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一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万以内不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培养学生迁移的思想,能充分利用旧知识。
教学重难点: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
教学准备:多媒体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导入师:你们认识这些动物吗?课件播放:中国特有的珍惜动物图谈话:同学们,昨天我们学习了连续进位的加法,今天我们继续学习这部分内容。
我们再来看“中国部分动物种数统计表”。
用图表或屏幕出示该表,接着框出或用颜色显示下面的部分。
提问:谁能就这两个数据提出一个用加法计算的问题?──爬行类和两栖类的已知种数一共有多少种?二、探究新知1、出示课本第36页的主题图。
对学生进行保护野生动物的教育。
2、出示“中国部分动物种类统计表”进行简单介绍。
3、引导学生看统计表提出数学问题:你能看着这张统计表,提出一个数学问题吗?4、老师也想提一个问题:“中国特有的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该怎样解答呢?引导学生列出算式:271+122。
”5、你会算吗?试试看,让学生独立试算,再指名板演,并口述计算过程。
6、教师小结:像这样连续进位的加法在计算时要特别注意,个位满十向十位进1,十位满十向百位进1。
学生独立计算。
请学生汇报计算结果,并说说计算的过程。
同时教师板书或用屏幕显示。
归纳:从刚才的计算中我们看到,个位上6+4=10,写0向十位进1,十位上7+8+1=16,写6向百位进1。
所以,在加法计算中,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
4.反馈练习。
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教师巡视。
交流计算结果,教师就巡视中发现的问题组织学生讨论。
三、巩固应用,内化提高练习八第1、2题。
第二课时进位加法教学目标:1、使学生进一步理解加法计算法则,会笔算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学会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2、小组合作讨论总结连续进位加法的方法,并通过训练实现熟练计算连续进位加法。
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
教案三年级数学上册教案《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教学设计(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培养学生通过观察、分析、归纳等方式,发现并掌握加法运算的规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2. 加法运算的验算方法3. 加法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加法运算的验算方法。
2. 教学难点:理解加法的运算规律,熟练地进行计算。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件、黑板、粉笔、计算器。
2. 学具:练习本、铅笔、橡皮。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PPT展示一些生活中常见的加法现象,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
3. 练习:让学生进行课堂练习,巩固所学知识。
4. 应用:通过PPT展示一些实际问题,让学生运用加法运算解决。
6. 作业布置:布置适量的课后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加法》2. 目录: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重点与难点、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学过程、板书设计、作业设计、课后反思3. 按照教学过程进行板书设计,突出重点和难点。
七、作业设计1. 基础题:完成课后练习题,巩固加法运算规则。
2. 提高题:解决一些实际问题,运用加法运算。
3. 拓展题:研究加法运算的其他规律,提高计算速度。
八、课后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对加法运算规则的理解程度,计算速度的提高。
2. 教学方法:教学过程中采用的方法是否有效,是否需要调整。
3. 学生反馈:学生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教学方法、作业布置等方面的意见和建议。
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运算规则,能够熟练地进行计算,培养学生独立思考、合作交流的良好习惯,激发学生对数学的兴趣。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引导学生发现加法运算的规律,通过实例进行计算,让学生在实际问题中运用加法运算,提高学生的计算能力。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研组备课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全部教案(共6个课时)第1课时三位数的加法教学目标:1、通过复习两位数加两位数的计算方法,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2、通过自主思考和小组合作探究等活动,理解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进位算理,掌握万以内数加法的计算方法,并能熟练选择自己喜欢的方法进行计算。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万以内数的不进位、进位加法算理,能够正确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难点:理解万以内数的进位加法算理。
教学准备:课件。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师:出示例题:光明小学一年级有学生243人,二年级有学生315人,三年级有学生282人。
请同学们看大屏幕,你看到了哪些数学信息?知道了什么?师:你能提出一个你想解决的数学问题并列式解答吗?生1:一、二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315生2:二、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315+282生3:一、三年级共有学生多少人?243+282师:这三个算式和我们以前学过的相比有什么不同?生:以前学过的是两位数加法,今天学习的是三位数加法。
师:三位数的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今天我们就来研究三位数的加法。
二、探究新知师:我们先来看第一个加法算式243+315,先独立思考,尝试计算,再和小组里的同学交流计算方法。
学生独立计算并在小组内交流算法后进行汇报。
生1:从个位加起进行口算。
生2:百位加百位,十位加十位,个位加个位,再把三个结果加在一起。
生3:列竖式计算。
学生汇报不同的方法都要给予肯定,对于竖式的方法进行重点汇报指导。
师:同学们说了不少方法,你喜欢用哪种方法来计算三位数加法呢?(生说)为什么喜欢列竖式计算?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加法时应该注意些什么呢?生:比较简便、清楚,应该注意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师:太了不起了,这就是计算三位数加法的方法,你们觉得这个方法熟悉吗?生:熟悉,和两位数的加法相同。
师:谁再来说一说三位数加法应该怎样计算呢?小结方法:三位数加三位数,把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在本节课中,我们将研究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和一次进位加法的计算方法。
教师通过情境导入,向学生介绍了我国湿地动物的种类,并提出了数学问题,以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激发学生的研究兴趣。
在自主探究中,学生通过小组讨论和演示,掌握了竖式计算的方法,并成功解决了问题。
教师通过此次课程,旨在通过自主探究和知识迁移,使学生掌握新知识和技能,并理解算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生研究的自主性。
2.减法第二课时教学内容:P38、39内容。
教学目标:1.通过情境导入,激发学生研究的兴趣,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2.通过小组讨论、交流的方式,学生理解算理,充分发挥知识的迁移效力,体现学生研究的自主性;3.通过数学游戏和练,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教具准备:课件、数学游戏材料学具准备:无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德育渗透师:同学们,你们知道什么是环保吗?环保是指保护环境,预防环境污染,提高环境质量,维护人类健康的一系列活动。
我们每个人都应该为环保贡献一份力量。
今天,我们要研究的是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这也是一项环保的技能哦!师:如果我们在购物时不小心多付了钱,我们就需要找回多余的钱。
那么,如果我们想要计算两个三位数的差,该怎么办呢?生1:用减法计算。
生2:但是,如果被减数的个位小于减数的个位,该怎么办呢?师:很好,你提出了一个好问题。
我们将在接下来的研究中解决这个问题。
设计意图:通过情境导入和德育渗透,引导学生探究三位数减三位数的不退位减法和退位减法的计算方法,并通过小组讨论、数学游戏和练,巩固所学知识和技能。
二、自主探究,解决问题1.解决问题(1)。
1)师:请计算:345-198=?生:147.2)师:请你们观察一下,345的个位小于198的个位,该怎么办呢?小组讨论,尝试计算,指名板演)师:用竖式计算345-198,从哪一位减起?师指名回答)3)小组讨论,汇报结果,并说出是怎样算的。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含教学反思,共7篇)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1、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1)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我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自然条件复杂,湿地类型多样,分布面积广,因而孕育了丰富多样的野生动物。
如丹顶鹤、蜥蜴、麋鹿和狐狸等都是我国湿地的珍惜野生动物。
(课件出示第36页主题图和统计表)提问:1.从统计表中你得到些什么信息?2.你能提出用加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提出问题,师选择主要的两个问题板书或课件出示:(1)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动物一共有多少种?(2)我国湿地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你能列出算式吗?学生说,教师板书:271+22=271+31=二、小组合作,自主探究1.合作探究。
试算第一题:271+122,小组内交流讨论,看看应该怎样算。
2.汇报交流。
(1)学生交流算法,说说你喜欢哪种算法。
(2)让学生看教材第37页例1的内容,指名学生说说教材中采用的是什么方法。
学生说算法,教师板书相应竖式,并作重点讲解。
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加起。
3.计算271+31。
学生先试算,小组内交流。
引导学生:十位上7+3=10,十位上满十在百位上进一,在十位上写0。
4.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百位上相加满十怎么办?小组合作,讨论交流,再独立完成竖式。
【教师归纳】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相同的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一。
三、巩固应用,发展能力1.完成第37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完成,然后指名板演,最后集体订正。
2.练习八第2题。
指名说说你是怎样估的?然后小组分工合作完成,交流检查结果,然后集体订正。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新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材分析: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本单元的内容有加法、减法和加、减法的验算。
本单元主要学习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这是学生学习笔算加、减法的难点。
教学目标: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4.使学生经历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
教学重点:1.使学生会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教学难点:1.加、减三位数中连续进位加和连续退位减。
2.使学生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3.初步养成检验和验算的习惯。
课时安排:加法 3课时减法 3课时解决问题 1课时加法和减法的验算练习 1课时整理和复习 1课时单元测试 1课时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教学内容:万以内进位加法第36——37页例1及相应练习。
教学目标:1.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仔细的学习习惯,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教学重点、难点:使学生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
教具准备:电子白板教学过程:一、复习准备1.听算:20+33= 35+12= 24+37= 51+43=16+25= 36+60= 43+20= 30+25=2.笔算56+28= 47+39= 66+25=全班齐练,教师巡视,做完后集体订正。
(让学生说说是怎样算的)师:笔算进位加法要注意什么呢?板书:相同数位对齐。
从个位加起。
教师强调: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要向前一位进1,而且在前一位上的数相加时,要记得加上进上来的1。
二、学习新课1.导入新课,出示课题。
2.教学例1(1)出示课件,图中画了哪些动物?师:狐狸、麋鹿属于哺乳动物,丹顶鹤属于鸟类,蜥蜴属于爬行动物。
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1课时 三位数减三位数(1)(教学教案)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2、减法第1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1)【教学内容】教材第41页例1、例2。
【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能类推出万以内数的减法计算方法,并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减三位数的计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计算。
难点:理解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算理。
【教学过程】一、创设情境,引入新课同学们,喜欢看电视动画片吗?电视动画片已成为广大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喜闻乐见的精神食粮。
下面是我国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出示第41页统计表)从统计表中你了解到了哪些信息?你能提出用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指名回答问题,并出示第41页例1、例2两个问题。
怎样列式?你会计算吗?这就是我们今天要学习的内容:三位数减三位数。
(板书课题:三位数减三位数)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
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教案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教材分析本单元的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法(不进位、进位)、三位数减法(不退位、退位)和解决问题。
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是数与代数领域“数的运算”中的重要内容,也是学习整数加、减法的最后一个阶段。
在此之前,学生已经学过了“100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万以内数的认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笔算”,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掌握了万以内数的意义、读写法和大小比较的方法,掌握了几百几十加、减几百几十的口算方法。
在此基础上,教学三位数加、减法的笔算及根据实际问题灵活选择计算策略解决问题,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知识迁移解决多位数的加、减法;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学情分析本单元教学对象是三年级学生,之前已经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这两个单元有前后的连带关系,掌握了一定的口算、笔算的方法,所以学习本单元知识之前是有一定知识储备的。
三年级学生基本具备可将旧知识迁移运用的能力,有较好的计算和思维判断能力。
教学策略1. 注重实质,在理解算理的基础上构建和表达算法。
本单元是整数笔算加、减法的最后阶段,学生对算理和算法的掌握情况将直接影响学生运算能力的形成。
学生对算理的不理解,会影响到对算法的理解和掌握。
教学时,要突出基本算理,掌握并理解笔算的程序、步骤。
2. 重视错题,注意培养验算的习惯。
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法,虽然算理不难理解,但学生在学习时还很容易出错,是教学的难点。
教学时要关注学生易出现的错误,设计一些针对性的练习,并保证一定的训练时间和数量。
另外,不仅要教给学生验算的方法,还要培养良好的习惯。
如验算之前先检查加数有没有抄错,算出得数以后要检查抄在横式等号后面的得数有没有抄错等。
第1课时三位数加法(不进位和一次进位)(教案)教学内容教材第36~37页例1、例2及相关内容。
教学目标1. 掌握三位数加法(不进位、一次进位)的笔算方法,并能正确地进行计算。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解决问题 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解决问题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使学生能够熟练地使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解决实际问题,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能灵活运用。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解决实际问题,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问题解决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对数学的兴趣,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自信心。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学生需要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包括进位和退位。
2. 实际问题解决:学生需要学会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并运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实际问题解决。
2. 难点:理解“进位”和“退位”的概念,并将其应用于实际问题。
四、教学方法1. 启发式教学:通过提出问题,引导学生主动思考和探索。
2. 案例教学:通过实际案例,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知识。
3. 小组合作:鼓励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和合作,共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实际问题导入本节课的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新知识学习:详细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运算规则,以及如何将实际问题转化为数学问题。
3. 案例分析:通过具体的案例,让学生实际操作,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4. 小组讨论:让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共同解决实际问题。
5. 总结与反馈:对学生的学习情况进行总结和反馈,解答学生的疑问。
六、作业布置1. 书面作业:布置一些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的计算题,以及一些实际问题。
2. 实践作业:让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寻找一些实际问题,尝试用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进行解决。
七、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教学,我深刻地认识到,学生在学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时,对于“进位”和“退位”的概念理解上存在一定的困难。
因此,我在教学中特别强调了这一点,通过大量的实例和练习,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这一概念。
同时,我也发现,通过将实际问题引入课堂,可以极大地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积极性。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三年级上册数学人教版
万以内加法和减法(二)——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目标:使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能够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过程与方法目标:通过实际操作和直观演示,让学生理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和观察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培养学生良好的计算习惯,提高学生的数学素养,增强学生对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计算法则。
2. 教学难点:理解计算法则,熟练进行计算。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计数器、算盘、计算器等。
2. 学具准备:练习本、铅笔等。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复习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的计算法则。
(2)提出问题:我们已经学习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一),那么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又是怎样的呢?今天我们就来学习这个问题。
2. 探索计算法则(1)学生自主探究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的计算法则。
(2)小组讨论,总结计算法则。
(3)教师引导学生归纳总结计算法则。
3. 演示计算过程(1)教师用计数器、算盘等教具演示计算过程。
(2)学生跟随教师一起进行计算。
4. 巩固练习(1)学生独立完成练习题。
(2)教师巡回指导,纠正错误。
(3)学生互相检查,共同进步。
5. 总结与反思(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计算法则。
(2)学生分享自己的学习心得和体会。
(3)教师对本节课进行总结,强调注意事项。
五、课后作业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预习下节课内容。
六、板书设计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的计算法则。
2. 计算示例。
3. 注意事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结束后,教师应认真反思教学效果,针对学生的掌握情况,调整教学策略,以提高教学效果。
同时,教师还应关注学生的学习兴趣和习惯的培养,为学生的全面发展奠定基础。
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探索计算法则”这一环节。
这个环节是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二)计算法则的关键步骤,直接影响到学生对本节课内容的掌握程度。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
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人教版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2. 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提高学生的逻辑思维能力和计算能力。
3. 培养学生良好的学习习惯,如仔细观察、认真思考、积极动手等。
二、教学内容1. 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加法和减法运算的应用题。
3. 学习方法的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
2. 教学难点:进位和退位的处理,以及加减法运算的应用题。
四、教学方法1. 采用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和发现数学知识。
2. 通过实例演示和讲解,帮助学生理解和掌握加减法运算的规则。
3. 设计多样化的练习题,让学生在练习中提高计算速度和准确性。
4. 鼓励学生合作学习,互相讨论和解决问题。
五、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万以内数的认识,引入加减法运算的概念。
2. 讲解新课: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
3. 示例演示:通过具体的例子,演示加减法运算的步骤和注意事项。
4. 练习巩固:设计练习题,让学生进行加减法运算的练习,提高计算能力。
5. 应用拓展:设计应用题,让学生运用加减法运算解决实际问题。
6. 总结反馈:总结本节课的学习内容,并进行反馈和评价。
六、作业布置1. 完成课后练习题。
2. 准备下一节课的学习内容。
七、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讲解、演示和练习,让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并能正确熟练地进行计算。
同时,通过设计应用题,培养了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在教学中,要注意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进行反馈和指导,提高教学效果。
注意:本教案仅供参考,具体教学过程可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重点关注的细节:教学步骤中的“讲解新课”环节,即讲解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规则,以及进位和退位的处理方法。
详细补充和说明:讲解新课是教学过程中的核心环节,对于学生理解和掌握万以内数的加法和减法运算至关重要。
人教小学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集体备课主讲稿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一丶教材分析:
本单元的主要教学内容是:万以内数的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法,加减法估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
本单元是在学生掌握了万以内数的不连续进位和不连续退位三位数加减法计算方法的基础
上进行教学的,是整数加减法的最后部分。
学好这部分内容,对于进一步理解加减法的意义,巩固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提高计算能力和迁移能力都具有重要作用。
二、教学目标:
会计算连续进位、退位的三位数加减三位数,能够结合具体情境进行加减法的估算,进一步领会加减法估算的基本方法,增强估算意识。
能够运用加减法的知识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培养初步的分析综合能力。
经历与同伴进行合作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获得解决问题的乐趣。
三、教学重难点:
本单元的教学重点和难点都是三位数的连续进位加法和连续退位减
法的笔算方法。
单元知识构成:(1)信息窗 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中的二次进位和二次退位,即一般加减计算。
(2)信息窗 2:被减数中间末尾有 0 的连续退位和加法中的连续进位,即整数加减法中的重点和难点。
(3)
信息窗 3:解决比多和比少的实际问题,同时也解决位数不同的计算问题。
最新人教版小学三年级上册数学教案:第4单元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
第4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教学内容1.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加减法的验算。
3.解决问题二、教学目标1.使学生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使学生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让学生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使学生能结合实际情境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三、编排特点1.结合解决实际问题教学计算一是通过具体的生活问题或生活情境引出计算问题的方式,将笔算加、减法放在解决实际问题的现实背景中。
例如,加法中安排了我国动物种类的问题,减法中安排了近几年国产电视动画片生产情况的问题等。
二是在学生掌握计算方法以后,出现现实的问题情境,应用计算知识解决。
例如,购物问题,走哪条路最近的问题等。
这样编排不仅让学生经历了笔算知识的形成过程,也让学生经历了应用笔算知识解决问题的过程。
一方面有助于学生理解计算的意义,主动建构数学知识,形成运算能力;另一方面有助于培养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和应用意识。
2.让加强计算法则的归纳与概括学生已经学习了百以内加、减法,初步理解了笔算加、减法的基本方法。
如,数位要对齐,计算的顺序,满十(不够)要向前进(借)一等。
因此,渗透了类比的数学思想方法和学习方法。
让学生在大量计算具体的三位数加、减法题目的实际操作经验的基础上,理解算理,通过讨论交流,逐步抽象概括出笔算加、减法计算法则,完善认知结构。
由于学生的认识水平所限,为机械记忆,教材没有出现计算法则的结语,而是通过学生讨论提供探索法则的线索,为学生经历法则的形成过程提供空间。
3.将“验算”分散编排改变原实验教材集中教学加减法“验算”的编排方式,将加减法的验算安排在教学完某一计算后紧接着教学,即分散出现。
这样安排的好处是,可以利用验算的教学及时巩固学生刚刚学习的笔算,也有利于学生体会验算的作用。
人教版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说课稿
尊敬的各位老师,大家好!今天我将对数学三年级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进行说课。
本单元的教学目标是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能够进行简单的万以内加减法的估算,并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一、教材分析本单元是在学生学习了《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一)》的基础上,进一步学习《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的。
本单元主要内容包括: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的竖式计算,解决简单的实际问题,加减法估算。
通过学习本单元,学生能够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为后续学习打下基础。
二、学情分析本班学生已经基本掌握了万以内的加减法计算方法,但是对于一些复杂的计算还存在一定的困难。
同时,学生在解决实际问题时也存在一定的问题。
针对这种情况,本节课将重点讲解竖式计算和解决实际问题的思路和方法。
三、教学目标1. 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能够进行简单的万以内加减法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3. 培养学生的计算能力和思维能力,让学生能够灵活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
四、教学重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能够正确进行计算。
2. 教学难点:能够进行简单的万以内加减法估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
五、教法和学法1. 教法:采用讲解、演示、练习相结合的方法,让学生在实践中掌握知识。
2. 学法:采用自主探究、合作学习的方式,让学生在交流中提高能力。
六、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复习导入新课,让学生回忆万以内加减法的计算方法。
2. 新课讲解:通过讲解、演示,让学生掌握万以内的加减法竖式计算方法。
3. 巩固练习:通过练习题,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计算能力。
4. 课堂小结:让学生总结本节课所学知识,加深对知识的理解。
5. 布置作业:布置适量的练习题,让学生回家复习巩固所学知识。
人教版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集体备课全部教案(共9课时)
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全部教案(共9课时)【学习内容】教材第36~49页的内容。
【学习内容分析】本单元是在原有两位数加减法基础上学习万以内加减法,主要内容有三位数加三位数(不进位、一次进位、连续进位)、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连续退位)和解决问题、整理和复习等。
整个单元以计算教学为主,重点使学生在学习中正确掌握万以内的加减计算方法,同时,教学中更要将加减计算的意义与解决实际问题相结合,不断训练学生思维。
通过这部分内容的学习,一方面,使学生基本掌握整数加、减法的计算法则,能熟练地进行计算,并能通过迁移解决更多位数的加、减法计算;另一方面,为进一步学习小数加、减法和多位数乘、除法打下基础。
【课程标准描述】1.能计算三位数的加减法。
2.能结合具体情境解决生活中的简单问题,体会估算在生活中的作用。
【学习目标】1.能正确计算三位数加、减三位数。
2.理解验算的意义,会对加法和减法进行验算,初步养成检查和验算的习惯。
3.经历计算法则的形成过程,在与他人交流各自算法的过程中优化自己的算法。
4.能结合实际情景选择计算策略,解决相关的实际问题,培养估算意识和能力。
【学习重点】使学生正确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连续进位和三位数减三位数连续退位的计算。
【学习难点】会进行加减法的验算。
【课时安排】(9课时)加法………………………………………………3课时减法………………………………………………4课时整理和复习………………………………………2课时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学习内容】人教版小学数学三年级下册第四单元37页例1例2。
【课程标准描述】能计算三位数的加法。
【学习目标】1.通过观察情境图,分析题目中的信息,学会提出数学问题,并能正确选择解答方法,列出算式。
2.借助已有的学习经验,能够小组合作,正确列出竖式计算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并能合作完成计算过程的讲解,理解计算方法和算理。
3.运用第(1)小题的学习经验,独立完成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的计算,理解计算过程,能够讲解计算过程,加深对算理的理解。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
人教版小学三年级数学上册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教案第四单元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一、万以内加法第1课时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笔算教学内容:例题1、2,练习八1、2、3教学目标:1、让学生经历探索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笔算方法的过程,能用竖式计算和在1000以内进位和不进位的三位数加法。
2、使学生比较透彻地理解万以内笔算加法的计算法则,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
3、让学生感知数学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体验数学与生活的密切联系。
4、培养学生独立探究、合作交流的研究习惯,激发研究数学的兴趣。
教学重点:能应用加法法则准确地计算三位数加两、三位数进位和不进位的加法题。
教学难点:理解笔算加法的算理。
教学步骤:一、复习铺垫1、口算下面各题。
71+45= 24+43= 35+47=5220=3259=5328=2、笔算430+260= 570+380=问题:写作时需要注意什么?3、引入新课谈:通过实践我们知道,无论是口头还是书面,计算时只有同一个数位上的数才能加在一起。
十岁的时候要进一。
这节课,我们将开始研究三位数的进位和进位加法,以及按照这个规律进行两位或三位数的加法。
(写在黑板上)二、探究新知1、出示教材第36页的图片以及“中国湿地部分动物种类”的统计表。
让学生说一说从中获得了哪些息。
2、三位数加三位数的不进位加法。
(教学例1)(1)提问:我们湿地的鸟类动物有多少种?爬行类动物有多少种?要求他们一共有多少种应该怎么列算式?板书:(3)探索算法。
学生可以用自己喜欢的方式探索计算方法,可能包括口算和竖算。
口算有点难,可以引导学生用竖式计算。
让学生想一想:应该怎么写竖排?学生试着竖着写,老师巡视引导,然后在黑板上写:2 7 1122()问题:我应该从谁开始?钻头上写了多少?你在十上写了多少?一百元有多少?无进位加法垂直计算需要注意什么?3、三位数加两、三位数的进位加法。
(教学例2)(1)提问:根据表格中的息,湿地鸟类和哺乳动物有多少种?(2)板书:271+31(3)问题:这是一个三位数加两位数的公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万以内的加法和减法(二)第一课时三位数加三位数教学目标1.掌握三位加三位数不连续进位的计算方法,能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
2.培养学生认真、细心的学习习惯,提高计算能力。
教学重难点重点:理解和掌握三位数加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难点:迁移、类推出万以内加法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地计算。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1.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是一个资源丰富的国家,有许多珍稀动物,你能说出几种吗?2.除了同学们说的这几种外,在我们的祖国,还生活着几种珍稀动物。
(课件出示:丹顶鹤、蜥蜴、麋鹿,狐狸)这几种动物分别属于哺乳类、鸟类、爬行类。
你们想不想知道这四类动物在我国家的具体情况呢?现在就让我们一同来看一看。
(课件出示教材第36页的表格)3.仔细观察这个统计表,看一看你从中获得了哪些信息?二、合作探究,达成目标1.根据以上这些信息,你能提出哪些数学问题呢?让学生充分提问。
2.刚才,同学们根据这个统计表提出了各种不同的问题,有些问题用我们以前学过的知识就可以解决,还有一些问题等以后我们再学习,今天我们主要来研究这两个问题:(课件出示)(1) 我国湿地鸟类和爬行类一共有多少种?(2) 鸟类和哺乳类动物一共有多少种?3.你能根据这两个问题列出两个正确的算式吗?以小组为单位研究一下,看看应该怎样做。
(1)小组内汇报交流。
(2)以小组为单位汇报。
(3)该怎样计算?用列竖式的方法。
学生边板演边讲解。
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加起,1加2等于3,再算7个十加2个十,十位上写9,百位上2加1写3,最后等于393。
271+122=2 7 1_+1_2_2__4.教师小结:刚才,同学们通过自己的努力,会用列竖式方法解答,那么想一想271+903,怎样计算。
5.学生汇报个位1加3等于4,十位7加0等于7,百位2加9满千,向千位进1,百位写1,千位上也写1。
例二某湿地有野生植物445种,野生动物298种。
该湿地的野生植物和野生动物共有多少种?1.读一读这道题,你知道了什么?2.你想怎样解决这个问题?(445+298=)(二)探索新知1.三位数加三位数进位加法445+298得多少呢?说说你是怎样算的。
298接近300,可以看做300来口算,445+300-2=743列竖式计算说说你是怎样算的?比较今天学习的竖式和昨天学习的竖式有什么不同?(今天学习的是连续进位)在列竖式计算时有什么特别需要注意的地方?(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要向前一位进1)6.小结:这三道算式有什么共同点和不同点?万以内加法法则: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算起,哪一位上的数相加满十,就向前一位进1。
三、检测目标1.课本第37页的“做一做”。
2.你能用竖式计算下面各题吗?659+306=483+321=806+574=3.完成教材第39页练习八第1题。
(填在书上)第二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1)教学目标1.引导学生学会分析统计表,并从表中的数据发现数学问题。
2.采用合作学习的方式,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法则并能正确笔算。
3.经历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归纳概括的方法与策略。
重难点: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情景启发,明确目标同学们,你们喜欢看动画片吗?国内有许多优秀的动画片,像《喜洋洋与灰太狼》我们一起看看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
国产动画片生产情况统计表总数/部29 86124186249322385435 优秀/部-41 32 33 50 52 81 82 你能提一个减法计算的问题吗?数学起源与实际生活,利用学生们喜欢的动画片来引入新课,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认识能力,从而提高学生解决问题的能力。
二、自主探究,学习新知1.学习例1。
(1)435-322= 。
(2)你想怎样计算?竖式怎么写?指名学生回答,并板书竖式:(3)应该从哪一位减起呢?你会算吗?(学生试着计算,同时指名板演)(4)集体订正,教师概括说明:列竖式计算三位数减三位数时,要把相同数位对齐,从个位减起。
2.学习例2。
(1)根据问题列出算式:435-86,我们也列竖式计算。
(2)学生试算,小组内交流。
(3)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4)议一议:哪一步容易出错?应注意什么?(个位上不够减从百位上退1当作10,退位后要点退位点,十位上的数字不要忘了减去退位1。
)3.比较例1、例2的相同点和不同点,让学生明确例2是连续2次退位。
4.归纳总结。
(1)小组内讨论:计算万以内的减法要注意什么?(2)小组代表汇报讨论结果,教师总结。
计算万以内的减法,先要把相同数位对齐,然后从个位减起。
不管哪一位上的数不够减,都要从前一位退1作10再减。
三、解决问题,巩固提高1.第41页做一做。
学生独立练习,看谁计算最细心,算得又快又准确。
做完后小组内交流检查,同时指名板演,然后集体订正。
2.练习九第1题。
小组内先说一说十位、百位各怎样减,再独立计算。
指名板演,集体订正。
3.练习九第2题。
引导学生理解题意,注意所求两个问题的区别。
求这时园内有多少位游客,需要用到哪几个条件?求园内全天来了多少位游客,又该用哪几个条件?各需要几步计算?怎样列式?学生小组内交流讨论后,再独立完成。
四、课堂小结评讲总结,升华目标总结:今天我们围绕连续退位减法的学习,解决了许多生活中常遇到的问题,同学们的要好好学习。
第三课时三位数减三位数(2)教学目标1.初步理解和掌握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会计算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2.引导学生经历被减数中间有0、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计算方法的形成过程,体验算法多样化的思想及知识迁移类推的策略。
3.培养学生运用数学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
重点难点重点:理解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退位减法的算法。
难点:正确熟练地计算被减数中间、末尾有0的连续退位减法。
教学准备:课件教学过程一、情景启发,明确目标上节课我们通过计算435-86=349学习了连续退位的减法,实际上,连续退位的减法还有其他的类型,你能试着算一算405-86,变成另一种类型的连续退位的减法题吗?这节课我们学习一种被减数中间有零的退位减法。
二、尝试探究,体会领悟1.指名读题,提问:你知道哪些信息?要求什么问题?该怎样列式?指名回答,板书算式:403-158=。
2.和刚才做的第一题比一比,两道算式哪里不同?个位3减8不够减怎么办?十位上是0,该怎样退1呢?小组讨论交流,然后学生尝试计算。
三、动手操作同学们提出了各种看法,下面我们一同用拨珠子的方法来研究解决这个问题。
小组为单位,师生共同讨论并操作。
(1)先在计数器上拨出403。
(2)减去158,个位上3减8不够减,要从十位退1,十位上是0,怎么办?(3)启发学生思考:百位上的1颗珠子表示1个百,1个百等于几个十?(4)百位上拨去1颗珠子,十位上就要拨上10颗珠子,十位上现在有珠子了,再从十位退1颗珠子,个位上也要拨上10颗珠子,这样个位上现在一共就有10+3=13颗珠子,从个位上13颗珠子里拨去8颗珠子还剩5颗;十位退1颗给个位后还剩9颗珠子,再从9颗里拨去5颗还剩4颗;百位上4退1给十位后还剩3颗,从3颗里拨去1颗还剩2颗。
得出结论:403-158=245。
四、借助表象,突破难点如果没有计数器,列竖式又该怎样计算呢?(学生边回答,教师一步步写完竖式)1.沟通联系,理解算理。
(1)解决第一个难点:连续退位。
教师:个位3减8不够减,刚才我们拨珠子时是怎样做的?让学生说一说:列竖式计算时,个位不够减从十位退1,十位是0又要从百位退1作10个十,再从十位上退1到个位作10个一,10和个位上的3合起来是13,再用13减8得5。
(2)解决第二个难点:理解被减数十位上是几。
教师:联系拨珠子的过程想一想,现在被减数十位上是几?你是怎样想的?引导学生思考,小组讨论交流。
【教师小结】百位上退1到十位是10个十,十位就有10个十,再退给个位1个十,还剩9个十,所以十位现在是9,9减8得1。
(3)被减数百位上现在是几?(百位退1后还有3,3减1得2)2.这样计算到底对不对呢?我们还可以进行检验。
怎样验算减法?小组交流,说一说,做一做。
选择两种不同的方法指名板演,说一说你是怎样想的?订正后小结:验算减法,可以用被减数减差,看是不是等于减数;也可以用加法验算,用差加减数,看是不是等于被减数。
五、巩固深化,形成技能检测目标1. 第42页“做一做”。
2.练习九第1题。
3.计算:326-257700-468245-178600-5234.练习九第3、4题。
四、评讲总结,升华目标今天的学习你又有什么新的收获?课后反思1.通过知识的迁移使学生掌握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
注重知识前后之间的内在联系,充分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注意调动学生已有的知识经验,运用知识的迁移使学生自己探索计算方法,总结规律,解决问题。
这样不仅使学生很好地掌握了三位数减两、三位数的计算方法,而且通过学生的学习活动很好地落实了过程性目标。
2.提倡学生个性化学习、主动学习。
本课时教学提倡学生个性化的学习,变“学方法”为主动地构建方法。
整个教学过程中,由于创设了生活情境,极大地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积极主动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在对新知识的探究中,采用以旧带新,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方法,符合学生思维活动的特点,同时运用合理、多样化的学习方法,把独立思考与合作交流有机结合,激发了学生的主体意识,使学生获得成功体验,有利于促进学生发展。
本节课探索三位数退位减法之前,联系三位数减三位数不退位减法的方法。
通过对比使学生产生认知上的冲突,突出“退位减法”中如何退位这一难点,通过对比使学生建立知识间的联系,逐步形成知识系统。
突出算理,重视方法,通过尝试计算、同桌互讲等多种方式,逐步突破难点,帮助学生理解算理,从而更好地掌握方法。
加强了学生自主发现的积极性,使学生获得了成功的体验。
在教学时,我针对计算难点,容易混淆的地方,特别作了个详细的对比并进行了重点强调。
对计算的注意点,一节课从头到尾都在反复强调。
但课堂练习交上来一看,我就有点发愁了,计算错误五花八门,而且计算速度很慢,很多孩子20以内的加减法还不够熟练,也有个别孩子得不停地掰着手指。
顿时让我大失所望,到底是什么原因,使我的计算教学这么失败呢?认真地回忆、细细地分析,我想可能应该归因于以下三方面:第一,练习的量不够。
计算毕竟是一种技能,要提高学生的计算水平,我觉得还是应该通过大量的练习来实现。
教材上的练习少,再加上配套的作业题难度偏大,在课堂上得由老师扶着做,在家里得由家长扶着做,学生自主思考的时间就太有限了,因此,每天光课本和配套练习的作业都让师生筋疲力尽,课外也就没有时间好好地补充一些练习,这样,仅仅靠课本和作业本上少得可怜的几道练习题,是远远不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