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5611b42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b8.png)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
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人类社会的最早时期,但以下是主要的发展阶段:
1. 早期住房:在人类社会发展初期,人们居住在原始的、简陋的住所中,如洞穴、树屋等。
这些住所主要是为了提供基本的庇护和保护。
2. 农耕时代:随着农业的兴起,人们逐渐开始建造农舍和农田。
土地的私有化也催生了地产权的概念。
3. 城市化:随着城市的发展,人们逐渐开始聚集居住。
在古代城市中,富人建造了豪华的住宅,而贫困阶层则居住在简陋的房屋内。
4. 工业革命:工业革命带来了城市化和大规模工业化生产,人们集中在工业城市中工作和居住。
这导致了房地产市场的出现,其中包括劳动者住房和工厂房产等。
5. 城市化的扩张:随着城市的不断发展和人口的增长,城市化的范围逐渐扩大。
大规模公共住房项目和高楼大厦的兴起成为了城市发展的标志。
6. 商业和金融化:随着经济的发展和全球化的进程,房地产行业逐渐与商业和金融业紧密联系在一起。
商业地产、住宅地产投资和房地产信托等金融产品的出现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发展。
7. 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在当代,房地产行业正逐渐转向可持续发展和智能化的方向。
绿色建筑、节能减排技术和智能家居等创新成果正在改变着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模式。
房地产行业在人类社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不断适应和推进城市化和经济发展的需求。
随着科技的进步和社会变革的不断发展,房地产行业的未来发展依然充满着挑战和机遇。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https://img.taocdn.com/s3/m/28dc7b64182e453610661ed9ad51f01dc3815710.png)
中国楼市历史回顾一、改革开放初期自1978年开始,中国实行改革开放政策,经济开始逐步开放。
在此背景下,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开始起步。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主要以满足居民的基本住房需求为主,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尚处于初级阶段。
二、1990年代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房地产市场在1990年代得到了快速发展。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开始逐步商业化,房地产市场逐渐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之一。
同时,由于经济体制转轨等原因,也出现了一些房地产泡沫问题。
三、2000年代初进入21世纪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迎来了一个新的发展高峰。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投资和开发规模不断扩大,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同时,政府也开始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防止房地产泡沫的进一步扩大。
四、2008-2010年随着国际金融危机的爆发,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了较大的调整压力。
为了应对金融危机的影响,政府推出了一系列的刺激政策,包括“四万亿”投资计划等,以稳定经济增长和楼市。
这一时期,部分城市的房价出现了过快上涨的情况。
五、2010年代进入2010年代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分化,一线城市的房价持续上涨,而部分二线和三线城市则出现了供大于求的情况。
政府针对不同城市的不同情况,实行了一城一策的调控政策,以稳定楼市。
同时,租赁市场也开始得到重视和发展。
六、2016年至今2016年是中国楼市的转折点,部分热点城市的房价出现了新一轮的快速上涨,政府针对楼市的调控政策也进一步升级。
同时,租赁市场的发展也逐渐成为热点,政府和企业纷纷加大投入力度。
此外,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口迁移的增加,一些新兴城市也逐渐崛起成为楼市的热点城市。
七、未来展望未来,中国的房地产市场仍将继续发展,但发展的方式和速度将会发生变化。
一方面,政府将继续加强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和管理,以稳定楼市;另一方面,租赁市场和共有产权房等新型住房模式也将得到进一步发展。
同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应用,未来的房地产市场也将更加智能化和绿色化。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29ef320d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62.png)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对于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以来的四十多年的经济改革和城市化进程。
以下将从不同阶段进行介绍。
1. 1980年代初-1990年代末: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面临着住房短缺的问题。
为了解决住房问题,政府引入了商品房的概念,鼓励企业和个体经济组织兴建商品住房。
同时,政府逐渐开放了土地市场,鼓励土地使用权的购买和销售。
这一阶段的房地产发展主要集中在少数几个大城市。
2. 1990年代末-2007年:高速发展阶段进入1990年代末期,房地产市场开始蓬勃发展。
改革政策的深入实施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以及居民收入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房地产市场的热潮逐渐扩散到许多二线和三线城市。
土地出让收入成为地方政府的重要财政来源。
3. 2008年-2013年:市场调控阶段2008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后,我国房地产市场受到较大冲击。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来控制房价上涨和遏制投机行为。
其中包括限购政策、提高首付比例和利率等措施。
这些调控措施有效地降低了房地产市场的热度,维护了市场稳定。
4. 2014年至今:稳定发展阶段2014年以后,政府将房地产市场调控的主要目标由限制房价上涨转向稳定市场,确保市场供应和购房需求的平衡。
政策措施主要包括松绑购房限制、加快住房租赁市场发展等。
此外,政府还大力推进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加强对房地产开发商的监管。
总体来说,我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起步、高速发展、市场调控和稳定发展四个阶段。
在市场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房价上涨、投机泡沫和供需矛盾等问题。
因此,政府在房地产市场调控方面扮演着重要角色,目的是保持市场稳定和健康发展。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f61fd569102de2bd960588b5.png)
中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第一阶段:理论突破与试点起步阶段(1978至1991年)1978年理论界提出了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等观点。
1980年9月北京市住房统建办公室率先挂牌,成立了北京市城市开发总公司,拉开了房地产综合开发的序幕。
1982年国务院在四个城市进行售房试点。
1984年广东、重庆开始征收土地使用费。
1987至1991年是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起步阶段。
1987年11月26日,深圳市政府首次公开招标出让住房用地。
1990年上海市房改方案出台,开始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
1991年开始,国务院先后批复了24个省市的房改总体方案。
第二阶段:非理性炒作与调整推进阶段(1992至1995年)1992年房改全面启动,住房公积金制度全面推行。
1993年“安居工程”开始启动。
1992年后,房地产业急剧快速增长,月投资最高增幅曾高达146."9%。
房地产市场在局部地区一度呈现混乱局面,在个别地区出现较为明显的房地产泡沫。
1993年底宏观经济调控后,房地产业投资增长率普遍大幅回落。
房地产市场在经历一段时间的低迷之后开始复苏。
第三阶段:相对稳定协调发展阶段(1995至2002年)随着住房制度改革不断深化和居民收入水平的提高,住房成为新的消费热点。
1998以后,随着住房实物分配制度的取消和按揭政策的实施,房地产投资进入平稳快速发展时期,房地产业成为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
"第四阶段:价格持续上扬,多项调控措施出台的新阶段(2003年以来)2003年以来,房屋价格持续上扬,大部分城市房屋销售价格上涨明显。
随之而来出台了多项针对房地产行业的调控政策。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dfcde0aff4733687e21af45b307e87100f6f879.png)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中国房地产行业是近几十年来发展最迅猛的行业之一。
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一系列的变革和发展,为国家经济的快速增长做出了巨大贡献。
本文将探讨中国房地产发展的历程,包括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阶段、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政府的政策调控以及现阶段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
改革开放初期的起步阶段在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处于起步阶段。
1978年以后,经济改革和城市化的进程加快,人口城市化比例的不断提高,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创造了有利条件。
在这一时期,国有企业和地方政府扮演了重要的角色,他们成立了一系列的城市建设公司和房地产开发公司,推动了房地产行业的发展。
经济发展的推动因素尽管起步阶段取得了一些进展,但直到1998年,中国的房地产市场才真正开始蓬勃发展。
加入世界贸易组织(WTO)成为关键的推动因素。
中国与国际社会的交流和合作加强,对外投资的大规模增加,为中国经济的发展提供了巨大机遇。
与此同时,内需市场的扩大和消费水平的提高也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提供了强劲的支撑。
政府的政策调控中国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也带来了一系列的问题,政府采取了一系列的政策调控措施。
例如,实行限购政策、限售政策、提高房贷利率等等。
这些政策的目的是遏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保护消费者的利益,并维持市场的稳定。
政府的政策调控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使得房地产市场在一段时间内保持了相对稳定的发展。
现阶段的挑战和未来发展方向然而,中国房地产市场仍面临着诸多挑战。
其中之一是过度依赖房地产投资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近年来,中国政府提出了新一轮的调控政策,鼓励房地产行业向以居住为主的功能转变,并提出“房子是用来住的,不是用来炒的”的口号。
此举旨在为消费者提供更多舒适的居住环境,以及更多租售同权的政策来满足不同需求。
这将有助于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可持续发展。
另一个挑战是城市化进程中的不平衡和不协调发展。
一些大城市的房地产价格过高,而一些中小城市的房地产库存过剩。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d540a9a9284ac850ad02428a.png)
2008:寒流、下跌、低估
2008年3月因认购不足,恒大地产被迫放弃 在港IPO计划,是中国房地产业面临命运转 折的具标志性事件。 2007年的疯狂没有在2008年得以延续,一 场严重的金融危机横扫了全球。以救市之 名,地方政府率先举起了刺激经济的大旗, 各地分别出台了救市举措,大举救市大旗; 中央政府也抛出了4万亿救市计划,与此同 时,房地产信贷的利好政策也款款而来。
1988-1991:真正意义上走向市场化 发展道路
供求关系不合理虚假繁荣。 1989年以“海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为标志 的中国房地产严冬如期而至。可以说,海 南房地产泡沫破裂之后,中国的房地产才 在阵痛中。
第二阶段:探索阶段(19பைடு நூலகம்1-1999)
1991-1993:繁荣期
1992年邓小平同志的南巡讲话房地产开始 迅速发展起来掀起了房地产开发的高潮 炒作最严重区域:北海、大亚湾、海南等 地
1979年开始经济体制改革。 1980年4月 邓小平提出“出售公房,调整租 金,提倡个人建房买房”的设想,拉开了 住房制度改革的序幕。
1980-1988:住房制度改革正式启动
1986年1月,国务院召开城镇住房制度改革 问题座谈会。 1988年4月,《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 土地使用权可以依法转让。
2007:疯狂的一年
2007年是疯狂的一年。房价完成了在这一 轮中国经济景气周期中的冲顶表演,各大 房地产商竞相圈地和上市筹资。但到下半 年,此前屡屡收获甚微的宏观调控终于让 这只停步下来的舞鞋放慢了节奏,市场观 望情绪浓厚,房价企稳。给予房地产开发 商更沉重打击的是,资本市场的机会窗基 本关闭,被大量的土地储备吸干了现金的 一些开发商面临资金链断裂的局面。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https://img.taocdn.com/s3/m/efdd9b8d0408763231126edb6f1aff00bed570ff.png)
中国房地产业发展历史总结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史可以分为四个主要阶段:开放初期(1980年代至1990年代中期)、房地产市场崛起(1990年代中期至2024年)、房地产泡沫(2024年至2024年)、房地产市场调控(2024年至今)。
开放初期,中国房地产产业开始恢复。
随着经济的推进,中国重新开放土地市场,允许土地使用权出售和租赁。
1988年,中国颁布了《城市住房制度试点方案》,允许城市居民购买居住房,并引进了商品房市场。
进入1990年代中期,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崛起。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和人民收入的增长,居民对于住房需求的增加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
政府还实施了住房贷款政策,使更多人能够购买自己的住房。
这一时期,房地产业成为中国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但同时也出现了一些问题,如住房价格上涨过快、土地资源短缺等。
2024年,全球金融危机爆发,对中国房地产市场产生了重大影响。
为稳定经济和房地产市场,中国政府实施了一系列措施,如降低房贷利率、鼓励购房等,促进房地产市场的回暖。
然而,这些措施也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
房价暴涨,许多房地产商盲目扩张,过度投资,土地市场泡沫严重。
2024年,中国政府意识到房地产市场泡沫的危险,并开始实施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
多个城市纷纷出台限购、限贷等措施,旨在遏制房价上涨,并推动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
此后,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平稳。
随着中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房地产业将继续发挥重要作用。
中国政府将继续出台相关政策,促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康发展,并加强对市场的监管,以避免再次出现房地产泡沫。
同时,房地产业也将面临一些挑战,如城市化带来的土地紧张、产能过剩等问题,需要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总结起来,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经历了不同的阶段,从恢复到崛起,再到泡沫和调控。
中国政府在房地产市场发展过程中采取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促进了市场的健康发展。
然而,房地产市场也面临一些挑战,需要政府和企业共同努力,寻找创新发展的路径。
一文带你洞悉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简史
![一文带你洞悉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简史](https://img.taocdn.com/s3/m/92260e30bb1aa8114431b90d6c85ec3a86c28b61.png)
一文带你洞悉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简史【原创版】目录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简史1.1 1978-1984 年:复苏阶段1.2 1985-1991 年:起步阶段1.3 1992-2003 年:快速发展阶段1.4 2004-2013 年:调控阶段1.5 2014 年至今:新型城镇化阶段正文一、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简史中国房地产业自 1978 年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几个不同的发展阶段,从复苏、起步到快速发展,再到调控和新型城镇化阶段,每个阶段都有其特点和背景。
1.1 1978-1984 年:复苏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住房制度改革进入试点阶段,实行了三大改革:即出售新、旧公房;住房商品化,实行综合开发,有偿转让和出售;租金改革。
这个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开发商组成,普通百姓还没有购房的概念,因为住房基本都是公租房或单位分配的宿舍。
1.2 1985-1991 年:起步阶段随着中国经济改革开放的推进,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活跃起来。
这一时期的房地产市场主要是由国有企业、事业单位和开发商组成。
1988 年中国的第一部现代房地产法——《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的出台,标志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正式开放。
这一法律为房地产市场的快速经济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
1.3 1992-2003 年:快速发展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房地产业呈现出快速发展的态势。
房地产投资、建筑面积、销售额等各项指标均呈现出高速增长。
这个时期,我国开始实行住房分配货币化制度,鼓励居民购房,房地产市场逐渐走向成熟。
1.4 2004-2013 年:调控阶段为了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我国政府在这个阶段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如加强土地供应、调整贷款政策、出台限购令等。
这些政策对房地产市场产生了一定的影响,使其发展速度逐渐趋于平稳。
1.5 2014 年至今:新型城镇化阶段在这个阶段,我国政府提出了新型城镇化的战略,强调以人为本,优化城市布局和空间结构,提高城市品质。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a6262a6f9c75fbfc77da26925c52cc58bd69097.png)
中国房地产市场未来趋势分析
政策走向
政府将继续实施稳健的货币政策 和积极的财政政策,以保持经济 增长和稳定房地产市场。
城市化进程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加速,城市人 口将继续增加,对住房的需求也 将持续增长。
房地产企业转型
房地产企业将面临转型升级的压 力,将更加注重提高产品质量、 改善服务、创新发展模式等。
住房制度改革试点
1978年,邓小平提出关于住房制度改革的意见,开启了中国房地产市场的探索阶段。
1980年,中央开始在部分城市进行住房制度改革试点,采取了出售公房、鼓励私人 购房等措施。
1982年,国务院提出住房商品化、土地产权私有化等原则,进一步推动了住房制度 改革。
土地使用权流转试点
1987年,深圳市率先开展土地 使用权拍卖,拉开了土地流转的
司。
1991年,上海证券交易所成立,进一步促进了中国房地产市场
03
的)
住房分配货币化
01
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始于1992年 ,通过将传统的住房福利分配制 度逐步转变为货币化分配制度, 提高了居民的住房购买力。
02
住房分配货币化改革推动了房地 产市场的发展,使得商品房成为 居民住房的主要来源,同时也促 进了房地产企业的崛起。
住房改善
随着经济发展和城市化进 程的加速,住房条件逐步 得到改善。
房地产市场停滞
市场发展
住房需求
由于计划经济体制的限制和政策导向, 房地产市场发展停滞。
居民的住房需求未能得到充分满足, 供需矛盾突出。
住房建设
住房建设主要由政府或单位负责,缺 乏市场化的运作机制。
02
探索阶段(1978-1991 年)
中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目 录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2dbe551a31614791711cc7931b765ce04087a78.png)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可以追溯到改革开放之初。
1978年,中国推行了改革开放政策,允许私人经济的发展和市场经济的引入。
这为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奠定了基础。
上世纪80年代,随着经济的逐渐恢复和改革政策的深入推行,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开始逐渐复苏。
1988年,中国政府正式颁布了《城市房地产管理条例》,标志着房地产市场的正式化。
1990年代,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快速增长期。
国有企业改革使大量的官方住房和企事业单位配套住房进入市场,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扩张。
此外,国内外的投资者也开始投资房地产,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2000年之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
政府引入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如鼓励城市化、推动经济发展、加大房地产金融支持等,以推动房地产行业的健康发展。
同时,中国城市化进程加快,改善了人民的居住条件,提高了购房需求。
2010年之后,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期。
土地供给、房地产销售等各个环节都出现了繁荣的情况。
中央政府相继发布了一系列调控政策,以遏制投机和保护市场稳定。
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等措施,有效地控制了房价的过快上涨。
目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朝着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前进。
政府加大了土地供应力度,为市场提供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同时,政府也加大了供应保障性住房和租赁住房的力度,以满足不同层次人群的居住需求。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将面临一系列挑战和机遇。
首先,城市化仍将是中国经济发展的重要驱动力,房地产市场仍具备很大的增长潜力。
其次,政府将进一步推动市场规范和健康发展,加强监管,遏制投机和防范风险。
第三,科技的发展也将对房地产行业产生巨大的影响,例如智能化建筑和可持续发展等。
总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漫长的发展历程,从起步阶段到高速增长期,再到规范发展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中国房地产市场有望在政府的引导下,实现更加健康、平稳和可持续的发展。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dce8113ac02de80d4d8d15abe23482fb4da0296.png)
房地产行业发展历程房地产行业是指土地利用权、房屋产权、土地房屋租赁等交易活动的综合性产业。
下面将简要介绍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20世纪50年代至70年代初,中国房地产行业基本处于停滞状态。
社会主义制度下,国家对房地产市场有着较高的控制力,农村和城市住房生产均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分配。
市场供求对房地产价格的影响较小,房地产行业发展较为局限。
1978年,中国开始实施改革开放政策,经济体制逐渐由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房地产行业也迎来了发展机遇。
1978年到1990年代初,中国房地产市场开始透露一些市场化的迹象,农村宅基地改革和城市公租房制度改革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房地产市场的活力。
1994年,国务院发布《城市住房制度改革试点方案》,标志着中国房地产行业进入市场化发展阶段。
这一方案允许城镇居民自愿购买、出售住房,并大幅放宽了城镇住房产权交易的限制条件。
从而为房地产市场提供了更多的机会和动力。
21世纪初,中国房地产市场进一步迎来了高速发展。
2001年,中国加入WTO,吸引了大量外资流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此外,政府对房地产行业的支持政策也不断出台,包括首套房贷款优惠、城市人口购房补贴、限购政策等,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增长。
然而,房地产市场的繁荣也暴露出一些问题。
过度倚靠房地产发展导致经济过热,城市土地资源有限,使得房价快速上涨,一些人无法承担高昂的住房成本,产生了严重的社会问题。
房地产市场也暴露出一些乱象,包括土地买卖利益输送、开发商资金链断裂等问题。
为了解决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中国政府开始实施一系列房地产调控政策。
2010年,限购政策开始在一些热点城市推广,调控政策的力度逐渐加大。
限购、限贷、限售等措施有效遏制了房价上涨的势头,稳定了市场。
同时,政府还提出了多层次住房供应体系,推动了经济适用房、公租房等保障性住房的发展。
截至目前,中国房地产行业已经取得了巨大的发展成就。
房地产行业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之一,为经济增长和就业提供了重要支撑。
中国房地产商品化 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商品化 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0710d12f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f6.png)
中国房地产商品化发展历程中国房地产商品化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中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和商品化的历程。
本文将从不同阶段和角度探讨中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发展历程。
一、起步阶段(1978年-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房地产行业处于起步阶段。
在这个阶段,国家实行了住房分配制度,房屋资源主要由国家集中分配。
由于住房需求远远超过供给,房地产市场呈现出供不应求的状态。
二、商品化探索(1991年-1997年)1991年,国家开始探索房地产商品化的道路。
首先,国家推出了商品房试点项目,允许个人购买商品房,并且实行市场调节价格。
此举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打下了基础。
随着商品房试点的成功,国家进一步推动了住房制度改革,放宽了购房条件,加大了住房金融支持力度。
同时,国家对房地产开发商进行了准入和管理的规范,加强了市场监管。
这一阶段,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发展,各项指标出现了快速增长。
三、高速增长阶段(1998年-2011年)进入21世纪,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高速增长阶段。
这一阶段,房地产市场规模不断扩大,房产开发企业的数量和规模迅速增加。
同时,房地产市场的投资热潮也带动了相关产业的发展,包括建筑业、金融业等。
大量的投资和购房需求推动了房价的上涨,房地产市场成为了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四、调控与去库存(2012年-至今)2012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对房地产市场进行调控,主要是为了应对房价过快上涨和房地产市场泡沫的风险。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有效地抑制了房价上涨的势头。
与此同时,政府提出了“去库存”战略,通过减少房地产库存,推动市场回归合理发展轨道。
这一阶段,房地产市场逐渐趋于稳定,房价涨幅得到控制。
总的来说,中国房地产商品化的发展历程经历了起步阶段、商品化探索阶段、高速增长阶段和调控与去库存阶段。
通过多年的发展,中国房地产市场实现了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的转变,房地产商品化取得了巨大的成就。
然而,也要清醒认识到,房地产市场仍面临着一些挑战,如房价过高、投资过度等问题。
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42fc9a4d6d85ec3a87c24028915f804d2a16875c.png)
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快速发展的历程,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产业。
本文将从三个阶段来介绍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
第一阶段是改革开放初期的探索阶段。
1978年,我国启动了改革开放的进程,随之而来的是市场经济的崛起。
在这个背景下,房地产行业也开始了探索。
在1980年代初期,我国开始探索住房分配制度的改革,从计划经济向市场经济转型。
此时,房地产市场的发展相对缓慢,房屋交易主要由国家统一安排,人们的住房需求难以得到满足。
然而,随着经济的快速增长,对住房的需求也日益增加,房地产市场的潜力逐渐显现出来。
第二阶段是改革开放后的高速发展阶段。
1998年,我国启动了“住房改革七十条”,进一步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在这个阶段,房地产市场快速增长,房价也呈现出明显上涨的趋势。
这一时期,房地产行业吸引了大量的投资,房地产开发商纷纷涌现,住房供应得到了极大的增加。
同时,购房贷款政策的实施,也进一步刺激了购房需求,房地产市场进入了快速发展的黄金时期。
第三阶段是近年来的调控与转型阶段。
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高速发展,一些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比如房价过高、房地产泡沫等。
为了保持房地产市场的健康发展,我国政府相继出台了一系列调控政策。
这些政策包括限购、限贷、限售等,旨在抑制房价过快上涨,确保市场稳定。
同时,政府还鼓励房地产企业加大技术创新和产业转型升级的力度,推动房地产行业朝着高质量发展的方向转变。
总结起来,我国房地产的发展历程可以概括为探索阶段、高速发展阶段和调控与转型阶段。
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我国房地产市场发展迅猛,成为经济增长的重要支撑。
然而,也要注意到房地产市场存在的问题,需要政府和行业共同努力,推动房地产行业朝着更加健康、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中国地产发展史
![中国地产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140ed4d4162ded630b1c59eef8c75fbfc67d9458.png)
中国地产发展史一、早期发展阶段中国地产发展史可追溯至20世纪50年代,当时的中国正处于新中国成立后的初期阶段。
在那个时期,政府对地产业进行了国有化,土地资源的分配也主要由政府掌控。
此时,地产业主要以满足国家基本建设需要为主,房地产市场还没有形成。
二、改革开放时期的起步随着改革开放政策的推行,中国地产业开始逐渐走向市场化。
在1980年代,政府开始允许个人经营房地产业务,私人房地产开发商逐渐涌现。
同时,政府也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鼓励个人购买住房。
三、房地产市场的崛起1990年代,中国房地产市场迅速崛起。
由于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人们对住房需求的增加,以及金融体制改革的推动,房地产市场呈现出爆发式增长。
大量开发商涌入市场,房地产项目遍地开花,房价也开始快速上涨。
四、政策调控的出现随着房地产市场的过热,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
2005年,中国政府首次出台了限购政策,限制购房人数和购房面积,以抑制房价上涨。
此后,政府相继出台了限贷政策、房产税等调控措施,以稳定房地产市场。
五、房地产市场的调整期2010年后,中国房地产市场进入了调整期。
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调控力度,限购、限贷等政策频频出台。
与此同时,房地产市场也逐渐由供需驱动转变为政策驱动。
房价开始趋于稳定,市场逐渐回归理性。
六、未来发展趋势当前,中国房地产市场正朝着高品质、可持续发展的方向发展。
政府加大了对房地产市场的监管力度,加强了土地、金融等方面的政策调控。
同时,房地产企业也在不断创新,推出更加符合市场需求的产品。
未来,房地产市场将更加注重品质和可持续发展,为人们提供更好的居住环境。
总结:中国地产发展经历了从无到有,从起步到崛起再到调整的过程。
政府的政策调控在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中起到了重要作用,保证了市场的稳定和可持续发展。
未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推进,中国的地产市场有望迎来更加广阔的发展空间。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542cb16b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81.png)
房地产业发展历程房地产业是一个与社会经济发展密切相关的行业,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经历了多次发展阶段。
以下是该行业的发展历程:1. 始于改革开放:在改革开放的背景下,中国房地产业得到了迅猛发展的契机。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相关政策,鼓励社会资本投入房地产市场,促进了城市化进程。
2. 市场的逐渐升温:20世纪90年代初,房地产市场迅速升温,房价持续上涨。
这一阶段房地产业吸引了大量投资,大规模的住宅小区和商业项目陆续出现。
3. 房地产泡沫和调控:1997年亚洲金融危机爆发,导致房地产市场出现泡沫破裂的风险。
政府采取了一系列调控措施,限制住房投资和购买,稳定市场秩序。
4. 住房改革政策的推进:在新世纪初,政府开始推行住房制度改革,鼓励个人购房,并逐步建立了购房补贴制度和住房公积金制度。
这进一步促进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
5. 城市化进程的加速: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口流动的增加,城市化进程进一步加速,房地产需求持续旺盛。
大量的房地产项目涌现,提供了丰富的住宅、商业和办公场所选择。
6. 政策调控的持续:为应对房地产市场过热的风险,政府加强了对市场的调控。
通过加大土地供应、限制购房和贷款等手段,试图稳定房价,平衡市场供需。
7. 住房租赁市场的兴起:近年来,政府提出发展住房租赁市场的政策,鼓励房地产企业转向长租市场,促进租赁市场的健康发展。
这一政策有助于提高城市居民的住房选择和居住品质。
8. 投资回报率的下降:随着房地产市场的饱和和调控政策的不断加强,投资房地产的回报率逐渐下降。
投资者开始关注其他产业和领域,房地产行业的发展态势进一步放缓。
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充满变化和挑战,同时也带来了经济和社会的巨大利益。
政府在引导和调控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未来房地产业的发展将更加注重可持续性和人民群众的居住需求。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4a3a8b6ab207e87101f69e3143323968011cf41b.png)
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历史随着中国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化,中国房地产行业也经历了长足的发展。
本文将分步骤地阐述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史。
一、起步阶段(1978年-1988年)值得一提的是,早在新中国成立之初,就有了第一项关于建设房地产的工作指示。
但由于物资和人力等方面的不足,中国的房地产建设长期处于停滞状态。
直到1978年的改革开放,中国房地产行业迎来了新的起点。
在此时期,房地产行业开始面临一系列的调整和变革,如住房保障政策的调整、建立住房公积金制度等。
同时,也诞生了中国第一个地产开发商——华南地产公司。
二、发展阶段(1988年-2007年)1990年代是中国房地产行业长足发展的重要时期。
政府大力推行住房制度改革,鼓励社会资本进入房地产行业,各地方政府出台了大量鼓励房地产开发的政策。
年增长率高达30%以上,这为房地产行业提供了支持。
同时,房地产金融和税收等政策的规制,也是这个时期中国房地产行业重要的发展与调整方向。
如兴建棚户区改造、保障性房地产建设等,加速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但也使房地产价格的过快上升引发了社会的不满。
三、调整阶段(2007年-2015年)2007年开始,中国政府通过加强多方面的管理规制,以防止过快的房地产价格上涨,为中国房地产市场制定了一套完备的调整措施,其中包括各种反垄断性质的政策和规制。
此时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出现一次大规模重整。
同时,中国房地产市场呈现出多元化和可持续的发展特点,行业的相关评估和监督也更加规范和科学化。
四、新时期(2015年至今)如今,中国房地产市场正处于一个新的阶段。
中国政府引入多项政策调控,通过限制土地供应以及提高购房门槛等方式调整了房地产市场的供需关系,助力市场更加健康、可持续的发展。
总之,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民众居住水平的不断提高,中国房地产行业在不断地创新和调整。
未来,随着中国房地产行业不断拓展,会有更多的发展机会和挑战。
房地产历史
![房地产历史](https://img.taocdn.com/s3/m/c696d990a0c7aa00b52acfc789eb172dec639918.png)
房地产历史中国房地产行业发展经历了三大阶段:1978年以前的国家主导的计划(建造、分配)模式阶段;1978年-1998年的商品化开发试点阶段;1998年至今的金融化开发阶段。
在房地产市场化之后的三十多年里,中国房地产行业极大地改善了中国庞大人口的住房问题、消费问题、城市面貌,并带动了将近60个产业发展,对中国经济形成了重大影响。
未来,中国房地产行业将在“城镇化”、“国际化”、“智慧化”、“产业化”、“金融化”等发展政策和趋势影响下,继续对中国的发展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
1949-1978,房地产还未成为行业。
1978年之前,在高度集中的计划经济体制下,房地产在中国并未成为一个产业。
国家经济发展的若干个“五年”计划中也从未出现“房地产”的发展规划与计划。
彼时,城市住房由国家统一建设,建好后按照不同标准对城市居民进行实物分配,住房是工作单位的员工福利之一,并没有形成房地产市场。
在农村,由于中国实行包括土地制度、户籍制度、福利制度在内的城乡二元管理结构,农村的农民住房是以集体土地所有制的宅基地自建房为主。
1978年之前,中国的城市数量是50个,城市面貌、城市环境(商业)的改善等全部依赖于国家主导的城市建设规划、建设、运营等,几乎没有主营房地产的企业或机构。
由于缺乏市场要素,城市缺乏足够的发展动力和活力。
城市居民居住环境的改善也主要依赖于家族传承、住房分配等,居住环境较差、拥挤不堪。
1978年人均居住面积是12平方米。
1978-1998,在“市场”的催化下,中国房地产行业快速形成和发展1978年,中国实施“改革开放”的国家发展战略。
作为重要的一环,房地产首次进入决策层的视,1981年,作为重要的“改革开放特区”城市,深圳和广州开始搞商品房开发的试点。
1982年,中央开始推动实施实质的住房改革,截止1991年,中央决策通过了24个省份、自治区、城市的住房改革方案。
房地产的市场化之路开始起步。
1993年,中央陆续颁布实施了住房公积金制度、发放住房债券等,在巨集观经济过热的经济环境背景下,直接催生了连续两年的第一轮房地产投资泡沫。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https://img.taocdn.com/s3/m/627ce2c182d049649b6648d7c1c708a1284a0ae0.png)
中国房地产发展史中国的房地产业是在改革开放以后迅速崛起的。
在改革开放初期,房地产市场基本处于停滞状态,房屋的供需矛盾十分突出,住房问题成为人们普遍关心的焦点。
随着经济持续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加速推进,中国房地产市场逐渐充满活力,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支柱之一。
第一阶段:住房保障的初步建立(1978年-1998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的房地产市场非常不完善,住房资源紧张,大部分人依然居住在集体宿舍或共享住宅。
1988年,中国政府推出住房制度改革,为了解决住房问题,实行了土地使用权有偿出让的政策,同时引入商业银行贷款,使购房者可以通过贷款购买住房。
这一政策的推出为房地产市场发展打下了基础。
1992年,国家确定了以商品房的形式供应住房的房源,允许市场经济以及国际金融进行房地产的融资活动。
这使得房地产市场更加开放,助推了住房市场的蓬勃发展。
1998年,中国成立了房产中心,负责维护房产市场的稳定和有序发展。
第二阶段:房地产市场的腾飞(1999年-2013年)1999年,中国政府提出了“住有所居”的政策目标,旨在满足人民对舒适、安全、经济适用房屋的需求。
同时,中国进一步改革完善土地使用权制度,引入现代化的土地流转市场,促进房地产市场的繁荣。
2008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拆迁改造”政策,以解决城市更新和老旧小区改造中的问题。
此外,中国政府还鼓励农民工进城务工并购房,加速了城市建设和城市化进程。
由于政府政策的支持和市场需求的不断增加,中国房地产市场蓬勃发展,房地产业成为国民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对经济增长和就业创造作出了巨大贡献。
第三阶段:调控房地产市场(2014年至今)随着中国房地产市场的蓬勃发展和增长速度的加快,一些问题和风险也逐渐暴露出来。
2014年,中国政府实施了房地产市场调控政策,包括加强土地管理、严格控制房地产开发和购买政策、限制房屋投资等。
这些政策的实施有效地遏制了房价过快上涨和投机现象的发展,保护了普通居民的住房权益。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https://img.taocdn.com/s3/m/9bd9a286fc0a79563c1ec5da50e2524de518d006.png)
中国房地产业的发展历程一、改革开放初期的发展(1978年-1990年)改革开放初期,中国房地产业经历了一个从无到有的发展过程。
在1978年以前,中国的房地产市场基本上是由国家统一规划和分配的,个人没有购买房产的权利。
然而,随着改革开放的推进,中国政府开始放松对房地产市场的管控,允许个人购买和出售房产。
在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主要以商业用地和住宅用地的供应为主。
由于政府对房地产市场的规划和控制力度较大,市场供求关系相对稳定。
然而,由于房地产市场的发展仍处于初级阶段,房价相对较低,市场交易量不大。
二、市场化发展的起步阶段(1990年-2000年)1990年代初,中国政府进一步放开了对房地产市场的控制,推动了房地产市场的市场化发展。
在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逐渐从供应为主转变为以需求为导向,引入市场竞争机制,加快了房地产市场的发展速度。
中国政府还积极引入外资,推动了房地产业的国际化进程。
众多外资企业纷纷进入中国房地产市场,推动了市场竞争的加剧,提升了房地产业的发展水平。
在这一时期,房地产市场的发展呈现出高速增长的趋势。
随着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和人口流动的加剧,房地产市场的需求持续增加。
房价也逐渐上涨,市场交易量大幅增加。
三、迅猛发展的黄金十年(2000年-2010年)2000年至2010年是中国房地产业发展的黄金十年。
在这一时期,中国房地产市场经历了快速增长的阶段,成为中国经济增长的重要引擎。
中国政府大力推动城市化进程,加大了对基础设施建设的投资,进一步增加了对房地产市场的需求。
同时,中国的金融体系也得到了进一步完善,为房地产市场的发展提供了充足的资金支持。
然而,随着房地产市场的快速发展,也带来了一些问题。
房价飞涨,房地产泡沫的风险逐渐显现。
此外,一些地方政府也存在过度依赖房地产行业发展的问题,导致经济结构不平衡。
四、调控政策的出台与市场回调(2010年-2015年)2010年以后,中国政府开始出台一系列调控政策,以控制房地产市场的过热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88浅谈中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汤超 唐山市国文建筑有限责任公司
摘 要:中华文明自古以来已有五千年的历史,在远古时期,人类主要依靠天然洞穴,野外群居,在以后的生活中学会了钻木取火,学会了种植作物,伴随着文明的不断进化,人类懂得了如何搭建房屋遮风避雨,随着封建社会的建立,中国社会逐渐出现了大量房屋建设,宫殿林立,统治阶级的产生注定了权力的私有化,物质的私有制,所以渐渐地出现了房屋买卖和占有。
关键词:房地产;发展历程;买卖;私有制
我国房地产行业源于人类文明的初始,到西汉时期才产生比较正规的房屋买卖,当时人们并不怎么在意这个行业,但这却是一个萌芽的开端,封建社会制度转为专制,到了唐宋时期房屋买卖才得到比较广泛的发展,许多达官显贵开始通过自己占有房屋的面积大小来显示自己的身份地位,以致出现现今残存的所谓古代庄园,现在的庄园其实都是古代达官显贵的府邸。
近代社会以后,常年战乱不断,以致房地产行业几近灭绝,因为战乱年代无法保障资金的财产,更多的商人和官员将眼光转移到金银和首饰之上,新中国建国以后,随着国家政权的巩固,领导阶级幻想创造一个公有制的国家,人人均等,人人平均,在新建的律法之中,严格规定废除房地产私有制,严禁个人买卖房屋或者对外租赁,所以房地产行业在法律制度下逐渐消失,随着改革开放以来,房地产中介行业渐渐苏醒,有了复苏的迹象,目前我国房地产中介行业已达到快速发展的阶段,接下来我简单描述一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历程:
1 房地产中介(经纪)公司的产生
房地产中介公司其实就是在房屋买卖过程中的一个枢纽,起到了承上启下的作用,在房地产行业中起到了提高市场交易效率,降低房屋交易过程中的成本,使房屋买卖更加有保障性,从而维护了买卖双方的共同利益,所以房产中介公司才可以在房地产市场中存活下来,房地产交易过程中包含房屋买卖、租赁、互换、抵押物品等多种交易,房屋买卖伴随着房地产中介的产生,两者相伴而生,相辅相成。
2 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几个发展阶段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经历了将近 30 多年的岁月里城,在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改建、乡镇改造的国内大形势下,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四个主要阶段,分别为经济复苏、房地产初步发展、房地产行业初具规模、房地产行业高速发展等四个阶段。
2.1 房地产行业的复苏
建国以后随着经济的逐渐复苏,人民经济得到很大改善,1980 年以后,国家对于居民城镇住房进行了一系列的改革,国家开始允许个人房屋自由买卖,但是土地依旧公有制,政府正式出台了土地有偿使用、个人建房、房地产建设综合开发等政策,中共十三大《沿着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道路前进》报告中指出社会主义市场包括房地产市场,这明确宣告了从此我国房地产市场的诞生。
自从法律制度健全以后,全国 80% 以上的房屋所有人基本颁发了房产所有证,符合广大人民群众的利益,这为房地产市场中出现不正当交易创造了条件,做好了铺垫。
2.2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
房地产的初步发展主要表现为房地产中介公司的产生和民间个人交易的形成。
初步发展时期的房地产中介服务主要大体分为三类:第一类是由政府各个事业部门事业单位性质建立的房屋交换站、房屋交易所和民间房地产交易市场,这类官方承办的房地产公司机构承担了当时社会人民交易服务的职责,人们手里多余的房产可以通过正当渠道自由买卖了,第二类是工商部门批准的房产中介企业,90 年代中后期,全国各大城市均出现大大小小的房地产中介,第三类是民间自由买卖房屋的个人,这类人或许以前从事过房地产行业,熟知房屋信息,懂得房屋交易过程中的相关法律,但是他们的基本文化不高,所以常常遭到同行人士的蔑视,通常被人称为“房纤手”、“房虫子”,虽然在房地产市场中挣到了一些钱,但大多数人还是没有大的发展。
2.3 房地产市场初具规模
随着少数人群的房屋自由买卖,渐渐地房地产中介公司被人们所接受,虽然在改革开放之前,房屋买卖并不被允许,但现今却成为一种模式,随着国家经济制度的改革,经济活动的权限也被慢慢房款,随之社会上便出现一部分经济条件好的人群开始以个人名义购买多套房屋,等待房屋价格上涨之时,以高价卖出,巨大的利润诱惑了太多的人,这时房地产行业已初具规模。
2.4 房地产行业的高速发展
进入 21 世纪以来,国民经济较之国外还是有很大差距,人民依旧是将自己的钱存至银行,每年只是吃利息,从而导致货币流通不畅,国内消费水平低下,政府为了鼓励国民消
289
费,制定了一系列的法律法规,支持国内房地产行业,想学习美国的经济之道,从 2000 年开始,房地产价值开始逐渐上涨,人们都拿出自己的钱去购买房屋,等待日后升值,更有甚者一户家庭有好多套住房,从而形成今天这种不可控制的局面,当时北京市更是出现很多皮包公司,利用报纸和网络在社会上做广告,有很多房地产公司老板都把钱卷走一夜消失无踪,房地产的高速发展,以致现在像北京、上海、深圳等大城市出现天价房,外地人根本在大城市买不起房,甚至租不起房。
3 我国房地产发展历程的反思
在我国房地产行业经历了只有短短的30多年的历程,可是为什么会发展到现在这种一发不可收拾的局面,房价如此之高为什么?每一个好的行业竞争其实到最后都会演变成一个恶性循环的结局,让我们放眼国外,在国外一个房产中介在人们眼中是特别值得信任、值得尊敬的,可在中国,现在的房产中介到处都是,人们对于房产中介没有一点信任感,造成今天这种局面的原因究竟是为什么?我认为这是信誉、品格问题。
信誉至上。
顾客才会放心。
参考文献:
[1]汪小亚,代鹏 房地产价格与CPI 相关性:实证分析,中国金融,2005年
[2]叶金燕 人口统计特征在房地产市场分析中的应用,经济论坛,2004年
[3]吴剑锋 我国城市住宅价格研究,城市开发,2002年
[4]胡彬,制度变迁中的中国房地产业理论分析与政策评价,上海财经大学出版社,2002年
(上接第287页)
后,以总进度计划为目标,与各分包商共同制定二级进度计划;最后,与各施工班组制定周进度计划。
所有的各级进度计划,最终输入到基于 BIM 技术的施工进度软件中去。
在输入各级进度计划之后,施工过程中应重点监控进度执行情况,协助计算机完成进度的动态控制。
当系统采集的进度执行情况与计划情况不一致的时候,系统首先会自动检查计划进度的正确性,如果发现时计划有误,将会自动停止任务、并提示返回修正进度计划;否则正常执行。
如果发现时进度滞后,系统会主动提示赶工措施、并持续跟踪和反馈。
施工进度动态控制流程如图 1、2 所示。
图 2 基于BIM的施工进度动态控制流程
2.3 施工进度动态控制要点
要实施基于 BIM 技术的施工进度动态控制,关键是在BIM 模型的建立和日常信息的收集处理上。
目前,工程中常采用 REVIT 软件建立 BIM 模型,这是一款国外十分成熟的建模软件,在我国已被同行广泛认可,目前已出现最新的
REVIT2013 简体中文版。
但是这款软件也有一个较大缺陷,就是软件规范库中只有美国标准和德国标准,尚没有中国标准,建模过程在此不再赘述。
进行基于 BIM 技术的施工进度动态控制的另一个关键点就是在“日常信息的收集处理”上。
日常信息指的是在周进度计划框架下,每日完成工作的一些信息。
班组长通过这个级别的系统进度获取具体施工的计划工作,并方便与技术工人进行协调商讨;同时班组长将每日的实际进度向进度控制系统进行汇总或校对,以便于系统进行自我组织、自我控制,这些都是实现系统动态控制的基础性工作。
在实际运用中,可以通过 PC 计算机或手持式简易装置来录入信息,通过现场的大型LED 屏幕等介质展示信息。
班组长的任务就是通过录入信息装置,向控制系统报告任务开工、暂停、完工、返修等信息,并将造成上述问题的原因录入系统;系统将根据代码归属,自动分发班组长上报的信息,并接受业主、监理、设计等方的反馈意见,系统将自动修正进度计划、并向班组长作出新的工作指示。
3 结束语
BIM 技术作为下一代建设工程信息化管理的基础性技术,在发达国家已经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应用,其重要性毋庸置疑。
目前,我国科技界刚启动 BIM 国产软件和国内标准的研究阶段,工程界对 BIM 新理念尚处于认识和接受阶段,并未普及到工程实践中去,与国外研究和应用距离较大。
因此,我们首先应该正视和思考 BIM 应用的优势与不足,高度重视和加快基于 BIM 技术的应用软件的开发,建立和完善BIM 相关标准,同时应该勇于探索有效的实践应用模式。
只有这样, BIM 技术在我国建设领域中迅速发挥应有的作用。
参考文献:
[1] 何清华,韩翔宇. 基于BI M 的进度管理系统框架构建和流程设计[J].项目管理技术.2011(9)9:96-99
[2] 刘万斌. 中小型化工工程项目进度的动态精确控制[J].科技信息.2010(21):211-212
[3] 刘武,杜志达等. 建设工程项目进度的动态风险分析研究[J].价值工程.2008(3):127-129
[4] 钟登华,南春辉等.水电工程施工进度三维动态可视化方法[J].天津大学学报.2005(4)28:322-327
[5] 李景茹.大型工程施工进度分析理论方法与应用[D]. 天津大学博士学位论文
.2003.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