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
大秦帝国第二部PPT
![大秦帝国第二部PPT](https://img.taocdn.com/s3/m/a640a3ed51e79b89680226af.png)
• =>魏:以人臣自诩来劝说襄王,士兵武器 精良,何必屈服于秦。
=>齐:秦国不可能越过赵魏来攻打齐国, 而齐地势险要,粮草充足,却臣服 于秦,令人蒙羞。
=>楚:分析合不合纵的利害:六国都已联 合,若不参与,必为秦所攻。
成功形成联盟!
秦惠文君十三年(BC325年) 魏襄王、韩宣惠王互尊为王——对抗秦国
张仪占领陕(魏),又如数奉还,并修筑了 上群要塞
十四年,张仪拥护秦惠文君正式称王 更年号为秦惠王元年
任魏相
• 秦惠王二年(BC323年) • 张仪被派遣去和齐楚两国的国相在啮桑会
盟,回秦后,被免去了相位。 • 三年,派去魏国任相——让诸侯效仿事秦
齐军主将阵亡,全军溃散,除了莒县 和即墨,其余地方均被燕赵秦魏楚五国瓜 分完了。
弱齐招数
• =>穷兵黩武,消耗齐国的国力 • =>四面出击,使齐国失去所有盟友 • =>进献谗言,使闵王闭塞言路,并杀害大臣 • =>把齐国的战略战术部署传递给燕国。
• 结果:五国伐齐,彻底削弱了齐国,为燕国报了 深仇,为秦国统一天下打下坚实基础
合纵失败的原因
从六国方面看
•六国君主中了秦国谋士的
1.
挑拨离间之计,相互怨恨、
猜忌,不同心协力。
2.
•六国之间相互侵夺,与秦 战争频繁,民不聊生。
从秦国方面看
•采纳了张仪的连横之计,和秦、亲秦,
1.
趁机消弱六国力量
•例如:公孙衍引诱齐魏伐赵,破坏纵约。
•雄厚的经济力量和优越的物质条件。
2.
关中:土壤肥沃,农产品丰富;
精选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推荐阅读
![精选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推荐阅读](https://img.taocdn.com/s3/m/65010310f705cc17542709ba.png)
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1、白雪对卫鞅表白:鞅,我比你更懂得你的心,我用生命和灵魂在抚摸他,用我的痴爱之心感知他,熟悉他的一沟一壑一平一凹。
鞅,你是天生的铁腕政治家,你的意志,你的灵魂,你的秉性,你的智慧,都是为政为治而生的,你的`血液中奔放着为权臣的无尽激情,你的内心深处涌动着强烈的权力欲望,你可以为了自己的治国信念去做牺牲而无悔,你的超人品性注定你更适合创造烈烈伟绩,而不是隐居田园,去谱写生生死死的情爱奇迹。
你不是陶朱公范,你缺乏散淡超脱。
2、白雪说服卫鞅娶荧玉:你的内心涌动着有为之士的无尽激情,你的血液里奔流着强烈的权力欲望。
你是天生的铁腕执政家。
你的意志,你的灵魂,你的秉性,你的智慧,都是为政、为治、为法而生的。
为了自己的治国信念,你可以去做牺牲,无怨无悔,你的品性,你的才华,注定了你更适合创造烈烈伟业要你舍弃为政生涯,而去谱写生生死死的情爱奇迹,是将栋梁化作柴火。
纵然有一片光焰,也只是燃烧自己而已。
你追求用法令创造国家秩序,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运用权力改变天下的地位,你的生命价值就会失去最绚烂的荣耀。
一个生机勃勃的政坛巨子,就会消失陨落在平凡琐细的消磨中。
而你生命中最坚实的根基,已经化成了流沙,你的灵魂就会不由自主地沉沦。
而我,也只会更加痛苦,我所深爱的那个强者,已经不复存在。
我寄托在他身上的人生情怀,也化成了泡影。
我们的田园生活,我们今日所能想想的诗情画意,甚至我们的爱,到头来也会化作索然无味的相互折磨。
而这一切,都会因为我们今天的轻率与冲动消散净尽。
3、张仪站在当殿,手中那支细亮的铁杖竟是直指孟子:儒家大伪,天下可证: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
墨子兼爱,你孟轲骂做无父绝后。
扬朱言利,你孟轲骂成禽兽之学。
法家强国富民,你孟轲骂成虎狼苛政。
老庄超脱,你孟轲骂成逃遁之说。
兵农医工,你孟轲骂为未技细学。
纵横策士,你孟轲骂作妾妇之道。
你张扬刻薄,出言不逊,损遍天下诸子百家!却大言不惭,公然以王道正统自居。
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_励志
![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_励志](https://img.taocdn.com/s3/m/7c46b161482fb4daa58d4b5b.png)
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大秦帝国之纵横经典台词1、白雪对卫鞅表白:鞅,我比你更懂得你的心,我用生命和灵魂在抚摸他,用我的痴爱之心感知他,熟悉他的一沟一壑一平一凹。
鞅,你是天生的铁腕政治家,你的意志,你的灵魂,你的秉性,你的智慧,都是为政为治而生的,你的血液中奔放着为权臣的无尽激情,你的内心深处涌动着强烈的权力欲望,你可以为了自己的治国信念去做牺牲而无悔,你的超人品性注定你更适合创造烈烈伟绩,而不是隐居田园,去谱写生生死死的情爱奇迹。
你不是陶朱公范,你缺乏散淡超脱。
2、白雪说服卫鞅娶荧玉:你的内心涌动着有为之士的无尽激情,你的血液里奔流着强烈的权力欲望。
你是天生的铁腕执政家。
你的意志,你的灵魂,你的秉性,你的智慧,都是为政、为治、为法而生的。
为了自己的治国信念,你可以去做牺牲,无怨无悔,你的品性,你的才华,注定了你更适合创造烈烈伟业要你舍弃为政生涯,而去谱写生生死死的情爱奇迹,是将栋梁化作柴火。
纵然有一片光焰,也只是燃烧自己而已。
你追求用法令创造国家秩序,没有了权力,没有了运用权力改变天下的地位,你的生命价值就会失去最绚烂的光彩。
一个生机勃勃的政坛巨子,就会消失陨落在平凡琐细的消磨中。
而你生命中最坚实的根基,已经化成了流沙,你的灵魂就会不由自主地沉沦。
而我,也只会更加痛苦,————来源网络整理,仅供参考 1我所深爱的那个强者,已经不复存在。
我寄托在他身上的人生情怀,也化成了泡影。
我们的田园生活,我们今日所能想想的诗情画意,甚至我们的爱,到头来也会化作索然无味的相互折磨。
而这一切,都会因为我们今天的轻率与冲动消散净尽。
3、张仪站在当殿,手中那支细亮的铁杖竟是直指孟子:儒家大伪,天下可证:在儒家眼里,人皆小人,唯我君子;术皆卑贱,唯我独尊;学皆邪途,唯我正宗。
墨子兼爱,你孟轲骂做无父绝后。
扬朱言利,你孟轲骂成禽兽之学。
法家强国富民,你孟轲骂成虎狼苛政。
老庄超脱,你孟轲骂成逃遁之说。
兵农医工,你孟轲骂为未技细学。
《大秦帝国 铁血文明 第五部 上卷 中卷 下卷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
![《大秦帝国 铁血文明 第五部 上卷 中卷 下卷 》读书笔记思维导图PPT模板下载](https://img.taocdn.com/s3/m/37b305d1fbb069dc5022aaea998fcc22bdd14359.png)
献辞
大秦帝国第五部《铁血文明》 上卷
01
楔子
02
第一章 初政飓风
04
第三章 乾坤合同
06
第五章 术治亡韩
03
第二章 大决泾水
05
第四章 风云三才
一 歧路在前 本志 各断
二 大道不两立 国 法不二出
三 人性之恶 必待 师法而后正
四 旷古大旱 老话 题突然重现
六 振聋发聩的 《谏逐客书》
五 韩国疲秦计 引发出惊雷闪电
五 祭舜又祭禹 帝 国新政的大道宣 示
六 长风鼓沧海 连 弩射巨鱼
七 北上九原 突兀 改变的大巡狩路 线
八 七月流火 大帝 陨落
感谢观看
读
书
笔
记
03
三 王不 立后 铁 碑约法
04
四 架构 庙堂 先 谋栋梁
05
五 李斯 的积微政 略大大出 乎新锐君 臣预料
06
六 以战 示形 秦 军偏师两 败于李牧
一 尉缭入秦 1
夜见嬴政
二 傲岸两布 2
衣 论战说邦 交
3 三 驱年社火
中尉缭突然逃 秦
4 四 春令定准
直 秦国大政 勃勃生发
5
五 清一色的 少壮将士使秦
一 岁末大宴群臣 始皇帝布政震动
朝野
二 决通川防 疏浚 漕渠 天下男女乐
其畴矣
三 堑山堙谷 穷燕 极粤 帝国大道震 古烁今
四 铸销天下兵器 翁仲正当金人之 像哉
六 韩楚故地的 惊人秘密
五 信人奋士 烁 烁其华
七 国殇悲风 嬴 政皇帝为南海军
定下秘密方...
01
一 阴山 草原的黑 色风暴
02
二 惊蛰 大朝 嬴 政皇帝向 复辟暗潮 宣战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https://img.taocdn.com/s3/m/c2fc48991eb91a37f0115cb6.png)
《大秦帝国》读书笔记《大秦帝国》读书笔记1“君如青山,我如松柏,此生相扶,永不相负。
”电视连续剧《大秦帝国》中,看到秦孝公与商鞅的这句对白时,内心一股暖流袭遍全身,不仅是超越现实之上的君臣之契约,更是一种可以生死相托的志同合谋的良师益友。
孝公得商鞅,商鞅遇孝公,君臣际合,注定要让天下不安,风云变色。
如果时光能够倒流,我相信,那句台词是存在的,场景亦是可以复原的,天作之合,总得让剧情来点曲折和催动人心的泪点吧。
每一个伟大事业的成功,每一个头顶着耀眼的光环令人景仰拜膜的成功人物,背后所经历的不为人知的“故事”最后总会被搬上台面,供人作为励志的榜样去宣传,老套路,效果却从未减弱。
今天要谈的大秦帝国强盛背后的第一个出场人物,商鞅,也是这个套路的复制版。
说到商鞅,且不谈我们早年在教科书上读到的那些被政治色彩洗礼并打磨后的故事给我们造成的多年以来仍然留下的那点略带偏见的历史情绪,譬如,这人,搞什么变法,把秦国人民变成了战争机器,苛政猛虎,让民众苦不堪言,最后落得个五马分尸的悲惨结局。
我们大抵都经历过这样的思想历程,心智成熟那会儿,在历史的教科书上,但凡看到那些搞变法的同志们,内心里面便会莫名涌出一种鄙视或抵触的情绪,成功了给百姓搞出点福利了还好说,一旦失败,那种落进下石,巴不得这人被千刀万剐,送上断头台砍十次头都不觉得解恨。
这种情绪,我想了一个名词,叫做天真的历史儿童。
不用担心,我们中大多数都做过儿童,幸运的是,随着年岁的增长,我们终究会成熟,而其中一些,“发育”不良的,可能会在儿童的这一行列,多呆上几年。
如果你有过这样的心理历程,恭喜你,欢迎加入入门级历史弱智培训班,这不是嘲笑,也不是一种对历史鄙薄的玩弄,说这个一来是想重温一下当年那个历史愤青少年的情感真实场景的还原,另一点也是想表达,基于某些政治因素,我们成功做了一回历史的反叛者,被纯真蒙蔽了眼睛,而看不到历史废墟下面曾经盛开过的奇葩。
但是,现在,再也不能用儿童的视觉来看待历史问题和历史人物了,虽说,那些历史的风云早已烟消云散,甚至连书本上的记录的历史都有可能被虚构,我们还有信心去解读那背后的秘密吗?我相信,公道自在人心,不在别人的心,而在你是否用一根成熟合理的价值准绳根据现实来丈量这份公道的长度和深度。
《大秦帝国》Ⅱ国命纵横作者孙皓晖
![《大秦帝国》Ⅱ国命纵横作者孙皓晖](https://img.taocdn.com/s3/m/b8098a210a4c2e3f5727a5e9856a561252d3217c.png)
第二部国命纵横楔子一场千古罕见的暴雪湮没了秦川。
秦人谚云:秋后不退暑,二十四个火老虎。
谁能想到,火老虎还在当头,滚滚沉雷便不断在天空炸开,硕大的雪花从天空密匝匝涌下,便弥漫了山水,湮灭了原野。
那无边的嘭嘭嚓嚓之声从天际深处生发出来,直是连绵战鼓,敲打得人心颤。
雄视关中的咸阳城四门箭楼,顷刻间便陷入了茫茫雪雾之中。
九里多宽的渭水河面本来还是碧波滚滚,半个时辰中竟被暴雪封塞成了一马平川!泾水、灞水、酆水、浐水、滈水、潏水、洛水,竟全部在顿饭辰光雪雕玉封。
巍巍南山,苍苍北阪,也尽被无边无际的白色帐幔覆盖。
倏忽半日,竟是鸟兽归巢,行人绝道,天地间一片混沌飞扬的白色,整个世界都被无边的风雪吞没了!渭水南岸,却有一支黑色马队,正在茫茫雪雾之中向南疾行。
惊雷闪电,暴雪压顶扑面!这支马队却依然保持着整肃的部伍,不徐不疾的走马行进,没有丝毫的惊慌失措。
马队护卫着一辆黑色篷车,在无边雪幕中越过灞水,爬上蓝田塬,便徐徐没入了被秦人称为“南山”的连绵群峰。
奇怪的是,马队一进南山口,骇人的连天暴雪竟变做了纷纷扬扬的鹅毛飞舞,马队所必须经过的峡谷险道上,也只积了薄薄一层冰雪,竟是不影响马队篷车的行进。
爬上南山主峰时,莽莽苍苍的青山绿水竟在漫天飞舞的雪花中影影绰绰的显了出来。
一座雄峻的主峰在连绵群山中突兀拔起,于苍茫天地间生发出一片巍巍霸气!这便是南山主峰,大河长江的分水岭。
由此向南向北,都是堕入尘寰的长长的下山道。
在这般雨雪天气中,寻常商旅与行人车马,是不敢走这南山主峰峡谷道的。
仅是这段十里长的坡道,就足以令行者变色止步了。
这支马队便也在峰顶停了下来,一个黑色斗篷者跳下马,回首了望笼罩在无边雪幕中的混沌秦川,不禁扑地跪倒,对天便是三拜,又霍然站起,转身高声命令:“二十人下马护车!下山路滑,千万小心了——!” “郡守,我们去哪里?”马队前一个精瘦的将领嘶哑着声音问。
“大蟒岭——”黑斗篷马鞭向东南遥遥一指,“明日午时前,务必到达!” “嗨!”将领答应一声,立即翻身下马,唰啦一声便撕下铁甲鳞片下的衣袖,大喊一声:“弟兄们,裹住车轮,莫使打滑!”已经下马的二十个骑士,立即撕下各自衣袖,开始包裹车轮。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梗概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7e9b3e093868011ca300a6c30c2259010202f3b7.png)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一、背景介绍大秦帝国是一部热门的历史剧,该剧以秦始皇统一六国建立大秦帝国为背景,展现了秦朝的崛起和国命纵横的故事。
国命纵横是该剧的重要剧情线之一,它揭示了权谋斗争、政治阴谋和人性的复杂性。
本文将深入探讨国命纵横在大秦帝国中的重要性和影响。
二、国命纵横的定义国命纵横,即在政治斗争中运用智谋、计谋和权术来实现个人或势力的目标。
在大秦帝国中,各个角色都在不同程度上运用国命纵横,以争夺权力、保全自身或实现个人野心。
这种权谋斗争贯穿剧情的始终,为观众展示了人性的复杂性和政治的残酷性。
三、国命纵横的重要性1. 统一六国国命纵横在大秦帝国中的重要性首先体现在统一六国的过程中。
秦始皇作为剧中的主要角色之一,通过运用国命纵横的手段,成功地将六国纳入大秦的版图。
他利用各种政治手段,如合纵连横、排除异己等,巧妙地解决了内外矛盾,最终实现了统一。
2. 权力争斗国命纵横在大秦帝国中的另一个重要方面是权力争斗。
各个角色为了争夺更高的地位和更大的权力,不断施展智谋和计谋。
他们利用政治联姻、谋杀、陷害等手段,竭尽所能地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种权力争斗的残酷性和复杂性给观众带来了紧张刺激的观赏体验。
3. 政治阴谋国命纵横还体现在政治阴谋的展开中。
剧中的角色们为了保全自身或实现个人野心,不惜使用各种阴谋手段。
他们互相勾结、暗中算计,以达到自己的目的。
这些政治阴谋使得剧情更加扑朔迷离,观众也更加好奇和期待剧情的发展。
四、国命纵横的具体表现国命纵横在大秦帝国中具体表现为以下几个方面:1. 合纵连横合纵连横是指通过结盟和合作,形成强大的力量来对抗敌对势力。
在大秦帝国中,各个角色通过合纵连横的手段,巧妙地解决了内外矛盾,实现了统一六国的目标。
这种策略在政治斗争中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2. 政治联姻政治联姻是指通过婚姻来达到政治目的。
在大秦帝国中,各个角色利用政治联姻来巩固自己的地位和权力。
他们通过与其他势力的结婚,达到政治利益最大化的目标。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https://img.taocdn.com/s3/m/521132c96137ee06eff91828.png)
楚怀王头脑简单且刚愎自用。 任用昭睢一群旧世族。宠幸贪才纵 欲的王妃郑袖,排斥主张变法强国 的大夫屈原。任命无能的子兰为合 纵联军主帅。六国联军攻秦,几经 较量,六国终因根基不稳内讧多出 而频频失利,合纵宣告失败。苏秦 为避祸回到燕国。战争中伤亡最重 的是楚国,楚王恼羞成怒,归罪于 张仪。遂重新起用屈原掌握兵权, 发誓向秦国复仇。春申君立即北上 燕国,请苏秦入楚,准备发动第二 次合纵。
回到燕国的苏秦险被野心家子之卷入阴谋 泥沼,遂离燕入齐。几经周折终于在齐推 开全面变法。神秘退隐的燕姬也历尽艰难 追随苏秦潜入齐国,两人终获团圆。正当 张仪游说六国,成功推行连横亲秦战略的 关键之时,秦惠王身患不明原因的“暮疯 症”,张仪入齐寻求方士,恰遇苏秦被旧 贵族买凶杀害,两兄弟生死相别。安葬苏 秦后悲痛而归,秦国内政已经发生了奇怪 变化;狂暴太子与长史甘茂结谋排斥异己, 上将军司马错被迫卸职隐退,张仪为免遭 罢黜而径自挂冠离秦退隐江湖。尚武狂秦 武王率领大军欲图东灭雒阳,将秦国再度 推向危险的境地……
《大秦帝国》是一部描述秦兴亡生灭过程的长卷历史小 说,秦帝国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际,建立了一 个强大统一的帝国,开创了一个全新的铁器文明。但她 又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巨大的兴亡之谜,她只有十五年生 命,像流星一闪,轰鸣而逝。这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 性的帝国命运中,隐藏了难以计数的神奇故事以及伟人 名士的悲欢离合。他们以或纤细、或壮美、或正气、或 邪恶、或英雄、或平庸的个人命运奏成了这部历史交响 乐。帝国所编织的社会文明框架及其所凝聚的文化传统, 今天仍然规范着我们的生活,构成了中华民族的巨大精 神支柱。
《大秦帝国》
作者:孙皓晖
大秦帝国
《大秦帝国》当代著名教授孙皓晖创作的第一部大型文 学作品。分为六部 :《黑色裂变》、 《国命纵横》、 《金戈铁马》、《阳谋春秋》、 《铁血文明》、《帝 国烽烟》。由河南文艺出版社和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
2023年最新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完整版
![2023年最新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完整版](https://img.taocdn.com/s3/m/b731c9d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03.png)
2023年最新的大秦帝国之裂变完整版大秦帝国是历史学家孙皓晖花了十几年的时间写出来的,分为六部,分别是《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这套书,从秦始皇他爷爷的爷爷开始写,写一代代老秦儿女是如何克服重重艰险创立一代帝国的。
第一步《黑色裂变》,秦献公与当时的大国魏国一战,死翘翘了,年仅21岁的秦孝公即位,他就是传说中的官二代加穷二代。
当时的秦国,被山东六国孤立,封锁在函谷关内,没有中原国家历来的富谡,也不如当时变法图强声名鹊起的小国有活力。
和山东六国相比,秦国就是贫穷落后的农村,真是一穷二白,山东六国在此时孤立秦国甚至打算分而食之。
怎么办怎么办秦孝公唯一的财富,就是人民的忠心耿耿。
“赳赳老秦,共赴国难,血流不干,誓不休战”这句誓言是全国秦人效忠祖国的誓言,够血性。
带着这群人,秦孝公开始艰难的创业之旅。
第一步,就是把仅有的家底全部捐献而出,甚至他老母的钗子妹妹的耳环都拎出来,干嘛送给当时的第一大国魏国的当权臣子,给魏王说和说和:我们秦国穷的只剩人了,也没有啥煤矿天然气的,你们就算是把我们灭了,也得不到啥好处。
魏王一想,哪有人花钱买了真刀真枪,再顾上打手,去一个贫困户家里打劫的啊不划算。
强回去了,还得负责这一家子老小的吃喝呢。
和其他几个国王一商量,算啦。
就这样,第一个危机解决了。
此时你就得佩服这个只有21岁的青年国王的智慧。
因为当时他爹秦献公其实是被魏国杀死的。
当时他即位,好战的秦人一蜂窝的嚷嚷这要报仇,大臣们也是主战派,也不管买得起买不起一把刀。
但是秦孝公不但没有盲目听信,而是忍辱负重。
其实他想,等老子富裕了,去买了长枪大炮,不把你们这些混蛋炸死!接着,就是学习山东六国变法,转型升级。
战国时期,很多国家脱离周王朝,废除旧制,积极变法,国富民强。
但是秦国慢人一步,得跟上来。
此时一些老臣子就反对了,他们又不懂变法,也没有活到老学到老的觉悟,就知道倚老卖老,要是国君真得找了一个懂变法的,这个大家族的总经理副总经理不就得退居二线么但是秦孝公坚持变法,出了一个求贤令,在山东六国各大电视台网站到处宣传:谁能想个法子让我们这个家族企业变强变富,我就给你高管爵位,甚至可以共持国政,其实就是把50%的国家股权都给你。
大秦帝国剧情简介
![大秦帝国剧情简介](https://img.taocdn.com/s3/m/ba8f60b6d1d233d4b14e852458fb770bf78a3b0b.png)
大秦帝国剧情简介大秦帝国剧情全集介绍(1-48集)。
大秦帝国剧情第1集公元前三百六十二年,秦魏两军鏖战数日,死伤无数,胜负未分。
对于即将爆发的新一轮大战,秦魏内部争议频频,中庶子卫鞅提出“秋守春战”遭魏军将士讽笑。
翌日血战,秦国仲公子赢渠梁率领秦军冷静出击,生擒了魏国丞相公叔痤,但秦君献公也被魏军狼毒箭所伤,生死难料。
--------------------------------------------------------------------------------大秦帝国剧情第2集长公子赢虔斩断箭杆,救下公父。
军塌前,献公授赢渠梁兵符决定退兵。
回城后献公多方考察继承人选,国后欲让两子回宫,交代传国之事,以防万一。
同时,世族私议,老太师甘龙默认众人支持赢虔。
对于即位,献公似已心下有底,女儿荧玉对公父伤势却是备加担心。
--------------------------------------------------------------------------------大秦帝国剧情第3集献公让赢虔在自己与兄弟间做出选择,赢虔推渠梁继位,并断指明誓立心,秦献公泯然而逝。
赢渠梁继位,号秦孝公。
秦国殿上,甘龙提出为何“只张国丧,不谋复仇”,一呼百应,孝公不予回应。
魏国大朝,魏惠王领议灭秦,庞涓献出备战灭秦之策。
--------------------------------------------------------------------------------大秦帝国剧情第4集下邽血战,庞涓挫败。
献公灵堂之上,孝公主张国丧从简,众元老自请人殉祭拜先君。
秦魏仇恨高涨,要杀公叔痤以泄恨,孝公言明不杀原委,说服了荧玉和赢虔。
卫鞅单身赴秦救老师公叔痤,赢虔出面,孝公暗中观察。
囚室中孝公提出秦魏两国休战歇兵之意,令公叔痤对其侧目。
--------------------------------------------------------------------------------大秦帝国剧情第5集卫鞅替老公叔递交了议和盟约。
大秦帝国之纵横1-43分集剧情
![大秦帝国之纵横1-43分集剧情](https://img.taocdn.com/s3/m/21936cd088eb172ded630b1c59eef8c75fbf9580.png)
大秦帝国之纵横1-43分集剧情∙第1集战国中期,东周各诸侯国经过几百年的战争兼并,此时出现了七个实力强大的诸侯国,秦国经秦孝公时期的变法,国力提升,兵锋强健,开始了它向东发展的战略意图。
公元前338年,秦孝公之子赢驷即位,史称秦惠文王,赢驷即位之初,为平抚秦国的保守势力,车裂商鞅,从此不问朝政,隐身秦宫。
但是并无恢复旧的贵族等级,宗法之意,以甘龙、杜挚为主的复辟势力一再施压。
魏国因为桂陵,马陵两战大伤元气欲拉拢齐国以制衡秦国,并缓解边境楚国迫镜的压力。
齐公知晓魏王用意,同时想又探知秦国的野心和实力转而邀请嬴驷相王,嬴驷应允。
秦国国内甘龙,杜挚等人劝谏嬴驷不要相王未果,变起了易主之心。
甘龙拜会公子虔欲要另择明君,公子虔没有表态。
嬴驷去相王路上遭遇训练有素的黑衣人劫杀,护卫拼死保护悉数被杀,嬴驷为了拖延时间主动与黑衣统领单挑,嬴驷技艺不及危难时刻嬴华赶到。
秦使认出黑衣人乃是魏国名士犀首。
嬴驷与犀首两人畅谈,嬴驷邀犀首入秦被拒绝。
惠施得知魏王派人刺杀嬴驷,斥责魏王不该杀嬴驷应该让秦国耽于内乱。
龙贾带兵处置犀首等回营复命的魏卒。
徐执软禁嬴驷於魏修府邸,魏修之女魏纾装扮成丫鬟见嬴驷,被识破后帮助嬴驷逃脱。
嬴驷对魏纾顿生情愫,逃出后将贴身玉佩赠与魏纾。
魏国,齐国两国相王,相王大典结束后嬴驷等人赶到,魏王讽刺嬴驷有称王的心却没有称王的命,嬴驷当著众人的面指责是因魏王派人劫杀所以赴会来迟。
魏国河东秦军压境,惠施向秦君赔罪,主张魏王向秦示弱提出和亲。
惠施出策让魏纾嫁给嬴驷,才方可救出被魏王囚禁的其父。
秦君嬴驷归国途中遇到犀首,再次邀犀首入秦。
嬴驷拜见太傅公子虔致谢河东大军压境之险,并要与魏和亲,遭嬴虔怒斥。
嬴驷所为激怒甘龙,杜挚一党,甘龙杜挚决定在嬴驷大婚之时联络义渠一起举事。
咸阳即将有一场血雨腥风。
秦君婚典,嬴驷满怀欣喜迎接魏纾,却被魏纾将匕首插入嬴驷心脏。
∙第2集秦君婚典,嬴驷满怀欣喜迎接魏纾,却被魏纾将匕首插入嬴驷心脏。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观后感1200字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观后感1200字](https://img.taocdn.com/s3/m/88e6d565bc64783e0912a21614791711cc7979c0.png)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观后感1200字在《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中,作者继续延续了前两部小说的叙事风格,以生动的场景和对话展现了那个时代的社会风貌和人物性格。
小说通过对当时政治、宗教、文化等各个方面的描绘,让读者更加深入地了解秦国的兴衰和秦始皇的传奇故事。
在读完这部小说后,我深感秦国的命运是受到历史规律的影响的。
秦国作为中国历史上一个重要的国家,曾经一度强大,统一六国,开创了统一的局面。
但是,正如书中所描绘的那样,秦国在建国之初,依靠质朴而又强大的力量克服了重重困难,取得了统一天下的胜利。
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秦国逐渐走向了衰落。
突然的政变、内乱、饥荒、暴动等一系列事件,使得秦国的统一局面濒临崩溃。
尤其是秦始皇在临终前,因身边的权臣将军争权夺利,导致国家陷入了混乱之中。
最终,秦国在外敌入侵的突袭下,陷入了四分五裂的境地,秦始皇在困顿的战争中独自一人面对敌人的围攻,最终身亡。
通过这部小说,我们可以看到,封建社会政治的腐败、统治者的专制、贵族统治家奴的愚民政策等因素,都是秦国走向衰亡的主要原因。
秦始皇在统一天下后,虽然推行法治、统一文字、修筑城墙等措施,使国家得以一统,但是他的暴虐和专制很快让人民对他产生了厌恶和反抗。
加上权臣将军的权力膨胀、内乱和外患的频繁出现,进一步加速了秦国的衰亡。
在这个动荡的时代,人民的生活陷入了深重的困境,社会秩序崩溃,人心涣散。
强弱横生的现实让人们心生怅然,对统一的天下、长治久安唯一的向往也变得渺茫。
在这样的历史背景下,作者通过小说对秦国的兴衰历程进行了生动的再现,让我们更加深刻地体会到了历史的威力和它对后人的影响。
在读完《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后,我不禁感叹历史的演变与人类的悲欢离合。
在这样动荡和多变的时代,只有坚持正义、法治和仁义,才能使国家繁荣昌盛、人民幸福安康。
兼并六国之后,秦始皇实施的法治政策,虽然在某种程度上起到了整合国家的作用,但其过于苛刻和残酷的手段,也让人民深感不满。
《大秦帝国之纵横》剧评
![《大秦帝国之纵横》剧评](https://img.taocdn.com/s3/m/4585b6c89e31433238689336.png)
《大秦帝国之纵横》剧评孙皓晖创作的大秦帝国系列历史小说第一部第二部相继亮相荧屏,掀起了战国时代的秦国由弱转强的发展风潮。
回首二月河的“帝王系列”,具有浓郁深沉的庙堂之高、江湖之远的刻画令历史展现了其严肃的一面,随着《大秦帝国》系列的热播,荧屏历史终于走出了清穿越、清后宫、秦神话、秦长生不老的创作怪圈,展现出视野更为开阔、人物更为丰满、内容更为丰富的秦朝历史。
《大秦帝国之纵横》讲述了商鞅变法后日趋强大的秦国惠文王时期,年轻的秦国国君果断任用张仪,再一次君臣携手,纵横捭阖,奠定了秦国强大的基础。
同样作为秦国历史发展的一个片段,他延续了《大秦帝国之裂变》的壮丽恢弘,呈现在观众面前的是考究的咸阳城景、六国宫廷画面、名家辩士的风貌、气势磅礴的大型战争。
从布景来看,全剧以暗色调为主,香炉、灯柱、漆器、竹器、铭文篆刻等都尽显古朴典雅,灯光黄而不暗,服装朴而不俗,台词古而不涩,如同一幅泼墨山川的水墨画,浓墨重彩地上演着战国政治家们纵横捭阖的强大气场。
若只有场景、服装、台词的映衬,那这出大秦帝国也只是一副架子,但是深谙其间的近乎接地进尘的内容和精神支撑让该剧沉稳屹立。
《大秦帝国之裂变》展现商鞅变法,《大秦帝国之纵横》展示张仪邦交。
这两部开启大秦壮阔篇章的系列被注入了来自于弱肉强食的乱世中的雄性激素,立出了铮铮脊梁。
《大秦帝国之裂变》以“赳赳老秦,共赴国难。
血不流干,死不休战”的精神贯穿其间,着力渲染老秦人死战的传统,加诸廷堂论辩、酒肆谈法、棋间论国,充分展现了死士血性和士子精神。
而《大秦帝国之纵横》涵盖军事霸业和政论纵横,且更偏向于六国政论学说,因而在血性上不足《大秦帝国之裂变》,这也是与商鞅和张仪的精神理想取向是分不开的,商鞅重法,好刑名之学,提出了帝道、王道、霸道、强国之道四种君主之策,其“霸道”为君主赏识,因而全局基调更为强硬。
《大秦帝国之纵横》中张仪则更趋向于政论推广,口舌外交,东方六国并力抗秦为合纵,秦联合东方某一弱国对付其他弱国为连横。
情节与人物的中和之美--《大秦帝国之纵横》叙事风格评析
![情节与人物的中和之美--《大秦帝国之纵横》叙事风格评析](https://img.taocdn.com/s3/m/173bfb6d84868762cbaed52d.png)
情节与人物的中和之美--《大秦帝国之纵横》叙事风格评析作者:孙一江来源:《名作欣赏·评论版》 2018年第6期摘要:《大秦帝国之纵横》是二十一世纪历史题材电视剧的翘楚之作,该剧讲述了战国中期秦惠文王在位时如何主持秦国进行内外征伐邦交的故事。
一方面,剧作在情节叙事上,以战争故事与人物故事交织叙述的方式,展现出平衡舒适的叙事美感;另一方面,剧作在人物叙事上,准确把握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度”的问题。
整部剧在叙事文本上呈现出“中和之美”的独特叙事风格。
关键词:历史正剧大秦帝国影视叙事中和之美一、引言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中和思维可追溯到《周易》,主要形成于孔子及其儒家学派,这种思维是指传统文化中认识和解决问题采取的不偏不倚、执中适度的思维方法,中和思维用于艺术创作之中,表现为对中和之美的追求。
中和之美是中国古代极重要的美学范畴,它是中国古代美的创造与欣赏的一大追求目标和重要指导原则,是汉民族审美心理结构中一种重要、稳定而富有积极意义的有机构成。
中和之美的一个突出特征就是追求艺术整体和谐,它的各种表现形式在诗、书、文、画、乐等艺术领域中都得到了广泛的运用。
《大秦帝国之纵横》讲述了秦惠文王在位期间,大胆重用外臣能将平内乱,退外患,征巴蜀,定义渠,横扫六合,为秦之一统打下雄厚基础的故事。
杨洪涛认为,战国时期是中华民族灿烂文明集中绽放的时节,这一时期丰富的历史文化底蕴,为提升电视剧《大秦帝国》的思想文化注入了动力。
该剧无论在思想品格还是在艺术品位上,都体现出较高的美学追求。
刘熙载在《艺概》中论书法云:“凡书,笔画要坚而浑,体势要奇而稳,章法要变而贯。
”这是说书法的创作要“刚柔并济”,从而达到一种和谐的美感。
书法是利用线条表情达意,电视艺术则通过蒙太奇完成叙事。
对于影视艺术而言,情节发展和人物表演是两个重要方面。
《大秦帝国之纵横》在情节和人物的叙事上呈现出“中和之美”的独特叙事风格。
一方面,该剧在情节叙事上,以战争故事与人物故事交织叙述的方式,展现出平衡舒适的叙事美感;另一方面,剧作在人物叙事上,具体表现为人物形象和人物关系的塑造,准确地把握住了历史真实与艺术真实之间“度”的问题。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中卷)
![大秦帝国第二部:国命纵横(中卷)](https://img.taocdn.com/s3/m/dce70ad280c758f5f61fb7360b4c2e3f5727253b.png)
时也,势也!用在此卷再好不过,战国纷乱,苏秦能拨开云雾谋划六国合纵,实为时势造英雄,张仪又能看 清局势与六国连横,破解苏秦合纵之法,智谋可谓不相上下,而秦国明君执政又遇强臣,四十年变法强国,局势 已经是很明朗,苏秦张仪品德谋略至高无上,实在令人敬佩,且看下卷张仪破六国之法,想必更为精彩!23.03。
谢谢观看
乱世纷争,时势造英雄,书中英雄人物的胸襟,让人感动不已,苏秦向秦国推存张仪,张仪面对秦王发问, 若苏秦留秦,君何为,张仪坦荡直言,我若苏秦一样,连悟之根本,不在少学,在难后重学。大难而有大悟,始得大成。
目录分析
一异数中山狼 二荒田结草庐
三亘古奇书阴符经 四战国乱象大演绎
五合纵阵脚在 楚国松动
一燕山幽谷维风及雨
二怪诞说辞竟稳住了 楚国
三门客大盗开齐国僵 局
四积羽沉舟新谋略
五媚上荒政杀 无赦
六联军幕府春 风得意
作者介绍
孙皓晖(1949年-),出生于陕西三原,曾任西北大学法律系教授。他基于对中国原生文明的思考,完成了 《大秦帝国》文学剧本的创作,随后一年他专门辞职创作这部小说,这是一部全面、正面表现秦帝国时代的长篇 历史小说,其中第一部《黑色裂变》入选五个一工程奖,荣登第八届中国作家富豪榜。
读书笔记
观感而言,苏秦着墨大于张仪,四君子中尤以孟尝君田文笔墨最多,不免有些怪异。
秦国的势力不断强大起来,成为东方六国的共同威胁,于是合纵成为六国合力抵抗强秦,连横则是六国分别 与秦国联盟,以求苟安。
六国合纵并不非天不成事,宜非天要成秦,楚威王,老齐王、燕王相继去世或许上天给了西秦连横一统破合 纵机会,然人祸才是合纵流产之根本,非苏秦、屈原、四大公子人力所能救也,天下大一统时也势下,张仪成秦 尤为命哉。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读后感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读后感](https://img.taocdn.com/s3/m/181a6d9dd4bbfd0a79563c1ec5da50e2534dd16a.png)
大秦帝国之国命纵横读后感在繁忙的生活中,能静下心来读一本像这样的书,实在是一种难得的享受。
读完这本书,感觉就像经历了一场波澜壮阔的历史之旅,心中满是感慨。
这本书把战国时期那风云变幻的局势、各路英雄豪杰的纵横捭阖描绘得淋漓尽致。
在那个时代,国与国之间的争斗、权谋的较量,让人惊叹不已。
书中对于人物的刻画细腻入微,给我留下深刻印象的是张仪。
他那能言善辩的口才,机智灵活的头脑,在各国之间游走,凭借着自己的智慧和谋略为秦国谋取利益。
每次看到他在朝堂之上与群臣辩论,那滔滔不绝、有理有据的言辞,都让我佩服得五体投地。
说到这里,我想起自己曾经有过的一次类似的经历。
那是在一次班级的辩论赛上,我被选为正方辩手。
一开始,我紧张得要命,心砰砰直跳,感觉嗓子眼都快冒烟了。
看着对面反方辩手那自信满满的样子,我心里更是没底。
可当辩论开始,我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镇定下来,回想着之前准备的论点和论据。
一开始,我的表述还有些磕磕绊绊,但随着话题的深入,我渐渐进入了状态,越说越顺溜。
我引经据典,努力阐述着我方的观点,就像张仪在朝堂上为自己的主张据理力争一样。
我观察着对手们的表情,看到他们微微皱起的眉头,我心里有了一丝窃喜,觉得自己或许占了上风。
当我说完一段有力的论述后,看到我方队友们向我投来赞许的目光,那一瞬间,我感到无比自豪。
那场辩论赛虽然不像战国时期的国与国之间的争斗那样关乎生死存亡,但对我来说,也是一次不小的挑战和考验。
就像张仪在面对各国的压力和质疑时,始终坚定信念,勇往直前。
再回到这本书,书中对于战争场面的描写也是相当精彩。
那金戈铁马、喊杀震天的场景仿佛就在眼前。
战士们的英勇无畏,为了国家的荣誉和利益,不惜抛头颅、洒热血,让人热血沸腾。
还有各国之间的合纵连横,那复杂的政治局势,让人不禁感叹古人的智慧和谋略。
每一次的联盟与背叛,都充满了变数和惊险。
读着这本书,我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跟着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喜怒哀乐,一起为了国家的命运而担忧。
8 湖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精读背诵篇目 《过秦论》课件
![8 湖南省专升本大学语文精读背诵篇目 《过秦论》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4ffe6b26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640f24b.png)
秦国联合东方的一国或多国,属 于东西方向的合作,叫连横。
用这么多的笔墨写诸侯的实力,其用意何在?
手法上:这体现了《过秦论》突出的写作 特点,那就是善用铺陈,论述详尽周密。
内容上:笔起波澜,秦国走向强大的路上 总要有一些更强大的陪衬,而九国之师不堪一 击,更加突出了秦国之强。
从结果上说,以诸侯失败反衬秦在走向强 大之路上无可抵挡,前后构成极大的反差,形 成鲜明的对比。
形作名,险固的地势
牢固地 表目的
秦孝公据崤(xiáo)函之固,拥雍州之地,君臣固守以窥周室,
“卷、举、括”动词,引申为“并吞”。宇内、四海、八荒均指天下。
有席卷天下,包举宇内,囊括四海之意,并吞八荒之心。当是时也,
““席、包、囊”:名作状。像卷席子一样,像包包裹一样,像装口袋一样。
商君佐之,内立法度,务耕织,修守战之具,外连衡而斗诸侯。于
秦始皇——秦国 “盛”
始皇时期 一统天下
振兴,发展 遗留的功业 举起 驾驭,统治
使…灭亡
及至始皇,奋六世之余烈,振长策而御宇内,吞二周而亡
登帝位 控制 天地四方
马鞭 通“震”,震慑
诸侯,履至尊而制六合,执敲扑而鞭笞天下,威振四海。南取
行刑用的棍杖 颈上系绳,表示投降 性命交给狱官
百越之地,以为桂林、象郡;百越之君,俯首系颈,委命下吏。
商鞅 辅佐 对内 从事,致力于 修治
是秦人拱手而取西河之外。
器具,即“连横” 动词使动
器械
使…争斗
两手合抱,形容毫不费力
秦凭借哪些优势崛起?
天时 地利
崛起
人和
秦孝公
雄心
(前361-前338)
政策
周室衰微,群雄割据争霸 据崤函之固,拥雍州之地
大秦帝国之金戈铁马梗概
![大秦帝国之金戈铁马梗概](https://img.taocdn.com/s3/m/355af7ed4793daef5ef7ba0d4a7302768f996f5f.png)
大秦帝国之金戈铁马梗概全新修订版《大秦帝国》洋洋五百万言,六部十一卷,将战国后期齐、楚、燕、秦、韩、赵、魏七国群雄并起的历史苍劲地铺展开来,描绘了近200年的战国风云与帝国生灭。
在礼崩乐坏,群雄逐鹿的战国末年,面临亡国之祸的秦国于列强环伺之下,崛起于铁血竞争的群雄列强之林。
从秦孝公开始,筚路蓝缕、彻底变革、崇尚法制、统一政令,历一百六十余年六代领袖坚定不移地努力追求,才完成了一场伟大的帝国革命,扫六合而一统天下,建立起一个强大统一的帝国。
全书共分为六部《黑色裂变》《国命纵横》《金戈铁马》《阳谋春秋》《铁血文明》《帝国烽烟》。
这部鸿篇巨著还原了巨大的历史落差与戏剧性的帝国命运,再现了一个国家一步步实现自己梦想的悲壮历程。
书中每一行每一页都充满着智慧方略、阳谋政治的风骨,奋发惕励、强势生存的精神,充满着来自中国原生文明时代的英雄风骨与本色灵魂。
全新修订版《大秦帝国》为作者某创作十年来首次亲自全面修订,历时半年多。
对原书知识性的错误与模糊,以及未被发现的笔误,进行了全面纠错;对原来靠拢通俗话本的某些写法,进行了文风的校正;新版《大秦帝国》的历史知识进一步精确化明晰化,叙事文风进一步整肃化厚重化。
除此以外,新版《大秦帝国》还重新校定绘制了所有地图;对整体装帧进行了全面调整。
这一部讲述的是秦昭王与白起扫六合的故事,从秦武王进军洛阳举鼎暴亡开始讲述。
年轻的千夫长白起率一支孤旅冒险入燕,迎回质子嬴稷,并与甘茂、魏冄粉碎公子壮的夺位政变,在齐湣王鼓动六国灭秦时,临危受命、鏖战中原,大破六国联军,晚年却被逼自杀。
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国力大增,开始与秦国长期对峙,但是长平大战,赵国全部精锐一战覆灭,秦赵两国实力又再次拉开。
齐燕两国,在缠斗中一起削弱。
秦昭王晚年,太子孱弱、诸王子皆平庸无能,秦国王室第一次陷入后继无人的危机状态。
《大秦帝国之金戈铁马》是孙皓晖《大秦帝国》系列第三部,在这一部里,人物形象的丰满前所未有,战争场面的宏大前所未有,形势局面的复杂前所未有,故事情节的跌宕前所未有,“完璧归赵”、“渑池之会”等经典历史典故一一上演,战国四公子、战国四大名将一一登场,读过之后令人心潮澎湃、大呼过瘾。
大秦帝国的读书心得体会
![大秦帝国的读书心得体会](https://img.taocdn.com/s3/m/052541bbe45c3b3566ec8b39.png)
大秦帝国的读书心得体会央视热播剧《大秦帝国》原著,十几年来最具影响力的历史小说,让当代中国人为之振奋并受益的战国版“大国崛起”。
下面是有关《大秦帝国》读书心得体会5篇,以方便大家借鉴学习。
《大秦帝国》读书心得体会1放暑假前,佳欣姐姐送了我一整套孙皓晖著的《大秦帝国》书籍。
这套书总共有六部,十七本书,一本比一本厚,约五百万字左右。
我曾看过《历史漫画》《上下五千年》等历史书,可从来没像《大秦帝国》这样规模如此之大的。
我怀揣着好奇与激动的心情,翻开了这套历史小说的第一部----《黑色裂变》。
故事的开头就让我热血沸腾:秦魏河西大战,秦国节节败退,丢失了国家最重要的屏障---函谷关。
此时新君秦孝公即位,他断了自己一根手指,在石头上写下了“国耻”两个血字,誓要收复失地并变法图强。
他发布了一道“求贤令”,表达了自己求贤若渴的心情。
苍天不负有心人,一代奇才卫鞅入秦,为秦孝公讲述“霸道”,并阐述了自己的变法主张。
两人谈得十分投机,秦孝公便任命卫鞅全权负责变法,他对田制、官制、徭役制等进行了大刀阔斧的改革,秦国国力蒸蒸日上。
卫鞅变法后,大秦不仅收复了曾经的失地,还抗击了当时最为强大的山东六国,卫鞅被封为商君。
眼看秦国将要一跃而起,进入天下强国的行列了,只可惜秦孝公这位励精图治的君主没有看到这一天,就早早地去世了,卫鞅也被反对变法的老世族们车裂了。
但新君秦惠文王保留了卫鞅的新法,使秦国的强大没有成为昙花一现。
《大秦帝国》读书心得体会2《大秦帝国》是我读过的小说中最长的。
当初买这套书也是下了很大决心的,因为不敢保证自己能坚持读完。
结果,没有刻意去“坚持”,自然而然地就读完了。
读这套书之前,才读完《明朝那些事儿》,不免在心里比较一下。
给我感觉,《明朝那些事儿》好像是把历史当小说写,嘻嘻哈哈中讲述历史故事。
而《大秦帝国》好像是把小说当史书写,一个故事呈现出了一部波澜壮阔的帝国史。
读《大秦帝国》之前,很喜欢《明朝那些事儿》,但是读后,更欣赏《大秦帝国》的大气。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入楚国
助楚灭越, 因在房陵大 战中错言兵 致使房陵被 秦占据 逃出楚国, 回老家
入秦国 以连横破六 国合纵---八 字对策:积
羽沉舟,长破 合纵。
为秦国丞相
第一PPT
河西之战
• 对战双方:六国联军四十八万。 • 魏精锐步骑八万,主将晋鄙; • 齐步骑八万,主将田间; • 赵步兵六万,主将肥义; • 韩步骑五万,主将韩朋; • 燕步骑六万,主将子之; • 楚,十五万大军,主将子兰。 • 总统帅:六国上将子兰
招贤--魏国犀首说秦
• 长策乃十六字:正名称王,东出争霸,中原逐 鹿,一统天下。 • 完成秦国霸业的具体方略——立即称王,一年 内攻取三川,三年内吞灭三晋,五年内统一中 原,十年内廓平四海
秦国
名将,性情沉稳 国尉 司马 错
秦惠 文王
处变不惊,临危不乱,慧眼辩才, 沉静深远,胸襟宽广,用人不 疑
秦国经变法强大, 六国却不明形势, 置之不理
忠于新法,文武双全
• 至此,秦国在君--相--将(忠于新法的商於郡守樗里疾, 与函谷关守将司马错、上大夫樗里疾、国尉司马错 )这 三架马车的推动下稳步前进。 • 强秦东出,给六国形成了巨大的压力,此为合纵之始。
六国
(君主韩昭侯)(燕文公)
韩国
燕国
赵国
赵成侯
齐国
齐威王
楚国
楚宣王
魏国
魏惠王
内忧--固守 旧制,唯重 王族血统 外患---北边 胡人数万骑 兵抢掠骚扰
“战国四大公子”
(?-前279年)齐国宰相, 广交好友,不论身份; 率三国联军大败秦军,攻破 函谷关 典故:鸡鸣狗盗、狡兔三窟 (?-前253年)赵国人, 政治家; 解邯郸之围,尊 君安国 典故:毛遂自荐、平原君 杀妾
(?-前243年)战国时期魏 国著名的军事家、政治家。名 震天下,诸侯不敢谋魏十余年 窃符救赵,两破强秦 作品:《魏公子兵法》战国四 君子之首;官位上将军、五国 联军统帅
总统帅:司马错
河西之战
• 结果:六国
败。兵败山倒,联军做了鸟兽散,连
统帅子兰都弃军逃跑了,六国丞相苏秦也悄悄回 到燕国去了
• 败六国者,非秦也,六国也。 • 原因:“联军之败,根源有三;其一,苏秦不善兵事,整 合六军不力;其二,子兰徒有其表,调度失当;其三,六 军战力参差不齐,军制互不相统;其四,魏国懈怠,敖仓 被袭。”
策士流派
• 由来:鬼谷子首创,以苏秦、张仪为代表 • 变迁:某家学问 • 溶诸子百家与一体 • 特点:这个流派的士子很是奇特,那家弟子都有,无分原 本所修习的学问,只是专一的钻研揣摩列国形势格局,游 说诸侯,为所向往的邦国谋划王霸之策。 • 策士之风云叱诧,不再是法家之变法称雄!
代表人物----苏秦与张仪
公元前314年--238年 楚国令尹 -政治家 -援赵灭鲁
屈原
• 屈原(大约公元前340-前278), 中国东周战国时期伟大的爱国 诗人。 • 职业:官员、诗人、 辞赋家
• 主要成就:促成楚齐联盟,创 立“楚辞”文体
• 代表作品:《离骚》、《九歌 》、《九章》、《天问》等 • 官职:左徒,三闾大夫 • 纪念日:端午节
六国
• 用人不疑,疑人不用;任人唯贤(秦惠文王)。
• 天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行指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 谁代表了最广大人们的利益,谁就会胜利。
秦国
读后感
春秋战国
• 春秋战国时代,那是一个动荡的时代,那是一个百家争鸣、 名人辈出的时代,那是一个令无数拥有着雄心壮志的人为 之神往的时代。 • 而大秦帝国所处的时代是中国五千年文明史中最重要的一 个时代,大秦帝国是中国文明的正源。 • 强力竞争,强势生存(优胜劣汰,适者生存)。用当时的 话说,就是“凡有血气,皆有争心”的“大争之世”。 • 看完这本书,我有一种冲动---梦回大秦。
合纵--会盟大典
• • • •
地点:虎牢关“虎牢会盟 ,恰似当年晋国会盟诸侯,遏制郑国霸权。且虎牢关直面函谷关,抗秦壮志 昭昭大白,岂不大长六国志气?” 合纵盟主:楚国(与秦国结仇最深) 《六国合纵盟约》:
– 其一,六国互为盟邦,泯灭恩怨,共视虎狼秦国为惟一公敌。 – 其二,秦攻一国,即六国受攻,同心反击。
– 百骑扬威, 震慑草原 &北阪痛歼义渠国牛头兵
– 赠甲胄、高价买战马
• 结局:血腥震杀以甘龙为首的一千多人犯,秦朝局稳定。
恢复民心
• 平息戎狄、铲除世族、 允诺秦国恪守新法, 永远不变!将商君的 死归咎与元老世族与 山东六国。 • 大秦国人,当万众一 心,向逼杀商君的另 一股势力——山东六 国,复仇——!”
破合纵
魏国--借粮
• 河西大战 大胜六国 后 • 八字对策--积羽沉舟, 长破合纵
韩国--软 硬兼施, 胁迫之分 化之
齐国---尊 其虚号而 结好
赵国--软 硬兼施, 胁迫之 分化之
燕国--嫁公主 而结好
楚国---从内瓦 解
合纵&连横--评价
• 苏秦以一己之力促成山东六国合纵,使强秦不敢出函谷关 十五年,又配六国相印,叱咤风云。 • 张仪在秦国推行连横策略是获得成功的,达到了对外兼并 土地的目的,使得秦惠王能够东“拔三川之地,西并巴蜀, 北收上郡,南取汉中”,“散六国之从(纵),使之西面 事秦”。 • 纵横家的缺点:他们重视依靠外力,不是像法家那样从改 革政治、经济和谋求富国强兵入手;还过分夸大计谋策略 的作用,把它看作国家强盛的关键。
• 先后顺序: 燕 • 魏
合纵准备
赵 楚 韩 齐
• 说辞:强秦威慑中原,而中原却一片乱象,坐待秦国各个击破,分而 食之!魏楚齐赵四国实力大体相于抗秦。秦祸之前,一概不究。秦祸之后,争夺作废。 如此一来,六国恩怨消解,唯余对秦仇恨
• 大计:秦国东出之前的旧账,一概不提;秦国东出三年多来,中原六 国间的争夺,一律返回原状。
– 其三,六国各出大军,组得合纵盟军,纵约长得赐封大将。
– 其四,自盟约伊始,六国与秦断绝邦交,杜绝商旅,同心锁秦。 – 其五,六国各派特使周旋合纵事宜,但有所请,无得拒绝。 – 其六,六国共视苏秦为本国丞相,赐相印,授权力,总揽合纵大局。
连横---张仪
入魏国 遇见孟夫子, 遭拒绝
入齐国
联魏锁秦, 和秦敬魏, 北结燕赵, 南遏楚韩。”
• • 秦国:二十万大军
•
五支:西部大散关与陈仓要塞留守 一万,东南武关留守一万,这两万 留守军全部是步兵;蓝田大营驻扎 四万,全部是精锐铁骑;其余十四 万大军分为三支:第一支主力大军 十万,步骑混编,全部开出函谷关 扎营;第二支步骑混编两万,秘密 开进崤山东南部河谷扎营;第三支 两万,全部精锐铁骑,秘密开进函 谷关外大河南岸的山谷中扎营。
暮霭沉沉
君权旁 落奉阳 君
齐国有赶超魏 国的趋势,但 只图作壁上观, 坐收渔翁之利
楚国,偏 安一地 魏国不思进取, 走下坡路
“齐魏相王”
• 时间:公元前334年 • 事件:会盟大典上,齐威王与魏惠王各自祭祀了天地, 然后便郑重宣告了承认对方为王国的文告;又由两国 丞相田婴、惠施分别宣告了“修好同盟,永息刀兵” 的盟书。 • 春秋时期,国君的爵号尚能比较严格的代表诸侯国等 级,除了楚国擅自称王,中原大诸侯依然还是公、侯 两大名号。进入战国,陵谷交替,称王便成为实力的 象征。中原战国中,魏国最先称王,齐国再称王,天 下便有了魏齐楚三个王国。
• 苏秦(公元前 347年 - 公元前 284年),字季 子,华夏族,东 周战国时期周王 室直属雒阳(今 河南洛阳)人, 战国时期著名的 纵横家,与张仪 齐名。为鬼谷子 王栩的徒弟。
张仪(?-前 309年),魏国 安邑(今山西万 荣)张仪村人[1], 魏国贵族后裔, 战国时期著名的 纵横家、外交家 和谋略家。
庄子
• 庄子,名周,字子休。道教祖 师,号南华真人,为道教四大 真人之一。 • 庄子与梁惠王、齐宣王、孟子、 惠子等大体同时期,去世时享 年83岁。 • 道家学说的主要创始人之一。 战国著名哲学家、思想家、文 学家。 • 作品:《庄子》,名篇有《逍 遥游》、《齐物论》等。
• 思想:“天人合一”和“清静 无为”。
重大举措
1
2
3
4
诛杀 商鞅
平息 戎狄
铲除 世族
恢复 民心
诛杀商鞅
原 因
• 新君嬴驷:
– 个人层面:商鞅在变法时得罪了太子 – 统治层面:商鞅功高震主,建立自己的统治班底
• 元老世族----复辟穆公祖制 • 秦孝公的逝世
结果:车裂商鞅,继续推行新法
平息戎狄&铲除世族
• 原因:秦国君继续推行新法 • 过程:元老世族利诱戎狄叛乱 • 应对:威逼利诱
提出合纵--苏秦
• 秦国雄心说长策 ,西出铩羽
秦在西方, 六国土地南 北相连,故 称合纵。
• 离秦遭遇车痴之祸,归家后, “妻不下纴,嫂不为炊,父母 不与言。”苏秦感叹说:“妻 不以我为夫,嫂不以我为叔, 父母不以我为子,是皆秦之罪 也!” • 乃闭室不出,出其书遍观之。 • 苏秦苦读太公《阴符经》之时, 每逢困乏欲睡,便用锥自刺其 股。
孟子
• 孟子(约公元前372年—约公元 前289年),名轲,字子舆。华 夏族,鲁国邹(今山东省邹城市) 人。
• 中国战国时期伟大的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儒家学派的 代表人物。
• 政治上,他主张法先王、行仁 政;学说上,他推崇孔子,反 对杨朱、墨翟。
读后感
• 逆水行舟,不进则退。 • 没有永远的敌人,只有永远的利益。 • 任何群体衰败的极大原因,都在于内部;所以要想瓦解一个群体的首 选——从内部瓦解。
公元前338年--公元前311年
纵横
六国合纵
秦国连横
流程图
秦国
秦 国 与 六 大 国 现 状 分 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