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表格信息加工》 教学反思
高中信息技术_3.2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一、课标分析课程的总目标:是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学生的信息素养表现在:1.对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力;2.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方法、结果进行评价的能力;3.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生活中实际问题的能力;4.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一)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用信息技术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工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二)过程与方法1.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行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用适当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能熟练运用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工进行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行评价,能归纳利用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方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文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日常生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用信息技术。
二、教材分析广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高中学生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生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工、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方法;能熟练地操作应用常用信息技术工具,初步形成自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力;能从日常生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用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用信息技术。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听课反思
表格信息加工与表达的听课反思本节内容真正把课堂交给了学生,学生成为了课堂的主人,实现了学生的主体性;教师只是学生学习的引导者。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这节的教学案例,是一个基于任务的协作学习的教学案例。
以建构主义学习理论为指导,创设自主学习的情景、任务、协作学习环境,引导学生自主探索和开展协作学习,在教师的帮助下完成教学目标,提升学生的信息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教师设计了一系列学习活动的任务,采用自主尝试探究的学习方法,完成任务,这样,既可以让学生通过实践探索,主动地探求知识,又可以让学生通过自己实践,加深认识知识的建构。
这符合本节课的教学实际,也体现了新课标的教学要求。
当然,在课堂教学中最突出的问题在于怎样控制学生在探究学习中能够真正的按照教学的设想进行。
实际教学中就发现有个别学生对待任务很粗略,急匆匆的照本宣科完成任务后在网上浏览其它信息,甚至在玩游戏,而没有进一步的思索。
在听课的过程中,我也在反思自己的教学过程,在我的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很多同学的分析问题的能力有待进一步的提高。
就拿书本上56页的表3-5为例,我是作为课堂作业布置的,然而很多同学在下载完表格以后,对问题没有进行仔细分析,上来就是将相应的表格转换成图表,也不管是否符合题意。
特别是最后一个问题:统计各年份各类能源消费量的比例关系情况。
很多同学竟然毫不思索就将这么一个问题通过一个图表来完成了,显然这是不合理的。
还有就是大部分同学不知道怎么去分析图表中的数据,很多同学将表格中的数据转换成图表就以为完成任务了(我在做作业之前还特别强调了要对数据进行分析)。
其实对这一点,我在上这一节内容的时候就特意强调了:形成表格并不是我们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的最终目的,我们的最终目的是为了通过对这些表格中的数据进行分析研究(包括转换成图表的方式),从这些数据中找到规律性的东西,得出结论,为我们的实际工作作参考,以便采取相应的措施来对我们的工作加以改进等等。
集体备课教学反思(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
一、课题: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二、学情分析:1、高中的学生都具有初步的信息需求。
2、技术上学生已基本掌握表格处理工具的使用,具有信息加工处理的基本思维和能力。
3、通过之前的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大部分的学生认识到信息资源在日常生活中的重要性。
4、学生已经具备一定甄别信息的真伪、合理的处理各样的信息的能力。
三、教材分析:本节为广东教育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模块第三章第二节的内容。
本章主要是利用工具软件加工和处理信息的学习。
它包括三方面的内容,分别是:文本信息的加工与表达;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多媒体信息的加工与表达等。
通过本章的学习,其目的就是在于引导学生通过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及多媒体信息处理等方面的操作使用,能够掌握根据具体需要合理的表达意图的方法,这里注重的是对学生利用工具表达意图的培养。
通过表格的形式来组织和存储信息,可以清楚的表示出数据之间的关系,关于这一点在我们日常生活和学习中经常遇到。
如学生成长档案袋、考勤表、评选表等。
本节则正是讲述这方面的内容。
通过表格来组织数据,将相关信息建立起一定的联系,并以合适的表格数据、图表类型以及相关文字说明有机的结合起来,从而去发现数据规律并直观形象的表达统计结果,以便表达的意图更加充分、生动和科学。
四、教学目标分析:1、课程内容标准:能够根据任务需求,熟练使用文字处理、图表处理等工具加信息,表达意图。
初步掌握使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认识其工作过程与基本特征。
2、教学目标:(1)掌握日常文本信息加工表达软件,熟练使用表格处理工具软件加工信息。
(2)利用恰当的图表形式表达结果,得出有价值的信息。
(3)利用多媒体软件,设计多媒体作品,采集加工过程要掌握。
3、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小组讨论,共同完成任务,欣赏作品,在活动中掌握文本图表,多媒体信息加工过程方法。
4、情感态度价值观目标:在合作学习,独立学习中加强学生竞争合作能力,通过完成任务,发挥展现学生的个人理解力。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教案
高中信息技术《表格信息的加工》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表格信息的基本概念和作用。
2. 培养学生运用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进行表格信息加工的能力。
3. 培养学生分析、整理信息的能力,提高信息素养。
二、教学内容1. 表格信息的概念和作用2. Excel的基本操作3. 表格信息的加工技巧4. 实践案例:制作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Excel的基本操作,表格信息的加工技巧。
2. 教学难点:表格信息的加工技巧,实践案例的操作。
四、教学方法1. 采用“任务驱动”教学法,让学生在完成实际任务的过程中掌握表格信息加工的方法。
2. 运用“案例教学”法,分析、讨论实际案例,提高学生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3. 采用“小组合作”教学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引导学生思考表格信息的作用和加工方法。
2. 讲解:介绍表格信息的概念和作用,讲解Excel的基本操作。
3. 演示:教师演示如何使用Excel制作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
4. 实践:学生分组合作,根据教师提供的数据,制作一份班级成绩统计表。
5. 讨论:学生展示成果,讨论制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和解决方法。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布置课后作业。
六、教学评价1. 评价标准:(1)能正确理解表格信息的概念和作用。
(2)掌握Excel的基本操作。
(3)能够运用表格信息加工技巧,独立完成实践案例。
2. 评价方法:(1)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表格信息概念和作用的理解。
(2)实践操作:观察学生在实践案例中的操作过程,评价其表格信息加工能力。
(3)成果展示:评价学生制作的班级成绩统计表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七、教学资源1. 电子表格软件(如Excel)。
2. 班级成绩数据。
3. 教学PPT。
4. 教案、课件等教学资料。
八、教学进度安排1. 课时:2课时(90分钟)。
2. 教学环节:第1课时:(1)导入(5分钟)(2)讲解表格信息概念和作用,讲解Excel基本操作(15分钟)(3)演示制作班级成绩统计表(20分钟)(4)实践操作(25分钟)(5)讨论与总结(5分钟)第2课时:(1)复习上节课内容(5分钟)(2)实践案例:制作其他类型的表格(如学生个人信息表、课程表等)(40分钟)(3)教学评价(20分钟)(4)布置课后作业(5分钟)九、课后作业1. 巩固Excel的基本操作。
高中信息技术_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学习目标】1.知识与技能:Excel表格信息处理的相关知识点,使用函数与公式、生成图表、形成报告等操作技能。
2.过程与方法:掌握利用excel 处理表格数据的过程和方法,并学会通过对数据的处理得出结论的方法。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到计算机工具在解决生活问题中的重要作用,并且培养自己学会学习,终身学习的能力。
【学习重难点】1.重点:使用插入函数或公式求和、求平均值、生成图表、形成报告。
2.难点:对数据进行分析,形成分析问题的能力,以及利用计算机工具解决生活问题的能力。
【学习方法指导】通过导学案的学习步骤,结合教师对基本操作的演示和要求,完成学案中的各项任务,在仿做和尝试中体验表格数据加工的特点,学会对数据进行分析。
【学习过程】一.【导入】我有一个在淘宝网上开网店的朋友,最近找我聊天,由于“三八女神节”的缘故,她店里物品的销量猛增。
但同时她也遇到了一些麻烦,她一直想弄清楚店铺近半年来的经营状况,可她面对着一堆“数据”无从下手,总也理不出头绪,于是向我求助。
这节课我们就来帮帮她,帮她把近半年来店铺的经营情况做一下分析。
二.【任务探究】1探究任务一:使用插入函数或计算公式对表格数据进行分析。
(1)使用自动求和计算“评价总数”操作提示:第一步:选定工作表中B3:E8区域。
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击“求和”按钮,完成“评价总数”统计。
(2)使用插入函数计算“各类评价平均数”操作提示:第一步:选定工作表中B9单元格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击“插入函数”按钮,在粘贴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的“Average”(图1),并根据提示(图2),完成“好评”平均数的统计。
(注意小数位数的增减)第三步:用鼠标拖动填充柄方式完成“中评”和“差评”的平均数统计。
(3)使用插入函数计算“各类评价总数”图2(3)使用插入函数计算“各类评价总数”操作提示第一步:选定工作表中B10单元格。
第二步:在工具栏中单击“插入函数”按钮,在插入函数对话框中选择“常用函数”的“sum”(图3),并根据提示(图4),完成“好评”总数的统计。
高中信息技术_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课堂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目标(1)了解表格信息的一些基础知识点和基本操作,掌握用工具软件加工处理表格信息的基本方法;对表格信息处理加工时,具有对加工处理应用软件的选择与评价意识,关注不同软件的功能特点。
(2)熟悉EXCEL软件的操作使用方法,较好地完成对表格数据的分析和加工处理。
2、过程与方法目标(1)采用合适的工具和方式呈现信息,认识其工作过程和基本特征;(2)进行小组交流讨论,取长补短,总结如何加工处理信息最能表达思想。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1)体验信息技术加工处理信息的过程,借鉴他人的成功经验,养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用信息技术的态度和意识;(2)通过小组合作及讨论,培养学生的互助合作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1、表格信息的基本概念基本操作。
2、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3、利用图表呈现分析结果。
教学难点:1、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
2、理解表格信息加工处理的思想和方法。
(三)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探究、任务驱动和协作讨论相结合的学习方法。
(四)教学环境多媒体网络教室(五)课时安排1课时完成。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习题课(六)教学过程一、知识点回顾1、开门见山,直接进入主题讲解设计意图:考虑到对表格学生是再熟悉也不过了,而且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在日常生活,学习中,天天都会接触到。
知识点1工作表、工作簿的基本操作Excel文件是一个工作簿(Book1.xls),一个工作簿默认包括3张工作表工作表的删除、插入、删除、重命名、复制、移动。
工作表单元格区域的选取配合Shift键和Ctrl键。
输入数据时,文本型数据默认左对齐,数值型数据默认右对齐(数值型数据变为文本型数据加英文状态下单引号“’”),日期型数据用分隔线(— /)分开。
数据、文本、公式、函数均可以自动填充、移动、复制。
行、列的插入、删除、高度、宽度的调整(出现###表示列宽过小,应适当加宽列宽)。
知识点2表格的数据处理※【公式和函数的应用】公式的使用:+ — * /EXCEL中几个常用函数:①Average:平均值②Sum:总和③Count:个数④Max:最大值⑤Min:最小值※计算高一一班的总分有有以下几种方法:①公式法:=B3+C3+D3②函数法:=SUM(B3:D3)③数值法:=87+85+83用公式或函数计算前需先输入“=”3、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柱形图体现不同项目数据之间的比较。
教学反思-表格信息的数据分析-陈世军
《4.2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反思——表格信息的数据分析陈世军2013.04表格信息加工是《信息技术基础(必修)》教材中第四章第二节的内容,它包括信息的表格化、表格数据的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三个方面,这节内容是整册教材的重点内容。
信息的表格化是结构化表达信息的一种方式。
表格数据处理是指借助表格对数据进行排序、筛选、计算、分类汇总等处理,揭示客观事物随时间、地点及其他条件的不同而变化的规律,以帮助我们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表格数据的图形化是表格数据的直观化表达,它有助于我们进一步发现和分析问题,解决问题。
本文主要是针对后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前进行的思考和教学过程中发现的问题进行教学反思。
一、表格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内容应如何上表格数据处理和表格数据的图形化两个方面的内容在教学时主要是借助Excel这个表格软件来让学生探究学习的。
鉴于Excel这个软件具有强大的表格数据处理和分析功能,同时结合教学实际和学生的应用实际,我个人认为:对于Excel的教学不能只侧重于操作,而更要侧重于学生利用录入到Excel表格中的数据对数据进行观察、思考、分析推断,得出结论,解决现实中的问题。
因为Excel不光能进行数据处理,更适合于数据分析。
因此,分析数据并深刻表达,是Excel教学的核心,也是课程的本质。
教师在教学时要选择有一定难度,真实、科学、有思考意义的案例来进行教学。
这些案例往往涉及到相关学科的背景知识,这些背景知识,可以看做信息技术的“应用背景”。
一个应用软件,往往针对某一类具体事情。
其功能和操作方法,也会围绕着这类事情的完成而设计,这就是“软件的特性”。
“应用背景”加上“软件特性”,是我们信息技术教学的主要内容。
技术课程的核心是应用。
脱离了实际应用的技术,没有存在的价值。
信息技术课不是纯粹的作品制作课,更不是单一的软件操作课。
教师应该创设真实、科学的问题情景,在技术与问题之间架起沟通的桥梁,让学生将技术直接运用于现实生活,解决实际问题,感受信息技术的内在品质。
高中信息技术_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
⾼中信息技术_3.2表格信息的加⼯与表达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表格信息的加⼯与表达》⼀、课标分析课程的总⽬标:是提升学⽣的信息素养。
学⽣的信息素养表现在:1.对信息的获取、加⼯、管理、表达与交流的能⼒;2.对信息及信息活动的过程、⽅法、结果进⾏评价的能⼒;3.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并解决学习和⽣活中实际问题的能⼒;4.遵守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形成与信息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和责任感。
(⼀)知识与技能1.理解信息及信息技术的概念与特征,了解利⽤信息技术获取、加⼯、管理、表达与交流信息的基本⼯作原理,了解信息技术的发展趋势。
2.能熟练地使⽤常⽤信息技术⼯具,初步形成⾃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能适应信息技术的发展变化。
(⼆)过程与⽅法1.能从⽇常⽣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信息和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通过问题分析确定信息需求。
2.能根据任务的要求,确定所需信息的类型和来源,能评价信息的真实性、准确性和相关性。
3.能选择合适的信息技术进⾏有效的信息采集、存储和管理。
4.能采⽤适当的⼯具和⽅式呈现信息、发表观点、交流思想、开展合作。
5.能熟练运⽤信息技术,通过有计划的、合理的信息加⼯进⾏创造性探索或解决实际问题,如辅助其他学科学习、完成信息作品等。
6.能对⾃⼰和他⼈的信息活动过程和结果进⾏评价,能归纳利⽤信息技术解决问题的基本思想⽅法。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体验信息技术蕴含的⽂化内涵,激发和保持对信息技术的求知欲,形成积极主动地学习和使⽤信息技术、参与信息活动的态度。
2. 能辩证地认识信息技术对社会发展、科技进步和⽇常⽣活学习的影响。
3.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负责任地、安全地、健康地使⽤信息技术。
⼆、教材分析⼴教版《信息技术基础》模块是⾼中学⽣信息素养提升的基础,也是学习各选修模块的前提,为必修模块。
通过本模块的学习学⽣应该掌握信息的获取、加⼯、管理、表达与交流的基本⽅法;能熟练地操作应⽤常⽤信息技术⼯具,初步形成⾃主学习信息技术的能⼒;能从⽇常⽣活、学习中发现或归纳需要利⽤信息技术解决的问题;能理解并遵守与信息活动相关的伦理道德与法律法规,明确社会成员应承担的责任,形成与信息化社会相适应的价值观,健康安全地使⽤信息技术。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设计与反思创新整合点本教学设计将整堂课融入到一个具体的学生研究性学习的项目中,通过如何实现数据分析的实例来开展教学。
学生通过教师的引导,学会了如何通过将社会科学类的项目与信息技术学科相结合的方式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的技能。
教材分析本节课是教育科学出版社《信息技术基础(必修)》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的第二节内容,重点讲解表格数据的加工和统计,是对前一节知识的一次运用与实践,所以它具有承前启后的作用。
另外,本节课也为必修模块的其他章节和各选修模块开展交流与合作奠定了基础。
学情分析高中学生系统学习过有关Excel的基本课程,但对一些知识和技能的掌握还处于一知半解的状态。
由于学生学习目标明确,具有较强的概括能力,其逻辑思维能力也日趋严密,所以能在教师的指导下进行自主学习。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目标:体会表格数据的加工统计在数据分析以及研究性学习中的重要性;掌握表格处理工具Excel中的有关理论知识点;学会函数的使用;掌握数据统计(排序、分类汇总)的方法;掌握数据的图形化以及对数据的分析与表达。
过程与方法目标:初步掌握利用Excel进行数据输入、公式运用、图表插入等基本操作;体验利用数理分析研究具体问题的一般过程;能进行研究性学习的数据分析和统计表达;掌握一定的挖掘数据背后规律(或现象)的技能。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运用科学数据说明问题的科学态度;体验数理统计、分析的乐趣和价值。
教学过程1.创新学习,阅读导入教师让学生阅读科技创新大赛省一等奖作品《新形势下邯郸市中学住宿生消费调查分析与研究》。
学生快速浏览该调查报告,思考并合作讨论以下三个问题:①报告中的相关结论是如何得出的?②数据是以一种什么样的形式呈现的?③这样的做法对报告的可信度有何意义?教师指出学生在进行研究性学习中常犯的错误,并使其学会数据分析。
这种“让数据说话”的方式很有说服力,从而导入本课――表格信息加工。
2.举例说明,理论生成通过典型事例《啤酒与尿不湿》的例子来学习研究性学习中数据加工的一般过程。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反思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反思一、课堂教学的思考在整个教学过程中,整节课的效果还是相当不错的,绝大部分能够完成数据的输入以及熟练掌握利用自定义公式进行数据计算并自动填充。
从整个教学设计来讲通过采用现实生活中比较真实、生动、富有说服力的案例来支撑教学这样既能增强信息技术价值观的信度,又可以增强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大大的提高学生学习的兴趣。
在教学中采用自主学习,合作学习,以及任务驱动的教法,对培养学生的自主合作探究学习能力也有一定的帮助。
在教学过程中可以预先给学生提供数据及数据加工的半成品,可以更加高效的完成教学任务。
而在教学中由于教师与学生的知识结构与理解程度差异,教师所讲授的知识,在学生的脑梅里未必呈现出相应的景象,理解容易出现偏差,而信息,技术在这里就可发挥其优势。
根据教学安排和课堂的需要,利用多煤体技术,将教学中的重难点通过多媒体信处表达出来,将抽象,枯燥的教学内容转变为生动、活泼的图像、文字、视频等,这样可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学生理解和掌握。
二、信息技术在我的课堂中的应用1.本次课是表格信息的表达与加工的第一课时,做好一个精心的导入让学生对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感兴趣是本堂课的一个重点,本节课通过多媒体课件进行导入,首先展示文字信息再导入表格信息,寻求答案。
2.在学生自主完成表格的制作过程中播放音乐文件,不仅可以作为计时,还可以让学生在一种舒适的氛围中完成学习任务。
3.通过播放视频“自定义公式”让学生掌握如何运用excel进行自定义公式的计算以及自动填充。
4.课堂小结,通过ppt呈现,并更好的时行知识的巩固。
5.让学生扫二维码,通过课后访问视频加强对知识的理解,进行再次学习。
这些多媒体信息技术的应用,使抽象的知识更加生动形象。
更有利于学习活动的开展,使学习的形式更加多样,让学生能够更加积极的参与到整个课堂活动中来,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对知识的求知欲。
信息技术在课堂中的应用和融合,不仅让知识的传授更加高效,同时让课堂的气氛更加活跃、轻松。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下面是作者帮大家整理的《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共含8篇),欢迎阅读,希望大家能够喜欢。
篇1:信息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信息加工处理的方法很多,体现了多样性。
课程标准并没有提让学生体验编程的过程,课程标准指出:“初步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体验其工作基本过程,了解其实际应用价值”。
教材编者抓住了标准的描述,体现了信息处理的多样性。
广东版教材第四章的教学目标是:体验采用编程处理信息的方法。
可以理解为体会计算机软件在计算机系统中的作用,不同的问题使用不同处理方法。
而教科版教材重点介绍了一些算法思想,要求较高。
1.编程解决问题的重要性现在有许多学生总是认为计算机和电视机性质相同的,电视机买来接上闭路就可以用了,计算机买来接上网络就可以上网。
这就是旧教学体系产生的不良一面。
学生掌握用计算机进行信息处理的几种基本方法后,能认识信息加工处理的重要性,特别软件在计算机中的作用地位,理解使用工具软件解决问题与编程解决问题的不同用途,知道遇到哪些问题时需要编程解决,理解要使计算机工作,必须在计算机中安装运行软件。
使用常用工具软件加工信息与自己编程来处理信息各有什么优点,理解工具软件可用来加工处理日常事务,一些共通的,大众化的问题,而自己编程可以用来解决个性化的问题,有针对性的、非大人化的问题。
广东版教材与教科版教材处理这一问题时采用了不同的方法。
广东版教材更注重让学生体验程序设计的过程与方法,而教科版要求学生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与认识简单的算法。
教师如果以教材去理解课标,是无所适从的。
目前全国有五套教材,如果教材看得越多,必然疑问更大,问题更多。
如果能从课标入手去解读课标,就能更好地去用教材,处理教材,因材施教。
更好地体现三维目标的体现。
2.遇到什么样的问题需要编程解决引导学生提出问题,哪些问题需要进行编程解决,一般来说,学生没有真实体验编程过程,很难提出问题,所以,教师可以通过向学生介绍一些小程序,演示一些小程序,例如:函数图像,计时器,猜数游戏、进度条等小程序,激发学生想象力,引起联想,引导学生从数学问题、成绩统计、五子棋、计算器等方面进行思考。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范文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范文《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目前,Excel模块上了两节课。
第一课:导入部分:设计了一个调查问卷,对前一模块Wrd的教学作了自我评价,让学生自己评自己的表现,优秀、合格、不合格三个等次,还简评自己的学习感受。
(大多能客观评价自己。
说自己不合格的,提出了看不懂,学不会、没基础等问题)另外还设计了之后统计数据会用的几个问题,如:生日日期、生日愿望、用5个词形容自己、用几个词形容自己最好的朋友,本周末想做什么、本学期末想做什么、高中结束后想做什么等。
教学内容:Excel软件的简介和功能展示,练习和课堂任务是数据的快速录入。
(设计的是比较基础的数据填充、文本填充、序列填充,主要让学生打基础,尤其是部分学生还没完全适应边看教程边自主学习的方式。
另外,任务有些地方如果操作不熟练是容易出错的,也需要加强练习才能达到熟练的程度)教学辅助:PPT版基础教程(设计了8个关于Excel的基本问题,一则是引导学生观看PPT 版的教程,二则便于学生测试对Excel的了解程度)结果反馈:调查问卷收集完成,导出了Excel格式的数据统计表;学生基本都能完成数据的录入练习。
另外,学生对调查问卷的.结果很感兴趣。
所以隐藏姓名稍微展示了一点数据。
第二课:教学辅助:Excel练习表(附带操作教程)、调查问卷数据表(为了保护隐私,删除了学生姓名和座位号等信息,但保留了生日信息)教学内容:表格设计及数据录入、表格修饰及格式设计、表格的行列调整课堂任务:调查问卷数据表的个性化修饰(根据教学内容自主调整表格,比如单元格文本位置、行高列宽、单元格自动转行,颜色设计等)结果反馈:一直在培养学生自己控制学习节奏,根据教程自主学习的习惯。
现在大多数都能在课前自行下载并了解学习内容了,但上交作业时,需先改好名字再自行上交,仍有学生记不住,这个需要再强调两三次课才行。
根据学生上交的作业来看,能运用到新学的内容,但还不够细心,少数学生在设计时顾头不顾尾,或没照顾整体,或者颜色用得太多,字体选择不当。
文本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反思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反思本学期,我们学校所有学科在尝试“四段八步”的教学模式,即希望通过学案的引导、学生的探究、小组的合作、教师的点拔,有效提高课堂的教学效率。
信息技术基础第四章《文本和表格信息加工》,内容本身的设计是针对对小学、初中知识技能的一次总结、提高,要求学生都具备了一定的基础。
但是,由于我校还是刚从农村学校转为城市学校,所招收的学生绝大部分是农村初中的学生,由于种种条件的限定,大部分学生在小学和初中阶段并没有学习office办公系列软件,如果按照教材规定课程时间综合讲解,可能对学生的要求太高了,但文本与表格的信息加工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又非常广泛,是每个学生必须掌握的内容,因此必修让学生补齐这方面的内容,但是我们又不能向小学和初中学习的课时安排进行的讲解,因为时间也不允许。
所以,我尝试着把这一章的内容课时进行扩展为10节课,本章的教学设计是文本信息加工花6课时,学生独立完成布置3次word文本操作的作业和小组合作完成word文本综合作业电子板报制作。
表格信息加工4课时,学生完成布置2次作业:学生成绩表的制作和学生成绩表的统计与分析表的制作。
考虑有些内容没有时间讲解,我把word和excel教学详细内容复制到教学说明中,学生可以利用其他时间到网上自己浏览和学习。
在本章教学设计上侧重学生的自主探究、合作学习,将知识点融入其中,通过学生的探究、合作,实现各种教学目标。
自己认为比较满意的地方有以下几方面:1、教法、学法的选择:所谓“教是为了不教”,本章内容我主要采用学案引导、学生探究、小组合作、教师点拔的教学手段,充分体现了小组优势互补、学生自主探究的理念。
通过一个整体任务的合作完成,学生不知掌握了知识和技能,在情感态度价值观上也有了较大提升。
2、学案的设计:学案的设计注重了层次性(信息加工的一般过程),知识性(将本章知识点融入一起),引导学生跟着学案逐步完成任务,3、评价的系统:这类课,很重要的一部分就是对学生的评价,本课我采用了多角度、多层面的评价体系,有对小组合作的评价、对学生个体的评价、对任务完成速度的评价、对作品水平的评价等等。
过关课《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
《3.2表格信息的加工与处理》教学反思经过半个月的精心准备,过关课悄然落幕。
虽然本堂课的课堂氛围尚未到我的预期效果,但在指导老师和同事的细心指导下仍收获颇丰。
首先是课程设计环节。
在集体备课后,我根据自己的教学方式,将备课资料进行修改。
在听取柳老师和彭老师的相关课程后,我将他们所举实例根据我的课程设计进行筛选,保留经典事例。
设计导学案时,要感谢张老师和柳老师的指导,字斟句酌,反复思考,以教材和2017年新课标为标准,逐字逐句修改导学案。
特别是张老师提议将“学习目标”改为“信息素养”,“信息素养”改为“综合素养”;这个改动紧扣课程标准,更能体现新课标的核心素养。
然后是磨课环节。
由于本节课的教学内容与初中课程相关,学生拥有的基础知识和基本能力参差不齐,需要多花一节课学习基础知识,因此用于磨课的班级数不够,不足以反复修改并实践课程设计方案。
除此之外,我教的班级和张老师所教班级上课进度不同,磨课时不能完全按照课程设计教学,导致磨课的教学过程变动较大,不足以作为课程设计的依据。
其次是课程内容。
本节课涉及大量的实践操作,概述课程内容在学习生活中的应用事例需要学生独立思考,因此,此过程的课堂氛围比较安静。
除此之外,老师点评应起到点睛之笔,引导学生思考,调动课堂氛围。
我认为需要认真斟酌课程内容的点评方向,列举学生感兴趣的事例,让学生投入老师点评的过程,让其印象深刻,从而营造良好的课堂氛围。
然后是未能在日常教学时注意细枝末节的训练。
比如对于学生的回答只是简单地对错分析,未能及时引导学生深入回答;教学表情比较严肃、缺乏亲和力;讲解语速有点快,容易产生教学节奏过快的错觉。
这些都需要在日常教学时刻注意、积累经验、养成习惯,这样才能保持良好的教学姿态。
最后十分感谢王校长在过关课后提出的几点建议,我听完后受益匪浅、豁然开朗。
第一点是讲解排序时可以有密码位数变化引出排序。
例如:密码数字的排序是由自己设定的,只有本人知道;计算机密码由4位数字逐步增加到8位数字,增加了计算机破解密码的难度,体现了信息安全的重要性。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反思
《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教学反思省金堂实验张建华教材:信息技术根底版本:广东教育出版社教学内容:“〞中的三个小节内容〔P49-P52〕(3.2.1 明确任务需要 3.2.2建立表格 3.2.3 利用数值计算分析数据)一、在最先讲课设计时所要注意的问题1.信息技术学科的特殊性在于更多的实践!2.如何将“533〞课堂改革模式应用于教学中3.本节课教学过程中尽力防止为设任务而任务为学技术而学技术4.设计时考虑了尽量不局限于书本而与现实联系起来二、在教学知识点上的考虑1.按照原先的上课情况,这一节课要从“表格信息的加工与表达〞〔49页〕开始讲到“〞,但仔细研究,根据教材的安排,建立表格和分析数据是两节课的内容!所以最先设计是讲完建立表格就行〔就是讲3.2.1和3.2.2内容〕。
2.经过测试,发现学生的实际情况讲两个知识点更恰当,所以后面就又进行了调整!〔讲3.2.1、3.2.2和3.2.3内容〕三、关于上课演示讲解与练习步骤调整1.通常我们讲课更多时候是先告诉学生要怎么做,怎么到达目标!2.后面经过调整,让学生自己去到达目标,中间可能会有些许问题,然后老师根据情况再统一讲解或者点评,这样有个好处就是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出现问题会自己想方法,在老师点评更容易加深理解。
但也有一个缺点,没有考虑到局部对电脑不熟悉的同学,这就需要老师单独指点或者提醒同学们互相帮助。
3.在这个过程要注意的是如何恰到好处的中断学生学习来进行讲解。
四、关于录像事项1.本着真实原则,定下是那节课就录那节课,按照要求定下了时间,但因为临时有检查,所以进行了调整。
2.作为教学和研讨,为了不让“它〞成为表演课,在我这学期所上的六个班中,只有录像中这一个班没有上这个知识点,所以定为在这个班的信息技术上课录像公开课。
3.录像时提前通知了录像老师,录下来后,真心不满意。
但又不能为了录个好似重新将讲过知识再讲一次,所以就只能这样了!4.录像问题的总结(1)适当的录制屏幕;(2)可以多采用多个镜头录制;(3)录像时镜头应该根据老师讲的内容适当的调整镜头的方位;(4)讲课前需要提前给录像老师说明一些情况,比方说录屏幕局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表格信息加工》教学反思
这一次的信息技术课是我在广雅给学生上的第一节课,最大的感触就是,开始以为2节课80分钟会很漫长,但是没想到就是时间过得这么快,可能是由于我在时间分配上的疏忽,让整个教学的后半段在比较匆忙的节奏下结束.
首先,我先对自己的课进行一点自我评价.在课前我心里都是非常忐忑的,可能在过去从来没有面对过50多个学生,2位老师,还有3名实习生的目光讲过课,但是出乎我的意料之外,第一节课开始,学生们进入教室之后,我的心却突然平静下来,毕竟我带的班也是我教的班,所以无论是我对他们,还是他们对我都很熟悉了,因此我也冷静得很迅速,开始先问问大家对EXCEL的认识。
在我提问过后,回答的反应不是很好,但是我还是硬着头皮讲了下去,他们不热情那至少我得保持着热情的.还好在让他们做第一道输入题热身的时候,我下去巡视他们,都有很认真在做.不知道是我感觉太冷静,还是自己的语调本来就是不慢不紧的,我在台上已经发现自己说话太过平了,好象不管是问问题,还是给他们讲解的时候,都没有什么变化.这个问题,陶老师在课后提了出来,他觉得我的语调不能强调出重难点,我想,这也是我从微格以来的一个突出的问题.日后会尽量注意改进的。
在演示操作时候,也出现了一两次的奇怪错误,听到学生发出过诧异的声音,但是虽然心里感到很奇怪怎么这么简单都出错,最终我还是试图用其他方法达到了同样的目的.其实在EXCEL中同一个函数的计算就可以有很多种方法,快捷的和繁琐的都有,如果在课堂上操作仅仅用同一个方法,那么学生可能就只会照着我的方法去做,假如我每个方法都提到,课堂的时间又会很紧张,我想我的这个动作可能可以提醒到他们在出错的时候不用着急,还可以用用别的方法.
在课后的评课中,老师对我的第一节课表现都比较满意,他们认为我思路清晰同时安排也挺合理的。
但是到了第二节课,我也明显感觉到自己表现得很不好,首先是在对“分类汇总”的作用进行介绍的时候,有点词穷的感觉,当我卡在某一句话的时候自己也觉得有点可笑,但是我也还是稳住情绪继续讲下去,过去在微格也曾经发生过这样的状况,只是在现实课堂中,我不可能因为自己发生的一个错误而终止下整节课,台下这么多双眼睛的监督也逼迫着我自己。
在我下去巡视学生做输入数据的时候,我已经发现有很多已经做好的学生很自觉地查看PPT完成下面的练习,但是还是有一部分学生不断示意我过去,所以我顾着在下面解答也就忽略了那些做好了的学生,老师提醒我让那些同学继续完成练习。
这个问题出在我对控制课堂的时间还没有经验造成的,老师告诉我,有时候面对这样的状况,我们只能顾虑到60%的学生,如果要确保所有学生都懂,那恐怕得浪费很多时间。
在课后,我也询问了很多学生的意见,他们普遍认为我存在一下问题:1.声量不够大,虽然有麦克风,但是语调平均,也没有什么气势能够提起他们的精神。
2.EXCEL的这部分内容简单,并且在PPT上都能找到答案,所以他们完成的速度也是快慢不一。
3.课堂中没有出什么错,也没有特别吸引的地方。
综上所述,我认为我需要解决的问题就是自己的语调,并且要在课堂中设置一两个能够引发他们兴趣的亮点,最后还要控制好课堂时间,让备课时所准备的内容都能够保证全部演示完给学生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