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
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
12人力资本视角的大学生就业问题探究牟江红( 烟台市大中专毕业生就业创业指导中心,山东 烟台 264000 )【摘 要】目前,大学生就业难、难就业已成为经济发展中的重点问题。
本文结合当今大学生就业形势,以人力资本理论为基础,探索新时期解决高校大学生就业问题的途径。
【关键词】大学生;人力资本;就业问题本世纪初,我国每年的高校毕业生还不足百万,而近几年已经有几十倍的增长,以2017年为例,我国应届高校毕业生接近800万,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多,但能够成功实现就业的大学生少。
大学生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不利于社会稳定发展,更会影响我国的人才储备。
本文中基于人力资源管理视角,对我国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进行分析,希望能够为拓宽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空间提供一些参考。
一、定位于人力资本管理层面分析我国高校大学生的就业问题高校毕业生之所以就业困难,很大程度上是由于其对于个人就业资本的理解存在偏差,在校学习期间,并没有根据就业需求完成个人就业资本积累,因此就业能力不足。
有的学生认为,社会资本和心理资本有助于提高个人就业能力,实际上人力资本的累积对于拓展大学生的就业空间也有很大作用,但高校大学生并没有正确认识到这一点。
在需要找工作时,往往依赖于家庭的社会关系和经济能力,或者是认为只要提高情商就可以了,考试分数只要能保证顺利毕业,不影响拿学位证就好。
正是由于这种错误的认识,导致大学生忽视了个人人力资本的积累,对于专业课程不用心,对于市场人才供求状况了解不多,更没有意识到专业知识学习对于个人职业发展的重要性,导致毕业之后的就业空间狭窄,就业困难。
高校大学生就业困难,除了大学生自身的原因,学校也需要承担一定的责任。
近年来我国高校一直在扩招,大学生数量不断增加,而师资力量赶不上学生增加的速度,因此很难有足够的精力为大学生就业提供指导,特别是对于大学生就业资本的培养做的工作不多。
还有,大部分高校教师的主要精力都放到对于课程的讲解上,对于大学生应当如何积累人力资本,如何认识今后的就业形势,给予的指导性意见不多。
人力资本水平与大学生就业难问题的实证检验与分析
自变量
C
1 n B L R2
模型 I ( 1 n J Y)
模型 I I ( 1 n G Z )
6 . 5 9 6 ( 1 0 . 9 1 0 ) 5 - 4 7 5 } ¥ ( 1 6 . 1 8 6 )
调整后 的 R z
D u r b i n — Wa t s o n
0 . 5 0 8
1
.
Hale Waihona Puke 0 . 2 4 5 ( D W 统计值 )
9 4 4 0 8 l
1 . 3 4 0 O . 0 3 1
四种测 度方法 : 成本法 、 未来收入现值法 、 当前价 值法 、 受教育年限法。 为 了全面测度人力资本存量 水平 , 本文用两种方法来计算人力 资本存量 , 即:
联性与演化规律 , 进而发现问题 , 提出相关对策。 二、 建 立 回归模型 与 分析 ( 一) 建立 回 归模 型
自2 0世 纪 5 0年 代 起 ,人 力 资本 存 量 问题 一 直 困扰 着经 济学 家 。由于人 力 资本衡 量 的复 杂性 ,
教育部有关负责人讲话材料等, 并且参考人力资源 与社会保障部 、 统计局等公布数据整理 、 计算而得。
我国劳动者的受教育程度( J Y) 和劳动者 的人均工 资( G Z ) , 其 中人 均 工 资 可 从 各 年 的 统计 年 鉴 上 获 得 ,而各 地 区受 教 育程 度 则根 据 劳动 者 受 教育 程
度 的 比例 计算 而 得 , 即J Yi t = 接受 小 学 教 育 的劳 动
最新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
人力资本理论与我国大学生就业研究在高等教育已经由精英教育转变为大众教育的今天,大学毕业生面临着比以往更加严峻的就业压力,在精英教育时期并不突出的就业期望与就业现实之间的差距问题,随着高等教育的大众化进程,正变得越来越不容忽视。
形成这一冲突的主要原因是,毕业生的就业期望并没有随着高等教育和就业形势的转变而调整,仍旧保持着精英教育时代的思路。
这就导致了毕业生自身的就业期望与社会人才需求之间的错位,继而导致毕业生对就业现实的不满。
大学生就业的问题与其它群体就业问题一样,既具有就业问题的一般性,也具有其自身的特殊性。
大学生在面临就业问题时,不仅仅是解决个人的就业问题,同时也是解决其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回报问题。
对于家庭而言,子女的教育是改善家庭的仅仅状况和提高家庭的社会地位的重要途径之一。
因此,教育投资或者说人力资本投资的回报问题就成为他们最关心的问题。
最近几年每年几十万的大学毕业生刚毕业就失业的状况会给他们的家庭和整个社会带来很大的冲击和压力。
因此,通过分析大学生的就业期望,分析大学生就业中的普遍性现象,并试图从人力资本理论的角度解释这些现象,最后提出一些浅薄的改进措施和意见。
1.基本概念1.1人力资本理论人力资本是与物力资本相对应的概念,它是由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首先给予阐释而获得特定含义的一种资本概念。
按照舒尔茨的观点,人力资本是指凝聚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技能及其所表现出来的能力。
这种能力是生产增长的主要因素。
它是具有经济价值的一种资本。
从个体角度定义,人力资本指存在于人体之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之和;从群体的角度定义,人力资本是指存在于一个国家或地区人口群体中,后天获得的具有经济价值的知识、技能、能力和健康等质量因素的总和。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教育投资是人力资本的核心。
其一,教育投资是一种生产性投资。
其二,提高人口质量的关键是教育投资。
因为各国人口的先天因素和潜在能力基本上是均衡的,或者说是相近似的,但是后天得到的知识、技能和能力却是有差别的。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
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一、概述在当前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生数量逐年增加,而就业市场对人才的需求却没有同步增长,导致大学生就业压力不断加大。
在这种背景下,探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的双重机制——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对于理解大学生就业现状、优化就业指导策略具有重要意义。
人力资本理论认为,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工作经验等方式积累的知识、技能、能力等,是其参与劳动力市场并获取经济收益的重要资本。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的作用不言而喻。
在现实就业市场中,仅有优秀的人力资本并不能保证大学生顺利就业,社会资本的融入成为关键因素。
社会资本理论强调,个体在社会网络中的位置及其与他人的联系,对其获取资源、信息、机会等具有重要影响。
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社会资本的作用主要体现在信息获取、资源整合、机会创造等方面。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就业过程中人力资本与社会资本的互动关系,以及如何通过优化这两种资本,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和满意度。
研究背景: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的现状与挑战在21世纪的今天,大学生就业问题已经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大学毕业生数量逐年攀升,就业市场对于这些新鲜血液的吸纳能力却并未同步增长。
这一现象背后,隐藏着复杂的社会经济因素,其中包括产业结构调整、经济增速放缓、就业市场供需不平衡等多重因素。
当前,大学生就业市场面临着诸多挑战。
是结构性失业的问题。
许多大学生在校期间所学的专业知识与社会需求存在一定的脱节,导致他们在求职时难以找到与专业对口的工作。
是地区间的就业机会不均衡。
一线城市和发达地区的就业机会较多,但生活成本也相对较高而二线及以下城市虽然生活成本较低,但就业机会却相对较少。
这种地域间的差异,使得大学生在就业选择上面临两难。
随着人工智能和自动化技术的发展,一些传统行业的工作岗位正在逐渐减少,这对大学生的就业也构成了挑战。
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深造就业分析——基于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视角
Human Resources | 人力资源MODERN BUSINESS现代商业60人力资本投资与大学生深造就业分析——基于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视角梁晓刚 四川大学商学院 四川成都 610065摘要:近年来,大学生“就业难”和“读研热”成为几乎同时发生的社会现象。
选择成功就业是大学生当前收益的体现,选择读研深造是大学生教育投资的体现,两种个人的决策行为都体现了学生个人理性的选择行为,追求个人利益最大化。
本文在分析当前大学生深造教育和就业问题的基础上,结合人力资本投资理论及个人人力资本投资模型,从大学生个人人力资本投资的角度探究大学生进行深造教育和就业决策行为。
从人力资源经济学原理的基本假定出发,以人力资本投资的成本和收益角度具体分析大学生的个人深造教育和就业决策过程中人力资本投资过程产生的风险和收益,提出了相应决策行为建议。
关键词:人力资本投资;深造教育;就业;成本收益《2017年中国大学生就业报告》的报道中的数据可以对当前的就业的就业情况有所了解:2015届本科生毕业半年后就业率为92.2%,2016届本科生半年后就业率呈现出基本持平的状态,即91.8%。
在具体的报告中还指出,2016届本科毕业生在“受雇全职工作”为74.0%,2015届为74.2%;“无工作,继续寻找工作”方面,2016届比2015届上升了0.3%,即3.0%;“准备上学”的调查中2016届本科毕业生为2.3%,比2015届上升了0.2%。
该报告中还对毕业生中准备上学进行了深入调查,其指出“考研动机”或者是“读研动机”方面,2016届本科毕业生的调查中主要驱动力表现为以下三个方面。
即“就业情景好”、“职业发展需要”、“想做学术研究”(比例分别是53.0%、49.0%、26.0%);上述报告中可以得到一些结论:合理的可持续的稳定的人才教育人力资本投资在提高个人素质和未来发展、促进社会积极发作等方面确实起到了非常重要的作用。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经济学动态2012。1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孟大虎苏丽锋施璐璐《经济学动态》2012年第1期摘要: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是影响大学生就业的两个重要因素。
本文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衡量指标、对大学毕业生求职结果和起薪的影响、二者之间的替代(互补)关系这三个方面对我国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关系的研究文献进行了归纳和评述。
在评述基础上,本文还对我国大学生就业问题研究进行了展望。
关键词:人力资本,社会资本,求职结果,起薪自1999年新一轮高等教育大规模扩招以来,我国高等教育劳动力市场日益趋紧,大学生在毕业时点无法顺利就业的现象越来越明显。
然而,大学生就业难现象并非中国所独有。
整个欧美发达国家在20世纪70年代、韩国和印度在20世纪80年代都经历过较为严重的大学生就业问题,这导致国外智力资源从20世纪70年代中期开始就对这一领域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持续关注,并出现了大量文献。
本文将基于现有的实证文献,综述国内关于人力资本、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的研究,重点关注两个主题:现有文献使用哪些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哪些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指标对大学毕业生的求职结果、起薪具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对大学生就业而言,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是一种替代关系还是互补关系。
一、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一)人力资本的衡量指标总体来看,国内学者在实证研究中选取的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显得十分宽泛,随意性很大,只有少数文献按照人力资本的本义进行了指标选取(岳昌君等,2004;杜桂英和岳昌君,2010;乔志宏等,2011)。
例如,在岳昌君等人(2004)的文章中,衡量人力资本的指标包括学习成绩、是否获得过奖学金、是否获得过英语四六级证书和其他证书、是否党员和学生干部、是否有辅修或双学位、是否有兼职经历。
用这些指标来衡量人力资本,是比较有说服力的。
如读书期间从事兼职工作,尤其是就业取向的兼职,是为从学校到工作(from school to job)顺利过渡的一个积极准备。
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研究综述
二、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人力资本是指个体通过教育、培训、经验等途径积累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 有形和无形资源。对于大学生而言,人力资本主要包括学历、专业、技能、实习 经历等。以往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具有积极影响。
首先,学历是衡量人力资本水平的重要指标之一。拥有高学历的大学生更容 易获得就业机会,且起薪往往高于低学历者。其次,专业知识和技能对大学生就 业也有重要影响。具备扎实的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大学生更有可能找到与自己专业 相关的职位,并在工作中表现出色。此外,实习经历也是大学生人力资本的重要 组成部分。通过实习,大学生可以积累实际工作经验,提高自己的竞争力。
3、实践经验:大学生在实习、社会实践、科研等活动中积累了一定的实践 经验,这些经验提高了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三、社会资本与大学生就业
社会资本是指个体在社会网络中建立的关系网络,这些网络可以为个体提供 信息、资源、支持等。对于大学生而言,他们的社会资本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家庭背景:家庭背景对大学生的就业有着重要影响。来自富裕家庭的学 生往往可以获得更多的经济支持和人脉资源,从而更容易找到好的工作。
首先,家庭背景对大学生就业具有显著影响。来自富裕家庭的大学生更容易 获得优质的资源和机会,包括就业机会。此外,家庭背景还对大学生的职业选择 和职业发展产生影响。其次,人际关系对大学生就业也有重要影响。通过人际关 系网络,大学生可以获取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同时,人际关系还可以提供职 业支持和职业发展建议。
1、提高人力资本:大学生应该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考 取必要的技能证书,提高自身的综合素质。
2、拓展社会资本:大学生应该积极建立社会关系网络,了解和利用学校资 源,提高自身的社会竞争力。
3、做好职业规划:大学生应该尽早进行职业规划,明确自身的职业目标和 发展方向,从而有针对性地提升自身的素质和能力。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研究分析
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作者:————————————————————————————————日期:2基于人力资本投资投资的大学生就业现状分析摘要:由于普通高等院校的扩招,我国的高等教育已经从“精英教育”转向了“大众教育”时代,大学生就业也面临着越来越大的压力。
越来越多的高中学子通过自身的努力步入理想学府,走向向往的象牙塔。
但是,大学生数量增加的同时,质量却未同步增长,大学生就业难已经成为社会普遍关注的话题。
本文通过对大学生就业现状的了解,找出影响大学生就业的关键因素是大学生能力的缺乏,而大学生能力缺乏的原因在于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不合理。
因此,提高大学生人力资本投资的质量,对实现大学生就业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人力资本;高等教育;大学生;就业一、大学应届生就业的现状自2002年我国高等教育从精英教育步入大众教育发展阶段以来,普通高校大学毕业生初次就业率一直徘徊在70%左右。
2001年—2009年高校毕业生就业与未就业人数对比从上图可以看出,自2001年—2009年全国高校毕业生人数以大于10%的幅度增长,未就业大学生人数以大约20%的幅度增长,为何应届生就业压力还是如此严峻?原因是未就业应届大学生人数约占全国高校毕业生总人数的百分比成增加趋势,如2001年所占比重为10%,2002年—2003年所占比重分别是20%、30%,从2004年—2007年此比重的增长幅度稍微放缓一些,但是应届毕业生的人数增长幅度并没有放缓,这就意味着未就业的大学生人数还是在大幅度增长,也就意味着就业人数所占的比重成下降趋势。
据相关调查,2010年总共有630万大学生毕业,就业压力之大,其形势依然不容乐观,再加上往届没有实现就业的大学生,需要就业的大学生就业数量之多可想而知。
另一方面,大学生的数量虽然呈大规模增长趋势,但其素质却没有大的提高,很多大学生在学校没有学到深入精通的知识,只是拿到一张文凭而已,这就导致了中国市场上对普通职业需求的饱和和对高、精、尖端职业的极度缺乏。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究的开题报告
人力资本、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影响实证研
究的开题报告
一、研究背景
随着中国经济不断发展,大学生的就业竞争愈加激烈,如何选择适
合自己的职业成为越来越多大学生面临的问题。
在职业选择中,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作为影响因素之一变得愈发关键。
然而,目前对于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影响机制以及作用效果缺乏深入研究。
二、研究问题
本研究旨在探究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实证
研究,具体分为以下几个问题:
1.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现状如何?
2.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机制有何不同?
3. 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作用效果如何?
三、研究方法
本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和结构方程模型,以具有一定规模和足够代
表性的某高校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化实证方法探究人力资本和社会
资本对大学生择业取向的影响。
四、研究意义
研究结果可为大学生职业规划及人才管理提供参考,加深对人力资
本和社会资本在职业选择中的作用机制的认识,对促进纵向流动和横向
流动,优化人力资源配置、提高科技创新发展水平具有重要意义。
五、预期结果
1. 对大学生就业选择的人力资本能力影响程度进行实证分析,检验人力资本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
2. 分析社会资本对大学生职业选择带来的影响,检验社会资本与就业选择之间的因果关系;
3. 探讨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在大学生就业选择中的作用效果,为人才培养和选拔提供参考建议。
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
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基于2003、2004届大学毕业生的实证研究摘要:人力资本对于促进大学毕业生就业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实证研究表明,大学毕业生人力资本诸要素对其职业地位获得机会与职业地位获得质量的影响不同。
外貌条件、所学专业只对大学毕业生地位获得机会有显著影响;而工作经历、工作能力对大学毕业生的职业地位获得机会和获得质量均有显著影响。
高校必须拓宽专业口径,培养综合性人才,政府必须大力发展经济,高度重视劳动力市场建设,增强社会对大学毕业生的吸纳能力,才能有助于大学毕业生就业问题的有效解决。
关键词:人力资本;大学毕业生;就业;地位获得机会;地位获得质量随着中国高等教育由精英教育向大众教育迈进,大学毕业生就业难的问题日趋严峻,已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之一。
从社会学的视角来看,大学毕业生的就业过程,实质上是一个职业地位获得过程。
自1967年布劳和邓肯两位社会学家在《美国职业结构》一书中首次运用“路径分析”等统计方法,分析“先赋性因素”和“自致性因素”对个人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以来,职业地位获得研究就一直是社会学的一个重要研究领域。
国内外学术界关注的焦点在于人们职业地位获得的影响因素。
纵观国内学术界对于大学毕业生职业地位获得的研究,已有的成果主要集中于择业观念这一影响因素,而探讨人力资本这一影响因素的成果尚不多见。
因此,运用社会学的职业地位获得理论,从实证角度分析人力资本对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影响,探讨人力资本与大学毕业生就业的关系十分必要。
一、研究设计1.核心变量的界定人力资本理论的形成和发展得益于舒尔茨 1960年在美国经济学年会上的一篇创见性的演讲稿《人力资本的投资》。
人力资本理论的核心就是“放弃现在的收入以换取未来更多的收益”。
所谓人力资本,指的是通过投资于教育培训、健康等方面而形成的体现于人身上的“非物质条件”。
更直接地说,人力资本就是个人具备的才干、知识、技能和资历。
因此,本研究把人力资本这一核心变量具体操作化为学习成绩、所学专业、工作经历、工作能力、政治面貌、应聘技巧、学校名气、外貌条件、性别和生源地等10个因素。
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
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一、内容描述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是一个非常值得关注的话题。
在当今社会,大学生已经成为了国家和社会的宝贵财富,他们不仅具备较高的知识水平和技能,还具有较强的创新能力和创业精神。
因此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对于促进社会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在这篇论文中,我们将从多个角度对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进行实证分析。
首先我们将从教育背景的角度来探讨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其就业质量。
教育背景是衡量一个人知识水平和技能的重要指标,对于大学生来说,拥有良好的教育背景无疑会为其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发展空间。
其次我们将从专业技能的角度来分析大学生的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其就业质量。
随着科技的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专业技能的需求越来越多样化,具备相关技能的大学生更容易找到满意的工作。
因此提高专业技能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具有重要作用。
此外我们还将从实习经历、社交能力、团队协作等方面来探讨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
实习经历可以丰富大学生的实践经验,提高其适应职场的能力;社交能力则有助于大学生建立广泛的人际关系网络,为求职提供有力的支持;团队协作能力则是现代企业所重视的一种综合素质,具备这一能力的大学生更容易获得理想的工作。
A. 研究背景和意义在当今这个快速发展的社会,大学生作为国家未来的栋梁之才,他们的就业质量直接关系到国家的经济发展和社会的稳定。
因此研究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通过实证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大学生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为政府、企业和高校提供有针对性的政策建议,从而提高大学生的就业质量,促进社会和谐发展。
B. 研究目的和问题随着社会的发展,大学生人力资本在就业市场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
本研究旨在探讨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的影响因素,以期为提高大学生就业质量提供有益的参考。
哪些外部因素(如教育政策、经济环境等)对大学生人力资本的形成和发展产生了重要影响?C. 研究方法和数据来源好的我可以帮你生成一篇关于大学生人力资本对就业质量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的文章。
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
文化视野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研究综述王亚楠 武晓菁 西安石油大学摘要:就业对大学生来说是一个永不褪色的话题,而近几年来社会各界将就业问题的关注点逐渐转移到就业质量上,即高校毕业生对于就业的满意度水平。
本文对近几年现有的文献进行了查阅与回顾,把国内外专家学者对人力资本视角下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研究进行了梳理和分析,并且提出了其研究中的缺点和局限性。
关键词:人力资本;就业质量;高校毕业生中图分类号:C93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5)021-000419-01就业问题是每个在校大学生终将面临的考验,近几年来,学术界将更多的注意力转移到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质量问题上,因为工作也许会轻易找到,但并不是任何一份工作都是质量好、令人满意的,尤其是在一些高校聚集、群英荟萃的教育大省。
因此,提高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不但对国家民生、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推动作用,而且也会影响到社会和谐、稳定与发展。
一、人力资本理论研究概述由于学术界通常认为资本是生产产品的产品,因此,资本的概念长期以来一直局限在物质资本的范畴内。
20世纪60年代初期,人力资本理论就由舒尔茨提出,他将人力资本大致总结为几个方面:知识、技能、资历、经验、熟练程度等能力。
20世纪90年代起,国外学者不断地使人力资本这一理论向宏观和微观两个方面发展,并且继续进行系统化和理论化的探索。
在国内,改革开放以后,各行各业的各个方面中都逐渐离不开人力资本。
王海杰将人力资本理的应用论归纳为:在新制度经济学企业理论中人力资本的应用研究;在新增长理论中人力资本的应用研究;从实证视角寻找有关经济增长与教育投资或人力资本水平之间规律的应用研究。
靳希斌和苗冬青认为,在人力资本理论研究的新时期将面临着三个变化:从人力资本理论概念形成的研究转向使用人力资本的研究;从人力资本要素构成的研究转向人力资本产权的研究;深入了解人力资本对促进经济增长的影响。
人力资本与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基于调研数据的实证研究
文献综述:先前的研究表明,人力资本和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具有显著 影响。人力资本丰富的学生更容易获得优质的就业机会,而家庭资本雄厚的学生 则可能在就业选择和经济支持方面具有更多优势。然而,也有研究指出,过度依 赖家庭资本可能影响学生的独立性和职业发展。因此,有必要进一步探讨这两种 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具体影响。
五、结论与建议
本次演示通过问卷调查和访谈的方式探讨了家庭社会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意 向的影响。结果表明,家庭社会资本对高校学生的职业期望、就业渠道和就业稳 定性等方面具有显著影响。因此,建议高校在培养学生时应该注重引导他们树立 正确的职业观念和价值观,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能力水平;政府和社会也应该 加强对高校毕业生的就业指导和支持力度,为他们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
2、就业渠道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资本对高校学生的就业渠道具有显著影响。家 庭成员的社会关系为学生提供了更多的就业信息和机会,如亲戚朋友的工作单位、 社交圈等。因此,家庭社会资本较好的学生更容易获得更多的就业机会和资源, 而家庭社会资本较差的学生则相对缺乏这些资源和机会。
3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就业稳定性
数据分析结果显示,家庭社会资本对高校学生的就业稳定性也具有显著影响。 家庭经济状况较好的学生更倾向于选择稳定、有保障的职业,而家庭经济状况较 差的学生则更注重职业的发展前景和个人成长。此外,家庭文化背景也对学生的 就业稳定性产生影响,如家庭成员的教育程度、职业背景等都会对学生的职业发 展和职业稳定性产生影响。
感谢观看
研究方法:本次演示采用问卷调查方法,对某高校学生进行随机抽样调查。 共发放500份问卷,有效回收480份。问卷包括学生基本信息、人力资本、家庭资 本、就业情况等内容。使用SPSS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和处理,采用描述性统计、相 关分析和回归分析等方法,以了解人力资本和家庭资本对高校学生就业的影响。
大学生的人力资本 社会资本对求职结果的影响机制研究
感谢观看
Hale Waihona Puke 1、提升简历筛选通过率:在简历筛选阶段,具备较高个体资本的求职者更 容易引起招聘者的注意,从而获得面试机会。
2、增加面试机会:在面试阶段,具备较高个体资本的求职者往往表现出更 高的专业技能和适应能力,从而更容易获得职位。
3、提高薪资待遇:个体资本较高的求职者在职业发展方面往往有更多的选 择,相应地,他们获得的薪资待遇也往往更高。
研究结果:经过对问卷数据的分析,我们发现大学生在求职过程中积累了一 定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其中,教育背景、专业知识、实践经验等人力资本因 素对求职成功率有显著影响,而社会资本因素如人际关系、信息资源等也对求职 产生积极作用。同时,我们还发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 即人力资本的积累有助于社会资本的拓展,而社会资本的利用又能够促进人力资 本的提升。
例如,可以通过参加社会活动、加入社团组织等方式来拓展自己的人脉关系; 要注重专业知识的学习和实践经验的积累,不断提升自己的人力资本水平。
结论:本研究通过文献综述、问卷调查和访谈等方法,对大学生求职中人力 资本和社会资本的双重机制进行了深入探讨。研究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和社会资 本在大学生求职中具有重要作用,且二者之间存在相互作用关系。因此,大学生 应该充分认识到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的重要性,并在学习和实践中不断提高自己 的人力资本和社会资本水平,以增加自己在求职过程中的竞争力。
本次演示采用文献回顾、数据收集和案例分析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通 过对前人研究的梳理,明确个体资本对求职者的影响因素。其次,利用数据收集, 调查了不同背景、教育程度、技能水平的求职者在求职过程中的表现。最后,结 合实际案例,对所得数据进行分析,以更直观地展示个体资本对求职结果的影响。
大学生就业难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论文
大学生就业难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论文大学生就业难对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影响全文如下:摘要:当下,大学生的教育投资是否有价值可言,职业教育是否胜过大学教育,家庭教育投资又当何去何从?本文在大学生就业难的社会现状下,以家长投资主体为主要研究对象,将资助孩子上大学看成是主要的人力资本投资行为,通过问卷设计,以实证分析来清楚的展示家长投资意愿的影响因素,研究就业难是否影响了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0 引言高校扩招政策实施后,高校毕业生逐年增长,大学生数量的剧增打破了原有的“物以稀为贵”局面,就业难成为时代焦点,“脑体倒挂”现象随处可见,教育人力资本投资与收益不对等,于此同时,职业教育迅速崛起,白领不如蓝领,上大学不如当技工的报道更是层出不穷。
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主要表现在家长资助孩子上大学,从行为经济学的角度来看,只有当家长认为教育投资会带来预期收益的时候,家长才会资助孩子上大学。
而大学生就业难会影响家庭的人力资本投资决策。
自从美国经济学家舒尔茨第一次提出了人力资本学说起,教育问题成了众多专家学者探讨的话题。
教育投资作为人力资本投资中的主要形式和内容,不但影响着大学生的就业质量,更关系着国家人力资源的整体发展。
而大学生就业形势与人力资本投资收益是不可分割的。
对于个体投资者而言,人力资本投资的收益主要以就业为表现依据。
现今,就业问题得不到解决,就意味着损失了投资收益。
因而,要将我国国情下的就业环境和人力资本教育投资收益两者合二为一,透过就业困境研究个体人力资本投资行为,以此对大环境下的人力资本投资提供切实可行的政策建议。
1 实证研究设计1.1 研究假设家庭投资意愿取决于家长对教育的预期收益,本文从家长对教育的投资情况出发,通过家长对不同阶段孩子上学的支持程度来作为家长人力资本投资行为的衡量指标。
家庭在“就业难”责任应由谁承担的问题中,由于信念影响行为,家庭责任和社会责任的不同影响了投资意愿。
由此,我们假设以下几点:假设1:个人责任意识越高,投资意愿越强。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一、本文概述本文旨在通过问卷数据实证分析,探讨人力资本对大学生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的影响。
随着高等教育的普及和大学生人数的不断增加,大学生的就业问题日益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
在此背景下,研究人力资本如何影响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对于提高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对人力资本理论进行梳理和阐述,明确人力资本的内涵和构成要素,为后续分析提供理论基础。
通过设计问卷,收集大学生在就业过程中的相关数据,包括教育背景、技能水平、实习经历、社会网络等方面的信息。
然后,运用统计分析方法,对问卷数据进行处理和分析,探究人力资本各要素对大学生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的影响程度和作用机制。
在分析过程中,本文将注重实证分析与理论探讨相结合,力求揭示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之间的内在联系和规律。
本文还将关注不同群体之间的差异和共性,以期为相关政策制定和实践操作提供有针对性的参考和建议。
最终,本文旨在通过深入剖析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的关系,为提升大学生的就业竞争力和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提供有益的理论支撑和实践指导。
二、文献综述在经济学和社会学领域,人力资本理论一直是解释个体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差异的重要视角。
舒尔茨(Schultz, 1961)首次系统阐述了人力资本的概念,强调了个体通过教育、培训、健康投资和迁移等途径积累的知识、技能和健康等非物质资本对经济增长和个人发展的重要性。
贝克尔(Becker, 1964)则进一步将人力资本理论引入到家庭和个人行为的分析中,指出个体在职业生涯中的投资决策、教育选择以及劳动力市场的参与等都受到人力资本的深刻影响。
大学生作为接受过高等教育的人力资本载体,其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一直是学术界和政策制定者关注的焦点。
国内外学者从不同角度对此进行了深入研究。
一方面,许多研究关注了大学生的人力资本投资与就业实现之间的关系。
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
分析
袁瑨
【期刊名称】《时代农机》
【年(卷),期】2016(000)001
【摘要】基于上海、江苏高校毕业生的调研数据,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了人力资本各要素对高校毕业生就业实现和起薪的影响。
结果发现对就业实现有影响的人力资本要素,并不一定能影响起薪,只有政治面貌、学习成绩和实习经历这三个人力资本要素同时对就业实现和起薪有积极影响。
【总页数】4页(P123-126)
【作者】袁瑨
【作者单位】华东政法大学,上海201620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G642
【相关文献】
1.人力资本与大学生的就业实现和就业质量——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孟大虎;苏丽锋;李璐
2.基于CCSS问卷数据的高校毕业生就业质量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J], 何鹏飞
3.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就业的影响——基于问卷数据的实证分析 [J], 袁瑨
4.家庭背景、人力资本对高校毕业生自主创业行为的影响关系研究——基于2017
年高校毕业生就业状况调查的实证分析 [J], 祝军;岳昌君
5.高等教育人力资本集聚对产业结构升级的非线性影响--基于中国287个地级及以上城市面板数据的实证分析 [J], 周启良;范红忠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人力资本与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以重庆工商大学2014级本科生初次就业为例
人力资本与本科毕业生就业质量实证分析——以重庆工商大学2014级本科生初次就业为例作者:柴晓莉来源:《江苏科技信息》 2018年第18期摘要:在如今社会就业供求总量矛盾和结构化矛盾并存的背景下,经验以及技能仍然十分匮乏的本科毕业生的初次就业问题最为突出。
文章着力探讨人力资本对于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
通过对重庆工商大学2014级应届本科毕业生的抽样调查,运用描述性统计分析和卡方检验的方法,发现人力资本与本科毕业生初次就业质量之间的关系,并向政府、高校、企业、个人提出建议,借以帮助本科毕业生提高初次就业质量。
关键词:人力资本;初次就业;就业质量中图分类号:F23 文献标识码:A0 引言在社会就业供需总量矛盾和结构化矛盾并存的背景下,高校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压力日益增加。
自1999年起,国家教育部开始统计和公布其直属院校毕业生的就业率,并且将“一次就业率”作为评价部属高校工作成果的重要指标,这在一定程度上可以促进学校和社会更加重视高校毕业生的就业问题,促使就业率的提高。
然而就业是一个动态过程,不能仅仅依靠“量”对其进行考核,而忽视了就业问题中对于“质”的评价。
同时,近年来劳动力市场形势严峻,本科毕业生的就业形势不容乐观,“本科毕业生就是廉价劳动力”“本科毕业生入职后工作满意度低”一直是本科毕业生的巨大困扰。
而众多高校面对就业率这一评价指标的压力,甚至使学生陷入“被就业”的疑惑中,引起社会公众对于就业率统计和本科生培养质量的质疑[1]。
影响本科生初次就业的因素有很多,但是随着政府对就业市场自由化的监管以及劳动力市场公平化的推进,社会资本等其他因素对于就业质量的影响不断减小,而人力资本对于初次就业质量的影响效果日益明显[2]。
如何从人力资本的角度提高本科生初次就业质量,为劳动力市场输送优质人才成为教育和劳动经济学者们必须要思考的问题。
1 人力资本与就业质量的概念界定与测量1.1 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与测量本研究对国内外学者的研究理论归纳总结,将人力资本的概念界定为:通过正式或者非正式的教育、培训等途径形成的凝结在劳动者身上的知识程度、技能水平和体能状况[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力资本与大学生就业相关关系的实证研究、引言教育经济学的核心存在于教育与劳动力市场的联系之中。
对人力资本的数量化是我们研究的基础。
美国加州大学John Aubrey Douglass (2007)将人力资本细分为文化资本、经济与教育资本、社会资本,认知资本和抱负资本五种。
文化资本包括正确的价值取向和社会责任感、良好的道德品质和修养、性情。
经济教育资本指能提高个人经济利益以及知识背景的资本,包括职业能力、知识和专业技能以及创业能力。
社会资本主要是指构建诚实、信任、互惠的社会网络并进行维护的能力。
认知资本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认识和判断能力;二是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能力;三是联想和创新能力。
抱负资本指对于更高目标的期望以及做出相应努力的意愿。
包括三个维度,一是进取心;二是荣誉感和自豪感;三是为人类谋福利的抱负。
具体的调查中,笔者采用了里克特五点法,将每项人力资本细化为三个维度(抱负资本除外),对调查结果进行加总平均。
这样就实现了人力资本的数量化,并将其设为自变量X。
每个维度的名称由图1给出。
图1 声明自变量―自变量关系图在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上,从主观和客观两个方面入手,选择了当前的月收入作为客观上间接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变量,月收入作为劳动者人力资本的价格,是可以客观地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
单用月收入来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是片面的,因为其忽略了非物质的因素,例如劳动者是否从工作中得到了快乐、成就感,是否得到了社会的尊重。
因此,对工作状态的满意度是作者选择的从主观上反映劳动力市场需求的工具。
将七个不同的维度,利用里克特五点法,进行加总平均得到工作满意度。
七个维度从不同角度反映了不同的问题:专业对口度反映了其就业是是否能够实现学以致用;乐观度反映了劳动者是否从工作中得到了快乐,收入预期和升迁预期可以修正由于职业发展路线不同造成的对月收入的低估或高估。
家人认可度、自我认可度和社会认可度都能够反映是毕业生主观上对自己工作状态的评价。
二、数据与变量2009年7月至12月,作者通过发放问卷获取了第一手数据。
调查对象是毕业于全国各地高等院校(不包括民办大学学生以及独立学院)、参加工作一定年限的人群。
由于人员、经费有限未能实现随机抽样,通过有奖网络调查、“滚雪球”等方式向已经工作的大学毕业生发放问卷,共发放问卷3000份,回收问卷1 287份,回收率为42.9%。
删除无效问卷后,收回有效问卷1250 份,有效回收率41.7%。
样本专业覆盖文学、哲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管理学、经济学、农学、医学、理学、工学等11大学科门类,涉及地属非211本科院校(414份33.12%) 、部属非211院校( 229份18.32%)、非985的211院校(291份23.28%)、985工程院校(301份24.28%) 。
除去不愿透露个别信息的样本外,调查样本中被试者参加工作的平均年限为38 (SD=4.14);女性占38.64%,男性占57.6%。
样本按照就业去向分为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319)、大型国企(21 9) 、外企(158)和私企(405) ,其他样本(包括自主创业、NGO组织等)由于容量不足,没有纳入模型。
由于篇幅限制作者省略了自变量和因变量的描述性统计资料。
因变量结构如下:作者选择了多元线性回归模型,其一般形式是:通过比较回归系数来说明自变量人力资本对因变量月收入和工作满意度的贡献。
对模型的检验也在文中做出了标注,由于模型的异方差问题比较突出,作者采用了加权最小二乘法用计量经济学软件EViews 来实现模型的回归。
三模型与分析(一)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作者用加权最小二乘回归对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样本数据进行参数估计,得到回归方程。
表明,对于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的毕业生,其各项人力资本中,只有教育资本和认知资本会对其收入水平起到显著的提高作用。
从上可以看出,自变量对月收入的解释能力不高,为了更好地解释这个结果,进一步将这两项人力资本细化成六个维度的指标,排除掉其中两个不显著的维度(创新思维和资格证书),得到回归结果,说明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有更多资格证书的人和有更强的创新思维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例如在事业单位中,基础工资水平相差不大,但是有执业资格的正式工比临时工在基础工资上就分开了档次。
另外,职称越高的人津贴等收入越多,也一定程度上印证了这一结果。
然而创新思维( ) 对月收入的贡献如此显著却与作者的猜想不一致,可以说是一个新的发现。
另外需要特别关注的是变量() 自主学习能力与月收入呈现相反的作用,这给我们敲响了警钟,大学教育中强调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然而现实中对这种能力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使得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创新能力上受到了削弱。
单从收入的角度来评价就业水平是片面的,式解释了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业的大学生们对自身工作满意度的主观评价 (包括专业对口度、升迁预期、自我认可度、社会认可度等七项指标)。
可以看出认知资本起到了最重要的作用,认知资本越高,其主观上对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增长得越显著。
而文化资本成了不是很重要的一项。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资本() 对工作满意度的贡献很大,这印证了“在大学中锻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在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的大学生非常重要”这一观点。
(二)大型国有企业就业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
由调查的实证结果可知,大型国企职员的月收入状况与5项人力资本中的社会、文化、认知、抱负资本相关,回归结果如下:社会资本对于大型国企中月收入的影响为正向,即被调查者的社会资本越高,在大型国企中的收入越高;抱负资本与与收入的关系为正向;文化资本、认知资本与收入的关系为负向。
显然,在大型国有企业中,社会资本及抱负资本较高的员工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可能有下述原因:大型国有企业中,员工的社会资本越高,其构建良好人际关系网络的能力越强,其获得升迁、加薪的机会越多。
因此,上述两类人力资本对月收入有正面影响。
同样,由回归结果可知,工作满意度与5项人力资本都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
由以上回归结果可以发现,社会资本是大型国企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最明显正面作用的因素。
社会资本代表了一个人的人事关系处理能力,可以推测,大型国企相比于外企及私人企业而言,人际关系较为复杂,因此,人事处理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取得较高的对于工作的满意度。
(三)外资企业就业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
根据在外企就职的大学毕业生样本回归结果可知,外企的月收入状况与5项人力资本中的社会()、文化()、抱负()资本相关社会资本对于外企中月收入的影响为负向,即被调查者的社会资本越高,在外企中的月收入越低;文化资本对于月收入的影响也为负向;只有抱负资本对于月收入的影响为正向。
同样,由回归结果可知,个人对于工作满意度与5项人力资本都有较为显著的相关性,回归结果如下:根据赫兹伯格的双因素理论,激励因素才是使职工对工作感到满意的因素。
外企相比于国企以及政府、事业部门来说,更加注重鼓励员工充分发挥个人潜能,使员工的各项人力资本都得到了充分表现。
(四)私营企业就业与大学生人力资本的相关关系在样本中在私企就职的样本点共有401个占总数的32%。
此次调查的全国城镇私营单位从业人员年平均工资约为17071元,只相当于现行劳动工资统计制度平均工资的58.40%。
对私营企业就职的样本使用加权最小二乘法进行回归,得到结果如下:注意到在私企组中人力资本对收入水平的解释是微弱的,Adjus ted 仅有0.043 ,同时,文化和社会资本的系数为负,也就是说这两个资本对在私企就职的工资的影响不明显,令人费解(也有可能与遗漏的因素有关),上述结果足以引起特别关注。
然而,回归结果表明人力资本因素对工作满意度的解释能力很强,人力资本对工作质量(对工作的主观评价)都有显著的正贡献,对工作质量的拟合程度也达到了99.93%,这在四类工作单位性质中是最高的,分析认为主要是因为在私营企业中,为了节约成本和专业化程度不够,往往器重“全面型”人才,因而五类人力资本都很重要。
四、结论在国家机关事业单位中,有更多资格证书的人和有更强的创新思维的人更有可能获得更高的收入。
自主学习能力与收入呈现相反的作用,现实中对这种能力没有相应的奖励机制,使得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在创新能力上受到了削弱。
另外,认知资本越高,其主观上对工作整体的满意度增长得越显著。
需要特别指出的是,社会资本对工作满意度的贡献很大,这印证了在大学中锻炼的处理人际关系的能力对于再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就职的大学生非常重要这一观点。
在大型国有企业中,社会资本及抱负资本较高的员工能获得较高的收入。
国企相对外企而言更注重员工资本中的社会资本,表明在国企中良好人际关系网络发挥更重要的作用。
社会资本是大型国企对员工工作满意度最明显正面作用的因素。
人事处理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取得较高的对于工作的满意度。
社会资本对于外资企业中收入的影响为负向,即被调查者的社会资本越高,在外企中的收入越低;文化资本对于收入的影响也为负向;只有抱负资本对于收入的影响为正向。
教育资本越高,越容易获得工作上的成就感。
在外企中,人事处理能力较强的人容易取得较高的对于工作的满意度。
私营企业组中人力资本对收入水平的解释是微弱的,此处回归系数能够说明的问题不大。
月收入(-- 表示不显著)抱负资本认知资本文化资本教育资本社会资本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 0.07 -- 0.22 --大型国企0.18 -0.1 -0.28 -- 0.39外资企业0.33 -- -0.24 -- -0.31私营企业0.04 0.1 -0.03 -- -0.07工作评价X1 X2 X3 X4 X5国家机关和事业单位0.12 0.23 0.03 0.11 0.16大型国企0.06 -0.25 0.15 0.17 0.29外资企业0.14 -0.16 0.06 0.2 0.19私营企业0.04 0.12 0.15 0.15 0.19综合四个就业方向中人力资本对就职人员收入和工作评价的贡献,显然,无论要到哪种单位就职,抱负资本都是不可或缺的。
这指导我们的高等教育要在全体学生中加强抱负资本的培养,无论他将来要从事什么职业,都要有强烈的进取心,才能在获得高收入的同时对工作有更强的认同感。
认知资本在实证中表现出的负效应提醒我们,从适应劳动力市场需求的角度来看,要改变高等教育过于强调对知识的传播的职能,以育人为最终目标。
文化资本在促进就业上发挥的作用是很现实的,文化资本越高,即修养、性情、道德品质和社会责任感越高,客观上对经济回报没有正效应,但对劳动者主观对工作的评价确很有贡献,这一点在每一种就业方向的研究中都得到了印证。
这指导大学生要把培养文化资本和自己的价值观结合起来,如果希望工作愉快、社会认可度高而非只追求高薪,就一定要加强修养、性情、社会责任感的培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