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课程设置与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
中学校本课程开发实施方案根据教育部《普通高中课程方案》、省教育厅《省示范性普通高中评估方案(2018年修订稿)》要求,结合学校实际,特制定本方案:一、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指导思想1、校本课程是新课程的有机组成部分,是充分利用当地和学校的课程资源,以学校为基地、由学校组织编制、实施和评价的多样性的、可供学生选择的课程。
2、要关注学生的差异,满足每个学生的不同发展需要,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3、要继承和发扬学校的办学传统和优势,有利于学校特色的形成,有利于教师专业成长。
4、要因地制宜,努力为我县教育文化事业建设服务。
二、校本课程的总体目标1、通过校本教学,提高学生综合素养,塑造学生健全人格,培养学生心理品质,促进学生身心发展,从而更好培养学生终身学习的愿望和能力。
2、通过校本课程的开发和实施,拓展教师知识面,改善教师知识结构,转变教师教学观念,增强教师课程意识,提升教师科研能力和综合素质。
从而使我校教师更好适应教育发展要求。
3、与国家课程、地方课程相互整合、补充,以加强我校课程结构的综合性、弹性与多样性,推进我校课程建设,夯实我校办学特色,提升我校办学水平。
4、规范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实施采用模块的方式,一个模块以18课时(1学分)为倍数开设。
避免与国家课程的简单重复。
学校将开发足够数量的模块,保证相应的课时,供学生自主选择学习,以获得所需的学分。
三、校本课程开发实施的原则1.导向性原则:校本课程开发要防止校本课程成为学科课程的随意加深与拓展,必须与国家课程改革的指导思想和目标保持一致,保证与国家课程和地方课程间的协调统一。
2、实际性原则:开发校本课程要坚持以学生发展为本。
从学校的实际和办学特色出发,从学生的兴趣、爱好和特长出发,基于学校实际和教师专业水平,开发有实际意义、有实用价值、富有地方特点、对国家课程有补充作用,既能体现教师特长、符合学生爱好兴趣,又能与高考、与学生长远发展紧密结合的校本课程。
3.时代性原则:校本课程的内容要反映科学技术发展趋势和时代文化特点,关注社会时政热点问题,为学生进一步的学习和今后的生活与工作奠定良好基础。
教代会的实施方案2018
教代会的实施方案2018一、背景介绍。
教代会是学校教师的代表大会,是学校教师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
教代会的召开,是学校教师全面深化改革的需要,是学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需要,是学校教师推进学校事业发展的需要。
2018年,为了更好地推动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制定了教代会的实施方案。
二、目标和任务。
教代会的目标是围绕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发挥教师的主体作用,推动学校教育事业的全面发展。
具体任务包括,组织召开教代会,制定和修订学校教师管理条例,选举产生教代会代表,讨论和决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监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落实情况。
三、具体措施。
1. 组织召开教代会。
教代会的召开是教师民主管理的重要形式,是学校教师参与学校管理的重要途径。
为了确保教代会的顺利召开,需要提前制定会议议程,确定会议时间和地点,邀请相关人员参加会议,并做好会议的组织和安排工作。
2. 制定和修订学校教师管理条例。
学校教师管理条例是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要依据,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制定和修订。
在教代会上,可以邀请相关专家学者和教师代表,就学校教师管理条例进行讨论和修订,确保条例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3. 选举产生教代会代表。
教代会代表的选举是教代会的重要环节,需要根据学校教师的实际情况,确定代表人数和选举办法,组织教师进行代表的推荐和选举工作,确保代表的代表性和权威性。
4. 讨论和决定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
教代会是学校教师民主管理的重要平台,可以就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重大问题进行深入讨论和决定,如教师培训、教研活动、学校课程设置等。
5. 监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落实情况。
教代会代表是教师的代表,有权利和义务监督学校教师队伍建设和学校事业发展的落实情况,可以通过定期听取学校工作报告、开展专题调研等方式,加强对学校工作的监督和评估。
四、工作保障。
2018学年课程实施方案
2018学年课程实施方案一、课程目标。
本学年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全面贯彻落实国家教育政策,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能力。
具体目标包括,提高学生的学科知识水平,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促进学生的思维发展和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社会责任感。
二、课程设置。
1.核心课程。
本学年的核心课程包括语文、数学、英语、科学、社会、体育、艺术等,其中语文、数学、英语是学生学习的基础课程,其他课程则是为了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而设置的。
2.选修课程。
为了满足学生个性化发展的需求,本学年将设置一定数量的选修课程,学生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特长进行选择,比如音乐、舞蹈、美术、计算机等。
三、教学方法。
1.因材施教。
教师将根据学生的不同特点和学习能力,采取因材施教的教学方法,注重个性化教学,帮助每个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潜能。
2.多元化教学。
教师将采用多种教学手段和方法,包括讲授、讨论、实验、实践等,以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提高教学效果。
3.启发式教学。
教师将注重启发学生的思维,引导学生自主探究和发现,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四、教学管理。
1.教学评价。
教师将采用多种形式的评价方法,包括考试、作业、实验、课堂表现等,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发现并解决学生存在的问题。
2.教学督导。
学校将加强对教学过程的督导和检查,确保教学质量,及时发现并解决教学中存在的问题,提高教师的教学水平。
3.学生管理。
学校将建立完善的学生管理制度,加强对学生的日常管理和教育,培养学生的良好习惯和品德,营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五、课程实施。
为了确保课程实施的顺利进行,学校将制定详细的课程实施计划和教学安排,明确各项工作任务和责任人,确保每个环节都得到有效的落实。
六、总结与展望。
本学年的课程实施方案将全面贯彻教育教学改革的精神,注重促进学生全面发展,提高教学质量,为学生的健康成长和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希望全体教师和学生共同努力,共同创造美好的学习环境和成绩。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新课程设置方案(最新2018年8月30日)周转发(1)
910
1120
910
1120
1050
1190
1050
1190
1050
1190
1050
1190
七年级
八年级
九年级
课程
汉语学校
双语学校
课程
汉语学校
双语学校
课程
汉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学校
双语学校
道德与法制
2
2
道德与法制
2
2
道德与法制
2
2
历史、地理
3
3
历史、地理
3
3
历史
2
2
生物
2
2
生物、物理
4
4
物理、化学
4
4
语文
33
40
34
34
34
学年总课时数
1190
1400
学年总课时数
1190
1400
学年总课时数
1122
1400
备注:双语学校语文总课时中,1-2年级3课时、3-6年级1课时为“听说课”7-9年级1课时为“阅读课”;双语学校数学总课时中,7-9年级1课时为“术语课”;中小学地方课程安排“专题教育”;民语文课程按照2017年9月安排的要求执行。
义务教育阶段学校最新课程设置方案
(汉语言:新教基〔2011〕7号;双语:阿地教发【2018】78号)
课程
一年级
二年级
三年级
四年级
五年级
六年级
汉语学校
双语学校
汉语学校
双语学校
汉语学校
双语学校
汉语学校
双语学校
汉语学校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
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一、课程设置。
1. 课程目标。
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全面了解相关知识,掌握必要的技能,提高实际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2. 课程内容。
本课程内容涵盖了基础理论知识、实践操作技能和案例分析等方面,以确保学生能够全面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
3. 课程安排。
课程将分为理论教学和实践操作两个部分,理论教学将占据课程的60%,实践操作将占据课程的40%。
二、实施方案。
1. 教学方法。
本课程将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包括讲授、案例分析、小组讨论、实验操作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参与度。
2. 教学资源。
为了保证教学效果,我们将充分利用校内外各种教学资源,包括图书馆、实验室、网络资源等,以提供学生所需的学习支持。
3. 教学评估。
为了确保教学质量,我们将采用多种评估方式,包括平时作业、实验报告、期中考试和期末考试等,以全面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4. 教学团队。
我们将组建一支高水平的教学团队,包括专业教师、实践导师和行业专家,以确保教学内容的权威性和实用性。
5. 教学环境。
为了提供良好的教学环境,我们将积极改善教室设施、实验室设备和网络条件,以提高学生的学习体验和实践能力。
6. 教学效果。
我们将定期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估和调整,以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和学生能力的提高。
总结:通过以上课程设置及实施方案的详细规划,我们将确保学生能够在本课程中获得全面的知识和技能,为他们未来的学习和工作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我们也将不断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以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满意度。
希望学生们能够在这门课程中有所收获,不断进步。
大学课程实施方案(较详尽)
大学课程实施方案(较详尽)一、引言该实施方案旨在详细说明大学课程的实施细节和步骤,以确保课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有效研究。
二、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掌握相关知识和技能,培养他们的创新能力和批判思维,以及提高他们的沟通和合作能力。
三、课程内容该课程包括以下内容:1. 概述:介绍该课程的背景和重要性。
2. 教学方法:说明采用的教学方法和教学资源,例如讲座、小组讨论、实地考察等。
3. 课程安排:列出每周的课程安排和时间分配。
4. 教学资源:提供课程所需的教材、参考书籍和在线资源。
5. 评估方式:明确课程的评估方式和标准,例如考试、作业、项目等。
6. 研究支持:说明学生可以获得的研究支持,例如辅导服务、学术资源等。
7. 课程改进:说明课程评估和改进的机制和方法。
四、实施步骤以下是该课程的实施步骤:1. 编制课程计划:根据课程目标和内容,编制详细的课程计划。
2. 教师培训:提供教师培训,使他们熟悉课程内容和教学方法。
3. 课程宣传:向学生宣传课程的目标、内容和益处。
4. 学生注册:学生根据课程安排和要求进行注册和选课。
5. 实施课程:按照课程计划进行授课和研究活动。
6. 评估学生:根据评估方式,对学生进行考试、作业或项目评估。
7. 反馈和改进:根据学生反馈和课程评估结果,对课程进行改进和调整。
五、预期效果通过实施该课程,预期达到以下效果:1. 学生对相关知识有深入理解和掌握。
2. 学生具备创新和批判思维能力。
3. 学生能够有效沟通和合作。
4. 学生能够应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六、结论本实施方案提供了大学课程实施的详尽步骤和目标,为课程的顺利进行和学生的有效研究提供了指导。
2018年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
2017各科普通高中课程标准(电子版)、刚刚,教育部颁布了《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各学科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为(2017年版)各科课程标准最全版(扫码直接进入)↓↓↓语文课程标准数学课程标准英语课程标准历史课程标准地理课程标准政治课程标准化学课程标准物理课程标准生物课程标准信息技术课程标准通用技术课程标准小编也已为各位整理了教育部教材局负责人就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修订答记者问:1.社会各界对修订普通高中课程十分关注,请介绍一下修订的背景和意义?答:一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需要。
党的十八大明确提出“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党的十九大进一步强调“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这些要求必须全面落实到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之中。
二是解决高中课改面临的问题和挑战的需要。
2003年印发的普通高中课程方案和课程标准实验稿,指导了十余年的高中课程改革实践,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中发挥了重要作用,但是,面对社会经济、科技文化发生的巨大变化,对人才培养提出的更高要求,还有一些不相适应和亟待改进之处,需要进行修订完善。
三是推进与高考综合改革相衔接的需要。
2014年国务院印发《关于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意见》,要求对高中课程和高考改革进行统筹谋划,做好衔接。
2.为确保课程修订达到预期目标,修订工作遵循了哪些基本原则?答:普通高中课程修订工作,坚持了以下基本原则。
一是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充分体现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和基本立场,充分反映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全面融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全面落实中央有关教育要求,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从源头上把好意识形态安全关。
二是坚持科学论证。
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学生身心发展规律,贴近学生的思想、学习和生活实际,充分反映学生的成长需求。
加强调查研究和测试论证,广泛听取不同领域人员的意见,重大问题向权威机构、权威人士咨询,求真务实,严谨认真,确保课程内容科学,表述规范。
长乐一中高中新课程排课方案-长乐高级中学
长乐高级中学新课程设置方案根据《福建省人民政府关于印发福建省深化考试招生制度改革的实施方案的通知》(闽政〔2016〕20号),我省从2018级高中学生开始进入高考综合改革试点。
为全面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大力发展素质教育,平稳实现课程教学与考试评价改革有机衔接,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经过各教研组的充分讨论、酝酿,提出各学科初步的课程编排意见,由教务处制定该高中新课程排课方案。
一、课程资源(一)学校设施及设备资源长乐高级中学于2001年7月由长乐师范学校改制为普通高中。
地处长乐市区东隅,校园环境优美,占地76亩,学校计划新建的教学大楼、教师公寓、学生公寓、学生食堂;还有办公大楼、科技大楼、演播厅、田径场等教学设施一应俱全,与学校的办学规模相适应。
这些优良的设施为提升办学质量提供了有力的物质保障。
学校现有23个教学班,约1159名学生,教职工人数为96人。
其中,专任教师88人,学历均为大学本科以上,中高级职数以上教师60人。
教师队伍结构合理。
学校领导班子健全,党、政、工、团机构完整,具有较强的教育教学能力。
这几年经过全体教职员工的努力,学校软硬件设施正逐步完善,现正积极筹备创建省二级达标高中。
近年来,学校各方面工作都得到了进一步提升,也取得一定的办学成绩,高考成绩连年稳中有升。
学校每届创建:“福州市文明学校”、“福州市环境友好型学校”、“福州市德育先进校”“长乐市创安先进单位”等。
(二)学校教师和可利用的师资资源学校学科师资配备齐全,其中政治 5 人,语文13人,数学15人,英语13人,物理6人,化学 6人,历史 4人,地理 5 人,生物 6 人,体育4人,音乐1人,美术 1人,劳技1人。
专任教师共88人,其中高级教师60人,市级骨干教师4人。
学校教师年龄结构合理,专任教师中大多数教师胜任选修模块教学。
学校多年来坚持开展三级教育科研课题研究,焕发了教师的改革热情和勇气,促进了教师观念的转变和教学行为的改变,提升了教师实践先进教育思想、实施素质教育的能力,积累了较丰富的教育教学经验。
2018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
2018年印发的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1. 背景介绍•国家职业教育改革实施方案于2018年印发,旨在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职业教育是培养高技能人才的重要途径,对于促进经济发展和满足人才需求具有重要意义。
2. 主要目标•提升职业教育的社会认可度和吸引力。
•推动职业教育与企业需求紧密结合,提供高质量的人才供给。
•建设符合国际标准的职业教育体系,推动国际交流与合作。
3. 实施方案优化课程设置•审查现有职业教育课程,优化课程设置,提高职业技能培养的效果。
•引入新兴行业的课程,满足市场需求,保持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同步性。
推进师资队伍建设•加大对职业教育师资的培养力度,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和教学能力。
•建立师资培训机制,持续提升师资队伍的整体水平。
加强学生实践能力培养•引入社会实践课程,提高学生的实际操作能力和职业技能。
•加强学生实习基地的建设,提供更多实践机会,培养学生的工作适应能力。
完善质量评估机制•建立全面的质量评估体系,对职业教育机构进行评估和监督。
•加强对学生就业情况的跟踪调查,实施动态监测,确保培养质量和用人需求的匹配。
拓宽职业教育发展渠道•加强与企业、行业协会等合作,共同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
•增加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提供更多的培训资源和机会。
4. 实施效果评估•建立监测和评估机制,对改革方案的实施效果进行定期评估。
•根据评估结果,及时调整和完善方案,提高改革的针对性和有效性。
通过以上方案的实施,将有效推动职业教育的发展,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促进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
5. 推动职业教育与产业融合发展•加强与企业的合作,促进职业教育与产业的深度融合。
•建立行业委员会,定期召开论坛和研讨会,共同研究解决职业教育与产业发展的问题。
6. 提高职业教育的国际化水平•加强与国际职业教育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引进国外先进的职业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
•积极参与国际职业技能大赛,提升我国职业教育的国际影响力。
大学英语课程设置方案
2018级本科大学英语分级教学实施方案(试行)为了更好适应不同层次学生个人发展和我校人才培养要求,进一步深化《大学英语》课程教学改革,充分调动学生学习英语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提高学生的英语应用能力,经商定,决定对我校《大学英语》课程实行分级教学。
一、分级教学指导思想《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指出:高校开设大学英语课程,一方面是满足国家战略要求,为国家改革开放和经济社会发展服务;另一方面,是满足学生专业学习、国际交流、继续深造、工作就业等方面的需要。
《大学英语教学指南》(2015)指出:大学英语教学目标分为基础、提高、发展三个等级;课程设置是教学目标在学校课程计划中的集中体现,各高校应根据学校类型、层次、生源、办学定位、人才培养目标等,遵循语言教学和学习规律,合理安排相应的教学内容和课时,形成反映本校特色、动态开放、科学合理的大学英语课程体系。
《大学英语课程教学要求》(2007)规定,大学英语教学应贯彻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以适应个性化教学,从而提高大学生英语综合应用能力的实际需要。
在教学要求上,提出了“三层次,三要求”,即一般要求、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
基于我校“一二三四”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配合学校拔尖人才培养计划,创新人才培养模式,不断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二、分级教学基本原则分级教学遵循教育教学规律和语言学习规律,以学生的英语基础和水平为依据,按照“分类指导、因材施教”的原则,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主动性,不断增强其自主学习能力,以适应个性化教学的实际需要,并使学生的学习潜力得到充分发挥。
三、分级教学层次划分结合我校本科学生培养目标要求和我校教学资源现状,把大学英语课程按照学生英语实际水平划分为A、B 、C三个层次。
2018级入校本科学生(不包括国际教育学院和外国语学院)实行分级教学。
1.分级标准根据新生高考英语成绩,大约前10%学生进入A级班学习,每班不超过60人;艺术体育类专业学生(包括音、体、美、播音主持等专业,高职高专学生,3+4本科学生)为C级班,每班不超过80人;其余学生进入B级班,每班不超过80人。
《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
信息学院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二〇一八年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实施方案(2018—2020)课程建设是学校教学基本建设的核心内容之一,加强课程建设是有效落实教学计划,提高教学水平和人才培养质量的重要保障。
进一步推进学院专业内涵建设和教学改革,全面提升人才培养质量,依据《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国务院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国家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建设规划(2014-2020年)》、《教育部关于深化职业教育教学改革,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的若干意见》(教职成〔2015〕6号)、《江苏省教育厅关于全面提高高等学校人才培养质量的意见(苏教高〔2013〕1号)》等文件精神,结合学校“十三五”事业发展规划,特制定课程建设发展规划。
一、设立组织机构在计算机网络技术教研室的领导下,成立文献检索课程建设小组,推动《文献检索》课程的建设。
二、指导思想和总体目标(一)指导思想《文献检索》课程标准的设计总体思路是根据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计算机网络技术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要求,以能力为本位,突出实践性,以项目导向和任务驱动的方式组织课程教学内容,突出项目和任务,让学生在完成具体项目和任务的过程中巩固和加深对理论知识的掌握,逐步培养学生学会独立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
本课程是一门实践性很强的课程,所以要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在多媒体教室进行教学,对网络资源及数据库的使用进行现场操作讲解,以便使学生及时掌握所学的内容。
本课程的突出特征是实际操作为主,要求理论必须服务于实践,应认真组织学生进行上机练习,并将每节课的练习重点列出来,使学生能够明确学习目的,从而有效地提高学生的实验效率。
由于本课程具有较强的实践性,需要学生在充分利用课内时间进行大量的作业练习,熟练、出色的掌握这门课程。
因此,本课程打破传统教学方式,实施项目教学以改变才与学的行为,以项目为载体组织课程内容。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硕士研究生-管理学院 2018级管理科学与工程(学术)培养方案
管理学院
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代码:120100
一、培养目标
1. 掌握本学科坚实的基础理论和系统的专门知识,掌握一门外国语,能熟练地进行专业阅读和初步写作。
2. 培养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作风,具有创新求实精神和良好的科研道德,具备独立从事本学科的科学研究能力。
3. 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和管理研究方法,解决本学科领域的问题并有新的见解。
4. 可胜任本专业或相邻专业的教学、科研以及相关的管理、研究工作。
二、研究方向设置
1.信息管理与商务智能
2. 管理决策与优化
3.工业工程与管理
4.数据科学与评价
三、学习年限
本学科学制为2.5年,其中课程学习时间一般为1年,参加科研、撰写学位论文和论文答辩的时间为1.5年。
四、培养方式与原则
1、学习各环节的设置与安排及学分要求
(1)课程学习时间为2学期。
课程设置由学位课、非学位课和必修环节组成。
学位课包括公共学位课、专业基础学位课、专业必修学位课三类;非学位课包括专业选修课和全校公共选修课两类。
硕士研究生在课程学习阶段至少应修满28学分,其中学位课17学分,非学位课8学分,必修环节3学分,但一般不超过33学分。
1。
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2)
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1. 引言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是为了有效组织和管理学校各学科课程教学工作所制定的详细指导方案。
本文档旨在介绍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的重要性、目标、内容和实施步骤。
2. 目标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的目标是确保课程教学的科学性、系统性和有效性,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具体目标如下:•提高学科教学质量,使学生掌握相应学科的基本知识、技能和应用能力;•培养学生的创新、合作和实践能力;•增强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动力;•促进学生的个性发展和素质提高;•推动学校教育的科学发展。
3. 内容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包括以下内容:3.1 课程设置根据国家课程标准和学生的年龄、年级特点,制定相应的学科课程设置,确保课程内容的连贯性和适应性。
3.2 课程目标明确学科课程的总体目标和学科发展目标,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确定学科目标的具体要求和标准。
3.3 课程内容根据课程目标,确定学科课程的详细内容,包括知识点、技能和能力的培养要求,并参考教材和教学资源进行具体规划。
3.4 课程教学方法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的学习特点,确定适当的教学方法,包括讲授、实验、讨论、案例分析等,以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学习效果。
3.5 课程评价制定科学、全面的学科课程评价体系,包括学科考试、作业评价、实验报告评价等,以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和教学效果。
4. 实施步骤学校各学科课程实施方案的实施步骤如下:4.1 制定方案由学科教研组根据学科特点和学生发展需求,制定学科课程实施方案。
4.2 评审方案由学校教务处组织专家对学科课程实施方案进行评审,并提出修改意见。
4.3 修改方案根据评审意见,学科教研组对学科课程实施方案进行修改,确保方案的科学性和实施性。
4.4 宣传方案学校将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向教师和学生进行宣传,以便他们了解方案的内容和要求。
4.5 培训教师学校组织相关的培训活动,提供必要的教师培训,使教师能够熟悉学科课程实施方案并具备相应的教学能力。
2018社区夜校实施方案
2018社区夜校实施方案一、背景与意义。
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对知识和技能的需求越来越迫切。
然而,由于工作和其他生活压力的影响,许多人无法在白天参加正规的学习课程。
因此,为了满足社区居民的学习需求,我们制定了2018年社区夜校实施方案。
二、目标与任务。
1. 目标,通过社区夜校,提供便利的学习机会,满足居民的学习需求,促进社区居民的终身学习意识和能力。
2. 任务,组织开展多样化的学习活动,包括但不限于文化课程、职业技能培训、健康知识普及等,为社区居民提供全方位的学习资源。
三、实施方案。
1. 时间安排,社区夜校将于每周二、四、六晚上7点至9点开放,持续实施至年底。
2. 课程设置,根据社区居民的需求,我们将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包括文学、艺术、健康、IT技能等方面的课程,以满足不同居民的学习需求。
3. 师资力量,我们将邀请有丰富教学经验和专业知识的老师担任社区夜校的授课老师,确保教学质量。
4. 学习环境,为了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我们将在社区活动中心或学校设立专门的学习场所,保证学生有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5. 宣传推广,通过社区广播、宣传栏、社交媒体等渠道,广泛宣传社区夜校的课程和时间,吸引更多居民参与学习。
四、保障措施。
1. 经费保障,社区夜校的经费将由社区委员会和相关部门共同承担,确保夜校的正常运转。
2. 安全保障,加强夜校场所的安全管理,确保学生在学习过程中的安全。
3. 教学质量保障,建立健全的教学评估机制,定期对老师和课程进行评估,不断提升教学质量。
五、预期效果。
通过2018年社区夜校实施方案的落实,我们期望能够达到以下效果:1. 提高社区居民的综合素质和技能水平,增强他们的就业竞争力。
2. 增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促进社区的和谐发展。
3. 增强居民的终身学习意识,推动社区教育事业的发展。
六、总结。
2018年社区夜校实施方案的制定,旨在为社区居民提供更多元化、便捷的学习机会,促进社区教育的发展。
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
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一、背景介绍随着时代的进步和社会的发展,高中教育也在不断改革与创新。
2018年,我国高中推出了新的课改方案,旨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和创新能力,适应未来社会的需求。
本文将对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二、变革目标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的变革目标主要包括以下几点:1.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新课改方案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实践能力,鼓励学生自主探索和创新实践,培养学生的创新创造能力,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2.培养综合素质和核心能力。
新课改方案强调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注重学生的基础知识、技能和能力的全面发展,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文化素质和社会责任感。
3.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
新课改方案注重在教学过程中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学习动力,培养学生的终身学习习惯。
三、核心内容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课程设置的优化。
新课改方案对传统的课程设置进行了优化和调整,注重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增加了创新课程和实践课程的设置,如创新创业课、实践技能课等。
2.教育教学模式的改革。
新课改方案提倡以学生为中心的教育教学模式,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创造力,推崇探究式学习和项目制学习等新的教学方式。
3.评价体系的改革。
新课改方案改变了传统的考试评价模式,注重综合评价和能力评价,采用多样化的评价方式和工具,如作品展示、实践报告等,更加全面地评价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实施过程与效果为了顺利实施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教育部门进行了大量的宣传和培训工作,提高了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
同时,学校也积极组织各项实践活动,如科技竞赛、社会实践等,为学生提供更多的实践机会。
经过一段时间的试行和实践,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取得了显著的效果。
学生的创新能力和实践能力明显提高,学生的学习动力和兴趣大大增强,学校教育教学氛围得到了良好的改善。
五、总结与展望2018年高中新课改方案的实施为高中教育带来了新的机遇和挑战。
2018新课改实施方案
2018新课改实施方案随着社会的不断发展和进步,教育也在不断地进行改革和创新。
2018年,我国将迎来一次重大的教育改革,即新课程改革的实施。
新课程改革是对以往教育模式的一次革新,旨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实践能力和综合素质,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下面,我们将对2018新课改实施方案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新课程改革将突破传统的教学模式,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
教师将不再是单向传授知识的角色,而是更多地扮演着引导、激发学生学习兴趣的角色。
学生将在教师的指导下,通过自主学习、合作学习等方式,主动参与课堂,培养批判性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
其次,新课程改革将注重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
传统的课程注重学科知识的传授,而新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学生的实践能力培养。
学生将有更多的机会参与实践性的学习活动,如实验、实训、社会实践等,从而更好地将所学知识运用到实际生活中,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另外,新课程改革将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和兴趣培养。
传统的教育模式往往过分注重学生的学习成绩,忽视了学生的个性和兴趣。
而新课程改革将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发展,尊重学生的兴趣选择,为学生提供更多的选择空间,让每个学生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和兴趣爱好。
最后,新课程改革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
除了学科知识的传授,新课程改革还将注重学生的综合素质培养,包括思想道德素质、科学文化素质、身心健康素质等。
学校将通过开设多样化的课程和活动,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实践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使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全面发展。
综上所述,2018新课改实施方案的核心是以学生为中心,注重学生的主体地位和个性发展,重视学科知识与实践能力的结合,培养学生的综合素质。
这一改革将为我国教育事业带来新的发展机遇,也将为学生的未来发展奠定更加坚实的基础。
让我们共同期待新课程改革的实施,为教育事业注入新的活力和动力。
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
中学课程实施方案及管理措施作者:吴家军来源:《神州·中旬刊》2018年第02期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和国家课程计划,建立国家课程、地方课程、学校课程三级课程体系,促进我校课程规范有序的发展,根据我校具体情况,本着有效和用学校现有资源,依靠教师、学生和家长共同参与开发的原则,经讨论与研究,特制定本方案。
一、指导思想全面贯彻党和国家的教育方针,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遵循教育规律,坚持面向全体学生,促进学生全面发展,规范办学行为,推进素质教育工作向规范、改革、发展并举的新阶段。
全面深化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全面培育合格学生,在规范办学、开齐课程,开足课时的同时,把工作中心转移到教师队伍建设上来,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水平,提高教学效率,减轻学生过重课业负担,实现减负不减效,确保教育教学质量稳步提高和学生全面健康发展。
根据我校的具体情况,结合学校已有的传统和优势,学生的兴趣和需要,围绕“学生喜欢的、学校想要的、教师能做的”,开发并合理利用校内外各种课程资源,整体优化课程资源和课程实施过程,适应学生个性发展和潜能开发的,以学生活动为主,尊重学生、信任学生、指导学生,真正实现“以学生发展为本”的教育理念,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拓展学生的知识领域,形成学校的办学特色,增强教师的课程意识,提高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二、教学原则1、主体性原则:让教师成为学校课程实施的主体,让学生成为学习的主人。
2、整体性原则:要求学生全员参与,充分发挥学生的个性特长。
3、开放性原则:体现在目标的多元性、内容的宽泛性、学生对校本课程的选择具有可变性。
4、灵活性原则:教学内容、方法应以学生的实际情况而定,教师应从学生的年龄、能力、效果等差异出发,因材施教,使全体学生都能得到发展。
5、民主性原则:学校课程的开发与实施要充分体现人本思想,以教师和学生为主体,学校创造机会,积极倡导社会各界和家长的参与。
三、课程目标1、培养学生的兴趣、爱好、发展学生的特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8 年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绥滨县第一小学
2018年2月27日
2018年第一小学课程设置实施方案
黑龙江省教育厅印发了《关于推后全省中小学生早晨到
校时间的通知》。
《通知》指出,决定从3月1日新学期开学起,全省小学生、初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8 : 00 ,高中生早晨到校时间不得早于7 : 30。
一、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
在执行国家规定的小学周课时一二年级30个标准课时、三至六年级35个标准课时,各地各小学要按照《关于深化
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指导意见》要求,科学论证,大胆创新,
合理安排上下午课时及课时教学时间。
在保证国家规定的教学时间总量的同时,每课时教学时间40分钟或35分钟。
也可长短结合。
二、课程设置的原则
(一)均衡设置课程
根据德智体美等方面全面发展的要求,均衡设置课程,
各门课程比例适当,并可按照地方、学校实际和学生的不
同需求进行适应调整,保证学生和谐、全面发展;依据学
生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科知识的内在逻辑,义务教育阶段九年一
贯整体设置课程;根据不同年龄段儿童成长的需要和认知规律,根
据时代发展和社会发展对人才的要求,课程门类由低年级到高年逐渐增加。
(二)加强课程的综合性
注重学生经验,加强学科渗透。
各门课程都应重视学科知识、社会生活和学生经验的整合,改变课程过于强调学科本位的现象。
设置综合课程和校本课程。
1-6年增加了社团
和经典诵读,3-6年级设置了法制、国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
以适应儿童生活范围逐步从家庭扩展到学校、社会,经验不断丰富,社会性逐步发展,引导学生体验、感受多种艺术,提高审美情趣。
(三)加强课程的选择性
国家通过制定课程标准,以保证义务教育的基本质量,并划定课时比例,提供地方、学校、学生对课程选择的可能性。
鼓励各地发挥创造性,办出有特色的学校。
学校严格执行国家和省颁布的课程计划,根据《鹤岗市教育局关于义务教育阶段课程设置及课时安排的指导意见》,制订本方案:根据《国务院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和《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构建符合素质教育要求的新的基础教育课程体系的要求,设置义务教育阶段的课程。
课程设置应体现义务教育的基本性质,遵循学生身心发展规律,适应社会进步、经济发展和科学技术发展的要求,为学生的持
续、
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三、课程设置与课时分配(周)
学校认真按照《国家课程标准》开齐开足开好各门课程,制订了课程管理的相关制度。
每学期初由学校根据上级教育主管部门的文件精神拟定课程计划执行方案、制定总课程表、班级课表和教师课程表,为学期开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建立和完善以全面提高学生素质为目标的课程体系,认真执行课程计划和课程标准,严格执行课程标准。
优化教学过程,着力进行教学方法的改革,在课堂教学中贯彻“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主导、以训练为主线、以培养学生能力为目的” 的教学指导思想。
积极开展教改教研活动,积极组织观摩课、示范课、研究课。
努力上好学科课程、活动课程,为学生素质的形成与发展提供有效的内容和空间。
我校开设了语文、数学、英语、品德与生活、品德与社会、科学、地方与学校课程、综合实践活动、音乐、体育、美术。
其中地方与学校课程,包括心理健康教育、法制、国防、禁毒和预防艾滋病、国学经典诵读以及社团活动等;综合实践活动包括劳动教育、社会实践、研究性学习和信息技术等。
所有课程、课时,严格按照义务教育课程要求设置,无随意增减课程和课时现象。
各年级周课时数具体设置如下:
四、课时分配
每周按五天安排教学,每课时35 分钟。
一、二年级每周:语文(7 课时)、数学(5 课时)、品德与生活(1 课时)、体育(4 课时)、音乐(2 课时)、美
术(2 课时)、综合实践(1 课时)、地方和校本课程(3 课时),学校课程(社团、经典诵读、校本课程)(5 课时)共30 课时。
三、四年级每周:语文(7 课时)、数学(5 课时)、品
德与社会(2 课时)、英语(2 课时)、体育3 课时)、音乐(2 课时)、美术(2 课时)、科学(2 课时)、综合实践
(4 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6 课时),共35 课时。
五、六年级每周:语文(7 课时)、数学(5 课时)、品德
与社会(2 课时)、英语2 课时)、体育(3 课时)、音乐
(2 课时)、美术(2 课时)、科学(2 课时)、综合实践
(4 课时)、地方与学校课程(6 课时),共35 课时
绥滨县第一小学
2018 年2 月27 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