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得多 多一些 少得多 少一些》的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2)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2)](https://img.taocdn.com/s3/m/f89d8c052f60ddccda38a0f6.png)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题目是: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一、说教材教材简析本节教材是在学生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数的大小的基础上安排教学的。
使学生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例题根据小猫、小猴等做五角星的个数进行教学。
2、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学用言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便可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进行了阐述: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它点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根据新课标的要求,结合本节的重点,我确定以下教学目标。
3、教学目标根据上面的分析,我将本课的教学目标定为:让学生学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
能力训练目标: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以及语言表达能力,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4、重点、难点及突破方法根据教学目标我将本课的重点定为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难点为理解词语的含义,使知识转换成能力,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突破方法:通过教学活动,让学生感受数学就在我们身边,与我们的生活密切相连,培养学生的估计意识及合情的判断推理能力。
突破方法:把词语放在具体的比较情境中进行理解,联系生活实际灵活运用。
5、教具准备ppt课件,练习单二.说教学流程新课标指出让学生在广阔的空间里学习数学,应用数学,丰富知识,提高能力。
课前布置预习作业,拓展渠道,培养学生搜集信息、处理信息的能力,使学生的数学学习与广泛的社会生活结合起来,校内的数学学习与校外的社会生活相互贯通,小课堂与大课堂相结合,课内课外两条腿并行发展,互相配合。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https://img.taocdn.com/s3/m/a36bd54daf1ffc4ffe47ac7f.png)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结合具体的教学情境,让学生感知“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体会“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含义上的细微差别。
2、在具体的情境中,经历用所学数学语言描述两数关系的过程,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
3、渗透辩证唯物主义教育:事物的多少总是相对的。
二、学情分析学生已经认识100以内的数,并会比较它们的大小关系,在此基础上教学用言语描述两个100以内数的大小关系便可水到渠成。
小学数学新课标对小学数学教学的总目标进行了阐述:使学生获得适应未来社会生活和进一步发展所必需的数学知识以及基本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必要的应用技能;初步学会运用数学的思维方式去观察、分析现实社会,去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增强应用数学的意识;具有初步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在情感态度和一般能力方面都能得到充分发展。
它点出了小学数学教学的出发点和归宿,也就是要促进学生的发展。
这也正是小学数学教学的灵魂所在。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语的含义并能运用词语表述。
难点:弄清“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词语间的差别。
教学过程:一、课前练习、激发兴趣1、口算练习师:首先我们来进行口算练习,比一比谁算得又对又快,声音又响亮。
火车火车哪里开?(这里开)读算式说结果,直接说结果,两个同学快速抢答。
看来,同学们口算的准确率和速度都有提高。
2、比大小师:猜一猜下面的题目让我们填什么?(>、<或=),是我们昨天刚刚学过的,看你们能不能接受挑战。
手势准备,出示,谁来说。
通过刚才的复习,我发现同学们比较两个数的大小掌握得不错!(前4题学生回答,后4题学生出示手势)3、说反义词师:接下来我们玩一个小游戏,刘老师说出一个词,请你说出它的反义词,看看哪个同学对口令做得好,听好了!大(小)、多(少)、长(短)、粗(细)、贵(贱)师:有的同学说,这不是语文课学习的知识吗?今天我们这节课就要用到这些词。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https://img.taocdn.com/s3/m/1436b7366edb6f1aff001f2d.png)
1、师:美羊羊得了15个,比懒羊羊谁得的球多?多一点点还是多得多?
(美羊羊得的比懒羊羊得的多一些)
2、提问:这句话还可以怎么说?(懒羊羊得的比美羊羊得的少一些。)
三、联系实际,增进理解
1、你能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说一句话吗?
课件出示三种水果图片与数量。
2、“想想做做”第2题
让学生仔细观察,说说题意,再选择。
教师:“贵多了”是什么意思?(贵了很多)
5题
让学生先看图,说说从图上知道了什么?
让小朋友用手比划一下一个苹果的大小,再比划一下一个草莓的大小,比一比,再作选择。指名说说为什么这么选。
重点强调:比较的是水果的个数。
如果比较物体的长短要用什么表述呢?比较物体的高矮呢?大小呢?比较商品的价格呢?
四、综合运用,培养数感
1、“想想做做”第1题
教师引导学生理解题意,再让学生独立选。说说为什么这样选?
(少一些就是少一点,不是少很多,这里只有36比38少一点。)
教师引导学生比较:16比38……?(少得多)
40比38……?(多一些)
课题
解决问题(一)
课型
新授
课时
1课时
授课时间
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等词的含义,能用这些词来描述生活中两个数量间的关系,并能根据已知的量来猜测另一个量的大小。
2.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的数感、估计意识及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操作活动,使学生感受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加强应用数学的意识与能力。
复习100以内数比较大小和顺序(1、摘苹果。2、给苹果排队)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4)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4)](https://img.taocdn.com/s3/m/61652ad54693daef5ef73df3.png)
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教学目标:1、通过具体的比较,使学生感知100以内的数,会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程度。
2、引导学生进行估计,培养学生的观察、分析、表达能力,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重难点:正确运用“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描述两个数的大小关系的程度,在比较中培养学生的数感。
教学用具:课件教学过程:一、引入(5)你喜欢吃糖吗?昨天我在超市买了三样东西。
来看一看。
如果让你用一个手抓,你觉得能抓几个?先是金元宝,然后是牛奶糖再来看看第三样是什么?大米你觉得她用一个手来抓的大米的数量会比金元宝的数量怎样?生:多很多很多。
师:你发现了吗?他在多的后面还加了几个字,听到了吗?师:看来在比较多少时,单单说“多”“少”已经不够描述他们之间的数量关系了。
师:这一节课我们就来学习一些新的词: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标题)。
二、讲授新课(15)1.多一些、少一些师:你看到了什么?师:比一比,谁多,多几个,多的程度怎样?师:多一点点,数学上,我们说多一些(板书)。
师:你能用多一些说说吗?(多说)师:多一些是什么意思?师:多一些就是多一点点。
、师:反过来呢?师:你能把比多的和比少的两句话一起说一遍吗?全班说。
2.多得多、少得多师:你看到了什么?师:比一比,谁多,多几个,多的程度怎样?师:多很多,数学上,我们说多得多(板书)。
师:你能用多得多说说吗?(多说)师:多得多是什么意思?师:多得多就是多很多。
师:反过来呢?师:你能把比多的和比少的两句话一起说一遍吗?全班读。
3.理解一些和得多师:认真观察这四个词,你有什么发现?师(小结):程度低,一点点就用一些;程度高,很多就用得多。
全班再系统地读一般。
师:这节课我们学习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来描述数量的关系,你学会了吗?三、巩固练习(15)1.做一做师:你看到了什么?师:可以怎样比?同桌说,个别说,全班说。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https://img.taocdn.com/s3/m/afe5e2cb4afe04a1b071ded5.png)
第四单元第六课时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教学目标:1.会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等词语形象地描述两个100以内的数之间的大小关系,培养学生的数感和语言表达能力。
2.在观察、比较的过程中,逐步发展估计意识和简单的推理能力。
3.通过解决生活里相关的实际问题,体会数学的作用,发展应用数学的意识。
教具、学具准备:多媒体课件,两叠书,一筐苹果,一筐草萄。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自主探究1.呈现问题情境。
新年快到了,小动物们正忙着做星星来打扮它们的家呢!(多媒体出示画面:三个小动物围坐桌前,每个动物面前一堆星星)有哪些小动物呢?(小猴、小猪、小猫)在黑板上贴出三个小动物的头像。
2.尝试猜数。
谈话:这是小猪做的星星,它做了10个。
(在黑板上贴出星星并标上"10个")提问:小猴做了儿个呢?提示可以先和小猪做的比一比,再猜猜它做了几个。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11、12、13等)小猫做了几个呢?用刚才的方法猜猜看。
(板书学生猜的个数如30、35、40等)3.初步体会"多一些、多得多"。
启发:看来,小猴、小猫都比小猪做的多。
同样都比小猪做的多,为什么大家猜小猴只做了十几个,而小猫却做了三十几个、四十几个呢?把你的想法在小组里说一说。
汇报交流。
归纳:小猴只比小猪做的多了一点点儿,小猫比小猪做的多了很多。
我们可以说"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板书:小猴比小猪做的多一些。
小猫比小猪做的多得多。
[评析:教师创设了三个小动物做星星的有趣情景,让学生把小猴、小猫做的星星都和小猪做的10个进行比较,并尝试猜一猜它们做的个数。
通过比较、猜测、验证交流等活动,初步体会了"多一些"和“多得多”的含义。
]4.练习反馈。
让我们再来比比小动物做的纸花吧!(多媒体呈现)提出要求:先比一比,再说一说"谁比谁做的纸花多一些"、"谁比谁做的纸花多得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https://img.taocdn.com/s3/m/41b4eff1195f312b3169a5ca.png)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材与学情分析:这部分内容是在认识100以内数,并会比较数大小的基础上安排的。
教材提供给学生三个盛有不同数量小球的瓶子,引导学生交流得出“篮球比黄球多一些,黄球比篮球少一些”。
“做一做”让学生试着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及这些词在生活中的应用,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有助于进一步培养学生的数感和估数的能力。
学生虽然对100以内的数有了一定的感性认识,会比较大小,但是学生年龄小,生活经验少,理解起来有一定难度。
而“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这些概念,教材没有在数量上给予限定,全凭学生的直觉与理解。
所以,学生学习本节课有一定的难度。
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2、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概括能力;3、使学生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重点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并能用它描述数与数之间的大小关系。
教学过程:一、学前准备1、游戏“找朋友”。
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10056后面的第4个数717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17个位是3,十位是9 93百位是1,十位和个位都是0 602、猜一猜。
小明说:“我们一(1)班的人数比35多,比40少。
”一(1)班可能有()人,为什么?(可能有36人、37人、38人、39人)二、探究新知课件出示三个瓶子:第一个瓶子里有红球58个,第二个瓶子里有篮球15个,第三个瓶子有黄球10个。
1、先出示有58个红球的瓶子。
请学生估一估,有多少个红球。
在学生估测的基础上告诉学生估测的一般方法:先数出10个,再估一估瓶子里大约有几个这样的10个。
用这样的方法先估出瓶子中大约有红球60个,然后组织学生5个5个(或2个2个)地数,每数5个,课件动态地将5个红球放入一个瓶中,直至最后数得红球是58个。
接着分别出示有15个篮球和10个黄球的瓶子,让学生把这3个数按顺序排列出来。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教材分析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教材分析](https://img.taocdn.com/s3/m/e1011717580102020740be1e650e52ea5518cea6.png)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教材分析《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教材分析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标准版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3页的内容,该页内容的课题是“多些少些”。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做介绍:一、说教材1、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大小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虽然它也是比较数的大小的活动,但是它是以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是比较大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交点。
课堂上通过“比较三种颜色球的多少”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为以后估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习惯,渗透估计的思想、发展估计意识。
3、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教学重点的方法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并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https://img.taocdn.com/s3/m/528845f03186bceb19e8bb71.png)
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2.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的相对性,并能够用准确地语言进行表述。
3.培养学生的合作与交流的意识与能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
会用这些词汇说明几个数量间的关系。
三、教学难点:建立数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四、教学具准备:课件,小片(小立方体)学具,硬纸板(或者垫板)。
五、教学过程(一)复习1.按顺序写数。
2.62后面连续的五个数是()62后面的第五个数是()3.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二)温故知新1.你们的知识掌握得这么好,杨老师带了一些彩片儿做奖品,你看(展台上出示,学生很兴奋。
)请一位同学,也上来抓一把彩片,听好要求,你抓的要比我多得多。
谁来?(生争先恐后,请一位同学上前抓了一大把,放在展台上。
)和你想的一样吗?你为什么抓了这么一大把?(因为您要求我抓的比您这堆儿“多得多”!)说的很有道理。
再请一位同学,上来抓的比杨老师这堆儿“多一些”。
(一生上来,抓了一小把,然后又补充了一些。
)你为什么这么抓?(刚开始抓的和您的这堆儿差不多,然后又补充了一些,就比您的多一些了!)2.你们想抓吗?我们一起来,好吗?(好)先数出20个彩片,放在一堆儿。
开始抓了,听好。
第二堆儿彩片比第一堆儿少一些。
第三堆儿比第二堆儿多得多!(根据教师的要求,学生做动作。
)请你用“多一些、多的多、少一些、少得多”来回答。
第一堆儿比第二堆儿多一些;第二堆儿比第一堆儿少一些;第二堆儿比第三堆儿少得多;第三堆儿比第二堆儿多得多;第一堆儿比第三堆儿少得多;第三堆儿比第一堆儿多得多;(三)巩固练习1.投影出示例9。
看来你们掌握的很好了。
【课件展示:比一比,说一说】【展示动画:08 比金鱼】先估计一下:红金鱼、花金鱼、黑金鱼大约有多少条?然后再数一数。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3)
![小学数学人教2011课标版一年级多一些 少一些 多得多 少得多 (3)](https://img.taocdn.com/s3/m/0e60512b6c85ec3a87c2c57d.png)
100以内数的认识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教学目标:1、进一步感知100以内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关系。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3.培养学生合作的能力。
教学重点:1、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
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关系。
2、初步学习对数量的估计,逐步建立数感。
教具准备:例6的投影片、巩固练习投影片。
教学过程:一、复习。
1、我知道7个一和1个十合起来()56后面的第4个数()7个十和1个一合起来()个位是3,十位是9 ()百位是1,个位和十位都是0 ()2、按从小到大的顺序把下列各数排列起来。
35 87 70 62 15 63、猜一猜小刚说:“我们一(3)班的人数比35多,比40少。
”一(3)班可能有()人。
为什么?(可能有36、37、38、39人。
因为这4个数符合比35多,比40少这个条件。
)二、新授。
同学们,老师今天给你们带来了一些可爱的小球儿,别看它们小小的,里面可藏着好多数学知识呢。
你们今天可要认真听,仔细观察,去发现他们的奥秘哦!1、投影出示一瓶蓝色球猜一猜杯子里大约有多少个小球?2、投影出示例6.一瓶蓝色球,一瓶黄色球蓝球和黄球比,哪个多?哪个少?3、投影出示例6.一瓶蓝色球,一瓶黄色球,一瓶红色球1)、红球和黄球比,哪个多?哪个少?蓝球比黄球多,红球也比黄球多。
两种球的数量都比黄球多,从图上看给你们的感觉一样吗?从图上看感觉不一样。
红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很多,蓝球的数量比黄球多一点点。
2)、蓝球比黄球多一点儿,可以说成“蓝球的数量比黄球多一些”,反过来说就是“黄球的数量比蓝球少一些”。
红球比黄球多很多,就说“红球的数量比黄球多得多”,反过来说就是“黄球的数量比红球少得多”。
(师板书: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3)、、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意思。
4)、在红、黄、蓝三瓶球下写上球的个数58、10、15,你能用“多得多”“少得多”“多一些”“少一些”描述它们的数量关系吗?4、这里还有一瓶绿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的教材分析
今天,我说课的内容是人教标准版的一年级数学下册第43页的内容,该页内容的课题是“多些少些”。
下面我从教材分析、教法学法分析、教学程序、教学思想、教学策略、板书设计等几个方面做介绍:
一、说教材
1、说本节课在教材中的地位、作用和意义
这部分内容是在学生会用关系符号“>”“<”或“=”来表示两个数大小的基础上的深入学习,虽然它也是比较数的大小的活动,但是它是以生活化的语言来描述两个数量之间的关系,它是比较大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交点。
课堂上通过“比较三种颜色球的多少”这一生活情景,使学生体会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少得多”的含义。
学生在具体的情境中感知100以内的数的多少,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之间的大小关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使学生懂得描述两个两位数之间的大小关系除可用符号“>”“<”“=”外,还可用语言来表述。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逐步引导学生描述数量之间的关系,培养学生的估算意识,发展学生的估算能力,为以后估算的学习打下基础。
2、说本节课的教学目标
根据新课程标准和教材特点,结合低年级学生的实际规律,我确定本节课的教学目标为:
1、结合生活实际、理解“多一些”、“多得多”、“少一些”、“少得多”和“差不多”的含义。
2、引导学生独立思考,能在具体情景中把握数的相对大小关系,用自己的语言描述数之间的相对大小关系。
3、培养学生自主探究,合作交流学习习惯,渗透估计的思想、发展估计意识。
3、说本节课的教学重点、难点
教学重点: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突破教学重点的方法是:创设情境,让学生在具体情境中观察、估测、从而理解突破。
教学难点: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突破教学难点的方法是:组织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并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4、说教具、学具准备
小学的思维是以具体形象思维为主要形式,再向抽象思维转化,为丰富学生的感情认识,本节课我借助以下教具学具辅助教学:多媒体电脑课件、学生每小组3个杯子,每小组豆子若干。
二、说教法学法选择
“教学有法、教无定法,贵在得法”。
我认为教学方法要根据教学内容、学生的年龄、班级学生的差异等方面的情况来选择,无论用什么方法,其实质都必须用启发式的教学方法为前提,而且都必须同时启发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才能顺利达到教学目标。
本节课我的教法是:采用引导探究法,教师引导学生理解并且会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描述数量之间的大小关系。
本节课学生的学法是:采用探究体验法,学生在实际应用中体验并理解“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和相对性。
让学生在合作学习中完善自我。
动手实践,自主探索、合作交流是学生学习数学的重要方式。
教师应在教学中充分调动学生的多种感官参与学习。
本节课几次活动,均以小组集体参与为基础,进而扩展到全班合作交流,学生可以自由尝试,发表意见、参与讨论,从而初步形成合作与竞争的意识和能力。
三、说教学程序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突破难点,达到既定的教学目标。
我安排了五个环节:创境激疑——互动解疑——启思导疑——实践运用——总结评价。
[一]创境激疑
师:今天老师来和你们玩个装豆子的游戏。
请听清楚要求:分别往两个杯子里装豆子。
1、第二个杯子里的豆子要比第一个杯子里的豆子要多一些,应该怎么装?
2、再装一个杯子要比第一个杯子里的豆子少得多。
学生按要求在小组内进行操作。
师:换个说法说一说;第一杯里的豆子比第二杯的怎么样?(少一些)
第一杯的豆子比第三杯的怎么样?(多得多)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
这节课我们就来继续学习100以内数的比较——多些少些(板书课题)
【设计意图】通过装豆子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初步在游戏中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二]互动解疑
1、教学例6(课本第45页)。
师:请看这里有3瓶不同颜色的球。
红球58个蓝球15个黄球10个
师:请大家像刚才比豆子那样,把这三种颜色的球进行比较,看能得出哪些结论。
同桌之间互相说一说。
同桌之间进行讨论。
师:说说你们讨论的结果。
生1:红球58个比黄球10个多得多。
(师板书:多得多)
生2:黄球10个比红球58个少得多。
(师板书:少得多)
生3:蓝球15个比黄球10个多一些。
(师板书:多一些)
生4:黄球10个比蓝球15个少一些。
(师板书:少一些)
2、小结。
师:你们说得都很好,在日常生活中当我们不仅要比较两个数量的多少,而且要反映数量相差的程度时,就可以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
得多”这些词来表达。
【设计意图】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
[三]启思导疑
根据数量,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进行比较。
48比15多,多多少?……多得多!
10比48怎么样?……少!……少得多!
15比10怎么样?……多!……多一些!
10比15怎么样?……少!……就少一些!
[四]实践运用
1、课本第43页做一做。
(1)教师组织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根据画面中提供的信息,用“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各说一句话。
(2)学生小组内进行活动,教师巡视指导。
2、课本第45页练习九的第4题。
(1)教师出示题目,组织学生观察画面,根据画面提供的信息选择答案。
(2)学生思考,个别汇报。
3、游戏:猜一猜。
(课本第45页练习题九的数学游戏)
[五]总结评价
师:同学们,这节课里你们学到了什么?
生:比较数和数之间的“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关系。
师:嗯,同学们收获很大啊!
师:生活中还有哪些地方可以用到今天所学的知识?
学生交流汇报。
师:如果往后的学习中,我们能够做到:努力比平时“多一些”,
那么我们就可以学到比平时“多得多”的知识;如果我们能够捣蛋“少一些”,那么爸爸妈妈的辛苦就“少得多”了!
四、说教学思想
关注人是新课程的核心理念——“一切为了每一位学生的发展”。
它意味着关注每一位学生;关注学生的情绪生活和情感体验,关注学生的道德生活和人格养成。
在本节课中充分体现了这一核心理念。
为学生提供自主学习,自主探究,自我评价,合作学习的广阔空间,真正给学生“一片蓝天”,让学生在探究问题的活动中积极的获取知识,促进学生知识、信息、技能的迁移,充分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
学生在自主地从事一些具体活动时所进行的学习并非“一本正经”上课,而是在“玩”中不知不觉地学到了知识,这是上中之上的学习方法。
五、说教学策略
通过装豆子的游戏,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使学生轻松自然地进入学习状态,让学生在动手操作的过程中建立数感,初步在游戏中体会“多一些”、“少一些”、“多得多”、“少得多”的含义。
引导学生联系自己身边熟悉的事,通过观察对比分析,感受数的意义,体会数用来表达和交流的作用,建立数感。
本节课的教学让学生知道除了可以通过符号表示数的大小,还可以用语言比较准确地描绘。
体现出在新课程的理念下数学知识不再是生硬的公式和符号,而是要帮助学生用数学的眼光看待问题、用数学的思维解决问题、用数学的语言描述生活,感受数学无处不在。
六、说板书设计
为了突出重点,做到简洁明了,也为了充分反映本节课的内在的知识结构,
我把板书设计如下:
第18课多些少些
多得多少得多
多一些少一些
58比10多得多
10比58少得多
15比10多一些
10比15少一些
我这样的板书设计,既抓住了例题的重点,也显现出本节课的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