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优秀5篇)
2024年乡村振兴推进实施方案范本(3篇)
2024年乡村振兴推进实施方案范本第一章前言乡村振兴是党中央提出的重大战略,旨在推动农村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发展,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
本方案旨在通过提出一系列政策举措,推进乡村振兴工作,并为2024年乡村振兴的实施提供指导和支持。
第二章总体目标本方案的总体目标是到2024年,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乡村、农业全面现代化,实现城乡一体化发展,农民持续增收,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第三章重点任务1. 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加大对农村道路、供水、电力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提高农村基础设施水平,改善农民生产生活条件。
2. 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
加大农业科技创新和研发投入,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品质,推动农业向高质量发展。
3. 促进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鼓励发展农村特色产业和乡村旅游,推动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增加农民收入来源。
4. 加强农村土地管理和农民产权保护。
健全农村土地制度,加强农民土地承包经营权稳定性,保障农民土地产权。
5. 加大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发展力度。
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水平,提升农民生活品质。
6. 推进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
加强农村环境污染治理,推动农村生态环境保护与修复,实现农村绿色发展。
第四章保障措施1. 完善政策体系。
根据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及时制定相应政策和措施,保障乡村振兴工作的顺利推进。
2.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
增加对乡村振兴工作的财政投入,确保资金到位,保障各项任务的顺利开展。
3. 强化组织领导。
成立乡村振兴工作领导小组,明确各级政府部门的职责,加强工作协调和推动。
4. 加强宣传引导。
加强对乡村振兴工作的宣传,引导广大农民积极参与,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
第五章资金保障为确保乡村振兴工作的有效推进,需要充足的资金保障。
根据乡村振兴的实际情况和任务需求,制定财政投入计划,明确资金投入的来源和用途,确保资金有效使用。
同时,鼓励社会资本参与乡村振兴工作,提供多元化的资金支持。
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大全(精选10篇)
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大全(精选10篇)乡村振兴工作方案大全精选篇1一、指导思想关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的重要论述为指导,以增加农民收入、提升农民生活品质为核心,实现构建美丽幸福村,全面推进巩固拓展脱贫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
二、总体目标在现有产业优势和自然环境条件下,因地制宜,突出重点,实施乡村振兴战略项目;在优化产业结构、发展特色产业、改善人居环境、提高群众收入上下功夫,实现农业产业发展水平稳步提升,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拓宽,基础设施和人居环境明显改善,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建立筑牢防返贫动态监测体系,坚决守住不发生规模性返贫底线,切实巩固脱贫攻坚成果。
三、发展内容和具体措施(一)围绕产业兴旺,全面发展到户产业,大力培育新型经营主体,发展壮大村集体经济。
一是发展以柴胡、猪苓、天麻等中药材为主导产业,以干杂果、食用菌、养殖业为骨干项目,因地制宜大力发展特色种养业,着力培育长中短结合、可持续增收的到户产业。
引导农户发展种植柴胡1000亩,天麻60000窝,养殖生猪1200头,累计发展核桃600亩、板栗320亩,猪苓18000窝,养殖中蜂1500箱,实现农户收入稳中有升;二是建成的新型经营主体徐香猕猴桃示范园300亩,今年已挂果,预计产量近6000斤,积极协调帮参扶单位,待猕猴桃成熟后帮助销售,发挥帮扶干部消费扶贫的作用,实现猕猴桃种植农户稳步增收。
三是扩大高山坪中药材种植项目规模,稳步推进,壮大村集体经济。
四是发挥支部书记带头发展产业的模范作用,落实支部书记种植柴胡10亩。
(二)全力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建设美丽宜居宜业乡村。
以农村生活垃圾、生活污水、村容村貌、农户厕所改造提升为整治内容,扎实推进“八清一改”,广泛动员群众清理“三堆”、治理“三乱”、实施“三改”和美化“三口”。
全力实施建设人居环境整治黑山沟示范点,并有效带动周围村庄提升干净整洁度;加快安置点污水处理站施工进度,使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治理和控制;常态化开展垃圾治理和清洁行动,完善垃圾处理设施,制定《村规民约》和村庄公共环境保洁制度,不断强化村民环保意识,倡导良好生活习惯,从源头上控制垃圾产生量。
乡村振兴工作方案2023(万能7篇)
乡村振兴工作方案2023(万能7篇)乡村振兴工作方案精选篇1一、总体思路深入贯彻党中央、国务院及省市县决策部署,把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防止规模性返贫作为头等大事,把推进同乡村振兴有效街接作为最紧追的任务,把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和乡村治理作为着力点和突破口,弘扬伟大的脱贫攻坚精神,持续强化能力建设,努力推动乡村全面振兴开好局、起好步、见实效。
二、坚决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一)健全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和帮扶机制。
在前期已制定出台的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和帮扶机制的基础上,对照国家和省文件要求,及时健全我县防止返贫致贫动态监和帮扶机制的实施方案,加强对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以及因病因灾因意外事故等刚性支出较大或收入大幅缩减导致基本生活出现严重困难的农村低收入群体监测和帮扶,坚决防止规模性返贫致贫发生。
(二)强化易地搬迁后续帮扶。
聚焦搬迁安置区(点),从就业、产业和后续配套设施提升完善等方面加大扶持力度,不断提升16个安置区(点)综合管理服务水平,持续巩固易地搬迁脱贫成果,确保搬迁人口搬得出、稳得住、能致富。
(三)促进脱贫人口稳定就业。
持续采取“劳务输出、本地岗位开发、技能培训”等方式,规范管理好乡村公益性岗位,确保脱贫劳动力多渠道实现稳岗就业,实现脱贫人口就业规模与上年度保持基本稳定的目标任务。
(四)积极应对后评估工作。
中央已明确过渡期内每年评估一次,重点抓好脱贫人口“两不愁三保障一安全”、就业帮扶、防止返贫动态监测帮扶、脱贫人口和边缘易致贫人口收入增长等评估重点内容抓好各项工作落实,着重关注分散供养五保户的房子和人居环境问题,居住高山人群的饮水问题,以及因病因残收入骤减和支出骤增户的返贫问题。
(五)加强扶贫项目资产管理。
全县__年到村扶贫项目共1140个,投入资金3.1266亿元。
全面摸清扶贫资产底数、现状、收益、存续、管护情况,全面完成确权登记,分类健全资产管理台账,纳入“三资”管理平台。
重点针对检查出来的问题项目,按照“一项目一方案”的要求逐一会诊制定整改措施,指导责任单位限时整改到位,确保扶贫资产效益持续发挥到位。
乡村振兴活动实施方案5篇
乡村振兴活动实施方案5篇乡村振兴活动实施方案【篇1】为全面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做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意见》,按照省委省政府、市委市政府关于农村工作会议相关决策部署,持续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结合__实际,决定在全市开展乡村振兴示范村(市级)创建工作,抓点带面推进乡村振兴全面开展,特制定如下工作方案。
一、指导思想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围绕“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把示范村创建作为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上台阶、乡村振兴开新局的重要抓手,突出年度性任务、针对性举措、实效性导向,着力打造一批乡村振兴的__样板,助力全方位推动高质量发展,实现全市农业全面升级、农村全面进步、农民全面发展。
二、创建目标坚持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基础,统筹规划,分步实施,以点带面,压茬推进,稳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
全市创建乡村振兴示范村数量为100个,其中每个县市区创建1个数字乡村建设示范村,采取先创建后认定的方式,实行当年规划、当年实施、当年建成。
乡村振兴示范村创建工作以行政村为单位,抓重点、抓示范、抓模式,补短板、强弱项,探索不同区域乡村振兴的路子。
着力推动乡村产业、生态、文化、组织、人才等方面全面振兴,因地制宜发展一批优质、高效、特色产业,大力推进主导产业转型升级,壮大村集体经济,综合整治乡村人居环境,补齐基础设施短板,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弘扬地方特色文化,建立健全自治、法治、德治相结合的乡村治理体系,拓宽持续稳定的增收渠道,着力创建一批具有__特色的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的乡村振兴示范村。
三、工作原则(一)坚持规划先行。
树立系统观念,先规划后建设,通盘考虑村庄分类和发展需求,在优先完成“多规合一”实用性村庄规划编制基础上,统筹协调一体化推进。
(二)坚持因地制宜。
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充分考虑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文化、基础条件等,科学把握差异和特点,注重地域特色,探索适合当地实际的振兴路径,坚决防止“一刀切”。
2024年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2024年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引言】近年来,乡村振兴战略在中国乡村发展中发挥了重要作用。
为了适应新时代的发展需求,2030年村乡村振兴规划方案应当从多个方面制定具体措施,全面推动村庄现代化建设,促进农业农村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实现乡村振兴目标。
本文将从农业结构调整、农村经济发展、生态环境保护、农民素质提升等方面展开阐述,并提供相应的策略建议。
【一、农业结构调整】农业是村乡振兴的重要支撑,必须调整农业结构,提升农业生产效率和质量。
具体措施如下:1.加大农田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田灌溉水平和土壤肥力,完善农业生产环境。
2.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导农民参与集体经济,促进农业产业化和农民合作社的发展。
3.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提高农业生产技术水平,推广先进适用技术和设备,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
4.优化农产品产业结构,加强品牌建设和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二、农村经济发展】发展农村经济是实现村乡振兴的关键一环,需要通过多种途径推动农村产业发展和农民收入增加。
1.推进乡村特色产业发展,依托地方资源和特色文化,培育一批有市场竞争力的农村产业。
2.加强城乡融合发展,推动农村成为城市服务功能承载区,促进农村旅游、文化创意产业等的发展。
3.鼓励农村就业创业,提供创业扶持政策和培训支持,促进农民增加非农收入。
4.加强农村金融服务体系建设,提供金融支持和信贷政策,促进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三、生态环境保护】村乡振兴必须坚持绿色发展,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确保农村可持续发展。
1.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严格农业面源污染治理,推广有机农业和生态农业模式。
2.推动农村生活垃圾分类处理,完善农村环境卫生设施建设,提高农村生活环境质量。
3.加强农村水资源管理,推进农田节水灌溉,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4.加强农村生态文化建设,培养农民生态意识和环境保护意识,推动农村生态文明建设。
【四、农民素质提升】农民是农村发展的主体,提升农民素质是实现村乡振兴的重要任务。
2024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计划(四篇)
2024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计划一、先进基层组织建设二、村财增收与村民增收两不误2、加强校村合作,村企合作,科技兴村。
组织实施以竹子种植sop为规范的科技示范基地项目,土壤检测,垦覆松土、施肥,实现科技兴业,提高产能;组织新一轮系统的农民实用技术培训,提升农民茶树种植、茶叶加工与毛茶销售技术,提高茶叶产量、质量和农民毛收入;鼓励土地资源少的农民自主合并或出租入股,实现土地资源整合,逐步退出小生产,并推动相应的企业技术培训,实现农工转化。
加强村集体、合作社与社会企业合作,争取签订产品收购合同。
三、做好基础设施配套建设1、整合土地资源,做好荒地开发与耕地整理。
连片开发长坑内的荒草地____亩地,引进或出租种植效益高的经济作物;整理____片区约____多亩茶园。
2、完成村行政服务中心选址工作、框架建设,并争取在____年年底前投入使用。
4、做好高速公路拆迁的安置工程与特困家庭的安居工程工作,设计安置点。
四、文化和社会事业建设3、继续做好家园清洁整治行动,组织卫生清理,保护本村公共环境。
2024乡村振兴建设工作计划(二)为全面落实乡村振兴战略,根据____、省、沧州市乡村振兴战略文件精神,长丰镇紧紧围绕《任丘市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实绩考核暂行办法》,深入____全市乡村振兴现场会议精神,紧密结合实际,特定如下工作计划。
____年的工作目标:立足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五个方面,建立健全城乡融合发展体制机制,力争乡风文明更加浓厚,基础设施建设更加健全,民生保障更加有力,群众生活更加幸福,让农业更强、农民更富、农村更美。
一、围绕产业兴旺,打造经济发展新亮点(一)成立专门机构,落实组织责任。
成立了以镇主要负责人为领导的农村振兴发展办公室,建立健全全镇土地纠纷调解架构组织,致力于优化产业布局。
在已完成____万亩土地流转工作的基础上,____年年底争取新增土地流转____亩。
(二)建设农业品牌,打造农业名片。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计划5篇
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计划5篇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计划5篇关于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精选篇1)一、总体要求以五大发展理念为基础,以乡村全面振兴为目标,以生态振兴、文化振兴为重点,坚持政策引领,发挥资源优势,突出街道文化特色,全力推进新旧动能转换,推动农业农村农民共同进步、生产生活生态和谐共融、田园家园乐园全民共享,打造乡村振兴新局面。
二、发展目标2022年,农业供给体系质量明显提高,农民增收渠道进一步扩宽,美丽宜居乡村建设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建设显著增强,乡村治理体系更加完善,乡风文明达到新高度,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显著增强。
生活环境优美宜居、乡风民俗文明淳朴、乡村治理民主、农民生活富裕幸福的目标基本实现。
三、重点任务(一)加快推进乡村生态振兴,打造农村宜居环境一是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围绕加强公共服务设施建设,以切实增强承载力、吸引力为目标,坚持科学规划、逐步开发原则。
二是推动环境综合治理。
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发展理念。
持续推进河道综合整治提升工程,建立健全基础设施维护、河道管护、绿化养护等长效管理机制。
三是提升民生保障水平。
优先发展教育事业,高标准建设教育场所,持续推进幼儿园改扩建工程,实现农村优质教育全覆盖。
(二)全面深化乡村文化振兴,提升乡村文化软实力一是挖掘传承发展农村优秀传统文化。
立足街道深厚文化底蕴,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供给质量。
二是提升乡村文明水平。
以核心价值观为引领,紧扣乡风文明和文化建设两个抓手,深入推进移风易俗,着力建设平安乡村。
四、保障措施(一)创新工作推进机制。
落实乡村振兴的部署要求,健全统一领导、办事处统筹负责、各部门单位全面参与的乡村振兴工作机制。
(二)加强基层组织建设。
扎实推进抓促振兴,突出功能,提升组织力,把各级组织建成坚强战斗堡垒。
(三)壮大乡村振兴人才队伍。
建立农村实用人才培训基地,围绕电子商务、物流服务等,培育一批爱岗位、懂技术、善经营的本土新型职业农民。
(四)加强宣传引导。
(10篇)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施方案参考范文
乡村振兴战略工作实施方案参考范文(10篇)范文【一】一、总体目标牢固树立以人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完成“__”美丽乡村建设任务,统筹规划、协调发展、激发美丽乡村内生活力、凸显美丽乡村建设人文内涵,促进美丽乡村的互通共享。
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由易到难、梯次推进;坚持尊重农民意愿,发挥农民主体作用;坚持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增加农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坚持实事求是、常抓不懈、久久为功,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持续深入推进美丽乡村建设。
二、年度任务继续围绕“全省领先、__先进”目标,深入开展美丽乡村建设提升行动。
全面完成__年度10个省级中心村建设任务、5个__市级中心村和11个__市级中心村建设任务;实施__年度12个省级中心村建设、9个__市级中心村建设和1个__市级中心村(具体任务见附件),年内完成总体建设任务的70%。
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升级版”,选择符合条件的“精品村”,高质量提升乡村生态美、风貌美、环境美、风尚美、生活美,把生态宜居的美丽乡村做出品牌、做成风景。
三、实施内容1、科学编制村庄规划。
统筹谋划村庄定位、主导产业选择、用地布局、人居环境整治、生态保护、建设项目安排等,做到不规划不建设、不规划不投入。
注重地域特色,尊重文化差异,以多样化为美,突出实用性,符合农村实际,满足农民需要,体现乡村特色,着力提升中心村规划建设品位。
2、提升乡村建设水平。
建立生活垃圾收运处置体系。
提升饮水安全保障水平。
加快无害化卫生户厕建设和改造步伐。
整治房前屋后环境。
实施通村主干道路拓宽改造和村内主干道路硬化,提高畅通水平。
以分散处理为主,主要采用整体式粪池、三格式粪池等简易处理技术,就地生态处理污水,有条件和需求的地方,可以结合实际集中处理污水。
以房前屋后河塘沟渠为重点实施清淤疏浚。
因地制宜改造或建设公共服务设施,开展村庄绿化亮化。
3、提升产业发展质量。
利用美丽乡村资源优势,因地制宜发展特色种养业、农产品加工业和乡村特色服务业等,着力打造一村一品专业村。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方案5篇读友吧_1
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方案5篇乡村振兴项目规划方案【篇1】根据全市“组织体系建设三年行动”20__年行动计划工作要求和县委组织部《关于开展“强村带弱村”帮带活动的通知》,为进一步巩固和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全面提升基层党建工作水平围绕抓党建促脱贫攻坚、促乡村振兴,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此方案:一、工作目标坚持抓两头,带中间,按照“党建工作联动、产业增收联创、干部队伍联助、村级事务联促”的思路,通过优化党建资源配置,结对帮扶、以强扶弱,实现结对村党组织互通工作、解决问题、共同提高,推动工作薄弱村实现“有一个运转高效的村级班子,有一支高素质的党员干部队伍,有一条强村富民的好路子,有一套规范化管理制度,促进弱村党组织晋位升级”的“四有一促”目标任务。
二、帮带方式通过综合考虑各村党支部班子建设、党建业务水平、档案规范、村集体经济发展等因素后,拟定对幸福村党支部等6个党支部形成3队相互帮带对象开展“一对一”结对帮扶。
三、帮带内容1.党建工作联抓。
结对村党组织通过每季度共同开展“我们的党日”系列活动、召开党建联席会等方式,加强学习交流,共同探讨党建工作经验与方法,研究村庄发展中存在的困难与问题和解决措施。
特别是强村党组织要发挥自身党建工作优势,采取邀请弱村党员干部到村观摩学习、协助制定年度党建工作计划、梳理检查村级各项制度等方式,帮助弱村在班子建设、落实党建工作制度、党员队伍教育管理、支部规范化达标等方面规范工作流程、健全工作机制,强化党建工作。
2.产业增收联创。
强村党组织要帮助弱村理清发展思路,共享实用人才、种养经验、市场营销等资源,帮助弱村制定基础设施建设、村集体经济发展等规划,指导发展特色产业,切实解决弱村经济发展缓慢的问题。
要组织发动本村产业带头人、致富能手通过“一对一”“一对多”方式,帮助弱村困难农户解决创业、生产等方面的困难。
弱村党组织要主动邀请强村致富能手到村“现场说法”,学习先进经验,提高脱贫技能。
3.队伍建设联动。
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优秀9篇)
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优秀9篇)“双包”工作涉及已出列贫困村镇村、镇村和镇村,共有44名干部包保贫困户97户335人、边缘户5户。
一、总体目标巩固提升脱贫攻坚成果,做好与乡村振兴振兴,为“十四五”开好局、起好步。
二、工作方案1、镇村工作方案。
村级发展。
加大村级道路硬化投入,打通村民组断头路,实现全村到户道路硬化全覆盖。
开展水利设施建设,挖掘当家塘,扩大水源储备。
改造供电台区、线路,解决电压低、供电难问题。
户级发展。
今年实现全村脱贫。
保持帮扶力度,保障帮扶政策继续落实到户,验收帮扶成效,确保已脱贫户稳步发展,杜绝返贫现象发生。
继续落实产业扶贫、小额信贷、光伏发电、危房改造、医疗保障、教育救助等帮扶措施,从各方面帮助贫困户、脱贫户发展经济,增加收入,实现稳步脱贫、巩固成果目标。
推动农业合作社和家庭农场发展,以大户带动的方式,对贫困户务工岗位、技能培训等方面优先考虑解决,以增加脱贫攻坚的社会参与度、知晓度,增加贫困户、脱贫户发展机会和途径。
围绕“两不愁、三保障”核心指标,结合病毒疫情防控摸底,再排查因务工、入学、健康等影响的边缘户、重点户,精准施策,重点帮扶,确保小康路上不拉一人。
2、镇村工作方案。
高质量完成区脱贫攻坚有关工作安排:结合实际,落实贫困户教育、医疗、住房等“三保障”和饮水安全政策,制定产业、就业等帮扶措施,切实做到因户施策、精准帮扶。
做好集体经济青蛙养殖基地的扩建管护及黄桃种植基地的剪枝培苗工作,协调做好村集体与合作大户的投资收益分配事宜。
继续协调争取扶贫项目资金提升完善村农田水利设施:今年拟在金塘、院墙等村民组兴修若干引水设施用于农田灌溉及青蛙养殖。
持续推进旅游扶贫,不断完善金狮寨古战场靓化提升及仿生登山步道的铺设工作,挖掘旅游扶贫新的经济增长点。
3、做好与乡村振兴衔接相关工作。
三、组织保障1、加强组织领导。
由局扶贫工作领导小组负责扶贫措施的落实和扶贫工作的督查调度,协调解决工作推进中的各项问题,确保各项措施落实到位。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七篇
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七篇第一篇:村庄规划与建设一、背景介绍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越来越多的乡村被忽视,经济发展和人口减少导致乡村经济的停滞。
为了促进乡村的繁荣与发展,村乡村振兴战略实施方案应运而生。
二、目标1.实现乡村道路和交通基础设施的修建和改善,提高交通运输效率;2.优化乡村居住环境,提供良好、安全、便捷的居住条件;3.推动农村农业生产的现代化,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
三、实施步骤1.进行乡村规划,确定村庄的发展方向和定位;2.加强道路建设,修建乡村道路和农田水利设施;3.实施村庄美化工程,提高村庄的景观品质;4.支持农民创业,培育乡村产业;5.加强农产品的质量安全监管;6.提供优质的公共服务,改善乡村居民的生活条件。
第二篇:教育与文化传承一、背景介绍教育与文化传承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方面。
乡村教育和文化传承的不完善会导致人才流失和传统文化的衰退。
通过实施相应的方案,可以促进乡村的教育和文化发展。
二、目标1.提高乡村教育的质量和水平,培养更多的高素质农村人才;2.保护和传承乡村的文化遗产,弘扬传统文化。
三、实施步骤1.支持乡村学校的建设和发展,提供优质的教育资源;2.创新农村教育体制和机制,推进农村教育改革;3.加强乡村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教师的专业素质;4.组织文化传承活动,加强对乡村文化的保护和传承;5.创立培训中心,培养乡村文化传承人才。
第三篇:农业产业发展一、背景介绍农业是乡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
发展农业产业是乡村振兴的关键。
通过实施农业产业发展方案,可以推动乡村的经济发展和农业现代化。
二、目标1.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增加农民收入;2.推动农业现代化,提高农业技术和科学管理水平。
三、实施步骤1.加强农业科技研发和示范推广,提高农业技术水平;2.支持农民专业合作社和农业企业发展,培育壮大农业产业;3.推广现代农业生产方式,提高农业产量和质量;4.支持农产品加工和营销,提高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5.加强农业生态环境保护,推动可持续发展。
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精选10篇)
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2024年乡村振兴工作计划一、工作目标和目标规划:1.提高农民收入:帮助村民通过发展农业产业,拓展文化旅游产业等方式增加收入,并且加强对村民就业的指导与扶持;2.完善基础设施:提高农村生活与工作环境,加强农村公共设施建设,如水利、道路、医疗、教育等方面;3.增加土地使用价值:促进农业供给侧改革,加强对农村土地的保护与利用,实现农业上市或合作社经营等多元发展;4.提高人民生活水平:通过改善农村经济建设和社会事业发展水平,提高农村文化水平和群众生活水平。
二、工作任务和时间安排:1.2024年第一季度:制定村庄产业升级方案,实施农业供给侧改革;2.2024年第二季度:实施村庄基础设施建设,包括道路、水利、医疗和教育等;3.2024年第三季度:加强农村土地保护与管理,开发土地资源;4.2024年第四季度:加强农村文化建设,加强新农村建设以及推进乡村旅游。
三、资源调配和预算计划:1.拨付财政资金,或引入优秀的企业资源;2.加强与第三方机构合作,获取更多资源;3.根据计划情况,适时调整预算。
四、项目风险评估和管理:1.监测村庄项目进展情况;2.制定应对方案,应对各种风险事件;3.适时调整方案,保证目标顺利实现。
五、工作绩效管理:1.建立定期评估机制,检查项目的进展和成果;2.及时制定和调整绩效评估标准;3.根据绩效情况,制定奖励和补偿机制。
六、作沟通和协调:1.建立有效的沟通机制,并及时分享信息,协调与解决各种问题;2.推动机构之间数据交流,鼓励合作;3.加强与各级政府及社会财团的合作。
七、工作总结和复盘:1.制定年度总结报告,对工作计划进行评估;2.及时进行复盘,总结工作经验;3.根据总结和复盘的情况,制订下一年度工作计划。
在这个过程中,我们需要充分整合各类资源和力量,最终让各村庄真正实现升级发展,更好地推进乡村振兴战略。
同时,我们需要密切关注乡村振兴的动态,随时调整工作计划,确保取得最优效果。
2024乡村振兴规划方案
2024乡村振兴规划方案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了笔记本的键盘上。
乡村振兴,这个词语在我脑海中跳跃,仿佛是乡村振兴的旋律,唤醒了我沉睡的灵感。
让我来试试,用这十年的经验,为2024年的乡村振兴描绘一幅宏伟的蓝图。
一、总体目标乡村振兴,要明确总体目标。
我们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以农民增收为核心,实现农村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
具体来说,就是:1.产业兴旺:发展特色农产品,提高农业产值,推动农村产业升级。
2.生态宜居:改善农村生态环境,保障农民生态福祉。
3.乡风文明:弘扬传统文化,培育文明乡风。
4.治理有效: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5.生活富裕:提高农民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水平。
二、产业布局1.特色农业:以市场需求为导向,发展绿色、有机、无公害农产品,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2.农业加工:加大农产品加工力度,提升农产品产业链,增加农民收入。
3.乡村旅游:挖掘乡村特色资源,发展乡村旅游,吸引城市游客,带动乡村经济发展。
4.电商扶贫:利用电商平台,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助力农民增收。
三、生态建设1.治理水土流失:加强水土保持,防止水土流失,保障农业生态环境。
2.植树造林:加大植树造林力度,提高森林覆盖率,改善生态环境。
3.农村垃圾处理:建立健全农村垃圾处理体系,提高农村环境质量。
4.农业废弃物利用:推广农业废弃物资源化利用,减少环境污染。
四、乡风文明1.传统文化传承:挖掘和传承乡村传统文化,弘扬民族精神。
2.文化活动普及:丰富乡村文化活动,提高农民文化生活水平。
3.教育培训:加强农村教育培训,提高农民素质。
4.志愿服务:倡导志愿服务精神,弘扬社会正能量。
五、治理有效1.组织建设: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提高治理能力。
2.法律法规宣传:普及法律法规知识,提高农民法治意识。
3.社会治安:加强社会治安,保障农民生命财产安全。
4.民主监督:建立健全民主监督机制,保障农民权益。
六、生活富裕1.增加农民收入:通过发展产业、提高农产品价格等途径,增加农民收入。
2023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思路(通用)
2023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思路(通用)2023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思路(通用)5篇时间过得飞快,我们又将迎来新一轮的努力,该好好计划一下接下来的工作了,那么该如何做好乡村振兴的工作呢,下面给大家分享关于2023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思路(通用),欢迎阅读!乡村振兴工作计划思路【篇1】结穷亲、帮穷户、拨穷根精准扮贫已经开始了。
那么,我村的贫困现状如何?扶贫要达到什么样的目标?精准扶贫对象如何产生确立?上一轮扶贫情况怎样?现在又如何实施精准扶贫?有哪些意见和建议?带头这些问题,在乡党委、政府的正确领导下,三送工作组对村进行了实地调研,现将情况报告如下:一、我村基本情况与现状村属乡中心村,地域面积9.6平方公里,全村共有12个村民小组,698户,人口2937人,耕地面积1122.77亩,其中退耕还林面积197亩,林地面积8500亩,我村现有贫困户248户,786人,占全村总人口的26.76%。
有史以来,村始终以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生产为主,但农业生产条件较差,产业结构单一,生产水平低,成本高,效益低下,增收门路少。
农民思想意识,观念落后,因灾、因病致贫的较多。
这是我村贫困的现状的集中体现,严重制约着发展。
二、精准扶贫对象的产生,识别和确立根据有关政策,实施精准扶贫,改漫灌为滴灌。
发放《致全县农民朋友的一封信》至每家每户,规定九种人员不纳入扶贫对象。
召开户主会,逐级申报摸底,明确扶贫方式主要是项目扶贫和产业扶贫,而不是现金扶持和物资帮助。
而且扶贫对象是动态的,可每年更换。
正是这种宣传氛围中,产生和确立了精准扶贫对象。
三、精准扶贫的目标针对我村贫困现状,村两委多次进村入户调查摸底,初步拟定发展规划,通过项目拉动、产业带动、包户促动、整体推动的方式,把我村打造成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绿色宜人,生态空间山清水秀,文化事业兴旺繁荣,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社会主义新农村。
采取项目扶贫、产业扶贫和包户扶贫的方式,力争实现产业发展,农民增收,生态改善,村容靓丽,村风和谐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目标。
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通用7篇)
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通用7篇)(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随笔大全、教学心得、教案大全、诗歌词赋、好词好句、名人名言、经典美文、教学资料、作文大全、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for everyone, such as essays, teaching experience, lesson plans, poetry and poems, good words and sentences, famous quotes, classic American essays, teaching materials, composition essays, other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通用7篇)2023乡村振兴工作方案(通用7篇)全面落实乡村振兴发展目标,需要从财政角度进行深入分析和探索,进一步把握经济社会发展趋势与乡村演变发展趋势的具体关系。
2023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
2023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实施方案范文(精选5篇)乡村振兴战略产业实施方案1一、村庄情况溪霞村位于洪濑镇镇区,面积1平方公里,东距泉州市区35公里,西离南安市区23公里,省道307贯穿全村,交通网络四通八达。
全村总人口9051人,2551户。
民风淳朴,村容整洁,空气清新,环境优美。
挖掘历史文化资源,泉州妆阁—洪濑蜈蚣阁(溪霞村龙阁)登上央视春晚,现省级申遗中。
被南安市确定为美丽乡村整治村,被南安市委、市政府授予“和谐村”荣誉称号,人居可支配收入23000元,村集体上年经营收入525800元。
二、五年发展规划及发展思路为全面贯彻好党的十九大的.各项部署,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推动我村各项工作迈向新台阶,同时为顺应我村群众对美好生活的向往,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开展工作,形成转型融合城郊村庄示范村,具体内容如下:(一)以市场化管理,壮大村集体经济。
通过整合集体用地进行开发建设,多方筹集资金,采取盘活村集体现有经营性、资源性资产和闲置资源进行投资开发,增加集体收入。
(二)村庄规划编制。
溪霞村位于镇区周边,按照科学发展、先引先试的总方针,抢抓村庄规划发展新机遇,大力推进溪霞村建设,力争在三至五年内基本形成布局合理、特色明显的宜居、宜乐的转型融合城郊村庄。
(三)人居环境整治提升。
围绕“村庄清洁行动”,以清理垃圾杂物、清理乱堆乱放、填埋旱厕、裸房整治等为重点,加大投入力度,开展环境卫生整治,进一步提升农村人居环境。
广泛动员,多措并举,提升服务,推进厕所革命项目工作。
利用集体空地进行微景观项目改造,提升人居环境。
(四)加大对基础设施项目建设的投入。
使群众交通更便利,出行更方便,环境更优美,让乡村越来越美丽。
(五)加大对公共服务配套项目的投入。
全力配合辖区内新侨中学做好学校操场征地及洪三小学扩建征迁工作,确保学校教育教学均衡发展。
三、拟建设项目在村“两委”班子的正确带领下,在全体村民的共同努力下,经过几年来的努力,村集体经济不断的壮大,随着村集体收入的增加,加大了对民生项目等项目的投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优秀5篇)在日常学习和工作中,汇报与我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汇报可以以一些具体项目为单位进行汇报,也可以以一些阶段的工作为单位进行汇报,你有了解过汇报要怎么写吗?下面是书包范文为朋友们整编的乡村振兴规划方案(优秀5篇),希望能够给朋友们的写作带来一些的启发。
为深入推进石门乡村振兴建设,进一步改善石门村人居环境、促进产业健康发展、提升公共服务水平、加强乡风文明建设,把石门村建设成为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美丽乡村,落实上级关于乡村振兴工作的部署和要求,立足长远和可持续发展,现结合本村实际,制定本村乡村振兴5年工作方案。
一、基本情况高坪镇石门村距离镇政府驻地7公里,平均海拔900米,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貌,地理独特,四季分明,风景宜人,村域面积6.7平方公里,耕地面积1614亩,林地7785亩。
全村辖9个村民小组,全村共314户,户籍人口1020人。
石门村地处国家AAAA级景区恩施地心谷旅游区的核心地带,所属区域植被繁茂、山峰壁立、峡谷幽深,原生态风景保存完好,历史遗迹众多,具有很高的社会价值和旅游开发价值。
二、发展思路坚持以人民为中心,遵循乡村发展规律,在高坪镇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下,村支“两委”及驻村工作队坚持绿色发展理念,解放思想,脚踏实地,全心全意为民办实事;加强招商引资力度,多方引进龙头公司、龙头企业,走“公司+基地+农户”模式;积极争取政策支持,充分争取和利用国家及地方财政配套资金支持。
所有建设项目投资约需5300余万元,筹资途径一是争取中央及省级财政奖补资金;二是争取地方财政配套资金,三是地心谷景区自筹资金,确保20xx年底完成项目建设。
三、主要任务及绩效目标(一)完善基础设施建设,切实改善民生条件1、实施道路硬化、亮化和排水工程。
对村内未硬化的组级路,全面进行硬化、亮化,配套相应的排水设施,并逐步连接到村庄已硬化的主次道路,实现村内道路循环互通。
2、升级改造村内给排水管网系统。
自来水普及率达到100%,加强村内河道和沟渠的有效治理,确保排水系统能正常运行,村庄内无污水横溢和乱排乱放现象。
3、供电、照明、通信达到标准要求。
村庄主干道和公共场所路灯安装率达100%,其他区域根据需要设置路灯。
村内旅游路牌标识明确。
(二)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全面提升村容村貌1、特色民居改造。
按照“具有整体特色风格”的要求,充分利用现有条件和设施,实施100户特色民居改造,争取做到每家每户外墙整洁美观,热水器、空调等设施安装规范,无乱搭乱建现象,形成格调一致的景观风格。
为广大村民营造舒适、优美的居住环境。
2、人居环境整治。
切实抓好维护整治工作,按照“清运垃圾、铲除杂草、挪走柴堆、清扫路面、刷白树木、拆除临建”的要求,彻底清理各类积存垃圾、拆除乱搭乱建、临时建筑、清除卫生死角,村居内整体达到卫生整洁,修建污水处理池3个及管网架设,购置垃圾清运车一台,实现垃圾分类收集与存放或处理。
3、实现厕所革命全覆盖。
加大厕所革命的宣传力度,实施农村改厕工程,全面推行无害化卫生厕所改造工作,尽快实现全覆盖。
(三)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农旅融合新村坚持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培育发展休闲观光、乡村旅游、农村电商、健康养老、特色餐饮、精品民宿等新业态。
村内每年经济总收入较上年度有所增长。
1、确定以茵红李、青皮脆李为主导产业,发展规模为580亩,以加强果园管护为重点,提升商品果质量,实现以观光、采摘、销售一体的综合农业,带动农民发家致富。
2、培植新型经营主体,发展种养大户10家、家庭农场5家、专业合作社2家、龙头企业2家。
3、以AAAA景区为依托,以石门村游客接待中心重点,大力发展民宿旅游业,拟发展民宿100家,年接待能力达到10万人以上。
4、加快实施农村集体产权制度,认真贯彻落实农村土地“三权分置”政策,开展村内闲置资源开发利用,推动资源变资产、资金变股金、农民变股民。
5、开展科普知识和实用技术培训,使村民均能够掌握一门以上实用技术。
(四)提升公共服务水平,构建和谐美丽乡村1、配备具有相应的执业资格从业人员,并遵守医德行规,积极开展医疗卫生服务。
实现慢性病签约服务100%,村民普遍能享受到公共卫生服务。
2、新建村级文化广场、游客停车场及配套公厕,丰富村民文娱活动,活跃农村文化氛围,满足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
4、完善社会保障。
村庄困难群体和老年人、孤儿等特殊群体社会保障制度全部落实到位。
居民基本养老保险、基本医疗保险达到全覆盖;被征地村民按照规定参加相应的社会保险。
5、完善村便民服务中心的功能,代办或提供各类便民服务。
设立村级电子商务服务站点和村级快递物服务网点,满足村民各类生产生活需要。
(五)乡风文明建设1、抓村风民俗建设。
进一步完善村规民约,每年组织开展政策宣讲活动;建立规范的村民议事会、道德评议会、红白理事会、禁毒禁赌会等群众组织,村内杜绝封建迷信、婚丧大操大办、乱埋乱葬现象的发生。
2、抓村民素质提升。
定期安排开展爱国主义、道德法治等教育活动;开展读书学习活动、对道德模范和身边好人进行评选表彰;定期宣传和普及农村绿色环保、质量安全意识,杜绝铺张浪费现象。
有计划的组织开展科普知识和农村实用技术培训,卫生健康知识、计划生育和防灾减灾、避险自救技能宣传活动,开展文明信用户、好媳妇、好婆婆等创建活动。
3、抓好旅游文化建设。
建成相对固定的文体队伍,定期开展文体活动;丰富农村精神文明建设内容。
建立村庄传统文化和历史文化管护制度、落实责任人;切实做好保护旅游名村的各项工作。
四、重点项目及建设标准(一)全面提升村容村貌,美化乡村整体环境1、修建污水处理系统:新建人口聚集地污水处理系统(污水处理池及管网设施)3个。
2、人居环境整治:整治、绿化农家庭院240户;改造旱厕120个;全村设置分类收集垃圾箱80处;购买垃圾清运车辆1台,新建公厕2座。
3、停车场及配套公厕:3组3000平方米硬化及配套设施建设。
新建村委会旁游客观光停车场(500平方米)。
(二)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民生条件1、地心谷景区入口至吴大山民宿旅游公路建设:新建地心谷景区至吴大山民宿旅游公路。
其中大横坡村至石门村吴大山村级公路连接线5公里。
石门村委会至吴大山升级改造工程,3.5公里(6.5米宽及黑色化)。
2、旅游公路提档升级:8.5公里旅游公路拓宽1.5米至8米宽及黑色化、亮化。
村内旅游循环路的拓宽升级及旅游标识标牌的设置。
3、村级文化广场:村委会旁1400平方米硬化及配套设施。
(三)加强特色产业发展,打造旅游接待新村1、打造特色村寨:打造一个精品民宿基地,实施特色村寨民居改造100户,开展民宿培训。
2、壮大特色产业:对原有连片种植的580亩茵红李、青皮脆李李子产业园进行提档升级,进行避雨栽培,打造一个水果基地,全面提升李子品质及抗风险能力。
3、修缮石门古道:修缮 1.5公里石门古道,充分发掘本地文化资源,打造特色旅游景点。
为深入贯彻落实《内蒙古自治区党委、自治区人民政府关于做好20xx年全面推进乡村振兴重点工作的实施意见》(内党发〔20xx〕1号)精神,结合我市实际,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强化现代农牧业基础支撑(一)落实“长牙齿”的耕地保护硬措施。
全面落实耕地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做到现状耕地面积不小于自治区下达的耕地保有量面积,基本农田保护面积不小于自治区下达的基本农田保护面积。
明确耕地利用优先序,强化耕地用途管制,严禁占用永久基本农田发展林果业、种植苗木草皮等用于绿化装饰的植物及其他破坏耕作层的植物。
加大耕地执法监督力度,依法依规督促在永久基本农田和高标准农田种植林果、苗木、草皮和挖塘养鱼的相关主体恢复粮食生产。
持续巩固“大棚房”问题专项整治成果,建立设施农业常态化长效监管机制。
加强工商资本流转农区土地的用途监管。
(二)稳步推进高标准农田建设工作。
深入实施“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科学编制高标准农田建设规划,将高标准农田建设与节水灌溉、改造中低产田、发展多种形式适度规模经营、推进农业机械化等结合起来,选择地块相对集中、群众积极性较高、水源配套设施完善的农田,循序渐进,稳步推进。
以乌达区1.25万亩高效节水工程为依托,推广符合我市实际的农业高效节水工程实施模式。
建立高标准农田和农业节水灌溉多元投入机制、高标准农田和农田水利灌溉工程建后管护机制。
(三)推动种业创新发展。
积极配合自治区完成种质资源保护利用、优势特色品种培育、良种化水平提升三大工程,提升种业发展水平。
全面开展农牧业种质资源普查,持续推进第三次农作物、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和第一次水产养殖种质资源普查工作。
鼓励葡萄种植经营主体建设葡萄良种繁育基地,重点支持高品质、高附加值葡萄新品种引进、扩繁、推广及葡萄品种苗木本土化改良与提升,逐步形成产学研相结合、资源集中、运行高效的育苗机制。
强化种业知识产权保护,依法严厉打击套牌侵权等违法犯罪行为。
(四)提升农牧业机械化水平。
针对优势农作物高效植保、联合收获、粮食烘干等薄弱环节和葡萄机械化作业短板,提高装备能力和作业质量。
按照自治区要求,将大豆玉米带状复合种植、温室大棚钢结构骨架等成套设施装备纳入农机新产品购置补贴试点范围。
积极落实农牧业机械购置补贴政策,实时公开补贴受益信息和资金使用进度,推行补贴申请受理和资金兑付限时办理,推动农作物生产全程机械化。
(五)有效防范应对农牧业重大灾害。
制定完善农业防范自然灾害应急预案,推进气象灾害监测预警信息化,有效应对大风、寒潮、霜冻、沙尘等自然灾害。
积极推进实施沿黄取水口整合和集中供水改造,加强水库管护。
加强基层动物疫病防控体系建设,强化动植物疫病防控责任,合理配备工作力量。
推进兽医社会化服务,完成兽医实验室设施装备升级改造工作。
严防非洲猪瘟、口蹄疫、禽流感、草地贪夜蛾等动植物重大疫病,重点做好布鲁氏菌病等人畜共患病防控工作。
加强外来入侵物种防控管理和普查工作。
开展本地气候变化数据库建设,加强对气候变化和极端气候事件的分析研判。
完善人工影响天气应急工作,更好地服务特色农业生产。
二、积极推进葡萄产业提质升级(六)推进葡萄种植增量提质。
以品种引进、苗木繁育推广、农机作业为切入点,制定并推广主要品种标准化技术规程,引导葡萄种植向规模化、标准化、机械化发展。
认真做好土地现状调研、顶层设计、基础设施配套等前期工作,鼓励引导经营主体、社会资本等积极投入设施葡萄种植基地建设,因地制宜扩大葡萄种植面积。
(七)延伸葡萄产业链条。
通过完善基础设施、改进加工工艺、拓宽销售渠道等方式,重点推进现有葡萄酒产业提档升级,鼓励云飞、阳光田宇等经营主体发展葡萄汁、葡萄干、葡萄籽油等产品,推广“新、奇、特”下游产品,最大化提高葡萄产品附加值。
强化“一庄一品”差异化发展,结合乌海湖、黄河西行客栈等旅游资源,打造“沙漠葡萄之旅”品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