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肾病五大分期

合集下载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5期
据糖尿病肾病的病程和病理生理演变过程,一般糖尿病肾病分为以下五期:(1)肾小球高滤过和肾脏肥大期。

这种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血糖控制后可以得到部分缓解。

本期没有病理组织学损伤。

(2)正常白蛋白尿期:GFR高出正常水平。

肾脏病理表现为GBM 增厚,系膜区基质增多,运动后尿白蛋白排出率(UAE)升高(>20
μg/min),休息后恢复正常。

如果在这一期能良好的控制血糖,病人可以长期稳定处于该期。

(3)早期糖尿病肾病期,又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

GFR开始下降到正常。

肾脏病理出现肾小球结节样病变和小动脉玻璃样变。

UAE持续升高至20~200μg/min 从而出现微量白蛋白尿。

本期病人血压升高。

经ACEI或ARB类药物治疗,可减少尿白蛋白排出,延缓肾脏病进展。

(4)临床糖尿病肾病期。

病理上出现典型的K-W结节。

持续性大量白蛋白尿(UAE>200μg/min)或蛋白尿大于500mg/d,约30%病人可出现肾病综合征,GFR持续下降。

该期的特点是尿蛋白不随GFR下降而减少。

病人一旦进入IV期,病情往往进行性发展,如不积极加以控制,GFR将平均每月下降
1ml/min。

(5)终末期肾衰竭。

GFR<10ml/min。

尿蛋白量因肾小球硬化而减少。

尿毒症症状明显,需要透析治疗。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2型糖尿病肾病是2型糖尿病患者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和预后。

因此,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早期诊断和分期是非常重要的。

目前,临床上常用的分期标准主要包括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UPR)两个指标。

根据这两个指标的不同组合,可以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有助于指导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

1. 分期标准。

(1)eGFR分期。

eGFR是评估肾小球滤过功能的重要指标,正常值为大约90ml/min/1.73m²。

根据eGFR值的不同,可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阶段:阶段1,eGFR≥90ml/min/1.73m²,正常或高,但伴有其他肾脏损害的证据。

阶段2,eGFR=60-89ml/min/1.73m²,轻度减退,伴有其他肾脏损害的证据。

阶段3,eGFR=30-59ml/min/1.73m²,中度减退。

阶段4,eGFR=15-29ml/min/1.73m²,重度减退。

阶段5,eGFR<15ml/min/1.73m²,肾衰竭。

(2)UPR分期。

UPR是评估肾小管蛋白排泄的指标,正常值为少于150mg/24h。

根据UPR值的不同,可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3个阶段:阶段A,UPR<30mg/24h,正常或微量白蛋白尿。

阶段B,UPR=30-300mg/24h,蛋白尿。

阶段C,UPR>300mg/24h,大量蛋白尿。

2. 临床意义。

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对临床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根据分期结果,可以制定相应的治疗方案,包括控制血糖、血压、血脂,减轻蛋白尿等。

同时,分期也有助于预测患者的预后,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3. 个体化治疗。

根据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可以进行个体化治疗。

对于早期分期的患者,重点是控制血糖和血压,延缓疾病进展;对于晚期分期的患者,除了血糖和血压控制外,还需要进行肾替代治疗,如透析或肾移植。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2型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2型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

肾脏是人体重要的排泄器官,负责排除代谢废物和调节水盐平衡。

然而,当糖尿病患者患上肾病时,肾脏功能受损,会导致水盐代谢紊乱、尿毒症等严重后果。

因此,对2型糖尿病肾病进行准确的分期和评估,对于及时干预和治疗具有重要意义。

目前,国际上对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主要采用了肾小球滤过率(eGFR)和尿蛋白排泄率(UACR)两个指标进行评估。

根据这两个指标的不同组合,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以便临床医生更好地进行干预和治疗。

首先,根据eGFR的水平,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5个阶段。

eGFR是反映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指标,通常情况下,eGFR的数值越高,表示肾小球滤过功能越好。

在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中,eGFR的水平被划分为,≥90ml/min/1.73m²为1期,60-89ml/min/1.73m²为2期,30-59ml/min/1.73m²为3期,15-29ml/min/1.73m²为4期,<15ml/min/1.73m²为5期。

通过eGFR的分期,可以更好地了解肾小球滤过功能的损害程度,为临床医生制定治疗方案提供重要参考。

其次,根据UACR的水平,也可以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3个阶段。

UACR是尿蛋白排泄率的指标,正常情况下,尿中排泄的蛋白质很少,但在肾脏病变时,尿中的蛋白质排泄率会明显增加。

根据UACR的水平,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A1期(正常/微量白蛋白尿),<30mg/g,A2期(中度白蛋白尿),30-300mg/g,A3期(重度白蛋白尿),>300mg/g。

通过UACR的分期,可以更好地了解肾脏蛋白质排泄的情况,为临床医生评估肾脏病变的程度提供重要依据。

综合考虑eGFR和UACR两个指标,可以将2型糖尿病肾病分为6个阶段,A1期,eGFR≥90ml/min/1.73m²,UACR<30mg/g;A2期,eGFR≥90ml/min/1.73m²,UACR≥30mg/g;A3期,eGFR60-89ml/min/1.73m²,UACR≥30mg/g;B1期,eGFR30-59ml/min/1.73m²,UACR≥30mg/g;B2期,eGFR15-29ml/min/1.73m²,UACR≥30mg/g;C期,eGFR<15ml/min/1.73m²,UACR≥30mg/g。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1糖尿病肾病的分期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NationalKidneyFoundation)发表的枟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枠(下称“指南” )指出,既往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肾病” (diabeticnephropathy,DN)这一专业术语应被“糖尿病肾脏疾病” (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所替代。

DKD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glomerulopa - thy),但是在内分泌界的指南中并没有对DKD这个名词特别重视,中文名称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参照1型糖尿病肾损害改变进行分期。

1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改变首先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然后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再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随着肾小球病变加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最后出现肾衰竭。

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对应出现的临床指标分别是正常蛋白尿,持续出现的尿微量蛋白(30~300μ g/d),继而持续大量蛋白尿( > 300μ d/d或尿蛋白 > 0畅5g),最后血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尿毒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正式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经过多次修改和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病程 > 3个月)的统称。

指南推荐糖尿病肾损害的程度和分级参照CKD分级(表1),根据患者的CKD分期制订定期监测的项目和治疗的计划。

表1临床常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及建议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GFR(ml/min)分期描述KDOQI分期GFR[ml/(min· 1 r .73m2)]分期描述临床建议≥90 S正常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50~80代偿期60~89肾功能轻度下降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25~50失代偿期治疗并发症30~59肾功能中度下降评价和10~25肾衰竭期15~29肾功能重度下降准备肾脏替代治疗10尿毒症期15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注:KDOQI: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DOI:10.3760/cma.j.issn.1008 - 1372.2014.02.005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科作者简介:裴剑浩,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一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代谢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的圣文森医学研究所和悉尼大学医学院附属皇家爱尔弗雷德王子医院访问学习在糖尿病指南中,无论美国还是我国的有关糖尿病肾病指南章节中并没有将CKD分期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分期,可能还是考虑到真正意义上的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考虑由血糖引起的肾病,其主要表现是以先出现微量蛋白尿后出现大量蛋白尿,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这在1型糖尿病中表现非常典型,但是在2型糖尿病就相对复杂,因为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对肾脏有很大影响的混杂因素,因此可能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是从2012年12月以来,由国际肾脏病学联合会(ISN)与国际激素协会联合编制的,针对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进行统一诊断、治疗和监测的新一代分期统一标准。

根据全球健康组织(WHO)的诊断标准,2型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如下:
(1)无肾损害(DKD-1):糖尿病持续24个月,没有发生肾脏损害,尿液化验中蛋白尿不超过30mg/gCr,血清血清肌酐(SCr)30ml/min未超过60ml/min,小于0.54mg/dl 或60μmol/L.
(4)严重肾损害(DKD-4):血清肌酐(SCr)为1.44mg/dl或160μmol/L以上,且显微镜检查显示肾脏损害的种类集中性损害出现,肾小球受累性增多或低分子量蛋白质排放量降低,或在小量尿液中发现血或蛋白尿症状.
(5)慢性肾衰竭(DKD-5):血清肌酐(SCr)超过1.44mg/dl或160μmol/L,肾脏功能衰竭,肾衰竭患者需要依赖葡萄糖负责性肾小室替代透析治疗,或通过肾移植治疗.
总之,2型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是以血清肌酐(SCr)以及尿液中蛋白尿的数值变化作为诊断参考,并兼顾显微镜检查显示肾脏损害程度,统一2型糖尿病患者肾脏损害诊断、治疗和监测的新一代分期统一标准。

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简介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患者最常见的并发症之一,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糖尿病肾病分为不同的阶段,根据肾小球滤过率(GFR)和尿蛋白排泄率等指标来进行分期,从而更好地评估病情严重程度并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延缓疾病的进展并提高患者的预后。

糖尿病肾病分期评估指标肾小球滤过率(GFR)GFR是评估肾脏功能的重要指标,用于反映肾小球对血液进行滤过的速率。

常用的测定方法有血中肌酐清除率(CCr)、尿中肌酐清除率(UCr)等。

GFR水平越低,肾脏功能受损程度越重。

尿蛋白排泄率(UPR)UPR是评估糖尿病肾病的主要指标之一,通过检测尿液中蛋白质的含量来评估肾小球滤过膜的通透性。

尿蛋白排泄率越高,说明肾脏受损程度越严重。

糖尿病肾病分期根据糖尿病肾病的临床特点和上述指标,糖尿病肾病通常分为五个阶段:阶段 1:正常肾功能在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正常,尿蛋白排泄率(UPR)低于正常范围。

患者通常没有肾脏症状,肾脏功能正常,不需要特殊的治疗,但需要定期监测肾功能。

阶段 2:肾损伤在此阶段,GFR略有降低,仍然在正常范围内,尿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但仍低于正常范围。

患者可能出现轻微的尿蛋白,但通常没有其他肾脏相关的症状。

建议控制血糖和血压,减少蛋白质摄入,并定期监测肾功能。

阶段 3:肾功能减退在此阶段,GFR明显降低,尿蛋白排泄率进一步升高。

患者可能出现水肿、高血压、贫血等肾脏相关的症状,需要进行积极的治疗,包括血糖控制、血压控制、控制蛋白质摄入、使用肾脏保护剂等。

阶段 4:肾功能衰竭在此阶段,GFR严重降低,尿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

患者可能出现明显的水肿、高血压、贫血等症状,肾脏功能显著受损。

此时需要进行透析治疗或考虑肾移植等替代治疗方式。

阶段 5:尿毒症期在此阶段,肾小球滤过率(GFR)极低,尿蛋白排泄率持续增高。

此时患者已经进入尿毒症期,肾脏无法正常发挥功能,需要长期进行透析治疗或考虑肾移植。

总结糖尿病肾病的分期评估有助于医生和患者了解疾病的严重程度,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糖尿病肾病:多见于糖尿病病程超过10年者,也是1型糖尿病病人的主要死亡原因。

其病理改变有3种类型:结节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弥漫性肾小球硬化型病变(最常见,对肾功能影响最大);渗出性病变。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一般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第I、II期为临床前期,第III、IV、V期为临床诊断。

I 期:通常表现为肾体积增大和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肾血浆流量(RPF)和肾小球毛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压增高。

这些变化与高血糖水平一致。

此期患者肾结构和功能无明显变化。

II 期:运动后微量白蛋白尿,此期肾小球已显示结构改变,肾小球基底膜(GBM)和系膜基质增加,GFR>150ml/min和白蛋白排泄率(AER)<30μg/min。

III期:持续微量白蛋白尿,AER常为20~200μg/min或UAE在30~300mg/24h,临床常规化验蛋白尿多为正常。

此期患者GFR大致正常,血压科轻度升高。

GBM增厚和系膜细胞增加较II期更明显,病理检查可见肾小球结节性和弥漫性病变,临床研究显示积极干预治疗科阻止或延缓大量蛋白尿的发生。

IV 期:为临床蛋白尿,ARE>200μg/min或UAE在300mg/24h或蛋白尿0.5g/24h。

此期血压增高,GFR开始进行性下降,水肿多较为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

肾小管功能障碍出现较早,近曲小管对水、钠以及糖重新吸收增加,病理显示GBM明显增厚,系膜基质明显增加。

T1DM诊断15~20年以及T2DM诊断5年以上者易发生IV期DN,该期患者常并发微血管并发症如视网膜病变、外周神经病变等。

V期:为尿毒症期(ESRD),可有尿毒症的临床表现,GFR进行性下降,持续蛋白尿,水肿,高血压,此期患者常伴发视网膜病变。

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

糖尿病肾病分期简介糖尿病肾病是指由于长期患有糖尿病而导致的肾功能损害的疾病。

根据肾功能损害的程度,糖尿病肾病可以分为不同的分期。

合理分期对于糖尿病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后评估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其诊断标准,以及每个分期的临床特征和治疗方案。

分期标准糖尿病肾病的分期主要基于患者的尿蛋白水平和肾小球滤过率(GFR)的变化。

以下是糖尿病肾病的分期标准:分期一:微量白蛋白尿期•尿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小于30毫克。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减低。

分期二:轻度尿蛋白尿期•尿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在30至300毫克之间。

•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或轻度减低。

•尿蛋白水平:24小时尿蛋白大于300毫克。

•肾小球滤过率:轻度至中度减低。

分期四:重度尿蛋白尿期•尿蛋白水平:持续的大量尿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中度至重度减低。

分期五:尿毒症期•尿蛋白水平:持续的大量尿蛋白。

•肾小球滤过率:严重减低。

分期特征和治疗方案分期一:微量白蛋白尿期分期一的糖尿病肾病患者通常没有明显的症状,仅在尿液检查中发现微量蛋白尿,肾功能基本正常。

治疗方案主要包括控制血糖和血压,定期监测肾功能和尿蛋白水平。

分期二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的尿蛋白水平较高,但肾功能仍然正常或轻度受损。

治疗方案包括严密控制血糖和血压,使用药物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ACE)抑制剂或血管紧张素-II受体拮抗剂(ARB),以减缓肾功能进一步恶化。

分期三:中度尿蛋白尿期分期三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的尿蛋白明显增高,肾功能中度受损。

此时除了血糖和血压的控制外,还应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血脂和血尿酸水平。

医生可能会根据患者的具体情况考虑使用其他降压药物。

分期四:重度尿蛋白尿期分期四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尿液中的尿蛋白持续大量排出,肾功能中度至重度受损。

治疗方案包括进一步限制蛋白质摄入,控制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并可能需要透析治疗。

分期五:尿毒症期分期五的糖尿病肾病患者已经发展为尿毒症,肾功能严重受损。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指南

糖尿病肾病诊疗1糖尿病肾病的分期2007年2月,美国国立肾脏病基金(NationalKidneyFoundation)发表的枟糖尿病及慢性肾脏病临床实践指南及专家建议枠(下称“指南”)指出,既往临床常用的“糖尿病肾病”(diabeticnephropathy,DN)这一专业术语应被“糖尿病肾脏疾病”(diabetickidneydisease,DKD)所替代。

DKD是指临床考虑由糖尿病引起的肾脏病变,如经肾穿刺病理检查证实则称为糖尿病肾小球病变(diabeticglomerulopa-thy),但是在内分泌界的指南中并没有对DKD这个名词特别重视,中文名称就更不用说了。

目前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参照1型糖尿病肾损害改变进行分期。

1型糖尿病肾损害的病理改变首先表现为肾小球高滤过,肾脏体积增大;然后肾小球基底膜轻度增厚及系膜基质轻度增宽;再者肾小球基底膜增厚及系膜基质增宽明显,小动脉壁出现玻璃样变;随着肾小球病变加重,部分肾小球硬化,灶状肾小管萎缩及间质纤维化;最后出现肾衰竭。

一系列的病理改变对应出现的临床指标分别是正常蛋白尿,持续出现的尿微量蛋白(30~300μg/d),继而持续大量蛋白尿(>300μd/d或尿蛋白>0畅5g),最后血肌酐升高,估算的肾小球滤过率(eGFR)降低,尿毒症相关的临床表现。

2002年美国肾脏病基金会(NKF)组织撰写的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KDOQI)中正式提出了慢性肾脏病(CKD)的定义及分期。

经过多次修改和确认,CKD取代了慢性肾衰竭(CRF)、慢性肾损伤(CRI)等名称,成为对各种原因所致慢性肾脏疾病(病程>3个月)的统称。

指南推荐糖尿病肾损害的程度和分级参照CKD分级(表1),根据患者的CKD分期制订定期监测的项目和治疗的计划。

表1临床常用的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及建议我国慢性肾功能不全分期GFR(ml/min)分期描述KDOQI分期GFR[ml/(min·1r .73m2)]分期描述临床建议≥90S 正常治疗合并症;延缓疾病进展;减少心血管疾患危险因素50~80代偿期60~89肾功能轻度下降估计疾病是否会进展和进展速度25~50失代偿期30~59肾功能中度下降评价和治疗并发症10~25肾衰竭期15~29肾功能重度下降准备肾脏替代治疗10尿毒症期15肾衰竭肾脏替代治疗注:KDOQI:肾脏病/透析临床实践指南DOI:10.3760/cma.j.issn.1008- 1372.2014.02.005作者单位:510080广州,广东省人民医院(广东省医学科学院)内分泌科作者简介:裴剑浩,广东省人民医院内分泌科主任医师,一病区主任,医学博士,广东省医学会糖尿病学术委员会委员,广东省医师协会代谢内分泌分会副主任委员,南方医科大学兼职教授,曾以访问学者身份在澳大利亚墨尔本大学附属的圣文森医学研究所和悉尼大学医学院附属皇家爱尔弗雷德王子医院访问学习在糖尿病指南中,无论美国还是我国的有关糖尿病肾病指南章节中并没有将CKD分期作为糖尿病肾病的主要临床分期,可能还是考虑到真正意义上的糖尿病肾病主要是考虑由血糖引起的肾病,其主要表现是以先出现微量蛋白尿后出现大量蛋白尿,最后出现肾功能衰竭的临床过程,这在1型糖尿病中表现非常典型,但是在2型糖尿病就相对复杂,因为患者可能合并高血压,血脂异常等对肾脏有很大影响的混杂因素,因此可能临床表现差异很大。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防治

糖尿病肾病的分期及防治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最严重的微血管并发症之一。

据国外的资料证实,由糖尿病肾病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人数比由其他因素导致肾功能衰竭的人数高17倍。

糖尿病肾病导致的尿毒症已成为糖尿病患者死亡的主要原因,由该原因导致死亡的糖尿病患者约占31岁以下糖尿病患者的27%~31%。

据统计,在我国的糖尿病患者中并发肾病的占1/3以上,并发肾功能不全者高达6.5%,其中到了尿毒症阶段的患者占1.2%。

由此可见,糖尿病肾病的发生率是很高的。

糖尿病肾病患者最主要的病理改变是肾小球硬化、肾小动脉有玻璃样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和肾小球间的系膜区扩增。

在临床上,根据患者的病情轻重可将糖尿病肾病分为五期:①Ⅰ期:该期患者主要表现为肾小球滤过率升高及肾体积增大,但这一病理改变过程是可逆的。

也就是说,只要患者将血糖控制得好,其肾脏的病理改变完全可以恢复正常。

②Ⅱ期:该期患者主要可表现为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AER)基本在正常的范围内或在运动后呈间歇性增高。

③Ⅲ期:又叫糖尿病肾病早期。

该期患者可有微量白蛋白尿,其尿白蛋白排泄率可持续在20~200微克/分钟之间(正常人的微量白蛋白排泄率小于10微克/分钟)。

早期肾病阶段是糖尿病肾病患者的肾功能得以恢复的最后机会,若病情再向前发展,其肾功能便难以恢复正常了。

④Ⅳ期:又叫临床肾病期。

该期患者主要可表现为尿蛋白逐渐增多、肾功能逐渐减退,并可伴有浮肿、高血压等病症。

此时,患者的尿蛋白排泄率可大于200微克/分钟,即尿白蛋白排出量大于300毫克/24小时(相当于尿蛋白总量大于0.5克/24小时),其肾小球滤过率也会下降。

⑤Ⅴ期:又叫尿毒症期。

该期患者主要可表现为多数的肾单位闭锁、尿白蛋白排泄率降低以及血肌酐、尿素氮和血压的升高。

根据患者的血肌酐水平,又可将该期分为3个阶段:血肌酐大于176.8微摩尔/升(2.0毫克/分升)时为肾功能不全阶段;血肌酐大于442.0微摩尔/升(5.0毫克/分升)时为肾功能衰竭阶段;血肌酐大于707.2微摩尔/升(8.0毫克/分升)时为尿毒症阶段。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
一、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二、糖尿病肾病症状三、糖尿病肾病能活多久
糖尿病肾病分期标准1、糖尿病肾病I期
为T1DM确诊时肾小球高滤过和肥厚增大。

肾小球和肾脏体积增大是突出的表现。

有一过性微量白蛋白尿,用胰岛素治疗后可以消失。

肾小球滤过率是高的,治疗后可以降低,但往往不能恢复正常,如果T1DM发病在青春期前,则这一阶段持续时间较长。

2、糖尿病肾病Ⅱ期
有肾脏损害,但无临床征象。

此期出现在糖尿病发病后二年,有些患者在这一阶段持续很多年,甚至终身。

肾小球基底膜通常增厚,系膜区常常增生。

糖尿病控制不佳(常为酮症)和运动时可出现微量白蛋白尿,系可逆性。

肾小球滤过率依然明显增加。

血压正常。

3、糖尿病肾病Ⅲ期
是糖尿病肾病的“高危期”,典型者是在患糖尿病10-15年以后。

微量白蛋白尿不断加重。

肾小球滤过率仍然是增高的。

血压开始增高。

纵向研究显示抗高血压治疗可以明显改善微量白蛋白尿。

这一阶段用胰岛素泵治疗或作强化治疗可在血糖明显改善后,尿白蛋白排出量减少或稳定不变。

而常规治疗者易发展到明显的肾病阶段。

4、糖尿病肾病Ⅳ期
病程在15-25年以上,约40%%的T1DM患者发展到这一阶段。

病理上出现典型的改变,而诊断主要依据临床表现,尿蛋白排出量增多(>0.5g//24h),大多数患者出现高血压,肾小球滤过率开始下降。

有效的。

糖尿病并发症分级法

糖尿病并发症分级法

糖尿病足的Wagner分级法分级临床表现0级有发生足溃疡危险因素,目前无溃疡1级表面溃疡,临床上无感染2级较深的溃疡,常合并软组织炎,无脓肿或骨的感染3级深度感染,伴有骨组织病变或脓肿4级局限性坏疽(趾、足跟或前足背)5级全足坏疽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期:糖尿病视网膜病变分为两型六期,即单纯型和增殖型两大类,又根据眼底病变性质和程度分为6期。

1期即微血管瘤和出血点。

2期硬性渗出及出血斑。

3期软性渗出及出血斑。

4期视网膜新生血管形成和或玻璃体出血。

5期新生血管形成并可见纤维增殖。

6期在上述基础上视网膜剥离。

糖尿病肾病分期:糖尿病肾损害的发生、发展可分五期:①Ⅰ期:为糖尿病初期,肾体积增大,肾小球入球小动脉扩张,肾血浆流量增加,肾小球内压增加,肾小球滤过率(GFR)明显升高;②Ⅱ期: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增厚,尿白蛋白排泄率(UAER)多数正常,可间歇性增高(如运动后、应激状态),GFR轻度增高;③Ⅲ期:早期肾病,出现微量白蛋白尿,即UAER持续在20~200μg/min(正常<10μg/min),GFR仍高于正常或正常;④Ⅳ期:临床肾病,尿蛋白逐渐增多,UAER>200μg/min,即尿白蛋白排出量>300mg/24h,相当于尿蛋白总量>0.5g/24h,GFR下降,可伴有水肿和高血压,肾功能逐渐减退;⑤Ⅴ期:尿毒症,多数肾单位闭锁,UAER降低,血肌肝升高,血压升岛。

肾脏血流动力学异常是本病早期的重要特点,表现为高灌注(肾血浆流量过高)状态,可促进病情进展。

甲状腺肿大可分三度:Ⅰ度:不能看出肿大但能触及者;Ⅱ度:能看到肿大又能触及,但在胸锁乳突肌以内者;Ⅲ度:超过胸锁乳突肌外缘者。

糖尿病的诊断标准:正常:空腹血糖的范围为3.15~6.19mmol/L,餐后血糖2小时血糖<7.8mmol/L,糖尿病:当空腹血糖≥7.0mmol/L,餐后2小时血糖≥11.1mmol/L;空腹血糖损害:空腹血糖在6.1mmol/L~7.0mmol/L。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分期辨治

糖尿病肾病的中医分期辨治
面 阐述
1 辨证治疗以病 因病机为本 糖尿病肾病 的临床 表 现 归属 为祖 国 医学 的 “ 消
渴” “ 、水肿 ” 范畴 。中医认为本病的发生多因消渴缠
作者单位 :30 1湖北武汉 , 40 7 武汉大学 中南 医院中医科
2 1 1 水湿浸渍型 以全身浮肿 , .. 按之汲指 , 机尿 气 少为主要证候特 点。治 以健 脾化湿行 水 , 常用 方五苓 散或真武汤合五皮饮 。 2 1 2 浊毒瘀 阻型 以厌食 、 .. 恶心 、 吐、 呕 神疲 乏力 、 嗜睡 、 头晕为 主要 表 现。治 以醒脾 化湿 降浊 , 用黄 连 温胆汤加佩 兰、 苏叶、 藿香 、 砂仁等效果显著 而快速 。 2 2 虚证稳定期 糖尿病 肾病患者 临床症状不 急或 . 轻微 ( 包括早 期 肾病 期 ) 可有 神疲 乏力 、 , 心慌 、 冷 、 怕 头晕 、 面色萎黄 , 面部或下肢微 肿等表 现 , 以实验室 而 检测指标 ( 肾功 异常 、 白尿 、 如 蛋 贫血 等 ) 的不 正常为
的发 展 。
绵 1久 , 3 精气被 夺 , 气虚 衰所 致。其 虚 以脾 肾两 脏 正 为主 , 由消渴 1 多 3久调 治失 当 , 加之 先 天肾元 禀赋 有 亏, 后天脾 胃因饮食失节或 消渴病后 的各 种病 因直接 导致其虚损 。脾虚则健运失 权 , 水谷精 微失于运 化输 布, 水湿潴 留 , 精微下泄 , 肾虚封藏失 职 , 气化不利 , 水 湿浊毒 内停 。病情若继续 发展 , 肾劳衰 , 脾 所用失 司 , 气血俱伤 , 血脉瘀 阻 , 浊毒 积 聚 , 诸症 四起 , 最终 阴阳 皆损 , 升降失常 , 三焦阻滞 , 转为气机 逆乱之关格 。因 此从 中医分 析其脾 。 虚为本 , 肾亏 水湿 浊毒 瘀 为标 ; 标 与本 的此消彼长 , 影响着本病 的发展 与变化 。

糖尿病肾病业务学习课件

糖尿病肾病业务学习课件
加体育锻炼以增强体质,预防感 染;对水肿明显, 血压较高病人或肾功能不全的患者,强调卧床休息, 按病情给予相应的护理级别。
④ 监测体重,每日2次。 ⑤记录24小时出入量,限制水的摄入,水的摄入量应控
制在前一日尿量加500ml为宜。
⑥ 观察尿量、颜色、性状变化 ⑦注意观察病人的血压、水肿、 尿量 ⑧注意观察病人神志、呼吸、血压心
尿病目前不能根本治愈,可以通过治疗得到 控制。 ④向病人解释使用胰岛素的好处。 ⑤增加病人的探视次数,必要时留家人陪 伴,通过良好的思想沟通,减轻患者的思想 压力,有利于病愈。
注意事项
1、多饮水,保持每日饮水量和尿量在1500~ 2000ml 左右,以利于代谢废物的排出。
2、严格控制饮食中蛋白的含量,~ 天,并选择优质蛋白质,如鱼和
2、积极治疗泌尿系感染。除非不得已,应 严禁导尿。
3、进入尿毒症期可采用透析疗法。 4、优质低蛋白饮食。 5、对症处理。 6、有效地控制高血压。 7、严格控制血糖。①提供一个安静没有感染的休养环境。 ②向病人及其家属讲解糖尿病的危害。 ③轻病人注意劳逸结合,蛋白不多的患者可适当参
1. 概述 2. 临床表现与分期
.3 治疗及护理
4. 注意事项及饮食
概述
糖尿病肾病是糖尿病常见的并发 症,是糖尿病全身性微血管病变 表现之一,临床特征为蛋白尿, 渐进性肾功能损害,高血压,水 肿,晚期出现严重肾功能衰竭, 是糖尿病患者的主要死亡原因之 一。
临床表现与分期
临床表现主要包括五点: (1)蛋白尿 (2)水肿
率的变化 ⑨ 密切观察病人的生化指标 ⑩指导使用胰岛素的病人,根据血糖、
尿糖计算胰岛素的剂量。
2.心理护理 ①安慰病人,鼓励病人讲出心中的感受,以
消除紧张情绪,保持思想乐观,情绪稳定。 ②主动向病人介绍环境及同病室的病友,消

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

糖尿病肾病诊断分期
4)无高血压
5)约30%患者眼底可见视网膜微血管瘤、 硬性渗出等。
III期又称持续微量白蛋白尿期(隐 匿性肾病期或早期糖尿病肾脏疾病)
1)初期GFR可以增加,后期降低。
2)本期初期UAER在20-70ug/min,白蛋白排 出呈间歇性,可由高血压、高血糖、运动、尿路感 染等因素促进或诱发,随病情发展UAER升高而逐 渐固定,后期UAER在70-200ug/min,尿常 规蛋白多阴性。
由于经济成本等因素影响以核素检查来估 算肾小球效求率过滤。临床学者即开始尝 试开发含肌酐及性别、年龄、身高和体重 等指标的GFR估算值(eGFR)公式。
Estimate
估算肾小球率过滤公式
(一)Cockcroft-Gault(C-G)公式。 (二)肾脏病膳食改良试验(MDRD)公式。 (三)简化MDRD公式。 (四)慢性肾脏病流行病合作研究(CKD-
血压
I 肾脏增大 肾小球肥大,基底 ≥ 150 基本正常

膜及系膜区正常 ml/min
2)尿微量白蛋白阴性。
3)肾脏组织学仅有肾小球无改变或肥大。
4)血压正常。
注: GFR升高与血糖相关。随着血糖的控制正常,大
部分患者的 GFR恢复正常。
本期常出现在1型糖尿病病程0-2年。GFR> 150ml/min可作为本期糖尿病肾脏疾病诊断指 标。
本期在2型糖尿病肾脏疾病可能合并高血压,病 程一般不足5年,其中40-50%经5-10年进展 为微量蛋白尿期。
肾小球滤过率
肾小球滤过率(GFR)普遍被认为评价肾 功能的最好指标。
金标准:99锝-二乙烯三胺五乙酸 (99mTc-DTPA)核素检查能精确的估算 GFR。
局限:因其放射性、价格以及专门仪器等 原因,限制临床大量使用。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糖尿病肾病早期诊断指标
Morita M;et al Am J Kidney Dis 2011 Dec;586:91520
尿IV型胶原预测T2DM患者肾功能恶化;预测 作用独立于微量蛋白尿
•该研究纳入日本254名T2DM患者;其中185名无蛋白尿;69名伴有微量蛋白尿平均 随访时间8年;研究结果示: •基线尿IV型胶原水平在伴有微量蛋白尿患者中较高;与尿β2MG;舒张压 eGFR和ACR 相关 •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患者每年eGFR的下降与基线尿IV型胶原水平 基线eGFR和高 血压相关
mg/mmol
mg/g
<3
<30
330
30300
>30
>300
评价
正常轻度升高 中度升高 重度升高
2012KDIGO慢性肾病评估与管理临床实践指南
目前DN主要筛查指标为白蛋白尿和eGFR
指南中对糖尿病肾病筛查的建议:
• 首次筛查始于
✓ 1型糖尿病诊断后5年 ✓ 2型糖尿病诊断确立后
• 此后应每年筛查糖尿病肾脏疾病 • 筛查应包括
• 针对T2DM患者观察性研究结果类似
Caramori ML; et al Diabetes 2000 Sep;499:1399408
肾脏结构改变可能先于蛋白尿
• 66名平均病程在10年以上的T1DM患者按照蛋白尿情况分为 Group14;发现这些患者较同龄的非糖尿病患者相比;肾小球基底膜厚 度GBM和系膜体积分数Vv均有改变
增高
尿病肾病三联征:大量尿
蛋白;水肿;高血压
肾小球广泛硬化;荒废; 肾小管萎缩及肾间质纤维化
进行性下降 <10 ml/min
减少
增高
伴严重高血压;低蛋白血症; 水肿以及尿毒症症状
2012KDIGO对慢性肾脏病最新分期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Ⅱ期:正常白蛋白尿期
这期尿白蛋白排出率(UAE)正常(<20μg/min或<30mg/24h),运动后UAE增高组休息后可恢复。这一期肾小球已出现结构改变,肾小球毛细血管基底膜(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GFR多高于正常并与血糖水平一致,GFR>150mL/min患者的糖化血红蛋白常>9、5%。GFR>150mL/min和UAE>30μg/min的病人以后更易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糖尿病肾损害 Ⅰ、Ⅱ期病人的血压多正常。Ⅰ、Ⅱ期病人GFR增高,UAE正常,故此二期不能称为糖尿病肾病。
Ⅲ期:早期糖尿病肾病期
主要表现为UAE持续高于20~200μg/min(相当于30~300m g/24h),初期UAE20~70μg/min时GFR开始下降到接近正常(130mL/min)。这一期病人血压轻度升高,降低血压可部分减少尿微量白蛋白的排出。病人的GBM增厚和系膜基质增加更显,已有肾小球结带型和弥漫型病变以及小动脉玻璃样变,并已开始出现肾小球荒废。据一组长期随诊的果,此期的发病率为16%,多发生在病程>5年的糖尿病人,并随病程而上升。
糖尿病肾病五大分期
为了使患者更好地了解糖尿病肾病,向患者详细介绍了糖尿病肾病的五大分期:
Ⅰ期:肾小球高滤过期
以肾小球滤过率(GFR)增高和肾体积增大为特征,与此同时肾血流量和肾小球毛细血管灌注及内压均增高。张宇雷说,这种糠尿病肾脏受累的初期改变与高血糖水平一致,是可逆的,经过胰岛素治疗可以恢复,但不一定能完全恢复正常。这一期没有病理组织学的损害。
Ⅴ期:肾功能衰竭期
糖尿病病人一旦出现持续性尿蛋白发展为临床糖尿病肾病,由于肾小球基底膜广泛增厚,肾小球毛细血管腔进行性狭窄和更多的肾小球荒废,肾脏滤过功能进行性下降,导致肾功能衰竭,最后病人的GFR多<10mL/ min,血肌酐和尿素氮增高,伴严重的高血压、低蛋白血症和水肿。病人普遍有氮质血症引起的胃肠反应,如食欲减退、恶心呕吐,并可继发贫血和严重的高血钾、代谢性酸中毒和低钙搐搦,还可继发尿毒症性神经病变和心肌病变。提醒广大患者只有早认识,早治疗,才能尽早拥有一对健康的肾。
Ⅳ期:临床糖尿病肾病期或显性糖尿病肾病期
这一期的特点是大量白蛋白尿,UAE>200 μg/min或持续尿蛋白每日>0、5g,为非选择性蛋白尿。血压增高。病人的GBM明显增厚,系膜基质增宽,荒废的肾小球增加(平均占肾病性水肿多比较严重,对利尿药反应差,其原因除血浆蛋白低外,至少部分是由于糖尿病肾病的钠潴留比其他原因的肾病综合征严重。这是因为胰岛素改变了组织中Na+、K+的运转,无论是Ⅰ型病人注射的胰岛素或Ⅱ期病人本身的高胰岛素血症,长期高胰岛素水平即能改变Na+代谢,使糖尿病病人潴Na+,尤其是在高Na+饮食情况下。这一期病人GFR下降,平均每月约下降1mL/min ,但大多数病人血肌酐水平尚不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