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
各种岩石说明辨别
泥岩(Mudstone)一种由泥巴及黏土固化而成的沉积岩,其成分与构造和页岩相似但较不易碎。
一种层理或页理不明显的粘土岩[1]。
矿物成分复杂,主要由粘土矿物(如水云母、高岭石、蒙脱石等)组成,其次为碎屑矿物(石英、长石、云母等)、后生矿物(如绿帘石、绿泥石等)以及铁锰质和有机质。
质地松软,固结程度较页岩弱,重结晶不明显。
常见类型有:①钙质泥岩。
含适量碳酸钙,常见于大陆红色岩系和海洋、潟湖相的沉积岩层。
②铁质泥岩。
含较多的铁矿物,如赤铁矿、褐铁矿、针铁矿等,多见于红色岩层。
③硅质泥岩。
SiO2含量较高,不含或极少含铁质和碳酸盐质物,常与铁质岩、硅质岩、锰质岩相伴生。
泥岩具吸水、粘结、耐火等性能,可用于制砖瓦、制陶等工业。
泥岩结构极细粒,肉眼无法辨认颗粒。
其许多特征与页岩相同,可能含有化石,但层理不如页岩发育。
页岩(Shale)由黏土物质硬化形成的微小颗粒易裂碎,很容易分裂成为明显的岩层。
粘土岩的一种。
成分复杂,除粘土矿物(如高岭石、蒙脱石、水云母、拜来石等)外,还含有许多碎屑矿物(如石英、长石、云母等)和自生矿物(如铁、铝、锰的氧化物与氢氧化物等)。
具页状或薄片状层理。
用硬物击打易裂成碎片。
是由粘土物质经压实作用、脱水作用、重结晶作用后形成。
常见类型有:①黑色页岩。
含较多的有机质与细分散状的硫化铁,有机质含量达3—10%,外观与碳质页岩相似,其别在于黑色页岩不染手。
②碳质页岩。
含有大量已碳化的有机质,常见于煤系地层的顶底板。
③油页岩。
含一定数量干酪根(>10%),黑棕色,浅黄褐色等,层理发育,燃烧有沥青味。
④硅质页岩。
含有较多的玉髓、蛋白石等,SiO2含量在85%以上。
⑤铁质页岩。
含少量铁的氧化物、氢氧化物等。
多呈红色或灰绿色。
在红层和煤系地层中较常见。
⑥钙质页岩。
含CaCO3,但不超过25%,否则过渡泥灰岩类。
此外,还有混入一定砂质成分者,称为砂质页岩。
页岩抵抗风化的能力弱,在地形上往往因侵蚀形成低山、谷地。
沉积岩标本鉴定报告(20101010)
沉积岩手标本及薄片鉴定评分细则作者:张萌单位:沉积地质研究院日期:2010年10月13日1、岩石编号B1-1(原始编号:新采样)产地:四川攀枝花手标本描述:(共50分)灰白色(风化呈灰黄色)(2分),中-粗粒砂状结构(8分),块状构造(8分)。
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90%(2分),碎屑的粒径以0.3~1mm为主(1分),分选中等(2分)。
碎屑多为次棱角-次圆状(2分),磨圆中等(1分)。
碎屑成分主要由石英组成(5分)。
填隙物含量约为10-15%(2分),主要是粘土质(5分)。
岩石为颗粒支撑(2分),孔隙—镶嵌式胶结(3分)。
(7分)初步定名:灰白色(或灰黄色)中-粗粒粘土质石英砂岩显微镜下薄片鉴定:(共50分)具中-粗粒砂状结构(4分),碎屑在岩石中约占85-90%(1分),碎屑的粒径以0.5~1mm粗粒砂为主(1分),在碎屑中的含量60%左右(1分),有0.25~0.5mm中粒砂35%(1分),少量1~2mm巨粒砂约占5%(1分),分选中等(1分)。
碎屑多为次棱角-次圆状(1分),磨圆中等(1分)。
碎屑成分(共10分):Q端元(占碎屑的含量95%):以单晶石英(60%)和多晶石英(30%)为主,部分石英显波状消光,还见少量燧石岩岩屑、脉石英岩岩屑和变质石英岩岩屑(5%),偶见玉髓。
(4分)F端元(约占碎屑含量的2%):可见具格子状双晶的微斜长石、卡式双晶的正长石、聚片双晶的斜长石。
(3分)R端元(占碎屑的含量3%):少量泥岩岩屑(2%),偶见白云母和黑云母(黑云母部分已蚀变为绿泥石);重矿物有磷灰石、锆石等(<1%)。
(3分)填隙物(共5分):在岩石中约占10-15%(1分),其中包括粘土杂基(8-13%)(1分)(部分已经重结晶为高岭石粘土正杂基5-9%(1分)和水云母粘土正杂基3-4%)(1分)和硅质、铁质化学胶结物(1-2%)(1分)。
支撑类型及胶结类型(4分):碎屑之间接触紧密,多呈凹凸-缝合线状接触,颗粒支撑,镶嵌式胶结。
岩石标本肉眼镜下对照-高清大图
ZK1909-B3ZK1909-b1石英闪长岩:鉴定方解石脉中不明红色矿物(2)ZK1909-b1ZK1909-B5ZK1909-b2ZK1909-B5ZK1909-b2矽卡岩:鉴定框内不明白色矿物(石英),呈灰白色(含石榴子石,辉石)ZK1909-b2ZK1909-B6ZK1909-b3ZK1909-B6ZK1909-b3矽卡岩:鉴定白色矿物(硅灰石?)见明显解理面(完全解理)ZK1909-b3ZK1909-B7ZK1909-b4矽卡岩:鉴定框内不明黑色矿物及岩性,呈灰白色ZK1909-b4ZK1909-B8ZK1909-b5ZK1909-B8ZK1909-b5矽卡岩:鉴定白色脉及矿物组成,灰黄色(含石榴子石较多)ZK1909-B9ZK1909-b6ZK1909-B9ZK1909-b6矽卡岩:鉴定灰黄色矿物外包围的绿色矿物之间的关系绿泥石围绕石榴子石构成斑晶ZK1909-B10ZK1909-b7矽卡岩:鉴定框内灰黄色及绿色矿物组成及与脉的关系该片没有切到石榴子石,绿色为绿泥石ZK1909-B11ZK1909-b8石英闪长岩:鉴定框内不明红色矿物(1)ZK1909-b8石英闪长岩:鉴定框内不明红色矿物(1)ZK1909-b8ZK1909-B13ZK1909-b9矽卡岩:灰绿色:变晶结构(含石榴子石,辉石)ZK1909-b9矽卡岩:灰绿色:变晶结构(含石榴子石,辉石)ZK1909-b9矽卡岩:鉴定矿物组成,呈灰绿色ZK1909-b10矽卡岩:鉴定矿物组成,呈灰绿色ZK1909-b10 ZK1909-B16ZK1909-b11叶腊石:鉴定矿物ZK1909-b11叶腊石:鉴定矿物ZK1909-b11 ZK1909-B17ZK1909-b12矽卡岩:鉴定框内绿色矿物ZK1909-b12矽卡岩:鉴定框内绿色矿物ZK1909-b12矽卡岩(?):鉴定岩性ZK1909-b13矽卡岩(?):鉴定岩性ZK1909-B20ZK1909-b14ZK1909-B20ZK1909-b14蚀变闪长玢岩:鉴定岩性ZK1909-B22ZK1909-b15ZK1909-B22ZK1909-b15蚀变闪长玢岩:浅绿色,(似)斑状结构,块状构造,鉴定岩性ZK1909-B23ZK1909-b16灰岩:灰黑色,沿碳质裂隙断开,鉴定其中的大型珊瑚?化石ZK1909-B24ZK1909-b17ZK1909-B24ZK1909-b17砂岩:灰白色,粒径在0.5mm左右,表面见云母反光面,鉴定矿物组成ZK1909-B25ZK1909-b18ZK1909-B25ZK1909-b18粉砂岩:灰白色,新鲜面呈灰黑色,细-微砂状结构,表面见不明白色斑点(鉴定)ZK1909-B26ZK1909-b19石英砂岩?:浅白色略带绿和红色,鉴定岩性ZK1909-B27ZK1909-b20ZK1909-B27ZK1909-b20碳质粉砂岩:新鲜面呈黑色,砂状结构,可见白云母,鉴定矿物组成ZK1909-b20ZK2310-B1ZK2310-b1ZK2310-b1石英闪长岩:灰白色,未蚀变,中粒结构主要由长石、石英、角闪石、黑云母组成,整体均匀ZK2310-b1ZK2310-b2蚀变闪长岩:灰绿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可见绿泥石化ZK2310-B3ZK2310-b3ZK2310-b3闪长岩:灰白色,中粒结构,由长石、角闪石、黑云母、石英组成ZK2310-b3 ZK2310-B4ZK2310-b4ZK2310-b4细粒石英闪长岩:灰绿-灰白色ZK2310-b5蚀变石英闪长岩:颜色较深,灰色-灰黑色,细粒结构,可见绿泥石化ZK2310-B6ZK2310-b6ZK2310-b6蚀变闪长岩:见石英脉中发育铁铜矿化,整体绿泥石化较强ZK2310-B7ZK2310-b7ZK2310-b7绿泥石化钾化闪长岩:呈肉红色,灰绿色,中粒结构,块状构造,同时见有后期硅质脉及绿泥石脉ZK2310-b7ZK2310-b8中粗粒绿泥石化钾化闪长岩:绿帘石化及硅质脉ZK2310-b8 ZK2310-B9ZK2310-b9ZK2310-b9细粒石英闪长岩:可见硅化脉矿化(黄铜矿,方铅矿)ZK2310-b9 ZK2310-B10ZK2310-b10绿泥石化闪长岩:见不明暗红色条带状物质,整体呈灰绿色ZK2310-b11(接触带)矽卡岩?:深绿色,主要为绿帘石,方解石ZK2310-b11 ZK2310-B12ZK2310-b12ZK2310-b12矽卡岩化闪长岩:鉴定岩性ZK2310-b12 ZK2310-B14ZK2310-b13ZK2310-b13砂岩:灰白色,中细粒结构,块状构造ZK2310-b13ZK2310-b14(麻点)灰岩:浅灰色,鉴定矿物组成ZK2310-b14ZK2310-B16ZK2310-b15ZK2310-b15白云质灰岩:浅灰色,细晶结构,滴盐酸微弱起泡,小孔洞,多充填黄铁矿ZK2310-b15ZK1905-B1ZK1905-b1ZK1905-b1弱钾化石英闪长岩:浅灰白色,浅肉红色,中细粒结构ZK1905-b1ZK1905-b2绿泥石化闪长岩:裂隙中见矽卡岩矿物(阳起石?),鉴定框内岩性及矿物ZK1905-b2ZK1905-B4ZK1905-b3ZK1905-b3绿泥石化闪长岩:其中见穿插细岩脉(正长岩?)ZK1905-b3ZK1905-B5ZK1905-b4ZK1905-b4矽卡岩:浅黄绿色,棕黄色,细粒变晶结构ZK1905-b4ZK1905-b5辉石闪长岩:中细粒结构灰黑色,ZK1905-b5ZK1905-B7ZK1905-b6ZK1905-b6大理岩与矽卡岩:大理岩呈浅白色中粒结构;矽卡岩见石榴子石,烟灰色石英?ZK1905-b6ZK1905-B8ZK1905-b7ZK1905-b7钾化绿泥石化辉石闪长岩?:中粒结构ZK1905-b8细粒蚀变岩体:天青色,白色ZK1905-B10ZK1905-b9ZK1905-b9矽卡岩化岩体?:灰绿,灰粽色,比重大,见石榴子石ZK1905-B15ZK1905-b10ZK1905-b10绿泥石化闪长岩:见有黄铜矿化角砾岩脉,钙质胶结ZK1905-b10ZK1905-b11角砾岩中铜矿?ZK1905-B18ZK1905-b12ZK1905-b12强钾化绿泥石化闪长岩:灰绿色-棕红色,中粒结构,钾化颜色变深ZK1905-B19ZK1905-b13ZK1905-b13矽卡岩?:浅灰白色,略带黄绿,土状(?)ZK1905-b14角岩:灰黑色,颗粒细小,致密,见绿帘石ZK1905-B22ZK1905-b15ZK1905-b15矽卡岩:见未知白色矿物,白色矿物呈乳白色手摸光滑,遇水软化,极完全解理未鉴定出乳白色片状矿物ZK1905-B23ZK1905-b16ZK1905-b16矽卡岩:亲绿色,黄绿色?ZK1905-b17含绿帘石大理岩:土黄色,中粒结构,见石英ZK701-B1ZK701-b11ZK701-b11弱蚀变中粒石英闪长岩ZK701-B3ZK701-b12ZK701-b12深色钾化及绿泥石化闪长岩:蚀变强烈ZK701-b13强钾化中粒闪长岩ZK701-B6ZK701-b14ZK701-b14强绿泥石化石英闪长岩:细粒结构,致密块状ZK701-B7ZK701-b15V 石英岩:浅灰白色较细腻,致密,坚硬ZK701-b16结晶灰岩(大理岩)ZK701-B9ZK701-b17ZK701-b17闪长玢岩(岩脉):灰绿色ZK701-B10ZK701-b18ZK701-b18白云质灰岩:致密,浅灰白色ZK701-b19看副样白云质灰岩:致密,浅灰白色ZK701-B12ZK701-b20ZK701-b20闪长玢岩脉?:灰绿色,斑晶主要为长石ZK701-B13ZK701-b21ZK701-b21闪长玢岩脉:浅灰绿色,斑晶主要为长石ZK701-b22碳质泥岩:黑灰色,颗粒细小,滴酸起泡不明显ZK701-B15ZK701-b23ZK701-b23玢岩脉:灰黑色,斑状,基质致密ZK701-B16ZK701-b24ZK701-b24灰岩与粉砂岩边界:界限颗粒较为细小,滴酸灰岩起泡,粉砂岩不起泡ZK701-b24ZK701-b25石英砂岩:其中见红色砂岩角砾岩ZK3102-B1ZK3102-b23ZK3102-b23中粗粒弱钾化闪长岩:灰白色,可见简单双晶ZK3102-b23 ZK3102-B2ZK3102-b24ZK3102-b24中细粒弱钾化石英闪长岩ZK3102-B4ZK3102-b25ZK3102-b25中细粒弱钾化石英闪长岩:浅灰色,断面无明显蚀变ZK2301-B1ZK2301-b11ZK2301-b11看副样生物碎屑灰岩:见核形石,浅灰-白色ZK2509-B1ZK2509-b1ZK2509-b1ZK2509-B1绿泥石-矽卡岩?:白色部分滴酸起泡ZK2509-b2蚀变细粒闪长岩:灰绿色,蚀变较强ZK2509-B4ZK2509-b3ZK2509-b3强绿泥石化中细粒石英闪长岩:灰绿色ZK2509-B6ZK2509-b4ZK2509-b4钾化粗粒闪长岩:浅肉红色,整体蚀变,见黄铜矿ZK2509-b4ZK2509-b5中细粒蚀变闪长岩:浅灰-灰色,发育强硅化ZK2509-B9ZK2509-b6ZK2509-b6蚀变石英闪长岩:中粒,灰白色,发育弱钾化ZK2509-B12ZK2509-b7ZK2509-b7蚀变闪长岩:见不明脉体(矽卡岩?)ZK2509-b7ZK2509-b8中细粒石英闪长岩:浅灰色,色率较高,发育硅化ZK2509-b8 ZK2509-B15ZK2509-b9ZK2509-b9辉绿岩脉:灰绿色,见硅质脉体ZK2509-b9 ZK2509-B16ZK2509-b10ZK2509-b10钾化闪长岩及硅质脉穿插携带黄铜矿ZK2509-b11强绿泥石化细粒闪长岩:灰绿色ZK2509-B18ZK2509-b12ZK2509-b12钾化闪长岩中捕虏体或岩脉(?):灰绿-黑绿色,强绿泥石化ZK2509-b12 ZK2509-B19ZK2509-b13细粒钾化闪长岩:肉黄色,略带棕色,硅化ZK2509-b14未知细晶岩脉:颗粒较小,灰绿色ZK2509-B21ZK2509-b15ZK2509-b15灰岩(栖霞组):灰-灰绿色,含生物碎屑ZK2509-B22ZK2509-b16ZK2509-b16大理岩:含缝合线构造,略带黄、红色ZK2509-b17看副样细晶岩脉或砂岩:硅化(?),较坚硬,灰黑色,致密块状ZK2509-b17ZK2105-B6ZK2105-b1ZK2105-b1灰岩:灰黑色,主要矿物为方解石,发育大量的方解石微细脉,灰岩呈条带状ZK2105-b1ZK2105-B7ZK2105-b2ZK2105-b2燧石条带:黑色,块状构造,发育极细的方解石细脉,鉴定岩性ZK2105-b2ZK2105-b3岩石呈浅白带绿色,斑状结构,基质呈隐晶质,斑晶为斜长石,径约1-5mm,含量在10-20%,呈长柱状ZK2105-b3ZK2105-B1ZK2105-b4ZK2105-b4石英闪长岩:灰绿-灰黑色,中细粒结构ZK2105-b4ZK2105-B3ZK2105-b5ZK2105-b5石英闪长岩:灰绿色,见极少的粒状黄铁矿ZK2105-b5ZK2105-b6白云质灰岩:灰黑色,裂隙十分发育,鉴定白色矿物(滴盐酸起泡但不剧烈)ZK2105-b6ZK2105-B10ZK2105-b7ZK2105-b7栖霞组灰岩:灰黑色,发育较多的不规则方解石脉及少量的不规则碳质脉ZK2105-b7ZK2105-B11ZK2105-b8ZK2105-b8白云质灰岩:灰黑色,裂隙十分发育ZK2105-b8ZK2105-b9看副样石炭系灰岩:灰白色,发育少量的不规则方解石细脉ZK2105-b9ZK2105-B13ZK2105-b10ZK2105-b10灰岩?:呈浅白色,硬度大于5.5,斑状结构?见许多颗粒状的石英,粒径在1mm左右,滴酸微弱气泡ZK2105-b10ZK2105-B14ZK2105-b11ZK2105-b11看副样疑似栖霞灰岩:灰黑色,泥晶结构,发育少量的不规则方解石细脉,裂隙较为发育,易沿裂隙断开ZK2105-b11ZK2105-b12高骊山组粉砂岩:颜色呈浅灰白略带红和绿,其中红色呈层状穿插其中。
岩石野外鉴别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特征一、岩浆岩类组成岩浆岩的矿物虽然很多,但常见的只有二十几种,称为造岩矿物,而最常见的造岩矿物就更少了,主要有橄榄石、辉石、角闪石、黑云母、斜长石、钾长石和石英。
前四种含铁镁高,称铁镁矿物,矿物颜色较深,又称暗色矿物;后三种含硅、铝高,称硅铝矿物,含有色元素少,矿物颜色较浅,又称浅色矿物。
这几种造岩矿物相对于岩浆岩分类命名有极其重要的意义,主要的肉眼鉴定特征及方法如下:1、橄榄石〔Fe,Mg〕2SiO4它的出现往往表示岩石中SiO2的含量处于不饱和,常分布在超基性岩和局部基性岩中,与辉石或基性斜长石共生。
常见的橄榄石是富含镁的,故颜色一般较浅为橄榄绿色,但少数含铁多时可适于黑色。
透明至半透明,玻璃光泽,不规那么粒状,常见有贝壳状断口。
次生变化常见,在喷出岩中往往变成红棕色片状伊丁石,有时还保存橄榄石的外形——假象。
而在侵入岩中那么变成为黄绿色至黑色〔由于析出细粒磁铁矿之故〕致密蛇纹石,或由叶蛇纹石集合体组成橄榄石假象。
它在标本上由于光线的照射而具“闪光面〞,这种现象在超基性岩中也是一种常见的现象。
2、辉石和角闪石这两类矿物性质上很相似,故常混淆,因此在这里一起表达。
它们都是暗色柱状晶体,与橄榄石在颜色、晶形、节理和次生变化等方面不同。
前者颜色一般比拟深,呈柱状晶体,有两组解理〔110〕和〔110〕发育。
辉石和角闪石的一般鉴别特征可归纳成下表:在岩浆岩中常见的普通辉石和普通角闪石,常常颜色均为深灰黑色至黑色,光泽亦很相似,这时形状和断面就比拟重要,对标本要注意其断面交角,辉石近直角,而角闪石近于菱形,常常要在放大镜下仔细观察。
辉石类除了普通辉石外,在岩浆岩中还有斜方辉石,如古铜辉石、紫苏辉石等,与普通辉石不同的是如含铁少时,颜色较浅,为淡棕色或碎片状,有些带褐黄色,随着铁含量增多而颜色变深,为暗褐色至褐黑色。
另一种为少见的碱性辉石,呈针状、长柱状,两头尖呈箭头状,黑带绿色,这时注意不要把它误认为角闪石,可根据共生矿物产况来识别。
岩石及岩矿鉴定
1、成岩作用:由松散沉积物变为兼顾岩石的作用。
2、沉积岩:实在表生条件下,由各种沉积作用形成的沉积物,在逐渐被埋藏过程中又经成岩改造而形成的岩石。
二.白云岩和灰岩的区别1.颜色:白云岩风化面上呈黑色,灰色,浅灰色,新鲜面上白云岩呈浅灰色;灰岩呈灰黑色。
2.结构构造:白云岩具沙粒状构造,松散,刀砍状构造;灰岩具细晶,质密,发育,鲕状,豆状,核形石,而白云岩没有。
3.化石:化石比较丰富的为灰岩,白云岩很少。
4.滴稀盐酸:灰岩剧烈起泡,白云岩缓慢起泡。
5.白云岩有刺鼻气味三.岩层:<1cm叶片状,<1mm微片状,1cm~10cm薄层状,10cm~50cm中厚层状,50cm~1m厚层状,大于1m 巨厚状3、杂基:碎屑岩中分布于碎屑颗粒之间,机械沉积的泥质细碎屑成分呈为杂基。
3沉积岩石学:是研究沉积岩的特征、成因及其在时间和空间上分布规律的一门地质学科,它是岩石学的一支独立学科。
4沉积岩形成过程的背景控制:沉积岩的形成过程总会受到气候背景和构造背景的共同控制。
气候背景是指一个较长时间段内出现在大气中的各种物理现象的总和,其中最具影响力的是气温和降水,其次是风。
构造背景是指包括母岩区到相关沉积盆地的整个区域所在的构造部位及其活动阶段。
5、沉积岩的矿物成分和化学成分:沉积岩中的矿物可划分成两大成因类型:他生矿物和自生矿物。
他生矿物是在所赋存沉积岩的形成作用开始之前就已经存在的矿物。
它可分成陆源碎屑矿物和火山碎屑矿物两类。
自生矿物是在沉积岩的形成作用中以化学或生物化学方式新生成的矿物,或者简单地说是由所赋存沉积岩自己生成的矿物。
6、颜色的成因类型:决定岩石颜色的主要因素是它的物质成分,所以沉积岩的颜色也可按主要致色成分划分成两大成因类型,即继承色和自生色。
主要由陆源碎屑矿物显现出来的颜色称为继承色,主要由自生矿物表现出来的颜色称为自生色。
7、风化作用:就是使先成的岩石转变成碎屑物质、溶解物质和不溶残余物质的过程。
生屑灰岩及白云岩的镜下鉴定
海胆,网格双晶
8、珊瑚
• 珊瑚以其整体的形状非常容 易识别。古生代的褶皱珊瑚 和平板珊瑚石方解石质的, 所以它们的显微结构保存完 好。珊瑚的壁一般是纤维状 的。细小的碎片缺乏珊瑚形 状特征的证据故而难以识别。
9、海绵动物
海绵动物:海绵体壁一般为晶粒结构,横切面上呈脑状。骨针 呈单轴、三轴或四轴的放射状,长为0.1~0.5mm左右,多晶 结构。海绵骨针与破碎瓣鳃类的区别是,海绵骨针的每一针均 很直,末端对称收缩变尖。
货币虫
栗孔虫
2、介形虫
• 双瓣壳,壳状从不足lmm到几mm。单瓣切面常呈 细月牙状。具层纤或玻纤结构。
介形虫壳体
介形虫碎片
3、三叶虫
镜下多呈散落、破碎状的骨片。切面常呈飘带状、弯钩状、 蛇曲状等。壳体一般较薄,内部有时有褐色裂纹。其刺为圆 管状(纵切)或圆环状(横切),均为玻纤结构。
4、腕足类
海绵,体 壁为晶粒 结构,呈 脑状,水 管中位亮 晶方解石
海 绵 骨 针
10、钙质藻类——(1)粗枝藻
粗枝藻:又称伞藻,为绿藻门的一个科。常以分节的 叶状或单叶状体的形式出现。外形呈圆柱状、棒状、 卵球状。大小为1—3mm。其上有侧枝孔。以多晶结 构常见。显微镜下常见的属种为米齐藻和蠕孔藻。
10、钙质藻类——(2)轮藻
显微结构——纤状结构
• ③球纤结构:纤体沿基点(即钙化中心)向周围辐射生长,直 至球纤之间相互嵌结为止。见于新生代的水螅、古老的红藻或 某些六射珊瑚中。 • 球纤结构在任何断面上均呈圆形或扇形,显放射状十字消光。
• ④柱层纤结构:纤体排列先由水平基线辐射构成柱纤结构,再 由水平柱纤层向外生长,纤体构成层纤结构,其与柱纤不同, 没有生长基线,也与层纤不同,弯曲度很大。仅见于软体动物 外层、腹足类口盖等。 • 柱层纤结构在横切面上也显十字消光,在纵切面上显扇形消光。 • ⑤玻纤结构:纤体宽0.5-1微米,垂直壳面,随壳面的平坦或弯 曲做平行或放射排列。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见于三叶虫、 介形虫、锥壳类的光壳节石等。 • 玻纤结构在单偏光下透明,有时因含有机质而呈浅棕黄色,正 交偏光下称均匀的波状消光。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
常见沉积岩肉眼鉴定简介鉴定内容和方法:碎屑岩:砾岩、砂岩、粉砂岩粘土岩:页岩、泥岩化学岩及生物化学岩:碳酸盐岩:石灰岩、泥灰岩、白云岩;硅质岩;铁质岩等火山碎屑岩:火山角砾岩、凝灰岩对照教材中所列沉积岩的主要鉴定特征,在肉眼下借助于放大镜、小刀等观察不同岩石类型的主要矿物成分、结构构造特征。
沉积岩是外动力地质作用形成的沉积物经过成岩作用形成的。
沉积岩的特征主要通过其颜色、构造、结构和成分来认识,沉积岩一般呈层状。
按成因及成分可大致分类为:1、碎屑岩类:包括正常的碎屑岩、火山碎屑岩;2、化学岩和生物化学岩。
一)沉积岩的颜色:沉积岩的颜色往往反映了岩石的成分和形成的环境。
白色的沉积岩多为纯净的高岭土、石英、方解石、盐类成分组成。
深灰色-黑色一般说明岩石中含有有机成分或散状的硫化铁等杂质。
是还原环境下形成的岩石;肉红色或深红色可能含有较多的正长石或氧化铁,是在氧化环境下形成的;含二价铁的硅酸盐组成绿色沉积岩,形成于弱还原环境。
沉积岩的系统分类表:二)沉积岩的构造:层理和层面构造是沉积岩特有的构造。
沉积岩因层理构造显示其非均匀性,层理有:水平的、波状起伏的、倾斜的、交错的等,肉眼看不到层理构造的为块状层理。
层面构造是各种地质作用在沉积物表面留下的痕迹。
常见的有波痕、泥裂、雨痕、虫迹等。
三)沉积岩的结构:沉积岩的结构与沉积岩的成因紧密相关可分为:碎屑岩具有碎屑结构、化学岩具有化学结构、生物成因的生物结构。
碎屑结构:按碎屑颗粒的直径大小又可分为:砾状结构:>2mm砂状结构:0.05—2mm之间粉砂状结构:0.O05—0.05mm之问.泥质结构:<0.005mm。
化学结构:矿物是通过胶体溶液或真溶液中以化学方式沉淀而生成的结构,它可以是隐晶的,也可以是显晶的。
生物结构:岩石中几乎全部或大部分由生物遗体(如贝壳等)所组成.四)沉积岩的矿物成分:沉积岩中的常见矿物有二十多种,各类沉积岩中的矿物成分有较大差别。
岩石鉴定
变质岩 5123-4手标本:岩石呈银白色,片状构造主要矿物:石英:油脂光泽,粒状,含量约为60%。
白云母:片状,珍珠光泽,粒径0.3~1cm,含量约为30%。
绿泥石;粒状,含量约为10%,粒径0.1~0.2cm。
初步定名银白色白云母石英片岩镜下:主要矿物:石英,粒径02~0.8mm,含量约65%。
白云母,片状连续分布.,含量约25%。
绿泥石,粒径0.25~0.4mm,含量约10% 。
特征矿物:白云母:片状解理机完全单片光下无色或颜色很浅,干涉色Ⅱ级顶到Ⅲ级平行消光.。
绿泥石:单偏光镜下呈放射状、鳞片状、隐晶状绿至黄绿弱多色性,正低至正中突起.干涉色为Ⅱ级灰常有蓝紫或锈褐色异常干涉色,平行消光.结构:鳞片粒状变晶结构,绿泥石为白云母二期变质产物。
构造:片状构造。
定名:含绿泥石白云母石英片岩定名原则:特征变质矿物+片状或柱状矿物+片岩片状构造:云母,闪石等片、柱状矿物和部分粒状矿物组成,他们平行排列所构成的面称为片理面.片理面可以较平直也可以形成波状弯曲,镜下所见均为洁净程度较好的片、柱状矿物的定向排列.鳞片粒状变晶结构:镜下变晶矿物以粒状矿物(石英,长石,方解石)为主,鳞片状矿物(云母,绿泥石,滑石)次之的变晶矿物.片岩:片状矿物、柱状矿物和粒状矿物组成,又是也含石榴石、十字石、电气石、帘石类以及碳酸盐矿物,有明显的片理构造,片状或柱状矿物至少>30%,粒状矿物中常以石英为主,可含一定数量长石,长石量<25%.岩石表现为显晶质的均粒鳞片变晶结构或斑状变晶结构,变晶粒度常大于0.1mm,以致在手标本上也不难鉴别出主要矿物,这就可与千枚岩相区别.c4-04手标本:岩石呈灰白色,千枚状构造,斑状结构变斑晶为硬绿泥石含量20%.基质含量为80%。
初步定名:灰白色硬绿泥石千枚岩镜下:总体呈斑状结构.其中变斑晶呈蒿束状结构,基质呈鳞片变晶结构变斑晶为硬绿泥石:束状鳞片状集合体,单偏光下多色性强,浅黄至金黄至褐色,正中突起干涉色为,二级蓝到高级白,平行消光.含量为20%基质主要为绢云母,同时含少量石英,总体含量为75%铁质:含量为5%.定名:硬绿泥石千枚岩C2-16手标本:岩石呈暗蓝色,片状构造.主要由蓝晶石、黑云母、长石等矿物组成.其中蓝晶石:蓝色、扁平长柱状,玻璃光泽,解理中等,含量为25%左右.黑云母:黑色,鳞片状,含量为50%.长石:他形,含量25%.初步定名:暗蓝色蓝晶石黑云母片岩石.主要矿物:黑云母,片状,干涉色为Ⅰ级灰——Ⅱ级绿,呈定向排列,具一组极完全解理,含量为55%±。
白云岩与灰岩的野外鉴定区别
广西有色金属集团资源勘查有限公司拉胆项目组工作资料
灰岩与白云岩的野外鉴定区别
石灰岩:在岩石新鲜面加HCl(5%)时强烈起泡,并可听到“吱吱”声。
此类岩石多为深灰色至灰色,致密、性脆,风化面光滑,无土状感。
厚层至巨厚层;少数为中细粒灰岩。
白云质灰岩:在岩石新鲜面加HCl时很快起泡,泡沫不如石灰岩多。
此类岩石常为灰至浅灰色,少数为浅黄色,致密、性脆,多具贝壳状断口,风化面较光滑,一般无刀砍状溶沟。
灰质白云岩:在岩石新鲜面加HCl时微弱起泡,无响声。
岩石多为浅灰色或浅黄灰色,断口一般为细瓷状,质较硬,风化面有少量刀砍状溶沟。
白云岩:在岩石新鲜面加HCl时不起泡,或起泡极弱,只在放大镜下观察时才能见到细小气泡缓慢出现,或将岩石磨成粉末后略起泡。
岩石多为浅灰色至浅黄灰色,断口较粗糙,多呈瓷状或砂糖状,质硬,风化面常有纵横交错的刀砍状溶沟。
照片1 白云岩一般具有刀砍纹
注:刀砍纹是野外区别灰岩与白云岩的一种现象,但并不是所有的白云岩都具有刀砍纹。
刀砍纹是由于白云岩沿解理面受到风化作用而形成的,一般认为方解石比白云石更容易受风化作用的影响,所以会有差异风化作用发生,形成刀砍纹。
纯灰岩溶蚀比较均匀,溶蚀面很平整光滑,很多地段形成弧形面。
如果碳酸盐岩中含泥量较多时(如泥灰岩),则在稀盐酸的蚀面上常留下黄色的泥质薄膜,含泥量愈高则黄色泥质薄膜愈明显。
刘湘华 2016.03.25
第1页。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
岩屑鉴定及描述方法1、碎屑岩的描述方法岩屑鉴定要有专人负责,现场鉴定除用肉眼观察外,须使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试齐及简易鉴定方法.鉴定过程中应剔去泥皮、掉块等假屑,目估各种岩屑百分含量变化,遵循逐包鉴定,上下对比,大套观察,分层描述的原则。
岩性描述的内容包括颜色、矿物成分、结构、构造、含油气性、化石、含有物、孔洞裂隙(缝)发育情况、次生变化等。
要求定名准确,条理清楚,文字简练.1。
1 颜色描述观察描述颜色时,要以干燥、新鲜面为准,要求采用“复合色”的描述方法(主要颜色在前,次要颜色在后).不用实物类比描述方法,如砖红色、猪肝色等。
要注意局部变化情况,如均不均匀,色斑及条带的分布规律等。
1.2 碎屑岩粒度分级及定名1。
2。
1 粒级划分标准(见表1)1.2.2 砂岩结构定名方法a.优势粒级定名法:岩石中某个粒级的含量>50%,其它种粒级含量均<20%,则以>50%的那种粒级命名.b.主、次粒级定名法:岩石中两种粒级的含量均<50%,又都≥35%,则分主次联合命名,次要粒级(量少者)放在前面,主要粒级(量多者)放在后面。
c.不等粒砂岩的命名:岩石中有三种粒级相近,每个粒级含量都<50%,但都>20%,任何两种粒级的含量之和又<70%时,则称为不等粒砂岩。
d.砂、泥岩过渡型岩石分类定名(见表2)1。
2.3 砾岩和角砾岩的分类及命名1。
2.3.1 粒度分类a.砾石含量≥50%者称砾岩;b.砾石含量在30-50%之间者称砂砾岩;c.砾石含量占10-30%为砾质砂(泥)岩;d.砾石含量≤10%为含砾砂(泥)岩1.2.3。
2 圆度分类:砾石:圆状、次圆状砾石≥50%;角砾岩:次棱角状、棱角状砾石含量超过砾石总量的50%1.2.3。
3 成分分类:a.单成分砾(角砾)岩:成分单一,某成分砾石占75%以上,叫××砾(角砾)岩b.复成分砾(角砾)岩:砾石成分复杂,由两种或两种以上岩石成分组成,亦统称砾(角砾)岩1.3 碎屑岩成分命名现场鉴定除用肉眼观察外,须使用放大镜、双目镜、各种试齐及简易鉴定方法,对能够识别的矿物成分,岩石碎屑成分及指相矿物(如海绿石、菱铁矿、黄铁矿等)进行描述,并目估重要矿物的百分含量。
岩石镜下鉴定指导书 Microsoft Word 文档
第一章岩浆岩岩石学实验指导一、岩浆岩薄片的镜下观察和描述在偏光显微镜下对岩石薄片进行深入、细致的观察、描述和分析是常规的且是最重要的岩石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岩石薄片的镜下观察和研究不仅可以更为准确地确定组成岩石的矿物组分和百分含量、粒度、次生变化等,而且可以提取更多的成因信息。
岩石结构的重要内容——矿物颗粒之间的相互关系也多为显微结构,多在显微镜下才能进行观察。
尤其是具细粒结构、微粒结构、隐晶质结构的岩浆岩,在手标本上表现出的岩石学性质比较有限,要进行更细致的观察和较准确的命名,必须进行镜下观察。
镜下观察和描述的内容主要是矿物成分及百分含量、显微结构、显微构造、次生变化等;在此基础上判断岩石中矿物的结晶顺序,并给出正确的定名。
首先在实验报告上写上实验名称、日期、姓名、班级及薄片号,若有对应的手标本,则把标本号记下,并对手标本进行详细的观察和描述。
(一)矿物成分的观察和描述:岩石薄片中,常可见多种矿物成分,初学者往往不知道从何下手。
建议按如下顺序进行观察和描述:(1)根据矿物颗粒的大小,采用低倍物镜或中倍物镜,在单偏光和正交偏光下反复地对整个岩石薄片概略地浏览,大致判断岩石的结构类型并分出有几种矿物;(2)对矿物一种一种地详细观察其晶体光学特征,一般先看铁镁矿物,再看硅铝矿物、副矿物和次生矿物;或按照矿物含量多少的顺序来观察。
(3)估计百分含量。
描述时,对具等粒结构、连续不等粒结构的岩石薄片,按矿物含量多少及其在分类命名中的作用,分主要矿物、次要矿物和副矿物分别描述;斑状结构则分斑晶和基质描述。
描述内容主要是矿物在单偏光、正交偏光下的主要晶体光学性质,包括形态、颜色、多色性、突起等级、解理特征、包裹体类型、最高干涉色、消光性质、消光角、双晶类型等,同时也要描述矿物颗粒的一些结构特征,如自形程度、粒度大小、与其他矿物的关系等,再次为矿物的次生变化特征,如次生矿物类型、大小、分布方式等。
对矿物名称的确定,一般要求定到矿物“种”,连续类质同象系列的矿物则要定到“亚种”。
三大类岩石肉眼区分方法
第一节侵入岩的肉眼鉴定1.岩类的确定肉眼鉴定侵入岩的岩类,可以根据其矿物成分和颜色来进行。
(1) 主要造岩矿物的肉眼鉴定组成侵入岩的矿物,主要有碱性长石、斜长石、钠长石、似长石(霞石、白榴石、方钠石等)、辉石、角闪石、橄榄石、黑云母、石英等。
1) 石英:岩石中有石英出现,通常表明SiO2过饱和,石英是酸性岩类的主要矿物。
石英在岩石中多呈烟灰色,不规则的粒状,无解理,贝壳状断口,油脂光泽、玻璃光泽。
因此易于灰白色的斜长石区别。
但当长石等矿物的解理不发育时,可用肉眼观察长石的双晶来区别。
鉴定岩石是否含石英时,最好将标本用水湿后观察。
这样,在同其他浅色矿物区别时效果会好一些。
2) 碱性长石:主要为正长石、微长石,在浅成侵入岩中可见透长石。
这些长石,从化学成分上说,统称为钾长石。
钾长石经常是肉红色、褐黄色、灰紫色、灰白色等。
以肉红色的钾长石最为常见。
但钾长石也有灰白色的,斜长石也有浅红色、蔷薇红色或肉红色的。
在鉴定两类长石时,颜色只能作为辅助条件,须考虑其他特征。
产于花岗岩中的正长石、微斜长石,常为他形粒状晶体,呈斑晶时可为自形晶。
正长石的卡式双晶常见(将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迎光转动到一个合适的角度,就可以看见以一条直线或折线为界,两边反光强度不一,即为卡式双晶)。
产于正长岩、霞石正长岩中的正长石,其颜色有时呈肉红色,有时呈灰色。
富钠斜长石在钾长石中呈条纹交生状态,成为条纹长石。
如果是钾长石在斜长石中成条纹交生状态,则成为反条纹长石。
粗大的条纹在手标本上可以观察到,如在钾长石的晶面或解理面上,可以见到一些大致沿一定方向的须根状细脉,其颜色多半比主题要浅,这些细脉就是条纹结构。
3) 斜长石:斜长石广泛产于各种侵入岩中,多呈暗灰色-白色,有时也有肉红色或褐灰色。
玻璃光泽,风华和蚀变后呈土状光泽,两组解理(即(001)与(010)解理)完全。
聚片双晶为重要鉴定特征,其观察方法如下:将标本来回转动,用肉眼或放大镜观察晶面或解理面上的反光情况,当看到互相平行的明暗相间的线段时,就是聚片双晶纹。
[教材]薄片鉴定
1、样号:2314—4 产地:重庆北碚定名:亮晶鲕粒灰岩00镜下鉴定:岩石主要由鲕粒及亮晶方解石胶结物及少量白云石组成,并含少量生物碎屑。
00鲕粒:含量78.5%,粒度0.4~0.7mm,内部多溶解后被方解石单晶充填,多数为单晶鲕,即由整个鲕粒基本上由一个球形包壳和一个方解石晶体组成,其同心层已经不复存在了。
含少量复鲕,放射鲕,双晶鲕,有的经过压实作用成变形鲕。
复鲕:在一个鲕粒中,包含两个或者多个小的鲕粒。
放射鲕:既具有放射结构的鲕粒。
00方解石单晶:二组完全解理,闪突起明显,高级白干涉色。
00生物碎屑:含量很少,约2%左右。
00亮晶胶结物:主要为方解石组成,含量20%左右,较洁净,具世代现象,第一世代呈栉壳状,围绕颗粒边缘分布,第二世代方解石半自形粒状,晶粒间接触界线较平直。
00白云石:主要由白云化作用形成,晶体不被染色。
00显微构造:可见缝合线构造。
00成岩作用:胶结作用,亮晶方解石胶结,第一世代呈栉壳状,围绕颗粒边缘分布,第二世代方解石半自形粒状。
压实作用,鲕粒发生变形。
压溶作用,可见缝合线构造。
交代左右,主要为白云石交代方解石。
溶蚀作用:单晶鲕,是刚形成的鲕粒在成岩期,遭受淡水淋滤作用,核心和同心层被溶解,然后又被充填。
002、样号:2311—2 产地:山东定名:砾屑灰岩00镜下鉴定:岩石主要由颗粒既胶结物组成。
00颗粒:颗粒成分主要为砾屑,生物碎屑。
砾屑成分为泥晶灰岩,含生屑球粒泥晶灰岩。
砾屑多呈竹叶状,次圆状,分选较好,粒度2mm~1cm,含量70%左右。
生物碎屑主要为三叶虫碎屑,腕足类碎屑,含量1%左右,其中三叶虫刺具玻纤结构,正交光下呈十字消光。
00胶结物:主要成分为亮晶方解石,部分发生白云化作用,不被染色。
胶结物胶结期次不明显,为重力胶结,具方向性,充填在砾屑的同一侧。
白云化作用从有选择性到无选择性,从交代胶结物到交代砾屑。
含量30%左右。
方解石:具三组完全解理,高级白干涉色,闪突起明显。
各类岩石标本鉴定及镜下鉴定图册
手标本描述岩石名称:白岗岩英文名称:Alaskite颜色:灰白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中粒结构矿物成分:几乎全由长石(70%)、石英(28%)构成,仅有少量零星黑云母(2%)。
化学成分:SiO2 74.30, TiO2 0.31, Al2O3 12.43, Fe2O3 1.11, FeO 1.67, MgO 0.23, MnO 0.06, CaO 1.84, Na2O 3.78, K2O 4.57, P2O5 0.12, H2O 0.44所属岩类及成因:酸性侵入岩,多为岩浆演化晚期的产物,相当于S-型花岗岩。
产地:北京八达岭 采集:王人镜藏号:075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描述:廖群安 数字化:廖群安薄片照片手标本描述岩石名称:白榴石响岩英文名称:Leucophonolite颜色:浅灰褐色构造:块状构造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结构矿物成分:斑晶:由榴石(25%)和钾长石(5%)组成,白榴石成自形多面体晶形,绢云母化蚀变严重基质:浅灰褐色的隐晶质物质,断口粗糙化学成分:SiO2 56.19, TiO2 0.62, Al2O3 19.04, Fe2O3 2.79, FeO 2.03, MgO 1.07, MnO 0.22, CaO 2.77, Na2O 8.10, K2O 5.52, P2O5 0.21, H2O 2.10所属岩类及成因:是中性过碱性的火山岩,常与其它碱性火山岩(粗面岩、碱性流纹岩等)共生,多出现在裂谷环境。
产地:吉林白头山 采集:邱家骧藏号:110 收藏:地大岩矿教研室描述:廖群安 数字化:廖群安薄片照片薄片描述岩石名称:白榴石响岩英文名称:Leucophonolite结构:斑状结构,基质隐晶质-玻璃质结构矿物成分:斑晶:由白榴石(25%)和钾长石(5%)组成,白榴石成自形多面体晶形,已被钾长石集合体取代,并具强烈的高岭土化蚀变。
基质:由玻璃质和少量的霏细状长石类矿物组成。
化学成分:SiO256.19, TiO20.62, Al2O319.04, Fe2O32.79, FeO 2.03, MgO 1.07, MnO 0.22, CaO 2.77, Na2O 8.10, K2O 5.52, P2O5 0.21, H2O 2.10所属岩类及成因:是中性过碱性的火山岩,常与其它碱性火山岩(粗面岩、碱性流纹岩等)共生,多出现在裂谷环境。
造岩矿物的镜下鉴定
1、英(Quartz)No=1.544(α),1.538(β);Ne=1.553(α),1.546(β);(+)No-Ne=0.009(α),0. 008(β)[结晶特点] 架状结构,高温变体β-英为六晶系,低温变体α-英为三晶系,在常压下两者转变温度为573℃。
[光学性质]颜色:无色、灰褐到黑、紫、绿、粉红色等;薄片中无色透明。
颜色同含有某些杂质有关。
突起:折射率略高于树胶,低正突起。
解理:无。
有时有裂纹。
干涉色:最高干涉色为Ⅰ级黄白色,一般为Ⅰ级灰白色。
消光性质:柱状轮廓者为平行消光;因应力作用常见不同类型的波状消光。
双晶:薄片中不见双晶或极少见双晶。
延性符号:柱状晶体为正延性。
光性异常:有时因应力作用成为二轴晶,(+)2V=8°-12°或可达20°,甚至4 0°。
在应力作用下,英可因压溶出现砂钟构造、“应力双晶”、不同类型的变形纹等。
最近有人研究了花岗质构造岩中英的液态包体同构造变形的关系指出:英中多液态包体弥合着因晚期脆性裂隙,大多数小包体同变形带的界限联系在一起,并沿此带的界限集中。
[鉴定特征] 低正突起,无解理,表面光滑,无色透明,无风化产物,Ⅰ级灰白干涉色和一轴正晶是其鉴定特征。
[产状及其他] 英是地壳中仅次于长的分布很广的矿物。
是岩浆岩、沉积岩、变质岩的常见组分。
2、解(Calcite)No=1.658-(1.740);Ne=1.468-(1.550);(-)No-Ne=0.172-(0.190)[化学组成]几乎是纯CaCO3,但可含有少量Mn、Fe、Mg及少量的Pb、Z n、Sr、Ba、Re、Co等。
[结晶特点] 不规则的等轴粒状,或具有菱形的晶体,或偏三角面体和菱面体的聚形、柱面与偏三角面体及菱面体的聚形,有时也呈鲕状、钟乳状、土状、球粒状、放射状集合体。
在薄片中很少见到解的自形晶,多成粒状产出。
[光学性质]颜色:无色或白色,但因杂质可有灰、黄、浅红色、绿蓝色:如为深玫瑰红色系含Mn(5%±) ,浅绿色系含Fe、Mg(Fe13%±,Mg7%±),粉红色系含Co等等。
沉积岩识别(附图片)第二部分
泥晶海百合茎灰岩 Micritic encrinite
• 暗灰红色.泥晶生屑结构.块状构造.由 海百合茎和泥晶构成.
• 海百合茎白色、灰白色或暗灰红色, 自形,常由多个茎环构成中空柱状,柱 粗5-15mm,柱长10-100mm,部分散落 成单个茎环.茎孔粗大,多圆形,少数五 边形.柱体长轴平行层面,但方向杂乱. 茎体间呈颗粒支撑,少量呈面接触或 缝合线接触.含量达70%.
• 砾屑和基质均暗淡无光泽,硬度小 于小刀,与稀盐酸反应强烈.
核形石灰岩 Oncolitic limestone〔373
• 灰—深灰色.核形石结构.块状构造.由 方解石质核形石和粒间填隙物构成, 硬度小于小刀.滴稀盐酸剧烈起泡.
• 核形石大多灰色,少数黑灰色,球或椭 球状,表面光滑,大小不均匀,约1-10mm 左右.小于5mm者多为灰色,大于5mm 者多深灰或黑灰色.以小于5mm为主. 内部大多结构均一,部分可见隐约的 同心状圈层.含量约75%.
• 泥晶黑色,致密,含量约70%.
泥晶砾屑灰岩〔竹叶状灰岩 Micritic calcirudite
• 灰褐色.砾屑结构.块状构造.由砾 屑和泥晶基质构成.
• 砾屑略呈饼状,断面竹叶状,暗灰 绿色,大小相差很大,约2-60mm,分 选很差,无定向排列,内部泥晶方 解石质,含量约70%.
• 泥晶基质褐黄色,分布在砾屑之间, 含量约30%.
鲕粒灰岩 Oolitic limestone<334>
• 深灰—黑灰色.鲕粒结构.纹层状 构造.由方解石质鲕粒和粒间填隙 物构成.硬度小于小刀.滴稀盐酸 剧烈起泡.
• 鲕粒黑色,多球或椭球形,大小较 均匀,以1mm左右为主,少数可达 2mm左右,内部略显同心状,粒度 较大者可见为复鲕.含量约79>
泥晶生屑灰岩的镜下鉴定2014.5
6、软体动物门—腹足类、瓣鳃类(双壳类)、头足类
1、腹足类:分布很广,海水、半咸水、淡水及陆地均有,常见 的有蜗牛、田螺、海螺等。腹足类的生活方式多种多样,但以 浅海移动底栖者为多。是深海或半深海沉积的良好指相标志。 2、双壳类:全为水生软体动物,两侧对称,具左右两片外套膜 分泌的两套外壳。如海扇、珠蚌等。生活方式有:固着生活、 正常底栖生活、深埋穴居生活。 3、头足类:是软体动物门发育最完善、最高级的一个纲,包括 鹦鹉螺类、菊石、箭石和现代的章鱼、乌贼等,全为海生的食 肉性动物,善于在水底爬行或水中游泳。
• 珊瑚以其整体的形状非常容易 识别。古生代的褶皱珊瑚和平 板珊瑚石方解石质的,所以它 们的显微结构保存完好。珊瑚 的壁一般是纤维状的。细小的 碎片缺乏珊瑚形状特征的证据 故而难以识别。
9、海绵动物
海绵体壁一般为晶粒结构,横切面上呈脑状。骨针呈单 轴、三轴或四轴的放射状,长为0.1~0.5mm左右,多晶结构。 海绵骨针的每一针均很直,末端对称收缩变尖。
多为复合体生态适应性很窄需要2030的水温正常盐度和清洁的海水不能有过多的泥砂水深一般不超过100米而在水深20米左右水温2529的清澈动荡环境珊瑚礁最为发育因此现在造礁珊瑚只分布在赤道南北纬28之间的浅海环境中
泥晶生屑灰岩的镜下鉴定
一 目的要求 1 观察生物碎屑灰岩结构组分的特征 2 辨别不同种类的古生物 二 实验内容 1.矿物成分 2 结构组分和结构类型 1)生物颗粒的结构和种类(重点和难点) 2)填隙物的结构:泥晶和亮晶胶结物 3)胶结类型及支撑方式 3.沉积后作用:溶解作用、矿物的转化作用、重结晶作用、 胶结作用、交代作用、压实与压溶作用、生物成岩作用 4.成因分析 5.岩石命名 三 作业(素描图) 完成泥晶生屑灰岩的鉴定报告一份。
碎屑岩组分的显微镜下特征系列之
碎屑岩组分的显微镜下特征系列之砂岩镜下随手拍jzpjzl1 粘土膜的生长序次:粘土膜由绿泥石和伊利石构成,邻颗粒一侧为绿泥石膜,邻孔隙以测为伊利石膜,绿泥石膜形成较早,并吸附有机质,伊利石膜形成较绿泥石膜晚,但厚度较大(左边照片为单偏光,右边为正交偏光)5 长石的帘石化现象(左边照片为单偏光,右边为正交偏光)17 闪锌矿充填孔隙,具正极高突起,解理发育,单偏光下呈褐黄色,正交偏光下全消光(左侧照片为单偏光,右侧为正交偏光)储集砂岩的常见空隙类型jzpjzl原生孔隙中最主要的是原生粒间孔隙,随着埋深增加,压实作用及胶结作用的进行而迅速减少,因此原生粒间孔是指在成岩演化过程中,由于成长压实及胶结作用,孔隙空间减少,但骨架颗粒之间未受到明显的溶解作用的这样一种孔隙。
7、复合型孔隙、超大孔隙:由两种以上成因类型的孔隙共同组合而成的孔隙称复合孔,如由粒间孔与溶蚀孔共同组成的孔以及由粒间孔与粒间溶孔组合而成的孔隙,由于各类孔隙之间的界线难以划分而造成;碎屑岩组分的显微镜下特征系列之——杂基jzpjzl其实除了块状砂岩的成因之外,还有很多问题目前尚无非常满意的合理解释,如:砂岩中凝灰质的来源问题,究竟是原本干净的砂岩在进入沉积盆地之后,由于远处的火山喷发使大量火山灰进入碎屑粒间成为填隙物,还是由于物源区存在纯的凝灰质母岩而导致砂岩含大量的凝灰质呢,11 填隙物以凝灰质为主,石英碎屑呈不规则状,似火山石英。
15 凝灰质为主胶结,碎屑以火山石英为主,具熔蚀港湾状边缘。
20 凝灰质与陆源杂基混合充填孔隙。
砂岩镜下随手拍jzpjzl自生石英的临孔一侧并没有被绿泥石所覆盖,但自生石英与碎屑石英颗粒之间可见极少量的自生绿泥石。
从照片中的现象可以判断:自生绿泥石膜的开始生长时间略早于石英再生长的开始时间,二者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内几乎同时在生长,且互不干扰,但绿泥石膜的结束时间可能略早于石英的再生长,即:绿泥石膜生长结束之后,自生石英的生长还在继续,以至于靠近剩余粒间孔的自生石英内包裹了少量的绿泥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古生物知识补充
• 构成生物碎屑的主要古生物有: • (1)钙质藻类 • (2)原生动物:古杯、海绵、有孔虫类 • (3)棘皮类:海百合、海胆等 • (4)软体动物:双壳类(瓣鳃类)、腹足类、
头足类、锥壳类。 • (5)腕足类 • (6)苔藓动物 • (7)节肢动物:三叶虫、介形虫 • (8)腔肠动物:珊瑚、层孔虫
• ③薄壁单晶结构:呈平行消光,仅见于窗格苔 藓虫科的间壁、中棱和红藻翁格达藻的细胞壁 中。
A、单晶结构立体示意图(正交偏光下)左 边为连生单晶结构,右边为网格单晶结构
B、海百合,连生单晶结构
C、海胆骨刺,单晶结构
D、海参骨片及骨刺
钙质生物化石的单晶结构
显微结构——纤状结构
• 纤状结构:由平行或放射状排列、单向延长的方 解石或文石组成,按晶体大小和形状分为五种:
• 3、构造:如示顶底构造。
• 4、生活习性及沉积环境
• 可以通过生物碎屑的分选磨圆程度以及灰 泥的含量来判断沉积环境的水动力强度和 能量强弱。
5、显微结构
• (1)粒状结构 • (2)单晶结构 • (3)纤状结构 • (4)柱状结构 • (5)片状结构
显微结构——粒状结构
• 粒状结构:由光性方位不一致,三向大致 等轴的方解石或文石集合体组成。
任何部分都表现为不规则消光。仅见于某些瓣鳃类的内层和腹足类的个别科 属的内层或中层。 • ⑤珍珠片状:由厚<1微米,宽5-10微米的文石小片叠积而成,单个片体呈 六边形、圆形或椭圆形。常组成头足类壳层的柱体,以及某些瓣鳃类、腹足 类的中层和内层。珍珠主要由这种将诶够组成。
平行片状
珍珠片状
腕足类壳体碎片片状结构
• 柱层纤结构在横切面上也显十字消光,在纵切面上显扇形消光。
• ⑤玻纤结构:纤体宽0.5-1微米,垂直壳面,随壳面的平坦或弯 曲做平行或放射排列。是节肢动物的主要特征,见于三叶虫、 介形虫、锥壳类的光壳节石等。
• 玻纤结构在单偏光下透明,有时因含有机质而呈浅棕黄色,正 交偏光下称均匀的波状消光。
各种纤状 结构立体图
足
腕 足 类 骨 刺 , 平 行 片 状
类 碎 片 , 平 行 片 状 、 柱 状
腕足类疹壳
5、苔藓虫
群体,镜下常见单个虫室或多个虫室连成的枝状、网状等。单 个虫室的横切面呈圆形、椭圆形或多角形,纵切面呈管状,内 部横板可有可无。壳壁或虫室壁一般较薄。平行片状结构,片 很薄,切面常呈极细的纤维状,平行壳壁排列。根据形态和极 薄的片状结构,强烈褶曲,把苔藓虫与腕足动物相区别。
货币虫
栗孔虫
2、介形虫
• 双瓣壳,壳状从不足lmm到几mm。单瓣切面常呈 细月牙状。具层纤或玻纤结构。
介形虫壳体
介形虫碎片
3、三叶虫
镜下多呈散落、破碎状的骨片。切面常呈飘带状、弯钩状、 蛇曲状等。壳体一般较薄,内部有时有褐色裂纹。其刺为圆 管状(纵切)或圆环状(横切),均为玻纤结构。
4、腕足类
• 单偏光下色浅,片稀疏,弯曲不规则,延伸较短。 • ③交错片状:由厚约4-20微米的呈板状或楔状的文石组成的纹片交错叠积而
成。仅见于某些瓣鳃类、腹足类、掘足类和软舌螺类的中层和内层。 • 小片光轴方向一致,在正交下以纹片作为独立的消光单位。 • ④复杂交错片状:纹片形状不规则,无一定规则界线,正交光下任意切面的
海绵,体 壁为晶粒 结构,呈 脑状,水 管中位亮 晶方解石
海 绵 骨 针
10、钙质藻类——(1)粗枝藻
粗枝藻:又称伞藻,为绿藻门的一个科。常以分节的 叶状或单叶状体的形式出现。外形呈圆柱状、棒状、 卵球状。大小为1—3mm。其上有侧枝孔。以多晶结 构常见。显微镜下常见的属种为米齐藻和蠕孔藻。
10、钙质藻类——(2)轮藻
交错片状
平 行 片 状
倾斜片状
牡蛎碎片 的珍珠片
状结构
(三)典型生物碎屑镜下鉴定特征
1、有孔虫
• 包括蜓,多为多房室的壳体。个体较小,多在0.5~2mm左 右。房室的排列方式可为平旋、螺旋、包旋或绕旋,形态 不一,切面形态变化较大。壳体可为单层式的隐粒、微粒 或玻纤结构,也可为外隐粒或微粒、内玻纤或层纤的异类 双层壳结构。
• ①平行片状:由厚度<1微米的方解石薄片或方解石纤体彼要结 构特征。
• 在垂直片层的切面上,正交下当片层平直时呈一致消光,片层弯曲时呈波状 消光。
• ②倾斜片状:由厚约1-2微米的同向倾斜的方解石薄片叠积而成。常见于蠕 虫栖管外层、腕足类内层、隐口目苔藓内层及瓣鳃类、腹足类个别科属的中 层。
高镁方解石 ●
钙镁碳酸盐 低镁-方解石-文石
文石
原白云石
○八射
○有些轮虫 ●
○ ○ ○
○ ○ ○八射 ○
● ● ●
●六射 ○ ○ ○
● ●
• 2、形态:
• 生物碎片的形态主要指的是薄片切面的形 态,有一般有三个面:即横切面、纵切面 和弦切面。我们在薄片中尽可能多找几个 切面,有利于恢复生物化石的原始形态。 生物碎片的形态主要由球形、椭球形、等 轴形、螺旋形和条带状等。
轮藻:轮藻以其藏卵器特征,便于鉴定,其藏卵器呈卵形、 球形或椭圆形,直径0.5-1mm,内部为一个空腔,外壁由管 状细胞组成,管内充填钙质,呈螺旋状。
10、钙质藻类—— (3)珊瑚藻
珊瑚藻:是红藻的典型代表,藻体呈羽状分支,单个节 片形状变化从圆柱状到棒状,内部由规则的弓形细胞层 组成,皮层呈叶状,分成一格格的小腔体。
腕足类:双瓣壳,一般个体较大,较厚,肉眼常常可见。可有壳 皱、疹孔、假疹孔或壳刺。常为单层平行片状结构、倾斜片状结 构。片较厚,在垂直壳面(垂直方解石片)的切面中表现为较粗 的纤维状,纤维与壳面平行或斜交。腕足刺也呈长管状或圆环状, 亦为平行片状结构。有的腕足类具有外片状内柱状的异类双层壳 结构。
腕
苔藓虫具窗格状结构
苔藓虫壳壁的平行片状结构
6、软体动物
常见的有瓣鳃类(双壳)、腹足类(螺)、头足类等。个体一般较大。 均为多晶结构。腹足类多为螺旋式,也有平旋式,内部无隔壁, 碎片的弯曲度较瓣鳃类更大一些。头足类为直管、弯管或旋转式 壳体,其最大特征是具有隔壁,壳体较薄且很均匀。
双壳类,壳体显晶粒状结构
1、藻类(Algae)
• (1)非骨架藻:蓝绿藻(蓝藻) • (2)骨架藻:绿藻、红藻。
蓝绿藻(蓝藻)
绿藻
红藻
2、原生动物——古杯
岩 石 风 化 面 上 的 古 杯
古
杯
纵
切
古杯动物复原图
面
2、原生动物——海绵
海绵动物
2、原生动物——有孔虫
各种有孔虫的雕塑
有孔虫的各个切面
3、棘皮动物
• (1)海胆 (2)海百合
生屑灰岩和白云岩的镜下鉴定
2010-11-10
一、生屑灰岩的镜下鉴定
鉴定生物碎屑的意义
• 1、化石颗粒是大多数碳酸盐岩常见的碎屑 组分,也是灰岩分类的重要依据。
• 2、化石组合可以用来划分区域性地层剖面, 有的标准化石还可以确定大的时代。
• 3、对于划分和对比细层,搞清生储盖的有 力层段和有利相带起着较大的作用。
显微结构——纤状结构
• ③球纤结构:纤体沿基点(即钙化中心)向周围辐射生长,直 至球纤之间相互嵌结为止。见于新生代的水螅、古老的红藻或 某些六射珊瑚中。
• 球纤结构在任何断面上均呈圆形或扇形,显放射状十字消光。
• ④柱层纤结构:纤体排列先由水平基线辐射构成柱纤结构,再 由水平柱纤层向外生长,纤体构成层纤结构,其与柱纤不同, 没有生长基线,也与层纤不同,弯曲度很大。仅见于软体动物 外层、腹足类口盖等。
A、胶粒外壳
C、微粒结构
B、珊瑚纵切面隐 粒结构(黑色)
D、钙质海绵骨针 晶粒结构
钙质生物化石的粒状结构
显微结构——单晶结构
• 单晶结构:骨片由单一的晶体组成,消光一致, 按晶体组成、消光特征分为:
• ①连生晶体结构:由单晶方解石组成,呈一致 消光,有时可见解理纹,为海百合骨板的主要 特征。
• ②网格单晶结构:是海胆类的主要特征。原生 方解石与后来充填的次生方解石光性方位不一 致,但是本身分别一致消光。
软体动物
腕足动物 苔藓动物 蠕虫动物 腔肠动物
海绵动物 原生动物 藻类植物
矿物成分 低镁方解石
三叶虫 介形虫 头足类 腹足类 双壳类
珊瑚 层孔虫
有孔虫
红藻 绿藻 古藻
▲ ● ● D▲ ▲ ▲ ● ● ● ●四射 ● ● ● ▲●
组成化石主体 组成化石主体 组成附属器官或者混入其他矿物间 生物死后和埋藏后转化的
海胆
海百合
4、软体动物——双壳类(半鳃类)
现代双壳类
双壳类结构
4、软体动物——腹足类
现代腹足类
腹足类的结构
4、软体动物——腹足类
鹦鹉螺
菊石
4、软体动物——锥壳类
软舌螺壳体形态
软舌螺复原图
软 舌 螺 化 石
5、腕足类
现代舌形贝(海豆芽)
腕足类化石
6、苔藓动物
苔 藓 虫
7、节肢动物
现 代 介 形 虫
①层纤结构:纤体大多垂直于基面生长(也有斜交的),随基面 弯曲而改变方向。具有层纤结构的化石有珊瑚、层孔虫、介形虫、 某些有孔虫、苔藓虫以及腕足类、瓣鳃类、腹足类、头足类和掘 足类壳的外层。 层纤结构随化石切面方向不同而有所变化:纵切面在单偏光下纤 体与下偏光垂直时界线较清晰,正交偏光下转动物台呈前进波状 消光。横切面中,纤体呈微粒状,但似均质,较明亮,呈不均一 波状消光。 ②柱纤结构:纤体沿基线向外向上生长,多呈束状或喷泉状,见 于轮藻藏卵器、水螅、六射珊瑚、层孔虫的硬体和瓣鳃类、腹足 类的个别种属壳的外层。 柱纤结构同样有方向性变化。柱纤结构纵切面呈长条形,大致显 前进波状消光;横切面呈圆形或多边形,呈十字消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