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外加剂知识

合集下载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基本知识

混凝土基本知识一.混凝土基本知识。

1.混凝土是指水泥混凝土而言;现代混凝土是由水泥。

砂。

石。

水。

混凝土外加剂,矿物掺合料。

按照一定比例拌合而组成。

水泥。

矿物掺合料和水起胶凝作用,砂,石骨料起骨架作用,外加剂起改善性能作用。

胶凝材料将骨料牢固地念结成整体,并在一定的条件下硬化。

具有强度的人造石材。

2.混凝土各做分的定义及解释(1)水泥。

水泥是由石灰质原料。

粘土质原料与少量校正原料经破碎后,按一定比例配合。

磨细,调配成成分合适,质量均匀的生料。

精短烧成熟料加适量石膏,混合材料共同磨西成粉末状材料。

加入适量水后,可称为塑性浆体,既能在空气中硬化又能在水中硬化,并能将砂。

石等材料牢固的胶结在一起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水泥有三个系列,即硅酸盐水泥系列(又称通用硅酸盐水泥),铝酸盐水泥系列和硫铝酸盐水泥系列(又称特种水泥)。

配制混凝土一般采用通用硅酸盐水泥。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使用最广、用量最大的水泥系列。

通用硅酸盐水泥是以硅酸盐水泥熟料和适量的石膏,及规定的材料制成的水硬性胶凝材料。

通用硅酸盐水泥按混合材料的品种和掺量分为:(1)P.I:I型硅酸盐水泥;(2)P.II:II型硅酸盐水泥;(3)P.O型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4)P.S.A型水泥;(5)P.S.B型水泥;(6)P.F:粉煤灰硅酸盐水泥;(7)P.P:火山灰质硅酸盐水泥;(8)P.C:复合硅酸盐水泥。

水泥强度等级的选择应与混凝土的设计强度等级相适应。

原则上配制高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高标号的水泥;配置低强度等级的混凝土,选用低标号水泥。

一般水泥强度等级为混凝土强度等级的1.5——2.0倍为宜,对高强度等级混凝土可取0.9——1.5倍。

矿物掺合料是以硅、铝、钙等一种或多种氧化物为主要成分,掺入混凝土中能改善新拌或硬化后混凝土和砂浆性能的粉状材料,是粉煤灰、磨细矿渣粉、硅灰、沸石粉的总称。

矿物掺合料已用于各类预拌混凝土,现场预拌混凝土、预制构建混凝土和高性能混凝土、大体积混凝土、地下混凝土、水工混凝土、压浆混凝土、轴压混凝土,砂浆中也常应用。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
普通减水剂:保持坍落度一致的条件下减少用水量 高效减水:保持坍落度一致的条件下大幅度减少用水量 早强剂:加速砼早期强度发展 缓凝剂:延长砼凝结时间 引气剂: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封闭的微小气泡,提 高其耐久性 早强减水剂 早强高效减水剂 缓凝减水剂 缓凝高效减水剂 引气减水剂 引气高效减水剂
(一)、减水剂Water Reducer
浆废液为原料,采用石灰乳中和,经生物发酵除糖、 蒸发浓缩、喷雾干燥而制得的棕黄色粉末。
• 适宜掺量:为水泥质量的0.2%~0.3% • 效果:
减水率为10%~15%; 28d抗压强度提高10%~20%; 坍落度可增大80~100mm; 节约水泥用量10%左右。
木钙减水剂的应用
• 注意: • •
有缓凝作用,掺量过多或在低温下缓凝作用 更为显著,而且还可能使混凝土强度降低。 可用于: 一般混凝土工程,尤其适用于大体积浇筑、 滑模施工、泵送混凝土及夏季施工等。 不宜于: 不宜单独用于冬期施工,在日最低气温低于 5℃时,应与早强剂或早强剂、防冻剂复合使 用。也不宜单独用于蒸养混凝土及预应力混凝 土,以免蒸养后混凝土表面出现酥松现象。
• 主要适用于大体积混凝土、炎热气候下施
工的混凝土以及需长时间停放或长距离运 输的混凝土。 可抵消因环境温度高(热天),混凝土凝 结硬化加快的影响,使其在浇注期间保持 工作度,特别在分层浇注时保持工作度, 以避免冷缝或结构不连续问题的出现。 缓凝剂不宜用于日最低气温5℃以下施工的 混凝土,也不宜单独用于有早强要求的混 凝土及蒸养混凝土

(三)、缓凝剂
• 缓凝剂——是指能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并对混

凝土后期强度发展无不利影响的外加剂。 缓凝剂主要有四类: 糖类,如糖蜜; 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钙、木钠; 羟基羧酸及其盐类,如柠檬酸、酒石酸; 无机盐类,如锌盐、硼酸盐等。 常用的缓凝剂是木钙和糖蜜,其中糖蜜的缓凝效 果最好。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2020-10-07 15:45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技术不尽人意。

存在严重渗漏现象,有些建筑每隔三五年就要返修一次,发生高额的维修费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建设部曾对1980~1990 年竣工的建设工程进行渗漏状况的随机抽检,调查了2072 栋建筑,其中有3~4 成的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非常严重。

解决的方案是在其层上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布防水涂料使之形成防水隔离层。

这就是所谓的柔性防水技术。

这种技术,成本费用较高,防水层一旦损坏或失效,渗漏部位难以寻找,修复困难。

是只能“治标”的外防水技术。

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防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使浇筑后的混凝土细致密实,水分子难以通过,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手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刚性防水技术。

此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出现渗漏现象后修复较容易,无需重新铺设防水层或浇筑防水混凝土。

被称为“治本”的内防水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各种类型的大坝对坝基的要求不容忽视。

要求坝基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坝体压力;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和减小不均匀沉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大坝抗渗稳定;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渗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等等。

当坝基岩体中有较大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夹层时,由于它们一般都是由一定厚度的各种破碎,软弱物质组成,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抗水性差,与两侧新鲜,坚硬岩体的物理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以保证大坝的安全。

其基本的办法不外乎开挖回填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塞的置换处理,采用抗剪洞塞或传力洞塞及锚固措施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经开挖后围岩松弛变形及构造面暴露卸荷后的力学指标如弹性模量的降低,必须采取高压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排水等处理。

要做到这一点,除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及配合比参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外,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混凝土外加剂必基本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必基本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必基本知识混凝土外加剂必基本知识一、混凝土外加剂发展历史1、20世纪90年代初美国首选提出高性能混凝土(hpc)概念,是新型超塑化剂与混凝土材料科学相结合的成功范例。

2、1824年英i.aspdin赢得波特兰水泥专利,水泥混凝土获得了广为的应用领域。

3、1962年日本服部健一首先将萘磺酸甲醛酯化物(n≈10)用作混凝土分散剂,1964年日本花王石碱公司做为产品销售。

4、1963年联邦德国研制面功三聚氰胺磺酸盐甲醛缩合物,同时出现了多环芳烃磺酸盐甲醛缩合的。

5、1966年日本首先应用领域高强混凝土,已经开始生产预应力混凝土桩柱。

6、1971~1973年,德国首选将超塑化剂研制成功流态混凝土,混凝土垂直泵送高度达到310m。

7、目前的发展方向就是hpc及采用无机逊于塑化剂(csp)的研究,同时实现hpc协调比全计算法设计和csp配方设计。

二、混凝土外加剂发展方向1、高效率减水剂:萘系及三聚氰胺系则高效率减水剂的改性、聚丙烯酸盐逊于塑化剂、聚丙烯酸接支共聚物逊于塑化剂、氨基磺酸盐逊于塑化剂、磺化酮醛异构化物、木质素磺酸盐高效化、工业废料生产逊于塑化剂。

2、复合外加剂:低碱低掺量液体复合外加剂、复合超塑化剂及其配方设计、低碱低掺量液体复合防冻剂、微膨胀多功能防水剂、液体膨胀剂、液体速凝剂、超缓凝剂3、其它外加剂:限缩剂、碱骨料反应Daye剂、表面硬化剂、高效率脱模剂三、混凝土外加剂的功能分类1、定义:《混凝土外加剂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87,就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重新加入,用来提升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定情况除外)。

2、混凝土外加剂按主要功能分为四类:a、提升混凝土加水物流变性能够的外加剂。

包含减水剂、减重剂和泵送剂。

b、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

c、提升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包含减重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d、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 百度百科

混凝土外加剂 百度百科

按(GB8075—87)分类,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各种减水刘、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它性能外加剂:包括引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和泵送剂等。

按(GB8075—87)外加剂的命名和定义,外加剂可分为16个名称,其各自定义如下:1.普通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度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2.早强剂: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3.缓凝剂: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4.引气剂:在搅拌混凝土过程能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稳定而封闭的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5.高效减水剂:在混凝土塌落基本相同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拌合物用水量的外加剂;6.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7.缓凝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8.引气减水剂: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9.防水剂:能降低混凝土在静水压力下的透水性的外加剂;10.阻锈剂: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或其它预埋金属锈蚀的外加剂;11.加气剂:混凝土制备过程中因发生化学反应放出气体,能使混凝土形成大量气孔的外加剂;12.膨胀剂:能使混凝土体积产生一定膨胀的外加剂;13.防冻剂: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并在规定时间内达到足够防冻强度的外加剂;14.着色剂:能制备具有稳定色彩混凝土的外加剂;15.速凝剂:能使混凝土迅速硬化的外加剂;16.泵送剂:能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泵送性能的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 - 普通混凝土:1.组成材料与结构普通混凝土是由水泥、粗骨料(碎石或卵石)、细骨料(砂)和水拌合,经硬化而成的一种人造石材。

砂、石在混凝土中起骨架作用,并抑制水泥的收缩;水泥和水形成水泥浆,包裹在粗细骨料表面并填充骨料间的空隙。

水泥浆体在硬化前起润滑作用,使混凝土拌合物具有良好工作性能,硬化后将骨料胶结在一起,形成坚强的整体。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PPT(讲解详细)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PPT(讲解详细)

改善混凝土的流变性能,提高浇 注和振捣质量。
增加混凝土的稳定性,防止离析 和泌水。
节约水泥用量
通过减水、增塑等作用,减少对水泥的 需求量。
提高混凝土的填充性,减少骨料空隙率。 降低水灰比,减少用水量,节约水资源。
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
根据工程需要,延长或缩短混凝土的初、终凝时间。 控制混凝土的硬化速度,满足不同施工条件和要求。
感谢您的观看
水泥种类
不同水泥的成分和性能不同,选 择与水泥相容性好、适应性强的 外加剂。
骨料性质
骨料的吸水率、级配、硬度等会 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应选择能适 应骨料性质的外加剂。
根据施工环境选择
温度与湿度
根据施工时的环境温度和湿度条件选 择合适的外加剂,以应对温度和湿度 变化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气候条件
在寒冷或炎热地区施工时,应选择能 适应极端气候条件的外加剂。
速凝剂主要通过改变水泥的水 化产物,迅速形成硬化结构, 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
常见的速凝剂有铝酸盐、碳酸 盐等。
03 混凝土外加剂的作用
提高混凝土性能
增强混凝土的强度、 耐久性和抗渗性。
优化混凝土的收缩性 能,减少开裂风险。
降低混凝土的脆性, 提高其韧性。
改善混凝土施工性
降低混凝土的粘度,便于搅拌和 输送。
高性能混凝土外加剂包括减水剂、缓凝剂、引气剂等,可根据工程需要 进行选择和配比。
冬季施工混凝土
混凝土外加剂可以有效解决冬季施工中的问题,如加 入早强剂可以加速混凝土的硬化速度,防冻剂可以降 低混凝土的冰点,保证混凝土在低温下正常硬化。
在冬季低温环境下,混凝土的凝结和硬化速度会变慢 ,需要采取措施来保证施工质量和进度。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培训讲义 ppt(讲解详细)

外加剂基础常识

外加剂基础常识

外加剂基础常识混凝土外加剂(Concrete admixtures )是一种除水泥、砂、石和水之外在混凝土拌制之前或拌制过程中以控制量加入的、用于使混凝土性能产生显著变化的物质,被人们称为混凝土的第五组分。

1、有关术语⑴高性能减水剂: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减水率、更好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⑵基准水泥:符合本标准附录A要求的、专门用于检验混凝土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⑶基准混凝土: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不掺外加剂的混凝土。

⑷受检混凝土:按照本标准规定的试验条件配制的掺外加剂的混凝土2、混凝土外加剂的种类外加剂包括高性能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高效减水剂(标准型、缓凝型)、普通减水剂(早强型、标准型、缓凝型)、引气减水剂、泵送剂、早强剂、缓凝剂、引气剂共8类外加剂。

本次主要学习的是实验室所用的聚羧酸减水剂,它属于高性能减水剂,主要有以下特点:a)掺量低(按照固体含量计算,一般为胶凝材料质量的0.15%~0.25%),减水率高;b)混凝土拌合物工作性及工作性保持性较好;c)外加剂中氯离子和碱含量较低;d)用其配制的混凝土收缩率较小,可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e)对水泥的适应性较好;f)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是环保型的外加剂。

3、减水剂的作用⑴在不改变砼组分,特别是不减少单位用水量的条件下,改变砼施工的工作性能,提高流动性。

⑵保持一定工作性的情况下:减少拌合水用量和水灰比,提高砼强度,改善耐久性⑶在给定工作性和强度的情况下:减少水和水泥用量,节约水泥⑷改善砼的可泵性以及混凝土的其它物理力学性能。

应用外加剂主要注意事项1、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工程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

应使用工程原材料,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比较后确定。

2、几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不同品种外加剂之间的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

使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后,方可使用。

如:聚羧酸系高性能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宜复合使用。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

8、防冻剂作用机理

是能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或加速混凝 土硬化,使之在规定时间内和养护条件下 达到抗冻临界强度的外加剂。是一种复合 外加剂,主要防冻成分有:氯盐(氯化钙、 氯化钠)、硝酸盐(亚硝酸钠、亚硝酸 钙)、碳酸盐(碳酸钙、碳酸钾)、氨水 (氢氧化铵)、尿素等。 其作用机理是降低混凝土中液相的冰点, 防止混凝土受冻,并促进胶凝材料水化, 使混凝土在负温下硬化。
五、外加剂应用技术






外加剂在混凝土中的使用应严格遵守国家强制性建设标准《混凝土工程施工 质量验收规范》和《混凝土外加剂应用技术规范》的要求,经配合比试配和进 场复检合格后方可使用。 (一) 外加剂选择 1、外加剂的品种应根据设计和施工要求选择,通过试验及技术经济指标比较 确定。 2、严禁使用对人体产生危害、对环境产生污染的外加剂。 3、掺外加剂混凝土所用水泥,宜采用硅酸盐水泥、普通硅酸盐水泥、矿渣硅 酸盐水泥、火山灰硅酸盐水泥、粉煤灰硅酸盐水泥和复合硅酸盐水泥,并应检 验外加剂与水泥的适应性,符合要求方可使用。 4、不同品种外加剂复合使用时,应注意其相容性及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使 用前应进行试验,满足要求方可使用。如聚羧酸系减水剂与萘系减水剂不能复 合使用。 (二) 外加剂掺量 1、外加剂掺量应以胶凝材料总量的百分比表示。使用时分为内掺和外掺。 2、外加剂的掺量应按生产厂家提供的推荐掺量以及使用要求、施工条件、混 凝土原材料等因素通过试验确定。 4、处于与水相接触或潮湿环境中的混凝土,当使用碱活性骨料时,由外加剂 带入的碱含量(以当量氧化钠计)不宜超过1kg/m3混凝土,混凝土总碱量尚应 符合国家标准《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的规定。
6、膨胀剂作用机理


能使混凝土产生体积微膨胀的外加剂。 (1)硫铝酸钙类:在水泥水化过程中,生成钙矾 石结晶体,产生体积膨胀,对混凝土起补偿收缩、 防止开裂作用,并应能使混凝土中的钢筋在承载 前受到一定的拉应力,从而使混凝土获得一定的 预应力。因生成的钙矾石填充于混凝土的毛细孔 或气孔中,并能与C-S-H凝胶微晶交呈网络结构, 使混凝土结构更加致密。 (2)石灰类:膨胀剂中的CaO,在水泥水化初期, 水化成胶凝状的Ca(OH)2产生体积膨胀;胶凝状的 Ca(OH)2发生晶型转化,变为更大的异方型、六方 板状晶体,再次产生体积膨胀。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

2.2.2 聚羧酸盐系高效减水剂
Company Lo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o
优点:
(1)掺量低(0.2%-0.5%)而发挥高的分散性能; (2)保坍性好, 90min内坍落度基本无损失; (3)在相同流动度下比较时,延缓凝结时间较少; (4)分子结构上自由度大,外加剂制造技术上可控制 的参数多,高性能化的潜力大; (5)由于合成中不使用甲醛,因而对环境不造成污染; (6)与水泥和其他种类的混凝土外加剂相容性好; (7)使用聚羧酸类减水剂,可用更多的矿渣或粉煤灰 取代水泥,从而降低成本;
2.2.1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Company Logo
合成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合成主要分为以下五个阶段:
1 萘的磺化 2 β -萘磺酸水解 3 β -萘磺酸的缩聚 4 中合 5 石灰中合剩下的硫酸 萘系高效减水剂的产品主要有日本的“Mighty-15 0”,我国有NF、FDN、UNF等产品。
2.2.1萘磺酸盐甲醛缩合物
(2)提高混凝土的强度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的情 况下,可减少拌合水量10%-20%,从而降低了水灰比,使混 凝土强度提高15%-20%,特别是早期强度提高更为显著。掺 入高效减水剂是制备早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措施 之一。
2减水剂
Company Logo
(3)节约水泥 在保持水灰比不变的条件下,可以 在减少拌合水量的同时,相应减少水泥用量,即 在保持混凝土强度不变时,可节约水泥用量10%-1 5%,且有利于降低工程成本。 (4)改善混凝土的耐久性 由于减水剂的掺入,显 著改善了混凝土的孔结构,使混凝土的密实度提 高,透水性降低,从而可提高抗渗、抗冻、抗化 学腐蚀及防锈蚀能力。此外,掺用减水剂后,还 可以改善混凝土拌合物的泌水、离析现象,延缓 混凝土拌合物的凝结时间,减慢水泥水化放热速 度,防止因内外温差而引起的裂缝。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
第五章 水泥混凝土 CONCRETE
Part 4
第四节 混凝土外加剂
• 混凝土旳第五组分
• 定义: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旳不超出 水泥重量旳5%(特殊情况除外),且能 使混凝土按需要变化性质旳物质,称为混 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旳分类
• 按化学成份可提成三类: (1)无机化合物,多为电解质盐类; (2)有机化合物,多为表面活性剂; (3)有机无机复合物。
–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灰比不变旳条件下,能够降 低用水量及水泥用量,以节省水泥。
– 在保持流动性及水泥用量不变旳条件下,能够 降低用水量,从而降低水灰比,使混凝土旳强 度与耐久性得到提升。
(二)常用旳减水剂
1.木质素系减水剂 2.萘系减水剂 3.树脂系减水剂 4.糖蜜系减水剂 5.复合减水剂
1. 木质素系减水剂
三、粒化高炉矿渣粉
• 粒化高炉矿渣粉(简称矿渣粉)是指符合 GB/T 203原则要求旳粒化高炉矿渣经干燥、 粉磨(或添加少许石膏一起粉磨)到达相 当细度且符合相应活性指数旳粉体。
• 按28d活性指数分为三个级别。
• 矿渣各龄期旳活性指数按下式计算,计算成果取 整数。
A7=R7/R07×100 A7 ——7d活性指数,%; R07 ——对比样品7d抗压强度,MPa; R7 ——试验样品7d抗压强度,MPa。
• 按功能分为四类: (l)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 (2)调整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能;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
一、混凝土外加剂旳物理化学基础
1.有机化合物:多为多种表面活性剂。 • 表面活性剂分子构造
– 亲水基团:以羟基、羧酸盐基、磺酸盐基 及胺基为代表旳原子团,易溶于水,极性。对 水等极性分子具有较强旳亲和力。

2021年造价员土建工程考点:混凝土外加剂

2021年造价员土建工程考点:混凝土外加剂

2021年造价员土建工程考点: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减水剂——在混凝土保持稠度不变的历况下减水增强,常见有木钙粉nno减水剂。

早强剂——提升早期强度,用于检修工程和冬季施工,常见有cacl2、naci、na2so 4。

引气剂——增加微小气泡,增和易性,减少泌水现象,常见有松香皂。

缓凝剂——大体积混凝土,高温季节或长距离运输时采用,常见有糖钙、木质素、磺酸钙。

(1)减水剂混凝土减水剂是指在保持混凝土稠度不变的条件下,具有减水增强作用的外加剂。

1)混凝土掺入减水剂的技术经济效果a、保持坍落度不变,掺减水剂可降低单位混凝土用水量5%~25%,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同时改善混凝土的密实度,提升耐久性;b、保持用水量不变,掺减水剂可增大混凝土坍落度10~20cm,能满足泵送混凝土的施工要求,c、保持强度不变,掺入减水剂可节约水泥用量5%~20%。

2)减水剂常用品种。

主要有:①普通型减水剂木质素磺酸盐类,如木质素磺酸钙(简称木钙粉、m型),适宜掺量为水泥重量的o.2%~0.3%,在保持坍落度不变时,减水率为10%~15%。

在相同强度和流动性要求下,节约水泥10%左右;②高效减水剂,如nno减水剂,掺入nno的混凝土,其耐久性、抗硫酸盐、抗渗、抗钢筋锈蚀等均优于一般晋通混凝土。

适宜掺量为水泥重量的1%左右,在保持坍落度不变时,减水率为14%~18%。

一般3d可提升混凝土强度60%,28d可提升30%左右。

在保持相同混凝土强度和流动性的要求下,可节约水泥15%左右。

(2)早强剂。

混凝土早强剂是指能提升混凝土早期强度,并对后期强度无显著影响的外加剂。

若外加剂兼有早强和减水作用则称为早强减水剂。

早强剂多用于抢修工程和冬季施工的混凝土。

当前常用的早强剂有:氯盐、硫酸盐、三乙醇胺和以它们为基础的复合早强剂。

1)氯盐早强剂常用的有氯化钙(cacl2)和氯化钠(nacl)。

氯化钙能与水泥中的矿物成分或水化物反应,其生成物增加了水泥石中的固相比例,有助于水泥石结构形成,还能使混凝土中游离水减少、孔隙率降低,因而掺入氯化钙能缩短水泥的凝结时间,提升混凝土的密实度、强度和抗冻性。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

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情况除外)。

外加剂的掺量虽小,但其技术经济效果却显著,因此,外加剂已成为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被称为第五组分,获得愈来愈广泛的应用。

一、外加剂的分类根据《混凝土外加剂的分类、命名与定义》(GB8075—87)的规定,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分为四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

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防水剂等。

二、常用外加剂(一)减水剂减水剂是当前外加剂中品种最多、应用最广的一种,根据其功能分为:普通减水剂(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高效减水剂(在保持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大幅度减少用水量的外加剂);引气减水剂(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缓凝减水剂(兼有缓凝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早强减水剂(兼有早强和减水功能的外加剂)。

减水剂按其主要化学成分为:木质素磺酸盐系;多环芳香族磺酸盐系;水溶性树脂磺酸盐系;糖钙等。

1.常用减水剂(1)木质素磺酸盐系减水剂这类减水剂根据其所带阳离子的不同,有木质素磺酸钙(木钙)、木质素磺酸钠(木钠)、木质素磺酸镁(木镁)等。

其中木钙减水剂(又称M型减水剂)使用较多。

木钙减水剂是由生产纸浆或纤维浆的废液,经生物发酵提取酒精后的残渣,再用石灰乳中和、过滤、喷雾干燥而制得的棕黄色粉末。

木钙减水剂的掺量,一般为水泥质量的0.2%~O.3%,当保持水泥用量和混凝土坍落度不变时,其减水率为10%~15%,混凝土28d抗压强度提高10%~20%;若保持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和坍落度不变,则可节省水泥用量10%左右;若保持混凝土的配合比不变,则可提高混凝土坍落度80~100mm。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

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混凝土生产过程中使用的化学物质,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性能或属性,从而使混凝土达到所需的强度、坚固度、耐久性和其他性能要求。

外加剂是通过控制混凝土内部的化学反应过程来实现这一目标的,可以提高混凝土的质量,同时降低混凝土的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

混凝土外加剂可以分类为以下几种:1.水泥外加剂水泥外加剂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

它们可以改善混凝土的可塑性和延展性,使混凝土与钢筋粘合更好,从而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2.减水剂减水剂是混凝土外加剂中最常用的一种。

减水剂可以使混凝土的水灰比减少,从而使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可塑性和流动性。

使用减水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龟裂,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3.增稠剂增稠剂主要用于改善混凝土的流动性和工作性能,从而使混凝土更容易施工。

增稠剂还可以在低温和高湿度环境下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抗冻性。

4.延迟剂延迟剂可以延长混凝土的凝固时间,使混凝土更容易施工。

使用延迟剂还可以减少混凝土的龟裂,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5.早强剂早强剂主要用于提高混凝土的早期强度,使混凝土能够更快地达到所需的强度。

使用早强剂还可以在低温环境下提高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6.防水剂防水剂可以防止水分渗透进混凝土内部,从而保持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使用防水剂还可以降低混凝土的渗透率和提高混凝土的韧性。

混凝土外加剂的应用可以提高混凝土的性能和质量,从而使混凝土更适合各种施工项目。

但是,使用外加剂也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适当的外加剂在选择外加剂时,需要根据混凝土的性质和用途来选择适当的外加剂。

不同的外加剂可以用于不同的混凝土工程。

2.正确使用外加剂外加剂需要按照说明书的要求正确使用,不得滥用或过量使用外加剂。

过量使用外加剂会导致混凝土的性能下降,影响混凝土的质量。

3.合理掌握配合比在使用外加剂时,需要根据所需的混凝土性能和用途,合理掌握配合比,以达到最好的混合效果。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

混凝土外加剂基础知识
➢ 促凝剂(set accelerating admixture)—能缩短拌合物凝结时间的外 加剂。主要用于低温施工、有早强要求的场合。
➢ 速凝剂(flash setting admixture)—能使混凝土迅速硬化的外加剂 (Ti5min,Tf10min)。主要用于隧道衬砌、边坡治理、基坑开挖等场 合。
17
与外加剂相关的基本术语(3)
➢ 基准水泥(reference cement)—专门用于检测外加剂性能的水泥。 42.5强度等级的 P•Ⅰ型硅酸盐水泥 [注]:检测基准,不一定准确反映工程应用实际。
18
与外加剂相关的基本术语(3)
➢ 基准混凝土(reference concreteபைடு நூலகம்—符合相关标准实验条件规定的、 未掺有外加剂的混凝土。(化学外加剂)
11
常用外加剂(2)
➢ 早强剂(hardening accelerating admixture)—加速混凝土早期强 度发展的外加剂(R1135%、R3130%、R7110%)。主要用于低温 季节施工或有早强要求的混凝土工程。
➢ 缓凝剂(set retarder)—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Ti+90min)。 主要用于连续浇筑量大、运输距离长、施工效率低的混凝土结构。
➢ 引 气 型 减 水 剂 ( air entraining and water reducing admixture)—兼有引气和减水功能的减水剂。
➢ 防水剂(water-repellent admixture)—能提高水泥砂浆、混凝土 抗渗性能的外加剂。
13
常用外加剂(4)
➢ 阻锈剂(anti-corrosion admixture)—能抑制或减轻混凝土中钢筋 或其它金属预埋件锈蚀的外加剂。主要用于海水侵蚀、氯离子侵蚀和复 合盐侵蚀的场合。

外加剂基本知识

外加剂基本知识

1、定义: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用以改善混凝土性能的物质,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特殊性况除外)。

外加剂主要用来改善新拌混凝土性能和提高硬化混凝土性能。

2、分类:1)改善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各种减水剂、引气剂和泵送剂等)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硬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缓凝剂、早强剂和速凝剂等)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包括引气剂、防水剂和阻锈剂等)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能的外加剂;(包括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等)、代号:早强型高性能减水剂:HPWR-A标准型高性能减水剂:HPWR-S缓凝型高性能减水剂:HPWR-R标准型高效减水剂:HWR-S缓凝型高效减水剂:HWR-R早强型普通减水剂:WR-A 标准型普通减水剂:WR-A缓凝型普通减水剂:WR-R引气减水剂:AEWR早强剂:Ac缓凝剂:Re引气剂:AE普通减水剂:普通减水剂是一种能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一致的条件下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高效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是一种能保持混凝土坍落度一致的条件下大幅度减少拌合用水量的外加剂。

具有较高的减水率,较低引气量。

主要有下列几种:a 萘系减水剂;b 氨基磺酸盐系减水剂;c 脂肪族(醛酮缩合物)减水剂;d 密胺系及改性密胺系减水剂;e 蒽系减水剂;f 洗油系减水剂。

高性能减水剂:比高效减水剂具有更高减水率、更好坍落度保持性能、较小干燥收缩,且具有一定引气性能的减水剂。

其主要特点为:a 掺量低(粉料的0.15%~0.25%),减水率高;b 拌合物工作性及工作性保持性较好;c 外加剂中氯离子和碱含量较低;d 用其配置的混凝土收缩率较小,可改善混凝土的体积稳定性和耐久性;e 对水泥的适应性较好;f 生产和使用过程中不污染环境。

早强剂:早强剂是一种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缓凝剂:缓凝剂是一种延长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其主要种类有:a 糖类及碳水化合物,如淀粉纤维素的衍生物等;b 颈基羧酸,如柠檬酸酒石酸葡萄糖酸以及其盐类;e 可溶硼酸盐和磷酸盐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混凝土外加剂知识长期以来,我国工业与民用建筑工程中的防水技术不尽人意。

存在严重渗漏现象,有些建筑每隔三五年就要返修一次,发生高额的维修费用,造成巨大的损失和浪费。

建设部曾对1980~1990 年竣工的建设工程进行渗漏状况的随机抽检,调查了2072 栋建筑,其中有3~4 成的工程存在不同程度的渗漏,情况非常严重。

解决的方案是在其层上铺贴防水卷材,或涂布防水涂料使之形成防水隔离层。

这就是所谓的柔性防水技术。

这种技术,成本费用较高,防水层一旦损坏或失效,渗漏部位难以寻找,修复困难。

是只能“治标”的外防水技术。

采用在混凝土中掺入减水剂,防水剂等混凝土外加剂,使浇筑后的混凝土细致密实,水分子难以通过,从而达到防水目的的手段,这就是人们通常所说的刚性防水技术。

此种技术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出现渗漏现象后修复较容易,无需重新铺设防水层或浇筑防水混凝土。

被称为“治本”的内防水技术,在工程中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在水利水电建设中,各种类型的大坝对坝基的要求不容忽视。

要求坝基要有足够的强度以承受坝体压力;有足够的整体性和均匀性以满足坝基抗滑稳定和减小不均匀沉陷;有足够的抗渗性以满足大坝抗渗稳定;有足够的耐久性以防止岩体性质在渗水的长期作用下发生恶化等等。

当坝基岩体中有较大的断层破碎带或软弱夹层时,由于它们一般都是由一定厚度的各种破碎,软弱物质组成,其强度和弹性模量较低,抗水性差,与两侧新鲜,坚硬岩体的物理力学特征有明显差异,必须进行专门的处理,以保证大坝的安全。

其基本的办法不外乎开挖回填混凝土,进行混凝土塞的置换处理,采用抗剪洞塞或传力洞塞及锚固措施等等。

值得注意的是,为解决经开挖后围岩松弛变形及构造面暴露卸荷后的力学指标如弹性模量的降低,必须采取高压固结灌浆,帷幕灌浆和排水等处理。

要做到这一点,除需对混凝土原材料的性能及配合比参数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以外,在水泥混凝土中掺入外加剂,是行之有效的办法。

何为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混凝土外加剂是在拌制混凝土过程中掺入的、用以改变混凝土性质的物质。

一般情况下其掺量不大于水泥质量的5%。

水泥混凝土外加剂按其主要功能,可分为4 类。

(1)改变混凝土拌合物流变性能的外加剂。

如各种减水剂、引气剂、泵送剂、保水剂、灌浆剂等。

(2)调节混凝土凝结时间和硬化性质的外加剂。

如缓凝剂、早强剂、速凝剂。

(3)改善混凝土耐久性的外加剂。

如引气剂、阻锈剂、防水剂。

(4)改善混凝土其他性质的外加剂。

如加气剂、膨胀剂、防冻剂、着色剂、碱-集料反应抑制剂。

除上述分类方法外,还可以按其主要功能命名为:减水剂、高效减水剂、早强减水剂、缓凝减水剂、引气减水剂、早强剂、速凝剂、缓凝剂、引气剂、加气剂、泡沫剂、消泡剂、防冻剂、膨胀剂、防水剂、阻锈剂、流化剂、保水剂等等。

现介绍几种重要的外加剂。

(1)减水剂。

减水剂是在混凝土坍落度基本相同的条件下能减少拌和用水的外加剂。

减水剂具有吸附--分散作用、润滑作用、湿润作用,所以,只要掺加很少量的减水剂就能使新拌混凝土的工作性能显著改善,并对硬化后的水泥混凝土带来一系列的优点。

使用减水剂对混凝土有以下技术经济效益:①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质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以减少拌和用水量,提高混凝土强度。

特别是高效减水剂可大幅减少用水量,制备早强、高强混凝土;②在保持混凝土用水量和水泥用量不变的条件下,可增大混凝土的流变性,如采用高效减水剂,可制备大流动混凝土;③在保证混凝土工作性质和强度不变的条件下,可减少水泥用量。

减水剂按其作用效果可分为普通性和高效型两种,前者减水率小于10%,后者可达20%以上。

减水剂的防水机理:普通混凝土在水泥水化过程中,水泥矿物组成携带异型电荷的离子相互吸引,水泥颗粒在液相的热运动中相互碰撞并吸附,加之颗粒间的聚结引力作用,使水泥颗粒形成了不规则的絮凝状结构,其中包含着许多拌和水,这就减小了水泥颗粒与水的接触面,而使水泥不能充分水化,降低了混凝土的密实度。

同时,絮凝状结构增加了水泥颗粒间的摩擦力,使混凝土拌合物的和易性变差。

为改善和易性,势必要加大拌和水量,这就导致了水泥在硬化过程中存在多余水分,它们蒸发后形成孔隙则不利于防水抗渗。

减水剂是一种表面活性物质,掺入新拌混凝土后,由于它的吸附--扩散作用,使水泥絮凝状物结构解体释放出原被包裹的封闭拌和水。

这就保证了在一定的和易性要求时,大大减少拌和用水量,使混凝土中游离水的数量降低,从而减少了水分蒸发留下的毛细孔隙,提高了混凝土的密实性。

同时,因减水剂溶于水后产生的阴离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之带负电荷而互相排斥,从而使水泥颗粒彼此分离、扩散,形成高度均匀分散的悬浮颗粒,在颗粒间起到润滑作用,有效地改善混凝土中孔结构的分布情况,使孔径和孔隙率减小。

(2)早强剂。

早强剂是加速混凝土早期强度发展的外加剂。

早强剂对水泥中的硅酸三钙和硅酸二钙等矿物的水化有催化作用,能加强水泥的水化和硬化,为取得更为有效的早强效果,通常采用复合早强剂。

常用的早强剂分为无机盐类、有机盐类和有机复合的复合早强剂3 类。

(3)引气剂。

引气剂是在搅拌混凝土过程中引入大量均匀分布的微小气泡的外加剂。

引气剂为憎水性表面活性物质,由于能降低水泥—水—空气的界面能,同时因为它的定向排列,形成单分子吸附膜,提高了泡沫的强度,并使气泡排开水分而吸着于固相离子表面,因而能使搅拌过程中混进的空气形成微小(孔径0.01~2mm)而稳定的气泡,均匀分布于混凝土中。

由于这些气泡的存在,可改善混凝土的和易性,减少泌水和离析。

对于硬化后的混凝土,由于有这些气泡的隔离,切断了毛细孔通道,使水分不易渗入,又可缓冲其水分结冰膨胀作用,因而提高混凝土的抗冻性和抗蚀性。

(4)缓凝剂。

缓凝剂是延缓混凝土凝结时间的外加剂。

大家知道,和易性是水泥混凝土拌和物在一定条件下,不仅容易施工,而且还能获得质量均匀成型密实并充满模型腔的综合性能指标。

它包含了混凝土的流动性、粘聚性和保水性。

水工建筑物属于大体积混凝土施工,良好的流动性能确保混凝土均匀密实,而良好的粘聚性又确保了混凝土能形成一个密实均匀的整体,使之不产生离析。

另外,保水性能确保混凝土不产生内部析水和集料沉降,避免混凝土内部产生空洞和在浇筑层间产生疏松层。

缓凝剂就是基于此种需要的一种重要的外加剂。

它可以有效的调节混凝土的凝结时间,延缓水化作用、最高温升。

确保在相对较长的时间内保持一定的和易性,以确保浇筑质量。

(5)防冻剂。

能显著降低混凝土的冰点,使其在一定的负温度范围内不受冻结,不受冻害,并能继续起水化反应,促使混凝土凝结硬化并获得预期强度。

(6)泵送剂。

在很多场合混凝土的施工,是在混凝土泵的推动下,沿输送管道进行运输并在管道出口处直接浇筑,除满足混凝土设计规定的拌和物强度、耐久性能外,还要满足管道输送过程中对混凝土拌和物的要求,且摩阻小,不离析,不阻塞和良好的粘塑性。

具有上述功能的外加剂叫泵送剂。

(7)流化剂。

又称塑化剂。

在混凝土中掺入流化剂,其目的不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强度,而是为了提高混凝土的流动性,配置流态混凝土,故称流化剂。

其实际上是一种高效减水剂。

与一般减水剂不同,其一,它的减水率一般为20~30%,是一般减水剂减水率的二倍,对水泥混凝土拌和物有更为明显的分散效果;二是它的低引气性,流化剂的掺入不会降低水溶液的表面张力,因此在混凝土拌和过程中几乎不引入空气,此特性对配置高强度混凝土尤为重要;三是无缓凝性,即使掺量较高也无缓凝现象。

流化剂的这种性质取决于它的下述3 种作用。

1) 双电层保护作用。

塑化剂掺入新拌水泥混凝土中,离析出正负离子。

憎水基团为负离子,吸附于水泥颗粒表面,使其表面产生表面电位,它强烈地吸附阳离子又形成电位层,因此在水泥离子外围形成双电层。

由于双电层产生的电斥力,使水泥粒子间相互排斥,防止了水泥粒子的凝聚,同时把网状物结构中的水分释放出来达到塑化的目的。

2) 润滑作用。

流化剂是表面活性物质。

掺入混凝土拌和物后,降低了水表面的张力使水泥颗粒容易被湿润。

3) 吸附作用。

表面活性剂在水泥颗粒周围产生定向吸附,在水泥颗粒表面形成吸附膜,使水泥颗粒的溶化层加厚,形成滑动层,增加了水泥砂浆的滑动能力,因而使水泥颗粒更加分散,增大流动性。

这里要说明的是,流态混凝土的发展与泵送混凝土施工的发展是密切相关的。

泵送混凝土对混凝土拌和物提出了较高的质量要求,要求大流动性便于泵送和浇筑,同时又要求混凝土拌和物不产生离析、分层现象,具有良好的和易性,加入流化剂的混凝土恰好能满足这种要求。

(8)膨胀剂。

混凝土在干燥时产生收缩,易使砂浆混凝土产生裂缝,降低抗拉强度,破坏结构的整体性和混凝土的抗渗性。

膨胀剂是在使混凝土在水化过程中,产生一定体积的膨胀,并产生一定自应力的外加剂。

(9)防水剂。

是由化学原料配置而成的一种能起到提高水泥砂浆或混凝土不透水性的外加剂。

在使用中,一般按比例掺入沙浆或混凝土中,以形成防水沙浆或混凝土。

常用防水剂有氯化物金属盐类防水剂、金属皂类防水剂和硅酸钠防水剂等类型。

防水剂是依靠化学反应生成的胶体的密实填充作用、新生化和物对水泥熟料矿物的激化作用、易溶性物转化成难溶物的作用、降低析水性等作用,通过增强混凝土的密实性来提高抗渗性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