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7讲-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会计基础知识: 会计基础知识:成本计算账户2010-06-21 15:50:03 来源:互联网成本计算账户用来核算和监督企业经营过程中某一阶段发生的全部费用,并据此 计算该阶段各个成本计算对象实际成本的账户。
成本计算账户的结构是:借方汇集经营过程中某个阶段发生的、应计入成本的全 部费用;贷方登记转出已完成某个阶段的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期末余额在借方,表示 尚未完成某个阶段成本计算对象的实际成本。
属于成本计算账户的主要有“材料采购”、“生产成本”等账户。
这类账户除设置总分类账 户以外,还明细分类核算,提供有关成本计算对象的货币指标和实物指标。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2010-08-17 09:24:35 来源:互联网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 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
1.区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成本和不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
即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来 确定计入产品成本的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产品成本的构成项目)。
(1)直接材料,是指为生产产品而耗用的原材料、辅助材料、备品备件、外购半 成品、燃料、动力、包装物、低值易耗品以及其他直接材料。
其中燃料、动力等占用比重大时,也可单独设置项目。
另外如有自制半成品,一 般也要单独设置项目。
(2)直接人工,是指企业直接从事产品生产人员的工资、奖金、津贴和补贴等费 用。
(3)制造费用,是指企业各生产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各项间接费用。
包括各生产单位管理人员(如车间主任等)工资和福利费、折旧费、机物料消耗、办公费、 水电费、保险费等。
2.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各项成本,区分为应当计入本月的产品成本与应当由其他 月份产品负担的成本。
1主要注意类似预付保险费等费用,要按权责发生制摊销。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进行归集和分配,计算出 每种产品的成本。
分步法核算成本流程

分步法核算成本流程一、明确成本核算目标在开始成本核算之前,我们需要明确成本核算的目标。
例如,我们要计算某个产品的生产成本,或者计算某个项目的成本。
明确了核算目标后,我们才能有针对性地进行成本核算。
二、确定成本对象成本对象是指我们要核算成本的具体内容。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需要确定成本对象,例如产品、项目、部门等。
不同的成本对象可能需要采用不同的核算方法和指标。
三、确定成本要素成本要素是指构成成本的各个因素。
常见的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需要明确每个成本要素的金额和比例。
四、采集成本数据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需要采集各个成本要素的数据。
例如,我们需要采集直接材料的购买金额、直接人工的工资和制造费用的支出等。
通过采集数据,我们可以得到成本要素的具体金额。
五、分配成本在进行成本核算时,我们需要对各个成本要素进行分配。
例如,我们需要将制造费用按照某种方法分配到不同的产品或项目上。
通过分配成本,我们可以得到各个成本要素在成本对象上的具体金额。
六、计算成本总额通过分配成本,我们可以得到各个成本要素在成本对象上的具体金额。
然后,我们可以将这些金额相加,得到成本对象的总成本额。
成本总额是衡量成本核算结果的重要指标。
七、分析成本结构在进行成本核算后,我们可以对成本结构进行分析。
通过分析成本结构,我们可以了解各个成本要素在成本对象中的比例和变动情况。
这有助于企业管理者做出决策,优化成本结构。
八、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核算结果和成本结构分析,我们可以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
例如,我们可以采取控制材料成本的措施,如寻找更优质的供应商或优化物料管理流程。
通过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我们可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九、定期评估成本效益成本核算是一个动态的过程,我们需要定期评估成本效益。
通过定期评估,我们可以了解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同时,我们也可以评估成本控制措施的效果,及时调整和改进。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为以下几个步骤:(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完工产品成本与在产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 -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总,才能计算出产品的总成本。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几个步骤

成本核算程序一般分几个步骤1、生产费用支出的审核。
对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支出,应根据国家、上级主管部门和本企业的有关制度、规定进行严格审核,以便对不符合制度和规定的费用,以及各种浪费,损失等加以制止或追究经济责任。
2、确定产品成本明细账。
企业的生产类型不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不同,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也就有所不同,应根据企业生产类型的特点和对成本管理的要求,确定成本计算对象和成本项目,并根据确定的成本计算对象开设产品成本明细账。
3、进行要素费用的分配。
对发生的各项要素费用进行汇总,编制各种要素费用分配表,按其用途分配计入有关的生产成本明细账。
对能确认某一成本计算对象耗用的直接计入费用,如直接材料、直接工资,应直接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其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对于不能确认某一费用,则应按其发生的地噗或用途进行归集分配,分别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综合费用账户。
4、进行综合费用的分配。
对记入“制造费用”、“生产成本--辅助生产成本”和“废品损失”等账户的综合费用,月终采用一定的分配方法进行分配,并记入“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以及有关的产品成本明细账。
5、进行产成品成本的划分。
通过要素费用和综合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的分配,所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均已归集在“生产成本--基本生产成本”账户及有关的产品本明细账中。
在没有在产品的情况下,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即为完工产品总成本;在有在产品的情况下,就需将产品成本明细账所归集的生产费用按一定的划分方法在完工产品和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划分,从而计算出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6、计算产品的总成本和单位成本。
在品种法、分批法下,产品成本明细账中计算出的完工产品成本即为产品的总成本;分步法下,则需根据各生产步骤成本明细账进行顺序逐步结转或平行汇。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
一、程序步骤
1、制定成本核算政策与规定
核算有关规定、费用等财务政策起制定作用,要求核算分部信息的准确准确,以及成本计价与核算的依据。
2、编制成本核算科目
根据政策与规定,将费用账户按类别、金额、期限等分别归类划分为成本核算科目,以便更加准确准确地将费用细分至各个科目,了解产品的各项成本情况,进而控制支出。
3、编制成本核算程序
4、编制考核指标
根据成本计划,编制相应的考核指标,实施科学的管理,及时查漏补缺,以确保决策的正确性和可控性。
5、形成成本核算报表
核算各项成本后,将核算结果整理成报表,以便管理者能够清晰的了解成本变动情况,作出正确的管理决策。
6、结合正常经营活动分析成本
利用成本核算报表,及时发现正常经营活动出现的异常,以发现潜在的管理问题,并进行采取相应的改进措施,有效控制经营成本。
二、成本核算方法
1、按原料收购成本核算
称为原料收购成本核算法。
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怎样的

分步法成本核算的⼀般程序是怎样的分步成本计算法是以产品⽣产步骤和产品品种为成本计算对象,来归集和分配⽣产费⽤、计算产品成本的⼀种⽅法。
下⾯就由店铺⼩编维为你详细解答,希望对你有帮助。
⼀、分步法特点分步法计算成本的主要特点:(⼀)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品的⽣产步骤;(⼆)⽉末为计算完⼯产品成本,还需要将归集在⽣产成本明细账中的⽣产成本在完⼯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分配;(三)成本计算期是固定的,与产品的⽣产周期不⼀致。
⼆、分步法成本核算程序(⼀)分步法种类(3)逐步结转分步法的特点:优点:能提供各步骤半成品的成本资料,便于进⾏在产品的实物管理和资⾦管理;全⾯反映各⽣产步骤的⽣产耗费⽔平。
缺点:成本结转⼯作量⼤,采⽤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成本还原。
(4)进⼀步分类逐步结转分步法按照成本在下⼀步成本核算单中的反映⽅式,还可以分为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法。
2.平⾏结转分步法(不核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1)含义平⾏结转分步法是指在核算各步骤成本时,不核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核算各步骤所耗上⼀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只核算本步骤发⽣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结转、汇总,即可核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2)核算程序(3)平⾏结转法下的完⼯产品与在产品划分完⼯产品与在产品的划分:采⽤平⾏结转分步法,每⼀⽣产步骤的⽣产费⽤也要在其完⼯产品与⽉末在产品之间进⾏分配完⼯产品的含义:这⾥的完⼯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的产成品在产品的含义(⼴义的在产品):这⾥的在产品是指各步骤尚未加⼯完成的在产品(狭义的在产品)和各步骤已完⼯但尚未最终完成的产品以上便是⼩编为⼤家整理的相关知识,相信⼤家通过以上知识都已经有了⼤致的了解,如果您还遇到什么较为复杂的法律问题,欢迎登陆店铺进⾏律师在线咨询。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流程成本核算是企业日常经营管理过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对企业各项费用进行详细计算和分析,可以为企业提供正确的决策依据。
下面介绍一下一般的成本核算流程。
首先,成本核算流程的第一步是确定核算周期。
一般而言,企业的核算周期可以是一个月、一个季度或一年。
在确定核算周期后,企业就可以按照这个时间周期来进行每个阶段的成本核算。
第二步是确定成本分类。
根据企业的经营特点和需求,可以将成本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直接成本是指能够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原材料、人工等。
而间接成本是指不能直接与产品或服务相关联的成本,如管理费用、销售费用等。
通过将成本进行分类,可以更好地将核算工作进行区分和明确。
第三步是记录原始凭证。
在企业日常经营管理中,会产生大量的费用和支出。
在核算流程中,需要及时将各项费用的相关凭证进行记录。
这样可以方便日后的查验和分析。
第四步是分摊和核定各项费用。
在这个阶段,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对各项费用进行合理的分摊,将间接成本分配给不同的产品或服务。
在分摊过程中,要注意使用合理的分摊基数和方法,确保成本的准确核算。
第五步是整理和汇总成本数据。
在进行成本核算时,需要将各项费用的数据进行整理和汇总,以便后续的分析和决策使用。
在整理和汇总的过程中,要注意核对数据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第六步是制作成本报表和分析。
在核算流程的最后阶段,需要将整理和汇总的成本数据制作成相应的报表进行分析。
这些报表可以包括成本收入表、成本费用表、成本利润表等。
通过对这些报表的分析,可以对企业的经营状况有更全面的了解,并为后续的决策提供依据。
最后,需要进行成本核对和调整。
在整个核算流程中,可能存在一些数据录入或计算错误,因此在报表制作完成后,需要对成本数据进行核对和调整,确保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综上所述,成本核算是一项十分复杂而重要的工作,需要经过多个环节进行细致的分析和计算。
通过按照一定的流程进行成本核算,能够为企业提供准确和可靠的成本数据,为企业的管理决策提供有力的支持和依据。
10.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这是成本核算的基础,只有确定了正确的成本核算对象,才能正确地计算出成本。
2. 划分成本费用项目: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具体情况,将成本费用划分为不同的项目,以便于进行准确的成本计算。
3. 建立成本计算方法:根据成本核算对象的特点和企业的实际情况,选择合适的成本计算方法,如标准成本计算法、实际成本计算法等。
4. 计算成本:根据选定的成本计算方法,对各个成本费用项目进行计算,得出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5. 分析成本差异:将计算出的成本与实际成本进行对比,分析成本差异,找出成本控制的问题和改进的方向。
6. 制定成本控制措施:根据成本差异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控制措施,以降低成本,提高经济效益。
7. 实施成本控制:将制定的成本控制措施落实到实际工作中,进行有效的成本控制。
8. 定期评估和反馈:定期对成本控制的效果进行评估,并将评估结果反馈给相关人员,以便于持续改进和完善成本控制体系。
以上就是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希望能对您有所帮助。
第77讲-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第77讲-分步法成本核算的⼀般程序三、分步法成本核算的⼀般程序【案例】甲公司⽣产A类产品,需要经过两个加⼯步骤,第⼀步骤为棉纱,第⼆步骤为棉布。
(按照约当产量⽐例法分配完⼯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材料按照100%,⼈⼯和制造费⽤按50%)要求:分别按照逐步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进⾏计算。
结转半成品成本不通过半成品仓库,⽽是直接转⼊下⼀⽣产步骤。
【答案】第⼀步骤:棉纱1⽉份第⼆步骤:棉布(逐步综合结转)2⽉份【提⽰】成本还原就是将1300分成直接材料500、直接⼈⼯400和制造费⽤400进⾏反应。
第⼆步骤:棉布(逐步分项结转)2⽉份【提⽰】分项结转就是分成直接材料、直接⼈⼯和制造费⽤项⽬分别结转。
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产成本,即在各步骤完⼯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分配。
【提⽰】这⾥的在产品是指尚未完成本步骤⽣产的在产品,完⼯产品是指的仅仅完成本步骤⽣产的产品。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1.能提供各个⽣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2.为各⽣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管理提供资料;3.能够全⾯的反映各⽣产步骤的⽣产耗费⽔平,更好的满⾜各⽣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其缺点:成本结转⼯作量较⼤,各⽣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逐步综合结转⽅法,还要进⾏成本还原(关键点),增加了核算的⼯作量。
【例题?多选题】下列针对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A.能提供各个⽣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B.能够全⾯的反映各⽣产步骤的⽣产耗费⽔平,更好的满⾜各⽣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C.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各步骤完⼯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分配⽣产成本D.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成本在下⼀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式,分成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法【答案】ABCD【解析】选项ABCD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例题·判断题】采⽤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结转⼯作量较⼤,各⽣产步骤的半成品产品如果采⽤逐步分项结转⽅法,还要进⾏成本还原,增加了核算的⼯作量。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账务处理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主要账务处理一、生产经营费用的审核和控制生产经营费用的审核和控制,是以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和财政、财务、会计制度以及企业内部有关制度和管理办法等为依据,审核和控制生产经营费用的开支,以确定应计入本期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数额和应计入本期期间费用的费用数额。
二、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在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之间进行分配和归集,实际上就是上节所讲的要正确划分各种产品成本的界限,以正确确定本期应计入各种产品(各成本核算对象)成本的费用。
1.分配和归集生产费用必须按成本项目进行。
2.需要进行分配和归集的,只是本期发生的生产费用。
3.分配生产费用的方法多种多样,分配生产费用的原则只有一个,就是“受益原则”。
三、成本核算的主要会计账户(一)“基本生产成本”账户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740)this.width=740” border=undefined>(二)“辅助生产成本”账户辅助生产是指为基本生产服务而进行的产品和劳务供应。
辅助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有时也对外销售,但这不是它的主要目的。
为了归集辅助生产所发生的各种辅助生产费用,计算辅助生产所提供的产品和劳务的成本,应设置“辅助生产成本”账户。
(三)“制造费用”账户(四)“废品损失”账户(五)“营业费用”账户(六)“管理费用”账户(七)“财务费用”账户(八)“待摊费用”账户(九)“预提费用” 等账户小编寄语:会计学是一个细节致命的学科,以前总是觉得只要大概知道意思就可以了,但这样是很难达到学习要求的。
因为它是一门技术很强的课程,主要阐述会计核算的基本业务方法。
诚然,困难不能否认,但只要有了正确的学习方法和积极的学习态度,最后加上勤奋,那样必然会赢来成功的曙光。
天道酬勤嘛!。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成本项目的设置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一.生产成本项目的设立1.直接材料: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构成产品实体的原料、主要材料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
2.动力费:指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外购和自制的燃料和水、电、气等,若动力费较少可并入制造费。
3.直接人工:指直接参加产品生产的生产工人工资和计提的福利费。
4.制造费:直接用于产品生产但不便于直接计入生产成本,因此没专设成本项目的费用(如机器折旧)或间接用于产品生产的各项费用(如厂房折旧等)。
5. 废品损失: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废品,若废品损失在成本中所占的比重较大,须单独进行考核管理时,设本项目。
二.会计科目的设置1.制造费用:该科目归集核算间接用于生产或直接用于生产但在管理上不要求或不便于单独核算的费用,通常包括:机物料消耗、劳保费、工资及福利费、折旧费、修理费、租赁费、保险费、设计费、季节性停工损失等,月末结转分配后该科目通常没有余额2.生产成本:为资产类科目,借方归集核算为生产产品而耗费的上述5项费用,贷方核算结转完工产品成本、自制半成品成本、或废品损失的成本。
结转后余额为零或为借方,借方表示在产品成本,在资产负债表上列入存货项目三.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1.进行日常帐务处理,归集计入制造费用的各项货币性支出。
2.据权责发生制原则,摊销以前支付、应由本月负担的费用或计提本月已发生但尚未支付的各项费用,以及计提折旧等。
3.计算本月工资并进行分配。
4.分配并结转制造费用。
5.根据仓管员或车间统计员上报的领料汇总表编制材料出库凭证并进行分配。
6.将本月生产费用在各种新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并按成本项目分别反映,计算完工产品成本。
7.若有月末在新产品的,还应将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四.成本核算帐务处理程序主要有以下几个步骤:(1)根据原始凭证及其他有关资料编制材料、工资费用分配表。
(2)根据原始凭证及耗用材料、工资等费用分配表登记有关明细帐。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流程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它涉及到企业的成本控制、利润分配以及决策分析等方面。
因此,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流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首先,成本核算流程的第一步是收集成本数据。
企业需要搜集各项成本数据,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制造费用、间接费用等。
这些数据需要准确、全面地收集,以确保后续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准确进行。
接下来,企业需要对收集到的成本数据进行分类和整理。
这一步是为了将各项成本按照其性质进行分类,以便后续的成本核算工作能够有条不紊地进行。
分类整理后的成本数据将为成本核算提供有力的支持。
第三步是进行成本分配。
在这一步中,企业需要将各项成本分配到相应的成本对象上,如产品、部门、项目等。
成本分配的准确性将直接影响到最终的成本核算结果,因此在进行成本分配时需要谨慎对待,确保分配结果准确无误。
接着,企业需要进行成本计算。
成本计算是成本核算流程中的重要环节,它涉及到各项成本的计算和汇总工作。
在进行成本计算时,需要充分考虑成本的特点和规律,确保计算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最后,企业需要进行成本分析。
成本分析是成本核算流程中的最后一步,它涉及到对成本数据进行比较和分析,以便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参考依据。
通过成本分析,企业可以发现成本控制的重点和方向,为企业的经营管理提供有力支持。
总之,建立科学合理的成本核算流程对企业的经营管理至关重要。
通过收集成本数据、分类整理、成本分配、成本计算和成本分析等环节的有机结合,企业可以实现对成本的有效控制和管理,为企业的可持续发展提供有力支持。
成本核算流程及教程

成本核算流程及教程
1.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确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的产品或服务。
2. 归集和分配成本:收集和整理相关成本数据,并将其分配到各个成本核算对象中。
3. 计算成本:使用适当的成本核算方法,如品种法、分批法、分步法等,计算出各个成本核算对象的成本。
4. 编制成本报表:根据计算得出的成本数据,编制成本报表,反映企业的成本情况。
5. 分析成本差异: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成本核算的教程可能会因行业和核算内容的不同而有所差异,以下是一个简单的成本核算教程示例,你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1. 确定成本核算对象:假设我们要核算一个生产手机的工厂的成本。
2. 归集和分配成本:我们需要收集和整理生产手机所需的原材料、人工、制造费用等成本数据,并将其分配到各个手机型号中。
3. 计算成本:我们可以使用品种法,将原材料、人工和制造费用分别归集到不同的成本中心,然后计算出每个手机型号的成本。
4. 编制成本报表:根据计算得出的成本数据,编制成本报表,反映每个手机型号的成本情况。
5. 分析成本差异:对成本报表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差异的原因,并提出相应的改进措施。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3
对应计入本月的成本在各种产品之间分配
成本对象 品种法 分步法 分批法
4
将成本在完工产品与未完工产品之间进行分 配
约当产量法 定额分配法
5
结转完工产品成本
产成品 或 库存商品 未结转的生产成本余额就是未完工产品成本
总结
区别
成本 期间费用
期间
本月 其他月份
对象
不同产品
完工
完工 未完工
结转
产成品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马向阳
微信公众号:不知道就想想 2020年5月
审核发生的各项费用,确定为符合规定的开
1
支范围,在此基础上确定应计入成本的费用 与应计入期间费用的金额
成本类科目: 生产成本、制造费用、废品损失
费用类科目: 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
成本与费用之间的联系与区别-简化版
定义
1.成本是指企业为生产产品、提供劳务而发生的各种耗费; 2.费用是指企业为销售商品、提供劳务等日常活动所发生的经济利益的流出.
成本和费用的联系
1成本和费用都是企业经济资源的耗费。 2成本在对应收入时才会从资产转入损益表中,费用是在发生时就记入当期损益中。
成本和费用的区别
1.成本是对象化的费用,其所针对的是一定的成本计算对象; 2.费用是针对一定的期间而言的.
2
将应计入产品成本的费用,区分为本月承担 与其他月份承担。
权责发生制 制造费用科目月末无余额
Thanks
下载课件
A
请在公众号“不知道就想想” 回复“课件”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会计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会计是企业管理中的一个重要部分,而产品成本核算是成本会计的一个重要环节。
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确定成本要素:成本要素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
在确定成本要素时,需要考虑成本的变动情况和分摊方式。
2.计算直接材料成本:直接材料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所使用的原材料的成本。
直接材料的成本可以通过加权平均法、先进先出法等方法计算出来。
3.计算直接人工成本:直接人工成本是指生产产品所需要的直接劳动力的成本。
直接人工的成本可以通过计算每位员工的工资和福利费用来计算出来。
4.计算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除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之外的生产成本,包括生产设备的折旧费用、租金、维修费用等。
制造费用的计算可以通过分摊法来进行。
5.计算产品成本:产品成本是指生产一件产品所需要的总成本,包括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
产品成本可以通过将直接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和制造费用相加来计算得出。
以上是产品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企业在进行产品成本核算时需要综合考虑各种成本因素,并采取合适的方法进行计算,以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1 -。
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简述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
成本核算是企业管理中非常重要的一个环节,它通过对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成本进行记录、计算和分析,帮助企业了解产品或服务的生产成本,为企业的经营决策提供依据。
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 成本要素的界定:首先需要明确成本的要素和范围,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等。
这些要素是构成产品或服务成本的基本元素。
2. 成本的记录和分类:根据成本要素的界定,将企业生产经营活动中发生的各项成本进行详细记录,并根据不同的属性进行分类,例如制造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
3. 成本的计算和分配:根据成本记录的数据和成本要素的界定,对各项成本进行计算和分配。
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的成本可以直接与产品相关联,而制造费用和间接费用需要进行适当的分配。
4. 成本的归集和汇总:将各项成本进行归集和汇总,形成成本汇总表或成本报表。
这样可以清晰地了解不同阶段和部门的成本情况,并为后续的分析和决策提供数据基础。
5. 成本的分析和评估:通过对成本的分析和评估,可以了解企业的成本结构和成本构成,并找到成本控制和降低的潜力。
例如,可以通过比较不同产品的成本,找到成本高的产品并进行优化。
6. 成本的管理和控制:根据成本分析的结果,制定相应的成本管理和控制措施。
例如,通过提高生产效率、降低成本费用、合理配置资源等方式来降低成本,提高企业的竞争力。
总之,成本核算的基本程序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从成本要素的界定开始,通过记录、计算、分析和控制等环节,最终实现成本的管理和优化。
通过有效的成本核算,企业可以更好地了解成本情况,制定合理的经营策略,提高企业的经济效益。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和方法课件

确定成本核算的范围
企业应根据自身情况,将成本核算的范围限定在公道的范围内,以避免不必要 的浪费和冗余。
收集并审核成本数据
收集成本数据
企业需要收集与成本核算相关的各种数据,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间接费用 等数据。
根据制造费用的性质和产 生情况,采用适当的方法 将其分配到各个产品或劳 务上。
将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 制造费用合并,计算出完 工产品或劳务的总成本和 单位成本。
通过对成本核算结果的分 析,了解企业或单位的成 本状况,找出降低成本的 途径和方法。
03
成本核算的具体程序
确定成本核算的对象和范围
明确成本核算的对象
将环境因素纳入成本核算,包括环境治理成本、环境损失成本
等。
05
成本核算的信息化实现
信息化对成本核算的影响
1 2 3
提高核算效率
信息化技术可以大幅提高成本核算的效率和精度 ,减少人工操作和人为错误,缩短核算周期。
实时数据分析
信息化系统可以实时收集、整理、分析和报告成 本数据,帮助企业及时了解成本控制情况,做出 科学决策。
人员培训与素养提升
加强员工对成本核算信息系统的培训和学习,提高员工素养和技能水平,确保员工能够熟练运用信息系 统进行成本核算和管理。
06
案例分析与讨论
案例一:某企业的成本核算优化实践
01
背景介绍
某企业是一家传统制造企业,面临着市场竞争加剧和成本 压力上升的挑战。为了提高企业的竞争力,该企业决定对 成本核算进行优化。
通过引入作业成本法,该企业的成本 核算准确性得到了显著提高,具体表 现在以下几个方面:能够更准确地反 应产品的成本状况;有助于找出哪些 产品是亏损的,哪些产品是盈利的; 有助于企业做出正确的经营决策。
【会计实操经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只分享有价值的知识点,本文由梁志飞老师精心收编,大家可以下载下来好好看看!
【会计实操经验】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什么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是指对企业在生产经营过程中发生的各项生产费用和期间费用,按照成本核算的要求,逐步进行归集和分配,最后计算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成本和各项期间费用的基本过程。
根据前述的成本核算要求和生产费用、期间费用的分类,可将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归纳如下:
1.对企业的各项支出、费用进行严格地审核和控制,并按照国家统一会计制度确定其应否计入生产费用、期间费用,以及应计入生产费用还是期间费用。
2.正确处理支出、费用的跨期摊提工作。
3.将应计入本月产品的各项生产费用,在各种产品之间按照成本项目进行分配和归集,计算出按成本项目反映的各种产品的成本。
4.对于月末既有完工产品又有在产品的产品,将该种产品的生产费用(月初在产品生产费用与本月生产费用之和),在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计算出该种产品的完工产品成本和月末在产品成本。
结语:会计是一个注重积累的职业,出纳、会计、主管、经理一路攀升,是正常的途径,从简单的账务处理到报表制作、税务处理、到财务分析、到更高层级的管理会计,应该有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大家定要积累大量的知识并且尽量运用到实际的工作当中,现在只需沉淀,相信将来会有更大更好的发展,最后感谢大家的支持!。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简述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成本核算是企业生产经营管理活动中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目的是精确地测算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及其价值。
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如下:
首先,企业需要制定有关成本核算的制度、组织、常规,明确各种成本核算方案,确定各项成本核算的标准、依据及单位,并强调各种成本的精确度。
其次,根据企业的资源供应情况,结合生产实际情况,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核算,全面考察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并用每种资源的价值,结合其他成本因素,计算出总成本。
第三,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企业需要对各种成本进行分析与比较,以便及早发现企业在生产经营活动中存在的问题和风险,并及时加以调整。
最后,在完成成本核算的基础上,企业需要进行成本控制与优化。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采取有效的措施,进行成本的降低与优化,以达到优化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
通过以上步骤可以说明成本核算一般程序,这一过程为企业提供了有效的帮助,使企业对生产经营活动所消耗的各种资源及其价值有了更加全面、准确的了解,从而可以有效地控制企业成本,提高经营效率,厚植企业的根基。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

会计实务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包括哪些成本核算是会计实务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用于确定企业生产和经营活动中所发生的成本,并确定产品的成本价格。
下面是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和方法的详细解释。
一、成本核算的程序步骤:1.目标设定:确定成本核算的目标和范围,明确需要核算的产品或服务。
2.成本分类:根据企业的内外部需求,将成本进行分类。
常见的分类方式有按照功能划分(如生产成本、销售成本、管理成本等)、按照责任中心划分(如生产部门、销售部门、财务部门等)以及按照对象划分(如分部或项目等)。
3.成本汇总:根据分类结果,对各个成本项目进行汇总,形成汇总表或报表。
4.成本分配:将企业共同发生的一些成本项目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分配。
常见的分配方法有直接分配、间接分配、分步分配等。
5.成本计算:根据实际发生的成本和已分配的成本,计算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成本。
6.成本控制:根据成本计算结果,进行成本控制和分析,找出成本过高的原因,并进行相应的改进。
7.成本报告:根据特定的时期和需要,编制成本报告,向内部管理者提供成本信息,帮助他们做出决策。
8.成本审计:对成本核算过程中的数据和方法进行审查和评估,确保成本核算的准确性和合规性。
二、成本核算的方法:1.直接成本法:将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直接分配给产品,如原材料成本、直接人工成本等。
2.间接成本法:将不能直接与产品相关的成本按照一定的分配基础进行间接分配,如间接人工成本、间接材料成本等。
3.边际成本法:计算产品的边际成本,即每多生产一单位产品所增加的成本,以便决策是否继续生产或增加产量。
4.差别分析法:通过比较实际成本与标准成本的差异,确定成本的变动情况,并找出偏差原因以及改进措施。
5. 活动 Based 成本法:根据企业的活动,将成本分配到各个活动上,并计算各个活动的成本,以便确定产品的成本。
6.作业成本法:适用于按照订单生产的企业,将订单的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分配给相应的作业,然后再分配给产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分步法成本核算的一般程序
【案例】甲公司生产A类产品,需要经过两个加工步骤,第一步骤为棉纱,第二步骤为棉布。
(按照约当产量比例法分配完工产品和在产品成本,材料按照100%,人工和制造费用按50%)
要求:分别按照逐步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进行计算。
结转半成品成本不通过半成品仓库,而是直接转入下一生产步骤。
【答案】
第一步骤:棉纱1月份
第二步骤:棉布(逐步综合结转)2月份
【提示】成本还原就是将1300分成直接材料500、直接人工400和制造费用400进行反应。
第二步骤:棉布(逐步分项结转)2月份
【提示】分项结转就是分成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项目分别结转。
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分配生产成本,即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提示】这里的在产品是指尚未完成本步骤生产的在产品,完工产品是指的仅仅完成本步骤生产的产品。
逐步结转分步法的优点:
1.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2.为各生产步骤的在产品实物管理及资金管理提供资料;
3.能够全面的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的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其缺点: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如果采用逐步综合结转方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关键点),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
【例题•多选题】下列针对逐步结转分步法核算的特点说法正确的有()。
A.能提供各个生产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资料
B.能够全面的反映各生产步骤的生产耗费水平,更好的满足各生产步骤成本管理的要求
C.逐步结转分步法在各步骤完工产品和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生产成本
D.逐步结转分步法根据成本在下一步骤成本计算单中的反映方式,分成综合结转和分项结转两种方法
【答案】ABCD
【解析】选项ABCD的表述都是正确的。
【例题·判断题】采用逐步结转分步法,成本结转工作量较大,各生产步骤的半成品产品如果采用逐步分项结转方法,还要进行成本还原,增加了核算的工作量。
()【答案】×
【解析】逐步分项结转方法不需要进行成本还原,逐步综合结转分步法需要进行成本还原。
(二)平行结转分步法(2011年多选、2010年判断)
1.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概念
平行结转分步法是指在计算各步骤成本时,不计算各步骤所产半成品成本,也不计算各步骤所耗上一步骤的半成品成本,而只计算本步骤发生的各项其他成本,以及这些成本中应计入产成品的份额,将相同产品的各步骤成本明细账中的这些份额平行结转、汇总,即可计算出该种产品的产成品成本。
这种结转各步骤成本的方法,称为平行结转分步法,也称不计算半成品成本分步法。
【提示】它一般适用于大量、大批多步骤生产,但又不需要计算半成品成本的企业。
【相关链接】逐步结转分步法要求计算各步骤的半成品成本。
【提示】平行结转分步法流程图:
【案例】甲公司生产B类产品,需要经过两个加工步骤,第一步骤为鞋面,第二步骤为鞋底(并组装成鞋子),第一步骤的产品为产成品的组成部分,第二步骤的产品为产成品的组成部分,在产品成本中的材料按100%分配,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按照50%分配。
要求: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计算成本。
【答案】
第一步骤:鞋面1月份
【答案】
第二步骤:鞋底1月份
成品鞋(40双)
2.成本核算对象和成本结转程序
(1)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的成本核算对象是各种产成品及其经过的各生产步骤中的成本份额;
(2)各步骤的产品生产成本并不随着半成品实物的转移而结转;
(3)计算各生产步骤应计入完工产品成本的生产费用“份额”;
(4)各生产步骤均不计算本步骤的半成品成本,尽管半成品的实物转入下一生产步骤继续加工,但其成本并不结转到下一生产步骤的成本计算单中,只是在产品最后完工进入产成品库(最终产品)时,才将各步骤生产成本中应由完工产品负担的份额,从各步骤成本计算单中转出,平行汇总计算产成品的成本;
(5)采用平行结转分步法,每一生产步骤的生产成本也要在其完工产品与月末在产品之间进行分配。
【提示】平行结转分步法中完工产品是指企业最后完成的产成品(关键点);在产品是指广义的在产品,既包括本步骤正在加工中的在产品,也包括本步骤已完工但尚未形成最终产成品而存在于后续步骤(或半成品库)的半成品。
【相关链接】逐步结转分步法中的完工产品和在产品的分配中的完工产品不是最终步骤的完工产品而是本步骤完工的产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