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

合集下载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10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102页)

2019-2020年六年级下册全册教案(word版102页)特别说明:本教案为2015年改版后最新苏教版教材配套教案,各单元教学内容如下: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第二单元圆柱和圆锥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第四单元比例第五单元确定位置第六单元正比例和反比例第七单元总复习1.数与代数2.图形与几何3.统计与可能性4.制订旅游计划5.绘制平面图2015年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册教学计划一、情况分析本班共有**名学生,从上学期学习情况来看,总体上说比较爱学、会学,对一些基础的知识大部分学生能扎实的掌握,并且能灵活地运用。

学生的组织纪律强,班集体有一定的凝聚力,给数学教学创造了极为有利的内部环境和良好的学习氛围。

但是有个别学生接受知识的能力相对较弱,学习基础又不扎实,从而导致学习成绩不理想,如张国顺、伍江慧等同学成绩太偏低,本学期教学,应进一步加强“自主、合作、探究”教学方式的推广,培养学生自主探究的能力。

团结协作的能力。

二、教学目标教学目标1、使学生在经历观察、操作等活动的过程中认识圆柱和圆锥的特征,能正确地判断圆柱和圆锥,理解、掌握圆柱的表面积、圆柱和圆锥体积的计算方法,会正确地进行计算。

2、使学生认识复式折线统计图,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特点和作用,了解复式折线统计图的绘制方法,初步学会用复式折线统计图表示统计的数据,会对复式折线统计图进行简单的分析和判断。

3、使学生理解比例的意义和基本性质,会解比例;认识比例尺,会看比例尺,会进行比例尺的有关计算;理解正比例和反比例的意义,能够判断两种量是否成正比例或反比例,理解用比例关系解应用题的方法,学会用比例知识解答比较容易的应用题。

4、使学生通过系统的复习,巩固和加深理解小学阶段所学的数学知识,更好地培养比较合理的、灵活的计算能力,发展思维能力和空间观念,并提高综合运用所学数学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比例的意义和性质,会解比例。

2、使学生能够应用比例的知识,求出平面图的比例尺。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下比例

比例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1、放大:对一个确定的长方形,将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 2 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之比是2:1,即称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 的比放大。

2、缩小:对一个确定的长方形,将长方形的每条边都缩小到原来的1,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2形对应边长之比是1:2,即称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 2 的比缩小。

注意:放大或缩小是指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发生变化,图形的形状及各个角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3、在方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分为 3 步: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占几格;二算,按给定的比计算出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的格数;三画,按照计算的结果画出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练习:〔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 12 厘米,宽米,宽是〔〕厘米,这张图片〔9 厘米。

按 1 :3 〕不变,大小〔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

〕厘〔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 厘米,将其按〔〕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 厘米。

〔3〕按2 : 1 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 1 : 3 的比画出长方形缩小后的图形。

二、比例的意义1、比值比号、除号以及分号〔“:〞“÷〞“—〞〕的意义是相同的,求比值时,直接将比号看成另外两种符号,计算即可。

如:::2、比例的意义如: 6.4 :4=9.6 : 6 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练习:〔1〕甲数的 25% 等于乙数的 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把一个长是 6 厘米,宽 3 厘米的长方形各边扩大到原来的 2 倍,扩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是〔〕〔3〕15:12 的比值是〔〕,5:4的比值是〔〕,把这两个比组组成比例为〔〕〔4〕判断:用 10 倍的放大镜看三角板上的直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也放大到原来的10 倍。

〔〕〔5〕判断:把一个正方形按1: 3 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 3 倍。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word版 含答案)

2020-2021学年江苏省泰州市姜堰区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期中测试数学试卷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一、选择题1.“鸡兔同笼”问题是我国古代的数学名题之一。

书中题目是这样的:今有鸡兔同笼,上有三十五头,下有九十四足,问鸡兔各几何?它出自唐代的()。

A.《九章算术》B.《孙子算经》C.《周牌算经》D.《孙子并发》2.能够清楚表示各部分和整体之间的关系的是()。

A.条形统计图B.折线统计图C.扇形统计图D.统计表3.能与4∶15组成比例的是()。

A.4∶5 B.20∶1 C.1∶20 D.14∶54.一个长4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按3∶1的比放大,得到的长方形的面积是()平方厘米。

A.12 B.36 C.72 D.1085.一种精密零件长5毫米,画在图纸上长50厘米这幅零件图的比例尺是()。

A.1∶10 B.1∶100 C.10∶1 D.100∶16.做一个圆柱形铁皮油桶,至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铁皮,是求油桶的()。

A.表面积B.侧面积C.底面积D.体积7.用一个长18.84厘米,宽12.56厘米的长方形纸片做圆柱的侧面,围成一个尽可能大的圆柱(不考虑接头处),请你选择一个圆做这个圆柱的底面()。

A.直径3厘米B.直径2厘米C.直径6厘米D.直径4厘米8.下图中的正方体、圆柱和圆锥底面积相等,高也相等,下面()是正确的。

A.正方体的体积是圆锥体积的3倍B.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大C.圆柱的体积比正方体的体积小D.圆锥的体积与正方体积相等9.一个底面半径5米,高10厘米的圆柱体,切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体(如图)。

没有变化的是()A.底面周长B.侧面积C.体积D.表面积10.当一个女性的下肢长与身高比的比值接近0.618时,看上去她的身材最美。

明明妈妈的上身长65厘米,下肢长100厘米明明妈妈总觉得她的下肢短了些,因而她外出总是穿高跟鞋。

(word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预习案

(word完整版)六年级数学下册预习案

第一单元预习案第一课时:负数的认识和意义预习案游戏感知负数(1)同桌两人玩石头、剪刀、布的游戏,赢者得到5分,输者倒扣5分,平局来。

①甲对上半场进了2个球,下半场丢了2个球②学校四年级转来25名新同学,五年级转走18名同学③小命爸爸做生意,三月份赚了6000元,四月份亏了2000元。

汇报:你是怎样记录的?指明学生汇报并展示其记录。

第二课时:用数轴表示正负数预习案1、读数,指出哪些是正数,哪些是负数?说一说你是怎样判断的?-8 5.6 +0.9 - + 0 -822、如果+20%表示增加20%,那么-6%表示。

3、某日傍晚,黄山的气温由上午的零上2摄氏度下降了7摄氏度,这天傍晚黄山的气温是()摄氏度。

第二单元圆柱的认识预习案第一课时圆柱的认识预习案1.已知圆的半径或直径,怎样计算圆的周长?(指名学生回答,使学生熟悉圆的周长公式:C=2πr或C=πd)2.求下面各圆的周长(教师依次出示题目,然后指名学生回答,其他学生评判答案是否正确)(1)半径是1米(2)直径是3厘米(3)半径是2分米(4)直径是5分米第二课时圆柱的表面积预习案1.指名学生说出圆柱的特征.2.口头回答下面问题.(1)一个圆形花池,直径是5米,周长是多少?(2)长方形的面积怎样计算?板书:长方形的面积=长×宽.第三课时圆柱的体积预习案1、长方体的体积公式是什么?(长方体的体积=长×宽×高,长方体和正方体体积的统一公式“底面积×高”,即长方体的体积=底面积×高)2、拿出一个圆柱形物体,指名学生指出圆柱的底面、高、侧面、表面各是什么,怎么求。

3、复习圆面积计算公式的推导过程:把圆等分切割,拼成一个近似的长方形,找出圆和所拼成的长方形之间的关系,再利用求长方形面积的计算公式导出求圆面积的计算公式。

第四课时圆锥的认识预习案1、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2、圆柱的特征是什么?第五课时圆锥的体积预习案1、圆锥有什么特征?(使学生进一步熟悉圆锥的特征:底面、侧面、高和顶点)2、圆柱体积的计算公式是什么?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公式:“圆柱的体积=底面积×高”。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完整word版)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

苏教版小学数学1-6年级知识内容整理本节重点内容应放在掌握简易方程及比和比例的辨析.1、形成系统知识、加强联系(3课时),包括“字母表示数”、“比和比例”、“正、反比例”等知识点.2、抓解题训练,提高解方程和解比例的能力(4课时),包括“简易方程”、“解比例”.3、辨析概念,加深理解(3课时),包括“比和比例”、“正比例和反比例”.(三)、应用题(30课时)这节重点应放在应用题的分析和解题技能的发展上,难点内容是分数应用题.1、简单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2、复合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6课时).3、列方程解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5课时).4、分数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10课时).5、用比例知识解答应用题的分析与整理(3课时).6、应用题的综合训练(3课时).(四)、量的计量本节重点放在名数的改写和实际观念上.1、整理量的计量知识结构(2课时),包括“长度、面积、体积单位”、“重量与时间单位”.2、巩固计量单位,强化实际观念(4课时),包括“名数的改写”.3、综合训练与应用(1课时).(五)、几何初步知识(12课时)本节重点放在对特征的辨析和对公式的应用上.1、强化概念理解和系统化(2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特征”、“立体图形的特征”.2、准确把握图形特征,加强对比分析,揭示知识间的联系与区别(4课时),包括“平面图形的周长与面积”、“立体图形的表面积和体积”.3、加强对公式的应用,提高掌握计算方法(5课时).能实现周长、面积、体积的正确计算.4、整体感知、实际应用(1课时).(六)、简单的统计(6课时)本节重点结合考纲要求应放在对图表的认识和理解上,能回答一些简单的问题.1、求平均数的方法(1课时).2、加深统计图表的特点和作用的认识(3课时),包括“统计表”、“统计图”.3、进一步对图表分析和回答问题(2课时),包括填图和根据图表回答问题.五、复习中应注意的问题1、对于小学数学毕业总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的计划安排,在实际教学中要根据实际情况作出调整.2、要注意小学数学知识与中学知识结构上的衔接,要为中学的学习做些铺垫,适当拓展知识点.3、要把握考纲要求,根据实际需要对计划的复习内容、过程和时间上做出调整.既要全面学到知识,又要掌握复习知识的深浅程度.。

【小学】2021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单元测试题北京课改版word版 有答案

【小学】2021六年级数学下册《比和比例》单元测试题北京课改版word版 有答案

2021-2021学年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二章《比和比例》单元测试题北京课改版一.选择题(共8小题)1.(A、B都不为0的自然数),那么A()B.A.>B.<C.=2.正方形的边长和它的周长()A.成正比例B.成反比例C.不成比例3.把5克盐放入50克水中,盐和盐水的比是()A.1:9B.1:11C.1:10D.1:84.把750g:1吨化简成最简单的整数比.下面答案错误的是()A.3:4B.C.5.根据ab=cd,下面不能组成比例的是()A.a:c和d:b B.b:d和a:c C.d:a和b:c6.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A、B两港距离为9厘米,一般货轮于上午6时以每小时24千米的速度从A开向B港,到达B港的时间是()A.17点B.19点C.21点D.23点7.下面选项中,a、b两种量成反比例关系的是()A.a:3=4:b B.100a﹣b=25C.ab=100D.=b8.在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北京的距离是15厘米,南京到北京的实际距离大约是()千米.A.800千米B.90千米C.900千米二.填空题(共10小题)9.在一幅世界地图上,14厘米长的线段表示4900千米的实际距离,这幅世界地图的比例尺是.量得甲、乙两地的图上距离是厘米,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千米.10.三个分数的和是3,它们的分母相同,分子的比是2:3:4,则最大的分数是.11.小林骑自行车从家到学校,他骑车的速度和所需时间成比例.12.解比例=,则=13.把2:9的后项加上27,要使比值不变,前项要加上。

14.幼儿园老师给小朋友分饼干情况如下表.人数1234567…饼干数/块51015202153035…(1)和是相关联的量,随着的变化而变化.(2)从左往右观察,增加,也随着增加;从右往左观察,人数,饼干数也随着.(3)已知是一定的,也就是和的比值是一定的,所以和成.15.在一张比例尺为1:25000000的地图上量的A、B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4厘米,那么在1:8000000的地图上,两城市之间的距离为cm.16.5:8的前项是,后项是,比值是.17.一块机械表中的一个小齿轮的直径是7mm,把它画在图纸上是7cm,这张图纸的比例尺是.18.画一画.学校的操场长150米,宽90米,请你选择合适的比例尺在下面的空白处画出操场的平面图.(请你先选择合适的比例尺,求出图上的长宽厘米数再画图)A、1:1000B、1:3000C、1:9000选择第种比例尺.三.判断题(共5小题)19.甲数的与乙数的相等,且甲、乙均不为零,则甲数大于乙数.(判断对错)2021果8a=9b(a,b均不为0)那么a:b=8:9.(判断对错)21.比的前项和后项同时乘一个相同的数,比值不变..(判断对错)22.小牛和大牛的头数比是4:5,表示大牛比小牛多.(判断对错)23.如果与y成反比例,那么3与y也成反比例..四.计算题(共1小题)24.求未知数.×()=:=4:五.操作题(共1小题)25.把下面中的部分□涂成■,使□个数与■个数的比是3:1.□□□□□□□□□□□□六.应用题(共8小题)26.在比例尺是1:3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地到乙地的路程是6厘米.照这样计算,一列火车以每小时100千米的速度从甲地开往乙地,多少小时可以到达?27.冬天防治感冒,我国民间常常用生姜、红糖和水按照1:3:24的质量比熬制“姜汤”.要熬制千克姜汤,需要生姜、红糖和水各多少千克?28.植物园种了三种树,共有1230棵,其中杉树与樟树的棵数比是4:5,樟树与柳树的棵数比是15:14,三种树各种了多少棵?29.某校参加数学竞赛的男生与女生的人数比是6:5,后来又增加了5名女生,这时女生人数正好是全班的一半.原来参加数学竞赛的女生有多少人?30.学校将2021太空种子按5:3:2分配给六、五、四年级同学种植,六年级比四年级多分到太空种子多少粒?31.学校图书馆购进一批科技书和文艺书共810本,两种书的数量比是5:4,这两种书各有多少本?32.图书室原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共540本,其中故事书的本数与科技书的本数比是2:7.又购买一批科技书后,科技书的本数占现在这两种书总数的80%.图书室现在有科技书和故事书各多少本?33.有两根长短粗细不同的蜡烛,短的一根可燃8小时,长蜡烛可燃时间是短蜡的,同时点燃两根蜡烛,经过3小时后,它们剩下的长度相等.求未点燃之前,短蜡烛与长蜡烛的长度之比是多少?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一.选择题(共8小题)1.解:a÷b=(A、B都不为0的自然数),说明b是a的2倍,a是b的,故a<b.故选:B.2.解:正方形的周长÷边长=4(一定),是比值一定,所以正方形的周长和它的边长成正比例;故选:A.3.解:5:(550)=5:55=1:11答:盐和盐水的比是1:11。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答案附后),推荐文档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答案附后),推荐文档

卢老师工作室六年级数学应用题大全六年级数学应用题1一、分数的应用题1、一缸水,用去1/2和5桶,还剩30%这缸水有多少桶?2、一根钢管长10米,第一次截去它的7/10,第二次又截去余下的1 /3,还剩多少米?3、修筑一条公路,完成了全长的2/ 3后,离中点16.5千米,这条公路全长多少千米?4、师徒两人合做一批零件,徒弟做了总数的2/乙比师傅少做21个,这批零件有多少个?5、仓库里有一批化肥,第一次取出总数的2/ 5,第二次取出总数的1 / 3少12袋,这时仓库里还剩24袋, 两次共取出多少袋?6、甲乙两地相距1152千米,一列客车和一列货车同时从两地对开,货车每小时行72千米,比客车快2/7,两车经过多少小时相遇?7、一件上衣比一条裤子贵160元,其中裤子的价格是上衣的3/5, 一条裤子多少元?8、饲养组有黑兔60只,白兔比黑兔多1/5,白兔有多少只?9、学校要挖一条长80米的下水道,第一天挖了全长的1/4,第二天挖了全长的1/2,两天共挖了多少米?还剩下多少米?二、比的应用题1、一个长方形的周长是24 厘米,长与宽的比是2 :1 ,这个长方形的面积是多少平方厘米?2、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长、宽、高的比是3 : 2 :1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3、一个长方体棱长总和为96厘米,高为4厘米,长与宽的比是3 : 2 ,这个长方体的体积是多少?4、某校参加电脑兴趣小组的有42人,其中男、女生人数的比是 4 : 3,男生有多少人?5、有两筐水果,甲筐水果重32 千克,从乙筐取出20%后,甲乙两筐水果的重量比是4:3 ,原来两筐水果共有多少千克?6、做一个600克豆沙包, 需要面粉红豆和糖的比是3:2:1, 面粉红豆和糖各需多少克?7、小明看一本故事书,第一天看了全书的1/9 ,第二天看了24页,两天看了的页数与剩下页数的比是1:4, 这本书共有多少页?8、一个三角形的三个内角的比是2:3:4 ,这三个内角的度数分别是多少?三、百分数的应用题1、某化肥厂今年产值比去年增加了20%,比去年增加了500 万元,今年产值是多少万元?2、果品公司储存一批苹果,售出这批苹果的30%后,又运来160 箱,这时比原来储存的苹果多1/10 ,这时有苹果多少箱?3、3、一件商品,原价比现价少百分之20, 现价是1028元,原价是多少元?4、教育储蓄所得的利息不用纳税。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word版本 (9页)

【最新】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word版本 (9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和修改!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小学数学的学习至关重要,广大小学生朋友们一定要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提高数学的学习效率。

下面是小编精心收集的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希望能对你有所帮助。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1】一、选择题1.A2.D3.D4.D5.C6.B7.A8.B9.B 10.D二、填空题11.3 12. 13.-1 14.=三、15.解:==.16.解:四、17.方程另一根为,的值为4。

18.因为a b=2 2-=4,a-b=2 -(2-)=2,ab=(2 )(2-)=1所以=五、19.解:设我省每年产出的农作物秸杆总量为a,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是x,由题意得:30%a(1 x)2=60%a,即(1 x)2=2x1≈0.41,x2≈-2.41(不合题意舍去)。

x≈0.41。

即我省每年秸秆合理利用量的增长率约为41%。

20.解:(1)方程有实数根Δ=22-4(k 1)≥0解得k≤0,k的取值范围是k≤0 (5分)(2)根据一元二次方程根与系数的关系,得x1 x2=-2, x1x2=k 1x1 x2-x1x2=-2 k 1由已知,得 -2 k 1<-1 k="">-2又由(1)k≤0-2k为整数 k的值为-1和0. (5分)六、21. (1)由题意,得解得(3分)又A点在函数上,所以,解得所以解方程组得所以点B的坐标为(1, 2) (8分)(2)当02时,y1当1y2;当x=1或x=2时,y1=y2. (12分)七、22.解:(1)设宽为x米,则:x(33-2x 2)=150,解得:x1=10,x2= 7.5当x=10时,33-2x 2=15<18当x=7.5时,33-2x 2=20>18,不合题意,舍去鸡场的长为15米,宽为10米。

2021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与测试答案【2-120页】(Word版)

2021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与测试答案【2-120页】(Word版)

2021年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练习与测试答案【2-120页】(最新版)作者:XXX编写日期:2021年1月26日第1题(1)11% 15% (2)文学哲学(3)2第4页第1题(1)C (2)A (3)B第6页第1题(1)C (2)B第7页第4题根据统计表中不合格的人有2人,再根据扇形统计图中不合格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4%,可以算出班级总人数是2÷4%=50(人),也就是合计50人。

这样优秀的人数有12人,优秀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12÷50=24%;良好的人数占班级总人数的40%,良好的有50×40%=20(人);合格的人数占总人数的1-24%-40%-4%=32%,合格的有50×32%=16(人)。

第9页第2题从上面观察圆柱,看到的是圆柱底面的圆,由于圆的直径是5厘米,所以圆的半径是2.5厘米;从前面观察圆柱,看到是长方形,长方形的长是圆柱的底面直径,宽是圆柱的高,所以圆柱的高是2厘米。

根据从前面看到的形状,可以判断这个圆柱应是图B。

第9页第3题 3.14×4×2=25.12(厘米) 3.14×42=50.24(平方厘米)第10页第3题(1)3.14×10×8=251.2(平方厘米)(2)3.14×(10÷2)2×2+3.14×10×8=408.2(平方厘米)第12页第3题 3.14×(28÷2)2+3.14×28×1.2=720.944(平方米)第12页第4题压路机滚筒滚动一周能压路面的面积是滚筒侧面的面积,3.14×1.2×1.8=6.7824(平方米)。

第13页第2题 3.14×(7÷2)2×3=115.395(立方厘米) 3.14×22×9=113.04(立方厘米)第13页第3题 3.14×(8÷2)2×18=904.32(立方厘米)第13页第4题水池里的水面高度是0.6-0.1=0.5(米),水池中水的体积是 3.14×52×0.5=39.25(立方米),39.25×1=39.25(吨)。

(完整word版)(整理)比例应用题学生版

(完整word版)(整理)比例应用题学生版

1、比例的基本性质2、熟练掌握比例式的恒等变形及连比问题3、能够进行各种条件下比例的转化,有目的的转化;4、单位“1"变化的比例问题5、方程解比例应用题比例与百分数作为一种数学工具在人们日常生活中处理多组数量关系非常有用,这一部分内容也是小升初考试的重要内容。

通过本讲需要学生掌握的内容有:一、比和比例的性质性质:若a: b=c:d,则a×d = b×c;(即外项积等于内项积)正比例:如果a÷b=k(k为常数),则称a、b成正比;反比例:如果a×b=k(k为常数),则称a、b成反比.二、主要比例转化实例① x ay b=⇒y bx a=;x ya b=;a bx y=;② x ay b=⇒mx amy b=;x may mb=(其中0m≠);知识点教学目6-2-4比例应用题③ x ay b=⇒x ax y a b=++; x y a bx a--=;x y a bx y a b++=--;④ x ay b=,y cz d=⇒x acz bd=;::::x y z ac bc bd=;⑤ x的ca 等于y的db,则x是y的adbc,y是x的bcad.三、按比例分配与和差关系⑴按比例分配例如:将x个物体按照:a b的比例分配给甲、乙两个人,那么实际上甲、乙两个人各自分配到的物体数量与x的比分别为():a a b+和():b a b+,所以甲分配到axa b+个,乙分配到bxa b+个。

⑵已知两组物体的数量比和数量差,求各个类别数量的问题例如:两个类别A、B,元素的数量比为:a b(这里a b>),数量差为x,那么A的元素数量为ax a b -,B的元素数量为bxa b-,所以解题的关键是求出()a b-与a或b的比值.四、比例题目常用解题方式和思路解答分数应用题关键是正确理解、运用单位“l"。

题中如果有几个不同的单位“1",必须根据具体情况,将不同的单位“1”,转化成统一的单位“1”,使数量关系简单化,达到解决问题的效果。

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七章总复习(Word版)

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七章总复习(Word版)

2021年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补充习题答案:第七章总复习(最新版)作者:XXX编写日期:2021年1月26日补充习题第50、51页——1. 数与代数-整数、小数的认识(1)答案1:⑴ 百分十五三⑵2个一百万2个一百2个百分之一⑶2 5 4 3⑷60.803⑸60000506003 600 50 6003⑹7000700.07⑺﹢40℃ ﹣10℃⑻0.172:0.405____5个千分之一50.03____5个十12.85____5个百分之一0.577____5个十分之一105.3____5个一『即:①-----⑤ ②----① ③----④ 4-----③ ⑤-----②』3:⑴ 读作:六十三万63⑵ 读作:三十二万二千32.2⑶ 读作:一百万三千零二十100.302⑷读作:一亿四千九百六十万 1.4964:⑴国家面积/平方千米面积/万平方千米中国9600000960俄罗斯170754001708美国9372614937加拿大9970610997⑵ (2)17075400>9970610>9600000>9372614补充习题第51、52页——整数、小数的认识(2)答案1、(1)1、5、25 1、2、3、4、6、8、12、2415、30、45、60......13、26、39(2)36、82、90、100 55、75、90、10021、36、75、90 90、100 36、9075、9090(3)2、5、31 6、21、51 5、21、31、51 2、6(4)2 42、(1)21 (2)12、60 (3)613、8个:450、405、540、504、570、507、750、7054、13=2+11 15=2+1316=3+13=5+11答案不,如:20=2+5+13答案不,如:43=2+41=5+7+3130=7+23=11+19=13+175、39=3×1385=5×1766=2×3×11210=2×3×5×76、15=3×551=3×1791=7×137、(1)2 140 (2)13 65 (3)4 248、(1)除2以外的偶数都是合数.(√)(2)×(3)×(4) √补充习题第54、55页——分数、百分数的认识答案1、略2、5 6 5/6 4 1/3 4/33、⑴ 9 6⑵ 1/10 12⑶ 1/6 5/64、3/5 5/33/8 5/85、 (1)100% (2)125%(3)85%(4)75/100 (5)75%6、2 5 2 5 20 407、小数0.250.6671.2分数1/42/36/5百分数25%66.7%120%8、>=<9、⑴50 5/8 75%⑵1/2 0.4 30%10、96÷120=0.8 这台电话机是打八折出售的。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期中考试试卷》(word版附答案)

学校姓名班级___________ 座位号……装…………订…………线…………内…………不…………要…………答…………题……一、填空题1.比例尺是1:3000,它表示________。

2.一根圆柱形木料,长1.5米,把它平均锯成两个小圆柱后,表面积增加了0.6平方米,这根木料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米。

3.把一根长5米的圆柱形木料锯成同样长的两段,表面积增加了210平方厘米,原来这个木料的体积是________立方厘米。

4.19世纪末以前,人们认为空气中只有氮气和氧气,后来科学家陆续发现了氦、氖、氩、氪、氙等稀有气体以及二氧化碳等气体,按照体积计算,用扇形统计图表示为下图。

(1)空气中________的成分最多;________的成分最少。

(2)空气中有100千克的空气,氧气约含有________千克的;氮气约含有________千克。

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3cm,高是10cm,侧面积是________cm2,表面积是________cm2,体积是________cm3。

6.被除数一定,除数和商成________比例。

7.0.2的倒数是________;________没有倒数;的倒数是________。

8.把一个棱长为8厘米的正方体分成两个大小和形状都相同的长方体,每个长方体的表面积是________平方厘米。

9.从12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式:________。

二、判断题10.一个比例的外项之积是1.2,若一个内项是0.6,则另一个内项是0.2。

11.两个周长是16分米的正方形拼成一个长方形,它的周长是32分米.()12.长方体是特殊的正方体。

()13.煤的数量一定,使用天数与每天的平均用煤量成正比例关系。

()14.气象台表示一天中气温变化的情况,采用折线统计图最合适。

()三、选择题15.幼儿园给小朋友买来126个无公害苹果,按人数分给大班和小班.大班有27人,小班有36人,大、小班各分到多少个苹果?正确的解答是()A. 大班分到苹果40个,小班分到苹果86个B. 大班分到苹果50个,小班分到苹果76个C. 大班分到苹果54个,小班分到苹果72个D. 大班分到苹果27个,小班分到苹果99个16.一个计算机芯片的实际尺寸是8mm×8mm,按一定比例所画的图如下图,图中所用的比例尺是()。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提优训练思维拓展

(完整word版)苏教版六年级下册数学提优训练思维拓展

1、营安隆商场销售 A 、B 、C 三种饮料,第二季度 A 、B 、 C 三种饮料的销售量如图:已知A 种饮料比 C 种饮料少销售18000 箱,求:(1)三种饮料共多少箱?(2) C 种饮料销售多少箱?2、小明对本班同学上学的交通方式进行了一次检查,他依照采集的数据,绘制了下面的统计图 1 和图 2,请你依照图中供应的信息,解答下面的问题。

(1)计算本班骑自行车上学的人数,并补全图 1 的统计图。

(2)在图 2 中,求出“乘公共汽车” 部分所对应的圆心角的度数,并补全图 2 的统计图(要求写出各部分所占的百分比)(3)观察图 1 和图 2,你能得出哪些结论?(只要求写出一条)3、右图以AB 为轴旋转一周,可以获取一个什么图形?你能求出它的底面积吗?4、如图,这顶帽子的帽顶部分是圆柱形,是用花布制成,帽檐部分是一个圆环,是用同样材质的花布制成,已知帽顶的半径,高和帽檐宽都是 1 分米,那么做这顶帽子最少要用多少平方分米的花布?5、一个圆柱的底面半径是 2 分米,侧面积是 62.8 平方分米,这个圆柱的体积是多少平方分米?6、把一张以以下图的铁皮剪开,正好能制成一只铁皮汽油桶,求所制汽油桶的容积。

7、如图,直角三角形ABC 中, AC=4 厘米, AB=5 厘米, BC=3 厘米,(1)若是以 AC 边为轴旋转一周,转过的空间是多少立方厘米?(2)若是以 BC 边为轴旋转一周,转过的空间是多少立方厘米?8、圆锥的高和底面半径都等于某正方体的棱长。

已知正方体的体积是60 立方厘米,圆锥的体积是多少立方厘米?9、甲、乙两袋盐的质量比是4:1,从甲袋中取出260 克放入乙袋,这时两袋盐的质量比是7:5,求两袋盐的质量之和。

10、鸡、兔共有80 只,兔的脚的只数比鸡的脚的只数一共多50 只,鸡、兔各有多少只?11、峰峰身高片是依照(120):(厘米,妈妈身高 160 厘米,在一幅合影中,量得峰峰身高)减小了,照片中峰峰和妈妈身高的比是():()。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项练习-苏教版-word-无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解决问题的策略》专项练习-苏教版-word-无答案

六年级数学下册第三单元重难点综合练习一、填空。

1. 六年级男生人数是女生人数的34,女生人数是男生人数的( )( ),男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 )( ),女生人数是全年级总人数的( )( )。

2.小红读一本书,已经读了全书的58,已经读了的页数是剩下页数的( )( ),剩下的页数是已经读了的页数的( )( )。

3. 红气球比黄气球多15,那么黄气球比红气球少( )( ),红气球是黄气球的( )( )。

4.六年级一班有学生40人,其中男生人数是女生的23,男生有( )人。

5. 男生人数比女生人数多14,当女生有20人时,男生有( )人;当男生有20人时,女生有( )人。

6. 在一次作文大赛中,参加比赛的人数在177~190,参赛男生人数是女生的35。

男生有( )人,女生有( )人。

7. 学校里足球和排球的个数比是3 ∶5,排球的个数又是篮球的45。

足球、排球、篮球的个数比是( ),如果三种球一共有171个,则足球有( )个,排球有( )个,篮球有( )个。

8.一套运动服售价350元,其中裤子的售价是上衣的23,上衣的售价是( )元,裤子的售价是( )元。

9 做一项工作,师傅单独完成要4小时,徒弟单独完成要5小时,师傅的工作效率比徒弟高( )%。

10. 王老师买了12支钢笔和18支圆珠笔,共付453. 6元。

已知2支钢笔的价钱和3支圆珠笔的价钱一样多,每支钢笔( )元。

11. 某班有学生48人,女生有18人,后来又转来女生( )人,这时女生人数占全班总人数的40%。

12. 六(3)班42人去公园划船,共租了10条船,其中每条小船坐4人,每条大船坐6人,刚好坐满,则大船有( )条,小船有( )条。

13. 在14张乒乓球桌上共有38人在比赛,其中正在进行双打比赛的乒乓球桌有( )张,正在进行单打比赛的乒乓球桌有( )张。

14. 甲、乙两个数的乘积既是甲的13,又是乙的25,那么甲、乙两数的比是( )。

(完整word)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试题

(完整word)苏教版小学六年级数学下册1-3单元试题

1、主要很容易看出各种数量的多少,应选择()统计图第一单元扇形统计图测试题姓名 ________ 成绩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一、想一想,填一填。

(每空2分,共26分) 1、 如果只表示各种数量的多少,可以选用()统计图表示;如果想要表示出数量增减变化的情况,可以选用() 统计图表示;如果要清楚地了解各部分数量同总数之间的关 系,可以用()统计图表示。

2、 下图1是鸡蛋各部分质量统计图。

如果一个鸡蛋重80克,那么这个鸡蛋中的蛋白重() 克,蛋壳重()克,蛋黄重()克。

图1: 图2:⑴喜欢《走进科学》的老师占全体老师人数的( )%⑵喜欢( )节目和()节目的人数差不多⑶喜欢()节目的人数最少。

⑷如果该学校有100名老师,那么喜欢新闻联播的老师有()人3、 梁才学校要统计全校各年级的学生人数,需要绘制( )统计图。

4、 在一幅统计图里有2厘米的直条表示40吨,那么要表示60吨的直条的长应为()厘米 二、选择题。

(每小题3分,共12分)5、上图2是某学校教师喜欢 节目统计图。

看的电视A、条形 B 、折线 C 、扇形2、灯塔村去年上半年总收入中农业收入占55%副业收入占35%其它收入占10%将此制成一个扇形统计图,其中扇形面积最大的是()。

A 农业收入B 、副业收入C 、其它收入3、某班在一次考试中,得优的有20人,得良的有15人,及格的有12人,不及格的有3人。

得优的占全班总人数的()。

A 40%B 、30%C 、24%4、扇形统计图甲中女生占56%扇形统计图乙中女生占45%甲乙两个统计图中所表示的女生人数()。

A 、甲比乙多B 、甲比乙少C 、不能确定三、细心判断。

(对的打错的打“X”(每小题3分,共15分)1、从折线统计图里不能看出数量的多少。

()2、在一副条形统计图里,直条越宽,表示数量越多。

()3、统计图比统计表更直观、清楚。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比例
一、图形的放大与缩小
1、放大:对一个确定的长方形,将长方形的每条边都扩大到原来的2倍,放大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形对应边长之比是2:1,即称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2:1的比放大。

1,缩小后的长方形与原长方2、缩小:对一个确定的长方形,将长方形的每条
边都缩小到原来的22的比缩小。

1:2,即称为把原来的长方形按1:形对应边长之比是注意:放大或缩小是指图形的各边按照相同的比发生变化,图形的形状及各个角的度数不发生变化。

3、在方格纸上按照一定比例将图形放大或缩小可以分为3步:
一看,看原图形每边占几格;
二算,按给定的比计算出图形的各边放大或缩小后得到的新图形每边各占的格数;三画,按照计算的结果画出原图形放大或缩小后的图形。

练习:
(1)一张长方形图片,长12厘米,宽9厘米。

按1 : 3的比缩小后,新图片的长是()厘米,宽是()厘米,这张图片()不变,大小()。

(2)一块正方形的花手帕,边长10厘米,将其按()的比放大后,边长变为30厘米。

(3)按2 : 1的比画出平行四边形放大后的图形,按1 : 3的比画出长方形缩
二、比例的意义
1、比值
比号、除号以及分号(“:”“÷”“—”)的意义是相同的,求比值时,直接将比号看成另外两种符号,计算即可。

如: 6.4:4=1.6
9.6:6=1.6
2、比例的意义
如:6.4:4=9.6:6 这样,表示两个比值相等的式子叫做比例。

练习:
(1)甲数的25% 等于乙数的75%,那么甲数与乙数的比是()∶()。

(2)把一个长是6厘米,宽3厘米的长方形各边扩大到原来的2倍,扩大后长方形的长与宽的比值是()
(3)15:12的比值是(),5:4的比值是(),把这两个比组组成比例为()
(4)判断:用10倍的放大镜看三角板上的直角,看到的角的度数也放大到原来的10倍。

()
(5)判断:把一个正方形按1:3的比放大,放大后正方形的边长扩大到原来的3倍。

()
三、根据比例的意义组成比例
1、放大和缩小的图形,变化前后长的比和宽的比能组成比例
2、判断两个比能否组成比例,关键要看它们的比值是否相等。

若比值相等,则能组成比例;反之,则不能。

练习:
(1)(2)在2∶5、12∶0.2、310∶15 三个比中,与5.6∶14 能组成比例的一个比是()
(2)从6、24、20、18与5这五个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一个比例是:
()
(3)应用比例的意义,判断下面哪一组中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
6∶10和9∶15 20∶5和4∶1 5∶1和6∶2
(4)从12的因数中选出四个数组成比例():()=():()(5)用5根相同的小棒摆成五边形,若用长度相同的小棒摆一个边长放大到原来4倍的五边形,还需要小棒多少根?
倍,它的周长和面积各发生了怎3厘米的长方形的各边放大到原来的1厘米,宽3)把一个长6(.
样的变化?
三、比例的基本性质
1、比例的各部分的名称:
组成比例的四个数叫做比例的项。

两端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外项,中间的两项叫做比例的内项。

例如:6:3=4:2
两端的6与2是比例的外项,3与4是比例的内项。

任意一个比例都是由两个内项和两个外项组成的。

2、比例的基本性质
在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等于两个内项的积,这叫做比例的基本性质。

分数形式的比,把等号两端的分子、分母交叉相乘,结果也相等。

ac?,那么比例的基本性质可以表示为ad=bc。

用字母表示比例的四个项,即
a:b=c:d或bd3、“比”和“比例”的练系与区别
比比例
练习:
(1)在比例里,两个()的积和两个()积相等。

(2)如果A×3=B×5,那么A∶B= ( ) ∶ ( )。

根据3×8 = 4×6写成的比例是()、
()或()。

(3)在一个比例里,两个外项的积是30,已知一个内项是10,另一个内项是()、解比例4.
将比号看成除号或分号,直接进行运算。

练习:
(1)解比例
7194.5x∶3 = ∶ = 84x0.8
1213 ∶ = ∶x ∶ x = 3∶12 6524
31.3x ∶ x = 5%∶0.6 =
8183.6
(2)应用比例的基本性质判断下面哪一组的两个比可以组成比例,把组成的比例写下来,并指出所组成的比例的外项和内项
6:45与2:15 200:50与1:4
0.2:2.5与4:50 0.6:0.2与6:3
(3)填一填
24:9=8:()():3=8:()(4)一个晒盐场用100克海水可以晒出3克盐,照这样计算,如果一块盐田一次放入4600吨海水,吨盐?6可以晒出多少吨盐?多少吨海水可以晒出
米,北京的世界公园里有一座埃菲尔铁塔模型,它的高度与原)法国巴黎的埃菲尔铁塔高320(5 ,这座模型高多少米?塔高度的比是1:10
(单位:厘米))把左边的平行四边形按比例缩小后得到右边的平行四边形,求未知数x。

(6
24 x
36 24
11,加入15)一个玻璃瓶内装有盐水,原来盐是水的(7克盐后,盐占盐水的,问玻璃瓶内原911有盐水多少克?
,问甲、乙420358()甲、乙两种商品的价格比是:,它们价格分别上涨了元后,价格比是:65 商品原来各是多少元?
四、比例尺
、比例尺的意义1它表示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倍比实际距离是比的后项,比例尺是一个比,图上距离是比的前项,关系,没有单位。

图上距离 =比例尺比例尺或即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实际距离 2、比例尺的分类1像1:1000 或这样的以数字形式表现的比例尺。

(1)数值比例尺1000 0 10 20 30米这种用线段表示的比例尺。

)线段比例尺
像(2
注意:(1)求一幅图的比例尺时,前项、后项的单位要统一;反过来已知比例尺,求实际距离或
图上距离时,也要注意单位的统一。

(2)为了方便,通常将比例尺写成前项(或后项)是1的比。

(3)一幅图中只能用一个比例尺。

(4)表示同样的范围,比例尺越大(指比值越大),所占的图幅越大,内容越详细,精确度
越高;比例尺越小,所占图幅越小,内容越简单,精确度越低。

(5)线段比例尺和数值比例尺可以相互改写。

(6)在缩小比例尺中,比例的前项的数值应小于比的后项的数值;在放大
比例尺中,比例
的前项的数值应大于比的后项的数值。

练习:
(1)判断对错:一幅地图,图上10cm表示实际距离2000米,这幅地图的比例
尺是
10:2000=1:200 ()
(2)判断对错:一幅图的比例尺是1:1000米
()
(3)在一幅精密零件的设计图上,用15cm长的线段表示实际长度2.5cm,求这
幅设计图的比例尺。

(4)甲、乙两地相距56km,画在一幅地图上的长度是8cm,这幅地图的比例尺
是多少?
(5)填表
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
4cm 1000m
14.3cm :40000
1: 750km 2000000
4cm 2mm
1
: 2001.5cm
3、比例尺的应用:用解比例法求比例尺、实际距离或图上距离练习:的正方
形草坪,草坪的实际周长是多少?1(1)在比例尺是:5000的图纸上,画一个
边长是4cm =1公顷)平方米实际面积是多少公顷?(10000
5cm的比例尺重新绘制,原地图中1600001(2)原比例尺为:的一幅地图,现在
改为用:50000 的绘图距离,在新地图中应该画多少厘米?
日上200000013()在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73.6cmB地到A地的距离是如果王叔叔月15 点开一辆汽车从午9千米,到达地出发,每小时行A48B地至少是什么时刻?
(4)一个长方形场地长40m,宽30m,要用1:500的比例画在图纸上,问图纸上这个场地的面积是多少?图上面积与实际面积的比是多少?
(5)小芳买了3个笔记本花了7.5元,照这样计算,买5个这样的笔记本要花多少钱?(用比例解决)
(6)江苏省南京至安徽省芜湖的铁路线全长约92千米,在比例尺是1:4000000的地图上,它的长是多少?。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