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思路
2018年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
2018年高考政治选择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一、选择题干扰方式揭秘1、如何排除似是而非式干扰特点:这类题目一般以相关、相似、相近或相反的知识组成干扰题肢,主要考査考生的理解和辨析能力。
比如:“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就是似是而非式的干扰,正确说法应该是“真正的哲学是时代精神的精华”。
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根据所学理论和题干的规定性,对相关题肢逐一辨析,谨防被似是而非的题肢所干扰。
2、如何排除偷梁换柱式干扰。
特点:这类题目通常是在题肢中偷换概念或转换论题,考生稍不注意就会误选。
其常规做法就是将主体换掉。
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将题干所涉及的概念和题肢的概念作对照,看其内涵和外延是否一致,若不一致则不选3、如何排除正逆颠倒式干扰特点:逆向类型选择题要求从备选项中选出与事实不符的选项,题干部分的问句中常有“不是”“不属于”“不正确”“错误的”“与…·…·无关”等词,往往在这些词下面加着重号对策:解答逆向型选择题首先要看清题目,正向思维和逆向思维并用4、如何排除主次颠倒式干扰特点:这类题目常将概念间的主次关系颠倒,以现象或假象否定本质和规律,以细枝末节、无关紧要的东西来代替根本的、主要的东西对策:解答这类题目一定要注意对应概念间的主次关系,诸如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经济与政治、物质和意识、实践和认识、国体和政体等,无论在什么情况下,都是前者决定后者,要警惕命题者以貌似辩证性的手法加以干扰。
5、如何排除因果倒置式干扰。
特点:因果类选择题,顾名思义考查的是各类政治、经济生活现象的原因或结果,大多是题干为果,选项为因。
可以是一因一果,也可以是多因一果或是一因多果。
常用“原因是”“目的是”“是为了”“结果是”“影响是”等问句。
其中在考查原因时又有根本原因,直接原因、根源、主要原因等。
这种题型最富于多变性和综合性,一般有较大的难度对策:要注意把握事物的来龙去脉,尤其是多重因果关系更要明确区分不同的因果。
2018年高考全国卷政治试题评分细则及考生答题策略
2018年全国I卷高考政治试题与考生答题评析(一)政治试题评析1.关注热点,贴近生活,聚焦素养试题关注的热点,既有重大的时政热点,比如18题的世界政党高层对话、21题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39题的修改宪法,也有长效热点,例如40题的农村改革等。
情境材料上贴近生活,例如,快递行业发展状况(14题)、亏损运营慢火车(23题)、马拉松热(38题)等,正是这些生活化的情境,让学生易懂有话说。
试题通过热点材料和生活化的情境,考查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
2018年的政治高考试题,突出了政治认同和法治意识。
第40题,以小岗村的改革作为背景材料,展示了我国改革开放的成就,引导学生理解改革的意义,增强对我国发展道路的认同和自信,从而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决心。
第39题,以修改宪法为背景材料,把党领导修宪、广聚民智修宪、依法修宪有机结合起来,考查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中共的地位、全国人大的地位和职权,凸显依法治国的要求,引导学生树立宪法意识、法治观念和国家观念。
2.注重思维,凸显逻辑,高分难拿2018年的政治试题,注重思维,凸显逻辑思维的考查。
在选择题中,很少有教材的原话,绝大多数选项都是根据材料生成的,这需要学生运用逻辑思维方法,发现问题、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例如,第13题,考查企业经营成功的因素,从材料来看,该企业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进行联合,不是兼并其他企业的行为,事实逻辑不成立,因此③选项错误;根据材料,无法确定市场份额增加,利润率提高,事实逻辑也不成立,故④不选,如果离开材料,这道题无法选择。
在主观题中,从材料到设问到答案,都渗透着逻辑思维的考查,主观题的材料主要体现了事实逻辑,例如,第38题的材料,第一段说明经济发展和健身战略掀起马拉松热,第二段材料说明马拉松热又带动相关服务业发展,从而驱动马拉松热,把握了这一事实逻辑,答案就好写了;主观题的设问主要体现了问题逻辑,例如第40题,有三个小问,以农村改革为背景材料,从不同角度设置了为什么和怎么做两类问题,问题设置层层深入,逻辑性强;主观题的答案往往是理论逻辑和事实逻辑的统一,例如,第39题看起来容易得分,实际得分比较低,很多考生没有根据材料写答案,没有弄清事实逻辑,在中共中央、全国人大常委和全国人大之间,到底是谁修改宪法,很多考生写成了全国人大常委会,而全国大人常委会没有修宪的权力,全国人大是最高的权力机关,有最高的立法权,这是答题的理论逻辑。
2018年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答题技巧一、设问审题要求注意应用知识范围的限定、设问主体的限定、设问角度(是什么、为什么、怎么样)的限定;设问对象(客体)的限定、设问材料(结合某材料)的限定、分值的要求,注意主体与客体之间的关系,明确答题的重点所在。
二、答题要求1.细读材料。
找出题眼,确定中心,分出层次。
2.审清设问。
弄清设问的规定性条件。
3.找准关联。
根据设问要求,确定试题与课本的关联点,选择应采用的知识。
4.组织答案。
多角度进行分析,分出主次、层次,按“先重点再其他,先观点后材料,先教材再创新”顺序组织答案,做到材料与知识一体化。
5.规范作答。
答题做到要点化、术语化、条理化、整洁化,忌出现错别字、“菜市场”式的生活化语言、基本知识表达错误、逻辑混乱、条理不清等。
三、常见的十类问答题及其答题技巧类型一【意义类】1.基本要求(1)学会审题,明确回答的是某一种意义,还是全部意义(经济政治意义)。
(2)要注意“意义”与“影响”类的区别,影响包括有利和不利两类。
(3)解答意义类要找出讲意义的主体和客体。
(4)意义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找准、找全角度,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分别展开说明,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5)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用政治术语。
(6)回答一般用“有利……”形式。
2.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的答题思路经济意义个体: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集体: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家: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
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就业、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非常好哦)
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技巧一.命题探秘:“万变不离其宗”。
但是,细心比较分析考察后,也不难发现其中所呈现的共同特征:1、高考命题怎么选材—宏观视角,微观切口2、高考命题怎么设问—题目在书外、答案在书中3、高考命题怎么立意—有话好好说在答题中存在的问题主要是:核心问题抓不准,答非所问;语言表达不科学、不规X、不专业,口语化严重;分析问题缺乏应有的内在逻辑性、条理性、层次性,语言混乱;理论和实际相脱节等等。
作答主观性试题,必须做到“言之有序”和“言之有物”。
“在操作上就是要“要点化”;“言之有物”即要求答题的行文要“规X、具体”,注重政治术语的运用,紧密联系课本相关知识。
二、解题利器:“以不变应万变”有的,总结归纳高考题目,我们多少可以总结出一些构思答案的线索和方法。
政治学科的命题设问不外乎以下四种类型或四个角度: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类型一、意义类;二、为什么(原因)类;三、措施类;四、体现类;五、如何认识、分析材料中的某一现象六、启示类; 七、如何认识如何分析说明材料中的措施; 八、关系型题目; 九、图表题;十、辨析题“是什么”;二是“为什么”;三是“怎么办”;四是“如何认识”………即前三者的综合)答题技巧1、要求回答“是什么……?”的题目的解题技巧这种类型的题目设问的形式是很多的,如“材料反映了什么问题/现象?”、“材料体现了什么道理?”、“材料表明/说明了什么道理?”即体现类;这种题目还有一定的限制性,比如限定从经济常识、哲学常识或政治常识的某特定角度答题的要求。
这类题目主要考察学生归纳问题的能力。
回答该类型的题目,首先弄清材料的层次,然后概括出各层的中心意思即论点,最后根据论点回忆教材及时政材料中与此论点相联系的理论知识,结合题目的具体要求进行分析“筛选”,从而确定答题所运用的理论知识。
答题要求简明扼要,再现课本知识即可,必要时(一般是哲学题目)适当地联系材料。
2、要求回答“为什么要……?”的题目的解题技巧【题型特点】在原因(理由)型主观题中即意义类和原因类,原因(理由)一般是指事物存在的某种依据,包括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在试题中往往直接表现为“为什么”,“必要性”、“理由”、“这样做的依据”、正确性、意义、作用、原因、依据等)常以以下设问出现:①××为什么要做某事?②分析……的合理性(或正确性)。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政治“命题、答题、阅卷”套路
2018年高考全国卷文综政治“命题、答题、阅卷”套路高考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知己知彼,方能得胜。
努力复习,认真刷题,接受每一次考试的检验,这是“知己”的过程,你还需要一个“知彼”的过程!高考过程中的一些套路你需要知道。
【命题】过程中的套路第一、一切以教材和大纲为准高考出题时要求每一道题,无论大小,一定要在考纲上有相应的考点对应;其题意、描述、问题、解答都必须能够在教材上找到援引。
考纲的内容每大块都要覆盖,而且要注重交叉,各有侧重。
知识点的考频,也可以在《考试大纲》上查到。
也就是说,当复习接近尾声的时候,回归教材、仔细阅读《考试大纲》和《考试说明》甚为重要。
第二、尽量不出怪题、偏题命题人出题时会考虑该题对考生来说难度系数是否偏大,原则上不出怪题、偏题,主要在命题角度、方法、题型上下功夫。
第三、要体现选拔性和区分度那些让大多数学生感到为难的题恰恰抓住了多数学生在某一知识点上的短处,即所谓“软肋”,目的正是让优秀的学生脱颖而出。
这也就是所谓的“区分度”。
高考是选拔性考试,目的是把考生按成绩分层,便于高校挑选。
平时的测验或模拟基本上是测试性考试,目的是检测掌握知识的程度,查缺补漏。
因此,没有深刻领悟、精做与高考平行的选拔性试卷,就常常会在高考中丢了这部分分数。
【答题】过程中的套路第一、拿到试卷通读一遍首先拿到试题,要通读一遍,尽可能做到心中有数。
高考在发卷后五分钟内不能答题,考生应先检查的名称、页码顺序有无错误,每一页卷面是否清晰、完整,同时一定要听清监考提出的要求及更正错误之处。
接着将试卷浏览一遍,了解试题结构、题型、分量,当读到熟悉而有把握的试题时,应暗示自己,这里可以得分,树立信心,切忌把注意力集中在吃力的试题上。
若通读全卷后尚未到答题时间,则应认真完成大题的审题,最好将试题多读几遍,语文科目可以先看一下作文题目,因为在前面的答题过程中,可能灵机一动,好的作文立意就有了,要及时写下来。
第二、避免“分秒必争”一般考生为了赶快做完试卷题目,于是就分秒必争,做完一题之后,马上做下一题。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思路和方法(高考考前突破)一、高考全国卷政治非选择题型划分(一)依学科任务划分这是基于学科核心素养提出的评价标准。
根据高中思想政治课程的学科本质和功能定位,本学科的核心素养,包括政治认同、理性精神、法治意识、公共参与等基本素养。
思想政治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评价,要求评价者要通过精心、巧妙、科学地设置复杂程度和新颖程度不等、难度不等的任务情境以诱导出能够充分指向某个核心素养及其发展水平的行为表现群。
因此,思想政治学业质量标准的核心要素包括:情境、学科内容、学科任务、行为表现。
具体而言,就是通过在复杂程度和新颖程度不同的具体情境中,让学生运用学科知识和方法完成某一项或几项任务难度不等的学科任务,依据所展现出来的行为表现群来推断学生某一素养的发展水平。
根据学科任务,划分出的四大基本试题类型:第一、描述与分类:对真实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事物、现象与问题的特征、表现、范围,按照某个维度进行刻画、比较和分类,以识别事物、现象问题的性质与种类归属。
第二、解释与论证:对真实社会生活情境中的事物、现象与问题,运用学科方法与技能分析原因,探究不同变量之间的关系,以寻求对世界的理解;或运用理论逻辑和实证材料对探究结论与理论命题进行合乎逻辑和科学要求的检验、理解。
第三、预测与选择: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运用科学的方法和原理对行为、事物、现象、问题的结果或影响进行分析和预测;根据约束条件和目标设计出合理可行的方案,比较不同方案的优劣利弊并作出理性选择。
第四、辨析与评价:结合具体的社会生活情境,根据某个维度对理论、事物、现象的价值与功能进行分析和评价,辨识要素、事物、概念、价值之间的关系;合理运用相关理论和方法,对不同观点与立场、不同利益诉求进行价值判断,进行辩护与批判。
(二)依设问角度标准划分第一、是什么?──描述与分类?第二、为什么?──解释与论证?第三、怎么办?──预测与选择?第四、怎么样?──辨析与评价?全国考试中心命题人:全国卷试题是有规律的,主要围绕四个层面命制:辨别事物的本质(是什么?),回答为什么(是这样)?怎么办(如何解决)?最后是这个问题(事物变化)会怎么样?思维的训练和高考的方向以及任何可能会考的话题、现象,不妨从这四个层面考虑,考生的思维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政治试题详细解析
2018年高考全国卷Ⅰ政治试题详细解析第Ⅰ卷一、选择题:本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2. 根据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与生产该商品相关的判断如表1所示。
其中正确的是A. ①B. ②C. ③D. 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马克思的劳动价值理论的知识。
商品的价值量不是由各个商品生产者耗费的个别劳动时间决定的,而是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决定的。
因为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社会劳动生产率成反比,在其他条件不变的情况下,如果生产某种产品的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生产该产品所需要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缩短,单位商品的价值量会降低。
社会劳动生产率提高,意味着单位时间内,生产该商品的数量增加。
社会劳动生产率、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商品价值总量无关,因此,商品价值总量不变。
故①正确,A入选。
13. 企业聚焦品牌管理和供应链管理,控制产品企划和营销网络,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
该模式体现的企业经营理念是①整合上下游资源,实现优势互补②通过专业化分工,提高效率③通过兼并收购,扩大企业规模④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A. ①②B. ①④C. ②③D. ③④【答案】A【解析】本题考查企业的经营与发展的知识。
根据题干信息,将“设计、生产、运输配送”环节外包,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体现了企业合理利用社会资源,进行专业化分工,优势互补,提高企业竞争力,①符合题意。
通过联合开发产品、数据共享,加快市场反应速度,说明该模式提高了企业的效率,②符合题意。
与供应商、加工商和物流企业建立联盟,并不属于企业的兼并收购,③不选。
材料不体现增加市场份额,提高利润率,④排除。
故选A。
14. 我国快递业竞争日趋激烈,快递服务平均单价连续6年下滑,2017年降至12.37元。
高考政治答题满分技巧 后悔这么晚才看到
2018高考政治答题满分技巧后悔这么晚
才看到
2018高考政治答题满分技巧后悔这么晚才看到
高中政治在学习上需要大量的知道背诵,那么在答题中也是需要一门技巧的学科。
下面为大家总结的2018高考政治答题满分技巧,具体内容如下。
高考政治答题满分技巧
请记住四句口诀:
阅读题干找中心(阅读题干材料,找出中心思想,这是前提);
研究题眼好入门(研究材料后面的指向,即题眼,明确要朝什么方向进行选择,这是解题的关键);
排除无效干扰项(不要急于直接进行选择,而是要先行排除,把不符合题意的干扰项排除,目的是提高选择的准确率);
比较之后见分晓(把余下的选项进行比较,选出最符合题干要求的选项,这几乎是万无一失的选择)。
高中政治怎么学
充分利用时间是考好各科的共性,也有高中政治科复习本身的特殊要求。
在高三学年里学政治的时间应比高一、高二的时间多得多;特别是到了五、六月份,花在政治上的时间至少应保证在保证1/4以上;考前几周甚至可以达到1/31/2(这是由政治科不同于中英数的独自特点决定的,政治科对基础的要求不像中英数那么高,在短时间内加强训练复习能起到一定的作用。
过去有人称政治是轻工业,投资少,见效大,但在考前这一年及考前一、二个月内,要投入更多,否则是无效益可言的);每天复习政治(包括早上、下午及晚修、周末可自由支配时间)的时间应保障有1/61/5。
对高中政治课本内容要多看,看的遍数多,反复记忆多对课本内容就越熟,考起来速度才会快,准确性才会高。
题目再难,也是与书本内容联系的,万变不离其宗,只要书本的原理、观点熟,用起来才能做到得心应手。
反复多遍这是最一般的学习规律,也是做题能多得分
的最基本要领。
2018年北京市高考政治试卷及解析
2018年北京市高考政治试卷一、选择题(共12小题,每小题4分,满分48分)1.(4.00分)每年三四月间,居庸关长城附近山花盛放。
市郊铁路S2线列车穿行于花海中,被称为“开往春大的列车”,吸引了大量踏青的游客,游客的涌入给森林消防和轨道交通带来了安全隐患,当地政府采取封山禁入措施,但效果不理想,于是转变思路,变堵为疏,着手规划建设花海列车观景平台,这一做法()①履行了政府的市场监管职能,有利于建立良好市场秩序②自觉运用矛盾观点,创造条件,将风险点转化为共赢点③有利于满足人们的精神文化需求,带动当地旅游业发展④有利于开发该线路的经济价值,说明文化的力量来自于经济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2.(4.00分)山脊上,代表中华悠久文化的长城蜿蜒曲折:山腰间,詹天佑创造性设计的“人”字形铁路折回而上:地表下,运用当代中国先进技术建造的京张高铁穿行向前。
为避免破坏沿线文物和环境,京张高铁建设者采用“精准微爆破”等所技术,在地下100多米建造隧道,做到施工地表零沉降,实现了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下列分析正确的是()1A.京张高铁与“人”字形铁路是新旧事物的关系B.工程设计与施工水平的提高说明实践活动具有社会历史性C.建设者的创新意识是高铁成功建设的首要前提D.高铁与环境和谐共存体现了矛盾同一性是推动事物发展的动力3.(4.00分)万古奔腾的长江,孕育着源远流长的中华文明,为全面展示新时代长江的自然风貌和文化景观,多位艺术家深入长江流域采风,创作了巨幅长卷《长江万里图》,该作品雄浑磅礴、风光万千,画出了一条中国人心中砥砺奋进的文化长河,《长江万里图》的创作()①体现了自然性与人文性的统一②说明时代精神是艺术创新的源泉③体现了创作者为祖国河山立传的文化自信④说明客观真实是评价艺术作品的根本标准A.①③B.①④C.②③D.②④4.(4.00分)“窗含西的千秋雪”““玉窗五见樱桃花”。
中国传统建筑中窗的设计,巧妙之处在于可以引进阳光、空气,为居室主人呈现大自然的馈赠,借助窗外的空间美,人的心灵之窗也被打开,“纳千顷之汪洋,收四时之烂漫”下列选项正确2的有()①“窗”“景”“情”之间是本质的必然的联系②借窗生景的设计体现了征服自然的天人合一理念③窗与景、景与诗、诗与情的交融体现了人的创造性④窗的设计体现了内与外、近与远、有限与无限的和谐统一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5.(4.00分)关于建立“京津翼地区城乡中小学图书流动机制”的建议通过对京津冀地区中小学生图书占有情况的调研,本研究小组发现三地的人均图书占有数量和种类存在差距。
2018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2018高考政治答题技巧(3)解答意义类要找出讲意义的主体和客体。
(4)意义要从多角度进行思考,找准、找全角度,遵循由小到大,由直接到间接,由微观到宏观,由近及远的原则,分别展开说明,体现一定的综合性。
(5)意义类题目要紧扣材料,同时要联系实际,结合党和国家的方针政策,使用政治术语。
(6)回答一般用“有利于……”形式。
2.从不同角度进行回答的答题思路经济意义个体:这里的个体特指劳动者、经营者、消费者、企业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扩大就业、增加人民收入、丰富人民生活、提高经济效益。
集体:这里的集体特指企业、产业、农村、城镇等。
答案的关键词有:加快企业改革、优化产业结构、加快第一第二第三产业的发展、加快城镇化进程、繁荣农村经济、走新型工业化道路。
国家:这里的国家特指整个社会、国家。
答案的关键词有:宏观调控、资源的优化配置、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扩大就业、扩大内需、增加外汇储备、增强经济实力和自主创新能力、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资源节约型及环境友好型社会建设、促进经济又好又快发展、实现社会公平、社会主义本质的体现、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构建和谐社会、全面小康社会的实现、科学发展观。
政治意义保障社会主义民主、完善社会主义法制、转变政府职能、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为我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创造良好的国际环境、发挥中国在地区(国际)事务中的地位和作用、提升我国的国际地位、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国家性质和职能、“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体现、民族平等民族团结和各民族的共同繁荣、加强中国共产党的执政能力和建设、构建和谐社会、维护公民的合法权利、提高政治素养、促进世界的多极化发展、实现国际关系民主化、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繁荣等。
在作答时要抓住主体,对号入座。
政治常识中常见的主体有中国共产党、公民、国家机构、民主党派等。
用哲学原理分析某一事件的意义,要突出其方法论意义。
文化意义文化作用;为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提供精神动力、智力支持、思想保证;增强民族凝聚力、向心力、自豪感、认同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建设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2018年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
2018高考政治主观题解题方法指导高考政治试题中的非选择题一般有简答题、辨析题、分析说明和论述题,文综试题则只采用分析说明和论述题。
这类试题的能力考核功能比较全面,大多综合性考查考生以下四个方面的能力:第一,获取和解读信息的能力。
能够从题目的文字表述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快速、全面、准确地从图、表等形式中获取回答问题的有关信息;能够准确和完整地理解并整合所获取的有关信息。
第二,调动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能够根据从题目获取和解读的试题信息,有针对性地调动有关的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方面的知识,并运用这些知识做出必要的判断;能够调动和运用自主学习过程中获得的重大时事和相关信息;能够展现出检索和选用自己“知识库”中有用知识、基本技能的能力。
第三,描述和阐释事物的能力。
能够用简洁的语言描述经济、政治、文化、哲学等学科所涉及的基本概念和基本观点;能够运用历史的、辩证的观点和方法,分析、比较和解释有关的政治、经济、文化等现象,认识事物的本质;综合阐释或评价有关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
第四,论证和探究问题的能力。
根据有关信息,调动和运用相关知识和技能,发现或者提出体现科学精神和创新意识的问题;综合使用题目提供的信息、课堂学习或自主学习获得的知识、方法,提出比较必要的论据,论证和探究问题,得出合理的结论;能用顺畅的语言、清晰的层次、正确的逻辑关系,表达出论证、探究的过程和结果。
正确解答主观题,不仅应明确主观题一般要考查哪些方面的能力,而且还应了解主观的常见类型,以及不同类型主观题的特点,从而根据不同的特点掌握其解答方法。
下面结合近几年全国及各地高考政治主观题,分九种具体类型进行粗浅分析。
一.“原因(为什么)类”主观题题型介绍“原因”类问答题高考最常见的设问方式有“为什么”“原因是什么”“为什么要”“为什么能”“简要说明理由”等。
要求学生运用相关知识分析说明造成某个问题的原因、出现某种现象的原因,或采取某种措施、提出某种对策的依据。
2018高考政治答题技巧
2019 高考政治答题技巧高考答题,考生要注意答题技巧。
合理安排答题的时间要保证简答题、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的答题时间,留有充足的时间读懂题意,弄清设问方向,梳理答题要点,提高叙述的简洁性,有利于阅卷老师尽快发现采分点。
这里特别强调要给分析说明题和论述题留足时间去认真审题,组织答案要点。
的章节编排很熟悉。
第二步,在弄清总体系统结构的前提下对课本内容进行细看,包括概念、事例、谚语、格言、关键字句、分析过程、分析依据、结论、重要意义、要求及错误观点、危害等等。
然后第三步进行有选择性的整理理解记忆。
答题规范最为关键答案简洁、层次分明,正确使用教材书面用语,而不能使用自己创造的语言、概念及社会流行的俗语。
只有使用规范的书面用语,才能做到表述规范、准确、科学、简洁,才能和阅卷老师沟通思想,交流信息,形成共识。
“第一印象”至关重要希望阅卷名师能给自己高分,给老师的“第一印象”就至关重要了,因为老师第一眼看到的是书写而不是答案,如果是工整的书写,马上会相应给出一个大致的“印象分”,然后仔细阅读,调整分数。
重视“第一印象”要注意:①字迹要端正;②卷面要整洁,层次分明,使老师一目了然。
为此下笔前要在头脑中梳理出答题要点,提高答题的准确性;③修改要合乎规范、有章法,不能乱涂改。
以上三步是相互联系的整体,要将这几步有机联系起来,不能分割开来。
在运用这种先面后点的理解记忆法完成了对课本内容(一轮复习,可以是一年的,也可以是三年五本书为一轮)后,再回过头来进入第二轮、第三轮...... 力争每一轮的整理与理解都有新的收获。
看书不能光看不整理;光看不背,光整理不背;光看不作练习。
具体复习可以这样安排:每周(如周末)抽出一定的时间背经过整理归纳后的内容;每天睡前或下午晚饭后抽一点时间(如15分钟)将近一、两天复习的主要内容按条理进行记忆。
总之,对归纳整理内容的记忆,要背得细、背得准、背得熟、背得巧。
2018年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思路
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思路《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分析×××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答题指导]用经济生活中有关价格的理论去分析。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答题模板](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政府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答题指导]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物价稳定的措施去分析。
[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答题模板](1)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3)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4)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5)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6)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设问模式]政府为什么要对×××价格进行调控?[答题指导]运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答题模板](1)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解答八法
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解答八法高考政治非选择题要求运用教材相关知识,结合材料,分析或说明某一具体问题,即试题的解答都与教材、材料和问题三者相关,但三者中往往是以一者为主导,其他两者配合。
因此,根据解答试题的主导因素划分,可以将高考政治非选择题的考法分为三种:一种是基于对教材知识运用的考查,一种是基于对材料信息解读的考查,一种是基于对问题本身探究的考查。
对应这三种考法,本文对应探讨其解答的基本方法。
一、基于对教材知识运用考查的解答方法基于对教材知识运用的考查往往在试题的设问中有明确的知识要求,如示例1 中的“依法治国方略”。
解答此类试题,一般可以采用主体定位法、主题关联法和概念置换法等三种基本方法。
(一)主体定位法即针对“措施类”问题,找出并确定行为主体,回答“谁做”;或者针对“意义类”问题,明确影响的对象,回答“对谁产生影响”。
(二)主题关联法即针对“措施类”问题,围绕探究的主题内容,联想教材相关知识,回答“做什么”和“怎么做”;或者针对“意义类”问题,回答“什么影响”。
这一方法及主体定位法在《经济生活》《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试题的考查中较为常见。
(三)概念置换法是指将教材一般原理中的关键概念用材料分析的具体情境话题去替换,从而形成对问题的具体化分析。
这一方法在哲学试题的考查中尤其突出。
【示例1】(2019·全国Ⅲ卷·38)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是党中央的决策部署。
材料一党的十九大要求实行高水平的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政策,保护外商投资合法权益。
制定外资基础性法律列入《全国人大常委会2018 年立法工作计划》。
商务部、国家发展改革委、司法部经征求中央财办、外交部、财政部、人民银行等72 个中央有关单位以及地方人民政府等方面的意见,起草形成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草案)》。
2018 年12 月,全国人大常委会初次审议这一草案并在中国人大网公布,向社会征求意见。
2019 年3 月,十三届全国人大二次会议审议通过《中华人民共和国外商投资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政治非选择题答题思路《经济生活》第一单元:生活与消费有关“价格变动与物价稳定”的命题1.分析价格变化的原因[设问模式]分析×××价格不断上涨(下降)的原因。
[答题指导]用经济生活中有关价格的理论去分析。
[答题要素]价值+供求+货币供应量+市场缺陷+经济政策+流通环节[答题模板](1)价值决定价格:价值量越大,商品价格越高;价值量越小,商品价格越低。
(2)供求影响价格:供不应求,价格上升;供过于求,价格下降。
(3)货币供应量:如果货币的供应量超过了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物价会上涨;相反,物价会降低。
(4)市场的缺陷:市场调节具有自发性、盲目性、滞后性,一些生产者、经营者恶意囤积,哄抬价格。
(5)国家经济政策:国家宏观经济政策主要通过控制流通中的货币量以及财政支出的数量,平衡社会总供给和总需求,保持物价稳定。
(6)分配和交换是连接生产和消费的桥梁和纽带。
商品流通不畅,也会引起价格上涨。
2.稳定物价的措施[设问模式]政府为稳定物价所采取措施的经济生活依据是什么?[答题指导]用经济生活中有关物价稳定的措施去分析。
[答题要素]科技管理+发展生产+货币供应量+市场监管+宏观调控+流通环节[答题模板](1)依靠科技进步,科学管理,提高社会劳动生产率,降低生产成本。
(2)大力发展生产,保障商品的有效供给。
(3)合理控制货币的供应量,使货币供应量与流通中所需要的货币量相符合。
(4)加强市场监管,通过经济立法和行政命令等手段,打击市场炒作等行为。
(5)加强宏观调控,通过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调节社会总需求。
(6)减少流通环节,降低流通成本。
3.政府调控物价的原因[设问模式]政府为什么要对×××价格进行调控?[答题指导]运用宏观调控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物价影响生活+宏观调控的原因、目标+市场规律+以人为本[答题模板](1)价格较快上涨导致人们实际生活水平下降。
特别是食品价格上涨,影响中低收入群众的基本生活,不利于社会稳定。
(2)加强宏观调控是为了弥补市场调节的不足,是我国社会主义性质决定的。
(3)稳定物价,是国家宏观调控的主要目标之一。
(4)降低流通成本、稳定供给,这是尊重市场规律的要求。
(5)调控物价有利于保障人民的基本生活,体现了以人为本。
有关“影响消费的因素和提高消费水平”的命题1.影响消费的因素[设问模式]影响消费的因素有哪些?[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中影响消费的有关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收入(当前、未来和差距)+物价+其他因素[答题模板](1)收入是消费的基础和前提。
(2)未来收入预期也会影响居民的消费水平。
(3)收入差距的大小影响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物价的变动会影响人们的购买能力。
(5)广告和国家经济政策等。
(6)消费观念和消费心理。
2.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设问模式]为什么要扩大居民的消费需求?[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利于扩大消费的知识进行分析说明。
[答题要素]消费的作用+科学发展观+转变发展方式+生产目的[答题模板](1)消费对生产具有反作用,坚持扩大内需特别是消费需求的方针,有利于拉动经济增长。
(2)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扩大消费需求有利于满足人民的生活需求,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3)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需要。
扩大消费需求能够促进经济结构调整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推动国民经济持续健康发展。
(4)社会主义生产的目的。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生活需要。
3.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设问模式]怎样提高居民的消费水平?[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知识,从国家、企业、个人多角度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国家+企业+个人[答题模板]作为国家:(1)最根本的途径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大力发展生产力,提高居民收入。
(2)政府要加强宏观调控,综合运用各种手段,保持供给平衡,保持物价稳定。
(3)政府要完善分配制度,促进收入分配公平,初次分配与再分配领域都要注重公平;统筹区域和城乡协调发展,缩小差距,提高社会总体消费水平。
(4)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提升居民的消费信心。
(5)培育新的消费热点,加快消费结构升级。
开发利用国内、国际市场,尤其是开拓农村市场,充分发挥消费对生产的促进作用。
(6)政府要加大市场监管力度,依法制裁各种违法行为,为消费者创造良好的消费环境。
(7)加大供给侧结构改革,增加有效供给。
作为企业:要提高产品质量,树立良好的信誉和企业形象,搞好售后服务,使自己的产品得到消费者的认可。
作为个人:要通过自己的知识和劳动,增加个人收入;树立正确的消费观。
(4)行业差距继续扩大,垄断行业和非垄断行业收入差距日益突出。
2.努力缩小收入差距,促进收入分配公平[设问模式](1)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问题的原因。
(2)为什么要努力缩小收入差距?[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收入分配公平的知识分析。
[答题要素]本质、共同富裕+和谐社会+效率+科学发展观[答题模板] (1)公平的收入分配,是社会主义分配原则的体现,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内在要求,是实现共同富裕的体现。
(2)实现收入分配的公平,有利于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
(3)公平是提高经济效率的保证。
只有维护劳动者公平分配的权利,保证劳动者的利益,才能激发劳动者发展生产、提高经济效率的积极性。
(4)实现社会公平是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要求。
3.怎样缩小收入差距[设问模式](1)如何解决当前我国收入分配领域存在的问题。
(2)结合材料,请你为解决收入分配不合理、贫富差距拉大提几点建议。
[答题指导]从生产、分配等环节多角度分析。
[答题要素]经济发展+分配制度+初次分配+再分配+科学发展+社会保障[答题模板](1)根本途径是保持经济持续快速稳定发展,增加居民收入。
(2)坚持和完善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是实现公平收入分配的重要制度保证。
(3)保证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占合理比重、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占合理比重是实现社会公平的重要举措。
当前,要逐步提高居民收入在国民收入分配中的比重,提高劳动报酬在初次分配中的比重。
(4)再分配更加注重公平是实现社会公平的另一重要举措。
要加大再分配调节力度,健全以税收、社会保障、转移支付为主要手段的再分配调节机制,着力解决收入分配差距大的问题。
要规范收入分配秩序,保护合法收入,增加低收入者收入,调节过高收入,清理规范隐性收入,取缔非法收入,努力缩小行业、城乡、区域收入分配差距。
(5)坚持科学发展观,促进区域、城乡经济协调发展,提高低收入者的收入水平。
(6)健全和完善社会保障制度,完善并贯彻落实就业政策,努力扩大就业。
第四单元: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命题1.发挥市场作用[设问模式]运用经济生活的知识,结合材料说明怎样更好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
[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中有关市场的知识来组织答案。
[答题要素]市场机制+市场体系+市场秩序+市场主体+宏观调控[答题模板](1)完善市场调节机制:充分发挥价格、供求、竞争在资源配置中的作用。
(2)完善市场体系:建立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现代市场体系。
(3)规范市场秩序:形成以道德为支撑、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健全社会征信体系。
(4)培育、规范市场主体:发挥企业作用,培育合格市场主体;完善法律法规,规范市场主体行为。
(5)改善宏观调控:尊重市场规律,放宽市场准入,创新管理。
2.市场经济不断发展的原因[设问模式]运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阐释这些变化的原因。
[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有关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基本经济制度+分配制度+市场决定性作用+宏观调控[答题模板](1)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解放和发展生产力。
(2)完善基本经济制度:我国坚持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调动各种经济成分公平参与市场竞争。
(3)坚持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调动各种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积极性,正确处理了效率与公平的关系。
(4)发挥市场决定性作用:大力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让市场在资源配置中发挥决定性作用,调动市场主体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5)实行科学的宏观调控:调整和改善宏观调控,理顺政府与市场关系,激发了市场活力。
有关“新时期如何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的命题当前如何提高我国开放型经济发展水平[设问模式](1)运用经济生活的有关知识,谈谈新形势下我国应如何进一步提高开放型经济水平。
(2)运用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的知识,谈谈作为民营企业怎样才能更好地实施“走出去”的战略?(3)结合某企业在对外开放战略上的成功案例,说明我国应如何提高对外开放水平?[答题指导]运用经济生活中全球化与对外开放的知识进行说明。
[答题要素]基本格局+基本战略+基本原则+国家、企业+国内、国际[答题模板](1)基本格局:形成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的对外开放格局。
(2)基本战略:坚持“引进来”和“走出去”相结合。
(3)基本原则:始终坚持独立自主、自力更生的原则。
(4)注意从国家和企业两个角度思考①国家角度:转变对外经济发展方式,坚持出口市场多元化和以质取胜战略;促进出口产品结构优化、推动利用外资和对外投资协调发展;提升企业适应国际市场的能力,利用国际贸易规则和惯例维护我国企业的正当权益,反对贸易保护主义;加强协作,优势互补,互利共赢,共同防范经济全球化带来的风险。
②企业角度:企业要注重结构调整、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加强管理和自主创新,诚信经营,提升国际竞争力。
(5)从科学发展观方面:注意统筹国内、国际两个大局。
《政治生活》有关“公民”的命题1.公民为什么要(能够)做某事[设问模式]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为什么要(能够)做某事。
[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有关公民的知识进行分析。
[答题要素]必要性+重要性[答题模板](1)必要性:我国国家性质、人民地位、公民权利;另外,材料及其设问若涉及党和国家机关等行为主体,还应从政府、人大、中国共产党等角度分析。
(2)重要性:第一,对公民——有利于增强主人翁意识,提高政治参与的热情、能力,真正行使(实现)自己的民主权利。
第二,对社会或国家——有利于保障人民当家作主的权利和地位,有利于促进党和国家决策的科学化和民主化,有利于监督党和国家机关的工作,促进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和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的发展。
有利于密切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联系,维护社会稳定,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
2.公民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设问模式]运用政治生活的有关知识,说明公民应该如何参与政治生活。
[答题指导]运用政治生活中“公民的政治参与”的有关知识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