旁观者读书笔记
现代管理《旁观者》读后感
《旁观者》——责任与童心与“抽象的人”,管理者的睿智冯飞扬第四组优秀人物身上大多都会具有几个品质:预见力,决断力与洞察力由此在执行决定的时候能够感受到哪些做得好或是差,可以较为轻易地观察出每一项或是适合于某项岗位的最合适人选,于是便可做出新的预见和决断。
其实每个人都具有一定的预见、决断、洞察事物的天赋,但是优秀人物之所以被称之为优秀,是因为他们更能将预见、决断、洞察等能力运用在正确的方向和更深的程度,即不仅仅用于自身的发展中,更是对身边人以及整个社会做出宏观的思考。
而推动他们这种做法的原因可以追溯为一个词:责任。
责任是这样一种动力,为自己,也为他人和社会,心怀责任去做事,然而世界上拥有责任心的人很多,但不见得每个拥有责任心的人都过得快乐或精彩,一旦事与愿违时,失望更大,甚至开始一蹶不振。
这就得提到另一个很重要的品质:童心。
如果说责任是让人在现实社会中努力的动力,那么童心则能让人摆脱责任重担的困扰,不管人生收获多少成功或经历波折,都能回到童心般的天真,坦然面对,并始终怀着孩童般的好奇开始下一段生活。
《旁观者》中的人物就是这样,不管人生得意或失意,都会保有一些小小的习惯和性格,由此表现出来的行为常会像小孩子般的天真行为般让人觉开怀发笑。
实际上,怀着童心来看待事物,往往是最能接近事物本质的。
因此,怀着童心,可以让人始终怀着好奇和激情去努力,更能看清事物的本质从而做出更有效的预测和判断,也更能让人接受各种考验而不会泯灭希望。
因此,如果说预见力、决断力和洞察力是评判一个人能力大小的标准,那么责任就是决定这些能力运用在事情上的方向和程度的因素,而童心则是让人从所做的事情成败中超脱出来的品质。
德鲁克之所以能够从我们看起来特没意思的人身上,感悟到很多深刻的东西,是因为他“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
在别人看来了无趣味的人,德鲁克也能够通过细致的观察,发现他们兴趣所在,并用心去体会,使这些人愿意与他分享自己的想法,乐意与之交流,增加相互之间的了解。
旁观者第一卷内容
旁观者第一卷的内容概括如下:
第一章到第四章,介绍了主角在超能觉醒后的经历,包括在神秘组织的引导下,逐渐适应并开始利用自己的超能力。
第五章到第八章,讲述了主角与故人相遇的经过,以及抓扑黑鱼的经历。
第九章到第十章,描述了主角完成任务的经历,包括对未知敌人的试探和狩猎的开始。
第十一章到第十二章,介绍了主角与故人再次相遇的经过,以及他们之间的互动。
第十三章到第十四章,讲述了主角在黄泉渡客的经历,以及他如何应对和解决各种挑战。
第十五章到第十六章,介绍了主角在太平一日游的经历,以及他如何与朋友共同解决一系列问题。
以上就是旁观者第一卷的内容概括,如需了解更多信息,建议阅读原著或相关书评。
《旁观者》读后感
《旁观者》读后感彼得·德鲁克1909年出生在维也纳。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他对管理学界的影响一支延续至今。
这也为他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
xx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写了20年,是他唯一写作时间最长的、虽不是最好的、却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作品!《旁观者》是德鲁克知识及人生旅程的记录。
该书每一章都可个别独立,可以说是故事集。
全书15个章节、15组人物,每一组人与事都紧扣着20世纪里最重要的某些领域和特性。
就在抒情的夹叙夹议中,真实的德鲁克亲切清晰地浮现出来。
这若干个旁人的生活历程,帮助我们勾勒了德鲁克自己的生活。
作者希望借此呈现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精髓、神韵与触觉,比如两次大战间的欧洲、罗斯福新政时期(NewDealyears),以及二战刚结束时的美国。
在德鲁克“怀恩师”一章中,教学并不是老师得到了什么,而是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文章中的埃尔莎和苏菲小姐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要注重学习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在现今的公共管理工作中,要善于从以往的实践中提取经验,进而形成自己独特的工作方式,要做到以人为本的管理方式,还要培养自己的工作乐趣。
在改革开放的初期,德鲁克创办了德鲁克管理学院,但是他并不支持走精英教育的路线,他认为虽然中国没有足够受过高等教育的人,但有一大批在实际磨练中学会了怎样在极其困难的条件下生存并取得了成效的人。
有过高教育,但是这并不代表一切,一个人的能力要在他的工作中体现出来,毕竟实践跟理论是有很大区别的。
在书中,德鲁克先生回忆了他走过的青年时代,让我不自觉的进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中,德鲁克说过“从未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我认为世界上有着大多不善于观察,不愿意去体会的人,如果你能对自己周围的人,有敏锐的洞察力,善于去发现,我想这会为成为一个管理者打下基础。
旁观,并不是要自己置身事外,而是要让自己冷静的观察,分析,还需要有一颗淡泊的心。
旁观者:观看他者之痛如何转化为社会团结
总结全书的核心观点和发现。作者强调了观看他者之痛在维系社会团结中的 重要性,并提出了未来研究方向。
《旁观者:观看他者之痛如何转化为社会团结》是一本具有重要价值的著作, 通过对目录的分析可以发现,作者成功地构建了一个关于社会观察、共情、社会 支持和团结之间关系的理论框架。这一框架不仅深化了我们对这些现象的理解, 还为未来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视角和方法。
"社会团结不仅是一种理想状态,更是一种现实需求。只有当每个人都能够 感受到社会的关爱和支持,才能够真正地实现社会的和谐与稳定。"
这些摘录强调了社会团结的重要性,并提醒我们每个人在促进社会团结中扮 演着重要的角色。通过理解他者之痛,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他人的需要,进而 采取积极的行动。
阅读感受
这本书让我重新审视了我们对于他者痛苦的回应。在日常生活中,我们经常 会忽视他人的痛苦,或者只是以一种形式上的方式做出反应,而缺乏真正的同理 心。然而,《旁观者》让我意识到,他人的痛苦不仅是他们个人的问题,也是我 们社会的问题。我们应该更加和尊重他人的感受,给予他们更多的支持和帮助。
"在面对他者的痛苦时,我们需要有共情的能力。我们需要将自己置身于他 人的视角,去理解他们的痛苦和需要。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地行动起来,帮 助他们解决问题。"
"社会团结不是一种抽象的概念,而是一种具体实践。通过参与社会公益事 业、弱势群体的权益、倡导公平正义等行动,我们可以在实践中培养自己的社会 责任感,促进社会团结的实现。"
这本书还让我思考了我们如何在面对他者痛苦时保持理智和情感上的平衡。 当我们面对他人的不幸时,我们可能会感到无助和沮丧,甚至会陷入情绪失控的 状态。然而,保持平衡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我们需要学会在情感上支持他人, 同时也要保持冷静的头脑,以便更好地提供帮助和支持。
《旁观者》读后感
《旁观者》读后感读大学期间初次接触管理学这门学科就知道了彼得.德鲁克这个大名,现代管理学之父,学校逸夫楼里还塑有他的半身铜像。
1954年出版的《管理的实践》将管理学开创成为一门学科,也奠定他管理大师的地位。
未读《旁观者》时,我曾认为会是艰涩难懂的深奥理论,初读之后才发现这是一本老人的回忆录,从孩提到暮年六十轮回的人生经历,以旁观者的身份将所观所想娓娓道来但确又那么铿锵有力。
彼得.德鲁克大师一生经历了人类历史上几件重要的大事件,欧洲民族解放运动、大萧条、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及冷战,但这些本来惊天动地的大事件在他的叙述中却显得波澜不惊,就像微风吹过池塘泛起的涟漪。
显赫的家世,书香门第的家庭,让他从小就接触了现在听来耳熟能详的政治家、银行家、艺术家、哲学家,但在他的叙述中他们就像是邻家长辈一样,让人觉得他们仿佛不是高高在上,顶着光环的名人,而就是生活在我们身边普普通通的人,也有喜怒哀乐,也有缺点和瑕疵,这或许就是大师的魅力所在,闲庭信步间笑看花开花落,这或许与管理不搭边,但却是我读这本书最直接的感受。
“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这句话是整本书的开场白,我想这也许就是书名的由来。
真要说到与管理学的结合,介于我个人学识与经历的局限性,我对第三章《怀恩师》感触最深,所以也想对该部分谈一下自己的所思所想。
我们每个人在求学过程中都遇到过自己认为的好老师,他们或多或少都会对我们现在人生产生影响。
韩愈在《师说》中谈到“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传道授业解惑可能是大家对于教师这个职业的最直观定性。
但读完第三章《怀恩师》,我猛然间觉得其实教师也是一个管理者,教育本身就是管理。
首先,人尽其才,物尽其力,每个学生的特点不一样,擅长的领域不一样,需要应用不同的教学方式,因材施教。
而管理的核心问题就是如何管理人,根据每个人的长处或者特点安排适应的岗位就是管理的基础奥义。
在这方面教育和管理实际上是相通的。
汉高祖刘邦曾言,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吾不及张良;镇守国家,安抚百姓,不断供军粮,吾不及萧何;率百万之众,战必胜,攻必取,吾不如韩信,假使汉初三杰的岗位换一下,效果必定会大打折扣。
旁观者
目录
德鲁克其人 知其所以然 普通人VS.特立独行的人
德鲁克其人-四大时间点
1909年11月19日,彼得· 费尔南德· 德鲁克出 生于维也纳的一个书香门第 1931年德鲁克获法兰克福大学国际法学博士 学位,终身以教书、著书和咨询为业 1937年与德国校友多丽丝结婚,并移居美国 ,有四个孩子,六个孙子 2005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加州克莱蒙特的 家中溘然长逝,享年95岁
总结
• 德鲁克的成功源于自己后天的努力。没有优越的出生,没有家庭太多 的帮助,他的成功向我们展示着一个平凡人的不平凡之处。 • 我们可以现在平凡,我们可以现在感到迷茫,不知所措,但是,你需 要做的是,走出迷茫,明确目标,扬帆起航。人生短短几十年,前十 几年我们在挑灯夜读,人生已过去了约四分之一。接下来的四分之二 我希望能够拥有的德鲁克的精神。
他人的影响:在这些人的传记中,其他大人物的影子随 处可见。哈耶克遇到了他那个时代的很多优秀的人们, 德鲁克在《旁观者》中记述了同时代伟人们的故事,如 弗洛伊德、麦克卢汉、波拉尼甚至是墨索里尼等。凯恩 斯在《精英的聚会》里则描述了更多的同时代政治家与 经济学们。
12
对人的尊重
对于各级管理者来说,真正最重要的事情, 是记住德鲁克对人对事的观察方法,像他一 样“从不认为哪个人特别无趣”,“以关心 别人作为出发点”,去挖掘自己每一个同事 、部属和合作伙伴的有趣之处,通过深入有 效的交流,激发他们自我管理的激情。这比 凭空制订计划、控制、协调、审查等各种管 理办法,为管理而管理,要凑效的多。
• 我们的生命是有限的,我们想要追求的目 标和学习的知识是无限的,用有限的生命 去追求无限的目标和知识是不可能的。所 以,在生命中,我们必须要学会“定向”, 选择和努力同样重要!
《旁观者》读后感范文精选
《旁观者》读后感范文精选这个故事讲的是一匹马和一头驴,驴背了很多东西,想让同行的马帮它分担一些,马不理睬驴,后来驴子精疲力竭而死,主人便把从死驴身上剥下的驴皮和驴子身上背的东西全部放到马的身上,让马背着那些东西。
《茶馆》的成功在于语言的成功和他戏剧结构的巧妙,严密。
语言:话剧全凭台词塑造人物,台词到为了,人物就活了;人物活了,全剧也就成功了。
被誉为“语言大师”的老舍的的确确将语言功力发挥到及至。
《茶馆》中每个人物的台词都设计的非常生动传神、赋予个性,同时有简洁凝练,意味深长。
戏剧结构:全剧人物多,时间跨越大,没有中心故事,老舍采用了四种手法结构该剧:其一是主要人物,从壮到老,贯穿全剧,这样,主要人物有了连贯与交代,故事虽松散却不至于说来说去,离题太远,不知所云。
其二是次要人物父子相承;其三是每个人物都扮演他们自己的故事,同时又与各自所处时代密切关联,其四是无关紧要的人物一律招之即来,挥之即去,绝无赘笔。
彼得·德鲁克(PeterF.Drucker)1909年出生在维也纳。
被誉为“现代管理学之父”的他对管理学界的影响一支延续至今。
这也为他奠定了现代管理学开创者的地位。
2020年11月11日,德鲁克在美国加州克莱蒙特家中逝世,享年95岁。
德鲁克的回忆录——《旁观者》写了20年,是他唯一写作时间最长的、虽不是最好的、却是他本人最喜欢的作品!《旁观者》是德鲁克知识及人生旅程的记录。
该书每一章都可个别独立,可以说是故事集。
全书15个章节、15组人物,每一组人与事都紧扣着20世纪里最重要的某些领域和特性。
就在抒情的夹叙夹议中,真实的德鲁克亲切清晰地浮现出来。
这若干个旁人的生活历程,帮助我们勾勒了德鲁克自己的生活。
作者希望借此呈现社会的图像,捕捉并传达这一代的人难以想像的那种精髓、神韵与触觉,比如两次大战间的欧洲、罗斯福新政时期(NewDealyears),以及二战刚结束时的美国。
在德鲁克“怀恩师”一章中,教学并不是老师得到了什么,而是学生到底学到了什么,文章中的埃尔莎和苏菲小姐都会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要注重学习方法,并在实践中加以应用。
旁观者人生哲理
旁观者人生哲理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演着属于自己的戏,担任着戏中的主角。
每个人,每一天,都在看着属于别人的戏,担任着戏外的角色。
这个戏外的角色就是——旁观者。
人,是生活在社会圈子里的`,注定了生活中更多担任的是旁观者的角色。
作为一个旁观者,要有旁观者的自知,明白什么是该说的,什么是该做的,什么是该想的……
作为一个旁观者,要有旁观者的智慧,懂得如何在旁观中尽到亲情,尽到友情,尽到感情……
作为一个旁观者,要有旁观者的心胸,容纳一切眼中看到的事情,耳中听到的事情,心中想到的事情,做到处事不惊……
作为一个旁观者,要有旁观者的眼界,看清纷繁表面下的真实,看懂故事背后的故事,看准解决方法中的方法……
作为一个旁观者,是一门艺术,同样是一种考验,只有做好旁观者的人才能真正做好一个自己生活中的主角。
做个旁观者读后感
做个旁观者读后感首先呢,这“做个旁观者”听起来就很有那种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感觉。
但读完之后才发现,这可不是简单的袖手旁观。
就好像我们看一场热闹的街头表演,大多数人就是凑个热闹,看个新鲜,这是最普通的旁观者。
但文章里说的旁观者更像是一个智慧的看客。
比如说,在生活里,我们身边总有那些爱管闲事的人,什么事儿都要插一脚,结果把自己搅和得焦头烂额的。
而做个聪明的旁观者,就像是站在一个安全的距离外,既能看清事情的全貌,又不会被那些乱七八糟的情绪和琐事给缠住。
这就好比看别人下棋,你要是个懂行的旁观者,就能看出这每一步的妙处和失误,可要是你自己下场去下,可能就被紧张的气氛和胜负欲给弄昏了头。
文章里肯定还有很多深层次的东西,像对人性的思考啦,对社会现象的一种独特观察角度之类的。
我就觉得这在提醒我,在这个忙忙碌碌、大家都着急忙慌地去参与各种事情的世界里,有时候慢下来,做个旁观者,冷静地观察周围的人和事,是一种很高级的生活态度。
这就像在湍急的河流里,大多数人都随着水流拼命划水,而旁观者就像是坐在岸边的大石头上,静静地看着水流的走向,说不定还能发现哪里有隐藏的漩涡呢。
而且这种旁观者的态度还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别人。
你想啊,当你置身事外的时候,就更容易站在不同人的角度去思考问题。
就像看一场家庭争吵,要是你是其中一员,肯定只顾着自己生气或者委屈了,但要是个旁观者,就能明白每个人这么做背后的原因,可能是长期积累的矛盾,也可能是一时的情绪上头。
不过呢,这做个旁观者也不是说啥都不管,完全冷漠。
文章里肯定也不是这个意思。
而是在该出手的时候出手,在需要冷静观察的时候就先别冲动。
就像超级英雄,平时也是个在城市里默默观察的旁观者,但一看到有坏蛋作恶,就立马变身,大显身手。
这就是一种很有智慧的平衡,我觉得这就是我从这篇文章(书)里得到的最大收获。
我现在就想啊,以后在生活里我也要学着做个这样的旁观者,用一种全新的视角去看待这个世界,说不定还能发现很多以前没注意到的美好或者问题呢。
单拐杖旁观者观后感
单拐杖旁观者观后感先说这个单拐杖,它可不仅仅是个物件,就像是一个有魔力的小魔杖。
主角拄着它,一出场就自带一种独特的气场。
感觉这拐杖像是他身体的一部分,但又像是他在这个世界的一个特殊标记。
每次他用拐杖点地,那“笃笃”的声音就像是在给故事打着节拍,仿佛是在说:“看这边,精彩的要来了。
”再说说这个旁观者。
哇,这个角色可太有意思了。
他就站在那儿,像个神秘的看客。
你以为他只是在看,但其实他的眼睛里像是藏着一个小宇宙。
他看的不仅仅是那些表面发生的事儿,更像是能看透每个人背后的故事。
有时候他嘴角微微上扬,你就会忍不住想,他到底是看到了什么有趣的小秘密呢?他不怎么说话,但他的每个小动作、小表情都像是在无声地讲述着自己的想法,就像一个超级有内涵的表情包。
整个故事的情节呢,就像是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
有时候平静得像一面镜子,你能看到里面角色们的各种小心思;有时候突然就湍急起来,各种冲突和意外就像水里的石头,激起层层浪花。
而且故事里充满了各种意想不到的转折,就像是你以为你在走一条平坦的大道,结果突然一个急转弯,把你带进了一个神秘的小胡同。
这部作品里的画面也很有特色。
色调有点像那种复古的老照片,但又不是那种沉闷的感觉,而是透着一种说不出的韵味。
每个场景就像是一幅精心绘制的画,人物在里面就像活过来的小人儿。
灯光的运用也很巧妙,有时候一道光打在主角脸上,那表情的细微变化就被无限放大,让你能更深入地感受到他的情绪。
看完这部作品,我就感觉自己像是从一个奇妙的梦境里走出来。
它让我看到了一个独特的小世界,在这个世界里,单拐杖和旁观者就像是两颗最闪亮的星星,照亮了整个故事的天空。
我想我会把这个作品推荐给身边的朋友,让他们也来感受一下这种独特的魅力。
旁观者读后感范文
旁观者读后感范文在生活的道路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有时我们是参与者,有时则是旁观者。
作为旁观者,我们常常能够看到事情的真相和本质,而不受情感和利益的扭曲。
旁观者读后感是通过解读他人的经历和故事,从而获得自己的感悟和启发。
本文将以一篇旁观者读后感范文为例,探讨旁观者的观点和角度能带给我们的思考和反思。
标题:《追风筝的人》读后感在《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中,旁观者的观点和角度贯穿始终,给我们带来了深刻的思考。
故事以阿富汗的历史为背景,讲述了主人公阿米尔和他的朋友哈桑之间的友情、背叛和救赎。
通过旁观者的视角,我们能够更清楚地看到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考验。
第一部分:友情和背叛故事开始,阿米尔和哈桑是无话不谈的朋友,他们之间的友情是深深的。
然而,在一次风筝比赛中,为了得到阿米尔父亲的赞赏,阿米尔背叛了哈桑,没有及时帮助他摘下风筝。
从这一刻起,友情破裂了,阿米尔一直活在内疚和羞愧中。
通过旁观者的眼睛,我们能够看到主人公内心的矛盾和挣扎,清楚地认识到背叛的痛苦和后果。
第二部分:救赎和成长随着故事的发展,阿米尔逐渐成长起来。
他意识到自己作为旁观者的责任和义务,决定回到阿富汗,寻找救赎和团结。
他了解到哈桑在自己的身份被曝光后遭受了威胁和压迫。
阿米尔决心救赎自己的过去,并在过程中挽救哈桑。
通过旁观者的视角,我们能够感受到主人公的勇气和坚定,以及对友情的珍视和悔过的决心。
第三部分: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考验在《追风筝的人》中,旁观者还能够揭示出人性的复杂和道德的考验。
作者巧妙地通过透视旁观者的视角,展示了人们在面对困境和选择时的真实思想和行为。
无论是主人公阿米尔的背叛,还是阿富汗的历史变革,人性的复杂性始终贯穿全书。
旁观者的角度让读者能够看到不同人物的角色转变和道德选择,引发深入的思考和探索。
结语:通过旁观者的角度,我们能够看到事情的全貌和本质,从而获得更全面的认识和洞察力。
《追风筝的人》这本小说通过旁观者的视角,探讨了友情、背叛、救赎和人性的复杂性。
旁观者读书笔记
旁观者读书笔记【篇一:旁观者读书笔记】《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读书笔记近一个月利用点滴空余时间终于通读了一遍,作者回忆了他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有血有肉,没有大道理和说教,读完后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也许是正义和豁达)但又不是很清晰,倒是有些话语记忆深刻。
1 奶奶还时常语重心长、若有所指地告诫孙女辈:“姑娘啊,出门时要换上干净的内衣裤哦。
天晓得会发生什么事。
”——多么懂得体面和体贴的奶奶啊,真是生动而严肃的人生第一课!所以,真正的着装品质体现在内里。
2 他们的世界很小,但是自成一格、团结一致,而且敬业、自重,虽无财富可言,但都懂得中庸和节制。
——这些形容欧洲17世纪纺织手工业者的词汇,是已经失传的可敬的职业品德,不过我觉得,在我工作周围的媒体圈里,还是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
3 纳粹却是一股来势汹汹的“未来的浪潮”。
——一般观点认为纳粹暴露的是人性中深藏已久的恶的一面,是旧世界里的鬼魅阴影。
但我亦同样确信,这其实是现代社会的现代病,它是与工业时代的文明相伴相生,也是大众人的暴政力量的显现,即个人被集体所统治,被吞没,和不得不屈服。
4 因为她的教导,使我一生都懂得欣赏工艺,看到干净利落的作品不禁为之欣喜,并尊重这样的技艺。
最后我发觉,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让我学到:高品质的教导与学习,充沛的活力与乐趣,这些都可并行不悖。
——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吧,它不是让你学到具体的知识,而是让你了解到如何去欣赏、接纳世界并与之互动。
而所谓学习,并非是苦难的行军,而应是学会如何生活。
5 千真万确的是:没有人忽略弗洛伊德。
大家都很郑重地讨论他,然后决定加以排拒。
——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许知远,尽管有许多人崇拜他,也有许多人故意在提到他时表现得不以为然,但毫无疑问,他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代言人,他的优点和缺陷都代表了这们这一代人的特征。
我相信,多年后,大家还会这样谈论他。
6 但我还是要说,这样的理论仍然非常迷人,透露出不少玄机,而且深深地触动人性。
在变局中不做旁观者读书笔记
在变局中不做旁观者读书笔记
我们都渴望做参与者,可是为什么很多时候,我们却不知不觉做了旁观者?
我认为原因有以下两个方面。
一是因为思维的限制。
当一个机会或舞台来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往往会说:我不行,我不会....我们自然而然就选择了做那个旁观者,去欣赏别人。
我们羡慕他们的优秀,还会在心里默默地想:哇!好棒!我要是能够成为他这样就好了!可是,如果你不开始行动,你到底什么时候才能成为他呢?
第二个不参与的原因在于,我们已经太习惯于呆在自己的舒适区,而不去挑战学习区和非舒适区。
例如,在众人面前演讲、在课堂上与老师主动互动、上台表演节目......这些都是让我们在参与的时候感到恐惧或紧张的事情,因此,更多人愿意呆在舒适区,这样会让自己更自在一点。
然而,我们真正的成长就是不读拓展我们的学习区和非舒适区。
因此,我们想要让自己的舒适区扩大,我们需要拆掉我们思维里的“墙”,去突破自己,做那些我们没有做过、做起来会“紧张”的事情。
我们可以把我们的口头禅从“我不行”换成“我努力尝试”。
所有的好都是从不好开始的。
而生命真正的精彩也是从我们学会参与和享受它开始的。
所以,参与生命,从此刻起!
1。
《旁观者》读书笔记
《旁观者》读书笔记《旁观者》读书笔记范文某个周四的早上,我如往常一般在上课前20分钟左右向教室走去。
幸运的是,途中遇到了教我《战略管理》的王溥老师。
我意识到这是一个可以虚心求教的好机会,所以我走到王老师身边,先作,再借机攀谈。
王老师了解到我对德鲁克先生的个人经历很感兴趣,于是向我推荐《旁观者》。
《旁观者》是德鲁克先生写作时间最短的书也是他最的一本书。
但作为“现代管理之父”的他,却很少在此书中提及管理学的理论。
整本书读下来,大体都是写他所遇见的“有意思”的人。
这些人要么是一个时代或一类文化的缩影,要么是一种态度的“典型”。
我很庆幸自己读了这本书,因为这本书间接解答了一个我多年的疑惑。
一个企业在招收员工时总是希望新员工拥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这会帮助企业节省成本,也可以在一定程度上保持企业的效率。
但这个招聘的思维会走入一个死胡同。
我们都知道,刚毕业的学生总是缺乏经验的。
若企业固执的招收有经验的人,那么缺乏经验的毕业生肯定会出现很高的失业率,而且对于企业来讲这也不会是一件好事。
因为若无新鲜血液涌入该行业,那整个行业的人才市场就是一滩死水。
短期来看或许没大问题,却经不起时间的“拷问”。
我一直在思考如何低成本且高效的缓解这一问题。
当然,我是站在应聘者的角度思考的。
所以我多数的思考都是应聘者如何提高核心竞争力和如何从途径获得被行业所认可的.“经验”。
我的其中一个思路便是“书籍”。
高尔基言“书籍是人类进步的阶梯”,可书籍中的知识大多是数年前甚至是几百上千年前的东西。
这些知识放在飞速发展的21世纪是否适和呢?我曾试想从过往的书籍中提取可供使用的论点,但我不敢保证这个做法会是正确的。
直到我从《旁观者》的怀恩师一篇中看到这样一段话。
这是对优质教师的探讨,而且是发生在1920年,距今近百年时间。
这使我意识到,即便是正在发生巨变的当今社会,也确实存在一些不因科技进步而剧烈改变的某些社会特征。
那么如果将这句话放在培养职业经理人的过程中,是否成立呢。
《旁观者》读后感
《旁观者》读后感
标题:《旁观者》读后感
在读完汉娜·阿伦特的《旁观者》之后,我深感震撼。
这本书以独特的视角,揭示了现代社会中“旁观者”的心理状态和行为模式,让我对人性、道德和社会责任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首先,我对书中描述的“旁观者”现象深有感触。
阿伦特指出,在面临他人的苦难时,我们往往选择做一名旁观者,而不是积极地伸出援手。
这种冷漠和疏离的态度,让人感到震惊。
这使我反思自己在面对他人困境时的行为,是否也曾选择做一名旁观者?这种反思让我深刻认识到,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不仅有权利,更有责任去关注他人的疾苦,尽我们所能去帮助他们。
其次,阿伦特对旁观者的批判,也让我对社会责任有了更深的认识。
她认为,旁观者的冷漠和疏离,其实是对社会责任的逃避。
每个人都是社会的一份子,我们不能仅仅满足于做一个旁观者,而应该积极参与到社会事务中去,为社会的进步做出贡献。
这让我认识到,社会责任并不是一个抽象的概念,而是体现在我们日常生活的每一个细节中。
最后,我想说的是,《旁观者》是一本深深触动我心灵的书。
它让我看到了人性的复杂和矛盾,也让我看到了社会责任的重要性。
我会把这本书的理念内化为自己的行动指南,做一个有责任感、敢于担当的人,而不是一个冷漠的旁观者。
我相信,只有这样,我们的社会才能更加和谐,更加进步。
总的来说,阅读《旁观者》是一次深刻的思考和自我反省的过程。
我从中收获了许多有价值的思想,也对自己的人生观和价值观有了新的认识。
我会珍视这次阅读经历,将这些收获融入到我的生活和工作中,努力成为一个更好的人。
呵旁观者文读后感
旁观者读后感关于读德鲁克《旁观者》后的感想旁观者读后感关于读德鲁克《旁观者》后的感想篇一:旁观者读后感阳慧颖“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
”――彼得·德鲁克翻开第一本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我原以为能在其中了解管理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但是却发现这是一部纪录其他人和作者所经历时代的回忆录,原以为它会枯燥乏味,从翻开书页起始就觉得浅显与流畅。
你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仿佛他在叙叙回忆,回忆他走过的青年时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仿佛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
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轮廓,混合忘却。
在25合不过都化为记忆中的一缕青烟。
那种优秀人士碰撞出的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是人所心向往之而所不能至的,这一切让人无法不嫉妒这个人物,这么多的事情都让他遇见了。
天下之才,多认识之士都让他给认识了,作为人的一生将是多么的有价值。
而他选择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作为一个不与强权者进行权力游戏的人,一个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尊重人性价值的人,清醒地见证和思考着这个时代。
读后感,价值观,德鲁克,旁观者,回忆录旁观者读后感知行合一,“行”先于“知”。
德鲁克老人的观点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很多的契合点,我想这也是他能拥有无数中国粉丝的原因吧……思想的征服胜过肉体的胁迫。
老人家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反思“人”的问题。
人为何存在?在社会、家庭、人与人之间乃至宏观无限大的宇宙之中人究竟都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所谓管理“乃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
”我的理解,管理,究其根源是人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自我完善和协调平衡的过程,正所谓:从“人”中来,回到“人”中去。
有的人把管理定义成:“精英人士通过改进做事流程,借助某些思维工具逐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
”说法无可非议,但它只是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同时将人主管进行归类,绝大部分的非精英只能充当工具而已。
读《旁观者》有感
读《旁观者》有感对于彼得·德鲁克何以成为管理大师,我一直没有搞懂。
德鲁克的著作,像《卓有成效的管理者》、《管理的实践》等等,这些畅销书,我也是认认真真读过的。
每次读他的书,总是能够被他那些出神入化的管理思想所折服。
在读了他的很多文章后,我就对到底是什么促使他成为管理大师这个问题着迷了。
这个谜底,一直到我读了德鲁克的《旁观者》之后,方才有所领悟。
《旁观者》并不是德鲁克本人的自传,而是德鲁克对在自己一生中出现过的,且对自己影响深远的一些人物的回忆录。
刚刚拿到这本书,看到书是回忆录体裁的时候,我在心里已经大致有了一个行文框架,无非是自传式地追忆人生。
翻开第一章,德鲁克把奶奶的故事放在最先,也合情合理,说明家人在他心中的低位无可比拟,缅怀祖先,是不忘本的表现。
奶奶作为书中出现的第一个人物,性格爽朗、慈爱,闹出许多奇闻趣事。
而从这第一篇文章的字里行间,已经散发出德鲁克作为一名管理学大师的独到见解,以及他的人格魅力。
他说:“奶奶之所以傻的可爱,在于对基本价值深信不疑,而且力行不懈。
”他的观察不是停留在表面,而是在价值观层面上给出理性判断。
从第一章,德鲁克幽默的语言风格和翔实的内容已经吸引住了我。
读到后来我才明白,他有意识地从少年时代奶奶的故事开始,是为他洋洋洒洒的一生做铺垫。
在他的一生中,和弗洛伊德,和基辛格有着盘根错节的交集,他可以称呼麦克卢汉为“那个年轻的小伙子”,要知道后者凭借一句“媒介即讯息”,早已成为今天传播学派的神。
他不是平凡人,他不会被时代遗忘在角落里,他可以和他所处的20年代里的伟大人物成为朋友,然后在回忆录中写下他们的故事。
他和他的朋友们,都是时代的引领者、弄潮儿。
书的副标题是“Other Lives and My Times”,而真正贴切的表述应该是“My Friends who lead the 20th Century”。
如作者在序旁观者的诞生一文中所说,这本书并非记录我们这个时代的历史,或者是我的时代,也非自传,也不是一本有关个人私生活的书。
旁观者读后感关于读德鲁克《旁观者》后的感想
旁观者读后感关于读德鲁克《旁观者》后的感想旁观者读后感关于读德鲁克《旁观者》后的感想篇一:旁观者读后感阳慧颖“旁观者注定从不同的角度看事物,管理者亦是如此。
”――彼得·德鲁克翻开第一本与管理相关的书籍,我原以为能在其中了解管理学的一些观点和方法,但是却发现这是一部纪录其他人和作者所经历时代的回忆录,原以为它会枯燥乏味,从翻开书页起始就觉得浅显与流畅。
你会不由自主地进入到他所描述的世界,仿佛他在叙叙回忆,回忆他走过的青年时代,所有的人物都活了起来,仿佛是你早已熟悉的周遭。
他用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勾勒出了那个时代的轮廓,混合忘却。
在25合不过都化为记忆中的一缕青烟。
那种优秀人士碰撞出的火花是可遇而不可求的。
是人所心向往之而所不能至的,这一切让人无法不嫉妒这个人物,这么多的事情都让他遇见了。
天下之才,多认识之士都让他给认识了,作为人的一生将是多么的有价值。
而他选择以一个旁观者的身份。
作为一个不与强权者进行权力游戏的人,一个不放弃独立思考的人,一个尊重人性价值的人,清醒地见证和思考着这个时代。
读后感,价值观,德鲁克,旁观者,回忆录旁观者读后感知行合一,“行”先于“知”。
德鲁克老人的观点与中国古典文化有很多的契合点,我想这也是他能拥有无数中国粉丝的原因吧……思想的征服胜过肉体的胁迫。
老人家一生无时无刻不在反思“人”的问题。
人为何存在?在社会、家庭、人与人之间乃至宏观无限大的宇宙之中人究竟都在充当什么样的角色?所谓管理“乃是一种实践,其本质不在于‘知’而在于‘行’;其验证不在于逻辑,在于成果。
”我的理解,管理,究其根源是人在符合自然和社会规律的前提下自我完善和协调平衡的过程,正所谓:从“人”中来,回到“人”中去。
有的人把管理定义成:“精英人士通过改进做事流程,借助某些思维工具逐步提升劳动生产率的过程。
”说法无可非议,但它只是强调了“人”的社会性,同时将人主管进行归类,绝大部分的非精英只能充当工具而已。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旁观者:管理大师德鲁克回忆录》
——读书笔记近一个月利用点滴空余时间终于通读了一遍,作者回忆了他生活中的一些人和事有血有肉,没有大道理和说教,读完后我好像明白了点什么(也许是正义和豁达)但又不是很清晰,倒是有些话语记忆深刻。
1 奶奶还时常语重心长、若有所指地告诫孙女辈:“姑娘啊,出门时要换上干净的内衣裤哦。
天晓得会发生什么事。
”
——多么懂得体面和体贴的奶奶啊,真是生动而严肃的人生第一课!所以,真正的着装品质体现在内里。
2 他们的世界很小,但是自成一格、团结一致,而且敬业、自重,虽无财富可言,但都懂得中庸和节制。
——这些形容欧洲17世纪纺织手工业者的词汇,是已经失传的可敬的职业品德,不过我觉得,在我工作周围的媒体圈里,还是有这样一批人存在的。
3 纳粹却是一股来势汹汹的“未来的浪潮”。
——一般观点认为纳粹暴露的是人性中深藏已久的恶的一面,是旧世界里的鬼魅阴影。
但我亦同样确信,这其实是现代社会的现代病,它是与工业时代的文明相伴相生,也是大众人的暴政力量的显现,即个人被集体所统治,被吞没,和不得不屈服。
4 因为她的教导,使我一生都懂得欣赏工艺,看到干净利落的作品不禁为之欣喜,并尊重这样的技艺。
最后我发觉,埃尔莎小姐和苏菲小姐让我学到:高品质的教导与学习,充沛的活力与乐趣,这些都可并行不悖。
——这才是教育的真谛吧,它不是让你学到具体的知识,而是让你了解到如何去欣赏、接纳世界并与之互动。
而所谓学习,并非是苦难的行军,而应是学会如何生活。
5 千真万确的是:没有人忽略弗洛伊德。
大家都很郑重地讨论他,然后决定加以排拒。
——就像我们这个时代的许知远,尽管有许多人崇拜他,也有许多人故意在提到他时表现得不以为然,但毫无疑问,他是我们这一代年轻人的代言人,他的优点和缺陷都代表了这们这一代人的特征。
我相信,多年后,大家还会这样谈论他。
6 但我还是要说,这样的理论仍然非常迷人,透露出不少玄机,而且深深地触动人性。
——这句话仍是评论弗洛伊德的,尽管后者的学说有时代的局限,但仍是19世纪最重要的人类智慧的结晶之一,而我尤其被最后一句“触动人性”的评语所感。
7 那次战争带来的最大的伤痛,并不是毁灭了想要创造另一个世界的希望,而是杀死了许多本来能拯救欧洲的人。
——优美的贵族传承和文化积淀,如果你想找到同样的人一叙,恐怕只能去那些沉睡着亡灵的墓穴中了。
8 那件事不提也罢。
我们5年前就知道会发生了。
——德鲁克在这里描绘了一位牛逼的杂志主编,在1927年年底,这家名为《奥地利经济学家》的杂志在准备年终特刊,这位波拉尼主编为此提出的4个主题是:中国形势(张作霖、将介石们的军阀内战)、全世界农产品价格滑落(意味着将面临严重的经济不景气)、俄国的斯大林和共产主义革命、凯恩斯的经济主义。
编辑们纷纷表示不解,认为应该在年终特刊时塞入一篇论述当年夏天奥地利进行的内战的文章,或是德国战后赔款的评论,但波拉尼先生的回答就是:这些我们5年前就知道会发生了。
所以,我们应该讨论更重要的话题,那些注定从现在开始到5年后会发生、会影响世界、改变我们的生活的事情。
——靠,太牛逼了!
9 一种没有糖分的男性魅力。
他那无可比拟的风骨与内心的纯正比起学术分量所造成的冲击力要来得深远。
——说到糖分,我就会想起大学时的一位同学……号称小男子汉……
10 我们在做每一件事的时候,都得考虑到傻瓜——因为事情到最后总是要经由一些傻瓜来完成。
好的商人,以及杰出的艺术家或科学家的思考方式都像亨利伯伯,起自某一个特定的、非常具体的东西,最后终于得到一个准则。
凯尔斯达特之所以反对这个计划,就是因为其中太过复杂、太多假设。
我们已经过度依赖没有经过试验的定量分析、倾向对称而纯粹的正统模式、从假设而非从经验去推论,并且从一个抽象到下一个抽象概念,离具体事物越来越远。
从很早以前开始,我就不靠自己的小聪明赚钱了。
我希望自己是因为做对的事情而获利。
我们已经把“符号”看做是“真实”,而所代表的物体却成了影子。
——德鲁克在这里描述了他24岁-27岁时所服务过的一家神奇的公司里遇到的神奇的人,并由此学到了商业的第一课。
这里有很多条箴言我把它们合并在一起,但老实说,每一
条都足以让人思索半天。
11 如果我们不用4个小时好好地安插一个职位,找最合适的人来担任,以后就得花几百个小时的时间来收拾这个烂摊子,我可没这么多闲工夫。
你们说的这位史密斯先生的记录可真是辉煌灿烂,但是,请解释一下为什么他会碰上这么多的危机,之后又处理得天衣无缝?
——以上这两句话都出自通用汽车历史上最伟大的CEO斯隆。
在我看来,摘自不同地方的这两句话的内在逻辑是一致的:我们总是看到危机出现才意识到制度设计的重要,而好的制度设计的最大效用就是避免危机出现;同样的,我们总是看到灾难发生时的救火英雄,却常常忽略那些把火苗歼灭于萌芽状态的优秀的日常管理者。
12 他在这儿树立了这么多的敌人,连我都看他不顺眼,这样他是无法发挥才干的。
——这个故事说的是,一个年轻且口没遮拦的小伙子提出了一项大胆而鲁莽的建议,结果惹恼了包括斯隆在内的多位通用汽车的高层,大家一致认为应该叫他滚蛋。
但斯隆却把他调往另一个有上升空间而自己并不直接管理的部门,容人之量,爱才之心——看到这里,人人都会心生敬服之意吧。
13 如果一个决策的层次高到要我亲自参与的话,最好多花一点时间。
要是不值得这么做,我们自会把这个问题丢回去。
我们做的决策实在是不多,没有人能做出一大堆决策而做得好的。
我们最好了解我们必须决定什么,以及关于这个决策的所有重点。
——身在最高位的领导者如何掌握细节,以及知道应该掌握哪些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