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
审计案例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审计案例财务舞弊案例分析一、案例背景公司是一家生产和销售电子产品的制造商,拥有多家分支机构和代理商。
该公司每年都会进行财务审计,旨在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然而,在最近一次审计过程中,审计师发现了一些异常现象,引发了对公司财务舞弊的怀疑。
二、案例分析1.财务数据不一致:审计师发现公司的财务数据在不同的记录中存在不一致的情况。
例如,销售记录与收入记录不匹配,支出记录与库存记录不符等。
这些不一致的数据可能是财务部门故意隐藏或篡改数据的结果。
2.内部控制缺失:审计师还发现公司的内部控制存在缺失。
例如,采购和支付程序没有严格执行,导致可能存在的虚假采购和非法支付。
此外,财务部门对账目的核查和审批程序不足,也为财务舞弊提供了机会。
3.风险管理不当:公司没有建立完善的风险管理体系,没有对潜在的财务舞弊风险进行全面评估和控制。
对于重要的财务流程和金融决策,也没有进行相应的风险管理和控制措施,容易导致财务舞弊行为的发生。
4.员工名义财务:财务舞弊往往涉及员工的名义财务。
例如,一些员工可能在财务记录中新增了一个不存在的供应商,并将支付的款项转入自己的账户。
审计师还发现了一些与员工业绩奖金有关的不正常财务记录,显示了员工个人财务利益和公司之间存在的冲突。
5.虚构销售和收入:审计师怀疑公司可能存在虚构销售和收入的行为。
例如,公司可能与一些代理商合谋,虚构销售和出货,增加公司的销售额和应收账款。
这种虚构销售和收入可以使公司的业绩看起来良好,吸引投资者和借贷机构的关注。
三、案例分析结果1.财务舞弊手段多样:通过对以上案例分析,我们可以看到财务舞弊行为的手段非常多样化,包括数据篡改、虚假采购、非法支付、名义财务等。
这些手段往往有一定的技术含量,需要相当水平的人员才能实施。
2.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的重要性:该案例也凸显了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在防范财务舞弊方面的重要性。
完善的内部控制措施可以有效监督和控制财务活动的真实性和合法性,避免财务数据被篡改和滥用。
财务领域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和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舞弊事件频发,严重影响了企业的财务状况和市场信誉。
为提高企业财务管理水平,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本报告通过对财务领域舞弊现象的分析,旨在揭示舞弊的成因、手段和危害,为相关部门和企业提供参考。
二、财务领域舞弊现象概述1. 舞弊类型(1)收入舞弊:虚构销售、虚增收入、提前确认收入等。
(2)成本舞弊:虚增成本、少计成本、隐瞒费用等。
(3)资产舞弊:虚构资产、低估资产、隐瞒资产减值等。
(4)负债舞弊:虚构负债、低估负债、隐瞒负债等。
2. 舞弊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交易来虚增收入、虚减成本、虚增资产、虚减负债。
(2)篡改会计凭证:通过篡改会计凭证来掩盖舞弊行为。
(3)操纵会计政策:通过操纵会计政策来调整财务报表,达到掩盖舞弊的目的。
(4)关联交易:通过关联交易来转移资产、利润,达到舞弊目的。
三、财务领域舞弊成因分析1. 企业内部因素(1)管理不善:企业内部管理制度不健全,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2)激励机制不完善:企业激励机制不合理,导致员工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3)道德风险:企业内部员工道德素质不高,缺乏职业道德,容易产生舞弊行为。
2. 外部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追求市场份额,可能会采取不正当手段,包括财务舞弊。
(2)法律法规不完善:我国相关法律法规在防范财务舞弊方面存在不足,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对企业的监管力度不够,导致企业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四、财务领域舞弊危害分析1. 侵害股东利益:财务舞弊导致企业财务报表失真,损害股东利益。
2. 误导投资者:财务舞弊误导投资者,导致投资决策失误。
3. 损害企业信誉:财务舞弊使企业信誉受损,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
4. 社会影响:财务舞弊扰乱市场经济秩序,损害社会公平正义。
五、防范与打击财务领域舞弊措施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制度,加强对财务活动的监督和管理。
财务报表舞弊分析
财务报表舞弊分析财务报表舞弊是公司不遵守财务会计报告标准,有意识地利用各种手段,歪曲企业某一特定时期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现金流量,对企业的经营活动情况做出不切实际的陈述。
近几年来发生了很多上市公司财务舞弊事件,不仅影响了公司本身的声誉,也给投资人和利益相关者带来经济损失,防舞弊迫在眉急。
本文从舞弊三角模型、舞弊动因分析、舞弊常见手段、三张报表调整方法四方面展开叙述,希望为财务报表使用者提供借鉴。
标签:舞弊三角模型;动因;手段;报表调整一、舞弊三角模型(一)舞弊定义舞弊就是为了虚构利润或获得某些不公平或不诚实的优势而进行的欺骗、弄虚作假、违背信任的行为。
舞弊可以是公司内部员工、经理或公司的所有者,也可能是外部的客户、供应商等。
除了个人欺诈还有公司欺诈,例如安然公司的破产。
(二)模型的组成部分压力:是企业舞弊者的行为动机。
刺激个人为其自身利益而进行舞弊的压力可分为四种——经济压力、恶癖的压力、工作的压力、其他压力。
例如,当公司的盈利性受到外部经济因素影响时,受到经营失败、破产威胁时,分析师预测高于实际盈利水平时。
机会:是可以进行舞弊而又能掩盖起来不被发现逃脱惩罚的时机。
包括缺乏企业舞弊行为的内部控制,信息不对称,能力不足和审计制度不健全,缺乏惩罚措施,无法判断工作的质量。
合理化:在某种环境下,舞弊者能够为自己的行为找到合理的借口。
例如,只是暂时借用这笔资金,出发点是好的。
当三个条件同时出现时,意味着舞弊的风险点很高,注册会计师应给予足够的关注,采用有效的程序控制风险。
二、舞弊动因(一)推卸责任管理层新上任当年,为了凸显在任的业绩,对当年的资产计提大额的减值准备,并可以在以后年度转回,造成利润的虚增,即所谓的“洗大澡”行为;企业经营过程中预测到潜亏,进行财务报表粉丝,归咎于会计制度、会计准则的变化。
(二)减少税费企业的利润和税费是正相关的,企业希望盈利,但也意味着需要缴纳更多的税费,导致净利润的减少,这时为了偷税、减税、漏税,产生了舞弊的动机。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不断发展和壮大,上市公司数量迅速增加,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和真实性成为了投资者、监管机构及社会公众关注的焦点。
然而,近年来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严重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破坏了市场秩序。
因此,对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及其监管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本文旨在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现状、识别方法及监管措施,以期为提高我国资本市场财务报告的质量和透明度提供参考。
二、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现状当前,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表现为虚构利润、隐瞒重大事项、滥用会计政策等方面。
这些舞弊行为往往伴随着复杂的会计操作和隐蔽的交易行为,使得投资者难以准确判断公司的真实财务状况。
此外,部分上市公司与中介机构合作进行舞弊,进一步加大了舞弊的隐蔽性和复杂性。
这些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投资者的决策和资本市场的健康发展。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1. 会计分析法: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报表,观察会计项目、利润结构、毛利率等指标的变化情况,以及是否存在异常的会计政策变更等,从而发现可能的舞弊行为。
2. 趋势分析法:通过分析公司历史财务数据,观察各项指标的变化趋势,以及是否存在异常波动,从而判断公司是否存在舞弊行为。
3. 比率分析法:通过计算并分析各种比率指标,如资产负债率、流动比率、速动比率等,以及不同期间的变动情况,从而发现公司的财务风险和潜在的舞弊行为。
4. 外部审计:借助专业审计机构的力量,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独立审计,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行为。
四、监管措施及建议1. 加强法律法规建设:完善相关法律法规,加大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提高违法成本。
2. 强化监管力度:监管机构应加强对上市公司的监管力度,定期进行财务检查和审计,及时发现并处理舞弊行为。
3. 提高信息披露透明度:要求上市公司及时、准确、完整地披露财务信息,为投资者提供充分的决策依据。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
财务舞弊案例分析财务舞弊是指企业或个人为了获取不正当的经济利益,故意对财务报告进行虚假记载、误导性陈述或重大遗漏,从而误导投资者和其他利益相关者的不法行为。
这种行为不仅违反了会计准则和法律法规,也破坏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的利益。
以下是对某公司财务舞弊案例的分析。
案例背景:某上市公司A在连续几年的财务报告中,通过虚构销售收入、虚增资产、隐瞒负债等手段,夸大了公司的盈利能力和财务状况。
这种行为在短期内提高了公司的股价,但随着时间的推移,真相逐渐浮出水面,最终导致了公司股价的暴跌和投资者的巨大损失。
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销售收入:公司A通过与关联方进行虚假交易,虚构了大量的销售收入。
这些交易在账面上看似正常,但实际上并没有真实的商品或服务交换。
2. 虚增资产:公司A通过高估存货价值、固定资产折旧不充分等手段,虚增了公司的资产总额,从而提高了公司的净资产和盈利能力。
3. 隐瞒负债:公司A通过将负债转移到表外,或者通过复杂的金融工具掩盖真实的负债情况,使得公司的负债水平看起来比实际情况要低。
舞弊动机分析:1. 提高股价:公司A的管理层可能希望通过财务舞弊来提高公司的股价,从而获得更高的薪酬和奖金。
2. 满足业绩指标:公司A可能面临来自股东或市场的压力,需要达到一定的业绩指标,因此采取了财务舞弊的手段。
3. 个人利益:公司A的某些高管可能为了个人利益,如股票期权等,而参与或默许了财务舞弊行为。
舞弊后果分析:1. 股价暴跌:随着财务舞弊的曝光,公司A的股价出现了大幅下跌,投资者遭受了巨大的经济损失。
2. 信誉损失:公司A的信誉受到了严重损害,客户和合作伙伴的信任度下降,公司的业务受到了影响。
3. 法律责任:公司A及其管理层可能面临法律诉讼和处罚,包括罚款、赔偿损失以及刑事责任。
防范措施建议:1. 加强内部控制: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体系,确保财务报告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 提高透明度:企业应提高财务报告的透明度,及时披露可能影响投资者判断的重大信息。
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分析(3篇)
第1篇摘要: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财务报告舞弊问题日益严重,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本文从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类型、成因、现状及防范措施等方面进行了深入分析,以期为我国企业防范财务报告舞弊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构、隐瞒、歪曲等手段,使财务报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为。
近年来,财务报告舞弊事件频发,给企业、投资者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风险。
因此,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的现状,探讨其成因和防范措施,对于维护我国金融市场稳定、促进企业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财务报告舞弊的定义与类型1. 定义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非法目的,通过虚构、隐瞒、歪曲等手段,使财务报告不符合实际情况的行为。
其主要目的是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监管部门等利益相关者,以获取不正当利益。
2. 类型根据舞弊手段的不同,财务报告舞弊可分为以下几种类型:(1)虚构交易:企业虚构交易,夸大收入、利润,降低负债,以美化财务报告。
(2)隐瞒交易:企业隐瞒实际交易,故意少计收入、利润,高估负债,以掩盖财务问题。
(3)歪曲事实:企业对财务数据进行分析、处理,故意夸大或缩小某些财务指标,误导利益相关者。
(4)滥用会计政策:企业滥用会计政策,故意选择有利于自身的会计处理方法,以操纵财务报告。
三、财务报告舞弊的成因1. 监管环境因素(1)监管制度不完善:我国现行财务报告制度存在一定程度的漏洞,为企业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监管力度不足:监管部门在监管过程中,存在监管不到位、处罚力度不够等问题。
2. 企业内部因素(1)管理层利益驱动:企业管理层为了实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2)内部审计机制不健全:企业内部审计机构不独立,审计工作流于形式,无法有效发现和防范舞弊。
(3)员工职业道德缺失:部分员工职业道德素质不高,为舞弊行为提供便利。
3. 社会环境因素(1)市场竞争激烈: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为了脱颖而出,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2024年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范文
《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识别及其监管研究》篇一一、引言近年来,随着资本市场的繁荣与扩张,上市公司数量及交易规模均呈显著增长趋势。
然而,伴随这种趋势,财务报告舞弊现象频发,其对社会、投资者和监管机构的负面影响也愈发突出。
如何有效地识别并监管上市公司的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已成为当前我国资本市场亟待解决的问题。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我国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及其监管策略,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与实践提供参考。
二、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概述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主要指公司在编制、报送财务报告过程中故意提供虚假或误导性的信息,导致财务报告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及现金流量。
此类行为不仅会损害投资者利益,影响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还可能引发系统性金融风险。
因此,识别和防范上市公司财务报告舞弊行为至关重要。
三、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识别方法(一)财务报表分析法财务报表分析法是识别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主要手段之一。
通过对财务报表进行横向与纵向比较,分析各项指标的异常变化,可以发现可能存在的舞弊线索。
例如,收入异常增长、存货周转率异常等,均可能为舞弊行为的信号。
(二)审计法审计法是防止和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通过审计师对财务报表的审计,可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审计过程中应重点关注会计政策变更、关联方交易等高风险领域。
(三)大数据分析法随着大数据技术的发展,大数据分析法在识别财务报告舞弊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
通过分析公司的财务数据与其他相关数据的关联性,可以发现潜在的舞弊行为。
例如,利用数据挖掘技术分析公司的经营数据、市场数据等,可以找出异常的交易模式和关联关系。
四、监管策略研究(一)完善法律法规体系应进一步完善相关法律法规,提高对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处罚力度,以增强法律的威慑力。
同时,应明确监管机构的职责和权力,确保其能够有效地执行监管任务。
(二)加强监管机构建设应加强监管机构的建设,提高监管人员的专业素质和业务能力。
财务报告舞弊现象分析(3篇)
第1篇一、引言随着我国市场经济体制的不断完善,企业财务报告舞弊现象日益凸显。
财务报告舞弊不仅损害了企业的利益,还影响了市场的公平竞争,甚至对国家金融安全构成威胁。
本文旨在分析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表现形式及危害,并提出相应的防范措施。
二、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原因1. 企业利益驱动企业在追求利润最大化的过程中,为了美化财务报表,提高股价,可能会采取财务报告舞弊手段。
这种现象在上市公司尤为突出,因为上市公司面临着巨大的市场竞争压力,需要通过良好的业绩表现来吸引投资者。
2. 内部控制薄弱内部控制是防止财务报告舞弊的重要手段。
然而,部分企业内部控制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监管不力监管机构在监管过程中存在漏洞,导致部分企业得以逍遥法外。
此外,监管机构在执法过程中存在不严、不公等问题,也助长了舞弊现象。
4. 会计准则不完善会计准则在一定程度上为企业舞弊提供了可操作的空间。
部分会计准则过于复杂,难以理解,导致企业会计人员对准则的理解出现偏差,从而引发舞弊行为。
5. 社会风气影响社会风气对财务报告舞弊现象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这种风气在一定程度上助长了舞弊现象。
三、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表现形式1. 收入确认舞弊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构收入等方式,人为提高利润,美化财务报表。
2. 成本费用舞弊企业通过虚列成本、少计费用等手段,降低成本费用,提高利润。
3. 资产负债舞弊企业通过虚增资产、虚减负债等方式,美化财务报表,误导投资者。
4. 投资收益舞弊企业通过虚构投资收益、隐瞒投资损失等手段,美化财务报表。
5. 财务报告披露舞弊企业故意隐瞒重要信息,误导投资者。
四、财务报告舞弊现象的危害1. 损害企业利益财务报告舞弊导致企业财务状况失真,损害了企业利益。
2. 损害投资者利益投资者根据虚假的财务报告做出投资决策,导致投资损失。
3. 影响市场公平竞争财务报告舞弊企业通过虚假的财务报表获得竞争优势,损害了市场公平竞争。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背景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竞争日益激烈,部分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各种手段进行财务舞弊,严重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合法权益。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案例进行分析,旨在揭示财务舞弊的手段、危害及防范措施,为企业和监管部门提供有益的参考。
二、案例简介某上市公司(以下简称“A公司”)在2015年至2018年间,通过虚构交易、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误导投资者。
具体舞弊手段如下:1. 虚构交易: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计入公司报表,虚增营业收入。
2. 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长收入确认周期等手段,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虚增当期利润。
3. 隐瞒费用:A公司通过虚构费用、降低费用标准等手段,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减少当期费用,虚增当期利润。
4. 虚增资产:A公司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资产计入公司报表,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三、舞弊手段分析1. 虚构交易:虚构交易是财务舞弊的常见手段,企业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手段,将不存在的销售收入计入报表,从而达到虚增收入、利润的目的。
在本案例中,A公司虚构了大量的销售合同,虚增了营业收入。
2. 虚增收入:虚增收入是财务舞弊的另一种常见手段,企业通过提前确认收入、延长收入确认周期等手段,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延长收入确认周期,将本应计入下期的收入提前计入本期,虚增了当期利润。
3. 隐藏费用:隐藏费用是财务舞弊的又一手段,企业通过虚构费用、降低费用标准等手段,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从而虚增当期利润。
在本案例中,A公司通过降低费用标准,将本应计入本期的费用推迟计入下期,虚增了当期利润。
4. 虚增资产:虚增资产是财务舞弊的一种手段,企业通过虚构资产、虚增资产价值等手段,将不存在的资产计入报表,从而虚增公司资产总额。
财务舞弊事件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事件背景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然而,一些企业为了追求短期利益,不惜采取财务舞弊的手段,以达到粉饰业绩、误导投资者等目的。
本报告针对一起典型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分析,以期为企业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借鉴。
二、事件概述2019年,我国某知名上市公司A公司因涉嫌财务舞弊被证监会调查。
经调查,A公司在2016年至2018年间,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虚减成本等手段,虚增利润近10亿元。
该事件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对投资者信心造成了严重打击。
三、事件分析1. 舞弊动机A公司财务舞弊的动机主要有以下几点:(1)追求短期利益: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A公司为了提高业绩,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吸引投资者关注。
(2)掩盖经营困境:A公司在发展过程中,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滞销等问题,为了掩盖这些问题,公司管理层采取了财务舞弊手段。
(3)满足高管利益:A公司部分高管为了获取高额薪酬和奖金,通过财务舞弊手段虚增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最大化。
2. 舞弊手段A公司采取的财务舞弊手段主要包括以下几种:(1)虚构业务: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增值税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提前确认收入、虚增应收账款等方式,虚增利润。
(3)虚减成本:A公司通过虚构采购合同、虚减存货等方式,虚减成本。
(4)关联交易:A公司通过关联交易,将利润转移到关联方,以达到粉饰业绩的目的。
3. 舞弊原因(1)内部控制不健全:A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缺乏有效的监督和制约机制,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2)审计监督不力:A公司外部审计机构未能及时发现财务舞弊行为,审计监督不力。
(3)道德风险:部分管理层和员工职业道德缺失,为追求个人利益而采取舞弊手段。
四、防范与建议1. 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企业应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各岗位的职责和权限,加强内部监督和制约,从源头上防范财务舞弊。
财务人员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财务人员利用职务之便,通过伪造、篡改、隐匿、销毁会计凭证、会计账簿、财务报表等手段,以达到非法获取经济利益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企业规模不断扩大,财务管理日益复杂,财务舞弊案件也呈现出上升趋势。
本报告通过对某企业财务人员舞弊案例的分析,旨在揭示财务舞弊的特点、原因和防范措施,为我国企业加强财务管理提供参考。
二、案例背景某企业成立于1990年,主要从事制造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已成为行业领军企业。
近年来,由于市场竞争加剧,企业业绩下滑,财务状况恶化。
2018年,企业内部审计发现财务部门存在严重违规现象,经调查发现,财务人员李某涉嫌舞弊。
三、案例经过1. 发现线索2018年,企业内部审计部门在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时,发现某笔业务收入与实际销售情况不符。
审计人员进一步调查发现,该笔业务收入被李某篡改,用于掩盖其个人支出。
2. 调查取证审计部门成立专项调查组,对李某进行调查。
经查,李某自2015年起,利用职务之便,采取虚列支出、伪造发票、虚增成本等方式,非法侵占企业资金。
调查组共发现李某涉嫌舞弊金额达数百万元。
3. 处理结果根据调查结果,企业对李某进行了严肃处理,将其开除并追究相关责任。
同时,企业对财务部门进行全面整顿,加强内部控制,防止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四、案例分析1. 舞弊特点(1)手段隐蔽:李某通过虚列支出、伪造发票等方式,将舞弊行为隐藏在正常业务中,不易被发现。
(2)金额较大:李某舞弊金额达数百万元,对企业财务状况造成严重影响。
(3)时间长:李某舞弊行为持续数年,说明企业内部控制存在严重漏洞。
2. 舞弊原因(1)内部监督不力:企业内部审计部门未能及时发现李某的舞弊行为,说明内部监督机制存在缺陷。
(2)道德风险:李某利用职务之便,追求个人利益,道德风险意识淡薄。
(3)制度漏洞: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为舞弊行为提供了可乘之机。
3. 防范措施(1)加强内部审计:设立独立的审计部门,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核,提高审计效率和质量。
财务报表的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分析
财务报表的舞弊行为特征及预警信号分析财务报表是企业的重要信息披露工具,对于投资者、债权人、管理层等利益相关者来说,财务报表能够反映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状况等关键信息。
然而,随着金融市场的不断发展,财务报表舞弊逐渐成为现实,这不仅给企业带来重大损失,还可能对相关方的利益造成影响。
因此,本文将从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的特征和预警信号两方面进行分析,以期提供一定参考价值。
一、财务报表舞弊行为特征分析1、收入舞弊收入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常常是企业营收的主要来源,因此,对于企业而言,收入数据的真实性和完整性十分重要。
然而,有的企业可能存在虚构收入等收入舞弊行为。
收入的虚构表现为在财务报表中假借虚假销售合同、滞销存货的处理、使用不当的减免折让等方式提高收入水平。
此外,在财务报表中也常常可以看到企业利用关联方进行收入转移的情况,也就是所谓的“内部交易”。
2、成本费用舞弊成本是企业生产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企业的经营成果则是体现在毛利润和利润额上。
因此,为掩盖实际盈利水平,有些企业发生成本费用舞弊。
企业可能借助供应商来虚假采购、通过提前计提费用、资产减值等方式降低成本,增加企业的利润水平。
此外,企业还可能通过关联方的借款等方式虚构费用,以达到掩盖真实经营情况的目的。
3、现金流量舞弊现金流量反映了企业现金收入和支付的情况,也是投资者关注的一个方面。
然而,为了虚构财务数据,有些企业通过现金流量舞弊来掩盖其真实经营情况。
现金流量舞弊的表现为通过关联方资金调拨、虚构非经营性现金流入等方式掩盖企业经营现金流量的短板。
此外,存在“资产负债表陷阱”的企业也有可能在现金流量方面出现问题。
二、预警信号分析1、财务报表数据异常财务报表数据异常是舞弊行为最为显著的信号之一。
财务报表数据异常表现为某些关键数据明显与一般行业水平或历史数据不符,通常是过高或过低,或者在短时间内发生大幅度波动。
此外,还有些企业可能存在财务数据调整的情况。
财务舞弊的案例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企业在财务管理过程中,通过虚假的会计记录、报表或其他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的行为。
这种行为严重破坏了企业的财务秩序,损害了投资者、债权人和社会公众的利益。
本报告将通过对一起财务舞弊案件的深入分析,揭示其背后的原因、手法和影响,以期为我国企业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借鉴。
二、案件背景(一)公司简介本案涉及的上市公司为A公司,成立于20世纪90年代,主要从事电子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公司曾一度是国内电子行业的领军企业,但近年来因财务舞弊丑闻陷入困境。
(二)财务舞弊原因1. 公司内部治理缺陷:A公司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薄弱,缺乏有效的监督机制。
2. 业绩压力:A公司面临市场竞争加剧、产品更新换代加快等压力,业绩下滑,为达到业绩目标,管理层采取了财务舞弊手段。
3. 利益驱动:部分管理人员和财务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参与或默许财务舞弊行为。
三、财务舞弊手法1. 虚增收入:A公司通过虚构销售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增收入,虚报销售收入。
2. 虚减成本:A公司通过虚构采购订单、虚报库存等方式虚减成本,虚报利润。
3. 隐瞒债务:A公司通过隐瞒负债、虚构担保等方式隐瞒债务,虚报财务状况。
四、案件调查过程1. 监管部门介入:监管部门在接到举报后,立即对A公司进行立案调查。
2. 内部审计:监管部门聘请专业审计机构对A公司进行全面审计,发现财务舞弊事实。
3. 调查取证:监管部门通过调查取证,查明A公司财务舞弊的具体手法和涉案人员。
4. 公开处理:监管部门对A公司及相关责任人进行公开处理,包括罚款、吊销营业执照、追究刑事责任等。
五、案件影响1. 公司股价下跌: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股价大幅下跌,投资者利益受损。
2. 行业信誉受损: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损害了整个电子行业的信誉,影响了投资者对我国电子行业的信心。
3. 监管环境恶化:A公司财务舞弊事件暴露出我国部分上市公司治理结构和内部控制制度存在缺陷,加剧了监管环境的恶化。
企业财务报告舞弊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研究
企业财务报告舞弊风险的识别与防范对策研究一、引言企业财务报告是企业向外界传达财务信息的重要手段,对于投资者、债权人、和其他利益相关者来说具有重要的决策价值。
然而,财务报告舞弊行为的存在对企业信誉和金融市场稳定产生严重影响。
本文将对企业财务报告舞弊风险进行识别与防范对策研究,以提高企业财务报告的诚信和准确性,维护金融市场的稳定。
二、现状分析1. 财务报告舞弊风险的定义与特征财务报告舞弊是指企业为达到一定的经济利益,通过篡改财务信息、隐瞒重要信息、欺骗投资者等手段,误导用户对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状况的判断,实施违法违规行为。
财务报告舞弊的特征包括虚构财务信息、非常规会计处理、信息披露不透明等。
2. 财务报告舞弊风险的影响财务报告舞弊对企业及金融市场的影响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 企业信誉受损: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使企业丧失了市场的信任和声誉,投资者、债权人失去对企业的信心,可能导致企业陷入信任危机。
(2) 金融市场风险增加: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使得市场信息不真实,导致投资者无法准确判断企业的价值和风险,金融市场的稳定性受到威胁。
(3) 社会经济秩序紊乱:财务报告舞弊行为使得金融市场的秩序受到破坏,严重影响到国家经济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三、存在问题1. 公司治理不健全公司治理不健全是财务报告舞弊的主要原因之一。
一些企业缺乏独立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内部控制机制不完善,导致内部人员可以滥用职权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2. 会计准则缺陷目前的会计准则在一些方面仍存在缺陷,容易被不诚实的企业利用进行财务报告舞弊。
例如,某些会计准则对于关联交易、资产减值等方面的规定不够详细和严格。
3. 内部控制不完善企业内部控制制度不完善是财务报告舞弊风险的重要因素。
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机制会导致企业信息的不准确性和透明度不高。
四、对策建议针对上述存在的问题,应采取以下对策来识别和防范企业财务报告舞弊风险:1. 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加强对企业的监管,要求上市公司建立独立的董事会和审计委员会,加强对企业管理层的监督和约束。
财务舞弊结果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报告摘要本报告针对某公司近期发生的财务舞弊事件进行深入分析,旨在揭示舞弊原因、手段、影响及后果,并提出相应的预防措施和建议。
通过本次分析,有助于提高公司内部控制水平,防范类似事件再次发生。
二、背景介绍某公司成立于2000年,是一家集研发、生产、销售为一体的高新技术企业。
近年来,公司业绩稳步增长,但在2019年年底,公司财务报表被审计师发现存在严重的财务舞弊行为。
经调查,公司部分管理人员涉嫌通过虚构业务、虚增收入、隐瞒费用等手段,虚增公司利润,以达到个人利益的目的。
三、舞弊事件概述1. 舞弊手段(1)虚构业务:部分管理人员通过伪造合同、虚开发票等方式,虚构销售业务,虚增收入。
(2)虚增收入: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销售价格、延迟确认收入等方式,虚增收入。
(3)隐瞒费用:部分管理人员通过调整成本、隐瞒费用等方式,降低费用支出,提高利润。
2. 舞弊时间:2016年至2019年。
3. 舞弊金额:涉及金额约5000万元。
四、舞弊原因分析1. 内部控制缺陷(1)缺乏有效的内部控制制度: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缺乏对关键业务流程的监督和制约。
(2)内部控制执行不到位:部分管理人员对内部控制制度认识不足,执行不到位。
2. 人力资源管理问题(1)薪酬激励制度不合理:公司薪酬激励制度与业绩考核脱节,导致部分管理人员为追求个人利益而进行舞弊。
(2)员工培训不足:部分管理人员缺乏职业道德和职业素养,对公司内部控制制度了解不深。
3. 监督机制不完善(1)审计监督不到位:公司内部审计部门监督力度不足,未能及时发现和纠正财务舞弊行为。
(2)外部审计存在缺陷:外部审计师在审计过程中,未能发现公司财务报表中的异常情况。
五、舞弊后果分析1. 经济损失:公司因财务舞弊导致利润虚增,虚增金额约5000万元,给公司带来严重的经济损失。
2. 信誉受损:公司财务舞弊事件被曝光后,公司声誉受到严重影响,客户和投资者对公司失去信心。
3. 法律风险:公司财务舞弊行为可能涉及违法违规,给公司带来法律风险。
理论届财务舞弊分析报告(3篇)
第1篇摘要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企业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给企业和社会带来了巨大的损失。
本文从财务舞弊的定义、类型、原因及危害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防范措施,旨在为我国理论界和企业提供有益的参考。
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达到某种目的,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篡改数据等手段,故意歪曲财务状况的行为。
近年来,我国企业财务舞弊事件频发,引起了社会广泛关注。
本文将对理论界财务舞弊现象进行深入分析,以期为相关领域的研究和实践提供参考。
二、财务舞弊的定义、类型及原因1. 定义财务舞弊是指企业为了实现非法目的,通过虚构交易、隐瞒事实、篡改数据等手段,故意歪曲财务状况的行为。
财务舞弊具有以下特点:(1)故意性:企业有意识地实施舞弊行为,以达到非法目的。
(2)隐蔽性:舞弊行为往往具有较强的隐蔽性,不易被发现。
(3)严重性:财务舞弊行为严重损害了企业利益、投资者利益和社会公共利益。
2. 类型(1)收入舞弊:虚构销售收入、隐瞒销售退回等。
(2)成本舞弊:虚列成本、隐瞒成本支出等。
(3)资产舞弊:虚构资产、隐瞒资产损失等。
(4)负债舞弊:虚构负债、隐瞒负债支出等。
(5)所有者权益舞弊:虚构所有者权益、隐瞒所有者权益变动等。
3. 原因(1)企业内部因素:企业内部治理结构不完善、内部控制制度不健全、利益输送、高管权力过大等。
(2)外部因素:市场竞争激烈、监管不力、审计质量不高、道德风险等。
三、财务舞弊的危害1. 损害企业利益:财务舞弊导致企业资产流失、负债增加,严重影响企业正常运营和发展。
2. 损害投资者利益:财务舞弊使投资者无法真实了解企业财务状况,导致投资决策失误,造成经济损失。
3. 损害社会公共利益:财务舞弊行为扰乱了市场秩序,损害了社会公共利益,降低了社会信任度。
4. 损害审计质量:财务舞弊使审计工作难度加大,降低了审计质量,影响了审计行业的公信力。
四、防范财务舞弊的措施1. 完善企业内部治理结构:建立健全公司治理机制,明确各层级职责,加强内部监督。
财务舞弊分析报告书范文(3篇)
第1篇一、报告概述报告名称:财务舞弊分析报告报告日期:2023年X月X日报告单位:XXX公司审计部报告编制人:XXX报告摘要:本报告旨在对XXX公司在2022年度财务报表中发现的财务舞弊行为进行深入分析,包括舞弊动机、手段、影响及防范措施等,为加强公司内部控制和风险管理提供参考。
二、背景介绍XXX公司成立于20XX年,主要从事XXX行业的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
近年来,公司业务规模不断扩大,经营业绩显著。
然而,在2022年度的财务报表审计过程中,我们发现公司存在财务舞弊行为,严重影响了公司的财务状况和声誉。
三、舞弊行为分析1. 舞弊动机(1)业绩压力:公司为了满足股东和投资者的期望,追求短期业绩增长,不惜采取舞弊手段虚增收入、利润。
(2)个人利益:部分管理人员为了个人利益,利用职务之便进行舞弊,获取不正当收益。
2. 舞弊手段(1)虚构交易:通过虚构销售合同、采购订单等,虚增收入和利润。
(2)调整报表:通过调整会计估计、变更会计政策等手段,调整利润。
(3)隐瞒费用:将应计入当期费用的支出延迟至下期,虚增当期利润。
(4)关联交易:利用关联方关系,进行不公平交易,转移公司利益。
3. 舞弊影响(1)财务报表失真:公司财务报表不能真实反映公司的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误导投资者和债权人。
(2)损害公司声誉:舞弊行为损害了公司的社会形象和声誉,影响公司长期发展。
(3)法律风险:公司可能面临法律诉讼,承担法律责任。
四、防范措施1. 加强内部控制(1)完善内部控制制度:建立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明确各部门职责,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2)加强监督检查:定期对财务报表进行审计,确保财务数据的真实性和准确性。
(3)加强人员培训:提高员工的法律意识和职业道德,增强员工的诚信观念。
2. 优化激励机制(1)建立长期激励机制:将员工薪酬与公司长期业绩挂钩,避免短期行为。
(2)完善绩效考核体系:科学设定绩效考核指标,避免业绩压力导致的舞弊行为。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应对
1、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存货舞弊的迹象
• • • • •
23
(1)存货占总资产的比重增长或下降过速而无合理解释 或理由不充分; (2)在企业的经营环境和经营状况无重大变化的情况 下,企业单位产品销售成本大幅上升或下降; (3)与以前年度相比,在产品的账面价值增加或下降幅 度过大; (4)存货以及与存货相关的账户存在对企业损益影响重 大的会计调整; (5)财务上的存货明细账与仓库的实物明细账长期核对 不清等等。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 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朱耀中 2008年7月25日
• • • •
一、财务报表舞弊的动机 二、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以及应对 三、财务报表舞弊案例分析 四、总结
1
2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3)盘点过程中应注意的细节 A、不要太早告诉企业将要检查的地点,以防止企业转 移实物资产来掩盖资产不实; B、注意对已经封好的包装箱进一步抽查,防止被审计 单位以空箱冒充实箱; C、在抽查存货数量时,应参与计数工作,而不应听被 审计单位工作人员报数,防止虚报; D、索取库位图,防止被审计单位工作人员重复盘点; E、应关注实物资产的品质状况,注意是否存在毁损、 陈旧、过时及残次的情况。
33
34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财务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二、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以及应对
•
针对可能产生的存货舞弊,我们需要在 审计中注意以下主要内容 :
– – – – – 1、分析企业是否存在存货舞弊的迹象 2、对发现异常的存货收付原始单据的仔细核对 3、比较各期间的存货计价方法和成本核算方法变化 4、单位存货成本的分析比较 5、报表中常见的舞弊行为及审计中的应对方法 二、主要的财务报表舞弊行为以及应对
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及防范的案例分析
பைடு நூலகம் 内容摘要
为了有效识别公司财务舞弊,我们需要对财务报表进行全面、深入的分析。 首先,要财务报表中一些异常指标,如收入增长与净利润增长的不匹配、关联方 交易的非正常表现等。其次,要了解公司的业务模式和行业特点,以判断其财务 数据的合理性和可信度。此外,还要公司内部控制制度的有效性,以及治理结构 是否完善。
总结
总结
本次演示从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防范两个方面进行了分析和探讨。
参考内容
内容摘要
在经济发展的大潮中,财务舞弊案件频频出现,给企业的可持续发展和投资 者的利益带来了严重威胁。如何有效识别和防范财务舞弊成为了社会各界的焦点。 本次演示将以康得新企业为例,深入探讨公司财务舞弊案例,分析其识别方法及 防范措施。
财务舞弊行为识别及防范的案 例分析
01 引言
目录
02 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
03
财务舞弊行为防范措 施
04 案例分析
05 总结
06 参考内容
引言
引言
财务舞弊行为是一种不正当的、非法的行为,它严重扭曲了企业的财务状况 和经营成果,给企业带来极大的负面影响。财务舞弊行为不仅会损害企业的声誉, 还会给投资者带来损失,破坏市场秩序。因此,识别和防范财务舞弊行为显得尤 为重要。本次演示将从财务舞弊行为的识别和防范两个方面,通过具体案例进行 分析和探讨。
三、防范财务舞弊的措施
2、增强企业内控力度并严格监督执行:公司应加强内部控制,确保各项制度 和规定的执行。这包括定期对内控制度进行评估和更新,以及加强对财务活动的 监督和管理。
三、防范财务舞弊的措施
3、建立定期培训考核机制,提高从业人员素质:公司应建立定期培训考核机 制,提高从业人员对财务舞弊的警觉性和应对能力。同时,对从业人员进行职业 道德教育,增强其责任感和诚信意识。
财务舞弊经济分析报告(3篇)
第1篇一、引言财务舞弊是指企业通过虚构交易、隐瞒债务、夸大资产、虚增收入等手段,以达到非法目的或误导投资者、债权人等利益相关者的行为。
近年来,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财务舞弊现象日益严重,给我国经济和社会稳定带来了极大的危害。
本报告旨在通过对财务舞弊的经济分析,揭示其产生的原因、危害及应对措施,为我国防范和打击财务舞弊提供参考。
二、财务舞弊的原因分析1. 盈利压力在市场竞争日益激烈的背景下,企业面临巨大的盈利压力。
部分企业为了达到业绩目标,不惜采取财务舞弊手段虚增收入、隐瞒成本,以提升企业盈利能力。
2. 利益驱动财务舞弊往往涉及企业内部管理层、股东、债权人等多方利益。
在利益驱动下,部分企业为了实现个人或集团利益最大化,不惜采取舞弊手段。
3. 法规不完善我国财务法规体系尚不完善,部分法规存在漏洞,为财务舞弊提供了可乘之机。
此外,执法力度不足、监管体系不健全等问题,也使得财务舞弊行为难以得到有效遏制。
4. 内部控制缺陷企业内部控制体系不健全,内部控制制度执行不到位,导致财务舞弊行为有机可乘。
例如,缺乏有效的审计、监督和激励机制,使得内部控制制度形同虚设。
5. 企业文化因素部分企业内部存在不健康的竞争文化,企业领导层为了追求短期利益,忽视长期发展,导致财务舞弊行为屡禁不止。
三、财务舞弊的危害分析1. 侵害投资者利益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投资者对企业的真实经营状况产生误判,进而导致投资决策失误,侵害投资者利益。
2. 影响资本市场稳定财务舞弊行为会扰乱资本市场秩序,导致股价波动、市场失灵,甚至引发金融危机。
3. 损害企业声誉财务舞弊行为会损害企业声誉,降低企业品牌价值,影响企业长远发展。
4. 加剧社会不公财务舞弊行为会导致财富分配不均,加剧社会不公,影响社会和谐稳定。
四、应对财务舞弊的措施1. 完善法规体系加强财务法规体系建设,填补法规漏洞,提高执法力度,确保法规的有效实施。
2. 强化内部控制建立健全企业内部控制体系,加强内部控制制度执行,提高内部控制水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
分析
1
2020年5月29日
财务报告舞弊行为分析
正如Joseph T. W ells指出的,财务报告舞弊”不是始于管理层的不诚实,而是发端于某种环境——这种环境中存在两个特征:一、激进的财务业绩目标;二、目标未实现将被视为不可宽恕的氛围。
换言之,财务报告舞弊缘于压力。
”美国审计准则公告第82号(SAS no. 82)列举了一些与管理当局舞弊有关的典型风险因子,当存在这些风险因子时,说明公司出现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性大大增加:
1、切合实际的、过于激进的盈利目标,以及基于这些盈利目标的管理当局奖金计划;
2、管理当局过分感兴趣于,经过运用非常激进的会计手段来维持公司股价或者盈利趋势;
3、管理当局给公司经营人员设定过分激进的财务目标和期望;
4、虽然实现盈利以及盈利的增长,公司经营当中却不能创造充分的现金流量;
5、资产、负债,收入或者费用的确认涉及非常主观的职业判断,例如金融工具的可靠性;
6、重大的关联交易。
中国的研究者经过大量的统计研究(陈信元、杜滨等 ),也总结出了极有可能采取会计造假的公司的特征:
1、前两年连续亏损,今年经营业绩没有得到根本改进的公司(为了避免被ST处理);
2、前两年平均净资产报酬率达到10%,今年公司行业不景气的公司(为了争取配股的资格);
3、资本运作和关联交易频繁的上市公司;
4、业绩和股价波动厉害的上市公司;
5、全行业亏损或行业过度竞争的上市公司
对财务报告舞弊颇有经验的美国Coopers & L ybrand会计师事务所,总结出29面红旗,但出现这些红旗的时候,就需要格外关注公司管理当局是否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例如,
1. 现金短缺、负的现金流量、营运资金及/或信用短缺,影响营运周转。
2. 融资能力(包括借款及增资)减低,营业扩充的资金来源只能依赖盈余。
3. 成本增长超过收入或遭受低价进口品的竞争。
4. 发展中或竞争产业对新资金的大量需求。
5. 对单一或少数产品、顾客或交易的依赖。
6. 夕阳工业或濒临倒闭的产业。
7. 因经济或其它情况导致的产能过剩。
8. 现有借款合约对流动比率、额外借款及偿还时间的规定缺乏弹性。
9.迫切需要维持有利的盈余记录以维持股价。
10.主管有不法前科记录。
11.存货大量增加超过销售所需,特别是高科技产业的产品过时的严重风险。
12. 盈余品质逐渐恶化,例如折旧由年数总和法改为直线法而欠正当理由。
分析性程序:发现财务报告舞弊的有效方法
企业由盛转衰,最终导致财务或者经营失败是一个逐渐累积的过程,上市公司从非ST变为ST同样有一个长期积累的过程,在这一过程中表现出来的是某些财务指标的逐步恶化。
财务、经营正常的企业,它的财务指标总在某个特定范围波动,超出这个波动范围就属不正常,当然并不是某一个指标值超出波动范围就会导致企业财务失败,可是当多个财务指标都超出正常波动范围时就可能产生由量变到质变的转换,即企业发生财务失败。
同样,一个健康、真实(没有造假)的企业,经过一年的融资、投资和经营活动,从年初的状态转换为年末状态,各项财务指标之间总是存在着一系列的均衡。
年初的资金加上本期融资所增加的额外资金与本期的投资活动相匹配,本期的投资加上年初的资产总是与本期的经营活动相适应,按照财务学的观点,企业的各项财务指标之间存在勾稽关系。
如果这种惯常的勾稽、均衡关系被打破,例如公司销售收入的大幅增长没有引起销售费用的上升,或者伴随着应收款项的巨额增加,则可能预示着会计造假的存在或者公司销售质量的低劣。
如何才能简单有效地识破财务报告陷阱呢?分析性程序就是适应投资者、分析人员的需要应运而生、不断发展的一种工具。
1978年,美国注册会计师协会(AICP A)在总结会计师事务所实践经验和理论研究的基础上,正式颁布了第23号审计准则公告(SAS)——分析性复核;1988年,AICP A对第23号准则进行了修改,并代之以审计准则第56号”分析性程序(analytical procedure)”,明确要求审计执
业人员”在审计计划阶段和结束阶段必须实施分析性程序”。
中国1996年1月1日开始实施的<独立审计基本准则>也明确规定了”注册会计师能够运用检查、监盘、观察、查询及函证、计算、分析性复核等方法,以获取充分、适当的审计证据”,<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号——会计报表审计>、<独立审计实务公告第7号——商业银行会计报表审计>等有关准则条款都对分析性程序作出了规定。
1996年,中注协特别制定了第11号具体审计准则——分析性复核,同样要求”注册会计师应当将分析性复核程序运用于审计计划和审计报告阶段,也可运用于审计实施阶段”。
大量研究证实,分析性程序是一种应用十分广泛而且颇为有效的审计方法,特别在发现和检查财务报告舞弊方面作用相当明显,相当比例的财务报告舞弊的曝光最初缘于分析性程序中发现的线索,而且大量财务报告舞弊案件,事后看,只要实施简单的分析性程序就能够察觉舞弊的端倪(张立民, )。
美国<Accounting Review>1982(8)发表文章指出,经过对281项错报的分析,发现采用分析性程序能够查出所有错报的45.6%,82项重大错报的54.9%和非常重大错报的69%。
何谓分析性程序?根据美国审计准则公告(SAS)第56号,”分析性程序是由各种财务信息评价组成的,这种信息是经过对财务和非财务资料之间的可能关系的研究而取得”,中国<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表述更加具体,”分析性复核,是指注册会计师分析被审计单位重要的比率或趋势,包括调查这些比率或趋势的异常变动及其与预期数额和相关信息的差异” 。
上述定义都直接揭示出分析性程序针正确是数据之间存在的”可能关系”(”预期数额”),经过”可能关系”与实际关系的比较(”异常变动”)发现其中可能存在的问题。
从中能够得出,分析性程序并不是万能的”灵丹妙药”,它的使用是有前提的,即被分析数据之间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分析性程序应用的基本前提是,资料之间可能存在的各种关系在已知条件不充分的情况下可能继续存在或者延续”(SAS第56号),这种预期关系就是正常、健康的企业所呈现的动态均衡。
因此,注册会计师运用分析性程序时必须十分谨慎,应当首先”考虑数据之间是否存在某种预期关系”,”如果不存在预期关系,注册会计师不应运用分析性复核”(<独立审计具体准则第11号——分析性复核>第九条)。
”任何严重的财务报告舞弊,如虚增巨额的销售收入和应收帐款,都可能使得企业的财务结构出现异常的状态”(Joseph T. W ells, ),如果企业的偿债能力指标、盈利能力指标、成长能力指标、资产负债管理能力指标和现金流量指标以及它们之间出现异常变动,则表明企业健康状况可能出现问题,或者存在舞弊的可能。
美国学者克雷沙?帕利普、维克多·伯纳德、保罗·希利(1998)总结出11面标示会计报表质量存在问题的”红旗”,例如,未加解释的会计政策变更,特别当企业经营遇到危机时;未加解释的非经常性损益项目;应收款项的非正常膨胀;收益质量的下滑(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净利润)等。
W ells( )提出注册会计师在分析企业财务报告时,应当关注以下趋势:存货上升幅度超过销售收入;存货周转率下降;运输费用(销售费用)/存货比率下降;主营业务毛利率上升,这些都可能预示企业管理当局虚增利润。
SAS第82号——”Consideration of fraud in a financial statement audit”也列举了检查企业利用存货操纵利润的分析性方法:存货占资产总额比例上升、主营业务成本占主营业务收入比率下降、存货周转率下降等。
同属一个相同的行业,各个公司的财务指标之间一般不会出现非常大的差异,否则预示着公司存在舞弊的可能。
Persons研究发现,舞弊公司比非舞弊公司具有更高的财务杠杆、更低的资本周转率、其流动资产的比例更高,其中绝大部分是存货和应收账款,公司规模一般较小。
Haw et al(1998)对中国上市公司盈余管理行为的研究发现,上市公司对帐面利润的操纵,很大部分集中于”线下部分”,即诸如投资收益、营业外收支等”非经常性盈余”部分,如果上市公司的主营业务利润率持续降低,或者远远低于同行业水平,说明该公司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可能。
关联指标比较分析也是揭露可能存在财务报告舞弊的有效方法,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V 应收帐款增长率就是其中一例。
应收帐款增长率远远大于主营业务收入增长率,可能预示公司主营业务增长的质量不高,或者存在利用应收帐款调增利润的可能。
1992,臭名昭著的”ZZZZ Best舞弊”一案Barry Minkow坦白,”对于像我这样的舞弊犯来说,应收帐款的确是一个美妙的东西,它们能够立时产生巨额利润。
可是,也告诉人们其它一些事情——应收帐款的大幅增长也揭示了我的公司没有现金流入的原因。
现金流入与应收帐款增长是紧紧相连的。
”因此,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与营业利润及应收帐款之间的关系也是揭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