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工击实公式(自动计算F9你懂的)
土工计算公式
中h0=20为环刀高度
为土工压缩表中千分表读数
30.8310838 40.92078636 101.6342605 62.56031411
1、红色为输入部分 2、天然含水量湿土重质量在120之间,两位小数 3、液限时湿土重介于17-23之间 4、塑限湿土质量相加介于8-10之间
天然容重 天然含水量(质量在120之 土重 天然容重 湿土重 117.00 1.95 环刀面积为60 130.51 118.20 1.97 135.31 液限 湿土重 含水量 35.20 35.40 干土重 14.21 12.81 湿土重 4.44 4.10 塑限
渗透试验 渗透系数 t2-t1 log(h1/h2) h1 h2
0.00095
பைடு நூலகம்
225.3773156
0.045757491
10
9
(e0 - ei ) * h0 1 e0
高压 e0 0.549 0.549 0.549 0.549 0.549 0.549 0.549 0.549 0.516 0.426081343 0.489 0.774693351 0.449 1.291155584 0.408 0.357 0.3 0.239 1.820529374 2.479018722 3.214977405 4.002582311 ei ΔH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精选版
2、试样击实
(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 (2)小试桶按三层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3) 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5) (3)每层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层拉毛,小 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6mm 。 (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下套筒,称 量其质量。准确1g。 (5)测其含水率
13
0
ωop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佳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0
2.当含水率较低时击数的影 响较显著。当含水量较高时, 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趋 ω 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 功能是无效的
14
3.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击实试验表明,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粘性土粘粒含量愈高或塑 性指数愈大,压实愈困难,最大干密度愈小,最优含水率愈大 ρd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和粘 性土击实曲线不同,在含 水量较大时得到较高的干 密度,因此在无粘性土实 际填筑中,通常要不断洒 水使其在较高的含水量下 ω 0 压实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 土的级配对土的压实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 级配不良的土,不易压实,因为级配良好的土有足够的细粒去 充填较粗粒形成的孔隙,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干密度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盘、土铲、修土刀、 平直尺、量筒、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Nhomakorabea4
手动击实筒
电动击实仪
5
烘箱 控温在105℃±5℃ 感重0.1g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击实试验
土工实验指导书及实验报告:击实试验一、概述在工程建设中,经常会遇到填土或松软地基,为了改善这些土的工程性质,常采用压实的方法使土变得密实。
击实试验就是模拟施工现场压实条件,采用锤击方法使土体密度增大、强度提高、沉降变小的一种试验方法。
土在一定的击实效应下,如果含水率不同,则所得的密度也不相同,击实试验的目的是测定试样在一定击实次数下或某种压实功能下的含水率与干密度之间的关系,从而确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含水率,为施工控制填土密度提供设计依据。
击实试验分轻型击实试验和重型击实试验两种方法。
轻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小于5mm 的粘性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592.2kJ/m 3;重型击实试验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0mm 的土,其单位体积击实功约为2684.9kJ/m 3。
二、压实原理土的压实程度与含水率、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有着密切的关系,当压实功能和压实方法不变时,土的干密度先是随着含水率的增加而增加,但当干密度达到某一最大值后,含水率的增加反而使干密度减小。
能使土达到最大密度的含水率,称为最优含水率(或称最佳含水率),其相应的干密度称为最大干密度。
土的压实特性与土的组成结构、土粒的表面现象、毛细管压力、孔隙水和孔隙气压力等均有关系,所以因素是复杂的。
压实作用使土块变形和结构调整并密实,在松散湿土的含水率处于偏干状态时,由于粒间引力使土保持比较疏松的凝聚结构,土中孔隙大都相互连通,水少而气多。
因此,在一定的外部压实功能作用下,虽然土孔隙中气体易被排出,密度可以增大,但由于较薄pw 0m ax d的强结合水水膜润滑作用不明显,以及外部功能不足以克服粒间引力,土粒相对移动便不显著,所以压实效果就比较差。
当含水率逐渐加大时,水膜变厚、土块变软,粒间引力减弱,施以外部压实功能则土粒移动,加上水膜的润滑作用,压实效果渐佳。
在最佳含水率附近时,土中所含的水量最有利于土粒受击时发生相对移动,以致能达到最大干密度;当含水率再增加到偏湿状态时,孔隙中出现了自由水,击实时不可能使土中多余的水和气体排出,而孔隙压力升高却更为显著,抵消了部分击实功,击实功效反而下降。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_2022年学习资料
手动击实筒-电动击实仪-原2一一次一一歌一量一号一一据一府一一量一列-品品,
烘箱-天平-控温在105℃士5C-感重0.1g-感重0.01g-n
其它基本用具-孔径为40mm、20mm、5mm圆-小快-盛士盘-孔筛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试验方法-1、试样制备-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的水( 2%~3%含水率递增)。湿法: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捡除大于40m的粗石子即 。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 含水率按2%~3%含水率递减。-2、试样击实-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小试桶按三 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13-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15-3每 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层拉毛,小-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度 超过试筒项面6mm-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下套筒,称-量其质量。准确 g。-5测其含水率
3.土类和级配的影响-击实试验表明,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粘性土粘粒含量愈高或塑-性指数愈大,压实 困难,最大干密度愈小,最优含水率愈大-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和粘-性土击实曲线不同,在含-水量较大 得到较高的干-密度,因此在无粘性土实-际填筑中,通常要不断洒-水使其在较高的含水量下-0-土的 配对土的压实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级配不良的土,不易压实,因为级配良好的土有足够 细粒去-充填较粗粒形成的孔隙,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干密度
1.9-最大千密度=1.83-最佳含水率=15.0%-'0-用-Q-1.7-4-6-810-1 14-16-18202224-含水率wM%
灰土及回填土压实系数计算公式
灰土及回填土压实系数计算公式环刀取样中,环刀法主要用来测定灰土的压实度或者说压实系数,1、实际含水率计算公式:称湿土,记录数据,然后把土样烘干,记录数据。
湿土质量-干土质量的=水质量,水质量/干土质量*100%=含水率。
实际湿密度计算公式:环刀与土总质量-环刀质量=环刀内湿土质量,湿土质量/环刀体积=湿土密度。
环刀体积计算方法:要用尺子测量环刀内径及内高,底面圆的面积*环刀高=环刀内体积。
实际干密度计算公式:干密度=湿密度/(1+含水率)。
压实度计算公式:压实度=实际干密度/该土样最大干密度*100% ,该土样最大干密度是试验室通过对该土样进行击实试验得出的。
要想求压实度,首先要做该土样的击实试验。
否则,想知道压实情况如何,就只能规定一个最小干密度,小于该最小干密度,为压实不合格。
本工程规定:灰土压实系数≥0.96。
最少要压到0.9,一般建筑设计上取0.93。
压实系数的意思就是相对理论压实的比例,1就是完全压实(当然这是不可能的)。
垫层压实系数A。
为土的控制干密度与最大干密度的比值。
可由公式表示:由试验室击实试验确定) 根据的定义:值越大,则土的控制干密度越接近最大干密度表明垫层的压实质量越好;反之,表明垫层的压实质量越差。
因此,A的大小,表明了垫层的压实质量。
所以A的大小成为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的一种手段,一般情况下,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内要求A≥0.97,在地基主要受力层范围以下要求A≥0.95,并且垫层的施工应保证每层A,符合设计要求后方可铺设上层土。
灰土氆层压实系数压实质量 A>1.01 灰土垫层A>1.0的实际存在对于灰土垫层:从理论上讲A一定小于或等于1.0,因为土的控制干密度p。
一定小于或等于最大干密度但是,实际上在灰土垫层质量检验的过程中,却存在着部分A>1.0的情况。
随机抽取西安地区5项工程灰土垫层的质量检验结果,其A值的分布情况统计于表1。
表1的数据显示:无论灰土垫层A,值满足或不满足设计要求的情况下,部分A值均有可能大于1.0。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实施细则1.1 试样制备1.1.1 干土法(土重复使用)将具有代表性的风干或在50℃温度下烘干的土样放在橡皮板上,用圆木棍碾散,然后过不同孔径的筛(视粒径大小而定)。
对于小试筒,按四分法取筛下的土约3kg;对于大试筒,同样按四分法取样约6.5kg。
估计土样风干或天然含水量,如风干含水量低于开始含水量太多时,可将土样铺于一不吸水的盘上,用喷水设备均匀地喷洒适当用量的水,并充分伴和,闷料一夜备用。
1.1.2干土法(土不重复使用)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按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1.1.3 湿土法(土不重复使用)对于高含水量土,可省略过筛步骤,用手拣出大于38mm的粗石子即可。
保持天然含水量的第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
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分别风干,使含水量按2%~3%递减。
1.2 试验程序根据工程要求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
根据土的性质(含易击碎风化石数量多少,含水量高低)选用干土法(土重复或不重复使用)或湿土法。
将击实筒放在坚硬的地面上,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倒入筒内。
小筒按三层法时,每次约800~9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3);按五层法时,每次约400~500g(其量应使击实后的试样等于或略高于筒高的1/5)。
对于大试筒,先将垫块放入筒内底板上,按五层法时,每层需试样约900g(细粒土)~1100g (粗粒土);按三层法时,每层需试样1700g左右。
整平表面,并稍加压紧,然后按规定的击数进行第一层土的击实,击实时击锤应自由垂直落下,锤迹必须均匀分布于土样面,第一层击实完后,将试样层面“拉毛”,然后再装入套筒,重复上述方法进行其余各层土的击实,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用修土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扭动并取下套筒,齐筒顶细心削平试样,拆除底板,擦净筒外壁,称量,准确至1g。
用推土器推出筒内试样,从试样中心处取样测其含水量,计算至0.1%。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
六、注意事项 1、试验用土:一般采用风干土做试验,也有采用烘干土做试验的。 2、加水及湿润:加水方法有两种,即体积控制法和称重控制法,其中以称
重法效果为好。洒水时应均匀,浸润时间应符合有关规定。
2、试样击实
(1)取制备好的土样分3~5次装入桶内。 (2)小试桶按三层发时,每次800~900g(桶高的1/3)
按五层法时,每次400~500g(略高桶面1/5) (3)每层按规定击实次数进行击实,击实锤自由落下,每层拉毛,小
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5mm;大试桶高度不超过试筒顶面6mm 。 (4)用修士刀沿套筒内壁削刮,使试样与套筒脱离后,取下套筒,称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 供重要依据。
二、基本原理
击实仪法是用锤击,使土密度增大,目的是在室内利 用击实仪,测定土样在一定击实功能作用下达到最大密度 时的含水率(最佳含水率)和此时的干密度(最大干密 度),借以了解土的压实特性。
为最佳含水率
0
ωop
ω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佳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2.当含水率较低时击数的影 响较显著。当含水量较高时, 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趋 ω 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 功能是无效的
1
Gs
100%
式中:Gs为土的饱和面干比重。
3、画击实曲线: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率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
系曲线,干密度与含水率的关系曲线上的峰点的坐标分别为土的最大干密度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精选版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盘、土铲、修土刀、 平直尺、量筒、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4
手动击实筒
电动击实仪
5
烘箱 控温在105℃±5℃ 感重0.1g
↓
天平 感重0.01g
↓
6
其它基本用具
孔径为40mm、20mm、5mm圆 孔筛
7
试验方法
1、试样制备
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 同的水(按2%~3%含水率递增)。湿法: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 过筛步骤,用手捡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 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 分别风干,是含水率按2%~3%含水率递减。
4.5kg,落距为45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m3; II-1分5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I-2分3层夯实, 每层98击,最大粒径40mm。
2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
供重要依据。
13
0
ωop
2.击实功能的影响
ρd 击数 40 30 20
1.土料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优 含水率不是常数。最大干密 度随击数的增加而逐渐增大, 最佳含水率逐渐减小。然而, 这种变化速率是递减的。同 时,光凭增加击实功能来提 高土的最大干密度是有限的
0
2.当含水率较低时击数的影 响较显著。当含水量较高时, 含水率与干密度关系曲线趋 ω 近于饱和线,这时提高击实 功能是无效的
14
3.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击实试验表明,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粘性土粘粒含量愈高或塑 性指数愈大,压实愈困难,最大干密度愈小,最优含水率愈大 ρd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和粘 性土击实曲线不同,在含 水量较大时得到较高的干 密度,因此在无粘性土实 际填筑中,通常要不断洒 水使其在较高的含水量下 ω 0 压实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 土的级配对土的压实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 级配不良的土,不易压实,因为级配良好的土有足够的细粒去 充填较粗粒形成的孔隙,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干密度
土工试验
土工试验土的击实试验一、目的本试验分轻型击实和重型击实。
小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25mm的土,大试筒适用于粒径不大于38mm的土。
二、仪器设备标准击实仪:分轻重型两种。
天平:感量:0.01g。
台秤:称量10kg,感量5g。
园孔筛:孔径38mm、25mm、19mm、5mm各1个。
拌和工具:400mm×600mm、深70mm的金属盘、土铲。
三、计算公式干密度=湿密度/(1+0.001ω)式中:ω-含水量,%。
土的含水量试验烘干法一、定义土的含水量是在105-110℃下烘至恒量时所失去的水分质量和达恒量后干土质量的比值,以百分数表示,本法是测定含水量的标准方法。
二、适用范围粘质土、粉质土、砂类土和有机质土类。
三、主要仪器设备烘箱:可采用电热烘箱或温度能保持105-110℃的其他能源烘箱,也可用红外线烘箱天平:感量0.01g。
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四、计算公式含水量=(湿土质量-干土质量)/干土质量×100%注:计算至0.1%。
五、允许差值本试验须进行二次平行测定,取其平均算术平均值,允许平行差值应符合如下规定含水量(%)允许平行差值(%)5以下0.340以下≤140以上≤2酒精燃烧法一、适用范围本法适用于快速简易测定细粒土(含有机质的除外)的含水量。
二、主要仪器设备称量盒(定期调整为恒质量)。
天平:感量0.01g。
酒精:纯度95%。
三、其余同"烘干法"土的颗粒分析试验(筛分法、比重计法)筛分法一、适用范围适用于分析粒径大于0.074mm的土。
二、主要仪器设备标准筛:粗筛(圆孔):孔径为60mm、40mm、20mm、10mm、5mm、2mm;细筛:孔径为2mm、0.5mm、0.25mm、0.074mm。
天平:称量5000g,感量5g;称量1000g,感量1g;称量200g,感量0.2g。
三、试样从风干、松散的土样中,用四分法按照下列规定取出具有代表性的试样:小于2mm颗粒的土100-300g。
土的击实,颗粒级配,曲线图自动计算表
颗粒
《客运专线铁路路基工程施工技术指南》TZ212-2005
试验项目
最大干密度ρdmax(g/cm3)
最优含水量wopt(%)
粒径大于5mm土的质量P5(%)
细粒含量(%)(d ≤0.075mm)
试样最大粒径dmax(mm) 校正 后最 校正后最优含水量wopt(%) 砂的 最 砂大 的 最小
B
分析
试验结果 2.06 8.9 36.8 2.0 40.0 / / / /
试验意见:
此填料属B组级配不好的细角砾,按最优含水 率施工。
试验 .
复核
技术负责人
单位(章)
土工试验报告
委托单位: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报告编号: 委托编号: 报告日期:
试验项目 天然含水量w0(%) 天然密度ρ0(g/cm3) 颗粒密度ρsm(g/cm3)
液限wL(%) 液塑限 塑限wp(%)
塑性指数Ip 不均匀系数Cu/曲率系数CC 自由膨胀率(%) 填料类别 填料组别
试验结果 / /
2.69 / / /
100
通过某粒 径质量百 分比(%)
100.0
60
66.8
40
48.7
20
32.3
10
22.9
5.0 16.7
2.0 12.6
1.0 11.7
0.5 10.2
0.25 7.8
0.075 0.6
0.000 0.0 检测评 定依
《铁路工程土工试验规程》TB10102-2004
击实试验公式
击实试验公式
击实试验是用于了解土的压实特性的方法,是用不同的击实功(锤重×落距×锤击次数)分别锤击不同含水量的土样,并测定相应的干容重,从而求得最大干容重(一般是指骨料堆积或紧密密度)、最优含水量,为填土工程的设计、施工提供依据。
对于击实试验公式,一般采用如下公式:
1+ω0 mω= ()×(ω-ω0)
其中:
mω——土样所需加水质量,g;
m ——风干含水率时的土样质量,g;
ω0——风干含水率,%;
ω——土样所要求的含水率,%。
建议查阅相关书籍或咨询专业人士了解更多关于击实试验公式的信息。
土的击实试验方法
1.标准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 JTGE 40—2007(T0131-2007)
2 试验目的及适用范围:
2.1试验目的:为工程建设提供依据。
2.2适用范围:本试验适用与细粒土。
3.试验环境:进入试验室检查温湿度仪,并在记录表中注明试验时的室内温湿度。
4.试验准备:
4.1试验仪器: 标准击实仪 烘箱及干燥箱 天平 台秤 圆孔筛 拌和工具 铅盒 修土刀 平直尺等。
8.试验注意事项:
8.1 小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5mm;大试筒击实后,试样不应高出筒顶面6mm。
8.2 根据试验类型不同,分别采用干土法和湿土法准备试样,土的试样不得重复使用。
8.3 根据工程实际的具体要求,按击实试验方法种类中规定选择轻型或重型试验方法;根据土的性质规定选用干土法或湿土法,对于高含水率土宜选用湿土法率(%)
W2—粒径大于40mm颗粒的吸水量(%)
4.2试样制备:小试筒约3kg,大试筒约6.5kg,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同水分(2~3%含水量递增,拌匀后闷料一夜备用)。
5.试验步骤:
具体试验步骤依据《公路土工试验规程JTGE 40—2007》T0131-2007试验方法进行试验。
6.试验结果整理:
6.1按下式计算击实后各点的干密度:
式中 Pd-干密度g/cm3
P-湿密度g/cm3
W-含水量,%
6.2 以干密度为纵坐标,含水量为横坐标,绘制干密度与含水量的关细曲线,曲线上峰值点的
纵横坐标分别为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量,如曲线不能绘出明显的峰值点,应进行布点和重做。
7.试验报告:
试验报告包括内容:土的鉴别与分类;土的最佳含水量W0(%);土的最大干密度Pdm(g/cm3)。
土工标准击实试验-精选版
(6)其它:喷水设备、碾土设备、盛土盘、土铲、修土刀、 平直尺、量筒、测含水率设备及保温设备等。
4
手动击实筒
Hale Waihona Puke 电动击实仪5烘箱 控温在105℃±5℃ 感重0.1g
↓
天平 感重0.01g
↓
6
其它基本用具
孔径为40mm、20mm、5mm圆 孔筛
7
试验方法
1、试样制备
分干法和湿法两种;干法:按四分法至少准备5个试样,分别加入不 同的水(按2%~3%含水率递增)。湿法:对于高含水率土,可省略 过筛步骤,用手捡除大于40mm的粗石子即可。保持天然含水率的第 一个土样,可立即用于击实试验。其余几个试样,将土分成小土块, 分别风干,是含水率按2%~3%含水率递减。
4.5kg,落距为45cm,单位体积击实功为2682.7kJ/m3; II-1分5层夯实,每层27击,最大粒径20mm;II-2分3层夯实, 每层98击,最大粒径40mm。
2
一、试验目的
在标准击实方法下测定土的最大干密度和最佳含水率, 为控制路堤、土坝或填土地基等的密实度及质量评价,提
供重要依据。
14
3.土类和级配的影响
击实试验表明,在相同击实功能下,粘性土粘粒含量愈高或塑 性指数愈大,压实愈困难,最大干密度愈小,最优含水率愈大 ρd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和粘 性土击实曲线不同,在含 水量较大时得到较高的干 密度,因此在无粘性土实 际填筑中,通常要不断洒 水使其在较高的含水量下 ω 0 压实 无粘性土的击实曲线 土的级配对土的压实性影响很大。级配良好的土,易于压实, 级配不良的土,不易压实,因为级配良好的土有足够的细粒去 充填较粗粒形成的孔隙,因而能获得较高的干密度
12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7 2 8351 4389 3962 1.82
30 1415.8 1234.7 43.2 181.1 1191.5 15.20 26 1330.4 1143.9 40.3 186.5 1103.6 16.90
9 1 7453 4389 3064 1.41
27 1385.6 1183.4 41.3 202.2 1142.2 17.70 17.30 1.20 5.7
2.18 0
2.18 5.7
0 5.7
击实曲线
1.90 1.85 1.80 1.75 1.70 1.65 1.60 1.55 1.50 1.45 1.40 1.35 1.30 1.25 试验: 1.20 1.15 1.10
备 注:
干密度(g/cm3)
复核:
监理工程师:
日期:
30
击实试验报告
承 包 人: 中铁局集团第四工程有限公司
监理单位:
合 同 段:
本表编号:
工程名称 取样地点 试样描述
击实方法 重型 II2 预加含水量 (% 红褐色
每层击数:
施工路段 试样名称 用
98
k10+630~k10+720 细粒土 路基填筑
筒容积: 2177 cm3
3 2 8203 4389 3814 #N/A
16 1330.8 1213.7 42.6 117.1 1171.1 10.00 9.50 1.60 2.18 18 1315.3 1166.1 44.7 149.2 1121.5 13.30
5 1 8751 4389 4362 #N/A
21 1388.4 1232.9 45.3 155.6 1187.6 13.10 25 1338.3 1167.3 42.7 171.0 1124.7 15.20
筒+湿土质量(g) 筒质量 湿土质量 (g) (g)
3
湿密度 (g/cm ) 盒 号
盒+湿土质量(g) 盒+干土质量(g) 盒质量 水份质量 干土质量 含水率 (g) (g) (g) (%)
平均含水率(%) 干密度(g/cm3) 最大干密度(g/cm )
3
13.20 1.77
15.20 1.58 最佳含水率(%)
试验单位 试验规程 试验负责人
途
PB11标工 地试验室 JTG E402007
超尺寸颗粒含量: 0%
1 1 7369 4389 2980 #N/A
5 582.1 555.0 43.7 27.1 511.3 5.30 5.30 1.30 20 1301.2 1237.8 42.7 63.3 1195.2 5.30 15 1314.4 1209.3 42.4 105.0 1167.0 9.00