纳米生物器件 3. 纳米生物组织工程 4. 纳米医药
匹配时,通过确定荧光强度最强的探针位
置,获得一组序列完全互补的探针序列。 据此可重组出靶核酸的序列。
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图
生物芯片的应用
❖ 在实际应用方面,生物芯片技术可广泛应 用于疾病诊断和治疗、药物筛选、农作物 的优育优选、司法鉴定、食品卫生监督、 环境检测、国防、航天等许多领域。它将 为人类认识生命的起源、遗传、发育与进 化、为人类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防治开辟 全新的途径,为生物大分子的全新设计和 药物开发中先导化合物的快速筛选和药物 基因组学研究提供技术支撑平台。
纳米技术在世界各国的情况
❖ 1981年 科学家发明研究纳米的重要工具— ——扫描隧道显微镜,原子、分子世界从此 可见。
❖ 1990年 首届国际纳米科技会议在美国巴尔 的摩举办,纳米技术形式诞生。
❖ 1991年 碳纳米管被人类发现,它的质量是 相同体积钢的六分之一,强度却是铁的10倍, 成为纳米技术研究的热点。
纳米生物器件
一、纳米机器人)的研制
纳米机器人是纳米生物学中最具诱感力的 内容。 动脉粥样硬化的治疗 机器人能够从动脉壁上清除粥样沉积物。这 不仅会提高动脉壁的弹性,还会使通过动脉 的血液流动状况得到改善。
在血管中运动的纳米机器人,它正在使用纳米切割 机和真空吸尘器来清除血管中的沉积物
纳米机器人在清理 血管中的有害堆积 物
2磁学性能的应用
❖ 纳米微粒尺寸进入一定临界值时就转入超顺磁性状 态,例如α-Fe、Fe304和α-Fe203粒径分别为5nm、 16nm、20nm时转变为超顾磁性。另外纳米颗粒材 料还可能具有高的矫顽力、巨磁电阻、 magnetocaloric效应等性能。因此可用于制备磁致 冷材料、水磁材料、磁性液体、磁记录器件、磁光 元件、磁存储元件及磁探测器等磁元件。

(2) 改进基质材料的表面处理技术以减少蛋白质的非
特异性结合。

(3) 提高芯片制作的点阵速度;提供合适的温度和湿
度以保持芯片表面蛋白质的稳定性及生物活性。

(4) 研究通用的高灵敏度、高分辨率检测方法,实现
成像与数据分析一体化。
该医生长

像一颗胶囊,
把它吞进肚里,
消化道内的情景
就可以像放电影
一样在电脑屏幕
上一 目了然
纳米生物芯片
1. 基因芯片 2. 蛋白质芯片
基因芯片
❖ 基因芯片(gene chip)的原型是80年代中期 提出的。基因芯片的测序原理是杂交测序
方法,即通过与一组已知序列的核酸探针
杂交进行核酸序列测定的方法,可以用图 11-5-1来说明。在一块基片表面固定了序列 已知的八核苷酸的探针。当溶液中带有荧 光标记的核酸序列TATGCAATCTAG,与 基因芯片上对应位置的核酸探针产生互补
蛋白质芯片
❖ 蛋白质芯片是一种高通量的蛋白功能分析技术,可用于蛋 白质表达谱分析,研究蛋白质与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甚至 DNA-蛋白质、RNA-蛋白质的相互作用,筛选药物作用
的蛋白靶点等
未来发展方向
❖ (1)建立快速、廉价、高通量的蛋白质表达和纯化方法, 高通量制备抗体并定义每种抗体的亲和特异性;第一代蛋 白检测芯片将主要依赖于抗体和其他大分子,显然,用这 些材料制备复杂的芯片,尤其是规模生产会存在很多实际 问题,理想的解决办法是采用化学合成的方法大规模制备 抗体。
❖ 1993年,中科院操纵原子写字
❖ 《国家纳米科技发展纲要 (2001-2010)》和 《国家纳米科技发展指南框架》
1.2 纳米材料的基本效应
1. 界面效应
2. 尺寸效应
3. 量子效应 费米能级附件的电子能级由准连续变为离 散能级的现象
1.界面效应
❖ 纳米材料由于大量的原子存在于晶界和局部 的原子结构不同于大块晶体材料,使纳米材料的 自由能增加,纳米材料处于不稳定状态。
纳米颗粒的应用
❖ 1力学性能的应用
纳米颗粒具有大的比表面积,活性大并具 有高的扩散速率,因而用纳米粉体进行烧 结,致密化速度快、可降低烧结温度并提 高力学性能。近年来,用纳米颗粒强化为 目的的纳米陶瓷材料得到较大进展,为陶 瓷材料的发展提供了生机,大量以纳米颗 粒为原料或添加料的超硬、高强、高韧、 超塑性材料相继问世
---中国科学院合肥 研究院 的研究
中国科学院沈阳自 动化所研制研制的 纳米微操作机器人 在10×10微米的基片 上刻出的字样
肾结石、胆结石的治疗 将纳米机器人以插入导管
的方式引入到尿道或胆道里 内,直接到达结石所在的部位, 并且直接把结石击碎。
2. 纳米生物传感器
检查体内疾病
重庆科研人员开发的“OMOM胶囊内镜系 统” 估计三年内可以上市。
❖ TiO2陶瓷材料不仅对O2、CO、H2等气体有较强的敏感性,而且还可作 为环境湿度传感器。
纳米生物材料学的制备方法
❖ 1. 物理方法
(1)真空冷凝法 用真空蒸发、加热、高频 感 应等方法使原料气化或形成等离子体,
然后骤冷。 (2)物理粉碎法 通过机械粉碎、电火花爆炸
等方法得到纳米粒,但产品纯子。
1.界面效应
2.体积效应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物质体 积的缩小虽不会引起物质物性基本参量的 变化,但会使那些与体积有关的物性发生 变化,如磁体的磁畴变小,半导体中电子 的自由路程变短,等等;二是物质一般具 有由无限个原子组成的物质属性,而纳米 粒子则表现出有限个原子集合体的特性。
1.尺寸效应
❖ 晶体周期性的边界条件遭破坏,颗粒表面层 附近原子密度减小,从而导致声、光、电磁、 热力学等特性呈现新的小尺寸效应。
(3)机械球磨法 采用球磨方法,控制适当的 条件得到纯元素纳米粒子、合金纳米粒 子或复合材料的纳米粒子。
纳米生物材料学的制备方法
❖ 2. 化学方法
❖ 1)气相沉积法 利用金属化合物蒸气的化学反应合成纳 米材料。
❖ (2)沉淀法 把沉淀剂加入到盐溶液中反应后,将沉淀热 处理得到纳米材料。
❖ (3)水热合成法 高温高压下在水溶液或蒸汽等流体中合 成,再经分离和热处理得纳米粒子。其特点纯度高,分 散性好、粒度易控制。
纳米基因载体
❖ 5 纳米微粒的基因治疗作用 ❖ 一些特殊的纳米粒子可以进入细胞内结构达到基因治疗
目的。 ❖ 如:国外有人利用纳米技术可使DNA通过主动靶向作用
定位于细胞。将质子DNA浓缩至50—200nm大小且带上负电 荷,有助于其对细胞核的有效入侵,而最后反粒DNA插入细 胞核DNA的准确点则取决于纳米粒子的大小和结构。还有人 研究了一种树突状物的多聚物,由于它有着精确的纳米结构 和表面与内部都可以携带分子的特性使之成为一个很好的 DNA导入细胞的载体。
Take 1 slice
Take 1 slice
❖ 人类头发的直径大约有6万至8万纳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