葡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合集下载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葡萄病虫害是指影响葡萄植株生长、果实发育和品质的各种病害和虫害。

为了保证葡萄的生长和产量,防治葡萄病虫害是农民必不可少的任务之一。

以下是一些常用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1.选择合适的品种:葡萄的品种有很多,每个品种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都有所不同。

在种植时,选择具有较强抗病虫害能力的品种可以减少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2.保持良好的栽培管理:包括适当的修剪和整枝、合理的肥料施用、病虫害监控和及时处理等。

通过正确的栽培管理,可以提高葡萄植株的抵抗力,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3.合理施肥:葡萄植株对氮、磷、钾等营养元素的需求较高。

根据土壤肥力和葡萄生长的需要,合理施肥可以提高植株的抵抗力,预防和控制病虫害的发生。

4.加强病虫害监测和识别:定期巡查葡萄园,观察植株的生长情况和果实的表现,及时发现病虫害的初期症状,以便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对不同的病虫害要有准确的识别和判断,以便采取针对性的防治措施。

5.完全清除病虫源:葡萄园周围常常有一些杂草、积水和病虫害宿主植物等,它们可能成为病虫害的源头。

及时清除这些病虫害源,可以降低病虫害的发生风险。

6.合理使用农药:在病虫害无法控制时,可以使用农药进行防治。

但要注意农药的正确使用方法和剂量,避免对环境和人体造成危害。

此外,要注意选择对目标病虫害有效的农药,并注意轮作,避免农药残留。

7.生物防治:利用一些有益生物对抗葡萄病虫害也是一种有效的防治方法。

例如,引入寄生性天敌昆虫或施用含有有益细菌的有机肥料等,可以起到防治病虫害的作用。

8.病虫害防治技术创新:病虫害的防治技术一直在不断进步,农民可以关注和学习新的防治技术,以提高防治效果。

总之,葡萄病虫害的防治是一个综合性的任务,需要农民做好栽培管理、做好病虫害监测和识别、正确使用农药并合理施肥。

同时,要加强对新的防治技术的学习和应用,以提高葡萄产量和品质。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葡萄病虫害是一种自然灾害,直接影响葡萄的产量、品质和市场供应。

近年来,由于葡萄生产迅速发展,病虫害种类也随之增多,发生规律也较复杂,所以要注意病虫害防治工作。

在实际防治过程中,常采取广谱化学农药,使病原、害虫产生抗药性,杀伤天敌和污染环境。

特别是葡萄供人们鲜食,使用化学农药后残留的问题比较突出,迫切需要贯彻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植保工作方针,结合葡萄病虫害的作用。

在综合防治中,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因时因地制宜,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经济、安全、有效的控制病虫害,以达到提高产量、质量,保护环境和人民健康的目的。

一、植物检疫预防病虫害的最好办法是防止危险性的病原、害虫进入未曾发生的新区。

植物检疫是防治病虫豁扩散传播的主要技术措施。

以进出口和国内地区间调运的种子、苗木、接穗、种条和农产品进行现场或产地检疫,发现带有病原、害虫的材料,在到达新区以前或进入新区分散以前进行处理。

如设立观察圃,进行隔离观察,严禁从疫区调运已感病或携带病原、害虫的种子、苗木、接穗、种条和农产品。

发现检疫对象应及时扑灭。

通过检疫,有效地制止或限制危险性有害生物的传播和扩散,对阻止各地未曾发生的植物病虫害的侵入,起着积极作用。

如葡萄根瘤蚜、美国白蛾和葡萄癌肿病都是我国主要检疫对象,到目前为止,对这些危险性病虫害控制效果较好,没有造成大面积危害。

二、农业措施(一)保持果园清洁搞好果园清洁是消灭葡萄病虫害的根本措施。

要求在每年春秋季节集中进行,并将冬剪剪下的枯枝叶,剥掉的蔓上老皮,清扫干净,集中烧毁或深埋,减轻翌年的危害。

在和长季节发现病虫危害时,也要及时仔细地剪除病枝、果穗、果粒和叶片,并立即销毁,防止再传播蔓延。

(二)改善架面通风透光条件葡萄架面枝叶过密,果穗留量太多,通风透光较差,容易发生病虫害。

因此,要及时绑蔓摘心和疏除副梢,创造良好的通风透光条件。

接近地面的果穗,可用绳子适当高吊,以防止病虫为害。

葡萄管理方法与施药

葡萄管理方法与施药

葡萄管理方法与施药葡萄是一种古老的果树,其被广泛种植于世界各地。

葡萄的种类繁多,包括餐酒葡萄、干葡萄、葡萄汁等等。

葡萄的栽培需要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施药,以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一、葡萄管理方法1.剪枝葡萄的剪枝是保持葡萄树健康和促进产量的重要措施。

剪枝可以帮助葡萄树保持良好的形态,避免过度生长。

剪枝还可以去除病态和死亡的枝条,使葡萄树更好地利用光线和养分。

2.施肥葡萄需要充足的养分才能健康生长。

通常情况下,葡萄需要施加氮、磷、钾等元素。

这些元素可以通过化肥、有机肥料或者腐熟的堆肥来提供。

施肥的时间和方法需要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和生长环境来确定。

3.灌溉葡萄需要充足的水分才能健康生长。

在干旱的环境下,葡萄需要更多的灌溉。

但是,灌溉过多会导致土壤水分过度饱和,从而影响葡萄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在灌溉时需要注意水分的控制和管理。

4.病虫害防治葡萄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如葡萄蚜、葡萄白粉病、葡萄黑腐病等等。

这些病虫害会影响葡萄的健康生长和产量。

因此,需要采取措施防治病虫害的侵袭。

这些措施包括使用化学药剂、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等。

二、葡萄施药1.化学药剂化学药剂是最常见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之一。

化学药剂可以快速有效地杀死病虫害,但是也存在一些缺点。

首先,化学药剂可能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其次,化学药剂容易导致病虫害产生抗药性,从而降低其防治效果。

2.生物防治生物防治是一种环保、安全、有效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生物防治通常使用天敌、寄生虫、微生物等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

生物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3.物理防治物理防治是一种简单、环保、安全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物理防治通常使用物理手段,如黏贴板、陷阱、防护网等来防治病虫害。

物理防治可以有效地降低病虫害的发生率,同时不会对环境和人体健康造成危害。

总之,葡萄的管理方法和施药措施对葡萄的生长和产量有着重要的影响。

合理的管理方法和施药措施可以帮助葡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及绿色防治技术摘要:随着经济的发展,人们对食品安全的要求越来越高。

新疆葡萄主要病虫害有炭疽病、黑痘病、白腐病、霜霉病等。

文章分析了葡萄主要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并提出了病虫害防治的绿色防控措施,形成了农业防治 + 物理防治 + 生物防治综合防治体系,为葡萄的优质安全生产提供基础。

关键词:葡萄;病虫害;绿色防控1 葡萄种植常见病虫害1.1 炭疽病葡萄炭疽病主要发生于葡萄成熟期,因此通常在每年的月便有发病迹象,伴随着季节的更替,葡萄炭疽病发病盛期为8-9月。

在这段时间葡萄炭疽病迅猛发展,病害控制难度高。

主要危害葡萄的果粒,如果不及时采取防治措施,会逐渐引起葡萄果粒萎缩甚至直接腐烂。

在葡萄着色期,葡萄炭疽病的扩散速度达到最快,可见葡萄粒上附着病斑,并且逐渐覆盖果实表面直到果实腐烂。

葡萄炭疽病传播媒介为风或雨,因此在果实成熟时若遭遇雨季,发生炭疽病的风险较高。

1.2 黑痘病葡萄黑痘病在葡萄的整个生育期都能发生,但春季发生最重,秋季植株发新梢后又出现一个发病高峰。

主要以菌核和菌丝在发病的新梢、卷须或枝条上越冬。

主要为害葡萄的绿色幼嫩部分,如幼果、嫩叶、嫩梢、卷须等,先侵染新梢和嫩叶,然后扩展到果实和卷须上,果园低洼潮湿、多雨、排水不良、偏施氮肥,造成徒长,通风透光差等都有利于病害发生,果实病斑呈乌鸡眼。

1.3 霜霉病与葡萄炭疽病一样,葡萄霜霉病的传播媒介也是风和雨,因此该病在夏季雨季时发生率较高,并且传播速度快。

葡萄霜霉病通常在6月上旬便可发病,7月为发病盛期,该病害主要危害葡萄的新芽与叶片。

感染霜霉病的葡萄枝蔓,叶片可见半透明的病斑,然后逐渐由半透明的斑点发展成褐色的三角状病斑。

而感染霜霉病的新芽通常会形成一层乳白色的霜层,并对新芽的正常生长造成影响。

如果霜霉病感染未成熟的果实,会导致葡萄逐渐萎缩并脱落。

即便在寒冷的冬季,霜霉病的病菌依然能够凭借卵孢子在患病的病枝上存活。

1.4 白腐病葡萄白腐病是一种高温高湿型病害,夏季的高温多雨有利于该病的发生,秋季果实转色后盛发。

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

葡萄主要病虫害的防治技术葡萄栽培中,许多病虫害发生严重,影响着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我县葡萄常年普遍发生的病虫害有穗轴褐斑病、灰霉病、黑痘病、炭疽病、霜霉病、褐斑病、房枯病、白粉病、螨类、蚜虫、粉蚧、叶蝉等。

一、展叶及新梢生长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植株从3月下旬开始萌发,4月中、下旬到5月上旬左右,开始萌芽展叶,新梢开始迅速生长。

展叶3~5片时,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70%安泰生600倍+瑞镇1000倍或卉友1000倍+24%亩旺特4000倍+海精灵(喷效)2000倍,重点防治灰霉病、蚧壳虫,预防霜霉病、黑痘病、穗轴褐枯病等,增强树势,提高抗病、抗逆能力。

二、开花前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开花前3~5天,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75%拿敌稳3000倍,防治穗轴褐枯、灰霉病,预防炭疽病、白腐病、房枯病、褐斑病、黑痘病等。

三、谢花至幼果期病虫害防治技术葡萄进入开花期,由于花粉、花蕊对很多药剂敏感,一般情况下不适于喷施化学农药。

但这一时期是保花、定花、定果的重要时期,该时期注意防止生理落花和冷害侵袭。

5月下旬到6月上旬,葡萄花期相继结束,幼果开始形成。

该时期天气一般白天温暖、晚上凉湿,葡萄灰霉病进入第一个为害盛期,白粉病、黑痘病开始为害,有时发生严重。

其他病害,如炭疽病、褐斑病进入侵染盛期。

防治上应针对病情及时防治,并注意使用保护剂。

喷施25%阿米西达1500倍+瑞镇1000倍+75%拿敌稳3000倍或爱苗1500倍(谢花后20天开始使用)+净果精600倍+24%螨危4000倍+25%阿立卡3000倍或奔腾1500倍+海精灵(喷效)2000倍,重点防治灰霉病、褐斑病、黑痘病、白腐病、房枯病、螨类、叶面害虫等,预防炭疽病等,提高坐果率,促进果实均匀膨大。

四、果实膨大期病虫害防治技术5、6月份,葡萄生长旺盛,一般品种幼果进入迅速膨大生长期,新梢停止生长,该时期内多种病虫害大量发生流行,直接影响果实的产量与品质。

葡萄病虫害的常见防治方法

葡萄病虫害的常见防治方法

葡萄病虫害的常见防治方法葡萄是一种常见且受欢迎的水果,然而,葡萄在生长过程中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影响。

这些病虫害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因此,采取适当的防治措施对于保护葡萄的健康生长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葡萄病虫害的常见防治方法。

一、病害的防治方法1. 白粉病白粉病是葡萄生长过程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之一。

为了预防和控制白粉病的扩散,可以进行以下措施:- 及时修剪和清理:及时修剪受感染的葡萄枝条和叶片,并在冬季清理落叶,以减少病原真菌的滋生。

- 使用防治剂:可以使用合适的防治剂,如硫酸铜和三唑酮等,按照说明进行喷洒,以防止白粉病的发生和传播。

- 保持适宜的通风和湿度:葡萄植株之间保持适当的距离,以提高通风条件,并控制湿度,减少病菌生长的环境。

2. 黑腐病黑腐病是另一种常见的真菌病害,会导致葡萄果实腐烂。

为了预防和控制黑腐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 精心控制病害的扩散:及时修剪植株,清理受感染的果实,以减少病菌滋生。

- 防治剂的使用:使用适当的防治剂,如多菌灵和甲基硫菌灵,根据说明进行喷洒,以有效抑制黑腐病的发生。

- 注意采收时机:根据不同的葡萄品种,收获成熟度适当时果实会更抗病害。

3. 脱粒病脱粒病是一种常见的病害,会导致葡萄果实脆弱,易于脱粒。

为了预防和控制脱粒病的发生,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合理施肥和管理:葡萄植株应适度施肥,保持良好的生长状况,以提高果实的质量和抗病能力。

- 防御性喷洒:在葡萄进入果实快速生长期之前进行预防性的喷洒,使用合适的防病害剂,如三唑酮和梅蒙肟等,以减少脱粒病的发生。

二、虫害的防治方法1. 蚜虫蚜虫是葡萄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导致植株叶片黄化和卷曲。

为了预防和控制蚜虫,可以采取以下措施:-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如瓢虫等捕食性昆虫,以控制蚜虫的数量。

- 使用合适的农药:在蚜虫严重侵袭时,可使用合适的杀虫剂进行喷洒,但要注意使用剂量和喷洒时间,以防止对环境的污染。

2. 葡萄螟葡萄螟是导致葡萄果实受损的常见害虫之一。

浅谈葡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浅谈葡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

浅谈葡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葡萄是一种广泛栽种的果树,除了可以食用外,还可以制酒或醋。

葡萄栽培技术的要点包括选址、整地、肥料、浇水、修剪、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本文将从葡萄的种植技术及病虫害防治等方面进行浅谈。

一、葡萄的种植技术1.选址葡萄喜欢生长在相对较暖和、光照充足的地方,土地的能力越好越好。

避免在水淹、阳光不足等不适合栽植的地方种植葡萄。

2.整地整地是为了使土地更适合葡萄生长,还可以消除一些地表杂草和落叶等。

在实践过程中,可以使用耕田机等设备,根据具体情况进行耕作。

3.肥料虽然葡萄可以生长在大多数土壤里,但肥料仍然是葡萄种植的基础。

在投入化肥之前,可以先对土壤进行检测,确定肥料种类。

常用的肥料包括钙镁磷和钾等。

4.浇水葡萄的水分需求量较大,但也不要过度浇水。

通常情况下,每周浇水一次,每次用水5厘米深即可。

5.修剪葡萄的修剪需要根据不同的年龄段和不同的品种进行。

根据实际情况来选择修剪的时间和力度。

葡萄的修剪主要包括青年修剪、产量修剪和节段修剪等。

二、葡萄的病虫害防治葡萄的病虫害主要包括软腐、霜霉病、蠕皮、葡萄蚜等。

接下来我们将对葡萄病虫害常见的防治措施进行简单介绍。

1.软腐软腐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影响到葡萄的果实和葡萄梗。

针对软腐而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及时清理红葡萄和残余果实、控制水分和进行喷洒杀菌剂等。

2.霜霉病霜霉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通常分为虚脆霜霉和真菌霜霉。

葡萄枝条和葡萄被伤害的表面都很容易感染霜霉病。

针对霜霉病而言,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使用杀菌剂、及时发现和治疗患部、控制水分等。

3.蠕皮蠕皮是葡萄上的一种昆虫,通常在果实和叶片上活动。

这种昆虫会导致葡萄出现不规则形状并导致萎缩。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使用昆虫杀菌剂、搭建蓝色陷阱、割草等。

4.葡萄蚜葡萄蚜是葡萄上最常见的一种害虫。

葡萄蚜可危及葡萄的生长,从而导致葡萄产量下降。

防治措施主要包括使用杀虫剂、以蓝色甲板、黄色粘胶等张贴捕虫器;在果实阶段加派雇工进行人工清除等。

葡萄的栽培技术

葡萄的栽培技术

葡萄的栽培技术1、土、肥、水管理:(1)圃地选择:选择土壤PH6.0―8.0,土壤有机质含量1%以上。

(2)施肥:施有机肥为主,10月中下旬每亩施3500―4500公斤有机肥,混加过磷酸钙50公斤,采用沟施。

5月下旬和7月上旬每亩施尿素15公斤,硫酸钾20公斤(或复合肥100公斤)采用点穴施或沟施。

生长季节一般在上午或傍晚用尿素0.2%―0.3%,磷酸二氢钾0.2%,过磷酸钙浸出液0.5%―1.0%,硼砂0.2%等进行叶面喷雾。

(3)水分管理:葡萄萌芽期,幼果膨大期采用浇灌、喷灌方法补充水分。

田间涝时沟渠排水。

2、整形修剪:种植后第一年,选留强壮新梢扶植生长培养主干,其余新梢和副梢留1―2叶摘心,以辅养主干增粗,在离架面30―50厘米处选留一副梢培养第二主干,主梢继续延伸,培养成第一主枝。

第二、三年保持主枝生长优势,使主枝直线延伸,离主干2米左右选留第一副主枝。

结果母技剪留长度根据品种特性确定,每亩结果母枝留量控制1000―1500根,均匀分布在架面上。

3、棚架架设:架式采用高、宽、垂“T”型。

垂直水泥杆距地面1.2―1.5米处拉第一道镀锌钢丝,向上每隔30―35厘米分设两根横梁,第一横梁长60厘米,第二横梁长90―100厘米。

两横梁两端各拉一道镀锌钢丝形成高、宽、垂“T”字型棚架。

树体主干高120―150厘米,培养2个主蔓成为两臂互成相反方向绑在第一道铁丝上,在主蔓上每隔15―25厘米留一结果母技,所抽生的新梢分两边经过第二道、第三道镀锌钢丝后向外任其下垂,形成双层宽篱壁式,篱壁两侧各形成结果面。

4、病虫害防治:葡萄的病虫害主要有炭疽病、黑痘病、透翅蛾。

防治措施:一是冬季彻底清园,结合修剪,清除病枝烂叶,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控制植株徒长,增强树势。

二是3月中下旬葡萄萌芽前用5波美度石硫合剂彻底喷洒植株及地面;花期前后至采果前15天,每隔7天左右交替喷用78%科博500倍液、80%大生600倍液或50%施保功1000倍液、10%世高3000倍液等杀菌剂防治炭痘病。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葡萄是一种重要的果树作物,但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葡萄的健康生长和高产,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葡萄常见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一、病害防治葡萄常见的病害包括葡萄黑腐病、葡萄白粉病、葡萄霜霉病等。

下面是针对这些病害的防治措施:1. 葡萄黑腐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预防黑腐病的关键。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同时,及时修剪和清除感染的藤木,防止病害的扩散。

葡萄黑腐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预防黑腐病的关键。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同时,及时修剪和清除感染的藤木,防止病害的扩散。

2. 葡萄白粉病:白粉病多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发生,因此保持通风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栽培时选择抗白粉病的品种,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防止病害传播。

葡萄白粉病:白粉病多在湿度较大的环境下发生,因此保持通风和湿度的控制非常重要。

栽培时选择抗白粉病的品种,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防止病害传播。

3. 葡萄霜霉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防治霜霉病的有效手段。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此外,栽培时留意藤间的通风,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有利于病害的控制。

葡萄霜霉病:定期喷洒杀菌剂是防治霜霉病的有效手段。

喷洒时间应在葡萄藤上结实后开始,每隔7-10天喷洒一次。

此外,栽培时留意藤间的通风,并及时清除感染的叶片和藤木,有利于病害的控制。

二、虫害防治葡萄也容易受到多种虫害的侵袭,包括葡萄蚜虫、葡萄蛀螟、葡萄卷叶蛾等。

下面是针对这些虫害的防治措施:1. 葡萄蚜虫: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葡萄蚜虫。

喷洒时机应根据蚜虫的生长周期确定,并注意选择对蚜虫有特殊效果的杀虫剂。

葡萄蚜虫:采用喷洒杀虫剂的方法可以有效控制葡萄蚜虫。

喷洒时机应根据蚜虫的生长周期确定,并注意选择对蚜虫有特殊效果的杀虫剂。

2. 葡萄蛀螟:使用有效的杀虫剂是控制蛀螟的关键。

葡萄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种植中常见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果树,其种植主要有葡萄伏虫病、葡萄霉病、葡萄轮纹病等病虫害。

本文将详细介绍这些病虫害的防治方法。

葡萄伏虫病是葡萄种植中比较常见的一种病害,它主要是由葡萄伏虫引起的。

葡萄伏虫属于昆虫类,成虫和幼虫都具有蛀食葡萄果穗和嫩芽的特性,会给葡萄的生长和发展带来很大的危害。

为了防止葡萄伏虫病的发生,可采取以下措施:1. 合理选择葡萄品种。

优良的葡萄品种具有较强的抗病虫能力,因此种植者在种植葡萄时应尽量选择抗病虫性强的品种,减少葡萄伏虫病的发生。

2. 加强管理措施。

及时修剪葡萄树的枝叶,清除枝干上的幼虫和虫道。

注意及时清除堆积的落叶等杂物,减少伏虫的滋生和繁殖的条件。

3. 配制适宜的农药喷施。

在葡萄树上进行定期的农药喷施,并注意按照农药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以达到最好的防治效果。

葡萄霉病是另一种常见的病害,它主要是由霉菌感染引起的。

葡萄霉病会使葡萄果实、叶片和茎干受到侵蚀和破坏,严重时会导致葡萄的死亡。

为了防治葡萄霉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 提高通风条件。

葡萄霉病在潮湿环境中生长迅速,因此需要提高葡萄栽培区域的通风条件,减少葡萄霉病的发生。

2. 避免过度浇水。

虽然葡萄需要一定的水分才能生长,但过度浇水会使葡萄栽培区域变得过湿,从而增加葡萄霉病发生的机会。

3. 合理喷施药剂。

葡萄霉病可以通过喷洒适当的药剂来进行预防和治疗。

在葡萄霉病高发期进行定期喷洒,并注意按照药剂的使用说明进行正确的使用。

葡萄轮纹病是葡萄种植中常见的真菌病害,主要是由轮纹病菌引起的。

葡萄轮纹病会使葡萄叶片和果实受到侵蚀,导致葡萄的生长受阻。

为了防治葡萄轮纹病,可采取以下措施:1. 剪除病叶。

发现轮纹病叶片后,及时剪除并销毁,以防止病菌传播。

2. 强化喷药防治。

在葡萄轮纹病的高发期进行定期喷洒适宜的药剂,并注意药剂的使用浓度和频次。

3. 留意罗盘叶保护。

葡萄轮纹病的病斑主要在叶片的表面上,因此可以通过种植抗病品种或者选择种植具有抗病性的罗盘叶,来减少轮纹病的发生和传播。

葡萄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切实可行防治技术

葡萄树常见病虫害的发生规律与切实可行防治技术

DOI:10.3969/j.issn.1003-1650.2024.11.049安徽省萧县是国内著名的酿酒葡萄产区,在当地葡萄树得到广泛种植。

葡萄树栽植期间,常常会发生各种病虫害,对正常的生长发育造成不利影响,若是防治不及时,则可能导致病虫害大规模发生,进而造成葡萄减产,给果农带来经济损失。

为避免这一问题的发生,要对葡萄树常见的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治。

一、葡萄树的常见病害与防治技术1、炭疽病防治(1)发生规律此病害主要危害葡萄树果实、叶片、枝蔓等部位。

当果实发生炭疽病时,表皮上出现黑色圆形病斑,病斑逐渐扩大到8-15mm,变成深褐色。

病斑处出现僵硬感,随着病斑的扩展,果实成为僵果。

炭疽病的病菌以菌丝体的形式潜藏到枝蔓中越冬,待次年春季形成分生孢子,从葡萄树组织的伤口处入侵。

一般情况下,6月份下旬是葡萄树炭疽病的初发期,7月下旬进入病盛期。

当遇到气温为28-32℃且湿度较高的天气易发生炭疽病,晚熟品种较早熟品种发病重。

在葡萄树的栽培管理中,如果存在枝蔓过密、通风透光不良、偏施氮肥等情况,则易引发炭疽病。

(2)防治技术①在冬剪时彻底清理果园,将剪下的枝蔓、僵果带离果园,消除病原菌越冬场所。

在果园管理中,要及时摘心,合理修剪树冠,以改善通风、采光条件。

在施肥时尽量施入充分腐熟的有机肥,可促进葡萄树健壮生长。

如果遇到多雨季节,则要及时排水,避免出现积水现象。

②在葡萄树萌芽期,喷施3-5波美度石硫合剂+五氯酚钠200倍液进行防治,将药液喷施到枝蔓部位,用于消灭越冬的病原菌。

在展叶期到果实着色期,喷施25%阿米西达悬浮剂1500倍液、10%世高水分散粒剂1000倍液、75%百菌清可湿性粉剂500倍液进行防治,每间隔15d喷施1次,将开花前和落花期作为防治关键期。

进入到7月中旬,喷施80%代森锰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波尔多液进行防治,喷药后如果遇到降雨,则要在雨停后补喷。

2、黑痘病防治(1)发生规律此病害主要危害葡萄树叶片、果实,病情初发时在叶片上出现红褐色斑点,斑点逐步变成黑褐色。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巧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巧

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与技巧1、葡萄主要病害及防治①葡萄黑痘病。

主要危害葡萄绿色的幼嫩部分,嫩梢、叶柄、卷须受害时有暗色长圆形病斑,严重时病斑相连而干枯。

果实着色后不再被害。

本病常发生在高温高湿环境,南方多雨地方易发此病。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病叶、病果深埋,冬季修剪时剪除病枝烧毁或深埋,减少病源。

萌芽前芽膨大时喷5度石硫合剂。

生长期间(开花前和开花后各一次)喷波尔多液,按硫酸铜1斤、生石灰0.5斤、水80-100千克比例配成。

②葡萄霜霉病。

以危害叶片为主,病部表面均匀长出灰白色与霜一样的霉层为主要特征。

多雨、多雾、多露天气最适发病。

防治方法:雨季防治,从7月份起喷200倍波尔多液2-3次。

③葡萄炭疽病。

危害果实为主,一般在7月中旬果实含糖量上升至果实成熟是病害发生和流行盛期。

防治方法:及时剪除病枝,消灭病源。

6月中旬以后每隔半月喷一次600-800倍退菌特液。

④葡萄白粉病。

危害葡萄所有绿色部分,如果实、叶片、新梢等,发病部位表面形成灰白色粉层。

高温闷热天气容易发病,管理粗放、架面郁闭亦能促进病毒发展。

防治方法:加强管理,保持架面通风透光。

浇毁剪下的病枝和病叶。

萌芽前喷5度石硫合剂,5月中旬喷一次0.2-0.3度石硫合剂。

⑤葡萄水罐子病。

又名葡萄水红粒,是一种生理病害,由结果过多,营养不足所致。

此病常在果穗尖端部发生,感病较轻时病果含糖量低,酸度高,果肉组织变软。

严重时果色变淡,甜、香味全无,果肉成水状,继如皱缩。

防治方法:通过适当留枝、疏穗或掐穗尖调节结果量。

加强施肥,增加树体营养,适当施钾肥,可减少本病发生。

2、葡萄主要虫害及防治①葡萄二星叶蝉,又名葡萄二点浮尘子,头顶上有两个明显的圆形黑斑、成虫体长3.5毫米,全身淡黄白色,幼虫体长约2毫米。

整个葡萄生长期均能危害,被害叶片出现许多小白点,严重时叶色苍白,致使叶片早落。

喷50%敌敌畏或90%敌百虫或40%乐果800-1000倍液有效。

②葡萄红蜘蛛。

葡萄种植管理技术

葡萄种植管理技术

葡萄种植管理技术葡萄是全球最常见的水果种类之一,在许多年前就已经有种植,主要有三个种类:欧洲种、东亚种群、美洲种。

我国主要是栽培东亚种。

葡萄生产种植管理技术如下:一、施肥(一)底肥:葡萄采果后要立即施肥,又叫底肥或恢复树势肥。

每亩施腐熟猪牛粪1000kg+雷力15-10-15 50kg+富得丰(甲壳素)80kg+早富施(TD菌)3kg+多保10kg。

这次施肥特别重要,即有利恢复树势,又能促进花芽分化,提高植株抗病抗冻能力,防止冬季冻害等效果。

(二)追肥:年追肥2次。

第一次5月中旬,此时正是果实开始膨大期,需N量大,每亩施高N冲施肥6kg+根旺10包+水1000kg淋蔸。

对稳果、减少落果具有重要作用。

第二次6月下旬,此期正是果实迅速膨大期和花芽分化期,需K 量大,每亩施高K冲施肥8kg+水2000kg淋蔸或泼施园内。

对促进幼果迅速膨大和花芽分化十分重要。

(三)叶面肥:年喷施4次。

第一次 4月中旬,用雷力2000+极可善+朋友情各1包+水15kg 的比例叶面喷施。

补充全面营养,提高抗病力,防止缺硼。

第二次 5月下旬,用雷力2000+极可善+朋友情各1包+水15kg 的比例喷施。

补充营养,恢复生长,防止缺硼。

第三次 6月下旬,用雷力液钙1包+富迪生1瓶盖+水15kg的比例。

抑制裂果,增加甜度。

第四次 8月下旬,用雷力2000+极可善+朋友情各1包+水15kg。

延长叶片寿命,提高光合作用,促进花芽分化。

二、管水葡萄对水十分敏感,地下水位高,土质粘重,4-6月多两季节土壤水分呈饱和状态,深层根系会窒息死亡,出现叶片黄化,应注意排水。

在日照强烈条件下,出现日灼病烂果;套袋后果实也会产生日灼病。

7-9月是季节性高温干旱期,蒸发量大,应注意灌水。

否则,土壤缺水,叶片黄化,果实停止生长,果皮果肉萎缩变软,无商品价值。

一般连续干旱15天内,要浇水灌溉,但不能厢面淹水,防止烂根。

三、套袋水果套袋技术起源于日本,后被台湾引进,我国大路首先在北方苹果、梨等果树上应用,逐步向南推进,在脐橙、柚、梨、桃、葡萄等水果上应用。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病虫害及防治方法葡萄病虫害是葡萄种植中常见的问题之一。

下面列举了一些常见的葡萄病虫害以及相应的防治方法:一、葡萄病害:1. 黑腐病:黑腐病是葡萄栽培中最严重的病害之一,主要由葡萄黑腐病菌引起。

防治方法包括:选用抗病品种、清除病害部分、适时喷洒防治剂(如苯醚菌酯、醋酸甲基硫菌灵等)。

2. 白粉病:白粉病是由白粉菌引起的病害,常见于温度湿度较高的环境中。

预防白粉病的方法包括:选择抗病品种、保持通风良好的环境、合理施肥、及时喷洒防治剂(如硫酸亚铁、多菌灵等)。

3. 褐斑病:褐斑病主要是由褐斑病菌引起,其特征是葡萄果实表面出现褐色斑点。

防治措施包括:清除病害部分、及时修剪感染枝条、保持良好的通风条件、适时喷洒防治剂(如苯醚菌酯、醋酸甲基硫菌灵等)。

二、葡萄虫害:1. 葡萄蝽:葡萄蝽是葡萄园中常见的害虫,会造成葡萄果实损伤。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葡萄园,发现害虫早期迹象时及时采取措施(如手工捕捉、喷洒杀虫剂等)。

2. 葡萄叶螨:葡萄叶螨是常见的叶部害虫,会导致叶片变黄、萎缩和脱落。

预防和控制葡萄叶螨的方法包括:合理施肥、及时清除感染叶片、适时喷洒防治剂(如氢氧化钾、酒石酸钾等)。

3.葡萄蚜虫:葡萄蚜虫是葡萄园中常见的害虫之一,会吸食葡萄汁液并传播病毒。

防治方法包括:定期检查葡萄园,发现虫害早期迹象时采取措施(如喷洒杀虫剂、使用黏虫板等);同时,引入天敌如瓢虫来控制蚜虫的繁殖。

4. 葡萄螟虫:葡萄螟虫是葡萄园中最具破坏性的害虫之一,会对葡萄果实进行穿孔并导致腐烂。

防治方法包括:采用生物防治方法,如释放寄生性天敌或使用昆虫性杀虫剂;在果实成熟期使用性激素诱杀剂来控制螟虫数量。

5. 葡萄叶蝉:葡萄叶蝉是葡萄园中常见的害虫,会通过吸食葡萄叶片的汁液引起叶片变黄、萎缩和脱落。

防治方法包括:清除病害部分、定期清洗叶片、适时喷洒防治剂(如氢氧化钾、有机磷农药等)。

总结起来,预防和控制葡萄病虫害的关键是综合运用多种防治方法。

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

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摘要】葡萄是一种重要的水果作物,对其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从葡萄肥水管理技术和葡萄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两方面进行探讨,分析了当前研究背景和目的,阐述了其重要意义。

在肥水管理技术方面,应根据葡萄生长期的需求量进行施肥、灌溉,合理运用有机肥料和水肥结合的方法,提高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在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方面,可以采取生物防治、物理防治和化学防治相结合的方法,有效控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

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是保障葡萄产量和品质的重要保障措施。

展望未来,可以进一步深化研究,提出更加有效的管理和防治策略,推动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引言、正文、结论、背景、目的、意义、总结、展望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我国葡萄生产面临着肥水管理不当和病虫害防治不彻底等问题,迫切需要研究相关技术,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

只有通过改善肥水管理技术和综合防治病虫害的技术手段,才能实现葡萄的高产、优质、高效生产,为我国葡萄产业的可持续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开展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发展价值。

1.2 研究目的葡萄无公害栽培肥水管理及病虫害综合防治技术的研究旨在探讨如何通过科学合理的肥水管理和综合防治技术,有效地提高葡萄产量和质量,减少对环境的污染和病虫害的发生,保障葡萄种植的可持续发展。

具体来说,本研究旨在探讨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研究葡萄的肥水管理技术,包括施肥量、施肥时间、施肥方法等方面的优化,以提高葡萄的养分利用率,减少浪费,降低对土壤和地下水的污染。

2.研究葡萄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技术,通过有针对性地选择防治方法,预防和控制葡萄病虫害的发生,减少农药的使用,保证果实的健康安全。

3.探讨葡萄无公害栽培技术在实际生产中的应用效果,为葡萄种植户提供科学、实用的栽培管理技术,促进葡萄产业的绿色可持续发展。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常见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葡萄是一种常见的水果作物,在生长期间容易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我们需要采取综合的防治措施来应对这些问题。

病害防治
- 灰霉病:在葡萄生长期间,及时清除腐败的果实和枯萎的藤蔓,注意保持通风和阳光照射,避免水分滞留。

如出现症状,及时采用药物进行防治。

- 黄萎病:避免过度灌溉和土壤水分积聚,合理施肥,保持土壤的透气性。

对于已经感染的植株,及时清除并采用药物防治。

- 锈病:在发病初期,及时采用药物进行喷雾治疗,根据病情情况进行多次治疗。

同时,注意葡萄田的清洁,及时清除感染了锈病的部分藤蔓和果实。

虫害防治
- 蚜虫:定期检查葡萄植株,发现蚜虫及时采取物理或化学手
段进行防治。

也可利用天敌昆虫来控制蚜虫的繁殖。

- 葡萄葡蛾:在葡萄开花季节,及时采用药物喷雾处理,以减
少葡萄葡蛾的危害。

- 蛀果蜂:使用黄色粘板进行诱捕,及时清除蛀果蜂感染的果实,避免其继续扩散。

生态防治
- 合理轮作:通过葡萄轮作,可以减少病虫害的发生。

合理选
择轮作作物,可以破坏病虫害的生活环境。

- 生物防治:引入天敌昆虫,如蝽、食蚜细蜂等,来控制病虫
害的繁殖。

- 坚持清洁栽培:保持葡萄园的清洁,及时清除病虫害的源头,减少其传播。

以上是针对葡萄常见病虫害的综合防治措施,希望能对您有所
帮助。

葡萄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

葡萄的常见病害及防治方法一、常见病害1、叶斑病叶斑病是由植物病原体Fusicladium effusum引起的一种严重的叶面病害,其病徵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银白色至深灰褐色的软斑,这些斑状病变除了在叶片表面可看见外,也可在叶片背面见到。

当病变发展到晚期时,叶片会枯萎甚至脱落。

2、褐斑病褐斑病是由病原菌Gleosporium persicinum引起的一种危害葡萄的叶部病害,其特征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棕褐色的斑点,斑点最初很小,但随着病害演变,斑点会变得越来越大,通常靠近边缘,最终可融合为大的棕褐色斑块。

最严重时,叶片会严重变形,且变紫,最后烧焦。

3、灰斑病灰斑病是由病原真菌Botrytis cinerea引起的一种叶面病害,其特征表现为叶片表面出现灰白色的斑点,斑点逐渐扩展,最终可融合为大的灰白色斑块。

灰斑病主要感染葡萄叶面,叶片由灰白色的斑点扩散,较慢逐渐融合成灰白色的斑块,最终叶片变黑变软,烧焦。

二、防治方法1、采取防治措施(1)做好葡萄生长环境的改良,保持葡萄田土壤无菌;(2)控制葡萄的害虫有害度,学会正确使用农药;(3)及时清扫感染病害的葡萄枝叶;(4)及时施肥,保持葡萄营养充足;(5)适当增加棚架土壤湿度,但是要注意不能过高,以免增加病原体的潜伏能力。

2、采用抗性品种种植比较具有抗病性的品种,如葡萄种类“红大全”、“正比”等都具有较好的抗病性,抗病性较好的葡萄,若发生病害也不会太严重。

3、施用植物保护剂植物保护剂是人工合成的,含有一定成分的化学物质,其作用是可以杀死病菌,有效地防止病菌造成葡萄枯萎,植物保护剂的使用不仅可以有效地防止病菌的侵害,还可以起到杀虫、杀软体动物的作用,有效地防止害虫的侵害。

葡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葡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肥 西 县三 河镇 有 葡萄 种 植 户 3 7 0户 。涉 及 1 3个村 , 葡
萄 种植面积逾 1 4 0 h m2 , 产量年均稳 定在 2 6 . 2 5 " d h m , 年 产 鲜 食
果 膨大 期 至 采收 前 喷 施 0 . 3 %~ 0 . 5 %的 优 质硝 酸 钙 溶 液 ; 对 缺 铁失 绿 葡萄 . 在新 梢 生长 旺 期可 喷施 0 . 2 %的优 质硫 酸 亚 铁加 0 . 3 %~ 0 . 5 %的尿 素混 合 液 1 ~ 2次 ; 缺 锌 时形 成 小果 粒 , 可 在落 叶 前或 萌 芽 后 叶 面喷 施 0 - 3 %一 0 . 5 %的优 质 硫 酸 锌 , 对 有花 叶 病 的葡萄 株喷 施硫 酸镁溶 液 。
影 响…, 通 过有 机 无机 复混 施肥 的 应用 能显 著提 高 葡萄 的产
1 . 4 肥 料 品 种
基 肥可 选 择土 杂粪 、 畜禽 粪 、 各种 饼肥 、 鱼 杂肥 、 绿肥 及
商品 有机 肥 、 生物 有 机肥 等 , 商 品有机 肥 质量 标准 执行 国家
有机肥 行 业标 准 ( N Y 5 2 5 — 2 0 0 2 ) , 生物 有机 肥 质量 标 准执 行
地 葡 萄生产 提供 科 学依据 。
1 施 肥 技 术 1 . 1 施 肥 量
葡萄 病 虫 害种类 繁 多 , 发生 规律 复 杂 , 给 防治 带 来较 大
困难 , 其中 , 霜霉 病 、 白腐 病 、 黑痘病为防治重点 。 “ 预 防 为
土 杂 粪施 用 量 为 4 5 ~ 6 0 t / h m , 优 质 农 家肥 或 商 品有 机 肥为 7 . 5 ~ 3 0 . 0 t / h m , 过磷酸钙为 2 2 5 ~ 3 0 0 k g / h m 2 , 可 适 当加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

葡萄病虫害防治措施葡萄是一种重要的经济作物,但在种植过程中常常受到各种病虫害的侵袭。

为了保证葡萄的产量和品质,农民们需要采取一些有效的防治措施。

本文将介绍一些常见的葡萄病虫害防治方法。

I. 病害防治1. 葡萄霜霉病防治葡萄霜霉病是一种常见且严重的病害,会严重影响葡萄的产量和品质。

为了防治葡萄霜霉病,农民们可以采用以下措施:(1)合理浇水:避免过度灌溉,保持葡萄园内的湿度适宜,减少霜霉病菌的生长环境。

(2)及时修剪:修剪葡萄树的枝条,保持空气流通,减少病菌滋生。

(3)喷洒药剂:使用有效的防霜霉病的农药喷洒葡萄树,定期进行病害防治。

2. 葡萄黑腐病防治葡萄黑腐病是一种由真菌引起的病害,会导致葡萄果实褐变、腐烂。

为了防治葡萄黑腐病,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清除受感染的果实:及时清理园区内受感染的果实,降低病菌扩散的风险。

(2)适时采摘:果实成熟后及时采摘,减少果实长时间滞留在葡萄树上的机会,防止感染。

(3)喷洒药剂:喷洒有效的防黑腐病的农药,定期进行病害防治。

II. 虫害防治1. 葡萄蚜虫防治葡萄蚜虫是葡萄园常见的害虫,会吸取葡萄植物的汁液,导致植株衰弱甚至死亡。

为了防治葡萄蚜虫,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洗劫:在葡萄植株枝叶上发现蚜虫时,可用水枪冲洗,将虫害清除。

(2)土壤处理:在葡萄植株周围喷洒含有虫害防治成分的土壤处理剂,减少蚜虫的繁殖。

(3)使用益虫:引入被葡萄蚜虫天敌的益虫,如瓢虫等,帮助控制害虫数量。

2. 葡萄蓟马防治葡萄蓟马是葡萄园常见的害虫,其幼虫会钻入葡萄果实内部,导致果实腐烂。

为了防治葡萄蓟马,农民们可以采取以下措施:(1)陷阱捕捉:在葡萄园周围设置蓟马陷阱,用以吸引和捕捉害虫。

(2)选择抗病品种:选择抗病蓟马的葡萄品种进行种植,减少害虫对植株的危害。

(3)喷洒农药:使用针对葡萄蓟马的农药进行喷洒,定期进行害虫防治。

总结葡萄病虫害是葡萄种植过程中常见的问题,但通过采取科学有效的防治措施,农民们可以保护葡萄产量和品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葡萄施肥与病虫害防治技术
摘要施肥和病虫害是葡萄生产中两大主要影响因素,科学施肥和病虫害防治能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

分别从葡萄施肥种类、用量、时期和方式等方面进行了阐述,并就常见病虫害防治进行简要的介绍,旨在为当地葡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葡萄;施肥技术;病虫害防治技术
中图分类号 s663.105 文献标识码 b 文章编号 1007-5739(2013)15-0124-01
葡萄是一种经济作物,其产量和品质直接影响其经济效益。

影响葡萄生产的因素有许多,其中施肥技术和病虫害是两大主要的影响因素。

当前农民施肥时期、方法、种类和数量等技术环节不够规范,很多葡萄园长期大量使用无机肥料,造成土壤板结,有机质含量下降,微量元素缺乏,葡萄根系分布浅,使新梢生长、花芽形成、果粒膨大及产量受到影响[1],通过有机无机复混施肥的应用能显著提高葡萄的产量和质量[2]。

葡萄的病虫害对葡萄植株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影响很大,在葡萄生产中,要随时观察疫情发生动态,做到提前预防。

肥西县三河镇有葡萄种植户370户,涉及13个村,葡萄种植面积逾140 hm2,产量年均稳定在26.25 t/hm2,年产鲜食葡萄3 000 t,年销售收入1 000万元。

当地葡萄的生产可作为提高农民收入、发展生态旅游业的农业发展方式。

笔者主要对葡萄施肥和病虫害防治技术进行了阐述,旨在为当地葡萄生产提供科学依据。

1 施肥技术
1.1 施肥量
土杂粪施用量为45~60 t/hm2,优质农家肥或商品有机肥为
7.5~30.0 t/hm2,过磷酸钙为225~300 kg/hm2,可适当加入优质硼砂3~15 kg/hm2,优质硫酸锌3~15 kg/hm2。

施肥总量为纯氮120~180 kg/hm2、五氮化二磷100~150 kg/hm2、氧化钾150~220 kg/hm2,微量元素肥料根据叶面需要补充。

1.2 施肥时期
基肥在葡萄采收后立即施入全部有机肥;追肥可根据土壤质地分2~3次施入,第1次在花前,以氮肥为主,磷、钾肥为辅,施入化肥总量的1/5,适当补充钙肥及微量元素;第2次在落花后及幼果膨大期,施入化肥总量的2/5;第3次在果实二次膨大期,施入化肥总量的2/5。

砂质土壤可采取少量多次的原则,中壤或黏壤土施肥次数应适当减少。

1.3 施肥方法
主要采用对侧沟施肥的方法。

在葡萄树两侧距主干40~50 cm挖沟,有机肥挖宽30 cm、深40~60 cm的施肥沟,表土、底土各放一侧,肥料施入后,放入部分表土混拌均匀后再回填底土。

挖宽20 cm、深20~30 cm的施肥沟施化肥,尿素等易溶肥料沟深适当浅些,磷肥、复合肥略深,将化肥施入沟内后回填表土混拌均匀后覆土[3]。

1.4 肥料品种
基肥可选择土杂粪、畜禽粪、各种饼肥、鱼杂肥、绿肥及商品有机肥、生物有机肥等,商品有机肥质量标准执行国家有机肥行业标准(ny 525-2002),生物有机肥质量标准执行国际生物有机肥标准(ny 884-2004);化肥可选择尿素、硫酸铵、磷酸二铵、硫酸钾、硝酸钾、硝酸钙、硼砂、硫酸锌、硫酸亚铁、硫酸镁等或氮磷钾三元复合肥。

1.5 叶面肥
花前至初花期喷施0.3%~0.5%的优质硼砂溶液;坐果后到成熟前喷施0.3%~0.5%的优质磷酸二氢钾3~4次;幼果膨大期至采收前喷施0.3%~0.5%的优质硝酸钙溶液;对缺铁失绿葡萄,在新梢生长旺期可喷施0.2%的优质硫酸亚铁加0.3%~0.5%的尿素混合液1~2次;缺锌时形成小果粒,可在落叶前或萌芽后叶面喷施0.3%~0.5%的优质硫酸锌,对有花叶病的葡萄株喷施硫酸镁溶液。

2 病虫害防治技术
葡萄病虫害种类繁多,发生规律复杂,给防治带来较大困难,其中,霜霉病、白腐病、黑痘病为防治重点。

“预防为主,综合防治”是葡萄病虫害防治的基本原则。

综合防治要以农业防治为基础,合理运用化学农药防治、生物防治、物理防治等措施。

2.1 农业防治
加强田间管理,通过肥水管理,合理负载,避免大小年,保持树势健壮,提高树体对病虫害的抵抗能力;及时绑蔓、摘心,修剪副梢,改善园间通风透光条件,恶化病虫生存环境;清洁田园,刮除
老蔓、老皮,中耕除草,病虫枝、叶、果实一律带出果园集中烧毁,压低病虫害发生基数。

2.2 化学防治
适时喷药,绿盲蝽防治掌握在卵孵化盛期,叶蝉发生量达到防治指标后施药;病害以防为主,施药不脱节,在发病前期,视气候条件定喷药时间和喷药次数。

选准药剂,注意选用生产绿色食品的葡萄园允许使用和限制使用的杀虫、杀菌剂,不得使用禁用的高毒、高残留农药。

不可任意加大用药量,喷药时务必仔细、周到,注意果穗、叶片和枝条间紧靠部位,药液要喷透。

连片果园最好能统一防治,要轮换使用不同作用机理的农药,延缓病虫产生抗药性。

果实采收前15 d停止施药(表1)。

2.3 物理防治
诱杀成虫,于4月上旬在果园内安装黑光灯、频振式杀虫灯或糖醋液诱杀害虫,利用黄板诱杀葡萄叶蝉越冬代成虫。

人工捕杀,于傍晚金龟子成虫发生期,利用其假死习性人工振落捕杀[4]。

2.4 生物防治
最重要的是保护利用天敌,以虫治虫,以菌治菌,现已查明当地葡萄园内天敌种类超过50种,推行不施用对天敌杀伤力大的农药是生产绿色食品的重要措施之一,使用生物农药,如灭幼脲、苦参碱、阿维菌素等。

3 参考文献
[1] 张书辉,王恒振,林洪荣,等.大泽山葡萄栽培种存在的问
题与应对措施[j].中外葡萄与葡萄酒,2012(5):29-30.
[2] 米热吉汉·阿不都热木,齐曼·尤努斯,玉山·库尔班,等.有机无机复混肥对无核白葡萄产量和果实品质的影响[j].新疆农业科学,2011,48(12):2294-2298.
[3] 张福锁.主要作物高产高效技术规程[m].北京: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2010:215-218.
[4] 董阳辉,王艺平.大棚葡萄高效配套栽培技术[j].江西农业学报,2007,19(4):119,12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