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1 (2)
农业农村基础知识试题及答案
农业农村知识练习题及答案(一)1、“三农”问题在中国的改革开放伟大进程中一直是“重中之重”,中共中央自1982年起至2009年2月1日共发布了11个以农业、农村和农民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对农村改革和农业发展作出了重大部署。
最新发布的中央一号文件是()。
A.《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B.《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工作提高农业综合生产能力若干政策的意见》C.《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D.《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2、2009年“中央一号”文件在民生事业的建设方面强调了五个重点,下面哪项不是重点方面()。
A.农村的电网建设B.乡村道路建设C.三农支持保护体系建设D.农村沼气建设3、《农业法》于1993年7月2日第八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二次会议通过,2002年12月28日第九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三十一次会议修订,2003年3月1日新《农业法》正式实施,对原法做了较大调整、充实和完善,新增了()章A.加强农业执法队伍建设B.加大对农业的支持力度C.保障农产品质量安全D.农民权益保护4、国家在农村举办的普通中小学校教职工工资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发放,校舍等教学设施的建设和维护经费由()人民政府按照国家规定统一安排。
A.市级县级B.县级市级C.县级县级D.市级市级5、《村民委员会组织法》是一部关系九亿农民切身利益的重要法律,它的颁布实施是进一步完善我国村民组织制度的重大立法措施。
该法规定有()以上的村民提议,应当召集村民会议。
精选A.十分之一B.五分之一C.三分之一D.二分之一6、《中华人民共和国农村土地承包法》规定,承包林地的承包期为()。
A.30年B.30-50年C.30-70年D.50-70年7、除法律规定外,森林资源属于()所有。
A.国家B.集体C.私人D.县政府8、国家实行基本农田保护制度,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划定的基本农田应当占本行政区域内耕地的()以上。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含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含答案)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及答案1.农业在国民经济发展中的顺序安排是什么。
a。
重、轻、农b。
轻、重、农c。
农、轻、重d。
轻、农、重2.农业作为一个综合系统不包括哪个子系统。
a。
文化子系统b。
科技子系统c。
生态子系统d。
经济子系统3.农产品市场具有什么特点。
a。
农产品供给量伸缩性大,上市量不稳定b。
农产品生产和上市地点极为分散,消费则相对集中c。
农产品上市的季节性强,消费则是常年均衡的d。
农产品流通费用较高,产销差价较大4.工农业产品比价是指同一时期、同一市场内工农业产品之间的什么比例关系。
a。
平均价格b。
标准价格c。
交换价格d。
价值5.某企业税后利润100万元,利息支出2万元,销售总收入500万元,销售费用100万元,则销售利润率是多少。
a。
25.5%b。
25%c。
20%d。
24%6.下面说法中,哪个是错误的。
a。
固定资金的增减变动分析包括按原价计算的固定资产价值量增减和按净值计算的固定资产实物量增减b。
固定资产净值率=固定资产净值/固定资产原价×100%c。
固定资产退废率=本期退废固定资产原值/年初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d。
固定资产更新率=本年新增固定资产原值/年末全部固定资产原值×100%7.草原型生态系统、森林型生态系统、湖泊型生态系统、大田型生态系统的形成,表明农业自然资源具有严格的什么特性。
a。
环境性b。
类别性c。
地域性d。
以上均不正确8.土地资源的特性之中不包括哪个。
a。
不可再生性b。
可再生性c。
数量的有限性d。
空间的固定性9.石油燃气、煤等属于人工能源中的哪种。
a。
一次能源b。
二次能源c。
三次能源d。
天然能源10.资金运动的一般规律是货币资金、生产资金和什么三者在空间上并存,在时间上继起。
a。
商品资金b。
交易资金c。
流动资金d。
成品资金11.根据劳动生产率的概念,劳动生产率包含了劳动时间和什么两部分。
a。
劳动成效b。
劳动所得c。
新版村官考试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含答案)
新版村官考试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试题(含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40分)1. 我国农村改革发展的基本方向是()。
A. 土地私有化B. 农村城镇化C. 农业现代化D. 农村工业化答案:C2. 以下哪项不是我国农村改革的主要内容()。
A. 土地制度创新B. 农业经营体系创新C. 农村金融体系创新D. 农村人口管理制度创新答案:A3. 我国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目标是()。
A. 农业现代化取得决定性进展B. 农村经济社会发展达到全面小康水平C. 农村居民生活水平基本达到城市居民水平D. 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得到全面加强答案:A4. 以下哪项不属于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的内容()。
A. 农村土地制度改革B. 农村集体资产确权C. 农村集体资产量化D. 农村集体资产保值增值答案:A5. 以下哪种经营模式不属于新型农业经营体系()。
A. 家庭农场B. 农民合作社C. 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D. 小型农业企业答案:D6. 我国农村扶贫工作的主要方式是()。
A. 输血式扶贫B. 造血式扶贫C. 救济式扶贫D. 扶持式扶贫答案:B7. 以下哪种产业不属于农村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
A. 农业种植B. 农产品加工C. 农村旅游D. 城市服务业答案:D8. 以下哪种政策不属于农村社会保障政策()。
A. 农村合作医疗B. 农村养老保险C. 农村失业保险D. 农村最低生活保障答案:C9.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主要方式()。
A. 国家投资B. 社会资本投资C. 农村集体投资D. 农民个人投资答案:D10. 以下哪种措施不属于农村环境保护的主要措施()。
A. 农村生活垃圾处理B. 农村生活污水治理C. 农业面源污染治理D. 农村工业污染治理答案:D11. 以下哪种组织不属于农村基层组织()。
A. 农村党支部B. 村民委员会C. 农村集体经济组织D. 农村企业答案:D12. 以下哪种方式不属于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主要方式()。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第一章农业生产经营与现代农业发展第一节农业的概念、特征、地位和作用理论知识一、概况(一)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得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二)我国的农业的范围我国的《农业法》第二条:本法所称农业、是指种植业、林业、畜牧业和渔业等产业,包括与其直接相关的产前、产中、产后服务。
1、农业:农作物栽培,包括大田作物、园艺作物2、林业:林木的培育和采伐3、牧业:畜禽饲养4、渔业:水生动植物的采集、捕捞和养殖二、农业的特征(一)农业生产过程的概念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共同作用的过程。
(二)农业的本质特征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是农业的木质特征。
(三)农业的-•般特征1、农业的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2、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4、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5、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6、农产品具有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7、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8、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的特点三、农业的地位和作用(-)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二)作用1、产品贡献2、要素贡献3、市场贡献4、外汇贡献5、增长贡献6、生态贡献例1:农业除具有食品保障、原料供给功能,其他功能还有(ABCD)A就业增收B生态保护C观光休闲D文化传承例2农业的基础性作用表现在(ABCD)A.农业是衣食之源、生存之本B.农村是工业品的主要市场C.农业为国民经济其他部门提供劳动力D.农产品是轻工业的重要原料,是重要的出曰产品例3国家把(A )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首位A.农业B.工业C.服务业D.商业农业在社会主义国民经济第二节农业生产经营体制理论知识一、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一)家庭承包经营制度的建立及完善家庭承包经营时我国农民的一个伟大创举。
历年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考试模拟试卷(二)
为⼤家收集整理了《历年农业农村⼯作知识考试模拟试卷(⼆)》供⼤家参考,希望对⼤家有所帮助 ⼀、单项选择题.•每题给四个选项,选项中只有⼀个答案是正确的,应试者应将正确的选项选择出来,并将所选项字母标号按要求填写在答题纸指定位置上,错选、多选或不选均不得分。
(40分,每⼩题2分) 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提⾼农民的⽣活⽔平,提⾼农民家庭消费⽔平的主要途径是( )。
A.降低物价⽔平B.增加农民收⼊C.减少⼈⼝数量D.树⽴正确的消费观 2.下列不属于耕地范围的是哪种?( )A.⽔⽥B.果园C.旱地D.⽔浇地 3.在粮⾷的市场价格过低时,国务院可以决定对部分粮⾷品种实⾏( )制度。
其应当根据有利于保护农民利益、稳定粮⾷⽣产的原则确定。
A.保护价B.指导价C.统⼀价D.市场价 4. ⼟地补偿费和安置补偿费的总和不得超过⼟地被征⽤前三年平均年产值的( )。
A. 30 倍B. 25 倍 C. 20 倍 5.中国改⾰开放的第⼀个突破⼝是( A.农村实⾏的家庭承包经营 C.兴办经济特区 D. 16 倍 B.乡镇企业 D.⼗⼀届三中全会确⽴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 6.《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2009年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意见》中指出,全⾯推进集体林权制度改⾰。
⽤( )年左右时间基本完成明晰产权,承包到户的集体林权制度改⾰任务。
A.2B. 3C. 4D. 5 7.新中国成⽴后,经历了曲折坎坷的发展历程,下列突出反映出不利于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的是( )。
A.新中国成⽴初农村⼤兴⽔利 B.探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炼钢铁运动 C.⼈为利⽤杂交技术促使⽔稻增产 D.新中国成⽴以来⼤规模兴修公路、铁路 8.国家实⾏占⽤耕地补偿制度,⾮农建设经批准占⽤耕地的,按照( )的原则,由占⽤耕地的单位负责开垦与所占⽤耕地数量相当的耕地。
A.谁占⽤,谁开垦B.谁开垦,谁受益C.占多少,垦多少D.谁占⽤,谁负责 9.⼗七届三中全会提出农村改⾰发展的战略任务是( )。
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农村工作基础知识农村工作是关系到国家农业发展和农民生活的重要领域。
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农村工作的内容和形式也在不断变化。
为了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提高农村工作的效果,我们需要掌握一些农村工作的基础知识。
首先,了解农村的基本情况是开展农村工作的前提。
这包括农村的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土地资源、水资源、人口结构、文化传统等方面。
这些基本情况直接影响着农村的生产方式、生活方式以及社会关系。
其次,掌握农业生产的基本知识对于农村工作至关重要。
这包括农作物的种植技术、家畜的饲养管理、农业机械化、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等。
了解这些知识可以帮助我们更好地指导农民进行农业生产,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农产品质量。
再者,农村社会管理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涉及到农村的基层组织建设、村民自治、农村社会矛盾的调解、农村公共服务的提供等方面。
有效的社会管理能够促进农村的和谐稳定,提高农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农村经济发展是农村工作的核心目标。
这包括农村产业结构的调整、农村经济合作组织的建设、农村市场的开拓、农村金融服务的完善等。
通过推动农村经济发展,可以增加农民收入,改善农村生活条件。
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也是不可忽视的方面。
这包括农村教育的发展、农村文化的传承与创新、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
丰富的农村文化生活能够提升农民的精神境界,促进农村社会的全面发展。
最后,农村环境保护是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关键。
这涉及到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农村污染的治理、农村资源的合理利用等。
保护好农村环境,不仅有利于农业生产和农民生活,也是对子孙后代负责的表现。
综上所述,农村工作是一项复杂而全面的事业,需要我们不断学习、实践和创新。
通过掌握农村工作的基础知识,我们可以更好地服务于农村,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的发展。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
1、在新农村建设中国家对农村义务教育实施的“两免一补”是指什么?两免:是指农民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全部免除学杂费和课本费。
一补:是指农民的子女在义务教育阶段,对贫困家庭子女提供寄宿生活费补助。
2、党对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什么?党的十五届三中全会明确规定党在农村的基本政策是:以公有制经济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的基本经济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经济制度;以劳动所得为主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相结合的分配制度。
3、农村经济体制改革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基本建立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以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农产品市场体系和国家对农业的支持保护体系为支撑,适应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要求的农村经济体制。
4、农业法的立法目的是什么?为了巩固和加强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深化农村改革,发展农业生产力,推进农业现代化,维护农民和农业生产经营的合法权益,增加农民收入,提高农民科学文化素质,促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的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目标。
5、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目标是什么?努力发展农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一步解放和发展农村的生产力,开发、利用农村劳动力、土地和各种资源,增加农产品的有效供应,满足人民生活和社会经济开发的需要;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增加农业劳动者的收入,提高其生活水平,建设共同富余的文明的新农村,逐步实现农业现代化。
6、我国农业发展的基本措施是什么?(1)发展水利实业。
(2)发展农用生产资料工业。
(3)发展为农业服务的各项实业。
(4)奖励对发展有显著成绩的单位和个人。
7、“三农”问题是指农业问题、农村问题、农民问题_。
8、今年是第十二个五年规划(或“十一五”)实施的第四年。
9、我国始终坚持把农业放在发展国民经济的第一位.10、1984 年10 月1 日,参加国庆游行的一群北大学生打着写有“小平您好”字样的横幅走过天安门广场,成为26世纪80年代中国知识分子衷心拥护改革开放政策的象征。
最全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基础知识有哪些
最全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基础知识有哪些抓好扶贫工作是抓好农业农村工作的一项重要基础性工作,那么你对农业农村工作了解多少呢?以下是由店铺整理关于最全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内容,希望大家喜欢!最全农业农村工作知识1、提出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背景是什么?第一,党的十六届五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一个五年规划的建议》,明确了今后5年我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奋斗目标和行动纲领,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历史任务,为做好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的“三农”工作指明了方向。
第二,近几年党中央、国务院以科学发展观统领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采取了一系列支农惠农的重大政策。
各地区各部门认真落实中央部署,切实加强“三农”工作,农业和农村发展出现了积极变化,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
第三,当前农业和农村发展仍然处在艰难的爬坡阶段,农业基础设施脆弱、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滞后、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矛盾依然突出,解决好“三农”问题仍然是工业化、城镇化进程中重大而艰巨的历史任务。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什么?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是:在经济上,坚持以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在政治上,坚持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加强农村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一步扩大基层民主,保证农民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在文化上,坚持全面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培养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新农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目标,用四句话来概括就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一总目标,也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总体要求。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指导思想是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牢固树立和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实行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和“多予少取放活”的方针,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协调推进农村社会主义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和党的建设,推动农村走上生产发展、生态良好、生活富裕的文明发展道路。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随着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农业农村工作也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
作为国家重要的产业和基础设施,农业农村工作不仅关系到中国的经济稳定和发展,也直接影响着广大农民的生产生活。
因此,了解一些基本的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一、土地利用与管理土地是农业农村工作的基础,土地利用与管理是该领域的一个重要方面。
农民要合理规划土地的利用,选择种植适宜的作物。
同时,评估土地的质量和状况,采取合理的耕作措施和施肥方案,以提高土地的产量和利用效益,保障粮食安全。
二、农业生产技术农业是一个高科技、高效益的领域,要想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益,必须掌握一些先进的生产技术。
如何选择优良的品种、科学施肥、病虫害防治等都是提高农业生产效益的重要技术。
同时,掌握如何进行设施农业、生态农业、精准农业等高科技农业生产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
三、农产品加工与销售农产品的加工与销售是农业的重要环节,如何将优质的农产品加工成高附加值的产品,如何推广和销售这些产品是极为关键的。
农民要学会如何进行产品包装、保质期延长等加工技术,学会如何进行市场调研和产品推广等销售技能,以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四、农业保险与贷款农业保险和贷款是保障广大农民的生产和生活的重要手段。
因为农业是一个受气候、自然灾害、市场变化等多种影响的行业,保险和贷款可有效减轻农民的风险和成本,帮助他们渡过难关。
因此农民要学会合理选择保险方案和申请贷款技巧,以保障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稳定。
五、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农村经济社会发展是农业农村工作的最终目的。
通过推进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可带动整个农业产业链和经济发展。
因此,农民应该关注自己所在地的农村经济发展,积极参与村委、合作社等组织,把握政策机遇,调整农业结构,发挥自身优势,实现自我发展。
总之,农业农村工作知识涉及面广、层次多。
农民和相关从业人员要通过不断学习和实践,不断积累知识和经验,提高能力和技能,推动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同时也促进中国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农业基础知识
农业基础知识一、农业与农业生产分析(一)农业的概念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农业的概念2.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3.农业的起源与发展(二)农业生产分析1.农业生产的实质与特性2.农业生态系统二、农业资源与植物生活因素(一)农业资源与合理利用1.农业资源的类型2.农业资源的基本特性与合理利用(二)植物生活因素1.生活因素学说2.生活因素的规律3.控制植物生活因素的途径三、土壤与土壤培肥(一)土壤的概念与形成1.土壤的概念2.土壤的形成(二)土壤的组成1.土壤的固相组成2.土壤的液相部分3.土壤的气相部分(三)土壤的性质1.土壤的物理性质2.土壤的物理机械性质3.土壤的化学性质4.土壤胶体(四)土壤的合理利用1.生物措施2.物理措施3.化学措施4.防护措施(五)土壤肥力与土壤培肥1.土壤肥力与地力2.土壤养分3.有机肥料4.化学肥料5.合理施肥四、农作物机械化栽培(一)农作物的分类与类型1. 作物的概念2. 农作物的分类(二)农作物的产量与产量构成因素1. 作物的产生2. 作物的产生构成因素(三)农作物生长发育过程1. 冬小麦生长发育过程2. 玉米生长过程3. 大豆生长发育过程4. 油菜生长发育过程5 棉花生长发育过程(四)小麦机械化栽培1. 机械化栽培特点2. 机械化栽培措施(五)玉米机械化栽培1. 机械化栽培特点2. 机械化栽培措施五、农作物种植制度(一)作物布局1.作物布局的概念与意义2.影响作物布局的主要因素(二)种植方式1.单作2.混作、间作3.套种4.复种(三)种植体系1.连作2.轮作六、农田土壤管理制度(一)土壤耕作与土壤耕作制度1.土壤耕作2.土壤耕作制度(二)土壤培肥制度1.土壤培肥制度的概念2.制订土壤培肥制度的原则七、农田防护制度(一)保护农田是当前农业生产中的当务之急(二)防治水力侵蚀1.什么是水力侵蚀?2.影响水蚀的因素3.防治水蚀的措施(三)防治风力侵蚀1.什么是风力侵蚀?2.影响风蚀的因素3.防治风蚀的措施农业基础知识一、农业与农业生产分析(一)农业的概念与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1.农业的概念关于农业的概念,最初无论是在我国还是在国外,都是专指耕耘土地以栽培农作物而言。
农村的基层工作基础知识 (1)
农村基层工作基础知识农村基层党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第一节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一、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地位与作用(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首先,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农村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
在农村各类组织中,党组织居于领导核心的地位,担负着全面领导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的重大历史使命。
其次,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是领导农民做好农村工作的坚强领导集体。
农村基层党组织直接居于农民群众之中,同农民群众有着最直接最广泛的接触。
再次,它担负着在群众中培养和吸收优秀分子入党、壮大党的组织的任务。
因此,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对党员进行教育、管理和监督,保证党在农村组织健康发展的基本单位。
(二)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实现党对农村全部工作领导的战斗堡垒农村基层党组织处在“三农”第一线,活动于农民群众之中,最了解广大农民群众的意见、要求、愿望和情绪,最了解农村改革和建设中的各种矛盾和问题,能为上级党委进行正确决策提供丰富的真实材料,又能敏锐感受到政策执行中发生的各种问题,及时反馈给上级党委,为上级党委制定正确的政策提供实践依据。
正确的路线、方针、政策制定之后,能否在广大农村和农民中得到贯彻执行,很大程度上要靠农村基层党组织去宣传、动员、教育、组织和团结农村党员和农民群众付诸实践。
所以,农村基层党组织是贯彻落实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的重要保证,是实现党对农村各项工作领导的重要环节,是农民群众是否拥护党、信任党的重要依据。
(三)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密切联系农民群众的桥梁党的力量在于人民群众的拥护和支持,在于与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农村基层党组织则是实现党与农民群众联系的桥梁和纽带。
党同农民群众的关系,最广泛、最直接地体现在农村基层党组织与农民群众的关系上。
同时,农村基层党组织又是农民群众了解党、认识党的窗口。
农村基层党组织虽然不代表党,但基层组织直接活动于广大农民群众之中,农民群众一般是从农村基层党组织的状况来认识和判断党的。
乡村振兴考试资料农村实用基础知识
乡村振兴考试资料农村实用基础知识一、三农问题细节考点1、解决“三农”问题是全党工作重中之重2、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是关系国计民生的根本性问题3、总要求: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4、新型工农城乡关系:工农互促、城乡互补、全面融合、共同繁荣3、现代乡村社会治理体制:党委领导、政府负责、社会协同、公众参与、法治保障4、农村人居环境治理的主攻方向:农村垃圾、污水治理和村容村貌提升7、农业经营者队伍:知识型、技能型、创新型8、健全乡村公共文化服务体系的要求:有标准、有网络、有内容、有人才9、多层次基层协商格局:民事民议、民事民办、民事民管10、特别法人:村民委员会、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农村合作经济组织11、农村土地承包经营纠纷调处机制:乡村调解、县市仲裁、司法保障12、义务教育发展机制:以城带乡、整体推进、城乡一体、均衡发展13、人力资源开发机制:自主培养与人才引进相结合,学历教育、技能培训、实践锻炼等多种方式并举14、多元投入格局:财政优先保障、金融重点倾斜、社会积极参与15、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党委统一领导、政府负责、党委农村工作部门统筹协调16、三农工作队伍建设:懂农业、爱农村、爱农民17、宅基地的“三权分置”:所有权、资格权、使用权二、乡村振兴发展的具体要求:(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2)乡村振兴,生态宜居是关键(3)乡村振兴,乡风文明是保障(4)乡村振兴,治理有效是基础(5)乡村振兴,生活富裕是根本(6)乡村振兴,摆脱贫困是前提(7)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把制度建设贯穿其中(8)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破解人才瓶颈制约(9)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必须解决钱从哪里来的问题三、乡村振兴总要求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四、乡村振兴“三步走”(1)到2020年,乡村振兴取得重要进展,制度框架和政策体系基本形成(2)到2035年,乡村振兴取得决定性进展,农业农村现代化基本实现(3)到2050年,乡村全面振兴,农业强、农村美、农民富全面实现五、乡村振兴基本原则(1)坚持党管农村工作(2)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3)坚持农民主体地位(4)坚持乡村全面振兴(5)坚持城乡融合发展(6)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7)坚持因地制宜、循序渐进六、三农工作重要建设的几方面1、建设现代农业产业园、农业科技园2、建设现代化海洋牧场3、建立产学研融合的农业科技创新联盟4、华北地区:扩大华北地下水超采区综合治理范围5、东北地区:加大东北黑土地保护力度。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
农业农村工作知识农业农村工作是国家经济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我国广大农村地区的生产生活基础。
了解农业农村工作知识,不仅有助于促进农村经济发展,还可以提高农民生产技能,改善农村生活水平。
下面将就农业农村工作知识进行详细介绍。
首先,农业生产是农村工作的核心。
农业生产包括种植业、畜牧业、渔业等多个方面。
在种植业中,我们需要了解各种作物的生长习性、栽培技术、病虫害防治等知识。
在畜牧业方面,养殖技术、饲料配制、疾病防治等知识也是必不可少的。
而渔业方面,了解水产养殖、捕捞技术、水质管理等知识同样重要。
只有掌握了这些农业生产知识,才能够有效地提高农产品的产量和质量,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其次,农村工作还包括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服务。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包括农田水利、道路交通、电力供应等方面,这些都是农村生产生活的基础设施。
同时,农村生活服务也包括医疗卫生、教育文化、社会保障等方面,这些服务的完善将极大地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再者,农村经济发展也需要关注农民的素质提升和农村文化建设。
提高农民的文化素质,不仅可以提高他们的生产技能,还可以拓宽他们的视野,增强他们的创造力。
同时,农村文化建设也是农村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传承和弘扬农村优秀的文化传统,有利于凝聚农民的精神力量,促进农村社会的和谐稳定发展。
最后,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普及与推广是至关重要的。
政府部门和相关机构应加大对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宣传力度,组织开展各种形式的培训和技术指导,帮助农民掌握更多实用的农业生产技术和管理知识。
同时,也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和农村生活服务的投入,提高农村的生产生活水平,推动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
总之,农业农村工作知识的了解和应用对于农村经济的发展至关重要。
只有不断提高农民的生产技能,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村文化建设,才能够促进农村经济的全面发展,实现农村振兴的目标。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为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贡献自己的力量。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版(2篇)
2024年农业农村工作会议上的讲话模版尊敬的各位代表,各位同事们:大家好!2019年11月30日,党中央、国务院印发了《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的通知,明确了乡村振兴的总体要求、基本目标、重点任务和保障措施。
相较于五年前,我们取得了巨大的进步和成就。
我代表中央政府向全国的农业农村工作者致以崇高的敬意,同时也向大家提出四点建议。
1. 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农业是我国的基础产业,是农民的衣食父母,也是农村地区经济增长的重要动力。
在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过程中,我们必须要加快农业现代化的进程,提高农业的质量和效益,推动农村经济持续稳定增长。
要加大农业科技研发力度,推动科技与农业的深度融合,培养和引进更多农业科技人才,提高农业生产力水平。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推动农产品优质化、品牌化、标准化,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
2. 打造美丽宜居乡村乡村振兴战略的核心是人,我们要让广大农民过上幸福美好的生活。
在推进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方面,我们要坚持农田水利、农村基础设施、农村人居环境“三搭配”推进,不断改善农村的生产生活条件。
同时,要加强农村产业融合发展,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乡村经济的发展质量和水平。
此外,我们还要注重传统村落保护和传承,推动乡村文化振兴,让乡村成为富有文化内涵、充满生机活力的地方。
3. 加强农村社会治理乡村振兴的过程不仅仅是经济发展的过程,更是社会治理的过程。
我们要加强乡村社会治理体系建设,完善乡村社会管理体制机制,推动基层治理能力和水平的提升。
要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发挥好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带领广大农民群众积极参与乡村建设管理,共同创造美好乡村生活。
同时,要加强农村法治建设,改善农村司法服务,维护农民的合法权益,构建和谐稳定的农村社会环境。
4. 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农业农村工作的发展离不开优秀的人才支持。
要加强农村人才培养,培养更多具有农业专业知识、管理能力和创新精神的农村人才。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篇1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1、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中国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基本经营制度,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所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三农”问题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
4、经历了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三农”问题从不断积累、矛盾凸显到逐步得到解决。
“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
5、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其本质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问题。
所以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农业社会对农村是公平的。
6、农业税历史:始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朝时形成制度,到2006年彻底废止农业税,整整是2600年。
7、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8、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十年):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转化为了集体所有制,三大改造以前农民土地所有制是私有。
10、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农民、农业、农村,形成了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1、新农村建设的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2、新型农民的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农业农村知识讲义
农业农村知识(讲义)一、农业基础知识(―)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取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二)农业的地位农业是第一产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
俗话说“民以食为天”,在农耕时期,农业是人们赖以生存的产业,也是一国实力强大不可分割的重要因素。
1农业促进国民经济的发展。
农业的发展状况直接影响着、左右着国民经济全局的发展,是工业等其他物质生产部门与一切非物质生产部门存在与发展的必要条件。
农业对国民经济的作用可以归结为产品贡献,要素贡献、外汇贡献等。
2.农业保障社会安定和国家自立。
“民以食为天”,粮食是人类最基本的生存资料,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基础地位,突出地表现在粮食的生产上。
如果农业不能提供粮食和必需的食品,人民的生活就不会安定,生产就不能发展,国家将失去自立的基础。
提出了“确保谷物基本自给、口粮绝对安全”的新粮食安全观,确立了以我为主、立足国内、确保产能、适度进口、科技支撑的国家粮食安全战略,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粮食安全之路。
2019年10月16日是第39个世界粮食日今年世界粮食日的主题是“行动造就未来,健康饮食实现零饥饿”二、乡村振兴战略实施乡村振兴战略,是党的十九大作出的重大决策部署,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重大历史任务,是新时代“三农”工作的总抓手。
(-)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总体要求坚持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重中之重,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按照产业兴旺、生态宜居、乡风文明、治理有效、生活富裕的总要求。
统筹推进农村经济建设、政治建设、文化建设、社会建设、生态文明建设和党的建设,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振兴道路.2.目标任务:(二)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具体举措1乡村振兴,产业兴旺是重点(-)实施质量兴农战略。
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特色化、品牌化,调整优化农业生产力布局,推动农业由增产导向转向提质导向。
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
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
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个方面:
1. 农业农村政策:了解国家关于农业农村的政策法规,包括土地管理、农业补贴、农村金融等方面的政策。
2. 农业技术:掌握农业生产的各个环节,包括种植、养殖、施肥、病虫害防治等方面的技术。
3. 农产品销售:了解市场需求和价格行情,掌握农产品销售的渠道和方式,能够合理规划农产品销售策略。
4.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了解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重要性,掌握基础设施建设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5. 农村社会治理:了解农村社会治理的基本概念和理论,掌握农村社会治理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参与农村社会治理工作。
6. 生态环境保护:了解农村生态环境保护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掌握生态环境保护的基本知识和技能,能够参与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工作。
7. 农民教育:了解农民教育的特点和需求,掌握农民教育的方法和技巧,能够参与农民教育工作。
8. 乡村旅游:了解乡村旅游的发展趋势和特点,掌握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技能,能够参与乡村旅游的开发和管理工作。
9. 农业经营体制改革:了解农业经营体制改革的目标和要求,掌握改革的方法和步骤,能够参与农业经营体制改革工作。
10. 农村经济发展:了解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和趋势,掌握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方法和手段,能够参与农村经济发展工作。
以上是农村工作应知应会知识的一些方面,掌握这些知识有助于更好地开展农村工作,促进农业农村的发展。
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农业农村知识(2017通用版)
本章导读 第一节村务公开制度 第二节民主管理制度 强化训练
本章导读 第一节农村基层党组织概述 第二节农村基层党组织的职责 第三节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 强化训练
本章导读 第一节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筹城乡发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第二节农村城镇化建设 强化训练
本章导读 第一节社会保障体系概述 第二节新型农村合作医疗 第三节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 第四节农村社会福利事业建设 强化训练
作者介绍
读书笔记
这是《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农业农村知识(2017通用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心得。
精彩摘录
这是《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农业农村知识(2017通用版)》的读书笔记模板,可以替换为自己的精彩 内容摘录。
谢谢观看
论篇
第二章农业 农村工作公 文写作之应 用文写作篇
本章导读 第一节申论写作基础知识 第二节 “小申论”写作的规范与写作基本技巧 第三节 “小申论”写作的特殊题型——议论文 第四节把脉农业农村类申论写作的十大关系 第五节申论试题例析 强化训练
本章导读 第一节公文概述 第二节公文写作 第三节事务性文书写作 第四节公文处理 强化训练
目录分析
0 1
第一章社会 主义新农村
0 2
第二章农业 产业化经营 与现代农业
0 3
第三章农村 土地管理
0 4
第四章村务 公开和民主 管理
0 6
第六章统筹 城乡发展与 农村城镇化 建设
0 5
第五章农村 基层党组织
第七章农村 社会保障及 福利事业管
理
第八章农村 文化、教育、 财政、金融 等工作管理
乡镇公务员录用考试教材:农业农 村知识(2017通用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农业农村工作基础知识1、1978年,安徽凤阳县小岗村拉开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此后,中国确立了包产到户的基本经营制度,中国的改革是从农村开始的,所以没有农村的小康就没有全社会的小康,必须把解决好三农问题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2、“三农”问题是每个国家和地区在现代化进程中必然出现的历史现象。
3、我国现代化进程中的重大历史任务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首要任务: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城乡协调发展作为。
4、经历了工业化初期、中期和后期三个阶段,“三农”问题从不断积累、矛盾凸显到逐步得到解决。
“三农”工作围绕着“促进农业增产——促进农民增收——促进农民全面发展”这一主线不断拓展。
5、农民问题是“三农”问题的核心。
其本质是农民不能平等参与工业化、城市化进程,不能公平分享工业化、城市化成果的问题。
所以农业社会并不存在现代意义上的“三农问题”,农业社会对农村是公平的。
6、农业税历史:始于公元前594年春秋时期鲁国的“初税亩”,到汉朝时形成制度,到2006年彻底废止农业税,整整是2600年。
7、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我国曾掀起一起规模大、时间长、波及广的乡村建设运动。
乡村运动三杰——晏阳初、梁漱溟、卢作孚。
8、历史上的土地政策:土地革命时期(国共对峙十年):依靠贫农,联合中农,限制富农,促护中小工商业者,消灭地主阶级,变封建半封建的土地所有制为农民的土地所有制;抗日战争时期:减租减息的土地政策:解放战争时期:依靠贫农,团结中农,有步聚地、有分别地消灭封建剥削制度,发展农业生产,没收地主土地,实行耕者有其田制度,按农村人口平均分配土地。
9、1956年三大改造结束,土地所有制由农民所有制转化为了集体所有制,三大改造以前农民土地所有制是私有。
10、2004年中央一号文件,2006年中央一号文件,三个一号文件,三个主题:农民、农业、农村,形成了新时期“三农”政策体系的基本框架。
11、新农村建设的特征: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12、新型农民的界定: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13、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主要问题(1)农村基础设施较差。
(2)农业现代化与产品市场化程度低。
(3)农民知识技能水平不适应新农村建设要求。
(4)对“三农”投入不足,拉动力不够。
1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大意义(1)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全面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必然要求。
科学发展观是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的发展观。
(2)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举措。
(3)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我国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要基础。
(4)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实现农村全面发展的重要途径。
15、统筹城乡发展,推进城乡一体化的原则坚持以人为本原则坚持政府主导原则——按照公平的原则,制定公共政策,更好地履行政府的社会管理和公共服务职能,弥补市场机制在资源配置中不利于“三农”发展的缺陷,促进“三农”更快地发展。
坚持社会公平原则——建立健全覆盖城乡的公共服务体系,加大对“三农”的支持力度,加快缩小工农差别、城乡差别、地区差别和阶层差别。
坚持县域为主原则——县级政府应切实承担起主要责任,进一步推进县域城镇化进程和农村新社区建设,着力增强县城、中心镇对产业、人口的集聚能力和对农村发展的带动能力,着力增强农村社区对城市文明的接纳能力,促进城市基础设施加快向农村延伸、城市公共服务加快向农村覆盖、城市现代文明加快向农村辐射。
坚持合力推进原则——切实改变农口部门就“三农”论“三农”、农外部门与“三农”不相关的传统管理体制和工作格局,协调各方力量,整合各种资源,形成合心、合力、合拍的推进城乡一体化的良好氛围和有效机制。
坚持分类指导原则——根据当地所处的发展阶段,在工作上采取一些相应的“统筹”举措,促进城乡一体化,避免坐失良机,形成不同发展阶段的区域围绕城乡一体化目标、各有侧重的统筹城乡发展的格局。
积极推进农业现代化发展1、农业的概念:农业是人类以有生命的动植物为主要劳动对象,以土地为基本生产资料,利用生物的生长发育规律,通过人工培育以获取动植物产品的社会生产部门。
2、农业是人类社会最古老、最基本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母亲”产业。
3、现阶段的农业分为植物栽培和动物饲养两大类。
城镇化1、城镇化要农民自愿,同时要遵循规律,不是简单的让农民洗脚进城,最核心的是人口聚集,实现二三产业结构转移,促成更多的市场机会;让农民拥有市民待遇。
2、城镇化与城市化的两个重要特征:散居到聚聚、从务农转移到二三产业3、城镇与城市的区别:只是人口数量不同,功能差不多4、城镇化对现代经济增长的作用:是重要推动力,人口聚集可以产生规模效应,使得边际成本降低;同时市场将会迅速增长与多元化5、工业化与城镇化的关系:工业化推动城镇化,城镇化推动着工业产业升级。
城镇化发展了,市场变大了,最需要的产品数量与种类就变多了;同时城镇化发展促使地租变贵,工厂必须的提高效益或者转移才能生存6、我国城镇化发展空间:城镇化进程具有阶段性,呈S型发展,初期发展缓慢,当城镇化水平达到20%后则加速发展,接近70%时发展才趋于缓慢,现在我国现在的城镇化率为52.6%,所以我国靠城镇化发展推动经济的快速提升还有很大的空间。
农业的特征1、农业生产过程是生物有机体、自然环境和人类社会生产劳动共同作用的过程。
2、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的关系包括以下四个方面:(1)自然再生产过程与经济再生产过程相互交织;(2)自然再生产的结果与经济再生产的目的一致;(3)自然再生产是经济再生产的基础;(4)经济再生产对自然再生产起主导作用。
3、农业的一般特征农业的自然再生产与经济再生产相交织的这一本质特征,使农业具有一些区别于其他产业部门的一般特征。
主要体现在:(1)农业的生产对象具有其固有的生长、发育、繁殖的规律。
(2)土地是农业最基本的、不可替代的生产资料。
(3)农业生产受自然环境的影响很大。
(4)农业内部各生产门类之间相互依存。
(5)农业的生产时间与劳动时间不一致。
(6)农产品具有生活资料与生产资料的双重属性。
(7)农业生产在空间上具有分散性和地域性。
(8)农产品具有鲜活易腐烂且体积大的特点。
4、农业的贡献:(1)产品贡献。
农业部门为国民经济提供食物和原料,这种贡献包括物质贡献及其背后的价值贡献。
(2)要素贡献。
农业为国民经济提供资金、土地和劳动力等生产要素。
(3)市场贡献。
农民是工业品的买者,为工业发展提供市场需求和空间。
(4)外汇贡献。
农产品出口为国民经济发展赚取外汇。
(5)增长贡献。
农业对国民经济增长的贡献。
(6)生态贡献。
更进一步来看,农业还有以下功能:一是社会稳定功能。
农业是一个安天下的产业,作为一个人口大国更是如此。
二是文化传承功能。
农业是形成和保护传统文化、维护文化多样性的重要载体。
三是休闲观光功能。
农业的自然特性和文化功能,使农业成为人们回归自然、追溯历史的好去处。
家庭承包经营体制1、农村基本经营制度的核心:家庭承包经营。
2、农业的基本经营制度:以家庭承包经营为基础、统分结合的双层经营体制。
3、坚持农村基本经营制度核心是:稳定和完善农村土地承包关系,依法维护农民承包土地的各项权利。
4、坚持家庭承包经营的意义:(了解)(1)家庭承包经营是建设现代农业的基础。
(2)家庭承包经营能够容纳现代农业生产力发展的要求。
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符合农业生产的自然性、季节性、区域性的特征,也能够有效地承接现代农业技术和现代农业生产经营方式。
(3)家庭承包经营是农民专业合作社建设与发展的制度基础,发展农民专业合作是实行家庭承包经营的必然要求。
5、合作社的“五自”原则,即:自愿入社、自筹资金、自行管理、自负盈亏、自主分配。
6、合作社的本质是劳动者的联合,不是资本联合,资本入股则是从属性;股份制是资本的联合。
决策权:农合组织社员身份平等,社员大会是一人一票;股份制是一股一票自由度:社员退社可以带走股份,但不允许股份自由买卖和私自出让;股份制任何时候无权要求退股,只能将股票转让或出售7、合作经济与集体经济的区别:生产资料:合作经济是劳动者的经营形态,集体经济生产资料属于集体所有退出:合作经济退出可以带走股分,集体经济退出就不再占有集体财产权利:合作经济是一人一票,集体经济由集体说了算8、农民专业合作社(了解)农民专业合作社的作用主要体现在:(1)有助于提高农民进入市场的组织化程度。
(2)有助于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公司+农产”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形式,农民专业合作社是农业产业化经营的理想载体,它既可以通过在组织内部发展龙头企业来实现产业化经营,又可以依托自身的组织优势,在龙头企业和农户之间发挥中介作用,推进农业产业化经营。
(3)有助于提高农民的自身素质。
其有利于农民科技意识、营销能力和合作精神的培育,又可以增强农民的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提高农民自我组织、自我服务、自我管理、自我教育的能力。
(4)有助于改善政府对农业的管理。
一方面,政府可以通过农民专业合作社这一中介来引导农民,把国家的产业政策和措施落到实处,减少农民生产的盲目性和无序性;另一方面,农民专业合作社可以把广大农户的愿望和要求及时反映给政府,使政府制定的农业政策更具有针对性,同时还可以及时得到由政府发布的真实可靠的农业产销、科技和政策等信息,提高政府对农业调控的实效性。
9、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内涵:以市场为导向,以“龙头”企业为依托,以一大批农户组成的农产品商品生产基地为基础,形成农工商有机的产业链,农业产业化经营产业链中的各经济主体之间,形成一定程度的利益共同体。
10、农业产业化经营的基本特征:产业一体化、生产专业化、产品商品化、管理企业化、服务社会化。
如何建设现代化农业1、现代化农业标志:不断提高的土地产出率、科技贡献率、劳动生产率为标志2、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重大任务是:增加农民收入。
3、推进新农村建设首要任务:建设现代农业。
4、从内涵来看,农业现代化的本质是科学化。
5、农业现代化的内容:包括农业生产手段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现代化、农业劳动者现代化和农业生产管理现代化。
社会保障制度1、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最为重要的养老保险制度与医疗保险制度,虽然现在基本实现了全覆盖,但是保证程度依然很低,占财政支出的比例相对较低2、新型农村合作医疗:简称“新农合”,是指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
新生儿出生当年,随父母自动获取参合资格,并享受新农合政策,自第二年起按规定缴纳参合费用。
?3、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简称“新农保”)是由政府负责组织实施,针对广大农村居民而建立的一种社会养老保险制度,实行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相结合的筹资方式。
“新”是相对早期开展的以农民自我储蓄为主的老农保而言的,“新”体现在政府的组织责任和财政投入(包括兜底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