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 数学 所有 公式 定义 性质 定理教材
初中数学-教材上的定义、公理、定理及推论
教材上的定义、公理(基本事实)、定理及推论1、直线、射线、线段定义;点动成线,线动成面,面动成体2、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3、两条直线有3种关系:重合、平行、相交4、过直线外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5、同一平面,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6、垂线段最短7、两直线平行的判定定理1同一平面内,不想交的两直线平行2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4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5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平行,则这两直线平行6两直线与第三条直线垂直,则这两直线平行8、同角、等角、余角、补角、互补、互余定义9、邻补角定义和性质10、外角定义和性质11、对顶角相等12、角平分线定义、性质、判定1定义:从一个角的顶点引一条射线,把这个角分成两个相同的角,这条射线叫做角平分线2性质:角平分线上的点到角两边的距离相等3判定:角内部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个角的平分线上13、垂直平分线(中垂线)定义、性质、判定1定义:经过某一条线段的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叫做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2性质: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线段两端点的距离相等3判定:到一条线段两个端点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14、三角形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即最短的两条边之后大于第三边;如果三角形三条边a、b、c,则有|a-b|<c<a+b15、N边形内角和:(n-2)180,N边形外角和:360°,N边形对角线总数:n(n--3)/216、直角三角形中,30°所对的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直角三角形中,如果直角边是斜边的一半,那么其所对的角为30°17、三角形的中位线定理: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于第三边,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18、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中,两条直角边的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19、勾股定理逆定理:三角形中如果两条边的平方和等于另一边的平方则该三角形为直角三角形20、三角形“四心”1三条中线的交点是重心2三边垂直平分线的交点是外心3三条内角平分线的交点为内心4三角形三条高线的交点为垂心。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初中数学中常用的各种公式及性质包括但不限于:1.代数运算性质:- 交换律:a + b = b + a,ab = ba- 结合律:(a + b) + c = a + (b + c),(ab)c = a(bc)- 分配律:a(b + c) = ab + ac-恒等律:a+0=a,a×1=a-互补律:a+(-a)=0-结合数和乘法的逆元:a+(-a)=0,a×(1/a)=1(a≠0)2.数列求和公式:-等差数列求和公式:Sn = (n/2)(a1 + an),其中Sn表示前n项和,a1为首项,an为末项-等比数列求和公式:Sn=a1(1-q^n)/(1-q),其中q为公比-等差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n - 1)d-等比数列通项公式:an = a1 × q^(n-1)3.同底数幂运算性质:-a^m×a^n=a^(m+n)- (a^m)^n = a^(mn)-a^(-n)=1/a^n(a≠0)-a^0=1(a≠0)4.三角函数公式:- 正弦定理:a/sinA = b/sinB = c/sinC = 2R (其中a、b、c为三角形的边长,A、B、C为对应的角,R为外接圆半径)- 余弦定理:c^2 = a^2 + b^2 - 2abcosC- 正弦函数和余弦函数的关系:sin²A + cos²A = 15.平面几何定理:-锐角三角形内角和为180°,直角三角形内角和为90°-三角形内任意一边的长度小于另外两边的长度之和-平行四边形对角线互相等长-三角形内一个角的对边长度与角的正弦值成正比,对边长度与角的余弦值成反比6.椭圆、抛物线和双曲线的基本性质:-椭圆:离心率e<1,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之和等于常数2a-抛物线:离心率e=1,焦点到准线的距离等于焦距的一半-双曲线:离心率e>1,焦点到准线的距离之差等于常数2a7.数据分析相关公式:-平均数=总和/个数-中位数:将数据从小到大排列,若有奇数个数据,则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值;若有偶数个数据,则中位数为排序后的中间两个值的平均数-众数: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值-极差:最大值减去最小值-方差:各数据与平均数之差的平方和的平均数-标准差:方差的平方根这些公式和性质在初中数学中是较为常见且基础的,通过掌握和应用这些公式和性质,可以帮助学生提高解题能力和数学思维。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
初中数学所有定理与公式初中数学中的定理与公式有很多,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定理和公式:一、整数与出列1.整数与负数相乘,结果为负数。
(定理)2.出列法则:同号相乘为正,异号相乘为负。
(公式)二、整式的加减与乘除1.加法交换律:a+b=b+a。
(定理)2.减法可加法运算:a-b=a+(-b)。
(公式)3.乘法交换律:a×b=b×a。
(定理)4.乘法分配律:a×(b+c)=a×b+a×c。
(定理)5.除法公式:a÷b=a×(1/b)。
(公式)6.乘幂公式:a^m×a^n=a^(m+n)。
(公式)三、因式分解与倍数与公约数1.因式分解:将一个多项式写成几个因式相乘的形式。
(规则)2.公约数:能同时整除两个或多个数的数。
(定义)3.最大公约数:一组数的公约数中最大的一个。
(定义)4.最小公倍数:一组数中能被所有数整除的最小整数。
(定义)四、平方根与勾股定理1.平方根的性质:如果a²=b,则√b=,a。
(定理)2.勾股定理:在直角三角形中,a²+b²=c²。
(定理)五、百分数及其应用1.百分比:以百为基数的计数单位。
(定义)2.百分数计算:a%=a/100。
(公式)3.利率计算:利息=本金×利率×时间。
(公式)4.百分数的增减:数据增加或减少的百分比计算。
(公式)六、方程与不等式1. 一元一次方程:ax + b = 0,x = -b/a。
(定理)2. 一元二次方程求解公式:x = (-b ± √(b² - 4ac))/(2a)。
(公式)3.不等式的性质:同意负号,异号取反,非负数平方不小于0。
(定理)七、平行线与相交线1.平行线的性质:同位角相等,内错角相等,外错角相等。
(定理)2.相交线的性质:同位角互补,内错角互补,外错角互补。
(定理)八、三角形与四边形1.三角形内角和为180°。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定义性质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定义性质定理初中数学是学生接触的第一门高等数学课程,其中涵盖了许多重要的公式,定义,性质和定理。
这些数学概念和结果将帮助学生发展数学思维,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文将介绍常见的初中数学公式、定义、性质和定理,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数学知识。
一、数学公式1.一次方程求解公式一次方程是形如ax+b=0的方程,其中a和b是实数且a≠0。
一次方程的求解公式为x=-b/a。
2.二次方程求根公式二次方程是形如ax²+bx+c=0的方程,其中a、b和c是实数且a≠0。
求根公式为x=(-b±√(b²-4ac))/2a。
3.相似三角形比例公式对于两个相似三角形,它们对应边的比例相等。
设两个相似三角形的对应边长度分别为a、b、c和x、y、z,则有a/x=b/y=c/z。
4.正弦定理正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ABC,其中a、b和c是对应的边长,A、B和C是对应的角度。
定理表述为a/sinA=b/sinB=c/sinC。
5.余弦定理余弦定理适用于任意三角形ABC,其中a、b和c是对应的边长,A、B和C是对应的角度。
定理表述为c²=a²+b²-2abcosC。
6.圆的周长公式二、数学定义1.有理数有理数是可以表示为两个整数的比值的数。
有理数包括整数、分数和小数。
2.无理数无理数是不能表示为有理数的小数。
例如,π和√2都是无理数。
3.等差数列等差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之差都相等的数列。
公差是等差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之差的值。
4.等比数列等比数列是指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之比都相等的数列。
公比是等比数列中相邻两个数之比的值。
5.直角三角形直角三角形是其中一个角为90度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的斜边是两条直角边的最长边。
三、数学性质1.乘法交换和结合律乘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b*a,(a*b)*c=a*(b*c)。
2.加法交换和结合律加法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即对于任意实数a、b和c,有a+b=b+a,(a+b)+c=a+(b+c)。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
初中数学重要公式定理定律1. 一次函数的公式:y = kx + b,其中k是斜率,b是y轴截距。
2. 二次函数的公式:y = ax² + bx + c,其中a≠0,a、b、c是实数。
3. 三角函数的正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a/sinA =b/sinB = c/sin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4. 三角函数的余弦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c² = a² + b² - 2abcosC,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C是夹角。
5. 三角函数的正切定理:在任意三角形ABC中,有tanA = a/b,tanB = b/a,tanC = c/b,其中a、b、c分别是三角形的边长,A、B、C 分别是对应的角度。
6. 对数的性质:logAB = logA + logB,log(A/B) = logA - logB,log(A^m) = m·logA,其中A、B为正实数,m是实数。
7. 平方差公式:(a + b)² = a² + 2ab + b²,(a - b)² = a² - 2ab + b²。
8.平方根性质:√(a·b)=√a·√b,√(a/b)=√a/√b,其中a、b都是非负实数。
9.相似三角形的性质:如果两个三角形的对应角度相等,那么它们对应边长之比相等。
10.二项式定理:(a+b)ⁿ=C(n,0)·aⁿ+C(n,1)·aⁿ⁻¹·b+C(n,2)·aⁿ⁻²·b²+...+C(n,n-1)·a·bⁿ⁻¹+C(n,n)·bⁿ,其中C(n,k)为组合数。
11. 最大公约数性质:如果a能整除b且a能整除c,那么a能整除b和c的最大公约数gcd(b, c)。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定义性质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定义性质定理数学是一门基础学科,其中包含了大量的公式、定义、性质和定理。
以下是一些初中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定义、性质和定理。
1.公式:- 一次方程:ax + b = 0,其中 a 和 b 是已知常数,x 是未知数。
- 二次方程:ax^2 + bx + c = 0,其中 a、b 和 c 是已知常数,x 是未知数。
-直角三角形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和b是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是斜边。
-等差数列前 n 项和:Sn = (a1 + an) * n / 2,其中 a1 是首项,an 是末项,n 是项数。
-等比数列前n项和:Sn=a1*(q^n-1)/(q-1),其中a1是首项,q是公比,n是项数。
-圆的面积:A=π*r^2,其中r是半径。
-三角形的面积:A=1/2*b*h,其中b是底边长,h是高。
2.定义:-等腰三角形:具有两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具有一个角为直角(90度)的三角形。
-平行四边形:具有两对对边平行的四边形。
-正方形:具有四条边相等且四个角都是直角的四边形。
-梯形:具有两对平行边的四边形。
-锐角、直角和钝角:锐角小于90度,直角等于90度,钝角大于90度。
-圆:由平面上到圆心距离相等的所有点组成的图形。
3.性质:- 两个正数的乘积等于其对数的和:a * b = c,c = loga + logb。
- 两个正数的商等于其对数的差:a / b = c,c = loga - logb。
-乘法交换律:a*b=b*a。
-加法交换律:a+b=b+a。
-乘法结合律:(a*b)*c=a*(b*c)。
-加法结合律:(a+b)+c=a+(b+c)。
4.定理:-两个相等的角的补角相等。
-相等的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相等。
-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
-在一个等腰三角形中,等腰边的中线也是高和角平分线。
-一个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度。
-具有相等底边和高的梯形面积相等。
初中三年数学所有公式及定理
在初中三年的数学学习中,我们学习了很多数学公式及定理,下面我将为你列举一些常见且重要的数学公式及定理。
一、初一数学公式及定理:1.平方差公式:$$(a+b)(a-b)=a^2-b^2$$2. 乘法公式:$$(a+b)^2=a^2+2ab+b^2$$3. 二项式定理:$$(x+y)^n=\sum_{k=0}^nC_n^kx^ky^{n-k}$$4. 比例式:$$\frac{a}{b}=\frac{c}{d} \Rightarrow ad=bc$$5. 三角形内角和定理:$$\angle A + \angle B + \angle C =180°$$6. 两角和公式:$$\sin(A\pm B)=\sin A\cos B \pm \cos A\sinB$$7.勾股定理:$$a^2+b^2=c^2$$(其中a、b为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c为斜边)8. 三角形面积公式:$$S=\frac{1}{2}bh$$(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b为底边长,h为对应底边的高)9.相交弦定理:$$(AB)(CD)=(AC)(BD)+(AD)(BC)$$(其中AB、AC、CD、BD为圆上的弦)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底边上的两个角是相等的,底边上的两个边也是相等的。
二、初二数学公式及定理:1. 三角函数定义:$$\sin\theta=\frac{y}{r}$$,$$\cos\theta=\frac{x}{r}$$,$$\tan\theta=\frac{y}{x}$$2. 正余弦定理:$$\frac{a}{\sin A}=\frac{b}{\sinB}=\frac{c}{\sin C}$$3.角平分线定理:一个角的平分线将该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
4. 面积公式:$$S=\sqrt{p(p-a)(p-b)(p-c)}$$(其中S为三角形的面积,a、b、c为三角形的三边长,p为半周长)5. 长方体体积公式:$$V=lwh$$(其中V为长方体的体积,l、w、h分别为长方体的长、宽、高)6.等腰梯形面积公式:$$S=\frac{1}{2}(a+b)h$$(其中S为等腰梯形的面积,a、b为上下底边长,h为高)7. 三角形三边关系:$$c^2=a^2+b^2-2ab\cos C$$8.平行线性质:同旁内角互补,同旁外角相等,对顶角互补。
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1.乘法与因式分解①(a+b)(a-b)=a2-b2;②(a±b)2=a2±2ab+b2;③(a+b)(a2-ab+b2)=a3+b3;④(a-b)(a2+ab+b2)=a3-b3;a2+b2=(a+b)2-2ab;(a-b)2=(a+b)2-4ab。
2.幂的运算性质①a m×a n=a m+n;②a m÷a n=a m-n;③(a m)n=a mn;④(ab)n=a n b n;⑤(ab)n =nnab;⑥a-n=1na,特别:()-n=()n ;⑦a0=1(a ≠0)。
3.二次根式①()2=a(a≥0);②=丨a丨;③=×;④=(a>0,b≥0)。
4.三角不等式|a|-|b|≤|a±b|≤|a|+|b|(定理);加强条件:||a|-|b||≤|a±b|≤|a|+|b|也成立,这个不等式也可称为向量的三角不等式(其中a,b分别为向量a和向量b)|a+b|≤|a|+|b|;|a-b|≤|a|+|b|;|a|≤b<=>-b≤a≤b ;|a-b|≥|a|-|b|;-|a|≤a≤|a|;5.某些数列前n项之和1+2+3+4+5+6+7+8+9+…+n=n(n+1)/2;1+3+5+7+9+11+13+15+…+(2n-1)=n2;2+4+6+8+10+12+14+…+(2n)=n(n+1);12+22+32+42+52+62+72+82+…+n2=n(n+1)(2n+1)/6;13+23+33+43+53+63+…n3=n2(n+1)2/4;1*2+2*3+3*4+4*5+5*6+6*7+…+n(n+1)=n(n+1)(n+2)/3;6.一元二次方程对于方程:ax2+bx+c=0:①求根公式是x242b b aca-±-△=b2-4ac叫做根的判别式。
当△>0时,方程有两个不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有两个相等的实数根;当△<0时,方程没有实数根.注意:当△≥0时,方程有实数根。
七年级数学定理、概念、公式
初一上册数学一、有理数(一)有理数1、有理数的分类:按有理数的定义分类:按有理数的性质符号分类:正整数正整数整数零正有理数有理数负整数正分数正分数有理数 0分数负整数负整数负有理数负分数2、正数和负数用来表示具有相反意义的数。
(二)数轴1、定义: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2、数轴的三要素是:原点、正方向、单位长度。
(三)相反数1、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互为相反数。
2、几何定义:在数轴上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到原点的距离相等的两个点所表示的数,叫做互为相反数。
3、代数定义: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0的相反数是0。
(四)绝对值1、定义:在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
2、几何定义:一个数a的绝对值就是数轴上表示数a的点与原点的距离。
3、代数定义: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0的绝对值是0。
a (a>0),即对于任何有理数a,都有|a|=0(a=0)–a(a<0)4、绝对值的计算规律:(1)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2)若|a|=|b|,则a =b或a =-b.(3)若|a|+|b|=0,则|a|=0,且|b|=0.相关结论:(1)0的相反数是它本身。
(2)非负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3)非正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4)绝对值最小的数是0。
(5)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的绝对值相等。
(6)任何数的绝对值都是它的正数或0,即|a|≥0。
(五)倒数1、定义: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2、求法:颠倒这个数的分子和分母。
3、a(a≠0)的倒数是1a.有理数的运算一、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3、一个数同零相加,仍得这个数;4、两个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0。
二、有理数的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完整版)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
一、锐角三角函数:初中数学公式定理大全sin A =∠A 的对边cos A =∠A 的邻边① ∠A 是 Rt △ABC 的任一锐角,则∠A 的正弦:tan A = ∠A 的对边斜边 ,∠A 的余弦: 斜 边 ,∠A 的正切:∠A 的邻边; 并且 sin 2A +cos 2A =1. 0<sin A <1,0<cos A <1,tan A >0. ∠A 越大,∠A 的正弦和正切值越大,余弦值反而越小.② 余角公式:sin(90º-A )=cos A ,cos(90º-A )=sin A .铅垂高度=ℎ ℎ③ 斜坡的坡度:i =水平宽度 ④ 特殊角的三角函数值:l .设坡角为 α,则 i =tan α=l . l二、二次函数: y = ) 1.定义:一般地,如果 ,那么 y 叫做 x 的二次函数. 2. 抛物线的三要素:开口方向、对称轴、顶点.①a 的符号决定抛物线的开口方向:当a > 0时,开口向上;当a < 0时,开口向下;|a |相等,抛物线的开口大小、形状相同。
②平行于 y 轴(或重合)的直线记作x = ℎ,特别地,y 轴记作直线x = 0。
y = ax 2 + bx + c = a(x + b )2 + 4ac ‒ b2(‒ b , 4ac ‒ b 2) x = ‒ b(1)公式法:2a4a,∴顶点是 2a4a,对称轴是直线2a(2)配方法:运用配方的方法,将抛物线的解析式化为y = a (x ‒ ℎ)2+ k 的形式,得到顶点为(h,k),对称轴是直线x = ℎ(3)运用抛物线的对称性:由于抛物线是以对称轴为轴的轴对称图形,对称轴与抛物线的交点是顶点。
(x ,y ) (x ,y ) x = x 1 + x 2 若已知抛物线上两点 1 、 2 (及 y 值相同),则对称轴方程可以表示为:2 4.抛物线y = ax 2 + bx + c 中,a ,b ,c 的作用(1)a 决定开口方向及开口大小,这与y = ax 2中的a 完全一样. b a y = ax 2 + bx + c x =‒ bb = 0 (2) 和 共同决定抛物线对称轴的位置.由于抛物线 的对称轴是直线 2a ,故:① 时,对b > 0a b< 0 a称轴为 y 轴;②a (即 、b 同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左侧;③a (即 、b 异号)时,对称轴在 y 轴右侧.(3)c 的大小决定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交点的位置. 当x = 0时,y=c ,∴抛物线y = ax 2+ bx + c 与 y 轴有且只有一个交点(0,c )① c = 0,抛物线经过原点; ②c > 0,与 y 轴交于正半轴;③c < 0,与 y 轴交于负半轴b < 0α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
初中数学必背公式及定理初中数学中,有很多重要的公式和定理需要掌握。
下面是一些必备的公式和定理:一、基础运算法则:1.加法交换律:a+b=b+a2.减法的定义:a-b=a+(-b)3.减法与加法的关系:a-b=a+(-b)=a+(-1)×b4.乘法交换律:a×b=b×a5.乘法结合律:(a×b)×c=a×(b×c)6.乘法分配律:a×(b+c)=a×b+a×c二、整数运算公式:1.同号相乘,异号相反:正×正=正,负×负=正,正×负=负,负×正=负2.乘方运算:a^m×a^n=a^(m+n),(a^m)^n=a^(m×n)3.含有分数运算:a/b×c/d=(a×c)/(b×d),a/b÷c/d=(a×d)/(b×c)4.分数乘方运算:(a/b)^n=a^n/b^n,a^(1/n)=b,则a=b^n5.注意计算顺序:先乘方,再乘除,最后加减三、平方与立方公式:1. (a+b)² = a² + 2ab + b²2. (a-b)² = a² - 2ab + b²3.a²-b²=(a+b)(a-b)4. (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5. (a-b)³ = a³ - 3a²b + 3ab² - b³四、勾股定理:1.直角三角形的斜边平方等于两直角边平方和:c²=a²+b²五、等腰三角形定理:1.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边相等:AB=AC2.等腰三角形的两底角相等:∠B=∠C3.等腰三角形的顶角底角和为180°:∠A+∠B+∠C=180°六、平行线定理:1.同位角相等:如果两条直线被一条直线截断,同位角相等2.内错角相等:平行线被截断时,内错角相等3.顶角、底角和补角的关系:顶角与底角之和为补角4.平行线间的平行线相等:若有两条直线分别与另外两条直线平行,那么这两条直线也平行。
初中 数学 所有 公式 定义 性质 定理
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定义性质定理初中数学所有公式定义性质定理第2章(七年级上)有理数2.1 有理数负数正数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为整数,正负分数统称为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形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
有理数集。
整数集。
负集。
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2.2 数轴原点定义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称为数轴。
数轴上显示的两个数字中,右边的数字总是大于左边的数字。
正数大于零,负数小于零,正数大于负数。
2.3 相反数只有两个符号不同的数叫做反义词。
数轴上代表相反数的两个点位于原点的两侧,离原点的距离相等。
零的相反数是零。
2.4 绝对值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2.零的绝对值是零;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倒数。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数轴上,代表两个负数的两点中,远离原点的点在左边,也就是绝对值大的点在左边。
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越大越小。
2.6 有理数的加法有理数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当一个数加到零时,它仍然得到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仍然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
a+b=b+a.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
(a+b)+c=a+(b+c).2.7 有理数的减法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倒数。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2.9 有理数的乘法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七年级所有的数学公式和定理
七年级数学主要内容包括数的性质、整数与有理数、几何图形的认识、比例与百分数、方程与不等式等等。
下面是七年级数学中常见的公式和定理:1.数的性质-互质的定义:若两个数的最大公因数为1,则称这两个数互质。
-因数与倍数的定义:若整数a除以整数b,商可整数,则称b是a的因数,a是b的倍数。
- 最大公因数和最小公倍数的性质:若a和b是任意两个正整数,则有ab = (最大公因数) × (最小公倍数)。
-分数的定义:分数通常写成两个整数a和b的比较,a叫分子,b叫分母。
2.整数与有理数-整数的按位数加减法、乘除法:按位数对齐后进行运算,根据正负数规则确定结果的符号。
-有理数的四则运算:有理数的加减法可根据正负数规则实施运算,乘除法按分数的乘积和商求解。
3.几何图形的认识-直线与线段:直线是具有相同方向和无限延伸的线段;线段是直线的有限部分。
-平行线与垂直线:平行线是在同一个平面内永不相交的线;垂直线是相交成直角的两条相交线。
-等边三角形:三条边相等的三角形。
-直角三角形和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是其中一条边是直角的三角形;勾股定理是指直角三角形的两条直角边平方和等于斜边平方的定理。
-三角形周长和面积公式:三角形的周长是指三边的和,面积是底边长×高÷2-平行四边形和矩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矩形的对边相等且平行,且四个角都是直角。
-二维图形的旋转轴对称图形和中心对称图形。
4.比例与百分数-比例与比例的性质:两个有理数的对等比例叫比例;比例式写作a:b=c:d,称a、d为比例的两个极限项,b、c为比例的两个中项;比例的性质有误差没有、保持比例相等等。
-百分数与百分比:百分数是指分母为100的分数;百分比指其中一事物与总体之间数量关系的百分数。
5.方程与不等式-解一元一次方程:根据等式的运算性质,将未知数移到一边,已知数移到另一边,得到等式的解。
-解一元一次不等式:根据不等式的性质,可以用移项法、合并同类项的方式求解。
初中数学常用概念公式和定理
初中数学重要的概念、公式和定理第一章 有理数正数:大于0的数叫正数负数:小于0的数叫负数有理数: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数轴:规定了方向、原点、单位长度的一条直线; 相反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相反数;例a a -与绝对值:数轴上一个数到原点的距离叫绝对值;负数正数〉〉0,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性质: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0的绝对值是0,负数的绝对值是他的相反数有理数的加法法则:1、同号两数相加,取相同的符号,并把它们的绝对值相加;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符号,并用较大的绝对数减去较小的绝对值,互为相反数的两数相加得0;3、一个数同0相加,仍得这个数:加法交换律:两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 b b 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数相加或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c b a c b a ++=++)( 减去一个数,等于 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b a b a -+=-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任何数同0相乘都得0; 倒数:乘积为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乘法交换律:两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ba ab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相等;)()(bc a c ab =乘法分配率:一个数同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两个数分别同这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c ab c b a +=+)(有理数除法法则: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0(1≠•=÷b b a b a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0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0的数,都得0;乘方:求n 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乘方;乘方的结果最做幂;n a 叫做幂,其中a 叫底数,n 叫指数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0的任何非0次幂都是0;科学计数法:把一个数写成n a 10⨯的形式叫科学计数法;1≤a <10, n 为整数一个近似数,从左边笫一个不是0的数字起,到最末一个数字止,所有的数字,都叫做这个近似数的有效数字.如:精确到得,结果有两个有效数字6,0.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先算乘除、后算加减、有括号的先算括号、有乘方的先算乘方;第二章整式的加减单项式:数或字母的积叫单项式,单独的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叫单项式;单项式的系数: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π不能看作字母单项式的次数:单项式中所有字母指数的和;多项式: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多项式;其中每个单项式叫多项式的项,来含字母的项叫常数项;多项式的次数:多项式里次数最高项的次数叫多项的次数;单项式和多项式统称整式;同类项:所含字母相同,并且相同字母的指数也相同的项叫同类项;常数项都是同类项合并同类项:字母部分不变,系数相加;把几个同类项合并成一项叫合并同类项; 去括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的符不变;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括号后括号内各项要变号;第三章一元一次方程方程:含有未知数的等式叫方程;一元一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一次的方程叫一元一次方程;方程的解:使方程等号两边相等的未知数的值;等式的性质:1、等式两边加上减去同一个数或式子,结果仍相等;若ba=,则cbca±=±2、等式两边乘同一个数,或除以同一个来为0的数,结果仍相等;若ba=,则bcac=;若ba=,则)0(≠=ccbca解方程的一般步骤或方法:去分母;2、去括号;3、移项;4、合并同类项;5、系数化为1;6、检验分式方程第四章图形认识初步几何图形:从实物中抽象出的各种图形统称几何图形;立体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不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立体图形;平面图形:几何图形的各部分都在同一平面内的图形叫立体图形;两点确定一条直线;两点之间,线段最短;同一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相交、平行;角:由两条有公共端点的射线组成的图形叫角;或由一条射线绕端点旋转得到的图形;角的平分线:从角的顶点出发,把一个角分成两个相等的角的射线;余角:两角的和为90°,则称这两个角互为余角;同角或等角的余角相等;补角:两角的和为180°,则称这两个角互为补角;同角或等角的补角相等;第五章 相交线与平行线邻补角:有一条公共边,另一边互为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对顶角:一个角的两边分别是另一个角两边的反向延长线的两个角;对顶角相等; 点到直线垂线段最短;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垂直;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平行线的判定:1、同位角相等,两直线平行;2、内错角相等,两直线平行;3、同旁内角互补,两直线平行:平行线的性质:1、两直线平行,同位角相等;2、两直线平行,内错角相等;3、两直线平行,同旁内角互补:命题:判断一件事情的语句;分真命题和假命题;定理:经过推理证实是正确的命题叫定理;平移变换也叫平移:1、平移不改变图形的形状和大小;2、对应点的连线平行且相等:第六章 平面直角坐标系有序数对:把有顺序的两个数组成的数对叫做有序数对;点的坐标是一个有序数对;平面直角坐标系:平面内两条互相垂直、原点重合的数轴; 坐标k >0 ×1-横坐标x 向右移动k 个单位 向左移动k 个单位 关于纵轴y 轴对称 纵坐标y 向上移动k 个单位 向下移动k 个单位 关于横轴x 轴对称 坐标y x , 向右移动k 个单位,再向上移动k 个单位 向左移动k 个单位;再向下移动k 个单位关于原点0,0中心对称三角形:由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条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而成的图形;分类:按边 按角: 三角形三边关系:三角形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三角形两边之差小于第三边三角形的高、中线、角平分线 三角形具有稳定性:三角形的内角和等于180°三角形外角:三角形的一个外角等于它不相邻的两个内角的和三角形的一个外角大于与它不相邻的任何一个内角多边形:由一些线段首尾顺次相接而成的图形;对角线:多边形不相邻顶点的连线段;正多边形:各角都相等,各边都相等的多边形多边形的内角和︒-=180)2(n多边形的内角和等于360°第八章 二元一次方程组二元一次方程:含有两个未知数,含有未知数的项的次数都是1的方程;{{三角形不等边三角形等腰三角形形底边和腰不相等的三角等腰三角形{⎪⎩⎪⎨⎧有一个角是钝角钝角三角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直角三角形三个角都是锐角锐角三角形三角形:::二元一次方程组: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二元一次方程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使二元一次方程两边的值相等的未知数的值,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的解;两个二元一次方程组两个方程的公共解,叫做二元一次方程组的解;解二元一次方程组的方法:1、代入消元法; 2、加减消元法:第九章 不等式与不等式组不等式:用不等号表示大小关系的式子叫不等式;不等式解集:使不等式成立的未知数的取值范围叫不等式的解的集合;简称解集; 一元一次不等式:含有一个未知数,并且未知数的次数是一次的不等式叫一元一次不等式;不等式的性质:1、不等式两边加或减同一个数或式子,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那么a ±c >b ±c . 2、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正数,不等号的方向不变;如果a >b , c >0,那么ac >bc .或 c b c a 〉 3、不等式两边乘或除以同一个负数,不等号的方向改变;a >b , c <0,那么ac <bc . 或 cb c a 〈 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具有相同未知数的两个一元一次不等式合在一起,就组成一个一元一次不等式组.解不等式组的解集:几个不等式的解的公共部分,叫做不等式组的解集;解不等式组就是求它的解集;取两个不等式的公共解集:1、同大取大;2、同小取小;3、大于小的小于大的取之间;4、大于大的小于小的无解:第十章 数据的收集、整理与描述收集数据:整理数据:描述数据:列表法;条形图;扇形图:全面调查:对考察全体对象的调查;抽样调查:抽取一部分对象进行调查,然后根据调查数据推断全体对象的情况的调查;总体:要考察的全体对象;个体:组成总体的每一个考察对象;样本:被抽取的个体组成一个样本;样本容量:样本中个体的数目;简单随机抽样: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相等的机会被抽到的抽样方法: 第十一章 全等三角形全等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图形;形状相同、大小相等全等三角形:能够完全重合的两个三角形;性质:对应边相等;对应角相等: 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SA 、AAS 、Rt △HL角的平分线:性质:1、角的平分线上的点到角的两边的距离相等;2、到角两边距离相等的点在角的角的平分线上;第十二章 轴对称轴对称图形:如果一个图形沿一条直线折叠,直线两旁能互相重合;这条直线就是它的对称轴;把一个图形沿某一条直线折叠,如果它能够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第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条直线对称;折叠后重合的点是对应点,叫做对称点;垂直平分线:经过线段中点并且垂直于这条线段的直线;线段垂直平分线上的点到这条线段两端距离相等;到线段两端距离相等的点在这条线段的垂直平分线上;轴对称图形的对称轴垂直平分对应点的连线;等腰三角形:两边相等的三角形;性质:1、两底角相等等边对等角、等角对等边;2、顶角平分线、底边上的中线、底边上的高相互重合三线合一:等边三角形正三角形:三边都相等的三角形;性质:三个内角都相等并且每一个内角都等于60°;判定:1、三个角都相等的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2、有一个角是60°的等腰三角形是等边三角形:直角三角形中30°角所对的边等于斜边的一半;第十三章 实数算术平方根:如果一个正数x 的平方等于a a x =2,那么这个正数x 叫做a 的算术平方根;记为:a ,读作“根号a ”, a 叫做被开方数;0的算术平方根是0; 平方根二次方根:一个数的平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平方根或二次方根; 开平方:求一个数a 的平方根的运算叫做开平方;1、正数的两个平方根,它们互为相反数;2、0的平方3、根是0;负数没有平方根:立方根三次方根:如果一个数的立方等于a ,那么这个数叫做a 的立方根开立方:求一个数的立方根的运算叫做开立方;用3a 表示,读作“三次根号a ”其中3叫根指数1、正数的立方根是正数;2、0的立方根是0;3、负数的立方根是0:{实数可以写成有限小数或无限循环小数的数有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按小数分数{{{实数正有理数正无理数负有理数负无理数正实数负理数按大小分类第十四章 一次函数变量:数值会发生变化的量;常量:数值始终不变的量;函数:如果在一个变化过程中有两个变量x 和y ,对于x 的每一个确定的值,y 都有一个唯一的值与它对应,我们就说x 是自变量,y 是x 的函数;表示函数的方法:列表法;解析法;图象法:一次函数:一般形式)0(≠+=k b kx y 正比列函数:0)0(≠≠=b k kx y 经过原点 图象:一条直线;画函数图象的步骤:列表、描点、连线;性质::x ,y ;k x ,y k 的增大而减小随时增大而增大随时00〈〉第十五 章整式的乘法与因式分解单项式×单项式:把它们的系数×系数、相同字母×相同字母单项式×多项式:用单项式去乘以多项式的每一项多项式×多项式:用一个多项式每一项乘以另一个多项式的每一项平方差公式:22))((b a b a b a -=-+完全平方公式:2222)(b ab a b a +±=±2222)(b ab a b a ++=+ 2222)(b ab a b a +-=-去括号:括号前面是正号,去括号后各项都不变号;括号前面是负号,去括号后各项都要变号:因式分解分解因式:把一个多项式化成几个整式的乘积的形式;方法:提公因式法和公式法;第十六 章分式分式:分母中含有字母的式子分式的基本性质:1、分式的分子与分母同乘或除以一个不等于0的整式,分式的值不变;2、①同分母:分母不变,分子相加减;②异分母:先通分,变为同分母,再按同分母分式相加减进行运算;约分:根据分式的性质,约去分式的分子和分母的公因式;最简分式:分子分母没有公因式、分子分母中的系数都是整数、分子分母中没有分式;通分:把不同分母分式的分母化相同;最简公分母分式方程:分母中含有未知数的方程;第十七章 反比列函数反比列函数:一般形式:)0(≠=k x k y图象:双曲线 性质:1、k >0时,;x ,y 、的增大而减小随三象限图象在第一2、k <0时,;x ,y 、的增大而减大随四象限图象在第二第十八章 勾股定理勾股定理: 222,Rt c b a c ,b ,a =+∆那么斜边为中两直角边分别为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角形中,三边长222,,c b a c b a =+满足,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第十九章平行四边形平行四边形: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叫做平行四边形性质1、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相等平行四边形性质定理2 、平行四边形的对边相等3、 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互相平分推论 夹在两条平行线间的平行线段相等判定定理判定:1、定义两组对边分别平行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2、两组对角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3、两组对边分别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4、对角线互相平分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5、一组对边平行相等的四边形是平行四边形三角形的中位线平行且等于第三边的一半;矩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性质:1、矩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叫矩形2、 矩形的对角线相等判定:1、定义有一个角是直角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定义2、有三个角是直角的四边形是矩形3、对角线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矩形菱形: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叫菱形性质:1、菱形的四条边都相等2、菱形的对角线互相垂直,并且每一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菱形面积=对角线乘积的一半,ab :s 21=即判定1、四边都相等的四边形是菱形2、对角线互相垂直的平行四边形是菱形正方形:有一个角是直角有一组邻边相等的平行四边形是正方形性质1、正方形的四个角都是直角,四条边都相等2、正方形的两条对角线相等,并且互相垂直平分,每条对角线平分一组对角 梯形:有一组对边平行,另一组对边不平行的四边形叫做梯形;等腰梯形:两腰相等的梯形;直角梯形:有一个角是直角的梯形;性质1、等腰梯形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2、两条对角线相等判定1、两腰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2、在同一底上的两个角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3、对角线相等的梯形是等腰梯形 第二十章数据的代表nn n w w w w x w x w x x ++++++= 212112:加权平均数权:数据的重要程度;n n w w w ;x x x ;n ,,,,,,2121 每个数据的权这组数据为这组数据的个数中位数:一组数据按顺序排列,处于中间位置的数;众数: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数据与最小数据的差;⎥⎦⎤⎢⎣⎡-++-+-=---)()()(1212x x x x x x n :s n 方差方差越大,数据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波动越小:标准差:⎥⎦⎤⎢⎣⎡-++-+-=---)()()(121x x x x x x n s n n x x x ;x ,,,21 这组数据为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第二十一章二次根式 二次根式:形如)0(≥a a 的式子;“”称为二次根号;代数式:用基本运算符号把数和表示数的字母连接起来的式子;基本运算符号有:加、减、乘、除、乘方和开方最简二次根式:必须满足1、被开方数不含分母;2、被开方数中不含开得尽的因数或因式:二次根式的加减:先将二次根式化成最简二次根式,再将被开方数相同的二次根式进行合并;第二十二章一元二次方程一元二次方程:只含有一个未知数,未知数的最高次数是二次的方程;一元二次方程的解也叫一元二次方程的根;一元二次方程的一般形式:)0(02≠=++a c b a c bx ax 为常数、、解一元二次方程的方法:1、配方法;2、公式法;3、因式分解法: 第二十三章旋转旋转:把一个图形绕着平面某一个点转动一个角度;旋转中心、旋转心方向、旋转角旋转图形:1、对应点到旋转中心的距离相等;2、对应点与旋转中心所连的夹角等于旋转角;3、旋转前、后图形全等:中心对称图形:把一个图形绕某一个点旋转180°,如果它能与另一个图形重合,那么这两个图形叫中心对称图形;也说这两个图形关于这个点中心对称,这个点叫对称中心.这时对应点也叫对称点;第二十四章圆圆:在一个平面内,线段绕它的一个端点旋转一周,另一个端点形成的图形叫做圆;圆心、半径弦:圆上任意两点的线段;经过圆心的弦叫做直径;弧:圆上任意两点间的部分;半圆、等圆、等弧垂径定理:垂直于弦的直径平分弦,并且平分缠绵民对的两条弧;平分弦不是直径的直径垂直于弦,并且平分缠绵民对的两条弧;同圆或等圆中,弦、弧、圆心角、圆周角中,任意一个量相等,则另外三个量也相等; 圆内接四边形对角互动补;如果三角形一条边上的中线等于这条边的一半,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点和圆的位置关系:P 表示点、d ”读作等价于点P 在圆外⇔d >r ;点P 在圆外⇔d=r ;点P 在圆外⇔d <r ;不在同一直线上的三点确定一个圆;反证法:由矛盾断定所假设不正确,从而得到原命题成立;直线和圆的位置关系:l 表示直线、d 表示这条直线到圆心的距离、r 表示半径 直线l 和圆相交⇔d <r ;直线l 和圆相切⇔d=r ;直线l 和圆相离⇔d >r圆的切线:经过半径外端、垂直于半径的直线;圆的切线垂直于经过切点的半径 切线长:经过圆外一点作圆的切线,这点和切点之间的线段长;从圆外一点可以作圆的两条切线,它们的切 线长相等,这点和圆心的连线平分两条切线的夹角;多边形内切圆:与多边形各边都相切的圆;内切圆的圆心叫多边形的内心;圆与圆的位置关系:d 表示两圆心之间的距离、R 表示大圆半径、r 表示小圆半径、R >r外离⇔d >R+r外切⇔d=R+r相交⇔R-r <d <R+r内切⇔d=R-r内含⇔d >R-r多边形的中心: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圆心;多边形的半径:正多边形外接圆的半径;多边形的中心角:正多边形每一边所对的圆心角;多边形的边心距:中心到正多边形一边的距离; 弧长: 180R n l π=l 表示弧长、n 表示圆心角、R 表示圆的半径 扇形面积:lR R n S 213602== π扇形圆锥侧面积:lR S π=圆锥侧 第二十五章概率初步 n mP =列表法,树状图第二十六章二次函数二次函数:用二次式表示的函数;一般形式解析式:)0,,,(2≠++=a c b a c bx ax y 是常数 图象:抛物线 性质:a b ac a b x a y c bx ax y 44)2(222-++=++=化成 第二十七章相似相似图形:形状相同的图形;相似多边形:形状相同的多边形;相似多边形:对应边的比相等,对应角相等;对应边的比叫相似比;相似三角形的判定:SSS 、SAS 、AA;相似三角形:相似比=边长比=周长比=对应边上的高或中线、角平分线的比 面积比=相似比的平方位似:两个多边形不且相似,而且对应点的连线相交于一点,对应边互相平行,这个点叫做位似中心;第二十八章锐角三角函数特殊的三角函数值: 第二十九章投影与视图 投影:光线照射物体,在某个平面上得到的影子;中心投影:由同一点发出的光线形成的投影; 锐角a三角函数 30° 60°45° sinA cosAtanA正投影:投影线垂直于投影面产生的投影;视图:从某一角度观察一个物体,所看到的图象;三视图:主视图、俯视图、左视图画三视图:主视图与俯视图长对正、主视图与左视图高平齐、左视图与俯视图宽相等;。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
初中数学146个常见定理和公式大全1.定理1:两点之间的距离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2-x1)²+(y2-y1)²]。
2.定理2:两点之间的中点公式两点A(x1,y1)和B(x2,y2)的中点公式为M[(x1+x2)/2,(y1+y2)/2]。
3.定理3:两条平行线之间的距离公式平行于x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y1-y2;平行于y 轴的直线l1和l2之间的距离公式为d=,x1-x24.定理4: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的斜边的平方等于两直角边的平方和,即a²+b²=c²。
5.定理5:勾股定理的逆定理若三边长度满足a²+b²=c²,则该三边构成一个直角三角形。
6.定理6:正方形的性质正方形每条边的长都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7.定理7:矩形的性质矩形相对的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90°。
8.定理8:平行四边形的性质平行四边形相对的边平行且相等,相邻角互补(和为180°)。
9.定理9:三角形内角和定理三角形内角和等于180°,即∠A+∠B+∠C=180°。
10.定理10:等腰三角形的性质等腰三角形的两边相等,两底角也相等。
11.定理11:等边三角形的性质等边三角形的三边相等,且每个角的大小为60°。
12.定理12:圆的周长公式圆的周长公式为C=2πr,其中r为圆的半径。
13.定理13:圆的面积公式圆的面积公式为A=πr²,其中r为圆的半径。
14.定理14:同心圆的面积公式半径分别为r1和r2的两个同心圆的面积之比为(r1/r2)²。
15.定理15:棱台的体积公式棱台的体积公式为V=(1/3)Ah,其中A为底面积,h为高。
16.定理16: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平行四边形的面积公式为A = bh,其中b为底边长,h为高。
(完整版)初中数学各种公式(完整版)
④一次函数 y kx n k 0 的图像 l 与二次函数 y ax 2 bx c a 0 的图像 G 的交点,由
y kx n
方程组
y
ax2
bx
的解的数目来确定: c
a 方程组有两组不同的解时 l 与 G 有两个交点;
b 方程组只有一组解时 l 与 G 只有一个交点;
c 方程组无解时 l 与 G 没有交点。 ⑤ 抛 物 线 与 x 轴 两 交 点 之 间 的 距 离 : 若 抛 物 线 y ax2 bx c 与 x 轴 两 交 点 为
2
②顶点式: y a x h k .已知图像的顶点或对称轴,通常选择顶点式。
③交点式:已知图像与 x 轴的交点坐标 x1、 x2 ,通常选用交点式: y a x x1 x x2 。
( 7).直线与抛物线的交点 ① y 轴与抛物线 y ax 2 bx c 得交点为 (0, c )。
②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 二次函数 y ax2 bx c 的图像与 x 轴的两个交点的横坐标 x1 、 x2 ,是对应一元二次方程 ax 2 bx c 0 的两个实数根 .抛物线与 x 轴的交点情况可以由对应的一元二次方程的根的判别
① c 0 ,抛物线经过原点 ; ② c 0 ,与 y 轴交于正半轴; ③ c 0 ,与 y 轴交于负半轴 . 以上三点中,当结论和条件互换时,仍成立 .如抛物线的对称轴在 y 轴右侧,则 b 0。
a
( 6) .用待定系数法求二次函数的解析式
①一般式: y ax2 bx c .已知图像上三点或三对 x 、 y 的值,通常选择一般式 .
数学各种公式及性质
1. 乘法与因式分解 ①(a+b)(a-b)=a2- b2;②(a±b)2=a2±2ab+b2;③ (a+b)(a2-ab+ b2)= a3+b3; ④(a-b)(a2+ab+b2)= a3-b3; a2+b2=(a+ b)2- 2ab;(a-b)2=(a+ b)2-4ab。
八 年 级 数 学 公 式 及 概 念
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八年级数学公式及概念第一章勾股定理1、勾股定理:直角三角形两直角边a,b的平方和等于斜边c的平方,即a²+b²=c²。
2、勾股定理的逆定理:如果三角形的三边长a,b,c有关系a²+b²=c²,那么这个三角形是直角三角形。
3、勾股数:满足a²+b²=c²的三个正整数,称为勾股数。
第二章实数一、实数的概念及分类1、实数的分类:正有理数有理数零有限小数和无限循环小数实数负有理数正无理数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负无理数2、无理数:无限不循环小数叫做无理数。
在理解无理数时,要抓住“无限不循环”这一点,归纳起来有四类:开方开不尽的数,如7、32等;有特定意义的数,如圆周率π,或化简后含有π的数,如(222π+8)/3等;有特定结构的数,如0.xxxxxxxx01…等;某些三角函数值,如sin60等。
二、实数的倒数、相反数和绝对值1、相反数:实数与它的相反数是一对数(只有符号不同的两个数叫做互为相反数,零的相反数是零)。
从数轴上看,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所对应的点关于原点对称。
如果a与b互为相反数,则有a+b=0,a=—b,反之亦成立。
2、绝对值:在数轴上,一个数所对应的点与原点的距离,叫做该数的绝对值。
|a|≥0.零的绝对值是它本身,也可看成它的相反数。
若|a|=a,则a≥0;若|a|=-a,则a≤0.3、倒数:如果a与b互为倒数,则有ab=1,反之亦成立。
倒数等于本身的数是1和-1.零没有倒数。
4、数轴: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画数轴时,要注意上述规定的三要素缺一不可)。
解题时要真正掌握数形结合的思想,理解实数与数轴的点是一一对应的,并能灵活运用。
5、估算三、平方根、算数平方根和立方根1、算术平方根:一般地,如果一个正数x的平方等于a,即x²=a,那么这个正数x就叫做a的算术平方根。
初中公式定理书籍
初中公式定理书籍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初中公式定理书籍推荐:
1. 《初中数学公式速查手册》:编者王刚,几乎涵盖了初中数学的所有公式和定理,且书中还包含了一些常用的解题技巧和方法,非常适合初中学生查阅。
2. 《初中物理公式速查手册》:编者吴振宇,详细列出了初中物理所涉及的公式和定理,配有简单明了的解析,非常适合初中学生复习和巩固物理知识。
3. 《初中化学公式速查手册》:编者周敏,将初中化学中的重要公式和定理进行了归纳和整理,每个公式附带了相应的解释和例题,方便学生理解和应用。
此外,还可以考虑购买一本综合性的初中理科辅导教材,如《初中理科通用辅导全解(公式公式)》或《初中理科公式大全》等。
这些教材通常会集中介绍初中数学、物理、化学等科目中的公式和定理,并配有详细的解释和例题,能够提供全面的学习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互为相反数的两个数相加得零;
4.一个数与零相加,仍得这个数。
有理数的加法仍满足交换律和结合律。
加法交换律:两个数相加,交换加数的位置,和不变。a+b=b+a.
加法结合律:三个数相加,先把前两个数相加,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加,和不变。(a+b)+c=a+(b+c).
2.7 有理数的减法
有理数减法法则:减去一个数,等于加上这个数的相反数。
(3)除法运算写成分数形式;如1500t通常写作(t≠0)。
由数字和字母用运算符号连接所成的式子,成为代数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代数式。
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常常先把问题中有关的数量用代数式表示出来,即列出代数式,使问题变得简洁,更具一般性。
偶数2n,奇数2n+1(n为整数)。
3.2 代数式的值
用数值代替代数式里的字母,按照代数式中的运算关系计算得出的结果,叫做代数式的值。
初中 数学 所有 公式 定义 性质 定理
第2章(七年级上)有理数
2.1 有理数
负数
正数
正整数、零和负整数统称整数,正分数和负分数统称分数。
整数和分数统称有理数。
把一些数放在一起,就组成一个数的集合,简称数集。有理数集。整数集。负数集。非负整数集(自然数集)。
2.2 数轴
原点
规定了原点、正方向和单位长度的直线叫做数轴。
3.4 整式的加减
所含字母相同,并且形同字母的指数也相等的项叫做同类项。
所有的常数项都是同类项。
合并同类项的法则:把同类项的系数相加,所得的结果作为系数,字母和字母的指数保持不变。
去括号法则: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
括号前面是“-”号,把括号和它前面的“-”号去掉,括号里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添括号法则: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不改变正负号;
所添括号前面是“-”号,括到括号里的各项都改变正负号。
去括号和合并同类项是整式加减的基础。整式加减运算的一般步骤是:先去括号,再合并同类项。
第4章图形的初步认识
4.1 生活中的立体图形
立柱
锥体
球体
棱柱
圆柱
圆锥
棱锥
多面体
4.2 立体图形的视图
根据有理数乘法法则,有:
正数的任何次幂都是正数;
负数的奇次幂是负数,负数的偶次幂是正数。
2.12 科学计数法
一个大于10的数就记成a 的形式,其中 ,n是正整数。像这样的计数法叫做科学计数法。
2.13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
有理数的混合运算,应按以下顺序进行:
1.先算乘方,再算乘除,最后算加减;
2.同级运算,按照从左至右的顺序进行;
在数轴上表示的两个数,右边的数总比左边的数大。
正数都大于零,负数都小于零,正数都大于负数。
2.3 相反数
只有正负号不同的两个数称互为相反数。
在数轴上表示互为相反数的两个点分别位于原点的两旁,且与原点的距离相等。
零的相反数是零。
2.4 绝对值
我们把在数轴上表示数a与原点的距离叫做数a的绝对值,记作。
1.一个正数的绝对值是它本身;
2.零的绝对值是零;
3.一个负数的绝对值是它的相反数。
2.5 有理数的大小比较
在数轴上,表示两个负数的两个点中,与原点距离较远的那个点在左边,也就是绝对值大的点在左边。所以,两个负数,绝对值大的反而小。
2.6 有理数的加法
有理数加法法则:
1.同号两数相加,取与加数相同的正负号,并把绝对值相加;
2.绝对值不相等的异号两数相加,取绝对值较大的加数的正负号,并用较大的绝对值减去较小的绝对值;
几个不等于零的数相乘,积的正负号由负因数的个数决定,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奇数时,积为负;当负因数的个数为偶数时,积为正。
几个数相乘,有一个因数为零,积就为零。
有理数的运算仍满足分配律。
分配律:一个数与两个数的和相乘,等于把这个数分别与这两个数相乘,再把积相加。a(b+c)=ab+ac.
2.10 有理数的除法
3.3 整式
由数与字母的乘积组成的代数式叫做单项式。单独一个数或一个字母也是单项式。
单项式中的数字因数叫做这个单项式的系数。
一个单项式中,所有字母的指数的和叫做这个单项式的次数。
几个单项式的和叫做多项式。期中,每个单项式叫做多项式的项,不含字母的项叫做常数项。
单项式与多项式统称整式。
把一个多项式各项的位置按照其中某一字母指数的大小顺序来排列。把多项式按x的指数从大到小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形式按字母x的降幂排列。若按x的指数从小到大的顺序排列,叫做这个多形式按字母x的升幂排列。
3.如果有括号,就先算小括号里的,再算中括号里的,然后算大括号里的。
2.14 近似数
一个与实际……非常接近的数,成为近似数。
如果结果只取整数,就叫做精确到个位;
如果结果取1位小数,就叫做精确是十分位(或精确到0.1);
如果结果取2位小数,就叫做精确到百分位(或精确到0.01);……
2.15 用计算器进行计算
2.8 有理数的加减混合运算
2.9 有理数的乘法
有理数乘法法则:两数相乘,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乘;
任何数与零相乘,都得零。
有理数的乘法仍满足交换律与结合律。
乘法交换律:两个数相乘,交换因数的位置,积不变。ab=ba.
乘法结合律:三个数相乘,先把前两个数相乘,或者先把后两个数相乘,积不变。(ab)c=a(bc).
对于有理数仍然有:乘积是1的两个数互为倒数。
除以一个数等于乘以这个数的倒数。
零不能作除数。
有理数除法法则:
两数相除,同号得正,异号得负,并把绝对值相除。
零除以任何一个不等于零的数,都得零。
2.11 有理数的乘方
求几个相同因数的积的运算,叫做乘方,乘方的结果叫做幂。在中,a叫做底数,n叫做指数,读作a的n次方,看作是a的n次方的结果时,也可读作a的n次幂。
第3章整式的加减
3.1 列代数式
常见图形的面积
长方形S=ab;正方形S=;三角形S=;平行四边形S=ah;梯形S=;圆S=。
用字母表示数之后,有些数量之间的关系用含有字母的式子表示,看上去更加简明,更具有普遍意义了。
(1)式子中出现的乘号,通常写作“”或省略不写,如常写作或5n;
(2)数字与字母相乘时,数字通常写在字母前面,如5n一般不写成n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