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六)教案
六年级上册西泠印社版书法练习指导教案

观察并思考:“如 珍 读 神”四个左右结构的字如何高低相顾?
笔画的字线条略细, 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三、“临习指导”
(1)请学生自读“临习指导”, 并分组讨论。
(2)教师示范书写并小结。
(3)学生练习四个字, 教师巡视指导。
(4)评一评:对学生在书写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
四、“作品展示”
二、“集字解读”
1. 了解集字出处。
教师:请学生自读《集字解读》,了解代杜甫五言律诗《月》的第一联及诗意。
2. 观察分析。
观察并思考:“天期间清”四个字笔画的粗细、疏密、间距的变化关系。
三、“临习指导”
(1)请学生自读“临习指导”, 并分组讨论。
(2)教师示范书写并小结。
(3)学生练习四个字, 教师巡视指导。
七、整理反思: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避就相让
第十一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8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2018年 月 日
课前准备
投影、笔墨纸砚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开合有度
第九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8年 月 日
授课时间
2018年 月 日
课前准备
投影、笔墨纸砚
教学
目标
1、使学生认识和掌握汉字开合有度的原则。
2、通过练习,左右、上下结构的字搭配得当,书写正确、端正、匀称。
3、激发学生的写字兴趣,培养学生的写字能力。
教学
重难点
运用开合有度原则,写好左右、上下结构的字
2. 集字创作“海、底、月、于”四字书法作品, 掌握向背有致书写原则。
西冷印社六年级上册书法计划和教案

六年级第一学期书法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二、本学期通过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
二、教材分析:本学期选用的是省编教材《书法》。
这套教材注重基础,配合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循序渐进,实用性较强,十分适合该年级学生使用。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较强,通过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热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2、继续规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培养写字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重点:用钢笔写字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
难点: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教学措施:1、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上好写字课,要认真进行写字方面的指导。
3、与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6、定期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其学习信心。
六、教学进度表:第1课疏密相间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2.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
3.使学生会书写笔画较多和较少的字,体会疏密关系。
教学重难点:写好汉字的疏密相间教学准备:笔、墨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1.板书课题“疏密相间”2.激发兴趣:什么叫“疏密”?为什么要安排疏密?二、新授(一)什么叫疏密1.书写时,某一部分紧点(密),某一部松一点(舒)。
2.出示笔画多的字和笔画少的字,让学生体会疏密的安排。
3.根据例字讲解。
西泠印社 版三年级书法下册《第12课 集字临摹练习(三)》教学设计

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三)教学目标1,巩固了解横幅章法2,临写集字作品‘天行健’,把天行健三个字写的正确、端正、整洁,章法合理,布局完整。
3,初步感受书法集字临摹中文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本课板块包括“集字解读、小贴士、作品展示、书写要点和课外拓展”五个部分,要求学生临写作品天行健。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参照范作,临写“天行健”。
难点:学会拼字的集字方法。
3、教具准备笔、墨、纸砚或碟子、垫毯、多媒体等教学过程一、导入激趣1、我们家乡铜陵市是全国文明城市,广大市民特别爱读书。
市政府在社区、公园等修建了阅读点-----书屋。
看视频。
2、书屋联盟为了营造氛围,征稿同学们的书法作品。
内容‘‘天行健’’。
二、授新课1、了解‘‘天行健’’内容,都第32页集字解读。
板书: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解读2、作用:座右铭3、如何写集字复习以前集字一、“墨香”和集字二“师造化”集字-----从字帖中找,找不到,用所需部件拼凑法学习书写a、观察感受,尝试书写教师当场示范边写边说,学生也要跟着写,加强理解。
“天”笔画少,写的粗壮稳健、横向右上斜、撇捺舒展、上紧下松。
‘‘行’’两撇勿平行,一短一长,垂露竖,从下撇中间偏上起笔,稍细。
右边两横分别从两撇下方起笔,学会左右上下比较观察。
竖钩从下横中间偏右起笔,粗壮直挺,向左下顿笔钩出。
‘‘健’’字单人旁用笔粗壮有力,垂露竖从撇的中间起笔,右部笔划多,适当缩小比例,横折折撇要轻而细,捺渐渐变粗,紧紧挨着单人旁竖的中间起笔。
横画多的,注意间距均衡。
b、教师再次示范,学生观察c、学生尝试,描摹书本后范本d、学写横幅复习“师造化”格式要求。
内容与落款位置初学折格。
要领:横轴线,字的间距、落款位置安排等。
学生书写横幅。
教师辅导4、评价展览并评价教师总结,并布置下节课内容‘扇面’。
西冷印社六年级上册书法计划和教案

六年级第一学期书法教学计划一、指导思想二、本学期通过写字教学,增强学生的写字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发挥写字教学的育人功能,培养学生的基本素质,基本技能,让学生能够规范、端正、整洁地书写汉字,有效进行书面交流。
二、教材分析 :本学期选用的是省编教材《书法》。
这套教材注重基础,配合教学进度,安排合理,循序渐进,实用性较强,十分适合该年级学生使用。
三、学情分析:六年级学生由于年龄特点,接受能力较强,通过集体演示与个别指导相结合,能够达到理想效果。
四、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比较热练地用钢笔写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行款整齐,有一定速度。
2、继续规范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3、达到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4、培养写字兴趣,进一步培养学生热爱中华优秀传统书法艺术的感情。
四、教学重点:重点:用钢笔写字端正整洁,并有一定的速度。
难点:培养学生写字的兴趣,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五、教学措施:1、规范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包括执笔姿势、坐姿、运笔技巧),使学生形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2、上好写字课,要认真进行写字方面的指导。
3、与各科教师取得配合,共同督促学生,让学生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4、发动同学互相督促,互相检查写字姿势。
5、教师做好表率,给学生一个良好的榜样示范,通过言传身教,使学生潜移默化地受到教育。
6、定期展示学生的书法作品,给每个人展示自己的机会,树立其学习信心。
六、教学进度表:周次教学内容课时数备注1 第 1 课疏密相间 12 第 2 课集字临摹练习 (一) 13 第 3 课向背有致 14 第 4 课集字临摹练习 (二ニ ) 15 机动 16 第 5 课仲缩自如 17 第 6 课集字临摹练习 (三) 18 第 7 课高低相顾 19 第 8 课字临练习 (四) 110 期中测试 111 第 9课开合有度 112 第 10 课。
集字临家练习(五) 113 第 11 课避就相让 114 第 12 课集字临练习 (六) 115 第 13 课虚实相生 116 第 14 课集字临摹练习 (七) 117 第 15 课纵横变化 118 第 16 课集字临摹练习 (八) 119 期末测试 1第 1课疏密相间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知道什么叫“疏密”2.使学生明白汉字笔画间怎样安排疏密。
西泠印社5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及教案

学科教学计划
(2017-2018学年度下期)五年级班学科书法练习指导执教教师
2. 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八) 》。
二、“集字解读”
1. 了解集字出处。
教师:请学生自读《集字解读》,了解白居易《续座右铭》。
2. 观察分析。
观察并思考:“微尘、如此”四个字的大小有何变化?
笔画的字线条略细, 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3. 分析“微尘、如此”四个字的写法。
(1)请学生自读“临习指导”, 并分组讨论。
(2)教师示范书写并小结。
4. 学生练习四个字, 教师巡视指导。
5. 评一评:对学生在书写中的共性问题进行点评。
三、“作品展示”
1. 选择作品幅式,了解书写要点。
每行字上下中心对齐,整幅字行距匀称。
2. 教学生折格子。
注意正文、落款、左右边、天地等处的折
法
3. 学生临写, 教师巡视指导。
重点检查学生字的大小、留白
是否统一协调。
4. 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作品展示等方法选养学生学
习书法的兴趣, 体验书法创作带来的成就感。
四、拓展延伸
拓展训练: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千里之行,始于足下”。
五、整理反思: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
注意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学科教学总结
(201 7 ~201 8 学年度下期)五年级班学科书法练习指导执教教师。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12课

第12 课集字临摹练习(三)福州市茶园山中心小学李玲教学目标:1、知识技能:了解“天行健”的书写特点,注意款字与正文的协调配合。
2、过程方法:学会集字的协调配合和布局安排3、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应刚毅坚卓,发愤图强的精神。
重点:掌握正确书写方法。
难点:注意款字与正文的协调配合。
教学准备:实物投影仪教学过程:一、课堂导入。
同学们,每个学校都有校训,哪位同学记得我们学校的校训呢?今天咱们要学写的这几个字也是校训,它可是大名鼎鼎的清华大学的校训。
结合课件出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乾卦)、"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坤卦)。
《天行健》出自《周易》,意思是说,天体的运行昼夜不息,周而复始。
1911年清华大学诞生后,以之作为校训。
(设计意图:书法课不仅仅是学习书写技巧,也是学习中国传统文化得重要途径。
因此在课堂中应结合所学习的内容渗透中国传统文化。
)这节课,咱们就来学习如何书写这几个字二、合作探究。
(一)、组织教学检查文具、坐姿和执笔方法。
请同桌互相检查下,是否都做好了课堂的书写准备。
(设计意图:良好的书写习惯的培养是不可松懈的。
)(二)、看一看:1、出示例字:“天行健”。
2、指导观察,了解这三个字的书写特点。
A:给人很大气的感觉B:"天""健"中的捺都特别粗特别有力C:每个字中的“横”都比较细(设计意图:书法课不仅要培养学生的书写能力,也要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3、引导学生观察32页的“天行健”和33的“天行健”有什么不同?32页的“建”是错的,应该是“健”4、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呢?了解集字的常用方法:集字经常会遇到在原碑帖中找不到所需字的情况。
常用的方法是从不同字中选择所需部件拼凑成一个字。
如用“倍”字的单人旁和“建”字拼成“健”字。
(三)、作品展示。
1、分别出示“天行健”字画作品。
你们喜欢哪种款式的作品?为什么?(设计意图:培养学生的审美眼光和欣赏作品的能力)2、教师讲解:横幅:要注意款字与正文的协调配合。
六年级上册义务教育书法教学指导教案

第1课疏密相间教学目标1.通过本课学习知道书法中疏密相间的结构原则。
2.掌握密而不挤、疏而不散的结字方法,体验汉字疏密变化的美感。
3.通过王義之《以书换鹅》的故事,感悟书法结字变化来源于生活的道理,培养学生学会观察、学会审美的能力。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疏密相间》是六年级上册第一单元第一课。
本课板块包括“要领图解、临习指导、单钩比对、拓展思考、书法家故事”五部分要求学生了解疏密相间的结构原则,学会分析并运用上密下疏、左密右疏等形式书写汉字,做到密而不挤、疏而不散的疏密变化。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学习疏密结构原则,掌握并运用疏密原则书写汉字难点:如何处理书法中的“疏”和“密”,尝试分析并运用。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流程导入新课教师出示五个米字格,分別在米字格中写一到五个长横。
教师河:随着格子中的横线越来越多,你有什么发现?学生各抒己见。
教师小结:笔画越少,间距越大,感觉疏朗;笔画越多,间距越小,感觉紧密。
今天,我们就一起来探讨汉字中的疏密关系。
(板书疏朗、紧密)学习新知1.感知疏密。
(1)课件出示“在、囊”两字。
教师问:比较这两个字,哪个字笔画密,哪个字笔画疏?学生答:“在”字笔画少,疏朗。
“囊”字笔画多,紧密。
教师再问:“囊”字中是所有笔画都密吗?学生交流:上密下疏。
教师小结:在不同的字中,笔画少的字,笔画间要疏朗;笔画多的字,笔画间要紧密。
在同一个字中,笔画多的部分要写得紧密,笔画少的部分要写得疏朗。
硫密相间,巧妙安排。
(板书疏密相间)(2)试一试。
学生临写“在、囊”两字,在写的过程中观察字的疏密变化。
教师评价,表扬临写优秀的学生。
2.深入感知疏密形式。
(1)出示例字“门、团”,请学生谈谈例字中的疏密关系是怎样巧妙安排的。
教师小结:"门、团”上部分笔画多,上收紧下舒展,呈“上密下疏”的疏密形式。
(2)出示例字“动、诵”和“界、夜”,分小组讨论它们的疏密形式又是怎样的。
书法指导《12 集字临摹练习》教学设计

《书法练习指导(实验)》六年级下册
第十二课集字临摹练习(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
1.通过本课学习,复习巩固欧阳询楷书结构原则。
2.学写集字临摹作品《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掌握斗方、横幅、对联的章法布局,从创作中体会章法的形式美。
3.培养仔细观察、认真分析、书写端正的良好书写习惯。
教学分析:
1.教材编写分析
《集字临摹练习(二)》是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四课。
本课板块包括“集字解读、临习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部分,要求学生了解《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诗文描绘的美景,通过临写作品,复习本单元所学欧阳询楷书结构原则,尝试用集字的方法创作斗方、横幅或对联作品,懂得在书法创作中根据内容安排副式。
2.重点难点分析
重点:复习巩固欧阳询楷书结构原则。
难点:合理安排作品的章法布局。
教具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磁贴、多媒体、视频展台。
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欣赏音乐视频,引出古诗《晓出净慈寺送林子方》。
2.由古诗美引入新课《集字临摹练习(二)》。
第12课 汉字的联想(教案)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

教案标题:第12课汉字的联想(教案)教案适用学段:2023-2024学年美术四年级下册教案作者:人工智能助手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培养学生对汉字的热爱和尊重。
2. 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力,提高学生的审美素养。
3. 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汉字联想创作,培养学生的艺术表现力。
教学重点:1. 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2. 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3. 汉字联想创作实践。
教学难点:1. 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2. 汉字联想创作的实践。
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汉字演变资料、汉字联想作品案例、教学课件。
2. 学生准备:画纸、画笔、颜料等绘画材料。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教师出示汉字,引导学生观察并说出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
2. 学生分享自己认识的汉字,讨论汉字的趣味性。
二、新课讲解(10分钟)1. 教师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让学生了解汉字的丰富内涵。
2. 教师讲解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联想。
三、作品欣赏(10分钟)1. 教师出示汉字联想作品案例,引导学生欣赏并分析作品的表现手法和创意。
2. 学生分组讨论,总结汉字联想创作的要点。
四、实践创作(15分钟)1. 教师布置实践创作任务,要求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汉字联想创作。
2. 学生独立完成作品,教师巡回指导。
五、作品展示与评价(10分钟)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分享创作心得。
2. 教师组织学生进行自评、互评,总结汉字联想创作的优点和不足。
六、课堂小结(5分钟)1. 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强调汉字联想的方法和技巧。
2. 学生分享学习收获,提出改进措施。
教学延伸:1. 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进行汉字联想创作,提高自己的艺术表现力。
2. 组织学生参加学校举办的汉字联想创作比赛,展示自己的才华。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汉字的起源、演变及特点,引导学生学会观察、发现、联想,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联想能力和创造力。
西泠印社5年级下册《书法练习指导》教学计划及教案

2.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四)》。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二、“集字解读”
1.了解集字出处。
教师:请学生自读《集字解读》,了解清代陈沆的五言律诗《夜抵刘山人家》及“春梦空夜”的意思。
2.观察分析。
观察并思考:“春梦空夜”四个字的大小有何变化?
笔画的字线条略细,笔画少的字线条略粗。
3.学生临写,教师巡视指导。
4.作业点评:通过激励性评价、作品展示等方法选养学生学习书法的兴趣,体验书法创作带来的成就感。
六、“课外拓展”
拓展训练:从“实事求是”写出条幅。
七、整理反思: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课后反思
教学内容
左右结构(一)
第三课时
课型
新授课
备课时间
2018年月日
学生的书写工整率还算可以,但入体率不高。个别学生的书写比较潦草,书法基础较差,有待加强。
高教学质量的措施
本期改进教学、提
1、在教学中,适当向学生讲述一些有关汉字起源与发展的知识,介绍一些古代书法家勤学苦练的故事,引导学生欣赏书法作品,培养他们热爱祖国语言文字的感情,采用书法比赛、作品展览等方式鼓励学生好好写字,真正调动起学生学习写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激发起他们的写字兴趣。
(1)课程结构科学,教学目的突出。在每一课的环节设置中均考虑到学生身心情绪特点,分导入(如“试一试”栏目)、学习(如“看一看”、“请注意”、“我来动笔”、“要领图解”、“临习指导”、“例字提要”等栏目)、互动(如“找一找”、“单钩比对”、“勾摹试写”、“比一比”等栏目)三步走。精心设计生动而具有启发性的学习栏目,挑选最具代表性的范字。每一单元适当安排集字临摹练习,便于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展示书写技能,增强学生创作自信。
少年宫软笔书法中级班 教学设计

目录三年级上册第一单元要点提示:1.认识书写工具;2.端正书写姿势;3.掌握执笔方法。
第一课认识工具第二课姿势与执笔第二单元要点提示:1.掌握运笔、起笔、收笔的基本方法;2.正确使用毛笔书写。
第三课空中运笔和落笔第四课中锋行笔与距离相等的直线第五课起笔和收笔的方式第六课复习与应用第三单元要点提示:1.掌握毛笔提按的方法;2.掌握各种弯曲的弧线的写法。
第七课弧线和复杂曲线、各种组合的弧线第八课摆动提按与出锋第九课提笔的位置和折笔第四单元要点提示:1.掌握点、横、竖、撇的写法;2.学写几个简单的例字;3.结合实际生活,书写“福”字贺新年。
第十课点(一)第十一课点(二)第十二课横第十三课竖第十四课撇(一)第十五课我来写福字三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要点提示:1.掌握撇、捺、提、竖提、竖折、横折弯、竖弯的写法;学会几个简单的例字。
第一课撇(二)第二课捺第三课提第四课竖提第二单元要点提示:1.掌握竖折、横折弯、竖弯、撇折、撇点的写法;学会几个简单的例字。
第五课竖折第六课横折弯和竖弯第七课撇折和撇点第三单元要点提示:1.学习颜体多宝塔碑的特点;临摹多宝塔碑例字。
第八课选临多宝塔碑第九课选临多宝塔碑第十课选临多宝塔碑第十一课选临多宝塔碑第十二课集字临摹练习教学设计第一课认识工具教学目标1. 了解毛笔的种类;掌握毛笔使用与保养的方法2 . 了解墨的种类3.了解纸的种类及用途4.了解砚的种类;掌握砚使用与保养的方法教学重点难点重点: 认识笔、墨、纸、砚这四种学习书法的必备工具。
难点: 掌握毛笔、砚台的使用和保养方法。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教师出示几幅书法作品( 可以是实物作品)。
教师问: 这几幅字好看吗?学生答: 好看。
教师问: 同学们知道这几幅作品是如何完成的吗?学生各抒已见。
教师总结: 同学们,要写出这样的书法作品,首先要有必备的工具。
所谓“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 今天这节课我们先来认识下学习书法需要哪些工具。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第12课 集字临摹练习(三)》 西泠版

三年级下册书法教学设计-《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三)》西泠版一、教学目标通过本节课集字临摹练习的教学,使学生能够掌握以下技能:1.掌握集字临摹练习的基本步骤;2.熟悉并能正确书写《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三)》中的字体;3.培养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和热爱。
二、教学准备1.教师带上本课所需的教具、素描纸等;2.《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三)》西泠版的字帖;3.提前安排好教室,确保教室干净整洁;4.设备能够放映教学相关素材。
三、教学内容本节课主要教授学生集字临摹练习。
在本节课中,教师应该重点讲解以下几个方面的内容:1. 集字临摹练习的基本步骤集字临摹练习是最基础的书法练习之一。
在本节课中,教师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集字临摹练习的基本步骤:1.观摩范字:首先,需要对范字进行观摩,了解范字的构造、结构和用笔方法等,培养感性认识。
2.分析范字:根据观摩,进一步分析范字的组成和笔画的特点,深化认识和理解。
3.临摹练习:在掌握范字构造和用笔方法后,摹写范字。
分笔、顺序要按照规律进行,且要注意笔画的大小、长度、结构、起落等等。
2. 《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三)》西泠版的字帖本节课的字帖为西泠版的《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三)》。
教师应当向学生介绍西泠版字帖的特点,包括字体造型、用笔规范等。
并通过教具、素描纸等工具,让学生深入感受字帖中的笔画。
3. 临摹练习技巧在初步了解了集字临摹练习的基本步骤和学习了西泠版字帖之后,教师应当向学生详细讲解临摹练习的一些技巧,包括:1.如何控制笔画的大小和强度;2.如何保证笔画的整体协调性和平衡性;3.如何区分需要加黑的笔画。
四、教学方法在教授本节课的集字临摹练习时,教师应当采用以下教学方法:1. 观摩法观摩法是学习书法练习最传统的方法之一。
教师应当向学生展示范字的结构、构造、用笔方法等,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临摹方法和技巧。
2. 模仿法在观摩法的基础上,教师应当指导学生进行模仿,使学生更加深入地理解范字的笔画结构和特点。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 汉字的联想 ▏人美版

四年级下册美术教案-第12课汉字的联想 | 人美版一、教学目标1.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2.培养学生运用联想方法理解汉字的能力;3.发扬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培养学生的美感和审美能力;4.能够自己设计并书写一些简单的汉字。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汉字的联想方法;•教学难点:如何设计符合实际的汉字联想方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知在遵循“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原则下,向学生介绍汉字的构造和演变。
通过这一环节的学习,让学生了解汉字并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汉字的联想1.引导学生在书本、课堂和生活中寻找有趣的事物对应的汉字;2.通过引导学生寻找有趣的事物,开展一系列的游戏活动,以帮助学生运用联想方法记住和识别汉字;3.要求学生在联想的同时,制作自己的联想图,并口头描述联想过程;4.教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进行恰当的引导和指导,发挥他们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3. 制作汉字联想图1.通过游戏等活动,引导学生思考联想汉字的方法;2.让学生自己设计和书写自己喜欢的一些汉字,并结合自己的联想图;3.让学生展示自己动手设计的汉字联想图。
4. 课堂小结通过以上活动,让学生了解汉字的构造和演变,提高他们识字、写字的能力和审美水平。
四、教学评价教师可以通过观察学生在活动中的表现,评价他们的联想能力、想象力和创造力等。
五、教学拓展1.深化学生的汉字学习,主要包括学习部首、笔画和字形等;2.鼓励学生开展书法练习,提高他们的书写和审美能力;3.指导学生进行汉字拼音和注音的学习。
六、教学反思本节课以联想方法为主线,结合生活实际和游戏等元素,有效地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识字能力。
同时,通过在中文教学中使用美术元素,也有助于发挥汉字艺术美感的作用。
五下书法教案

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一、指导思想小学书法教育主要包括书法教育与学生学习习惯的培养以及书法教育与学生自主性的关系。
书法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重要方面,把汉字写得正确、工整、美观,可以提高运用汉字这一交际工具的准确性和效率。
对小学生进行书法教育,不仅仅是培养学生写得一手好字,更是对学生进行道德素质、意志毅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的培养。
为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陶冶学生情操,促进学生身体健康发展,本期要加强学生的书法教学,增强学生的书法兴趣,养成良好的书法习惯。
二、年级学生状况分析该年级学生经过前几年的写字和上学期的书法学习,已经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基本能掌握基本笔画的书写。
但学生的工整书写率不够,执笔方法和写字姿势不正确,书法基础较差,甚至极少数学生书写潦草,有待加强。
三、教学目标1.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掌握单一型结构的书写方法、多部型结构的书写方法。
2.培养学生认真描、临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句子抄写和诗词抄写,做到将字写得端正、整治、美观,行款整齐。
3.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审美能力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4.激发学生和培养学生的写字兴趣,提高学生对汉字书法的鉴赏能力。
5.结合学生实际引导学生掌握毛笔字的书写方法。
6.结合书法传统文化,加强学生的爱国主义教育。
四、教学重点1.继续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
写字姿势做到“三个一”:眼睛离纸平面一尺,胸口离桌面一拳,握笔的手指离笔尖一寸。
写字习惯做到“八个字”:头正、身直、臂开、足平。
2.掌握汉字的掌握通过结构练习造型达到字美、把握好字的重心。
3.进一步了解汉字的结构特点,特别是掌握单一型结构的书写方法、多部型结构的书写方法。
4.培养学生认真描、临课文中的生字和词语,加强句子和段落的应用性临写,做到将字写得端正、整治、美观,行款整齐。
5.继续培养学生的毛笔书法练习,掌握重心、布白、变化、比例、疏密、大小、独体字结构及仿写书法作品练习等。
西泠印社版五年级下册书法教案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四、作品展示
1、引导欣赏扇面和斗方“实事求是”。
2、总结扇面和斗方的书写要点,复习条幅的书写要点。
“實(实)”字上宽下窄,横向左伸,上中下重心对正。“事”字六横间距匀称,竖钩居中挺拔。“求”字竖钩偏左,右下点粗重。“是”字上小下大,撇短捺长。斗方的四个字上重下轻,上两字笔画线条宜轻细些,下两字笔画可粗重些,款字宜偏下。
2、师范写:音、盖、皇、香。
3、学生练习,教师巡视指导。
五、比一比
体会不同书法家处理上下结构的不同方式。
八、拓展思考
1、出示例字——华、真、多。
2、思考:这些字的上下比例有什么不同
七、知识链接——《严仁墓志》
八、课堂小结
1.今天学习了哪些内容,书写过程中我们最需要注意什么问题?
2.清洁、整理学具。
九、布置作业
三、学习新课
1、出示范例的字各种结构类型的合体字
2、请学生注意观察这些字的异同。
3、归纳,合体字是由两个或两个以上独体字合为一体而构成的字。
4、合体字的形体结构类型有哪些:左右结构,上下结构,包围结构(半包围,全包围),品字形结构和特殊结构。
5、学生举例。
四、比一比
体会不同书法家处理“觀(观)”字左右比例关系和上下各部分位置高低变化的特点。
五、临习指导
1、出示临习例字——施、征、童、常、圆、座、四、或。
2、指导学生观察,发现不同形体结构的字组合方式不同,各自有不同的结构规律。
3、师范写,并指导练习。
六、拓展思考
1、出示——建、唐、齿、开
2、引导思考:这些字是什么结构,有什么特别之
处?
3、小结:不同包围结构的字,包围部分与被包围部
【四年级书法教学设计】第12课 集字临摹练习(六)(温小吴燕华)

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六)温泉小学吴燕华教学目标:1.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中“飞、直、疑、银、河、落”六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2.集字临摹条幅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3.培养学生细心观察、认真书写的好习惯,以及自主、合作、探究的精神。
教学分析:1.教材编写分析《集字临摹练习(六)》是五年级下册第三单元的第二课。
本课板块包括了“集字解读、临习指导、作品展示、课外拓展”四个部分。
要求临写条幅作品“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感受书法汉字内容与形式相结合的艺术之美。
2.重点难点分析重点:临摹《多宝塔碑》中“飞、直、疑、银、河、落”六个字,注意间架结构。
难点:临写一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的书法作品。
教具准备: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条幅作品纸一张等。
教学流程:一、导入新课1.播放李白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朗读视频,学生齐读2.师:汉字和以汉字为载体的中国书法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是人类文明的宝贵财富。
作为中华儿女,我们要传承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
(出示教师范写的条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
)让学生读一读条幅中的句子,说说条幅中诗句的含义。
学生回答后教师补充:“飞流直下三千尺,疑是银河落九天”,是唐代李白七言绝句《望庐山瀑布》的后两句,描写了飞流而下的瀑布,落差巨大,简直如同银河自九天一泻而下。
3.今天我们一起临摹颜真卿《多宝塔碑》中“飞、直、疑、银、河、落”六个字,出示本课课题:《集字临摹练习(六)》。
(设计意图:从学生所熟知的古诗入手,激发学生热爱汉字、学习书法的热情。
)二、学习新知。
1、观察分析。
(1)出示“飞、直、疑、银、河、落”六字,请学生观察后,同桌讨论这六个字的书写要领。
指名学生回答。
教师相机补充,并及时评价。
“飞”字上缩下伸,中竖伸展。
“直”字上小下大,垂横承载上部分众多笔画。
“疑”字左右两部分相互穿插,结构紧凑。
“银”字左粗右细,左窄右宽。
集字练习(教案)

(一)导入新课(用时5分钟)
同学们,今天我们将要学习的是《集字练习》这一章节。在开始之前,我想先问大家一个问题:“你们在日常生活中是否注意过汉字的结构和书写?”(举例说明)这个问题与我们将要学习的内容密切相关。通过这个问题,我希望能够引起大家的兴趣和好奇心,让我们一同探索汉字结构和书写的奥秘。
(3)集字练习中的创新思维:在集字游戏中,学生可能局限于已学过的汉字组合,难以发挥创新思维。教师应引导学生尝试不同的汉字组合,激发学生的创新意识。
本节课教学难点与重点紧密围绕课本内容,旨在让学生扎实掌握汉字结构、书写技巧等核心知识,同时突破识别、书写和创新思维等方面的难点,为学生汉字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二)新课讲授(用时10分钟)
1.理论介绍:首先,我们要了解汉字的基本结构特点,如独体字、左右结构、上下结构等。这些结构特点对于汉字书写和理解具有重要意义。
2.案例分析:接下来,我们通过具体的汉字案例,如“明、亮、讲、课”等字,分析其结构特点及书写方法。
3.重点难点解析:在讲授过程中,我会特别强调汉字结构识别和书写规范这两个重点。对于难点部分,我会通过举例和图解来帮助大家理解。
1.讨论主题:学生将围绕“汉字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这一主题展开讨论。他们将被鼓励提出自己的观点和想法,并与其他小组成员进行交流。
2.引导与启发:在讨论过程中,我将作为一个引导者,帮助学生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并解决问题。我会提出一些开放性的问题来启发他们的思考。
3.成果分享:每个小组将选择一名代表来分享他们的讨论成果。这些成果将被记录在黑板上或投影仪上,以便全班都能看到。
(五)总结回顾(用时5分钟)
今天的学习,我们了解了汉字的基本结构、书写方法及其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通过实践活动和小组讨论,我们也加深了对汉字知识的理解。我希望大家能够掌握这些知识点,并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观察和运用。最后,如果有任何疑问或不明白的地方,请随时向我提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是后两句,成为读书人的至理名言。这首诗也常被书法家创作成作品,悬挂厅堂,以作自省。
(2)展示以《劝学》为内容的两种书法作品形式。
请学生观察两种作品形貌和整体章法,讨论:
为什么写四句和两句,要用不同的形式?
两种作品形式里,落款的格式有什么不同?
课题
第12课集字临摹练习(六)授课日期:月日
课时安排
1
教学
目标
1.通过临习“灯、知、发、勤”等字,复习巩固避就相让结构原则。
2.欣赏集字作品《劝学》,学习七言绝句和七言对联作品的书写方法。
3.尝试创作条幅或对联作品,从创作中体会书法章法的形式美。
重点
难点
重点:巩固复习避就相让的结构原则,熟练运用到条幅和对联的集字临摹之中。
(1)出示“灯、知、发、勤”,请学生用避就相让的结构原则说一说它们的特征。
明确:
“灯”字左让右,“火”靠上,左高右低。
“知”字右让左,“口”偏下。
“发”字左边的第四横不与右边的横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触,上下错开。
“勤”字右撇伸向左下。
教师小结:字的左右两部分有大小之分,一般小让大。两部分都有长笔画,则采用相互错位或穿插的方法巧妙避让。
四、整理反思
1.师生问答。
教师问:通过本课的学习,你学到了什么知识?
教师问:创作作品前,应进行哪些方面的构思?
2.清洁、整理学具。
▲ 板书设计:
(2)学生临写“灯、知、发、勤”,教师巡视指导。
(3)展示评价。重点评价左右避就是否准确,书写是否到位。
(4)学生再次临写四字。
2.学以致用,尝试创作。
(1)《劝学》内容赏析。
课件出示《劝学》诗文。
教师引导:刚才我们所写的四个字,出自唐代大书法家颜真卿的七言绝句《劝学》
请学生朗诵诗文,并说一说读懂了什么。
难点:根据作品内容选择合适的书法形式。
教学
准备
笔、墨、纸、砚、垫毡、多媒体、视频展台等。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一、导入新课
(1)思考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左右结构汉字的什么结构原则?
(2)避就相让原则的一般规律有哪些?
教师引导:下面,就让我们带上这些问题,开始今天的书法学习。
二、学习新知
1.例字分析,临习指导。
明确:
七言绝句更适合写成条幅作品。用四尺三开的条幅写七言诗,可以安
排成正文四行,每行七个字,落款一行。对仗的两句诗句,写成对联
的形式,更显整齐统一。
教师小结:在创作作品时,应根据作品内容的多少选择适合的作品形式。
(3)学生尝试书写作品。选择条幅或对联,进行集字创作。
(4)展示优秀作业。
三、拓展延伸
课外尝试从《多宝塔碑》中集字书写李斯《用笔论》句“夫书之微妙,道合自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