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
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

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2013—2017)为促进开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根据市政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有关意见及开县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开县农业产业基础特点,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研究,确定在温泉镇建立以特色养殖业为主体的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搭建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大平台,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特编制《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
一、目的意义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境内山地、丘陵、平坝并存,大力发展以特色养殖为主体的效益农业,是符合开县农业农村实际的现实选择。
特别是在以“温大岩”为代表的广大北部山区,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山地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增加农业效益,显得十分重要。
在全县已经分别在江里、浦里片区建成若干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在东里片区尽快建立一个特色效益农业园区,是充分利用山地优势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新的路径、整体提升开县农业形象的一次重要尝试。
温泉镇位于开县北部山区门户,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尤其是特色养殖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产业基础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具有建设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的独特优势。
力争通过3左右的努力,建成县级以上规模、库区独具特色、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有利于优化开县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尽快培育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山区农业发展新的模式,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利于加快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推动开县农业品牌化战略,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区域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
因此,在温泉镇建立以特色养殖业为主体的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对推动开县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条件(一)规划区域规划区位于开县东里片区的温泉镇,以渝、巫省道温岔口至河堰段为中轴线,向两侧辐射延伸500米,涵盖金龙村、金霞村两个村,涉及1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8206人,其中劳动力4650人,2011年规划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7元。
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特色农业项目

特色农业园区建设实施方案特色农业项目清晨的阳光透过窗帘,洒在笔记本的键盘上,我闭上眼睛,让思绪随着键盘的敲击声飞扬。
想象中的特色农业园区就在眼前,一幅生机勃勃的画卷徐徐展开。
一、项目背景在国家的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我们计划建设一个集种植、养殖、休闲、科普于一体的特色农业园区。
这里不仅要产出优质的农产品,还要成为农民增收的新渠道,城市居民的休闲好去处。
二、园区规划1.功能区划分(1)种植区:包括蔬菜、水果、中药材等种植基地,采用现代化的种植技术,实现高产、优质、高效。
(2)养殖区:以生态养殖为主,发展家禽、家畜、水产等养殖项目。
(3)休闲区:设立垂钓、烧烤、农家乐等休闲项目,吸引城市居民前来体验乡村生活。
(4)科普区:建设农业科普馆,展示农业发展历程、现代农业技术等,提高游客的科普知识。
2.基础设施建设(1)道路:修建宽敞的道路,连接各个功能区,方便游客参观。
(2)供电:保障园区内的电力供应,满足种植、养殖等生产需求。
(3)供水:建设供水系统,确保园区内的用水需求。
(4)绿化:加强园区绿化,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三、特色农业项目1.生态种植(1)引进先进的种植技术,推广无土栽培、立体种植等模式。
(2)开展绿色防控,减少农药使用,提高农产品品质。
(3)实行轮作、间作等种植方式,提高土地利用率。
2.生态养殖(1)采用发酵床养殖技术,减少粪便污染,提高养殖效益。
(2)推广循环养殖模式,实现养殖废弃物的资源化利用。
(3)开展疫病防控,保障养殖安全。
3.休闲项目(1)开发垂钓、烧烤等休闲项目,满足游客的娱乐需求。
(2)举办农业节庆活动,提高园区的知名度和影响力。
(3)开展亲子活动,让游客在游玩中体验农业生产的乐趣。
四、运营管理1.人员配置(1)招聘具有专业技术的种植、养殖人员。
(2)培训服务人员,提高服务质量。
(3)设立园区管理办公室,负责园区日常运营管理。
2.营销推广(1)制定详细的营销策略,提高园区知名度。
农牧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模板

农牧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模板1. 简介农牧产业园区规划方案旨在通过合理规划和布局,促进农牧业的健康发展,提升农牧业增效和现代化水平,实现农牧业可持续发展。
本规划方案旨在为农牧产业园区的规划设计、基础设施建设、农牧业发展等提供指导。
2. 规划目标本规划方案的目标是打造一座现代化、智慧型、绿色环保、生态友好的农牧产业园区,促进农牧业的创新发展和提升,推动农牧业产业链的延伸和扩展,提高农产品的质量和市场竞争力。
3. 规划原则- 综合发展原则:充分发挥农牧业的综合效益,实现农牧产业园区的可持续发展。
- 生态优先原则:保护和修复农牧产业园区的生态系统,推动农业生产方式的绿色转型。
- 创新驱动原则:鼓励农牧业创新发展,加强科技创新和技术应用,提升农牧业的科技含量和附加值。
- 产业协同原则:促进农牧产业链的协同发展和融合,形成产业集聚效应。
- 公平公正原则:维护农牧业生产主体的权益,促进农牧业产业链上下游的共同发展。
4. 规划内容4.1 基础设施建设- 道路交通系统:规划建设农牧产业园区内部的交通路网,形成畅通的道路系统,便于人员和物资的流通和运输。
- 水电供应系统:建设完善的供水、排水和电力供应设施,确保农牧业生产活动的正常进行。
- 通讯网络系统:构建全覆盖的通讯网络系统,提供信息化、智能化的服务支持,推动数字农牧业发展。
4.2 农牧生产布局- 精品种植园区:确定农作物的种植品种和布局,提高农作物的品质和产量。
- 畜牧养殖园区:合理划定畜牧养殖区域,提升畜牧业的养殖技术和管理水平。
- 生态农业示范区:打造生态农业模式,推广绿色种植、有机肥料和生态养殖等技术和经验。
4.3 产业链延伸- 农产品加工园区:建设农产品加工厂和加工基地,提升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 农田环境治理园区:推进农田环境治理,改善土壤质量,提高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 公共服务设施建设:建设农业科技推广服务中心、农产品展销中心、农民培训中心等,提供全方位的公共服务。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
农业园区规划是一项重要的工作,旨在合理利用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
下面将就农业园区规划主要包括土地选择、农作物种植、水资源管理、环境保护等几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土地选择是农业园区规划的基础。
农业园区应选择土地肥沃、水源丰富、气候宜人的地区。
土地肥沃可以保证农作物生长的营养供应;水源丰富可以解决农作物灌溉的问题;气候宜人可以提供适宜的气候条件,为农作物的生长提供有利的环境。
其次,农业园区的农作物种植要根据市场需求、土地条件和气候条件来进行选择。
在市场需求方面,农业园区应针对当地的市场需求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在土地条件方面,应根据土壤肥沃度、排水条件等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在气候条件方面,应根据气候的温湿度、光照等选择适合的农作物种植。
另外,水资源管理也是农业园区规划的重要环节。
水是农业生产的关键要素,合理管理水资源对于提高农业生产效益至关重要。
农业园区应根据水资源的供应情况制定合理的水资源管理方案,包括灌溉水的节约利用、排放水的处理等。
通过合理管理水资源,不仅可以提高农作物的产量和品质,还可以减轻对水资源的压力,实现可持续发展。
最后,农业园区规划还要注重环境保护。
农业生产往往会产生
一定的环境污染,如农药残留、水体污染等。
农业园区应制定严格的环境保护政策和措施,如合理使用农药,提倡有机农业,加强水体的监测和治理等,以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保护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
总之,农业园区规划是一个复杂而综合的工作,需要考虑多方面的因素。
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保护环境,实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1. 引言1.1 研究背景目前,随着城市化的快速发展,农村人口逐渐减少,农田资源逐渐减少,农业生产面临着诸多困难和挑战。
开州区作为重庆市的一个山地区域,山地农业发展面临着独特的困境和挑战。
开展对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的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
通过深入了解开州区山地农业的现状和问题,可以为制定合理的发展对策和措施提供理论支持和实践指导。
研究开州区山地农业的发展现状也有助于充分发挥山地农业的特色和优势,实现农业生产的高效、可持续发展,提高当地农民的生活水平和农业经济的发展水平。
深入研究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1.2 目的和意义山地农业是我国农业的重要组成部分,特别是在重庆市开州区这样山地地形较为复杂的地区,山地农业具有独特的优势和特色。
研究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具有重要的意义。
深入了解开州区山地农业发展现状,可以帮助我们把握当前农业生产的实际情况,为未来的发展提供依据。
探讨山地农业的特色与优势,有助于我们发现当地资源的潜力和优势,从而更好地利用这些优势开展农业生产。
发现存在的问题与挑战,可以引起我们对问题的重视,及时采取有效措施加以解决,推动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制定发展对策建议,可以为当地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具体的方向和措施,推动农业向高效、现代化的方向发展。
提升农业科技水平,则是保证农业生产效益和质量的关键,只有不断提升科技水平,才能使山地农业更加高效、可持续发展。
本文旨在通过对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的研究,为当地山地农业的持续发展和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提供参考和借鉴。
2. 正文2.1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农业发展现状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长江中游的东部,地形复杂,以山地为主,农业发展受到地理条件的限制。
开州区山地农业发展现状在整个重庆市尤为突出,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农业基础设施滞后。
开州区山地地势复杂,农田分散,缺乏规模化经营,农业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农业机械化水平较低,影响了农业生产效率。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摘要】重庆市开州区位于山地地区,农业发展受到地形限制,急需采取措施提高生产效率。
本文通过对开州区山地农业现状的分析,指出了存在的问题,如土地资源紧张、农业技术滞后等。
针对这些问题,结合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提出了以土地利用优化、农业技术创新、市场营销推广等为主要内容的对策建议。
展望未来发展,强调了科技支持与政策引导的重要性。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农业面临挑战,但也有发展潜力,通过合理利用资源,引入新技术,可以实现农业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存在问题、对策建议、未来发展、总结成果、展望未来。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重庆市开州区地处山地,地形复杂,是典型的山地地区。
由于地势起伏,气候多变,传统的农业模式往往难以满足生产需求,因此在近年来,开州区致力于发展山地特色高效农业,促进农业产业升级,提高农业生产效益。
开州区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尤其适宜发展的有机农业、特色农业等形式。
随着城镇化进程的推进和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山地农业也面临着诸多挑战和困难,如土地资源利用不合理、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产业结构单一等问题亟待解决。
深入研究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和应用价值。
1.2 研究目的研究目的是为了深入分析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现状,探讨存在的问题并提出可行的对策建议,以促进山地农业的可持续发展。
通过研究,旨在为政府部门和农业生产主体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推动山地农业向更加高效、现代化、可持续的方向发展。
希望透过对现状的分析和对策的提出,为未来开州区山地农业的发展提供有益的借鉴和指导,为农民增收致富、乡村振兴、生态保护等方面作出积极贡献。
2. 正文2.1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农业现状分析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部,地势多为山地。
在这样的地理环境下,农业发展面临着一定的挑战和机遇。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重庆市西南部,地处长江上游,拥有得天独厚的优美自然环境和丰富的山地资源。
随着农业的发展,开州区的山地特色高效农业逐渐成为该地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
本文将从山地特色农业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出发,提出相应的对策和建议,以促进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持续健康发展。
一、开州区山地特色农业的现状1. 发展潜力巨大开州区山地资源丰富,适宜发展特色农业。
山地地势多为丘陵和坡地,气候多变,适合高原作物的种植。
山地区域土壤肥沃,水质优良,适宜发展绿色农业,具有较好的发展潜力。
2. 特色农产品品种丰富开州区山地农业主要种植水果、蔬菜等特色农产品,如柚子、火龙果、猕猴桃、竹笋等,其中柚子种植面积最大,品种最多。
还发展了茶叶、中草药、食用菌等特色农产品,形成了一定的产业规模。
3. 农业技术不足尽管开州区山地农业发展潜力巨大,但由于技术水平相对落后,农业生产效率低下,农产品质量不稳定。
农民普遍缺乏先进的农业技术知识和管理经验,导致农业生产方式单一,产量低、品质差。
4. 产销一体化不够由于开州区山地交通不便,农产品运输成本较高,导致农产品销路不畅,销售价格偏低。
农民难以直接面对市场,产销一体化程度不够,影响了山地特色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二、对策建议1. 提升农业技术水平为提高山地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重点加大对农业科技的投入,引进先进的种植、养殖技术和管理经验。
在开州区设立技术培训基地,组织农业技术专家和优秀农民开展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市场竞争意识和技术水平。
2. 加强农产品品牌建设建立统一的山地特色农产品品牌,推广示范基地,提高农产品的品质和知名度。
积极参加各种展销活动和农产品推介会,开拓市场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销售额和附加值。
3. 完善农业产销一体化机制推动开州区山地各县区之间的农产品流通和交易,采取合作社、专业合作社、农户联合体等形式,建立农产品直供市场,提高农产品的集中度和规模化,减少中间环节,确保农产品销售渠道畅通。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开州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通告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开州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通告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州区人民政府•【公布日期】2019.01.09•【字号】开州府发〔2019〕3号•【施行日期】2019.01.0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城乡规划正文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关于公布开州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通告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城乡规划法》《重庆市城乡规划条例》等相关法律法规规定,结合《重庆市人民政府关于开州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的批复》(渝府〔2018〕49号)精神,现将《开州区城乡总体规划(2015—2035年)》主要内容予以公布。
一、规划期限与规划范围(一)规划期限。
规划期限:2015—2035年,近期为2015—2020年,远期为2021—2035年。
(二)规划范围。
城乡规划区范围:即全区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3963.48平方公里。
二、城乡总体规划(一)城乡发展定位。
开州区是重庆市生态绿色发展区、城乡统筹与生态宜居示范区,是重庆市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基地、重要的现代农业基地、工业配套基地和生态旅游、红色旅游目的地。
(二)城乡空间结构。
规划形成“一心三区”的城乡空间结构。
“一心”指环湖城镇功能区,“三区”包括浦里特色工业区、江里现代农业区和东里生态保护区。
其中环湖城镇功能区集中建设区级政治、经济、科教、文化、旅游、现代服务等城镇核心功能;浦里特色工业区是推进新型工业化、城镇化的主战场,集聚新增产业和人口,突出协同发展和产城融合示范;江里现代农业区重在体现开州作为国家农产品主产区的地位,建设国家现代农业示范区;东里生态保护区是生态保护的主要承载区,是生态资源和水资源涵养保障区,重在建设生态开州的展示区和生态产品主产区。
(三)城镇发展规划预测。
规划2020年开州区常住人口118万人,城镇化水平52%,城镇人口达到61万,城镇建设用地53.68平方公里。
区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以开州区为例

区级土地整治规划编制——以开州区为例摘要:在新形土地政策条件下,通过合理利用土地来协同社会经济与土地资源的共同发展,依据国家要求和土地现状编制新一轮的土地整治规划。
此次编制以重庆市开州区为例,通过国土数据分析,发现土地利用现状问题,并分析开州农用地、建设用地、宜耕后备土地资源适宜性和开发整治潜力,完成整治规划编制。
关键词:整治潜力;土地整治规划开州区位于重庆市东北部,辖28个镇、7个街道和5个乡,户籍人口168.6万,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为3963.5185平方公里,占重庆市总面积的4.81%。
为了合理利用土地,调整土地利用结构,根据国土空间规划及新一轮土地整治规划要求,编制开州区新土地整治规划。
1项目区概况1.1环境资源禀赋开州区位于四川盆地和秦巴山区、武陵山区的过渡地带,属于渝川陕鄂四省交界地区,是四川盆地往东联系的重要窗口;气候温暖、湿润,适宜农业生产,而土壤质地南北差异较大,砂质土的比重较大,碳酸盐土类分布广,岩层倾角较大,断层、裂隙、溶洞多,易于流失;森林覆盖率50.4%,略高于全市平均水平。
1.2土地利用现状土地利用数据来源于2020年土地变更调查数据(全国第三次土地调查)。
开州区总面积为3963.5186平方公里,其中农用地面积3295.1963平方公里,占比83.14%,建设用地面积195.1841平方公里,占比4.92%。
农用地中,耕地面积为988.5314平方公里,占土地总面积的24.94%;建设用地中,城镇用地面积为39.3720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的20.17%;农村居民点面积为92.2385平方公里,占建设用地的47.26%;2项目分析2.1上位规划耕地保有量80730公顷,土地整治复垦开发补充耕地指标:通过土地整治复垦开发,到规划期末可补充耕地326.03平方公里。
城镇建设用地23620公顷,农村居民点控制20572.31公顷。
2.2土地适宜性评价项目区内的土地适宜性评价主要看是否宜耕。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 (2)

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1. 引言农业产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旨在通过科学合理的规划和设计,提高农业产业的发展水平,促进农业现代化进程,实现农村经济的转型升级。
该方案主要包括园区总体规划设计、地块开发与利用、基础设施建设、农业科技创新和产业支持等内容,以确保园区在经济、生态、社会等方面实现可持续发展。
2. 园区总体规划设计2.1 园区定位农业产业园区定位为一个现代化、专业化、规模化的农业产业集聚区,致力于发展高效农业、特色农业和生态农业。
2.2 园区布局园区总体布局分为主导产业区、服务配套区和生态景观区三个功能区域。
主导产业区是农业生产和加工的核心区域,包括农田、农业设施和生产加工厂房等。
服务配套区是园区的辅助服务设施区域,包括商务办公区、物流分拨区和交通运输设施等。
生态景观区是园区的绿化休闲区,旨在提供良好的环境和生态氛围。
2.3 基础设施规划基础设施是农业产业园区的重要保障,包括道路交通、供水排水、电力通讯等设施。
在道路交通方面,规划主干道路、支路和停车场等,确保交通畅通。
在供水排水方面,规划水源、水厂和排水系统,保障园区的供水和排水需求。
在电力通讯方面,规划电力输配网络和通讯设施,为园区提供可靠的电力和通讯服务。
3. 地块开发与利用3.1 土地调查与整理在园区规划设计之前,需要对土地进行调查和整理,明确土地的现状和潜力。
3.2 土地规划与分区根据土地调查的结果,制定土地规划和分区方案,合理安排不同类型的农业生产和配套设施的布局。
3.3 地块开发利用根据土地规划和分区方案,对各个地块进行开发利用。
例如,划分农田、建设农业设施、建设生产加工厂房等。
4. 农业科技创新农业科技创新是农业产业园区发展的关键,通过科技创新可以提高农业生产效益和品质。
4.1 农业科技研究机构建设在园区内建设农业科技研究机构,为农业生产提供科技支持和技术服务。
4.2 科技示范基地建设在园区内建设农业科技示范基地,推广先进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经验。
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农业园区规划方案农业园区规划方案农业园区是指为发展农业产业而规划建设的一类特殊园区,旨在提高农业生产的科学性、规模化和现代化水平。
下面,我将为大家讲解一下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一、选址选址是农业园区规划的基础,应考虑到土地资源、水源和交通便利等因素。
优先选择土地肥沃、水源充足的地区,并保证园区与市区之间有便捷的交通方式,以便农产品的销售。
二、规划设计农业园区的规划设计要根据当地的气候、土质和农产品的特点来确定,注重科学性和可持续发展。
园区内应设有标准化的农田、大棚和温室,以满足不同季节不同农作物的需求。
农业园区还应设立科研试验田,培育新品种和开展农业技术研究。
此外,还应规划建设农民培训中心和农业科技推广中心,提供农业技术培训和咨询服务。
三、设施设备农业园区的设施设备是实现农业现代化的关键。
首先,要建设灌溉设施,确保水源供应充足。
其次,要配备先进的农业机械设备,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最后,要建设仓储设施和冷链物流设施,确保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
四、生态环境农业园区规划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生态农业的发展。
建设园区内的绿化带和湿地保护区,保护生态系统的平衡和多样性。
同时,要科学利用农业有机废弃物,推广有机农业和循环农业的发展。
五、产业布局农业园区的产业布局要合理科学,根据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来确定。
可以根据农产品的特点进行分区,如粮食区、果蔬区、畜牧区和水产区等。
同时,要鼓励农业与旅游、农产品加工业和农业科技产业的结合,提高农业综合效益。
六、管理机制农业园区的管理机制要完善,建立健全相关的规章制度和奖惩机制。
要加强农业技术培训和管理人员的培养,提高农业园区的管理水平。
同时,要加强与农民的沟通和合作,共同推动农业园区的发展。
总之,农业园区规划方案的制定要围绕科学性、可持续发展和现代化的目标,充分考虑当地的资源优势和市场需求,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农业产业的发展,实现农业的高效、可持续发展。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一、现状分析1. 土地资源丰富开州区地处山区,山地资源丰富,土地面积较大。
但是受到地理环境的限制,土地利用率不高,尤其是山坡地资源利用不充分,大面积荒地浪费了大量的土地资源。
2. 农业技术落后由于地理环境和发展历史的原因,开州区的农业技术相对较为落后,传统的种植方式和畜牧方式依然占主导地位。
缺乏科技支撑的农业生产方式使得农业产出效益不高,农民收入也较低。
3. 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都比较低受技术条件和管理条件限制,开州区的农产品品质和产量都比较低,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市场竞争力也较弱。
4. 生态环境问题突出山地农业对生态环境的影响比较大,种植方式和畜牧方式对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程度的污染和破坏,生态环境问题亟待解决。
二、对策浅析开州区的土地资源需要进行整合,重点发展山地农业。
通过科学规划和整合土地资源,可以提高土地的利用率,充分发挥土地资源的农业生产潜力。
2. 推动农业科技创新加大对农业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农业科技创新,推广高效农业生产技术。
利用现代化的农业生产技术,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率,增加农产品的品质和产量。
3. 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大对山地特色农业产业的扶持力度,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培育新的农业产业链,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将农业生产方式转向高附加值、高品质、低碳环保的方向。
推行绿色种植方式,减少化肥和农药的使用量,加强生态环境保护,开展农业生态工程建设,保护山地生态环境。
5. 加强农民培训和转型通过组织培训,提高农民的农业专业技术水平,推动传统农民向现代农业生产方式转型,培养一批熟悉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新型农民。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重庆市西部,是一个山地地势较为复杂,自然资源丰富的地区。
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一直备受关注,为了全面了解该地区农业的现状以及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以下将对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进行浅析。
一、现状分析(一)资源优势开州区山地地形复杂,但物产丰富,拥有得天独厚的农业发展资源。
该地区气候温润,雨量充沛,适宜农作物生长。
土壤肥沃,种植条件良好,具有良好的农业发展基础。
开州区还具有特色农产品优势明显,如藤椒、柚子、板栗等,这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支持。
(二)问题分析尽管开州区农业资源丰富,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山地地形复杂,耕地资源有限,农业生产受制约。
农业生产方式滞后,技术水平不高,农业生产效率低下,无法满足市场需求。
农产品加工设施滞后,农产品附加值较低,市场竞争力不足。
开州区农业发展缺乏科学规划和统筹,缺乏长期发展战略。
二、对策建议(一)加大投入,改善基础设施针对开州区农业生产资源有限的问题,应加大对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
通过加强水利工程建设,提高农田灌溉率,提高土地利用率,增加耕地面积,提高农产品产量,改善农业生产条件。
修建农村公路,打通交通要道,便利农产品的运输和销售,促进农业生产与市场对接。
(二)推动科技创新,提高生产效率针对农业生产方式滞后、技术水平不高的问题,应加大科技创新力度,引进现代农业技术,提高农产品品质和产量。
鼓励农民利用科技手段,提高农产品生产效率,降低生产成本,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加强农业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水平,促进农业由传统向现代转变。
(三)促进产业升级,提高附加值针对农产品加工设施滞后、附加值较低的问题,应积极推动农产品加工业升级。
鼓励企业投资建设现代化农产品加工厂,推动农产品加工技术改造,提高农产品加工水平,提高农产品附加值。
积极开发农产品深加工产品,拓宽农产品销售渠道,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设计说明4.26

开县茂森生态观光农场规划方案设计设计说明一. 项目概况(一)区位分析开县位于重庆市东北部,地处长江之北,在大巴山南坡与川东平行岭谷结合地带。
介于北纬30°49′30″-31°41′30″、东经107°55′48″-108°54′之间,属国际东7时区。
西邻四川省开江县,北接城口县和四川省宣汉县,东毗云阳县和巫溪县,南邻万州区。
开县地处中纬度地区,具有亚热带季风气候的一般特点,季节变化明显。
因为盆周山地阻挡,寒潮不易入侵,故气温比同纬度、同海拔的其他地区略高,冬暖春早,夏季海洋性季风带来大量温暖空气,夏季雨量充沛、温湿适度。
但当季风锋面停留时,则又形成初夏的梅雨天气;而当太平洋高压控制川东一带地,七、八月出现高温少雨的伏旱天气。
立体气候特点明显,因纬度引起的气温差异甚微,仅0.3~0.6℃;开县可分为两大气候区:一是北部中山地带(海拔1000米以上地区),属暖温带季风气候区,气候冷凉阴湿,雨日多、雨量大、光照差、无霜期较短、霜雪较大;二是三里河谷平坝浅丘地带,属中亚热带温润季风气候区,气候温和,热量丰富,雨量充沛,四季分明,无霜期长,光照虽处于全国同纬度的低值区,但仍比北部中山区强,少伏旱。
截止到2014年,开县共40个街道镇乡,其中街道7个、镇26个、乡7个。
本案所处大德镇距县城17公里,幅员面积118平方公里,海拔高度在350—1290米之间。
(二)相关背景大德镇拥有良好的区位优势和自然资源优势,在国家相关政策的指引下,为了丰富开县人民旅游度假休闲娱乐生活、打造大德镇美丽新农村、带动当地农民走上新型农业致富的道路,重庆市开县茂森农业开发有限公司拟在大德镇仁和美丽新村至长嘴巴(当地名)靠崖边一带,租用山边偏僻林、地种植绿化树苗、奇花异草、药材、果树和紫米等作物,将体验式农业和旅游观光业有机融合在一起,形成一个及农业资源与自然资源相结合,长约5公里,面积约1580亩,以临崖景观和体验式农业为特色的大型生态观光农场。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

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及对策浅析重庆市开州区位于重庆市南部,地势多山,自然资源丰富。
山地特色高效农业是开州区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也是农业现代化的必然选择。
本文将对重庆市开州区山地特色高效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
一、现状分析1.资源优势开州区地处山城重庆,拥有丰富的山地资源和人力资源。
山地农业资源丰富,气候适宜,土地肥沃,适宜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
该地区人口稠密,劳动力充足,为农业生产提供了坚实的保障。
2.发展不足尽管拥有丰富的资源优势,但开州区的山地农业在发展过程中仍存在诸多不足之处。
传统农业模式仍然占主导地位,农业生产方式过于粗放,机械化程度低,生产效率不高。
农产品质量和品牌建设还有待加强,缺乏自身的核心竞争力。
市场经济发展不够成熟,农业产品销售渠道狭窄,价格波动较大。
农业科技水平相对滞后,农业生产技术不够先进,缺乏创新意识。
二、对策建议1.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为了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开州区应该积极推进农业产业结构调整,促进农业规模化、集约化发展。
大力发展特色农业产业,加强对优势农产品的培育和推广,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品牌农产品。
加强农业科技创新,推动现代农业生产技术的应用和普及,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
2.落实农业生产标准为了保障农产品的质量安全,开州区应该落实农业生产标准,建立健全农产品质量安全追溯体系,加强对农产品生产过程中的监管和管理。
加强对农产品加工和储运环节的监控,确保农产品从生产到销售的全程质量安全。
3.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为了解决农产品销售渠道狭窄的问题,开州区应该积极探索农产品销售新模式,拓展农产品销售渠道。
加强与城市间的对接,发展“订单农业”,拓展电子商务、农村集市等农产品销售方式,提高农产品的市场竞争力。
4.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开州区应该加强农业合作社建设,推动农户组织化、社会化经营,形成规模化、专业化的农业生产格局。
通过引导农业合作社采取联合生产、联合销售、联合服务等方式,提高农业资源利用效率和农产品品牌竞争力。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的通知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公布日期】2020.01.03•【字号】开州府办发〔2020〕2号•【施行日期】2020.01.03•【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畜牧业正文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关于印发重庆市开州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的通知各镇乡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区政府有关部门,有关单位:《重庆市开州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已经区政府同意,现印发你们,请认真组织实施。
重庆市开州区人民政府办公室2020年1月3日重庆市开州区畜禽养殖区域划分方案为进一步优化全区畜禽养殖业布局,从源头上控制畜禽养殖业污染,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环境,根据《环保部农业部关于印发畜禽养殖禁养区划定技术指南的通知》(环办水体〔2016〕99号)和《重庆市农业委员会重庆市环境保护局关于关于加强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工作的通知》(渝农发〔2017〕16号)以及《重庆市环境保护局重庆市农业委员会关于印发畜禽养殖规模标准的通知》(渝环发〔2014〕61号)等文件规定,结合我区实际,制定本方案。
一、工作目标以环境保护法律、法规为依据,以畜禽养殖业可持续发展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质量为目的,结合我区生态建设规划要求,调整优化全区畜禽养殖业生产布局,开展畜禽养殖污染综合防治,促进畜牧业生产和生态环境保护全面协调发展。
到2020年,全区规模化畜禽养殖场配套建设废弃物处理设施比例达到95%以上,畜禽粪便利用率达到75%以上,主要水污染物排放量削减12%以上。
二、划分原则(一)依法保护生态环境的原则;(二)生态环境保护与畜牧业持续健康协调发展的原则;(三)生态环境和经济现状与环境规划相结合的原则;(四)维护群众合法权益,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的原则;(五)符合动物防疫条件的原则。
三、区域划分(一)禁养区范围。
1﹒自然保护区:澎溪河湿地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雪宝山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和缓冲区。
农业园区规划方案

农业园区规划方案农业园区规划方案一、概述农业园区规划是为了优化农业资源配置,提高农业生产效益,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而制定的发展规划方案。
本规划方案旨在借鉴国内外先进的农业园区规划经验,结合本地区的实际情况,通过合理规划和科学布局,打造一座现代化、高效益的农业园区。
二、规划目标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值的稳定增长;2. 促进农业科技创新,推动农业现代化建设;3. 加强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业产业链的完善度;4. 强化农业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农产品安全。
三、规划内容1. 规划范围:农业园区规划面积为XX平方公里,由农田、农产品加工区、生态示范区等组成。
2. 农田规划:根据土地质量和农作物种植需求,合理划分农田的种植功能区,包括粮食作物、经济作物和果蔬作物等。
同时,在农田规划中注重绿色农业的发展,提倡有机种植,减少农药和化肥的使用。
3. 农产品加工区规划:设立农产品加工厂,对农产品进行初加工和深加工,提高附加值。
根据农产品种类和市场需求,合理规划加工厂的布局,并配备先进的加工设备。
4. 生态示范区规划:以保护生态环境为出发点,规划建设生态示范区,推广生态农业种植技术和生态养殖技术。
在示范区内打造生态景观农场和生态农庄,吸引游客观光和农民就业。
5. 农业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田水利工程、农业灌溉设施、农产品仓储和物流设施等基础设施建设,提高农业生产效率。
同时加大对农技推广站和农业科研机构的支持力度,促进农业科技创新。
四、规划实施1. 成立农业园区规划实施领导小组,负责规划的组织、实施和监督。
2. 制定详细的实施计划和时间表,明确任务和责任,推动规划的落地。
3. 加强对农民的培训和指导,提高其农业生产技术水平。
4. 积极争取财政资金和各种优惠政策支持,保障规划实施的资金来源。
5. 建立健全农业园区规划评估和监测机制,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
五、规划预期效益1. 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实现农业产值的稳定增长。
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

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2013—2017)为促进开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根据市政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有关意见及开县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开县农业产业基础特点,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研究,确定在温泉镇建立以特色养殖业为主体的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搭建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大平台,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特编制《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
一、目的意义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境内山地、丘陵、平坝并存,大力发展以特色养殖为主体的效益农业,是符合开县农业农村实际的现实选择。
特别是在以“温大岩”为代表的广大北部山区,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山地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增加农业效益,显得十分重要。
在全县已经分别在江里、浦里片区建成若干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在东里片区尽快建立一个特色效益农业园区,是充分利用山地优势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新的路径、整体提升开县农业形象的一次重要尝试。
温泉镇位于开县北部山区门户,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尤其是特色养殖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产业基础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具有建设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的独特优势。
力争通过3左右的努力,建成县级以上规模、库区独具特色、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有利于优化开县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尽快培育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山区农业发展新的模式,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利于加快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推动开县农业品牌化战略,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区域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
因此,在温泉镇建立以特色养殖业为主体的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对推动开县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条件(一)规划区域规划区位于开县东里片区的温泉镇,以渝、巫省道温岔口至河堰段为中轴线,向两侧辐射延伸500米,涵盖金龙村、金霞村两个村,涉及1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8206人,其中劳动力4650人,2011年规划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7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2013—2017)为促进开县特色效益农业发展实现工业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三化同步”,根据市政府发展特色效益农业的有关意见及开县相关经济社会发展规划要求,结合开县农业产业基础特点,经过充分论证和可行性分析研究,确定在温泉镇建立以特色养殖业为主体的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搭建现代特色效益农业示范大平台,提升全县农业产业园区建设水平,做大做强特色产业,特编制《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规划》。
一、目的意义开县地处三峡库区腹地,境内山地、丘陵、平坝并存,大力发展以特色养殖为主体的效益农业,是符合开县农业农村实际的现实选择。
特别是在以“温大岩”为代表的广大北部山区,如何因地制宜,发挥山地优势,突出产业特色,增加农业效益,显得十分重要。
在全县已经分别在江里、浦里片区建成若干现代农业园区的基础上,在东里片区尽快建立一个特色效益农业园区,是充分利用山地优势发展效益农业、积极探索山区农业发展新的路径、整体提升开县农业形象的一次重要尝试。
温泉镇位于开县北部山区门户,是传统的农业大镇,尤其是特色养殖已初步形成集聚效应,产业基础良好,区位条件优越,具有建设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的独特优势。
力争通过3左右的努力,建成县级以上规模、库区独具特色、在全市具有重要影响的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有利于优化开县传统的农业产业结构和产品结构,尽快培育形成特色支柱产业;有利于进一步探索山区农业发展新的模式,推进农业由粗放型、数量型向质量效益型转变;有利于加快当地美丽乡村建设,促进广大农民增收致富;有利于推动开县农业品牌化战略,打造具有品牌效应的区域性特色效益农业产业。
因此,在温泉镇建立以特色养殖业为主体的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对推动开县农业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二、基础条件(一)规划区域规划区位于开县东里片区的温泉镇,以渝、巫省道温岔口至河堰段为中轴线,向两侧辐射延伸500米,涵盖金龙村、金霞村两个村,涉及14个村民组,农业人口8206人,其中劳动力4650人,2011年规划区内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7207元。
规划区域总面积25平方公里,有可用耕地8438亩,成片林地24493亩,草地面积10236亩。
园区建成后,可直接辐射带动温泉镇11个村93个社及河堰镇相关区域的共同发展。
(二)自然条件规划区平均海拔720米,年均温度为12.2℃—18.4℃,年降雨量1223mm,无霜期305天,属典型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常年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春暖晴雨多变,秋凉气爽宜人,农业自然条件相对较好,适宜多种农作物和饲料作物及牧草的生长。
植被良好,森林覆盖率高,饲料饲草资源丰富,是发展特色生态养殖业、休闲观光农业的理想区域。
(三)基础设施规划区位于温泉镇与河堰镇交界处,渝、巫省道从中线穿过,连接道路通达完整,距县城30公里,县城高速公路距万州区45公里,距云阳新县城67公里,距重庆300公里,距巫溪县198公里,距城口县200公里,运输条件便利。
园区内有大型水库1座,乙级水库3座,堰塘91个,小水池151个,渠道25条合计64.5公里,库容34.1万立方米;电力设施设备完备,通讯网络全覆盖,能满足园区生活、建设开发和养殖生产的需要。
(四)产业现状目前,规划区内山羊、野鸡以及大鲵、香猪、竹鼠等特色畜禽养殖已初步实现规模化、规范化生产,特色养殖正在形成集聚效应、扩散效应和催化效应,为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建设奠定了良好基础。
1、山羊产业重庆旭辉牧业有限公司正在建设的万只原种羊场,位于开县温泉镇金龙村,该场规划占地500亩,预计总投资1.2亿元,新建1.8万平方米集生态环保于一体的国内一流的标准化高床式羊舍,祖代、父母代种羊存栏将达到4000只,具备年提供种羊1万只的生产能力。
项目由重庆市畜牧科学院作为技术支撑,建设分三期完成,首批种羊拟从澳大利亚引进原种波尔山羊1000只,建立良种繁育生产线2条,按照种羊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生产模式,将建成西南片区乃至全国最大的原种羊繁殖基地。
园区内已建成200只规模羊场1个,正在建设中的规模羊场12个。
2、野鸡产业:规划区已建成的开县美乐野鸡养殖场占地22亩,圈舍面积5000平方米,年出栏野鸡2万只,是一个集种野鸡培育、孵化、养殖、销售为一体的养殖场。
饲养品种为七彩野鸡,拥有自动孵化设备、育雏设备。
该场野鸡利用本地林地资源以山坡散养方式为主,活动量大,吃天然食物,以草、菜、虫、瓜、果等五谷杂粮为主食,饲养的野鸡毛色亮,肉质细嫩,鲜美,野味浓,营养价值高。
经过两年的发展,该场在金霞村周边共带动了5个野鸡养殖户,每个养殖户年创利润达30万,形成了以野鸡为特色的养殖小区。
目前,金霞村年出栏野鸡6万只,销售产值达200多万元。
3、其它特色养殖产业规划区内的重庆馗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重庆首家特种养殖OTC 挂牌企业,也是开县唯一取得陆生野生动物和其产品经营许可证的企业,现已建成相当规模的大鲵养殖扩繁基地、香猪规模场、豪猪场、竹鼠场和野猪场等,在野香猪和娃娃鱼的繁育、养殖方面都取得重大突破,已获得农业产业化市级龙头企业称号。
目前,香猪规模场占地500亩,建设标准化圈舍面积4200平方米,存栏种香猪1250头,达产年繁育仔猪8000头,预计三年内养殖可达20000头;大鲵养殖扩繁基地养殖池面积达平方米,扩繁规模达尾,年产值万元;竹狸养殖场占地面积150亩,存栏3000只,房舍面积3200平方米,三年内将达到年出栏50000只;豪猪养殖场占地面积80亩,圈舍面积3200平方米,年出栏豪猪10000头。
香猪养殖场大鲵养殖扩繁基地竹鼠养殖场豪猪养殖场三、主体方案(一)基本思路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以示范推广现代农业技术为重点,立足于特色养殖示范区建设,构建优势农(畜)产品基地,培育农业龙头企业,引入先进的组织管理和经营模式,努力把开县特色效益农业(养殖)园区建设成为以特色养殖为主体的效益农业展示区、发展现代农业的样板区、促进农民增收的示范区、农业招商引资的开发区、提升美丽乡村建设形象的靓点区,为开县及其渝东北地区山地特色效益农业发展提供一个示范的样本。
(二)建设原则1、“3+2”方针,规划园区。
积极推行“统一规划、统一标准、统一模式+整合资金、农户自愿”的“三加二”原则,引领建设生态养殖园区。
2、“1+X+2”示范,打造园区。
即以1个山羊产业为主导产业,以野鸡、大鲵、野香猪、竹鼠、豪猪等若干产业为特色产业,延伸发展农业休闲观光、农业科教培训2个配套产业。
3、“2+5”目标,培育园区。
按照“养殖业围绕种植业建,种植业围绕养殖业转”的“2围”发展思路,以开展标准化养殖示范创建活动为抓手,实现“品种优良化、养殖设施化、生产规范化、防疫制度化、粪污无害化”的“5化”目标,推行“生态养殖+沼气+绿色种植”的循环经济生产模式,以牧促农、以农养牧,构建“种养平衡、农牧互动、生态循环、环境友好”的产业发展体系。
(三)空间布局依据园区的总体功能定位,结合发展现状、园区地形、功能主体间的相互关系,分为三个区域。
其中,核心区为温泉镇金龙村、金霞村、东坪村、清坪村、双龙村;辐射区为郭家镇津关村、毛成村,河堰镇水河村、河堰村,白桥镇炮台村;带动片区为东里片区所有乡镇。
园区的总体布局形成“一线、三区、两基地”的方案,具体如下:“一线”:以渝、巫省道温岔口至河堰段为中轴线,长度15.2公里,向两侧延伸500米。
“三区”:即以温叉口--河堰的渝巫公路为主线,以重庆旭晖牧业有限公司万只原种羊场、开县美乐野鸡养殖场、重庆馗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为三个基点,按照相对集中和产业集聚的原则,分别建设山羊养殖示范区、野鸡养殖示范区、香猪为主的特色养殖示范区,总体上形成“规则网格、点片结合”的空间格局和“以点带片”的发展模式。
“两基地”:综合挖掘园区农业自然、生态和环境的外延功能,建设开发体验农村生活和农耕文化的农家乐、休闲游、民俗风情游等农牧主题游乐休闲观光基地;依托园区龙头企业(公司)引进科研机构(院校),建设特色养殖研发培训基地,对农民进行技术培训,对中小学生进行农业科普教育,对现代农业高新技术进行集成和孵化,并加以示范推广。
(四)功能定位通过农业先进技术的组装集成和成果转化,强化体制创新和机制创新,逐步实现园区的五大功能:1.特色养殖导向功能。
园区建设立足自然资源、科技水平、地理位置,优先发展市场前景好、经济效益高的山羊、野鸡、香猪等优势特色农畜基地,积极培育山地农牧主导产业和特色产品。
2.新品种、新技术、新工艺展示和传播功能。
园区通过新品种、新技术集中试验、示范和展示,突出实用性强、见效快、农民易掌握的农业(畜牧)生产技术,为农民提供看得见,摸得着的示范样板,提高农业生产者的科学种养和管理水平。
3.示范带动功能。
通过基地建设,引进、示范、推广优良新品种,进行规模化、专业化、标准化生产示范,形成一村一品,辐射带动周边农民科学种养,整体带动全县农业现代化进程。
4.农业人才培训功能。
依托园区,开展农牧业科技人才的教育,提高专业人员、种养大户、农民的素质,培育科学种养的理念,引领实用技术的推广。
5.生态农业观光功能。
通过园区生态化的整体设计和常年进行特色畜禽养殖以及花卉的生产与示范,形成融科学性、艺术性、文化性为一体的现代生态农业优美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环境,吸引城市居民观光、旅游。
四、发展目标(一)总体目标围绕“做优特色、做强园区、做大产业”的工作思路,采取综合规划、统一指导、区域布局、分步实施的方式,从2013年开始,通过3年左右的努力,把开县山地特色效益农业(畜牧业)园区建成集特色养殖、示范、带动和观光为一体的环境优美、设施一流、效益一流的县级以上水平的现代农业示范园区。
到2017年完成预期建设目标:核心区年产值达到2亿元,示范区年产值达到5亿元,辐射区年产值达到20亿元。
(二)具体目标:依托重庆旭辉牧业有限公司万只原种羊场、开县美乐野鸡养殖场、重庆馗旭生物科技有限公司的品种资源优势、技术培训优势和市场营销优势,建成单个圈舍面积100—200平方米的规模养羊场50个,年出栏山羊5万只;建成20个野鸡养殖场,年出栏野鸡10万只;建成大鲵繁育场1个,年产大鲵2万尾;野香猪场、竹鼠场、豪猪场10个,年出栏野香猪1万头、竹鼠5000只、豪猪5000只。
突出现代农业高新技术的组装配套和应用、示范、推广,打造以“温泉牌”生态产品为主体的系列农产品品牌,并力争在2017年完成“温泉牌生态羊”、“温泉牌生态香猪”、“温泉牌生态野鸡”等有机或地理标识注册。
在特色畜禽养殖生产与示范的基础上,园区建设融入景观概念,配套建设农家乐、农业体验园等,打造以农牧主题游乐为特色的观光产业带;以园区为载体,建成重庆最大的山羊研发基地、大鲵繁育基地、野鸡养殖培训基地,引进专业科研机构3家并与各科研院校建立合作关系,将园区建设成为有重要影响力的特色养殖创新研发(培训)基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