焰色反应教学设计说明
焰色反应的教学设计方案
![焰色反应的教学设计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31bc2d9c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ff.png)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 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其原理。
- 掌握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 通过实验,识别几种常见金属离子的焰色。
2. 过程与方法:- 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的动手能力和观察能力。
- 通过实验数据分析,提高学生的科学探究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培养学生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好奇心。
- 增强学生的团队合作意识和科学严谨的态度。
二、教学对象初中化学学生三、教学时间2课时四、教学环境1. 教室2. 实验室3. 焰色反应实验器材:铂丝、酒精灯、硫酸铜溶液、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火焰颜色卡等。
五、教学步骤第一课时:理论讲解与实验准备1. 导入新课:- 通过展示不同金属在火焰中燃烧产生的颜色,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讲授新课:- 讲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原理以及实验方法。
- 介绍焰色反应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
3. 实验准备:-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铂丝、酒精灯、硫酸铜溶液、硝酸钾溶液、氯化钠溶液等实验器材。
- 教师示范铂丝的清洗方法。
4. 课堂小结:- 总结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第二课时:焰色反应实验1. 实验操作:-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进行焰色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金属离子在火焰中产生的颜色。
-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疑问。
2. 实验数据分析:- 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分析不同金属离子的焰色特征。
- 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焰色反应的规律。
3. 课堂讨论:- 学生分组讨论焰色反应在化学分析中的应用,分享实验心得。
4. 实验总结:- 教师总结本节课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注意事项。
- 学生回顾实验过程,总结实验收获。
六、教学评价1. 实验操作:观察学生的实验操作是否规范,实验步骤是否熟练。
2. 实验结果:检查学生的实验数据是否准确,对实验结果的分析是否合理。
3. 课堂表现:评估学生在课堂讨论中的表现,是否积极参与,能否提出有价值的观点。
七、教学反思1. 关注学生的实验操作,确保实验安全。
高中化学教案优秀模板焰色反应
![高中化学教案优秀模板焰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3fdcdd5b854769eae009581b6bd97f192279bf36.png)
课程类型:高中化学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原理及其应用;掌握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征。
2. 能力目标:通过实验操作,培养学生观察、分析、归纳的能力;提高学生实验操作技能。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化学学科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科学素养。
教学重点:1. 焰色反应的概念及原理。
2. 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征。
教学难点:1. 焰色反应现象的观察与分析。
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与安全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酒精灯、铂丝、烧杯、镊子、蒸馏水、金属氯化物溶液(如NaCl、KCl、CaCl2等)。
2. 多媒体课件:焰色反应的原理、现象、实验步骤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提问:同学们,你们知道火焰为什么会有不同的颜色吗?2. 引导学生思考,激发学生对焰色反应的兴趣。
二、新课讲解1. 讲解焰色反应的概念:某些金属或其化合物在火焰中燃烧时,会发出特定颜色的光。
2. 讲解焰色反应的原理:金属离子在高温下激发,电子跃迁回到基态时释放出特定波长的光。
3. 介绍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征,如钠(Na)为黄色,钾(K)为紫色,钙(Ca)为砖红色等。
三、实验演示1. 演示焰色反应实验:将铂丝蘸取不同金属氯化物溶液,放入酒精灯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颜色变化。
2. 分析实验现象,总结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征。
四、课堂小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焰色反应的概念、原理及常见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征。
2. 引导学生思考焰色反应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
第二课时一、复习导入1. 提问: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焰色反应,谁能谈谈你对焰色反应的理解?2. 学生回答,教师点评。
二、实验操作1. 学生分组进行焰色反应实验,观察并记录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现象。
2. 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实验操作中的错误。
三、实验分析1. 学生分组讨论实验现象,分析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特征。
2. 教师总结各组实验结果,强调实验操作的重要性。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_图文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3320c06bec0975f465e2c2.png)
焰色反应实验的探究肥东县城关中学:丁群一、实验教学设计思路:1.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焰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演示实验3-6,它是在介绍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钠的重要化合物之下引入的知识,本实验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学科的神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金属的认识。
它也是从物理变化这一方面来探究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与以后要学习的颜色反应有着本质的区别。
2.学情分析:要求:不通过蓝色钴玻璃即可观察到钾离子的浅紫色的焰色反应。
学生已学习了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对于金属和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单质本身经过灼烧会有什么现象呢?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金属学习体系,知道金属本身灼烧也有一定的颜色。
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一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即使课本中要求钾离子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不透过也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要让学生了解权威所做的解释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
通过课前查资料,以及改进实验与原始实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进实验的优点,先观察视频后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会更顺利更成功,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二、实验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
(2)能够说出几种常见金属的灼烧颜色。
(3)能够做到钾离子不透过蓝色钴玻璃也可以观察到浅紫色。
2.过程与方法:(1)观察几种重要金属元素进行灼烧后的颜色。
(2)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方法,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焰色反应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习化学的使命感。
(2)感受到欣赏烟花美丽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形成远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改进实验中的优缺点以及其中的问题及解决。
2.难点:观看实验分析实验的优缺点。
焰色反应教案
![焰色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da5bb7670622192e453610661ed9ad51f01d54dd.png)
焰色反应教案教案标题:焰色反应教案教案概述:本教案旨在通过引导学生进行焰色反应实验,帮助学生了解焰色反应的原理、应用以及实验操作技巧。
通过实际操作,学生将能够观察和记录不同金属离子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并进一步探究其背后的化学原理。
教学目标:1. 了解焰色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2. 掌握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和安全要求。
3. 能够观察和记录不同金属离子在火焰中的颜色变化,并将其与对应的金属离子进行匹配。
4. 培养学生的实验设计能力和科学观察分析能力。
5. 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和交流能力。
教学准备:1. 实验器材和药品:Bunsen燃气灯、镁条、钠盐溶液、钾盐溶液、锶盐溶液、铜盐溶液、硼盐溶液等。
2. 实验室安全措施:确保实验室通风良好,学生佩戴安全眼镜和实验服。
3. 教师准备:掌握焰色反应的相关知识和实验操作技巧,准备相关教学资料。
教学过程:步骤一:导入1. 向学生简要介绍焰色反应的概念和应用领域,引发学生的兴趣。
2. 提问:你们知道为什么不同金属离子在火焰中会产生不同的颜色吗?步骤二:理论讲解1. 通过投影或板书,向学生介绍焰色反应的基本原理,即金属离子在高温下激发电子跃迁所产生的特定颜色。
2. 解释不同金属离子颜色变化的原因,如电子跃迁能级差异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焰色反应的应用,如矿石分析、火焰试剂等。
步骤三:实验操作1. 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配备一套实验器材和药品。
2. 指导学生正确使用Bunsen燃气灯,掌握调节火焰大小和稳定性的技巧。
3. 按照实验操作步骤,先进行镁条的焰色反应实验,引导学生观察和记录镁离子在火焰中的颜色。
4. 依次进行其他金属离子的焰色反应实验,学生观察和记录实验结果。
5. 引导学生根据实验结果,将观察到的颜色与对应的金属离子进行匹配。
步骤四:实验结果分析和讨论1. 学生小组展示实验结果和匹配的金属离子。
2. 引导学生分析不同金属离子颜色变化的规律和特点。
3. 讨论焰色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意义和局限性。
《焰色反应》实验方案
![《焰色反应》实验方案](https://img.taocdn.com/s3/m/411d43b0360cba1aa811dad7.png)
《焰色反应》实验方案湄池中学张亚丽一、【实验名称】: 焰色反应二、【实验目的和原理】:(一)实验原理:许多金属或他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我们可以用这种方法来检验这些元素的存在,这种实验方法叫做焰色反应。
(二)实验目的:1.焰色反应常用于在实验中对金属元素,主要是钠和钾元素进行鉴定或鉴别。
2.对教材中“焰色反应”实验方案进行改进,教材中实验操作存在3点不足:? 焰色反应的载体通常用铂丝,由于铂丝在实验过程中反复灼烧,容易从玻璃棒上脱落下来,仪器的损耗率大。
?实验中须将铂丝蘸上盐酸在火焰上灼烧至无色,才可以进行实验,操作麻烦,由于盐酸易挥发,对空气会造成一定的污染?由于实验中铂丝只能蘸取少量溶液,焰色反应时间持续时间短,而且几种金属的焰色不能同时观察,所以难以比较三、【实验在教材中的出处】苏教版必修1 “常见物质的检验”教材21页四、【实验仪器及药品】仪器:蒸发皿(3个) 清洁球火柴药匙(3个) 剪刀喷雾瓶坩埚钳废液缸去掉石棉的石棉网(3个)药品:碳酸钾碳酸钠硫酸铜无水乙醇五、【实验操作步骤】1. 在3个去掉石棉的石棉网上分别放好铁丝球2. 在3个蒸发皿中分别加入适量的酒精,点燃,再并将上述石棉网放在蒸发皿上3.用3个药匙取适量的3种盐洒在3个铁丝球上,尽量使盐分散4.用装满酒精的喷雾瓶向盐固体粉末喷酒精。
六、【预期现象和结果】可以同时观察到产生了3种焰色,并且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可以观察比较:钠的焰色为黄色,现象明显;钾的焰色为紫色,现象明显;铜的焰色为绿色。
七、【实验注意事项】1.蒸发皿中加入酒精的量不宜太多,过多,会使实验时间延长。
2.铁丝球制作时,体积应稍大一些,扁平一些,增大接触面积。
3.在向铁丝球上撒盐粉末时,盐的量需要稍微多一些,使现象更明显。
4.取用药品时,要用不同的药匙取用,避免金属离子间焰色的相互干扰。
八、【实验创新点】优点:1、选择的实验仪器比较常见,操作简便,现象明显。
焰色反应教案
![焰色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2684591c814d2b160b4e767f5acfa1c7aa0082a1.png)
焰色反应教案一、教学目标1.学习和掌握焰色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操作方法。
2.观察和描述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现象,培养观察和实验能力。
3.了解焰色反应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
4.培养对化学实验的兴趣和热爱,体验实验带来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与过程1.导入新课通过展示烟花、烛光等图片,让学生观察这些场景中美丽的色彩,引导学生思考这些色彩是如何产生的。
然后引入焰色反应的概念和基本原理。
2.讲解原理通过讲解焰色反应的原理,让学生了解不同金属元素在火焰中呈现不同颜色的原因。
重点强调焰色反应的实质是金属元素被加热后,电子从基态跃迁到激发态,当电子返回基态时,会以特定波长的光的形式释放出能量。
不同金属元素的电子跃迁释放出的能量不同,因此产生了不同的颜色。
3.操作实验让学生掌握焰色反应的操作方法,包括实验器材的使用、实验操作步骤和注意事项。
在实验过程中,让学生分别用铂丝或镍铬丝蘸取不同金属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观察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现象。
同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避免烫伤。
4.深入探究在实验的基础上,引导学生深入探究焰色反应的规律和特点。
例如,哪些金属元素可以进行焰色反应?如何通过焰色反应判断金属元素的种类?通过这些问题,让学生进一步掌握焰色反应的原理和操作方法。
5.应用拓展介绍焰色反应在生活、生产和科学研究中的应用,如烟花的制作、金属元素的检测等。
同时,让学生思考如何将所学知识应用到实际生活中去,提高知识的应用能力。
6.小结与作业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焰色反应的重要性和实用性。
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三、教学评价与反馈1.课堂互动与观察在实验过程中,注意观察学生的操作方法和实验现象,及时纠正学生的错误操作,给予指导和建议。
同时,通过提问和讨论的形式,了解学生对焰色反应原理和操作方法的掌握情况。
2.课后作业与检测布置相关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同时,通过检测学生的实验报告和作业情况,了解学生对焰色反应的理解和应用水平。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0a6e5a2a98271fe900ef972.png)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巩固焰色反应的基础知识2、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技能3、初步培养学生的探究意识,初步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教学重、难点1、分析焰色反应实验改进的焦点2、评价改进实验的优缺点教学方法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搜集资料,列出所需实验用品,探究流程教师活动学生活动设计意图引入焰色反应的定义、用途?思考回答巩固基础知识一、提出1、教材中用铂丝—酒精灯演示焰思考归纳培养学生的问题色反应实验存在哪些缺点?①实验现象不明显质疑精神,②酒精灯火焰黄色干扰金属焰色锻炼学生分的观察析、归纳能③实验繁琐,耗时长力④铂丝价格高,易损坏2、对焰色反应的实验进行怎样的改进?二、提出归纳学生提出的方案组内讨论,说出自己的方案锻炼表达能方案力三、分析指出分组实验总得原则①试剂学生思考,甄别、调整方案对学生提出论证无毒无污染②操作简单易行的改进方案进行分析,改进实验要解决两个焦点问题浅蓝色背景火焰——降低酒精灯使预习不充①寻找浅蓝色背景的火焰芯的高度;使用坩埚、蒸发皿盛分,思路不②增加药品的用量,使反应持续时间长,现象明显四、学生强调实验安全实验防烧伤,防着火,一旦着火用湿抹布盖灭。
燃着的滤纸,脱脂棉插入水中熄灭。
巡视,指导实验五、得出指导学生分析改进实验的优缺点结论六、讨论实验过程中有什么疑问?交流小结通过本节实验课,初步掌握了实验探究的一般过程,提出问题——提出方案——分析论证——进放酒精直接点燃;,还可以用脱脂明确的学生棉、粉笔蘸取酒精直接点燃;以选择合适的增大氧气用量,提高乙醇的燃烧方案,真正效率的参与实验增加药品的用量——采用面积大的载体蘸取固体药品(如滤纸、纸巾、脱脂棉、粉笔);将药品配成盐—水—酒精溶液,放在喷雾瓶、注射器学生实验,交流培养学生实学生按实验报告内容做好实验并验观察能力观察、记录、分析和操作能各小组选派代表展示自己的实验力, 提高小成果,说明改进的方法,改进后组的团结协的优点作精神。
高中化学色焰反应教案人教版
![高中化学色焰反应教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9ed788361611cc7931b765ce0508763230127441.png)
高中化学色焰反应教案人教版学科:化学课时:1课时教材:人教版高中化学主题:色焰反应目标:掌握色焰反应的基本原理,能够利用色焰反应识别元素和离子。
教学重点:色焰反应的原理教学难点:色焰反应的应用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老师向学生介绍色焰反应是指在气体燃烧过程中产生不同颜色的火焰现象。
这种现象是由于元素或离子在燃烧时激发出不同的能级跃迁所导致的。
2. 引导学生思考:色焰反应在日常生活中有哪些应用?为什么不同元素或离子燃烧时的火焰颜色不同?二、讲解(15分钟)1. 老师向学生讲解色焰反应的基本原理:当元素或离子在燃烧时,其电子会受到外界能量的激发,从基态跃升至高能级,然后再跃迁至低能级释放出能量。
2. 介绍常见元素和离子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氧化铁产生红色火焰、氯化铜产生绿色火焰等。
三、实验演示(20分钟)1. 老师进行色焰反应实验演示,利用不同元素或离子进行燃烧,观察产生的火焰颜色,并解释产生这种颜色的原因。
2. 学生自行进行实验,分组观察不同物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并在实验记录表上记录下观察到的结果。
四、讨论与总结(10分钟)1. 老师与学生讨论不同元素或离子在燃烧时产生的火焰颜色有何不同?这种现象如何应用于实际生活中?2. 学生总结色焰反应的基本原理及应用,并提出自己的见解和想法。
五、作业布置(5分钟)1. 布置作业: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写一篇短文说明色焰反应的原理和应用。
2. 督促学生及时完成作业,并要求下节课前交。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不仅了解了色焰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还培养了实验操作和观察的能力,提高了科学素养和探究精神。
希望能够激发学生对化学知识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焰色反应 教学设计
![焰色反应 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bc188735727a5e9856a61df.png)
钾离子得焰色反应姓名:刘晓雪(学号:1230070152 邮箱:电话:)一、教学设计思路:1、本选题在教材中得地位、作用焰色反应来自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它就是几种重要得金属化合物中钠得重要化合物之下引入得知识,来自实验3-6,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学科得神秘,增强了学生得动手能力与对金属得认识。
2、学情分析:要求:不通过蓝色钴玻璃即可观察到钾离子得浅紫色得焰色反应。
学生已学习了金属得重要化学性质与几种重要得金属化合物,对于金属与金属与其她物质反应得实验现象也已经有了一定得了解,那么,单质本身经过灼烧会有什么现象呢?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得金属学习体系,知道金属本身灼烧也有一定得颜色。
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得同时,也一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得能力。
即使课本中要求钾离子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但就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不透过也可以观察到颜色得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得能力。
也要让学生了解权威所做得解释不一定就是唯一得方法。
通过课前查资料,以及改进实验与原始实验得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进实验得优点,先观察视频后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会更顺利更成功,学生得印象更深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焰色反应得概念。
(2)能够说出几种金属得灼烧颜色。
(3)能够做到钾离子不透过蓝色钴玻璃也可以观察到浅紫色。
2、过程与方法:(1)观察钾进行灼烧后得颜色。
(2)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方法,并能对实验中出现得问题给予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焰色反应与生活得联系,发展学习化学得使命感。
(2)感受到欣赏烟花美丽得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得意义。
形成远离污染,保护环境得意识。
(3)体会到学习化学对于生活得意义,深刻反思化学对于环境得破坏。
思考如何在做到化学对于人类生活做出改进得同时,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改进实验中得优缺点以及其中得问题及解决。
2、难点:观瞧视频分析实验得优缺点。
微课《焰色反应》教学设计
![微课《焰色反应》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02fa07680975f46527d3e1f1.png)
1 教学背景1.1 教材分析本节内容选自高教社《化学》(通用类)中职第四章第三节。
1.2 教学内容分析本节内容安排在金属单质及其化合物性质之后,对学生的知识框架完整性进行补充,要求学生学会鉴别钠离子和钾离子的一种重要的物理方法。
1.3 选题价值通过焰色反应加深学生对金属元素的认识,有利于加深学生理论联系生活事例。
如理解节日烟花绚烂,炒菜时盐溅到火上显黄色的原因等。
1.4 学生分析已学习完非金属及其化合物系统知识,初步具备较完善的知识体系。
能利用非金属离子的鉴定通过知识迁移,预测金属离子鉴定能力。
会进行简单的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分析原因。
中职学生思维活跃,不喜欢空洞的教科书式说教,逻辑推导思路在化学课上比较生疏,他们更喜欢直观的实验,色彩鲜艳的颜色刺激视觉神经,动画和视频形象的领悟内容,所以通过实验容易激发学习兴趣。
2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掌握焰色反应原理,了解几种金属元素焰色反应颜色。
2.1 掌握焰色反应实验鉴定金属离子方法初步了解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2 过程与方法(1)学会知识迁移,将其应用在生活中。
(2)学会在实验中发现不足进行改进,培养创新实验的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4)培养学生探究意识,掌握科学探究方法。
(5)从生活出发,学会感受生活中的科学美。
3 教学重、难点3.1 教学重点焰色反应原理和几种常见金属离子焰色反应焰色。
掌握焰色反应实验鉴定金属元素的方法。
3.2 教学难点焰色反应原理、焰色反应实验操作过程。
4 教学方法讲授法、演示法、实验法、讨论法5 教学设计思路提出问题—分析问题—实验解答—得出结论—巩固知识。
通过节日烟火五彩缤纷引出焰色反应原理是电子跃迁,图片展示几种常见金属元素焰色动画,并进行实验演示。
最后利用典型习题巩固所学内容。
6 教学过程设计6.1 节日的天空,燃放着绚丽多彩的烟花,为节日增添了无穷的乐趣问:你可知道,烟花为何会呈现出多彩的颜色吗?答:这就是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焰色反应演示实验创新设计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焰色反应演示实验创新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dadd3be75fbfc77da269b151.png)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焰色反应演示实验创新
设计
实验设计说明:
一、问题提出
焰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实验3—6)教材上的一个实验,由于所用仪器铁丝和酒精灯操作较为复杂、干扰大、实验现象短暂。
鉴于此,本人对该实验经过认真研究,提出了新的改进方法,装置图如下:
二、创新设计方案
1.实验用具:防火板一块、黑色玻璃三块、100毫升小烧杯5个、玻璃棒5个。
2.实验药品:无水乙醇、铜盐、钡盐、锂盐、鈷盐、钾盐等。
3.实验操作步骤:(1)按图组装
(2)烧杯中加入少量的无水乙醇
(3)再分别加入五种少量的金属盐
(4)最后点燃烧杯中的无水乙醇,并用玻璃棒搅动
三、实验效果
本教具能较长时间展示金属元素燃烧时发出的颜色,效果明显,增强学生的记忆效果。
本实验克服了教材上演示实验的不足,在帮助学生掌握焰色反应原理的基础上提升了学生的学习兴趣。
四、自作方法
1.在防火板上割出凹槽镶上玻璃。
2.在防火板上钻出五个直径10厘米圆孔,放小烧杯。
3.对应钻5个小孔,插玻璃棒。
辨色识金------焰色反应试验教学设计
![辨色识金------焰色反应试验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f99af32c43323968011c928f.png)
辨色识金------焰色反应实验教学设计一、教学背景分析(一)教材分析本实验选自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1第三章第二节。
学科内容:焰色反应在学习完金属元素相关性质之后作为一个物理性质作为补充,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也是钠离子和钾离子的重要鉴别方法。
社会价值:焰色反应的学习有利于学生加身对金属的认识,便于学生联系生活,如了解烟花绽放的原理,炒菜时溅到火焰显黄色的原因等。
通过火焰焰色的特定现象联系化学知识。
教学改进:教材中其焰色反应实验具有实验现象不明显,操作繁琐等缺点,在课堂教学中不便学生观察,因此选择用创新自配溶液以及新的反应装置进行实验改进。
(二)学情分析1.知识储备①已学习金属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性质,具备较完善知识体系②能利用化学性质对金属离子进行鉴别③基本的化学实验知识和技能2.能力储备①具备一定的知识联系迁移能力②能结合实验现象分析实验原理的能力3.思维特点高一学生思维比较活跃,较难系统地学习知识、整理自己的思路、整理知识。
更喜欢直观的实验现象学习知识,还未熟练将假设、抽象概念、逻辑法则以及逻辑推理等手段运用到化学学习中。
而各种缤纷多样的颜色更能加深同学们的记忆,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二、实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①掌握通过焰色反应鉴别钠盐和钾盐及其现象②掌握常见金属离子的鉴别方法③了解了解金属元素焰色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各金属元素的火焰颜色2.过程与方法①学会归纳总结学过的知识,知识结构化学习②学会知识练习生活,迁移到生活的应用当中③学会客观辩证化学实验的缺陷,学习实验改进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①了解身边的化学,认识身边的化学②客观辩证实验缺陷,养成严谨与创新的品质③感受化学知识的系统性和关联性三、实验内容设计①教师演示钾、钠的焰色反应②教师演示利用蓝色钴玻璃区分钠钾混合溶液的焰色③学生分组实验操作锂、钙、铜的焰色反应,加强学生对焰色反应的记忆。
四、实验方法设计1.用蒸发皿和酒精作为火源,能够做到火焰焰色浅,火焰范围大,便于学生能够更直观的观察到实验现象。
焰色反应微实验方案设计
![焰色反应微实验方案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710a50e17c1cfad6195fa7ff.png)
焰色反应微实验方案设计
一、实验教学目标
1、掌握钠和钾元素的焰色
2、掌握焰色反应这种检验金属元素的方法
二、实验改进及创新
焰色反应所用灯源若为酒精灯,因其本身的火焰是黄色,对观察金属元素的焰色有较大的干扰。
而且每次金属丝观察焰色后,要洗且再灼烧,操作也较麻烦。
为了实验现象明显和操作更简单,可做如下改进:
1.将干燥的白色粉笔放入盛有酒精的大烧杯中浸透,用夹子夹取
并点燃,产生火焰。
2.将钠盐和钾盐等研成粉状,分别放入带小孔的小药瓶中,向火
焰上喷洒药粉。
三、实验教学评价
改进后优点:操作简单,现象明显,课堂效果好。
粉笔可就地取材,小药瓶可反复使用多年,且方便快捷,节省实验准备时间。
问题与不足:药品用量较多。
河南省新乡市一中卫强。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教案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81b99eb1f605cc1755270722192e453610665be7.png)
高中化学焰色反应教案
教学目标:
1. 了解焰色反应的基本原理和意义
2. 掌握焰色反应的实验方法和操作步骤
3. 能够利用焰色反应进行离子的鉴定和分析
教学内容:
1. 焰色反应的定义和原理
2. 焰色反应的实验器材和试剂准备
3. 焰色反应的操作步骤
4. 焰色反应在离子鉴定和分析中的应用
教学步骤:
1. 理论讲解:介绍焰色反应的概念和原理,讲解不同金属离子在气体灯火焰中产生的特定颜色
2. 实验操作:学生分组进行实验,依次将氯化钠、氯化钾、硫酸钡等溶液加热至灼烧,并观察产生的颜色
3. 结果分析:让学生根据观察结果判断试剂中的阳离子,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4. 讨论总结:引导学生讨论焰色反应的应用和意义,如离子鉴定、金属分析等方面
教学评价:
1. 实验报告:要求学生撰写实验报告,包括实验目的、操作步骤、结果讨论等内容
2. 知识检测:进行课堂小测验或问答环节,检查学生对焰色反应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3. 课后作业:布置相关的练习题目,巩固学生对焰色反应的知识和实验操作技能
教学反思:
1. 对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进行细化,确保学生能够准确观察和记录实验现象
2. 鼓励学生进行实验设计和创新,培养其实验能力和科学素养
3. 注重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学生在实验中能够深入理解化学知识并培养科学探究精神。
【扩展延伸】
让学生自行选择不同金属盐溶液进行焰色反应实验,比较不同金属产生的颜色差异,并探讨产生差异的原因。
让学生进一步了解焰色反应的机理,并丰富实验内容。
高一化学实验8焰色反应学案
![高一化学实验8焰色反应学案](https://img.taocdn.com/s3/m/dc8f0c0a0812a21614791711cc7931b764ce7b4e.png)
高一化学实验8焰色反应学案
实验名称:焰色反应
实验目的:
1. 了解人眼观察物体颜色的原理;
2. 熟练掌握检验化合物中金属元素的方法;
3. 掌握不同金属元素的焰色反应光谱特征。
实验原理:
我们通过观察加热单质、化合物在氧化剂中产生的亮热火焰的颜色来判定其中所含金属元素的种类。
实验中所观察到的亮热焰的颜色,是来自金属元素原子分子中的电子的跃迁所发出的光的特殊颜色。
实验器材:
酒精灯、钳子、盛水玻璃杯、铜钎、不锈钢针。
实验步骤:
1. 配制和测试酒精灯,点燃酒精灯并调整火焰高度;
2. 用铜钎或钢针将要检测的化合物放在火焰中加热;
3. 观察火焰的颜色,注意颜色的变化和持续时间。
实验注意事项:
1. 实验时要将盛水玻璃杯放在酒精灯的一侧,防止烟熏毁实验器材;
2. 当火焰颜色较为微弱时,可以加强火焰,或将化合物反复加热使得金属元素的产生更为显著;
3. 同一种元素的颜色亮热焰可能会随温度的不同而有所区别。
实验记录:
实验结果及颜色的种类:
1. 钠元素:黄色亮热焰(Na+)
实验分析:
同时,在实验中也可以看出,同一种元素的颜色亮热焰会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微小的差异。
这些差异通常可以用更高温度的火焰去弥补。
实验结论:
焰色反应实验可以通过颜色的变化来判断化合物中所含的金属元素的种类。
实验中,不同金属元素的亮热焰所示颜色的差异是由于电子从不同能级向低能级的跃迁所释放出的特定光谱所导致的。
同时,实验中还发现,同一种元素的颜色亮热焰会随温度的不同而产生微小的差异。
焰色反应初中教案
![焰色反应初中教案](https://img.taocdn.com/s3/m/1d8e40277f21af45b307e87101f69e314232fa48.png)
焰色反应初中教案课程目标:1. 了解焰色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学会进行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3. 能够分析焰色反应的结果,并解释现象;4. 培养学生的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教学重点:1. 焰色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2. 焰色反应实验的操作步骤;3. 焰色反应的结果分析。
教学难点:1. 焰色反应的原理理解;2. 实验操作的准确性。
教学准备:1. 实验室用具:酒精灯、铂丝、样品试管、光谱仪等;2. 实验试剂:金属盐溶液。
教学过程:一、导入(5分钟)1. 引导学生思考:什么是焰色反应?它有什么作用?2. 学生分享自己的了解和思考。
二、知识讲解(10分钟)1. 讲解焰色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当金属盐溶液中的金属离子在火焰中加热时,会发出特定的颜色光芒,这种现象称为焰色反应。
2. 讲解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步骤:取金属盐溶液少许,滴在铂丝上,将铂丝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的颜色。
3. 讲解焰色反应的结果分析:通过观察火焰的颜色,可以判断金属离子的种类。
三、实验操作(15分钟)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份金属盐溶液;2. 学生按照实验步骤,将金属盐溶液滴在铂丝上,放入火焰中加热,观察火焰的颜色;3. 学生记录实验结果,并尝试分析金属离子的种类。
四、结果分享与讨论(10分钟)1. 每组学生分享自己的实验结果和分析;2. 学生之间互相交流,讨论实验现象和结果;3. 教师引导学生总结实验结果,并解释现象。
五、总结与反思(5分钟)1. 学生总结自己在实验中的收获和理解;2. 学生反思自己在实验中的操作是否准确,是否能够更好地进行实验。
教学延伸:1. 引导学生思考:焰色反应在实际应用中的价值;2. 学生分享自己的思考和观点。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焰色反应的实验,让学生了解了焰色反应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学会了实验操作步骤,并能够分析实验结果。
在实验过程中,学生培养了实验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
同时,通过结果分享与讨论,学生互相交流,进一步加深了对焰色反应的理解。
初中化学火焰色彩教案及反思
![初中化学火焰色彩教案及反思](https://img.taocdn.com/s3/m/f47b284fb6360b4c2e3f5727a5e9856a5612268e.png)
初中化学火焰色彩教案及反思
教案:
一、实验目的:
通过观察不同金属离子燃烧时的火焰色,学习金属离子的检测方法。
二、实验材料:
1. 盐酸(氯化氢酸)、硝酸(硝酸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
2. 片状的不同金属:钠、铜、钾等
3. 火柴
三、实验步骤:
1. 取一只镊子夹住金属片,将金属片置于蓄有盐酸(氯化氢酸)的试管中,在火焰下加热。
2. 观察金属片燃烧时的火焰色。
3. 重复以上步骤,用硝酸(硝酸银)、氢氧化钠、氢氧化钾测试其他金属片。
四、实验反思:
1. 实验中观察到了不同金属离子燃烧时产生的火焰色有所不同,说明不同金属离子具有不
同的化学性质。
2. 实验中应注意安全,避免火焰烧伤、化学品溅洒等事故的发生。
3. 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台和玻璃器皿,确保实验室的整洁。
通过本实验,学生可以了解金属离子的火焰色与其化学性质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实验
操作能力和观察能力,提高他们的化学实验意识和安全意识。
感谢学生的认真参与和配合,让本次实验顺利进行。
希望大家能够在今后的学习中,继续
努力,不断提升自己的实验技能和科学素养。
科学课小实验探索教案:焰色反应
![科学课小实验探索教案:焰色反应](https://img.taocdn.com/s3/m/0323a55f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59.png)
授课教师:XX 班级:XX 人数:XX 日期:XX 时间:XX教学题目焰色反应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金属的性质2.技能目标:学会动手做实验3.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科学的探究精神教学重点金属的性质教学难点金属的性质所需材料所需工具注意事项教学过程上节课复习主题导入一、知识点介绍1. 蜡烛—着火点师:我们先拿一根蜡烛,把它身上的蜡剥一点下来,我们要用火烧它。
师:你们觉得它会烧起来吗?生:不会。
师:恩,是的。
蜡用火点点不着。
师:点燃蜡烛,观察火焰,会发现火焰在不断地跳动。
师:有没有想过是为啥呢?因为蜡烛必须熔化后,才能点燃,直接用火不能将蜡点燃;点燃灯芯,使烛芯周围的蜡熔化,即可点着,这是因为物质燃烧时需要一定的温度,此温度称为“着火点”,不同物质的着火点是不同的(再通过举些生活中例子说明着火点)。
师:那么我们现在要把蜡烛吹灭。
你说可以看到什么现象?生:会看到冒白烟。
师:是的,此时如果用火柴点燃白烟,并不接触蜡烛的烛芯,蜡烛仍然点着。
师:现在老师要变一个小魔术。
在一支燃着的蜡烛旁边放一圆形瓶子,沿瓶子吹气,可以看到隔着瓶子照样可以把蜡烛吹灭。
你们相信吗?师:是的。
这是什么原因呢?因为气流会贴着酒瓶外壁绕过瓶,最后在瓶后面汇合成一股气流继续向前流动,进而使蜡烛熄灭,这是流体力学里的问题,滑翔机等都有关于这个知识点。
师:我们刚才把蜡烛点着了,现在不用吹气我们要把蜡烛的这个火灭掉。
那要怎么办呢?2. 用气体灭火师:同学们是否观察到我们教师外面或者公共场所的通道都放着什么东西呢?生:灭火器。
师:是的,那它是来干嘛用的?生:灭火用的。
师:那么我们今天也要自己来做一个特殊的灭火器进行灭火。
要做之前我们要先了解灭火器的成分。
你们想想看灭火器里面含有什么东西呢?生:乱七八糟的东西。
师:灭火器里面的主要成分是二氧化碳。
师:你们认识二氧化碳吗?生:认识,之前做实验就有。
师:空气中有微量的二氧化碳,约占0.039%。
二氧化碳微溶于水中,形成碳酸,我们一级课程自制汽水就有实验过。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_图文
![焰色反应教学设计_图文](https://img.taocdn.com/s3/m/8f3320c06bec0975f465e2c2.png)
焰色反应实验的探究肥东县城关中学:丁群一、实验教学设计思路:1.本实验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焰色反应实验是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的演示实验3-6,它是在介绍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钠的重要化合物之下引入的知识,本实验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学科的神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金属的认识。
它也是从物理变化这一方面来探究金属元素及其化合物的性质,这与以后要学习的颜色反应有着本质的区别。
2.学情分析:要求:不通过蓝色钴玻璃即可观察到钾离子的浅紫色的焰色反应。
学生已学习了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对于金属和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单质本身经过灼烧会有什么现象呢?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金属学习体系,知道金属本身灼烧也有一定的颜色。
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一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即使课本中要求钾离子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不透过也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要让学生了解权威所做的解释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
通过课前查资料,以及改进实验与原始实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进实验的优点,先观察视频后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会更顺利更成功,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二、实验的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
(2)能够说出几种常见金属的灼烧颜色。
(3)能够做到钾离子不透过蓝色钴玻璃也可以观察到浅紫色。
2.过程与方法:(1)观察几种重要金属元素进行灼烧后的颜色。
(2)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方法,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焰色反应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习化学的使命感。
(2)感受到欣赏烟花美丽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形成远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改进实验中的优缺点以及其中的问题及解决。
2.难点:观看实验分析实验的优缺点。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钾离子的焰色反应:晓雪(学号:1230070152 :309025223qq. :)一、教学设计思路:1.本选题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焰色反应来自于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三章第二节,它是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中钠的重要化合物之下引入的知识,来自实验3-6,能够更加直观地帮助学生了解自然学科的神秘,增强了学生的动手能力和对金属的认识。
2.学情分析:要求:不通过蓝色钴玻璃即可观察到钾离子的浅紫色的焰色反应。
学生已学习了金属的重要化学性质和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对于金属和金属与其他物质反应的实验现象也已经有了一定的了解,那么,单质本身经过灼烧会有什么现象呢?帮助学生建立一个完整的金属学习体系,知道金属本身灼烧也有一定的颜色。
在提高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同时,也一并提高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即使课本中要求钾离子要透过蓝色钴玻璃进行观察,但是我们也可以找到不透过也可以观察到颜色的实验方法。
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
也要让学生了解权威所做的解释不一定是唯一的方法。
通过课前查资料,以及改进实验与原始实验的对比,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改进实验的优点,先观察视频后进行动手操作实验,实验会更顺利更成功,学生的印象更深刻。
二、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
(2)能够说出几种金属的灼烧颜色。
(3)能够做到钾离子不透过蓝色钴玻璃也可以观察到浅紫色。
2.过程与方法:(1)观察钾进行灼烧后的颜色。
(2)初步学会观察、实验等方法,并能对实验中出现的问题给予解释。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通过实验探究,认识到焰色反应与生活的联系,发展学习化学的使命感。
(2)感受到欣赏烟花美丽的同时,也应该认识到保护环境的意义。
形成远离污染,保护环境的意识。
(3)体会到学习化学对于生活的意义,深刻反思化学对于环境的破坏。
思考如何在做到化学对于人类生活做出改进的同时,又能做到可持续发展。
三、重点与难点1.重点:改进实验中的优缺点以及其中的问题及解决。
2.难点:观看视频分析实验的优缺点。
四、教学方法多媒体辅助教学、实验探究法,分析归纳法等。
六、教学过程课前准备:学生上网搜集关于焰色反应改进试验的资料。
七、板书设计第三章金属及其化合物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一、焰色反应1、各种离子的焰色反应2、以钾离子为例探究焰色反应的实验步骤试验3-6(1)铂丝—酒精灯钾离子焰色反应试验的缺点:A.过程繁琐。
B.铂丝价格昂贵。
且铂丝或洁净铁丝蘸取样品少,焰色反应很快消失,学生不易观察到。
C.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不明显,需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
(2)改进实验的优缺点:优点:A.器材简单易取。
B.操作简单易行。
C.颜色反应面积大,持续时间长。
D.钾离子的焰色反应不需透过蓝色钴玻璃就能观察到。
缺点:A.药品浪费。
B.酒精灯污染。
二、焰色反应的利用1、烟花的制作2、燃放烟花的危害八、教学设计特色添加了课前准备这一环节,让学生自己动手查阅有关焰色反应改进的资料,即锻炼了学生的动手查阅资料的能力,又能使课程更容易进行。
课堂一开始,用多媒体向同学们展示烟火的图片,即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提高学生的学习本节知识的积极性,进一步引导结合课本思考烟火产生的机理,引出今天的新知识:焰色反应。
然后先向同学们播放书本上的焰色反应的方法:铂丝—酒精灯法的有关视频,让学生通过仔细观看,找出实验中的不足,锻炼学生观察实验,分析问题敢于质疑的能力。
进一步引导学生,结合课前查阅的资料小组讨论应该如何进行改进。
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焰色反应的改进实验。
先向同学们播放改进实验的视频,通过让他们观察和分析找出视频实验中有问题的地方以及改进实验的优缺点,加深印象,深入讨论和分析之后,组织学生进行实验的实际操作,亲身体会实验过程,发现并解决实验中遇到的新问题。
最后的拓展延伸,向同学们展示烟花燃放的危害的资料,让学生在情感态度上有一个提升,让学生在此明白化学与环境的关系,引导他们正确看待环境与化学的关系。
分组讨论减少烟花燃放的危害的途径,增强自身责任感。
整体设计,以学生自主为主,自主思考、自主分析,自主分析。
九、附录:1. 教学情景设计【情景1】春节燃放烟花习俗【图片展示】【资料】关于春节放鞭炮的由来,还有一个传说。
相传在远古时候,我们的祖先曾遭受一种最凶猛的野兽的威胁。
这种猛兽叫"年",它捕百兽为食,到了冬天,山中食物缺乏时,还会闯入村庄,猎食人和牲畜,百姓惶惶不可终日。
人和"年"斗争了很多年,人们发现,年怕三种东西,红颜色、火光、响声。
于是在冬天人们在自家门上挂上红颜色的桃木板,门口烧火堆,夜里通宵不睡,敲敲打打。
这天夜里,"年"闯进村庄,见到家家有红色和火光,听见震天的响声,吓得跑回深山,再也不敢出来。
夜过去了,人们互相祝贺道喜,大家灯结彩,饮酒摆宴,庆祝胜利。
为了纪念这次胜利,以后每到冬天的这个时间,家家户户都贴红纸对联在门上,电灯笼,敲锣打鼓,燃放鞭炮烟花;夜里,通宵守夜;第二天,大清早互相祝贺道喜。
这样一代一代流传下来,就成了"过年"。
情景设计意图问题设计问题设计意图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烟花产生的机理引出新课:焰色反应。
【情景2】焰色反应1.介绍焰色反应焰色反应,也称作焰色测试及焰色试验,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其原理是每种元素都有其个别的光谱。
样本通常是粉或小块的形式。
以一条清洁且对化学惰性的金属线(例如铂或镍铬合金)盛载样本,再放到无光焰(蓝色火焰)中。
在化学上,常用来测试某种金属是否存在在于化合物。
同时利用焰色反应,人们在在烟花中有意识地加入特定金属元素,使焰火更加绚丽多彩。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
它并未生成新物质,焰色反应是物质原子部电子能级的改变,通俗的说是原子中的电子能量的变化,不涉及物质结构和化学性质的改变。
焰色反应是某些金属或它们的挥发性化合物在无色火焰中灼烧时使火焰呈现特征的颜色的反应。
有些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能使火焰呈特殊颜色。
2.常见焰色反应:元素符号元素名称焰色As 砷蓝B 硼青绿Ba 钡黄绿Ca 钙砖红Cs 铯浅紫Cu(I) 铜(没卤素) 浅蓝Cu(II) 铜(II) (没卤素) 祖母绿Cu(II) 铜(II) (有卤素) 蓝绿Fe(III) 铁(III) 无色In 铟蓝K 钾紫Li 锂紫红Mn(II) 锰黄绿Mo 钼黄绿Na 钠金黄P 磷黄Pb 铅绿Rb 铷浅紫Sb 锑浅绿Se 硒天蓝Sr 锶洋红Te 碲浅绿Tl 铊绿Zn 锌蓝绿【情景3-1】传统上钾离子的焰色反应【观看视频】【阅读材料】1、用铂丝蘸浓盐酸在无色火焰上灼烧至无色。
2、蘸取试样在无色火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火焰的颜色,若火焰为紫色,则说明试样中含钾,否则说明试样中不含钾。
3、实验完毕后将铂丝再蘸浓盐酸灼烧至无色。
【情景3-2】【观看演示实验】改进的钾离子的焰色反应【实验用品】酒精灯、坩埚钳、烧杯、玻璃棒、量筒(10ml)、酒精、碳酸钾(粉末)、棉花团(滤纸条)【实验步骤】1.饱和碳酸钾溶液的配制(这里配制5ml即可):用量筒量取5ml水倒入烧杯中,向小烧杯加入碳酸钾粉末并不断搅拌,加至有不溶的碳酸钾粉末出现为止。
2.取5ml乙醇溶液倒入盛有饱和碳酸钾溶液的烧杯中,混匀。
3.取小块棉花,先用水浸湿,挤干水,点燃酒精灯,用坩埚钳夹着棉花浸入步骤2中的混合溶液中,放在酒精灯上烧,棉花点燃后,离开酒精灯火焰,观察混合液火焰颜色(可用白纸或适当颜色的纸做背景来观察)。
【实验说明】饱和碳酸钾溶液与乙醇混合液的配制中,两溶液的体积比为1:1棉花事先用水浸湿的原因:防止棉团中的混合液燃烧完之后棉花被烧糊【实验操作成败关键】饱和碳酸钾溶液的配制,浓度不够的话,火焰颜色不成浅紫色混合液的配制:酒精的体积不够的话火焰小且浅紫色不明显【情景4-1】烟花的制作烟花是爆竹和花炮的结合,既能像爆竹一样,升到半空中爆炸,又能像花炮一样,在爆炸后发光。
我国在明清时代爆竹烟花已经很盛行,这从现在的电视剧中很容易发现。
每逢婚丧喜庆或逢年过节,人们都要燃放爆竹烟花来祭神祭祖,表示庆贺,求神灵祖先保佑全家顺利,万事如意。
中国花炮从燃放效果来看,分成礼花、字幕、盆花、瀑布、火箭、喷花。
清咸丰年间,鞭炮庄号遍及省外各埠,烟花鞭炮年产量猛增,大瑶、金刚头、潭江、文家市及城区等地百分之九十的居民以家庭作坊式生产,烟花鞭花已开成大行业,素有“十家九爆之称”。
烟花由四部分组成,它们是燃烧剂、助燃剂、发光剂和发色剂。
燃烧剂实际上就是爆竹,用黑火药做成,成分是KNO3,C,S,比例为三硫二硝一木炭;助燃剂是由硝酸钾等组成,遇热会放出大量的氧气,使燃烧更充分;发光剂是镁粉或铝粉或都有,我们放完烟花后看到的白烟,就是它们燃烧后的氧化物;发色剂是烟花的主角,他其实就是利用了金属盐的焰色反应,如硝酸钡发出红光,硝酸锶发出绿光,钠盐发出黄光,铜盐发出蓝光,镁粉或铝粉发出白光等。
点燃烟花后,类似以上提到的化学反应引发爆炸,而爆炸过程中所释放出来的能量,绝大部分转化成光能呈现在我们眼中。
制作烟花的过程中加入一些发光剂和发色剂能够使烟花放出五彩缤纷的颜色。
烟花便是利用金属的这种特性制成的。
制作烟花的人经过巧妙的排列,决定燃烧的先后次序。
这样,烟花引爆后,便能在漆黑的天空中绽放出鲜艳夺目、五彩缤纷的图案了。
但并不是单纯的把这些金素盐混在一起就可以了。
比如在焰色反应中,钾虽然是呈浅紫色的,但是很多情况下我们都是看不到的,只能看到黄色,必须用蓝色的钴玻璃遮挡才能看到钾的焰色反应,但是在看烟花时,我们不可能带着蓝色钴玻璃,这是很不切合实际的。
因此,这个时候,要让烟花显得五彩缤纷,各种金属盐之间的配比就显得极其重要了。
据资料显示,即使是使用相同的几种化学物质,但如果配比不同,所得到颜色的深浅度也不同。
所以若想得到高质量的颜色效果,准确的化学物质配比起着非常关键的作用。
例如,红牡丹所显现的红色效果是由五种化学成分按照以下配比混合在一起产生的。
其中高氯酸钾占40%,铝镁合金占20%,酚醛树脂占5%,碳酸锶占20%,聚氯乙烯占15%。
如果配比稍加变化,就会出现深浅程度不同的红色。
另外,在制作红牡丹烟花过程中,一般会在红色效果药中加入酒精等物质,经过搅拌使其滚成一粒粒小珠的形状,我们称之为红色药珠,即红珠。
同样方法也可以得到其它颜色的药珠。
由于配比比例的细微差别都会造成烟花颜色的变化,因此,各种颜色的配比数据在业界是各公司的商业秘密。
采用这些燃烧后能产生有火焰的药剂,可制成各种色彩鲜艳的发光体(如药柱、药球、药粒),可制成一面旋转一面喷花的转花;可制成被点燃后连续射出各种色彩球的魔术棍;可制成在空中构成非常鲜艳无比、变化无穷的各式各样的花形图案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