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智模式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启示:我们必须要全面地看问题,客观地评价,不能以偏 概全。
6、缺乏换位思考:
故事发生在南非。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 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 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 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 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 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 15 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 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 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上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 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 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经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 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死囚心态实验
心理学教授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 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 让你死,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 尽而死。 教授在死囚手腕上轻割一刀,然后打开一个水 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 的血在滴。 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死囚死了,脸色惨白, 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 出来,他被吓死了。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心态影响生理。
3、局限思维:盲人摸象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 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 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 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 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 一根粗粗的柱子。”
7、麻痹大意:青蛙效应
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试着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进温水中, 不去惊吓他,他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温,当温度从华氏70度升到80度,青 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 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 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 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趋势,必须放慢我们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 微以及不太寻常的变化。否则我们很难察觉构成最大威胁的渐进过程,否则无法避免被 煮青蛙的命运。 六十年代、美国汽车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被日本人一点一点蚕食,从4%逐步上升 到1989年的30%,美国车只剩60%左右。美国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完全不把 日本看作生存的威胁。
2、墨守成规:和尚背美人过河
有一天,两个和尚结伴从一座庙走到另一座庙去。走到半路, 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上没有桥,水并不太深,他们决 定涉水而过。正在这时,一位美貌的妇人也来到河边,她说有急事 必须过河,可是又怕河水把她冲走。 第一个和尚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 安全地送到了对岸。第二个和尚跟在后面也顺利地过了河。两个和 尚默不作声地继续赶路。又走了好几里路,第二个和尚终于憋不住 了,突然对第一个和尚说:“师兄,我们和尚绝不能近女色的,刚 才你为何犯戒背着那个妇人过河呢?”第一个和尚淡淡地回答: “我一过河就把她放下来了,怎么你走了好几里路,到现在还背着 她呢!” 启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常常容易固守既有的、习惯的东西。过 去这样做的,现在还这样做;别人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习惯像 一副无形的枷锁,使我们自我设限,难以摆脱桎梏和牢笼。做人做 事不要轻易就被一个成规束缚住了,墨守成规是前进的绊脚石,真 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的过程。 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毙了。他痛骂上苍不讲理, 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 辜者受害。 当他正沉迷于这种思考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给 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 这时,其中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他一口,他 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 并用他的拐杖敲着哲学家说:“你既然都以类似上 苍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 去批判上苍的作为吗?”
1、归罪于外:疑人偷斧
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一个孩子偷 的,便暗中观察他的行动,他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 像是他偷的斧子的人,绝对错不了。当后来他在自己家中找到 了遗失的斧子,他再次碰到邻居家的孩子时,便怎么看也不像 是会偷斧子的人了。
启示:这个乡下人心智模式是归罪于外,生活中并不少 见,我们是否曾经对人或事过于 主观的判定和猜忌呢? 是否犯了错,经常下意识地将责任推卸给别人,寻找更多 的客观原因或借口,而不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主观原因呢?
人的心态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看问题的角 度和结论。“心态决定一切”,人与人之间只有 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 大的不同。很小的差异就是你所具备的心态是积 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不同就是成功与失败 。”积极的心态让你成功,消极的心态毁灭你自 己。
5、以偏概全:哲学家、蚂蚁与天神
二、心智模式的涞源
简单的说,我们自己的感官体验,我们从 社会获得的所有信息、和我们受的教育、还有 我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和我们过去的经历,都构 成了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式。
通俗的说心智模式就是人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 习惯。心智模式没有所谓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 心智模式,但是心智模式却对每个人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为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对待同一个信息的看法往往是不 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当人 们的心智模式能够很好地和外界信息进行匹配时,人们就能 够很好地利用环境,使自己的行动顺风顺水;反之,当人们 的心智模式和外界信息存在极大的不相容性时,人们可能就 会在环境中受挫。所以心智模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 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 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 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 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 善地与人相处。 用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小肚鸡肠; 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将心比心; 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 为对方着想,这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三、为什么改善心智模式
旧的心智模式如果不去掉, 所有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都会踢到“心智模式”这块 隐藏在暗处的“顽石”。 ——彼得· 圣吉
四、心智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八大“顽石”
1、归罪于外——从来都是对的(自我感觉良好)
2、墨守成规——一直这样做的(习惯成自然)
3、局限思考——见木不见林(线性思维) 4、心志不正——五气并存(官、骄、娇、泄、不服气)心态 不正。 5、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一概而论) 6、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想(将心比 心) 7、麻痹大意——对事物不敏感,缺乏警惕性。(安于现状、 掉以轻心) 8、思维定势——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 (惯 性思维)
其实,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太多了,人反而 变得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会在头脑中 积累形成惯常定势。这种思维规律会束缚人的思 维,会使人习惯于用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思考 和处理问题。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 人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 并沿着特定的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 是我们通常说的思维定势。
青蛙效应强调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 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 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 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只能像那只青蛙一样坐以待毙。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天资聪颖,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 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 夫说:“嗨,博士!我出道题来考考你的智力,如何?”阿西 莫夫同意了。修理工便说道:“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 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 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敲击状。售货员见了,给他拿 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 售货员给他换了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就 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 做?” 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 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 理工笑了:“哈哈,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 就行了,干吗要打手势呀?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会答 错,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一、心智模式的定义
指由于过去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 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 它好象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 ,不仅影响着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还影响着 我们的行为。 简而言之,心智模式是对我们的认识、决策有 影响的情感、观念、信念等比较稳固的心理系统。 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将使人不自觉地以某种固 定的方式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并用习惯的方式去解 决问题。
他的举动出乎招聘人的意料,负责招聘主管 被这个年轻人真诚而又聪慧的求职行为所打动, 破例对他进行全面考核。结果,他幸运地被报社 录用了,并被安排到与他的才华相应的外勤部门。 事实证明,报社没有看错人。 20年后,他在这家英国王牌大报的职位是: 总编。这个人就是Simon西蒙·福格——一位资 深且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报业人士。 启示:良好积极的心态铸就正向思维,不畏 失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富人修墙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 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父亲 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 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父亲偷了他家的东西。 启示:同样的话,在同一个人心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判断,而这 种判断依据的不是逻辑,而是心智模式。所以,心对智有决定 作用,心灵往往是思维的主宰 。 心智模式影响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能力。 心智模式一旦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就妨碍人们学习新的知识和 接受新的事物。所以对于哪些不良的心智我们就要想法设法改 变它。
心智模式
王智菲
心智模式 这个名词最早是由苏格兰心 理学家克雷克(Kenneth Craik) 于1940年创造出来的。“心智模 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着的关 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圣吉把心智 模式比作认知上的“心灵地图”。 他认为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 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 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各种图 像、假设和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非常典型地描绘了人的局限性。苏 东坡的《题西林壁》诗也富有哲理地揭示出处在局部难窥事 物全貌的状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 分割开来。
4、心态不正:额满,暂不招聘。
英国是一个高福利和高薪制的国家,只要能找到工作,一般都能拿到 理想的工薪,但要找工作却很不容易。有一位22岁的英国年轻人,是名 牌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却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张英国伯 明翰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却四处碰壁。 为了求职,这位年轻人从英国的北方一直到伦敦,几乎跑遍全国。一天, 他走进世界著名大报——英国《泰晤士报》编辑部。 他鼓足勇气十分恭敬地问招聘主管:“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对方看了看这位外表平常的年轻人,说:“不要。” 他接着又问:“那需要记者吗?” 对方回答:“也不要。” 年轻人没有气馁:“那么,你们需要排版工或校对吗?” 对方已经不耐烦了,说:“都不要。” 年轻人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美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 “那你们肯定需要这块告示牌。” 对方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招聘。”
6、缺乏换位思考:
故事发生在南非。那个国家的白人政府实施“种族隔离”政 策,不允许黑皮肤人进入白人专用的公共场所。白人也不喜欢 与黑人来往,认为他们是低贱的种族,避之惟恐不及。 有一天,有个长发的白人姑娘在沙滩上日光浴,由于过度 疲劳。她睡着了。当她醒来时,太阳已经下山了。此时,她觉 得肚子饿,便走进沙滩附近的一家餐馆。她推门而入,选了张 靠窗的椅子坐下。她坐了约 15 分钟。没有侍者前来招待她。她 看着那些招待员都忙着侍候比她来得还迟的顾客,对她则不屑 一顾,她顿时怒气满腔,想走上前去责问那些招待员。当她站 起身来,正想向前时,眼前有一面大镜子。她看着镜中的自己, 眼泪不由夺眶而出。原来,她已经被太阳晒黑了。此时,她才 真正体会到黑人被白人歧视的滋味!
死囚心态实验
心理学教授把一个死囚关在一个屋子里,蒙上 死囚的眼睛,对死囚说:我们准备换一种方式 让你死,我们将把你的血管割开,让你的血滴 尽而死。 教授在死囚手腕上轻割一刀,然后打开一个水 龙头,让死囚听到滴水声,教授说,这就是你 的血在滴。 第二天早上打开房门,死囚死了,脸色惨白, 一副血滴尽的模样,其实他的血一滴也没有滴 出来,他被吓死了。 这个试验揭示的原理:心态影响生理。
3、局限思维:盲人摸象
从前,有五个盲人,从来没有见过大象,不知道大象长 的什么样,他们就决定去摸摸大象。第一个人摸到了鼻子, 他说:“大象像一条弯弯的管子。”第二个人摸到了尾巴, 他说:“大象像个细细的棍子。”第三个人摸到了身体,他 说:“大象像一堵墙。”第四个人摸到了腿,他说:“大象像 一根粗粗的柱子。”
7、麻痹大意:青蛙效应
如果你把一只青蛙放进沸水中,它会立刻试着跳出。但是如果你把青蛙放进温水中, 不去惊吓他,他将呆着不动。现在,如果你慢慢加温,当温度从华氏70度升到80度,青 蛙仍显得若无其事,甚至自得其乐。可悲的是,当温度慢慢上升时,青蛙将变得愈来愈 虚弱,最后无法动弹。虽然没有什么限制它脱离困境,青蛙仍留在那里直到被煮熟。为 什么会这样?因为青蛙内部感应生存威胁的器官,只能感应出环境中激烈的变化,而不 是针对缓慢、渐进的变化。 要学习看出缓慢、渐进的趋势,必须放慢我们认知变化的步调,并特别注意那些细 微以及不太寻常的变化。否则我们很难察觉构成最大威胁的渐进过程,否则无法避免被 煮青蛙的命运。 六十年代、美国汽车在北美市场的占有率,被日本人一点一点蚕食,从4%逐步上升 到1989年的30%,美国车只剩60%左右。美国人完全是因为自己的麻痹大意,完全不把 日本看作生存的威胁。
2、墨守成规:和尚背美人过河
有一天,两个和尚结伴从一座庙走到另一座庙去。走到半路, 突然被一条河挡住了去路。这条河上没有桥,水并不太深,他们决 定涉水而过。正在这时,一位美貌的妇人也来到河边,她说有急事 必须过河,可是又怕河水把她冲走。 第一个和尚见此情景,毫不犹豫地背起妇人,涉水过河,把她 安全地送到了对岸。第二个和尚跟在后面也顺利地过了河。两个和 尚默不作声地继续赶路。又走了好几里路,第二个和尚终于憋不住 了,突然对第一个和尚说:“师兄,我们和尚绝不能近女色的,刚 才你为何犯戒背着那个妇人过河呢?”第一个和尚淡淡地回答: “我一过河就把她放下来了,怎么你走了好几里路,到现在还背着 她呢!” 启示:在人们的潜意识中,常常容易固守既有的、习惯的东西。过 去这样做的,现在还这样做;别人这样做的,我也这样做。习惯像 一副无形的枷锁,使我们自我设限,难以摆脱桎梏和牢笼。做人做 事不要轻易就被一个成规束缚住了,墨守成规是前进的绊脚石,真 正成功的人,本质上流着叛逆的血。
一位哲学家在海边目睹一条船遇难的过程。 船上的水手和乘客全部溺毙了。他痛骂上苍不讲理, 只因为一位罪犯正好乘坐这条船,竟然让众多的无 辜者受害。 当他正沉迷于这种思考的时候,他发觉自己给 一大群蚂蚁围住,原来他站的位置距离蚂蚁窝不远。 这时,其中有一只蚂蚁爬到他身上并叮他一口,他 立刻用脚踩死所有的蚂蚁。天神在这个时候现身, 并用他的拐杖敲着哲学家说:“你既然都以类似上 苍的方式去对待那些可怜的蚂蚁,难道你还够资格 去批判上苍的作为吗?”
1、归罪于外:疑人偷斧
有一个人遗失了一把斧子,他怀疑是邻居家的一个孩子偷 的,便暗中观察他的行动,他怎么看怎么都觉得他的一举一动 像是他偷的斧子的人,绝对错不了。当后来他在自己家中找到 了遗失的斧子,他再次碰到邻居家的孩子时,便怎么看也不像 是会偷斧子的人了。
启示:这个乡下人心智模式是归罪于外,生活中并不少 见,我们是否曾经对人或事过于 主观的判定和猜忌呢? 是否犯了错,经常下意识地将责任推卸给别人,寻找更多 的客观原因或借口,而不是首先从自己身上找主观原因呢?
人的心态健康与否,直接影响着看问题的角 度和结论。“心态决定一切”,人与人之间只有 很小的差异,但这种很小的差异却往往造成了巨 大的不同。很小的差异就是你所具备的心态是积 极的、还是消极的,巨大的不同就是成功与失败 。”积极的心态让你成功,消极的心态毁灭你自 己。
5、以偏概全:哲学家、蚂蚁与天神
二、心智模式的涞源
简单的说,我们自己的感官体验,我们从 社会获得的所有信息、和我们受的教育、还有 我们自己思考的结果和我们过去的经历,都构 成了我们自己的心智模式。
通俗的说心智模式就是人们看待问题、解决问题的一种 习惯。心智模式没有所谓好坏之分,每个人都有属于自己的 心智模式,但是心智模式却对每个人的生活有着重大的影响, 因为具有不同心智模式的人对待同一个信息的看法往往是不 同的,“仁者见仁,智者见智”说的也就是这个道理。当人 们的心智模式能够很好地和外界信息进行匹配时,人们就能 够很好地利用环境,使自己的行动顺风顺水;反之,当人们 的心智模式和外界信息存在极大的不相容性时,人们可能就 会在环境中受挫。所以心智模式与人们的生活息息相关,每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论语》
我们在人际关系中,要善解人意,对人持平等、尊重 和友善的态度。采取什么方式对待他人,先要设身处地想 一想,如果自己是对方,是否愿意受到这种对待。如果我 们不愿意,那么我们就不能以此对待别人。 关心他人、尊重他人、理解他人,是“己所不欲,勿 施于人”的实质所在。如果我们时时处处都能够从别人的 角度思考问题,体验他人的情感世界,我们就能融洽、友 善地与人相处。 用别人对自己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小肚鸡肠; 用希望别人对你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将心比心; 用别人期望的方式来对待别人,是善解人意; 为对方着想,这是最朴素也是最高超的技巧。
三、为什么改善心智模式
旧的心智模式如果不去掉, 所有新的管理理念和方法, 都会踢到“心智模式”这块 隐藏在暗处的“顽石”。 ——彼得· 圣吉
四、心智模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八大“顽石”
1、归罪于外——从来都是对的(自我感觉良好)
2、墨守成规——一直这样做的(习惯成自然)
3、局限思考——见木不见林(线性思维) 4、心志不正——五气并存(官、骄、娇、泄、不服气)心态 不正。 5、以偏概全——用片面的观点看待整体问题 (一概而论) 6、换位思考——设身处地的为他人着想,想人所想(将心比 心) 7、麻痹大意——对事物不敏感,缺乏警惕性。(安于现状、 掉以轻心) 8、思维定势——思维总是摆脱不了已有"框框"的束缚 (惯 性思维)
其实,并不是因为学的知识太多了,人反而 变得笨了,而是因为人的知识和经验会在头脑中 积累形成惯常定势。这种思维规律会束缚人的思 维,会使人习惯于用旧有的、常规的模式去思考 和处理问题。当面临外界事物或现实问题的时候, 人就会不假思索地把它们纳入特定的思维框架, 并沿着特定的路径对它们进行思考和处理。这就 是我们通常说的思维定势。
青蛙效应强调的是“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道理,人天生就是有 惰性的,总愿意安于现状,不到迫不得已多半不愿意去改变已有的生活, 若一个人久久沉迷于这种无变化、安逸的生活时,就往往忽略了周遭环 境的变化,当危机到来时只能像那只青蛙一样坐以待毙。
著名的科普作家阿西莫夫天资聪颖,他一直为此而洋洋得 意。有一次,他遇到一位熟悉的汽车修理工。修理工对阿西莫 夫说:“嗨,博士!我出道题来考考你的智力,如何?”阿西 莫夫同意了。修理工便说道:“有一位既聋又哑的人,想买几 根钉子,来到五金商店,对售货员做了一个手势:左手两个指 头立在柜台上,右手握成拳头做敲击状。售货员见了,给他拿 来一把锤子。聋哑人摇摇头,指了指立着的那两根指头。于是 售货员给他换了钉子。聋哑人买好钉子,刚走出商店,接着就 进来一位盲人。这位盲人想买一把剪刀,请问:盲人将会怎样 做?” 阿西莫夫心想,这还不简单吗?便顺口答道:“盲人 肯定会这样——”说着伸出食指和中指,做出剪刀的形状。修 理工笑了:“哈哈,盲人想买剪刀,只需要开口说‘我买剪刀’ 就行了,干吗要打手势呀?在考你之前,我就料定你肯定会答 错,你所受的教育太多了,不可能很聪明。”
一、心智模式的定义
指由于过去经历、习惯、知识素养、价值观等形 成的基本固定的思维认知方式和行为习惯。 它好象一块玻璃微妙地扭曲了我们的视野一样 ,不仅影响着我们了解世界、认识世界,还影响着 我们的行为。 简而言之,心智模式是对我们的认识、决策有 影响的情感、观念、信念等比较稳固的心理系统。 心智模式一旦形成,将使人不自觉地以某种固 定的方式去认识和思考问题,并用习惯的方式去解 决问题。
他的举动出乎招聘人的意料,负责招聘主管 被这个年轻人真诚而又聪慧的求职行为所打动, 破例对他进行全面考核。结果,他幸运地被报社 录用了,并被安排到与他的才华相应的外勤部门。 事实证明,报社没有看错人。 20年后,他在这家英国王牌大报的职位是: 总编。这个人就是Simon西蒙·福格——一位资 深且具有良好人格魅力的报业人士。 启示:良好积极的心态铸就正向思维,不畏 失败,才有可能获得成功。
个人都应该反思自己的心智模式,不断完善自己的心智模式。
富人修墙的故事
宋国有一个富人,天下大雨,他家的墙坏了。富人的儿子 说:“要是不修筑,一定会有盗贼来偷东西。”邻居家的父亲 也这样说。晚上,富人家果然丢失了很多东西。结果,那个富 人认为自己的儿子聪明,却怀疑邻居家的父亲偷了他家的东西。 启示:同样的话,在同一个人心中有着完全不同的判断,而这 种判断依据的不是逻辑,而是心智模式。所以,心对智有决定 作用,心灵往往是思维的主宰 。 心智模式影响我们对自己、对世界的认识能力。 心智模式一旦成为一种思维定势,就妨碍人们学习新的知识和 接受新的事物。所以对于哪些不良的心智我们就要想法设法改 变它。
心智模式
王智菲
心智模式 这个名词最早是由苏格兰心 理学家克雷克(Kenneth Craik) 于1940年创造出来的。“心智模 式”是认知心理学的一个概念, 指人们的长期记忆中隐含着的关 于世界的心灵地图。圣吉把心智 模式比作认知上的“心灵地图”。 他认为心智模式是深植于我们心 灵之中,关于我们自己、别人、 组织以及世界每个层面的各种图 像、假设和故事。
“盲人摸象”的故事非常典型地描绘了人的局限性。苏 东坡的《题西林壁》诗也富有哲理地揭示出处在局部难窥事 物全貌的状况:“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 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看事情要全面,整体,不要 分割开来。
4、心态不正:额满,暂不招聘。
英国是一个高福利和高薪制的国家,只要能找到工作,一般都能拿到 理想的工薪,但要找工作却很不容易。有一位22岁的英国年轻人,是名 牌大学的高材生,大学毕业后却一直找不到工作。尽管他有一张英国伯 明翰大学新闻专业的文凭,但在竞争激烈的人才市场上,却四处碰壁。 为了求职,这位年轻人从英国的北方一直到伦敦,几乎跑遍全国。一天, 他走进世界著名大报——英国《泰晤士报》编辑部。 他鼓足勇气十分恭敬地问招聘主管:“请问,你们需要编辑吗?” 对方看了看这位外表平常的年轻人,说:“不要。” 他接着又问:“那需要记者吗?” 对方回答:“也不要。” 年轻人没有气馁:“那么,你们需要排版工或校对吗?” 对方已经不耐烦了,说:“都不要。” 年轻人微微一笑,从包里掏出一块制作精美的告示牌交给对方,说: “那你们肯定需要这块告示牌。” 对方接过来一看,只见上面写着:“额满,暂不招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