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阅读练习及答案

合集下载

高中语文练习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高中语文练习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

2022-2023学年河北省保定市高二(上)期末语文试卷一、现代文阅读(35分)1.(17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重申并强调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是他多年来一直倡导的基本理念之一。

习近平在报告中指出:“当前,世界之变、时代之变、历史之变正以前所未有的方式展开,人类社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目前,新冠肺炎疫情全球肆虐,需要各国坚定不移地共同抗疫;面对气候变化带来的挑战,世界各国必须携手应对;军事冲突、饥饿、贫困以及恐怖主义等问题也需要全人类携手解决。

习近平强调:“中国始终坚持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的外交政策宗旨,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这表明,中国与某些拉帮结派、挑起争端的势力划清界限。

2017年1月,习近平在世界经济论坛2017年年会开幕式上指出,人类已经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利益高度融合,彼此相互依存。

每个国家都有发展权利,同时都应该在更加广阔的层面考虑自身利益,不能以损害其他国家利益为代价。

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习近平回顾了中国为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所作的贡献:中国坚持对外开放的基本国策、坚持真正的多边主义、推动建设开放型世界经济、推动全球治理朝着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等。

尤其值得一提的是全球发展倡议。

2021年9月,习近平在第76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上提出这一倡议,以期“加快落实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构建全球发展命运共同体”。

习近平在中国共产党第二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开幕会上再次强调这一团结合作的理念,得到了众多国家的赞许。

(摘编自中国网《读解二十大报告》) 材料二:2022年10月16日是第42个世界粮食日。

今年以来,受多种因素交织影响,全球多地粮食供应短缺、粮价上涨。

在世界粮食安全面临挑战增多的背景下,中国一如既往地切实积极行动,为全球消除饥饿与贫困贡献重要力量,彰显负责任大国担当。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

人类命运共同体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建设作者:帕夏古丽·伊麦提来源:《侨园》2018年第05期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坚持和发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基本方略之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超越了国际关系中的陈旧思维,同时又跟随着时代潮流,稳步推进建立国际政治新秩序,架起国与国之间沟通与繁荣富强的桥梁,开辟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境界。

高举和平与发展、合作与共赢的伟大旗帜,进一步建立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开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新征程。

随着世界格局多极化、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发展,和平与发展已成为时代的主流。

与此同时,世界各地局部冲突此起彼伏,非传统安全和全球性挑战不断增多,在这个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代,人类社会依然面临着诸多挑战和难题。

当今世界发生的深刻复杂的变化和调整让中国的前途与命运已经同世界和平、稳定、发展紧密联系在一起。

在此错综复杂的全球环境中,人类必须高瞻远瞩、开放包容、合作共赢。

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稳步推进,中国外交理念和思路也不断创新,全面深化。

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战略家的视野和战略思维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新时代中国外交的重大理论创新。

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坚持和平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两个一百年”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興的“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人类命运共同体已成为指引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的“主题词”和“总纲领”。

中国将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的伟大旗帜,维护世界和平与发展。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促进各国繁荣富强,发展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国与国之间的友好合作关系,推动建设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新型国际关系,各国共同维护世界和平,共同促进世界繁荣与发展。

“人类命运共同体”概念在2011年《中国的和平发展》白皮书中首次提出。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与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与实践

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与实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一个重要概念,也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意味着构建一个人类共同发展、共同繁荣的世界,强调全球治理、共赢合作,推动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核心是文化理念与实践。

文化是人类社会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人类共同的精神财富和价值观念。

文化理念与实践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中起到了关键作用。

首先,文化理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基础。

文化理念是指人们对于社会政治、经济、道德等方面的观念和认知。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理念,是基于人类共同价值观的建立。

这些共同价值观包括尊重人权、维护和平、促进公平、推动可持续发展等。

只有共同的文化理念,才能够让人们找到共同的方向,共同的目标,从而推动共同体的建设。

其次,文化实践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手段。

文化实践是指通过文化活动、文化交流等方式,加强不同国家、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文化实践,需要通过各种形式的文化交流,增进相互间的了解,加深相互间的友谊。

只有在这种相互了解和友谊的基础上,才能够形成相互信任的基础,推动共同体的持久发展。

文化理念与实践的重要性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首先,文化理念与实践可以缩小世界各国之间的差距。

不同的国家、民族、文化之间存在着差异,这些差异在一定程度上带来了隔阂和冲突。

而通过文化理念与实践,可以让各国之间更加了解、理解彼此,从而减少误解和猜疑。

只有相互之间的理解和信任,才能够帮助我们共同面对全球的挑战。

其次,文化理念与实践可以促进共同繁荣和发展。

文化交流和合作不仅能够提升各国的文化艺术水平,还能够促进经济的发展。

例如,文化旅游可以成为一项重要的经济增长点,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发展文化旅游产业,实现共同繁荣。

同时,文化产业也是推动经济创新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各国可以通过合作共享文化产业的机会,实现经济的互利共赢。

2023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3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

2023年湖南普通高中学业水平选择性考试政治真题及答案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本试卷和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一、选择题:本题共16小题,每小题3分,共48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开创于改革开放新时期,但了解其形成和发展脉络,认识其历史必然性和科学真理性,应该拉长时间尺度,放在世界社会主义演进的历程中去把握。

从这一历程来看()①科学社会主义在二十一世纪的中国焕发出强大生机活力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发展并已跨越社会主义初级阶段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正成为振兴世界社会主义的中流砥柱④冷战结束后世界社会主义运动低潮状态得到了根本改变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2. 马克思和恩格斯在《德意志意识形态》中写道,在共产主义社会里,“任何人都没有特殊的活动范围,而是都可以在任何部门内发展,社会调节着整个生产,因而使我有可能随自己的兴趣今天干这事,明天干那事,上午打猎,下午捕鱼,傍晚从事畜牧,晚饭后从事批判,这样就不会使我老是一个猎人、渔夫、牧人或批判者。

”对此理解正确的是()①这是对未来共产主义社会形态的全面描绘②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社会的基本前提③追求人的自由发展是共产主义的价值旨归④共产主义社会人们将摆脱传统分工的束缚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3. 从期盼"第三新文明”到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深刻昭示()①第三新文明的设想为推动人类文明繁荣发展贡献了最佳道路②各国历史的多样性是由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进程反映出来的③中国共产党是带领中国人民创造人类文明新形态的核心力量④人类文明新形态是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实践成果A. ①②B. ①③C. ②④D. ③④4. 近年来,我国人口出生率持续走低,如不加以干预,就会对未来人口和经济社会安全构成潜在风险。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心得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外交的两个重要理念。

以下是一些对这两个方面的心得:
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
1. 坚持和平发展: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注重和平发展,秉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倡导通过对话协商解决争端,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2. 开放合作:外交战略强调开放合作,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推动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为构建开放型世界经济作出贡献。

3. 多边主义:坚持多边主义,维护联合国宪章宗旨,倡导国际关系民主化,通过多边机制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

4. 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强调各国命运紧密相连,要携手应对全球性挑战,促进和平、发展、公正、合作的国际秩序。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1. 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追求全球治理体系的公正性和包容性,主张在平等基础上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更好地反映各国的共同利益。

2. 合作共赢:人类命运共同体倡导合作共赢,强调国际社会应共同应对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繁荣,通过合作构建人类的命运共同体。

3. 可持续发展:倡导人类命运共同体必须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注重生态文明建设,推动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

4. 文明交流互鉴:强调文明交流互鉴,尊重各国文化差异,倡导平等互鉴,推动世界文明共同繁荣。

5. 全球疫情合作:在新冠疫情等全球性问题上,提出通过国际合作,分享疫苗、医疗资源,共同应对危机,为全球公共卫生健康作出积极贡献。

在实践中,中国通过参与全球性问题解决、经济合作、文化交流等多方面努力,推动了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建设。

这为国际社会提供了新的思路,也为全球治理注入了更多的中国智慧。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

浅析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和重要意义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以卓越的政治家和战略家的宏大视野和战略思维,高瞻远瞩地提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

这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代中国对世界的重要思想和理论贡献,已经成为中国引领时代潮流和人类文明进步方向的鲜明旗帜。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一个系统科学完整、内涵极为丰富、意义重大深远的思想体系。

其核心就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①]具体而言,主要体现在以下五个方面:第一,在政治上,要相互尊重、平等协商,坚决摒弃冷战思维和强权政治,走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国与国交往新路。

人类历史上战乱频仍,生灵涂炭,教训惨痛而深刻。

要和平、不要战争是各国人民朴素而真实的愿望。

建设一个持久和平的世界,根本要义在于国家之间要构建平等相待、互商互谅的伙伴关系。

大国往往是决定战争与和平的关键因素,也对地区和世界和平与发展负有更大责任。

大国要尊重彼此核心利益和重大关切,管控矛盾分歧,努力构建不冲突不对抗、相互尊重、合作共赢的新型关系。

大国对小国要平等相待,不搞唯我独尊、恃强凌弱的霸道。

国家间出现矛盾和分歧,要通过平等协商处理,以最大诚意和耐心,坚持对话解决分歧。

只有各国都走和平发展道路,各国才能共同发展,国与国才能和平相处。

第二,在安全上,要坚持以对话解决争端、以协商化解分歧,统筹应对传统和非传统安全威胁,反对一切形式的恐怖主义。

当前,国际安全形势动荡复杂,传统安全威胁和非传统安全威胁相互交织,安全问题的内涵和外延都在进-步拓展,同时人类越来越利益交融、安危与共。

在这种新形势下,各方应树立共同、综合、合作、可持续的新安全观。

国家不论大小、强弱、贫富以及历史文化传统、社会制度存在重大差异,都要尊重和照顾其合理安全关切。

各国都有平等参与地区安全事务的权利,也都有维护地区安全的责任,要以对话协商、互利合作的方式解决安全难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青年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青年价值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引领青年价值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指导思想,是一种跨越国家、文化和民族的共同价值体系。

它代表了一种全球化和多元化的价值观,在全球化时代中具有重要现实意义。

尤其是对于青年人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更是引领青年价值的一种重要力量。

首先,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促进青年们树立开放、包容、共享的价值观。

在经济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时代,世界各国之间的经济、文化、技术以及人才等方面的交流变得更加密切,相互间的联系也更加紧密。

因此,在这种趋势下,青年人必须要具备跨越文化和国界的思维能力和视野。

通过接触和交流各个国家的文化和价值观,青年人可以更好地认识到不同文化和民族的特点和差异,更有可能树立起一种包容、开放、多元的心态,这样才能对世界有一个更全面的认识,从而更好地适应全球化时代的要求。

其次,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激发青年的爱国热情和国际责任感。

爱国主义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同时也是推动国家发展和繁荣的根本力量。

然而,现在的青年所面临的世界是一个复杂的、全球化的世界,各个国家之间的联系日益紧密。

因此,青年人必须既具有强烈的爱国情感,同时又能够认识到各国的利益和责任相互关联和相互依存的事实。

只有这样,青年人才能真正地理解和实践“不极左、不极右、行中间”的外交理念,更好地履行国际责任,担任世界公民的角色,推动人类社会的共同进步。

最后,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可以培养青年人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在全球化的时代,彼此之间的联系和相互依存已成为现实,各个文明也不可避免地在相互交流和创新中形成了新的合作模式和思维方式。

因此,青年人必须具备一种跨越文化和民族的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

只有这样,他们才能真正地融入到全球化的潮流中,学习和借鉴其他国家的优秀经验和做法,并在创新中更好地发展自己。

总之,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对青年人来说是具有深远意义的,它可以引领青年人的思想和行为,培养青年的多元视野、国际责任感、合作精神和创新意识,推动青年人成为具有全球意识的杰出人才,为构建更美好的世界作出更多的贡献。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 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 模拟试题(含答案)

2024届中考历史第二轮专项复习——大国崛起和大国关系模拟试题一、选择题1.下面内容摘编自《大国崛起》一书某章节的目录,据此分析该章节介绍的是()A.东方强国——日本B.海上马车夫——荷兰C.殖民大国——西班牙D.日不落帝国——英国2.《大国崛起》解说词中提到:“1917 年11月7 日,震撼世界的十月革命爆发。

以此为起点,这个占世界陆地面积近五分之一的国家,开始了一次对20世纪的历史产生深刻影响的伟大实践。

”这里的“伟大实践”是指()A.实行了法西斯专政B.推翻了沙皇专制统治C.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政权D.建立了第一个无产阶级专政的国家3.唐晋在《大国崛起》中指出“(它)比其他同时代的革命重大得多,而且它所产生的后果也要深远的多……在它先后发生的所有革命中,唯有它是真正的群众性社会革命,并且比任何一次类似的大剧变都要激进得多。

”它应纳入的主题是()A.早期殖民扩张与掠夺B.资本主义制度初步确立C.资本主义制度的扩展D.走向和平与发展的世界4.《大国崛起》中讲道:“这次革命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布尔什维克改造旧世界、建立新世界的决心和信心,人们相信,在列宁的领导下,苏维埃俄国将走出一条完全不同的道路。

”材料中的“这次革命”是()A.组建第一国际B.建立巴黎公社C.二月革命D.十月革命5.“15世纪以后,世界商贸中心逐渐转移到大西洋沿岸……这预示着新大国的崛起。

”史料中“新大国”爆发资产阶级革命的根本原因是()A.启蒙运动猛烈抨击了专制统治B.殖民统治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C.商贸中心转移到大西洋沿岸D.封建制度严重阻碍资本主义的发展6.2024年2月17日,中国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指出,作为负责任的大国,一是做推动大国合作的稳定力量;二是做应对热点问题的稳定力量;三是做加强全球治理的稳定力量;四是做促进全球增长的稳定力量。

材料表明中国()A.旨在构建与大国均衡的关系格局B.展现推动建立国际新秩序的担当C.推动了中华文化向世界各地传播D.提升了全球治理体系的应对能力7.刘阿明在《一战后初期英国对欧政策及其影响》一文中指出,作为第一次世界大战最重要的战胜国,英国在重塑战后欧洲国际关系过程中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意义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价值与实践意义作者:秦亚青来源:《中国党政干部论坛》 2020年第9期秦亚青外交学院原院长、中国国际关系学会常务副会长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并成为全球性公共卫生危机,彰显了全球性安全威胁的跨国性、全覆盖性和非排他性特征。

正是这些特征,使人类的命运更加紧密地联系在一起,也再次表明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所蕴含的思想价值和实践意义。

简言之,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在全球化时代的创新性发展,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与时俱进的表现。

它既是人类发展的崇高理想,也是中国外交实践的指导理念。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外交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外交更多表现出主动进取的意识。

“中国特色”和“大国”构成了新时代中国外交的标识。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反映了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根本目标,成为新时代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理论价值是多方面的,尤其体现在时代观、世界秩序观和全球治理观这三个根本问题上。

时代观。

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视野中的当今时代是人类共生、共在、共有的时空交汇。

世界进入经济全球化时代,形成一个“地球村”。

国际社会成员之间出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相互依存,人类的命运空前密切地联系在一起。

习近平主席2013年在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发表重要演讲中指出:“这个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生活在同一个地球村里,生活在历史和现实交汇的同一个时空里,越来越成为你中有我、我中有你的命运共同体。

”这一基本判断指出了当今时代的典型特征,也为共同体思想奠定了时代基础。

时代的主题依然是和平与发展。

正是因为这一时代主题,人类在“地球村”中的生存才有希望,才可能实现合作共赢,也才会为维护和平、稳定、发展、繁荣、进步进行不懈努力。

同时,随着国际体系中的实力消长和全球化的日益深入,世界的不稳定性和不确定性表现越来越明显。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作者:王寅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05期〔提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道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两大支柱。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维护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秉承聚同化异、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外交〔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17)5期0022-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务实合作举措紧密相连,使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既有远景理想,又有具体目标,且有实现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道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两大支柱。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中国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通过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挑战把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状态,是国与国之间以共同利益为最大公约数,克服分歧和矛盾,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状态。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看似抽象,但实际上是有现实的、具体的实施路径。

从地理区域看,中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都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如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直至人类命运共同体。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测试题

第十三章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测试题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单选题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清洁美丽的世界”。

A.开放包容B.相互尊重C.平等协商D.合作共赢参考答案:A2.中共十六大报告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C.发展对外经济关系D.建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参考答案:B3.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精髓,就是()A.互不侵犯B.互不干涉内政C.国家主权平等D.平等互利参考答案:C4.中美决定自()起建立外交关系。

A.1972B.1975C.1978D.1979参考答案:D5.下面说法中不属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构想的是()。

A.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B.绝不放弃使用武力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寄希望于台湾人民参考答案:B6.中国政府主张的新安全观的核心是()A.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打击恐怖主义C.各国的事情由各国人民自己来管D.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参考答案:D7.当今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主要障碍是()A.领土争端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参考答案:D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A.1970B.1971C.1972D.1973参考答案:B9.中国对外政策的基本原则是()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则C.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参考答案:A10.世界发展的趋势是()A.一极化B.两极格局C.多极化D.三足鼎立参考答案:C。

广大附中花都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广大附中花都实验学校高三语文第二次联考试卷及参考答案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各题。

人工智能如何打开未来李洪兴“来!试试这杯机器人的手冲咖啡。

”从下单到取咖啡只需十秒摆布,在美国旧金山,一款咖啡机器人近期受到媒体广泛关注。

不少体验者认为,机器的手冲咖啡可媲美人工制作。

无论是咖啡师、厨师,还是服务员、保洁员,以“机器人+”为代表的人工智能逐渐走进我们的生活,似乎成为一种有吸引力的选择。

电影《摩根》的预告片出自人工智能之手,新闻消息由机器人完成,谷歌机器人在围棋的人机对战中屡尝胜果……拥抱人工智能,是技术变革带来的时代红利。

20 世纪50 年代,十位科学家在达特茅斯会议上提出“人工智能”的概念。

60 多年来,原本存于科幻故事里的主角,已“飞入寻常百姓家”。

从无人汽车到农牧自动化作业,从医疗看护到育婴保姆,人工智能早已见惯不怪,对劳动力的解放也显而易见。

但面对人工智能,人类并未变得更加从容,对其了解越深入越觉得耽忧,每一波人工智能的升级,都伴有焦虑和恐怖。

在好莱坞电影中,人工智能产生自我意识后“造反”的桥段不胜枚举。

如何与人工智能和平相处?答案依然在探索之中。

今年1月,麦肯锡全球研究院的报告预测,人类工作有一半可能在2055 年实现自动化。

对技术乐观派而言,人工智能的意义在于为发展更新了“发动机”。

埃森哲咨询公司在研究了美国、英国等12 个发达国家后认为,人工智能估计在2035 年能将这些国家的生产率提高40%摆布。

然而,在另一部份人看来,人工智能兴许是一个随时可能“张开獠牙”的影子。

正如霍金所言,“人类由于受到缓慢的生物进化的限制,无法与机器竞争,并会被取代。

全人工智能的发展可能导致人类的终结”。

从“类人类”到掌握人类思维,科学家们的提醒,揭示了潜在危(wei)险所具有的巨大能量。

无非,有一点是共识,即机器人与自然人不同,而且要加以区分。

近期,欧洲议会就正式向委员会提议,打算设立一套全面的法律来界定人工智能带来的责任和道德问题。

美国作家艾萨克·阿西莫夫在科幻小说《我,机器人》中曾经设想“机器人法则”:机器人不得伤害人类,也不能在人类受到伤害时袖手旁观。

_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五课第2课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检测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_新教材高中政治第二单元世界多极化第五课第2课时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检测含解析部编版选择性必修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45分钟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7分,共49分)1.从打造遍布全球的伙伴关系网络,到致力于地区热点问题的解决;从提出“一带一路”倡议到蓬勃展开的中外文明对话活动;从推动达成应对气候变化《巴黎协定》,到平衡推进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世界见证了中国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付出的积极努力。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是( )①中国积极发展与世界各国的友好结盟关系②创造中华民族复兴的良好国际环境③彰显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责任担当④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A.①②B.①③C.②④D.③④【解析】选C。

中国积极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符合各国人民的根本利益和愿望,也有利于为中华民族复兴创造良好国际环境,②④正确且符合题意。

我国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对外不结盟的原则,①表述错误。

我国主张建立以和平共处五项原则为基础的有利于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国际新秩序,“中国领导国际新秩序”说法错误,排除③。

2.2020年5月18日,第七十三届世界卫生大会视频会议在瑞士日内瓦开幕。

习近平主席在开幕式致辞中指出,中国始终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既对本国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负责,也对全球公共卫生事业尽责。

之所以要秉持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因为( )①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②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③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能够解决所有全球性问题④坚持共建共享,建设一个普遍安全的世界A.①②B.①④C.③④D.②③【解析】选A。

本题考查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原因。

当今世界,各国相互联系、相互依存的程度空前加深,人类面临许多共同挑战,需要解决许多全球性问题,①②符合题意。

③说法过于绝对,排除。

④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措施,不是原因。

3.中国领导人在多个国际场合深入阐述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主张,并分享治党治国经验,共商合作发展大计。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

人类命运共同体:内涵与构建原则作者:王寅来源:《国际问题研究》2017年第05期〔提要〕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組成部分,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道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两大支柱。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的提出,是顺应历史发展潮流、应对人类共同挑战、维护中国和平发展国际环境的需要,也是弘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的内在要求。

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要秉承聚同化异、平等对话、合作共赢、共同但有区别的责任原则。

〔关键词〕人类命运共同体、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中国外交〔中图分类号〕D820〔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0452 8832(2017)5期0022-11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本着“以天下为己任”的情怀,站在人类历史发展进程的高度,提出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理念,展现了中国对世界发展大势的准确把握和对人类前途命运的深刻思考,表达了中国与世界各国携手合作,推动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时代潮流滚滚向前的真诚愿望和大国担当,具有强大的吸引力、感召力和影响力。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一带一路”倡议等务实合作举措紧密相连,使新时期的中国外交既有远景理想,又有具体目标,且有实现途径。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与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一道构成习近平总书记外交思想的两大支柱。

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科学内涵中国主张构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实质是在纷繁复杂的国际关系中,通过共同利益、共同责任、共同挑战把各国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状态,是国与国之间以共同利益为最大公约数,克服分歧和矛盾,和平发展、和谐相处、合作共赢的状态。

中国提出的人类命运共同体构想看似抽象,但实际上是有现实的、具体的实施路径。

从地理区域看,中国在双边、地区、全球层面都提出了构建命运共同体的倡议,如中国—巴基斯坦命运共同体、中国—东盟命运共同体、中拉命运共同体、中非命运共同体、亚洲命运共同体直至人类命运共同体。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和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解摘要:一、导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原则1.和平发展2.互利共赢3.共同发展4.开放包容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实践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解析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3.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全球影响四、我国在国际事务中的大国担当1.积极参与全球治理2.承担国际责任3.推动国际合作五、结论:展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未来发展正文:随着中国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不断深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逐渐崛起,成为推动世界和平与发展的一股新兴力量。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坚持以和平发展、互利共赢、共同发展和开放包容为核心理念,致力于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一、导语: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背景和意义进行介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是在我国社会主义事业发展的新时期,根据国内外发展形势和我国国家利益需求,全面深化外交战略调整,形成的一种具有中国特色、富有创新精神的外交模式。

大国外交的核心任务是服务国家发展,维护世界和平,推动共同繁荣。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大国外交的核心理念和原则1.和平发展:始终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积极参与国际事务,维护世界和平与稳定。

2.互利共赢:秉持合作共赢的理念,推动国际经济、政治、文化等领域的交流与合作,实现共同发展。

3.共同发展:倡导各国携手共进,推动全球治理体系变革,共同应对各种全球性挑战。

4.开放包容:坚持开放的心态,积极参与国际交流与合作,推动不同文明相互尊重、和谐共处。

三、推动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内涵和实践1.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解析:人类命运共同体旨在强调各国人民共享权利、承担责任、共同发展,构建一个持久和平、普遍安全、共同繁荣、开放包容、清洁美丽的世界。

2.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举措: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一带一路”建设,加强与各国的友好交往,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等全球性挑战。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测试题(最终)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测试题(最终)

第十三章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单项选择题1.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思想的核心是“建设持久和平、遍及平安、共同繁荣、〔〕、清洁斑斓的世界〞。

A.开放包涵B.彼此尊重C.平等协商D.合作共赢参考答案: A2.中共十六大陈述指出,我国外交政策的宗旨是( 〕A.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开展C.开展对外经济关系D.成立公正合理的国际政治经济新秩序参考答案: B3.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的精髓,就是)(A.互不侵犯B.互不干预内政C.国家主权平等D.平等互利参考答案: C4.中美决定自〔〕起成立外交关系。

参考答案: D5.下面说法中不属于“和平统一、一国两制〞设想的是〔〕。

A.尽最大努力争取和平统一B.绝不放弃使用武力C.不承诺放弃使用武力D.寄但愿于台湾人民参考答案: B6.中国当局主张的新平安不雅的核心是( 〕A.遏制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B.冲击恐怖主义C.各国的事情由各国人民本身来管D.互信、互利、平等和协作参考答案: D7.当当代界和平与开展的主要障碍是( 〕A.领土争端B.民族矛盾C.宗教纷争D.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参考答案: D8.〔〕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在联合国合法席位。

参考答案: B9.中国对外政策的根本原那么是( 〕A.独立自主B.和平共处五项原那么C.促进世界和平与开展D.加强与第三世界国家的团结与合作参考答案: A10.世界开展的趋势是( 〕A.一极化B.两极格局C.多极化D.三足鼎峙参考答案: C。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深圳实验学校2020_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

广东省深圳实验学校2020-2021学年高一语文上学期第一次阶段考试题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一、现代文阅读(9分)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1。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提出概念,提出问题,比较思维,追根溯源】2。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早期的共同体观念:不能解决文明之间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且二元对立】3。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所谓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的论述等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等的重要依据。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重要的思想本源是不平等、剥削、经济秩序根源、改造等】4。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一、引言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国家发展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是中国对于国际关系理念的积极倡导。

本文将探讨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之间的关系,并分析其重要性和影响。

二、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内涵和理念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是中国政府为了维护国家利益和促进世界和平而采取的一套独特的外交政策。

它强调坚持和平发展和互利共赢的原则,尊重国际法和国际准则,坚持扩大开放和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

三、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概念和内涵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对于国际关系新理念的提出,旨在强调各国的共同利益和命运紧密相连。

它倡导各国之间应该携手合作解决全球性问题,实现共同发展和繁荣。

人类命运共同体提出了一种全球治理的新思路,追求相互尊重、公平正义、合作共赢的国际秩序。

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互补关系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具有密切的互补关系。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通过推动国际合作和共建一带一路等务实举措,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奠定了坚实基础。

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驱动力和指导方向,使其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积极的作用。

五、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性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对于推动世界多边主义和构建新型国际关系具有重要意义。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积极参与全球事务,推动合作共赢,促进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和完善。

而人类命运共同体则提供了一个共同目标和理念的框架,促使各国在全球事务中参与到共同发展和合作中。

六、个人观点和理解我认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与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关系是相辅相成的。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为实现人类命运共同体提供了具体的行动和政策支持,而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理念则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提供了坚定的信念和指导方向。

中国作为世界上最大的发展中国家,承担着更多的国际责任,通过积极参与国际事务和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将为世界和平与发展作出更积极的贡献。

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

黑龙江省龙西北八校联合体2022~2023学年高三下学期开学检测语文试题一、非连续性文本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材料一;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源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关于社会共同体的思想,是科学社会主义发展的最新成果。

这一理念也源自于中国共产党的使命担当——中国共产党既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也为人类谋进步、为世界谋大同,致力于推动世界和平发展、和谐相处。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还融入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蕴含了“天下为公”“以和为贵”“协和万邦”“天下一家”的政治信仰与整体和谐精神,主张民胞物与、天下大同,憧憬“大道之行,天下为公”的美好世界。

可以说,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对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近十年来,中国外交秉承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高举和平、发展、合作、共赢旗帜,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推动建设新型国际关系,成绩斐然。

本着“对话而不对抗、结伴而不结盟”的原则,中国同世界上108个国家和4个地区组织建立了伙伴关系,全方位、多层次、立体化的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基本形成。

曾经席卷全球的经济危机犹如一只黑天鹅从天而降,冲击了人类生活的方方面面。

地缘政治、经济复苏、全球通胀、气候变暖等诸多问题凸显,大国竞争加剧,博弈对抗上升,相互信任受到侵蚀。

在层出不穷的全球重大挑战面前,中国展现负责任大国担当,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中国日益走近世界舞台中央,在世界变局中发挥稳定性建设性作用。

回首过去,展望未来,中国推进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已经迈出了坚实的步伐,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还面临一些重大挑战:首先,中国将强未强,综合国力相对有限,国际话语权还有待进一步提升。

经过四十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经济高速增长,人民生活水平得到大幅提升。

2021年,中国GDP总量为17.7万亿美元,美国为23.04万亿美元,中国的GDP总量接近美国的77%。

不过,两国人均GDP和人均收入还差距很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思想的重要内容。

那么,它的特色究竟“特”在哪里?我们究竟应该如何认识其思想文化本源?
客观地说,世界上主要文明地区的政治文化中都有命运与共、共同体、世界主义
的政治思想,例如西方基督教世界秩序及西方永久和平论、印度思想中的“不害”、伊斯兰世界“天下一家”、中国古代的“天下大同”等观念。

总的来说,早期这些共同体观念解决的只是内部秩序问题,还没有很好地解决不同文明之间
如何共生共处的问题。

其中,历史上不少共同体思想还受到二元对立世界观的局限,它们所强调构建的共同体是以一个假想或现实的敌人为目标的,这种思想很
容易导致世界陷入对抗之中。

事实上,直到今天,这种思想还在影响着个别大国
的外交政策,值得我们去辨别和防范。

我们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其思想文化本源来自传统和现代两部分。

所谓
传统,中国古代有丰富的中外秩序资源,在当时地理所及的范围内,形成了一套处理中外关系的思想和实践做法,这套思想和做法在今天需要创造性转化。

所谓现代,“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还需要从马克思主义中寻找本源。

马克思主义关于
社会共同体和人类解放的思想中,包含着国际主义以及很多“人类命运与共”的
资源。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济学中关于世界不平等、剥削以及世界政治经济秩序
根源、改造的论述等,都是我们理解“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重要思想本源。

同时,这些思想也是“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从学理上区别于既往及现在流行的一些
共同体理论如各种带有宗教色彩的联盟、大西洋共同体、“民主”价值观联盟
等的重要依据。

以往绝大多数国际秩序思想和实践,要么服务于强者,要么用来结成一个国家联
盟以反对另一个国家联盟,要么是一种宗教秩序的外在表现。

马克思主义政治经
济学思想中蕴含的“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与它们的区别在于,其并不是从排他性国家联盟的角度来狭隘地理解共同体,而是从世界范围不平等经济秩序的变
革、大多数人实现自身解放从而结成联盟的高度来理解共同体。

值得一提的是,我们今天倡导的“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否定其他文明中关于
人类合作的合理的思想资源。

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一个开放的概念,不同的思想文化都可以从中找到适合自己理解的位置。

这个概念将随着全球人、财、物、智
互联互通的发展,拥有越来越大的世界基础,具有较广泛的心理认同和感召力
量。

我们说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并不意味着当今世界就是一片祥和了。

建设人类命
运共同体的目标,一定是在不断解决矛盾的过程中逐步实现的。

当前,国际关系中的矛盾、阻碍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因素仍然广泛存在。

维护和平的综合力
量与进行战争的力量之间的对比,大多数国家及其人民要求发展的愿望与国际经
济秩序不平等现实之间的矛盾,等等,这些对抗的矛盾因素都是构建人类命运共
同体进程中需要解决的问题和难题。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