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合集下载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目标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的核心课程,旨在培养学生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提高学生的程序设计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本课程的学习目标包括:1. 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掌握常见数据结构的特性和实现方法;2. 掌握各种数据结构的运算和操作,能够灵活运用各种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3. 培养抽象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提高编程技巧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课程教学内容与要求本课程的教学内容包括:线性结构(如数组、链表、栈、队列等)、树形结构(如二叉树、多叉树等)、图状结构(如邻接表、邻接矩阵等)、集合(如排序、查找等)以及动态规划、贪心算法等算法原理和应用。

在教学过程中,应注重以下要求:1. 强调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避免单纯记忆;2. 结合实际问题讲解数据结构的用途和应用,提高学生的兴趣和实际应用能力;3. 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和问题解决能力,鼓励学生运用多种方法解决问题;4. 强调团队合作,培养学生的协作精神和沟通能力。

三、课程教学方法与手段为了提高教学效果,可以采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1. 理论讲解与实践操作相结合,通过实例演示和代码实现帮助学生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原理;2. 课堂互动,鼓励学生提问和讨论,增强师生互动和交流;3. 引入案例教学和项目实践,通过实际问题的解决提高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4. 利用多媒体教学资源,包括视频、图片、课件等,丰富教学手段,提高教学效果。

四、课程评估标准与方式本课程的评估标准包括平时作业、项目实践、期末考试等形式。

具体要求如下:1. 平时作业:根据教学内容布置适量作业,检测学生对基本概念和原理的理解情况;2. 项目实践:要求学生分组完成一个实际问题的解决,锻炼学生的应用能力和团队合作能力;3. 期末考试:采用闭卷考试形式,检测学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原理的掌握情况。

五、课程资源与支持为了方便学生的学习和教师的教学,可以提供以下资源与支持:1. 课件、视频等多媒体教学资源;2. 习题库和答案解析,方便学生自学和练习;3. 答疑和辅导,为学生提供学习支持和问题解答;4. 课程网站和论坛,方便学生交流和讨论。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性质与作用本课程是作为专业选修课设定的(同时,也为扩展为专业必修课做必要的拓展设计),作为其他专业课程的补充。

本课程的任务与目的是学习各种数据结构的应用,和对不同数据结构算法的应用。

在计算机科学中,数据结构是一门研究非数值计算的程序设计问题中计算机的操作对象(数据元素)以及它们之间的关系和运算等的学科,而且确保经过这些运算后所得到的新结构仍然是原来的结构类型。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独立的课程在国外是从1968年才开始设立的。

“数据结构”在计算机科学中是一门综合性的专业基础课。

数据结构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计算机软件三者之间的一门核心课程。

数据结构这一门课的内容不仅是一般程序设计(特别是非数值性程序设计)的基础,而且是设计和实现编译程序、操作系统、数据库系统及其他系统程序的重要基础。

计算机是一门研究用计算机进行信息表示和处理的科学。

这里面涉及到两个问题:信息的表示,信息的处理。

而信息的表示和组织又直接关系到处理信息的程序的效率。

随着计算机的普及,信息量的增加,信息范围的拓宽,使许多系统程序和应用程序的规模很大,结构又相当复杂。

因此,为了编写出一个“好”的程序,必须分析待处理的对象的特征及各对象之间存在的关系,这就是数据结构这门课所要研究的问题。

众所周知,计算机的程序是对信息进行加工处理。

在大多数情况下,这些信息并不是没有组织,信息(数据)之间往往具有重要的结构关系,这就是数据结构的内容。

数据的结构,直接影响算法的选择和效率。

二、课程设计思路1.课程特色“深入浅出”防止出现两个“极端”现象,极端一:过份讲解理论。

给学生以“安全深奥难学”的印象,严重影响学习积极性。

极端二:只做泛泛介绍,学生只知道名词,不理解含义,学生没有本质上的提高,同样不会产生学习兴趣。

要求教师用浅显的语言(不要堆砌专业术语式的教学)、学生易于掌握的形式(动画、比喻、操作演示)将课程内容展现给学生。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课程目标1:理解线性表、栈和队列、串、树和二叉树和图的逻辑结构,掌握在各种逻辑结构上的各种基本操作的实现,培养学生进行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和数据抽象的能力。

课程目标2:熟练掌握常用的静态查找和动态查找算法,深刻理解排序的定义和各种排序方法的特点,并能加以灵活应用。

课程目标3:能够从时间和空间复杂性的角度综合比较各种算法的复杂度,并能分析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两种常用存储结构的不同特点及适用场合。

三、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关系1、课程目标与毕业要求的对应关系课程目标2课程目标3注:H表示高支撑,M表示中支撑,1表示低支撑。

参考《数学学院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进行评价。

九、本课程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依据第八部分中的课程目标达成度评价方法,计算得到本课程的各个课程目标的权重如下: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测验和期末考试情况及教学督导的反馈,检验学生对本课程涉及的学科素养和学会反思的达成情况,及时对教学中的不足之处进行改进,调整教学指导策略;根据学生的课堂表现、作业、平时测验及期末考试成绩,检验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根据本课程所支撑的毕业要求分解指标点的达成度情况,在本学院教学指导委员会指导下,重新修订本课程大纲,实现持续改进。

十一、推荐教材及参考书目1.教材1.孙丽云.数据结构(C语言版)[M].武汉: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2.参考书目2.孙丽云.数据结构实验指导与习题解析(C语言版)[M].北京: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2017.3.严蔚敏,吴伟民.数据结构(C语言版)[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2.4.高一凡,数据结构算法解析[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5.。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领域中的一个重要概念,它关注如何组织和存储数据以便有效地进行访问和操作。

作为一门课程,数据结构为学生提供了一种理解计算机内部数据组织和算法设计的基础。

本文将探讨《数据结构》课程的标准内容和学习目标。

一、概述数据结构课程旨在帮助学生理解和应用各种常见的数据结构,包括数组、链表、栈、队列、树、图等。

通过学习数据结构,学生能够了解每种数据结构的特点、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从而能够在实际问题中选择和设计合适的数据结构。

二、基本概念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分类:课程要求学生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定义,并能将其进行分类,如线性结构、树形结构、图结构等。

2. 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课程要求学生理解数据结构与算法之间的关系,掌握以数据结构为基础进行算法设计和优化的方法。

三、常见数据结构1. 数组:课程要求学生掌握数组的定义、存储方式以及常见操作,如插入、删除和查找。

同时,学生需要理解数组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2. 链表:课程要求学生学习链表的原理、分类以及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和反转。

学生需要了解链表相较于数组的优势和劣势。

3. 栈和队列:课程要求学生熟悉栈和队列的定义、实现方式以及应用场景。

学生需要掌握栈和队列的基本操作,如压栈、出栈、入队、出队等。

4. 树:课程要求学生学习树的基本概念、术语和特点,包括二叉树、二叉搜索树、平衡树等。

学生需要了解树的存储方式、遍历方式以及相关算法。

5. 图:课程要求学生理解图的定义、术语和表示方式,学习图的遍历算法,如深度优先搜索(DFS)和广度优先搜索(BFS)等。

四、高级数据结构1. 堆:课程要求学生了解堆的定义和基本操作,如插入、删除和堆排序。

学生需要理解堆的概念、特点以及应用场景。

2. 跳表:课程要求学生掌握跳表的原理和实现方式,了解其在快速搜索和索引构建中的应用。

3. 哈希表:课程要求学生学习哈希表的基本原理和实现方式,并能进行哈希冲突的处理。

《数据结构基础》课程标准--64课时

《数据结构基础》课程标准--64课时

《数据结构基础》课程标准--64课时数据结构基础课程标准--64课时一、课程目标本课程旨在帮助学生了解数据结构和算法的基础知识,掌握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并能够灵活应用于实际编程中。

二、课程安排本课程共分为64课时,按照以下内容安排:三、课程内容1.基本概念及绪论- 数据结构概述- 算法概述- 算法复杂度分析和算法效率分析2.线性表- 线性表的定义及表示-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3.栈和队列- 栈和队列的定义及基本操作- 栈和队列的应用4.串- 串的定义及基本操作- 串的匹配算法5.树- 树的定义及基本术语- 树的遍历算法6.图- 图的定义及基本术语- 图的遍历算法7.查找- 查找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顺序查找- 二分查找- 哈希查找8.排序- 排序的定义及基本概念- 冒泡排序- 插入排序- 选择排序- 快速排序- 归并排序- 堆排序9.动态规划- 动态规划的定义及基本思想- 动态规划的高楼抛鸡蛋问题10.贪心- 贪心的定义及基本思想- 贪心算法的基本模型及常用应用11.暴力搜索和分治- 暴力搜索的定义及基本思想- 分治算法的定义及基本思想四、教学方法本课程教学采用讲授和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充分发挥学生的主动性和创造性,利用实例和案例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和算法的理解。

五、考试要求本课程考试包括平时作业成绩和期末考试成绩,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

考试内容涵盖课程所讲内容和实际应用。

六、参考书目- 《数据结构与算法分析》- 《数据结构(C语言版)》- 《算法导论》。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教学大纲一、课程简介《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相关专业的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通过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方式,培养学生具备良好的数据结构基础、灵活运用和设计数据结构的能力,并通过算法分析、问题求解等方式培养学生的编程思维和创新能力。

二、教学目标1. 理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栈、队列、链表、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应用场景与实现。

2.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算法与操作,包括插入、删除、查找、排序等常用操作的实现与分析。

3. 培养学生良好的编程实践能力,能够灵活运用不同的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

4. 培养学生团队合作精神和沟通能力,能够与他人合作设计和实现复杂的数据结构与算法。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础1.1 数据结构与算法的关系1.2 抽象数据类型与数据结构1.3 算法复杂度与评估方法2. 线性结构2.1 线性表的基本概念与实现2.2 栈与队列的定义与应用2.3 数组与链表的对比与选择3. 树形结构3.1 树的基本概念与性质3.2 二叉树的存储与遍历3.3 二叉搜索树与平衡树的应用4. 图结构4.1 图的基本概念与表示方法4.2 图的遍历与连通性算法4.3 最短路径与最小生成树算法5. 排序与查找5.1 常用排序算法的实现与性能分析 5.2 二分查找算法与应用5.3 哈希表的概念与应用四、教学方法1. 理论讲解:通过授课方式向学生讲解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原理和算法分析方法。

2. 实验实践:通过编写程序实践,巩固和加深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与应用能力。

3. 课堂讨论:鼓励学生在课堂上提问和讨论问题,促进学生思维的活跃和沟通能力的培养。

4. 课程设计:结合实际案例,进行小组项目设计,培养学生团队合作和创新能力。

五、教学评价与考核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讨论与实验成绩,在课堂上主动提问、积极参与实验的学生将获得较高成绩。

2. 作业与报告:包括编程作业、实验报告等,学生需要按时完成,并按要求展示实现结果与思路。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一、课程定位《数据结构》是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课程,本课程所涵盖的知识和技能是作为大数据技术与应用专业学生其他专业课程的核心基础课程之一。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能够获得学习后续专业课程所需的编程算法、数据结构方面的基础知识。

通过本课程及其实践环节教学,使学生能够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锻炼计算机软件算法思想,并培养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为以后进行实际的软件开发工作打下良好的专业知识和职业技能基础。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培养和提高计算机软件技术专业学生的职业核心能力和素质。

使学生能够具备良好的职业素养,具备团队协作、与人沟通等多方面的能力;使学生具有较强的编程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并具备进行自我拓展的能力。

让学生能够具备深厚的专业基础,为今后的长足发展提供厚实而强大的动力。

1、知识目标本课程涵盖了以下知识目标:(1)掌握算法设计的基本度量方法;(2)掌握线性表、栈、队列、数组和二叉树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及其基本的操作实现;(3)理解图抽象数据类型的实现及其基本的操作特点;(4)掌握常见查找算法和排序算法的特点和实现方法。

2、能力目标(1)能查阅英文版的相关技术手册;(2)能正确地实现常用的抽象数据类型,并能实现常见的基本操作;(3)能针对现实问题选择正确的数据结构,并能在所选择的数据结构基础上编写相应算法以解决该问题;(4)能够对所编写的算法进行简单的度量和评估。

3、素质目标(1)具有良好的心理素质,顽强的意志力,勇于克服困难;(2)具有较强的身心素质,适应艰苦工作需要;(3)具有较扎实的业务基础,并能不断进行创新和自我超越。

三、课程设计1、设计思想教学内容框架按照知识和技能递进的关系,本课程的内容框架设计如下图所示:教学内容框架示意图本课程教学内容按照线性表、栈、队列、数组、树及二叉树和图等基本数据结构的顺序来实施教学,最后将前面的基本数据结构应用于查询算法和排序算法的设计和实现。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据结构课程代码:3250619适用专业: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开发方向)课程性质:专业必修课学时:48学时(理论:24 实践: 24)学分:3学分一、课程概述(一)课程的地位和作用《数据结构》是软件技术专业(软件开发方向)的一门专业必修课。

课程的前导课程是《Java面向对象编程》,本课程在后续软件开发类课程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其知识的应用将贯穿于本专业的所有课程。

在程序设计中,一个好的程序无非是选择一个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好的算法,而好的算法的选择很大程度上取决于描述实际问题的数据结构的选取。

所以,学好数据结构,将是进一步提高学生程序设计水平的关键之一。

数据结构的应用水平是区分软件开发、设计人员水平高低的重要标志之一,缺乏数据结构和算法的深厚功底,很难设计出高水平的具有专业水准的应用程序。

本课程的改革理念是,坚持工程化、实用化教学,密切适应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趋势,坚持学以致用;解决抽象理论与实践相脱节现象,让绝大多数学生在有限的时间内迅速掌握课程的基本理论知识,并把理论知识应用到软件开发的实际工作中,开发出高质是的应用软件。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资源建设遵循三个原则、一个过程、四个应用层次。

课程内容的选取遵循科学性原则,课程内容的选取依据数据结构课程在学科体系的理论体系,结合其在实际开发中的使用频度及难易程度,选取适合高职学生的学习内容;课程内容的组织遵循情境性原则,所有模块的内容按一个过程进行组织。

课程内容置于由实践情境建构的以软件开发过程主要逻辑为主线的行动体系之中,采用打碎、集成的思想,将学科体系中所涉及的概念、方法、原理打碎,然后按照软件开发过程逻辑重新集成。

课程资源的建设充分体现人本性原则,按人类掌握知识的基本规律“获取—>内化—>实践—>反思—>新的获取”,开发四个实践层次“验证性应用、训练性应用、设计性应用、创造性应用”的训练题库。

二、培养目标(一)总体目标《数据结构》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抽像能力和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为总目标。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DataStructure)学时数:72其中:实验学时:10课外学时:0学分数:4.5适用专业:网络工程一、课程的性质、目的和任务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网络工程专业的必修学科基础课程,主要介绍:线性表、栈、队列、数组、串、树、二叉树、图等基本数据结构及其应用;排序及查找的原理与方法;数据的存储结构。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特征、存贮结构及算法和算法分析的手段。

熟悉基本结构在计算机学科的应用,,训练学习使用高级语言编写合理算法的能力。

二、课程教学的基本要求(一)了解典型数据结构的逻辑关系,存贮结构,操作及算法的关系。

(二)熟练掌握各种基本数据结构的概念、特点、存贮方式、算法及分析评估。

(H)掌握基本算法分析方法。

(四)熟悉查找及排序的典型算法。

(五)针对实际问题,选择合理的数据结构及实现相应的操作。

三、课程的教学内容、重点和难点第一章概论(2学时)一、基本内容:(一)数据、数据元类、数据类型、数据结构。

(二)算法与数据结构的关系。

(H)算法的描述,评价标准及评估。

第一节:基本概念和术语第二节:抽象数据类型第三节:算法分析第四节:性能分析与度量二、基本要求:(一)熟悉数据结构基本概念第二章线性表(8学时)一、基本内容:(一)线性表的定义及抽象操作。

(二)线性表的两种存贮结构及算法。

(H )链表的应用举例。

线性表线性表的顺序表示与实现线性表的链式表示与实现链表一元多项式的表示与实现 二、基本要求:(一)掌握线性表的基本概念(二)掌握线性表的各种算法重点:线性表的基本操作。

难点:线性表的抽象操作,链表应用。

第三章栈和队列(8学时)一、基本内容:(一)队列、栈的定义及抽象操作。

(二)队列、栈的顺序存贮结构及相关算法。

(三)队列、栈的链式存贮结构及相关算法。

(四)多队列、栈的顺序存贮。

(五)栈的应用举例、栈与递归过程的关系。

第一节:栈第二节:队列 第三节:栈与队列的实现第四节:栈与队列的应用举例二、基本要求:(•)掌握队列、栈的基本概念(二)掌握队列、栈的各种算法(三)熟悉队列、栈的各种应用重点:队列、栈的各种算法。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专科)一、课程的性质:《数据结构》是计算机专业的一门必修专业基础课,它是一门理论性强,但有一定的实践性和较强实用性的基础课程。

二、课程的教学目的与任务:本课程的任务是讨论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存储结构以及有关操作的算法。

目的是使学生掌握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的特性,以便对所要处理的数据对象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和存储结构,并在此基础上掌握对这些数据的操作(查找、插入、删除和修改等)。

同时培养学生运用C 语言编写结构清晰、正确易读的算法,并具备初步评价算法的能力,为学生今后继续学习和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三、课程的教学手段和方法:本课程理论讲授采用教材与多媒体相配合的教学手段。

本课程包括课堂教学与实践教学两大部份。

课堂教学在方法上,采用课堂讲授、课后自学、课堂讨论、平时测验等教学形式。

实践教学部份主要是实验。

四、课程内容及学时分配(共 72 学时,其中讲课 60 学时,实验 12 学时):一、基本要求:掌握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了解抽象数据类型的定义和使用。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重点是了解数据结构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数据的运算三方面的概念及相互关系。

教学难点是什么是数据的逻辑结构及物理结构?三、讲授内容:(一)数据结构的一些基本概念:数据、数据元素、数据逻辑结构、数据存储结构、数据类型、算法等。

(二)抽象数据类型。

四、思量题:举出一个数据结构的例子,叙述其逻辑结构、存储结构、结构上的操作内容。

一、基本要求:掌握算法的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方法,了解算法的描述方法。

二、教学重点及难点:本节重点是算法的各种描述方法和算法分析(时间复杂度及空间复杂度)。

教学难点是对一个算法时间复杂度的分析。

三、讲授内容:(一)描述算法所用的 C 语言中的一些有关问题。

(二)算法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的分析。

四、思量题:编写算法,求一元多项式 P (x)=a +a x+a x2+a x3+…a x n 的值 P (x ),要求时间复杂度尽可能小。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概述数据结构是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专业的重要基础课程之一。

本课程旨在介绍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常用数据结构及其应用。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应具备设计和实现基本数据结构的能力,能够分析并解决实际问题中的数据组织与处理需求。

二、教学目标1. 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理解不同数据结构的特点、存储结构和操作方式。

3. 能够应用各类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并分析其性能。

4. 具备编写高质量代码的能力,考虑代码的可读性和可维护性。

5. 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内容1. 数据结构基础1.1 数据结构的定义和作用1.2 数据结构的分类及常用术语1.3 数据结构的表示与实现方式2. 线性结构2.1 线性结构的概念和特点2.2 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和链式存储结构2.3 线性表的基本操作(插入、删除、查找)2.4 栈和队列的定义、基本操作以及应用3. 非线性结构3.1 树形结构的概念和特点3.2 二叉树及其存储结构(顺序存储和链式存储)3.3 二叉树的遍历(先序、中序、后序)3.4 树与森林的转换和应用4. 图结构4.1 图的定义和基本术语4.2 图的存储结构(邻接矩阵和邻接表)4.3 图的遍历(深度优先搜索和广度优先搜索)4.4 最小生成树和最短路径算法5. 查找算法5.1 查找的基本概念和分类5.2 顺序查找算法5.3 二分查找算法5.4 哈希查找算法6. 排序算法6.1 排序的基本概念和分类6.2 内部排序算法(插入排序、冒泡排序、选择排序、快速排序、归并排序)6.3 外部排序算法四、教学方法1. 集中讲述与课堂演示相结合的教学方法。

2. 利用多媒体技术展示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实例和操作过程。

3. 提供编程实践的机会,让学生独立设计和实现各类数据结构。

4. 组织小组讨论和团队合作,解决数据结构相关问题。

五、考核方式1. 平时成绩包括课堂表现、作业、实验和参与度。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一、合用对象五年高职学生二、课程性质《数据结构》课程是介于数学、计算机硬件和软件课程三者之间综合性的学科,本课程主要使学生体味“算法的设计建立于逻辑结构,算法的实现依赖于物理(存储)结构”,并能根据实际情况选择相应的数据结构和算法,所以本课程教学强调思维训练,为随后的程序设计和技能训练打好基础。

《数据结构》课程是我校信息技术系软件技术专业的一门专业技术基础课。

它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重要理论基础;它所讨沦的知识内容和提倡的技术方法,无论对进一步学习计算机领域的其它课程,还是对从事软件工程的开辟,都有着不可替代的作用。

三、参考学时64 学时。

四、学分4 学分。

五、课程目标从课程性质上讲,《数据结构》是一门软件专业技术基础课。

通过本课程的教学,达到的教学目标是:➢知道《数据结构》这门学科的性质、地位和独立价值。

知道这门学科的研究范围、分析框架、研究方法、学科发展和未来方向。

➢理解这门学科的基本概念、主要结构类型和算法,特别是数据结构的三要素、存储结构的实现和算法的评价策略。

➢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的结构特性,以便为实际应用问题所涉及到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算法。

➢ 逐步理解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

➢ 培养数据抽象能力;训练复杂程序设计的技能;要求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晰和正确易读,养成良好程序设计习惯。

六、设计思路➢ 按照“以能力为本位、以职业实践为主线、以项目课程为主体的模块化专业课程体系” 的总体设计要求,紧紧环绕完成工作任务的需要来选择和组织课程内容,突出工作任务与知识的 联系,让学生在职业实践活动的基础上掌握知识,增强课程内容与职业能力要求的相关性,提高 学生的就业能力。

➢ 依据各项目模块的内容总量以及在该门课程中的地位分配各项目模块的学时数。

➢ 学习程度用语主要使用“了解”、“理解”、“能”或者“会”等用语来表述。

“了解”用于 表述事实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理解”用于表述原理性知识的学习程度, “能”或者“会”用于表述 技能的学习程度。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与算法教程》课程标准适用专业:计算机应用技术教研室:计算机应用总学时:72一、课程概述1.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数据结构》是通信工程、信息工程、电子工程、自动化、信息研究与安全、电子工程专业技术本科的专业基础必修课,主要学习各种常用数据结构的操作及应用,对后续课程的学习以及以后从事软件开发具有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和意义。

2.课程基本理念本课程的教学应坚持以人为本、以学为主、注重创新意识和综合素质培养的指导思想,坚持将知识学习、能力训练和综合素质培养融为一体,将各种数据结构与实际问题紧密结合,强调学员在学习和实践中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注重对学员科学探索精神、创新意识的培养。

3.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教学包括三部分内容:先介绍一些相关的概念;再学习数据的表示,由浅入深的各种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最后学习数据处理各种算法。

并及时安排相应的实题课,巩固和加深学员对所学理论的理解。

二、课程目标通过本课程的学习,要求学员理解并掌握各种数据结构及相关算法,为后续专业课的学习打好基础;通过上机实验,提高学员分析问题与解决问题的能力,尤其是通过对具体实际问题的分析,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将与问题相关的数据组织起来,编写出能高效运行的算法。

三、内容标准(一)绪论1.基本内容:数据结构及其相关概念,算法的概念,算法分析。

2.学习要求:准确掌握数据结构及其相关的概念、数据的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之间的关系;了解算法的五要素、算法与程序的区别;熟练掌握语句频度和时间复杂度的估算方法3.教学要求:本单元共安排6学时,采用课堂讲授方法实施教学。

针对本单元理论性强、新概念多的特点,在教学过程中要准确解释各个基本概念,清晰阐明基本概念的内涵和相互联系。

充分利用电子课件,力求将抽象概念形象化、具体化,以加深学员对基本概念的理解。

激发学员对本课程的学习兴趣。

(二)线性表的顺序存储及其运算1.基本内容:线性表的逻辑结构,线性表上的运算,栈和队列的概念,栈和队列的运算,栈和队列的应用。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一、概述(一) 课程的性质本课程为计算机专业技术人员提供必要的专业基础知识和技能训练,同时也是计算机应用相关学科所必须掌握的课程。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使学生熟练掌握计算机程序设计中常见的各种数据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运算,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并能根据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特性运用数据结构的知识和技巧设计出更好的算法和程序,并进一步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二)课程基本理念以培养学生如何合理地组织数据、有效地存储和处理数据,正确地设计算法以及对算法进行的分析和评价的能力,学会数据的组织方法和实现方法,并进一步培养基本的良好的程序设计能力。

(三)课程设计思路本课程标准从计算机软件技术及应用技术专业的视角出发,以满足本专业就业岗位所必须具备的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为基础,教学内容设计通过岗位工作目标与任务分析,分解完成工作任务所必备的知识和能力,采用并列和流程相结合的教学结构,构建教学内容的任务和达到工作任务要求而组建的各项目,以及教学要求和参考教学课时数。

通过实践操作、案例分析,培养学生的综合职业能力,基本达到程序员级职业技能鉴定标准。

本课程建议课时为64学时,理论课时为20,实训课时为44,在具体教学过程中可进行进行调整。

二、课程目标(一)总目标本课程以培养学生的数据抽象能力和复杂程序设计的能力为总目标。

通过本课程的学习,学生可以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其相应的运算,并初步掌握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的技术;另一方面,本课程的学习过程也是复杂程序设计的训练过程,要求学生编写的程序结构清楚和正确易读,符合软件工程的规范。

(二)具体目标掌握各种主要数据结构的特点、计算机内的表示方法,以及处理数据的算法实现。

使学生学会分析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结构的特性,以便为应用涉及的数据选择适当的逻辑结构、存储结构及相应的算法,并初步了解对算法的时间分析和空间分析技术。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数据结构模块化课程标准课程名称:数据结构适用专业: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通信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等相关专业学时/学分:64/4一、课程定位《数据结构》是研究现实世界中数据的各种逻辑结构在计算机中的存储结构以及进行各种非数值操作的方法。

通常情况下,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者存储效率。

数据结构往往同高效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它不仅是计算机程序设计的理论基础,而且是学习计算机操作系统、编译原理、数据库原理等课程的重要基础。

数据结构是要培养学生分析和研究计算机加工的数据对象特征的能力,本课程定位严格服务于应用型高等学校专业人才培养目标,坚持理论与上机实践相结合,通过算法训练提高学生的编程思维与编程能力,通过程序设计的技能训练来促进学生的综合应用能力和专业素质的提高。

二、课程设计思路课程建设指导思想是:树立精品意识;渗透创新理念;体现应用型办学特色;注重实践教学。

课程安排在大学二年级第一个学期,学习数据结构的目的是为了可以更好地理解计算机处理对象的特性、将实际问题所涉及的处理对象在计算机中表示出来并对它们进行处理。

数据结构课程内容概念多、综合性和技巧性强,对于学生来说,学生难以听懂,因此,在教学方法上宜采用案例教学,实验上采用项目驱动。

课程教学要结合学校应用型人才培养的定位,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良好的学习习惯,通过实践教学中以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能力、动手能力。

通过小组合作、项目带动等方式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沟通能力和创新能力。

课程结束后,学生应能独立上机编写并调试程序,用程序解决实际问题。

在二年级的学习中,学生需要掌握各种逻辑结构在不同存储方式下的常用算法,能够编写课程标准中的所有实训项目。

教学方法和手段:在实际教学中,我们采取多媒体进行教学,课外让学生在慕课网注册学习,学生可根据自身的学习情况利用课外时间进行针对性的复习;根据不同的章节内容,在教学中突出重点,并根据不同的章节制订相应的授课计划。

2024版《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2024版《数据结构》课程标准

•课程概述与目标•基本数据类型与操作•复杂数据类型与操作目录•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排序与查找算法专题•文件组织与处理技术•实验环节与项目实践指导01课程概述与目标数据结构定义及重要性数据结构定义重要性课程要求学生应具备一定的编程基础,熟悉至少一门编程语言;教师应具备丰富的数据结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能够灵活运用多种教学方法和手段进行教学。

知识目标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基本原理和基本方法,了解各种数据结构的特性、适用场景以及相互之间的联系与区别。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运用数据结构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包括抽象问题能力、设计算法能力、编写程序能力以及调试程序能力等。

素质目标培养学生严谨的科学态度、良好的团队合作精神以及创新意识,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课程目标与要求教材选用及参考资源教材选用参考资源02基本数据类型与操作线性表线性表的定义与基本操作01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02线性表的链式存储结构03栈和队列栈的定义与基本操作队列的定义与基本操作栈和队列的应用串和数组串的定义与基本操作串的存储结构数组的定义与基本操作特殊矩阵的压缩存储03复杂数据类型与操作树和二叉树树的基本概念二叉树树的遍历哈夫曼树及其应用线索二叉树树和森林图的基本概念图的存储结构图的遍历最小生成树最短路径拓扑排序和关键路径图论基础及应用顺序查找、折半查找、索引顺序查找等。

静态查找表动态查找表哈希表查找算法的分析与评价二叉排序树和平衡二叉树等。

哈希函数的构造方法、处理冲突的方法等。

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等。

查找技术04算法设计与分析基础算法概念及表示方法算法定义算法表示方法时间复杂度空间复杂度其他指标030201算法性能评价指标将原问题分解为若干个子问题,分别分治策略类似于回溯法,但在搜索过程中通过剪枝等操作来减少搜索空间,提高效分支限界策略通过保存子问题的解,避免重复计算,提高效率。

动态规划贪心策略通过探索所有可能的解来求解问题,当发现当前路径无法得到解时,回溯回溯策略0201030405典型算法设计策略05排序与查找算法专题内部排序方法比较插入排序简单插入排序、希尔排序交换排序冒泡排序、快速排序选择排序简单选择排序、堆排序01020304哈希表查找技术06文件组织与处理技术文件概念及分类方法文件定义文件分类根据文件的性质和记录的组织方式,文件可分为顺序文件、索引文件、散列文件和链式文件等。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

数据结构课程教学质量标准1、任课教师资格:(1)获得教师资格证书,且具有讲师及讲师以上专业技术职称的师资。

(2)承担过两遍以上数据结构课程辅导工作。

(3)独立指导过一遍以上数据结构课程设计工作。

(4)通过数据结构课程试讲,试讲效果良好。

2、教学准备:(1)熟悉教学大纲的基本内容及学时分配。

(2)理解计算机软件类相关课程的知识体系和相互关系。

(3)了解与该门课程相关的前序课程学习内容及学生掌握程度,了解教学班级学生的学习、学风情况以及需要重点掌握的学生名单。

(4)上课前,备课量达到学校教务处的基本要求,任新课教师备课前必须阅读适合该门课程的三本以上近三年出版的国家统编教材, 并且必须阅读过该门课程的参考教材。

(5)按照数据结构教学大纲内容编写授课计划,要求适当补充国内外数据结构课程的最新发展相关内容。

(6)根据课程内容,要求至少在一半课程讲授时使用多媒体教学手段。

上课前,要求认真撰写好全部教案。

3、课堂教学及课外辅导:(1)在教好书的同时要注意育人,要给学生营造良好的学习氛围,关心每一个学生的成长,不歧视学习成绩落后的学生,既要课堂严格要求学生,又要加强课下与学生的交流。

(2)课堂教学必须遵守学校相关规章制度,认真组织好每一节课的课堂教学。

严格要求学生,上课进行课堂考勤,及时和学生辅导员交换意见。

(3)掌握授课进程,教学进度与授课计划的差距不超过2学时。

(4)与学生约定时间和地点,每周至少对学生进行课外辅导答疑一次,时间保证在2小时以上。

(5)每2次课批阅1次作业,每次批阅三分之一或三分之一以上,课外作业量至少保持每次上课后留2道以上习题。

每次作业按照5分制批阅,并严格登记。

4、课程考核与总结(1)课程考核包括平时成绩和期末闭卷考试成绩,平时含考勤、作业和实验。

期末考试成绩占总成绩的70%,平时成绩占总成绩的30%(考勤、作业和实验各占10%)。

(2)期末考试统一命题,统一标准答案,统一评分标准。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据结构》课程标准英文名称:DataStructure 学分: 4 适用专业:嵌入式系统工程一、课程性质《数据结构》是嵌入式系统工程专业的一门专业基础必修课程。

本课程面向Android软件工程师的岗位需求,针对JDK1.6,主要讲述集合、线性表、堆栈和队列、树和二叉树、查找和排序等基本数据结构和算法。

本课程着重基本知识的掌握和基本技能的训练,为利用Java语言进一步开发基于Android的APP应用奠定基础。

二、课程理念数据结构是计算机存储、组织数据的方式。

数据结构是指相互之间存在一种或多种特定关系的数据元素的集合。

精心选择的数据结构可以带来更高的运行或存储效率,数据结构往往同高兴的检索算法和索引技术有关。

将CDIO理念应用在数据结构课程中。

CDIO是近年来国际工程教育改革的最新成果。

CDIO代表构思(Conceive)、设计(Design)、实现(Implement)和运作(Operate),它以产品研发到产品运行的生命周期为载体,让学生以主动的、实践的、课程之间有机联系的方式学习工程。

1、课程地位理念在许多类型的程序设计中,数据结构的选择是一个基本的设计考虑因素。

许多大型的构造经验表明,系统实现的困难程度和系统构造的质量都严重的依赖于是否选择了最优的数据结构。

许多时候,确定了数据结构后,算法就容易得到了。

有些时候事情也会反过来,我们根据特定算法来选择数据结构与之适应。

不论哪种情况,选择合适的数据结构都是非常重要的。

选择了数据结构,算法随之确定,是数据而不是算法是系统构造的关键因素。

2、课程学情理念本课程开设在嵌入式系统工程专科第一学期,学生在学习本课程前已具备计算机基础、java基础等知识,本课程力图让学生学会在java语言环境下,运用面向对象的思想编写规范的代码,实现经典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熟悉常用的数据结构和算法,使学生初步具备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有的基本能力。

3、课程内容理念根据本课程的教学目标,确定了课程内容体系结构的五个组成部分:集合结构、线性表、堆栈和队列、树和二叉树、查找和排序。

内容主要包括:绪论、集合结构的线性存储实现方法、集合结构的链式存储实现方法、线性表、有序线性表、堆栈、队列、树、二叉树、二叉树的遍历、顺序查找、折半查找、插入排序、选择排序等。

4、课程要求理念《数据结构》是一门偏重理论的课程,有很强的理论性。

在多年的教学研究和教学实践中,《数据结构》形成了独具特色的“七化”教学方法,即教学资源立体化、教师精讲主导化、学生学习团队化、教学过程流水化、程序项目核心化、知识技能点索引化、和java语言结合化。

5、课程考核理念如何客观反映出学生对数据结构的理解、掌握、综合应用的实际情况,传统的闭卷考试有不完善的地方,应该对考核内容和形式进行适当的调整,过程评价与终结评价相结合,形成全方位、更加公正客观的评价体系。

考核方法采用“N+2”成绩评定方式,采用“课堂考勤+课堂笔记+期末考试”的方式。

三、课程目标(一)总目标为学生的职业素质和职业技能的形成服务;为今后学习Android编程技术奠定坚实的基础;为IT企业输送高质量的从业者。

(二)分目标1、知识目标(1)了解数据结构课程的体系结构,掌握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基础知识,能够集合java语言实现基本的数据结构和算法。

(2)掌握集合结构,能够运用java语言实现线性和链式存储结构的集合;(3)掌握线性表结构,能够运用Java语言实现线性表结构;(4)掌握堆栈和队列以及树和二叉树结构。

(5)掌握查找和排序算法,并且结合项目达到在项目中运用的能力;2、能力目标(1)使学生初步具备一个优秀的软件开发人员所应有的基本能力:会编写基本的算法、会利用数据结构解决基础编程语言不能直接表达的数据;(2)为学生利用Java进一步研究与开发基于Android的APP应用奠定基础。

3、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1)规范意识:让学生学会编写规范代码,熟悉常用程序设计技巧。

(2)团队精神: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协调工作和组织管理的能力。

四、课程内容授课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结构基本概念、集合、线性表、堆栈和队列、树和二叉树、查找和排序等。

第一单元绪论1、基础性内容了解数据结构这么课程要讲解的内容,了解数据结构的课程地位、整体安排、教学进度及教学要求。

掌握数据结构中的基本概念和术语,掌握数据结构中对算法的描述方法以及对算法的评价方式。

2、提高性内容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和术语、对算法的描述方法和评价方式。

3、拓展性内容了解信号灯的设计与数据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二单元集合结构1、基础性内容了解集合结构,以及集合在编程中的使用。

要求能够利用java编程语言实现集合结构,包括使用顺序存储方式实现集合结构以及操作、使用链式结构存储方式实现集合结构以及操作。

另外要求使用任意一种集合结构实现方式,去模拟数组的功能。

2、提高性内容集合机构的定义和用途,集合结构的两种存储方式的实现。

链式存储实现集合结构。

比较两种存储方式的不同和使用范围。

3、拓展性内容使用集合结构,了解数组的底层实现技术。

第三单元线性表1、基础性内容本章是数据结构课程中的一个重点内容,该章节全面介绍了线性表结构的基本定义以及使用场景,另外包含了线性表的描述以及不同实现方法的算法评价。

要求完全掌握线性表的定义、描述、操作以及用java语言实现该结构并对不同的实现方式先的操作算法进行评价。

2、提高性内容线性表的定义和运算,线性表的顺序存储结构的操作和实现,有序线性表的定义和实现,链式存储的一般概念和方法,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和操作,有序线性表的链式存储实现。

3、拓展性内容找到现实生活中运用到线性表的实例。

第四单元栈和队列1、基础性内容掌握堆栈和队列的基本定义和语法,以及这两种结构在计算机底层算法设计中所起到的作用。

学习堆栈和队列在现实生活中对应的例子,并掌握堆栈的java语言实现方法,包括顺序存储结构的实现以及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

了解队列的java实现方式。

2、提高性内容堆栈的实现方法、队列的实现方法。

堆栈的链式存储结构的实现以及对关键操作的算法评价。

3、拓展性内容尝试理解操作系统中的任务处理与堆栈和队列之间的联系。

第五单元树和二叉树1、基础性内容了解树结构的定义,了解二叉树的概念以及使用场景,了解二叉树的遍历方法。

2、提高性内容使用java语言描述树和二叉树结构3、拓展性内容遍历二叉树第六单元查找和排序1、基础性内容了解查找和排序在编程中的作用,掌握顺序查找算法的实现方法以及算法评价,掌握折半查询算法的实现方法以及算法评价。

了解排序在折半查找中的作用,掌握选择排序、插入排序、交换排序的基本算法,并能够根据现实场景使用对应的算法。

2、提高性内容顺序查找算法的实现、折半查找算法的实现。

选择排序、插入排序、交换排序算法的实现。

3、拓展性内容折半查找算法的实现、交换排序算法的实现,以及对算法的评价。

五、课程实施1、理论课时安排3、教学建议(1)教学组织与形式本课程教学全部采用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模式,一次理论对应一次上机实践,,要求学生在课前加强预习,完成要求的任务,为机房上课做好准备;充分利用多媒体教学软件,对学生编程和学习进度进行控制;上课采用小班教学,进一步提高教学质量,关注每一个学生的学生进度,并加以辅导、充分调动和发挥学生主体性;案例式教学,提供程序列表,和教学进度和知识点匹配;(2)教学方法与手段①教学方法:理论课教学根据所授内容的不同,采用恰当的教学方法实施教学,如:讲授法、讨论法、直观演示法和任务驱动教学法等;实验课采用训练与实践式教学方法使学生巩固、丰富和完善所学知识,培养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和多方面的实践能力;项目实训采用项目教学法,以实际应用为目的,通过师生共同完成教学项目而使学生获得数据库相关技术知识和数据库应用系统的开发能力。

②教学手段:采用多媒体现代化教学手段和传统的黑板教学手段相结合,有利于提高课堂教学效果,进行在线答疑。

(3)教学环境与策略多媒体计算机与大屏幕投影仪为中心的多媒体教学环境,在这种环境下,教师主要播放教学课件进行讲授,利用软件课堂编写程序进行讲解;以网络技术为核心的教学环境,学生根据教师的安排进行自主式教学;多媒体实验中心和实训实验室教学环境,进行实验和项目实训操作。

3、考核方法采用“N+2”成绩评定方式,主要构成及比例如下:(1)考勤(30%):课前点名;(2)课堂笔记(10%):教师讲解主要内容,重点和难点,含平时作业;(3)期末考试(60%):考试分制、形式与时间:百分制,闭卷、笔试,120分钟。

题型:填空题、选择题、简答题、程序分析设计题。

六、教材建设选用与参考书目教材建设选用:采用自编讲义参考书目:1.《Java程序设计教程》,段新娥等编著,人民邮电出版社,2014.12. 《Java编程思想》(美),Bruce Eckel著,侯捷译,(Thinking in Java,Second Edition),机械工业出版社,2012.93.《数据结构》,徐孝凯编著,清华大学出版社,2014.11.0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