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案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优质教案教学设计
最新2023部编人教版语文六年级下册《习作例文》精美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默读例文,了解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通过阅读,学习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表达出感情变化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难点: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教学过程一、谈话引入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的两篇习作例文,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板书: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二、合作探究1.《别了,语文课》(1)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例文讲了“我”以前不喜欢上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继续学习中国语文的事。
借助旁批,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3)作者是怎样表达的?作者先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
(4)写作手法赏析以前我上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
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这一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呢?有什么作用?心理描写,作者直接地、明明白白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这句话写“我”的感受,其实时间并没有那么快,只是我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所以才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
表现了他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
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的生字。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
小学语文六年级备课教案(第三单元)小结:一件事情中不同的阶段,情感会有很多变化。
(2)以《别了,语文课》为例:与前两篇课文比较,你发现有什么不一样?小结:可以通过几个事例表达一种情感。
3.试着在本子上画出自己选定的那件事的情感变化图。
4.画好之后,上台展示。
说说自己的情感变化过程。
(教师小结:融情于事)二、“借”助课文学方法(一)锁定重点,回忆心情,尝试先写1.请大家回忆事件中印象最深的内容是什么,用“△”在心情变化图中标出。
2.在本子上把这部分写下来。
提示:综合运用各种情感表达方式,尝试把情感融入事物,景物,人物的语言、动作、心理等描写中。
3.展示一个同学的片段,共同评价。
(1)读语段,猜测表达了一种什么情感。
(2)说说哪里表达出这种情感。
(3)说说还有哪些不足。
教师小结存在的问题:只是简单直白表达自己的情感,事件的描写多为概述,有一些动作、语言等描写,但是情感的表达不够具体、自然。
4.看看自己的习作是否也存在同样的问题。
(二)阅读例段,学习方法,修改片段1.再读学过课文中的语段,在比较中学习方法。
(1)学习“直接抒情”。
①出示: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从这个句子中能读出怎样的情感?明显吗?②出示:有谁知道我心里的痛!唉,语文课,在我深深喜欢上你的时候,我就要离开你了,我将要学习另一种完全不同的语言了,想到这里,我噙着泪。
坐在我旁边的叶志聪看见,大惊说:“张先生,陈小允哭啦!”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直接抒情”。
③找找本单元中还有哪些课文也有这样的表达。
(2)学习“融情描写”。
①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这个句子哪里表现出“惊惶”?②出示:我感到母亲惊惶地甩了甩手上的水,把我拉过去拉进她的怀里。
我听见母亲在说,一边亲吻着我一边不停地说:“噢,对不起,噢,对不起……”思考:与前一句比较,有什么不同?相机板书“融情描写”。
部编本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习作例文》教案教学设计
检查时间:验印主备人:执教时间:年月日
教学单元
第三单元
总(8)课时
课题
习作例文
第(6)课时
教学内容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联系书中习作例文,总结写文来自抒发真实情感的方法。2.体会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有所不同。
3.选择情境,就心情“好”与“不好”这两种状态写几句话表达当时的情感。
(2)集体交流: “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变化:由厌恶到喜欢)
(3)作者是怎样表达出这种变化的?
①用具体事例突出变化。
“我拿起一张报纸,单是大字标题就有不少字不认识,不要说报纸的内文了。”
“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
4.背诵好词佳句。
教学重点及难点
联系书中习作例文,总结文章抒发真实情感的方法;
教学准备、资源
课件
教学过程
二次备课
(个性化修改)
一、学习例文《别了,语文课》
1.默读例文《别了,语文课》,关注文章旁的批注,边读边思考:“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1)生默读课文,做好批注;
②以“老阳儿”为贯穿全文情感的线索,表达出母爱就是生命中不可或缺的阳光,给人温暖与光明。
5.总结:看,感情原来可以这样表达。当我们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之中,看似平淡的叙述流露出的是柔软绵长、感人至深的真情实感。
三、分层作业
A优等生:阅读方法运用到阅读中去。
B中等生:积累相关阅读方法。
C潜能生:积累好词佳句。
①母亲把太阳叠进被窝帮“我”御寒;
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 习作例文 优质教案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核心素养目标】文化自信: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与方法,自信地表达。
语言运用:能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思维能力:从习作例文中学习表达真实情感的方法。
审美创造:能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课前解析】关注旁批:教学时可以让学生借助旁批自读思考,旁批可以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别了,语文课》中我的情感变化,体会《阳光的两种用法》中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并且从这两篇例文中体会充满爱和感恩的情感。
关注习作例文写作方法: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1. 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2.阅读《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中文的情感的。
3.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
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重点】自主阅读“习作例文”,借助旁批了解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情感的,并尝试迁移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
【教学难点】能把印象深刻的内的容写具体,自然地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如果情感有变化,将至变化写清楚。
【课前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激发想象1.教师导入新课: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如果有一天你将不再学习语文,不再学习中国文字,你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少年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机会学习语文了,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2.出示习作例文题目:《别了,语文课》(出示课件2)二、自主阅读,交流情感(一)《别了,语文课》(出示课件3)1.教师出示要求:默读《别了,语文课》,借助旁批,说一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态度和情感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学生自主阅读,并交流。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对习作例文的学习,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描写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讨论、模仿和实践,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使他们能够独立完成一篇习作。
3. 情感态度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使他们愿意主动去写,乐于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教学内容1. 文章结构:引导学生分析例文的文章结构,包括开头、中间、结尾的设置,以及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语言表达:通过对例文的语言进行分析,使学生了解如何运用丰富的词汇和生动的语句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感受。
3. 描写技巧:引导学生观察例文中的描写技巧,如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并学会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这些技巧。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包括文章结构、语言表达、描写技巧等,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观察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并能够灵活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习作例文、PPT、投影仪等。
2. 学具:笔记本、文具等。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简单的写作练习,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引入本节课的主题。
2. 阅读例文:让学生阅读习作例文,理解其内容,并引导学生关注文章的结构、语言表达和描写技巧。
3. 讨论与分享:学生分组讨论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分享自己的观察和感受。
4. 模仿与实践:让学生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进行一次写作练习,教师进行指导。
5. 展示与评价:学生展示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和同学进行评价和反馈。
6. 总结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引导学生进行反思,思考如何在自己的写作中运用所学的方法和技巧。
板书设计1. 文章结构:开头、中间、结尾的设置,各部分之间的关系。
2. 语言表达:丰富的词汇、生动的语句。
3. 描写技巧:人物描写、环境描写等。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让学生模仿例文的写作方法,完成一篇习作。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人教(部编版)
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目标】1.阅读习作例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2.完成本单元习作,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3.把内容写具体,能写出情感的变化过程。
【重点难点】重点:阅读习作例文,体会作者是怎样表达情感的。
难点:完成本单元习作,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第一课时教学过程一、课题导入师:本单元的两篇课文让我们感受到了作者是怎样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下面让我们一起来学习本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
从本单元的课文中学习作者的表现手法,运用到自己的习作中去。
请大家先看习作例文版块的内容。
板书:习作例文与习作。
二、习作例文(一)学习《别了,语文课》1.默读课文,了解文章的主要内容。
2.结合批注,感受文章的写作手法。
3.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
提示:“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由讨厌转变为喜欢。
作者是这样表达的:开始时,“我”默书总不合格,因此对语文不感兴趣;经张先生表扬、教导和送书后,对学语文产生了兴趣;了解“中文的丰富和优美”后,自责以前没有好好学习中文;听爸爸一番话,进一步为移民后将失去学习语文的机会而伤心,从而珍惜“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刻苦学习。
(二)学习《阳光的两种用法》1.朗读课文,了解课文的主要内容。
2.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
3.感受作者表达情感的方法。
(动作、语言、场景描写)三、习作1.讲解习作题目。
师:刚才我们学习了习作例文,进一步加深了我们对文章表达情感方法的体会。
让我们一起来看本单元习作的题目:让真情自然流露。
师:其实在生活中,我们也会有各种各样的情感体验:畅快、沮丧、激动、愧疚……请选择一种印象最深的感受,把事情的经过写下来,表达自己真实自然的情感。
这是一篇以记事为主的作文,要写自己亲身经历的事,写出真情实感,写出心理变化过程。
2.习作指导。
开头可直接抒发自己的情感,采用倒叙的方法进行写作,重点描写事情发生的经过,运用心理描写等方法,写清楚人物情感的变化过程,结尾点题,采用抒情的表达方式,升华文章的主题。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3教案[1]
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3教案[1]第一篇:人教版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作文教学设计习作3教案[1]我的理想教学目标:1、指导学生从“是什么”、“为什么”、“怎样做”三个方面介绍自己的理想。
2、培养学生列提纲的良好习惯,提高学生有条理地表达的意识和能力,鼓励学生把平时积累的词语、名言等运用到习作中去。
3、使学生认识到树立理想的重要性,激发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为理想而努力奋斗的情感。
教学重点:从三方面把自己的理想介绍清楚。
教学难点:有条理地表达。
教学过程:一、回顾积累,准备习作:1、回顾:(1)师:第三单元的课文我们已经学完了,谁能说说第三单元的主题是什么?(深深地怀念)在第三单元的学习中,我们又重温了哪些值得我们怀念的人?(学生自由回答:视死如归的李大钊、勇于献身的郝副营长、为人民服务的张思德、敬爱的周总理)(2)师:在本单元的学习中,我们感受到了李大钊为了革命的胜利不惜牺牲了自己;郝副营长为了孩子们能在等光下学习献出了自己宝贵的生命;张思德为了报效祖国、拯救战友被埋在窑洞里;我们敬爱的周总理为了祖国简朴地生活、劳苦地工作!他们为了自己的理想努力地奋斗,甚至献出了一切!2、积累:(1)师:提到理想,老师课前让大家收集了关于理想的名言,谁来说说?指名背诵,小组交流。
(2)教师在学生交流的基础上再出示几个关于理想的名言。
指名读,选择自己的喜欢的背诵积累。
二、简单交流,初识理想:1、师:在上节口语交际课上,大家都介绍了自己的理想,谁来简要说说你的理想是什么?指名回答。
2、师:你怎样看待同学们的理想?针对回答,请学生对大家的理想进行简单的点评。
3、小结:理想没有好坏对错贵贱之分,如果一个人树立这个理想的目的是“为人民服务”,是对别人有益的,那么他的人生将会很有意义。
三、明确要求,列好提纲:1、明确要求:(1)自读习作提示,思考本次习作的内容和要求。
(2)引导学生从以下及方面进行汇报:命题作文、作文题目为《我的理想》、要写清楚自己的理想是什么、为什么有这样的理想、准备怎样实现自己的理想,注意运用其他学科的材料,以丰富习作的内容。
【特级教案】部编版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 引导学生阅读习作例文一侧的旁批,进一步了解表达方式。
2.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从独白、景物、事情以及线索等方面综合了解情感抒发的方式,进一步感知写作方法。
重点、难点重点阅读批注,进一步了解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通过学习习作例文和旁批,进一步归纳文章表达情感的方法,从而更好地运用方法。
难点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情感,并采用合适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突破方法修改习作,了解自己运用写作方法的情况,以便更好地运用写作方法。
教法与学法教法对比法、点拨法。
学法表格学习法、合作交流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
课时安排建议1课时。
一课时课时目标1. 学会阅读习作例文一侧的旁批,进一步了解表达方式。
2.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从独白、景物、事情以及线索等方面综合了解情感抒发的方式,进一步感知写作方法。
一、谈话导入师:同学们,诗人白居易曾说:“感人心者,莫先乎情。
”徜徉雨中,我们或许会有无可名状的哀愁;沐浴月光,我们或许会感到漫无边际的孤独;仰望苍穹,远眺大海,我们心胸开阔;俯视大地,近观流水,我们豪情万丈。
生活处处有美景,美景时时动人情,我们要善于发现美,学会抒发真情实感。
通过本单元的学习,我相信大家对如何表达真情实感已有了一定的了解,接下来我们从习作例文中进一步感知习作方法。
二、研读课文1. 默读课文,在《别了,语文课》一课中,“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有怎样的变化?教师点拨:对于语文课,“我”由开始的“厌恶”到后来的“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无法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
2. 从“我”的这些心理变化中,你感受到了什么?教师点拨:结合一些海外华侨不忘学习中文的事例,谈自己的感受。
3. 朗读课文,在《阳光的两种用法》一课中,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教师点拨:母亲创造了阳光的第二种用法,其实是告诉我们母亲就是我们生命里那束不可或缺的阳光,母爱是我们幸福的来源。
三、例文引路,感知写法1. 对照课文和批注,阅读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小组讨论交流,合作完成表格。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下册语文 第三单元习作例文 教学课件
讨厌
喜欢
第四页,共十六页。
作者是这样表达的:
◎开始时,“我”默书总不合格,对语文不感兴趣;
◎经张先生表扬、教导和送书后,对学语文产生了兴趣;
◎了解“中文的丰富和优美”后,自责以前没有好好学习中文; ◎听爸爸一番话,进一步为移民后将失去学习语文的机会而伤心, 从而珍惜“顶多还有一个月学习中文的时间”,刻苦学习。
语言描写,通过对话直接 而强烈地表达了“我”对语文课 的喜爱,对语文课的恋恋不舍。
“亲切地抚着我的头”,通过
动作描写表现了张先生对“我”的 关心,刻画了张先生和蔼、关 心、爱护学生的形象。
第九页,共十六页。
例文二:《阳光的两种用法》
※朗读《阳光的两种用法》,思考: 1.“阳光的两种用法”是指哪两种用法?
第六页,共十六页。
心理描写,作者直接地、明明白白地写出了自己的想法。
“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这 句话写“我” 的感受,其实时间并没有那么快,只是我 对语文产生了兴趣,所以才会感觉时间过得特别快。表现 了作者对语文课的喜爱和眷恋。
第七页,共十六页。
2.我张皇地拿出语文书,急急温习今天教过的课文 ,觉得课文内容饶有趣味。我又拿出纸,用笔反复写新学 的生字。
第五页,共十六页。
※ 写作手法鉴赏:
1.以前我上课时总是懒洋洋提不起劲,奇怪,今天我翻 开语文书,别有一番滋味,我的脑子也不再胡思乱想,全神 贯注地听张先生授课。我为什么会忽然喜欢上语文课,觉 得张先生每一句话都那么动听?这一堂课好像过得特别快 ,一下子就听到了下课钟声。
这段话运用了什么描写方法?有什么作用?
(2)作者把心中感觉到的母爱的温馨和智慧直接说出来, 抒发自己的情感。比如,毕大妈用阳光晒水,作者感叹“溶解 了糖的水变甜,溶解了盐的水变咸,溶解了阳光的水变暖,变得 犹如母亲温暖的怀抱”,直接赞美了毕大妈勤俭持家的聪明和智 慧。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通过学习《习作例文》,使学生掌握基本的写作方法,提升写作技巧,增强文学素养。
2.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讨论,理解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探究的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爱,激发学生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教学内容1. 写作方法: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写作手法的运用。
2. 文章结构:开头、中间、结尾的布局和过渡。
3. 语言表达: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
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的理解和运用。
2. 难点:如何运用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表达。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习作例文、PPT、黑板。
2. 学具:笔记本、文具。
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一个生动的例子或故事,引起学生的兴趣,引入本课的主题。
2. 新课导入:通过PPT展示习作例文,引导学生阅读、分析、讨论。
3. 写作方法的讲解:详细讲解叙事、描写、抒情、议论等写作手法,并通过例文进行示范。
4. 文章结构的讲解:分析例文的开头、中间、结尾的布局和过渡,引导学生理解和运用。
5. 语言表达的讲解:分析例文中的准确、生动、形象的语言运用,引导学生学习和模仿。
6. 课堂练习:让学生根据所学的知识,进行一次小型的写作练习。
7. 总结与反思: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提出问题,解决问题。
板书设计1. 《习作例文》2. 正文:分为四个部分,分别是写作方法、文章结构、语言表达、课堂练习。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让学生根据课堂所学的知识,写一篇短文。
2. 阅读理解:让学生阅读一篇与习作例文相似的文章,分析其写作方法和文章结构。
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分析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对教学效果进行评价。
2. 教学改进:根据学生的反馈和教学效果,对教学方法进行改进,提高教学质量。
统编部编版六年级下册语文第三单元《习作例文》精品教学设计
习作例文【教学目标】进一步了解例文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教学重点】了解表达情感的方法。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
说说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我们来看看下面的例文是如何表达情感的。
设计意图:学生回忆表达情感的方法,便于更好地学习例文。
二、例文《别了,语文课》。
默读课文。
说说“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1.一开始:不喜欢上语文课。
不能学语文,心里难过——痛语文课上:(噙着泪——擦拭着泪水——呜咽——泪水模糊了眼睛——心里非常难过) 告别语文课:“我”热泪盈眶。
2.课文通过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作者的情感。
(1)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鼓励“我”,“我”却哭了。
(2)同学们给“我”的纪念册留言。
(3)告别语文课,老师留言,同学送书,“我”热泪盈眶。
设计意图:体会作者通过三个事例来表达感情。
三、例文《阳光的两种用法》。
1.题目是“阳光的两种用法”,阳光有哪两种用法?请同学们快速读课文,找出阳光的两种用法。
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2.文中塑造了两位母亲的形象,通读全文,想一想,她们各自有哪些特点?又有哪些共同之处呢?请结合文中的相关语句谈谈你的理解。
预设:勤俭、朴实、有智慧和温暖的心。
3.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怎样的情感?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感情表达出来的?有智慧和温暖的心。
通过两件事来表达情感。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通过两件事来表达感情的方法。
四、总结。
这节课我们通过两个例文,更进一步了解了表达情感的方法,我们可以仿照这些例文,把感情渗透到习作中去。
【板书设计】(一)《别了,语文课》通过三个事例表达情感:1.两次默书都得到八十分,张先生鼓励“我”,“我”却哭了。
2.同学们给“我”的纪念册留言。
3.告别语文课,老师留言,同学送书,“我”热泪盈眶。
(二)《阳光的两种用法》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2020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案新人教版
《习作例文》精品教案教学目标:1.默读例文,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的。
3.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
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重点:通过阅读,学习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表达出感情变化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难点: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同学们,今天我们来做一个很老很老的比喻句。
圆圆的月亮像什么?学生自由交流,写一个比喻句。
2.老师这里有两个比喻句。
请你来评一评,看它们有什么不同。
出示句子:(1)我看见天空中圆圆的月亮,好像妈妈绽开的笑脸。
(2)那天空中的圆圆月亮,好像一滴刚刚流下的眼泪。
学生自由评价。
3.同一个月亮,为什么给人的感觉却是不一样的呢?景物是一样的,但是人的心境是不一样的,心情好的时候和心情差的时候看到的月亮是不一样的。
二、交流平台读一读交流平台上的对话,说一说你读懂了什么,你对表现人物的情感有了怎样的了解?学生根据自己的阅读体验自由交流。
1.在平时的写作中,我们应该怎样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情感呢?预设:表达自己感情的方法大体上有两种:一种是直接抒情。
就是把自己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一种是间接抒情。
就是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请你再读前面学过的两篇课文《匆匆》和《那个星期天》。
找一找具体的句子,说说哪些是直接表达情感的?哪些借助人或事物来表达情感的?学生自由交流自己找到的句子。
3.出示句子,让学生判断这两句话使用了什么抒情方法。
(1)聪明的,你告诉我,我们的日子为什么一去不复返呢?预设:直接抒情。
(2)看着盆里揉动的衣服和绽开的泡沫,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 习作例文与习作 教案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语文下册第3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教学目标1. 让学生通过阅读和分析习作例文,理解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2. 培养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自主写作的能力,提高写作水平。
3. 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内容1. 习作例文《春天的故事》和《我的老师》。
2. 学生自主写作。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习作例文《春天的故事》和《我的老师》的文本或PPT。
2. 学具:写作纸、笔。
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本节课的教学目标和内容,引起学生的兴趣。
2. 阅读:学生阅读习作例文《春天的故事》和《我的老师》,理解例文内容。
3. 分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例文中的写作技巧和表达方式。
4. 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如何将这些写作技巧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5. 写作:学生进行自主写作,教师巡回指导。
6. 分享:学生分享自己的写作成果,教师进行点评和指导。
板书设计1. 板书习作例文与习作2. 板书内容:习作例文《春天的故事》和《我的老师》的写作技巧,学生的写作要点。
作业设计1. 写作练习: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写一篇关于自己的老师或者关于春天的故事的文章。
2. 阅读推荐:推荐学生阅读一些优秀的作文或者相关的文学作品,提高阅读和写作能力。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和分析习作例文,让学生掌握了写作技巧,并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意引导学生的思维,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中发现自我,表达自我。
同时,教师也要注意及时反馈和指导,帮助学生提高写作水平。
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掌握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发现生活中的美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教学重点与难点的详细补充和说明教学重点中的“让学生掌握习作例文中的写作技巧,能够运用到自己的写作中”是本节课的核心目标。
人教(部编版)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与习作教案优秀版
习作例文与习作教学目标1.能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内容写具体。
2.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3.能评价同学的习作并提出修改建议。
教学重难点能选择合适的内容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准备1.相关课件。
2.习作例文。
课时安排2课时课时目标能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并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过程板块一创设情境,激发兴趣1.出示表情图片,思考:看到这两幅图片,你的脑海中立刻浮现出了哪些词语?2.这些词语,引起了你怎样的情感体验?使你联想到了哪些生活场景?教师小结:词语的背后都隐藏着故事,有着让我们怦然心动的经历,就让我们提起笔来,把那段难忘的经历写下来吧!板块二明晰要求,打开思路1.明确习作内容。
(1)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梳理表达真情实感的方法。
(2)注意力集中,快速默读教材,明确习作内容。
①教材中提供的两组词语,都是描写什么的?比较上下两组词语的不同。
②联系生活实际,想一想:你有过这些感受吗?或是有过教材中未提到的其他感受?是什么事情引发了这样的感受?2.读教材,明确习作要求。
提示: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
(1)调动学生相关经验。
如,通过把自己看到的、听到的、想到的写下来,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通过人物的语言、外貌、动作和心理的描写,把一个人当时的表现写具体。
(2)再读课文《那个星期天》,回顾具体描述“我”内心独白和周围景物的内容,丰富学生把一件事情的过程写具体的相关经验。
(3)本次习作素材中的14个词语已经闪亮登场了,它们都是我们熟悉的词语。
请仔细观察这上下两组词语,你有什么发现?(4)归类梳理。
要点:这14个词语都表示人的情绪。
其中,第一组的词语都表示积极的、良好的情绪;第二组的词语都表示消极的、不良的情绪。
3.例词引路,打开思路。
以“欣慰”为例,说说你的思考。
要点:(1)看到“欣慰”这个词,你的脑海里立即浮现出什么样的画面?(2)看到“欣慰”这个词,你立即联想到哪些事情曾让你产生了这样的感受?4.拓展选材,拓宽思路。
部编人教版六年级语文下册教案带反思-第3单元-习作例文-统编新教材
1.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从课文中的发现。
师:同学们,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它们分别讲了什么?2.学生讲述从课文中的发现。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
《我的老师》片段: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直接抒情的部分: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5.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二、学习“初试身手”。
1.创设情境:临时抽查课文背诵,询问被抽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情。
(担心、害怕;窃喜、开心。
)2.师:我们都生活在一定的环境中,当心情不同时,对身边事物的感受也会不同。
统编语文六下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六下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能通过阅读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学习过程:一、回顾发现1.回顾课文。
师:同学们,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它们分别讲了什么?2.课文中的发现。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二、片段欣赏1.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
我躺在地上,两眼冒着金星,只见风越来越大,仿佛老师在向我咆哮,乌云在天空中盘旋,仿佛在看热闹,就连乌鸦也哇哇哇的叫着,仿佛在嘲笑我。
他扫了一眼我的鞋和脚,二话没说,拉着我找了一个最近的石凳坐下,一把把浸湿的袜子拽下来,又立刻把我冰冷的脚捧进怀里,用衣服轻轻地擦着,爸爸肚子上的温度,一下子让我的脚有了知觉,好暖和啊!感受将心情融入景物的描写;和一连串动作表达真情的方法。
2.“抒发真情实感”的方式(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3.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三、习得方法1.例文《别了,语文课》。
(1)课件出示书中的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学生自由朗读。
(2)关注旁批思考:作者表达了怎样的情感?(“我”对中国语文课的情感变化:由不喜欢到喜欢得不舍得放弃。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学设计
一、研判教材
本单元安排了《别了,语文课》《阳光的两种用法》两篇习作例文。
两篇例文的内谷都源于日常生活,情感表达真实、自然,为学生习作提供了范例。
习作“让真情目然露”,要求学生选择印象深刻的事情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别了,语文课》节选自作家何紫在20世纪六七十年代写的同名作品,主要写一问不喜欢语文课的“我”忽然喜欢上了语文课,也对语文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因为“我即将离开祖国,也许将来没有机会继续学习母语。
例文细腻而真实地传达出“我”或悲伤或焦虑、或自责、或欣喜、或感动的情感状态,字里行间充满了对祖国语言文字的热爱,表达了对祖国的依依不舍之情。
例文旁批从三个角度提示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一是可以用具体事例表达情感;二是内心独白可以直接表达情感;三是要选择合适的材料表达情感。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怎样把“我”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表达出来的。
《阳光的两种用法》写了“我”的母亲和毕大妈充满智慧地使用阳光:冬天中午晒被子,夏天用缸中太阳晒热的水洗澡,表现了她们的生活智慧和美好内心,表达了“我”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赞颂,以及对平淡生活的赞美。
例文旁批从两个角度提示怎样表达真情实感:一是通过具体的事例表达情感;二是可以围绕一条主线表达情感。
课后题引导学生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对母亲和毕大妈这样的普通劳动者的赞美之情的。
二、四单设计
教学设计。
六年级下册语文教案-第三单元 习作例文 人教部编版
习作例文《别了,语文课》讲了“我”因全家移民和张先生给“我”一本书后,“我”对语文课的态度由“厌恶”变成“喜爱”,最后因为知道自己没有机会再学习语文而“热泪盈眶”,并决心自修语文的事情。
本文把“我”对语文的不舍之情始终贯穿于叙事之中。
无论是与父亲的对话,还是老师、同学的留言和送书,都饱含着“我”对祖国、对母语的不舍之情。
《阳光的两种用法》以老阳儿为线索,描写了“母亲用阳光晒被子”“毕大妈用阳光晒水”的“阳光的两种用法”。
作者以情带文,写出了阳光带给自己童年的幸福回忆,表达了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学生在之前的学习中接触过与本单元类似的体例,且在学习了前面两篇课文的基础上,学生对本单元要求掌握的写作方法有所了解,所以,理解起来并不难。
重点是引导学生体会文章是如何表达情感的,进一步巩固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胸臆的写法,为后面的习作打下基础。
1.先让学生总结前面两篇课文运用的表达情感的方式有哪些,然后快速浏览习作例文,发现习作例文与前面两篇课文的相似之处。
2.充分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的积极性,引导学生学会赏析例文的写法。
【知识与技能】阅读习作例文,读懂习作例文的内容。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批注,加深理解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间接抒情的写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感受陈小允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祖国、对语文的不舍之情。
2.感受母亲和毕大妈的生活智慧,体会作者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重点通过阅读习作例文,结合批注,加深理解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和直抒、间接抒情的写法。
难点1.感受陈小允对学习语文的情感和态度的变化,体会他对祖国、对语文的不舍之情。
2.感受母亲和毕大妈的生活智慧,体会作者对阳光的喜爱和对母亲、毕大妈这样人的赞美。
教师:多媒体课件。
学生:预习课文。
1课时一、回顾与复习1.《匆匆》采用了大量内心独白的方式,表达了作者对时间流逝的惋惜,对自己虚度光阴的懊悔,《那个星期天》采用了融情于景的方式,把情感融入到具体的人、事、景物之中,表达了自己内心的失落和绝望。
部编小学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交流平台与习作例文》教学设计教案及反思
交流平台与习作例文[教学目标]1.回顾本组课文,引导学生用心体会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2.学会根据自己的不同心境表达不同的感受。
3.默读例文,学习作者细微的表达情感的方法。
[教学重难点]1.学会根据自己的不同心境表达不同的感受。
[教学课时]2课时第一课时交流平台与初试身手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南梁时的文学理论批评家刘勰在《文心雕龙》中曾说“情以物迁,辞以情发”,意思是说作者的情感是随着景物的不同而变化的,文辞又是随着作者情感的变化而抒发的。
我们这个单元的一组课文,就是写实感抒真情的文章。
在学习的过程中相信大家曾被朱自清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深深打动,也曾为儿童时期史铁生第一次盼望的失落而心酸……今天我们再一起重温一下吧。
二、交流平台1.小组交流,回顾本组课文内容。
(1)《匆匆》和《那个星期天》的主要内容是什么?(2)作者是如何表达自己的内心感受的?2.集体交流。
各小组选代表参加集体交流,增强大家的学习感受,巩固所学知识。
老师适时指导,归纳总结写作时如何表达内心的真实情感。
明确:(1)融情入人。
通过对人物语言、动作、神态等细节描写来表达情感。
《腊八粥》中“八儿”对妈妈的催问、计划分粥的天真语态等,都表现出“八儿”盼着早点儿吃到腊八粥的急切心情。
(2)融情入事。
通过颇具情节的事例来表达感情。
《那个星期天》中“我”站在街门口等母亲、站在门后等母亲等各种小事例、小举动把“我”焦急而又兴奋的情感一一呈现出来。
(3)融情入景。
这个“景”可以是环境,可以是景物。
这样的例子有很多,《穷人》的开头通过对环境的描写写出了桑娜对外出捕鱼未归的丈夫的牵挂和担忧;《那个星期天》中作者写道:“我感觉到周围的光线渐渐暗下去,渐渐地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远越来越缥缈……”将景物的特色和心理活动的描写融合在一起,让读者感同身受。
“凉下去、沉郁下去越来越缥缈”的不仅仅是光线,更是自己的“第一次盼望”。
(4)直抒胸臆。
把心里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案设计
部编版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例文教案设计教学目标1.能就“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的学习收获和其他同学进行交流。
2.认真聆听其他同学对于本单元学习内容的交流。
3.能用几句话描写自己的心情,表达自己的情感。
教学过程一、学习“交流平台”。
1.回顾课文,说说从课文中的发现。
师:同学们,回顾《匆匆》《那个星期天》这两篇课文,它们分别讲了什么?2.学生讲述从课文中的发现。
教学预设:《匆匆》第4自然段,作者用一连串的设问,表达了对时间飞逝的惋惜和感叹,很能打动读者,容易使读者产生相同的感受。
《那个星期天》中,有一段叙述了“我”“挨时光”:“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跳房子,等母亲回来。
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借助写“跳房子”“看着云彩走”这些举动,真实自然地表达了“我”等待时“焦急又兴奋”的情感。
3.学生围绕“抒发真情实感”进行交流。
教师指导学生从以下两个方面说说自己的发现。
(1)把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在叙述中自然而然地流露情感。
(2)把心里想说的话直接写出来,抒发自己的情感。
4.课件展示抒发情感的精彩片段。
《我的老师》片段: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直接抒情的部分:像这样的老师,我们怎么会不喜欢她,怎么会不愿意和她亲近呢?在叙述中流露感情的部分:我们见了她不由得就围上去。
即使她写字的时候,我们也默默地看着她。
连她握笔的姿势都急于模仿。
5.教师总结在文章中抒发真情实感的好处。
我们要想写好一篇文章,让读者感动,就要写出自己的真情实感。
要抒情,就需要运用一些表达情感的方法,或直接抒情,或将情感融入具体的人、事或景物之中。
运用这样的方法,可以使文章主题更突出、人物形象更生动。
二、学习“初试身手”。
1.创设情境:临时抽查课文背诵,询问被抽查的同学和其他同学的心情。
(担心、害怕;窃喜、开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习作例文》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1.默读例文,把握两篇文章的主要内容。
2.阅读《别了,语文课》,懂得作者是如何表达“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的。
3.阅读《阳光的两种用法》,体会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及例文的表达方法。
4.学习描写具体事物或人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目标
通过阅读,学习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表达出感情变化的写作方法,让真情流露于笔尖。
▶教学目标
1.阅读理解
《别了,语文课》和《阳光的两种用法》都是在向读者传达一份真实、温馨的情感,文章内容浅显易懂,关键是让学生在读中体会《别了,语文课》中“我”的情感变化,体会《阳光的两种用法》中作者塑造的充满智慧和爱的母亲形象,并且从这两篇例文中体会充满爱和感恩的情感。
2.表达运用
通过阅读习作例文,学习表达真情实感的写作方法: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和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教学目标
1.预习提纲:(1)读准字音,读通句子,读懂例文内容。
(2)思考:这两篇例文的主要内容分别是什么?(3)你从这两篇例文中学到了怎样的写作方法?
2.准备资料:多媒体课件。
▶教学课时
1课时
▶教学课时
板块一导学《别了,语文课》
1 / 4
1.谈话导入。
同学们,你们喜欢上语文课吗?如果有一天你将不再学习语文,不再学习中国文字,你会怎么想呢?有一位少年因为特殊原因,没有机会学习语文了,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
2.自读自悟。
●课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借助旁批,默读例文,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设计意图】自读的目的是要让学生理清文章思路,在学习例文的过程中有所收获,得到写作方法的指引。
引导学生对照旁批,根据提示,体会作者借助事例来表达自己情感的写作方法。
3.畅谈交流。
(1)例文的主要内容是什么?
例文讲了“我”以前不喜欢上国语课,临近移民,在老师的教育下,“我”明白了祖国语言的美好,决心自修,继续学习中国语文的事。
(2)借助旁批,说说“我”对学习中国语文的情感和态度发生了怎样的变化,作者是怎样表达的。
变化:“我”从开始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到将要移民时开始悔恨、懊恼,并逐渐喜欢上国语,最后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作者先利用几个具体事例来表达“我”对中国语文的情感表达变化,借助真实的内心独白让情感表达更加强烈,最后选择最有代表性、最突出的事例,来表明自己对国语的喜爱和自修国语的决心。
4.理清思路。
题目:别了,语文课
以前:“我”不爱学习国语、默书不合格
转折:将要移民体现“我”由不爱国语,到现在:悔恨、恼恨爱上国语的心里变化过程
转变:认真听课,逐渐喜欢上国语
结果:下决心好好自修国语
2 / 4
板块二导学《阳光的两种用法》
1.课题质疑。
同学们,阳光可以用来干什么?作者说的两种用法是什么用法?还有第三种用法吗?让我们一起去例文中看看吧!
2.自读自悟。
●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
●借助旁批,朗读课文,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再和同学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3.畅谈交流。
(1)本文标题“阳光的两种用法”指的是哪两种用法?
①冬天,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
②夏天,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
(2)借助旁批,朗读课文,说说从两家人的生活中,你体会到了什么样的情感。
母亲和毕大妈这种“智慧和温暖的心”,尤其是“在艰苦日子里磨炼出的一点儿本事”,成为我们生命里不可或缺的阳光,让我们体会到母爱就像照亮和温暖我们生命的阳光,我们所有幸福和感恩都来源于这种充满爱的情感。
(3)同桌交流:作者是怎样把这种情感表达出来的?
通过讲述母亲把老阳儿叠在被子里,毕大妈把老阳儿煮在水里面这两件事情,作者的情感自然而然地就流露出来了。
4.理清思路。
师生述说文章的写作思路。
5.总结写作方法。
你从这两篇习作例文中学到哪些写作方法呢?
【设计意图】经过对例文内容的回顾,再到对例文所表达情感的思考,有
3 / 4
效地促进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深入了解。
这样不仅使学生对例文有了新的理解,还能够使学生受到启发,学会其中的写作方法。
▶教学反思
1.自读自悟很重要。
这两篇习作例文是为学生写作文提供的范文,所以重在让学生自读自悟,给学生充足的阅读时间,让他们自己体会例文的写作方法。
我主要引导学生阅读,点拨学生思考和总结。
2.抓住教学重难点。
在这一课时的教学过程中,我始终注重让学生做到:通过阅读,懂得如何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表达出来;学习把一件事情写清楚,并写出情感变化,通过描写具体事物、人物来表达自己的真情实感。
3.理清作者写作思路。
在学生交流讨论之后,再来对作者的写作思路进行梳理,并用课件进行展示。
这样不仅可以让学生巩固知识,还可以加强学生对写作方法的掌握。
4 / 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