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理中考复习——物态变化(学案) (1)

合集下载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一)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
标观察沸腾是液体内部和表面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


内容及问题情境
霜、雹是固态;
物的温度度,
每一份叫
)家庭和物理实验室常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它是使用时要把温度计的玻璃泡全部浸入
-30
任何温度下都能发生,
液体表面上的空气流动快慢:
液体温度要达到沸点,且要继续吸
压缩体积:压缩有助于液化;有的气体
体熔化时的温度叫熔点,晶体熔液
体升华时要吸热,可以用升华吸热得到低温。

成固态叫凝华。

气体凝华择题。

用它测
2-3
.一定是表示某种液体升温并沸腾情况
为需要帮助。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物态变化 学案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微专题:物态变化  学案

《物态变化》一、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

2、单位:常用单位是规定:在一个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为,沸水的温度为,它们之间分成100等份,每一等份叫某地气温-3℃读做:零下3摄氏度或负3摄氏度3、测量——温度计(常用液体温度计)①温度计构造:下有玻璃泡,里盛水银、煤油、酒精等液体;内有粗细均匀的细玻璃管,在外面的玻璃管上均匀地刻有刻度。

②温度计的原理:利用液体的进行工作。

③分类及比较:分类实验用温度计寒暑表体温计用途测物体温度测室温测体温量程-20℃~110℃-30℃~50℃35℃~42℃分度值1℃1℃0.1℃所用液体水银煤油(红)酒精(红)水银特殊构造玻璃泡上方有缩口使用方法使用时不能甩,测物体时不能离开物体读数使用前甩可离开人体读数④常用温度计的使用方法:使用前:观察它的,判断是否适合待测物体的温度;并认清温度计的以便准确读数。

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液体中,不要碰到;温度计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中,待温度计的再读数;读数时,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的相平。

⑤体温表用到的物理知识:惯性,液体的热胀冷缩,凸透镜成像,热传递1关于体温计和常用温度计的区别,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体温计与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仅是长短不同而已B.体温计玻璃泡与毛细管连接处的管径特别细,且略有弯曲,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没有这一结构C 使用体温计前需用力甩动,而常用的液体温度计不能甩动D.使用体温计测量体温时,可离开人体后再读数,常用的液体温度计读数时不能离开被测物体E. 体温计示数的准确程度比实验室温度计要高F 如果没有酒精来给体温计消毒,也可以把体温计放在沸水中消毒二、物态变化填物态变化的名称及吸热放热情况:1、熔化和凝固①熔化:定义:叫熔化。

熔化热晶体物质:海波、冰、石英非晶体物质:松香、石蜡水晶、食盐、明矾、奈、玻璃、沥青、蜂蜡各种金属熔化图象:熔化特点:,熔化特点:。

是否有熔点:熔化的条件:⑴。

⑵。

②凝固:定义:叫凝固。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一、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二、章节内容:第1节: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1. 定义:物质在一定条件下,从一种状态转变为另一种状态的过程。

2. 物态变化的分类:凝华、升华、液化、汽化、熔化、凝固。

第2节: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1. 吸热过程:物质在吸收热量时发生的物态变化。

2. 放热过程:物质在放出热量时发生的物态变化。

3. 热量变化的实例:冰融化、水沸腾等。

第3节: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1. 生活中的应用实例:空调、冰箱、取暖器等。

2. 物态变化在科技领域的应用:超导、液晶等。

第4节:物态变化的计算1. 热量变化的计算公式:Q=mcΔT。

2.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能量守恒:能量不能创造也不能消灭,只能从一种形式转化为另一种形式。

第5节:物态变化的相关实验1. 实验目的:验证物态变化的基本规律。

2. 实验器材:温度计、热量计、物质样品等。

3. 实验步骤:观察物质在不同条件下的物态变化,测量热量变化。

三、教学目标:1. 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理解物态变化中的热量变化规律。

3. 了解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科技领域的应用。

4. 学会使用相关公式进行物态变化的计算。

5. 通过实验观察和测量,加深对物态变化规律的理解。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和热量变化规律。

2. 运用举例法,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应用实例。

3. 运用演示法,展示物态变化的相关实验。

4. 引导学生进行分组实验,培养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5. 利用讨论法,引导学生探讨物态变化在科技领域的应用。

五、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物态变化基本概念和分类的掌握。

2. 练习题:巩固学生对物态变化热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3. 实验报告:评估学生在实验中的观察、操作和分析能力。

4. 小组讨论: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在生活和科技领域应用的理解。

六、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七、章节内容:第6节:物态变化的观察与分析1. 使用显微镜观察物态变化过程。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将围绕初中物理教材中“物态变化”章节进行复习。

详细内容包括: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性;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吸热和放热现象。

二、教学目标1. 理解并掌握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及特点。

2. 掌握物态变化过程中热量变化的基本规律,能正确判断吸热和放热现象。

3.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物态变化的定义、分类、特点以及热量变化规律。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其应用。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PPT、黑板、粉笔、实验器材(冰块、热水、酒精灯等)。

学具:笔记本、笔、计算器。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冰块融化、水烧开等,引起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点的回顾。

2. 复习知识点:(1)固态、液态、气态的基本特性;(2)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过程;(3)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及吸热和放热现象。

3. 例题讲解:讲解典型例题,分析解题思路,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决问题。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典型题目,让学生独立完成,并及时给予反馈。

5. 实践活动:进行简单的物态变化实验,如冰块融化、水蒸气液化等,让学生亲身体验并观察热量变化。

六、板书设计1. 物态变化定义、分类、特点;2. 物态变化热量变化规律;3. 典型例题及解题思路;4. 课后作业及作业要求。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3)计算题:一个质量为m的冰块熔化成水,需要吸收多少热量?2. 答案:(1)冰块融化:固态→液态;水烧开:液态→气态;湿衣服晾干:液态→气态;雾散去:液态→气态。

(2)正确。

(3)Q = m × L(L为冰的熔化潜热)。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以及对热量变化规律的理解。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学会运用所学知识解释实际问题,提高解决问题的能力。

初中必考物理物态变化教案

初中必考物理物态变化教案

教案:初中物理——物态变化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物质存在的三种状态:固态、液态、气态,以及它们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包括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培养学生运用物理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2.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3.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2. 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

四、教学方法采用讲授法、实验法、讨论法、案例分析法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如冰雪融化、水蒸气凝结等,引发学生对物态变化的思考。

2. 讲解:介绍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如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实验:安排学生进行物态变化实验,如观察冰的熔化、水的凝固等,让学生直观地了解物态变化过程。

4. 讨论:引导学生探讨物态变化过程中的热量变化,分析吸热和放热的原因。

5. 案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现象,如冬季供暖、夏季制冷等,让学生了解物态变化在实际应用中的重要性。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物质的三种状态及相互转化,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7. 作业布置:布置一些有关物态变化的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学生从生活中的实例中发现物态变化的现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同时,通过实验、讨论等方法,让学生深入了解物态变化的过程和热量变化,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在案例分析环节,要结合实际生活中的例子,让学生感受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重要性,培养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

苏科版2013第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一)复习学案

苏科版2013第一轮复习物态变化(一)复习学案

课题:物态变化(一)中考复习学案设计:陈素萍时间:2013.3一、自学知识点1:物质的三态温度的测量1、如图1所示是人们常用的体温计,这种体温计是根据液体__________的性质制成的,图中体温计的读数是_______℃.而世界上的第一支伽利略气体温度计,却是根据气体的这种性质制成的.如图2所示,球形容器内是空气,下方的容器里盛的是水.一天,发现液面由A上升到B位置,则表明气温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2、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A.健康成年人的体温 B.冰水混合物的温度气温C.我国江南地区冬季最低D.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窒温知识点2:蒸发1、为了让湿衣服尽快的变干,经常将衣服撑开是为了_______加快蒸发,放在有风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加快蒸发,放在向阳的地方是为了________加快蒸发.2、医生在发烧病人身上擦鞋酒精溶液,可以达到降低体温的效果。

他的依据是( )A.酒精熔化时吸热 B.酒精液化时吸热C.酒精汽化时吸热 D.酒精升华时吸热知识点3:沸腾1、在做“探究水的沸腾”实验中,小华使用的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根据实验数据作出的“温度—时间”图像如图乙所示。

(1)从图乙中可知实验测得水的沸点是_____℃,说明此时实验室中的大气压(选填“小于”、“大于”或“等于”)1标准大气压。

(2)水在沸腾过程中,温度将__(选填“升高”、“降低”或“不变”),并看到有“白气”不断从烧杯中冒出,这些“白气”是由于水蒸气___(填写物态变化名称)而产生的。

知识点4:液化1、如图所示,将烧瓶内水沸腾时所产生的水蒸气通入试管A中,试管A放在装冷水的容器B内,过一段时间,观察到试管A中产生的现象是,同时看到温度计C的示数升高,这个实验说明了水蒸气液化时要热量。

2、在透明塑料袋中滴入几滴酒精,将袋挤瘪,排尽空气后把口握紧,然后放入80℃以上的热水中,会发现塑料袋鼓起;从热水中拿出塑料袋,过一会儿塑料袋又瘪了。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第二章《物态变化》复习教学案------命题人:陈玉娟【例题1】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中:(1)实验器材除了烧杯、水、铁架台、石棉网、火柴、中心有孔的纸板外,还需要器有和。

(2)为节省时间,可采取什么措施?(3)实验中观察什么?(4)水中气泡在沸腾前,沸腾时_ __;水的声音在沸腾前_ 沸腾时__ _。

沸腾前,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 __;沸腾时,继续对水加热,水的温度___ __;【例题2】如图所示,是海波的熔化和凝固图象。

从图中可看出:海波是_ ____(晶体/非晶体);它的熔点是__ _____;熔化过程用了 _____分钟的时间;在B点海波的状态是____ __;在D点海波的状态是__ ______。

【例题3态,萘呈态。

【例题4】夏天刚从冰箱中拿出来的硬邦邦的冰棒,常沾着一些“白花花”的粉,剥开包装纸就看到冰棒直冒“白气”,如果把冰棒放在装水的茶杯里,过一会儿,茶杯外壁就会“出汗”。

请解释这些现象。

三、巩固练习1.一锅沸腾的油,魔术师把手伸进去,一分钟、两分钟……再把手拿出来——没事!对这一现象的分析正确的是( )A、这是不可能的,是一种伪科学B、这是不可能的,油在沸腾时温度不断升高C、这是可能的,一定是这种油的沸点很低D、这是可能的,一定是手上沾有水,水从油中吸收了热2.诲波是晶体,石蜡是非晶体.小华同学通过查阅资料收集到海波和石蜡的熔化图象如图19所示,诲波的熔化图象是_______(填写序号).分析田象A可获得的信息有: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分析图象B可获得的信息有:_________________(填一条即可).3.为了研究水的沸腾,小文观察了水在加热过程中温度随加热时间的变化情况,并记录了有关数据如下表:(1)请根据记录的数据在图12中先描点,再用平滑的曲线画出水的沸腾图像.(2)根据图像可知,水的加热过程有以下特点:(写出3点即可)① ;② ;③.4、测量与读数是物理学习中重要的基本技能。

中考复习课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中考复习课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与中国古诗词——《物态变化》复习课一、目标确定的依据1.课程标准相关要求物理课程标准指出: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尝试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温度与物态变化联系起来。

2.教材分析为改变复习课上教师讲解解知识体系和习题的模式,体现新课标的教学理念,本节复习课重点以图片和图象为主线,通过课件增加学生对图片、图像的识别、探讨复习物态变化的知识,增大探索空间,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开放思维,增强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

充分体现学生主体,发挥学生的自主能力,关注学生的个体体验,满足学生多样化的学习需求,带着问题进课堂,再带着问题走出课堂继续知识的探索,让学习感到物理就在身边,物理是有用的。

3.中招考点分析近几年全国各地的中考题中,涉及本讲内容的试题大约占2~4分,考点一般有填空题、选择题为主.对本章的考查主要是: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物质的物理特征;能从生活和社会应用的角度,对物质进行分类:区别固、液、气三种物态,且能描述这三种物态的基本特征;通过实验探究物态变化过程,会将生活和自然界中的一些现象与物质的熔点或沸点联系起来,用水的三态变化解释自然界中的一些水循环现象,综观近几年中考,主要考查同学们运用相关热学知识分析、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复习中应注意:物态变化的判断及应用、探究晶体和非晶体的熔化规律、液体沸腾的实验中沸腾的特点和沸点的特点、水循环,由于晶体熔化实验近十年未考,水沸腾实验近十年仅出现在2015年,故本课对实验的复习较少。

4.学情分析九年级学生已经学会了如何正确使用温度计,掌握了两种相反的物态变化方式——熔化和凝固,同时也具备了初步的探究实验能力。

同时也学习了蒸发是汽化的一种形式,蒸发过程要吸热及现象解释是学习的一个难点,另一个难点是“白汽”形成的原因。

水循环是本课的重点。

二、学习目标:1.能说出液体温度计的原理,会正确使用温度计测量温度。

能说出蒸发的定义以及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物态的变化》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物态的变化》复习学案

九年级物理第十八章《物态的变化》复习学案设计人: *** 审稿人: *** 班级姓名【知识梳理】一. 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1)定义:表示物体的。

(2)摄氏温度(℃):在标准大气压下,规定为0℃,为100℃。

2.温度计:(1)原理: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的性质制成的。

(2)使用方法: ①估:估计。

②选:根据估测温度选择。

③看:看清温度计的。

④放:玻璃泡被测液体中,不要接触。

⑤读:待示数稳定后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中,视线与温度计中液柱相平。

⑥记:正确记录测量的温度,不要漏掉。

3.体温计:(1)用途:测量(2)特殊结构: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玻璃管之间设计了。

(3)体温计的量程:,分度值是。

(4)使用:(填“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使用前要把水银。

二.熔化和凝固1.定义: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的过程叫;从变成的过程叫做凝固。

2.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这类固体我们称为 ,如海波、冰、各类金属等。

3.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吸热,温度就不断地升高,这类固体我们称为,如松香、石蜡、玻璃等。

4.晶体时的温度叫熔点,的温度叫凝固点,同一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

三.汽化和液化1.汽化定义:物质由变为的过程。

汽化的两种形式:蒸发和沸腾。

2.液化(1)概念:物质从变成的过程。

(2)特点:热量。

(3)方法:、。

(4)应用:气体液化,使其体积,便于贮存和运输,例如煤气罐中的液化气。

四.升华和凝华1.升华(1)概念:物质由直接变成的过程。

(2)特点:热量。

(3)应用:生产中常用干冰升华获得来冷藏食物或实施。

2.凝华(1)概念:物质由直接变成的过程。

(2)特点:热量。

(3)常见现象:冬天窗玻璃上的冰花、、、的形成等。

【聚焦考点】考点一温度计的使用及读数例1.(2021春•浦东新区期末)在图中,温度计A的最小分度值为℃。

温度计B的测量范围为℃,它现在的示数为℃。

其中,为体温计(选填“A”或“B”)。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了解各种物态变化的定义和特点。

2. 培养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3. 提高学生对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的应试技巧。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2.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过程和特点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5.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解析及练习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

2. 难点: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分析,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的解题技巧。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

2. 运用举例法,分析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3. 采用练习法,让学生通过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提高解题能力。

4. 小组讨论法,让学生合作探讨,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过程1. 引入新课:通过生活中的实例,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

2. 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让学生了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详细讲解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物态变化的过程和特点。

4. 分析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让学生学会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5. 进行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讲解解题技巧,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6.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评价1. 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基本概念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学生对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的理解。

3. 评价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4. 评价学生在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中的表现。

七、教学资源1. 教学PPT:包含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各种物态变化的特点和过程等内容。

2. 生活实例图片:用于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

3. 中考物理物态变化题型练习:用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学生的应试能力。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

《物态变化》复习导学案一、学习目标1、会正确使用温度计会测量温度、知道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2、知道物态变化、物态变化的条件以及过程中的吸、放热现象。

3、能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重点、难点:1、物态变化的条件及影响物态变化的一些因素,2、用物态变化解释有关的热现象。

二、复习指导(一)、温度和温度计:1、温度是表示物体冷热程度的物理量。

摄氏温度的标度方法是规定_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作为0摄氏度,记作0℃,__________________的温度作为100摄氏度,记作100℃,在0℃和100℃之间分成100等分,每一等份代表1℃。

2、温度计:常用温度计是根据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制成的。

使用温度计之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量程,最小刻度和零刻度线的位置。

正确的使用方法是:(1)不能超过量程。

(2)玻璃泡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3)待温度计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4)读数时玻璃泡仍需留在被测物中,视线与温度计液面相平。

注意:体温计可以取出来读数。

(二)、你身边的物态变化/Search/NCQS200902008.html分析下图,物态变化名称及吸放热过程(1)、物质有固、液、气三种状态,会出现六种物态变化。

物质从固态变成液态叫_______,从液态变成固态叫做________; 物质从液态变成气态叫_______。

从气态变成液态叫________;物质从固态直接变成气态叫做_________ ,从气态直接变成固态叫________.(2)、图中,箭头向右的物态变化都是吸收热量过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三种状态变化过程中要吸收热量。

箭头向左的物态变化都是放出热量过程,即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1、熔化和凝固(1)固体的分类:晶体和非晶体。

《物态变化》中考复习案

《物态变化》中考复习案

《物态变化》中考复习案知识梳理一、温度1.温度物理学中通常用温度来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温度计要准确地判断温度的高低,就要用测量温度的工具——温度计进行测量。

家庭和实验室里常用的温度计是根据液体热胀冷缩的规律制成的。

3.摄氏温度温度计上的符号℃表示的是摄氏温度。

摄氏温度是这样规定的:把在标准大气压下冰水混合物的温度定为0摄氏度,沸水的温度定为100摄氏度,分别用0℃和100℃表示;0℃和100℃之间分成100个等份,每个等份代表1℃。

4.温度计的使用(1)温度计的玻璃泡应该全部浸入被测的液体中,不要碰到容器底或容器壁。

(2)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被测液体后要稍微等一会,待温度计的示数稳定后再读数。

(3)读数时温度计的玻璃泡要继续留在液体中,视线要与温度计中液柱的液面相平。

5.体温计体温计用于测量人体温度。

根据人体温度的变化情况,体温计的刻度范围通常为35~42℃。

用体温计测量体温,读数时要把它从腋下或口腔中拿出来,这时它下面玻璃泡的温度通常会降低。

为了使读数不降,仍能代表体温,体温计的玻璃泡和直玻璃管之间的管做得很细,水银不会自动流回玻璃泡内。

二、熔化和凝固1.物态变化固态、液态和气态是物质常见的三种状态。

物质各种状态间的变化叫做物态变化。

2.熔化和凝固物质从固态变为液态的过程叫做熔化,从液态变成固态的过程叫做凝固。

3.熔点和凝固点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尽管不断吸热,温度却保持不变,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冰、海波、各种金属。

这类固体叫做晶体;有些固体在熔化过程中,只要不断地吸热,温度就不断地上升,没有固定的熔化温度,例如蜡、松香、玻璃、沥青。

这类固体叫做非晶体。

晶体熔化时的温度叫做熔点。

非晶体没有确定的熔点。

液体凝固形成晶体时也有确定的温度,这个温度叫做凝固点。

4.熔化吸热凝固放热晶体在熔化过程中虽然温度不变,但是必须继续加热,熔化过程才能完成,这表明晶体在熔化过程中吸热。

反过来,液体在凝固成晶体的过程中放热,但是温度不变。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理解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2. 能够运用物态变化的知识解释生活中的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究自然界中物态变化现象的欲望。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及分类2. 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3. 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举例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5. 物态变化相关的考题解析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以及相关考题的解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相互转化。

2. 运用举例法,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3. 采用互动教学法,让学生积极参与课堂讨论,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利用练习法,进行考题解析,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提问方式,引导学生回顾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

2. 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介绍固态、液态、气态之间的相互转化。

3. 分析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解释现象。

4. 讨论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引导学生思考物理与生活的联系。

5. 进行考题解析,巩固所学知识。

7. 布置作业,让学生课后巩固所学知识。

六、教学拓展1. 引导学生了解物态变化的原理在科学技术领域的应用,如制冷、空调等技术。

2. 介绍物态变化相关的科学家和科学实验,激发学生的科学兴趣。

3. 组织学生进行课堂实验,观察物态变化现象,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

七、教学互动1. 设置课堂提问环节,鼓励学生积极回答问题,提高学生的思维能力。

2. 组织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3. 开展课堂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课堂参与度。

八、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提问回答情况、小组讨论表现等。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_练习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_练习

《物态变化》复习学案一、基础知识1.温度是表示的物理量。

2.实验室常用的温度计是利用 _______________性质制成的。

3.摄氏温度把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0℃,把____________________规定为100℃。

4.温度计的正确使用:使用前应观察温度计的和;使用时温度计的玻璃泡应与被测物体(测量液体温度时,温度计的玻璃泡不能碰到___________和);待示数后再读数,读数时玻璃泡仍要与被测物体接触,视线要与液柱的 __________相平。

5.体温计量程为,分度值是,体温计的特殊构造 ______________,体温计使用前应,读数时(可以或不可以)离开人体读数。

6.填写6种物态变化名称、吸热放热情况。

7.晶体和非晶体的区别: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8.晶体熔化时 ______ 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熔化的条件是(1);(2)。

9.晶体凝固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晶体的;晶体的凝固条件是(1);(2)。

10.同种晶体的熔点和凝固点(相同/不同)。

11.液体汽化有两种方式和;12.蒸发和沸腾的异同点:相同点:蒸发和沸腾时都要热,都是现象。

不同点:蒸发只是发生在液体的缓慢的汽化现象,可以在温度下发生。

而沸腾是在液体和同时发生的剧烈的汽化现象,只能在温度下发生。

13.液体沸腾时热,温度;这个温度叫做液体的;液体沸腾的条件是(1);(2)。

14.沸点跟压强的关系: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5.使气体液化的两种方法是: _____ ____和。

家用液化石油气是在常温下用的办法把石油气液化装在钢罐里。

16.物态变化过程伴随着能量的转移,其中的三个吸热过程是 ___ 、 ___ 、__ 。

17.空气中含有的水蒸气是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以形式汽化的。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使学生了解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3. 培养学生运用物态变化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固态、液态、气态、等离子态。

2. 物态变化的分类: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

3. 物态变化过程中的吸热和放热现象。

4. 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实例。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

2. 教学难点:物态变化过程中吸热和放热的判断,以及在生活中应用实例的分析。

四、教学方法1. 采用讲授法,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

2. 利用生活中的实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物态变化的应用。

3. 开展小组讨论,培养学生合作学习的能力。

4. 设计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图片,引导学生思考物态变化的现象。

2. 讲解:讲解物态变化的基本概念、分类及其吸热和放热现象。

3. 实例分析:分析生活中常见的物态变化实例,如冰淇淋熔化、水蒸气凝结等。

4.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物态变化在生活中的应用,分享各自的发现。

5. 练习:布置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6. 总结: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总结,强调重点知识点。

7. 作业布置:布置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教学评价:通过课堂讲解、实例分析、小组讨论、练习题等方式,评价学生对物态变化知识的掌握程度。

六、教学内容与目标1. 教学内容:物态变化中的熔化、凝固、汽化、液化、升华、凝华等过程的详细解析。

2. 教学目标:使学生能够识别和描述各种物态变化过程,并理解它们背后的物理原理。

七、教学步骤1. 熔化与凝固:通过实验观察冰的熔化和水的凝固过程,让学生直观地理解熔化和凝固的概念。

2. 汽化与液化:利用酒精灯加热液体,观察蒸汽的形成和冷却凝结成水的过程,解释汽化和液化的原理。

3. 升华与凝华:展示干冰升华时产生的二氧化碳气体和其在冷凝器中凝华成固态的二氧化碳,让学生了解升华和凝华的现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设计:《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学设计

中考物理一轮复习教案设计:《物态变化》复习课  教学设计

《物态变化》复习课教学设计一、教材分析本章的编排注重从日常生活中的物理现象入于,内容跟生活联系非常紧密,通过大量生活中的实际现象的分析,认识物态变化。

在研究方法上主要运用探究实验的方法,通过探究实验总结出各物态变化的条件、温度变化的规律及吸热、放热规律,并学会记录和处理数据。

二、设计思想本章的内容比较多而且琐碎,但它的内容特点是与生活实际的联系非常密切,都是学生在日常生活中能够看到的现象,有了生活经验作为基础学生就能比较轻松地理解和掌握本章的知识点及难点和考点,对主要知识点有更深一步的理解和掌握。

三、教学目标1、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会测量温度;能用语言、文字或图表描述常见的物质在物态变化中的特征及发生的条件。

2、能用水的三态交化解释自然界的一些水循环现象,有节约用水的意识四、教学重难点:重点:1.温度计的使用 2.物态变化的过程难点: 1.固体熔化和液体沸腾的“温度时间”图像。

2.解释生活中的热现象。

五、学生课前准备1.已完成本章知识体系2.课前齐读本章的知识点六、教学过程(一)导入复习课水循环:如图是大自然中水循环现象的示意图. 江、河、湖、海以及大地表层中的水不断蒸发变成水蒸气. 当含有很多水蒸气的空气升入高空时,水蒸气的温度降低凝成小水滴或凝成小冰晶,这就是云. 在一定条件下,云中的小水滴和小冰晶越来越大,就会下落. 在下落过程中,小冰晶又变成小水滴,与原来的水滴一起落到地面,这就形成了雨. (1)请依次写出上文划线处涉及到的物态变化的名称:_____、____ 、____ ;(2)上面三种物态变化中,属于吸热的是;(二)复习本章主要考点考点1 物态变化及其吸放热的判断与应用生活实例:蜡油流下、冰雪消融、滴水成冰、豆腐冷冻后从冰箱取出、冬天动物口中呼出白气、露珠、霜、冬天室外胡子变白、从寒冷的室外进入温暖的室内眼镜上出现一层小水珠、冬天玻璃上出现冰花、灯泡内壁变黑、吹气与哈气考点2 图像法在熔化凝固及沸腾规律中的应用如图所示,甲、乙分别是酒精在标准大气压下熔化和沸腾时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像,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固态酒精是非晶体 C.酒精温度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B.在﹣117℃时,酒精处于液态 D.酒精在沸腾过程中吸热但温度不变考点3 物态变化实验的考查图甲是探究“冰熔化时温度变化规律”的实验,图乙是实验中某时刻温度计的示数,图丙是根据实验数据画的图像.(1)装有碎冰的烧杯直接放置在空气中,不用酒精灯加热.这样做,不但能使烧杯均匀受热,而且冰的温度升高较(选填“快”或“慢”),便于记录各个时刻的温度.为了使烧杯内各部分冰受热均匀,还应对冰块进行.(2)实验中,应始终注意观察烧杯中冰的变化,由图乙可读出某时刻时温度计的示数是℃.(3)由图丙可知,冰在熔化过程中吸热,温度(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冰的熔点是℃,第8分钟处于态.(4)实验中收集多组数据是为了(选填“A”或“B”)A 寻找普遍规律B 减小实验误差(5)小红同学将上面实验熔化后的水用酒精灯加热如图丁所示,记录了某段时间温度计的示数,并绘制了水的温度随时间变化的图象,如图戊所示①在烧杯上覆盖中心有孔的硬纸板的主要作用是:.图丁实验装置组装顺序应为:②由图象可以看出,此时水的沸点是℃.由此推测水面上方的大气压标准大气压③实验结束后,小红撤去酒精灯后,发现烧杯里的水并没有立即停止沸腾.请你帮她解释一下:.(6)小红同学在做完“观察水的沸腾”实验后又进一步探究了沸水自然冷却过程中温度随时间的变化情况,他将实验数据记录在下表中.时间/min 0 5 10 15 25 35 45 55 65 70温度/℃ 99 71 55 45 35 28 24 22 22 22①请你你帮小红通过描点在己坐标中画出水温随时间变化的曲线.②根据表中的数据可推知,小红做上述实验时的环境温度(即室温)应在℃左右.(三)生活中的物态变化现象1、日常生活中,炸油条用油,煮面条用水,这是因为油和水的________不同,可以对不同的烹饪手段提供各自所需的________,(选填“温度”或“热量”)使用高压锅时,锅内气体压强比外界大气压高,所以水的沸点_____100℃,食物可以很快煮熟。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10篇)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10篇)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精选10篇)作为一名辛苦耕耘的教育工作者,通常需要用到教案来辅助教学,教案有利于教学水平的提高,有助于教研活动的开展。

那么什么样的教案才是好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篇1设计意图冬天,气温低,水会结冰,说明物态是会变化的,而物态变化又是与温度的变化有关系的,物理学上是用温度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用温度计这一工具对物体的温度进行具体的测量。

教材以说明书的方式,讲述了温度计的使用方法和注意事项。

教材通过“生活.物理社会”的栏目,介绍了“温室效应‘与”热岛效应“,引发学生对周边环境温度问题的思考。

在完成对各种物态变化的复习后,重新回到水循环的情景中,引导学生对水在循环过程中所发生的各种物态变化进行综合概括,突出学生对学生归纳能力的培养,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对水资源的开发和利用以及水资源的保护作进一步的探讨,确立节约用水和环境保护的意识。

教学目标1 学会正确使用酒精灯2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3能正确测量温度,能说出生活环境中常见的温度值,关注环境温度变化的原因。

4 知道水的三态变化过程以及相应的吸热、放热条件5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6 调查水资源的利用和危机,具有节约用水的意识。

7 感知水污染对人类造成的危害,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8 探究家庭或学校用水中的节水措施教学重点和难点1 了解液体温度计的工作原理2 能正确测量温度3 能解释自然界中的水循环现象4 养成自觉保护水资源的意识教具和学具学案;调查学校或家庭附近的水污染课前准备请设想你是一个普及科学知识的宣传员,以水的循环将你所知的物态变化的知识编成讲座稿。

要求:归纳六种物态变化知识,并列举自然或生活物态变化中考物理专题复习教案篇2一、本节三维目标要求1.知识与技能了解人类认识物态的历程。

认识自然界和日常生活中多种不同状态的物质和物态变化。

九年级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教案全国通用

九年级物理中考专题复习物态变化教案全国通用

物态变化【考点聚焦】本部分涉及到的考点有:1.温度和温度计的使用。

2.物质三态间相互转化及吸热、放热的情况。

3.晶体的熔点,并会查熔点表。

4.液体的蒸发和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5.液体的沸腾和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6.应用物态变化知识解释简单的热现象。

【知识结构】一、温度1.温度的意义2.摄氏温度与热力学温度3.温度计:(1)液体温度计的原理;(2)正确使用温度计。

二、物态变化1.熔化和凝固:(1)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条件;(2)晶体和非晶体熔化,凝固特点。

2.汽化和液化:(1)汽化:(a)蒸发:蒸发的特点及条件;影响蒸发快慢的因素。

(2)沸腾:沸腾的特点及条件;沸点与压强的关系。

(2)液化:液化的两种方法。

3.升华和凝华【方法提示】1.熟记六种物态变化的名称:熔化、汽化、液化、凝固、升华、凝华。

2.日常生活中温度计如何正确使用:(1)“一看二清”。

观察它的量程;认清它的分度值。

(2)“三要”。

(a)温度计的玻璃泡要全部浸入被测液体中,不能碰到容器壁或底;(b)温度计的玻璃泡浸入液体后要稍候一会儿,待示数稳定后再读数;(c)读数时玻璃泡要继续留在被测液体中,视线与液柱的上表面相平。

3.运用熔化和凝固的条件和特点以及图像判断物态变化和吸放热过程。

4.自然界中,常见自然现象和三态变化关系。

图1 5.汽化两种方式的比较。

6.升华、凝华现象同其它物态变化的比较。

7.巧记物态变化特征,灵活运用和解释有关现象。

【对应训练】1.云、雾、雪、霜、露、雹、冰中由水蒸气液化形成的是 ,由水蒸气凝华形成的是 ;由水凝固形成的是 。

2.吹气和哈气都是从人口出来的气。

用口“吹气”能使开水变凉,这是因为 ,使水温降低;冬天对着手“哈气”使手变暖,这是因为水蒸气遇冷 ,使手表面温度升高。

3.如图1所示是晶体萘的熔化图象,从图中可以看出80℃的萘是〔 〕A. 固态B. 固、液共存状态C. 液态D. 以上几种说法都有可能4.甲、乙两盆水里都有冰块,甲盆里比乙盆里冰块多些;甲盆放在阳光下,乙盆放在背阴处。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物理中考——物态变化
一、知识梳理
1、 温 度
(1)温度的定义 表示物体的冷热程度
(2)摄氏温度 ①单位 摄氏度 符号 ℃ ②规定 0 ℃是指 纯净的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100 ℃是指 一个标准大气压下,纯净的沸水的温度
2、



(2)实验室温度计 (3(4)水银温度计的优点 水银的比热容小,测量的精确度高 (5)酒精温度计的优点 凝固点低,适合寒冷地区使用
(1
3、熔化和凝固(1)定义:熔化由固态到液态;凝固由液态到固态
(2)固体的分类
(3)晶体
(4
)非晶体
晶体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晶体各种金属等
非晶体没有固定的熔点,常见的非晶体糖、沥青、蜡熔化条件达到熔点,继续吸热
熔化规律继续吸热,温度不变
凝固条件达到凝固点,继续放热
凝固规律继续放热,温度不变
熔化规律熔化时,继续吸热,温度升高
凝固规律凝固时,继续放热,温度降低
4、汽化和液化
①汽化是指由液态到气态,汽化要吸热
②两种方式
(1)汽化
特点:发生在液体表面,可以在任何温度下进行
影响因素温度、表面积、空气流动的快慢
液体蒸发时要吸热,具有致冷作用
特点:在液体表面和内部同时进行
条件:达到沸点和继续吸热
蒸发
沸腾
①液化是指由气态到液态,液化要放热
②两种方法
(2)液化冷却
加压
(1
(2
5、升华和凝华
6、自然界的水①冰的形成凝固;②霜的形成凝华;
③露的形成液化;④雪的形成凝华;
⑤雾的形成液化;⑥雹的形成凝固;
[注意]水沸腾前后表现出来的现象是不同的。

沸腾前水中的气泡是由于温度升高后,溶解在水中的空气析出所形成的,在上升过程中,由于上部温度较低,气泡中的空气又溶解在水中,使气泡体积变小;水沸腾后,在容器的底部会发生剧烈的汽化,产生大量的气泡,气泡在上升过程中。

周围的沸水不断汽化,使气泡体积逐渐变大。

二、典例分析
知识点一:温度及温度的测量
例1:下表是一些物质的熔点和沸点(标准大气压),根据下表,在我国各个
地区都能测量气温的温度计是()
A. 水温度计
B. 水银温度计
C. 酒精温度计
D. 乙醚温度计
[针对练习]如图所示,甲是体温计,乙是实验室用温度计,它们都是利用液体______的性质制成的。

可用来测沸水温度的是;体温计可以离开被测物体来读数,是因为体温计上有一个
知识点二:熔化与凝固
例2:下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熔化时的温度-
时间图像,其中物质_______是晶体,它的熔点
是_____℃,在第6min时,这种晶体处于
__________状态。

[针对练习]用来发射卫星的火箭,在它的头部
涂了一层特殊的物质。

这种物质可以避免火箭因高速运动时与空气作用产生高温而被毁坏的危险。

该特殊物质能起这种作用的主要原因是()
A. 材料坚硬,不怕热
B. 材料非常光滑,不易与空气作用生热
C. 材料不传热
D. 材料受热熔化,汽化时吸收了其与空气作用时产生的热知识点三:汽化与液化
例3:下列关于物态变化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樟脑丸变小了,属于汽化现象
B. 太阳出来雾散了,属于汽化现象
C. 开灯的瞬间,灯丝烧断了,属于液化现象
D. 冬天玻璃窗上的冰花,属于凝固现象
[针对练习1]下列措施中,为了减慢蒸发的是()
A. 将地面上的积水向周围扫开
B. 将湿手放在干手器下吹干
C. 将湿衣服晾在通风的地方
D. 将新鲜蔬菜装入保鲜袋
[针对练习2]某同学在相同环境中对温度计进行了如下操作,温度计的示数下降最快的是()
知识点四:升华与凝华
例4:下列说法中错误的
...是()
A. 用久了的电灯灯丝变细是升华现象
B. 秋天的早晨,大雾逐渐散去是液化现象
C. 被水蒸气烫伤比被沸水烫伤更严重是因为水蒸气液化时要放出热量
D. 人出汗后,微风吹过时感到凉爽,是因为汗液蒸发加快,带走身体中更多的热量
[针对练习]下列自然现象中,属于凝华现象的是()
A. 雾的形成
B. 露的形成
C. 冰的形成
D. 霜的形成
知识点五:自然界的水
例5:我国是一个水资源贫乏的国家,节水一直是人们生产生活中的一个主题。

农业灌溉是我国第一用水大户,目前占全国总用水量的60%左右。

但据资料显示,目前我国农业灌溉用水利用系数只有0.46,就是说100吨水中,只有46吨被利用,其余的都白白流掉了。

如下图中,是两种农业节水灌溉的方式。

你认为更节水,理由是。

[针对练习]如图是寒冷的雪后,在植物上形成的冰柱和冰淞,请说出这两种现象中所涉及的两种物态变化。

三、提分技巧
二、中考练兵
1. 认识了物质的性质,可以更好地利用它。

分析下表提供的信息(在标准大气压下)可以知道,温度计选用__________作为测温物质,能测量的温度最低;
2.下列现象发生的过程中,吸收热量的一组是()
(1)春天,冰雪融化汇成溪流 (2)夏天,从冰箱里面拿出来的饮料罐“出汗”
(3)秋天,清晨的雾在太阳出来后散去 (4)冬天,室外地面上出现了霜
3.在两块相同的玻璃片上,小明同学分别滴一滴质量相同的水,如图1所示。

观察图中情景可知,他主要研究蒸发快慢是否与( )
A.水的温度有关。

B.水的表面积有关。

C.水上方空气的流速有关。

D.水的质量有关。

4. 2006年7月1日,青藏铁路全线贯通。

铁路要通过“千年冻土”区,“冻土”区路基在温度过高时会变得松软不牢固。

为解决“冻土”难题,保证路基的稳定性,采取了下列措施(如图3所示),其中正确的是( )
A.在路基的坡面上铺设一层遮阳板,减小太阳的辐射加热,可防止“冻土”液化
B.路基两旁插有很多管形“热棒”,装在热棒下端的液态氨在温度升高时会汽化,从路基内部吸热,使路基温度降低
C.“热棒”中氨气上升到上部会液化,液化会吸热
D.铁轨铺在路枕上,可以增大火车对路基的压强
5. 用手触摸刚从锅内捞出的煮鸡蛋时,感觉不太烫,但过一会再去触摸时,感觉很烫手,这是因为( )
A 鸡蛋的内部温度很高,热向外逐渐散发,所以过了一会儿才感觉烫手
B 蛋壳传热较慢,感觉烫手需要一段时间
C 刚捞出时蛋壳表面有水,水蒸发吸热,所以不太烫手
D 鸡蛋表面温度没有变化,人的感觉反应较慢
6. 下列温度最接近23℃的是( )
A 人体的温度
B 北方冬季的平均气温
C 让人感觉温暖、舒适的房间温度
D 冰水混合物的温度
7. 以下说法正确的是( )
A 任何温度下液体都可以蒸发
B 所有的
固体都有固定的熔化温度
C 物质升华时会放出热量
D 物质从
固态变成气态的现象叫做汽化
8. 雨的形成是与自然界水循环相关的复杂过程,
地球上的水先升腾到高空变成水滴,成为云的主要
组成部分,当满足一定条件时,云中的水滴先后要
经历转变为水蒸气、小冰晶等过程,才能形成雨落到地面,那么,从云中的水滴到降雨的过程中,水先后经历的物态变化是
A 液化、汽化、凝固
B 升华、凝华、熔化
C 汽化、凝华、熔化
D 液化、凝固、熔化
9.如图是某种物质的熔化图像,根据图像判断下列说法错误
..的是()A.该物质是一种晶体
B.该物质的熔点为50℃
C.图像中的BC段表示该物质的熔化过程
D.在第10分钟时该物质的状态为液态
10.在“观察水的沸腾”实验课上,两组同学记录如下表:
(1)由上表可知:甲组水沸腾时的温度为℃,乙组的水在第min开始沸腾。

(2)由实验可知,水在沸腾时,吸收热量,温度。

(选填“升高”、“不变”或“降低”)
(3)甲、乙两组测出水沸腾时的温度都小于100℃,这是因为当时的大气压
1标准大气压,甲、乙两组测出的沸点不同,这是因为实验存在。

(4)图5是不同时间观察到水中气泡产生情况。

其中表示水沸腾现象的是()
11. 夏天一半瓶饮料在冰箱中冷冻后,取出放一会儿,饮料瓶外壁有水珠,马上用干毛巾擦掉,过一会儿又出现水珠。

关于水珠的形成,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空气中的水蒸气液化形成的 B.水汽化形成的
C.空气中的水蒸气凝华形成的 D.冰熔化形成的
12. 图4甲是小红同学测量体温时的示数,她的体温是_______℃。

常用体温计的刻度部分为三棱体,横截面如图4乙所示,其正面呈圆弧形。

进行读数时,若分别沿A、B方向观察,其中沿_______方向观察易于读数,这是应用了_______原理。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