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届高三语文二模试卷及答案
2012年河北省邯郸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邯郸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2012.4本试卷分第I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其中第I卷第三、四题为选考题,其它题为必考题。
共8页,考试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
考生作答时,将答案答在答题卡上,在本试卷上答题无效。
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卡一并交回。
注意事项:1.答题前,务必先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认真核对条形码上的姓名、准考证号,并将条形码粘贴在答题卡的指定位置上。
2.答题时使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或碳素笔书写,字体工整、笔迹清楚。
3.请按照题号在各题的答题区域(黑色线框)内作答,超出答题区域书写的答案无效。
4.保持卡面清洁,不折叠,不破损。
5.做选考题时,考生按照题目要求作答,并用2B铅笔在答题卡上把所选题目对应的题号涂黑。
第Ⅰ卷阅读题(共70分)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中国文学”:在民族与国家之间的表述张未民“中国文学”一语,为上世纪以至当前的文学话语所广泛使用。
它似乎辞正义明,言简易懂,不会也用不着引起什么讨论。
就我有限的阅读范围,知道《中国大百科全书•中国文学卷》中,列有周扬和刘再复两人署名撰写的首条“中国文学”一文,开头即这样写道:“中国文学,即称中华民族的文学。
中华民族,是汉民族和蒙、回、藏、壮、维吾尔等五十五个少数民族的集合体。
中国文学,是以汉民族文学为主干部分的各民族文学的共同体。
……中国文学,以自己特殊的内容、形式和风格构成了自己的特色,与世界上其它民族文学异轨同奔。
”虽然,我们可以承认,中国文学无疑是由中华民族共同体所创造的文学,中国文学也内在地指称着中华民族所创造的文学这一实质,因此“中国文学”的语义解释的一个方向,正可以从中华民族共同体身上获得其解释的合理性。
与此同时,我们也应意识到,尽管就现代民族国家的含义而言,国家和民族总是密不可分的,但起码就字面意义说,“中国文学”就是“中国”的文学,作为国家名称的“中国”一词,在这里具有明确的限定和首要的解释位置,任何概念的互替解释都不能代替对“中国”限定下的“文学”的直接释义。
南京2012高三二模语文(含答案)
南京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投奔./疲于奔.命复辟./鞭辟.入里参.拜/功过参.半史乘./乘.风破浪B.剥.皮/生吞活剥.艾.叶/自怨自艾.暴.躁/一暴.十寒刻薄./厚此薄.彼C.裨.益/稗.官野史诸.熟/万马齐喑.炮.制/枹.鼓相应泥淖./绰.绰有余D.强拆./天寒地坼.皎.洁/庸中佼.佼通缉./开门揖.盗撩.拨/烟熏火燎.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
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青史。
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异曲同工....。
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
”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
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财经日报》近日社论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
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表态,西部承接产业不能转移污染,但这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诚然,西部跟东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西部也要吃饭,要发展,但复制东部地区的老路,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往往突破了环保底线。
有的部门甚至为增加税收对污染企业放任不管。
专家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只是一个阶段,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1)“双刃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15字以内)(2)依据上文,西部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在于▲。
(20字以内)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诗词教育”已成为某小学的办学特色。
走进校园,不仅处处可见学生的诗词作品,就连平时搞活动,也和诗词分不开。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
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山东省潍坊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及答案语文2012.4注意事项:1.本试题分为选择题和非选择题两部分,共8页。
时间l50分钟,满分150分。
第卷(共36分)一、(15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且加点字的读音全都不同的一组是A.逡巡皴裂教唆犯怙恶不悛B.牛虻膏肓露锋芒罔然若失C.荠菜侪辈药剂师济济一堂D.谄媚焰火设陷井掐头去尾2.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让善良的人得到保护,邪恶的人得到惩罚,这是和谐社会的基本条件,要做到这一点,只有一条路,就是建立社会。
人们对所谓低危害中式卷烟入围国家科技奖纷纷提出质疑,科技部于昨日就此事首度做出,称将于参评奖项公示期结束后,提出处理意见。
竞技体育,以胜败论英雄,胜者为王,但对职业俱乐部而言,长远建设和良性发展比一时的名次进退更为重要。
A.法制回应纵然B.法治回应固然C.法治反应固然D.法制反应纵然3.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A.京剧被视为角儿的艺术,有好角儿才有好戏,有好戏才能吸引观众,因此,京剧艺术能否薪火相传,人才队伍建设至关重要。
B.欧洲多国经济长期低增长、高支出,高福利社会制度已经积羽沉舟,对这一制度进行的每项改革都遇到极大的公众阻力,举步维艰。
C.中国社会需要一个基本道理上的启蒙:我们是崛起大国的国民,现在中国这条大船已经远航出海,我们不与它共命运而能独善其身的概率微乎其微。
D.西方大国可以伸出援手帮助一个小国,培育个典范,但对中国这样的潜在战略对手它们是不可能真心相帮的,遏制与落井下石倒更符合它们的逻辑。
4.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且句意明确的一项是A.当前,我国的发展仍处于重要战略机遇期,继续保持良好势头具备不少有利条件,但社会矛盾也日益凸显,会遇到不少需要解决的风险和难题。
B.2011年lO月31日,当第70亿个人类居民降临这个已经不堪重负的蔚蓝色星球时,让人们感受到了人口时钟的加速旋。
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
盐城市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参考答案及评分建议语文Ⅰ1. D (A.dùn/tún ,yú ,pǐ/qǐ ;B.diàn/niān,jiān ,nǔ/náo ;C.qū/qǔ ,mái ,máo/mào ; D.qī / xī ,yīn/ān ,zhā/zé)2. A(A.金科玉律:原形容法令条文的尽善尽美。
现比喻必须遵守,不能变更的守则、信条。
B.吉人天相:好人总能得到上天的保佑,多用作遭遇危险或困难时的安慰语。
吉人,有福气的善人。
天相,老天的保佑。
不合语境。
C.振振有辞:形容自以为理由充分,说个没完。
含贬义。
色彩不当,不合语境。
D.歌舞升平:边歌边舞,庆祝太平。
有粉饰太平的意思,含贬义。
色彩不当,不合语境。
)3.拼接聚合分裂筛选【评分建议】4分。
每点1分。
4.示例赞成:(1)不同的时代对名著有不同的审美追求,不同的导演对名著有不同的诠释演绎,不同的改编能满足不同人群的文化期待。
(动态理解与需求)(2)名著本是开放性的、包容的,不同的解读,不同艺术风格,鼓励不同艺术尝试,重拍有何不可?(3)重拍作品不甘做原著的附属品,不依葫芦画瓢,而是融入当代艺术元素,创造出新的形象,有自己独立的艺术品格。
(4)在艺术商业化的时代,名著重拍自然有商业运作的意图,观众有选择观看的自由权,制作者也有创作的自由权。
6.C(①写部下对李公的感激,指向不明朗;②写李公采取的均税措施;③写李宪卿多次因功而受皇帝赏赐。
三者均未表现人物的“廉洁不苛”。
④写李公对部下的“不苛”;⑤写李公的“廉洁”;⑥写李公对商夷的“不苛”)7. B(最终是敌虏竟然不敢打进来。
俘获的是在河南起兵谋反而兵败的师尚诏)8.(1)在这之前,敌虏逼近京城,并多次扬言要从井陉口进兵掠夺临清。
【评分建议】3分。
“薄”“入掠”及语意通顺各1分。
(2)景王的封地在汉水以东,还没有到封地,皇帝下诏在德安建造王府,李公督察那里的工役。
2012届南京市高三语文二模语文答案
南京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C(A项bân/bēn bì/pìcān shânɡ/chãnɡ; B项bāo/bōài/yì bào/pù bó; C项bì/bài ān/yīn páo/fú nào/chuò;D项chāi/châ jiǎo jī/yī liáo/liǎo)2.A(纵横捭阖:指在政治、外交上运用手段进行联合或分化。
异曲同工:不同的曲调演得同样好,比喻不同的人的辞章或言论同样精彩,或者不同的做法收到同样好的效果。
振振有词:形容理由似乎充分,说个不休。
八面玲珑:原指窗户宽敞明亮,后用来形容人处事圆滑,不得罪任何一方)3.(1)既促进发展,又转移污染。
(2分,每点1分)(2)严格准入,加强监管,升级本地产业。
(3分,每点1分)3细则.示例:(1)发展了重化工业,也污染了环境。
(1分)产业转移转移经济,也转移污染。
(1分)产业转移发展西部经济,也污染了环境。
(2分)既加快了西部产业发展又转移了污染。
(2分)说明:一点1分。
第一点“促进”答“有利于”“带来”“推动”等也可;“发展”答“经济”“东部”也可。
但只扣住“重化工企业”答算错。
第二点答成“造成”“加重”“带来”“突破环保底线”等也可。
(2)承接产业转移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1分)管理污染企业,并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2分)不走老路,控制污染企业,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2分)说明:一点1分。
从反面作答,如“不转移污染”“不一味复制”不给分;第二点答成“管理污染企业”“控制重化工企业”等也可。
4. 参考示例:提升校园文化的品位,倡导诗意栖居的生活,不该从小学开始吗?(句式2分,其中对偶1分,反问1分;内容2分)4细则.示例:(1)营造诗词创作的氛围,培养审美想象的能力,难道不符合诗词的用意吗?(内容第二点不恰切,得3分)(2)实行诗词与考评挂钩,促进诗词教育的发展,岂不是营造了诗词创作的氛围?(内容得1分,反问得1分,共2分)“这种做法”既可以指“平时搞活动和诗词分不开”,也可以指“学校把诗词创作和班级考评挂钩,每周检查反馈”。
南通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调研测试语文卷参考答案
南通市2012届二模语文卷参考答案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3分)B (zhóu/zhòu,sāi/sâ,jùn/juàn;A项,bào/pù,cuán,píng/bǐng;C项,shuò,yáo/xiáo,qūn/quān;D项,yí/dài,jǔ,dǐ/zhǐ)2.(3分)D(A项,句式杂糅,应删去“根据”;B项,搭配不当,“开展”与“数值”不搭配; C项,成分残缺,“文化产业发展”前缺少谓语动词“促进”)3.(4分)①产业结构单一②巨额财政赤字③失去借贷资本④无权新发债务评分建议:一点1分。
4.(5分)⑴贺敬之⑵示例一:爱党爱国爱民雷锋精神永在,崇真崇善崇美时代内蕴常新。
示例二:携春风奉献社会点点温暖,播喜雨润泽他人滴滴蜜甜。
评分建议:作者姓名,1分;内容,2分;结构,2分。
二、文言文阅读(19分)5.(3分)D(奇:〈命运〉不好)6.(3分)B(①从衣着打扮的角度表现刘古塘年轻时总以英雄豪杰自居;③表现的是讨论“加赋”的过程与结果;④表现的是刘古塘在无端遭到督学毒打后的态度。
)7.(3分)B(“只待了一个月时间便离开了”是在年羹尧任川陕总督期间)8.⑴(3分)(古塘)成为生员后,得到当时人们的称誉,学使常常用重金来招请他。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时誉:时人的称誉,1分;延:邀请,1分。
⑵(4分)假如您遭遇灾祸而我躲避,并认为很明智,(您认为)可以吗?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遘:遭遇,1分;明哲:明智,1分;疑问语气,1分。
⑶(3分)现在各位君子都因为声誉名望得以保全,而不能算是不幸运,只是让后死的人更加害怕(自己的名声不能保全)罢了。
评分建议:语意通顺,1分;完:保全,1分;滋:更加,1分。
附:参考译文雍正四年五月十七日,侄子方道希写的信到了,告诉我刘古塘去世的事。
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测试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届高三年级第二次模拟考试卷语文Ⅰ试题(满分160分,时间150分钟)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 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A.粮囤/囤积居奇觊觎/坚贞不渝坍圮/杞人忧天B.玷污/拈轻怕重信笺/流水浅浅弩弓/呶呶不休C.委曲/曲高和寡埋没/阴霾密布时髦/耄耋之年D.蹊跷/独辟蹊径喑哑/深谙此道咋呼/令人咋舌2. 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一些医学书刊称每天喝八杯八盎司的水对健康很有益,于是此说成了许多人养身的金科玉律,但《美国肾脏学会期刊》重申:目前无明确证据显示多饮水有益健康。
B.这个老者生得一副吉人天相:浑身没有多余的肉,精瘦得像一只老鱼鹰,脸色黑红且很有光泽,短短的花白胡子特别有精神,而那一对深陷的眼睛尤其明亮。
C.别看这位教授口若悬河、振振有辞的演讲只有半个小时,讲稿却是以几十年的学养做根基,在做了大量的社会调研,研究了几十个经典案例后,数易其稿写成的。
D.入冬以来,剧烈降温并没有影响年轻人快乐的情绪,上海衡山路一些酒吧用新潮的文艺演出吸引顾客,即使不是周末,这些娱乐场所也天天爆满,一片歌舞升平。
3.阅读下面的文字,找出人造生命诞生过程的四个关键性词语。
(4分)美国科学家将一种丝状支原体细菌的染色体解码,生成DNA的4个碱基A、G、C 和T,并利用化学方法将碱基拼接成新的DNA。
再将人工合成的DNA放入酵母液中使之聚合,聚合后的人造DNA被植入一个受体细菌中。
通过生长,受体细菌分裂成两个细胞,一个带人造DNA,另一个带天然DNA。
接着,利用抗生素杀死带天然DNA的细胞,筛选出带人造DNA的细胞,这就是人造的新生命。
随后,新的生命不断繁殖,越来越多。
4.这一话题,分别以赞成者和反对者的不同口吻,选择某一角度,简要陈述理由。
(5分)赞成的理由:反对的理由: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通议大夫都察院左副都御史李公行状归有光公讳宪卿,字廉甫。
山东省青岛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高三自评试题 语 文 本试卷分第Ⅰ卷和第Ⅱ卷两部分,共8页,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考试结束后,将答题卡交回。
1.答题前,考生务必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将姓名、准考证号、县区和科类填写在答题 卡和试卷规定的位置上。
2.第Ⅰ卷每小题选出答案后,用2B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如需改 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答案不能答在试卷上。
3.第Ⅱ卷必须用0.5毫米黑色签字笔作答,答案必须写在答题卡各题目指定区域内相应的位 置,不能写在试卷上;如需改动,先划掉原来的答案,然后再写上新的答案;不能使用 涂改液、胶带纸、修正带。
不按以上要求作答的答案无效。
4.第Ⅱ卷第六题为选做题,考生须从所给的(一)(二)两题中任选一题作答,不能全选。
一、(15分,每小题3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注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蹊跷(q‰) 蚌壳(b?ng) 翘楚(qi?o) 按捺不住(n?) B.逮捕(d?i) 铜臭(xi”) 稽查(j‰ ) 龇牙咧嘴(z‰) C.譬如(p?) 炽热(zh?) 道观(gu?n) 纤云弄巧(qi?n) D.巨擘(b?) 提供(g?ng) 着落(zh?o) 自怨自艾(y?) 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凑合 博弈 仪仗队 甘败下风 B.毕竟 坐落 渔水情 美轮美奂 C.诤友 装潢 发祥地 不可名状 D.帮交 针砭 大杂烩 优哉游哉 3.依次填入下列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学生进行针对多种突发事件的应急演练 。
A.症状 奋不顾身 一齐 息息相关 B.病症 挺身而出 一齐 休戚相关 C.症状 挺身而出 一起 息息相关 D.病状 奋不顾身 一起 休戚相关 4.下列各项中,标点符号使用正确的一项是 A.《人民日报》发表文章称,受限购、限贷等房地产调控政策影响,去年主要城市楼 市成交量持续低迷,今年可能出现降价潮。
B.药用胶囊重金属超标现象长期存在,即便是修正、金马等知名药企也涉足其中,这说 明相关的主管部门——即食品药品监管局负有不可推卸的责任。
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及答案
2012届高三第二次联考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两部分。
满分150分。
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6分)一(18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全部正确的一项是()A、太监.(jiān)恣.肆(zì)槲.寄生(hú)惊魂甫.定(fǔ)B、瞥.见(piē)舔.舐(tiǎn)潭柘.寺(zhâ)稻菽丰稔.(rěn)C、祗候(zhī)哂.笑(shěn)差.不多(chā)叱咤.风云(zhà)D、轻鸢.(yuān)讥诮.(qiào)刽.子手(guì)穿凿.附会(zuó)2、下列各组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A、发轫婆娑摇曳黄沙弥漫B、嬉笑援例涸辙坐壁上观C、尺牍搓商孤僻屏息以待D、蕴籍锱铢趋附命途多舛3、下列各句中,加点熟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不少省市片面追求GDP,无节制地开采、出口稀土等资源,这种行为无异于为渊驱...鱼,为丛驱雀......。
长此以往,稀有资源将消耗殆尽。
B、纽约尼克斯队华裔球员林书豪用连续6场的神勇发挥征服了所有篮球迷,毫无争议地当选为NBA东部上周最佳球员,成为NBA目前最炙手可热....的球员。
C、钓鱼岛及其附属岛屿自古以来都是中国的领土。
中方有关船只在中国管辖海域进行正常的巡航活动是无可非议....的。
D、面对他人的困难与无助,我们理应伸出援助的双手,雪中送炭,而不是冷眼旁观,洞若观火....。
4、下列各句,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上海正面临着人口老龄化的严峻挑战,该市人口老龄化程度已经接近世界人口老龄化程度最高国家的水平,比全国平均水平高近一倍。
B、易中天教授关于“空城计”在历史上是曹操和吕布作战时所用,在《三国演义》里面被诸葛亮抢走了“发明权”,受到不少观众的质疑。
C、大自然的青山绿水对佛教格外偏爱,这一方面是与佛教进入中国腹地,受中国本土山水隐逸文化的影响有关,更重要的是与佛教本身特质有关。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2年上海市虹口区高三4月教学质量监控测(二模)语文时长:150分钟满分:150分 2012.4一阅读 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⑴明清两代,文人的聚合倾向十分明显,所谓作家往往都是某种共同体名义下的作家,而地域性文学社群丛生是一个尤其突出的文化现象。
因此我们有理由将地域社群作为明清诗文研究的重要维度之一,而把大量的作家及其创作放到地域社群的语境中去考察,由此形成对明清诗文发展的某种特殊机制的认识。
地域社群有别于一般意义上的社团流派,明清两代,以诗文创作为内容的文学社团流派其数甚多,台阁派、茶陵诗派、前七子、后七子、唐宋派、神韵派、性灵派、格调派、肌理派、桐城派等已多为文学史论及。
这些社团流派大部分为“泛地性”,领袖人物地位较高,往往通过文学活动创造了主流话语,数量较为有限。
综观明清两代诗文创作群体,为数众多的是地域文学社群。
⑵与一般意义上的社团流派相比,地域文学社群具有一些不同的特征:其成员往往限于一个地区或郡邑,活动多在地方基层;参与者身份不等,但在文学活动中一般以“自然文化人”出现;召集者多为一地之望重者,其中不乏一时文坛领袖;维系社群存在的除文化精神外,更多的是遵守社约进行的社集活动;人际之间往往同仁相得,相互标榜,竞文才风流,少异同纷争。
这样的文学社群分布很广,但以南方集聚较密,尤其江南最为集中。
除大型社团如南社、鸿笔文社等外,一般规模在数十人到数人不等,结社频度高,衍生性强,名家参与,群从踊跃,形成了历史上从未有过的宏大壮丽的社会基层文学景观。
⑶有两点可以看出明清文人参与社群活动的热情,一是一人参加多个社团,一是。
前者以鄞县钱光绣最为典型,钱氏竟参加了六个地方的八个社团。
这种情况在社团活动极为活跃的江南地区绝不是个别现象。
其他地区这样的情况同样存在,与明代公安派袁氏兄弟相关的社群就至少有阳春社、南平社、蒲桃社、金粟社等数个。
后者如无锡碧山吟社跨越两个朝代、延续数代人的例子并不少见。
201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2012年高三模拟考试(二模)语文(考试日期:2012年3月23日上午)第Ⅰ卷(阅读题共66分)一、(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什么叫做美呢?在一般人看,美是物所固有的。
有些人物生来就美,有些人物生来就丑。
比如称赞一个美人,你说她像一朵鲜花,决不说她像一只癞虾蟆。
这就分明承认鲜花原来是美的,癞虾蟆原来是丑的。
说美人是美的,也犹如说她高矮、肥瘦一样,是从娘胎带来的,她的美也是如此,和你看者无关。
这种见解并不限于一般人,许多哲学家和科学家也是如此想。
但是这种普遍的见解显然有很大的难点。
如果美本来是物的属性,则凡是长眼睛的人应该都可以看到,承认它美,好比一个人的高矮,有尺可量,是高大家就要都说高,是矮大家就要都说矮。
但是美的估定就没有一个公认的标准。
假如你说一个人美,我说她不美,你用什么方法可以说服我呢?同是一个对象,有人说美,有人说丑,从此可知美本在物之说有些不要了。
因此,有一派哲学家说美是心的产品。
美如何是心的产品,他们的说法却不一致。
康德以为美感判断是主观的而却有普遍性,因为人心的构造彼此相同。
黑格尔以为美是在个别事物上见出“概念”或理想。
比如你觉得峨眉山美,由于它表现“庄严”、“厚重”的概念。
托尔斯泰以为美的事物都含有宗教和道德的教训。
此外还有许多其它的说法。
说法既不一致,就只有都是错误的可能而没有都是不错的可能。
大约哲学家们都犯过于相信理智的毛病,艺术的欣赏大半是情感的而不是理智的。
在觉得一件事物美时,我们纯凭直觉,并不是在下判断,也不是在从个别事物中见出普遍原理;因为这些都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而美感并不是科学的或实用的活动。
还不仅此。
美虽不完全在物却亦非与物无关。
你看到峨眉山才觉得庄严、厚重,看到一个小土墩却不能觉得庄严、厚重。
从此可知物须先有使人觉得美的可能性,人不能完全凭心灵创造出美来。
依我们看,美不完全在外物,也不完全在人心,它是心物婚媾后所产生的婴儿。
美感起源于形象直觉。
2012年大连市高三二模语文答案
2012年大连市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1. C(不是包括所有的骈体,而应该是骈体的一部分。
)2.B(赋与骈文并未从诗中分离,文中无依据;赋具有浓郁散文性的原因,文中未作说明。
)3.A(诗史的分别出现在先秦时期,而非汉代。
)二.古代诗文阅读(一)文言文阅读4.C(德:施恩德。
)5.A(②是皇上对他的称赞;③⑥都是对他的评价。
)6.C(不是经常宽解皇上,他和别人一起给武帝祝寿。
)7.(1) 我已经好几个月一天只吃一顿饭了,还听什么音乐呢?经常在心里为那些(死去的)士大夫哀痛,已经过去的事情,也不再追究了。
(食、痛、咎各1分;句意2分,其中宾语前置1分。
)(2)当初和您一起接受先帝遗诏,现在我处理内政,您处理外事,应该有什么来教导、督促我,使我不要辜负了天下人民(的重托)。
(始、有以、负各1分,句意2分。
)【参考译文】车千秋,本来姓田,他的祖先齐国的田氏各族迁居长陵县。
车千秋担任护卫汉高祖陵寝的郎官。
碰上卫太子受江充谗害而败亡,过了很久,车千秋上呈事关重大的紧急情况的奏书,为太子辩冤,说:‚儿子不正当使用父亲的军队,按罪应判受鞭刑;皇上的儿子因过失而误杀了人,该判什么罪呢?我曾经在梦中看见一位白发老人,告诉我该怎样定罪。
‛这时,武帝已经清楚地知道太子发兵是出于惶恐,并没有反叛的意图,看了车千秋的上书,就深有感触而醒悟过来,于是召见了车千秋。
对他说:‚父子之间的事情,别人是很难说话的,只有您明白其实不是这样。
这是高庙的神灵让您来开导我,您就应当成为我的辅佐。
‛立即下令封车千秋为大鸿胪。
过了几个月,就接替刘屈氂担任了丞相,封为富民侯。
车千秋没有别的才能经术学问,也没有什么功绩和资历,只不过凭一句话使武帝醒悟到太子死得冤枉,旬月之间就做丞相封侯,世上未曾有过。
车千秋为人敦厚,富有智谋,在丞相的位子很称职,超过他前后的几位。
当初,车千秋刚开始主持丞相工作,看到武帝连年追究太子冤死一案,被杀和受罚的人非常多,群臣百姓都提心吊胆,车千秋想使皇上宽心,安慰广大吏民。
辽宁省大连市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
辽宁省大连市2012年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注意事项:1.本试卷分第1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纸上.2.作答时,将答案写在答题纸上,答在本试卷上无效。
3.考试结束后,将本试卷和答题纸一并交回。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论“以文为诗”朱自清为什么到了宋代才有诗文分界的问题呢?这有很长的历史。
原来古代只有诗和史的分别,古代所谓“文”,包括这两者而言。
此外有“辞”“言”“语”。
但这些都没有明划的分界,诗与史相混,从《雅》《颂》可见。
诗、史、辞和言、语相混,从《老子》《庄子》等书内不时夹杂着韵语可见.至于汉代称为《楚辞》的屈、宋诸作,不用说更近于诗了。
汉代是个赋的时代,那时所谓“文”或“文章”便指赋而言。
汉代又是个乐府时代,假如赋可以说是霸主,乐府便是附庸了。
乐府是诗,赋也可以说是诗,班固《两都赋序》第一句便说:“或曰:‘赋者,古诗之流也'"。
赋出于《楚辞》和《荀子》的《赋篇》,性质多近于诗的《雅》《颂》,以颂美朝廷,描写事物为主,抒情的不多。
晋以后的发展,才渐渐专向抒情一路,到六朝为极盛。
按现在说,汉赋里可以说是散文比诗多.所谓骈体实在是赋的支与流裔,而骈体按我们说,也是散文的一部分,这可见出赋的散文性是多么大。
赋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那么,汉人所谓“文”或“文章”,也是诗与散文的混合物了。
乐府以叙事为主,但其中不缺少抒情的成分。
它发展到汉末,萌芽了抒情的五言诗。
可是纯粹的抒情的五言诗,是成立在魏、晋间的阮籍的手里,他的意境却几乎全是《楚辞》的影响.魏、晋、六朝是骈体文和五言诗的时代,但这时代还只有“文”“笔”的分别,没有“诗”“文"的分别.“有韵者文”,“无韵者笔”,是当时的“常言".赋和诗都是“文”,和汉人意见其实一样.另一义却便不同:有对偶、谐声的抒情作品是“文”,骈体的章奏与散体的著述是“笔”。
2012年上海市徐汇、松江区高三二模语文试卷(附答案)
2012年上海市徐汇区、松江区高三4月学习能力诊断试卷语文(二模)2012.4考生注意:1.本考试设试卷和答题卷两部分,试卷包括试题与答题要求,所有答题必须涂(选择题)或写(非选择题)在答题卷上,做在试卷上一律不得分。
2.答题卷与试卷在试题编号上是一一对应的,答题时应特别注意,不能错位。
3.考试时间150分钟。
试卷满分150分。
一、阅读(共80分)(一)阅读下文,完成第1——6题。
(18分)现代的司马迁陈之藩①大致说来,人类社会赖以生存的三大基本要素是物质、能量与信息。
从最原始的到最近的社会一直是如此。
不过在上古的人没有意识到信息的重要,虽然语言、符号、图像、文字与人类的历史几乎可以说是同时演进而来。
②我们意识到信息的极端重要与信息的定量估测是始于二十世纪中叶。
大致是由控制理论的创立者温纳(Norbert Wiener)及信息理论的定义者山农(Claude Shannon)所启迪的。
温纳说:“信息就是信息,不是物质,也不是能量。
如不承认这一点,我们就不易存在下去。
”山农则是把玻耳兹曼(Ludwig Boltzmann)墓志铭上那个“熵”的公式借来,为信息做了定量工作并构建了分析理论。
③信息不仅包括我们所有的知识,还包括感官所触到的一切。
报纸上的新闻,书本上的报告,市场上的行情起伏,电视上的天气预报;简单到一张照片或一幅图画,复杂到终端机上的种种显示,印表机上的列列标记都是信息。
我们固然一直是生活在物质——如空气或水——的海洋中,也是生活在能量——如光或热——的海洋中;而今,我们忽然悟出更是生活在信息的海洋中。
从古以来就是如此,二十世纪下半叶情况尤然。
④但信息与物质或能量有所不同。
信息的最大特征是:它单独存在的东西,以互相联系为前提。
没有联系,就没有信息。
于是信息必依附于一定的载体。
通过载体,这信息才能被处理、传输、操作。
而今,呈现在我们面前的信息多是经电子为载体、用数字作处理而表现出来的资料。
⑤信息资料不能单独存在,是由互相联系而来。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
北京市西城区2012年高三二模语文试卷答案第一部分(27分,每小题3分)一、每小题3分,共15分。
1.C。
[A项中应为“同等学力”、“叱咤(zhà)风云”,B项中应为“势利眼”、“拙(zhuō)劣”,D项中应为“集思广益”、“泥(nì)古不化”。
]2.B。
[“当仁不让”的意思是遇到应该做的事就积极主动去做,不退让。
A项中“不胜其烦”的意思是繁琐得让人受不了,与语境矛盾,此处应使用“不厌其烦”。
C项中的“犬马之劳”表示愿意像狗和马一样听凭驱使、奔走效力,用于自喻;此处对象有误。
D项中的“目无全牛”是比喻技术熟练到了得心应手的境地;而本句理解为没有全局观念,乃望文生义之误。
]3.C。
[A项“由于……使……”造成成分残缺;“在国际社会中引起了不小的波动”亦缺少主语。
B项不合逻辑:“囊括”即意味着包含了所有,而前有“只”、后有“其中五项”,语意矛盾。
D项结构混乱,为句式杂糅之误,“因为”和“造成的”只能取其一。
]4.B。
[A项中“严肃地说”后面应用逗号,句尾句号应放在引号内。
C项的省略号和“等”不能同时存在。
D项中问号前的句子并非问句,问号应为逗号。
]5.B。
[A项中“商女”二句的作者应为杜牧。
C项中《雨巷》的作者是戴望舒。
D项《羊脂球》是莫泊桑的作品。
]二、每小题3分,共12分。
6.A(听:处理、判断。
)7.D(D项“以”均为介词,“用”。
A项“则”①为连词,“却”;“则”②为连词,“就”(一说“与下句‘则’连用表对举)。
B项“焉”①为代词,“之”(一说为疑问语气词);“焉”②为兼词,“于此”。
C项“虽”①为连词,“即使”;“虽”②为连词,“虽然”。
)8.C(不是让士兵跟从西夏,而是跟从自己)9.B(原文没有“推脱责任”的意思)第二部分(共123分)三、(30分)10.世间极闲适事/如临泛游览//饮酒弈棋/皆须觅伴寻对/唯读书一事/止须一人/可以尽日/可以穷年/环堵之中而观览四海/千载之下而觌面古人/天下之乐//无过于此/而世人不知,殊可惜也![评分标准:本题5分。
2012届江苏省南通市高三二模语文试卷及答案
南通市2012届二模语文Ⅰ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每对读音都不相同的一组是(3分)(▲ )A.暴晒/一暴十寒攒钱/人头攒动屏障/屏气凝神B.轴心/压轴大戏塞车/敷衍塞责隽秀/隽语箴言C.闪烁/流金铄石佳肴/混淆是非逡巡/怙恶不悛D.贻误/春风骀荡龃龉/踽踽独行砥柱/扺掌而谈2.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3分)(▲ )A.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显示,2月份全国居民消费价格指数同比上涨3.2%,创20 个月以来的新低,我国居民实际存款利率也首度由负转正。
B.今年,江苏将在全国率先开展并实时公布可入肺颗粒物监测的数值,体现了地方政府绝不靠牺牲生态环境和人民健康来换取经济增长的执政理念。
C.为了在文化产业发展的需要和维护国家意识形态与社会稳定的需要之间实现平衡,相关部门应慎重考虑对文化产业发展的管制范围和程度。
D.我国计划在2013年前后发射首个月球着陆探测器——嫦娥三号,以获取月球内部的物质成分并进行分析,这将是我国探月工程的又一重大进展。
3.根据下面一段文字,概括出欧洲有关国家爆发主权债务危机的四点内在原因。
(每点不超过8个字)(4分)欧洲许多国家国民经济更多依赖服务业尤其是旅游业。
随着欧洲区域一体化的日渐深入,一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的国家,在社会福利、失业救济等方面逐渐向发达国家看齐,导致政府巨额的预算赤字。
2008年美国爆发的主权债务危机,对这些国家的国民经济造成巨大冲击,这些国家逐渐失去继续借贷的资本。
加上欧元区国家实行统一发行货币政策,每个成员国无权使用货币政策,通过新发债务弥补赤字。
于是,主权债务危机就不可避免地爆发了。
▲4.今年是雷锋同志牺牲五十周年。
1963年,领袖的一声号召,催生了一场历久弥高的学习热潮;而诗人的一首《雷锋之歌》,唱出了亿万民众对榜样的敬仰之情。
请写出《雷锋之歌》作者的姓名,并为纪念雷锋同志拟一副不超过30个字的对联。
(5分)⑴作者姓名:___________▲___________⑵对联:▲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2届高三第二次模拟考试语文试题一、语言文字运用(15分)1.下列各项中,每组读音都不相同的一项是(3分)A.投奔/疲于奔命复辟/鞭辟入里参拜/功过参半史乘/乘风破浪B.剥皮/生吞活剥艾叶/自怨自艾暴躁/一暴十寒刻薄/厚此薄彼C.裨益/稗官野史诸熟/万马齐喑炮制/枹鼓相应泥淖/绰绰有余D.强拆/天寒地坼皎洁/庸中佼佼通缉/开门揖盗撩拨/烟熏火燎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3分)A.内贾德跑到拉丁美洲访问,跟委内瑞拉的查韦斯称兄道弟,叫板美国,又到古巴跟卡斯特罗密谈多时,如此纵横捭阖,也算是一道风景。
B.鲧治水一生,最终徒劳无功,触犯天条;而他的儿子大禹却疏浚百川,名垂青史。
面对肆虐的洪水,一堵一疏,一截一导,异曲同工。
C.这几个人面对菩萨一一行礼,口中还振振有词地念叨着:“菩萨饶恕我们吧。
”随即拿出钢锯,一个多小时后,十八尊罗汉的头全被锯下。
D.如今汽车厂商做产品研发,都要考虑将新车设计得八面玲珑:既要外形美观,又要内饰精致;不仅动力强劲,而且驾乘舒适。
3.阅读下面的文字,回答问题。
(5分)《财经日报》近日社论指出,产业转移是一把“双刃剑”。
尽管有关部门一再表态,西部承接产业不能转移污染,但这恐怕只是一个美好的愿望。
诚然,西部跟东部不在一个起跑线上,西部也要吃饭,要发展,但复制东部地区的老路,以重化工业为支柱产业,往往突破了环保底线。
有的部门甚至为增加税收对污染企业放任不管。
专家认为,承接产业转移只是一个阶段,还要在此基础上加快本地产业升级和创新。
(1)“双刃剑”在文中的具体含义是▲。
(15字以内)(2)依据上文,西部产业健康发展的对策在于▲。
(20字以内)4.阅读下面的文字,按要求回答问题。
(4分)“诗词教育”已成为某小学的办学特色。
走进校园,不仅处处可见学生的诗词作品,就连平时搞活动,也和诗词分不开。
为了营造诗词创作的氛围,学校把诗词创作和班级考评挂钩,每周检查反馈。
对学校的这种做法,有的反对,有的赞成。
请以赞成者的身份,仿照反对者的句式写一句话。
反对者说:实行功利色彩的考评,助长形式主义的风气,岂不是与诗教的初衷相悖吗?赞成者说:▲二、文言文阅读(19分)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5-8题。
徐文长传[明]袁宏道文长为山阴秀才,大试辄不利,豪荡不羁。
总督胡梅林公知之,聘为幕客。
文长与胡公约:“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胡公皆许之。
文长乃葛衣乌巾,长揖就坐,纵谈天下事,旁若无人。
胡公大喜。
是时公督数边兵,威振东南,介胄之士,膝语蛇行,不敢举头;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恣臆谈谑,了无忌惮。
文长自负才略,好奇计,谈兵多中。
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
尝饮一酒楼,有数健儿亦饮其下,不肯留钱。
文长密以数字驰公,公立命缚健儿至麾下,皆斩之,一军股栗。
有沙门负资而秽,酒间偶言于公,公后以他事杖杀之。
其信任多此类。
文长既已不得志于有司,遂乃恣情山水,走齐、鲁、燕、赵之地,穷览朔漠。
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
当时所谓达官贵人、骚士墨客,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悲夫!一日,饮其乡大夫家。
乡大夫指筵上一小物求赋,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
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气韵遒逸,物无遁情,一座大惊。
文长喜作书,笔意奔放如其诗,苍劲中姿媚跃出。
超逸有致。
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
张阳和力解,乃得出。
既出,倔强如初。
晚年愤益深,佯狂益甚。
显者至门,皆拒不纳。
当道官至,求一字不可得。
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
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头骨皆折,揉之有声。
然文长竟以不得志于时,抱愤而卒。
石公曰: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古今文人,牢骚困苦,未有若先生者也。
梅客生尝寄余书曰:“文长吾老友,病奇于人,人奇于诗,诗奇于字,字奇于文,文奇于画。
”余谓文长无之而不奇者也。
无之而不奇,斯无之而不奇也哉!悲夫!(节选自《徐渭集·附录》)5.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而文长以部下一诸生傲之,信心而行信:任凭B.凡公所以饵汪、徐诸虏者,皆密相议然后行饵:招待C.阴令童仆续纸丈余进,欲以苦之阴:暗中D.卒以疑杀其继室,下狱论死论:判罪6.下列句子中,全都表现徐文长“豪荡不羁”的一组是(3分)①恣臆谈谑,了无忌惮②其所见一切可惊可愕之状,一一皆达之于诗③文长援笔立成,竟满其纸④显者至门,皆拒不纳⑤时携钱至酒肆,呼下隶与饮⑥或自持斧击破其头,血流被面A.①②③ B.①④⑤ C.②⑤⑥ D.③④⑥7.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A.徐文长未能得志,于是寄情山水,游历北方,并以诗作记游抒怀。
他写文章才思敏捷,意韵刚健飘逸;书法风格刚柔相济,富有情趣。
B.徐文长有才略,好出奇谋,深得胡公信任,参与军中机密。
然而多次科举失利,晚年愤慨更深,狂疾益甚,最终心怀怨愤而死。
C.胡公统率重兵,威震东南,深为将士敬畏。
有个和尚却依仗财势,在酒筵上对胡公出语不敬,后来胡公借其它事将他以杖刑处死。
D.石公认为古今文人忧愁困苦没有比得上徐文长的;梅客生认为徐文长不仅是个奇才,更是个奇人;作者认为徐文长的一生无所不奇。
8.把文中画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0分)(1)若欲客某者,当具宾礼,非时辄得出入。
(3分)(2)文长皆叱而奴之,耻不与交,故其名不出于越。
(3分)(3)先生数奇不已,遂为狂疾;狂疾不已,遂为囹圄。
(4分)三、古诗词鉴赏(10分)9.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欧阳修去时梅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
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栏干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
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1)上片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作用是什么?(3分)(2)下片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3分)(3)试分析下片后两句的抒情特色及效果。
(4分)四、名句名篇默写(8分)10.补写出下列名句名篇中的空缺部分。
(1)黄鹤之飞尚不得过,▲。
(李白《蜀道难》)(2)自经丧乱少睡眠,▲ !(杜甫《茅屋为秋风所破歌》)(3)闻道有先后,▲,如是而已。
(韩愈《师说》)(4)今年欢笑复明年,▲。
(白居易《琵琶行(并序)》)(5)▲,偏信则暗。
(司马光《资治通鉴》)(6)且夫天地之间,物各有主,苟非吾之所有,▲。
(苏轼《赤壁赋》)(7)人知从太守游而乐,▲。
(欧阳修《醉翁亭记》)(8)任凭弱水三千,▲。
(曹雪芹《红楼梦》)五、文学类文本阅读(20分)阅读下面的作品,完成11-14题。
太阳·老人·少女【苏联】瓦西里·舒克申白天像是烧着明晃晃的大火。
土地是灼热的,树木也是灼热的。
草都干枯了,踩上去沙沙作响。
到傍晚才有了凉意。
这时候,一位年迈的老人出现在湍急的卡图尼河的岸边。
他总是在老地方坐下——在那棵长在水中的盘根错节的老树旁;然后就向太阳凝望。
太阳正落到山后去。
傍晚时的太阳看上去又大,又红。
老人一动也不动地坐着,双手放在膝上——这是一双深褐色、干枯的手,手上的皱纹多得惊人。
他脸上也刻满了皱纹,湿润的眼睛黯然无光。
他的颈项很细,头也小,但盖满了白发。
蓝色的印花布衫下支撑着瘦削的肩胛骨。
有一天,老人正这样坐着的时候,听到背后有人说话:“您好,老爷爷!”老人点了点头。
一个少女在他身旁坐下,她手里提着一只扁平的小箱子。
“我给您画一张像,可以吗?”少女问。
老人沉默了片刻。
他望着太阳,眨动着微微发红的眼睑,那上面已经没有睫毛了。
“我如今可不好看了。
”他说。
“为什么?”少女有些茫然地说,“不,您很美,老爷爷。
”“而且还有病。
”少女对老人看了很久。
然后,她用自己柔软的小手抚摸着老人那只酱色的干枯的手说“您很美,老爷爷。
真的。
”老人淡淡地笑了笑。
“既然这样,那你就画吧!”少女打开了箱子。
老人一直望着太阳。
少女画着,她从侧面仔细端详老人的面容。
“多好的太阳啊!”老人低声地赞叹说。
“怎么好?”少女不懂。
“它多大啊!”“你看那河水,多好看……对面岸边的……”太阳轻轻接触到阿尔泰山的山顶,便开始缓慢地沉入远方蓝色的天底里去。
后来,太阳完全隐藏到山脊后面了。
一束鲜艳的金光,投在淡绿的天幕上。
“太阳落下去了。
”老人叹息说。
少女把画纸叠好,放进箱子。
他们就这样静坐了一会儿,谛听微微的水波急促地拍打河岸的声音。
“您明天到这里来吗,老爷爷?”她问老人。
“来。
”他答应道。
少女站起身,到村里去了。
老人又坐了一会儿,也走了。
他回到家里,在炉子旁边他那个小角落里坐下。
他默默无言地坐着。
儿子下工回来时总是疲惫不堪,百事都不顺心的样子,儿媳妇也总是带着气。
孙子都已长大,进城去了。
家里没有他们冷清得很。
大家坐下来吃晚饭。
他们给老人把面包捏碎,和到牛奶里。
他挨在桌子边喝着,小心翼翼地不让勺子碰到盘子,生怕弄得太响。
大家都不说话。
第二天傍晚,老人和少女又坐在河岸边那棵盘根错节的树旁。
少女匆忙地画着,老人一面望着太阳,一面说:“以前我当木工,活儿总是挺多。
几个儿子也都是木匠。
打仗的时候死了四个,剩下两个。
现在我跟一个儿子过,他叫斯捷潘。
万卡在城里住,是一个工地上的主任。
他有信来,说生活不错。
他们来这里做过客。
我有许多孙子,他们都喜欢我,现在都分散在各个城市里……”少女在画老人的双手,她画了又涂,涂了又画,心情很急迫,也很激动。
“生活很艰难吧?”她问道,好像没听见老人的话。
“什么?艰难?”老人很惊讶,“我活得挺好呀!”现在轮到少女惊讶了,为老人的安详和平静。
太阳又落到山后去了。
天边又悄悄燃起红霞。
“明天是阴雨天。
”老人说。
少女看了看明朗的天空,“为什么?”“我浑身酸疼。
”“你明天来吗,老爷爷?”“不知道,”老人没有立刻回答,“不知怎么回事,浑身都疼。
”老人站起身,沿着小路上坡了。
少女望着他的背影,一直等他折进小巷。
他走得很慢,低头看着脚下的路。
少女忽然产生一个奇怪的猜想:她仿佛觉得老人是个盲人。
第二天老人没到河岸边来。
少女独自坐着,想念着老人。
他的一生是那样简单,那样平常,而其中又含有某种不简单、不平常的东西。
“太阳是平平常常地升起,平平常常地落下,”少女想道,“但难道这是平平常常吗?”于是她长久地审视着自己的画,忧伤起来。
老人第三天、第四天都没有来。
少女于是去寻找他的家。
她找到了。
院子里一个身材高大、年近五十的男人正在台子上刨松木板。
“请问,有位老爷爷是住在这里……”男人仔细而又有点奇怪地打量她。
“原来在,”男人说,“我这不正在给他做棺材嘛。
”少女惊愕地张开了嘴。
男人又低下头来刨木板。
“请问,他是盲人吗?”少女沉默了许久说。
“是瞎子。
”“瞎了很久吗?”“十年了。
怎么?”“没什么……”少女走出院子,她靠着篱笆哭了。
不过,又觉得自己好像在不知不觉中长大了。
11.在小说中,多次出现的太阳对人物形象的刻画有哪些作用?请简要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