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解读《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

2014-10-22 20:48来源:南报网

•新浪微博

•腾讯微博

•QQ空间

南报网讯(记者马道军肖姗)玄武区街道“五大中心”、秦淮区街道“四部一中心”、鼓楼区街道公共服务区域受理中心、建邺区街道社会管理与服务中心、栖霞区街道全科社工政务中心……近年来,我市不断突出街道在社会治理中的基础地位,强化社区自治功能,积极实施街道社区体制改革。

在全市第二轮综合改革中,近日又出台《深化街道和社区体制改革实施方案》(以下简称《实施方案》),继续深化街道社区改革。今天(10月22日),我市专门召开新闻发布会,对《实施方案》进行解读。

据介绍,《实施方案》包括转变街道职能、增强社区自治功能、深化网格化管理、调整考核机制等四个方面内容,初步形成了以“街道中心化、去经济化,社区去行政化”为特色的南京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新探索。

一清:职责理清,城区街道以公共、社会服务为主

【政策】推进街道经济职能转变,城区街道由直接承担招商引资、财税增长等经济发展任务,转向为经济发展提供服务和营造环境,经济服务职能重点向采集企业信息、促进项目发展、服务驻区企业、优化投资环境等工作领域集中。

【解读】城区街道“去经济化”,取消经济考核,工作重心落在公共服务和社会服务上;职能部门下沉到街道的资源、人员、经费等,由街道统一调配。与此同时,还制定了《南京市街道办事处工作职责清单》。按照费随事转的原则,属于部门职责下放到街道办理的服务事项,须将权限、经费等一并下放到街道。

《实施方案》提出,明年1月1日起,取消对玄武、秦淮、建邺、鼓楼四城区各街道和其他区建成区所在街道相关经济指标考核,将剥离的经济工作职能转移到区级经济发展职能部门和产业功能板块,构建以功能园区为经济发展主体的发展模式。对市域范围其他街道也要逐步弱化相关经济指标的考评权重。

一移:服务前移,取消街道科室化,“中心”集中办理

【政策】整合优化街道内设机构,归并相近职能,综合设置党群工作、经济服务、城市管理、社会管理(政法综治)等服务管理机构和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立扁平化的政务服务运行机制,为居民和驻区单位提供便捷服务。

【解读】取消街道科室化,前移“中心”集中办理,“中心”作为街道承接事务、开展服务、受理诉求的统一平台,实行“一门式管理”与“扁平化服务”。今后街道要实现“两个转型”:集中式办公、开放式服务,街道由“行政机关”向“民生窗口”转型;干部由“后台管理”向“一线社工”转型。

《实施方案》明确,清理并大幅压缩在街道设立的各类非正式机构,依据相关规定和要求在街道设立的其他组织、专项工作机构统一纳入服务管理机构和便民服务中心运行。

一收:街道回收由社区承担的27项行政服务事项

【政策】梳理收回街道便民服务中心覆盖范围内社区的政务服务事项,社区服务站工作转向政策咨询、服务向导、了解民情、反映诉求和组织开展公益慈善服务、居民自我服务,面向特殊人群开展上门和代办服务。

【解读】街道“中心”(分中心、中心社区)回收社区政务,重构“中心—社区”关系,回收由社区承担的27项行政服务事项。各区可结合实际建立服务项目清单,明晰办理条件、程序、时限及服务责任,实行“一门受理、一站办结”。像秦淮、栖霞等区探索建立了统一的基础信息平台,实行区域政务服务“联接联办”、“全区通办”。辖区较大的街道建立中心社区、分中心,实现服务有效覆盖。而社区“去行政化”,主要聚焦自治和服务,协助政府工作事项实行契约化管理。

《实施方案》还明确,涉及企业单位的服务管理事项和权限收归区级政务服务中心,人社、民政、计生、司法等涉及居民生活的公共服务管理事项和权限下放到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建立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公共服务通用目录。

一放:街道、社区资源下放,每个社区设20万元为民服务资金

【政策】市、区两级将行政服务管理事项向街道服务中心集中,做到服务事项进驻到位、审批(核准)授权到位、信息资源整合到位、资金保障落实到位。

【解读】明年起,市、区两级1:1配套在每个社区(村)设立20万元为民服务资金,由社区专项用于公益服务、购买社会组织专业服务和居民自治服务。有关部门表示,这笔为民服务专项资金,可用于解决群众身边的难事、急事。社区公益慈善、服务类社会组织,在开展为老、为小服务时,也可申请为民服务资金。特别强调的,低保困难户救助、大病救助等,都有专项资金,不能使用这笔为民服务资金。

《实施方案》要求,要调整优化社区公共场地配置,社区工作人员办公使用面积不超过社区办公服务用房总面积的20%,腾出的空间用于为民服务和居民活动。建立健全在职党员到社区开展服务的长效机制,动员组织基层工青妇等组织承接社区服务管理项目,建立常态化社区志愿服务机制。减轻社区负担,清理规范对社区的考核、创建、评比项目,取消分解到城市社区的经济发展目标任务。

一包:社区公共服务、专业服务外包社会组织

【政策】探索社区居委会协助政府工作事项服务外包。改革社会组织登记制度,降低社区社会组织登记门槛,推动社区社会组织直接依法登记。重点培育为老、为小和调解类社会组织。

【解读】社区承担的前置性审查、调查等政务服务外包社会组织。像鼓楼区引入社会组织,在社区建立睦邻中心,既承接社区公共服务,又开展社会工作专业服务。秦淮区蓝旗社区将社区一站式公共服务全部外包,政府由“养人”转向“买项目”,政府瘦身,社区添力。

《实施方案》要求,今年年在一个行政区各街道选择1—2个社区试行服务外包,在其他行政区部分街道开展试点,取得经验后逐步推行。

一全:街居全科服务、全天服务、全年无休

【政策】整合便民服务中心工作力量,建立“全科社工”队伍,推行“全科政务服务”制,努力实现“一窗多能、全科服务”。

【解读】细化街道便民服务中心服务项目清单,明晰各类服务的办理条件、工作程序、办结时限和服务责任。街道、社区实行“全科政务服务”,建立“全科社工”队伍,推行“一窗多能、全科服务”,改变以往条口化设置与办理。工作日中午及节假日,街道、社区分别采取错时、轮流上班制,居民办事随到随办,实现全天服务、全年无休。

《实施方案》强调,今后配置到社区的专职社工实行“五统一”:统一由各区招录调配、统一网格服务管理职责、统一日常管理制度、统一工资标准、统一由街道负责评价考核。加强社区工作者队伍建设,逐步提高社区工作者持证上岗率,推进社区工作技能培训,提高社区工作者的网格化服务管理能力。

专家点评:街道由“二传手”变为面对面为民的“办事大厅”

“通过实施街道社区改革,南京全市基层社会治理和服务水平会明显提升。”昨天,市社科院社会发展研究所所长许益军说。

在许益军看来,街道“中心化”改革,科室归并,减少了职能交叉与协调损耗,街道定位由“二传手”演化为面对面为民的“办事大厅”,街道干部转变了“机关化”倾向,变身为拥有专业知识技能的社会工作者。社区层面过去需要办理的事项有110多个,经中心化探索后,至少1/3以上能够缩减层级、更加便捷办理。

新闻链接:南京街道社区体制改革历程

2002年,我市撤消了具有近50年历史的淮海路街道办事处,由区政府相关职能部门派人进驻新成立的社区事务受理中心,直接为辖区居民服务。

2009年,建邺区构建“一委一居一站一办”(社区党委、社区居委会、社区管理服务站、社区综合治理办)的新型社区治理架构,通过资源下沉、剥离街道的经济指标等一系列创新性举措,引导街道将工作重心转向社会管理。这一新型社区治理模式随即在全市乃至全国推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