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 专项练习题(含答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期末复习:古诗文阅读专项练习题

>>>古诗词阅读专练<<

一、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1 ~2题。

淮上与友人别

[唐]郑谷

扬子江头杨柳春,杨花愁杀渡江人。

数声风笛离亭晚,君向潇湘我向秦。

1.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与通常的送行不同,这是--次各赴前程的握别:友人渡江南往潇水湘水之地(今湖南一带) ,诗人则北向京城长安。

B.前两句中,诗人用牵人衣襟的柳条、惹人愁绪的杨花,营造了离别的背景,加重了离愁。

C.诗中的“愁"是诗人自身的哀愁,包含着与好友分离的不舍,漫漫旅程的孤寂,以及漂泊天涯的忧虑。

D.结句以两个“向”字说出诗人与友人彼此分往南北而去,将越来越远,不言情而深情悠然。

2.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三句写景,通过江头春色、杨花柳丝、离亭风笛等一系列物象,烘托离别的氛围,

反映了朋友之间依依惜别的深情。

B.短短的四句中,诗人用了两个“江”字,两个“杨”字,两个“向”字,这种有意的重复,有一种回环往复的效果。

C.三、四两句,从江头景色转到离亭别宴,侧而抒写离别情景。

D.末句看似直白的道别语,而用在结尾,则产生了一种情意悠长、涵泳不尽的效果,令读者感到余音裊裊。

二、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3 ~4题。

从军行○1

[唐]骆宾王

平生一顾重○2,意气溢三军。

野日分戈影,天星合剑文。

弓弦抱汉月,马足践胡尘。

不求生入塞○3,唯当死报君。

[注释]①汉乐府旧题,属《相和歌辞》平调曲,多写军旅生活。

②顾:受人举荐或知遇。重:看重。③“不求”句:典出班趣《上书求代》

“臣不敢望到酒泉郡,但愿生入玉门关”。

3.下列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一、二两句写诗人经人举荐,得以从军,感到意气风发。

B.三、四两句写敌军雄壮的军容:戈矛林立,在阳光下反照生辉;剑光闪烁,与满天繁星相辉映。

C.五、六两句以拉满弓弦、马践胡尘写想象中征战沙场、踏平顽敌的战斗场面。

D.最后两句反用后汉班超“但愿生人玉门关”的典故,写诗人决心血洒沙场,以报国家。

4.下列对诗歌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意气溢三军”中的“溢”字是“满而涌出"的意思,化抽象为具体,写出了诗人的高昂斗志和英雄气概。

B.三、四句运用对比手法,通过天象、兵器交相映衬的描写,表现出军队出征时昼夜兼程、气冲云霄的威武。

C.五、六句中“抱”“践"两字动感极强,“抱"字是说将士们拉开弓弦就像怀抱着明月,“践"字是写将士们纵马奔驰踏起漫天烟尘。

D.诗中诗人直抒胸臆,表达了立志报国、甘愿血酒疆场的精神气概。

三、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5~6题。

少年行

[唐]王维

出身仕○1汉羽林郎○2,初随骠骑○3战渔阳。

孰知不向边庭苦,纵死犹闻侠骨香。

[注释]①仕:做官。②羽林郎:古代官名,任务是保卫皇帝安全。③骠骑:即骠骑将军。

5.下列理解和赏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前两句交代了少年的出身以及初战渔阳的经历。

B.后两句表现了少年战士蔑视艰难困苦乃至死亡的态度。

C.“纵死犹闻侠骨香”与李白的“纵死侠骨香,不惭世上英”有异曲同工之妙。

D.这首诗反映了诗人反对战争,追求和平的理想。

6.诗中的少年形象具有怎样的特征?

四、阅读下面的古诗,完成第7~8题。

月夜忆舍弟

[唐]杜甫

戍鼓断人行,边秋一雁声。

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有弟皆分散,无家问死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