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招考模拟试题 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0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0(总分:6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54.00)1.关于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下列哪一说法可以成立?( )(分数:2.00)A.作为一种法律思维活动,法律推理的根本目的在于发现绝对事实和真相B.法律解释和法律推理属于完全不同的两种思维活动,法律推理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C.法官在进行法律推理时,既要遵守和服从法律规则又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D.法律推理是严格的形式推理,不受人的价值观影响解析:解析:A项不成立。
法律推理是一种寻求正当性证明的推理,自然科学研究中的推理才是一种寻找和发现真相和真理的推理。
法律意义上的真实或真相其实只是程序意义上和程序范围内的,或者说法律上的真实与真相并不是现实中的真实与真相。
在具体操作上,进行法律推理,与其说是所追求绝对的真实,毋宁说是根据由符合程序要件的当事人的主张和举证而重构的事实做出决断。
B项不成立。
法律推理不能完全独立于法律解释。
法律推理是为了得出法律判决的结论,找出确定的答案是法律推理的主要目的,而法律解释的目的是为了进一步明确法律的意义。
法律解释只是为法律论证提供了命题,命题本身的正确与否不是靠解释来完成的,它只能通过法律论证的方法来加以解决。
通过法律论证,法官们可以进行比较与鉴别,从各种解释结果中找出最好的答案。
D项不成立。
法律推理是人的推理,自然要受人的价值观的影响。
不是完全客观的。
法官要在不同利益冲突间进行价值平衡和选择。
2.“反对责任擅断和反对有害追溯”,体现的法律归责原则是( )。
(分数:2.00)A.因果联系原则B.责任与处罚相称原则C.责任法定原则√D.责任自负原则解析:解析:责任法定原则是法治原则在归责问题上的具体运用,它否定责任擅断、非法责罚等没有法律根据的行为,强调“法无明文规定不为罪”,还否定和摒弃对行为人不利的溯及既往,强调“法不溯及既往”,国家不能用今天的法律要求人们昨天的行为。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1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1(总分:58.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3,分数:46.00)1.下列关于法律体系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分数:2.00)A.法律体系由法律部门组成B.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内部和谐、统一C.中华法系也即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法律体系是一国法律有机联系的统一体解析:解析:中华法系指的并不是我国的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而是中国的封建法律和亚洲一些仿效这种法律的国家法律的总称。
它是法制史上的一个概念,是世界上五大法系之一,其他四个分别是:大陆法系、英美法系、伊斯兰法系、印度法系,其中印度法系和中华法系已经解体,现存的共三大法系。
中华法系在历史上不但影响了中国古代社会,而且对古代日本、朝鲜和越南的法制也产生了重要影响。
其他三项都是正确的表述。
2.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是( )。
(分数:2.00)A.行为能力√B.行动能力C.权力能力D.权利能力解析:解析:行为能力,是指法律所承认的,由法律关系主体通过自己的行为享受权利和履行义务的能力。
3.下列哪项说法是正确的?( )(分数:2.00)A.成文法国家、不成文法国家都存在宪法性法律√B.宪法惯例存在于实际政治生活中,在不成文宪法国家,它主要依靠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C.因为判例并不是我国法律的渊源,所以如果最高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认为,某项法律或行政命令违宪而拒绝适用,下级法院在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时还是可以适用该法律或行政命令的D.国际条约不是宪法的表现形式解析:解析:B项宪法惯例普遍存在于成文宪法和不成文宪法国家中,它主要依靠公众舆论而不是国家强制力来保障实施。
C项在成文宪法国家,如果最高法院在具体案件的判决中认为,某项法律或行政命令违宪而拒绝适用,那么下级法院在以后审理类似案件时是不可以适用该法律或行政命令的。
D项所谓宪法的渊源就是宪法的表现形式,宪法的渊源主要有宪法典、宪法惯例、宪法判例、国际条约和国际习惯等。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9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可以作为权利和义务根本区别的是( )。
A.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B.权利是与生俱来的,义务则是由法律规定的C.权利应当享有,义务可以放弃D.权利对于一切人都是平等的,义务则因人而异正确答案:A解析:所谓权利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可能性;义务则是指国家通过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公民从事某种行为的必要性。
权利和义务的根本区别在于权利可以放弃,义务必须履行。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A。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下列有关正义的表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是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事物B.正义是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C.一般来说,社会根本不存在判断是否正义的客观标准D.正义是相对的、历史的,具有阶级性的概念正确答案:C解析:正义是人类普遍认为的崇高价值,是指具有公正性、合理性的事物,它作为人类社会最基本的价值形式,以各种表现形式存在于人们的观念之中,引导着人们的行为。
从实质上讲,正义是一种建立在一定经济基础之上的观念形态。
正义有不同分类法,但不管哪类正义,都是历史的、相对的、阶级的概念。
据此,选项A、B、D说法正确。
选项C说法错误,应选。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国家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构( )。
A.指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指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C.取得赔偿的权利D.提出追究机关或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的权利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8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社会主义法治理念的本质要求是( )。
A.执法为民B.依法治国C.党的领导D.服务大局正确答案:A解析: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可以概括为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内容。
其中,依法治国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内容,执法为民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本质要求,公平正义是社会主义法治的价值追求,服务大局是社会主义法治的重要使命,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根本保证。
这五个方面相辅相成,体现了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下列选项中不属于我国国家监督体系的是( )。
A.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对我国法律实施的监督B.国家审计机关对国家的财政金融机构和企业事业组织财务收支的监督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对不符合宪法的法律和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的撤销D.各级人民法院对行政机关的监督正确答案:A解析:我国的法律监督分为两类:国家机关的监督、社会监督。
国家机关的监督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监督、行政机关的监督、司法机关的监督。
社会监督包括:各政党的监督、社会组织的监督、社会舆论的监督、人民群众的监督。
A 项属于社会组织的监督;B项为行政机关的监督;C项为权力机关的监督;D项为司法机关的监督。
因此B、C、D三项均属于国家监督体系,而A项则属于社会监督体系,故本题答案选A。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在宪政实践中,由特定机关对立法进行审查并处理的制度是( )。
A.行政诉讼制度B.审判监督制度C.法律监督制度D.违宪审查制度正确答案:D解析:由特定国家机关对立法或其他法律文件是否合究所作的具有法律意义的审查和处理是违究审查制度。
违宪审查是对法律、法规等法律文件的审查。
因此本题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是公民享有平等权的宪法体现,也是国家机关活动应遵循的原则,下列做法不符合这一原则的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3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法律规则和法律条文的说法正确的是( )。
A.一个法律条文对应一个法律规则B.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以及法律后果C.法律后果是指法律规则中行为人的行为不符合行为模式时,应承担的违法后果D.法律规则就是法律条文正确答案:B解析:一般情况下,一个法律条文对应一个法律规则,但是很多情况下,一个法律规则由很多法律条文来表述,一个法律条文表达几个法律规则,故A项错误。
法律规则是指具有一定结构形式,并以规定权利义务和相对应法律后果为内容的行为规范。
法律规则的逻辑结构包括假定条件、行为模式以及法律后果,故B项正确。
法律后果是法律规则中行为人的行为符合或不符合行为模式的要求时,所得到的评价或应承担的后果,包括合法后果和违法后果,故C项错误。
法律规则是法律条文的内容,法律条文是法律规则的表现形式,故D项错误。
因此,本题选B。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下列对最高人民法院公布的指导性案例的认识,正确的是( )。
A.指导性案例具有普遍法律效力B.指导性案例是我国正式的法律渊源C.各项人民法院在审批类似案件中应当参照指导性案例D.指导性案例是我国的判例法正确答案:C解析:指导性案例不具有普遍法律效力,最高人民法院公报上公布的案例一般被认为具有参照、参考、借鉴或者示范的价值。
普通法上的判例是法律的主要渊源,未经推翻之前,法院在判决类似案件时必须遵从。
指导性案例的效力不同于普通法上判例的效力,但也不同于一般的案例的效力。
故A项和D项错误,C项正确。
2010年11月26日发《最高人民法院关于案例指导工作的规定》第7条“最高人民法院发布的指导性案例,各级人民法院审理类似案件时应当参照”。
指导性案例目前在我国是一种非正式意义上的法律渊源,故B项错误。
本题答案为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我国国徽中间是五星照耀下的天安门,周围是谷穗和(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禁止法官在法律上沉默”。
关于这句话,下列理解错误的是( )。
A.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应按法律规则裁判B.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按法律原则进行裁判C.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必须作出选择D.在没有法律规定的情况下,法官才可以选择沉默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在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应按法律规则裁判,在没有法律规则的情况下,法官可以按法律原则进行裁判。
适用法律原则一般存在三种情形:①穷尽规则;②为实现个案正义;③适用原则具有更强理由。
因此在法律原则和法律规则相冲突的情况下,法官必须作出选择。
而沉默权的规定是针对被告或犯罪嫌疑人的,是指犯罪嫌疑人、被告人在接受警察讯问或出庭受审时,有保持沉默而拒不回答的权利。
法官不得在法律上沉默。
因此,D项说法错误,本题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下列属于法律行为的是( )。
A.甲对所种果树果实的收获行为B.甲进入乙果园摘取果实的行为C.甲为避免乙的果实受损而进入乙果园所为的摘取行为D.甲与乙约定以一定报酬为条件,由甲帮助乙收果实的行为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行为是指能发生法律上效力的人们的意志行为,即根据当事人的个人意愿形成的一种有意识的活动,它是在社会生活中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最经常的事实。
只有D项,甲、乙以一定的报酬为约定进行果实摘取的行为具有法律效力,属于法律行为。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它对( )负责并报告工作。
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第92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9(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解决法律冲突一般原则的表述,能够成立的是( )。
A.旧法优先于新法B.根本法优先于普通法C.一般法优先于特别法D.下位法优先于上位法正确答案:B解析:不同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包括宪法(根本法)至上原则、法律高于法规原则、法规高于规章原则、行政法规高于地方性法规原则。
故B选项说法正确,D选项应该是上位法优于下位法。
同一位阶的法的渊源之间的冲突原则主要包括:(1)全国性法律优先原则;(2)特别法优先原则;(3)后法优先或者新法优先原则;(4)实体法优先原则;(5)国际法优先原则;(6)省、自治区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的效力高于本行政区域内设区的市、自治州的人民政府制定的规章。
故A、C说法错误。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法理学2.我国古代司法中,当法无明文规定时,有“举重以明轻”的做法,这种做法( )。
A.是类比推理B.是演绎推理C.是归纳推理D.是辩证推理正确答案:D解析:辩证推理,是指当作为推理的前提处于多元化时,借助于辩证思维从中选择出最佳的命题以解决法律问题。
只有在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不确定时,才需要运用辩证推理(实质推理)。
法无明文规定属于作为推理的两个前提条件之一:法律不确定的情况,因而需要辩证推理,因而以“举重以明轻”的方式进行确定法律适用的推理过程属于辩证推理。
知识模块:法理学3.我国现行宪法是( )。
A.1954年宪法B.1975年宪法C.1978年宪法D.1982年宪法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现行《宪法》是1982年12月4日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通过,1982年12月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公告公布施行的。
知识模块:宪法4.下列职位中,我国《宪法》没有规定连任不得超过两届的是( )。
A.国家主席B.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C.最高人民法院院长D.中央军事委员会主席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第79条第3款的规定,国家主席、副主席每届任期与全国人大每届任期相同,连续任职不得超过两届。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5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单项选择题1.根据《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第30条第3款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即中央人民政府,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的执行机关,是最高国家行政机关。
它对( )负责并报告工作。
A.国务院常务会议B.国务院总理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正确答案:C解析:《宪法》第92条规定:“国务院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负责并报告工作;在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闭会期间,对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负责并报告工作。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 )。
A.国务院提出意见B.国务院裁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D.部门与地方协商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修正)》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故选B。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根据《宪法》的规定,决定特赦是( )的职责。
A.最高人民法院B.最高人民检察院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宪法》第67条第17项的规定,决定特赦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职责。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基础知识)模拟试卷3(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6. 简答题7. 论述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刑法关于刑法溯及力的规定,采用的是( )。
A.从新原则B.从旧原则C.从旧兼从轻原则D.从新兼从轻原则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12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本法施行以前的行为,如果当时的法律不认为是犯罪的,适用当时的法律;如果当时的法律认为是犯罪的,依照本法总则第四章第八节的规定应当追诉的,按照当时的法律追究刑事责任,但是如果本法不认为是犯罪或者处刑较轻的,适用本法。
本法施行以前,依照当时的法律已经作出的生效判决,继续有效。
”故我国刑法的溯及力采用从旧兼从轻的原则。
知识模块:法律基础知识2.甲吃饭时与乙发生冲突,将乙打成重伤。
在羁押期间,甲精神失常。
经鉴定是由于羁押而引发的精神障碍。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甲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减轻处罚B.甲应当负刑事责任,但可以免除处罚C.甲是精神病人,不负刑事责任D.甲应当负刑事责任正确答案:D解析:《刑法》第17条第1款规定:“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
”该法第18条第1款规定:“精神病人在不能辨认或者不能控制自己行为的时候造成危害结果,经法定程序鉴定确认的,不负刑事责任,但是应当责令他的家属或者监护人严加看管和医疗;在必要的时候,由政府强制医疗。
”本题中,甲在犯罪时为完全行为能力人,应当负刑事责任,且甲不具有减轻或者免除处罚的量刑情节,因此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律基础知识3.甲将车停在银行门口,到银行办事,办完事出来倒车时,将蹲在汽车尾部玩耍的两岁男孩轧死。
甲的行为属于( )。
A.疏忽大意的过失B.间接故意C.过于自信的过失D.意外事件正确答案:A解析:疏忽大意的过失,是指行为人应当预见自己的行为可能发生危害社会的结果,因为疏忽大意而没有预见,以致发生了这种危害结果的心理态度。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32(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不属于法的规范作用的一项是( )。
A.指引B.预测C.强制D.制裁正确答案:D解析:法具有指引、评价、预测、教育和强制等规范作用,法的规范作用通过制裁违法行为体现出来。
另外,法还具有一定的社会作用,比如维护统治阶级的阶级统治,执行一些社会公共事务等。
D项,法对违法行为的制裁是强制作用的体现。
故本题选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运用法律方法需要注意的事项不包括( )。
A.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B.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C.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D.用法律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方法的正确运用包括以下几点:(1)谨慎地运用法律方法:法律方法关系全局,影响深远,其运用应当严格遵循法定程序,尊重客观规律,充分发扬民主。
(2)法律方法必须与其他方法综合使用:法律方法具有滞后性、消极性的特点,同时法律方法调整的经济关系、社会关系有限,因而,不能期望法律方法解决所有的问题,它只是在有限的范围之内发生作用。
(3)创造条件,促使宏观法规的顺利实施。
故答案为D选项。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国家机构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构( )。
A.指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B.指出申诉、控告或检举的权利C.取得赔偿的权利D.提出追究机关或者责任人的法律责任的权利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第41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由于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侵犯公民权利而受到损失的人,有依照法律规定取得赔偿的权利。
故选B。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同宪法》规定,下列职权中,应由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行使的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8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8(总分:54.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单项选择题(总题数:22,分数:44.00)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是( )。
(分数:2.00)A.立法解释√B.司法解释C.行政解释D.学理解释解析:解析:根据法律解释的国家机关的不同,将解释分为立法解释、司法解释和行政解释。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对宪法和法律的解释属于立法解释。
2.法按照适用范围可分为( )。
(分数:2.00)A.实体法和程序法B.根本法和普通法C.一般法和特别法√D.国内法和国际法解析:解析:一般法与特别法是以法的适用范围为标准对法所做的分类。
3.根据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需要,某市拟将所管辖的一个县变为市辖区。
根据宪法规定,上述改变应由下列哪一机关批准?( )(分数:2.00)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C.国务院√D.所在的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解析:解析:《宪法》第89条规定,国务院行使下列职权:“……(十五)批准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区域划分,批准自治州、县、自治县、市的建置和区域划分:……”所以本题选C。
4.下列不属于我国公民基本义务的是( )。
(分数:2.00)A.受教育B.纳税C.服兵役D.保守商业秘密√解析:解析:《宪法》第4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第56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依照法律纳税的义务。
第55条第2款规定,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光荣义务。
故本题答案选D。
5.某企业非法集资,被处以资金冻结,这是属于( )。
(分数:2.00)A.财产罚B.行政强制措施√C.申诫罚D.能力罚解析:解析:《行政强制法》第9条规定,行政强制措施的种类包括:(一)限制公民人身自由;(二)查封场所、设施或者财物;(三)扣押财物;(四)冻结存款、汇款;(五)其他行政强制措施。
本题中,对企业的资金进行冻结属于行政强制措施。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5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对法律溯及力问题,实行的原则是( )。
A.法在任何情况下均溯及既往B.法在任何情况下均不溯及既往C.法在一般情况下均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D.法在一般情况下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或者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正确答案:D解析:根据《立法法》第93条规定,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自治条例和单行条例、规章不溯及既往,但为了更好地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权利和利益而作的特别规定除外。
故本题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理学2.对象效力是指法的适用对象有哪些,对什么样的人和组织有效。
下列不属于法的对象效力所实行的原则的是( )。
A.属人原则B.属地原则C.保护原则D.诚信原则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对象效力所实行的原则大体上有如下四类:知识模块:法理学3.依法治国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其根本目的在于( )。
A.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B.依法打击敌视和破坏社会主义的敌对分子,维护社会稳定C.维护宪法和法律在国家政治、经济和社会生活中的权威D.确保国家各项工作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正确答案:A解析:依法治国的根本目的是保证人民充分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维护人民当家作主的地位。
知识模块:宪法4.2014年11月1日,第十二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一次会议通过《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关于设立国家宪法日的决定》,根据该决定,国家宪法日是( )。
A.12月6日B.12月4日C.9月29日D.9月20日正确答案:B 涉及知识点:宪法5.下列关于行政许可实施主体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国务院及各部委、乡镇以上政府及主管部门只要具有外部行政管理职能都可以成为实施行政许可的行政机关B.法律法规可以授权任何组织实施行政许可C.受委托实施行政许可的组织可以自己名义实施行政许可,并可以进行转委托D.行政机关可以委托其他机构实施行政许可,但受委托主体必须是行政机关正确答案:D解析:《行政许可法》第22条规定,行政许可由具有行政许可权的行政机关在其法定职权范围内实施。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8. 案例分析题单项选择题1.我国在西藏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 )。
A.民族平等B.民族团结C.各民族共同繁荣D.民族区域自治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对西藏等少数民族聚居地区实行的基本政治制度是民族区域自治制度。
知识模块:毛泽东思想2.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他把一幅名贵字画扔到窗外,准备一会出去再捡,丙正好从窗外路过,就捡起拿走并拒不归还,丙的行为应定性为( )。
A.构成盗窃罪B.和甲构成盗窃罪的共犯C.构成侵占罪D.不构成犯罪正确答案:C解析:侵占罪,是指以非法占有为目的,将他人的交给自己保管的财物、遗忘物或者埋藏物非法占为己有,数额较大,拒不交还的行为。
本题中甲与丙并没有达成盗窃的合意,即没有共同盗窃的行为,不构成盗窃罪的共犯。
甲深夜潜入乙家盗窃的行为构成盗窃罪,而丙从乙家窗外路过,捡起无主财产并拒不归还的行为构成了侵占罪。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在刘某涉嫌盗窃案的审理过程中,法院查明刘某在实施犯罪行为时刚满14周岁,此时应当( )。
A.退回检察院B.中止审理C.判决刘某不负刑事责任D.宣布刘某无罪释放正确答案:C解析:《刑法》第17条规定,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毒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
对其他犯罪不负刑事责任。
故刘某盗窃不负刑事责任,本题选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4.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是( )。
A.科技进步B.安定有序C.发展有序D.竞争有序正确答案:B解析:胡锦涛同志指出:“我们所要建设的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应该是民主法治、公平正义、诚信友爱、充满活力、安定有序、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社会。
”其中“安定有序”是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必要条件和基本标志。
故本题答案选B。
知识模块: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制约人的行为和动机的根本条件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4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关于我国古代法律制度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西周时期的诉讼分为“狱”和“讼”,审理刑事案件称为“断狱”,审理民事案件叫做“听讼”B.“亲亲得相首匿”是汉代刑罚适用原则之一,它是指对于亲属之间容隐犯罪的行为,法律要追究亲属的刑事责任C.“春秋决狱”是西汉董仲舒提出来的,它是指对重大刑事案件的审理集中在春秋两季进行D.“准五服以制罪”的原则是:一人犯罪,其“五服”所示亲属均要连带受刑正确答案:A解析:B项说法错误,“亲亲得相首匿”是汉宣帝时期确立的,主张亲属间首谋藏匿犯罪可以不负刑事责任,它来源于儒家“父为子隐,子为父隐,直在其中”的理论,对卑幼亲属首匿尊长亲属的犯罪行为,不追究刑事责任;尊长亲属首匿卑幼亲属,罪应处死的,可上请皇帝宽贷。
C项说法错误,“春秋决狱”是法律儒家化在司法领域的反映,其特点是依据儒家经典《春秋》等著作中提倡的精神原则审判案件,而不仅仅依据汉律审案。
D项说法错误,“准五服以制罪”是按照“五服”所表示的亲属关系远近及尊卑,来作为处刑的依据。
在刑罚适用上:服制愈近,以尊犯卑,处刑愈轻;以卑犯尊,处刑愈重。
服制愈远,以尊犯卑,处刑愈重;以卑犯尊,处刑愈轻。
故选A。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法律规定,只有符合法律要求的形式,并按照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应用的证据,才可作为定案证据,这体现的是诉讼证据的( )。
A.客观性特征B.关联性特征C.合法性特征D.排他性特征正确答案:C解析:诉讼证据:是诉讼中用来证明案件真实情况(或者能够证明案件真实情况)的客观真实材料。
它有三个基本特征:一是客观性,即诉讼证据必须是客观存在之事实,任何主观臆断和假材料都不能成为诉讼证据;二是关联性,即诉讼证据必须与特定之案件有内在之必然联系,与案件无关之事实不能作为证据;三是合法性,即诉讼证据必须符合法律要求之形式,并按法定程序收集、提供和运用数据。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0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被称为( )。
A.法律体系B.法律部门C.法学体系D.法律汇编正确答案:B解析:法律部门是根据一定标准和原则所划定的调整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划分法律部门的标准是调整对象、调整方法。
由此可知,B项正确。
法律体系,也称为部门法体系,是指一国的全部现行法律规范,按照一定的标准和原则,划分为不同的法律部门而形成的内部和谐一致、有机联系的整体。
法学体系是一个由互不相同,但又有联系的分支学科构成的知识系统。
法律汇编,即将有关规范性法律文件按照一定的标准予以排列,编辑成册,不改变文件的内容,也不是制定法律。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下列法律谚语与其蕴含的法学理念对应正确的是( )。
A.紧急时无法律:危急时刻不存在法律B.造法容易但是执行难:纸上的法律非法律C.法律不理会琐细之事:权利和义务是统一的D.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没有法律就没有刑罚正确答案:D解析:A项是指在紧急状态下,可以实施法律在通常情况下所禁止的某种行为,以免紧急状态所带来的危险,其正当性来源于对人性的体谅。
“紧急时无法律”,并不意味着紧急时没有法律或者不存在法律,而是意味着法律认可在不得已的紧急状态下牺牲一种法益保护另一种较大或同等的法益。
因此,A项错误。
“造法容易但是执行难”强调的是立法以及法律的执行,法律如果不能被执行的话,那就相当于没有法律,也即没有执行力的法律就没有生命,并不是说纸上的法律非法律,因此,B项错误。
“法律不理会琐细之事”是指刑法具有原则性,即刑法只能以一般人为标准设立犯罪,不可能照顾到社会中方方面面琐碎的事情,琐细之事也就没有,必要规定为犯罪,所要表达的并不是权利和义务的统一。
因此,C项错误。
“法无明文规定不处罚”说的是法律没有明确规定的,不予处罚,也就是不追究法律责任。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4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刘某为某县级市印刷厂工人,他向该市纪检委举报了该市人大副主任郝某收受钱物的行为,三个月后见市纪检委未采取任何措施,又向检察院报案。
经查,郝某没有收受钱物的行为。
那么刘某的行为属于下列哪种情形?( ) A.法的解释B.违法C.法的适用D.法的遵守正确答案:D解析:法的遵守,即守法,不仅包括消极、被动的守法,而且还包括根据授权性法律规范(如《宪法》第4l条)积极主动地去行使自己的权利,实施法律,无论此行为是否恰当。
知识模块:法理学2.当代中国法的渊源中最重要的部分是( )。
A.习惯法B.宪法C.法规D.成文法正确答案:B解析:在当代中国的全部法律中,宪法的法律地位和效力是最高的,它规定了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其他各种法律、法规都是依据宪法制定出来的,当代中国法的渊源就是以宪法为核心、各种制定法为主的形式。
知识模块:法理学3.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是( )。
A.复合制B.单一制C.共和制D.民主制正确答案:B解析:我国现行《宪法》序言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缔造的统一的多民族国家。
”这一规定表明,单一制是我国的国家结构形式。
知识模块:宪法4.以下关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在我国,村民委员会和城市的街道办事处均属于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B.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属于国家机关的一部分,代表国家,具有强制力C.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负有协助基层人民政府或者它的派出机构维护治安的义务D.一定意义上可以将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视为基层政权的派出机关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68条第3款的规定,市辖区、不设区的市的人民政府,经上一级人民政府批准,可以设立若干街道办事处,作为它的派出机关。
可知A选项错误,不选。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7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270(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法律名言与法的特征对应正确的是( )。
A.人生而自由,却无往不在枷锁之中——权利与义务的统一B.法不阿贵,绳不绕曲——法的强制性C.法不禁止即自由——法调整人的行为D.法的生命在于它的实行——法具有普遍约束力正确答案:C解析:法的特征可归纳为四个方面:(1)法是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2)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3)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4)法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
A选项体现的是没有绝对的自由,即法调整人们的行为;B选项体现的是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即法律的普遍约束力;C选项体现的正是上述第一点特征。
D选项体现的是法律实施的重要性,体现的是法的强制力。
故选C。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的规定,下列表述中错误的是( )。
A.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设立常务委员会B.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C.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D.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正确答案:A解析:《中华人民共和国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政府组织法》第2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设立常务委员会。
故A项表述错误。
该法第4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都是地方国家权力机关。
故B 项表述正确。
该法第6条规定,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每届任期五年。
故C项表述正确。
该法第8条规定:“县级以上的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保证国家计划和国家预算的执行;……”该法第9条规定:“乡、民族乡、镇的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一)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和上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决议的遵守和执行;……”故D项表述正确。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0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04(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下列表述属于法律规则的是( )。
A.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B.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C.民事活动应当遵循自愿、公平、等价有偿、诚实信用的原则D.夫妻有相互继承遗产的权利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规则是指经过国家制定或认可的关于人们行为或活动的命令、允许和禁止的一种规范。
法律原则是指在一定法律体系中作为法律规则的指导思想、基础或本源的、综合的、稳定的法律原理和准则。
法律原则无论是对法的创制还是对法律的实施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而看一个法律条文表述的是不是法律规则,关键是看该法律条文表述的是否是具体的权利或者义务,如果表述了具体的权利或者义务,就是法律规则。
选项中,只有D项具体规定了夫妻双方相互享有继承对方遗产的权利,属于法律规则。
其余几项都是概括性规定,都是作为部门法立法时的指导思想和综合性、本源性规定,都属于法律原则。
故本题正确答案为D。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根据《宪法》规定,民族自治地方是指( )。
A.自治区、自治县B.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C.自治区、自治县、民族乡D.自治州、自治县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宪法》第30条第3款的规定,民族自治地方包括自治区、自治州、自治县。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根据《宪法》规定,下列表述不正确的是( )。
A.法律规定范围内的个体经济、私营经济等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B.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强制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C.集体经济组织在遵守有关法律的前提下,有独立进行经济活动的自主权D.在特别行政区内实行的制度按照具体情况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以法律规定正确答案:B解析:《宪法》第13条第3款规定:“国家为了公共利益的需要,可以依照法律规定对公民的私有财产实行征收或者征用并给予补偿。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38(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法律责任的说法,正确的是( )。
A.违法行为是承担法律责任的唯一原因B.法律责任的竞合只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C.王某考试作弊,被学校处以留校察看处分,属于法律制裁D.法律责任需要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正确答案:D解析:法律责任是指因违反了法定义务或契约义务,或不当行使法律权利、权力所产生的,由行为人承担的不利后果,故A项错误。
法律竞合可以发生在同一法律部门内部,也可以发生在不同法律部门之间,故B项错误。
学校不是国家行政机关,其处分不属于法律制裁。
故C项错误。
知识模块:法理学2.《执业医师法》规定,医师的医学专业技术职称和医学专业技术职务的评定、聘任,按照国家的有关规定处理。
这一规定属于( )。
A.权义复合性规则B.确定性规则C.委任性规则D.准用性规则正确答案:D解析:准用性规则是没有具体规定某一行为规则的内容,而是规定可以参照或援引其他法律规则的规定来加以明确的法律规则。
知识模块:法理学3.我国现行《宪法》规定( )。
A.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B.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C.社会主义的合法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D.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正确答案:D解析:我国《宪法》第12条规定,社会主义的公共财产神圣不可侵犯。
本法第13条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知识模块:宪法4.全国人大代表按照( )组成代表团。
A.民族B.职业C.选举单位D.地域正确答案:C解析:根据《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组织法》第4条规定,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按照选举单位组成代表团。
各代表团分别推选代表团的团长和副团长。
故本题选C。
知识模块:宪法5.一般情况下,民族自治地方名称的排序依次是( )。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0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
事业单位招录公共基础知识(法律知识)模拟试卷106(题后含答案及解析)题型有:1. 单项选择题 2. 多项选择题 3. 判断题单项选择题1.关于我国法律体系,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行政法规和地方性法规是我国法律体系的组成部分B.在法律体系中宪法居于统帅地位C.法律部门是法律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位D.我国法律体系由三个层次和七个法律部门组成正确答案:C解析:我国的法律体系以宪法为统帅和根本依据,由部门齐全、结构严谨、内部协调、体例科学、调整有效的法律(主干)及其配套法规(组成部分)所构成。
这个体系由法律、行政法规、地方性法规三个层次,宪法及宪法相关法、行政法、民事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及相关程序法七个法律部门组成。
因此A、B、D项说法正确。
构成法律体系的单位是法律部门,法律部门是由若干相关的法律规范构成的,法律规范是法律体系构成的最基本单位。
因此C项说法错误,当选。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2.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规定不一致时,由( )。
A.国务院提出意见B.国务院裁决C.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决定D.部门与地方协商正确答案:B解析: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立法法(2015年修正)》第九十五条的规定,地方性法规、规章之间不一致时,由有关机关依照下列规定的权限作出裁决:(一)同一机关制定的新的一般规定与旧的特别规定不一致时,由制定机关裁决;(二)地方性法规与部门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国务院提出意见,国务院认为应当适用地方性法规的,应当决定在该地方适用地方性法规的规定;认为应当适用部门规章的,应当提请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三)部门规章之间、部门规章与地方政府规章之间对同一事项的规定不一致时,由国务院裁决。
根据授权制定的法规与法律规定不一致,不能确定如何适用时,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裁决。
故选B。
知识模块:法律知识3.非执政党和非国家机关对行政行为的监督称为(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事业单位招考模拟试题公共基础知识(法律部分)
一.单选题:
1.社会主义法是(A)
A.在没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B. 在已有自己的经济基础的条件下产生的
C.最初以资本主义作为自己的经济基础而建立起来的
D.不需要有自己的经济基础
2.凡是违法行为都要受到(A)
A.法律制裁
B.行政制裁
C.刑事制裁
D.经济制裁
3.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法律权利与义务的相互关系是(C)
A.义务重于权利
B.只享有权利,不承担义务
C.既对立又统一
D.无法统一
4.我国的根本制度是(A)
A.人民民主专政
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C.社会主义制度
D.民主集中制
5.国家制度的核心是(B)
A.政体
B.国体
C.政党制度
D.国家结构形式
6.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是(D)
A.社会主义制度
B.民主集中制
C.人民民主专政
D.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7.我国现在实行的政党制度是(D)
A.一党制
B.多党制
C.多党合作制
D.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党合作制
8.下列行政行为中属于行政强制措施的是(C)
A.行政拘留
B.吊销许可证执照
C.银行冻结存款
D.罚款
9.行政法是(B)
A.各种行政法规的总称
B.行政法律规范的总称
C.行政机关制定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D.行政管理法规的总称
10.劳动教养是一种(D)
A.刑事处罚
B.行政处分
C.行政强制执行
D.行政处罚
11.犯罪的客观方面是指(A)
A.犯罪行为及危害结果
B.犯罪人的行为
C.犯罪行为的危害结果
D.因果关系
12.我国刑法规定完全负有刑事责任的年龄是(C)
A.14岁
B.16岁
C.已满16周岁
D.18岁
13.有期徒刑的期限为(C)
A.半个月以上,一年以下
B.三个月以上,二十年年以下
C.六个月以上,十五年以下
D. 六个月以上,二十年以下
14.国家机关工作人员行驶职权时违背法律授权的宗旨,超越职权范围或者违反职权行驶的程序,从而导致公共财产、国家和人民利益遭受重大损失的行为,应判处(B)
A.玩忽职守罪
B.滥用职权罪
C.徇私舞弊罪
D.徇私枉法罪
15.公民的权利能力(A)
A.随着公民的死亡而终止
B.一定条件下可以恢复
C.可以被法院剥夺
D.公民个人可以放弃
16.无效合同从(A)时起就没有法律约束力。
A.合同订立
B.双方提出异议
C.发现合同违法时
D.合同被确认无效时
17.对于商标侵权行为,被侵权人(C)向人民法院起诉。
A.不能
B.只能直接
C.既可以请求工商部门处理,也可以直接
D.只能在不服工商部门处理决定时才能
18.转继承适用的范围是(D)
A.遗属继承
B.法定继承
C.遗赠抚养协议
D.法定继承和遗嘱继承
19.婚姻、收养、监护等有关身份关系的协议适用(C)
A.合同法
B.民法
C.其他法律规定
D.以上均不对
20.社会主义法律得以实现的主要方式是(C)
A.依靠法律监督机关的有效监督
B.依靠执法机关的严格执法
C.依靠人民群众的自觉守法
D.依靠司法机关的强制
二.多项选择题:
1.我国社会主义法的主要渊源是(A.D)
A.宪法
B.判例
C.乡规民约
D.法律
2.法的基本特征包括(A.B.C.D)
A.法是调整人的行为或社会关系的规范
B.法是由国家制定认可,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社会规范
C.法是以国家强制力保护实施的社会规范
D.法是规定权利和义务的社会规范
3.我国的法律适用的基本原则是(A.B.C.D)
A.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B.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
C.司法机关依法独立行驶职权
D.实事求是,有错必纠
4.我国法律关系的主体有(A.B.C)
A.自然人
B.集体
C.国家
D.行为
5.我国法律关系的客体有(A.B.D)
A.物 B.行为 C.自然人 D.智力成果
6.法律关系构成的要素为(A.B.D)
A.主体
B.客体
C.法律规范
D.权利和义务
7.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这是因为它(A.B.C)
A.直接体现我国人民民主专政的性质
B.保证人民的权力在全部国家政治生活中处于首要地位
C.在制定国家各种制度中起着决定性作用
D.直接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对国家政权的领导
8.国家政权是通过(A.C)两种形式表现出来的。
A.政权组织形式
B.国家的治理形式
C.国家结构形式
D.国家审判形式
9.法律实施包括(B.C.D)
A.立法
B.执法
C.司法
D.守法
10.行政处罚的形式有(A.C.D)
A.罚款
B.罚金
C.拘留
D.劳动教养
11.我国行政法律关系的主体,通常包括(A.B.C.D)
A.国家机关
B.公民
C.社会组织
D.企事业单位
12.行政法的一般渊源包括(A.B.C)
A.宪法
B.法律
C.法规
D.国际条约
13.行政法的基本原则包括(A.B.D)
A.行政合法性原则
B.行政合理性原则
C.为人民服务原则
D.行政应急性原则
14.我国民法明确规定的基本原则有(A.B.C)
A.罪行法定原则
B.罪行相适应原则
C.刑法面前人人平等原则
D.刑法人道原则
15.下列属于犯罪构成要件的有(B.C.D)
A.犯罪人与被害人是朋友关系
B.犯罪行为
C.行为人主观上有罪过
D.行为人的行为使一定的社会关系受侵害
16.已满14周岁的不满16周岁的人,应当对下列犯罪负刑事责任(B.C.D)
A.分裂国家罪
B.杀人罪
C.抢却罪
D.贩卖毒品罪
17.属于犯罪预备的行为有(C.D)
A.开始着手实施犯罪的行为
B.犯罪表示
C.调查被害人行踪
D.准备犯罪工具
18.受贿罪与贪污罪的相同点是(B.C)
A.侵犯客体相同
B.主观方面都是故意
C.客观方面都是利用职务方便
D.犯罪客体相同
19.物权一般包括(A.B.C.D)
A.所有权
B.抵押权
C.典权
D.留置权
20.著作人身权包括(A.B.C)
A.发表权
B.著作权
C.修改权
D.演绎权
三.判断题:
1.社会主义法律是调整一切社会关系的重要手段。
(ⅹ)
2.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充分发展,也会产生某种盲目性,因此必须利用法律手段加强对它的直接控制。
(ⅹ)
3.我国法律确认的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的原则,渊源于资产阶级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两者在实质上是一致的。
(ⅹ)
4.我国法的制定基本程序是:议案的提出—法律草案的审议--法律草案的通过—法律的公布。
(√)
5.我国社会主义的渊源主要是指有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的规范文件。
(√)
6.我国社会主义法的渊源是由宪法、民法、刑法、行政法、经济法等组成的统一的法律体关系。
(ⅹ)
7.法律部门的划分,归根到底取决于在一定经济基础上形成的不同社会关系。
(√)
8.我国现阶段立法不能离开社会主义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这个根本任务。
(√)
9.法通常是从公布之日起生效,但有的法本身就规定了生效日期。
(√)
10.有的法律,在公布生效以前所发生的事件或行为,也适用于该项法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