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政热点分析-“三农”问题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时政热点分析“三农”问题

背景材料

1、我国农业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

(1)结构调整问题。当前,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已进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的新阶段。我国农业结构不合理的主要表现是:①从农业生产布局看,区域结构雷同,影响各地比较优势的发挥。②从农产品结构看,农产品质量不高,优质化专业化水平低,不能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③从农村产业结构看,林、牧、副、渔比重小,非农产品不发达,农产品加工程度低,制约增殖效益的提高和消费需求的扩大。

(2)农民收入问题。当前农业和农村工作中的突出问题是农民增收困难。农产品销售不畅,价格低落,乡镇企业效益下降的情况没有根本改变,农民收入增长缓慢,中西部地区特别是粮食主产区甚至出现负增长,城乡居民收入差距进一步拉大。这严重影响了农民生产投入的能力,影响了农村消费市场的开拓,不仅成为影响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的主要问题,而且成为整个国民经济发展中的突出问题。

(3)加入WTO后,我国农业的发展既有机遇又有挑战。从长远看,入世有利于我国农业比较优势的充分发挥和农业资源的合理配置;有利于改善农产品出口的国际环境,扩大优势农产品的出口;有利于调整农业结构,从整体上提高我国农业的国际竞争力;有利于吸引国外资金、技术和管理经验.推进农业现代化;有利于加快建立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带动农业和农村经济管理体制以及外贸体制的改革和完善。从近期看,由于国际市场农产品的成本和价格较低,我国农业经营规模小,土地密集型的大宗农产品生产会受到较大冲击,特别是不具有比较优势的玉米、小麦、大豆、棉花等农产品受冲击最大;而具有比较优势的劳动密集型产品市场开拓能力不强。

2、加快农业发展的政策、措施

(1)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把农业农村经济发展真正转到以质量和效益为中心的轨道上来,努力增加农民收入,这是新阶段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根本出路,也是当前和今后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任务。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指出:今后一个时期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的任务:一是调整农业生产布局,充分发挥区城比较优势。二是调整农产品结构,发展优质专用无公害农产品,全面提高农产品质量和安全水平,加快实现我国农产品的优质化和专业化。三是调整农村产业结构,继续发展乡镇企业和农村二、三产业,加快发展农产品加工业,大幅度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四是调整农村就业结构,加快转移农村劳动力,拓宽农民增收渠道,努力探索适合中国国情的城镇化道路。

(2)增加农民收入。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民是最大的群体,增收困难,农村劳动力就业不足,大量农村劳动力剩余,农民生活消费水平低,生活环境差,农民上学难、看病难、社会保障水平低、基本权利得不到保障等问题长期困扰着“三农”的发展。因此,只有解决好“三农”问题,建设好广大农村地区的物质文明、政治文明、精神文明,使最大群体的农民实现小康,才是“全面”的小康。

中央农村工作会议强调,新阶段增加农民收入,要有新的思路,采取综合措施。总的指导思想是“多予、少取、放活”。多予,就是要增加对农业和农村的投入,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扩大退耕还林规模,直接增加农民收入。少取,就是要推进农村税费改革,切实减轻农民负担,让农民休养生息。放活,就是要认真落实党在农村的各项政策,把农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充分发挥出来,进一步活跃农村经济,拓宽农民增收据道。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是我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增加农民收入的根本途径。

(3)做好“入世”的应对工作。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①加快推进农业结构的战略性调整,

优化产业结构和区域布局,推动农业生产标准化、农产品优质化。②积极推进各项改革,尽快建立适应国内外市场需求变化的农村经济体制和运行机制。③广泛运用农业先进适用技术,努力降低生产流通成本,提高国内农产品助竞争力。④充分利用世界贸易组织允许的政策,强化和完善对农业和农民收入的支持体系,使农业的整体效益在竞争中得到提高。(4)农村税费改革。为从根本上解决农民负担过重的问题,从1996年开始,国家在安徽省和其他六个省的部分县进行了税费制度改革试点,现已取得阶段控成果。

3、13年来农村改革的巨大成绩

(1)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党中央向度重视农业和农村工作,及时实施一系列重大决策始终把农业放在国民经济发展的首位,并按照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深化农村改革,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作为整个农业和农村工作的中心。大力实施科教兴农和农业可持续发展战略,对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进行战略性调整并把努力增加农民收人作为基本目标,坚持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两手抓等。调动了广大农民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有力地推进了农业和农村的持续健康发展。

(2)13年来我国农业和农村发生的六大历史性变化,一是农业综合生产能力显著提高,农产品供给实现了由长期短缺到供求基本平衡、丰年有余的历史性转变。二是农业科技取得了历史性进步,特别是以现代科技广泛应用为标志的现代农业快速发展。三是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农业从以种植业为主转变为种植业和林牧渔业共同发展,农村经济结构由以农业为主转变为农业与非农产业协调发展。四是农业和农村经济体制发生了重大变革,农业和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农产品市场体系初步建立,全方位农业对外开放格局已经形成。五是农民收人不断增加,农村面貌发生了实质性变化。六是农村民主政治面貌发生了历史性变化,精神文明建设成绩显著,农村社会全面发展。

4、党的十六大指出,加强农业基础地位,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保护和提高粮食综合生产能力,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体系,增强农业的市场竞争能力。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和农业综合效益。发展农产品工业,壮大区域经济。开拓农村市场,搞活农产品流通,健全农产品市场体系。

5、中央农村工作会议指出,进一步解决好“三农”问题,加快农业和农村经济的发展,是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心然要求。在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进程中,农村面临的任务比城市要艰巨得多。没有发达的农业,没有繁荣的农村,没有殷实的农民,就没有全国人民的全面小康。只有农民收入大幅度增加,农村购买力日趋旺盛,才能真正扩大内需,保持国民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增长,会议提出,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要着重抓好以下四方面工作:第一,稳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继续深化农村改革;第二,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培育农村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第三,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发挥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第四,加强民主法制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促进农村社会全面进步。

6、中共十六届三中全会关于“三农”问题内容:深化农村改革,完善农村经济体制

(1)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土地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要长期稳定并不断完善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依法保障农民对土地承包经营的各项权利。农户在承包期内可依法、自愿、有偿流转土地承包经营权,完善流转办法,逐步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实行最严格的耕地保护制度,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按照保障农民权益、控制征地规模的原则,改革征地制度,完善征地程序。严格界定公益性和经营性建设用地,征地时必须符合土地利用总体规划和用途管制,及时给予农民合理补偿。

(2)健全农业社会化服务、农产品市场和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农村集体经济组织要推进制度创新,增强服务功能。支持农民按照自愿、民主的原则,发展多种形式的农村专业合作组织。鼓励工商企业投资发展农产品加工和营销,积极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形成科研、生产、加工、销售一体化的产业链。深化农业科技推广体制和供销社改革,形成社会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