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子谈饮食之道》

合集下载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们举一个南方人,再举一个北京人,南方人我们举上海人。一个上海人,如果天天去吃山珍海味,参加宴会,吃到最后,他都辨不出来了。这些山珍海味怎么没有味道了?相反上海人回去以后,几毛钱的咸菜,非常有味道,这叫五味令人口爽,发生错位。再举一个北京人,天天有饭局,天天去吃山珍海味,一家一家吃过来,吃到最后也五味令人口爽,吃不出味道来了。还是发现普通的炸酱面有味道,这不是我们现实生活中的经验吗?所以老子的智慧很深刻,从哪里来?就从人民大众生活的土壤当中滋生出来,升腾出来,升华出来,再从历史来看,我们就来看看老子那个春秋时代的饮食的情况。
我们看看夏代的王是怎么吃的,夏王朝的最后一个亡国之君叫夏桀。大家知道,这个夏桀很荒芜,他不仅好美色,而且好饮食。当时,他有一个宠爱的妃子叫妹喜,这个妃子他非常喜欢,整日整夜地陪着她和她一起喝酒,她的话句句都听。那么这个喝酒就非常古怪,你看肉是山,肉堆成山,肉干,干的干肉挂起来就是一片树林。这个酒是怎么回事呢?整天喝酒,这个酒不是一杯一杯,也不是一瓶一瓶,也不是一瓮一瓮,干脆就在地上挖了一个酒池,大家喝,然后吃,大家吃,你看在肉山上,在肉干的林里,在酒池上,大家这么饮酒,你看看,怎么饮法?他不是一杯一杯吃的,叫牛饮,像条牛一样的饮。人就趴在那里咕咚咕咚地喝,这个牛饮多厉害,一喝要喝多少,不得了。当时记载叫做“一鼓而牛饮者三千人”,不得了啊不得了,他还搞比赛,一打鼓,大家,这批臣子,这批宫女们都冲到那个酒池边上去了。然后大家趴在那里牛饮,像牛一样饮,你看看还做比赛,比赛了以后,有的人喝醉酒,喝醉酒,扑通扑通都淹死在酒池里了,还有的人喝醉了酒,跌跌撞撞回去了,跑到水边上,淹死在水中间。腐败,腐败。历史很奇怪,所以历史学家往往说历史有惊人的相似处。到了商代,末代的君王又出来了,叫纣王,商纣王不仅是饮食腐败,同样是爱好美色。商纣王宠爱的妃子,大家知道叫妲己,也是为妲己之言听,妲己怎么说,我怎么做。妲己那样说我那样做,很奇怪也是肉的山,干肉的林,也是挖了酒器。哎呀,你看看,而且更荒诞,叫男女裸体,在里面跑来跑去跑,整夜畅饮,寻欢作乐,你看这个国家不要灭亡吗?老子对这些历史是非常刻骨铭心。老子在书里就这样说了,他说,如果哪一个朝代,朝廷上很肮脏,田地很荒芜,粮仓是空虚的,但是却有那么一帮人,穿着华丽的衣服,带着锋利的宝剑,美食吃不够,他说,如果这样的话那么就危险了,这批人就叫盗夸。什么叫盗夸?就是强盗头子。深刻。老子在书中又说了,老百姓为什么饥饿?老百姓为什么没有饭吃?是因为上面征收的税太多了。这样老子就把饮食的两面深刻地揭示出来,一方面花天酒地,不是一般的花天酒地,挖了酒池这样,一边是老百姓没有饭吃。所以老子对饮食之道是琢磨得透又透。正因为经过现实的观察,还经过历史的考察,所以老子提出一个理念,就是我们要讲的第一个标题,为腹不为目。他提出这个理念,圣人为腹不为目,什么叫为腹不为目呢?就是说腹是表示一个人的基本的生存条件和物质条件,下面我们来举个例子大家听听看。大家在大城市里面都有一个经验,什么经验?交20块钱,交30块钱,你可以进一个自助餐厅,然后那里面吃的东西那么多,东西随便你吃,老板很聪明啊,聪明在什么地方?我不会亏本,聪明在什么地方?每个人的肚子是有限的,24小时你吃不下的。饭你就吃个两斤够了,最多吃两斤,五斤吃不下的,牛肉吃两斤,三斤吃不下,再大的口量,腹有限。但是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一个商场,叫自助商场,什么叫自助商场?你比如说出三千元,三万元,进我这个商场,只要你眼睛看中哪样东西你就拿,那还得了啊,我一进去看到高档汽车我拿回去,眼睛看到什么东西就拿回去,眼睛看到什么,眼睛多厉害,眼睛说得不好听,是贪欲的。所以老子非常深刻,打了这么一个比方,叫为腹不为目,这是一个非常深刻的道理。但是如果不打这个比方的话,大家比较难懂。这样以来大家就懂了,眼睛是什么呢?无限的欲望,肚子只有这么一点容量,所以老子非常深刻,圣人的饮食之道是吃饱肚子,还有基本上不寒冷,有衣穿。行了。所以王弼他就注释,为腹是以物养己,深刻,什么叫为腹?就是把外部的事物来滋养自己的生命,为目是什么?是以物役己,把外面的事物来奴役自己。那就不对了,那就人变成物化了,人物化了,什么叫人物化了?你喜欢金钱被金钱物化了,你喜欢美色被美色物化了,你喜欢喝酒被酒物化了,这叫为目不叫为腹。所以老子非常深刻,首先一个饮食之道是什么呢?就是人要为腹,不要为目,吃饭是这样,饮食是这样。
内容简介:
老子饮食的智慧同样体现在他的《道德经》一书中,在《道德经》第十二章,老子说:为腹不为目。简单地说这句话的意思是,不要贪求声色的悦目,只要填饱自己的肚子。但是就是在这看似简洁明快的文字背后,却隐含了一个个触目惊心的历史故事,老子因此才提出他的饮食之道:为腹不为目。
用历史凝聚的饮食之道,在老子五千言的《道德经》中,还不止一处,身为国家收藏图书的官吏,老子阅读了大量的典籍,在浏览历史中,老子提出他饮食之道的又一点,五味令人口爽。就在中国的历史上,又有一个因为饮食的错乱,而酿成了苦果的例子,这又是一个怎样的历史故事呢?
历史转化为智慧,智慧作用于生活,老子在历史中总结前人,警示后人。在《道德经》第63章中,老子提出他饮食之道的“味无味”,谁能在鱼虾肉蟹,山珍海味中品出它的无味?谁又能在粗茶淡饭、苦瓜咸菜中品出它的有味来呢?历史上又有哪位人物真正做到了“味无味”呢?
在无味中体味它的有味,在有味中体味它的无味,老子辩证的理论在《道德经》第67章中又更加深化,他又提出“甘其食”饮食之道,“甘其食”又包含着什么样人生智慧?谁又是历史上“甘其食”的典范?敬请关注《百家讲坛》,您将在那里找到答案。
(全文)
现代人对健康是越来越重视了,所以我们有一个新的理念,叫健康是金。人活在世上,最后体会出来的最大的财富就是健康,所以健康是人生中间最重要的财富,也是成色最好的、最闪光的黄金。那么,我们想一想,人要健康,除了心态以外还有一个就是饮食问题。老子活了160多岁,有的说,老子活了200多岁,他必定有他大的智慧,他的健康智慧肯定是很杰出,包括他的饮食智慧。
下面我们就要进入第二点。
第二点,老子的饮食之道叫五味令人口爽,老子刚才讲了,圣人应该为腹不为目,也就是不要有贪欲,饮食也是这样,不要贪欲,接下来他跟讲了又一个深刻道理,就是五味令人口爽,什么叫做五味?五味就是酸味、苦、辛,咸,还有甘的味道,这叫五味,这个五味表示什么呢?不仅表示这五种东西,还表示调味出来的美味的食品。所以五味又指美食。什么叫口爽呢?口爽的爽就是差错,所以我们有一个成语叫毫厘不爽,毫厘不爽的“爽”就是差错的意思,就是一分一丝都不错,五味口爽就是美食吃得太多了,嘴巴,口感,口角发生错乱了,你辨不出美食的味道来了。老子这个智慧即来自于现实生活,又来自历史。下面我们就来举个现实生活当中的例子。
今天我们先讲第一点,老子的饮食之道,为腹不为目。老子这个哲学家,中国的智慧之父,对于饮食他是琢磨得透而透、深而深。他对日常的饮食琢磨得很透很细。今天我们说明饮食之道,饮食之道,这有一个问题啊,为什么中国的这么多的文字,要拿出两个字来,一个是饮,一个是食,把它拼起来是饮食。表面上看很容易,其实这里面是中国文化的一个基因。同志们看,一个是饮,一个是食,拼起来就叫做饮食。所以中国古代人这个饮食缺一不可,是由两个元素构成。同志们如果想了,每天早晨大家要上班,匆匆忙忙,来不及吃了,一个手拿个面包,或者拿一个大饼,啃着就上班,按照古人的观点来说,你不是一顿正儿八经的一餐饭。因为你缺少一个东西,饮没有,你只有食,不是饮。如果你一面啃着一个面包,一面喝一个矿泉水,对了,饮食。不要小看这两个字,就是告诉你,中国古代饮食的一个结构,由两个元素组成,这两个元素当中,是中国饮食文化的一个基本结构,里边的道道太深太深了。老子就观察这些,普通的日常的东西,上升为他的饮食之道,上升为他的高级智慧,哲学思维。那么他的智慧从哪里来的?一个是从他现实的生活当中来的,比如烹煎一条鱼,还有一个智慧是从历史当中来的。人没有历史不会深刻,人不知道古代不会深刻,所以我们也讲,老子前面饮食的历史是促成他这种智慧的升华。
在春秋时候有五霸,中间有一个非常有名的霸主叫齐桓公,这个人雄才大略,是个大政治家,他的得力助手就是管仲,管仲帮助他成立霸业。这个人不仅是一个伟大的政治家,而是一个极大的美食家。你看看,这个人什么美食都吃过了,吃到后来,五味口爽了,觉得今天的美食怎么没味道,昨天的美食也没有味道,明天再吃还是没味道。于是他就想了,他就对别人说,他说,都没味道,那个人就说,那你想吃什么?他说我想吃人肉,他想吃人肉,他想我不仅要吃人肉,我还要吃婴儿的肉,他不仅要吃婴儿的肉,而且要吃蒸婴儿的肉,不是水煮的,不是什么红烧的,不是的,要蒸的,原汁原味的。你看看,美食发展到这种地步,已经毒害了一个人的美好的心灵。这可怕。他说,“惟蒸婴儿之未尝”,吃到现在,只有蒸婴儿这道美食没有吃过。他说了,说了就有人拍马屁。哦,知道了,你想吃蒸婴儿,有办法。他的一个厨师叫易牙,易牙这个人,烹饪水平极其高,手段非常高明,哦,你要吃蒸婴儿,行,他回到家里,就把自己的婴儿杀掉了,杀了以后,他真的把自己的孩子蒸了送上去,送上去一吃,齐桓公一吃,美啊。其实并不一定美,是因为他从来没吃过,不,他觉得非常美,很高兴。你看看,美食如果把握得不好,不仅是毒害了人心,出了人命,而且种下了极大的灾祸,灾祸来了。管仲多聪明的政治家,他一看不对头,这个事情做得不对啊,后来管仲老了,临死了,临死了他要交代,他要跟齐桓公交代几句重要的话,我把这个国家和你两个人,治得好好的,死了以后不要出问题啊,他最后就讲了非常重要的话。他说齐桓公齐桓公,你得当心,我死了以后,你有四个小人千万不能用,千万不能用啊。齐桓公说哪四个小人?他说中间有一个人就叫易牙。齐桓公说怎么回事,他说你想想,人作为父母的,哪一个不喜欢自己的孩子?他竟然把自己的孩子杀了蒸了给你吃,讨你好,你想想看,他会真的爱您吗?齐桓公一想有道理啊,人人都爱自己的孩子,他把自己的孩子杀了来蒸给我吃,他会真的爱我吗?他说,你放心我记了。管仲一死,齐桓公头脑很清楚,他是一位伟大的政治人物,行,我记住他的话,按照你的既定方针办,就把这四个人包括易牙四个人罢了他们的官了,不做了,你们不做官。这不是蛮好吗,你看看,美食美食,饮食饮食,有时是非常麻烦的,时间一长,这个美食家熬不住了,为什么?易牙是他手下做饮食做得最好的人,易牙给他贬走了,不要他来了,手下没有一个人手艺比他高,所以他的菜、饭一吃没有味道,一吃没有味道,他就想这个人了,哎呀,少了个易牙不行啊,忘了,忘了,彻底忘了,忘了管仲的话。于是又把他叫回来了,没有你我不行,我这个饮食没有味道,然后把他叫来。以后不得了了,四个人勾结起来,四个人都回来了,勾结起来造反。造反了以后,不得了了,把这个齐桓公,关在一个小房子里,不让他出来,国家一片乱糟糟,这是一个美食家,是一个大政治家,是个春秋五霸的霸主。现在被关在小房子里面,要吃饭,没有吃,渴了要喝水,没有人给他送来。日子好难过,我在想,他在这个时候一定会反思人生的问题,一定会反思人生和饮食之道的问题。那个时候吃遍美食,蒸婴儿,今天要口饭都没有,要口水都没有。后来,有一个衷心耿耿的宫女,从一个小洞里爬进来,这个宫女是忠心耿耿的,爬进来以后好不容易给他弄的饭,弄来水给他喝,他当然很感动。然后告诉他,她说坏了,你启用的四个人已经把你的国家都分掉了,道路十天不通了,她说我是拼着命好不容易钻了个空子进来给你送饭。但是对不起了,这是你的最后一顿饭了,下面我没办法再来了。这个时候听到这儿,心如刀绞,他就怎么样?后来他就拿了一个头巾把自己蒙起来,自杀了。其实,也就是饿死了,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历史就是最大的讽刺。你是这么一个美食家,最后就叫你饿死了,这多有意义啊。死了以后,大家不知道啊,死了以后过了好多好多天,发觉不对啊,这个房子里面爬出这么多小虫啊?蛆虫啊,不对,怎么爬出这么多,开房子进去一看,齐桓公死在那里,一代君王,一代大美食家,就是为了美食最后死的这么惨。同志们想想看,老子是周守藏者史也,他是非常熟悉历史的,这种历史,他怎么会不知道?这种历史他怎么会不感触?所以他对圣人提出来这样一个刚才的观点,叫为腹不为目,所以他提出这样的观点,叫五味令人口爽,不仅是口爽,把你的心灵都腐烂了。
3月30日 《老子谈饮食之道》 姚淦铭
央视国际 2005年04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04日 10:14
主讲人简介:
姚淦铭,1948年生,苏州吴江人,毕业于南京大学,文学硕士。现为教育部所属“211”之江南大学文学院教授、古代文献研究所所长。
专著有:《王国维文献学研究》、编校《王国维文集》(四卷本)、《汉字与书法文化》、《汉字心理学》、《哲思众妙门——老子今读》、《礼记译注》、《趣谈中国摩崖石刻》等,已发表160多篇文献学、语言文字学等学术论文。曾获国家图书奖。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