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养小学生硬笔书法实践研究结题报告(推荐文档)

合集下载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XXX: Research on XXX StudentsI。

Background of the Research Topic:According to the "Chinese Language Curriculum Standards," elementary school students should develop correct handwriting posture and good writing habits。

They should be able to write in regular script with a brush in middle and high grades。

and XXX。

the problem of incorrect XXX are that the "three ones" are mostly not in place: holding the pen too close to the tip。

chest close to the edge of the desk。

head tilted to the left。

and eyes too close to the notebook。

Although students understand and know the "three ones," they can only achieve less than half of them.XXX and material analysis。

we believe that our school students mainly have the following problems in handwriting:1.XXX fitness.2.XXX.3.Insufficient XXX.ck of XXX.II。

小学硬笔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报告

小学硬笔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报告

小学硬笔书法兴趣小组活动总结报告为培养学生的书写水平,发扬学生的个性特长,对学生进展中华传统艺术的熏陶,培养学生对艺术的了解和热,学校特组织了每星期两节课的硬笔书法社团活动。

本社团活动主要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方法与写字姿势,培养她们练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并掌握一定的书写技巧,能主动思考字的间架结。

写好根本笔画是汉字书写的根本前提。

但是也往往发现,学生不爱写根本笔画。

究其原因有二:一是有些学生认为自己会写根本笔画了,就不太重视根本笔画的书写,但往往他们写的根本笔画不标准,受到平时作业书写的影响,将笔画书写得自创化;二是写根本笔画很无聊,学生写着写着就失去了耐心。

针对以上两种情况,我首先从思想上让学生认识到写好根本笔画的重要性。

在期初的练习批改中,我不针对他们字构造的合理性,而主要指出笔画的不标准处,并在讲解时注重从笔画方面去分析一个字的书写成败,久而久之,学生开始认识到一个笔画书写的不妥就会影响到整个字的整体形象,慢慢改变了对根本笔画的看法。

其次,由于学生对单纯的练习根本笔画缺少兴趣,我运用不同的方式,用形象的教学方法对学生进展根本笔画教学,让学生体会到练习根本笔画也有它的乐趣。

最后,让学生在练习根本笔画的同时,也练习一些与这些根本笔画有联系的汉字,笔画和汉字一起练习,既练习了笔画,又练习了汉字,学生的兴趣也提高了。

到目前为止,除了个别学生外,其余学生对根本笔画的掌握还是挺好的。

书写汉字不是简单的重复,而是需要举一反三。

学生对于练习过的汉字能书写得很漂亮,但是往往一遇到没练习过的汉字就总是出现问题,主要在于间架构造的安排上。

要让学生将常用3000个汉字都书写漂亮,我们不可能把3000个汉字都练习完,这里就需要学生对同类、同构造字的比较分析能力。

在教学中,我首先给学生一张汉字形体构造类型表,让学生认识那么多的汉字,间架构造归纳起来就只有五大类型,共十三种构造形式。

学生对这张类型表挺感兴趣,我就试着举几个字让学生找一找属于哪种类型,这种类型字构造安排需要注意。

加强硬笔字教学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研究结题报告4份

加强硬笔字教学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研究结题报告4份

加强硬笔字教学提高学生写字水平的研究结题报告4份《如何提高小学生的书写能力》结题报告文家坡小学王小岚景会平沈俊杰一、课题研究的背景和意义(一)课题研究的现实背景问题一:课堂教学模式单一化我们对教师平时的课堂教学进行了问卷调查,结果发现,绝大多数老师的写字教学模式都是“讲评要点——板演示范——交流评价——独立练习”的四步曲,很少有创新之举。

问题二:学生写字姿势不规范众所周知,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

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

问题三:写字训练量不足常言道:“账要勤算,字要勤练”。

写字是一种技能训练,要想练好字,就得下苦功夫,就得坚持天天练、月月练、年年练,就得达到足够的训练量。

但从目前的小学生写字训练量来看,严重不足,根本达不到要求。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我们认为本课题研究的实践价值在于,从教育论角度看,教育不单单是传授知识,更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独立获取知识和运用知识的能力。

写字的学习,是一种创造性的素质教育活动。

要找到合理的写字教育途径,运用恰当的写字教育手段,以渐变为指导,从传统中捕捉精神,在创新中融进自我,急躁不得,虚伪不得。

它要求学生不仅要练手、练眼,更要练心,需要学生巨量的实践和闪光灵感,以透悟艺术规律,掌握精熟技巧,提高诸多修养,净化心灵品格。

二、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预期目标(一)规范师生的写字常规。

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

(二)多渠道培养师生对书法的兴趣,内化为自觉的行为。

(三)改进课堂教学,优化评估策略,提高写字教学有效性。

(四)提高学生的审美、评价能力,发挥书法艺术教学的育人功能。

三、课题研究的策略与实施(一)策略一:好知者不如乐知者——探究生动有趣的教学方法儿童由于受年龄特点和认识水平的制约,动机兴趣当然就会直接影响学习活动。

兴趣浓,它就会推动少儿以一种积极的情绪对待学习,努力争取进步;反之,学习对于少儿就会成为一种负担。

《小学低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

《小学低年级学生规范汉字书写能力的培养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的现实背景及意义课题的现实背景:当今社会现状和社会现状对学生书写能力造成的影响非同小可,科技的发展让学生减少书写时间,计算机汉字输入代替了许多学生的手写汉字,培养学生良好的写字能力是全体教师的任务。

当前小学生书写现状令人堪忧。

2011年2月,李梅在她的《书写规范汉字,传承中华文明——小学生书写现状及教学策略谈》一文中说到,她从执教的学校随机抽取60名同学集中写一段话,观察其书写情况,发现执笔姿势正确率是50%左右,五分之二的学生坐姿不正确或坐姿持久性太差,生字笔画也存在一定问题。

无疑李梅从随机样本中调查的现象在大多数小学生身上都有反应。

课题的现实意义:1、养成规范书写汉字是学生健康成长需要。

人可以写字,字可以显人,写字的意义远远超出了练字本身。

2.认真写好字可以陶冶情操,磨练意志,提高审美意识。

曾有人说过,对待那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性格急躁的人让他们练练字或许能让他们改掉这些坏毛病。

3、写字是终身发展的需要。

写字是一项重要的技能,我们从上学开始,就要接触汉字,语文研究,除了听、说、读之外,最重要的一项就是写,正确、规范书写汉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是研究的基本任务。

二、国内外关于同类课题的研究综述1、在国内,无论是《语文课程标准》,还是《新课标》,一直以来,关于低年级学生规范书写的问题都受到了教育专家及教师的重视,低年级学生书写习惯培养的研究也有许多,专家的研究成果主要有:通过故事导入、儿歌诵读、评价多元化、写字作业展示等方法以此激励学生的写字兴趣。

同时围绕着写字姿势、握笔姿势是否正确,书写规范,笔顺正确,卷面整洁等方面习惯的养成积累了不少经验,但就如何实践各种教学资源来有效规范书写这个方向的研究还不多。

2、在国外,专家普遍认为培养快速书写的技能可以用刀类进行雕刻和裁剪纸张,也可以进行编结训练,或做一些设计比如制作模型等,以此来训练儿童的执笔姿势和书写速度。

书法实践报告范文小学生(2篇)

书法实践报告范文小学生(2篇)

第1篇一、前言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传统艺术,承载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历史底蕴。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自己的审美情趣和书法技能,我决定进行一次书法实践活动。

以下是我本次书法实践的报告。

二、实践目的1. 感受书法的魅力,领略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2. 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培养良好的审美情趣。

3. 锻炼耐心和毅力,提高自己的综合素质。

三、实践过程1. 学习书法基础知识在开始书法实践之前,我首先学习了书法的基本知识,包括书法的历史、书法的工具、书法的分类等。

通过学习,我对书法有了初步的了解,为后续的实践奠定了基础。

2. 选择合适的书法工具为了更好地进行书法实践,我选择了毛笔、宣纸、墨汁等基本工具。

在购买过程中,我请教了书法老师,以确保所购买的工具适合我的需求。

3. 拜师学艺为了提高自己的书法技能,我找到了一位书法老师,开始了系统性的学习。

在老师的指导下,我学习了正确的握笔姿势、运笔方法、结构布局等。

4. 每日练习在老师的建议下,我制定了每日练习计划,坚持每天练习书法。

在练习过程中,我注重以下几点:(1)注重笔画的起笔、转折、收笔等细节,力求笔画流畅、有力。

(2)注重字的结构和布局,力求字迹美观、协调。

(3)注重观察和思考,不断提高自己的审美能力。

5. 参加书法比赛为了检验自己的书法水平,我参加了学校的书法比赛。

在比赛中,我充分发挥了自己的实力,取得了优异的成绩。

四、实践成果1. 书法技能得到提高通过这段时间的书法实践,我的书法技能得到了显著提高。

在笔画、结构、布局等方面,我都取得了明显的进步。

2. 审美情趣得到培养在书法实践中,我逐渐领悟到了书法艺术的魅力,审美情趣得到了培养。

3. 综合素质得到提升书法实践让我学会了坚持、耐心和毅力,这些品质对我在学习和生活中都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五、总结本次书法实践让我受益匪浅。

通过学习书法,我不仅提高了自己的书法技能,还培养了自己的审美情趣和综合素质。

在今后的学习和生活中,我将继续坚持书法实践,传承和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小学生规范书写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规范书写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规范、正确书写的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简介(一)课题的提出1.古人如何看待写字与做人清代刘熙《书概》云:“书,如也。

如其学,如其才,如其志,总之曰如其人而已。

”古人把写字与做人紧密联系。

2.《语文课程标准》的要求《全日制语文课程标准》对写字提出了要求:低年级的写字要求是:掌握汉字的基本笔画和常用的偏旁部首;能按笔顺规则用硬笔写字,注意间架结构。

初步感受汉字的形体美。

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书写规范、端正、整洁。

中年级的写字要求是:能使用硬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用毛笔临摹正楷字帖。

高年级的写字要求是: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美感。

3.当前政策法规的体现2000年10月发布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通用语言文字法》,用法律形式明确规定:“国家推广普通话,推行规范汉字。

”这一切都确定了普通话和规范汉字在学校教学中的法律地位,说明在全面推进素质教育的今天,学校语言文字工作是遵法守法的体现。

4.当前小学生的书写状况2009年,对安阳市六年级语文1563份试卷进行了抽测调研,发现学生书写规范者只占到了42.6%。

2010年,对高新区一—至六年级学生试卷进行了抽测,发现学生书写不规范的比例占到了半数以上。

综合上述情况,发现学生书写状况不容乐观。

基于以上认识,我们提出了“小学生规范、正确书写的研究”这一课题。

(二)课题研究的界定:正确的书写姿势:一是正确的握笔姿势;二是正确的坐姿,操作要求是双脚平放与肩同宽,坐半凳面,上身笔挺眼距桌面一尺左右,未握笔手五指微张压纸面。

书写的正确率:汉字书写的笔画、笔顺要正确,字形要规范、美观。

汉字是方块字,不论是什么结构,都始终是四四方方的,它们“彼此相让,和谐相处”。

良好的学习习惯是学生顺利完成学业,提高学业成绩的必备前提,是学生终身受益的财富。

在教学实践中,我们往往会发现不少学生没有良好的学习习惯,而追其根源是这些学生没有良好的意志品质。

《小学生汉字书写行为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汉字书写行为养成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汉字书写行为养成研究”课题结题报告贵州省遵义县第二小学课题组一、课题提出的背景(一)时代背景当今世界是个高速发展的社会,科学技术更是不断推陈出新,日新月异。

如今电脑已得到普及,已进入寻常百姓家庭,电脑极大地提高了人民群众的工作效率,方便了群众的生活,但它同时也给人们带来了忽视了写字的负面影响。

这种负面影响不仅影响了众多的学生和家长,就连一些教师也不由自主地受到了不同程度的影响,而作为中华民族之国粹的书法艺术,每一位炎黄子孙都有责任去继承和发扬。

为此,小学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要加强写字教学,指导学生认认真真地写字,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

汉字是我中华民族独有的文字,在世界上独树一帜,重视了写字教学,无疑能让学生热爱祖国的语言文字,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义情感。

(二)改变现状的需要就目前写字教学现状而言,确实还存在不少的实际问题。

1、对写字教学的目的认识不清,观念模糊,语文课中辟出了写字课,但流于形式过多,教学教研力度不够。

学生只贪完成作业的速度而无暇顾及书写的质量,教师批改也只注重字写得对错,忽视对字写得美观、规范的评价。

其他学科的教师认为写字教学是语文学科的任务,对于学生的书写情况总是掉以轻心。

2、部分学生写好字的意识淡薄,书写字体欠端正,结构不均,笔画松散,无章法可循。

这在几个班级中占了一定的比例。

3、只注重个别写字尖子生的指导,忽视了大面积学生的指导与提高。

4、教学中过于注重硬笔写字教学,对传统的用毛笔书写比较忽视,缺乏写好毛笔字方法的研究与指导。

鉴于以上情况,我们想通过本课题的实验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的写字素质,让学生养成良好的写字习惯,具备熟练的写字技能,促进学生养成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他们的爱国主主义情感和对他人对社会的责任感。

为此,我校选定了此课题。

本课题的提出具有现实的针对性和重要的实践意义。

二、课题研究的价值(一)本课题研究的理论价值国内不少专家研究表明,汉字的书写有利于人的左右脑的协调发展。

《构建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推荐文档)

《构建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结题报告(推荐文档)

《建立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课题结题报告一、课题名称:《建立小学硬笔书法校本课程的实践与研究》二、课题研究的目的和意义书法艺术是中华民族优异的传统文化之一,是世代积淀的民族珍宝,在我国有着悠长的历史和宽泛的民众基础。

在它发展和传承的过程中,其独到的艺术魅力和鲜亮的民族个性获取了超越国界和超越汉字使用范围的认可。

同时书法艺术有着随时代发展而不停创新的特征,特别是跟着钢笔等新式书写工具的发明和使用,硬笔书法以其便洁的适用性将汉字的表意功能和造型艺术融为一体,渐渐了代替了绝对艺术性的毛笔书法而被宽泛地应用于人们的平时生活中。

所以硬笔书法教育是社会进步的要求,是时代发展的需要。

特别是在素质教育鼎力推动的今日,硬笔书法更是以其便洁的适用性、独到的艺术性和多元的育人功能成为素质教育不行切割的重要内容。

教育部《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大纲(试行)》特别指出:规范、正直、整齐地书写汉字是有效进行书面沟通的基本保证,是学生学习语文和其余课程,形成终生学习能力的基础;热爱祖国文字,养成优异的写字习惯,具备娴熟的写字技术,并有初步的书法赏识能力是现代中国公民应有的基本修养,也是基础教育课程的目标之一。

小学阶段是一个人成长的重要阶段,是各方面素质形成的启发期,而对小学生进行硬笔书法教育能够促进学生思想道德和智力的发展,能够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高。

但是跟着电脑的普及运用硬笔书法的适用性正在渐渐减弱,社会和家庭也渐渐淡化了对它的热忱,硬笔书法慢慢变为一种可学可不学的陈设,- 1 -甚至在现行的小学课程中都没有一套规范的硬笔书法教材及相应的教课方法。

好多学生和家长也在极强的功利性和适用性的支配下,更多地去选择英语、奥数、写作同时很多学校因为受传统教育思想的影响,常常仍按应试教育的模式教课,而淡化了硬笔书法教课,促进硬笔书法这一传统的艺术珍宝遇到亘古未有的冲击,从而致使硬笔的教课改革寸步难行。

特别是教课实践过程中,带有浓厚的古典式、私塾式的构造涣散、师徒相授的经验教育色彩;在教课内容上过于重申纯技法的教课,而忽略了硬笔书法丰富的文化内涵;教课目的上过于追求“齐整划一、规范方正、洁净清楚”的写字要求,而忽略书法表现个性及风格的艺术要求。

培养小学生硬笔书法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精选】

培养小学生硬笔书法实践研究结题报告【精选】

培养小学生硬笔书法“型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硬笔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用特有效的书写工具所写出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简练的硬笔线条造型,具有近代最普遍的使用价值。

现在,小学生在写硬笔字时,普遍出现了“火柴棒”式的硬笔画,缺乏浑然一体的“造型”之美。

书法界历来强调写字要有“笔力”,形容笔力强劲的“力透纸背”与“入木三分”的说法由此而来。

在书法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对比之下,本课题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研究,必将使小学生写字“笔力”遒劲,形态柔美,给人以独特,震撼的视觉感悟。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能找到小学生写字质量差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钢笔字的“型美”,初步写出一手漂亮有力的钢笔字来,充分展现出小学生活泼灵动的书法神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槁)的“阶段目标”明确提出:“第二学段(五—六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这里,硬笔主要指钢笔,“楷书是汉字字体之一,也叫正式、正楷、真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结构匀称、笔画工整。

”(选自《新华词典》,商务印书版出版)本课题正是促进小学生从小写好一手正楷字,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体会汉字的优美,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调查小学生写钢笔字缺乏“型美”的影响因素。

2、寻找培养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训练方法。

3、指导小学生提升钢笔字“型美”的实践步骤:(1)解决小学生钢笔字笔画缺乏“型美”的问题;(2)解决小学生钢笔字字形缺乏“型美”的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

查阅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资料和中国古代书法字帖,参考当代的有关硬笔书法报刊杂志,观看一些硬笔书法教学视频,了解硬笔楷书的已有理论和书法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调查研究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观察和问卷几种方式。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

《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培养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研究的背景:《语文课程标准》要求:小学生要养成正确的书写姿势和良好书写习惯,中、高年级能用毛笔书写楷书,在书写中体会汉字的优美。

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

而当前小学生写字姿势不正确是个普遍存在的老大难问题。

主要表现在“三个一”大都不到位:握笔离笔尖太近;胸部紧贴着桌边;头偏向左侧;眼睛离本子太近。

虽然学生了解并知道“三个一”,但是能够做到的却不到一半。

据我们问卷调查,并对材料进行分析,认为本校学生写字主要存在以下几方面问题:1、正确的写字姿势,不但是写好字的前提,也是提高身体素质的关键。

2、写字作业批改简单化。

3、教师的基本功不够扎实。

4、家长对子女的家庭辅导不甚关注。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写字具有实用功能,能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

字大多是写给别人看的,必须工整、规范、让人看着舒服。

写一手好字,将来就业于不同的工作岗位,其社会价值是不可估量的。

正因为写字的最大特点是具有实用性,所以写好字是事关民族素质的大计,是每个中国人基本素质的重要标志。

正如著名书法家刘炳森曾说:“写字的意义已超过写字本身,完全可以上升到对民族文化的感情、认知上去。

”三、课题研究的措施:(一)提高教师的基本功水平俗话说,“要给学生一桶水,教师自身必须是一泓活水。

”写字教学实践使我深深体会到:提高和完善师资力量是学校写字教学当务之急。

小学生的模仿能力很强,老师每天在黑板上写字,无形中是给学生写字的引导。

如果教师写字不规范,学生就是受到不规范的引导。

如果教师写一手漂亮、流利的字,那苍劲有力、清新俊秀的笔画会给学生美的享受和潜移默化的感染力。

实践告诉我们,哪位教师字写得好,他的学生写的字也好。

因此,我在上课时,时时注意自己的书写,把每一个字写好,为学生做榜样,用自己的行动去影响学生,感染学生;以每一个字,每一笔画去吸引学生,引导学生,还常常和学生竞赛。

(二)培养学生正确坐姿及握笔的好习惯:如果写字姿势、执笔方法不正确,不仅影响写字的质量,而且还严重危及学生的身体健康.为了让学生达到正确的书写姿势,可从以下方面努力去做:1、编写字儿歌、口诀,让学生背儿歌、念口诀。

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的结题报告

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研究的结题报告良好惯的自小形成,是一个人健康人格和成功人生的基础。

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惯不仅让学生写得一手好字,而且对培养学生的道德素质、意志力、智能素质、审美情操等都有帮助,也为学生的终身研究打下良好的基础。

同时,良好的书写惯也能提高学生的审美能力,培养他们对祖国文字的热爱之情和激发爱国主义情怀。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惯是十分必要的。

三、研究方法本研究采用了问卷调查法、文献资料法、实地观察法等多种研究方法。

首先,对学生书写惯进行了调查和统计;其次,通过问卷调查学生书写惯的问题,进行归纳、汇总和分析原因,为培养良好书写惯提供借鉴;最后,通过查阅文献,从孩子的个体情况、家庭惯、老师的要求等方面分析造成孩子不良书写惯的原因;并研究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惯的策略。

四、研究结果通过研究,班级中大部分学生书写姿势都有改善,姿势较正确。

同时,本人参加的《低年级识字教学之我谈》或XXX一等奖及“蓝天杯”论文评选优秀奖;《培养良好书写惯四部曲》区级论文三等奖。

部分学生在学校写字比赛中都能获奖。

这些结果表明,本研究的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惯的策略是有效的,能够激发学生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之情。

五、结论与建议良好的书写惯是学生研究语文和其他课程,形成研究能力的基础。

因此,培养小学生良好书写惯是非常重要的。

本研究通过问卷调查、文献资料查阅、实地观察等多种研究方法,提出了培养良好书写惯的策略,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

建议在今后的教学中,重视书写教学,引导学生掌握基本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同时,家长也应该重视孩子的书写惯,给予孩子正确的指导和帮助,共同培养孩子良好的书写惯。

1、《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要求重视学生写字姿势的指导,引导学生掌握基本的书写技能,养成良好的书写惯。

在日常生活中,要关注学生写字的姿势与惯,重视书写的正确、端正、整洁。

2、现代教育中“以人为本”的思想逐渐为教育工作者所接受。

教育的本质在于“为了每位学生的发展”,为了每一位学生健康地、积极地、主动地、活泼地发展。

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推荐5篇)

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推荐5篇)

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推荐5篇)第一篇: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小学生写字教学研究课题总结写字是一项重要的语文基本功,《语文课程课标》中也对不同的学段写字教学提出了不同的阶段目标。

第一学段的目标即养成正确的写字姿势和良好的写字习惯,了解汉字的基本知识,能把硬笔字书写规范、端正、整洁,初步感受汉字的优美。

本课题组成员在平日的教学中,抓住一年级小学生的年龄及心理特点,正确激发学生的情感,培养了学生写字兴趣。

与此同时,还培养了学生的审美能力、创造意识和创新能力。

首先,课题组教师明确肩负的责任,即强化学生培养良好书写习惯一年级学生书写习惯的培养属于刚起步阶段,每位课题组教师都从各方面不断强化学生良好书写习惯的培养:传授正确书写方法、用自己良好的书写习惯影响学生、同学间的榜样互相带动、评选书写“小明星”以及家长的配合,这样老师、家长、齐抓共管,同学间互帮互助,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第二、培养兴趣,学会写字1、在观察中识字、写字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在识字、写字过程中,除了运用故事、儿歌以外,比喻也是个好方法:“撇”像小扫帚,“捺”像桨,“点”像水滴……在教学“人”字时,引导学生了解“人”字笔画很简单,一撇一捺,写起来却十分不易。

我引导学生观察电脑画面上的笔画,让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想象,看看这“撇”像什么,“捺”像什么,就好象自己和同桌互相支撑。

有了生动的视觉感受,有了如此形象的比喻,“人”这个字就印在学生心里,变得生动可爱,激起了学生写字的热情。

2、在互帮、互比中写字在学生中适时开展“一帮一”的写字活动,同学间互相提优点及缺点,落实到生字的笔顺、笔画及各部分的大小。

使每个孩子认识自己的不足,及时改正及时开展写字竞赛活动。

班级开展作业评优活动,“优+++”加五分,“优++”加四分,依次类推,学生写字积极性很高。

本学期班级安排了三次写字竞赛活动,年级安排了二次写字竞赛活动,学生参与面广,获奖人数多,评选出班级、年级的“写字大王”。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3篇)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社会对人才的需求日益提高。

素质教育成为我国教育改革的重要方向,而书法作为我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具有重要意义。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我校于近期开展了小学硬笔书法活动。

现将活动总结如下: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良好的书写习惯,提高学生的书写质量。

2. 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传承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

3. 增强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4. 培养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促进学生全面发展。

三、活动内容1. 书法知识讲座:邀请书法专家为学生讲解书法的基本知识、书写技巧和书法作品欣赏,提高学生对书法的认识。

2. 书法作品展览:组织学生进行硬笔书法作品创作,展示学生的书法成果。

3. 书法比赛:举办校内硬笔书法比赛,激发学生的创作热情,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4. 书法辅导:邀请专业书法教师为学生提供书法辅导,解答学生在书法学习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5. 书法实践活动:组织学生参观书法展览、参加书法讲座等活动,丰富学生的书法知识。

四、活动实施1. 组织策划:学校成立活动领导小组,负责活动的组织、策划和实施。

2. 宣传动员:通过班会、校园广播等形式,广泛宣传硬笔书法活动,提高学生的参与度。

3. 时间安排:活动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书法知识讲座、书法作品展览和书法比赛。

4. 评委选拔:邀请专业书法教师和学校领导担任评委,确保比赛的公平、公正。

5. 奖项设置:设立一等奖、二等奖、三等奖和优秀奖,鼓励学生积极参与。

五、活动成果1. 学生书写水平得到提高:通过活动,学生的书写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字体规范、美观。

2. 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浓厚:活动激发了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许多学生表示愿意继续学习书法。

3. 学生综合素质得到提升:活动培养了学生的耐心、细心和毅力,提高了学生的审美情趣。

4. 书法作品质量较高:学生在书法比赛中创作的作品具有较高的艺术水平,部分作品已达到专业水平。

小学生硬笔书法活动总结(3篇)

小学生硬笔书法活动总结(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随着我国教育事业的不断发展,素质教育越来越受到重视。

为了培养学生的审美情趣、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我校积极响应国家号召,于近期开展了小学生硬笔书法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激发学生对书法艺术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专注的品质。

二、活动目的1. 培养学生对硬笔书法的兴趣,提高学生的书法水平。

2. 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增强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 培养学生耐心、细致、专注的品质,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时间2021年10月1日至2021年11月30日四、活动内容1. 硬笔书法知识讲座2. 硬笔书法作品征集3. 硬笔书法比赛4. 硬笔书法展览五、活动开展情况1. 硬笔书法知识讲座为了让学生更好地了解硬笔书法,我校邀请了专业书法老师为学生们开展了一场硬笔书法知识讲座。

讲座中,老师详细介绍了硬笔书法的历史、发展、技法以及书写规范,让学生对硬笔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2. 硬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期间,学生们积极参与硬笔书法作品征集活动。

他们用一支小小的铅笔,在纸上书写着一个个美丽的汉字。

经过筛选,共有100余幅作品脱颖而出,参加了后续的比赛和展览。

3. 硬笔书法比赛在硬笔书法比赛中,学生们以班级为单位,进行了激烈的角逐。

比赛分为低年级组和高年级组,分别设置了最佳作品奖、最佳创意奖、最佳进步奖等奖项。

比赛过程中,学生们认真书写,展现了良好的书法素养。

4. 硬笔书法展览为了让学生们的作品得到更好的展示,我校在校园内举办了硬笔书法展览。

展览期间,吸引了众多师生前来参观。

学生们在欣赏作品的同时,也对自己的作品进行了反思,为今后的学习奠定了基础。

六、活动成果1. 学生们对硬笔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提高了书法水平。

2. 通过活动,学生们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增强了民族自豪感。

3. 活动培养了学生们耐心、细致、专注的品质,提高了学生的综合素质。

七、活动总结1. 活动组织方面本次活动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项工作顺利进行。

小学生钢笔字指导与研究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小学生钢笔字指导与研究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

小学生钢笔字指导与研究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第一篇:小学生钢笔字指导与研究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小学生钢笔字指导与研究小课题阶段性研究报告一、课题研究的意义小学三年级是钢笔字教学的起步阶段,也是基础阶段。

钢笔字教学时应注重学生书写习惯、兴趣的培养,引导学生掌握正确的书写技能,让三年级的学生能使用钢笔熟练地书写正楷字,做到规范、端正、整洁。

此课题旨在通过对三年级小学生书法写字的分析与综合研究,探索与改进小学生钢笔字指导方法,提高小学生钢笔字书法整体水平.二、课题研究的内容1.培养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和科学的执笔方法。

2.加强学生钢笔字基本功的练习。

3.培养学生“描仿”的能力。

4.在钢笔字教学中培养学生的兴趣。

三、课题研究进展情况确定了本次课题是针对小学生钢笔字指导和研究的,我在教学中有许多指导方法,取得了一定效果,如下:1.教给学生正确的写字姿势。

2.教给学生科学的执笔方法,执笔方法科学与否,关系到笔的控制能力,运笔的灵活性,书写的速度,直接影响书写的效果。

3.让学生掌握好基本笔画。

刚开始学生写出的字,横不平,竖不直,撇两头一般粗,捺没有脚。

我知道是基本笔画没有练好造成的。

于是,我在以后的识字教学中就集合一些基础字,让学生练习横、竖、撇、捺、点的写法。

每天都坚持练习,如今学生的笔画书写进步很明显。

4.让学生掌握基本笔顺。

我在写字教学时,告诉学生笔顺规则是“先左后右,先上后下,先里后外”。

我班学生在原有的基础上掌握的很快。

5.让学生掌握字的间架结构。

掌握字的间架结构对于写好字十分重要。

要使写出的字疏密得当、端正匀称,就要掌握一些间架结构的规律。

我在教学左右结构的字时,要求横要短,竖要长,左边不要升得太高,右边不要降得太低;教学上下结构的字时,强调要横长竖短;教学独体字在和其他偏旁组成合体字的时候,强调某些笔画要做相应变化等等。

6.在学生描仿时,让学生做到:看准字形;描时用力要适中;一个笔画要一次呵成;按正确笔顺描;笔迹不能越轨等。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2篇)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2篇)

小学硬笔书法活动总结硬笔书法是我校社团活动的科目之一,书法作为中国历史进程中的瑰宝,其深厚的内涵是不言而喻的。

硬笔书法只是其中的一项,书法的教学不只是把字写好,其关联了很多的内容,纠正学生不正确的握笔方法、纠正写字姿势、书法欣赏、字体的美观等等都是书法涉及到的内容。

书法课单调而刻苦,只有培养孩子们练字的兴趣,使他们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学生的书写能力才能得到提高。

通过一个学期的学习,学生的书写能力,审美能力都有较大的提高,大部分学生也养成了良好的书写习惯。

首先,从学生的执笔方法与写字的姿势着手,纠正一些学生已养成的错误执笔习惯。

我通过激励、提醒等方法,让每一位学生过好执笔关。

坐姿是每堂课都要提到的问题。

其次,加深学生对有关汉字的写字的一般知识和书写规律的认识,形成并巩固书写技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

练字前,先让学生对该字的字形、间架结构进行辨认,然后对难写易错的笔顺作重点提示,最后学生才胸有成竹地书写。

在书写过程中,我通常会巡视指导,并通过学生自评,小组互评,全体交流,展示好作品等方法,激起学生书写的兴趣。

让学生自己找对手比着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大大提高。

在最后的几节课里面,每到下课前,同学们都拿着自己的作品,进行比对,并且互相提出好的地方和不好的地方。

再次,书写内容与语文课堂教学内容紧密结合。

为加深学生对课文生字的辨认,减轻教学负担,该活动的书写内容,一般都有每课的易错难记字和常用字。

一个学期下来,该活动大部分学生养成较好的书写习惯,书写能力和审美能力有较大的提高。

书法是中国人献给世界的最美丽、最迷人的礼物。

通过书法艺术教育,传承中华民族优秀文化,同时通过书法学习让学生逐步养成良好的书写习惯,及良好的品德意志。

一、进步1、学生的结构感有了一定的强化,尤其是独体字及左右结构的字写得较合理。

2、字形挺拔,笔画流畅,有的还能写出笔锋,颇具书法韵味。

3、书写时大部分学生能把字写得正确,端正整洁干净,很多学生都努力一次写对。

小学生书法社会实践报告

小学生书法社会实践报告

一、前言书法,作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承载着丰富的历史和文化内涵。

为了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提高小学生的书法素养,我们学校组织了一次小学生书法社会实践活动。

本次活动旨在让同学们深入了解书法艺术,培养他们对书法的热爱,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和动手能力。

以下是我对这次社会实践活动的详细报告。

二、活动背景与目的1. 活动背景随着时代的发展,电子产品的普及使得许多小学生对传统文化缺乏了解和兴趣。

书法作为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逐渐被边缘化。

为了改变这一现状,我们学校决定开展小学生书法社会实践活动,让同学们亲身感受书法的魅力。

2. 活动目的(1)让同学们了解书法的历史和文化内涵,增强民族自豪感。

(2)培养同学们对书法的兴趣,提高他们的审美能力。

(3)锻炼同学们的动手能力,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

三、活动过程1. 组织筹备在活动开始前,学校组织了一次书法知识讲座,邀请了一位书法专家为同学们讲解书法的历史、技法以及书法家的故事。

讲座结束后,同学们对书法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2. 实践环节(1)参观书法展览活动当天,同学们参观了学校附近的书法展览。

在专家的带领下,同学们欣赏了不同书体的书法作品,了解了书法家的创作过程。

(2)书法体验在书法老师的指导下,同学们开始练习书法。

从基本的握笔姿势、笔画书写到整个字的结构,同学们都认真学习。

在练习过程中,同学们互相帮助,共同进步。

(3)创作展示经过一段时间的练习,同学们纷纷完成了自己的书法作品。

学校组织了一次书法作品展示活动,让同学们在舞台上展示自己的成果。

四、活动成果与体会1. 活动成果通过这次活动,同学们对书法有了更深入的了解,提高了书法水平。

许多同学表示,这次活动让他们感受到了书法的魅力,激发了对书法的热爱。

2. 同学们的心得体会(1)张明同学:通过这次活动,我明白了书法不仅仅是一种技艺,更是一种文化传承。

我会继续努力,把书法发扬光大。

(2)李华同学:书法让我学会了耐心和专注,也让我感受到了中华文化的博大精深。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培养小学生硬笔书法“型美”实践研究结题报告一、课题提出的背景:硬笔书法是以汉字为表现对象,用特有效的书写工具所写出的一种线条造型艺术。

简练的硬笔线条造型,具有近代最普遍的使用价值。

现在,小学生在写硬笔字时,普遍出现了“火柴棒”式的硬笔画,缺乏浑然一体的“造型”之美。

书法界历来强调写字要有“笔力”,形容笔力强劲的“力透纸背”与“入木三分”的说法由此而来。

在书法理论与现实问题的对比之下,本课题具有实实在在的现实意义和研究价值。

通过研究,必将使小学生写字“笔力”遒劲,形态柔美,给人以独特,震撼的视觉感悟。

二、课题研究的意义:通过研究,使小学语文教师在写字教学中,能找到小学生写字质量差的各种问题,并针对这些问题制定出一些行之有效的方法,从而全面提升小学生钢笔字的“型美”,初步写出一手漂亮有力的钢笔字来,充分展现出小学生活泼灵动的书法神采。

三、课题研究的理论依据: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试验槁)的“阶段目标”明确提出:“第二学段(五—六年级)硬笔书写楷书,行款整齐,有一定的速度。

”这里,硬笔主要指钢笔,“楷书是汉字字体之一,也叫正式、正楷、真书,是由隶书演变而来,结构匀称、笔画工整。

”(选自《新华词典》,商务印书版出版)本课题正是促进小学生从小写好一手正楷字,从而达到《课程标准》的要求。

同时,体会汉字的优美,提高审美情趣和语文素养.。

四、课题研究的目标:1、调查小学生写钢笔字缺乏“型美”的影响因素。

2、寻找培养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训练方法。

3、指导小学生提升钢笔字“型美”的实践步骤:(1)解决小学生钢笔字笔画缺乏“型美”的问题;(2)解决小学生钢笔字字形缺乏“型美”的问题。

五、课题研究的方法:1、文献资料法。

查阅小学语文写字教学资料和中国古代书法字帖,参考当代的有关硬笔书法报刊杂志,观看一些硬笔书法教学视频,了解硬笔楷书的已有理论和书法成果,为本课题研究提供理论指导。

2、调查研究法。

调查法包括访谈、观察和问卷几种方式。

(1)通过个别访谈调查小学生对钢笔字运笔时手部、腕部以及气息变化的感觉;(2)通过观察小学生写字时运笔的动作,分析其对钢笔字“型美”的影响;(3)通过发放问卷了解小学生对钢笔字笔力的认识状况。

3、行动研究法。

针对影响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诸多因素,运用一些方法训练小学生写钢笔字的“型美”,边实践边研究,逐步形成理论成果。

4、经验总结法。

总结课题研究中出现的阶段性经验教训,概括提炼出理论精髓,形成正确的结论,写入总结报告。

5、对比分析法。

通过对研究对象的对比,找到不同学生钢笔字“型美”的差异,以便提出有效的训练方法。

6、个案研究法。

选取写字笔力刚劲有力的个别同学,从其身上发现写好钢笔字的方法,写出分析报告,实施推广研究。

七、课题研究的主要过程:1、准备阶段:(2012年3月)(1)撰写课题研究方案,申请立项。

(2)把(3—6)年级的学生作为研究对象班,六(1)、六(2)班作为实验班,并把每个班同学分成5个小组,便于抽样调查。

(3)编写《小学生写字运笔感觉访谈记录单》《小学生钢笔字“型美”认识水平问卷》《小学生汉字难写笔画调查表》、《字形复杂的常用字统计表》。

(4)准备学生钢笔字作品书写纸。

2、实施阶段:(2012年4月—2013年4月)(1)运用调查法,填写好四种表单,了解影响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因素有哪些。

撰写调查报告(2篇以上)和按例分析(2篇以上)。

(2)运用文献资料法和对比分析法,提出改善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训练方法。

(3)运用行动研究法,开展知道小学生写出钢笔字“型美”的实践活动,并及时总结出经验不足,改善训练方法。

(4)运用经验总结法总结出提升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有效方法,撰写课题论文(5)举行“小小书法家”钢笔字楷体书写大赛,激励小学生继续写好钢笔字,不断巩固课题研究的成果。

3、结题阶段:(2013年5月)整理各种课题研究资料,理清思路,撰写结题报告,申请结题。

八、课题研究成果:1、围绕着课题研究,先后撰写了读书笔记,《激发出小学生写钢笔字的内在动力》调查报告,《“正楷体”勿代“手写体”——小学生平时写作业“笔力”状况的调查与分析》、阶段性研究论文《提升小学生钢笔字“型美”的训练方法2、通过一年来的课题研究,初步探明了小学生钢笔字缺乏“型美”的原因有三个:(1)、书写姿势学得易,保持得难。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上身坐正,两肩齐平;头正,稍向前倾;背直胸挺起,胸口离桌沿一拳左右;两脚平放在地上与肩同宽;左右两肩平放在桌面上,左手按纸,右手执笔。

”(节选自《中国硬笔书法精华》现在,小学生写字时,普遍存在着头趴得过低的问题。

就其原因,有些同学因为眼睛近视,有些同学是因为想使劲按笔,结果都形成了书写姿势变形的坏毛病。

对此,笔者认为,在教给小学生正确的书写姿势时,一定要时时提醒小学生放松自己的头、肩、腰、手腕、手指等各个部位,只有真正放松下来了,才能自然而然地保持一种正确的书写姿态;否则,写起字来,不是手腕太累,就是弓背低头,出现明显的变形。

其次,小学生中还普遍存在着写字时脚乱动的现象。

这种情况其实在写字教学中也屡禁不止的,老师强调一下,学生就把脚停下一会。

可是,不一会儿小学生的脚又不知不觉地开始乱放了。

结果脚放斜了,身子也就跟着歪了,直接导致写出来的字歪歪斜斜。

对此,笔者认为,小学生练字过程中应注意休息,尤其是中低年级的学生,写5——10分钟,就应该让他们放松一下手腕、脚腕。

只有在放松的状态下,小学生才能平心静气。

坐正姿势。

(2)、用笔方法只模仿,不感悟。

元代的大书法家赵孟顺曾说:“书法以用笔为上,而结字亦须用功。

”言下之意,“用笔”比“结字”重要。

“用笔的过程,是书写人生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能走多远,达到什么样的高度,进入什么样的境界?任何书法作品都是从起笔开始,经过行笔,到收笔结束。

看似简单,其实变化无穷,简单中透出深奥,可以说是‘千张作品始于笔下。

’”(节选自《中国硬笔书法精华》)同样,在小学生写字的过程中,只是生硬地模仿用笔的过程,而对于用笔过程中的轻重缓急,提按转折则远远缺乏理解与感悟。

再进一步说,对于如何用笔使笔画之间的连接、字体结构的浑然一体更是一无所知。

因此,目前迫切地需要让小学生真正深入地理解用比的变化,字体的意境。

笔者经过初步的尝试,认为可以在小学生练字中超越传统的练字规则,只有练楷书过渡到楷行结合的训练。

(3)、楷行结合有需求无训练。

小学生的作业往往都较多,如果端端正正地写正楷字,那么作业往往是无法完成的,情急之下小学生也只好弃楷从草了,把字写得寥寥草草,被老师怒斥为“狗尾草”小学生则自嘲为“连笔字”。

实事求是地将,小学生没有学过写行书,所以只要一写快,字便变得面目全非,毫不成样了。

尤其是许多学习不太认真的小学生,作业经常被老师批评为“乱草堆”、“狗刨地”、其原因就在于小学生根本不会写行书,而又不得不写快。

从上面的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小学生进行“楷行结合”的训练还是十分必要的。

这是解决小学生作业潦草的根本措施,也是巩固小学生练写正楷字成果的有力手段。

针对找到的三个原因,确定了提升小学生钢笔字“型美”采用的五项做法:(一)激发出小学生写好钢笔字的动力。

具体方法又有四个:1、写字要领,编成儿歌。

小学生写字时,有许多写字的要领一开始都做得非常好——准确到位。

可是,写着写着,甚至不到几分钟,就变形了,把正确的写字要领逐渐都给淡忘了。

特别是一些比较粗心的同学,写字飞快,字迹潦草。

为了克服这一不良的现象,笔者主张把所有写字要领都编成儿歌,让学生耳熟能详,时时牢记,用正确的方法指导正确写字。

写字姿势可以编成儿歌:“写字姿势请牢记,头正腰直脚放稳,握笔指实掌虚空,一尺一拳一寸行。

”再如,鉴赏情趣的培养方面可以编成儿歌:“楷如立,行如走,草如飞,颜筋柳骨羲之笔。

”这样,学生在快乐爽口的儿歌声中,完成并实践了写字要领的任务,便可得之以法,书之以道。

2、精选规范字,举一反三。

在小学语文写字教学中,普遍存在着老师只让学生照着课本上的范字描红、仿写的教学现象。

其实,学生往往只写出其行,而不得悟其理,对与笔画的起笔、行笔、收笔变化以及写字运腕力道的理解全然不知。

这样的写字教学只会让学生写出毫无生气和书法内涵的“学生字”,甚至会写出一个个“火柴头”拼凑起来的烂柴堆。

笔者在教学中发现,汉字的书写时有一定的规律可循的,无论笔画的书写,还是结构的结合,都可以精选范字,举一反三。

如教学“木”字旁时,要给学生讲清楚:写的字要左放右收,左边的撇应该加刀似剑,完全伸展。

右边的一点则要收剑避让,以求与右边的部分浑然一体。

3、勤学苦练,循序渐进。

常言道:“拳不离手,曲不离口。

”写字更是如此,熟能生巧,练可悟道。

老师可以常给学生将古代“书圣”——王羲之练字用完三缸水的故事,或者请学生探寻一下“入木三分”的典故内涵。

当然,在日常的练写钢笔字中,切记不可只求数量而不讲究质量。

应当讲究一笔一划的提按转折、轻重缓急。

使每一笔都饱藏内力,每一大哥字都丰厚遒劲。

这样的练字才有效果,循序渐进,才会终有所成。

4、展览品评,营造氛围。

在实际的写字教学中,挑选出一些老师认为很好的作品,投影出来,师生一起鉴赏评价,这样,师生的心目中就会逐渐形成书法美的概念。

同时,学生在品评优秀习字作品的同时,也激发出写字的情趣,向着良好的方向努力,形成自我品评的好习惯。

最后,老师还要把优秀的习字作品张贴在教室的学习园地栏目墙上,对全体学生造成一种持久公开的影响力,潜移默化地感染学生,润物无声地提高学生对书法的美感体会能力和书写实力水平。

显然,“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举千钧之力非一日之功,在逐步激发出学生写字动力的过程中,让学生写中感悟,看中品评,展中欣赏,就会在不知不觉中爱上写字,在一点一滴中增强写字内力。

(二)规范小学生写字的诸多因素。

1、写字姿势的影响。

正确的写字姿势是:头正,肩平、腰直、脚稳。

同时,做到“三个个一”,即一尺:眼睛与纸面的距离为一寸左右;一拳:胸口离桌沿的距离为一拳左右;一寸:食指、拇指离笔尖的距离为一寸左右。

然而,在实际的写字过程中,小学生却出现了五花八门的变形现象。

这些不规范的姿势和动作直接影响了小学生写字的美观、有力。

具体的现象有:1、学生写着写着,头就往纸面上低,有的同学几乎贴近到纸面7、8厘米的位置。

2、有的同学写着写着,两脚就前后晃动,或者右脚向板凳后面伸直,身子向前趴着。

这样脚不稳定,带着身子也歪了,写出来的字就容易东倒西歪。

3、还有一种现象是,有的同学胸口紧贴着桌子,两脚向前伸直,写出来的字表面上有力度,实际上却很生硬呆板。

为了克服以上三者不良现象,笔者在研究后提出:1、在写字时,让坐在桌子边上的同学,胳膊放到桌子边,两只胳膊伸展开;同时坐在里边的同学也可以把胳膊完全放在桌子上伸展开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