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械设计基础》答案-2

合集下载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题(一)一、判断题:正确的打符号√,错误的打符号×1.在实际生产中,有时也利用机构的"死点"位置夹紧工件。

( )2. 机构具有确定的运动的条件是:原动件的个数等于机构的自由度数。

( ) 3.若力的作用线通过矩心,则力矩为零。

( )4.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从动件之间所夹锐角称为压力角。

( )5.带传动中,打滑现象是不可避免的。

( )6.在平面连杆机构中,连杆与曲柄是同时存在的,即只要有连杆就一定有曲柄。

( )7.标准齿轮分度圆上的齿厚和齿槽宽相等。

( )8.平键的工作面是两个侧面。

( )9.连续工作的闭式蜗杆传动需要进行热平衡计算,以控制工作温度。

( ) 10.螺纹中径是螺纹的公称直径。

()11.刚体受三个力作用处于平衡时,这三个力的作用线必交于一点。

( ) 12.在运动副中,高副是点接触,低副是线接触。

( )13.曲柄摇杆机构以曲柄或摇杆为原动件时,均有两个死点位置。

( ) 14.加大凸轮基圆半径可以减少凸轮机构的压力角。

( )1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不产生根切的最少齿数是15。

( )16.周转轮系的自由度一定为1。

( )17.将通过蜗杆轴线并与蜗轮轴线垂直的平面定义为中间平面。

( ) 18.代号为6205的滚动轴承,其内径为25mm。

( )19.在V带传动中,限制带轮最小直径主要是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

( ) 20.利用轴肩或轴环是最常用和最方便可靠的轴上固定方法。

( )二、填空题1.直齿圆柱齿轮的正确啮合条件是相等,相等。

2.螺杆相对于螺母转过一周时,它们沿轴线方向相对移动的距离称为。

3.在V带传动设计中,为了限制带的弯曲应力,应对带轮的加以限制。

4.硬齿面齿轮常用渗碳淬火来得到,热处理后需要加工。

5.要将主动件的连续转动转换为从动件的间歇转动,可用机构。

6.轴上零件的轴向固定方法有、、、等。

7.常用的滑动轴承材料分为、、三类。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新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习题参考答案机械设计基础课程组编武汉科技大学机械自动化学院第2章 平面机构的自由度和速度分析2-1画运动简图。

134522-2 图2-38所示为一简易冲床的初拟设计方案。

设计者的思路是:动力由齿轮1输入,使轴A 连续回转;而固装在轴A 上的凸轮2与杠杆3组成的凸轮机构将使冲头4上下运动以达到冲压的目的。

试绘出其机构运动简图,分析其运动是否确定,并提出修改措施。

43512 运动产生干涉解答:原机构自由度F=3⨯3- 2 ⨯4-1 = 0,不合理 , 改为以下几种结构均可:2-3 试计算图2-42所示凸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a)A EMDFELKJIFBCCDBA解答:a) n=7; P l =9; P h =2,F=3⨯7-2 ⨯9-2 =1 L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D 处存在虚约束b) n=5; P l =6; P h =2,F=3⨯5-2 ⨯6-2 =1 E 、B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F 、C 处存在虚约束 2-4 试计算图2-43所示齿轮—连杆组合机构的自由度。

BDCA(a)CDBA(b) 解答:a) n=4; P l =5; P h =1,F=3⨯4-2 ⨯5-1=1 A 处存在复合铰链b) n=6; P l =7; P h =3,F=3⨯6-2 ⨯7-3=1 B 、C 、D 处存在复合铰链2-5 先计算如图所示平面机构的自由度。

并指出图中的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和虚约束。

ABCDE解答: a)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C 处存在复合铰链。

b) n=7; P l =10; P h =0,F=3⨯7-2 ⨯10 = 1BDECAc) n=3; P l =3; P h =2,F=3⨯3 -2 ⨯3-2 = 1 D 处存在局部自由度。

d) n=4; P l =5; P h =1,F=3⨯4 -2 ⨯5-1 = 1A BCDEFGG'HA BDCEFGHIJe) n=6; P l=8; P h=1,F=3⨯6 -2 ⨯8-1 = 1 B处存在局部自由度,G、G'处存在虚约束。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答案

二、平面连杆机构2-1 判断题(1)×(2)×(3)√(4)×(5)√(6)×(7)√(8)√(9)√(10)×(11)×(12)√(13)×(14)×(15)√(16)×(17)×(18)√(19)×(20)√(21)×(22)×(23)×(24)×(25)√2-2 填空题(1)低(2)转动(3)3 (4)连杆,连架杆(5)曲柄,摇杆(6)最短(7)曲柄摇杆(8)摇杆,连杆(9)2 (10)>(11)运动不确定(12)非工作时间(13)惯性(14)大(15)中的摆动导杆机构有,中的转动导杆机构无(16)机架(17)曲柄(18)曲柄滑块(19)双摇杆(20)双曲柄机构(21)无,有2-3 选择题(1)A (2)C (3)B (4)A (5)B (6)B (7)A(8)C (9)A (10)A (11)A (12)C (13)C (14)A(15)A (16)A (17)A (18)A (19)A (20)A (21)A2-4 解:a)双曲柄机构,因为40+110<7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为机架b)曲柄摇杆机构,因为30+130<110+12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邻边为机架c)双摇杆机构,因为50+100>60+70,不满足杆长条件,无论以哪杆为机架都是双摇杆机构d)双摇杆机构,因为50+120=80+90,满足杆长条件,并以最短杆的对边为机架2-5 解:(1)由该机构各杆长度可得l AB+ l BC<l CD+ l AD,由此可知满足杆长条件,当以AB杆或AB杆的邻边为机架时该机构有曲柄存在(2)以l BC或l AD杆成为机架即为曲柄摇杆机构,以l AB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曲柄机构,以l CD杆成为机架即为双摇杆机构2-6 解:(1)曲柄摇杆机构由题意知连架杆CD杆不是最短杆,要为曲柄摇杆机构,连架杆AB杆应为最短杆(0<l AB ≤300 mm)且应满足杆长条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0<l AB≤150mm (2)双摇杆机构由题意知机架AD杆不是最短杆的对边,要为双摇杆机构应不满足杆长条件①AB杆为最短杆(0<l AB≤300mm)时,l AB+l BC>l CD+l AD,由此可得150mm<l AB≤300mm②AB杆为中间杆(300mm≤l AB≤500mm)时,l AD+l BC>l CD+l AB,由此可得300mm≤l AB<450mm③AB杆为最长杆(500mm≤l AB<1150mm)时,l AB+l AD>l CD+l BC,由此可得550mm<l AB<1150mm由此可知:150mm<l AB<450 mm,550mm<l AB<1150 mm(3)双曲柄机构要为双曲柄机构,AD 杆必须为最短杆且应满足杆长条件①AB 杆为中间杆(300mm ≤l AB ≤500mm )时,l AD +l BC ≤l CD + l AB ,由此可得450mm ≤l AB ≤500mm②AB 杆为最长杆(500mm ≤l AB <1150mm )时,l AB +l AD ≤l CD +l BC ,由此可得500mm ≤l AB ≤550mm由此可知:450mm ≤l AB ≤550mm2-7 解:a )b )c )d )e )各机构压力角和传动角如图所示,图a)、d )机构无死点位置,图b)、c )、e )机构有死点位置2-8 解:用作图法求解,主要步骤:(1)计算极位夹角:︒=+-⨯︒=+-⨯︒=3615.115.118011180K K θ (2)取比例尺μ=0.001m/mm(3)根据比例尺和已知条件定出A 、D 、C 三点,如图所示(4)连接AC ,以AC 为边作θ角的另一角边线,与以D 为圆心、摇杆DC 为半径的圆弧相交于C 1和C 2点,连接DC 1和DC 2得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两个)(5)从图中量得AC =71mm ,AC 1=26mm ,AC 2=170mm(6)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5mm .2221=⨯=AC AC l AB -μ,5mm .4821=+⨯=AC AC l BC μ (7)当摇杆的另一极限位置位于DC 1时: 5mm .4922=⨯=AC AC l AB -μ,5mm .12022=+⨯=AC AC l BC μ 答:曲柄和连杆的长度分别为22.5mm 、48.5mm 和49.5mm 、120.5mm 。

2024最新国开电大《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西安)

2024最新国开电大《机械设计基础》形考任务2答案(西安)

形考任务二1.铰链四杆机构都有摇杆这个构件。

(×)2.在平面四杆机构中,连杆与曲柄是同时存在的,即有连杆就必有曲柄。

(×)3.在曲柄摇杆机构中,摇杆的回程速度一定比工作行程的速度要慢。

(×)4.曲柄的极位夹角Ɵ越大,机构的急回特性也越显著。

(√)5.铰链四杆机构中,传动角越大,机构传力性能越高。

(√)6.在实际生产中,机构的“死点”位置对工作都是不利的,处处都要考虑克服。

(×)7.曲柄滑块机构是由曲柄摇杆机构演化而来的。

(√)8.曲柄滑块机构曲柄为主动件时,有死点位置。

(×)9.对于曲柄滑块机构来说,取不同的构件做机架,可以得到定块机构、摇块机构和导杆机构等。

(√)10.构件的强度要求,就是构件有足够的抵抗变形的能力。

(×)11.构件的刚度要求,就是构件有足够的抵抗破坏的能力。

(×)12.下图所示的平面四杆机构中,各杆长度分别为a=25mm、b=90mm、c=75mm、d=100mm。

若杆AB是机构的主动件,AD为机架,机构是_______。

(B )A.双曲柄机构B.曲柄摇杆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13.根据下图所示机构的尺寸和机架判断铰链四杆机构是_______。

(C )A.双曲柄机构B.曲柄摇杆机构C.双摇杆机构D.曲柄滑块机构14.在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双曲柄机构,其机架应取_______。

(A )A.最短杆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D.任何一杆15.平面四杆机构无急回特性时,行程速比系数_______。

(C )A.大于1B.小于1C.等于1D.等于016.为保证四杆机构良好的传力性能,_______不应小于最小许用值。

(B )A.压力角B.传动角C.极位夹角D.啮合角17.曲柄滑块机构中,曲柄为主动件时,_______为死点位置。

(C )A.曲柄与连杆共线时的位置B.摇杆与连杆共线时的位置C.不存在D.曲柄与连杆成90°18.凸轮机构从动杆的运动规律,是由凸轮的_______所决定的。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2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2

《机械设计基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个选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正确选项前的字母填在题后的括号内。

1.在如图所示的齿轮—凸轮轴系中,轴4称为( )A零件B.机构C.构件D.部件2.若组成运动副的两构件间的相对运动是移动,则称这种运动副为( )A.转动副B.移动副C.球面副D.螺旋副3.渐开线齿轮的齿廓曲线形状取决于( )A.分度圆B.齿顶圆C.齿根圆D.基圆4.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5.一般转速的滚动轴承计算准则为( )A.进行静强度计算B.进行极限转速计算C.进行疲劳寿命计算D.进行热平衡计算6.柴油机曲轴中部的轴承应采用( )A.整体式滑动轴承B. 剖分式滑动轴承C.深沟球轴承D.圆锥滚子轴承7.螺纹联接的自锁条件为( )A.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B.螺纹升角>摩擦角C.螺纹升角≥摩擦角D.螺纹升角≥当量摩擦角8.机械运转不均匀系数是用来描述机械运转不均匀程度的重要参数,其表达式为( )A.σωω=-max min B.σωω=+max min2 C.σωωω=-max minm D.σωωωω=-+max minmax min9.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 )A.从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B.从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C.主动件与连杆共线位置D.主动件与机架共线位置10.当轴的转速较低,且只承受较大的径向载荷时,宜选用( )A.深沟球轴承B.推力球轴承C.圆柱滚子轴承D.圆锥滚子轴承11.作单向运转的转轴,其弯曲应力的变化特征是( )A.对称循环B.脉动循环C.恒定不变D.非对称循环12.在一般机械传动中,若需要采用带传动时,应优先选用( )A.圆型带传动B.同步带传动C.V型带传动D.平型带传动13.铰链四杆机构中,若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则为了获得曲柄摇杆机构,其机架应取( )A.最短杆B.最短杆的相邻杆C.最短杆的相对杆D.任何一杆14.若被联接件之一厚度较大、材料较软、强度较低、需要经常装拆时,宜采用( )A.螺栓联接B.双头螺柱联接C.螺钉联接D.紧定螺钉联接15.在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A.将产生刚性冲击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16.与标准直齿圆柱齿轮的复合齿轮形系数YFS值有关的参数是( )A.工作齿宽bB.模数mC.齿数zD.压力角α17.齿轮传动中,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 )A.齿根部分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C.齿顶部分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分18.普通圆柱蜗杆传动的正确啮合条件是( ) (注:下标t表示端面,a表示轴向,1表示蜗杆、2表示蜗轮)A.mt1=ma2, αt1=αa2,γ=βB.ma1=mt2, αa1=αt2,γ=βC.mt1=ma2, αt1=αa2,γ=-βD.ma1=ma2, αa1=αt2,γ=-β19.下列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的相对位移并可缓冲、吸振的是( )A.凸缘联轴器B.齿式联轴器C.万向联轴器D.弹性柱销联轴器20.带传动的主要失效形式是带的( )A.疲劳拉断和打滑B.磨损和胶合C.胶合和打滑D.磨损和疲劳点蚀二、填空题(本大题共10小题,每小题1分,共10分)21.在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构的运动状况和________。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 第2版-部分习题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部分习题答案第一章1-1.各种机器尽管有着不同的形式、构造和用途,然而都具有下列三个共同特征:①机器是人为的多种实体的组合;②各部分之间具有确定的相对运动;③能完成有效的机械功或变换机械能。

机器是由一个或几个机构组成的,机构仅具有机器的前两个特征,它被用来传递运动或变换运动形式。

若单纯从结构和运动的观点看,机器和机构并无区别,因此,通常把机器和机构统称为机械。

1-2. 都是机器。

1-3.①杀车机构;有手柄、软轴、刹车片等。

②驱动机构;有脚踏板、链条、链轮后轴,前轴等。

第二章2-2.问题一:绘制机构运动简图的目的是便于机构设计和分析。

问题二:(1)分析机构的运动原理和结构情况,确定其原动件、机架、执行部分和传动部分。

(2)沿着运动传递路线,逐一分析每个构件间相对运动的性质,以确定运动副的类型和数目。

(3)选择视图平面,通常可选择机械中多数构件的运动平面为视图平面,必要时也可选择两个或两个以上的视图平面,然后将其画到同一图面上。

(4)选择适当的比例尺,定出各运动副的相对位置,并用各运动副的代表符号、常用机构的运动简图符号和简单的线条来绘制机构运动简图。

(5)从原动件开始,按传动顺序标出各构件的编号和运动副的代号。

在原动件上标出箭头以表示其运动方向。

问题三: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是:F>0,机构原动件的数目等于机构自由度的数目。

2-3.答:铰链四杆机构有三种类型:它们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和双摇杆机构。

铰链四杆机构具有曲柄的条件是:(1)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2)连架杆和机架中必有一杆是最短杆。

根据曲柄存在条件还可得到如下推论:1)当最短杆与最长杆长度之和大于其余两杆长度之和时,则不论取何杆为机架,都只能得到双摇杆机构。

2)若四杆机构中最短杆与最长杆之和小于或等于其余两杆之和,当最短杆的邻边是机架时,机构成为曲柄摇杆机构;当最短杆本身为机架时成为双曲柄机构;当最短杆是连杆时成为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二)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及答案(二)

机械设计基础复习试题一一、单项选择题(本大题共20小题,每小题2分,共40分)在每小题列出的四个备选项中只有一个是符合题目要求的,请将其代码填写在题后的括号内。

错选、多选或未选均无分。

1.在如图所示的单缸四冲程内燃机中,序号1和10的组合是( A )A.机构B.构件C.零件D.部件2.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 A )A.机构的自由度数目等于主动件数目B.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主动件数目C.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小于主动件数目D.机构的自由度数目大于等于主动件数目3.在下列平面四杆机构中,无急回性质的机构是( C )。

A.曲柄摇杆机构B.摆动导杆机构C.对心曲柄滑块机构D.偏心曲柄滑块机构4.滚子推杆盘形凸轮机构设计中,为避免凸轮实际轮廓曲线失真,正确的方法是( D )A.增大滚子半径B.增加从动件长度C.减小基圆半径D.增大基圆半径5.在设计直动滚子从动件盘形凸轮机构时,若出现运动失真现象,则应( B )A.减小凸轮基圆半径B.增大凸轮基圆半径C.增大滚子半径D.增大从动件长度6.在承受横向载荷的普通紧螺栓联接中,螺栓杆所受应力为(C)A.扭切应力B.拉应力C.扭切应力和拉应力D.扭切应力或拉应力7.普通平键传递扭矩是靠键的( C )A.顶面B.底面C.侧面D.端面8.带传动中,υ1为主动轮圆周速度,υ2为从动轮圆周速度,υ为带速,这些速度之间存在的关系是( B )A.υ1=υ2=υB.υ1>υ>υ2C.υ1<υ<υ2D.υ1=υ>υ29.带传动正常工作时不能保证准确的传动比是因为( A )A.带存在弹性滑动B.带容易变形和磨损C.带在带轮上打滑D.带的材料不符合虎克定律10.一对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m=2mm,z1=18,z2=43,实际中心距a'=62mm,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C )A.节圆小于分度圆B.节圆与分度圆重合C.节圆大于分度圆D.分度圆的大小取决于中心距11.在安装标准直齿圆柱齿轮时,若实际中心距大于标准中心距,则将使( C )A.重合度变大B.定角速比无法保证C.啮合角变大D.分度圆压力角变小12.齿轮传动中的齿面接触应力变化特征可简化为( A )A.脉动循环变应力B.对称循环变应力C.不变化的静应力D.无规律变应力13.齿轮传动中,轮齿齿面的疲劳点蚀经常发生在( B )A.齿根部分 B.靠近节线处的齿根部分C.齿顶部分 D.靠近节线处的齿顶部分14.在传动中,各齿轮轴线位置固定不动的轮系称为( B )A.周转轮系B.定轴轮系C.行星轮系D.混合轮系15.在下列四种类型的联轴器中,能补偿两轴相对位移以及可缓和冲击、吸收振动的是( D )A.凸缘联轴器B.齿式联轴器;C.万向联轴器D.弹性柱销联轴器。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和答案《机械设计基础》是机械工程专业的一门重要课程,涵盖了机械设计的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

下面是一份试题和答案,希望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一、选择题1、下列哪个零件不属于标准件?() A. 螺栓 B. 轴承 C. 齿轮 D. 连杆答案:D. 连杆2、在机械设计中,哪种材料具有较好的耐磨性和耐腐蚀性?() A. 铝合金 B. 钢 C. 聚合物 D. 陶瓷答案:D. 陶瓷3、下列哪个零件是机械传动系统中的核心零件?() A. 轴 B. 轴承 C. 齿轮 D. 联轴器答案:C. 齿轮4、下列哪个参数是用来描述齿轮的尺寸大小的?() A. 模数 B. 压力角 C. 齿数 D. 螺旋角答案:A. 模数5、下列哪个零件属于常用件?() A. 弹簧 B. 滚动轴承 C. 联轴器 D. 滑动轴承答案:A. 弹簧二、填空题1、机械设计的基本要求包括________、、、和。

答案:使用性能好、经济性好、可靠性高、安全可靠、环保性好2、根据轴的承载情况,轴可分为________、和。

答案:心轴、传动轴、转轴3、机械传动系统一般由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组成。

答案:原动机、传动装置、工作机构、控制系统4、齿轮的失效形式有________、________、和。

答案:轮齿折断、齿面磨损、齿面胶合、齿面点蚀5、弹簧的特性线有________、和。

答案:直线型、抛物线型、对数型三、简答题1、请简述机械设计在工业设计中的重要性。

答案:机械设计在工业设计中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

机械设计为产品的实现提供了技术和美学的支撑,是产品性能和使用寿命的重要保障。

同时,机械设计的美学价值也在现代工业设计中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成为产品外观和结构设计的灵感来源。

2、请说明机械零件常用金属材料应具备哪些性能。

答案:机械零件常用金属材料应具备以下性能:力学性能,包括强度、硬度、塑性和韧性等;物理性能,如导热性、导电性和密度等;化学性能,如耐腐蚀性和抗氧化性等;工艺性能,如铸造性、焊接性、切削加工性和热处理性等。

[东北大学]21秋《机械设计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

[东北大学]21秋《机械设计基础》在线作业2--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在线平时作业2试卷总分:100 得分:100一、单选题 (共 10 道试题,共 50 分)1.在螺栓连接中,有时在一个螺栓上采用双螺母,其目的是()。

A 提高强度 B 提高刚度 C 防松 D 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A.->提高强度<-B.->提高刚度<-C.->防松<-D.->减小每圈螺纹牙上的受力<-参考选择->:C2.用于连接的螺纹牙型为三角形,这是因为()。

<-A.->压根强度高,自锁性能好<-B.->传动效率高<-C.->防振性能好<-D.->自锁性能差<-参考选择->:A3.为使机构顺利通过死点,常采用在高速轴上装()增大惯性。

A 齿轮 B 飞轮 C 凸轮D 蜗轮<-A.->齿轮<-B.->飞轮<-C.->凸轮<-D.->蜗轮<-参考选择->:B4.普通V带传动是依靠()来传递运动和动力的。

A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 B 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 带的紧边拉力 D 带的松边拉力<-A.->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正压力<-B.->带与带轮接触面之间的摩擦力<-C.->带的紧边拉力<-D.->带的松边拉力<-参考选择->:B5.凸轮机构的从动件选用等加速等减速运动规律时,其从动件的运动()。

A 将产生刚性冲击 B 将产生柔性冲击 C 没有冲击 D 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A.->将产生刚性冲击<-B.->将产生柔性冲击<-C.->没有冲击<-D.->既有刚性冲击又有柔性冲击<-参考选择->:B6.()轮系中两个中心轮都是运动的。

A 定轴 B 周转 C 行星 D 差动。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2真题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2真题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库及答案2真题机械设计基础一、填空(每空1分)T-1-1-01-2-3、构件是机器的运动单元体;零件是机器的制造单元体;部件是机器的装配单元体。

T-2-2-02-2-4、平面运动副可分为和,低副又可分为和。

T-2-2-03-2-2、运动副是使两构件接触,同时又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一种联接。

平面运动副可分为低副和高副T-2-2-04-2-1、平面运动副的最大约束数为。

T-2-2-05-2-1、机构具有确定相对运动的条件是机构的自由度数目主动件数目。

T-2-2-06-2-1、在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构的工作情况和受力情况T-2-2-07-2-1、平面机构中,两构件通过点、线接触而构成的运动副称为高副T-3-2-08-2-2、机构处于压力角α=90°时的位置,称机构的死点位置。

曲柄摇杆机构,当曲柄为原动件时,机构无死点位置,而当摇杆为原动件时,机构有死点位置。

T-3-2-09-2-2、铰链四杆机构的死点位置发生在从动件与连杆位置。

T-3-2-10-2-1、在曲柄摇杆机构中,当曲柄等速转动时,摇杆往复摆动的平均速度不同的运动特性称为:回特性T-3-2-11-2-1、摆动导杆机构的极位夹角与导杆摆角的关系为。

T-4-2-12-2-3、凸轮机构是由机架、凸轮、从动件三个基本构件组成的。

T-5-1-13-2-1、螺旋机构的工作原理是将螺旋运动转化为运动。

T-6-2-14-2-1、为保证带传动的工作能力,一般规定小带轮的包角α。

T-6-7-15-2-3、链传动是由主动链轮、从动链轮、绕链轮上链条所组成。

T-6-7-16-2-3、链传动和带传动都属于传动。

T-7-2-17-3-6、齿轮啮合时,当主动齿轮的齿根_推动从动齿轮的齿顶,一对轮齿开始进入啮合,所以开始啮合点应为从动轮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当主动齿轮的齿顶推动从动齿轮的齿根,两轮齿即将脱离啮合,所以终止啮合点为主动轮齿顶圆与啮合线的交点。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2)

《机械设计基础》答案.. (2)
解:离心力为:
离心力与重力之比为:
8-4 如图所示盘形回转件,经静平衡试验得知,其不平衡质径积 等于 ,方向沿 。由于结构限制,不允许在与 相反方向上加平衡质量,只允许在 和 方向各加一个质径积来进行平衡。求 和 的数值。
解:依题意可得:
于是可解得:
8-5 如图所示盘形回转件上有4个偏置质量,已知 , , , , , , , ,设所有不平衡质量分布在同一回转面内,问应在什么方位、加多大的平衡质径积才能达到平衡?
解:(1)推程:
推程角:
从动件的位移方程:
从动件的行程:
00
500
1000
1500
(mm)
0
2.01
27.99
30
(2)回程:
回程角:
从动件的位移方程:
00
400
800
1200
(mm)
30
27.99
2.01
0
于是可以作出如下的凸轮的理论轮廓曲线,再作一系列的滚子,绘制内包络线,就得到凸轮的实际轮廓曲线(略)
5-1 在题5-1图所示双级蜗轮传动中,已知右旋蜗杆1的转向如图所示,试判断蜗轮2和蜗轮3的转向,用箭头表示。
5-2 在题5-2图所示轮系中,已知 , , , , , , (右旋), , ,若 ,求齿条6线速度 的大小和方向。
解:
方向为水平向右。
5-3 在题5-3图所示钟表传动示意图中,E为擒纵轮,N为发条盘,S、M、H分别为秒针、分针、时针。设 , , , , , , , , , , , ,求秒针与分针的传动比 和分针与时针的传动比 。

方向如图中所示
当 时
方向如图中所示
第二章 平面连杆机构
2-1 试根据题2-1图所注明的尺寸判断下列铰链四杆机构是曲柄摇杆机构、双曲柄机构还是双摇杆机构。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二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二及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试题二及答案一、填空题:(每空1分,共30分)1、力偶矩的、和称为力偶的三要素。

2、两构件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必然、、,但分别作用于两个构件上。

3、机器或机构各部分之间应具有运动。

4、一平面铰链四杆机构的各杆长度分别为a=350mm,b=600mm,c=200mm,d=700mm;(1) 当取 c 杆为机架时,它为机构;(2)当取d杆为机架时,则为。

5、渐开线标准直齿圆柱齿轮传动,正确啮合条件是。

6、分度圆上的压力角等于,摸数取的是值,齿厚和齿槽宽的齿轮,称为标准齿轮。

7、槽轮机构能把主动轴的等速连续,转换成从动轴的周期性的运动。

8、槽轮机构、,在进入和脱离啮合时。

但在运动过程中的加速度变化较大,冲击较严重,因而不适用于。

9、在材料、热处理及几何参数均相同的直齿圆柱、斜齿圆柱和直齿圆锥三种齿轮传动中,承载能力最高的是传动,承载能力最低的是传动。

10、齿轮传动的润滑方式主要根据齿轮的选择。

闭式齿轮传动采用油浴润滑时的油量根据确定。

11、带传动的失效形式有和。

12、传动带中的的工作应力包括、和。

13、根据轮系中各个齿轮的几何轴线的位置是否变动,轮系可分为三类:、和混合轮系。

二、选择题:(每题1分,共12分)1、如果力R是F1、F2二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R=F1+F2,则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

A.必有R=F1+F2;B.不可能有R=F1+F2;C.必有R>F1,R>F2; D可能有R<F1,R<F2。

2、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

A. 必汇交于一点;B. 必互相平行;C. 必都为零;D. 必位于同一平面内。

3、等截面直杆在两个外力的作用下发生轴向压缩变形时,这对外力所具备的特点一定是等值、( )。

A. 反向、共线;B. 反向,过截面形心;C. 方向相对,作用线与杆轴线重合;D方向相对,沿同一直线作用。

4、轴向拉伸杆,正应力最大的截面和剪应力最大的截面( )A. 分别是横截面、450斜截面;B. 都是横截面;C. 分别是450斜截面、横截面;D. 都是450斜截面。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2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2

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2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2在机械设计领域中,练习题是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练习题的解答可以巩固和提升我们的机械设计能力。

本文将为大家提供机械设计基础练习题答案2,希望对大家的学习和提高有所帮助。

1. 问题:一个直径为100mm的圆盘,要在上面加工一个直径为60mm的孔,孔的中心离圆盘边缘的距离为30mm,请问孔的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是多少?解答:根据题意,我们可以通过几何关系来求解。

首先,圆盘的直径为100mm,所以半径为50mm。

孔的直径为60mm,所以半径为30mm。

孔的中心到圆盘边缘的距离为30mm。

我们可以通过勾股定理来求解孔的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

设孔的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为x,则根据勾股定理,有:x^2 + 30^2 = 50^2x^2 + 900 = 2500x^2 = 2500 - 900x^2 = 1600x = √1600x = 40所以,孔的中心到圆盘中心的距离为40mm。

2. 问题:一个机械零件由两个相同的圆柱体组成,直径分别为40mm和60mm,长度分别为80mm和120mm。

请问这个机械零件的体积是多少?解答:根据题意,我们可以将这个机械零件看作是两个圆柱体的组合。

首先,计算直径为40mm的圆柱体的体积:V1 = π * (40/2)^2 * 80V1 = 3.14 * 20^2 * 80V1 = 3.14 * 400 * 80V1 = 100352然后,计算直径为60mm的圆柱体的体积:V2 = π * (60/2)^2 * 120V2 = 3.14 * 30^2 * 120V2 = 3.14 * 900 * 120V2 = 339120最后,将两个圆柱体的体积相加得到机械零件的总体积:V = V1 + V2V = 100352 + 339120V = 439472所以,这个机械零件的体积为439472 mm^3。

3. 问题:一个直径为80mm的圆柱体,要在上面加工一个直径为60mm的凹槽,凹槽的深度为20mm。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2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2

3-8解:机构为双螺旋机构:当S A 、S B 旋向相同时——差动螺旋机构;当S A 、S B 旋向相反时——复式螺旋机构。

(原图示的手柄转向不甚明了)确定手柄的转向:从右端向左端看去,令手柄的转向为顺时针,则:① S A 、S B 均为右旋时,按式3-7: mm 5.02)56(2)S -(S L B A =⨯-==πππφ;螺母的移动方向,由S A (大者)确定——带动螺母:向左移动;② S A 为左旋,S B 均为右旋时,按式3-8:mm 5.52)56(2)S (S L B A =⨯+=+=πππφ螺母的移动方向,由S A (大者)确定——带动螺母:向右移动;3-8解:机构为一差动螺旋机构,按式3-7: m m 00069.03601)125.1(360)S -(S L 00B A =⨯-==φ;8-1 图示轮系中,已知各标准齿轮的齿数为z 1=18,z 2=20,z 3=55,22'3=z ,z 4=30,22'4=z ,z 5=34,试计算传动比15i (教材中的图有误,按下图)。

题8-1图解:此轮系为一平面定轴轮系。

85.52222201834305520Z Z Z Z Z Z Z Z )1(n n i '4'321543225115=⨯⨯⨯⨯⨯⨯=-==; i 15为“+”,说明n 5与n 1转向相同(并用画箭头法进行了验证);8-2 在图示的齿轮系中,已知各齿轮的齿数(图中括弧内数字),3’为单头右旋蜗杆,求传动比i 15。

题8-2图解:此轮系为一空间定轴轮系。

90301252030603025Z Z Z Z Z Z Z Z n n i '4'32154325115=⨯⨯⨯⨯⨯⨯===;各齿轮转向如图所示。

注:此轮系为一空间定轴轮系,故各齿轮间的转向关系断不可以用(-1)m 来判断和表示。

8-4 图示轮系中已知各轮齿数:z 1=25,z 2=50,z 3=18,z 4=21,z 5=31,z 6=1,z 7=30,z 8=20,若齿条模数m=4mm ,齿轮1的转速n 1=940r/min ,转向如图中所示。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测验题 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测验题 参考答案

《机械设计基础》第二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测验题班级:姓名:学号:成绩:一、填空题(每空2分,共16分)1. 机构具有确定运动的条件:机构的原动件数目=机构的自由度数。

2. 计算平面机构自由度的公式为 F=3n-(2PL +PH),应用此公式时应注意判断是否有复合铰链、局部自由度及虚约束。

3. 某平面机构有5个低副,1个高副,机构自由度为1,则该机构具有5个构件。

4. 在平面机构中,具有2个约束的运动副是低副,具有1个约束的运动副是高副。

二、单选题(每题2分,共20分)1.以下不属于机器的执行部分的是()。

A 数控机床的刀架B 工业机器人手臂C 汽车的车轮D 空气压缩机2.()保留了2个自由度,带进了一个约束。

A 高副B 移动副C 转动副D 低副3. 若复合铰链处有5个构件汇集在一起,应有()个转动副。

A 4B 3C 2D 54.在比例尺μl=20 mm/mm 的机构运动简图中,量得一构件的长度是10mm,则该构件的实际长度为()mm。

A 20B 50C 200D 5005.两个以上的构件共用同一转动轴线,所构成的转动副称为()。

A 复合铰链B 局部自由度C 虚约束D 单一铰链6.计算机构自由度时,对于局部自由度应()。

A 除去不计B 考虑C 部分考虑D 转化成虚约束7.火车车轮在轨道上转动,车轮与轨道构成()副。

A 移动B 高C 低D 转动8.在机构中采用虚约束的目的是为了改善机构的运动状况和()。

A 美观B 对称C 受力情况D 增加重量9. 为使机构运动简图能够完全反映机构的运动特性,则运动简图相对于与实际机构的()应相同。

A 构件数、运动副的类型及数目B 构件的运动尺寸C 机架和原动件D 以上都是10.计算机构自由度时,若计入虚约束,则机构的自由度就会()A 增多B 减少C 不变三、判断题(每题2分,共20分)1.一个作平面运动的构件有2个独立运动的自由度。

(×)2.平面低副机构中,每个转动副和移动副所引入的约束条件是相同的。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完整版(可编辑)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完整版(可编辑)

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课后答案(1-18章全) 完整版机械设计基础课后习题答案第三版高等教育出版社目录第1章机械设计概述1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 3第3章平面机构的结构分析12第4章平面连杆机构16第5章凸轮机构 36第6章间歇运动机构46第7章螺纹连接与螺旋传动48第8章带传动60第9章链传动73第10章齿轮传动80第11章蜗杆传动112第12章齿轮系124第13章机械传动设计131第14章轴和轴毂连接133第15章轴承138第16章其他常用零、部件152第17章机械的平衡与调速156第18章机械设计CAD简介163机械设计概述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分为哪几个阶段?各阶段的主要内容是什么?答:机械设计过程通常可分为以下几个阶段:1.产品规划主要工作是提出设计任务和明确设计要求。

2.方案设计在满足设计任务书中设计具体要求的前提下,由设计人员构思出多种可行方案并进行分析比较,从中优选出一种功能满足要求、工作性能可靠、结构设计可靠、结构设计可行、成本低廉的方案。

3.技术设计完成总体设计、部件设计、零件设计等。

4.制造及试验制造出样机、试用、修改、鉴定。

常见的失效形式有哪几种?答:断裂,过量变形,表面失效,破坏正常工作条件引起的失效等几种。

什么叫工作能力?计算准则是如何得出的?答:工作能力为指零件在一定的工作条件下抵抗可能出现的失效的能力。

对于载荷而言称为承载能力。

根据不同的失效原因建立起来的工作能力判定条件。

标准化的重要意义是什么?答:标准化的重要意义可使零件、部件的种类减少,简化生产管理过程,降低成本,保证产品的质量,缩短生产周期。

第2章摩擦、磨损及润滑概述按摩擦副表面间的润滑状态,摩擦可分为哪几类?各有何特点?答:摩擦副可分为四类:干摩擦、液体摩擦、边界摩擦和混合摩擦。

干摩擦的特点是两物体间无任何润滑剂和保护膜,摩擦系数及摩擦阻力最大,磨损最严重,在接触区内出现了粘着和梨刨现象。

液体摩擦的特点是两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被液体油膜完全隔开,摩擦系数极小,摩擦是在液体的分子间进行的,称为液体润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械设计基础》参考答案-习题1
1-1 填空
1、外力指作用在构件上的各种形式的载荷,包括重力、推力、拉力、转动力矩等。

2、平衡指构件处于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状态。

3、力的三要素是指力的大小、方向和作用点。

4、力偶矩的大小、转向和作用平面称为力偶的三要素。

5、两构件相互作用时,它们之间的作用与反作用力必然等值、反向、共线,但分别作用于两个构件上。

6、参照平面力系分类定义,可将各力作用线汇交于一点的空间力系称为空间汇交力系;将各力作用线相互平行的空间力系称为空间平行力系;将作用线在空间任意分布的一群力称为空间任意力系。

1-2 选择
1、如果力R是F1、F2二力的合力,用矢量方程表示为R=F1+F2,则三力大小之间的关系为( D )。

A.必有R=F1+F2;
B.不可能有R=F1+F2;
C.必有R>F1,R>F2; D可能有R<F1,R<F2。

2、刚体受三力作用而处于平衡状态,则此三力的作用线( D )。

A. 必汇交于一点;
B. 必互相平行;
C. 必都为零;
D. 必位于同一平面内。

3、力偶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为( C ).
A.只能使物体转动;B. 只能使物体移动; C. 既能使物体转动,又能使物体移动; D. 它与力对物体产生的运动效应有时相同,有时不同。

4、关于平面力系的主矢和主矩,以下表述中正确的是( A )
A.主矢的大小、方向与简化中心无关;B. 主矩的大小、转向一定与简化中心的选择有关;
C. 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何一点简化结果为一合力;
D. 当平面力系对某点的主矩不为零时,该力系向任一点简化的结果均不可能为一合力。

5、下列表述中正确的是( D )
A.任何平面力系都具有三个独立的平衡方程式;B. 任何平面力系只能列出三个平衡方程式;
C. 在平面力系的平衡方程式的基本形式中,两个投影轴必须相互垂直;
D. 平面力系如果平衡,该力系在任意选取的投影轴上投影的代数和必为零
6、下列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B )
A. 力矩与力偶矩的量纲相同;
B. 力不能平衡力偶;
C. 一个力不能平衡一个力偶;
D. 力偶对任一点之矩等于其力偶矩,力偶中两个力对任一轴的投影代数和等于零。

1-3 分析计算
1、如图所示,三铰拱桥又左右两拱铰接而成,在BC作用一主动力。

忽略各拱的自重,分别画出拱AC、BC的受力图。

题1-3-1图
解:(1)选AC拱为研究对象,画分离体,AC杆为二力杆。

受力如图
(2)选BC拱为研究对象,画出分析体,三力汇交原理。

2、支架如图所示,由杆AB 与AC 组成,A 、B 、C 处均为铰链,在圆柱销A 上悬挂重量为G 的重物,试求杆AB 与杆AC 所受的力。

题1-3-2图
解:(1)取圆柱销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作用于圆柱销上有重力G ,杆AB 和AC 的反力FAB 和FAC; 因杆AB 和AC 均为二力杆,指向暂假设如图示。

圆柱销受力如图所示,显然这是一个平面汇交的平衡力系。

(2)列平衡方程
0:cos6000:sin 600AB AC AC X F F Y F G ⎧=--=⎪⎨=--=⎪⎩∑∑
2 1.153
0.58AC
AB
F G G F G ⎧
=-=-⎪⇒⎨⎪=⎩
3、图示为一夹紧机构,杆AB 和BC 的长度相等,各杆自重忽略不计,A 、B 、C 处为铰链连接。

已知BD 杆受压力F =3kN , h =200mm ,l =1500mm 。

求压块C 加于工件的压力。

题1-3-3图
解: (1) 取DB 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0:cos cos 00:
sin sin 0
AB BC AB BC X F F Y F F F αααα=-==+-=∑∑
2sin AB BC F F F α
==
(2) 取压块C 杆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列平衡方程
0:
cos 0
C X Q F α=-+=∑
cos cos 2sin 2tan 11.25()2C F F
Q F F l
kN h
αααα
===
=
⋅=
4、图示悬臂梁AB 作用有集度为q =4kN/m 的均布载荷及集中载荷F =5kN 。

已知α=25°, l =3m ,求固定端A 的约束反力。

题1-3-4图
解: (1) 取梁AB 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2) 列平衡方程
0:sin 00:
cos 0
()0:cos 02A A A A X X F Y Y F ql l m F m Fl ql ααα=+==--==--⋅
=∑∑∑
可得:
sin ......cos ......cos ......
2A A A X F Y F ql l
m Fl ql ααα=-==+==+⋅=
5、梯子AB 靠在墙上,重200 N ,如图所示。

梯子长为l ,并与水平面交角θ=60°。

已知接触面间的摩擦系数均为0.25。

今有一重650 N 的人沿梯子上爬,问人所能达到的最高点C 到A 点的距离s 应为多少?
题1-3-5图
解 当人沿梯子向上, 达到最高点C 时, 梯子处于临界状态, 梯子即将滑动, A 点和B 点同时达到最大静摩擦力, 所以受力分析时以梯子
AB 为研究对象, 加上A 、B 处的摩擦力, 大小为Fmax , 方向与A 、B 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 再按平面任意力系的平衡方程求解。

(1)以梯子为研究对象画受力图, 如图所示
(2)列平衡方程
∑F x =0, F NB -F sA =0 ① ∑F y =0, F NA +F sB -P -P 1=0 ②
∑M A (F )=0, -F NB lsin θ-F sB l co s θ+P ·(l/2)co s θ+P 1s co s θ=0③
其中:
F sA =f s F NA ④ F sB =f s F NB ⑤
把数据fs =0.25, P =200 N , P 1=650 N 代入, 解得 s =0.456l
6、如图所示,支柱AB 下端为球形铰链,BC 、BD 为两绳索,F =7.2kN 。

不计支柱的自重,求柱及绳索受到的力。

题1-3-6图
解 (1)取B 铰为研究对象,画出其受力图。

由图可知,立柱AB 、绳索BC 与BD 对B 铰的作用力及主动力F 共同组成空间汇交力系而平衡。

(2)按图中的坐标系列平衡方程
0x F =∑,sin cos 0AB BD F F γϕ⋅⋅-= ① 0y
F =∑,sin sin 0AB BC F F γϕ⋅⋅-= ② 0z
F
=∑,cos 0AB F F γ⋅-= ③
由图中给定的尺寸可知:
22
2
2
2
800900sin 0.70838009001200γ+=
=++,2
2
2
1200
cos 0.70598009001200
γ=
=++
22800cos 0.6644800900ϕ==+,22900
sin 0.7474800900
ϕ==+
(3)求解未知量。

将上面各三角函数值代入平衡方程①、②、③并联立求解,得立柱AB 、绳索BC 与BD 受力为:
10.2kN AB F =, 5.4kN BC F =, 4.8kN BD F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