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音乐史之秦汉魏晋南北朝音乐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据载延年曾在汉武帝面前专门歌唱她,歌词曰: 北方有佳人, 绝世而独立。 一顾倾人城, 再顾倾人国。 宁不知倾城与倾国, 佳人难再得。 李延年之妹不仅有倾城倾国之貌,而且能歌善舞, 所以被汉武帝纳入后宫,深得宠爱。这样李家也逐 渐显贵起来,延年也有机会一展音乐才华,被任命 为协律都尉,总管乐府的全面工作。

清商乐在晋及隋唐各代很受统治者的重视,被视为 华夏正声,统治者与文人都多有创作,唐武则天时, 朝廷不再重视古曲,清商乐在宫廷逐渐衰微,至开 元间朝廷内几乎无人能演奏清乐。 清商乐在宫廷的冷落并不代表它的盛衰,它们中的 一部分和西域音乐结合,形成了辉煌的唐代燕乐, 另一些经过艺术加工的乐舞如《白纻舞》、《巾舞》 等则长期在民间流传,受到广大人民的喜爱和欢 迎。
提起乐府必然要谈及李延年,这位音乐家对
乐府的发展作出了重要的贡献。
李延年出身低微,家世悲苦。《汉书· 佞幸传》
载:“李延年,中山人,身及父母兄弟皆故倡也。 延年坐法腐刑,给事狗监中。”身为受过腐刑的 太监,又做得是管狗的差事,李延年即使再有音 乐天赋,也没有用武之地。至于后来李延年命运 得到改变,主要是因为他有一位貌若天仙的妹妹。


乐府的极盛时期是汉武帝执政期间。扩大后的乐府 机构共有近千人之多,除行政管理人员外,还有演 唱齐、蔡、巴、楚等地民歌的“讴员”;有来自全 国各地从事乐器演奏的“鼓员”、“竽员”、“琴 员”、“瑟员”等;有专管乐器修理的“柱工员”、 “绳弦工员”等。 但到了汉哀帝时,国力的衰退,经济的窘迫,使朝 廷已无力维持乐府庞大的机构,而采集的民歌中反 映出的强烈反抗情绪也使统治者坐立不安,所以绥 和二年(公元前七年)汉哀帝下诏罢免乐府,对乐 府实施大量裁员,乐府由800余人被裁减至300余人, 留下的乐工主要掌管郊庙祭祀等场合所用的雅乐, 而其余从事民间音乐的乐工则全被裁掉。 此后,乐府逐渐趋于衰微。


骑吹
主要用于皇帝贵族的车驾从行等场合,因在
马上演奏而得名。
从所见的汉画象砖中发现,骑吹所用乐器有
箫、笳、鼓等。
应劭《汉卤簿图》有“骑吹执笳”之语,可
见笳是骑吹中重要的乐器,
短箫铙歌
主要用于军队凯旋等盛大典礼活动,以建威
扬德、风敌劝士。
所用乐器有箫、铙等。

鼓吹乐来自民间,所以和相和歌、清商乐等民间歌 曲的关系非常紧密,其歌词采用了大量的乐府民歌。
谅不葬,腐肉安能去子逃!”水深激激,蒲苇冥冥。枭骑战斗死,驽马徘徊 鸣。梁筑室,何以南,何以北!禾黍不获君何食?愿为忠臣安可得!思子良 臣,良臣诚可思:朝行出攻,暮不夜归。
《战城南》是一首控诉战争罪恶的歌曲,描写了战争的残酷场面和士兵的悲
惨遭遇,有强烈的反战情绪 。

《有所思》描写一女子闻知情人变心后,马上烧掉他送的礼物,坚决同 其决绝,并在秋风中发出了悲愤的呼喊,反映了封建压迫下的女性对专 一情感的强烈追求。



相和歌的最高形式是相和大曲。它是一种大型的歌 舞曲,由艳、曲、趋、乱等部分组成。
艳一般出现在曲前,其音乐华丽抒情; 曲是相和大曲的主体部分,由多段声乐曲组成,段与段
之间加有的器乐曲或舞蹈称为解;
趋和乱一般出现在结尾,节奏较快,情绪热烈,是乐曲
的高潮部分。

相和大曲的三段体原则奠定了以后歌舞大曲的结构, 代表古代歌舞艺术最高水平的隋唐大曲就是对汉魏 相和大曲的继承和发展。
古琴艺术自汉代始得到了较大的发展,魏晋
之后更出现了众多脍炙人口的作品,有些琴 曲、琴歌成为经典之作,长久流传不衰。本 时期著名的琴曲有《广陵散》、《酒狂》等。
《广陵散》

《广陵散》是我国东汉时流传的一首著名古琴曲, 它描写了聂政刺韩王的悲惨故事 。这是一曲歌颂古 代义士的悲歌,是浩如烟海的古代琴曲中最富有斗 争性的一首。


二、相和歌与清商乐

相和歌是汉代产生的艺术歌曲,它是在北方民歌的 基础上经过加工而成的。 相和歌的发展过程经过了三个阶段,最初是清唱的 民间歌谣,既而又加上帮腔,成“一人唱、三人和” 的“但歌”,最后形成带有乐器伴奏的“丝竹更相 和,执节者歌”的艺术化歌曲。
相和歌的名称即由此产生,它伴奏用的丝竹乐器有 笙、笛、节、琴、瑟、琵琶、筝等七种。
的斗争精神,使它深受历代追求自由之名士 的喜爱,嵇康就是其中突出的一人。
嵇康以善弹《广陵散》著称,传说他弹此曲
是由仙人所授 。嵇康酷爱《广陵散》,不但 从不教人,而且临刑之时,从容不迫,慨然 弹奏此曲,把自己的满腹怨恨和对政权统治 黑暗的不满在演奏中表现得淋漓尽致,遂成 千古佳话。

正因为《广陵散》描写了以臣弑君的这种斗争精神, 而音乐又不具有传统美学思想所要求的“中正平和” 之声,所以被历代封建卫道士视为大逆不道而予以 谩骂、禁止,但这些都无损于《广陵散》的思想价 值和艺术价值,也阻止不了它的广泛流传。 至今,这首能令听者达到“冰炭交加、升天坠地” 之境界的琴曲仍是古琴的传统重要曲目之一。

三、鼓吹乐

鼓吹,是以打击乐和吹管乐为主并兼有歌唱的一种 器乐合奏形式。 鼓吹大概在秦末汉初传入内地,被我国北方牧民所 用。在汉武帝时,鼓吹已由民间发展到被宫廷,被 广泛应用于仪仗、宴飨、军队等场合之中。
依照用途和乐器配置的不同,鼓吹可分为黄门鼓吹、 横吹、骑吹、短箫铙歌等数种。


黄门鼓吹


鼓吹乐后来逐渐的离开了歌词,而转向器乐
方面,一直流传至今,并与现在的民间吹打 乐有一定血缘关系,可见鼓吹乐对后世乐队 的发展起过重大的作用。
鼓吹的种类、形式、用途,虽有如上种种,
其实并无严格的界限,又每随时代而异。愈 近后世,各鼓吹之间的区别愈小,逐渐混称 为鼓吹。
四、古琴艺术新成就


更值得称道的是李延年作曲时运用了大量的民间音 乐素材,他可能还是中国音乐史上第一位利用外国 音乐素材进行创作的音乐家。

西晋崔豹《古今注》及《晋书· 乐志》都载张骞出使 西域时,曾带回胡乐《摩诃兜勒》,李延年根据此 曲创作了二十八首新的曲调,用于仪仗中使用的军 乐。这些乐曲在当时广受欢迎,其影响一直延续至 后世,数百年后的晋代还能演奏其中的《黄鹄》、 《陇头》、《出关》、《入关》等曲。 李延年对民间音乐的重视为乐府创立了良好的传统, 他对西域音乐的改编创作促进了中外音乐的交流。 作为乐府领导人,他更为乐府的振兴作出了不可磨 灭的贡献。可惜的是,李延年的妹妹去世不久,李 家全族被诛,一代杰出音乐家李延年的艺术生命从 此被扼杀。

《有所思》是西汉的乐府民歌,
歌词为:有所思,乃在大海南。何用问遗君?双珠玳瑁簪,用玉绍缭之。闻
君有他心,拉杂摧烧之。摧烧之,当风扬其灰。从今以往,勿复相思!相思 与君绝!鸡鸣狗吠,兄嫂当知之。妃呼豨!秋风肃肃晨风飔,东方须臾高知 之。

《战城南》也是西汉的乐府民歌,
歌词为:战城南,死郭北,野死不葬乌可食。为我谓乌:“且为客豪!野死


史传李延年“性知音,善歌舞”,是一个天才歌唱 家和作曲家。他的歌声音色优美,技巧高超,非常 富有感染力,所以“每为新声变曲,闻者莫不感 动”。 李延年作曲水平很高,他创作的音乐被广泛用于宫 中的祭祀、仪仗等活动,受到皇帝的赞赏。元鼎六 年(公元前111年)前后,李延年为司马相如等人 创作的十九首郊祀歌词作曲,史书多有记载。

吴歌是东晋以来流行在江南一带的民歌,和相和歌一样, 它也由徒歌发展而成,所用的伴奏乐器有篪、琵琶、箜篌、 笙、筝等。内容多以男女感情的悲欢离合为主,音乐细腻婉 转,非常抒情,富有江南音乐的特点。歌词大多是五言四句 的分节歌,也有长短句结构。代表作有《子夜歌》、《读曲 歌》等。 西曲是齐、梁时期产生于“荆、郢、樊、邓”一带的湖北 民间歌曲,比吴歌略晚。由于地区不同,西曲和吴歌在语言、 音乐形式等方面都存有差异。留存至今的西曲有《石城乐》、 《乌夜啼》、《莫愁乐》等三十余曲。西曲的歌词结构有四 言、五言、七言、长短句等句式,较吴歌丰富,内容多描写 贾客思归、情人离别相思之苦,音乐风格婉转哀怨。
《广陵散》曲谱最早见于明朱权《神奇秘谱》,共 有四十五段,分为六大部分,即开指一段、小序三 段、大序五段、正声十八段、乱声十段、后序八段。 每段皆冠以小标题,如“取韩”、“呼幽”“冲 冠”、“投剑”、“长虹”等,从这些标题判断, 《广陵散》的表现内容和聂政刺韩王的故事情节相 符。

《广陵散》具有的这种怫郁慷慨、戈矛纵横
主要用于朝廷的仪仗、宴飨等场合。
《西京杂记》载:“汉大驾祠甘泉、汾阴,
备千乘万骑,有黄门前、后部鼓吹。”
乐器以箫、笳为主。笳是西域等少数民族常
见的乐器,最初是卷芦叶吹之,后来以芦苇 作哨,装在一根钻有音孔的木管上吹奏。
横吹

主要用于军队,在马上演奏。《乐府诗集》说“有 鼓、角者为横吹,用之军中,马上所奏者是也”。 可见横吹的乐器主要是鼓和角。 李延年曾根据张骞从西域带回的《摩诃兜勒》为横 吹创作了二十八段乐曲。这些乐曲魏晋后失传,世 间所用的只有《黄鹄》、《陇头》、《出关》、 《入关》等十曲。
这些或抒情或反战的歌曲用作军歌,显然起
不到建威扬德、鼓舞士气的作用。
它们之所以被用于鼓吹乐并得以保存,一方
面说明鼓吹乐和民间音乐联系的紧密,另一 方面也证明统治者对民间音乐的利用。
可能鼓吹乐在吸收利用这些歌曲的曲调时,
歌词也随之被保存了下来。

鼓吹乐自汉兴起,就广泛用于宫廷各种礼仪中,历 朝历代都有规模不同、种类不同的鼓吹乐队。 后来鼓吹乐又在民间得到较大的发展,形成了各种 鼓吹、吹打乐,用于民间的各种婚丧嫁娶及各种法 事中。明清时盛行一时的西安鼓乐、十番鼓、十番 锣鼓、苏南吹打等民间乐种就和鼓吹乐有着一定的 联系。 鼓吹乐自民间传入宫廷,最终又由宫廷返回到民间。

乐府是封建王朝管理音Baidu Nhomakorabea的一个官署。始于秦代,1976年2 月在秦始皇陵区建筑遗址中出土的错金银钮钟上的铭文就有 “乐府”二字,可知秦代已有乐府。


汉承秦制,在公元前112年亦设立乐府。
作为音乐机构,其重要职责就是大规模、大范围地采集民间 歌谣,同时还要对民歌进行加工,改编、创作和填写歌词、 演奏和演唱等。
清商乐

西晋末期,战乱四起,司马睿战败后南逃建立东晋, 北方百姓也大量南迁。在此期间,相和歌由北流传 至南,吸收了当地的吴歌、西曲,形成了清商乐。 北魏时清商乐又自南方传至北方,成为在全国范围 流传的民间音乐。 与相和歌比较,清商乐是南北民间音乐的融合,但 相和歌以北方音乐为主,清商乐则以南方的民间音 乐吴歌、西曲为主。
《乐府诗集》鼓吹曲辞中就录有十八首,如《战城南》、
《上邪》、《思悲翁》、《有所思》、《艾如张》、 《朱鹭》等。
这些作品都是西汉民歌的上乘之作,能在鼓吹乐中得以
运用、保存,值得庆幸。
但一些显然不符合统治者口味、不适用于军乐的作品也
被选入其中,则令人颇为不解,值得深省,如表示纯真 爱情的情歌《上邪》、《有所思》和反抗战争、揭露战 争的《战城南》等歌曲。
中国音乐史与名作欣赏
更多教学资料来源 请联系黄剑敏老师 QQ541363562 欢迎加入音乐教师QQ群227025108
第四章
秦汉魏晋南北朝 时期的音乐
一、 乐 府
上邪! 我欲与君相知, 长命无绝衰。 山无陵,江水为竭, 冬雷震震,夏雨雪, 天地合,乃敢与君绝!

这是一首爱情的千古绝唱,歌中主人公为表示对 爱人的忠贞不渝,列出了五种自然界中不可能出 现的现象,可见意志之坚决,感情之深厚。这首 常被历代恋人引用的作品就出自汉乐府民歌。
如《汉书· 礼乐志》载:“采诗夜诵,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
延年为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 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可见乐府采集民歌规模之大和范围 之广。

这些作品从各个侧面描写了汉代人们的生活场面,具有强烈 的现实主义精神,所以至今仍在广为流传。
李延年



从汉武帝的竭力扶持,到汉哀帝的坚决罢免,乐府 仅有百余年的兴盛,但它对民间音乐的保存和发展 作出了杰出的贡献,并对以后音乐的发展产生了深 远影响。
汉乐府的建立,对我国汉族民间音乐的收集整理以 及在促进汉族和各少数民族人民之间的文化交流、 融合起到了积极的作用。后来虽然被撤消了,但那 些被罢免而又在乐府中受过专业训练的民间音乐家, 流落到民间去后,无疑对我国各地民间音乐的发展 与提高起到一定作用。 乐府的概念也随着时代不断发生变化,被广泛用于 音乐、文学领域。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