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合集下载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全国通用

七年级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全国通用
中国历史七年级下
第1课
学习目标:
1.了解隋朝的统一过程 2.掌握隋朝社会经济繁荣的基本 史实(重点大运河的开通) 3.使学生从中认识到统一和 社 会的安定是国家繁荣的基础和保 障 4.完成对本课知识点的考察练习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创建者: 北周外戚 杨坚 隋文帝
都城: 长安 东都:洛阳
2.下列不属于隋文帝在位时期的功绩的是( D )
A.重新统一全国 B.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
C.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D.开通大运河
3.结束南北朝时期分裂,实现全国统一的标志事件( D ) A北魏政权的建立 B.大运河的开通 C.西晋统一全国 D.隋军灭陈
4.下列表述中,最能反映隋朝历史特点的( C ) A.结束分裂,实现统一 B.统治残暴 C.繁荣而短暂D.开凿大运河
歌谣
隋朝开通大运河, 古代世界属最长。 全长四五千里地, 路线中心是洛阳。 连接五河经六省, 北至涿郡南余杭。 北通南达赖此河, 永通邗江记心上。
涿郡 北京 余杭 杭州
历史探究
秦、隋朝的共同点:
1、秦、隋朝结束了长期分裂割据的政 治局面,建立了大一统的国家。
2、秦、隋朝的各项制度,对后来的 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秦、隋朝不惜民力,连年大兴土木, 劳师远征。
4、秦、隋朝历二世而亡。
2、隋朝统一南北
时间: 589年
过程: 隋文帝率军南下灭陈朝,统一全国
影响:
结束分裂割据局面,实现统一;有利于此后经济发展; 为隋唐的强盛奠定基础。
统一后的疆域:
三. 短暂而繁荣的隋朝
1.后人评价: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马端临《文献通考》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大运河开通的意义
• 大运河的开通,成为南北交 通的大动脉,大大促进了我 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国家统一 繁盛 繁盛一时 的隋朝 一时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二世而亡 共存38年
(581—618)
1、隋朝开凿的大运河,其主要的作用是 ( A.巩固隋朝的统一 C.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B.方便隋炀帝南巡 D.加强北部的边防 )
二、大运河的开通
隋炀帝
琼花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隋炀帝龙舟模型
隋炀帝是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的吗?
政治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经济目的:搜刮江南财富; 军事目的:为攻打高丽转运军事物资便利; 个人目的:贪恋江都美景。
苏伊士运河
胭脂井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改南方陈国。陈朝后 主陈叔宝奢侈腐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 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 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来投降。陈后主携二 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天南 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从历史上的“南粮北运”、“盐运”通道到现 在的“北煤南运”干线以及防洪灌溉干流,这条 古老的运河至今仍在中国的经济发展中发挥着巨 大的作用。 如今,每年仅经古运河江苏北段的货物运输量 就近1亿吨,相当于3条铁路的运输量。其中产自 中国北方的煤炭每年约有4000万吨通过运河南运 到华东地区。 建设在运河与长江交会点上的江都抽水站是目 前亚洲最大的抽水站,可以每秒473立方米的流量 将长江水调入古运河中。
泊 秦 淮 杜 牧
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的来说是好事,他们看问题的角 度不同,说的都有一定道理,但都 不够全面。 •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 脉,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 流,也有利于国家的统一。但当时 为开凿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了民 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负
课堂小结:

• • • • • “繁盛” 国家统一 经济繁荣 大运河开通
当堂达标
• 4、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 A长安B洛阳C余杭D涿郡 • 5、与隋朝的统治类似的朝代是 • A秦朝B东汉C西晋D东晋 二、组合列举题 1、请说出下列事件发时间: (1)隋朝建立: (2)隋朝统一全国: (3)隋炀帝开始开凿大运河:
• • • • • • •
2、请根据提示写出相关人物 (1)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2)开凿大运河: 3、根据相关提示写出地点 (1)隋朝的都城: (2)隋朝大运河的中心: (3)隋朝大运河的南北两至点:

渠 洛阳 通 济 渠 邗 江都 余杭 沟
江 南 河
1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2 隋朝第二代皇帝
隋炀帝时开凿 连接三大城市:涿 3 郡、洛阳、余杭
4 运河分四段:永济 5 沟通五大水系:海
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河、黄河、淮河、 长江、钱塘江
1 涿郡
a 海河
永济渠 A
2
洛阳
B 通济渠 C 邗沟 江南河 D 余杭 3
1、隋朝是在哪个政权基础上建立的? 建立的时间、建立者和都城。
1、北周政权基础上建立, 581年,建立者杨坚 (即隋文帝),都城在长安。
2、请简述隋朝统一的过程。
2、589年,隋军南下,灭 掉了南朝最后一个朝代陈。 南北重归统一。
3、试分析隋朝的统一有何意义? 3、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的270年的分 裂与对峙局面,开创了隋唐370多 年的大一统局面,为经济文化的繁 荣发展奠定了基础,有利于社会的 安定和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与发展。

七年级历史下册 1.1《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 1.1《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 新人教版

永济渠
黄河
时间:从605年起 人物:隋炀帝
洛阳
通济渠 hán

淮河

地位:古代世界 最长的运河
江南河
长江
余杭 钱塘江
学习目标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1 一条南北交通大动脉 2 隋朝第二代皇帝
隋炀帝时开凿
连接三大城市:涿
3 郡、洛阳、余杭 4 运河分四段:永济
渠、通济渠、邗沟、 江南河
5 沟通五大水系:海
•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学习目标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汴河怀古》
1.材料中“水殿龙舟事”指的是什么? 隋炀帝巡游江南
2.除了以上原因,隋炀帝修建大运河还 有其它目的吗?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 国的统治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整体感知
夏、商、西周、春秋
(1)封建社会形成和首次大一统时期 ——战国、秦汉;
(2)封建国家的分裂和民族融合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3)封建社会的繁荣与开放时期——隋唐 (4)民族进一步融合和封建经济继续发展 ——五代辽宋夏金元;
(5)封建社会的衰落时期 ——明清(1368—1840)。
南朝
隋 (581年)
(589 年 南北统一)
学习目标1:了解隋的统一和繁盛
3.隋文帝的统治
千万 人口激增
5
垦田扩大
4
3
人口
2
垦田
1
0
供隋
五文
六帝
十末
年年
。)
《 贞 观 政 要 》
计 天 下 储 积 ,
学习目标2: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年级下)
夸—大—唐开.李运敬河芳对 《隋汴亡河的直影进响船》
尽道隋亡是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既无肯水定开殿运龙河舟的事功, 共绩禹,论也指功出不巡尽游多江。
都的—腐—败唐,.皮比日较休全 面,《比汴较河中怀肯古。》
看问题不能一叶障目,以偏概全。应 当全面、辨证地看待问题。隋运河的开 凿给百姓带来了巨大的负担,但它更多 的是造福当时的人民,甚至直到今天, 仍在发挥它的作用。它在当时的重要作 用在于促进南北经济的交流并带动运河 沿岸城市的发展,有利于统一的中央集 权制国家的巩固。隋运河的开通还有利 于环境保护。它既利于南北军需、民用 物资的运输,又利于排灌,体现了环保 意识。


西
国魏


北朝
东魏
北方:
十六国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581隋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陈 589

南朝
中国朝代演进歌 夏商与西周,东周分两段 春秋与战国,一统秦两汉 三分魏蜀吴,二晋前后延 南北朝并立,隋唐五代传 宋元明清后,皇朝至此完
隋朝的大运河(隋炀帝 605年开始)
(涿郡 )今( 北京 )
一、隋朝统一南北
1、隋朝的建立 581年,杨坚(隋文帝),长安
2、隋朝的统一 589年 隋灭陈,南北统一 。
隋 朝 疆 域
隋朝的统一给中国历史带来什么影 响呢?
1.结束了西晋末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局面。 2.为隋唐时期的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基础。
• 隋朝统一全国的条件和原因有: • A、江南经济得到发展 • B、北方各族基本完成封建化 • C、北方各民族的大融合 • D、隋文帝的决策正确
▪ 那么,大运河的开凿真是隋炀帝专为看琼 花而开通的吗?大运河究竟对我国历史发 展有何重要作用?隋朝为什么能够完成如 此浩大的工程?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一起 走进隋朝这段繁荣而短暂历史。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 • • • •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唐•皮日休
汴水通淮利最多, 生人为害亦相和。 东南四十三州地, 取尽膏脂是此河。
——唐•李敬方
探究活动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 也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博哉!”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 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 戈起,绸帐龙舟更不回。 请同学们比较这五则材料对大运河的评价有哪些不同, 到底哪种是正确?隋朝大运河对历史的发展起了怎样的作用? 隋朝的灭亡与大运河是否有联系?该如何评价大运河的开凿?
大运河示意图
涿郡 以 洛 阳 为 中 心
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全 长 两 千 多 公 里
余杭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古今称国计之富者莫如隋 —— 《文献通考》
P4动脑筋
想想看,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够 开通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思路: ①隋文帝在位的二十多年里,国家治理得比较好, 出现了经济繁荣的景象,这就使隋炀帝开通大运河具 备 了经济实力(改革制度,发展生产……社会经济繁荣)。 ②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人的可能性。 ③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繁荣的表现:
隋初 隋盛时 结论
人口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五千五百多万顷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粮仓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二、隋朝社会经济的繁荣 表现: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人教版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程目标
• 了解隋朝“繁盛"的历史,隋朝的建立和统 一社会经济的繁荣,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 用等基本史实。 • 思考和探索“隋炀帝为什么要开通大运 河”“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等问题。 • 认识国家的统一和社会的安定的重要性
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
北朝 东魏 西 魏 吴 晋 十六国 北方: 并存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南方: 东晋 宋 齐 梁 北齐 北周 陈 589 南朝 581 隋
• 开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 主要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 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 私人目的:为了看琼花
材料分析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___皮日 休《汴河怀古》 大运河的开通难道使得隋朝灭亡了吗?隋 朝的历史和你已经学过的哪个朝代相似呢? 大运河的开通到底是好事还是坏事?
• 下面对隋朝特点的简短总结中,哪个最为 全面且符合实际?( ) • A.经济繁荣 B.短暂而繁荣 C.二世 而亡 D.节俭盛行
• 大运河的开通有什么样的历史作用?
大运河起到了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的作用,促进了南北经济文化 交流,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三 国
知识要点
• 隋朝建立时间: • 建立人: • 隋朝统一南北的时间:
南北重归统一
• 隋朝建立时间:581年 • 建立人:杨坚(隋文帝) • 隋朝灭掉最后的朝代:陈 • 南北重归统一时间:589年
隋文帝的统治
隋朝户籍、人口表
时间
隋文帝开皇 九年(589年)
户数
人口
712万
890万
3100万
• 开通时间: • 人物是谁: • 开通目的:
• 南北起点、中心:
}?
• 全长: • 历史地位: • 作用: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

七年级历史下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

探究问题:
上述材料表明了隋朝经济的繁荣,
请探究隋朝经济繁荣出现的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发展生产。
动脑筋
隋文帝是一个什么样的皇帝?在位时 采取了哪些措施?有何作用? 隋文帝是一个励精图治的皇帝。 措施: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作用: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 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主观条件: ①隋文帝励精图治,政治稳定, 经济繁荣,军事强大 ②隋朝为灭陈做了充分准备,战 略运用得当。
二 隋朝经济
阅读资料:
时间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时 三千多万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长安太仓 洛阳含嘉仓;洛口仓 结论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_ <<贞观政要>>
A
B
2、其中ABCD中隋朝的 都城是: 隋朝大运河的中心是:
D
3、请试着由北至南说出 大运河四段的名称。
材料一 :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材料二: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利也博哉。 请回答:①材料一中的“河”指什么? ②此“河”是谁在位时开通的?当时的目的是什么? ③此河开通后有什么作用?其历史地位如何? ④材料二中的“涿郡”、“江都”分别指现在的什么地方?
比一比:今天的运河与隋朝大运河有
什么区别?
1、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 2、今天运河北段已不通航, 现在正逐步修通。
隋朝开通运河是好事还是坏事?
大运河开通后成为南北交通的大动脉,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的经济交流,也 有利于国家的统一。 但当时为开凿运河,的确是过度役使 了民力,给劳动人民带来沉重的徭役 负担。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七年级上册历史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了隋朝的基本特征。这个统一中国三十多
年的王朝,在中国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
的一笔,起到了承前启后的重要作用。下
面对隋朝特点的总结中,最为全面且符合
C 实际的是:
A. 经济繁荣
B. 二世而亡
C. 短暂而繁荣
D. 节俭盛行
繁 隋朝 建 盛 的建立 立
1.时间:_______ 2.人物:______ 3.都城:_______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学习目标: . 了解隋的统一和繁盛 . 知道大运河的开通及其作用
自学指导(一)
• 阅读课本P2,找出以下空格的答案。(半分钟)
隋朝

1.时间:_______ 2.人物:______
的建立 立
3.都城:_______
和统一 统一:公元___年,隋灭___,统一___
• 阅读课本P2-4,找出隋朝经济繁荣的原因、表现。
隋朝灭亡的根本原因是隋朝的暴政,大运河 的开凿并不能使隋朝因此而亡国。
• 秦朝和隋朝都是短命的王朝,却分别为汉 唐盛世奠定了基础,它们的共同的历史贡 献是
B
A.都出现了盛世 B.都曾制订了有利统一的制度和措施 C.都开凿了沟通南北的大运河 D.都修筑过大规模的军事防御工事
• 用“昙花”来形容隋王朝,一下子就抓住
(2分钟)
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更迭示意图 十 六 国
南北重归统一
北周 陈
隋 (581年)

隋统一 (589年)
隋朝经济的繁荣
原因:
开皇之治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
(1)改革制度(2)发展生产 (3)注重吏治(4)提倡节俭
表现: 1. 人口激增 2. 粮食、布匹充实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共33张PPT)

七年级历史下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共33张PPT)

二个点
渠 三个城市
四段河道
通 济
渠 邗沟 江都 余杭
五大水系 淮 河
长 江
江 南 河
钱塘江
隋朝经济的繁荣
材料:
隋初 人口 三千多万人 隋盛时 结论 四千六百多万人 人口激增
垦田 一千九百多万顷 五千五百多万顷 垦田扩大 “计天下储积, 仓廪丰实 仓库 府库空虚 得供五六十年”
思考:隋朝经济繁荣原因是什么?
隋文帝在位励精图治奠定了良好的 经济基础;

隋朝国家统一社会安定,使得征发 两百多万人进行开凿运河成为可能;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作为基础。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银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尽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积极方面:加强了南北的经济、
文化交流,巩固了国 家的统一
劳民伤财,给老百姓 消极方面:
带来巨大的灾难
一个朝代:隋朝 两位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三个时间:581年、589年、618年 四件事情:隋朝建立、统一南北、 经济繁荣、开通大运河
琼 花
隋炀帝
隋炀帝龙舟模型
民谣 运河水,荡悠悠, 隋炀皇帝下扬州。
一心只把琼花看,
万里江山一旦丢。
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朝代更替简表
1 魏
4 西 晋 十 六 国 东魏 北 魏 5 西魏 北齐 北 隋 周 6 北周
2 蜀
7 北朝
10 南朝
统 一 全 国
3 吴
东 晋
8 齐 梁 宋
9 陈
国家统一
繁盛 经济繁荣
目的
隋朝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3篇

第一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教案设计示例二3篇

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例如二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教案设计例如二精选3篇〔一〕教学目的:1. 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2. 理解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3. 掌握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重点:1. 隋朝的历史背景;2. 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3.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难点:1. 隋朝的文化繁荣;2.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教学准备:1. 多媒体课件;2. 隋朝的历史资料。

教学过程:Step 1 引入〔5分钟〕用图片和简短的文字介绍隋朝的历史背景,引发学生的兴趣。

Step 2 学习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20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讲解隋朝政治、经济、文化的繁荣,解释其中的原因和影响。

Step 3 学习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15分钟〕通过多媒体课件,介绍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如隋文帝杨坚、张旭等,以及隋朝统一中国、修建大运河等重要事件。

Step 4 梳理知识点〔10分钟〕让学生进展小组合作讨论,答复以下问题:1. 隋朝的历史背景有哪些?2. 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有何特点?3.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4. 隋朝的繁荣是如何影响后世的?Step 5 拓展延伸〔10分钟〕让学生自主搜索和理解其他隋朝的重要人物和事件,进步他们的综合才能和研究才能。

Step 6 总结课堂内容〔5分钟〕回忆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让学生互相交流并做出总结。

Step 7 作业布置〔5分钟〕布置作业:要求学生撰写一篇简短的文章,答复以下问题:1. 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的特点是什么?2. 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有哪些?他们对隋朝的开展有何影响?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学生可以理解隋朝的历史背景和重要时间节点,掌握隋朝的政治、经济、文化繁荣,理解隋朝的典型代表人物和事件。

同时,通过小组合作和拓展延伸,可以进步学生的综合才能和研究才能。

本节课可以根据实际情况进展调整,例如增加讨论环节或引入游戏等活动,使课堂更加生动有趣。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七年级下册历史第一课繁盛一时的隋朝
散文
隋朝散文以骈文为主,讲究句式对称、音韵和谐, 同时也出现了一些优秀的记叙文和议论文。
3
风格特点
隋朝文学风格整体上呈现出华丽、工整、对称的 特点,同时也注重表现内心情感和社会现实。
对后世影响及评价
科技影响
01
隋朝的科技发展对后世产生了深远影响,如天文学、数学、医
学等领域的成就为后世相关学科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对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影响。
03
奠定唐朝盛世基础
隋朝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一系列改革和建设,为后来的唐朝盛
世奠定了坚实基础。
繁盛一时原因分析
政治稳定,社会安定
隋朝建立后,通过一系列政治改革,实现了政治稳定和社 会安定,为经济发展创造了良好环境。
经济繁荣,国力强盛
隋朝时期,农业生产得到恢复和发展,手工业和商业也迅 速繁荣起来,国家经济实力显著增强。
设立羁縻府州
在边疆地区设立羁縻府州,任用当地少数民族首领为官吏,保持其 原有社会制度和风俗习惯,以加强中央对边疆地区的控制。
推行均田制
隋朝推行均田制,使得农民获得一定土地,促进了民族融合和经济发 展。
边疆治理及效果评估
北方边疆治理
隋朝通过修筑长城、设立军镇等措施,加强了对北方边疆的防御 和管理,有效抵御了北方游牧民族的侵扰。
民族融合
在分裂的同时,各民族之 间也在经济、文化交流中 逐渐融合。
社会动荡
南北朝时期社会动荡不安, 人民渴望统一和安定。
隋朝建立过程
杨坚掌权
北周时期,杨坚逐渐掌握 了大权,为建立隋朝奠定 了基础。
建立隋朝
581年,杨坚称帝,建立 隋朝,定都长安。
消灭陈朝
589年,隋朝军队攻入建 康,灭掉陈朝,实现了南 北统一。

课件3: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课件3: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第1课 繁盛一时的隋朝
历史线索 原始社会 奴隶社会 封建社会
夏、商、西周、春秋 战国 、秦、汉
封建社会的确立和发展时期 三国、两晋、南北朝 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时期 隋、唐 封建社会的繁荣时期 五代辽宋夏金元
明清
一、隋朝的建立和统一 581年,北周外戚杨坚代北周称帝,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改元开皇。
D.加强北方的边防
中考链接
结束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数百年的政权分立状态,使中国重新进 入统一时期的朝代相继是 A.隋、唐 B.宋、元 C.明、清 D.秦、汉
[参考答案] A [12年湖南娄底中考]第4题
下图是隋朝重大历史事件的时间轴,图中的①、②、③代表相关的历 史事件,按事件发生的先后顺序排列,正确的选项是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练习
隋朝大运河示意图
永济渠
涿郡(今北京)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余杭(今杭州)
百家争鸣
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胡曾《汴水》
尽道亡隋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皮日休《汴河怀古》
补充
今日大运河
京杭大运河,全长1747公里,是中国古代劳动人民创造的堪 与长城媲美的人工奇迹。
京杭大运河一直是中国重要的南北水上运输通道,对于国家的 统一、经济的繁荣、文化的融合以及对外开放和国际交往都发挥 过非常重要的作用。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运河风光
小结
隋朝

1,时间:公元_5_8_1年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下)

历史: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人教版七下)

3.隋朝的强盛
1、原因
2、表现
隋文帝后期出现鼎盛局面。国家疆域 辽阔,国力强盛,经济繁荣,社会安 定,人口大幅度增长,史称“开皇之 治”。
隋炀帝(604─618),姓杨名广,
隋文帝次子,少聪慧,在兄弟中 独为父母所锺爱。开皇元年(581 年),时年十三,立为晋王。八年 冬,为行军元帅,统兵伐陈。灭 陈后,进位太尉。兄杨勇被立为 太子后,杨广心怀不满,渐与杨 素等亲近,密谋夺取太子位。杨 广常在父母前矫装俭朴,不好女 色,以讨欢心,及后更诬告杨勇 加害于己。600年,文帝下诏废杨 勇为庶人,另立杨广为太子。604 年,文帝猝死,相传为杨广所害。 后杨广即位,为隋炀帝。
开凿大运河的作用及评价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博哉!”
材料二:“天下转漕,仰此一渠。”
材料三:东南四十三州地,取尽膏脂是此河。
材料四:尽道隋亡为此河,至今千里赖通波。若 无水殿龙舟事,共禹论功不较多。 材料五:隋氏作之虽劳,后代实受其利。 材料六:千里长河一旦开,亡隋波浪九天来。锦 帆未落干戈起,惆怅龙舟更不回。
4.隋朝的灭亡
根本原因 隋炀帝的暴政
原因
直接原因 农民起义
灭亡的标志 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
隋朝灭亡。
例题2
历史上与隋王朝有着惊人相似的一个王朝是?这 两个王朝的相似之处表现在哪些方面?
(1)两个王朝都结束了分裂,开启了统一:秦结 束了春秋战国的分裂;隋朝结束了南北朝的对峙;秦 朝之后是强大的汉朝,隋朝之后是强大的唐朝。都短 命,历二世而亡:秦朝存在15年;隋朝持续37年。
——《隋书·炀帝纪》
二、大运河的开通
动脑筋:
1.你认为隋炀帝专为看琼花开通大运河 的说法对不对? 2.从《隋朝大运河》看,你认为隋朝开 通大运河的目的是什么? 3.隋炀帝时为什么能开通纵贯南北的大 运河扬?州琼花,学名“聚八仙”,号称“淮扬一

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1

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课件1

统一的意义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西晋末 年以来270多年的分裂、对 峙局面,开创了隋唐时期三 百余年的“大一统”局面, 为经济文化的繁荣发展奠定 了基础。
二、隋朝经济的繁荣: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 2、概况:
– 时间: – 人物: – 起止地点: – 四个组成部分: – 连接五河流: – 流经六省区:
12345
三、隋朝大运河的开凿:
• 1、目的:
– 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 2、概况:
– 时间:605——610 – 人物:隋炀帝 – 起止地点:涿郡(北京)——余杭(杭州) – 四个组成部分: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 连接五河流: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 流经六省区:北京、河北、山东、河南、安徽、
• 活动与探究
• 1.比一比:今天的运河和隋朝大运河有什么 区别?
• • 思路:①今天的运河不经过洛阳;②今天运
河北段已不通航,现正在逐步修通。

用于以南南水北的力纵东运向南输联沿。系海,是纵物向产经丰济富文之化地交,流但受长到期很得大不影到响开。发黄。河
• 材料3、开凿江南运河前一年,隋炀帝对给事郎蔡征说: “自古天子有巡狩之礼,而江东诸帝多傅脂粉,坐深宫,
3不世、与。百”隋姓(灭相隋陈见炀后,帝此四,何出需理巡要也狩?,加”主强答要对曰是:想江“遵南此循的其“所天控以子制不有,能巡长狩巩之 固礼固隋”统的治朝古,统训而治,不履愿。行效帝南国朝天“子亡职国责之,君通”过。巡游了解下情,巩 • 4材洛、料口4开为、渠了据,《远达隋于征书涿高·阎郡丽毗,传以。》通载运隋漕炀。帝“将兴辽东之役,自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隋朝国家统一,使隋炀帝有征发几百万 人的可能
• 有前代开凿的几段古运河为基础
14
• 隋朝开通大运河是好事还是坏 事?
• 大运河对我国历史发展有什么 重要作用?
15
材料1:胡曾《汴水》: 千里长河一旦开, 亡隋波浪九天来。 锦帆未落干戈起, 惆怅龙舟更不回。
认为隋炀帝开运河、游江都是隋亡 的主要原因
1
一、南北重归统一 1、隋朝建立: 时间: 581年 人物: 杨坚(隋文帝) 都城: 长安
2
开国皇帝(隋文帝)
杨坚:出身于汉族军事集团, 妻子是鲜卑大贵族孤独信的女 儿.女儿是北周的皇后。杨氏家 族成为当时民族融合状况的一 个缩影。北周末年,继位的周 静帝只有七八岁,杨坚是静帝 的外祖父,大权落到外戚杨坚 的手里,518年二月杨坚发动政 变,废掉小皇帝,自己称帝。
16
材料2:皮日休《汴河怀古》: 尽道隋亡为此河, 至今千里赖通波。 若无水殿龙舟事, 共禹论功不较多。
认为开运河造福后代,功大于过, 若没有巡游江都之事,其功可与 大禹治水相比。
17
积极:大大促进了南北经济交流; 有利于维护国家的统一
(加强了对南方的控制)
消极: 但当时为开凿大运河,的确是 过度役使了民力,给劳动人民 带来沉重的徭役负担。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一个朝代:隋朝 两位人物:隋文帝、隋炀帝 三个时间:581年、589年、从605年 四件事情:隋朝建立、隋朝统一南北
经济繁荣、开通大运河
27
中心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止点
南 余杭 河
中心
起点
涿郡



洛阳
通济渠
邗沟
江都

止点
南 余杭 河
长安太仓
4600多万人
5500多万顷
洛阳含嘉仓、 洛口仓
人口激增 垦田扩大
粮仓丰实
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贞观政要》
7
3.隋朝经济的繁荣
原因: 1.国家统一、社会安定 2.隋文帝励精图治 (1)改革制度 (2)发展生产 (3)注重吏治 (4)提倡节俭
8
隋炀帝 ,名杨广, 杨坚次子。他平时伪 装仁孝俭朴,博得文 帝欢喜,600年立为 太子 604年7月,隋 文帝死后,杨广即位, 假称文帝诏赐兄杨勇 死,杀死兄长杨勇, 隋炀帝是我国历史上 有名的暴君。他依仗 国立富强,骄奢淫逸, 好大喜功。
3
2.隋朝的统一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东魏
北朝: 北魏 (鲜卑族) 西魏
北齐 北周 581 隋
南朝: 宋 齐 梁 陈 589
4
公元589年,隋朝大军南下,渡过长江,进攻南方陈国。陈朝后主陈叔宝奢侈腐
化,宴游无度,当他听说建康城已陷落时,慌忙带着他的两个嫔妃,躲入宫廷内的
一口枯井里。隋军呼喊他们不出来,扬言要往井里投石头,陈后主才和两个妃嫔出
吗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11
二、大运河的开通
1、目的:加强南北交通,巩固统治 2、概况:
时间:605年 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今北京)
南至余杭(今杭州)
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3、历史地位: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4、作用:大大促进南北经济交流
12
13
开通大运河的原因:
• 隋朝前期经济繁荣,为开河提供了经济 实力
隋炀帝(杨广)(604—618年在位)
9
从图中你想到了什么?
开凿大运河图(想象画)
隋朝为什么要开凿大运河? 10
古代陆路运输只能利用人力、畜力,运量小,速度
慢,隋费炀用大帝。而真水的运粮为食了比起看陆到运,绮运量丽大的,速琼度
花快所,以而费 修开用 大小 运凿。 河主长要达是为四了五加强千南里北交的通,大以运巩固河隋
来投降。陈后主携二妃躲入的枯井,被后人嘲笑为“胭脂井”。据说这口井就在今
天南京鸡鸣寺的山坡下。
5
隋朝
隋朝的统一结束了长期分裂对峙的局面,开创隋唐时
期三百二十余年的“大一统”局面,为后来经济文化
的繁荣奠定了基础。
6
找一找隋朝经济繁荣的表现有哪些?
时间 项目
人口 垦田 粮仓
隋初
隋盛世
结论
3000多万人 1900多万顷
大运河
一条贯通南
北的大动脉
三点 四段 五河
30
运漕商旅, 往来不绝。
(《通典·州郡典》)
北通涿郡之 渔商,南运 江都之转输 ,其为利也
博哉!
大运河的开通起到了什么积极作用?
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的交流 31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