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全套教学案第二章相互作用答案

合集下载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含答案

2018版高考物理(新课标)一轮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相互作用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含答案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点一力的合成与分解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原来那几个力叫做。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的关系.2。

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或作用线的交于一点的力。

3。

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和。

如图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如图乙所示。

4。

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的过程.(2)遵循原则:定则或定则.(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分解;②正交分解.答案:1.(1)产生的效果合力分力(2)等效替代 2.同一点延长线3。

(1)合力(2)①共点力大小方向②首尾相接4。

(1)分力(2)平行四边形三角形(3)效果知识点二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的量,相加时遵从.2。

标量:只有大小,方向的量,求和时按相加.答案:1.方向平行四边形定则2。

没有代数法则(1)合力及其分力均为作用于同一物体上的力。

()(2)合力及其分力可以同时作用在物体上.( )(3)几个力的共同作用效果可以用一个力来代替.( )(4)在进行力的合成与分解时,都要应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 )(5)两个力的合力一定比其分力大.( )(6)互成角度的两个力的合力与分力间一定构成封闭的三角形.()答案:(1)√(2)×(3)√(4)√(5)×(6)√考点共点力的合成1。

合成方法(1)作图法。

(2)计算法:根据平行四边形定则作出示意图,然后利用解三角形的方法求出合力,是解题的常用方法.2.运算法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

3.重要结论(1)两个分力一定时,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2)合力一定,两等大分力的夹角越大,两分力越大。

(3)合力可以大于分力,等于分力,也可以小于分力.4.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类型作图合力的计算两力互相垂直F=错误! tan θ=错误!两力等大,夹角为θF=2F1cos 错误! F与F1夹角为错误!两力等大且夹角为120°合力与分力等大考向1 作图法的应用[典例1] 一物体受到三个共面共点力F1、F2、F3的作用,三力的矢量关系如图所示(小方格边长相等),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相互作用 习题及解析

高中物理必修一第二章相互作用 习题及解析

第1讲 重力 弹力1.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 =mg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2.弹力(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 (2)弹性①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时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②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3)弹力①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力的作用. ②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③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但不一定与接触面垂直.( ) (2)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自身形变的方向相同.( ) (3)绳、杆的弹力方向一定沿绳、杆.( )(4)面面接触(或点面接触)的物体间的弹力垂直于面(或切面)并指向受力物体.( )胡克定律 (考纲要求 Ⅰ)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 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 成正比. 2.表达式:F =kx .(1)k 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 ;k 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2)x 是弹簧长度的变化量,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基 础自 测1.(多选)如图2-1-1所示,两辆车在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 ).图2-1-1A .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 .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 .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或质量分布有关形变、弹性 (考纲要求 Ⅰ)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2.(单选)玩具汽车停在模型桥面上,如图2-1-2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1-2A.桥面受向下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B.汽车没有发生形变,所以汽车不受弹力C.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桥梁发生了弹性形变D.汽车受向上的弹力,是因为汽车发生了形变3.(单选)在图中,A、B均处于静止状态,则A、B之间一定有弹力的是().4.(单选)在半球形光滑碗内斜搁一根筷子,如图2-1-3所示,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分别为A、B,则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方向分别为().图2-1-3A.均竖直向上B.均指向球心OC.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竖直向上D.A点处指向球心O,B点处垂直于筷子斜向上5.(单选)一根轻质弹簧,当它上端固定、下端悬挂重为G的物体时,长度为L1;当它下端固定在水平地面上,上端压一重为G的物体时,其长度为L2,则它的劲度系数是().A.GL1 B.GL2 C.GL1-L2D.2G L1-L21.解析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这个点就是物体的重心,重力的方向总是和水平面垂直,是竖直向下而不是垂直向下,所以A正确,B错误;从图中可以看出,汽车(包括货物)的形状和质量分布发生了变化,重心的位置就发生了变化,故C正确;力不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而是改变物体运动状态的原因,所以D错误.答案AC2.解析汽车与桥面相互挤压都发生了形变,B错;由于桥面发生弹性形变,所以对汽车有向上的弹力,C对,D错;由于汽车发生了形变,所以对桥面产生向下的压力,A错.答案 C3.解析假设将与研究对象接触的物体逐一移走,如果研究对象的状态发生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有弹力;如果状态无变化,则表示它们之间无弹力.四个选项中当B选项中的B物体移走后,A物体一定会摆动,所以B选项中A、B间一定有弹力.答案 B4.解析碗对筷子A、B两点处的作用力属于弹力,而接触的弹力总是垂直于接触面,因而寻找接触面便成为确定弹力方向的关键.在A点处,当筷子滑动时,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在碗的内表面(半球面)上滑动,所以在A点处的接触面是球面在该点的切面,此处的弹力与切面垂直,即指向球心O.在B点处,当筷子滑动时,筷子与碗的接触点在筷子的下表面上滑动,所以在B点处的接触面与筷子平行,此处的弹力垂直于筷子斜向上.故选项D正确.答案 D5. 解析设弹簧原长为L0,由胡克定律知,G=k(L1-L0),G=k(L0-L2),联立可得k=2GL1-L2,D对.答案 D热点一弹力的有无及方向的判断1.弹力有无的判断“四法”(1)条件法:根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判断是否存在弹力.此方法多用来判断形变较明显的情况.(2)假设法:对形变不明显的情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改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3)状态法: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第二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判断弹力是否存在.(4)替换法:可以将硬的、形变不明显的施力物体用软的、易产生明显形变的物体来替换,看能否发生形态的变化,若发生形变,则此处一定有弹力.2.弹力方向的确定【典例1】如图2-1-4所示,在一个正方体的盒子中放有一个质量分布均匀的小球,小球的直径恰好和盒子内表面正方体的边长相等,盒子沿倾角为α的固定斜面滑动,不计一切摩擦,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1-4A.无论盒子沿斜面上滑还是下滑,球都仅对盒子的下底面有压力B.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右侧面有压力C.盒子沿斜面下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D.盒子沿斜面上滑时,球对盒子的下底面和左侧面有压力解析先以盒子和小球组成的系统为研究对象,无论上滑还是下滑,用牛顿第二定律均可求得系统的加速度大小为a=g sin α,方向沿斜面向下,由于盒子和小球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所以小球的加速度大小也是a=g sin α,方向沿斜面向下,小球沿斜面向下的重力分力大小恰好等于所需的合外力,因此不需要左、右侧面提供弹力.故选项A正确.【跟踪短训】1.画出下图2-1-5中物体A所受弹力的示意图.(所有接触面均光滑)图2-1-5答案热点二弹力大小的计算弹力大小的计算方法(1)对于难以观察的微小形变,可以根据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运用物体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确定弹力大小.(2)对有明显形变的弹簧、橡皮条等物体,弹力的大小可以由胡克定律F=k·Δx计算.图2-1-6【典例2】图2-1-6所示为位于水平面上的小车,固定在小车上的支架的斜杆与竖直杆的夹角为θ,在斜杆的下端固定有质量为m的小球.下列关于杆对球的作用力F的判断中,正确的是().A.小车静止时,F=mg sin θ,方向沿杆向上B.小车静止时,F=mg cos θ,方向垂直于杆向上C.小车向右做匀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竖直向上D.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一定有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审题指导审题关键词:固定曲杆.杆发生微小弹性形变―→杆上的弹力方向具有多种可能性―→需借助相关物体的运动状态来判断(不能直接判断).解析小球受重力和杆的作用力F处于静止或匀速运动状态时,由力的平衡条件知,二力必等大反向,有F=mg,方向竖直向上.小车向右做匀加速运动时,小球有向右的恒定加速度,根据牛顿第二定律知,mg和F的合力应水平向右,如图所示,由图可知,F>mg,方向可能沿杆向上.反思总结轻杆弹力的确定方法杆的弹力与绳的弹力不同,绳的弹力始终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但杆的弹力方向不一定沿杆的方向,其大小和方向的判断要根据物体的运动状态来确定,可以理解为“按需提供”,即为了维持物体的状态,由受力平衡或牛顿运动定律求解得到所需弹力的大小和方向,杆就会根据需要提供相应大小和方向的弹力.【跟踪短训】2.如图2-1-7所示,四个完全相同的弹簧都处于水平位置,它们的右端受到大小皆为F的拉力作用,而左端的情况各不相同:图2-1-7①弹簧的左端固定在墙上;②弹簧的左端受大小也为F的拉力作用;③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光滑的桌面上滑动;④弹簧的左端拴一小物块,物块在有摩擦的桌面上滑动.若认为弹簧质量都为零,以L1、L2、L3、L4依次表示四个弹簧的伸长量,则有().A.L2>L1B.L4>L3C.L1>L3D.L2=L4解析弹簧伸长量由弹簧的弹力(F弹)大小决定.由于弹簧质量不计,这四种情况下,F弹都等于弹簧右端拉力F,因而弹簧伸长量均相同,故选D项.物理建模 1.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模型阐述轻杆、轻绳、轻弹簧都是忽略质量的理想模型,与这三个模型相关的问题在高中物理中有相当重要的地位,且涉及的情景综合性较强,物理过程复杂,能很好地考查学生的综合分析能力,是高考的常考问题.三种模型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图示续表模 型 特 点形变特点 只能发生微小形变 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变,各处张力大小相等 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各处弹力大小相等 方向特点不一定沿杆,可以是任意方向只能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一定沿弹簧轴线,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效果特点 可提供拉力、推力 只能提供拉力可以提供拉力、推力大小突变特点可以发生突变 可以发生突变 一般不能发生突变自由杆和固定杆中的弹力方向类型 特征 受力特征自由杆 可以自由转动 杆受力一定沿杆方向 固定杆 不能自由转动 不一定沿杆方向,由物体所处状态决定【典例1】 甲、乙两图中的杆都保持静止,试画出甲、乙两图O 点受杆的作用力的方向.(O 为结点)解析 甲为自由杆,受力一定沿杆方向,如下图甲所示的F N1.乙为固定杆,受力由O 点所处状态决定,此时受力平衡,由平衡条件知杆的支持力F N2的方向与mg 和F 1的合力方向相反,如下图乙所示.【典例2】 一轻弹簧两端分别连接物体a 、b ,在水平力作用下共同向右做匀加速运动,如图2-1-9所示,在水平面上时,力为F 1,弹簧长为L 1,在斜面上时,力为F 2,弹簧长为L 2,已知a 、b 两物体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相同,则轻弹簧的原长为( ).图2-1-9A.L 1+L 22B.F 1L 1-F 2L 2F 2-F 1C.F 2L 1-F 1L 2F 2-F 1D.F 2L 1+F 1L 2F 2+F 1解析 设物体a 、b 的质量分别为m 1、m 2,与接触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弹簧原长为L 0,在水平面上时,以整体为研究对象有F 1-μ(m 1+m 2)g =(m 1+m 2)a ,①隔离a 物体有k (L 1-L 0)-μm 1g =m 1a ,②联立解得k (L 1-L 0)=m 1m 1+m 2F 1,③同理可得k (L 2-L 0)=m 1m 1+m 2F 2,④联立③④可得轻弹簧的原长为L 0=F 2L 1-F 1L 2F 2-F 1,C 对.反思总结 如何理解理想化模型——“轻弹簧”与“橡皮筋”(1)弹簧与橡皮筋产生的弹力遵循胡克定律F =kx ,x 是指形变量.(2)“轻”即指弹簧(或橡皮筋)的重力不计,所以同一弹簧的两端及中间各点的弹力大小相等. (3)弹簧既能受拉力,也能受压力(沿弹簧轴线),分析弹簧问题时一定要特别注意这一点,而橡皮筋只能受拉力作用.(4)弹簧和橡皮筋中的弹力均不能突变,但当将弹簧(或橡皮筋)剪断时,其弹力立即消失.即学即练 (2013·石家庄质检,18)如图2-1-10所示,一个“Y”形弹弓顶部跨度为L ,两根相同的橡皮条自由长度均为L ,在两橡皮条的末端用一块软羊皮(长度不计)做成裹片.若橡皮条的弹力与形变量的关系满足胡克定律,且劲度系数为k ,发射弹丸时每根橡皮条的最大长度为2L (弹性限度内),则发射过程中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 ).图2-1-10A .kLB .2kL C.32kL D.152kL解析 对裹片受力分析,由相似三角形可得:kL 2L=F 2(2L )2-⎝⎛⎭⎫L 22得:F =152kL 则裹片对弹丸的最大作用力为F 丸=F =152kL ,故选项D 正确.附:对应高考题组 1.(2010·新课标全国卷,15)一根轻质弹簧一端固定,用大小为F 1的力压弹簧的另一端,平衡时长度为l 1;改用大小为F 2的力拉弹簧,平衡时长度为l 2.弹簧的拉伸或压缩均在弹性限度内,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 ).A.F 2-F 1l 2-l 1B.F 2+F 1l 2+l 1C.F 2+F 1l 2-l 1D.F 2-F 1l 2+l 12.(2011·山东卷,19)如图所示,将两相同的木块a 、b 置于粗糙的水平地面上,中间用一轻弹簧连接,两侧用细绳系于墙壁.开始时a 、b 均静止,弹簧处于伸长状态,两细绳均有拉力,a 所受摩擦力F f a ≠0,b 所受摩擦力F f b =0.现将右侧细绳剪断,则剪断瞬间( ).A .F f a 大小不变B .F f a 方向改变C .F f b 仍然为零D .F f b 方向向右3.(2012·山东基本能力,85)力是物体间的相互作用,下列有关力的图示及表述正确的是( ).答案及解析1. 解析 设弹簧原长为l ,由题意知,F 1=k (l -l 1),F 2=k (l 2-l ),两式联立,得k =F 2+F 1l 2-l 1,选项C 正确.答案 C2. 解析 剪断右侧绳的瞬间,右侧细绳上拉力突变为零,而弹簧对两木块的拉力没有发生突变,与原来一样,所以b 对地面有向左的运动趋势,受到静摩擦力F f b 方向向右,C 错误,D 正确.剪断右侧绳的瞬间,木块a 受到的各力都没有发生变化,A 正确,B 错误.答案 AD3. 解析 由于在不同纬度处重力加速度g 不同,旅客所受重力不同,故对飞机的压力不同,A 错误.充足气的篮球平衡时,篮球壳对内部气体有压力作用,即内外气体对篮球壳压力的差值等于篮球壳对内部气体的压力,故B 正确.书对桌子的压力作用在桌子上,箭尾应位于桌面上,故C 错误.平地上匀速行驶的汽车,其主动轮受到地面的摩擦力是其前进的动力,地面对其从动轮的摩擦力是阻力,汽车受到的动力与阻力平衡时才能匀速前进,故D 正确. 答案 BDA对点训练——练熟基础知识题组一对力、重力概念的理解1.(单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始终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D.甲用力把乙推倒,说明甲对乙的作用力在先,乙对甲的作用力在后2.(单选)下列关于重力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物体只有静止时才受重力作用B.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C.地面上的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D.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3.(单选)关于地球上的物体,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天上”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不受重力作用B.物体只有落向地面时才受到重力作用C.将物体竖直向上抛出,物体在上升阶段所受的重力比落向地面时小D.物体所受重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物体是否运动及怎样运动无关题组二对弹力的理解4.(多选)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2-1-11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1-11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跳板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5.(多选)如图2-1-12所示,在一张大桌子上放两个平面镜M和N,让一束光依次被两面镜子反射,最后射到墙上,形成一个光点P.用力压桌面,观察墙上光点位置的变化.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图2-1-12A.F增大,P上移B.F增大,P下移C.F减小,P下移D.F减小,P上移6.(单选)小车上固定一根弹性直杆A,杆顶固定一个小球B(如图2-1-13所示),现让小车从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在下图的情况中杆发生了不同的形变,其中正确的是().图2-1-137.(单选)如图2-1-14所示,小车内有一固定光滑斜面,一个小球通过细绳与车顶相连,小车处于水平面上,细绳始终保持竖直.关于小球的受力情况,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1-14A.若小车静止,绳对小球的拉力可能为零B.若小车静止,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C.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两个力的作用D.若小车向右运动,小球一定受三个力的作用题组三弹力大小的分析计算8.(2013·银川、吴忠部分中学联考)(单选)如图2-1-15所示,某一弹簧秤外壳的质量为m,弹簧及与弹簧相连的挂钩质量忽略不计.将其放在光滑水平面上,现用两水平拉力F1、F2分别作用在与弹簧相连的挂钩和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关于弹簧秤的示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图2-1-15A.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1B.只有F1<F2时,示数才为F2C.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1D.不论F1、F2关系如何,示数均为F29.(单选)如图2-1-16所示的装置中,小球的质量均相同,弹簧和细线的质量均不计,一切摩擦忽略不计,平衡时各弹簧的弹力分别为F1、F2、F3,其大小关系是().图2-1-16A.F1=F2=F3B.F1=F2<F3C.F1=F3>F2D.F3>F1>F210.(单选)如图2-1-17所示,将一轻质弹簧的一端固定在铁架台上,然后将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竖直放在弹簧一侧,刻度尺的0刻线与弹簧上端对齐,使弹簧下端的指针恰好落在刻度尺上.当弹簧下端挂一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1=3.40 cm,当弹簧下端挂两个50 g的砝码时,指针示数为L2=5.10 cm.g取9.8 m/s2.由此可知().A .弹簧的原长是1.70 cmB .仅由题给数据无法获得弹簧的原长C .弹簧的劲度系数是28 N/mD .由于弹簧的原长未知,无法算出弹簧的劲度系数B 深化训练——提高能力技巧11.(2013·浙江金华十校联考)(单选)如图2-1-18所示,重为10 N 的小球套在与水平面成37°角的硬杆上,现用一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20 N 的力F 拉小球,使小球处于静止状态(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 ).图2-1-18A .小球不一定受摩擦力的作用B .小球受摩擦力的方向一定沿杆向上,大小为6 NC .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下,大小为4.8 ND .杆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杆向上,大小为12 N12.(单选)如图2-1-19所示,一重为120 N 的球固定在弹性杆AB 的上端,今用测力计沿与水平方向成37°角斜向右上方拉球,使杆发生弯曲,此时测力计的示数为100 N ,已知sin 37°=0.6,cos 37°=0.8,则杆AB 对球作用力的大小为( ).图2-1-19A .80 NB .100 NC .110 ND .120 N 13.(单选)如图2-1-20所示,重80 N 的物体A 放在倾角为30°的粗糙斜面上,有一根原长为10 cm ,劲度系数为1 000 N/m 的弹簧,其一端固定在斜面底端,另一端放置物体A 后,弹簧长度缩短为8 cm ,现用一测力计沿斜面向上拉物体,若物体与斜面间最大静摩擦力为25 N ,当弹簧的长度仍为8 cm 时,测力计读数不可能为( ).图2-1-20A .10 NB .20 NC .40 ND .60 N14.(多选)如图2-1-21所示,两根光滑细棒在同一竖直平面内,两棒与水平面成37°角,棒上各穿有一个质量为m 的相同小球,两球用轻质弹簧连接,两小球在图中位置处于静止状态,此时弹簧与水平面平行,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图2-1-21A .弹簧处于拉伸状态B .弹簧处于压缩状态C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4mgD .弹簧的弹力大小为38mg1. 解析力的作用不一定要直接接触.譬如地球与物体之间的万有引力,电荷与电荷之间的作用力,都不需要直接接触,所以B错误;力的作用离不开物体,用脚踢出去的足球,在向前飞行的过程中,球没有受到向前的力来维持它向前运动,C错误;两个物体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没有先后之说,所以D错误.答案 A2. 解析物体是否受重力作用与其运动状态无关,故A错.重力实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方向不一定指向地心(只有在两极或赤道上的物体所受的重力方向才指向地心),故B错.在赤道上,物体所受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之差,而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物体在赤道上受的重力最小,C正确.在弹簧秤和物体都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出的示数才等于物体的重力,若弹簧秤拉着物体加速上升或下降,则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重力,故D错.答案 C3. 解析重力是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地球的作用力,不管物体静止还是运动,也不管物体上升还是下落,一切物体都受重力作用.在“天上”绕地球飞行的人造卫星也要受重力作用,故A、B项错误.地面附近同一物体的重力大小、方向都不会发生改变,重力的大小可由公式G=mg求出,C项错误.重力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有关,与运动状态无关,选项D正确.答案 D4. 解析发生相互作用的物体均要发生形变,故A错;发生形变的物体,为了恢复原状,会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产生弹力的作用,B正确;在最低点,运动员虽然处于瞬间静止状态,但接着运动员要加速上升,故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C错误、D正确.答案BD5. 解析本题考查微小形变的放大法.当力F增大时,两镜面均向里倾斜,使入射角减小,经两次累积,使反射光线的反射角更小,光点P下移;反之,若力F减小,光点P上移.所以,选项B、D正确.答案BD6.解析小车在光滑斜面上自由下滑,则加速度a=g sin θ(θ为斜面的倾角),由牛顿第二定律可知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沿斜面向下,且小球的加速度等于g sin θ,则杆的弹力方向垂直于斜面向上,杆不会发生弯曲,C正确.答案 C7. 解析若小车静止,则小球受力平衡,由于斜面光滑,不受摩擦力,小球受重力、绳子的拉力,重力和拉力都沿竖直方向;如果受斜面的支持力,则没法达到平衡,因此在小车静止时,斜面对小球的支持力一定为零,绳子的拉力等于小球的重力,故A项错误,B项正确.若小车向右匀速运动,小球受重力和绳子拉力两个力的作用;若小车向右做减速运动,则一定受重力和斜面的支持力,可能受绳子的拉力,也可能不受绳子的拉力,故C、D项都不对.答案 B8. 解析弹簧秤的示数决定于作用在秤钩上力的大小,而与作用在与外壳相连的提环上的力无关,故C 正确.答案 C9. 解析第一个图中,以弹簧下面的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二个图中,以悬挂的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三个图中,以任意一小球为研究对象.第一个图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mg和弹簧向上的弹力,二力平衡,F1=mg;后面两个图中,小球受竖直向下的重力和细线的拉力,二力平衡,弹簧的弹力大小均等于细线拉力的大小,则F2=F3=mg,故三图中平衡时弹簧的弹力相等.答案 A10. 解析设弹簧原长为L0,由胡克定律得k(L1-L0)=mg,k(L2-L0)=2mg,解得L0=1.70 cm,k=29N/m,A正确.答案 A11.解析对小球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如图,由共点力平衡可知,f=mg sin 37°=10×0.6 N=6 N,F N=F -mg cos 37°=20 N-8 N=12 N、方向垂直杆向下,故B正确,A、C、D错误.答案 B12.解析球受到重力mg、测力计的弹力F=100 N和杆对其的作用力F N,根据平衡条件可得:F N x=F cos 37°=80 N,F N y=mg-F sin 37°=60 N,所以F N=F2N x+F2N y=100 N,即B正确.答案 B13.解析当物体受到的静摩擦力方向沿斜面向下,且达到最大静摩擦力时,测力计的示数最大,此时F+kΔx=mg sin θ+F f max解得F=45 N,故F不能超过45 N,选D.答案 D14.解析若弹簧处于压缩状态,右侧小球受到竖直向下的重力,水平向右的弹簧弹力和垂直细杆斜向左下方的弹力,小球不可能平衡,所以弹簧处于拉伸状态,对左侧小球受力分析如图所示,由平衡条件知F=mg tan 37°=34mg,则A、C对,B、D错.答案AC第2讲摩擦力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考纲要求Ⅰ)1.滑动摩擦力的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间有相对运动.2.滑动摩擦力的定义滑动摩擦力: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当它们发生相对运动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的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及方向(1)大小:F=μF N(2)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的方向相反.4.动摩擦因数滑动摩擦力大小的计算公式F=μF N中μ为比例常数,称为动摩擦因数,其大小与两个物体的材料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2)滑动摩擦力一定是阻力.()(3)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物体的运动速度无关,与接触面的面积大小也无关.()(4)滑块从向右下方倾斜的逆时针旋转的传送带的顶端以某一初速度沿着传送带滑下时受到的摩擦力沿着传送带向下.()静摩擦力(考纲要求Ⅰ)1.产生条件(1)接触面粗糙(2)接触处有弹力(3)两物体有相对运动趋势(仍保持相对静止)2.定义:两个相互接触且发生形变的粗糙物体,当它们具有相对运动趋势时,就会在接触面上产生阻碍相对运动趋势的力.3.大小和方向(1)大小:0<F≤F m(2)方向:沿两物体的接触面与相对运动趋势的方向相反.判断正误,正确的划“√”,错误的划“×”.(1)静摩擦力一定是阻力,滑动摩擦力不一定是阻力.()(2)运动的物体不可能受到静摩擦力的作用.()(3)用手握紧装满水的瓶子静止提在空中时,手握瓶子的力越大,瓶子受到的摩擦力越大.()(4)静摩擦力的作用效果是阻碍物体间的相对运动趋势.()。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二)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二)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二)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将足球用网兜挂在光滑的墙壁上,设绳对球的拉力为F1,墙壁对球的支持力为F2,当细绳长度变短时()A.F1、F2均不变B.F1、F2均增大C.F1减小,F2增大D.F1、F2均减小2. 质量为m的物体用轻绳AB悬挂于天花板上.用水平向左的力F缓慢拉动绳的中点O,如图所示.用T表示绳OA段拉力的大小,在O点向左移动的过程中()A.F逐渐变大,T逐渐变大B. F逐渐变大,T逐渐变小C.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大D. F逐渐变小,T逐渐变小3. 如图所示,一小球放置在木板与竖直墙面之间.设球对墙面的压力大小为F N1,球对木板的压力大小为F N2.以木板与墙连接点所形成的水平直线为轴,将木板从图示位置开始缓慢地转到水平位置.不计摩擦,在此过程中()A.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增大B.F N1始终减小,F N2始终减小C.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始终减小D.F N1先增大后减小,F N2先减小后增大二、实验探究题。

如图甲所示,用铁架台、弹簧和多个已知质量且质量相等的钩码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弹簧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1)为完成实验,还需要的实验器材有:________.(2)实验中需要测量的物理量有:________.(3)图乙是弹簧弹力F与弹簧伸长量x的F−x图线,由此可求出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图线不过原点的原因是________.(4)为完成该实验,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A.以弹簧伸长量为横坐标,以弹力为纵坐标,描出各组(x,F)对应的点,并用平滑的曲线连接起来;B.记下弹簧不挂钩码时其下端在刻度尺上的刻度l0;C.将铁架台固定于桌子上,并将弹簧的一端系于横梁上,在弹簧附近竖直固定一把刻度尺;D.依次在弹簧下端挂上1个、2个、3个、4个…钩码,并分别记下钩码静止时弹簧下端所对应的刻度,并记录在表格内,然后取下钩码;E.以弹簧伸长量为自变量,写出弹力与弹簧伸长量的关系式.首先尝试写成一次函数,如果不行,则考虑二次函数;F.解释函数表达式中常数的物理意义;G.整理仪器.请将以上步骤按操作的先后顺序排列出来:________.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实验中.(1)某同学使用两条不同的轻质弹簧a和b,得到弹力与弹簧长度的图像如图所示.下列表述正确的是()A.a的原长比b的长B.a的劲度系数比b的大C.a的劲度系数比b的小D.测得的弹力与弹簧的长度成正比(2)为了测量某一弹簧的劲度系数,将该弹簧竖直悬挂起来,在自由端挂上不同质量的钩码.实验测出了钩码质量m与弹簧长度l的相应数据,其对应点已在图上标出.作出m−l的关系图线.弹簧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N/m(结果保留3位有效数字).(3)若悬挂的钩码的质量比所标数值偏小些,则实验测得的弹簧的劲度系数比实际劲度系数偏________.根据要求完成下列小题.(1)某次研究弹簧所受弹力F与弹簧长度L关系实验时,得到如图a所示的F∼L图像,由图像可知:弹簧原长L0=________cm,求得弹簧的劲度系数k=________N/m.(2)按如图b的方式挂上钩码(已知每个钩码重G=1N),使(1)中研究的弹簧压缩,稳定后指针指示如图b,则指针所指刻度尺示数为________cm.由此可推测图b中所挂钩码的个数为________个.为探究“影响弹簧受力形变的因素”,兴趣小组猜想如下:猜想一: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长度有关.猜想二: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受力的大小有关.猜想三:弹簧形变的大小可能与弹簧的材料有关.他们选择了甲、乙、丙3根弹簧作为研究对象.已知弹簧甲和丙是同种金属丝,弹簧乙是另一种金属丝,甲和乙原长均为6厘米,丙原长为9厘米,其他条件均相同.将弹簧的一端固定,另一端用弹簧测力计,以不同大小的力拉,下表是记录的实验数据.(1)分析表中数据可知,在拉力相同的情况下,甲弹簧伸长的长度________(填“大于”或“小于”)乙弹簧伸长的长度.(2)要证实猜想一,需比较________两根弹簧的数据.(3)在弹性限度内,同一弹簧的________与它所受的拉力成正比.(4)若他们要制作精确程度较高的弹簧测力计,可以选用原长更________(填“长”或“短”)的________(填“甲”或“乙”)弹簧.某物理学习小组用如图甲所示装置来研究橡皮筋的劲度系数(遵循胡克定律且实验中橡皮筋始终未超过弹性限度),将一张白纸固定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原长为L0的橡皮筋的上端固定在O点,下端挂一重物.用与白纸平行的水平力(由拉力传感器显示其大小)作用于N点,静止时记录下N点的位置a,请回答:(1)若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大小为F,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ON的长为L,N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橡皮筋的劲度系数为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2)若换用另一个原长相同的橡皮筋,重复上述过程,记录静止时N点的位置b,发现O、a、b三点刚好在同一直线上,其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第二次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示数较大B.两次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示数相同C.第二次所用的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D.第二次所用的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大三、填空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四)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四)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四)一、选择题。

1. 2017年5月13日晚,钻石联赛上海站百米大战中,苏炳添以10秒09的成绩夺冠,成为第一个在钻石联赛百米夺冠的中国人.图甲、乙为他奔跑途中的两个瞬间,其受力可简化成图丙、丁.用f1、f2分别表示他在图甲、乙两瞬间所受到的摩擦力,则关于f1、f2的方向,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f1向后,f2向后B.f1向前,f2向前C.f1向前,f2向后D.f1向后,f2向前2.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地面上,某一时刻长木板A的速度为v1,物块B的速度为v2,v1、v2的方向均向右.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B间不光滑)()A.若是v1=v2,A、B之间无滑动摩擦力B.若是v1>v2,A受到了B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C.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右的滑动摩擦力D.若是v1>v2,B受到了A所施加的向左的滑动摩擦力3. 下列情景中,物体M所受摩擦力f的示意图正确的是()A.物体静止在粗糙的水平面上B.汽车停在斜坡上C.物体贴着坚直墙面自由下落D.瓶子被握在手中处于静止状态4. 如图所示,A、B、C、D四个物体的质量相等,与传送带间的动摩擦因数也相同.A、B、C随传送带一起匀速运动,运动方向如图中箭头所示,将D轻轻地放在正在运动的传送带上.最大静摩擦力等于滑动摩擦力.在D刚开始运动时,下列叙述正确的是()A.A、D受到的摩擦力都不为零B.D受到的摩擦力最大C.B受到的摩擦力大于C受到的摩擦力D.B、C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5.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木块P在质量为M的长木板ab上滑行,长木板放在水平地面上一直处于静止状态.若ab与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1,木块P与长木板ab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2,重力加速度为g,则长木板ab受到地面的摩擦力大小为()A.μ1MgB.μ1(m+M)gC.μ2mgD.μ1Mg+μ2mg6. 如图所示,建筑装修中,工人用质量为m的磨石对斜壁进行打磨,当对磨石加竖直向上、大小为F的推力时,磨石恰好沿斜壁向上匀速运动,已知磨石与斜壁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重力加速度为g,则磨石受到的摩擦力的大小为()A. (F−mg)cosθB. (F−mg)sinθC. μ(F−mg)cosθD. μ(F−mg)7. 如图所示,斜面固定在地面上,倾角为37∘(sin37∘=0.6,cos37∘=0.8).质量为1kg的滑块以初速度v0从斜面底端沿斜面向上滑行(斜面足够长,该滑块与斜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8),则该滑块所受摩擦力F随时间变化的图像是下列选项中的(取初速度v0的方向为正方向,g取10m/s2)()A. B. C. D.8. 一木块放在水平桌面上,在水平方向共受到三个力即F1、F2和摩擦力的作用,木块处于静止状态,如图所示,其中F1=10N,F2=2N,若撤去F1,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为()A.10N,方向向左B.6N,方向向右C.2N,方向向右D.0二、多选题。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2章 相互作用 第5讲 含答案

2020年高考物理一轮复习文档:第2章 相互作用 第5讲 含答案

[研读考纲明方向][重读教材定方法](对应人教版必修1的页码及相关问题)1.P51“重力”一段,为什么不说“地球对物体的吸引力就是重力”?重力指向地心吗?提示:重力是吸引力的一个分力,不总是相等;重力的方向竖直向下,并不一定指向地心。

2.P52图3.1-3、图3.1-4说明什么问题?提示:说明了质量分布均匀物体的重心在它的几何中心上,而质量分布不均匀的物体,重心的位置除了跟物体的形状有关外,还跟物体内质量的分布有关。

3.P55“几种弹力”一段,归纳弹力的方向。

提示:物体与面接触,弹力一定垂直于接触面,绳的弹力沿绳子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杆的弹力不一定沿杆。

4.P57“静摩擦力”一段,只有静止的物体才受静摩擦力吗?静摩擦力的大小有何特点?提示:不是,运动的物体也可能受到静摩擦力;可以变化,大于零小于等于最大摩擦力。

5.P58[说一说]可以用f=μF N计算静摩擦力吗?列举静摩擦力作为动力、阻力的例子。

提示:不能。

比如手握紧杯子上下运动,向上运动时静摩擦力是动力,向下运动时是阻力。

6.P58“滑动摩擦力”一段,滑动摩擦力公式可以写成f=μmg吗?提示:不能,滑动摩擦力的公式为f=μF N,压力F N的大小不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mg。

7.P60[科学漫步]若流体的阻力f=k v,猜想k可能与哪些因素有关?提示:可能与介质、物体的横截面积、物体的形状有关。

8.P61[问题与练习]T3。

提示:35 N;30 N;0.3;20 N。

9.P62[实验]O点的位置有什么特点?图3.4-3中什么线是虚线?什么线是实线?提示:O点位置不变。

分力、合力是实线,其他辅助线是虚线。

10.P64[问题与练习]T1、T4。

提示:T1:合力可能等于10 N,不可能等于5 N、15 N,合力最大值为12 N,最小值为8 N。

T4:(1)√;(2)×;(3)×。

11.P66[说一说]怎样由v1和v2找出变化量Δv?提示: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教案讲义有答案

高考物理复习第二章相互作用教案讲义有答案

基础课1重力弹力摩擦力知识点一、重力1.产生: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与物体的质量成正比,即G=mg。

可用弹簧测力计测量重力。

3.方向:总是竖直向下的。

4.重心:其位置与物体的质量分布和形状有关。

5.重心位置的确定质量分布均匀的规则物体,重心在其几何中心;对于形状不规则或者质量分布不均匀的薄板,重心可用悬挂法确定。

知识点二、形变、弹性、胡克定律1.形变物体在力的作用下形状或体积的变化叫形变。

2.弹性(1)弹性形变:有些物体在形变后撤去作用力能够恢复原状的形变。

(2)弹性限度:当形变超过一定限度时,撤去作用力后,物体不能完全恢复原来的形状,这个限度叫弹性限度。

3.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做弹力。

(2)产生条件:物体相互接触且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作用在物体上使物体发生形变的外力方向相反。

4.胡克定律(1)内容:弹簧发生弹性形变时,弹力的大小F跟弹簧伸长(或缩短)的长度x成正比。

(2)表达式:F=kx。

①k是弹簧的劲度系数,单位为N/m;k的大小由弹簧自身性质决定。

②x是形变量,但不是弹簧形变以后的长度。

知识点三、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1.静摩擦力与滑动摩擦力对比2.动摩擦因数:(1)定义:彼此接触的物体发生相对运动时,摩擦力的大小和压力的比值。

μ=FF N。

(2)决定因素:与接触面的材料和粗糙程度有关。

[思考判断](1)重力的方向总是指向地心。

()(2)重心就是物体所受重力的等效作用点,但重心不一定在物体上。

()(3)物体挂在弹簧秤下,弹簧秤的示数一定等于物体的重力。

()(4)静止在水平面上的物体受到向上的弹力是因为物体发生了形变。

()(5)相互接触的物体间不一定有弹力。

()(6)F=kx中“x”表示弹簧的长度。

()(7)滑动摩擦力的方向一定与物体运动方向相反。

()(8)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反之有弹力作用时,也一定有摩擦力作用。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一)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一)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一)一、实验探究题。

1. 某同学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如图甲所示,其中A为固定橡皮条的图钉,O为橡皮条与细绳的结点,OB和OC为细绳.图乙是在白纸上根据实验结果画出的图.(1)如果没有操作失误,图乙中的F与F′两力中,方向一定沿AO方向的是________.(2)本实验采用的科学方法是()A.理想实验法B.等效替代法C.控制变量法D.建立物理模型法(3)实验时,主要的步骤是:A.在桌上放一块方木板,在方木板上铺一张白纸,用图钉把白纸钉在方木板上;B.用图钉把橡皮条的一端固定在板上的A点,在橡皮条的另一端拴上两条细绳,细绳的另一端系着绳套;C.用两个弹簧测力计分别钩住绳套,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橡皮条伸长,结点到达某一位置O,记录下O点的位置,读出两个弹簧测力计的示数;D.按选好的标度,用铅笔和刻度尺作出两只弹簧测力计的拉力F1和F2的图示,并用平行四边形定则求出合力F;E.只用一只弹簧测力计,通过细绳套拉橡皮条使其伸长,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记下细绳的方向,按同一标度作出这个力F′的图示;F.比较F′和F的大小和方向,看它们是否相同,得出结论.上述步骤中,①有重要遗漏的步骤的序号是________和________;②遗漏的内容分别是________和________.2. 某探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将画有坐标轴(横轴为x轴,纵轴为y轴,最小刻度表示1mm)的纸贴在水平桌面上,如图(a)所示.将橡皮筋的一端Q固定在y轴上的B点(位于图示部分除外),另一端P位于y轴上的A点时,橡皮筋处于原长.(1)用一只测力计将橡皮筋的P端沿y轴从A点拉至坐标原点O,此时拉力F的大小可由测力计读出.测力计的示数如图(b)所示,F的大小为________N.(2)撤去(1)中的拉力,橡皮筋P端回到A点;现使用两个测力计同时拉橡皮筋,再次将P端拉至O点,此时观察到两个拉力分别沿图(a)中两条虚线所示的方向,由测力计的示数读出两个拉力的大小分别为F1=4.2N和F2=5.6N.①用5mm长度的线段表示1N的力,以O为作用点,在图(a)中画出力F1、F2的图示,;然后按平形四边形定则画出它们的合力F合②F合的大小为________N,F合与拉力F的夹角的正切值为________.若F合与拉力F的大小及方向的偏差均在实验所允许的误差范围之内,则该实验验证了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3. 某学生实验小组设计了一个“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在竖直放置的木板上部附近两侧,固定两个力传感器,同一高度放置两个可以移动的定滑轮,两根细绳跨过定滑轮分别与两力传感器连接,在两细绳连接的结点O处下方悬挂钩码,力传感器1,2的示数分别为F1,F2,调节两个定滑轮的位置可以改变两细绳间的夹角,实验中使用若干相同的钩码,每个钩码的质量均为100克,取g=9.8m/s2.(1)关于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实验开始前,需要调节木板使其位于竖直平面内B.每次实验都必须保证结点位于O点C.实验时需要记录钩码数量、两个力传感器的示数和三细绳的方向D.实验时还需要一个力传感器单独测量悬挂于O点钩码的总重力(2)根据某次实验得到的数据,该同学已经按照力的图示的要求画出了F1、F2,请你作图得到F1、F2的合力F(只作图,不求大小),并写出该合力不完全竖直的一种可能原因________.4. 某实验小组用一支弹簧测力计和一个量角器等器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装置,固定在竖直木板上的量角器的直边水平,橡皮筋的一端固定于量角器的圆心O的正上方A处,另一端系绳套1和绳套2.(1)主要实验步骤如下:①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竖直向下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点处,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②弹簧测力计挂在绳套1上,手拉着绳套2,缓慢拉橡皮筋,使橡皮筋的结点到达O处,此时绳套1沿0∘方向,绳套2沿120∘方向,记下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③根据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可得绳套1的拉力大小为F1′=________;④比较________即可初步验证;⑤只改变绳套2的方向,重复上述实验步骤.(2)将绳套1由0∘方向缓慢转动到60∘方向,同时绳套2由120∘方向缓慢转动到180∘方向,此过程中保持橡皮筋的结点在O处不动,保持绳套1和绳套2的夹角120∘不变,关于绳套1的拉力大小的变化,下列结论正确的是________.A.逐渐增大B.先增大后减小C.逐渐减小D.先减小后增大5. 某研究小组做“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所有器材有:方木板一块,白纸,量程为5N的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带两个较长的细绳套),刻度尺,图钉(若干个).(1)具体操作前,同学们提出了如下关于实验操作的建议,其中正确的有()A.橡皮条应和两绳套夹角的角平分线在一条直线上B.重复实验再次进行验证时,结点O的位置可以与前一次不同C.使用测力计时,施力方向应沿测力计轴线;读数时视线应正对测力计刻度D.用两个测力计互成角度拉橡皮条时的拉力必须都小于只用一个测力计时的拉力(2)该小组的同学用同一套器材做了四次实验,白纸上留下的标注信息有结点位置O、力的标度、分力和合力的大小及表示力的作用线的点,如下图所示.其中对于提高实验精度最有利的是()A. B.C. D.6. 请完成“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的相关内容.如图甲所示,在铺有白纸的水平木板上,橡皮条一端固定在A点,另一端拴两个细绳套.(1)如图乙所示,用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伸长到某位置并记为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1和F2及________.(2)如图丙所示,用一个弹簧测力计拉橡皮条,使绳与橡皮条的结点拉到O点,记下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__________N和细绳的方向.(3)如图丁所示,已按一定比例作出了F1、F2和F的图示,请用作图法作出F1和F2的合力(4)合力与F大小相等,方向略有偏差,如果此偏差仅由F1引起,则原因是F1的大小比真实值偏________、F1与F2的夹角比真实夹角偏________.(填“大”或“小”)7. 某课外兴趣小组用如图甲所示的装置进行“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实验,实验中使用的每个砝码质量均相同.先用两组砝码(一组4个砝码,一组3个砝码)拉弹簧使之伸长至某个位置O′,并记录;然后再用一根细线牵引一组砝码拉弹簧.(1)本实验采用的物理方法是________法,完成该实验最关键的步骤是________.(2)某同学在坐标纸上画出了如图乙所示的两个已知力F1和F2,图中小正方形的边长表示3N,则两力的合力F=________N,F1与F的夹角为θ=________.(3)当再用一根细线牵引一组砝码拉弹簧时,所需的砝码一定不会超过________个.参考答案与试题解析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一)一、实验探究题。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五)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五)有答案

人教版物理必修1第二章:相互作用(五)一、选择题。

1. 如图所示,两辆车正以相同的速度做匀速运动,根据图中所给信息和所学知识你可以得出的结论是()A.物体各部分都受重力作用,但可以认为物体各部分所受重力集中于一点B.重力的方向总是垂直向下的C.物体重心的位置与物体形状和质量分布无关D.力是使物体运动的原因2. 在日常生活及各项体育运动中,有弹力出现的情况比较普遍,如图所示的情况就是一个实例.当运动员踩压跳板使跳板弯曲到最低点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跳板发生形变,运动员的脚没有发生形变B.运动员受到的支持力是运动员的脚发生形变而产生的C.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和运动员的重力等大D.此时跳板对运动员的支持力大于运动员的重力3. 如图所示,木箱放在传送装置的水平台阶上,在木箱随台阶向上做匀速直线运动的过程中,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木箱受到的合外力不为零B.木箱受到的支持力大于重力C.台阶对木箱没有摩擦力作用D.台阶对木箱的作用力方向斜向上4. 如图所示,在光滑的水平杆上穿有两个重力均为2N的球A、B,在两球之间夹一弹簧,弹簧的劲度系数为10N/m,用两条等长的线将球C与A、B相连,此时弹簧被压缩了10cm,两条线的夹角为60∘,则()A.弹簧弹力大小为0.5NB.细线拉力大小为2NC.C球的重力为√3ND.杆对A球的支持力为(4+2√3)N5. 如图,一木块在垂直于倾斜天花板平面方向的推力F作用下处于静止状态,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天花板与木块间的弹力可能为零B.天花板对木块的摩擦力可能为零C.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增大D.推力F逐渐增大的过程中,木块受天花板的摩擦力不变6. 如图所示,质量为2kg的物体与水平地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0.2,水平地面足够大.t=0时,物体以2m/s的初速度向右运动,同时对物体施加一个水平向左的大小恒为2N的拉力F,取向右为正方向,g=10m/s2,则在t=0之后()A.物体所受摩擦力不会变化B.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变为+2NC.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变为−2ND.物体所受摩擦力会由+4N变为+2N7. 如图所示,质量为m的小球套在竖直固定的光滑圆环上.轻绳一端固定在圆环的最高点A,另一端与小球相连.小球静止时位于环上的B点,此时轻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60∘,则轻绳对小球的拉力大小为()mgA.2mgB.√3mgC.mgD.√328. 如图所示,每个钩码重1.0N,弹簧测力计自身重量、绳子质量和摩擦不计,弹簧伸长了5cm(在弹簧的弹性限度内),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1.0NB.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5.0NC.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40.0N/mD.不挂重物时,该弹簧的劲度系数为09. 如图所示,质量为10kg的物体A拴在一个被水平拉伸的弹簧一端,弹簧的拉力为5N 时,物体A处于静止状态.若小车以1m/s2的加速度向右运动,则(g=10m/s2)()A.物体A相对小车向右运动B.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减小C.物体A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D.物体A受到的弹簧的拉力增大10. 如图,两个倾角相同的斜面体甲、乙静止在粗糙水平面上,质量为m的物块分别在竖直向下和沿斜面向下的外力F作用下沿斜面匀速下滑,整个过程斜面体始终静止,则()A.甲受地面向左的摩擦力B.乙受地面的摩擦力为零C.甲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小于乙与m间的动摩擦因数D.乙对m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11. 如图,一质量为m的正方体物块置于风洞内的水平面上,其一面与风速垂直,当风速为v0时刚好能推动该物块.已知风对物块的推力F∝Sv2,其中v为风速、S为物块迎风面积.当风速变为2v0时,刚好能推动用同一材料做成的另一正方体物块,则该物块的质量为()A.4mB.8mC.32mD.64m二、多选题。

课标通用2019高考物理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份含答案)(4)最新版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课标通用2019高考物理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份含答案)(4)最新版 精品优选公开课件

运动,则 Fcos 60°=μ(mg-Fsin 60°),联立解得 μ= 33,
A、B、D 项错误,C 项正确。
答案:C
3.[多选]如图甲所示,两物体 A、B 叠放在光滑水平面上,对
物体 A 施加一水平变力 F,F-t 关系图像如图乙所示,两物
体在力 F 作用下由静止开始运动,且始终相对静止,规定水
[集训冲关] 1.(2018·洛阳检测)如图所示,有一重力不计的方形
容器,被水平力 F 压在竖直的墙面上处于静止 状态,现缓慢地向容器内注水,直到注满为止,
此过程中容器始终保持静止,则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断增大 B.容器受到的摩擦力不变 C.水平力 F 必须逐渐增大 D.容器受到的合力逐渐增大 解析:因注水过程中容器始终静止,故容器受到的合力始终为 零,D 错误;由平衡条件可得,墙对容器的静摩擦力 Ff=m 总 g, 随 m 总的增大而增大,A 正确,B 错误;只要 m 总 g≤μF,不增 大水平力 F 也可使容器静止不动,C 错误。 答案:A
(4)接触处有摩擦力作用时一定有弹力作用。
(√ )
(5)接触处的摩擦力一定与弹力方向垂直。
(√ )
(6)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 × )
(7)两物体接触处的弹力增大时,接触面间的静摩擦力大小
可能不变。
(√ )
规律结论·记一记
1.区分物体间存在静摩擦力还是滑动摩擦力,要看物体 间是有相对运动趋势还是有相对运动。
(2)一般静摩擦力的计算 ①物体处于平衡状态(静止或匀速直线运动),利用力的 平衡条件来计算其大小。 ②物体有加速度时,根据牛顿第二定律进行分析。例如, 水平匀速转动的圆盘上物块靠静摩擦力提供向心力产生向 心加速度,若除静摩擦力外,物体还受其他力,则 F 合=ma, 先求合力再求静摩擦力。

课标通用2019高考物理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份含答案)(2)物理课件PPT

课标通用2019高考物理复习第2章相互作用(6份含答案)(2)物理课件PPT
2.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F 与橡皮筋的弹力并不相 等,仅为橡皮筋弹力在水 平方向的分力。
创新角度
实验过程 创新
实验装置图 (2014·全国卷Ⅱ)
创新解读
1.利用固定在弹簧上的7个指 针,探究弹簧的劲度系数 k与弹簧长度的关系。
2.利用“化曲为直”的思 想,将探究劲度系数k与 弹簧圈数的关系,转化为 探究。1k与n的关系。
4.在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时,某同学先按图
1 所示对弹簧甲进行探究,然后把等长的弹簧乙 (直径小于甲)套在弹簧甲内,两弹簧悬挂在同一
点按图 2 所示进行探究。在弹性限度内,将质量
m=50 g 的钩码逐个挂在弹簧下端,测得图 1、
图 2 中弹簧的长度 L1、L2 如下表所示。
钩码个数 1
2
3
L1/cm L2/cm
1 3
×[(30.29-29.97)+(29.97-29.65)
+(29.65-29.33)]cm=0.32 cm。根据胡克定律知弹簧甲、乙合并
后的劲度系数k=
ΔF Δx2

0.49 N 0.32 cm
≈153
N/m。根据k并=k甲+k乙,可
计算出弹簧乙的劲度系数k乙=153 N/m-49 N/m=104 N/m。
(1)若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大小为F,用刻度尺测量橡皮筋 ON的长为L及N点与O点的水平距离为x,则橡皮筋的劲度系 数为__________________(用所测物理量表示)。 (2)若换用另一个原长相同的橡皮筋,重复上述过程,记录静 止时N点的位置b,发现O、a、b三点刚好在同一直线上,其 位置如图乙所示,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__________。 A.第二次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示数较大 B.两次拉力传感器显示的拉力示数相同 C.第二次所用的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小 D.第二次所用的橡皮筋的劲度系数大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2章 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2章  核心素养提升含答案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二章相互作用第二章核心素养提升[科学思维提炼]1.假设法:分析弹力、摩擦力的有无及方向。

2.等效思想:重心的理解,力的合成与分解,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的实验。

3.整体法与隔离法:受力分析。

分析几个物体组成的系统间的内力时用隔离法,分析系统所受外力时用整体法。

4.数学方法的应用:平行四边形法、矢量三角形法、相似三角形法、辅助圆法、正弦定理法、三角函数的应用等。

5.模型建构与理想化模型轻杆、轻绳和轻弹簧的模型问题:轻杆轻绳轻弹簧模型图示模型特点形变特点只能发生微小形变柔软,只能发生微小形变,各处张力大小相等既可伸长,也可压缩,各处弹力大小相等弹力方向特点不一定沿杆,固定杆中可以是任意方向只能沿绳,指向绳收缩的方向沿弹簧轴线,与形变方向相反作用效果特点可以提供拉力、支持力只能提供拉力可以提供拉力、支持力弹力突变特点可以发生突变可以发生突变一般不能发生突变解决三种模型问题时应注意的事项:(1)轻杆、轻绳、轻弹簧都是忽略质量的理想化模型。

(2)分析轻杆上的弹力时必须结合物体的运动状态。

(3)讨论轻弹簧上的弹力时应明确弹簧处于伸长还是压缩状态。

[素养提升集训]一、选择题(本题共8小题)1.(鲁科版必修第一册·第3章第3节[节练习]T4改编)如图所示,手握一个水瓶,处于倾斜静止状态,以下说法正确的是()A.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手和瓶之间动摩擦因数变小B.增大手的握力,瓶更难下滑,是因为瓶受的摩擦力增大C.保持瓶静止时的倾斜程度不变,增大握力,手对瓶的摩擦力不变D.手握瓶竖直静止时与倾斜静止时,瓶受到的摩擦力大小相等答案 C解析设水瓶的质量为m,手握瓶倾斜静止时,瓶身与水平方向夹角为θ,根据平衡条件,有f=mg sinθ,而手握瓶竖直静止时,f′=mg,则f≠f′,故D错误;松手时瓶容易滑下,是因为松手时手对瓶的压力减小,手和瓶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减小,手与瓶间的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没有变化,故动摩擦因数不变,A错误;增大手的握力,手与瓶之间的弹力增大,从而增大了最大静摩擦力,静摩擦力大小仍为f=mg sinθ,并没有变化,B错误,C正确。

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二章相互作用第讲Word版含答案

高考物理全国通用大一轮复习讲义文档第二章相互作用第讲Word版含答案

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一、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与一个力的作用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那几个力叫做这一个力的分力.(2)关系: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2.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分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如图1甲,F1、F2为分力,F 为合力.图1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的首尾顺次连接起来,第一个矢量的首到第二个矢量的尾的有向线段为合矢量.如图乙,F1、F2为分力,F为合力.[深度思考]判断下列说法是否正确.(1)两个力的合力一定大于任一个分力.(×)(2)合力与分力是等效替代关系,因此受力分析时不能重复分析.(√)(3)1 N和2 N的合力一定等于3 N.(×)(4)合力可能大于每一个分力,也可能小于每一个分力,还可能大于一个分力而小于另一个分力.(√)二、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力的分力的过程.力的分解是力的合成的逆运算.2.遵循的原则(1)平行四边形定则.(2)三角形定则.3.分解方法(1)效果分解法.如图2所示,物体的重力G的两个作用效果,一是使物体沿斜面下滑,二是使物体压紧斜面,这两个分力与合力间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其大小分别为G1=G sin θ,G2=G cos θ.图2(2)正交分解法.三、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物理量,叠加时遵循平行四边形定则,如速度、力等.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物理量,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如路程、速率等.1.下列各组物理量中全部是矢量的是()A.位移、速度、加速度、力B.位移、时间、速度、路程C.力、位移、速率、加速度D.速度、加速度、力、路程答案 A2.(多选)关于几个力及其合力,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合力的作用效果跟原来几个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B.合力与原来那几个力同时作用在物体上C.合力的作用可以替代原来那几个力的作用D.求几个力的合力遵守平行四边形定则答案ACD3.(粤教版必修1P66第2题)两个大小相等的共点力F1和F2,当它们的夹角为90°时,合力大小为F,它们的夹角变为120°时,合力的大小为()A.2FB.22FC.2FD.32F 答案 B4.两个共点力F 1与F 2的合力大小为6 N ,则F 1与F 2的大小可能是( ) A.F 1=2 N ,F 2=9 N B.F 1=4 N ,F 2=8 N C.F 1=1 N ,F 2=8 N D.F 1=2 N ,F 2=1 N答案 B5.(人教版必修1P64第4题改编)(多选)两个力F 1和F 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 1和F 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 就越大B.合力F 总比分力F 1和F 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如果夹角θ不变,F 1大小不变,只要F 2增大,合力F 就必然增大D.合力F 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 1和F 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答案 ACD命题一 共点力的合成 1.合力的大小范围(1)两个共点力的合成:|F 1-F 2|≤F 合≤F 1+F 2,即两个力大小不变时,其合力随夹角的增大而减小,当两力反向时,合力最小;当两力同向时,合力最大. (2)三个共点力的合成.①最大值:三个力共线且同向时,其合力最大,为F 1+F 2+F 3.②最小值:任取两个力,求出其合力的范围,如果第三个力在这个范围之内,则三个力的合力的最小值为零,如果第三个力不在这个范围内,则合力的最小值为最大的一个力减去另外两个较小的力的大小之和. 2.共点力合成的方法 (1)作图法. (2)计算法.3.几种特殊情况的共点力的合成例1 (多选)一物体静止于水平桌面上,两者之间的最大静摩擦力为5 N ,现将水平面内三个力同时作用于物体的同一点,三个力的大小分别为2 N 、2 N 、3 N.下列关于物体的受力情况和运动情况判断正确的是( ) A.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2 NB.物体所受静摩擦力可能为4 NC.物体可能仍保持静止D.物体一定被拉动①静止于水平桌面上;②最大静摩擦力为5 N.答案 ABC解析 两个2 N 力的合力范围为0~4 N ,然后与3 N 的力合成,则三力的合力范围为0~7 N ,由于最大静摩擦力为5 N ,因此可判定A 、B 、C 正确,D 错误.1.小娟、小明两人共提一桶水匀速前行,如图3所示,已知两人手臂上的拉力大小相等且为F ,两个手臂间的夹角为θ,水和水桶的总重力为G ,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图3A.当θ为120°时,F =G2B.不管θ为何值,F =G2C.当θ=0°时,F =G2D.θ越大时F 越小答案 C解析 设小娟、小明的手臂对水桶的拉力大小为F ,由题意知小娟、小明的手臂夹角为θ角,根据对称性可知,两人对水桶的拉力大小相等,则根据平衡条件得:2F cos θ2=G ,解得F=G 2cos θ2,当θ=0°时,cosθ2值最大,此时F=12G,即为最小,当θ为60°时,F=33G,当θ为120°时,F=G,即θ越大,F越大,故C正确,A、B、D错误.2.如图4所示,体操吊环运动有一个高难度的动作就是先双手撑住吊环(图甲),然后身体下移,双臂缓慢张开到图乙位置,则在此过程中,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F T(两个拉力大小相等)及它们的合力F的大小变化情况为()图4A.F T减小,F不变B.F T增大,F不变C.F T增大,F减小D.F T增大,F增大答案 B解析吊环的两根绳的拉力的合力与运动员重力大小相等,即两绳拉力的合力F不变.在合力不变的情况下,两分力之间夹角越大,分力就越大,由甲图到乙图的过程是两分力间夹角增大的过程,所以F T增大,选项B正确.3.水平横梁一端插在墙壁内,另一端装小滑轮且一轻绳的一端C固定于墙壁上,另一端跨过滑轮后悬挂一质量m=10 kg的重物,∠CBA=30°.如图5所示,则滑轮受到绳子的作用力为(g取10 m/s2)()图5A.50 NB.50 3 NC.100 ND.100 3 N答案 C命题点二力分解的两种常用方法1.效果分解法按力的作用效果分解(思路图)2.正交分解法(1)定义:将已知力按互相垂直的两个方向进行分解的方法.(2)建立坐标轴的原则:一般选共点力的作用点为原点,在静力学中,以少分解力和容易分解力为原则(使尽量多的力分布在坐标轴上);在动力学中,往往以加速度方向和垂直加速度方向为坐标轴建立坐标系.(3)方法:物体受到多个力F 1、F 2、F 3、…作用,求合力F 时,可把各力向相互垂直的x 轴、y 轴分解.x 轴上的合力F x =F x 1+F x 2+F x 3+… y 轴上的合力F y =F y 1+F y 2+F y 3+…合力大小F =F 2x +F 2y合力方向:与x 轴夹角为θ,则tan θ=F y F x.例2 如图6所示,墙上有两个钉子a 和b ,它们的连线与水平方向的夹角为45°,两者的高度差为l .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一端固定于a 点,另一端跨过光滑钉子b 悬挂一质量为m 1的重物.在绳上距a 端l2的c 点有一固定绳圈.若绳圈上悬挂质量为m 2的钩码,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则重物和钩码的质量比m 1m 2为( )图6A. 5B.2C.52D. 2①一条不可伸长的轻质细绳;②平衡后绳的ac 段正好水平.答案 C解析 解法一(力的效果分解法):钩码的拉力F 等于钩码重力m 2g ,将F 沿ac 和bc 方向分解,两个分力分别为F a 、F b ,如图甲所示,其中F b =m 1g ,由几何关系可得cos θ=F F b =m 2g m 1g,又由几何关系得cos θ=ll 2+(l 2)2,联立解得m 1m 2=52.解法二(正交分解法):绳圈受到F a 、F b 、F 三个力作用,如图乙所示,将F b 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正交分解,由竖直方向受力平衡得m 1g cos θ=m 2g ;由几何关系得cos θ=ll 2+(l2)2,联立解得m 1m 2=52.4.已知两个共点力的合力为50 N ,分力F 1的方向与合力F 的方向成30°角,分力F 2的大小为30 N.则( ) A.F 1的大小是唯一的 B.F 2的方向是唯一的 C.F 2有两个可能的方向 D.F 2可取任意方向答案 C解析 由F 1、F 2和F 的矢量三角形图可以看出:因F 2=30 N >F 20=25 N 且F 2<F ,所以F 1的大小有两个,即F 1′和F 1″,F 2的方向有两个,即F 2′的方向和F 2″的方向,故选项A 、B 、D 错误,选项C 正确.5.如图7所示,两轻弹簧a 、b 悬挂一小铁球处于平衡状态,a 弹簧与竖直方向成30°角,b 弹簧水平,a 、b 的劲度系数分别为k 1、k 2,则a 、b 两弹簧的伸长量x 1与x 2之比为( )图7A.2k 2k 1B.k 2k 1C.k 1k 2D.k 22k 1答案 A解析 如图所示,将弹簧a 的弹力沿水平和竖直方向分解,则F T a cos 30°=mg ,F T a sin 30°=F T b ,结合胡克定律可求得a 、b 两弹簧的伸长量之比为2k 2k 1,A 正确.6.如图8所示,B 和C 两个小球均重为G ,用轻绳悬挂而分别静止于图示位置上,试求:图8(1)AB 和CD 两根细绳的拉力分别为多大? (2)绳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θ是多少? 答案 (1)3G G (2)60°解析 (1)对整体受力分析,正交分解得F AB cos 30°+F CD cos 60°=2G ,F AB sin 30°=F CD sin 60° 联立解得F AB =3G ,F CD =G (2)对C 球受力分析,同理得 F BC cos θ+F CD cos 60°=G F BC sin θ=F CD sin 60°, 联立解得θ=60°.命题点三 合成与分解方法的实例分析例3 刀、斧、凿等切削工具的刃部叫做劈,如图9是斧头劈木柴的示意图.劈的纵截面是一个等腰三角形,使用劈的时候,垂直劈背加一个力F ,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把木柴劈开.设劈背的宽度为d ,劈的侧面长为l ,不计斧头的自身重力,则劈的侧面推压木柴的力约为( )图9A.d l FB.l d FC.l 2d FD.d 2lF这个力产生两个作用效果,使劈的两个侧面推压木柴.答案 B解析 斧头劈木柴时,设两侧面推压木柴的力分别为F 1、F 2且F 1=F 2,利用几何三角形与力的三角形相似有 d F =l F 1,得推压木柴的力F 1=F 2=ldF ,所以B 正确,A 、C 、D 错误.7.(多选)生活中拉链在很多衣服上得到应用,图10是衣服上拉链的一部分,当我们把拉链拉开的时候,拉头与拉链接触处呈三角形,使很难直接分开的拉链很容易地拉开,关于其中的物理原理,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图10A.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增大了拉拉链的拉力B.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将拉力分解为两个较大的分力C.拉开拉链的时候,三角形的物体将拉力分解为方向不同的两个分力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答案 BC解析 拉头与拉链的接触处呈三角形,拉力分解为两个分力,如图所示,分力的大小大于拉力,且两分力的方向不相同,所以选项B 、C 正确,A 、D 错误.8.(多选)如图11所示,在夜光风筝比赛现场,某段时间内某小赛手和风筝均保持静止状态,此时风筝平面与水平面夹角为30°,风筝的质量为m=1 kg,轻质细线中的张力为F T=10 N,该同学的质量为M=29 kg,则以下说法正确的是(风对风筝的作用力认为与风筝平面垂直,g取10 m/s2)()图11A.风对风筝的作用力为10 3 NB.细线与水平面的夹角为30°C.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左D.人对地面的压力大小等于人和风筝整体的重力,即300 N答案AB解析对风筝进行受力分析如图所示,将所有的力沿风筝和垂直于风筝进行正交分解,则F T cos θ=mg cos 60°,F T sin θ+mg sin 60°=F,解得θ=60°,F=10 3 N,细线与风筝成60°角,也就是与水平成30°角,A、B正确;将风筝和人视为一个整体,由于受风力向右上方,因此地面对人的摩擦力水平向左,根据牛顿第三定律,人对地面的摩擦力水平向右,C错误;由于细线对人有向上的拉力,因此人对地面的压力小于人的重力290 N,D错误.摩擦与自锁现象1.力学中有一类现象,当物体的某一物理量满足一定条件时,无论施以多大的力都不可能让它与另一个物体之间发生相对运动,物理上称这种现象为“自锁”.生活中存在大量的自锁现象,例如维修汽车时所用的千斤顶就是根据自锁原理设计的.2.摩擦自锁现象是指当主动力合力的作用线位于摩擦角以内时,无论主动力合力多大,约束力都可与之平衡.摩擦自锁在生活中也大量的存在,并起着相当大的作用.3.最大静摩擦力F fm与接触面的正压力F N之间的数量关系为F fm=μF N.其中,静摩擦系数μ取决于相互接触的两物体表面的材料性质及表面状况.如图12,质量为m的物块静止于斜面上,逐渐增大斜面的倾角θ,直到θ等于某特定值φ时,物块达到“欲动未动”的临界状态,此时的摩擦力为最大静摩擦力,物块m的平衡方程为F N-G cos φ=0,F fm-G sin φ=0.又F fm=μF N,解得μ=tan φ,φ称为摩擦角,只与静摩擦系数μ有关.显然,当θ≤φ时,物块保持静止.此时如果在物块上施加竖直方向的压力F,不管F有多大,物块都不会下滑.我们称θ≤φ为物块的自锁条件.这一特性广泛应用于工农业生产和日常生活中.图12典例拖把是由拖杆和拖把头构成的擦地工具(如图13).设拖把头的质量为m,拖杆质量可忽略;拖把头与地板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常数μ,重力加速度为g.某同学用该拖把在水平地板上拖地时,沿拖杆方向推拖把,拖杆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图13(1)若拖把头在地板上匀速移动,求推拖把的力的大小.(2)设能使该拖把在地板上从静止刚好开始运动的水平推力与此时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的比值为λ.已知存在一临界角θ0,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有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求这一临界角的正切tan θ0.答案(1)μsin θ-μcos θmg(2)tan θ0=λ解析(1)设该同学沿拖杆方向用大小为F的力推拖把.将推拖把的力沿竖直和水平方向分解,根据平衡条件有F cos θ+mg=F N ①F sin θ=F f ②式中F N和F f分别为地板对拖把的正压力和摩擦力.所以F f =μF N③ 联立①②③式得F =μsin θ-μcos θmg④(2)若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不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有F sin θ≤λF N⑤这时,①式仍成立.联立①⑤式得 sin θ-λcos θ≤λmgF⑥现求解使⑥式成立的θ角的取值范围.注意到⑥式右边总是大于零,且当F 无限大时极限值为零,有 sin θ-λcos θ≤0⑦使⑦式成立的θ角满足θ≤θ0,这里θ0是题中所定义的临界角,即当θ≤θ0时,不管沿拖杆方向用多大的力都推不动拖把.故临界角的正切为tan θ0=λ.易错诊断 本题的易错点在于不理解题目中“若θ≤θ0,则不管沿拖杆方向的推力多大,都不可能使拖把从静止开始运动“的含义,分析不出临界条件而出错.拖把无法从静止开始运动应满足F sin θ≤λF N .题组1 力的合成1.三个共点力大小分别是F 1、F 2、F 3,关于它们合力F 的大小,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F 大小的取值范围一定是0≤F ≤F 1+F 2+F 3 B.F 至少比F 1、F 2、F 3中的某一个大C.若F 1∶F 2∶F 3=3∶6∶8,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D.若F 1∶F 2∶F 3=3∶6∶2,只要适当调整它们之间的夹角,一定能使合力为零 答案 C解析 三个大小分别是F 1、F 2、F 3的共点力合成后的最大值一定等于 F 1+F 2+F 3,但最小值不一定等于零,只有当某一个力的大小在另外两个力的大小的和与差之间时,这三个力的合力才可能为零,A 、B 、D 错误,C 正确.2.(多选)如图1所示,一个大人拉着载有两个小孩的小车(其拉杆可自由转动)沿水平地面匀速前进,则对小孩和车,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图1A.拉力的水平分力等于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B.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大小等于重力的大小C.拉力与摩擦力的合力方向竖直向上D.小孩和车所受的合力为零 答案 CD3.如图2所示,用滑轮将质量为m 1、m 2的两物体悬挂起来,忽略滑轮和绳的重力及一切摩擦,使得0°<θ<180°,整个系统处于平衡状态,关于m 1、m 2的大小关系不可能的是( )图2A.m 1必大于m 2B.m 1必大于m 22C.m 1可能等于m 2D.m 1可能大于m 2答案 A4.(多选)已知力F ,且它的一个分力F 1跟F 成30°角,大小未知,另一个分力F 2的大小为33F ,方向未知,则F 1的大小可能是( ) A.3F 3 B.3F 2 C.23F3D.3F 答案 AC解析 根据题意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因为33F >F2,从图上可以看出,F 1有两个解,由直角三角形OAD 可知:F OA =F 2-(F 2)2=32F .由直角三角形ABD 得:F BA =F 22-(F 2)2=36F .由图的对称性可知:F AC =F BA =36F ,则分力F 1=32F -36F =33F ;F 1′=32F +36F =233F .5.如图3所示,光滑斜面的倾角为30°,轻绳通过两个滑轮与A 相连,轻绳的另一端固定于天花板上,不计轻绳与滑轮的摩擦.物块A 的质量为m ,不计滑轮的质量,挂上物块B 后,当动滑轮两边轻绳的夹角为90°时,A 、B 恰能保持静止,则物块B 的质量为( )图3A.22m B.2m C.m D.2m 答案 A解析 先以A 为研究对象,由A 物块受力及平衡条件可得绳中张力F T =mg sin 30°.再以动滑轮为研究对象,分析其受力并由平衡条件有m B g =2F T ,解得m B =22m ,A 正确. 6.用三根轻绳将质量为m 的物块悬挂在空中,如图4所示.已知ac 和bc 与竖直方向的夹角分别为30°和60°,则ac 绳和bc 绳中的拉力大小分别为( )图4A.32mg ,12mg B.12mg ,32mg C.34mg ,12mg D.12mg ,34mg 答案 A解析 接点c 受力分析如图,对F a 和F c 合成,合力为F ,F =mg ,所以F a =mg cos 30°=32mgF c =mg sin 30°=12mg .题组2力的分解7.减速带是交叉路口常见的一种交通设施,车辆驶过减速带时要减速,以保障行人的安全.当汽车前轮刚爬上减速带时,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为F,下图中弹力F画法正确且分解合理的是()答案 B解析减速带对车轮的弹力方向垂直车轮和减速带的接触面,指向受力物体,故A、C错误;按照力的作用效果分解,将F可以分解为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水平方向的分力产生的效果减慢汽车的速度,竖直方向的分力产生向上运动的作用效果,故B正确,D错误.8.(多选)一件行李重为G,被绳OA和OB吊在空中,OA绳和OB绳的拉力分别为F1、F2,如图5所示,则()图5A.F1、F2的合力是GB.F1、F2的合力是FC.行李对绳OA的拉力方向与F1方向相反、大小相等D.行李受到重力G、OA绳的拉力F1、OB绳的拉力F2,还有F共四个力作用答案BC解析合力与分力具有等效替代的关系.所谓等效是指力F的作用效果与其分力F1、F2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F1和F2的合力的作用效果是把行李提起来,而G的作用效果是使行李下落,另外产生的原因(即性质)也不相同,故A错误;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和F的作用效果相同,故B正确;行李对绳OA的拉力与绳OA拉行李的力F1是相互作用力,等大反向,不是一个力,故C正确;合力F是为研究问题方便而假想出来的力,实际上不存在,应与实际受力区别开来,故D错误.9.如图6所示,一个重为G的吊椅用轻绳AO、BO固定,绳AO、BO相互垂直,α>β,且两绳中的拉力分别为F A、F B,物体受到的重力为G,则()图6A.F A一定大于GB.F A一定大于F BC.F A一定小于F BD.F A与F B大小之和一定等于G答案 B10.如图7所示,质量为m的物体放在水平桌面上,在与水平方向成θ角的拉力F作用下加速往前运动,已知物体与桌面间的动摩擦因数为μ,则下列判断正确的是()图7A.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F cos θB.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为μmgC.物体对地面的压力为mgD.物体受到地面的支持力为mg-F sin θ答案 D11.如图8所示,一质量为m的沙袋用不可伸长的轻绳悬挂在支架上,一练功队员用垂直于绳的力将沙袋缓慢拉起使绳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30°.且绳绷紧,则练功队员对沙袋施加的作用力大小为()图8A.mg 2B.32mgC.33mg D.3mg 答案 A解析 建立如图所示直角坐标系,对沙袋进行受力分析.由平衡条件有: F cos 30°-F T sin 30°=0,F T cos 30°+F sin 30°-mg =0,联立可解得:F =mg 2,故选A.12.如图9所示,一物块置于水平地面上,当用与水平方向成60°角的力F 1拉物块时,物块做匀速直线运动;当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的力F 2推物块时,物块仍做匀速直线运动.若F 1和F 2的大小相等,则物块与地面之间的动摩擦因数为( )图9A.3-1B.2- 3C.32-12D.1-32答案 B解析 当用F 1拉物块时,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力特点知 F 1cos 60°=μF N1 ① F N1+F 1sin 60°=mg②当用F 2推物块时,由匀速直线运动的受力特点知 F 2cos 30°=μF N2 ③ mg +F 2sin 30°=F N2④又由题意知F1=F2 ⑤解①②③④⑤得μ=2- 3.13.如图10所示,光滑固定斜面上有一个质量为10 kg的小球被轻绳拴住悬挂在天花板上,已知绳子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45°,斜面倾角30°,整个装置处于静止状态,g取10 m/s2;求:图10(1)绳中拉力的大小和斜面对小球支持力的大小;(2)若另外用一个外力拉小球,能够把小球拉离斜面,求最小拉力的大小.答案(1)51.8 N73.2 N(2)70.7 N解析(1)如图,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建立直角坐标系,对小球受力分析,把不在坐标轴上的力沿轴分解.则:水平方向上:F T sin 45°-F N sin 30°=0竖直方向上:F T cos 45°+F N cos 30°-mg=0由以上两式得F N≈73.2 N,F T≈51.8 N(2)外力方向与绳子垂直时,拉力最小.拉力的最小值为F m=mg sin 45°代入数据,解得F m≈70.7 N.。

2020版物理新高考(人教通用)复习讲义: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

2020版物理新高考(人教通用)复习讲义:第二章 相互作用 第2讲 Word版含答案

Evaluation Only. Created with Aspose.Words. Copyright 2003-2016 Aspose Pty Ltd.第2讲力的合成与分解知识排查力的合成1.合力与分力(1)定义:如果一个力产生的效果跟几个共点力共同作用产生的效果相同,这一个力就叫做那几个力的合力,原来那几个力叫做分力。

(2)关系:合力和分力是等效替代的关系。

2.共点力作用在物体的同一点,或作用线的延长线交于一点的力。

如下图1所示均是共点力。

图13.力的合成(1)定义:求几个力的合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①平行四边形定则:求两个互成角度的共点力的合力,可以用表示这两个力的线段为邻边作平行四边形,这两个邻边之间的对角线就表示合力的大小和方向。

如图2甲所示。

②三角形定则:把两个矢量首尾相接,从而求出合矢量的方法。

如图2 乙所示。

图2力的分解1.定义:求一个已知力的分力的过程。

2.运算法则:平行四边形定则或三角形定则。

3.分解方法:①按力产生的效果分解;②正交分解。

如图3将结点O受力进行分解。

图3矢量和标量1.矢量:既有大小又有方向的量,相加时遵从平行四边形定则。

2.标量:只有大小没有方向的量,求和时按代数法则相加。

小题速练1.思考判断(1)两个分力大小一定时,两分力方向间的夹角θ越大,合力越小。

( )(2)合力一定时,两等大分力间的夹角θ越大,两分力越大。

( )(3)力的分解必须按效果进行分解。

( )(4)位移、速度、加速度、力和时间都是矢量。

( )答案(1)√(2)√(3)×(4)×2.(多选)[人教版必修1·P64·T4改编]两个力F1和F2间的夹角为θ,两力的合力为F。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A.若F1和F2大小不变,θ角越小,合力F就越大B.合力F总比分力F1和F2中的任何一个力都大C.如果夹角θ不变,F1大小不变,只要F2增大,合力F就必然增大D.合力F的作用效果与两个分力F1和F2共同产生的作用效果是相同的答案AD3.[人教版必修1·P64·T2改编]有两个力,它们的合力为0。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二章 相互作用实验三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含答案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二章  相互作用实验三  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含答案

《金版教程(物理)》2025高考科学复习解决方案第二章相互作用实验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科学探究梳理1.会使用弹簧测力计。

2.探究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

如图所示,分别用一个力F、互成角度的两个力F1、F2,使同一条一端固定的橡皮条伸长到同一点O,即伸长量相同,根据合力的定义,F为F1和F2的合力,作出力F及F1、F2的图示,分析F、F1和F2的关系。

方木板,白纸,弹簧测力计(两个),橡皮条,小圆环,细绳套(两个),三角板,刻度尺,图钉(若干),铅笔。

1.装置安装:在方木板上用图钉固定一张白纸,如图甲,轻质小圆环挂在橡皮条的一端,另一端固定,橡皮条的原长为GE。

2.两力拉:如图乙,在小圆环上系上两个细绳套,用手通过两个弹簧测力计互成角度地共同拉动小圆环,小圆环处于O点,橡皮条伸长的长度为EO。

用铅笔描下O点位置、细绳套的方向,并记录两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1、F2。

3.一力拉:如图丙,改用一个弹簧测力计单独拉住小圆环,仍使它处于O点,记下细绳套的方向和弹簧测力计的读数F。

4.重复实验:改变拉力F1和F2的大小和方向,重做几次实验。

1.用铅笔和刻度尺从点O沿两条细绳方向画直线,按选定的标度作出F1、F2和F的图示。

2.以F1和F2为邻边用刻度尺作平行四边形,过O点画平行四边形的对角线,此对角线代表的力记为F′,如图丁。

3.分析多次实验得到的多组数据,比较F与F′在误差允许的范围内是否完全重合,从而总结出两个互成角度的力的合成规律:平行四边形定则。

1.读数误差弹簧测力计示数在允许的情况下,尽量大一些,读数时眼睛一定要正视,要按有效数字正确读数和记录。

2.作图误差(1)点O的位置和拉力的方向画得不准确,作图比例不恰当、不准确等造成作图误差。

(2)两个力F1、F2的夹角太大或太小,导致作图产生较大误差。

1.同一实验中的两个弹簧测力计的选取方法是:将两个弹簧测力计调零后互钩对拉,若两个弹簧测力计读数相同,则可选;若读数不同,应调整或更换,直至读数相同为止。

必修2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必修2 第二章  相互作用力(有答案)

第二章力第1节力【学习目标】1.理解力是物体之间的一种相互作用。

在一个具体问题中,能找出一个力的施力物体和受力物体;知道力既有大小又有方向,是矢量。

要求学生画出力的图示和力的示意图。

2.知道力按性质可进行分类的方法;通过观察图片进行思考,逐渐培养学生分析和归纳的能力。

3.通过力的图示,让学生体会用教学方法来表示一个物理量是物理学的基本方法。

【阅读指导】1.力的定义:力是物体与物体之间的一种____________。

2.力的大小可以用__________来测量。

在国际单位制中,力的单位是________,简称_____,符号为______。

力是________(填“矢量”或“标量”)。

3.力的三要素:、和。

4.力的图示: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和都表示出来的方法。

5.力的示意图:用一带箭头的线段把力的和表示出来的方法。

6.力的分类:各种力可以从两个不同的角度来分类。

(1)按力的命名:如重力、弹力、摩擦力、分子力、电磁力等;(2)按力的命名:如拉力、压力、支持力、动力、阻力等。

【课堂练习】★夯实基础1.关于力的下述说法中错误的是()A.力是物体对物体的作用B.只有直接接触的物体间才有力的作用C.由有一定距离的磁铁间有相互作用力可知:力可以离开物体而独立存在D.力的大小可以用天平测量2.指出以下各个力的受力物体和施力物体:(1)书对桌面的压力;(2)悬绳对电灯的拉力;(3)手对门的推力;(4)磁铁对铁钉的吸引力。

3.下列各组力全部以效果命名的是()A.弹力、动力、斥力、分子力B.重力、弹力、摩擦力、电磁力C.阻力、磁力、动力、支持力D.压力、拉力、牵引力、浮力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甲用力把乙推倒而自己并未倒下,说明只是甲对乙施加了推力,而乙对甲没施加推力B.甲对乙施加了力的作用,甲是施力物体,同时也是受力物体C.带正电的甲球吸引带负电的乙球,那么乙球也吸引甲球,但是磁铁吸引铁块,而铁块不会吸引磁铁D.力不能离开物体单独存在5.在下图甲中木箱的P点,用与水平方向成30°角斜向上的150N的力拉木箱;在图乙中木块的Q点,用与竖直方向成60°角斜向上的20 N的力把木块抵在墙壁上。

2022年新课标高考物理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相互作用 Word版含解析

2022年新课标高考物理总复习教师用书:第二章 相互作用 Word版含解析

其次章 相互作用考 纲 要 求考 情 分 析形变、弹性、胡克定律Ⅰ 1.命题规律高考对本章内容着重考查的学问点有弹力和摩擦力的概念及其在各种状态下的表现形式、力的合成与分解等,对受力分析的考查涵盖了高中物理的全部热点问题。

题型通常为选择题。

2.考查热点以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为背景考查静力学的学问将会加强,在2022届高考复习中应特殊关注建立物理模型的力量培育。

滑动摩擦力、动摩擦因数、静摩擦力Ⅰ 矢量和标量 Ⅰ 力的合成和分解 Ⅱ 共点力的平衡Ⅱ试验二:探究弹力和弹簧伸长的关系试验三:验证力的平行四边形定则第7课时 重力 弹力(双基落实课)[命题者说] 重力和弹力是高中物理最常见、最基础的两个力。

本课时的重点是弹力的分析和推断、几种常见弹力的计算等。

对本课时的学习,重在理解,娴熟把握各种接触方式弹力的推断方法,会计算弹力的大小。

一、重力、弹力的分析与推断1.重力(1)定义:由于地球的吸引而使物体受到的力。

(2)大小:G =mg ,不肯定等于地球对物体的引力。

(3)方向:竖直向下。

(4)重心:重力的等效作用点,重心的位置与物体的外形和质量分布都有关系,且不肯定在物体上。

2. 弹力(1)定义:发生弹性形变的物体由于要恢复原状,对与它接触的物体会产生力的作用,这种力叫作弹力。

(2)条件:①两物体相互接触;②发生弹性形变。

(3)方向:弹力的方向总是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

3.弹力有无的推断条件法依据物体是否直接接触并发生弹性形变来推断是否存在弹力。

此方法多用来推断形变较明显的状况假设法 对形变不明显的状况,可假设两个物体间弹力不存在,看物体能否保持原有的状态,若运动状态不变,则此处不存在弹力,若运动状态转变,则此处肯定有弹力 状态法依据物体的运动状态,利用牛顿其次定律或共点力平衡条件推断弹力是否存在4.弹力方向的推断(1)依据物体所受弹力方向与施力物体形变的方向相反推断。

(2)依据共点力的平衡条件或牛顿其次定律确定弹力的方向。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章 相互作用第一单元 力的概念与常见力分析典型例题答案【例1】解析:有力存在,必有两个物体同时存在,由于力的相互性,每个物体既是受力物体,同时也是施力物体,故A 正确.力产生的效果不但跟力的大小有关,还与力的方向、作用点等有关,故B 错.力的作用效果除运动状态改变还有形变,故C 错.竖直向上升的物体,找不到施力物体,故此力不存在,D 错.答案:A说明:力具有物质性、相互性、矢量性、同时性等性质,要全面理解力的概念.【例2】解析:物体受重力与运动状态是静止还是运动无关,故A 错.重力实际是万有引力的一个分力(另一个分力提供物体绕地球自转的向心力),万有引力方向指向地心,重力不一定 (只有两极或赤道重力指向地心)故B 错.在赤道上,物体的重力等于万有引力与物体随地球运动的向心力之差,而在赤道上向心力最大,故物体的重力最小,C 正确.只有在弹簧静止或匀速运动时,测出的才是物体的重力,若弹簧秤拉着物体加速上升或下降则弹簧秤的示数不等于重力,故D 错.答案:C说明:重力与引力的关系:引力除产生重力外,还要提供物体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因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的纬度处随地球自转所需的向心力不同,故同一物体在地球上不同纬度处重力大小不同,在两极最大,赤道最小.【例3】解析:如图2-7所示.说明:弹力是一种接触力,一定在接触处发生,画弹力的方向时,作用点要画在接触处,最好有参照物如指向球心、加垂直号等.【例4】解析:A 向上提起的高度为弹簧增加的长度.开始时,弹簧被压缩,对A 有mg=kx 1,离开地面时,弹簧被拉伸,对B 有2mg=kx 2,A 上提高度x =x 1+x 2=3mg/k【例5】解析:因为f=μN=O.1×200N=2ON ,可认为最大静摩擦力fm=2ON ,所以静摩擦力的取值范围是O<F≤2ON .(1)由于F=5N<fm ,物体仍静止,所受静摩擦力f 静=5N ,方向水平向左.(2)由于F=30N>Fm ,所以物体相对平面向右运动.这时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为F=μN=20N ,方向水平向左.ABCD图2-1-11(3)由于物体向左运动,所受滑动摩擦力方向水平向右,大小仍为2ON.说明:①求摩擦力不但求出大小,还要指明方向.②计算滑动摩擦力时,不要受无关因素的干扰,如(3)中向右的水平的拉力.【例6】解析:物体在竖直方向上只受重力、摩擦力摩F的作用,由于F从零开始均匀增大,物体的运动情况是先加速下滑,再减速下滑、最后静止,整个运动过程中,摩擦力为滑动摩擦力,其大小为f=uN=ukt,即f与t成正比,图线是过原点的直线.当物体的速度减为零后,动摩擦力变为静摩擦力,其大小由平衡条件知f=G,所以物体静止后的图线为平行于t轴的直线,故本题正确答案为B.说明:若各阶段的摩擦力不同,应先弄清楚是什么性质的摩擦力,在用其各自的规律去分析.【例7】【解析】(1)接触面间的弹力方向是一定垂直于接触面,但固定在杆上的物体所受的弹力大小和方向都是可变的,其方向可能沿杆也可能不沿杆,故需利用平衡条件或牛顿第二定律来判断.小车静止时,根据物体平衡条件知,杆对球产生的弹力方向竖直向上,且大小等于球的重力mg·(2)选小球为研究对象,小车以加速度a向右运动时,小球所受重力和杆的弹力的合力一定水平向右,此时,弹力F的方向一定指向右上方,只有这样,才能保证小球在竖直方向上保持平衡,水平方向上具有向右的加速度,假设小球所受弹力方向与竖直方向的夹角为θ,(如上图所示),根据牛顿第二定律有Fsinθ=ma,Fcosθ=mg,解得F=m22ga ,tanθ=ga【例8】解析:物体受到重力G、支持力N、推力F的作用,由于它们的大小关系不确定,必须讨论几种情况(垂直于斜面的力平衡,只分析平行于斜面的力即可):(1)力F大于重力G沿斜面向下的分力,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下。

(2)力F小于重力G沿斜面向下的力,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受的静摩擦力的方向向上.(3)力F等于重力G沿斜面向下的力,物体没有相对运动趋势,受的静摩擦力为零。

故答案为D。

说明:运动趋势的方向的判断可用假设法:假设无摩擦,看所受合力的方向,合力的方向向哪,则运动趋势的方向就向哪。

【例9】解析:先将A、B看作一个整体,这个整体相对板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所以A、B与板接触的面受到大小为物体重力、方向向上的静摩擦力作用。

然后单独对A(或B)的受力分析,A(或B)受力平衡,A、B间无相对运动趋势,故A、B间没有摩擦力。

【例10】解析:(1)(2)图2-1-13图2-1-12(3)针对练习 1.BCD 2.D3.mg k k k k 2121)(2+ 4.外力较小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下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上。

F 增加,f 减少。

当外力较大时(Fcosθ>mgsinθ)物体有向上的运动趋势,摩擦力的方向沿斜面向下,外力增加,摩擦力增加。

当Fcosθ=mgsinθ时,摩擦力为零。

所以在外力由零逐渐增加的过程中,摩擦力的变化是先减小后增加。

5.C6.略 7. F =4μmg 8.AC单元达标 1.CD 2.C 3.ACD 4.C 5.D 6.A 7.B 8.CD 9.D 10.两、重力、弹力 11.C 12. :50N .解析:如图所示,在垂直于圆柱面的方向上有:F N =F 物体相对于圆柱面的速度为v ,则:v=2220r v ω+=3m/s ,物体所受摩擦力的方向跟v 的方向相反,由物体的平衡条件得fcosα=mg 又f=μF N cosα8.034.20==v v 故F=N mg 508.025.0101cos =⨯⨯=αμ第二单元 力的合成与分解典型例题答案【例1】解析:滑轮受到的作用力应是CB 和BD 两绳拉力的合力,悬挂重物的绳中的张力是F=mg=100N ,且两力的夹角为1200角,即其合力为100N ,答案是C正确图2-1-15图2-1-14图【例2】解析:由图象知:θ=3时,有:F 12+F 22=102 ①当θ=3时,有:F 1-F 2=2(令F 1>F 2) ②解①②得:F 1=8N F 2=6N (2)合力的范围是2N≤F≤14N【例3】解析:根据题意作出矢量三角形如图,因为F 33>2F ,从图上看出,F 1有两个解,由直角三角形OAD 可知:OA=F F F 23)2(22=+ 由直角三角形ABD 得:AB=F F F 63)2(222=+由图的对称性可知:AC=AB=F 63则分力F 1=F F F 336323=- F 1/=F F F 3326323=+ 答案为A 、C【例4】解析:力F 的作用效果是对AB 、AC 两杆产生沿两杆方向的压力F 1、F 2,如图2-2-6左,力F 1的作用效果是对C 产生水平向左的推力和竖直向下的压力F N ,将力F 1沿水平方向和竖直方向分解,如图2-2-6右,可得到C 对D 的压力F N /=F N .由题图可看出tanα=10100=10 依左图有:F 1=F 2=αcos 2F依右图有:F N /=F 1sinα故可以得到:F N /=F N =αcos 2F·sina=21F·tana=5F 可见,物体D 所受的压力是F 的5倍针对练习 1.D 2.BC 3.解析:见图2-8所示.图2-2-6图2-2-5图2-2-44. 1270N 635N .解析:如图所示,将推力F 按其作用效果分解为F 1/、F 2/. 由图可知:活塞对连杆AB 的推力 F l =F l /=F /cosa=1100/(3/2)=1270N 活塞对缸壁的压力 F 2=F 2/=Ftana=1100×33=635N单元达标 1.BC 2.A 3.C 4.AB 5.B 6. 0 ;19N . 2N; 10N 7.AB 8.ABD 9.C 10.B 11.300 12.(1)OA 对物体的拉力较大 (2) OA 对物体的拉力逐渐减小,OB 对物体的拉力先减小,后增大第三单元 物体的平衡典型例题答案【例1】解析:物体受力如图2-9所示,水平方向有 f=Fcosθ,故D 正确. 竖直方向有N=Fsinθ+G ,由于匀速运动,f=μN=μ(Fsinθ+G),故答案B 正确.GfNF图2-3-7图甲乙丙丁图2-8图2-3-8【例2】解析:若木块刚好不下滑,竖直方向上有:Fsin37°+kF N cos37°=Mg,解得F=20N若木块刚好不上滑,竖直方向上有:Fsin37°=Mg+kF N cos37°,解得F=100N,所以取值为20N<F<100N 【例3】解析:解法1:相似三角形法:选取小球为研究对象并对它进行受力分析.受力分析时要注意讨论弹簧对小球的弹力方向(弹簧是被拉长还是被压缩了)和大环对小环的弹力方向(指向圆心还是背离圆心)的可能性.受力图示如图2-3-8所示.△ACD(力)∽△ACO(几何)G/R=T/2RcosϕT=k(2Rcos ϕ-L)解得ϕ=arcos[kL/2(KR-G)]法2:正交分解法:如图2-3-9所示,选取坐标系,以小环所在位置为坐标原点,过原点沿水平方向为x轴,沿竖直方向为y轴.据F x=0,F y=0,建立方程有-Tsinϕ+Nsin2ϕ=0Tcosϕ-G-Ncos2ϕ=0解得T=2Gcosϕ而T=k(2Rcosϕ-L)所以)(2arccosGkRkL-=ϕ说明:比较以上解法可见,用力的三角形与几何三角形相似来解决比较简单,若用其它方法去解,过程较复杂.【例4】解析:小球受力如图2-29所示,合成F N与T,其合力与mg等大反向,在θ逐渐减小的过程中,小球在三个共点力作用下始终处于平衡状态:重力(mg)总竖直向下,支持力(F N)大小变化而方向始终垂直斜面,而拉力(T)的大小和方向都在变化.从三力构成的矢量图形,可以看出:拉力T先减小后增大,当T与F N垂直,即θ+α=900时,T与斜面平行时,拉力最小,为T n=mgsinα而支持力不断减小,当θ=O0时.F N减为零,即F Nn=0.【例5】解析:以重物为研究对象.重物受力如图2-3-11,重物静止,根据平衡列方程T AC sin30°-T BC sin60°=0 ①T AC cos30°+T BC cos60°-G=0 ②由式①可知T AC=3T BC,当T BC=100时,T AC=173N,AC将断.而当T AC=150N时,T BC=86.6<100N将T AC=150N,T BC=86.6N代入式②解得G=173.32N.所以重物的最大重力不能超过173.2N.【例6】解析:隔离法:第一步:以物体为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3-12所示.(注:摩擦力f1,可能存在,也可能不存在,现假定存在且方向沿斜面向下).图2-3-13图2-3-12T图2-3-9图2-3-10图2-3-11以物体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F-f 1-mg sinθ=0 (1) N 1-mg cosθ=0 (2)第二步:以斜劈为对象,斜劈受力情况如图2-3-12右所示.以斜劈为对象,根据平衡条件有: f 1/cosθ+N 1/sinθ- f=0 (3) N+f 1/sinθ-N 1/c osθ- Mg=0 (4) 其中f 1 = f 1/ N 1=N 1/由(1)、(2)、(3)、(4)式解得: f=F·cosθ整体法:以M 和m 所构成的整体为对象,其受力情况如图2-3-13所示.根据平衡条件有: F·cosθ- f=0 f =F·cosθ说明:比较以上两种方法,不难发现以整体为对象求解共点力作用下连接体的平衡问题时,的确简化了解题过程针对练习 1.(1)分析物体受力如图,在斜面方向上(x 轴方向上)由平衡条件: mgsin θ+F f =Fcosθ ① 而F f =μF N ②沿y 轴方向上:F N =mgcosθ+Fsinθ ③ 联立①②③式解得F=(sin θ+μcosθ)mg/(cosθ-μsinθ)(2)由(1)知:F=(sinθ+μcosθ)mg/(cosθ-μsinθ)可见当分母(cosθ-μsinθ)→0时,分数值F→∞.此时θ=arctan(1/μ) 故当θ≥arctan(1/μ)时,无论F 多大,物体也不能上滑.2.F=F N =10N 3.F N =GR/(R+h ) F=GL/(R+h ) 4.BC 5.BD 6. 103N≤F≤203N 7. 1.84kg ,0.56kg 8.B单元过关 1.A 2.D 3.C 4. CD 5. B 6. B 7.B 8.C 9.αsin 34⋅mg 10.(1)绳的拉力大小为43N .(2)气球所受水平风力大小为23N . 11.μ= 0.5 12. tanθ=2μ第四单元 实验 探究求合力的方法单元达标 1.⑴两弹簧秤的读数;⑵结点O 的位置;⑶两细线的方向.⑷弹簧秤的读数;⑸细线的方向. 2.(1)F ;F ′(2)不变 3.BC 4.C .解析:本题属于合力的大小方向不变.当一个力的大小保持不变,而方向改变时,另一个力的大小方向都要变化,作力的平行四边形可知答案应选C章末整合体验新课标 1.C 2.T=Fa /2d=1 563 N解析:如下图左图,设绳中张力为T ,仪器对绳的拉力F 可分解为拉绳的两个力F 1、F 2,而F 1=F 2=T ,由F 1、F 2构成菱形,根据图中几何关系有T=F /2sinθ.又因θ很小所以sinθ≈tanθ故T=F /2tanθ=Fa /2d 当F=300 N .d=12 mm 时 T=1 563 N .图αβF3.k(ρ-ρ0)r2g;krv34π4.(1)可增大正压力,从而增大滑动摩擦力,便于测量.(2)参考方案:只要将测力计的一端与木块A相连接,测力计的另一端与墙壁或竖直挡板之类的固定物相连.用手通过轻绳拉动木板B,读出并记下测力计的读数F,测出木块A的质量m,同样有μ=mgF.5.解答:不同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