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理中国观后感_1
2024年地理中国观后感
![2024年地理中国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9945856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1850dd4.png)
2024年地理中国观后感首先,中国的地理环境令我印象深刻。
从东部的沿海地区到西部的青藏高原,中国拥有丰富多样的地形地貌和气候环境。
我曾在地理课上学到中国是世界上幅员辽阔、地貌多样、气候分布最为广泛的国家之一,而亲身体验之后,我更是深有体会。
在青藏高原,我被壮丽的雪山和广袤的草原所震撼,而在南方的热带雨林地区,我则感受到了独特的热带风情。
中国的地理环境为这个国家的发展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和强大的生态基础,也让我对中国的自然风光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理解。
此外,在中国我也感受到了这个国家飞速发展的巨大动力。
作为世界上人口最多的国家之一,中国一直以来都是世界经济的重要推动力。
在2024年,中国的经济实力更加强大,成为了全球第一大经济体。
我深有感触的是,中国在科技领域的发展也非常迅猛,尤其是在人工智能、新能源等领域取得了许多重大突破。
中国的发展成就让我对这个国家的未来充满了信心和期待。
与此同时,中国也在积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努力实现经济社会与自然和谐相处。
这种可持续发展的理念令我深受启发,也让我开始思考我所居住的国家应如何走上可持续发展之路。
除此之外,中国的文化魅力也让我心驰神往。
中国拥有着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深受世界各国人民的喜爱。
我在中国游览了许多著名的历史文化景点,比如长城、故宫、兵马俑等,感受到了中国古代文明的瑰丽辉煌。
与此同时,中国的现代文化也十分丰富多彩,电影、音乐、舞蹈等各种艺术形式在世界范围内备受瞩目。
我深深被中国文化所吸引,也深信中国的文化传统必将为这个国家的未来发展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持。
总的来说,我对中国的观感是非常深刻和积极的。
这是一个拥有丰富地理环境、巨大发展潜力和悠久文化传统的国家,也是一个值得我一再回味的国家。
我相信,在未来的日子里,中国一定会在世界舞台上展现出更加绚烂的光彩,成为一个更加繁荣富强、和谐宜居的国家。
我也深切希望能有机会再次来到中国,感受这个国家更多的魅力和风情。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地理中国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dbd7832f0a1c59eef8c75fbfc77da26924c59616.png)
地理中国观后感引言近日,我在看《地理中国》这本书,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地理特征和其对人类社会产生的影响有了更为深刻的理解。
本文将着重从陆地形态、气候特征以及资源分布等方面谈谈我对中国地理的感悟和观后感。
一、陆地形态的多样性中国地形复杂多样,呈现出山地、高原、丘陵、盆地等多种地貌特征。
特别是西南地区的高山巍峨,令人震撼。
我在书中读到了中国的珠穆朗玛峰,这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山峰,也是一个风景壮丽的旅游胜地。
这个巍峨的山峰象征着中国的雄伟壮丽,也吸引着无数登山爱好者。
此外,西部的喀喇昆仑山和阿尔金山是中国的重要分水岭,将中国的北方和南方地势分隔开来。
此外,华北平原的广袤稳定和长江三角洲的肥沃平原是中国的农业重要基地,也是人口密集的地区。
这些平原区域的发展对中国的经济和社会发展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
然而,海拔高度较高的青藏高原在物理地理条件和人类活动方面都具有独特性。
虽然这些区域在经济和社会发展方面面临一些困难,但也为中国提供了各种宝贵的自然资源。
二、气候特征的影响中国气候的特征丰富多样,由亚热带到寒温带以及高原季风气候等多种类型。
我在书中了解到,中国有着明显的四季分明的气候特征,这为中国的农业生产提供了丰富的条件。
南方地区的湿润气候使得这里的农作物种类丰富多样,产量也相对较高。
而北方地区的干旱气候则更适合种植小麦等农作物。
然而,气候变化对中国的农业和生态环境造成了一定的冲击。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中国的温度上升趋势更为明显。
这对中国的农业产量和水资源的供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此外,气候变暖还引起了冰川的消融,导致江河水流变化,给中国的水资源管理带来了新的挑战。
这些问题需要中国政府采取积极的措施来应对,以保护中国的生态环境和农业发展。
三、资源分布的差异中国地理的特殊性使得其资源分布具有一定的差异。
西部地区资源丰富,特别是煤炭、石油和天然气等矿产资源的储量很高。
这些资源在中国的工业发展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也为中国提供了能源支持。
《地理中国》观后感三篇
![《地理中国》观后感三篇](https://img.taocdn.com/s3/m/eded985af46527d3240ce034.png)
三一文库()〔《地理中国》观后感三篇〕《地理中国》是一档科教节目。
下面是小编整理收集《地理中国》观后感三篇,欢迎阅读。
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地理中国观后感(一)大自然是美妙的,它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的贡献,是大自然的功劳。
使一个个生态系统得以维持。
昨天我看了一期关于冰川的《地理中国》节目。
冰川这个名字大家一听就很熟悉,顾名思义——冰川就是用冰汇集成的河川,它带给了河西走廊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我国在研究这方面时,是在1958年开始的,人们克服了一切困难在祁连山这个地方建起了第一座冰川研究基地,在那不足1公里有一条透明梦柯冰川,是专家研究对象。
这座冰川,有十分典型的冰川特点和地貌。
为我国研究冰川动力学和极大陆型气候有着重要意义。
但生活条件不足,被迫放弃了。
但时隔46年后,我国冰川学家重新杀了回来,一切条件都具备,研究工作开始进行了。
来到他的末端,专家们发第1页共4页现冰川已融化了许多。
经过专家分析,从1958年一直到七十年代末,约20年时间里,他呀就消融了不到50米,八十年代到九十年代末,大约20年里,他就消融了100米,然后从九十年代末到现在,十几年时间里退缩了100米,这意味着从五十年代末开始,冰川融化速度逐渐加快。
从二十年变为十年,透明梦柯冰川每退缩100米,融化的时间就越来越短。
在这样的融化作用下,透明梦柯的末端,成为了一个巨大的出水口。
在夏季,出水口里的水充满着,不断的为下游提供水源。
在下游,水一直保持着固定状态,为河西走廊地区人们支撑着经济和作物的来源做出了巨大贡献。
这是代表大自然的杰作,我们应尽力保护。
▲地理中国观后感(二)在看了《地理。
中国》后,了解了火山。
讲的是地理学家卢老师带领地理小组探究涠洲岛的事。
在探究中困难重重。
当我看到"在斜阳岛的海岸,到处是悬崖峭壁,探究小组……其中还有一位女性"时,我钦佩不已,想着:悬崖下面是一望无尽的大海,若稍不留神或有恐高症,就一定会掉下大海。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5907f40f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1d.png)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地理中国观后感篇1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我认为主要有以下几点:一、人与自然之间具有一体性自古以来就存在着把人与自然对立起来的观点,特别是到了近代社会,人们改造自然的能力迅速增强,往往把自己摆在自然的对立面,宣称要战胜和征服自然。
针对这种观点,恩格斯明确指出;“我们连同我们的肉、血和头脑都是属于自然界和存在于自然之中的”。
随着自然科学的大踏步前进,“我们越来越有可能学会认识并因而控制那些至少是由我们的最常见的生产行为所引起的较远的自然后果。
但是这种事情发生得越多,人们就越是不仅再次感觉到,而且也认识到自身和自然界的一体性,而那种关于精神和物质、人类和自然、灵魂和肉体之间的对立的荒谬的、反自然的观点,也就越不可能成立了……”在恩格斯看来,人不是处于自然的外部,而是自然的产物和组成部分。
他讲的人与自然的一体性,就是指人本身具有作为自然的产物并始终归属于、依存于自然的属性。
事实上,人类作为一个生物物种的确是自然界的一部分,人体的生命活动始终遵循自然规律。
在自然界的长期演化中,人类形成了超越其他物种的智能,并建立起极其复杂而严密的社会组织体系。
虽然人类同其他生物和无生命的物质相比具有许多不同的特征,特别具有高度的能动性和创造性,但是人类本身是自然长期进化的结果,而且始终同自然之间保持着物质、能量和信息的交流。
没有人类,自然照样存在,即自然不依存于人类;但是人类只有在一定的自然环境中才能生存,即人类始终依存于自然。
理解人与自然的一体性,有助于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定位。
二、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恩格斯认为,人所以比其他一切生物强,是因为人“能够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
”“我们一天天地学会更正确地理解自然规律,学会认识我们对自然界的习常过程所作的干预所引起的较近或较远的后果。
”认识和正确运用自然规律是人类力量的源泉,也是人与其他生物最本质的差别。
地理中国观后感及收获50字
![地理中国观后感及收获50字](https://img.taocdn.com/s3/m/56b86bcc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1111c56.png)
地理中国观后感及收获50字
首先,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地理环境。
中国地域辽阔,自然地理环境多样,包括高山、平原、盆地、河流、湖泊、海洋等。
通过学习地理中国,我了解到中国地理环境对自然资
源的丰富和分布产生了巨大影响。
例如,中国地处亚热带和温带交界处,气候温和雨水充沛,适合农业生产,因此中国是世界上最主要的农业大国之一。
其次,我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有了更深入的认识。
中国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如煤炭、石油、天然气、铁矿石、稀土金属等。
同时,中国的水资源也很丰富,拥有许多大江大河和湖泊。
这些资源的分布和利用对中国的经济发展有着重要的影响。
最后,我通过《地理中国》这本书对中国的地理文化有了更为全面的了解。
中国地理文化
博大精深,包括宗教信仰、风土人情、传统习俗等方面。
中国的地理环境也孕育了丰富多
彩的地方文化和民俗风情,让我更加深入地了解了中国独特的文化底蕴。
通过阅读《地理中国》,我对中国地理环境有了更为深入和全面的了解,也更加珍惜中国
的自然资源和地理文化。
相信这些知识对我今后的学习和生活都会有很大的帮助。
这本书
真的让我受益匪浅,让我对中国这片土地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关于地理纪录片的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
![关于地理纪录片的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https://img.taocdn.com/s3/m/aa4e2cd5647d27284a7351c5.png)
关于地理纪录片的观后感范文(精选3篇)地理纪录片的观后感1《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
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
《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
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使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地理纪录片的观后感2亚马逊河是一片神奇的土地,常年低温、湿润,这里生计着世界上许多珍稀物种,但是很多已濒临灭绝,蛮崇拜那些环保工作者,他们尽自己的气力在扞卫这些频危生物、扞卫着这个地球。
下午看的《寰宇地理》就是环保工作者为扞卫世界上陈腐的生物巨骨舌鱼和巨鲶而努力的经过。
看这种记录片,中国地理。
能够感同身遭到环境扞卫者的急切心情。
对这种生活在亚马逊河流里可能称之为巨兽的生物,他四处走访,与渔民打交道,从渔民手中买下被捉拿到的巨骨舌鱼或巨鲶,然后测量它们的体重、身长。
观察他们的生长情景,放它们回到水中,毫不吝啬地称扬它们的漂亮,艾泽拉斯国家地理。
相比看域名备案。
地理中国林中秘境观后感
![地理中国林中秘境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ec9bc845492fb4daa58da0116c175f0e7dd11976.png)
地理中国林中秘境观后感一开场,那茂密的树林就像一块巨大的绿色毯子,把整个秘境遮得严严实实的。
镜头里的大树,那可不是一般的大树啊,每一棵都像是森林里的巨人,高耸入云,感觉它们要是会说话,肯定能讲出好多古老的故事。
我就想啊,这些树在这儿站了多少年了呢?是不是从恐龙还在地球上溜达的时候就已经在了呀?然后,随着探险家们深入林中,那各种各样的奇特生物就开始登场了。
有一些小昆虫,长得那叫一个奇怪,颜色花花绿绿的,就像从外星球来的小怪物。
它们在树叶上爬来爬去,仿佛这片树叶就是它们的整个世界。
还有那些鸟儿,叫得可好听了,就像一群小歌唱家在开森林音乐会。
它们可比咱们人类的歌唱家难见多了,一会儿在这根树枝上,嗖的一下又飞到另一棵树的树梢,跟捉迷藏似的。
我特别佩服那些探险家和科学家们。
他们在这么复杂的森林里,就像超级侦探一样,寻找着各种蛛丝马迹。
他们发现的那些植物的生存智慧,简直让我大开眼界。
比如说有些植物为了能得到阳光,就拼命地往高处长,就像一群小朋友在比谁长得更高一样。
还有的植物,会和周围的昆虫或者小动物达成一种默契,昆虫帮它传播花粉,它给昆虫提供食物,这就像是森林里的一种小约定,大家都遵守着,这样才能一起好好生活。
但是呢,这片林中秘境也面临着不少危险。
人类的活动对它的影响可不小,比如说乱砍滥伐啦,还有一些环境污染啥的。
这就好比有人在这个美丽的童话世界里搞破坏,让那些小动物和植物们都变得不安起来。
我就觉得我们人类可不能这么干啊,这么神奇的地方要是没了,那多可惜呀。
看完这个节目,我感觉自己对森林有了一种全新的认识。
它不再只是一片有树的地方,而是一个充满了生命奥秘、奇妙关系的大宝藏。
就像一个巨大的魔法盒,里面装着无数的惊喜等待我们去发现。
我都想自己也成为一个小探险家,去林中秘境里探索更多的秘密了呢。
地理中国地心烈焰观后感
![地理中国地心烈焰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d813b42cdbff121dd36a32d7375a417866fc1df.png)
地理中国地心烈焰观后感
一开场,那画面就把我给震住了。
地球内部的景象可不像咱们表面这么平静温和。
看着那红红的岩浆在地下翻滚涌动,就像一锅超级巨大、永远也煮不完的热汤,而且还是能毁灭一切的那种“热汤”。
我当时就在想,咱平时在地上走得稳稳当当的,没想到脚底下居然藏着这么个暴躁的“家伙”。
节目里介绍了很多关于地心烈焰的知识,比如说火山爆发为啥跟这地心烈焰有关。
原来啊,就像高压锅一样,地下的压力越来越大,岩浆就像被憋急了的孩子,到处找出口。
一旦找到个薄弱的地方,“轰”的一下就喷出来了,那就是火山爆发啦。
那些火山灰和岩浆就像从地球内部冲出来的小怪兽,所到之处那是一片狼藉。
不过呢,也正是因为这样,火山周围的土地又特别肥沃,就像地球用自己的一种特别的方式在搞建设呢。
还有啊,我特别佩服那些研究人员。
他们就像一群勇敢的探险家,去探寻地心烈焰的秘密。
他们研究那些岩石,就像侦探在找线索一样,从一块小小的石头里能解读出地球内部发生了什么大事。
而且他们还得冒着危险,到火山附近去考察,这就像是在老虎嘴边拔胡子,一不留神就可能被“老虎”咬一口。
这个节目也让我重新认识了地球。
以前就觉得地球就是咱们住的地方,有山有水有蓝天就行了。
现在才知道,地球内部就像一个超级复杂的大机器,地心烈焰就是这个大机器的一部分动力源。
这也让我意识到,咱们在地球上生活,就得好好对待这个星球。
要是把地球内部弄“生气”了,那火山爆发、地震啥的可就不好玩了。
地理中国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地理中国纪录片观后感5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3d6c2045591b6bd97f192279168884868762b882.png)
地理中国纪录片观后感500字
《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
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
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
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
《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中国地理观后感
![中国地理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6d84449b5daa58da0116c175f0e7cd185251830.png)
中国地理观后感咱看了中国地理啊,就像开启了一场超级无敌酷炫的寻宝之旅,而且宝就是咱中国这片土地上数不清的壮丽美景和神奇地貌。
先说那青藏高原吧,我的个乖乖,那简直就是世界屋脊上的仙境。
看着那些雪山,一座接一座,白得晃眼,就像一群穿着白色铠甲的巨人站在那儿守护着大地。
山上的冰川更是酷得没边儿了,那冰就像凝固的蓝色海洋,感觉随时会有冰雪精灵从里面蹦出来呢。
而且听说那些冰川还孕育了好多条大河,就像超级奶爸一样,源源不断地给下游送水。
再瞧瞧那塔里木盆地,中间是茫茫的大沙漠,沙子细得像面粉似的。
风一吹啊,那沙子就像调皮的孩子在沙漠里跑来跑去,形成各种各样的沙浪和沙丘。
周边的绿洲呢,就像沙漠里的绿色宝石,镶嵌在这片黄色的世界里。
那些绿洲里的小村子,有甘甜的瓜果,咬一口,汁水在嘴里爆炸,那都是沙漠送给人们的甜蜜礼物。
还有那桂林山水,真的是应了“桂林山水甲天下”这句话。
那山就像从水里冒出来的春笋一样,一座一座的,形态各异。
水呢,清澈得能看到水底的石头和小鱼,就像一面巨大的镜子,把山的影子完完整整地映在里面。
坐在竹筏上在江上漂流,感觉自己就像画里的人儿一样,那风景美得都不真实了。
中国的海岸线也老长了,从北到南,有各种各样的海滩。
北方的海滩比较粗犷,沙子没那么细腻,但是大海的气势很磅礴,海浪一个接一个地冲过来,像是在跟陆地示威呢。
南方的海滩就温柔多了,细沙软软的,踩上去就像踩在棉花糖上。
海里还有五颜六色的珊瑚礁和热带鱼,就像海底的花园一样,神秘又迷人。
看中国地理啊,还让我知道了中国的地形复杂得像一个超级大迷宫。
有高山、有盆地、有平原、有丘陵,就像老天爷用他的大手随意捏出来的艺术品。
不同的地形孕育了不同的民族和文化,汉族在平原上耕种,藏族在高原上放牧,傣族在水边过着悠闲的生活,大家都在这片土地上和谐共处,就像一个大家庭里的不同成员一样。
总之呢,看完中国地理,我就对咱自己的国家更爱得深沉了。
这片土地就像一个巨大的宝藏盒,每打开一处都有惊喜在等着我们,真希望有机会能把这些美景都亲自走一遍,好好感受一下中国地理的魅力。
地理中国观后感不少于600字
![地理中国观后感不少于6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9a1b3fea7e192279168884868762caaedd33ba65.png)
地理中国观后感不少于600字观后感:《地理中国》--唤醒了我对中国的自豪感《地理中国》是一部极具感染力的纪录片,通过对中国丰富多样的地貌、民俗文化、历史风貌进行生动展现,力图向世界展示一个充满活力,人民勤劳智慧的中国。
此次观看,我深受触动,只能默默地说,这部纪录片将我对中国的关注和热爱推向了巅峰。
作为中国人,我深深地感受到了这部纪录片所传递的自豪感。
从诸如五线谱山、张家界、九寨沟的山水之美,到百姓生活、民俗文化的多彩多姿,再到文化遗产的丰盈与印记,每天旅行带给我们许多宝贵的体验。
这种自豪感是从内心中发出,并且得到了最好的呈现。
而这也是我一直希望的,希望自己的祖国越来越强大,让世人更加认识并喜爱她。
影片的最大亮点在于,不同的画面可以清晰地反映“不一样的中国”。
举个例子,由于传统文化的保护,每年的端午节都会有着一样的形式,更多的是一种民族的纪念意义的展现,而如果在四川邛崃,惊鸿一姐,舞蹈起来将会是一番不一样的赏心悦目。
不同的地方会带给人们不同的生活感受,这也是我们去旅行的意义所在。
每一段的音乐伴奏都让我联想到美好的事物,随着画面起伏的音调,引发我的情感共鸣。
有时候仅凭听觉,就已经可以让我完全投入到纪录片的画面中。
同时,也让我在音乐的陪衬下,更深刻地感受到祖国的博大精深,听到了祖国百姓丰富多彩的生活。
此次观看,我深感受到了这个国家和民族的自豪感,同时也对自己和祖国更有信心。
无论是在历史漫长的风景线和卡尔蓝半岛,还是在辽阔无垠的大漠孤烟和北大荒,无论是在繁华红尘的都市和远古时代的神秘之地,这个国家,她拥有着无数的奇迹,牢记这样一个事实让我在心中强大了许多。
看完这部影片,让我忘记了自己的疲惫,我的情感和精神也在其中得到了放松和加强。
最后,我希望中国这个国度越来越强大,让世界更多地认识她,同时更多的人能够喜欢她,赞美她!乐观面对未来,从中国的辉煌开始!。
地理中国读后感800
![地理中国读后感800](https://img.taocdn.com/s3/m/6a1682ae534de518964bcf84b9d528ea80c72f48.png)
地理中国读后感800地理中国是一部关于中国地理的著作,作者是著名地理学家王国庆。
这本书详细介绍了中国的地理位置、地貌、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资源、环境等方面的内容,全面而深入地展现了中国的地理特点。
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地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多的感慨和思考。
首先,地理中国让我对中国的地理位置有了更清晰的认识。
中国位于东亚,东临太平洋,南濒南海,西临西伯利亚,北界蒙古和俄罗斯,地处亚洲大陆东部,是世界上唯一一个东临大海,南北纵深跨度较大的国家。
这种地理位置决定了中国的气候、植被、动物种类等方面的多样性,也决定了中国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
通过对中国地理位置的了解,我更加明白了中国的独特之处,也更加珍惜中国这片土地。
其次,地理中国让我对中国的地貌有了更深入的了解。
中国地貌复杂多样,有高山、高原、丘陵、平原、盆地、台地、峡谷、溶洞等各种地貌类型。
其中,喜马拉雅山脉、青藏高原、秦岭山脉、太行山脉等都是中国的地理标志,展现了中国的雄奇壮美。
通过对中国地貌的了解,我对中国的自然景观有了更加全面的认识,也对中国的自然资源有了更多的敬畏和爱惜之心。
另外,地理中国还让我对中国的气候、水文、土壤、植被、动物、资源、环境等方面有了更多的了解。
中国气候多样,有热带、亚热带、温带、寒带等多种气候类型,这种多样性决定了中国的植被、动物种类的丰富多样。
同时,中国的水文资源也非常丰富,有长江、黄河、珠江等大江大河,还有众多湖泊和水库。
土壤资源也十分丰富,有黄土、红壤、黑土等各种类型的土壤。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了解,我更加深刻地认识到中国的自然资源宝贵而丰富,也更加明白了保护环境、珍惜资源的重要性。
总的来说,地理中国是一本非常有价值的书籍,通过阅读这本书,我对中国的地理有了更深刻的了解,也对中国的自然环境有了更多的感慨和思考。
中国是一个拥有丰富自然资源、多样自然景观的国家,我们应该更加珍惜这片美丽的土地,保护好我们的环境,让我们的子孙后代也能享受到这片美丽的土地带给我们的恩赐。
地理中国巨崖出太行观后感
![地理中国巨崖出太行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8b7364a159f5f61fb7360b4c2e3f5727a4e92451.png)
地理中国巨崖出太行观后感以前就知道太行山是个很厉害的存在,但没想到它背后藏着这么多奇妙的秘密。
节目一开场,那太行山巍峨耸立的画面就把我给震住了。
那巨大的山崖就像一个个巨人站在那儿,特别有气势。
从地质的角度去探究太行山巨崖的形成,可太有趣了。
就像是在听大自然讲述一个超级漫长又充满曲折的故事。
原来这些巨崖是经过了千百万年的地壳运动、岩石挤压、风化侵蚀才变成现在这个样子的。
想象一下,在很久很久以前,地球内部的力量就像一群调皮的小怪兽在互相较劲儿,它们把太行山的岩石挤来推去的,最后塑造出这么壮观的地形。
那些岩石一层一层的,就像蛋糕一样,可这蛋糕可硬得很呢,而且每一层都记录着不同时期的地球密码。
还有啊,节目里讲的那些独特的岩石纹理,看起来就像是大自然这位艺术家特意雕刻上去的。
有的像波浪,感觉像是远古大海留下的痕迹;有的又像奇特的动物形状,让人忍不住脑洞大开,想着是不是以前真有什么神秘生物在这儿待过呢。
说到太行山巨崖周边的生态环境,那也是相当的迷人。
在那悬崖峭壁上,居然还有各种各样顽强生长的植物。
它们就像一群勇敢的小战士,在这么恶劣的环境下还能扎根生长。
看着那些植物,我都觉得自己平时遇到点小困难就抱怨,实在是太不应该了。
那些小动物也很聪明,在崖壁上找个小缝隙就能安家,它们在这巨崖的世界里,就像生活在一个天然的堡垒里一样,外面的敌人可不容易攻进来。
而且,这太行山巨崖还和当地的文化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呢。
当地的居民世世代代生活在这大山的怀抱里,巨崖就像他们的保护神一样。
人们根据巨崖的地形,建造房屋、开垦梯田。
那梯田从远处看,就像一幅巨大的画卷,一层一层的,简直是人类智慧和大自然力量完美结合的产物。
还有那些关于太行山的传说故事,什么山神啦、巨人的脚印之类的,让这巨崖变得更加神秘莫测。
看了这一集,我就像跟着节目组进行了一场超级酷的探险。
它让我知道了大自然的力量是无穷无尽的,太行山巨崖就像是大自然给我们人类展示的一个超级作品,我们要好好地欣赏它、保护它。
地理中国地心烈焰观后感
![地理中国地心烈焰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a00c448443610661ed9ad51f01dc281e53a56d9.png)
地理中国地心烈焰观后感刚一开始看的时候,我就被那神秘的地下世界吸引住了。
以前我就知道地球内部好像有一团超级炽热的东西,但真没想到这里面有这么多的学问。
节目里说地球的内部就像一个巨大的火炉,那地心的烈焰熊熊燃烧着。
我就在想,这地球的内部是不是像那种超级大的火锅,一直在那咕嘟咕嘟地煮着呢?不过这可是个超危险的“火锅”,里面的岩浆那温度高得吓人,能把岩石都给熔化了。
看到那些岩浆像红色的河流一样流淌的时候,我都觉得有点害怕又特别好奇。
这就好比是地球内部藏着一条火龙,到处乱窜呢。
然后我就特别佩服那些研究地质的科学家们。
他们就像是一群超级侦探,要通过各种蛛丝马迹去了解地心的秘密。
比如说那些火山爆发,在我以前看来就是个很恐怖的自然灾害,但现在才知道,这对于科学家来说就像是地球给他们发出的信号。
通过研究火山喷出来的岩浆、火山灰,就能知道地心里面大概是个什么情况。
这就像是从一个人的排泄物能判断他的健康状况一样,只不过这个“人”是地球,而且规模超级巨大。
再说到那些板块运动,真的是太奇妙了。
我以前只知道世界上有不同的大陆板块,可不知道原来是地心的力量在推动着它们。
这就像有一双无形的大手,在地下拨弄着这些巨大的“拼图块”。
板块之间的碰撞、挤压啥的,还能造成地震、造山运动呢。
这就好比是地球在玩一场超级大的积木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的力量太强大了,一不小心就会给我们人类带来大灾难。
看了这个节目,我也对我们人类在地球上的位置有了新的认识。
在这强大的地心烈焰和不断运动的板块面前,我们人类就像小蚂蚁一样渺小。
可是呢,我们又有着无比强大的智慧。
科学家们不断探索地心的秘密,也是为了我们能更好地在地球上生存下去。
就像我们知道哪里可能会有地震,就可以提前做好准备,避免不必要的伤亡。
地理中国天坑奇境观后感
![地理中国天坑奇境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39ee2cbdc3383c4bb4cf7ec4afe04a1b171b033.png)
地理中国天坑奇境观后感以前吧,就知道地上有坑洼,但这天坑可跟那些小坑洼完全不是一个概念。
这一开篇看到那巨大的天坑,就像是大地张着大口,感觉能把好多东西都吞进去似的。
那规模,大得让人忍不住“哇塞”一声叫出来。
节目里讲了天坑形成的原因,什么岩溶作用啦,地下河不断冲刷之类的。
我就想啊,这大自然就像一个超级神秘的工匠,在地下悄悄地搞着大工程。
经过漫长的岁月,一点点地把这壮观的天坑给雕琢出来。
而且这过程肯定特别复杂,就像我们做一道超级复杂的菜,少了一种调料或者火候不对都不行,大自然却能在时间的长河里完美地完成这个“大菜”的制作。
天坑里面的生态系统也特别神奇。
本来以为这么个大坑里,可能就是光秃秃的石头啥的。
结果呢,那是一个小小的独立世界啊!里面的植物长得那叫一个奇特,有的歪歪斜斜的,像是在努力朝着有阳光的地方伸展,就像一个个调皮的孩子在找糖吃一样。
还有各种各样的小动物,它们在这个与世隔绝的小天地里过得还挺自在。
看着那些小动物在天坑的草丛里、石头缝里窜来窜去,感觉它们就像是这个神秘世界的主人,守着自己的小王国,不被外界打扰。
节目里的那些探险家也特别酷。
他们背着大包小包,顺着绳索就往天坑下面降。
我在屏幕外看着都觉得心跳加速,他们却一脸淡定。
我想啊,他们肯定有着强烈的好奇心,就像一群勇敢的寻宝者,想要揭开天坑深处的秘密。
不过我也挺佩服他们的,天坑下面环境那么复杂,又黑又潮湿,还有可能有各种危险,他们就这么勇往直前。
要是我啊,估计刚到坑边往下一看,腿就软了,更别说下去了。
看完这个节目,我对大自然又多了一份敬畏之心。
大自然就像一个充满惊喜的魔术师,总是能变出我们意想不到的东西。
这天坑奇境,就是它给我们展示的一个超级震撼的魔术。
而且我觉得,我们人类对大自然的了解还只是九牛一毛呢。
还有那么多的自然奇观等着我们去发现、去探索。
这就像是一场超级刺激的冒险游戏,只不过这个游戏的地图超级大,到处都藏着惊喜。
这个节目让我知道了世界真奇妙,我可得多出去走走,看看大自然更多的神奇之处。
地理中国藏山密码观后感
![地理中国藏山密码观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7a86b924a9956bec0975f46527d3240c8447a1b7.png)
地理中国藏山密码观后感以前一提到藏山,我脑袋里就一片模糊,只觉得那是个神秘的地方。
看了节目才知道,这藏山啊,就像一个大自然精心打造的宝藏盒。
从地理角度看,那山的形状、地势啥的可太有趣了。
那山就像一个威风凛凛的巨人,矗立在那儿,它的每一处褶皱都像是岁月刻下的故事。
节目里讲到藏山的地形对当地气候的影响,这就像是一个超级大的空调调节系统。
那些山脉的走向,决定了风怎么吹,雨怎么下,就好像大自然在那儿指挥着一场气象的大交响。
比如说,某个山谷因为被山挡住了冷空气,就变成了一个温暖的小角落,就像大自然专门给小动物和植物们打造的一个温馨小窝。
还有啊,藏山的那些神秘的洞穴。
看着节目里的镜头钻进那些黑黝黝的洞穴里,我感觉自己就像跟着探险队一起去寻宝。
这些洞穴可不是简单的洞,那是地质变迁的见证者。
它们的形成过程就像一场漫长而又神奇的魔法表演,岩石们在水、风还有地壳运动的魔法棒下,慢慢地就变成了各种各样奇特的形状。
有的像蘑菇,有的像仙女的裙摆,感觉石头都有了生命一样。
再说说藏山的生态系统吧。
那简直就是一个超级生物大家庭。
各种动植物在那儿和谐共生,就像住在同一栋公寓里的邻居,互相依赖又互相影响。
那些珍稀的植物,长得郁郁葱葱的,感觉它们都自带一种神秘的气质,就像植物界的贵族。
小动物们也特别有趣,小松鼠在树林里跳来跳去,就像杂技演员;鸟儿们在枝头叽叽喳喳,那简直就是大自然的合唱团。
而且这个生态系统就像一个精密的小世界,一旦有个环节出了问题,可能就像多米诺骨牌一样,影响到整个藏山的生态平衡。
看这个节目也让我想到了我们人类和大自然的关系。
藏山就像一个无声的老师,在告诉我们要尊重自然、保护自然。
我们可不能像个莽撞的孩子,在这个宝藏盒里乱打乱撞,破坏它的美。
我们得好好当这个大自然宝藏的守护者,这样才能让藏山的这些秘密一直存在下去,让后代也能看到这么神奇的地方。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https://img.taocdn.com/s3/m/eac845debcd126fff6050b46.png)
《地理中国》观后感6篇《地理中国》观后感(1)《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
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
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欣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
演播室局部,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欣赏性强。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欣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
《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
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决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地理中国》观后感(2)地理中国观后感400字地理中国观后感400字一大自然是美妙的,它之所以美妙,是因为它在人们的生活中起着重要作用。
这些的奉献,是大自然的功绩。
使一个个生态系统得以维持。
昨天我看了一期关于冰川的《地理中国》节目。
冰川这个名字大家一听就很熟悉,顾名思义——冰川就是用冰聚集成的河川,它带给了河西走廊了一笔巨大的财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地理中国观后感
在个人在观看地理中国时会有怎样的观后感呢?相关的观后感应该怎么写呢?下面是小编分享给大家的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篇一《地理·中国》是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科普类电视栏目。
该栏目以地质科考为线索,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介绍地质学的新发现、新成果、新探索,展示地质地貌的新、奇、特、美。
它在带着观众感受大自然神奇魅力的同时,传播科学知识,并传播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相互依存的理念,对于我们正在汲取知识营养的青少年来说,观赏性特强。
《地理·中国》栏目,采用外景行进式拍摄与主持人演播室串联的形式,展示地质科考的过程,讲述地质科学的原理。
演播室部分,主持人要对关键的科学知识、原理进行介绍,并通过道具、实验进行演示,展现地质地貌的结构、成因及演变,展示地质学的魅力。
首先它题材宽广,观赏性强。
中国的辽阔大地,蕴涵着全世界最丰富的地理、地貌资源,这为《地理·中国》栏目提供了丰富的选题内容和创作空间,大自然神奇、瑰丽、壮美的景观,也会使节目具有很强的观赏性。
其次它解密自然,知识性强。
《地理·中国》栏目,以对自然现象的探问为发端,以地质科考为线索,通过展示地质科考的推理和求证过程,揭示科学原理,普及科学知识,以满足观众对自然的好奇和
求知心理,具有很强的知识性。
其三它行进式科考拍摄,可视性强。
“以行进中的地质科考”为主线,摄制组跟随地质专家,在科考行进中发现问题,求证问题,解答问题。
既有科考问题求证过程的悬念吸引,又有行进式拍摄的新奇看点,使节目具备很强的期待性和可视性。
通过观看《地理·中国》,是我更加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更加培养了我的学习兴趣,更加坚定了我成为祖国建设有用之栋梁才的理想信念。
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篇二今天看完了两集的《地理·中国》纪录片——走进百慕大之后,貌似一切都没觉得那么神秘了,不过,我还是觉得,这讨厌的百慕大,吊了我胃口那么久,今天看节目,把所有的迷都解了之后,虽然胃口下来了,但是却是一脑子的无语,关于地理中国观后感。
我说胜春,你今天讲的确实精彩,这点不否定,而且呢,我追百慕大也追了很久了,不过让我无言的是,你们最后给我的答案是——百慕大天气很糟糕,所有的“神秘事件”都只是事故而已,都只是因为超雷暴、磁场或者电子雾所影响的区域性事故之后,我真的很不甘心。
我说胜春,我真的不太相信:你们说百慕大的事故都是天气所致,那么还有很多的事故未解剖,这么早就下结论?还是说你们又在哪里看到了什么科学家的强有力证据?我算得上是一个强烈的百慕大迷,我觉得,你们说的这些,有些
不可思议。
这样说来,百慕大一点都不神秘,我就只能说:百慕大的天气可真够糟糕啊,去了N多飞机,N多轮船,N多人,每次都是遇到天气原因,每次都是因为天气事故,这可能吗?上千上万的事故,都是天气原因?这样,百慕大天气不是也太糟了吗?
说实话,我不信服于这个答案,
网上还暂时没有下部,敬请期待。
至于为什么不信,我想已够清楚。
网上看完了以前的纪录片追风而行,相比之下,我还是很喜欢这期节目的。
讲述了很多的龙卷风知识,而且还讲述了怎样逃脱,还讲了龙卷风的一些内部数据,相比之下,我真的很欣慰。
我喜欢龙卷风,从这期节目上了解到了很多的知识,谢谢你们。
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去看一看,有什么关于龙卷风或百慕大的想法也欢迎来我博客交流,成为朋友。
地理中国观后感范文篇三太白山,秦岭山脉的主峰。
它,雄伟俊秀,风光绮丽,千百年来引得无数文人墨客吟咏感叹。
尤其是山顶上那个椭圆形的湖泊———大爷海,如同一只幽蓝的天眼,向尘世间抛出一个个足以令人动心的眼神。
在山下,在宝鸡,在陕西民间对其神秘的猜测经年不断。
有一个传说,在天上玉皇大帝让他的儿子们下凡来到太
白山上修炼,被太白山那锦绣的风景所吸引住了,于是便不愿意离去,就化为一个个湖泊,从此以高山相伴。
相传大爷海就是玉皇大帝的大儿子变的。
大爷海东、南、西三面高耸着山,北面为山谷。
大爷海周长约为300米,以此推算面积约为13000平方米,它的最深处是18米,有23万立方米的储水量。
在大爷海的背后崖壁上有一个巨大的洞穴,难道那就是传说中的水晶宫吗?
洞内常年有冰,寒气逼人,好像一个"天然冰库"。
在洞内有许多冰锥、冰笋、冰旗琳琅满目,景象万千,这就是大爷海的源头——水晶宫。
它里面之所以有那麽多的冰体,是因为他正好处于背阴的山坡,常年没有阳光的照射,而岩石中渗出的水滴,到了这里,就化成了冰锥、冰笋。
一部分的水化成了冰锥、冰笋的奇观,更多的则形成一条地下暗河,在侵蚀岩石的同时,也注入了下方湛蓝的湖泊——大爷海。
在神奇的世界中,蕴含着那么多神秘而又神奇的地方,这是大自然的恩赐,送给我们那麽多美丽的自然景观,在着神秘的世界中,到底还有多少我们不知道的神秘景观?让我们慢慢的来破解大自然中的神奇密码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