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章 目标代码生成

合集下载

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

(1 2 ) h a lt B 5
图7–1 程序流图
[解答] (1) 考虑变量a的情况:基本块B2中没有对a进行 定值,且引用的次数为1(e=a−b);基本块B3没有对a进 行定值,也没有引用a;基本块B4对a进行了定值,并 且定值前引用的次数为1(a=a−f)。根据执行代价节省数 的计算公式得到:
③ 删除RVALUE [Ri]中的M; (4) 给出R,返回。
例7.2 对例7.1,假设只有AX和BX是可用寄存器,用代码 生成算法生成目标代码和相应的RVALUE和AVALUE。
表7.2 例7.2的目标代码
四元式
目标代码
RVALUE
AVALUE
T=A−B U=A−C V=T+U
MOV AX, A SUB AX, B
和A是同一标识符,或者B在该四元式之后不再被引用,则选取Ri为所
需寄存器并转(4)。
不行则选用空闲寄存器
(2) 如有尚未分配的寄存器,则从中选取一个Ri为所需寄存器并转(4)。 再不行则选用待用位置最远的变量占用的寄存器
(3) 从已分配的寄存器中选取一个Ri为所需寄存器R。选取原则为:占用 Ri的变量的值也同时放在内存中,或者该值在基本块中要在最远的位置 才会引用到。这样,对寄存器Ri所含的变量和变量在内存中的情况必须 先做如下调整:
(1) 在原代码生成算法中,仅当变量在基本块中被定值时,其值才 存放在寄存器中。现在把寄存器固定分配给某变量使用,当该变量 在基本块中被定值前,每引用它一次就可以少访问一次内存,则执 行代价节省1。
(2) 在原代码生成算法中,如果某变量在基本块中被定值且在基本 块出口之后是活跃的,则出基本块时要把它在寄存器中的值存放到 内存单元中。现在把寄存器固定分配给某变量使用,出基本块时就 无需把它的值存放到其内存单元中,则执行代价节省2。

变量名符号表

变量名符号表

ENTER过程完成。
说明部分的分析与处理(程序)
• 说明类型的定义: • object= (constant, variable,procedur) • (定义纯量/枚举类型) • 名字表的定义 table:array[0..txmax] of
record name:alfa; • case kind:object of
表也是一个栈,栈顶指针为level。当进入一个新过程时,level增加1;每当退 出一个过程时,level减1。DISPLAY(level)总是指向当前正在处理的最内层的 过程的子符号表在栈符号表中的起始位置。
.在符号表的信息栏中引入一个指针域(previous)用以链接它在同一过程内 的前一域名字在表中的下标(相对位置)。每一层的最后一个域名字,其 previous之值为0。这样,每当需要查找一个新名字时,就能通过
地址ble表的下标指针tx补充说
明:
tx 6 (9)
LE 1
V BLOCK
tx ...
0
(6)
LE 0 V BLOCK
主程

tx是BLOCK的 实际值参
BLOCK(LEV+1,TX, …) (递归进入分程序)
第1次调用block BLOCK(0, 0, …)
编译程序按名字的不同种属分别使用许多符号 表,如常数表、变量名表、过程名表等等。
SUBROUTINE INCWAP(M,N)
10 K=M+1
M=M+4 N=K RETURN END
经编译头三阶段后所产生的主要表格有: 符号 名表SNT、常数表CT、入口名表ENT、标号 表LT和四元式表QT
符号名表SNT
几种通常都是需要的。 1 符号名 2 符号的类型 3 符号的存储类别 4 符号的作用域及可视性 5 符号变量的存储分配信息 6 符号的其它属性(1) 数组内情向量 (2) 记录结构型的成员信息(3) 函数及过程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第二版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清华大学-第二版
解释程序是解释、执行高级语言源程序的程序。解释方式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方式是, 源程序功能的实现完全由解释程序承担和完成,即每读出源程序的一条语句的第一个单词, 则依据这个单词把控制转移到实现这条语句功能的程序部分,该部分负责完成这条语句的功 能的实现,完成后返回到解释程序的总控部分再读人下一条语句继续进行解释、执行,如此 反复;另一种方式是,一边翻译一边执行,即每读出源程序的一条语句,解释程序就将其翻 译成一段机器指令并执行之,然后再读人下一条语句继续进行解释、执行,如此反复。无论
if〈条件〉then〈语句〉[else〈语句〉] (2) 扩充 repeat 语句为:
repeat〈语句〉{;〈语句〉}until〈条件〉
答案: 对 PL/0 语言作如下功能扩充时的语法图和 EBNF 的语法描述如下:
(1) 扩充条件语句的语法图为:
EBNF 的语法描述为: 〈条件语句〉::= if〈条件〉then〈语句〉[else〈语句〉]
地址,用以过程执行结束后返回调用过程时的下一条指令继续执行。 在每个过程被调用时在栈顶分配 3 个联系单元,用以存放 SL,DL, RA。
第5题
PL/0 编译程序所产生的目标代码是一种假想栈式计算机的汇编语言,请说明该汇编语 言中下列指令各自的功能和所完成的操作。 (1) INT 0 A (2) OPR 0 0 (3) CAL L A
第2题
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画出编译程 序的总体结构图。
答案: 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包含 8 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
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中间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和 错误处理程序。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PPT课件)

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PPT课件)

• 代码优化在整个编译过程的位置
源程序 编译前端 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生成 中间代码 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程序 中间代码 中间代码优化 目标代码优化
程序员和编译器可能改上程序的位置
源程序 编译前端 中间代码 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程序
程序员可以改进 算法,改变循环
编译器可以改进过程调 用、循环和地址计算
编译器可以利用寄存器, 选择指令和窥孔优转换
3
7.1.1 数据类型
类型的合法性检查是判断数据类型是否与上下文的要求一致 数据类型是对该类型数据(变量或常量)的取值是否合法以 及对该类型数据的运算是否合法的一种说明。
4
7.1.2 数据结构
一个程序设计语言如允许使用的数组、记录、字符串、 表、栈等形式的数据结构,在编译程序中应为它们提供相 应的翻译。 为了能对数据结构中的元素进行引用,必须完成从逻辑结 构到能够访问这些数据元素的物理结构的映射。应考虑: 1映射算法相对简单,根据逻辑结构容易计算出物理地址 2从逻辑结构投影到物理结构时,不至于超界或存储溢出 3使用的数据结构承担这种程序设计语言的主要功能 4在这些数据结构定义相关的运算
25
• 指令选择
– 一个编译程序可以看成是一个转换系统,它把源程序转换成 等价的目标代码,也就是说,对源语言种各种语言结构,依 据语义确定相应的目标代码结构,即确定源语言于目标语言 之间的对应关系,确保正确实现语义。显然,能否建立这样 的关系直接影响到编译程序的质量。 – 目标机器指令系统的性质决定了指令选择的难以程度,指令 系统的一致性和完备性直接影响到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如 果目标机器能一致地支持各种数据类型和寻址方式,不需特 别处理例外,这种对应关系的建立就容易得多。 – 指令执行速度和机器特点对产生目标代码的质量也十分重要。 显然,如果指令集合丰富的目标机器对于某种操作可提供集 中处理的时候,应该选择效率高、执行速度快的一种。

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

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答案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的一门重要课程,它研究的是如何将高级程序语言转换为机器语言的过程。

而《编译原理》第三版是目前被广泛采用的教材之一。

在学习过程中,课后习题是巩固知识、提高能力的重要环节。

本文将为读者提供《编译原理》第三版课后习题的答案,希望能够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这门课程。

第一章:引论习题1.1:编译器和解释器有什么区别?答案:编译器将整个源程序转换为目标代码,然后一次性执行目标代码;而解释器则逐行解释源程序,并即时执行。

习题1.2: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答案: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将高级程序语言转换为目标代码,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过程。

第二章:词法分析习题2.1:什么是词法分析?答案:词法分析是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划分为有意义的词素(token)序列的过程。

习题2.2:请给出识别下列词素的正则表达式:(1)整数:[0-9]+(2)浮点数:[0-9]+\.[0-9]+(3)标识符:[a-zA-Z_][a-zA-Z_0-9]*第三章:语法分析习题3.1:什么是语法分析?答案:语法分析是将词法分析得到的词素序列转换为语法树的过程。

习题3.2:请给出下列文法的FIRST集和FOLLOW集:S -> aAbA -> cA | ε答案:FIRST(S) = {a}FIRST(A) = {c, ε}FOLLOW(S) = {$}FOLLOW(A) = {b}第四章:语义分析习题4.1:什么是语义分析?答案:语义分析是对源程序进行静态和动态语义检查的过程。

习题4.2:请给出下列文法的语义动作:S -> if E then S1 else S2答案:1. 计算E的值2. 如果E的值为真,则执行S1;否则执行S2。

第五章:中间代码生成习题5.1:什么是中间代码?答案:中间代码是一种介于源代码和目标代码之间的表示形式,它将源代码转换为一种更容易进行优化和转换的形式。

第九章 目标代码生成(1)

第九章  目标代码生成(1)

SYMBL[X( L )]
…L
a
yyy
b
yy
c
yy
d
yy
t1 n y y n
t2 n y n
t3 n y n
t4
nyn
t5
nyn
x
yn
9.1.3 寄存器的分配问题
寄存器操作快且指令短,如何充分利用它?
⒈ 设置描述表: RDL(R0,R1,…, Rn):
用以记录寄存器的当前状态:如 RDL.R1=x 如何为
此外还有下述 操作码 op :
逻辑 运算
LT(<),GT(>),EQ(==),LE(<=),GE(>=),NE(!=) AND(&&),OR(||),NO(!)
※ 四元式目标代码翻译示例:
【例9.1】
⑴( + a b t1 ) ⑵( - t1 d t2 )
①LD R0,a ②ADD R0,b ③SUB R0,d
※ 附有活跃信息的四元式:
⑴(+ a(y) b(y) t1(y ) ) ⑵(* a(y) t1(y) t3(y) ) ⑶(/ t1(y) t3(n ) x(y) ) ⑷(= t1(n) _ i(y ) )
Ⅲ. 基本块内活跃信息求解算法
• 支持: ⑴ 在符号表上增设一个信息项( L )
name … L
⑴(+ a( y ) b( y ) t1( y )) ⑵(- c( y ) d( y ) t2( y )) ⑶(* t1( y )t2( n )t3( y ))
⑷(- a( y ) t3( n )t4( y )) ⑸(/ t1( n ) 2 t5( y )) ⑹(+ t4( n )t5( n ) x( y ))

(完整word版)期末复习——判断题

(完整word版)期末复习——判断题

判断题第一章1.源语言是编写被编译的程序使用的语言。

(√)2. 解释执行与编译执行的根本区别在于解释程序对源程序没有真正进行翻译。

(╳)3. “遍”是指对源程序从头到尾扫描一遍,并做相应的加工处理。

( ╳ )4. 编译程序是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的程序。

(√)5. 宿主语言是目标机的目标语言(╳)6. 编译程序是应用软件(╳)第二章1.NFA和DFA的区别之一是映射函数是否唯一。

(√)2.FA的初始状态可以是多个。

(√)3. 若一个文法是递归的,则它所产生语言的句子个数必定是无穷的。

(√)4. 存在这样的语言,它能被确定的有穷自动机识别,但不能用正规表达式表示。

(╳)5. 设有字母表V,则V T ∩V N=Φ。

( √ )6. 有文法G1=G2,则L(G1)=L(G2)。

( ╳ )7.文法等价是指所描述的语言是完全相同的。

(√)8.一个确定有限状态自动机中,有且仅有一个唯一的终态。

(╳)9.设R和S分别是字母表∑上的正规式,则有L(R|S)=L(R)∪L(S)。

(√)10.自动机M1和M2的状态数不同,则二者必不等价。

(╳)11.确定有限自动机以及非确定有限自动机都能正确地识别正规集。

(√)12.对任意一个右线性正规文法G,都存在一个NFA M,满足L(G)=L(M)。

(√)13.对任何正规式e,都存在一个NFA M,满足L(M)=L(e)。

(√)14.从一个句型到另一个句型的推导过程是唯一的。

(╳)15、最右推导是最右规约的逆过程,最左推导是最左规约的逆过程。

(× )16.一张转换图只包含有限个状态,其中有一个被认为是初态,最多只有一个终态。

(╳)17.二义文法不是上下文无关文法。

(╳)18、对能用有限自动机描述的一个语言,该语言的一子集所构成的语言也一定能用有限自动机来描述。

(×)19、对任意文法G,都存在相应的正规式与之等价。

(× )20、对文法G中的一个句子,如果能够找到两种以上的推导,则该句子是二义性的。

编译原理及编译程序构造答案

编译原理及编译程序构造答案

编译原理及编译程序构造答案【篇一: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译程序在逻辑功能上由哪几部分组成?答:编译程序主要由以下几个部分组成: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中间代码优化、目标代码生成、错误处理、表格管理。

2. 实现编译程序的主要方法有哪些?答:主要有:转换法、移植法、自展法、自动生成法。

3. 将用户使用高级语言编写的程序翻译为可直接执行的机器语言程序有哪几种主要的方式?答:编译法、解释法。

4. 编译方式和解释方式的根本区别是什么?答:编译方式:是将源程序经编译得到可执行文件后,就可脱离源程序和编译程序单独执行,所以编译方式的效率高,执行速度快;解释方式:在执行时,必须源程序和解释程序同时参与才能运行,其不产生可执行程序文件,效率低,执行速度慢。

1第二章1. 乔姆斯基文法体系中将文法分为哪几类?文法的分类同程序设计语言的设计与实现关系如何?答:1)0型文法、1型文法、2型文法、3型文法。

2)2. 写一个文法,使其语言是偶整数的集合,每个偶整数不以0为前导。

答:z?sme | bs?1|2|3|4|5|6|7|8|9 m?? | d | md d?0|s b?2|4|6|8 e?0|b n? d|ndd? 0|1|2|3|4|5|6|7|8|9请给出句子123、301和75431的最右推导和最左推导。

答:n?nd?n3?nd3?n23?d23?123n?nd?ndd?ddd?1dd?12d?123 n?nd?n1?nd1?n01?d01?301n?nd?ndd?ddd?3dd?30d?301n?nd?n1?nd1?n31?nd31?n431?nd431?n5431?d5431?75431n?nd?ndd?nddd?ndddd?ddddd?7dddd?75ddd?754dd?7543d? 754313. 设文法g为:4. 证明文法 s?ises|is| i是二义性文法。

答:对于句型iises存在两个不同的最左推导:s?ises?iises s?is?iises所以该文法是二义性文法。

编译原理第三版答案

编译原理第三版答案

编译原理第三版答案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中非常重要的一门课程,它涉及到程序设计语言的语法、语义和编译器的设计与实现等内容。

《编译原理》(Compilers: Principles, Techniques, and Tools)是编译原理领域的经典教材,由Alfred V. Aho、Monica S. Lam、Ravi Sethi和Jeffrey D. Ullman合著,已经出版了三个版本。

本文将针对《编译原理》第三版中的习题和答案进行整理和总结,以帮助学习者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编译原理相关知识。

第一章,引论。

1.1 什么是编译器?编译器是一种将源程序翻译成目标程序的程序,它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等阶段。

1.2 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什么?编译器的主要任务是将高级语言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同时保持程序的功能和性能。

1.3 编译器的结构包括哪些部分?编译器的结构包括前端和后端两部分,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后端包括中间代码生成、代码优化和目标代码生成。

第二章,词法分析。

2.1 什么是词法分析?词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第一个阶段,它将源程序中的字符序列转换成单词(Token)序列。

2.2 词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词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识别源程序中的单词,并将其转换成单词符号表中的标识符。

2.3 词法分析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词法分析中常见的错误包括非法字符、非法注释、非法标识符等。

第三章,语法分析。

3.1 什么是语法分析?语法分析是编译器中的第二个阶段,它将词法分析得到的单词序列转换成抽象语法树。

3.2 语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什么?语法分析的主要任务是识别源程序中的语法结构,并检查语法的正确性。

3.3 语法分析中常见的错误有哪些?语法分析中常见的错误包括语法错误、缺失分号、缺失括号等。

第四章,语义分析。

4.1 什么是语义分析?语义分析是编译器中的第三个阶段,它对源程序的语义进行分析和处理。

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第三版)第9章

程序设计语言 编译原理(第三版)第9章

TOP 32
d
31
c
30
v
29
u
28
2
27
11
SP 26 25
返回地址 17
24
d
23
c
22
v(形参)
21
u(形参)
20
2(形参个数)
19
11
18
返回地址
17
11
16
i
15
b(形参)
14 1(形参个数)
13
0
12
返回地址
11
5
10
i
9
c
8
0
7
0
6
返回地址
5
0
4
x
3
a
2
0
1
返回地址
0
0
25
9.5 嵌套过程语言的栈式实现
0
0
过程S中调 用Q时
过程P中 调用S时
23
过程Q中调用R时
TOP
24
d
23
c
22
v(形参)
21
u(形参)
20 2(形参个数)
19
11
18 返回地址
SP
17
11
16
i
15
b(形参)
14 1(形参个数)
13
0
12
返回地址
11
5
10
i
9
c
8
0
7
0
6
返回地址
5
0
4
x
3
a
2
0
1
返回地址
0
0

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编译原理_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编译原理_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

A→i:=E { P=entry(); If(P!=0) gen ( :=, E.place, _, P) Else error(); }
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
E→E1 op E2
{ E.place:=newtemp;
gen(op,E1.place,E2.place,E.place) }
E →-E1
(:=,t3,_,A)
四元式出现顺序和表达式计值顺序一致; 四元式之间的联系通过临时变量来实现。
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
第二节 简单赋值语句的翻译
一、语义变量及过程
X.a
文法符X相应属性a,如,E.place
E.place:表示E所代表的变量在符号表的入口地址。
newtemp 语义函数,每调用一次产生一个新的临时变量。
a:=-b*(c+d)
E →i
a:=-E1*(c+d) a:=E2*(c+d) a:=E2*(E3+d) a:=E2*(E3+ E4) a:=E2*(E5) a:=E2*E6 a:=E7
A
E →-E1 E →i E →i E→E1 op E2 E →(E1) E→E1 op E2 A→i:=E
(@,b,_,t1)
一致性检查: (1)表达式中操作数是否保持类型一致; (2)赋值语句的左右两边是否类型一致; (3)形、实参数类型是否一致; (4)数组元素与数组说明是否一致。
越界检查:数组下标是否越界;子界类型是否越界等等。
语义处理: 对说明语句:登记信息; 对可执行语句:生成中间代码。
程序设计语言与编译 二. 语法制导翻译
gen(opi,E1.place,E2,place,t); E.type:=integer end else if E1.type=real

编译原理之代码生成

编译原理之代码生成

03
04
05
1. 语法分析:根据语言 2. 语义分析:对抽象语
的语法规则,将源程序 法树进行语义检查和处
解析成抽象语法树
理,包括类型检查、符
(Abstract Syntax Tree,号表管理等。
AST)。
3. 中间代码生成:根据 抽象语法树和语义分析 结果,生成中间代码。 常见的中间代码形式有 三地址码、静态单赋值 形式(Static Single Assignment,SSA)等。
运行时系统自动管理程序中的内存资源, 通过垃圾回收机制回收不再使用的内存空 间,防止内存泄漏和野指针等问题。
运行时系统对程序性能的影响和优化
性能影响
运行时系统的设计和实现会直接影响程序的性能。例如,垃圾回收算法的选择和实现会 影响内存的回收效率和程序的暂停时间。线程调度策略的选择也会影响程序的并发性能
编译原理是计算机科学的重要分支,对于理解计算机如何执行程序以及如何提高程 序执行效率具有重要意义。
代码生成在编译过程中的作用
代码生成是编译过程的最后阶段, 负责将中间代码或优化后的代码 转换为目标机器上的可执行代码。
代码生成器需要了解目标机器的 指令集、寄存器分配、内存管理 等相关知识,以生成高效且正确
中间代码在编译器中的 作用主要有以下几点
使得编译过程分为相对 独立的前端和后端,降 低了编译器的复杂性。
提供了统一的中间表示, 便于实现不同语言之间 有利于进行各种优化操 的互操作性。 作。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中间代码生成的算法和步骤
01
02
中间代码生成的主要算 法包括语法分析、语义 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三 个步骤。
具体步骤如下
代码生成器的测试和评估方法

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
第9章 目标代码生成
编译程序最后一个阶段是目标代码生 成。它通常在语义分析后或者优化后的中 间代码上进行,并将中间代码转化为等价 的目标代码。
本章主要介绍
简单代码生成器的设计和构造方法
9.1 概述
我们知道,编译程序的最终目的是 将源程序翻译成等价的目标程序,为了 达到此目的,编译程序除了对源程序进 行词法分析、语法分析和语义分析外, 还必需将语义分析后或者优化后的中间 代码转换为等价的目标代码。
9.3
简单代码生成器
当翻译一个四元式如A=B op C时, 我们需要知道在基本块中还有哪些四元 式要对变量A、B、C进行引用。 2. 建立每个变量的待用信息和活跃信息 (1)待用信息
9.3

简单代码生成器
A在(i)定值 A在(j)引用
(i) A=T1 (j) T2 =A OP X
(j)为四元式(i)变量A的待用信息
9.3
简单代码生成器
(2) 活跃变量
基本块中所有的非临时变量均看 作基本块出口之后的活跃变量,临时 变量根据其在基本块出口之后是否被 引用来确定它是否为活跃变量。
9.3
简单代码生成器
(3) 计算变量待用信息和活跃信息 的算法:
输入:基本块及其入口语句号和 出口语句号 输出:附加待用信息和活跃信息 的基本块
依次把四元式变换成目标代码, 并在一个基本块内考虑如何充分利用 寄存器。 在设计代码生成器时,为考虑充分 利用寄存器,我们须要考虑下面两点:
9.3
简单代码生成器
1. 给出寄存器的分配原则
(1)把基本块内还要使用的变量的值 尽可能地保存在寄存器中; (2)在基本块内,把不再使用的变量 所占用的寄存器及时释放掉; (3)当到基本块出口时,将变量的值 存放在内存中。

第9章 宏定义1

第9章 宏定义1

说明:
4): 文件包含可用双撇号,也可用尖括号。 它们的区别是: 尖括号:系统到存放c库函数头文件的目录中寻找要 包含的文件 双撇号:系统先在用户当前目录中寻找,找不到再 按尖括号的方式寻找。 5):被包含的文件与其所在的文件在预编译后已变成同一 文件
条件编译:
1):一般情况下,源程序中所有的行都参加编译。但是有时希望对其 中一部分内容只在满足一定条件才进行编译,也就是对一部分内容 指定编译的条件,这就是“条件编译”。 2):表达形式: #if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ifndef 标识符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if 表达式 程序段1 #else 程序段2 #endif
例9.5、用宏代表输出格式
#define PR printf #define NL "\n" #define D "%D" #define D1 D NL #define D2 D D NL #define D3 D D D NL #define D4 D D D D NL #define S "%S" main() {int a,B,C,D; char string[]="CHINA"; 1 a=1;B=2;C=3;D=4; 12 PR(D1,a); PR(D2,a,B); 123 PR(D3,a,B,C); 1234 PR(D4,a,B,C,D); CHINA PR(S,string); }
预处理的命令有以下几个特点: 1.预处理命令均以#开头,结尾不加分号; 2.预处理命令可以放在程序中任何位置,作用 范围从定义处到文件结尾。
宏定义:
1:不带参数的宏定义 1) 用一个指定的标识符来代替一个字符串 2) 它的一般形式: #define 标识符 字符串 3) 作用:把标识符定义为字符串。在进行编译预处理时,• 译 编 系统就能够把程序中出现的标识符,一律用字符串去替换,然后 再对替换处理后的源程序进行编译。

编译原理第二版课后习答案

编译原理第二版课后习答案

《编译原理》课后习题答案第一章第1章引论第1题解释下列术语:(1)编译程序(2)源程序(3)目标程序(4)编译程序的前端(5)后端(6)遍答案:(1)编译程序:如果源语言为高级语言,目标语言为某台计算机上的汇编语言或机器语言,则此翻译程序称为编译程序。

(2)源程序:源语言编写的程序称为源程序。

(3)目标程序:目标语言书写的程序称为目标程序。

(4)编译程序的前端:它由这样一些阶段组成:这些阶段的工作主要依赖于源语言而与目标机无关。

通常前端包括词法分析、语法分析、语义分析和中间代码生成这些阶段,某些优化工作也可在前端做,也包括与前端每个阶段相关的出错处理工作和符号表管理等工作。

(5)后端:指那些依赖于目标机而一般不依赖源语言,只与中间代码有关的那些阶段,即目标代码生成,以及相关出错处理和符号表操作。

(6)遍:是对源程序或其等价的中间语言程序从头到尾扫视并完成规定任务的过程。

第2题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由哪些部分组成各部分的主要功能是什么并画出编译程序的总体结构图。

答案:一个典型的编译程序通常包含8个组成部分,它们是词法分析程序、语法分析程序、语义分析程序、中间代码生成程序、中间代码优化程序、目标代码生成程序、表格管理程序和错误处理程序。

其各部分的主要功能简述如下。

词法分析程序:输人源程序,拼单词、检查单词和分析单词,输出单词的机内表达形式。

语法分析程序:检查源程序中存在的形式语法错误,输出错误处理信息。

语义分析程序:进行语义检查和分析语义信息,并把分析的结果保存到各类语义信息表中。

中间代码生成程序:按照语义规则,将语法分析程序分析出的语法单位转换成一定形式的中间语言代码,如三元式或四元式。

中间代码优化程序:为了产生高质量的目标代码,对中间代码进行等价变换处理。

目标代码生成程序:将优化后的中间代码程序转换成目标代码程序。

表格管理程序:负责建立、填写和查找等一系列表格工作。

表格的作用是记录源程序的各类信息和编译各阶段的进展情况,编译的每个阶段所需信息多数都从表格中读取,产生的中间结果都记录在相应的表格中。

CAXA基础教程 (9)

CAXA基础教程 (9)
CAXA制造工程师2008
第九章 数控代码后置处理和工艺表
本章学习目标
能够识别和修改机床信息、后置设置、 生成G代码和校验G代码。 掌握CAXA制造工程师工艺表信息, 了解工艺表清单制定模板。
9.1 数控代码后置处理 9.2 工艺表 9.3 综合实例
9.4 实训 9.5 思考与练习
9.1 数控代码后置处理
9.2.2 工艺清单制定模板
为了满足各用户对工艺清单模板不同 风格的需求,系统提供了一套关键字 机制,用户结合网页制作,合理使用 这些关键字,就可以生成各式各样风 格的模板。 艰难工艺清单中总的信息 。
9.3 综合实例
综合介绍 G代码生成 和工艺清单 功能,实例 如右图所示 。
区域式补加工刀具轨迹
9.1.5 实例
讲述数控编程、仿真,以及G代码 设置和生成等内容。
9.2 工艺表
在完成数控代码生成和校核后,需要 根据生成的G代码生成合适的加工工艺 表。
9.2.1 工艺清单简介
在完成数控代码生成和校核后, 需要根据生成的G代码生成合适的 加工工艺表。
根据制定好的模板,可以输出多 种风格的工艺清单,模板可以自行设 计制定。
生成G代码就是按照当前机床类型的 配置要求,把已经生成的刀具轨迹转化生 成G代码数据文件,即CNC数控程序,后 置生成的数控程序是三维造型的最终结果, 有了数控程序就可以直接输入机床进行数 控加工。
生成了G代码,可以利用校核G代码功 能来校核生成的G代码是否正确。
9.1.4 校核G代码
校核G代码就是把生成的G代码文件 反读进来,生成刀具轨迹,以检查生成的 G代码的正确性。
有关选项含义说明如下: 一.增加机床 二.机床参数配置 三.速度设置
9.1.2 后置设置

目标代码生成

目标代码生成
R R0 VAR MEM
R1 …
R7
15
寄存器分配算法
• 一般在生成四元式A:=B OP C的代码中,通常把左操作 数B取到寄存器 R 中,再和C 操作( C可在内存中,也可 在寄存中),R中的结果就是A的值,或者说A占用了R. • 寄存器的分配可以用RGEREG(QUAD,R)实现,QUAD是 待分配寄存器的四元式: i: A:=B OP C , (OP,B,C,A) ; R是分配的寄存器。 (算法需查看附在四元式i上的活跃与引用信息及上表中 的结构)
Jrop P’;
7
§9.3 代码生成程序的雏形
• 为每个基本块的生成高质量代码:
– 总的指令条数要少; – 尽可能利用寄存器,少产生访问内存的指令,为 此需要充分合理的利用寄存器:
• 尽可能把后面还要引用的变量仍保存在寄存器中; • 应把不再使用的变量所占用的寄存器及时释放掉; • 为此需引入两个概念:基本块内变量的引用信息和 活跃信息。
end end;
13
四元式的附加信息
序 四元式 号 1 (-, A, B, T) 2 (+ , A, B, A) 3 (-, A, C, U) 4 (+, C, D, V) 5 (+, T, B, V) 6 (+, V, U, W) 结果 (5,Y) (3,Y) (6,Y) 左变 量 (2,Y) 右变 量 (2,Y)
符号表的变化情况
A (N, Y)→(3, Y)→(N, N)→(2, Y)→(1,Y)
B (N, Y)→(5, Y)→(2, Y)→ (1, Y) T (N, N)→(5, Y)→(N, N) C (N, Y)→(4, Y)→(3, Y) U (N, Y)→(6, Y)→(N, N)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寄存器的使用准则
寄存器先行准则:尽可能把变量的值驻留到寄存器
中,尽可能用寄存器中的现行值,以减少访问内存
的次数。例:
1. (:=, 10, X) 2. (×, X, X, t1) 3. (-, X, t1, t2) 4. (:=, t2, X)
执行 1 后,把10装入到某寄存器
RX中,而不送到X的内存单元, 这样,2、3、4就可以直接从RX 中取值,而不用访问内存单元了
end GetReg
例:中间代码(三地址码): (1) t1 := z * 6 (2) x := -4 (3) if x >= 76 goto (7) (4) x := x + 4 (5) y := t1 + x (6) goto (3)
指令种类
• 赋值 MOV • 比较 CMP • ≥转移 JLE • 转移 JMP • 累加 ADD • 相乘 MUL
寄存器的分配原则是选择代价最小的寄存器,这就涉 及到代价如何计算的问题。如果申请的是空闲寄存器,则 代价自然为0,否则属于剥夺性质。当一个寄存器R被剥夺 时,R的一些占有变量的现行值可能不在内存中,而且以后 可能引用,因此要产生一些回送现行值的Store指令(ST) 和重新装入寄存器的Load指令(LD)。则R的分配代价包括:
DL:取D(Dead)或 L(Live)。如果从K+1中间
代码开始,到A重新被赋值或基本块结束都没有引
用A,则A的DL值为D;否则为L。DL值在中间代码
步骤确定。例如:
1. (+,a,b,t1) 2. (-,t1,c,t2) 3. (×,t2,b,t3) 4. (:=,t3,x)
(+,D,L,L)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D,D,L) (×,D,D,L) (:=,D,D)
生成实际的目标机代码需结合目标机进行。 例如:有无间接寻址、寄存器是否够、有无较好 的特殊指令等。
9.2、临时变量
(1)临时变量的特点
最大的特点是寿命短。因此,可采取与源变 量不同的空间分配和释放方法,即:不等到作用 域结束,而是用完立即释放,这样就可以实现存 储单元的共享。
(2)临时变量的存储空间
9 静态分配:给每个临时变量一律分配一个AR 单元(按共享法静态分配)
9 动态分配:只当需要保存于内存中时才分配 ,其余时候仅使用寄存器。
考虑静态分配情况下,临时变量的存储分配问题:
定值点:如果 i 中间代码给临时变量T定值,则称 i 为 T 的定值点;
引用点:如果 j 中间代码使用临时变量T,则称 j 为 T 的引用点。
(2)寄存器的状态描述
如果系统有取之不尽的寄存器,问题就简单得多,因 为不用剥夺正被占用的寄存器。但使问题复杂化的原因正 是寄存器不够。为了正确且有效地使用可分配的寄存器, 需要记录寄存器的状态。
寄存器的状态表
为实现以上准则,需要对寄存器的状态表进行有效的管 理和分配,我们将考虑基本块上的寄存器分配。对于某 个基本块中的中间代码 K: (Op, A, B, C) ,假设寄存器 中存放了变量A,则用二元组(DL, SNS)表示变量A的状态:
用R0实 现累加
(8) MOV R0, R3
(9) ADD R0, R2
(10) ST R0, Y
(11) J (5) (12) … …
每次循环都送 回内存,因为 循环可能终止
寄存器活跃准则:至少有一个下次引用时,才分配 寄存器。又假设有(+,A,B,T),且B有下次引 用,则产生指令:
LD RT, A LD RB, B ADD RT, RB
寄存器多载准则:在一个寄存器里存放多个变量的 值。例如赋值语句 Y:=X,那么可让Y和X占同一寄 存器。
(3)寄存器的分配
• 输入: – 中间代码序列:后缀式、三地址代码、树 – 符号表中的信息
• 输出:目标代码 – 绝对机器代码:所有地址均已定位,可立即执行 – 可再定位机器指令代码:连接定位后可立即执行 – 汇编指令代码:经汇编程序生成可执行的代码
• 目标机: – 包含多通用寄存器、控制栈、堆 – 指令的选择:例如代码 a:=a+1的实现 – 寄存器的分配:选择哪些变量驻留在寄存器中及具体 寄存器的选择
代码生成阶段必须指定各变量应占存储中的 哪个单元,因此它也必须计算临时变量所需的存 储空间大小,才能分配存储单元。(注:源变量 的空间在生成符号表时已计算出)
我们在学习“运行时的存储空间”一章时知道,在一 个过程内被声明的变量都要占栈区的AR单元,且不 能共享。但对于临时变量来说则不同,应尽量共享 。这时可有两种处理方法:
例2:
1
2
t1
t2 i (i>2)
i+1
i+2 t3 i+3
j (j>i+3)
t4
j+1
t5 k (k>j+1)
k+1
t1:[1, i+2] t2:[2, i]
Offset = m Offset = m+1
t3:[i+1, j]
Offset = m+1
t4:[i+3, k+1] Offset = m
1: ( +, a, b, t1 ) 2: ( -, t1, c, t2 ) 3: (×, t2, d, t3 )
t1: [1,2] t2: [2,3] t3: [3,4]
则它们的活动区间 彼此不严格相交, 可共享
4: ( :=, t3, x )
临时变量的作用域如同配对的括号序列所管辖的区域 一样是层次嵌套的。因此,可以设想用一个栈来存放这类 临时变量的值。为简单起见,假定所有临时变量值只需要 一种同一长度的栈单元。
把寄存器中的现行值送回内存的Store指令的总代价 把新变量的值装入寄存器的Load指令的总代价
关于代价的定义:
访问寄存器的代价视为0 访问内存的代价视为1 操作的执行代价视为1
例如:
1. LD A,Reg
{Cost = 2}
2. ST Reg,Memory {Cost = 2}
• 计算顺序的选择: – 有些顺序用到较少寄存器,从而能提高效率。
9.1、目标代码的种类
(1)虚拟目标代码
产生虚拟目标代码(针对并不存在的机器编 写)的好处是便于编译器的移植。
(2)实际目标代码
与虚拟目标代码不同,实际目标代码是针对 实际存在的机器设计的,因此需要有将虚拟代码 转换成实际目标机代码的代码生成器。
寄存器分配
一般寄存器 – R0 R1
专用寄存器 – R2 (循环变量) – R3 (存放t1)
目标代码:
(1) LD R0, Z
(2) MUL R0, 6
(3) MOV R3, R0
(4) MOV R2, -4
(5) CMP R2, 76
(6) JLE (12)
t1值下 次还用
(7) ADD R2, 4
SNS:取S(Store)或 NS。如果存放A的寄存器
要被剥夺,且A当前值要进行保存,则A的SNS值要
取S,否则取NS。SNS值要在目标代码步骤确定。
既然DL值可从中间代码精确求到,那么关键的是SNS值的 确定问题。即:什么时候要把寄存器的值送回内存呢?我们 有如下结论:
如果现行值已在内存中,则不需要回送 现行值不在内存,但该现行值再没有下次的引用,则
活动区间:如果 i 是T的定值点,j 是T的最后引用点,称[i,j]为T的活动 区间。
活动区间不严格相交:有活动区间[i,j]和[m,n],如果j≤m或n≤i,则 称它们不严格相交。
静态分配的基本思想:如果两个临时变量的活动区间不严格相交,则可 以共享单元。
例1:有x := d× (a+b-c),其中间代码为:
C := 2;
while true do begin
Rset := {R’ | FreeRegCost(R’) = C}
if Rset ≠ Φ then begin R := Distant(Rset); Exit end;
C := C + 2;
//代价是2的倍数
end
end
FreeReg(R)
//产生Store指令,将占有R的变量送回内存
第九章 代码生成
代码生成部分属于编译器的后端,它与 目标机器和操作系统相关,目标代码生成的 好坏直接影响编译器的性能。
代码生成器的设计主要考虑如何生成高 质量的目标代码。衡量目标代码的质量主要 从占用空间和执行效率上考虑,这就跟寄存 器的使用方法密切相关,其中最难处理和开 销最大的问题就是寄存器的分配问题。
3. Mult Reg1,Reg2 {Cost = 1}
下面给出一个基于代价的寄存器分配算法。设Rset为可用的寄 存器集合,Distant(Rset)表示Rset中内容被下次引用最远的 寄存器。则:
Procedure GetReg( R:RegAddr );
begin
if (存在R0使得FreeRegCost(R0) = 0) then R := R0 else begin
t5:[j+1, k]
Offset = m+1
9.3、代码生成概要
步骤:
• 为中间代码中的各变量(包括源变量和临时变量)分配 寄存器
• 对于每条中间代码,参照目标机允许的代码形式,进行 翻译
目标机器模型:
• 指令形式:
• 某些指令的意义
LD Ri , B ST Ri , B JX CMP A, B
把B单元内容取到寄存器Ri中 把寄存器Ri 的内容存到B单元 无条件转向X单元(JLE为>=跳转)
也不需要回送。
其中第一条容易实现;而第二条中则如何确定一个基本块 内变量值没有下次引用则是一个很复杂的问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