导热系数与传热系数的区别
蓄热系数、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相关定义
蓄热系数、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相关定义
在节能保温分部工程中,经常出现材料的蓄热系数、导热系数及传热系数等术语,现将这些术语定义及解释归纳如下,以供参考:
一、材料蓄热系数:当某一足够厚度的单一材料层一侧受到谐波热作用时,通过表面的热流波幅与表面温度波幅的比值,其值越大,材料的热稳定性越好。
蓄热系数是材料的一种热特性,通俗的讲就是材料储存热量的能力。
在《建筑物理》这本书中,蓄热系数的定义是:在建筑热工学中,把半无限厚度物体表面热流波动的振幅Aq0与温度振幅Af的比值称为物体在谐波作用下的材料蓄热系数。
用S表示单位为W/cm².k材料的蓄热系数可通过计算确定,各种建筑材料的蓄热系数值可从《民用建筑热工设计规范》(GB50176)附录四附表4.1中查取。
二、导热系数
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的单位: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非晶体结构、密度较低的材料,导热系数较小。
材料的含水率、温度较低时,导热系数较小。
通常把导热系数较低的材料称为保温材料,而把导热系数在0.05W/m·K以下的材料称为高效保温材料。
三、传热系数(也称为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入[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 C),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C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 rf?K)] : 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r),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 rf?K,此处K可用r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 :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r /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rf *K/W )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S /入式中:材料层厚度(m);入一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 S 1/ 入1+ S 2/ 入2+----+ S n/ 入n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m.k/w)S 1、S 2、--- S n-各层材料厚度(m)入1、入2、---入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 一般取0.11) Re -外表面换热阻(m.k/w)( 一般取0.04) 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 —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 rf?K)]导热系数入[W/(m.k)]= 厚度S (m) / 热阻值R(m.k/w) 厚度S (m)=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入[W/(m.k)]厚度S (m)=导热系数入[W/(m.k)] / 传热系数K [W/( rf?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S (m)=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入[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入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文档编制序号:[KKIDT-LLE0828-LLETD298-POI08]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 = 厚度δ(m) / 热阻值R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比较
(1)分析法,对描写某一类对流传热问题的偏微分方程及 相应的定解条件进行数学求解,从而获得速度场和温度 场的分析解的方法。
三、测定及影响因素
(2)实验法,在相似原理指导下进行实验研究, 是目前获得表面传热系数的主要途径。 (3)比拟法,通过研究动量传递及热量传递的共 性或类似特性,以建立起表面传热系数与阻力系 数间的相互关系的方法。 (4)数值法,在求解导热系数的基础上,增加对 流项的离散及动量方程中的压力梯度项的数值处 理,从而获得表面传热系数的方法。
谢谢观赏
四、化学工程中的问题
这一热量又通过固体壁导热传递给低温侧壁面,最后以 对流换热方式由冷流体把热量从低温侧壁面带走。因此, 传热过程通常都可简化成串联的3个基本环节:对流换 热—导热—对流换热。 3个串联环节的分热阻之和组成传热过程的总热阻。因此, 传热系数可表示为
四、化学工程中的问题
1 K d0 1 δ d0 α 0 λd m α i d i
三、测定及影响因素
的量级
空气中
水中
油类中
自然对流: 5 ~ 25W / m 2 K 2 强制对流: 20 ~ 100 W / m K 自然对流: 200 ~ 1000 W / m2 K W / m2 K 强制对流: 1000~ 15000 2 蒸汽冷凝: 5000 ~ 15000 W / m K 2 水沸腾: 2500~ 25000 W / m K 强制对流: 50 ~ 1500 W / m2 K 2 蒸汽冷凝: 500 ~ 2000 W / m K
傅立叶定律适用于所有物质,不管它处于什么状 态(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二、公式
2、对流传热系数
牛顿冷确定律
Q=α(tw-t)A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
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概念的区别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 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不是描述物质物性的物理量,它会随着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发生变化,例如温度,流速,流量等,总的说来,它是一个工程上的概念.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 /m2.K此处为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度等因素有关。
导热系数又被称作“热导系数”或“导热率”,反映材料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热传导是热交换的三种(热传导,对流和辐射)基本形式之一.是工程热物理、材料科学、固态物理、能源、环保等各个研究领域的课题。
材料的导热机理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它的微观结构。
热量的传递依靠原子、分子围绕平衡位置的振动以及自由电子的迁移。
二、传热系数计算公式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A (m2.K/w)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A—平壁的面积,m2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2.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11)Re—外表面换热阻(m2.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2.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 (w/(m2.k))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2.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2.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2.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计算公式引自看参考资料参考资料:/view/630213.htm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Newly compiled on November 23, 2020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 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 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 = 厚度δ(m) / 热阻值R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传热系数 导热系数
传热系数导热系数什么是传热系数?传热系数(heat transfer coefficient)是用来描述物体传热能力的一个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物体在温度差下传递热量的能力。
传热系数通常用字母”h”表示,单位是瓦特每平方米每开尔文(W/m2·K)。
传热的基本原理热传导是物体传热的一种基本方式。
当物体的不同部分存在温度差时,热量会从高温区域传导到低温区域,直到温度达到平衡。
传热系数是衡量这种传导过程的重要参数。
传热系数的计算方法传热系数取决于物体的材料特性、几何形状以及与周围环境的热交换情况。
常见的计算方法包括经验公式、理论模型和实验测量。
经验公式经验公式是根据大量实验数据和经验总结得出的近似计算方法。
例如,常用的空气对流传热系数计算公式是Nu=0.023Re0.8Pr0.33,其中Nu表示传热系数,Re表示雷诺数,Pr表示普朗特数。
经验公式通常适用于特定的工程应用领域。
理论模型理论模型是根据传热的物理规律建立的计算模型。
比较常用的理论模型包括热传导方程、辐射传热方程和对流传热方程等。
通过求解这些方程可以得到传热系数的近似计算结果。
实验测量实验测量是直接获得传热系数的一种方法。
常见的实验方法包括热板法、热流计法和热像仪法等。
实验测量通常需要精密的实验设备和仪器,并且需要进行多次重复实验以提高准确性。
传热系数的应用领域传热系数在工程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
它可以用于设计和优化热交换设备,例如散热器、换热器和冷却塔等。
传热系数也对材料的热阻、导热性能和温度分布等关键参数进行评估。
此外,传热系数在建筑、能源和环境等领域的研究中也起到重要的作用。
什么是导热系数?导热系数(thermal conductivity)是描述物质导热性能的一个物理量。
它表示单位时间内单位长度的物质在温度梯度下传递热量的能力。
导热系数通常用字母”λ”表示,单位是瓦特每米每开尔文(W/m·K)。
导热系数的计算方法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热传导性能直接相关。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区别和联系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区别和联系传热系数是一个重要的概念,它对材料设计、结构设计等都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是不同的物理概念,但它们之间又有着密切联系。
为了正确认识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在工程中的应用,有必要进行比较分析,以使读者掌握两者的概念和规律。
传热系数是从传热的角度来反映材料传热能力的物理量。
导热系数则是从导热的角度来反映材料导热能力的物理量。
两者概念不同,适用范围也不同。
传热系数是基本物性参数,主要用于选择保温隔热材料、优化热工设备及冷热介质管道系统设计,而导热系数主要用于评价材料隔热、保温效果。
传热系数不仅在不同温度和不同传热介质下不同,在相同的条件下,随着传热介质及其温度的变化,其值也会发生很大的变化。
同时,不同传热介质的导热系数差异也很大,特别是流体介质的导热系数非常小,所以传热系数是衡量传热介质传热能力的一个极其重要的物理量。
传热系数一般以热阻率来表示,单位为mW/( mK),用“ K”来表示。
传热系数的符号为C。
导热系数是基本物性参数,在不同温度下,导热系数可用下式表示: Q=ρY( 1)通常情况下,导热系数表示为μ,即在给定温度下,每单位长度的材料垂直通过单位面积的热量。
其中,ρ是材料的密度,表示单位体积的材料中的质量;λ是传热系数,表示单位时间内通过单位截面积的热量; Y表示传热面积,通常用单位面积上的热流量来表示。
由此可见,导热系数表示的是传热速率。
从导热的角度看,它是反映了导热过程中传热系数的大小,即热量由高温向低温传递的快慢。
因此,导热系数越大,传热速度就越快。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mW/( mK),用“ W/( mK)”表示。
它们之间的换算关系为:导热系数=0.0485( w/ mK)传热系数与导热系数是完全不同的两个物理概念,但它们之间又存在着密切联系。
3、按照实际用途和功能要求,合理选取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传热系数只是反映了传热过程中某一特定的传热现象,例如传热过程中的热传导、热对流和热辐射等,而导热系数则反映了不同传热介质中的导热过程,它描述的是不同传热介质中的导热过程的速率,因此它更适用于对不同传热介质的导热系数进行比较。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m.k)]: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m.k/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 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m.k)]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m.k/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m.k)]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11)Re —外表面换热阻(m.k/w)(一般取0.04)R —围护结构热阻(m.k/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m.k)]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m.k)]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m.k)]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m.k/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导热系数λ[W/(m.k)] = 厚度δ(m) / 热阻值R(m.k/w)③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④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m.k)] / 传热系数K [W/(㎡?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m.k/w) * 导热系数λ[W/(m.k)]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完整版
简述实用版Document serial number [NL89WT-NY98YT-NC8CB-NNUUT-NUT108] ::3: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传热系数热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入[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l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C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m2K)J: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 °C), 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nfK,此处K可用。
C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C/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二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nf*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6/入式中:8 —材料层厚度(m);入一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R二R1+R2+——Rn= 6 1/ X 1+ 5 2/ X 2+——+ 6 n/ 入n式中:Rl、R2、Rn—各层材料热阻w)6 1、8 2> 8 n—各层材料疗度(m)入1、X2> —A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O=Ri+R+Re式中:Ri —内表面换热阻w)(—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lFbl+Kb2Fb2+ Kb3Fb3 )/( Fp + Fbl+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l、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l、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传热系数K [W/ (m1 K)]②导热系数入[W/]=厚度6 (m) /热阻值Rw)③厚度6 (m)=热阻值Rw) *导热系数X[W/]④厚度6 (m)=导热系数X[W/] /传热系数K [W/(m»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6 (m)=热阻值Rw) *导热系数入[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X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入[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 C),在1 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C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 m2 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 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 C ), 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m K,此处K可用C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C /W)o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m*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S /入式中:材料层厚度(m);入一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R=R1+R2+—Rn= S 1/ 入1+5 2/ 入2+—+ S n/ 入n式中: R1 、R2、---Rn —各层材料热阻w)S 1、S 2、— S n—各层材料厚度(m)入1、入2、---入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R0 —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 Kp —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Fp —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 、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 m2 K)]②导热系数入[W/]= 厚度S (m) /热阻值Rw)③厚度S (m)=热阻值Rw) *导热系数入[W/]④厚度S (m)=导热系数入[W/] / 传热系数K [W/( m K)]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S (m)=热阻值Rw) *导热系数入[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入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
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简述实用版)(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导热系数、传热系数、热阻值概念及热工计算方法导热系数λ[W/]:导热系数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厚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在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为瓦/米?度(W/mK,此处的K可用℃代替)。
导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或通过热阻计算。
传热系数K [W/(㎡?K)]:传热系数以往称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是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小时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递的热量,单位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可用℃代替)。
传热系数可通过保温材料的检测报告中获得。
热阻值Rw):热阻指的是当有热量在物体上传输时,在物体两端温度差与热源的功率之间的比值。
单位为开尔文每瓦特(K/W)或摄氏度每瓦特(℃/W)。
传热阻:传热阻以往称总热阻,现统一定名为传热阻。
传热阻R0是传热系数K的倒数,即R0=1/K,单位是平方米*度/瓦(㎡*K/W)围护结构的传热系数K值愈小,或传热阻R0值愈大,保温性能愈好。
(节能)热工计算:1、围护结构热阻的计算单层结构热阻:R=δ/λ式中:δ—材料层厚度(m);λ—材料导热系数[W/]多层结构热阻: R=R1+R2+----Rn=δ1/λ1+δ2/λ2+----+δn/λn式中: R1、R2、---Rn—各层材料热阻w)δ1、δ2、---δn—各层材料厚度(m)λ1、λ2、---λn—各层材料导热系数[W/]2、围护结构的传热阻R0=Ri+R+Re式中: Ri —内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e —外表面换热阻w)(一般取R —围护结构热阻w)3、围护结构传热系数计算K=1/ R0式中: R0—围护结构传热阻外墙受周边热桥影响条件下,其平均传热系数的计算Km=(KpFp+Kb1Fb1+Kb2Fb2+ Kb3Fb3 )/( Fp + Fb1+Fb2+Fb3)式中:Km—外墙的平均传热系数[W/]Kp—外墙主体部位传热系数[W/]Kb1、Kb2、K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传热系数[W/]Fp—外墙主体部位的面积Fb1、Fb2、Fb3—外墙周边热桥部位的面积4、单一材料热工计算运算式①热阻值Rw) = 1 / 传热系数K [W/(㎡?K)]②③④导热系数λ[W/] = 厚度δ(m) / 热阻值Rw)⑤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⑥厚度δ(m) = 导热系数λ[W/] / 传热系数K [W/(㎡?K)]⑦⑧5、围护结构设计厚度的计算厚度δ(m) = 热阻值Rw) * 导热系数λ[W/] *修正系数(见下表)R值和λ值是用于衡量建筑材料或装配材料热学性能的两个指标。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换算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的换算
1.针对对象不同:导热系数一般是针对于热传导而言,传热系数一般是针对于对流传热而言。
2.反映对象不同:导热系数是反映材料自身热性能的重要物理量,用于描述材料自身的导热能力。
而传热系数是一个过程量,不是描述物质物性的物理量。
3.关联因素不同。
导热系数:
就是所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1m薄的材料,两侧表面的温差为1度(k,°c),在1
秒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达的热量,用λ则表示,单位为瓦/米·度,w/m·k(w/m·k,此处的k需用℃替代)。
影响因素:
相同物质热传导系数各不相同;相同物质的热传导系数与其的结构、密度、湿度、温度、压力等因素有关。
同一物质的含水率高、温度较低时,热传导系数较小。
一般来说,液态的热导率比液体的大,而液体的又必须比气体的大。
这种差异非常大程度上就是由于这两种状态分子间距相同所引致的。
现在工程排序上以的系数值都就是由专门试验测量出的。
传热系数:
以往表示总传热系数。
国家现行标准规范统一定名为传热系数。
传热系数k值,就是所指在稳定传热条件下,围护结构两侧空气温差为1度(k,℃),1s内通过1平方米面积传达的热量,单位就是瓦/(平方米·度)(w/㎡·k,此处k需用℃替代)。
间接反映了不同材料之间热传递的能力。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的比较
三、测定及影响因素
在所有固体中,金属是最好的导热体。纯金属的 导热系数一般随温度升高而降低。而金属的纯度 对导热系数影响很大,如含碳为1%的普通碳钢 的导热系数为45W/m ·K ,不锈钢的导热系数仅 为16 W/m ·K 。
液体分成金属液体和非金属液体两类,前者导热 系数较高,后者较低。在非金属液体中,水的导 热系数最大,除去水和甘油外,绝大多数液体的 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略有减小。一般来说,溶 液的导热系数低于纯液体的导热系数。
因此传热系数不仅与器壁的材料性能和厚度有关还与器壁两侧的对流换热还与器壁两侧的对流换热有时还有辐射换热过程有关而且在多数情况下过程有关而且在多数情况下导热分热阻要比对流换热分热阻小得多因而对流换热在整个换热过程中起着主要作用
导热系数和传热系数
一、物理意义
1、导热系数 指单位温度梯度(1K/m)时的导热通量(W/
一、物理意义
4、区别 对流传热系数不是描述物质物性的物理量,它会
随着不同的外界条件而发生变化,例如温度,流速, 流量等,是一个工程上的概念。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组成结构、密度、含水率、温 度等因素有关,是傅立叶定律
q=dQ/dA=-λ·∂t/∂x 在导热现象中,单位时间内通过给定截面的热量,
正比例于垂直于该界面方向上的温度变化率和截 面面积,而热量传递的方向则与温度升高的方向 相反。 它并不是由热力学第一定律导出的数学表达式, 而是基于实验结果的归纳总结,是一个经验公式。 傅立叶定律适用于所有物质,不管它处于什么状 态(固体、液体或者气体)。
二、公式
2、对流传热系数 牛顿冷确定律
三、测定及影响因素
气体的导热系数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在通常的压力范围 内,其导热系数随压力变化很小,只有在压力大于 196200kN/㎡,或压力小于2.67 kN/㎡ (20mmHg) 时,导 热系数才随压力的增加而加大。故工程计算中常可忽略 压力对气体导热系数的影响。气体的导热系数很小,故 对导热不利,但对保温有利。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
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都是描述物体传递热量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概念和意义是不同的。
传热系数是指在单位时间内,单位面积的热量传递量和单位温度差之比,通常用字母h表示。
传热系数是一个物理量,它用来描述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速率。
传热系数受到物体本身热性质和周围环境的影响,包括温度、压力、材料的热导率、流体的速度等因素。
传热系数的单位为W/(m2K),表示每平方米的表面积在温度差为1K 时传递的热量。
导热系数是指单位温度差下,单位长度材料内热量传递的速率,通常用字母λ表示。
导热系数代表了材料本身的热传递特性,是一个物理量,它用来描述材料本身传递热量的速率。
导热系数与材料的热物性质有关,不受周围环境的影响。
导热系数的单位为W/(mK),表示每米材料在温度差为1K时传递的热量。
综上所述,传热系数和导热系数都是描述物体传递热量的物理量,但它们的概念和意义是不同的。
传热系数用于描述物体与其周围环境之间的热量交换速率,而导热系数用于描述材料本身传递热量的速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