财务报表的勾稽关系.ppt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做财务工作经常要在没有账簿的情况下编制财务报表,没账也不能瞎编,要注意以下几个问题。
1、资产负债表中期末“未分配利润”=损益表中“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中“未分配利润”的年初数。
2、资产负债表中期末“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增值税)+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各项税费)+应交所得税(按损益表计算本期应交所得税)。
这几项还必须与现金流量表中支付的各项税费项目相等。
这其中按损益表计算各项目计算方法如下:①本(上)应交增值税本期金额=本(上)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17%-本(上)期进货×17%;②本(上)期营业收入=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收入”金额③本(上)进货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末金额+本(上)期损益表中“营业成本”金额-本(上)期资产负债表中“存货”期初金额④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损益表中的“营业税金及附加”⑤本(上)期应交所得税=本(上)期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⑥本(上)期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本(上)期应交增值税(7或5%+3%)⑦若是小规模纳税人则以上都不考虑,可以用以下公式:⑧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报表中的营业收入是不含税价)。
⑨应交城建税教育附加=应交增值税(损益表中“营业收入”×3%)×(7或5%+3%)⑩应交所得税=损益表中的“所得税”金额3、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额”=资产负责表中“货币资金”期末金额-期初金额4、现金流量表中“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按损益表中(“主营业务收入”+“其他业务收入”)计算的应交税金(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参照前面计算方法得来))+资产负债表中(“应收账款”期初数-“应收账款”期末数)+(“应收票据”期初数-“应收票据”期末数)+(“预收账款”期末数-“预收账款”期初数)-当期计提的“坏账准备”。
财务报表间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间勾稽关系(总4页) -CAL-FENGHAI.-(YICAI)-Company One1-CAL-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请直接删除各位同事:大家好!针对近期大家在提交报表中存在的问题及部分新进员工,现再次重申月度财务报表提交的具体要求及各项数据的勾稽关系,希望大家按时进行报表提报及认真完成报表上报前的检查工作.一、报表提交的时间:要求每月4号进行报表提交(遇节假日会重新下发提报时间)。
但现在部分机构的报表提交时间已经严重滞后,严重影响了总部按集团要求提交各项报表及影响月度考核表的提交.请大家在月度合理分配凭证处理时间,也可减轻用友月初使用的负荷.二、报表数据勾稽关系的核对:部分机构提交报表前未核查报表数据的各项勾稽关系,导致后期进行多次更改。
1.资产负债表内部对应关系:资产总计期末余额=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期末余额资产总计期初余额=负债和股东权益总计期初余额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1)未结转损益。
(2)损益类科目的冲销未按照原科目的同方向负数进行。
(3)更改凭证后未再次进行计算。
2.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期末余额-期初余额=利润表:净利润本年累计数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1)损益类科目的冲销未按照原科目的同方向负数进行;(2)更改凭证后未再次进行计算。
3.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现金流量表:现金的期末余额注意:因为我们的现金流量表是按月度进行编报,所以现金流量表的“现金的期初余额”只有在每年编制一月报表时才会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期初余额”相等。
但应与上一期现金流量表的"现金的期末余额"相等.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1)现金流量表填列有误。
(2) 未进行计算.4.利润表与费用明细表:利润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本月金额=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本月数合计利润表: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本年金额=费用明细表:期间费用本年累计数合计产生差异的可能原因:(1)更改凭证后未再次进行计算。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与重点科目审查PPT(48张)

二、未分配利润的勾稽关系审查
期末未分配利润= 本期净利润 + 期初未 分配利润 – 提取的盈余公积、公益金 (或提取的职工奖励工资、储备基金、 企业发展基金或利润归还投资) – 应付 股东股利或转作资本部分
注:会计政策变更可能使得企业部分科目(包括 未分配利润科目)上年期末数与本期期初数不相 等,这就是的我行台帐数据的未分配利润勾稽关 系不相符。但企业提供的当年的财务报表期初期 末数的勾稽关系应当相符。
1、5、应收账款是否真实存在,是否存在虚列应收账款以虚增销售收入现象。
对于有的企业流动比率较为优秀,但企业的实际经营状况可能很差。造成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当企业经营状况恶化,存货积压,应 收帐款的管理水平也随之下降,催收工作减少,导致应收帐款不能及时回收。所以,应收帐款数额的急剧增加,可能是企业经营状况 恶化导致。 4、是否存在大额收款期大于一年的应收账款,是否提取足额坏账准备 在计算流动比率、速动比率时我们将应收帐款整体视为流动资产,容易变现的资产。如果企业存在大额收款期大于一年的应收帐款, 说明该企业的实际流动比率应比计算值偏低。有的企业为了虚增利润,少提坏帐准备以减少当期的管理费用。特别是采取帐龄法提取 坏帐准备的企业,通过少计帐龄较长的应收帐款余额已达到少提坏帐准备的目的。
四、“现金流量表”中“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同“资产负债表”、“利润表”部分科目勾稽 关系的审核,可以通过以下公式进行测算
经营活动现金净流量= 净利润+当年计提的折旧+无形资产 摊销 + 待摊费用(期初 - 期末) + 预提费用(期末 - 期初) + 财务费用 - 投资收益 + 存货(期初 - 期末) + 应收账款净额 (期初-期末)+应收票据(期初-期末)+预收账款(期末 - 期初) + 其他应收款(期初 - 期末) + 应付账款(期末 - 期 初)+应付票据(期末-期初)+应付福利费(期末-期初) + 应付工资(期末 -期初) + 未交税金(期末 - 期初) + 其他 应付款(期末-期初)+其他应交款(期末-期初)+预付账 款(期初-期末)-(营业外收入-营业外支出)*80%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首先我们来看一看这些报表的形式结构,先看一看资产负债表。
正如我们在前一个部分所讲的,资产负债表是一张时点报表,也就是说,在某一个时点上,企业的资产负债状况如何。
过了这个时点,企业的资产负债情况就会不一样了,所以,拿到这张表的第一反应,就是要看一看是什么时点的报表,这一点很重要。
从资产负债表的表结构来看,国外的表结构一般是上下结构的,也就是说,将资产负债表分成上下两部分,将资产放在表的上半部分,下半部分依次是负债和权益;而中国的表结构一般是左右结构的,就是将表分成左右两个部分,将资产放在表的左边部分,右边的上半部分放负债,下半部分是权益。
但无论是上下结构,还是左右结构,只要是资产负债表,都依据资产等于负债加权益这个公式进行编制的,这个公式全世界一样,没有什么中国特色。
同时,在资产负债表里,资产和负债的各自的明细项目,都是按资产或负债的流程性大小顺序来排列的,即,流动性高的放在前面,流动性差的放在后面。
所谓流动性,就是反映了可以“兑现”或者就要“兑现”的时间长短,如果一项资产,马上就可以“兑现”,如,短期投资,这项目资产就是流动资产,就流动性来说,短期投资的流动性当然不及银行存款等货币资金,因为银行存款本来就属于现金范畴,也即兑现时间为零,对兑现时间越短,流动性就越高,反之亦然。
同理,如果一项负债,被要求兑现的时间越短,流动性就越高。
流动性是资产负债表中各明细项目放置位置的一个主要依据。
我们看一看资产负债表的左边,即资产类,可以看到,资产被分为了流动资产,固定资产及无形资产等小类别,并分别有小计,这些反映了一个公司资产的分布形态,也就是说,公司的资产是以什么形态存在的,是以流动资产形式存在,还是以固定资产或无形资产形式存在的。
资产是以什么形式存在很重要,反映了资金的运用方向。
再进一步的看,如中流动资产中,这些流动资产分别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是将钱全部放在银行里,还是有多少以存货的形式放在仓库里,有多少以应收帐款的形式存在而还没有收回。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是指企业的各类财务报表之间相互核对、相互对应的关系。
通过勾稽关系,可以检验企业的财务报表是否准确、完整和可靠。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主要包括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是企业在某个特定日期上的财务状况的报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是企业在某个特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的报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收入、成本和利润。
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存在着以下勾稽关系:1. 营业收入和应收账款:利润表上的营业收入应当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应收账款相匹配。
如果营业收入增加,那么应收账款也应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2. 销售成本和库存:利润表上的销售成本应当与资产负债表上的库存相对应。
销售成本的增加应当导致库存的减少,反之亦然。
3. 长期借款和长期应付款:资产负债表上的长期借款应当与利润表上的利息费用相匹配。
如果长期借款增加,那么利息费用也应相应增加,反之亦然。
4. 净资产和净利润:资产负债表上的净资产应当与利润表上的净利润相对应。
净利润的增加应当导致净资产的增加,反之亦然。
二、其他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除了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还存在着其他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例如:1. 现金流量表和资产负债表:现金流量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而资产负债表主要反映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两者之间的勾稽关系主要表现在企业的现金流量是否能够支持其资产负债的变动。
2. 净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净利润表上的净利润并不等于现金流量表上的净现金流量。
两者之间存在着一些非现金项目,例如折旧、摊销和资产减值损失等,需要进行调整才能得到净现金流量。
3. 资产负债表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和负债项目和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上的变动金额应当相等。
资产负债表上的资产增加应当导致所有者权益的增加,反之亦然。
通过细致地勾稽各类财务报表之间的关系,可以发现财务报表中的潜在问题和错误。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SOX)是一种审计工具,专门作相应的财务报表检查,在现行合法法规和制度中,帮助确保企业由信息质量和可靠性等审计检查领域做出明确的标识。
一、什么是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SOX)?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SOX)是一项重要的审计工具,主要是为了帮助企业检查财务报表,以确保其可靠性的合法合规性。
它的目的是确保企业完成报告、确定经营目标并有效投资资金的准确性,以及报表的可靠性和审计监管责任。
二、SOX审计主要包括哪些内容?1. 内部控制SOX审计主要专注于企业内部控制,要求企业能够根据市场环境,通过有效的内部稽查尽心做好帐目链的关联、协调、校验、录入等工作,以便企业内部能有效地执行内部控制性制度,减少客户无效的损失和投资风险。
2. 对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SOX审计还要求企业能够依据财务报表的实际运作,完成财务报表的综合分析,从而发现客户无效损失与投资风险,并利用日常操作,确保财务报表具有可靠性,且正确地反映企业的经营运营状况。
3. 审计最后,SOX审计还要求企业在准备财务报表时,能够正确收集、组织、分析、校验等信息,有效地实施审计工作,以检查企业的内部控制、经营状况等情况,并致力于发现可能的风险并加以遏制。
三、为什么要使用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SOX)?1. 能够更好地执行相关审计对于合法背景的公司,SOX审计的运用,能够更好地帮助企业实施审计工作,以及确定审计结论是否符合背景环境要求和规定程序,为公司管理提供有效的办法和支持。
2. 能够更好地把握风险SOX审计的运用,还能够在公司内部有效地把握投资风险,以及对公司的财务报表进行一定的及时更新、准确反映经营状况,确保公司能够在财务管理、内部控制以及投资风险把握方面起到有效的作用。
四、总结财务报表勾稽关系分析(SOX)作为一项审计工具,它将企业法律合规审计、财务报表综合分析以及审计工作等有效结合,为企业管理带来有效的帮助,有效使公司在财务管理方面把握投资风险和确保财务报表准确地反映出企业的经营状况。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内部勾稽关系分为表内勾稽和表外勾稽一、表内勾稽1.资产=负债+所有者权益二、表外勾稽1.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期未余额=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年初余额+本年利润表“净利润”本年累计数-弥补亏损-提取盈余公积-分配股利2.资产负债表与应交税费明细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费”期未余额=资产负债表的“应交税费”年初余额+应交税费明细表“本年应交税金总额”本年累计数-应交税费明细表“本年实际上交税金总额”本年累计数3.资产负债表与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现金流量表的第六条的期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的本期金额要与资产负债表的货币资金的期未金额应一致4.资产负债表与往来明细表的勾稽关系重分类核算:资产负债表的“预付帐款”期未余额=往来明细表中的“预付帐款”借方明细+往来明细表中的“应付帐款“借方明细资产负债表的“应付帐款”期未余额=往来明细表中的“预付帐款”贷方明细+往来明细表中的“应付帐款”贷方明细“其他应收款”和“其他应付款”同上5.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分配表的勾稽关系(季报)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期未余额与利润分配表中第四条的未分配利润本年实际数应一致6.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的勾稽关系(年报)资产负债表中的“所有者权益各项目”的期未余额与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的第四大条的“本年年未余额的各项目”应一致7.资产负债表与所有者权益变动明细表的勾稽关系(年报)所有者权益变动明细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本年增加数=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期未余额-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年初余额“盈余公积”同上8.利润表与商品销售明细表的勾稽关系利润表中“营业收入”本年累计数(本月数)=商品销售明细表中“商品销售收入”本年累计数(本月数)-“其他业务收入”本年累计数(本月数)利润表中营业收入本年累计数(本月数)同上利润表中“营业税金及附加”本年累计数(本月数)与商品销明细表中的“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应一致9.利润表与三项期间费用的勾稽关系利润中的三项期间费用本期数分别与“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明细表中本期合计数应一致10.利润表与利润表补充资料的勾稽关系利润表中的“营业外收入(支出)”本期数资料与利润表补充资料的“营业外收入(支出)”本期数应一致11.现金流量表与现金流量补充资料的勾稽关系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与现流补充资料表中“经营活动产生的现金流量净额”应一致、两表中的“期未现金及现金等价物余额”应一致12.产品成本明细表与年度单位产品生产成本表的勾稽关系两表中“累计平均单位成本”应一致13.主要财务指标表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应交税费明细表相关的项目进行核对(季报)。
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

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三大财务报表间的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在企业的财务管理中,财务报表是反映企业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重要工具。
而三大财务报表——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存在着密切的勾稽关系。
理解这些勾稽关系对于准确分析企业的财务状况、经营成果和现金流量至关重要。
资产负债表反映的是企业在特定日期的财务状况,它展示了企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
利润表则反映了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经营成果,包括收入、成本、费用和利润。
现金流量表则重点关注企业在一定期间内的现金流入和流出情况。
先来看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与利润表中的净利润存在着直接的联系。
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期净利润提取的盈余公积分配的利润。
也就是说,利润表中的净利润经过一系列的分配和留存后,会反映在资产负债表的未分配利润项目中。
举个例子,如果一家企业在本会计期间实现净利润 100 万元,假设没有提取盈余公积,也没有进行利润分配,那么资产负债表中的未分配利润就会增加 100 万元。
再看资产负债表和现金流量表的勾稽关系。
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等于资产负债表中货币资金期末余额减去期初余额。
这是因为现金流量表反映的是企业现金的流动情况,而货币资金是企业现金的主要组成部分。
比如,企业在年初货币资金余额为 50 万元,年末为 80 万元,那么现金流量表中的现金及现金等价物净增加额就是 30 万元。
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也存在着勾稽关系。
利润表中的净利润是按照权责发生制原则计算的,而现金流量表中的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则是按照收付实现制原则编制的。
虽然两者的编制基础不同,但在长期来看,净利润与经营活动现金流量应该趋于一致。
企业在经营过程中,可能会存在一些非现金项目,如折旧、摊销、资产减值准备等,这些项目会影响净利润,但不会导致现金的流出。
同时,应收账款和存货的变化也会影响利润和现金流量的关系。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

财务报表勾稽关系财务报表勾稽关系是指企业财务报表中各项财务数据之间存在的相互关系和相互验证的过程。
通过勾稽关系的分析,可以确保财务报表的准确性和可靠性,为企业决策提供有效的依据。
本文将从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三个方面探讨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一、资产负债表的勾稽关系资产负债表反映了企业在某一特定日期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情况,是企业财务状况的静态表现。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各项数据需要进行勾稽关系的验证。
1. 资产项与负债项的勾稽资产负债表的基本勾稽原则是资产等于负债加所有者权益。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确保资产一方的数额与负债和所有者权益一方之和相等。
2. 长期资金与固定资产的勾稽长期资金主要用于购买固定资产或用于长期投资,因此长期资金的数额应该与固定资产的原值相吻合。
这种勾稽关系可以验证企业在运营过程中是否存在长期资金的滞留或流失情况。
3. 流动资产与短期负债的勾稽流动资产主要包括现金、应收账款、存货等,短期负债主要包括短期借款、应付账款等。
在编制资产负债表时,需要确保流动资产的数额能够覆盖短期负债的偿还,以确保企业正常的流动性。
二、利润表的勾稽关系利润表是企业经营活动期间的收入、成本和费用的详细记录,反映了企业的盈利能力和经营状况。
在编制利润表时,各项数据也需要进行勾稽关系的验证。
1. 销售收入与销售成本的勾稽销售收入是通过销售商品或提供劳务获得的收入,销售成本是与销售活动直接相关的成本。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确保销售成本与销售收入之间的勾稽关系,以计算出净销售额和毛利润。
2. 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的勾稽营业利润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实际获得的利润,税前利润是在扣除利润税前的各项支出之前的利润。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确保营业利润与税前利润之间的勾稽关系,以提供正确的利润信息。
3. 净利润与应缴税款的勾稽净利润是企业在经营活动中的最终盈利,应缴税款是企业根据法律规定需要缴纳的税金。
在编制利润表时,需要确保净利润与应缴税款之间的勾稽关系,以确保符合税收法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 勾稽关系
• 4、分配股利、利润或偿付利息所支付的现金=应付股利 借方发生额+利息支出+长期借款利息+应付债券利息- “应付利息”贷方余额-票据贴现利息支出;
异常情况。
•
•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固定资产、累计折旧金额,复核、匡算利润
表中“管理费用—折旧费”的合理性。结合生产设备的增减情况和开工
率、能耗消耗,分析主营业务收入的变动是否存在产能和能源消耗支
撑。
•
•
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未分配利润”项目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
润”项目数据勾稽关系是否恰当。注意利润及利润分配表中,“年初未
查程序上还是应予以必要的关注。
注册资本勾稽关系
• 企业“营业执照”中的“注册资本”、“验资报告”中的 “实际投入资金”、“资产负债表”中的“实收资本”之 间应当相等
• 外商投资企业在经过我国有关部门批准,资本金可以分期 到位,“实收资本”等于“实际投入资金”并可能小于 “注册资本”
• 企业增加或减少实收资本时,在注册资本20%的范围内可 以不及时进行工商变更登记,此时,注册资本可能不等于 实收资本
•
(一般企业很少有现金等价物)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 勾稽关系
• 二、经营活动产生现金流量 • 1、销售商品、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主营业务收入+其他
业务收入)×(1+17%)+预收账款增加额-应收账款增加额应收票据增加额
• 2、收到的税费返还=营业外收入(税费返还)+利润表 中所得税费用本期贷方发生额累计数
分配利润”项目“本年累计数”栏的数额应等于“未分配利润”项目“年数”
栏的数额,应等于资产负债表“未分配利润”项目的期初数。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 所有者权益变动表中既有“时点”数又包含了“时期”数,是连接资产
负债表和利润表的纽带。其勾稽关系为: • 1、期末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实收资本(或股本)+资本公积、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
勾稽关系
• 7、支付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支出(剔 除固定资产处置损失)+管理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 劳动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 保险、折旧、坏账准备或坏账损失、列入的各项税金等) +营业费用、成本及制造费用(剔除工资、福利费、劳动 保险金、待业保险金、住房公积金、养老保险、医疗保险 等)+其他应收款本期借方发生额+其他应付款本期借方 发生额+银行手续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和现金流量表之间 的勾稽关系
• (1)损益表及利润分配表中的未分配利润=资产负债表中 的未分配利润
• (2)资产负债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期末余额与期初余额 之差=现金流量表中现金及其等价物净增加
• (3)利润表中的净销货额-资产负债表中的应收账款(票 据)增加额+预收账款增加额=现金流量表中的销售商品、 提供劳务收到的现金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 勾稽关系
• 三、筹资活动现金流量
• 1、吸收投资所收到的现金=(实收资本或股本期末数- 实收资本或股本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应付债券 期初数)
• 2、借款收到的现金=(短期借款期末数-短期借款期初 数)+(长期借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
• 3、偿还债务所支付的现金=(短期借款期初数-短期借 款期末数)+(长期借款期初数-长期借款期末数)(剔 除利息)+(应付债券期初数-应付债券期末数)(剔除 利息)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或股本) • 2、期末资本公积=期初资本公积-资本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 • 3、期末盈余公积=期初盈余公积-盈余公积弥补亏损(我公司无)-
盈余公积转增资本(或股本)+本期提取盈余公积 • 4、期末未分配利润=期初未分配利润+本年净利润(利润表数)-提
财务报表勾稽 关系
财务报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
会计报表项目之间基本勾稽关系包括:资产=负
债+所有者权益;收入-费用=利润;现金流入-现金流出=
现金净流量;资产负债表、利润表及现金流量表分别与其
附表、附注、补充资料等相互勾稽等。在会计报表基本勾
稽关系中,前三项勾稽关系,分别是资产负债表、利润表
及现金流量表的基本平衡关系,一般没有问题。但是从调
• 3、收到的其他与经营活动有关的现金=营业外收入相关 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其他应收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 额+其他应付款相关明细本期贷方发生额+银行存款利息 收入
• 银行手续费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 勾稽关系
• 4 、购买商品、接受劳务支付的现金≈(主营业务成本+其他业务成本+ 存货增加额)×(1+17%)+预付账款增加额-应付账款增加额-应付票据 增加额。
取盈余公积-对所有者(或股东)分配-未分配利润转增资本(或股 本)
资产负债表、利润表与现金流量表之间 勾稽关系
• 一、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
•
• 1、现金的期末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末余额;
•
• 2、现金的期初余额=资产负债表“货币资金”期初余额 ;
•
• 3、现金及现金等价物的净增加额=现金的期末余额- 现金的期初余额。
• 5 、支付给职工以及为职工支付的现金=“应付职工薪酬”科目本期借 方发生额累计数=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营业费用、管理费用中提取 的工资、福利费、养老保险金、住房公积金等—应付职工薪酬(期末 余额—期初余额)
• • 6 、支付的各项税费=“应交税费”各明细账户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
+“管理费用”中“税金”本期借方发生额累计数=主营业务税金及附加+ 营业外支出、管理费用、存货的税费+交纳的增值税—(除增值税外 的应交税费期末余额—除增值税的应交税费期初余额) • 即为:实际缴纳的各种税金和附加税,不包括增值税-进项税。 •
• (4)资产负债表中除现金及其等价物之外的其他各项流 动资产和流动负债的增加(减少)额=现金流量表中各相关项 目的减少(增加)额。
资产负债表与利润表之间的勾稽关系
•
根据资产负债表中短期投资、长期投资,复核、匡算利润表中“
投资收益”的合理性。如关注是否存在资产负债表中没有投资项目而
利润表中却列有投资收益,以及投资收益大大超过投资项目的本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