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书感悟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读书感悟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752b6dbab00b52acfc789eb172ded630b1c98e8.png)
《傅雷家书》读书感悟读后感【10篇】《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
下面小编给大家带来关于《傅雷家书》读书感悟读后感,希望会对大家的工作与学习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读书感悟读后感1这个暑假,在老师的推荐书单中,我挑选了《傅雷家书》进行研读。
我为傅雷父子二人精妙的文笔所吸引,更为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深情而感动!一九七九年四月,当傅聪先生回国参加父母的平反昭雪的骨灰安葬仪式时,他的心中一定五味杂陈,感慨万千。
他再也见不到生命中最亲爱的双亲,迎接他的已不是父母惊喜欢乐的笑颜,而是两撮萧然的寒灰。
可时光悠悠,情不断,大海茫茫,心相连,在曾经的岁月里,遥遥数万里的两地之间,把父子的心紧紧连在一起的,不就是这一封封家书吗?在这些书信中,我们不是清楚地看见傅雷先生为儿子呕心沥血所留下的斑斑血迹吗?人之爱子,天性使然。
人的生命总是有限的,但人的事业却永无止境,教育儿女,在某种意义上就是延续自己的生命,延续为社会、为祖国所能尽的力量。
作为孩子的第一任老师,父亲傅雷的爱,是那样的深刻与深远。
尽管在一次次的_中饱受摧残,但他不改其志,始终如一地热爱祖国,以高度负责的心力为社会、为祖国竭尽所能,用书信、用教诲使身在异乡的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建立心的结合。
傅雷先生是刚毅坚强的,他用一生告诉我们:一个纯洁正直、真诚高尚的灵魂,尽管有时会遭到意想不到的磨难与迫害,陷入暗无天日的绝境,但真实的光亮不会就此湮灭,微弱的光茫终将照彻人间,得到尊敬与爱。
傅雷先生可以如此顽强地直面人生的风雨,那我们呢?初二已成历史,残酷的初三已然来临,我们准备好了吗?“陆止于此,海始于斯。
”里斯本海岸上罗卡角镌刻着葡萄牙诗人卡蒙斯的这一名句,确实给人以雄壮之感。
暴风雨不是我们人生的尽头,一切波折与晦暗都会过去,而且总是很快、很快。
人的光荣,不在于永不失败,而在于能够屡败屡起。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6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bf38e51a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d6.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6篇)当仔细品读一部作品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何不写一篇读后感记录下呢?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以下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6篇),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1954—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该书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是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培养孩子独立思考,因材施教等教育思想的成功体现,因此傅雷夫妇也成为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家书》是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及其夫人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傅雷家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因此如山间潺潺清泉,碧空中舒卷的白云,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书其中有几个片段非常让我感动,比如:“亲爱的孩子,你走后第二天,就想写信,怕你嫌烦,也就罢了。
可是没一天不想着你,每天清早六七点钟就醒,翻来覆去的睡不着,也说不出为什么。
好像克利斯朵夫的母亲独自守在家里,想起孩子童年一幕幕的形象一样,我和你妈妈老是想着你二三岁到六七岁间的小故事。
”——《傅雷家书》这一小段故事,是傅雷先生写给他儿子傅聪的。
从上面的语句,字里行间可以看出傅雷先生的爱子情深。
对于长大的儿子,希望他茁壮成长,向外发展,但又不忍孩子远离身边。
其实家长都是这样的,从十月怀胎到一朝分娩,家长辛辛苦苦,一步步将儿女哺育成人,为的就是希望子女才有所用,以后不至于露宿街头。
而,儿女成才之际,亦是离开屋檐独飞之时。
作为父母,既为他们而高兴,也为此伤心难过。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a1542386fdb6f1aff00bed5b9f3f90f76c64d00.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7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大家心中一定有很多感想,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7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在寒假期间,我读了一本书,叫做《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印象深刻。
傅雷是我国著名文学翻译家、文艺评论家,他是一个博学,睿智,正直的学者,极富个性的人。
父亲傅雷对当今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个人的文化修养极高。
而他培养的对象又是从小接受良好的家庭教育,终于成长为国际大师的儿子傅聪。
他深刻懂得,艺术即使是像钢琴演奏也需要严格的技术因素,但绝不是”手艺“,而是全身心、全人格的体现。
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
傅雷在书信中善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从自身的经历中给出经验和教训。
读了这本书,让我更多的了解与理解父母。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2《傅雷家书》中,傅雷曾对儿子写到:“你有这么坚强的斗争性,我很高兴。
但切勿急躁。
”坚持真理固然是件好事,而如何阐明并说服他人更是一门艺术。
每个人心中都有每个人的真理,有时,他们是有分歧的甚至是互相矛盾的。
若是想让对方信服,那便要拿出充足的证据与完美的语言技巧以及机遇。
关于证据就不用多说了,没有证据是不会称之为真理的。
而更关键的是语言技巧与机遇。
人们可以接受轻声细语而会本能地抵抗那些咆哮声。
一次谈话可能不够清晰也不能使人铭记,而“软磨硬泡”可能让人在不知不觉间理解了你的用意。
或许人们控制不了自己,当火窜上脑门时只是一阵咆哮,而对方不会细想你在说什么,而只会反击和抵抗。
所以,请忍住,耐着性子解释。
人们可能放不下面子在别人身边听“絮叨精”;顾及面子而不好再一次次的说。
所以请忍住心中的不愿,慢慢说。
机遇同样是可贵的。
举个简单的例子,当别人生气时,不能惹他;当别人高兴时,不能扫他的兴。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7篇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7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d13b44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a8.png)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7篇傅聪在异国漂流的生活中,从父亲的这些书信中汲取了多么丰富的精神养料。
时时给他指导,鼓励与鞭策。
让我们一起走进傅雷家书的世界,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傅雷家书》读后感一人教版九年级语文上册第二单元选编了《傅雷家书》两则,在这两则信中,字里行间流露出作者对儿子的爱。
第一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精神消沉的时候,第二封家书写作的时间是当儿子欣喜成功的时候。
这两封家书从两个方面表达了父亲对儿子的那一份动人的舐犊之情。
傅雷和傅聪两父子不仅是生活中的朋友,而且是艺术上的知音。
傅雷以自己深厚的学养、真挚的父爱,倾听着万里之外儿子的每一次心跳,预想着儿子前进道路上可能出现的各种困难,传颂着自己的惦念和祖国的声音。
《博雷家书》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子篇;也是现代中国影响最大的家训。
傅雷以一个过来人的身份,把自己人生的智慧,生活的经验,艺术的感悟,毫无保留地贡献出来。
“我们并没为你前信感到什么烦恼或是不安。
我在第八封信中还对你预告,这种精神消沉的情形,以后还是会有的。
”这真是知子莫如父,傅雷似乎早就预料到儿子的这种情绪了。
紧接着又说“我是过来人,决不至于大惊小怪。
你也不必为此担心,更不必硬压在肚里不告诉我们。
心中的苦闷不在家信中发泄,又哪里去发泄呢?孩子不向父母诉苦向谁诉呢?我们不来安慰你,又该谁来安慰你呢?”安慰儿子,向父母诉苦是人之常情,遭遇挫折是人生的必修课,谁也难免的。
作为父亲不能教条主义地说,这不能,那不能,连用了几个形象的比喻,告诫儿子,不要过分悲伤、消沉。
如“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的解脱。
只要高潮不过分使你紧张,低潮不过分使你颓废,就好了。
太阳太强烈,会把五谷晒焦;雨水太猛,也会淹死庄稼。
”这就是朋友式的父亲,对儿子的爱,比山还高大,比海还宽阔。
还用了克利斯朵夫的经历鼓励儿子正视现实和挫折,勇敢地战胜它。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2080ec3754270722192e453610661ed9ad5155f4.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0篇品味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收获肯定不少,写一份读后感,记录收获与付出吧。
可是读后感怎么写才合适呢?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傅雷家书读后感1暑假里,我读了傅雷先生的《傅雷家书》,这本书让我感受到了傅雷对儿子浓浓的爱。
书中有傅雷夫妇给儿子傅聪写的近百封家书,纯真、质朴洋溢在字里行间,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知道了,傅雷是非常细心的一个人,他对儿子的关怀无微不至,大到人生哲理,小到为人处世,傅雷爱儿子,但却不溺爱儿子,他对儿子悉心培养,希望他成为一个时刻爱国、淡泊名利的人,这样的父亲怎能不令人敬佩呢?信中,傅雷对儿子写到:“长篇累牍地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奇妙的说长道短,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作一个讨论艺术·······在演奏姿态方面。
”多么真挚感人的话语,傅雷把对儿子各个方面的关怀、培养都寄托在了这一封封书信里,他希望让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希望他成为“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家书中,浓浓的亲情洋溢在字里行间,仿佛父母和子女是不只是亲人,更是无话不谈的朋友。
书中有这样一句话令我记忆犹新:“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
惟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一潭死水;或者要有极高的修养,方能廓然无累,真正解脱。
”多么深刻的一句话啊,当我们面对成功时,要谦虚坦然,面对失败时,要积极进取,人生本就是一曲跌宕起伏的音乐,这些高潮和低潮构成了精彩的人生,坦然面对,才能真正幸福。
这句话给了我深深的启迪,我一定会永久铭记。
傅雷家书读后感2“一个人对人民的服务不一定要站在大会上讲演或是做什么惊天动地的大事业,随时随地地点点滴滴的把自己知道的、想到的告诉人家,无形中就是替国家播种、施肥、垦殖。
”这是傅雷在给儿子家属中的一段话。
在《傅雷家书》中,我看到了一位父亲对孩子的淳淳教诲,字里行间,流露出傅雷对傅聪强烈的父爱。
读《傅雷家书》有感(通用35篇)
![读《傅雷家书》有感(通用35篇)](https://img.taocdn.com/s3/m/7ebccbc8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a2.png)
读《傅雷家书》有感读《傅雷家书》有感(通用35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收获,这时候,最关键的读后感怎么能落下!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读《傅雷家书》有感,欢迎大家分享。
读《傅雷家书》有感篇1心与心本没有距离,距离是由疏远而得到的,而拉近距离比疏远还难。
——题记打开《傅雷家书》,就是走近一位父亲,聆听他“充满父爱的苦心孤诣,呕心沥血的教诲”。
《傅雷家书》是傅雷夫妇以书信的形式对傅聪、傅敏的谆谆教诲。
虽然傅雷在他们童年的时候,曾因傅聪、傅敏的淘气而出手,即使没有使他与孩子们产生心灵上的隔阂,但傅雷还是觉得愧对孩子们,对他们表示出强烈的歉意,傅雷在给傅聪的信中写道:“跟着你痛苦的童年一起过去的,是我不懂做爸爸的艺术的壮年”。
这也使他们心与心之间的距离更加的近,难道这并不值得我们感慨吗?傅雷对孩子的关心更多的是让我看到了我的生活。
没有分离,也没有书信,但仍有那种熟悉的感觉,那种爱的关怀。
父母对我们的帮助,也是无私的,他们教会了我感恩,细致,对学习、对生活的`热情……家书记录的,不仅仅是傅雷他们的生活,也是我的生活,它教会了我懂得珍惜,珍惜父母给予我的那份爱,因为它只有一份。
有时候父母无法给予我们什么,可他们却把什么都给了我。
天下的父母都是无私的。
我诞生在一个与傅雷完全不同的时代,一直以来的幸福团聚让我们缺少了书信的交流,但那份来自父母的细致关怀,那些点滴的爱仍然熟悉在我的脑海里。
感谢《傅雷家书》,感谢它使我懂得了感恩,感恩父母对我的关怀,也感谢父母,感谢他们对我的教导,我们要珍惜父母对我们的爱,珍惜这来之不易的生活。
读《傅雷家书》有感篇2读《傅雷家书》,感悟浓浓亲情书是知识的宝库,是人类进步的阶梯,是通往成功大门的钥匙。
小时候,我很喜欢读书,每晚都捧上一本书看看,否则就有罪恶感,难以入睡。
然而现在的我,却因学业沉重而“戒掉”了这一习惯,书离我越来越远了。
可是,在孤独寂寞、伤心痛苦的时候,仍会很自然地想起初中时读过的《傅雷家书》。
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
![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008ae43571252d380eb6294dd88d0d232d43c5b.png)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当认真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积累了属于自己的读书感悟,需要写一篇读后感好好地作记录了。
那么你真的懂得怎么写读后感吗?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关于《傅雷家书》的读后感(精选5篇),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1这个寒假中我读了一本书,叫《傅雷家书》,我被他给深深吸引到了。
这本书是傅雷夫妇与长子傅聪在其留学波兰期间的往来家信。
在这本书中,底下会有插叙当时的情况和背景来更好的辅助你来阅读,还会有一些插图,傅雷先生的英文也会有翻译,可以说是很细腻了。
在此书中内容简单又有趣,还给我普及了许多在音乐和成长上的知识。
在他们来往的信中最醒目的就是父母对孩子的思念。
文章好似在讲述着一个又一个令人惊奇的故事,感情上的挫折,对音乐的困惑,傅雷先生的大病,对音乐的理解等等都使人感受其深。
在其中,我觉得傅雷先生十分博学,他懂很多东西,也懂得把这些东西传给傅聪。
例如会英文,懂音乐,有出国经验,人生的道理,而他也是一名著名的文学翻译家,他对傅聪不要求多才多艺,只希望他全心全意投入在音乐之中,希望在音乐上能有所深造,要到达一片领域的巅峰,是需要全心投入的。
傅雷夫妇不仅关注傅聪的音乐,更是关注他的人格,信中时时刻刻都会有父亲和母亲对他的警钟。
在此书中后半部分基本为母亲写,因为父亲身体一日不如一日了,但心中所挂还是傅聪。
《傅雷家书》写的都是看似日常的家常话,却是字中有真情,文中有真理,不仅在文学、艺术、哲学方面帮助傅聪答疑解惑,也帮助傅聪树立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世界观,真实体现了家书中“父亲如山,母亲如水”的形象,表达了中国传统家庭“严父慈母”的主题。
合上书本,情景在脑海中浮现,傅雷夫妇的那种思念,回味无穷。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2“先为人,次为艺术家,再为音乐家,终为教育家。
”这是傅雷先生对儿子道德修养提升的一个过程,可见这位父亲对儿子的品行、艺术上有一定的要求,并且帮助儿子一步步实现,这样的父亲是令人敬佩的。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通用10篇)
![《傅雷家书》的读后感(通用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9d515de9ba4cf7ec4afe04a1b0717fd5360cb2c1.png)
《傅雷家书》的〔通用10篇〕《傅雷家书》的〔通用10篇〕《傅雷家书》的1读了《傅雷家书》之后,真为傅雷对人生的如此认真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
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小到吃饭穿衣花钱,事无巨细。
从家信的话语中看出傅雷是一位对自己要求极严格的人,有些方面甚至有些刻薄自己的味道,傅雷给儿子立下的三个原那么: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籍。
爱子的精神令人感动。
从书中我体会了父母对我含辛茹苦的养育,他们辛辛苦苦的工作,为我营造一个良好的学习环境,让我在一个舒适的场所学习,用功努力,能为将来创造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过上不愁吃不愁穿的生活。
他们辛苦了!而我们还总是不懂道理,不顾父母的苦口婆心,一意孤行。
其实到最后吃亏的还是我们!没有才能、程度,以后如何面对日益剧烈的社会竞争?我读了《傅雷家书》后,我学会了许多做人的大道理,还感受到了亲情的伟大。
《傅雷家书》的2拿起这本也许并不太重的书,却觉得沉沉的。
理解过傅雷,为他的含冤自杀而感到同情,傅雷在学术上是一位学者,在家里是一位严厉、尽责的父亲。
这些家书,有三层内容,第一层是傅雷作为一位普通父亲对远在异国他乡的儿子表达四年、关心之情;第二层是傅雷与儿子如同益友,知己般倾心地交谈,讨论艺术;第三层就是傅雷作为一名品德高尚、学识丰富的知识分子,认真引导儿子要具备高尚人格和艺德,启发儿子的爱国情、民族情。
《傅雷家书》可以使我们更好的提升自身修养的一本好书,在风云暗涌的年代里,傅雷通过书信亲子爱子,传达出一种高尚的品质。
爱子之情本是人间常情,而傅雷却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把亲情放在第二。
读了《傅雷家书》,可以看到一位父亲对儿子的深爱,也更突出了傅雷在艺术造诣高深,在生活对朋友爱惜尊重,政治上关心国家开展,又如益友、知己般与儿子平等讨论艺术的多个方面的个性特征,并且还能从傅雷对孩子的教育中获得做人的道理,让孩子体会父母之爱。
可能如傅雷那样,对我们有着一颗期盼之心,希望我们成人成才,有一份浓浓的、毫无保存的爱。
关于《傅雷家书》的满分读后感5篇
![关于《傅雷家书》的满分读后感5篇](https://img.taocdn.com/s3/m/69ffc728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9ee9b30.png)
关于《傅雷家书》的满分读后感5篇这是一本沉甸甸的书,并不是正因它厚重,而是因为它里面包含的都是爱。
它就是《傅雷家书》,一本关于爱的书。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傅雷家书》的满分读后感,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关于《傅雷家书》的满分读后感1“谆谆人世语,悠悠父子情”。
这是读完《傅雷家书》后我最深刻的感受。
与平常所读的书不同,所谓的“家书”,最重要的是在“家”字上。
“家”,是写给家人的书信,承载着最真挚的感情,《傅雷家书》便是由一封封父母写给儿子的信组成,字里行间都能感受到父母对子女无限的关爱。
傅聪应该感激有这样一位“朋友式”的父亲。
傅雷先生对儿子有着父亲的严格与朋友的和蔼,在儿子失落时为他加油打气,在儿子成功时告诫他不要骄傲。
同样,傅雷先生也敢于剖析自己,在子女面前承认错误,而不会因为自己是长辈就“骄横”不讲理。
一封封书信不断拉近父母与子女间的距离,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话,我们也像是旁人在聆听,受益匪浅。
傅雷先生热爱祖国,他让儿子立下三个原则:不说对不起祖国的话,不做对不起祖国的事,不入他国国籍。
这看似简单的“三不”在当时却执行的很困难。
由其是在文化大时期,但他仍就保持了最忠诚的爱国之心,直到死去。
在傅雷先生身上我看见了许多东西,看见了对自己的刻求,对子女的关怀以及对祖国的热爱。
对于父亲来说,他是成功的,因为他将父子间的亲情转化成了朋友间的友情,他和儿子无话不谈,完美的跨越了两代人之间的代沟与冲突,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教诲,《傅雷家书》让我感到了一番不同的教诲。
不是烦人的唠叨,而是殷切的叮咛,不是一味的责怪,而是细心的指导……《傅雷家书》中子女和父母真诚的交流,流露于字里行间的亲情,会给天下父母子女强烈的感染启迪,也会给我们最感动的震撼!关于《傅雷家书》的满分读后感2身边一直有人给我推荐这本书,但我一直没有去了解。
今日一看,确是让我印象深刻。
让我得到这样感受的原因——傅雷先生有着别样的人格魅力。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40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40篇)](https://img.taocdn.com/s3/m/083e262ab42acfc789eb172ded630b1c58ee9b75.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40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大家心中一定有不少感悟,记录下来很重要哦,一起来写一篇读后感吧。
那么如何写读后感才能更有感染力呢?以下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欢迎阅读与收藏。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短暂的相聚而后就是长久的别离!就像风筝,孩子像风筝一样在远处漂泊,而绳子就像那永远的牵挂!每个父母都像真爱艺术品一样爱着自己的孩子,也想让自己的孩子像爱艺术品一样爱惜着自己!其实,在生活中,我们和孩子交流、沟通,不见得是让孩子学到我们的思想理念和我们生活的经验、阅历。
有些时候,我们何尝不是从孩子身上学到一些,我们跟不上时代的新的思想和观念!少给孩子负担、少让给孩子压力,这是我们当下要做的而且必须要做的!我们不要把自己的观念强加在孩子的身上,尽管孩子成长的道路上是需要管教的。
文章的最后,“尽管人生那么无情,我们本人还是应当把自己尽量改好,少给人一些痛苦,多给人一些快乐。
说来说去,我仍抱着‘宁天下人负我,毋我负天下人’的心愿。
我相信你也是这样的。
”这句话真的很感动人!给别人多一些快乐!我们要做一个充满阳光的正能量的人!多站在对方的位置上考虑问题,体会对方的苦衷,我们做起事情来就会客观公正,而不是偏颇。
对待我们的孩子也是一样!傅雷家书读后感篇2看完了傅雷家书之后,总觉得一股暖流缓缓淌过心间,这就是傅雷对他的儿子的爱吧。
事无巨细,心中傅雷首先强调的是傅聪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的问题。
傅雷以自身的经历来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做事要严谨,礼仪要得体,遇见困境不气馁,得到成功不骄傲,要有国家和名族的荣辱感,要热爱祖国。
要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具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同时他还对傅聪的生活进行指导,在日常生活中如何劳逸结合,正确理财,如何处理婚姻恋爱等问题他都给傅聪提出了建议。
傅雷作为一名文化底蕴深厚,在艺术方面有很高造诣的人的人,也给傅聪在音乐方面指了明路,还鼓励他多从诗歌、戏剧、美术等艺术门类汲取营养,给他寄去书籍。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6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6篇)](https://img.taocdn.com/s3/m/825b64ca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ff.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6篇)《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6篇)当赏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那么你真的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6篇),仅供参考,欢迎大家阅读。
《傅雷家书》读后感1我认为如果人的一生真的可以为自己所热爱的事业而奉献那是一件多么伟大的事情,同时也会让自己的人生变得更加充实。
我现在已经可以找到生活的目标,虽然以前是盲目的。
但我知道只要我们朝着目标努力就会有所收获。
傅雷说:也许金钱物质方面不能给予你足够的回报,但是学术和艺术一定会给付出的努力以一个答案。
我想不管努力是否可以带来回报,但是它至少可以使我们心灵更加充实。
我相信如果每天都把时间用在自己认为有用的地方上去,一定会得到进步和满足。
我认为只有在互相鼓励和互相支持下,有着最真实的心灵的沟通才是最让人羡慕的。
傅雷说他和他的儿子是最亲密的朋友,多好的一种父子关系啊,我觉得读《傅雷家书》真的可以丰富人的内心,让人变得平静。
而且文学和艺术都会给我们心灵的熏陶。
我们在那里面吸收的养分会让我们茁壮成长,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很多的乐趣。
《傅雷家书》是傅雷思想的折光,可以说是傅雷毕生最重要的著作,因为《傅雷家书》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充分体现了作为爸爸对儿子的心意。
写在纸上的都是些家常话,心里怎么想的,笔下就怎么写,用不着担心读者。
正因为这样,感情才那样的纯真挚朴,没有半点虚伪《傅雷家书》的意义,远远超过了傅雷家庭的范围。
书中无处不体现了浓浓的父爱,或许每个父亲对子女都疼爱有加,但在疼爱的同时,不忘对其进行全方面教育的,在人口众多的中国,能够达到此种地步的,能有几人,因为这需要充足的条件,父亲要博学多才,儿子要知书达理,而父子之间更要有充分的默契。
好读书,读好书,《傅雷家书》是一本不可多得的好书,是一本充满父子之情的好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2读完《傅雷家书》后,给我的感受是这不仅仅是家书,更是一本教人育人的书。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0篇)
![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0篇)](https://img.taocdn.com/s3/m/4666d8642a160b4e767f5acfa1c7aa00b52a9d32.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0篇)看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的视野一定开拓了不少,是时候写一篇读后感好好记录一下了。
现在你是否对读后感一筹莫展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关于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0篇),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读后感1这本书凝聚了傅雷对祖国,对儿子深厚的爱。
信中强调的是一个年轻人如何做人,如何对待生活。
傅雷用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教导儿子待人要谦虚,礼仪要得体;遇困境不气馁,获大奖不骄傲;要有国家和民族的荣辱感,有艺术,人格的尊严,做一个“德艺兼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傅雷家书》,充斥着一个父亲对儿子的期望,关爱及严格要求,洋溢着浓浓的父子情深。
它让我感觉像戏曲那样给人以脱俗的氛围和无穷的回味。
傅雷把教育子女当成了对社会,对祖国的一项光荣的义务和责任。
不是每个家长都能把教育提升到这种境界,但对子女的关心爱护,却是永恒的,不变的。
我的父亲文化程度不高,常年打拼积累了丰富的人生阅历。
父亲把教育我当成首要任务,他在我身上耗费的精力和心血有目共睹。
但父亲对我的成绩并不是很注重,反倒更注重我问人处事的原则和做人的道理。
父亲常常给我讲起以前的故事,虽然我不是很能理解父亲苦苦婆心的教诲,但是我知道父亲只是想让我做一个真真正正的人、一个大写的人。
父亲并不是什么伟大的人物,但是父亲丰富的人生阅历是我这个年龄没有经历过的。
所以我知道,现在应该好好听取父亲的教诲并且深深的记住,身体力行的去实现。
他虽然不是像傅雷一样伟大的人物,但在我的心目中他是一个值得我一生去敬仰、佩服、学习的人。
父亲,在我心中,您永远是伟大而成功的。
在您的言传身教下,我会有更大的勇气和力量,去战胜各种各样的魔障,踏上我的成长道路。
傅雷家书读后感2《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它给予我许多启发,引发我对生活的无限思考。
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用自己独特的方法培养着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92cb12ad8662caaedd3383c4bb4cf7ec4afeb63e.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15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
自古以来,一封封雪片似的家书都饱含着亲人间的浓浓情感,在战场之间来回穿梭。
而这本厚厚的《傅雷家书》,又包含着傅雷对儿子的哪些情感呢?轻轻翻开崭新的封面,细细品读,字里行间都流露出傅雷夫妇对两个儿子的爱和期望。
不管是对他们艺术方面的谆谆教诲,还是生活上的千叮万嘱,从中我都品味出了浓浓的亲情。
傅聪出国多年,为了避免他忘记中国的文化传统,傅雷不间断地为他寄去一本本中国名著。
从《诗经》到《世说新语选》,从《楚辞》到《唐五代宋词》;他建议儿子每天写一些中文日记,并坚持要他用中文与自己写信,就是为了不让他忘记祖国的汉字;为了让儿子更好地理解东方和西方的文化差异,他用文字耐心地引导儿子,一步一步……每位父亲、母亲都有对自己孩子的一套教育方法和期望,然而并非所有子女都能体会到父母的苦心与期盼。
读《傅雷家书》,我感受到父亲对孩子的另一番教诲。
品读一封封家书,正如聆听傅雷先生父子一次次温馨的对话。
他对爱子傅聪的教育却没有要求其博学多才,仅仅让其在音乐上深造。
因为傅雷先生深刻懂得,要在一个到达一片领域的巅峰,是需要全身心地投入。
兼之学海无涯,凭借一颗赤子之心,才能不断开拓出新的天地。
金句摘抄人一辈子都在高潮——低潮中浮沉,唯有庸碌的人,生活才如死水一般。
不为胜利冲昏了头脑是坚强的最好的证据。
得失成败尽量置之度外,只求竭其所能,无愧于心。
《傅雷家书》读后感2我们在《傅雷家书》中可以看到傅雷先生对人生,艺术,文学鞭辟入里的侃侃而谈,让我们能近距离接触傅雷先生贯穿一生的独立,自由的人格,感受他真诚高尚的爱国精神和苦心孤旨,呕心沥血的教子形象,其中傅雷与傅聪的父子情深,成为了《傅雷家书》的中心。
在家信中,傅雷或指导傅聪的音乐和生活,或评论中西方的古今音乐作家作品,或抒发自己对中国古诗词的感悟,或谈论当时中国文化艺术的发展或追求中国石刻画的________。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230156fc48649b6648d7c1c708a1284ac85005e0.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其夫人从1954年至1966年间写给孩子傅聪、傅敏的家信摘编,是充满着父母之爱的教子名篇。
他们苦心教导,呕心沥血地培养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教育他们先做人,后成家,是中国父母的典范。
傅雷一个有文化、有内涵的人,对中外的文学、音乐、绘画涉猎广泛,研究精深。
一封封家书,短不过上百字,长则有上千字,没有许多优美华丽的语言,也没有长篇大论的道理,只有用自身经历化为简单而又朴素的建议和忠告,为儿子摆正人生的旗杆,无怨无悔。
无数的家书,写不尽的忧愁,无尽的担忧,操不完的心,在一支笔下,处处开花。
不问自己的身体,信上也只是轻轻带过,有时却只字不提,只时时刻刻关心着在异国他乡的儿子的生活、音乐的进展。
儿子仿佛是那座五指山,日日压在他们的心头。
儿子的思想、活动、花费,所有零碎的小事,父母俩却无不担心,看似无尽的唠叨,却是忠言利于行,句句金玉良言,事事为其着想。
国家一词说大不大,说小不小。
许多人常把国家挂在嘴边,打着国家的旗号,吞食国家的利益,干着非人哉的事情。
可是傅雷是实打实的爱国,把国家一词植在了自己的心里,生长发芽。
不仅是自己爱国,还潜移默化、循循善诱地教导两个孩子一起爱国,从点点滴滴做起,不乱花国家的钱,处处维护国家的利益,时时彰显爱国之举。
中国是礼仪之邦,傅雷也深谙礼仪之道,从送画而不是送钱这件小事,可见他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把礼尚往来的礼仪风度发扬到国外,尽显泱泱大国风范。
每个人都生有父母,大都体会过父母的慈爱与教诲。
当我读着这本家书的时候,感到的却是另一番关爱,不同于老师的教导,不只是长者的叮嘱,而是父母对儿女的细心呵护,无微不至,用心良苦。
那一封封家书,就像一次次珍贵的谈心,拉近了我们的距离。
我就像一个乖孩子,阅读着,感受着,聆听着,用心铭记着。
《傅雷家书》读后感2这是一本充满着父爱的教子名篇,这是一本优秀的青年思想修养读物,这是素质教育的经典范本,它就是《傅雷家书》。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2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6a39a7575bcfa1c7aa00b52acfc789eb172d9ef1.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2篇)认真读完一本名著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这时最关键的读后感不能忘了哦。
是不是无从下笔、没有头绪?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精选12篇),欢迎大家分享。
傅雷家书读后感1我读了《傅雷家书》这封信主要讲了傅雷寄给傅聪的几本书所作的介绍和希望傅聪能时时到野外去,而不是终日在锁碎家务与世俗应对中过生活的人。
表达了傅雷对博大精深的中国文化的热爱和对儿子的关爱之情。
其中有几句话富含哲理:“多亲近大自然倒是维持身心平衡最好的方法。
”“近代人的大病即在于拼命损害了一种机能去发展一种机能,造成许多畸形与病态。
”“幸而你东西奔走的路上还能常常接触到高山峻岭,海洋流水,日出日落,月色星光,无形中更新你的感觉,解除你的疲劳。
”“一切艺术品都忌做作,最美的字句都要出之自然,好像天衣无缝,才经得起时间考验而能传世久远。
”从这封信中,我看到了傅雷先生对中国文化的热爱。
为了让儿子更加深刻地感受到中华文明的渊源,他三番五次地向儿子邮寄各类版画、拓片及许许多多的中国文学作品。
他认真地分析中华文明的得与失,大胆地批评或者褒奖,表现了他真正、敢作敢为的性格。
他的这种对中国的热爱同样影响着他的儿子傅聪,使傅聪虽然长年生活在海外却依旧会写会说中文,保持着一颗炽热而又难得的炽子之心。
傅雷父子这种对祖国的深情让我们自愧不如。
傅雷先生还十分注重身心的调节。
虽然他对待工作如痴如狂,可以说是一个工作狂人,但对儿子却希望要劳逸结合,多去欣赏大自然,亲近大自然,走入大自然,向大自然学习。
在他的谆谆教导下,傅聪不再狂热地工作,游览世界风光的同时也让他的音乐事业不断向上迈进。
而我却要么紧绷神经得几乎绷断,要么松松垮垮地度过一天,却做不到傅雷所提倡的天人合一、劳逸结合的境界。
这封信是傅雷爱的倾注,是父母对子女关怀的见证。
傅雷家书读后感2每个人都有着自己伟大的父亲,无论这个父亲是知识渊博的或只是一个只会下地耕作的农民,他们一样的伟大。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38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38篇)](https://img.taocdn.com/s3/m/a68023052bf90242a8956bec0975f46527d3a7e6.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傅雷家书读后感(通用38篇)认真读完一本著作后,想必你一定有很多值得分享的心得,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你会写读后感吗?下面是小编整理的傅雷家书读后感,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1“心酸的眼泪是培养你心灵的酒浆。
”或许只有经历过这些人间疾苦,落下心酸之类的人才能说出这样的话吧。
那傅雷又经历过多少困难,多少眼泪呢?儿子离开时他所落下的眼泪,一定是他人生中最苦烈的酒浆吧。
我一直在想,为什么傅雷夫妇最终要选择以死亡来捍卫他们人格的尊严,不被世俗的批判所污染呢?她不是说过:“一个人只要真诚。
总能打动人的。
即使人家一时不了解,日后仍会了解的。
”么?以他的真诚,我想所有人都会被打动。
是啊,傅雷那一封封给儿子的信,都显得不厌其烦,关心得无微不至,就连麻绳可能会划破儿子的手,这种微末小事都嘱咐的清清楚楚。
怕儿子的手划破后弹钢琴会受影响,让工人们去做,真是生怕儿子受点儿苦,似要把自己在儿子还小时“欠”儿子的温柔与父爱都还回来。
说到傅聪儿时,有时调皮,招了父亲的打骂,在别人眼里看来,或许只是正常的教子之法,可傅雷给儿子写的信中却充满了愧疚:尽管我埋葬了自己的过去,却始终埋葬不了自己的错误。
孩子,孩子,孩子,我要怎样的拥抱你,才能表示我的悔恨与热爱呢?这是多么动人的话语!她自己都无法原谅自己的“过错”,她对儿子的深沉而热烈的爱也洋溢在其中……他是一个性情中人,在孩子面前从没自恃身份高高在上,会在繁重的工作中抽出时间来悉心抄下6万余字的“希腊雕像”译稿寄给儿子,激励他,关心他,爱子之情犹如大海深沉而浓厚。
傅雷家书读后感篇2在寒假里,我又进一步的了解了《傅雷家书》这本书籍。
很高兴能和大家一起分享讨论。
《傅雷家书》整本书的内容都是给他与儿子之间的书信,字里行间体现了作为父亲的他对儿子苦心教导,都体现的浓浓的父爱。
其中主要讲了傅雷在国外学习期间给儿子和弥拉写的书信内容。
这些信是从1954年傅雷远赴波兰留学时开始写的,到1966年傅雷夫妇自尽。
《傅雷家书》读后感12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2篇](https://img.taocdn.com/s3/m/260a9d5859fafab069dc5022aaea998fcc22401b.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12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妈妈在我读四年级时就为我买了这本书,便没有去好好品味。
这当中原有如此之多的道理。
让人怎样兼顾事务与学业。
有了它,我便确定了路该如何取走,事该如何处理,人要怎样去做。
《傅雷家书》文艺评论家以及美术评论家傅雷写给儿子的书信编纂而成的一本集子,摘编了傅雷先生1954年至1966年5月的186封书信,最长的一封信长达七千多字。
字里行间,充满了父亲对儿子的挚爱、期望,以及对国家和世界的高尚情感。
爱子之情本是人之常情,而傅雷对儿子的爱却没有成为那种普通的温情脉脉,而是始终把道德与艺术放在第一位,把舐犊之情放在第二位。
正如他对儿子童年严格的管教,虽然不为常人所认同,但确乎出自他对儿子更为深沉的爱。
该书由于是父亲写给儿子的家书,是写在纸上的家常话,感情纯真、质朴,令人动容。
这本小书里,不是普通的家书。
傅雷在给傅聪的信里这样说:“长篇累犊的给你写信,不是空唠叨,不是莫名其妙的gossip,而是有好几种作用的。
第一,我的确把你当做一个讨论艺术,讨论音乐的对手;第二,极想激出你一些青年人的感想,让我做父亲的得些新鲜养料,同时也可以间接传布给别的青年;第三,借通信训练你的--不但是文笔,而尤其是你的思想;第四,我想时时刻刻,随处给你做个警种,做面‘忠实的镜子’,不论在做人方面,在生活细节方面,在艺术修养方面,在演奏姿态方面。
”贯穿全部家书的情意,是要儿子知道国家的荣辱,艺术的尊严,能够用严肃的态度对待一切,做一个“德艺俱备、人格卓越的艺术家。
”在书中我也读懂了自己面对以后的生活不是手忙脚乱地去过。
而是控制好每一件小事,让自己的生活秩序有条不紊,不去因为琐事而放宽自己的事业要求。
不因为自己要做一些额外的工作而影响了自己分内的学习任务。
做好自己,老师的作业认真完成,同时最重要的一点就是和父母多沟通。
分享自己的想法,让他们理解你,懂你。
通过这些书信,不仅儿子和亲人之间,建立了牢固的纽带,也通过这一条纽带,也使傅聪与远离的祖国牢牢地建立了心的结合。
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精选14篇)
![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精选14篇)](https://img.taocdn.com/s3/m/4c62e4dd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9f.png)
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精选14篇)当细细地品读完一本名著后,相信大家都增长了不少见闻,需要好好地就所收获的东西写一篇读后感了。
那么读后感到底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篇1每个人都体会过父母的慈子和教诲。
当我读了《傅雷家书》之后。
真为傅雷先生对人生的如此认知和对子女的如此关爱而感动万分。
家书中大到事业人生艺术。
小到吃饭穿衣花钱。
事无巨细。
无不关怀备至。
为人父母的可以从中学习到教育子女的方法。
学艺术的,特别是学钢琴的可以从中学习提高技忆的方法。
对解放初期的朋友也能从傅雷这位当事人的描述中得到一些了解。
而此书中对我印象最深的是加强个人修养。
有人认为书信是最为真切,自然和真实的文字。
是啊。
因为写下的一切文字都是即时即刻的内心所想。
思想到哪里文字就到哪里。
给亲人写信更是如此。
而且是他敢于剖析自己。
我想读《傅雷家书》,我们读到的应该就是傅雷自己吧。
傅雷在子女的教育上也是因材施教的。
在对傅聪音乐的教育上。
原先是强调技巧。
而后反复要他能真正领悟作品的本身。
这也就是凡事多从为什么的角度思考问题。
从而看到事物的本质。
傅雷在教育子女中自身的思想经历也在不断的提高。
他们夫妇二人。
一生中呕心沥血培养的两个孩子。
都很有成就。
家书中父母的谆谆教诲。
孩子与父母的真诚交流。
亲情溢于字里行间。
给了我想烈的感染启迪。
读了《傅雷家书》后。
我懂得了许多。
我更了解父母对这本书的爱好。
不仅是一本教育书。
也是一本可以拉近父母与孩子的一本书。
让孩子更了解父母。
让父母更了解孩子。
傅雷家书的优秀读后感篇2《傅雷家书》入选中学语文课本,被视为家庭教育的成功范例,受到世人的推崇和效仿。
作为傅氏后裔,我们倍感亲切之余、一种自豪感油然而生!两封家书的伟大之处:在于从日常生活出发,既给予儿子艺术的教诲,更昭示出崇高的人生境界。
通过书信往来,傅雷和傅聪,已经超出父子、朋友的界线,成为艺术上、思想上的知音。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https://img.taocdn.com/s3/m/c41411fb951ea76e58fafab069dc5022aaea46a1.png)
《傅雷家书》读后感15篇《傅雷家书》读后感1《傅雷家书》我目前只读了五十几页也没有一个总的概念,但是从字里行间读出很多东西。
首先是感受。
每次家信中都有傅雷夫妇的慰问与关怀,所以我可以强烈的感受到那股爱。
在慰问之后,傅雷先生总是以建议的方式提醒孩子某一件事情应该怎么样处理。
比如傅聪的一位好友,牛恩德开刀吃了很多苦,傅雷先生就在家书中建议傅聪写一封信,给她一些精神上的安慰,不一定要是长信。
你不会感受到傅雷先生的强求,从而也不会引起孩子的反感,傅聪一定乐意去做这样的事情。
可见傅雷先生很能理解孩子的心理,尽力做到不迂腐、不惹厌。
其实傅雷也是第一次当父亲,他能与儿子相处的如此融洽很大一部分原因来自于家信。
第二是触动。
我们家天天见面,肯定不需要写家信,但是要多和父母交流,他们也不是万能的,他们也是第一次当家长,我有的时候总嫌妈妈唠叨的烦,其实就是不理解对方,无法体会到妈妈唠叨的真正目的,而这就是缺乏交流,我们以后可以在闲暇时刻交流交流,或者在周末玩一点游戏,比如身份互换之类的,这样了解了对方,就可以尽可能的避免矛盾。
第三是启示。
我发现知识不仅仅是靠读书获得的,从生活中学习也是重要的方式。
比如书中傅雷先生的家庭并不是特别富足,但是他还是愿意花钱将儿子送到国外去学习音乐,并且在学音乐的过程中,傅雷先生提供了很多建议,帮助了傅聪的成长。
这告诉除了书本上的知识,培养艺术审美也是一种学习,更重要的是学艺术也不能光学艺术,要在这个过程中找方法,如书中傅雷先生告诉儿子学习一首曲子,要充分了解作者,与作者的脉搏一致,方法的重要性由此可见。
以上就是我这周阅读《傅雷家书》的感受和启示。
《傅雷家书》读后感2读完《傅雷家书》,不禁感叹父爱的伟大,这是在儿子傅聪出国留学期间,父亲和母亲教导、叮嘱儿子的书信。
书中记录了多个年父亲对儿子教导的话,十分具有教育意义,同时用家常的语气,使得整本书读起来亲切温暖、朴素易懂。
就像在书中的开篇,有这样一句话:“昨夜月台上的滋味,多少年来没尝到了,胸口抽痛,胃里难过,只有从前失恋的时候,有过这经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傅雷家书》读后感
《傅雷家书》是我国文学艺术翻译家傅雷及夫人写给傅聪、傅敏等的家信摘编,这是一部最好的艺术学徒修养读物,也是一部充满着父爱的教子篇,傅雷夫妇是中国父母的典范,他们苦心孤诣、呕心沥血地培养的两个孩子:傅聪──著名钢琴大师、傅敏──英语特级教师,是他们先做人、后成“家”,这样的教育方法在我们现在还是十分适用的。
傅雷的教育方法同时也让我回想我自己所受的教育。
在两种不一样的家庭教育下产生了两种不同的结果,就是傅雷的家庭整天和和睦睦,相亲相爱。
但是在我们家就没有这种气氛,原因在哪里呢?我们很多家长忽视了同孩子的朋友关系,养了十几年,却没有真正地享受过为人父母的乐趣,他们因为迫切地望子成龙,望女成凤,对待孩子的心态扭曲了,各种揠苗助长的措施出笼了。
有些家长盲目模仿傅雷“棒槌底下出孝子”的做法,可他们想过没有,他们有傅雷那种身教重于言传的品质吗?光学傅雷一个“打”字,打得出一个好结果吗?于是孩子尝到了辱骂、拳头的滋味尝到压力和恐惧下学习的苦头,孩子的金色童年因此黯然失色。
傅雷悟通了,他的晚年虽然由于政治运动的原因饱受折磨,但在这一点上他是幸福的,因为他和儿子成了最知心的朋友。
我们家正是缺少这种沟通,我的父亲是一个十分传统的人,正是这样,他说的话我不能反驳。
导致了我们的感情变得陌生,从这里可以想到,沟通是一个家庭的教育必不可少的工具。
《傅雷家书》给了我许多影响,傅雷的严谨作风和深遂的思想潜
移默化地教导了我;我喜爱这本书,敬佩傅雷为人与学识,羡慕他和一家的相亲相爱。
感谢您的阅读,本文如对您有帮助,可下载编辑,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