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认识和思考
浅谈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
浅谈小城镇的生态环境建设摘要:针对我国小城镇在快速发展过程中生态环境现状和问题进行了分析,运用可持续发展理论和生态经济学原理,提出了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相关对策和建议。
关键词:生态建设;低冲击模式;新型工业化Abstract: in view of China’s rapid development in small towns in the process and the present situation of the ecological environment problems are analyzed, the use of the sustainable development theory and ecological economics principle, this paper presents a small towns of ecological environment construction related countermeasures and Suggestions.Keywords: ecological construction; Low impact mode; New industrialization 伴随着我国小城镇的快速发展,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凸显。
一方面,大、中城市为了治理污染,将污染严重的企业、车间或工序转移到小城镇;另一方面,分散在农村的乡镇企业把企业搬迁到小城镇的同时,也将污染集中到小城镇。
小城镇承接来自城乡两方面的污染,再加上其本身建设中缺少环保意识,规划布局不当,环保基础设施落后,居民素质不高,环境管理相对滞后等原因,造成小城镇生态恶化、环境污染严重。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存在的主要问题1.1人口增加迅速,自然资源形势严峻目前我国人口将近13亿人,人口的增长加剧了对包括土地资源、水资源、森林资源及各种资源的压力。
尤其在小城镇的土地利用上很大程度还处于一种粗放式发展水平,城镇建设有很大的盲目性和随意性,这种粗放式发展一方面造成土地资源浪费闲置,利用集约度不高;另一方面也制约小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影响了小城镇经济的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绿色城市建设报告总结
绿色城市建设报告总结绿色城市建设是指在城市规划、建设和管理中,注重生态环境和资源的保护,追求可持续发展的一种理念和实践。
绿色城市的建设不仅关系到人民的生活质量,也与生态平衡和经济发展息息相关。
近年来,绿色城市建设已成为全球各国争相推进的重要议题。
首先,绿色城市建设致力于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
城市空气质量、水质及水源保护、垃圾处理等问题都是绿色城市建设中需要解决的难题。
通过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提高废水处理和垃圾分类等措施,绿色城市建设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环境质量,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
其次,绿色城市建设注重资源的可持续利用。
城市需要大量的能源、水资源和土地等,而这些资源的供给是有限的。
在绿色城市建设中,我们需要推广可再生能源的利用,提高能源的利用效率,降低资源的消耗。
同时,要加强水资源的管理和保护,推动水资源的循环利用。
另外,通过合理规划和管理土地资源,缓解城市土地紧张的问题。
另外,绿色城市建设也需要注重城市的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
城市经济的发展需要与环境保护相协调,不能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绿色城市建设倡导绿色产业的发展,推动低碳经济的实施,提倡绿色消费和循环经济的发展。
通过创新技术、培育新兴产业,可以促进城市经济的绿色转型,实现经济增长与环境保护的双赢。
最后,绿色城市建设需要政府、企业和居民共同参与。
政府需要加强政策引导和规划管理,制定相应的法规和标准,营造良好的政策环境。
企业要积极履行社会责任,推行绿色生产和绿色供应链管理。
居民要增强环保意识,积极参与垃圾分类、节能减排等行动。
总而言之,绿色城市建设是当前城市可持续发展的必然选择。
通过注重生态环境保护、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经济的绿色转型,可以实现城市的绿色发展和人民的美好生活。
建设绿色城市是一个长期的过程,需要各方共同努力,形成合力,才能取得实质性的成果。
探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分析及合理性建议
探讨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分析及合理性建议摘要乡村振兴是现阶段我国乡村发展的重要任务与目标,在乡村体系当中,小城镇作为其中的重要部分,需要能够做好环境整治工作,也对于小城镇整体环境水平的提升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在本文中,将就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分析及合理性建议进行一定的研究。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综合整治;规划;建议;1引言近年来,我国的城镇化进程不断推进,在此过程当中,乡村在经济、环境与社会结构等方面也发生了较大的变化,如何对乡村发展所面临的难题进行破解,成为了国家现代化发展当中的一项重要任务。
乡村振兴即是在此背景下提出的战略,即通过乡村振兴的发展提升成乡村面貌。
其中,小城镇环境整治是一项重点的工作内容,将直接关系到居民的幸福感、获得感与安全感,需要能够充分结合本地区实际做好规划,进一步提升环境整治水平。
2目前存在问题我国南部某镇,近年来,积极推进公共服务设施与基础设施建设,但在获得一定成果的同时,也存在着一定的问题,其主要体现在:第一,用地结构问题。
在城镇发展定位中,该城镇对区域的服务供应与功能情况进行了考虑,规划了相关发展指标。
但在具体建设当中,没有完全匹配总体规划,在镇区用地上存在明显的“一高两低”格局,存在偏高的居住用地比例,与其相比,城市绿地、道路用地比例较低,在构成方面不平衡情况明显,且东西部在服务功能搭配方面存在不合理的问题;第二,环境卫生问题。
环保意识弱、基础设施不完善是现阶段人居环境建设当中的突出问题。
目前,该镇区排水系统依然为雨污河流方式,垃圾箱数量不足,部分用户依然为旱厕,使得区域“脏乱差”情况严重。
同时,城镇缺少科学的规划管制,私搭乱建情况严重,严重影响到了镇区面貌;第三,基础设施问题。
通讯、道路与电力等是小城镇建设当中的主要系统,目前,该镇区基础设施、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已经达到了一定的水平,水电信等管网覆盖率较高。
但在交通系统完善性方面还存在不足,部分路面破损情况较为严重,缺少静态交通,社区内部缺少公共活动空间,也因此限制了城镇的空间发展【1】。
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对策
浅谈小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的对策摘要:小城镇的发展关乎我国城市的总体发展进度,是我国城市发展战略中的重要组成部分,但在加快小城镇建设、发展步伐的同时,我们不能忽视了生态环境对于人类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性。
本文主要对小城镇环境保护与生态建设相关问题进行了简要分析。
关键词:小城镇;环境保护;生态建设引言近些年,我国城市和农村发展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小城镇建设发展速度加快,但是在发展和建设中,小城镇建设中很多的生态问题,也随之出现,为此,小城镇生态保护已经受到了社会的关注和重视。
一、相关概念1、小城镇的概念何为小城镇,一般来讲主要是指介于城市与农村之间的,起到沟通城市与农村经济、文化作用的桥梁性社区。
小城镇规模普遍较小,其生态环境的开放度明显高于城市,自然性的一面更强。
小城镇作为社会的组成部分,其承担着经济、文化及政治功能。
在经济方面是社会原材料的提供基地,同时也是商品交换的重要场所。
在文化方面,其传统文化与现代文化很好地结合在一起,同时也加强了农村与城市信息的沟通。
在政治方面,其处在县、镇政府的所在地,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并且能将中央精神和地方具体情况结合起来,更有利于国家整体的安定与民族之间的团结。
2、小城镇的功能小城镇较之城市,具有其独特的功能。
首先其城市化程度较低,并且还没有完全摆脱乡村的组织和发展模式,具有城市和农村的双重特点。
我国城镇化的主要目标在于建立完善的城市群,使大城市、中等城市及小城镇相互依托,构成一个具有内在联系的有机体。
小城镇在这个体系中,主要起到纽带的作用,它不仅可以带动城市、地域以及整个社会的市场,也会促进市场体制的转变,还可以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吸收社会各方面的资金,这些功能都是大城市所无法比拟的。
3、生态环境的概念生态环境是指影响人类生存与发展的水资源、土地资源、生物资源以及气候资源数量与质量的总称,是关系到社会和经济持续发展的复合生态系统。
生态环境问题是指人类为其自身生存和发展,在利用和改造自然的过程中,对自然环境破坏和污染所产生的危害人类生存的各种负反馈效应。
建设生态城市打造宜居环境
建设生态城市打造宜居环境近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人们对于城市环境的质量越来越关注。
为了提升居民的生活质量,建设生态城市成为了当今的发展方向。
本文将从不同的角度介绍建设生态城市的重要性以及如何打造宜居环境。
首先,建设生态城市对于改善环境质量具有重要意义。
城市是人们生活和工作的场所,而环境质量直接影响人们的身心健康。
建设生态城市意味着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管理,减少污染物的排放,改善空气质量,保护水资源,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只有保护和改善环境质量,我们才能创造一个宜居的城市环境。
其次,建设生态城市可以提升城市的整体形象和吸引力。
一个环境优美,生态完善的城市,不仅能够吸引更多的居民定居,也能够吸引更多的游客和投资者前来参观和投资。
例如,加拿大温哥华市就以其生态城市的形象而闻名于世,吸引了大量的游客和投资。
因此,通过建设生态城市,城市不仅能够提升自身的发展水平,还能够增加城市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在建设生态城市过程中,我们需要依靠政府的支持和居民的参与。
首先,政府需要制定相关的政策和法律,促使城市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政府可以提供资金支持和技术指导,推动城市建设生态城市的进程。
其次,居民也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居民应该加强环境保护意识,尽量减少污染物的排放,垃圾分类处理,推动可持续发展的实施。
只有政府和居民共同努力,我们才能够真正建设一个具有宜居环境的生态城市。
建设生态城市的过程中也面临一些挑战。
首先,城市扩张带来了大量的人口增长和土地开发需求,这给生态环境带来了巨大压力。
我们需要在城市规划中,合理利用和保护自然资源,避免过度开发和浪费。
其次,环境污染是建设生态城市的一大难题。
工业生产和交通运输等活动产生的废气和废水污染,需要采取合适的措施进行治理和减少。
此外,还需要加强对生态系统的保护和恢复,提高城市的可持续发展能力。
综上所述,建设生态城市打造宜居环境是我们当前和未来的发展方向。
通过保护环境质量,提升城市形象和吸引力,促进城市可持续发展,我们能够创造一个更加宜居的城市环境。
对城市生态的感想和建议 (4)
对城市生态的感想和建议 (4)城市是人类活动的聚集地。
在城市中,每个人都生活在自己的小空间里,但这个空间与他人的联系,往往是人们所忽略的。
对人类而言,保护环境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城市环境的破坏已经成为城市建设进程中的一大难题。
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张和发展,城市生态环境的保护也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城市生态是生态环境和城市环境的完美结合,它不仅关系到城市发展的可持续性,还关系到居民的健康和幸福,因此保护城市生态环境非常重要。
城市生态包括众多方面,其中最重要的是空气污染、垃圾污染、环境破坏等。
首先是空气污染,城市中产生的大量废气、尘土、噪声以及化学物质等,对居民的健康和居住环境造成了巨大影响。
柴油车等机动车,是城市空气污染的主要来源之一。
在沉重的雾霾中,儿童、老年人以及患有呼吸道疾病和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更加容易受到影响。
因此,政府应该立即采取更为有力的行动限制机动车的行驶,采取绿色交通、推广公共交通等措施,逐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
其次是垃圾污染。
城市垃圾污染的主要表现是日益增加的固体垃圾量,卫生环境的恶化等。
垃圾中的有机物和重金属等化学物质会严重污染地下水和土壤,对环境造成极严重的危害。
因此,政府应该提高居民的垃圾分类和垃圾处理意识,实行“垃圾分类制”和“垃圾减量计划”,推广可回收利用等措施,减少垃圾的产生。
最后是环境破坏。
城市的建设需要大规模的土地开发,这将对生态环境造成很大的破坏,导致城市生态环境退化。
在城市建设过程中,政府应该从环境保护的角度出发,采用科学合理的规划和技术手段来避免环境破坏。
例如,盖屋顶花园、推广绿色建筑,提高小区绿化率等等,这些都是可以有效改善城市生态环境。
在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中,公众参与和教育也是必须要重视的方面。
个人的环保意识和行动,对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起到了巨大作用。
政府应该加强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推广环保知识,促进城市居民对环保问题的共识,从而推动城市生态环境的改善。
浅谈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理念
浅谈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中的生态理念姓名:陈璐专业:城市规划学号:2010141058 摘要:当前小城镇规划存在着对自然资源、人文资源破坏严重,忽视自身特色等误区,发展人、环境、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科学原理,结合小城镇特点,指导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关键词:小城镇;生态理念;城市规划;生态建设;可持续发展一.前言“小城镇建设”无疑是21 世纪中国城市发展的关键词之一。
随着经济的迅速发展,以及城市的逐渐扩张,我国进入了一个中国城市化和城市高速发展的关键时期,而小城镇的发展在我国城市化进程中,正在发挥着越来越重要的作用。
自1998 年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确定了“小城镇,大战略”的方针后,党的十六大又进一步把“加快城镇化进程,全面建设小康社会,走中国特色的城镇化道路”作为战略目标。
由此可见,积极有序地发展小城镇,不仅是加快城市化进程的需要,而且已成为我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然而在积极发展小城镇的同时,我们也看到了在建设中对生态环境的破坏给小城镇的可持续发展带来不可估量的损失。
由于不少小城镇规划布局不当,在建设中“重建设,轻保护”,环境保护意识不强、管理滞后,随意排放和倾倒废气、废水、废渣,导致大气和水体污染严重,生态环境恶化,历史文化资源破坏。
发展人、环境与经济协调发展的生态型小城镇,是促进经济发展的必然趋势,我们必须贯彻可持续发展的战略,运用生态学和城市规划科学原理,结合小城镇特点,指导社会、经济、生态协调发展,统一规划,综合建设,以较低的资源代价换取较高的经济发展速度,达到社会、经济、环境效益相统一,实现小城镇生态良性循环,促进社会经济全面、健康持续发展。
二.当前小城镇规划的生态误区及对策2.1 生态误区近年来,在小城镇规划建设与发展中,由于受政绩的利益驱动,一些基层官员不顾发展规律,片面强调做大镇区规模,重“外延”,求“大”求“高”,不切实际盲目攀比,搞形象工程,导致小城镇规划建设往往以牺牲环境为代价,农村生态环境遭受严重破坏,进而导致了土地、资金等资源的浪费和闲置。
对小城镇建设中环境保护问题的思考及建议
1前 言
2小城 镇建 设 中存在 的 环境 问题
国家产业政 策明令淘汰的落后产业 , 落后 的生 产工艺要加 大监督 检查 , 防止死灰复燃 ; 大力提倡符合产业结构的新型企业 , 逐 步推
广清洁 、 绿色 、 环保企业发展之路。 当前 , 我 国小 城镇建设 中环境问题较为突出 , 不少小城镇 大气 3 . 5加快 农 村 先 进 技 术 开 发 及 利 用 污染 和水 污染严 重 , 垃圾 围城现象普遍 , 生态环境 恶化趋 势加重。 借 助科技手 段 ,摸清小城镇环境问题的现状和基本规律 , 采 突出表现在 : ( 1 ) 城镇建设 中缺少环保意识 , 基础建设设施落后 , 规 取针对性 的措施 , 从根本上解决小城镇 面临的各种环境 问题 。具 划布局不 当, 综合环境质量较低 ; ( 2 ) 小城镇环境管理相对滞后 , 生 体做法 为 : ( 1 ) 抓好示 范项 目、 示范点 , 以点带面 , 整体推进 ; ( 2 ) 开 产、 生活废 ( 污) 水任意排放 , 垃圾废 物随意倾倒 , 废气 、 烟尘无组织 发适合小城镇特 点污染防治技术 ; ( 3 )借鉴其他 国家和地 区的先 排放 的现 象依然存在 ; ( 3 ) 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 , 据统计 , 目前 , 进技术 。 乡镇工业废水中的化学需氧量 、粉尘和固体废弃物的排放量 占全 3 . 6/ j n , 陕生态 型 小 城 镇 建 设 资 金 投入 国工业污染物排 放总量 比重接近或超过 5 0 %; ( 4 ) 随着现代化农业 以生态城市模式 建设 城镇 , 是贯彻落实十八大确定 的关 于建 的快速发展 , 农药 、 化肥 的过度施用造成 的污染 , 农膜产生 的“ 白色 设生态文 明战略决策 的重要 载体 , 通过依托项 目, 多方筹措资金 , 污染 ” , 焚烧秸秆造 成的大气污染 , 规模化养殖及水产养殖水体污 采取项 目整合等方式 , 建设一批社会 、 经济 、 环境协调发展 的示范 染等 , 已经对小城镇及 周边农村环境构成了严重威胁 , 并在一定程 镇、 村, 以点带面连片 , 带动整个农 村地 区的环境保护工作。 度上制约着农村经济和小城镇 的可持续发展 ; ( 5 ) 小城镇 为急于改 3 . 7加 强 环 保 队伍 建 设 变 当地经济 , 盲 目招商一些有严重污染的企业 , 致使落后或有污染 加强小城镇环境保护 队伍建设 。( 1 ) 要因地制宜地设立必要 的企业向小城镇的迁移 , 造成不同程度的污染隐患。 的环保 机构 , 或者 优先在工 业园 区、 重点建 制镇等进行试 点 ; ( 2 ) 3小 城 镇 建 设 环 保 问题 的 思 考 及 建 议 要配备必要 的各种设备设施 , 取证器材 , 监测仪 器 , 确保工作任务 的落实 ; ( 3 ) 要把业务人员 培训列 入计 划 , 定期分批 、 分期进 行培 发展小城镇是 推进 我国城镇化的重要途径 , 也对环境保护工 训, 提高业务素质 。 作提 出了新要求 , 新格局 。当前 , 结合实际 , 对小城镇的环保问题 3 . 8抓农村环境综合整治 提 出以下建议 : 加快城 乡一体化建设 步伐 , 以农村环境综合整治为切入点 , 持 3 . 1抓 规 划 及 建设 标 准 续改善农村人居环境 为 目标 , 不断提升农村生态环境质量 ; 要持续 环境保护规划是小 城镇 环保 工作 的一项重要 的基础性工作 , 抓好沿铁路 、 公路 , 河流 、 水源、 矿 区等污 染防治工作 , 加大对工业 编制环境 保护规划 就是为 了解决 , 先污染后 治理 , 先破坏后 恢复 废弃物的处置及农膜 、 农 作物秸秆综合利用 、 农 村生活垃圾处置等 的问题 。 通过环境规划 , 引导企业适 当集 中, 建立符合 区域实际并 工作 ; 加 大对 乡镇企业 的污染治理力度 , 加大 对风景名 胜区、 重点 能达到环境容量消解 的工业 园区 , 采 取有力措施 , 集 中控制污染 , 旅游区周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保护 ; 加大辖 区内重点区域 、 重点流 集中整治环境 , 达 到规划与建设 , 建设 与环保 同步发展 。 制定综合 域的污染现状 , 对 环境 突出问题 、 敏感 问题 , 集中整治 , 限期治理 , 的、 统一 的小城镇建设标准文件 , 做 好规 划实施 的监督管理工作 。 定期督察 , 使 每年度 的环保 专项 整治落到实处 , 达 到应有 的成效 ; 3 . 2抓 项 目环 保 审 批 对规模化( 小区型 ) 畜禽养殖 、 水产养殖粪便处理 、 废水处理的监管 严格按照《 环评法》 、 《 建设项 目环境保护管理条例》 等有关规 力度 ; 同时 , 要积极探索农药 、 化 肥、 农膜 污染 防治 的有效途径 , 促 定, 加强对新 、 改、 扩、 建项 目的环 评实施 , 后督察 管理工作 机制 , 进农用化学 品的合理使用 , 进一步防止农村面源污染 。 建立环境保护 问责制 , 依法追究政府领导及有关部 门干扰环保执 法的责任 , 逐 步完 善多部 门联 合联动制 度等 , 不断提 升环境执 法 作者简介 程娟( 1 9 7 1 一 ) e k, 陕西凤 翔 , 环境工程工 程师 , 宝鸡市环保 局 凤翔分 局法 制生态股股长 , 现 主要从事环境法 制宣传 、 生态创建 、 农 村环保 、 行政执法等工作 。
美丽城市,宜居环境演讲稿
美丽城市,宜居环境演讲稿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来宾,大家好!
美丽的城市,宜居的环境,是我们共同的向往和追求。
这不仅是我们的生活所在,更是我们心灵的家园,是我们孕育梦想、追求幸福的乐园。
今天,我很荣幸能站在这里,和大家一起探讨如何打造美丽城市,宜居环境。
首先,美丽城市需要绿色环保。
绿色是城市的底色,环保是城市的责任。
我们
要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加大绿化力度,保护好每一片绿叶,让城市的街道、广场、公园都充满生机和活力。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环境保护,减少污染物排放,改善空气质量,让每一个市民都能呼吸到清新的空气,享受到健康的生活。
其次,宜居环境需要和谐社区。
社区是城市的细胞,是每个人生活的起点。
我
们要建设和谐社区,让邻里之间互相尊重、互相帮助,让每一个家庭都能安居乐业,让每一个孩子都能健康成长。
我们要加强社区治理,营造良好的社会氛围,让每一个市民都能感受到社会的温暖和关怀。
最后,美丽城市、宜居环境需要共建共享。
城市的建设不仅仅是政府的责任,
更是每一个市民的责任。
我们要鼓励大家参与城市建设,提倡绿色出行,倡导垃圾分类,共同守护我们的家园。
同时,我们也要加强公共服务,让每一个市民都能享受到公平的教育、医疗、就业等权利,让每一个人都能分享城市发展的成果。
在美丽城市、宜居环境的建设中,我们每个人都是建设者,都是受益者。
让我
们携起手来,共同努力,让我们的城市更加美丽,让我们的生活更加幸福!
谢谢大家!。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标签:小城镇生态规划循环经济土地利用小城镇,不仅是连接城市与乡村的纽带,更是融合城乡经济的桥梁。
它与农村经济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成为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前沿阵地;又与大中城市关系密切,是大中城市进一步发展的基础和后盾。
随着国家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小城镇在中国城市化过程中凸显出其独特的作用,一方面,可以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缓解大中城市人口压力和扩大内需,另一方面促进农业集约经营、解决“三农问题、推进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等方面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
八十年代初费孝通先生提出了“小城镇,大问题”,到十五届三中全会提出“发展小城镇是带动农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大战略”,以及十七大报告指出“走中国特色城镇化道路,按照统筹城乡、布局合理、节约土地、功能完善、以大带小的原则,促进大中小城市和小城镇协调发展”,深刻表明了国家始终把加快小城镇建设、提高城镇化水平作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要内容,肯定了小城镇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统筹城乡协调发展中的战略地位。
当前,我国小城镇正处于快速发展时期,小城镇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对实现我国综合国力的持续发展关系重大。
改革开放以来的几十年,小城镇的发展已经有很大的进步,小城镇的规划思路和整体布局已越来越完善,为小城镇的规划布局工作积累了不少的经验,但小城镇的发展慢慢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对小城镇的规划布局也提出了新的任务和要求,建设环保型、持续发展型的新小城镇对整个地区的平衡发展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
所以,面对我国小城镇建设发展过程中存在的,如耕地锐减、用地效益低下、基础设施建设薄弱、污染严重等一系列问题,如何根据当前小城镇现状,基于生态宜居而可持续发展的原则,设计规划整个小城镇的发展布局,以及如何在这个经济敏感性、社会敏感性和环境敏感性最强烈、空间利用方式变化最大的地域实体,稳步推进小城镇建设研究显得尤为重要。
当前小城镇建设存在的问题城镇化作为当代经济发展的核心增长极,尤其是作为促进欠发达地区经济发展的主要手段,已经得到世界各国的普遍认可。
宜居小城镇评价与建设研究
文化设施,还有包括交响乐团、合唱团、博物馆、 居小城镇评价与建设中应结合小城镇发展特征制定
艺术馆等在内的众多文化设施,提供了高端特色的 相应标准与策略。目前,我国小城镇发展存在以下
公共服务,吸引了更多高素质人才入驻。
特征。
国内学者对宜居小城镇的研究起步较晚,主要
2.1.1 人口结构特征:老年人与青少年比例较
ZHAO Yi, LI Hongzheng
5
[Abstract] In the development stage of 'new urbanization', the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small towns is the dual
小 城
requirements of people's pursuit of livable living environment and the construction of beautiful China. Firstly, the
关键词:小城镇;宜居性;评价体系;建设思路;响水县 doi:10.3969/j.issn.1009-1483.2021.01.002 中图分类号:F292 文章编号:1009-1483(2021)01-0005-11 文献标识码:A
Research on the Evaluation and Construction of Livable Small Towns
“宜居性”是指适宜人类居住的程度,其研究 环境优美度、资源承载度、生活便宜度、公共安全
对象为人类聚居空间,是衡量人居环境“宜人”程 度的一项重要指标。“宜居性”的概念最早应用于
度六个维度,构建了 28 项二级指标、64 项三级指 标,对城市宜居性进行全方位的评价 [8]。2020 年 3
浅谈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
和谐发展。 大力开展生态环境保护的宣传工作 , 提高生态环境保护意识。普 行适时监督 , 对破坏生态环境要视 隋节的轻重追究相应的责任 , 为创
及公众的环境保护意识 , 使大家意识到生态环境保护是小城镇可持续 发展的保证。 只有提高居民的素质 , 增强大家的环保意识 , 才能从根本 上提高小城镇的生态环境质量。同时, 乡镇企业应转变长期以来形成 的以追求经济增长为主的发展观,这种粗放型的发展观和生产方式 , 对环境造成了严重的污染和破坏。同时广泛深入的宣传教育, 提高干
民营 科技2 0 1 3 耳第1 期
生态环境
浅谈小城镇生态环境保护与规划
张 伟 张大鹏 于丽敏
( 山 东省 东 明县 环 境保 护局 , 山 东 东明 2 7 4 5 0 0 )
摘 要: 推进 和提 高农村城镇化发展 水平, 是我 国经济和社会发展 中的一个重要课题。 但在小城 镇建设取得一定进展 的 同时, 也产 生 了一 系列 生 态环 境 问题 , 这 些 问题 已经 成 为制 约 小城 镇 发展 的 重要 因素 。 现 通 过 分析 小城 镇 建 设 中存 在 的 生 态环 境 问题 , 阐述 加 强 小 城 镇 环境 保 护 的重 要 性 和 必要 性 , 并 针 对 小城 镇 建 设 过 程 中存在 的环 境 问题提 出 了相应 的对 策 。 关 键词 : 小城 镇 ; 环境 保 护 ; 环境 规 划 1 小城镇建设中存在的生态环境问题 远离: E 业区; 同时要结合小城镇产业结构调整和旧区改造 , 增加镇区 1 . 1 小城镇建设中环保意识不强。许多小城镇没有环境保护规划 , 片 的绿地面积。 提高小城镇绿化水平 , 建设适宜 ^唇的居住环境。 其次, 面强调经济增长 , 忽视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对环境保护认识不够 , 忽 要规划调整小城镇企业的用地布局和产业结构 , 对乡镇企业 的建设项 略了经济发展的环境成本, 使小城镇的持续发展面临较大隐患。 目要进行环境影响评价 , 并做好 乡镇企业的选点布局, 把有污染 的企 1 . 2 注重经营l 生开发的投入 , 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 , 业安排在城镇主导风向的下风向, 尽量减少污染 ; 第 , 通过规划引导 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 , 盲 目无序的发展 , 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 乡镇企业产业结构的调整来加快污染处理设施的建设。 续发展是严重相违背的。 2 . 3 加强科技投入 , 重视可持续发展技术的应用。城镇是人 口和经济 1 . 3 城镇规模小 , 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类问题突 出存在 , 不少小城镇缺乏 自来水 、 集中供热, 有的甚至没有排水设施 , 环卫 设施 也不 健全 。 1 4 小城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改革开放带来了小城镇企 、 活动的集聚地 , 也是各类污染集中的地区。 凡是破坏生态环境 , 经济非 持续发展的技术 , 都是与科学发展观相违背的 , 解决的根本出路在 于 依靠现代科学技术 , 结合生态学的基本原理 , 发展循环经济 , 倡导生态 产业。 增加科技投入, 因地制宜的研制、 开发 、 推广可持续发展产业 , 保 证发展过程无污染 、 无废物 、 低耗能 , 提高资源循环利用率 , 是实现小 城镇生态环境保护的长远发展要求 。注重开发新能源和再生能源 , 不
对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认识和思考
对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认识和思考摘要:根据滨湖镇所具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提出因地制宜,把滨湖镇构建成生态宜居的绿色小城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从生态居住,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结合地域文化,塑造出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生态宜居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一、前言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城镇正承受着由过去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态破坏之痛,必须要面对现实,毫不动摇地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健康协调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统筹城乡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因此,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念来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宜居小城镇,将有效地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健康永续利用。
积极探索绿色小城镇发展之路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任务。
二、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而绿色环保生态是城镇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昌吉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功能不断完善,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城镇的带动辐射功能也进一步增强。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城建成果的显现已经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全市以城带乡,城乡带村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产业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滨湖镇发展步伐较快。
但目前,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资源能源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等问题。
建设绿色小城镇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增强节能减排能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的思考
第 2 卷第 2 5 期
小 城 镇 生态环 境 建 的 思 设 考
段 丽娟 龚束 芳
( 东北农业大学 园艺学 院, 哈尔滨 10 3 ) 5 00 摘 要: 从城镇绿化的 实用性 、 自然环境的完整性和 自然 资源的利 用性三个方 面阐述 小城镇 生态环境建设 , 并
针对 小城镇生态环境建设 中存在 的问题 , 出一些建设性 建议 。 提
经济社会 的发展和进步 , 促进越 来越多 的小 城镇参与建 设与改造。在城镇迅速发展的同时 , 小城镇生态 环境建设 凸 显 出许多亟待解 决 的问题 。集 中体现在 大多 数小城镇 尚未 进行总体规划 , 小城镇 功能 、 对 性质 和定 位认识 不明确 。具
体表现如下 :
小城镇 的生态环境 建设涉 及诸 多方面 , 城镇 绿化改 善 , 而 建 筑风格 规划 和资源合理利用是最重要 的三个方面 , 处理好 这 三个方面 , 对小城镇生态环境的建设尤为重要 。
受 了严 重 的 破 坏 。
化, 直接功效是能够净化空气 , 噪音 ; 降低 间接功效则 能够 让 人赏心悦 目, 保持愉悦的心情 。合理的绿化还能够在保证 实
用性的同时体现城镇 的原 生态 , 让人有置身 于城 市却贴 近大 自然的感觉 , 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 。
2 11 建设“ .. 以人为本 ” 的城镇居住 区绿地 沙、 、 石 土等建筑原材料 的开采使 得森林 、 田、 农 河道 、 草场 遭 居住区绿地作 为城镇 绿地 系统 的重要组成部分 , 它是 以 第 四, 大部分乡镇 均沿着 交通 要道或 交通 干线 发展 , 增
发展 的建设之路 。要在 经济增 长 的同时更 加注重小 城镇质
量 的提高 , 包括小城镇 的生态结构 质量 、 环境质量 、 建筑美学 质量和精神 文化 氛 围质量 等方 面 , 最终 实现 小城镇 社会 经
浅谈生态文明小城镇规划建设
浅谈生态文明小城镇规划建设我国城市建设、小城镇规划都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而不断进步,在快速前进的过程中小城镇规划过分考虑经济性,而忽略了社会和生态的发展。
本文将从多年实践经验中总结经验,反思现代小城镇规划的真正需求,用生态的视角去审视整个城镇规划。
标签:生态文明;小城镇规划;建设前言小城镇已经成为商品集散功能和人口集中的农村经济、文化、政治中心。
它对农村、城镇的可持续发展有着重要意义。
我国非常重视生态文明小城镇的发展,在2003~2005年国家环保总局先后分别下发了《生态县、生态市、生态省建设指标(试行)》的通知、《生态县、生态市建设规划编制大纲(试行)》及实施意见的通知、《关于印发全国生态县、生态市创建工作考核方案的通知》。
对小城镇的生态文明程度进行了详细的说明。
但是我国生态城镇建设还是缺乏相应的标准、指标体系、考核机制,使得大量城镇在创建生态城镇中缺乏必要的机制和动力。
在我国社会经济发展过程中,城镇建设过度效仿大城市建设,过度追求经济利益,过度追求规模和速度。
这种建设结果违背了小城镇本身的空间肌理和发展需求,使城镇丧失了自己应有的特色。
生态文明小城镇概念提出,转变了城镇一味追求GDP的增长,而把社会精神、生态发展、城镇形态考虑在城镇的规划建设中。
1 生态文明小城镇的意义生态文明小城镇是人类和自然关系的深刻理解,它按照生态原则建立起城镇社会、经济、自然协调发展的新型社会关系。
它不仅能够高效利用资源,实现可持续发展,还建立了和谐、健康的生态环境。
生态文明小城镇建设要强化“科学规划”的理念,体现“因地制宜、节约用地、延续特色、简明适用”的原则。
按照村镇总量需求,合理规划生产空间、生活空间、生态空间。
2 建设生态文明小城镇存在的问题2.1 缺乏整体生态规划小城镇是由县、乡的建成区、居民点发展而来,在历史建设过程中没有进行过总体规划。
现有的空间布局、建筑布局、交通布局就缺乏环境理念。
在功能性建设上也比较模糊,主要表现在:房屋建筑、工业建筑增多,城镇建设占有耕地,造成土地资源浪费;新区和老区未能融合,结构松散,功能失调;功能布局混乱,没有进行明确的功能空间划分,各个功能区域互相干扰;缺乏生态系统,绿地建设,严重影响了生态功能;城镇设计内容照搬照抄,没有根据当地特色来进行设计和规划。
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
浅谈小城镇生态宜居建设论文前言近年来,小城镇的发展已成为中国经济发展的新亮点。
与此同时,随着城镇化进程不断加速,小城镇生态环境面临着越来越多的挑战。
生态环境问题不解决,会对小城镇宜居环境造成影响。
因此,建设小城镇生态宜居环境,成为了当前我国城镇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必要任务。
什么是小城镇生态宜居环境?小城镇生态宜居环境,指在保护生态环境的前提下,为居民提供舒适、健康、安全的居住、生活和工作条件。
小城镇生态宜居环境是指具有良好基础环境设施、优良自然生态环境、健康文化环境、安全可靠的社会治安环境、人性化的服务设施等多方面特征的小城镇,属于“半城市化”、“半乡村化”的城镇类型。
如何建设小城镇生态宜居环境?1.加强环境保护小城镇环境保护应注重生态文明建设,落实环境管理制度,加强环境监控、监管和执法。
对于未经授权的违法开发行为,应严格依法查处。
2.优化城镇结构小城镇应遵循“生态储能、均衡分布、可持续发展”的原则,优化城镇结构布局,将步行、骑行等环保交通方式融入城镇生活,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3.提高城镇基础设施建设水平小城镇的基础设施建设是保证城镇宜居环境的重要保障,特别是水、电、路、气、网等公共设施的完善应获得重视。
4.培育城镇文化特色小城镇应发挥地域文化特色,提高原有文化的内涵,创新性的开展文化活动,如文化艺术、历史古迹、工艺品、节庆活动等。
5.加强社区治理加强社区治理是小城镇建设的保障,要重视市民参与社区建设、宣传意识、法制教育和环保意识的培养,加强物业管理,维护城镇良好秩序。
成功案例•湖北省黄梅县竹溪镇竹溪镇是黄梅县最大的小城镇之一,位于山区,自然生态环境十分优美。
近年来,竹溪镇实施了“三改”计划,即修建水电路,改善道路通行条件,提升自来水厂运营质量,同时对污水管网进行了改造和更新,加强了垃圾分类处理,促进了节能减排。
同时,竹溪镇重点培育了茶叶产业,发挥了区域资源优势,增加了居民的收入,打造了自己独特的城镇文化,逐步形成了以茶带动的全域旅游产业发展模式。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
浅析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作者:吴凯祥李乘来源:《中国科技博览》2017年第19期[摘要]本文首先简要概述了小城镇建设中绿色生态规划的内容,其次论述了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应坚持的原则,深刻剖析了小城镇建设中绿色生态规划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笔者又在充分结合自身多年专业理论知识与实践经验的基础上提出了几点建设性的有效策略。
[关键词]小城镇;建设;绿色生态规划;探究分析中图分类号:U426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914X(2017)19-0303-011.小城镇建设中绿色生态规划的内容小城镇建设中绿色生态规划涵盖的内容范围比较广阔且繁琐复杂,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主要方面:首先,微观层面生态规划,必须要贯彻落实好开发理念且最大化的循环利用水资源,尽可能的增强小城镇建设地面的水能力来进一步节约地表径流,还要实现在建筑生命周期过程最大程度地减少能源与物质的消耗;其次,中观层面生态规划,这主要指的是构建绿色交通网络并且依据不同城镇区域内管理的实际状况而进一步优化升级弹性开放的理性模式,借助以绿色廊道以及人工廊道来构建绿网,设置绿色生态跳板,逐步恢复城镇生态的自然形态;再者,宏观层面生态规划,因为小城镇总体结构规划可以从整体上确保综合城市生态安全格局,始终秉持着“与时俱进,开拓创新”的原则来建立城市设计的生态基地,结合不同城镇的山体轮廓线与水体边缘空间设计来完善绿色生态规划。
2.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应坚持的原则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并不具有主观随意性与过度盲目性,它是基于生态学理论与系统分析手段而在小城镇层面上的实践应用,必须要遵循一定的相应原则,主要有以下几点原则:第一,可量化原则,该原则有利于稳步改善小城镇的人居环境并且同时确保生态环境保护目标的实现,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就是要统筹兼顾好土地资源、绿化面积等因素;第二,整体性原则,主要指的是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必须要协调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二者的关系,致力于研究城镇与周边区域间的相互关系,例如基础设施与公共服务配套、资源能源利用粗放等一系列状况;第三,特色化原则,这指的就是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要具有典型性而不是普遍性,辅助以必要的发展方向而逐步定位成物资流通型、社会经济实体性等各种功能类别;第四,可持续原则,小城镇建设的绿色生态规划并不是一蹴而就的,这是一个漫长的过程,需要遵循生态学原理与合理配置环境资源,促进消费、流通与经济生产等环节的良性循环流通。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共5篇)
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共5篇)第一篇:关于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思考对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白塔镇泮怀宇建设生态宜居城市是总结国内外城市化经验和教训得出来的城市建设努力实现的最终目标,即最终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为人类生存发展创造最方便、高效、环保的生存和发展环境,体现了以人为本的精神。
以下谈一些个人对仙居建设生态宜居城市的认识和思考:一、对生态宜居城市的几点认识1、生态宜居城市提出的背景。
随着城市化的不断发展和居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对城市的“生态性”和“宜居性”产生了迫切的需要。
1976年联合国首届人居大会提出“以持续发展的方式提供住房、基础设施和服务”;1996年,联合国第二次人居大会提出“人人享有适当的住房”和“城市化进程中人类住区可持续发展”两个主题,倡导人人享有适当住房,确保人类住区更安全、更健康、更舒适、更公平、更持久,也更具效率的全球性目标。
近几年,国内也提出了“山水城市”、“生态城市”、“绿色城市”等城市发展新模式,从可持续发展的角度对“宜居城市”加以具体阐释。
国内外学者关于生态宜居城市的理论探讨正悄然兴起。
到目前为止,全国共有100多个城市把“宜居城市”作为自己的发展目标。
2、生态城市的内涵。
生态的概念查阅权威的《现代汉语词典》和《辞海》等,有关的定义或解释是:生态——指生物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下生存和发展的状态,也指生物的生理特性和生活习性。
在2010城市发展与规划国际大会上,中国工程院院士邹德慈对城市的生态城市概念进行了解读。
生态城市的概念存在了几十年,二十世纪工业文明以后,从生态学的角度研究城市而提出的生态城市。
邹院士指出,首先生态城市的核心应当是城市生态系统。
城市生态系统由三个主要的子系统组成,包括自然系统、经济系统、社会系统。
生态城市是三大系统协调而且良性运行的城市。
生态城市应该是生态系统健康的、良性的城市。
3、宜居城市的内涵。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
小城镇规划建设与生态环境的保护摘要: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小城镇建设突飞猛进,在加速乡镇企业发展、转移农村劳动力、支撑城镇经济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成为加快城镇化进程的主要力量。
但同时,在小城镇快速发展过程中也暴露出一系列的生态环境问题。
主要集中在小城镇建设中环保意识不强、生态环境基础设施配套落后、城镇周边农村及农业污染严重、乡镇工业污染不断加剧等方面。
因此,对小城镇建设中的环境问题进行研究和治理,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和深远的历史意义。
关键词:小城镇;规划建设;生态环境;保护自然资源、地理区位是小城镇发展的必不可少的主导因素,既为小城镇发展提供条件,又规定着人类的物资生产活动以及在此基础上的其他活动的界限。
加强城市基础设施配套建设,完善城市功能,优化城市社会、经济、生态环境,不断改善人类生存和居住条件,建设可持续发展的生态城市是全人类在21世纪努力追求的一个重要目标。
一、小城镇生态环境现状从改革开放至今三十年来,随着经济的发展,我国城镇化不断提速,小城镇建设上升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但问题也依然严重,突出表现为:1、土地城镇化速度过快,人口城镇化和产业化发展却相对滞后,造成大量空间资源闲置,耕地等土地资源浪费严重,与此同时缺乏合理规划,不仅导致空间布局混乱,而且由于水土等自然资源过度开发利用,缺乏必要的污染物处理和生态建设措施等,导致生态和环境状况严重恶化。
如小城镇多数无污水处理厂和垃圾处理厂,工业污水、生活污水就近排水河道,给水环境造成极大污染;生活垃圾随意堆放,地基未作防渗处理,对地下水及附近河流具有一定的污染隐患,对周围大气、水环境有较大影响。
2、注重基础设施的投入,忽视生态环境的保护的现象依然存在,甚至是以牺牲环境为代价,盲目无序的发展,这与科学发展观的可持续发展是严重相违背的。
3、规模小,基础设施配套落后。
在经济欠发达地区这类问题突出存在,不少小城镇缺乏自来水、集中供热,有的甚至没有排水设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对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认识和思考
摘要:根据滨湖镇所具有的良好生态环境,提出因地制宜,把滨湖镇构建成生态宜居的绿色小城镇;在可持续发展原则指导下,从生态居住,生态旅游、生态工业几个方面作出努力,结合地域文化,塑造出鲜明、独特、优良的小城镇形象;尊重、保护、合理利用自然,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创造出安全、舒适的居住环境。
关键词:生态宜居小城镇建设可持续发展
一、前言
我国正进入城镇化的加速发展阶段,许多城镇正承受着由过去粗放型发展带来的高污染、高能耗的生态破坏之痛,必须要面对现实,毫不动摇地进行经济转型、产业结构调整。
改善城镇生态环境,促进小城镇健康协调的发展,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和精神需求,是今后发展的必然趋势,是统筹城乡方式转变的有效途径。
因此,用生态学原理和生态经济的理念来规划、设计和建设生态宜居小城镇,将有效地解决城镇化建设过程中对环境的污染、生态的破坏、资源浪费的问题,提高资源综合利用率,实现产业生态化的健康永续利用。
积极探索绿色小城镇发展之路成为当前统筹城乡协调发展的一项基础性战略任务。
二、建设生态、宜居、绿色小城镇的重要性和必要性
发展小城镇是农村城市化的重要途径,而绿色环保生态是城镇发展的一个趋势,这是科学发展的必然要求,是可持续发展的直接体现,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选择。
近年来,随着昌吉市政府对基础设施建设投入的加大,功能不断完善,现代城市魅力初步显现,城镇的带动辐射功能也进一步增强。
地理位置的优越性、经济发展的产业基础和城建成果的显现已经为城乡统筹协调发展提供了强大的支撑,全市以城带乡,城乡带村一体化协调发展的格局初步形成,尤其是产业经济基础相对雄厚、地理位置相对优越的滨湖镇发展步伐较快。
但目前,我区小城镇建设发展中存在着资源能源利用粗放、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配套不完善、人居生态环境治理滞后等问题。
建设绿色小城镇有利于引导城乡建设模式转型,增强节能减排能力,推进城镇化可持续发展;有利于增强小城镇居住功能和公共服务功能,提高人口和经济集聚程度,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有利于增强城乡居民消费能力,加快服务业发展。
三、推进方式与策略
1、建立生态工业:工业向园区集聚,集中建立清洁产业园
规划镇区的生产设施用地全部迁移至南部特色农副产业加工基地。
工业区与生活区分离,有效降低了其对生活区的影响,沿工业区周围形成环状防护林网,工业区周边防护林带宽度设置为50米的生态林;在产业园区与培训服务区之间设置第一道200-300米宽幅绿化隔离带,将工业污染对城镇的影响减至最低,充分体现生态工业的理念。
城镇外围营造50米宽防风林,形成环绕于镇区的绿色环带,与农田防护林网相连为一体。
在培训服务区与城镇中心区之间设置第二道150-250米宽幅生态绿化隔离带,结合水系,打造生态环境景观,既为滨湖镇提供了生态旅游的大环境,又为城镇创造了生态居住的前提条件。
2、推进生态农业:土地向规模经营集中,建立生态城郊观光型生态农业
滨湖镇位于城市远郊区,主要分布在农业生态功能区内,是城乡居民菜、瓜果、禽、肉的主要生产基地。
依托城郊的风貌以及周围区域的旅游环境,充分发挥优越的地理位置及资源优势,围绕林果业、花卉、苗圃等产业,大力开发休闲观光生态农业,实现生态农业与生态旅游业的叠加融合与双赢。
围绕发展空间领域,进一步提升农业科技水平,推进生态农业发展,提高农产品的商品率,达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塑造生态居住:人口集中居住,集中建设生态居住区
注重完善基础设施建设,改善村镇的人居环境。
生态宜居城镇建设中,政府要从解决农民群众急需解决的问题入手,坚持将村镇道路建设、供排水工程、改善村民居住和卫生条件、改变村容村貌等结合起来,水、电、路、通讯畅通。
在很大程度上改善农民群众进入城镇的整体生活质量,使村镇的人居环境面貌有巨大改变。
构建合理的生态城镇体系,完善城镇综合服务功能,建设生态居住社区,完善各类公共设施配套,塑造便捷、舒适、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人居环境。
四、建设“以生态、宜居为本”的绿色示范小城镇的举措
(一)以科学规划确保小城镇高水平发展。
1、科学编制规划。
按照“高起点、高标准、突出特色、适度超前”的原则,以立足本乡镇主导产业、交通区位等实际情况,进行合理定位,科学安排住宅、商贸、文化教育、基础设施和公共设施布局,充分把握自然要素赋予城镇的显著特色”为导向,编制完善绿色小城镇总体规划,把改善人居生态环境、增强居住功能与公共服务功能作为主要任务,统筹安排基础设施、公共服务及其他类相关建设。
2、增强规划的可操作性。
要依据总体规划,对镇区或镇区重点地段、重点设施编制修建性详细规划,提出重点建设项目规模、施工方案、实施进度和资金安排,把规划建设要求落到实处。
3、完善配套管理机构和政策措施,抓好示范带动。
通过加强政策扶持与引导,重点发展中心镇区和中心村的建设,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和相关配套管理,进一步完善功能。
(二)突出绿色生态环境,加强基础设施建设。
在开发和利用生物圈中各种资源创造物质财富的同时,不能忽视人类活动对各种生态系统造成的胁迫效应和影响,针对城市建设过程中,造成的自然景观破坏,生物资源毁灭,环境污染等生态灾难,生态环境成为绿色小城镇建设中的重要内容。
要切实增强节能减排能力,开展绿色生态设施建设:
1、污水和垃圾处理等环境建设项目。
镇区建设污水处理厂一座、垃圾中转站一座;每个村庄因地制宜建设若干垃圾池,做到污水、垃圾处理设施统筹配置,构建户分类、村收集、镇(乡)转运、市处理的城乡一体化垃圾集中处理体系,改善乡村容貌和人居环境。
2、太阳能及浅层地能可再生能源建设应用,既有居住建筑节能改造建设项目。
在镇区新建及改建项目中积极采用节能门窗、外墙保温、非粘土砌块等节能材料和技术,充分利用太阳能、地热能、风能、沼气等再生能源,整合使用村庄内部闲置土地。
3、商贸流通设施,镇内道路,园林绿化及供排水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项目。
结合实际,抓好园林绿化建设,积极建设小片绿地、小型公园和娱乐场所建设,形成园林化的小城镇,变成城区边缘的花园。
保证镇区内街道规范、整齐。
同时搞好小城镇环境综合治理。
提高城镇环境质量,对自然生态环境进行合理的改善。
在镇区内要保留较大的河流、水渠,将部分地段开挖改造为人工河流,并尊重自然,保持原有的自然堤岸曲线,沿岸搞好绿化配置。
在城镇内部结合自然条件、地形地貌及主要景观节点成楔状、片状、带状较为均匀地布置集中绿地,使居民能在15分钟以内到达有相应绿化环境和设施内容的公共绿地。
如:镇中心公园绿地、居住组团中心绿地、河流两侧绿地、带状街头绿地等,其中较大规模绿地被开辟为城镇公园。
(三)探索建设模式,体现特色产业发展。
滨湖镇土地资源丰富,辖区面积为141.94平方公里,可耕地80平方公里(12万亩),耕地面积52平方公里(7.8万亩),规划按照“南工,中居,北农”的发展思路,将镇域分为三大经济分区。
1、南部以华电昌吉热电厂为依托,形成南部产业园区,以华电昌吉热电厂为中心,聚拢华电周边链条企业,建成华电产业园区,隶属于昌吉市,建立特色农副产业加工基地,重点发展以无公害食品、绿色食品和有机食品等加工工业。
同时利用华电的热能资源,发展花卉种植、养殖观光等相关项目,成为滨湖镇的门户景观。
2、中部以滨湖镇城镇中心区为依托,形成核心经济区,以生态居住为主题,是镇域城镇建设的重点区域。
城镇周边以配套产业为主,重点发展商贸、餐饮服务业、特色农业观光等生态旅游业、农业体验区等第三产业。
3、北部以五十户村为中心,着重发展生态农业,形成特色农业科技示范区。
突出“南蔬菜、中养殖、北粮棉”的结构布局,构建昌吉市内重要的以优质农产品深加工为主的绿色蔬菜供应基地、绿色畜牧养殖基地和粮食供应基地。
结语
突出生态宜居,加快推进小城镇建设,将生态文明建设融入到小城镇的建设中去,由过去片面注重追求城市规模的扩张,转变为以提升城镇的生态文明、公共服务等内涵为中心,使我们的小城镇真正成为具有较高品质的宜居宜业之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